《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章 一本论语,愣是被你解释成抡语了? “陛下……” “陛下啊!” 皇宫,东阁。 时任礼部主事、兼大本堂儒学提举的宋濂,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气冲冲的来到了大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御案前。 “宋夫子?你咋了?怎气成了这般?” 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身龙袍,本来正端坐在御案后批阅奏疏。见了宋濂这副模样,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久居上位,又已御极登基数年,已完全磨去了朱元璋原本那一身的草莽气息。 现在的朱元璋,龙行虎步,如渊峙岳。虽然言辞仍旧颇接地气,但已经难掩浑身帝王之气。 “陛下……”宋濂气的牙齿乱颤。 “曲解经典,辱及先贤!” “更兼强词夺理,屡教不改,孺子不可教啊!” “再这般下去,只怕老臣,老臣……” “老臣有负陛下重托,实在是不堪教导众皇子这一重任。” “还请陛下,可怜老臣年事已高,准老臣……准老臣……” “告老还乡……” 宋老夫子句句泣血,说的仿佛马上要天塌地陷了一般。 那一副心丧若死的模样,当真是我见犹怜。 哦,这么一说朱元璋就明白了。 原来是咱那几个儿子,又作妖把这个教书的夫子气着了。 宋濂作为如今大明第一等的大儒,是朱元璋亲自给儿子们安排的授业恩师。 就为了这点子事…… “宋夫子,不至于不至于。不过是几个黄口小儿,哪儿就逼你到了要辞官回家的地步?” “咱那几個孩子啊,确实是有几个顽劣的。但是大部分,还是好的嘛。” “宋夫子不必生气。你这个当先生的管不来,咱这个当爹的来管!” “说吧,惹了先生的是老二,还是老四?咱这就去给先生出气!” 说着,朱元璋站了起来,做出一副和宋濂同仇敌忾的模样。 不过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几个小崽子,还能闹翻了天不成? 这老倌儿,就是喜欢夸大其词。 屁大点事,整的跟失了贞的小媳妇似的。 不过,宋濂这老倌儿是当世大儒。大明初立,还有很多用得着他的地方。 做做态,打那两个崽子一顿,让这老倌儿泄了怨气也就是了。 “不是二皇子,也不是四皇子……”宋濂却摇了摇头,一副捶胸顿足的模样。 “大逆不道的……是五皇子,是五皇子哇!” “老五?”朱元璋倒是愣住了。 “老倌……老宋啊,这不对吧?” 莫不是自己听错了? 自己这几个儿子里,老二一直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老四则是一只皮猴儿。 这两崽子惹夫子生气,那倒稀松平常。 可是……老五? 老五朱橚(音同“肃”。笔画太多看着眼晕,后面就直接称“朱肃”了),小时候倒是颇为顽皮。但五年前生了场大病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再和其他孩童玩闹。 幼时,朱老四喜欢带着兄弟们用尿和泥巴玩。老五就从不参和, 他总是躲得远远的,用一副关爱弱智儿童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兄弟们。 平日里除了懒了点,喜欢窝在房里躺着,然后挑食的紧,不论什么吃食总不合他的意。 倒也没其他的大毛病。 这样一个孩子,居然能把宋夫子气到辞官? “老宋啊。”朱元璋一头的雾水。 “老五平日里挺好的娃子,怎么就将你气成这样了?” “你跟咱说说,他都干啥了?” “他……他……”宋濂张了张嘴,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陛下您,自己看罢!” 说着,从怀里摸出几张纸来。 “嗯?这是何物?” 朱元璋接过那纸,只见上首写着论语居学,朱肃。 “这是咱家老五的课业?嗯,这字不错,青出于蓝!”朱元璋先赞了一声。所谓居学,大抵就是课后作业的意思。这张纸是朱肃上交给宋濂的作业。 老五别的不说,这几个字,可比自己这个当爹的飘逸潇洒太多了。 就您那笔字,谁都比您强啊……这句吐槽宋濂硬是给忍住了。朱元璋布衣皇帝,成年之后才开始习字读书,那笔字实在不敢恭维。 “陛下啊,重点是内容,内容!” “唔,咱看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而我还没发怒,这已经很君子了。’” “啊?这……” 朱元璋读到这,饶是他见惯了无数大场面,也不禁目瞪口呆。 圣人的论语,还能这么解释? 一旁侍立的侍卫二虎,听到五皇子这么解释论语,更是差点喷笑出声。 不过他终究没笑。 嗯。专业的侍卫,无论多好笑的事情,都不会笑。 “这句还算是好的,陛下,您看看其他……”宋濂一副怒火中烧的模样。 “唔,‘君子不重不威’” “‘释义,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释义力量不如我的人,在半道上就只能被我打废。’” “‘子不语怪力乱神’” “‘释义孔子懒得和别人废话,都是直接施展怪力将敌人揍到神志不清’” “……” “噗!” 二虎终究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在朱元璋和宋濂的双重怒视下,这才十分难受的再次憋了回去。 “这些,真是老五写的?”朱元璋抖搂着那张纸问。 “正是。”宋濂点点头。“还不止如此。臣责问五皇子,为何出此低俗之言,五皇子却振振有词,反问臣怎知这不是孔圣人真意。” “甚至还贬及朱子。言朱子非孔圣,他五皇子亦非孔圣。凭何朱子所注释的便是孔圣真意,而他五皇子写的释义,却要被称为歪理。” “陛下您说,这般辱及先贤,还不知悔改……” “臣实在是……实在是……” 宋濂说着说着,又开始哆嗦。他执教数十年,何曾见过如此顽劣的弟子? 没气死过去都是孔圣人保佑了。 “这逆子!”朱元璋咬牙。 咱小时候,吃了多少没文化的亏?想读书都没那门路。 给你这小崽子找了全天下最有学问的大儒当老师,结果这几句论语,伱就给咱解释成这个样子? 居然还强词夺理,不尊师长,不敬圣人? 不学无术,不当人子! “二虎!” 朱元璋对着侍卫二虎大喝。 “去,把那个逆子给咱找来。” “咱要当面问问他,这么多年他在大本堂里。” “究竟是学了些什么狗玩意儿!” 第2章 不装啦,其实我是穿越者 让情绪激动的宋濂先行回府之后。朱元璋坐回了御案,等待着朱肃的到来。 “陛下,五皇子到了。” “宣!” 话音刚落,一身绛色袍服的朱肃,便从殿外走了进来。 “儿子朱肃,叩见父皇。” 朱肃一撩前摆,下跪见礼道。 朱元璋也不答话,也不叫他平身。只是直直的看着这个儿子。 朱肃身量不高,毕竟才十一二岁的年纪,身型尚未长成。但一张脸已经有了迷倒万千少女的潜质,生的那叫一个玉树临风。 更兼不卑不亢,气质卓绝。带着一分万事不萦于心的沉稳。 让老朱的气都消了三分。 完全看不出,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家门不幸啊……老朱心中哀叹。 见儿子依旧跪着,心中终究不忍。 “起来吧。” “二虎,你们都下去。咱要单独和老五谈谈。” 儿子不学无术终究是家丑,还是先让外人避一避吧…… 二虎应了声是,挥手领着侍从们出去了,还贴心的将殿门掩上。 东阁里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肃父子。 “老五啊。” 朱元璋背着手站起身来,走到朱肃面前。 “你……为何要将论语解释成那般。” “若是不会,耐下性子学就是了。写出这种东西,不是胡闹么?” “让旁人看我朱家的笑话!” “你身子弱,咱也不打你。回去将朱子集注抄写十遍。” “明早早些到大本堂去,向宋夫子负荆请罪。日后好生学习,不可懈怠……” 这孩子,平日里比其他兄弟都沉稳,更兼这一副皮囊,一看就是個读书种子。 好好教,应该还是有救的。 朱元璋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 “……父皇。” “儿子能不能……不读书了啊?” 谁料话没说完,低着头委委屈屈的朱肃居然开口了。 “嗯?” 朱元璋眉头微皱。 不想上课,想逃学? 这怎么行? 消了的火气顿时冒上来几分。 “儿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以后也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做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您要是让我继续去大本堂,我下次还敢那么写!” “实在不行,父皇您把儿子发配凤阳高墙……” 说到凤阳高墙的时候,朱肃的眼睛竟然在放光。 “儿子就是一纨绔性子,要是再在应天待着,迟早要继续败坏咱老朱家的名声。” “以后指不定捅出什么大篓子!” “不如,您直接把儿子关凤阳去,也算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毕其功于一役……” 凤阳高墙,多么美好的地方! 吃喝不愁,与世隔绝。睡了吃吃了睡,还有专人伺候! 不论外面风雨多急,和高墙里都毫无关系! 而且,还不会被削藩削掉脑袋! 儿子不想努力了,求爹把我发配凤阳吧! “放屁!!” 朱元璋顿时暴跳如雷,被五儿子的疯话气的够呛。 “因为不想去大本堂读书,你就想去凤阳?” “凤阳高墙,那是关罪人的地方你知不知道!” “伱才几岁?就想去那种地方?你的志向都被狗吃了?” “你就这么不想去大本堂?” 面对老朱的怒吼,朱肃一脸理所当然。 对啊,没错啊。十几岁进凤阳高墙,有什么不好吗? 少走几十年弯路,就地进入退休躺平生活啊! “父皇啊,大本堂那不是读书,那是受罪啊。” “您看看,您看看。” 朱肃一面说着,一面捋起了袖子。 手心手背上,都是戒尺打出的淤痕。 “您看,这都是大本堂的先生打的。” “就因为不会背论语大学,听不惯朱子集注,这群老夫子,竟然就对儿子这样的小男孩下此毒手……” 朱肃控诉着。 “那群老匹夫,还敢打老子儿子?” 看到朱肃手上的淤青,朱元璋顿时炸毛了。 “就是啊!打的可狠了!”朱肃赶紧加了把火。 “更何况,大本堂那都是什么鬼规矩。” “五更天就要起床去大本堂读书,一直读到晚上戌时。” “近十五个小时啊!”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还全年无休啊!” “黑奴都没有这么干的!” “五年啊,五年,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嘛!” 朱肃无比崩溃的干嚎着。 本来只是想卖卖惨,说着说着,一不小心就真情流露了。 这都是什么日子啊! 五年前,一场大病,自己前世记忆觉醒,这才惊觉,自己竟然投生成了一位明朝初年的王爷。 大明朝的王爷,那可是混吃等死的典范啊!前世被无良资本家逼到猝死的朱肃顿时大喜,开心的等着迎接自己未来的躺平生活。 谁曾想,躺平生活还没等到,悲惨人生就先来了。 便宜老爹朱元璋一声令下,自己和兄弟们开始在大本堂读书。 资本家都没这么黑的啊! 一天天没白天没黑夜的熬着,掰着手指头等着就蕃的日子。 苟着当一个透明皇子,就怕卷入了老大家和老四未来的纷争。 因为睡眠不足,都快发育不良了,个子都不长了! 就这样过了五年。 而今天,他终于忍不了了。 再这样下去,自己这辈子就算完了。 永远也长不到十八厘米了! 为了自由和长个子,他毅然决然的决定破罐子破摔。 不就是和洪武大帝朱元璋对线吗。 要么让我躺,要么就死球再穿一次! 不躺平,毋宁死! 看着面前一脸悲愤的五儿子,朱元璋有些懵。 老五这……说什么呢?什么黑奴?什么全年无休? 刚刚那沉稳卓绝的气质呢? 不过大概意思老朱倒是听懂了。只见他一挥袍袖,斥道 “所谓苦读苦读,读书哪有不苦的?” “哪有因为怕苦,就自请去凤阳高墙躲着的道理?” “荒谬,荒谬!” 现在,他非但不想给儿子们减负,甚至还想给朱肃单独加一些课业。 好让他学会什么叫胸有大志,什么叫寒窗苦读。 “……” “罢了罢了……早应该想到的。胡闹和卖惨这种法子,是不可能让爹您同意的。” 看着老朱一脸绝不同意的样子,朱肃突然叹了一口气。 他转身拉了把椅子,然后一屁股直接坐了下来。 “本来吧。我只想着苟过这段日子,以一个普通儿子的身份来和您相处。” “可结果,换来的却是苦难。” “那不装了。我摊牌了!” “爹啊。其实,你儿子不是一般人。” “你儿子我是……穿越者!” 天空中,有一声旱雷炸响。 仿佛,在为朱肃的最后三个字壮声威般。 第3章 我大明败啦! 朱肃大大咧咧的坐在椅上,脸上再无之前的谨慎与低调。 反而透露着一种别样的气质。 就好像…… 就好像朱元璋自己昔日与元庭对阵时,看到元庭军队中,那些茹毛饮血的蛮族附庸军一般。 有一种文明人的优越感。 此刻的老五朱肃就散发着这种感觉。不过,他的优越对象,并不是某个个体或族群。 而是……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 那副样子,仿佛在说,这个天下,除了他以外。 其他人,都是垃圾! 包括他朱元璋! 老朱捏紧拳头,按耐住把拳头砸向那张欠揍俊脸的冲动。他不断在心中告诉自己 别出手,别出手,虽然欠揍了点,但那可是咱自己的亲儿子! 孩子有时候是会这样,莫名其妙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什么的。咱自己小时候在山上放着牛,还不是老拉着汤和徐达他们扮臣子,自己扮皇帝? 老五这还算好的,至少他没奢望着当皇帝,而是想当個……什么者来的? “你说……你是什么者?” 老朱开口发问。 “穿越者啊。穿越者!”朱肃志得意满的小表情一僵。“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连穿越这个词都没有吗。” 话语里不经意流露出的嫌弃,让朱元璋的火气又盛了几分。 “哼,然后呢,你这个什么什么者,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爹……是穿越者。”朱肃再次纠正了朱元璋的说法,拿起老朱御案上的一片桂花糕,大大咧咧的吞了下去。 “所谓穿越者,就是从不同的时空穿越而来的人。而我呢,则是从大约六百五十年后的未来穿越而来。” “我的脑海中,有着这六百五十年内发生的所有历史大事,还有着各种来自未来的先进技术,以及来自贴吧知乎起点大神的各种先进治政经验……” “唔,这么说可能有点难理解,爹您直接就当我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就好了。” “如果您得我鼎力相助,爹您就能够带着我大明轻易的趋吉避凶,做一个永远英明、永远正确的领袖!轻轻松松,就能创下万世伟业!” “日后您的成就,必然远超秦皇汉武,碾压唐宗宋祖哇!” 朱肃声情并茂,给朱元璋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无比诱人的未来。 对自己画的这张大饼,他超有自信的。穿越者嘛,哪一个不是稍微努力努力,就能轻易创下各种让古代惊叹不已的大事业? 篡位称帝那都是基操! 自己不想称帝,只是想拿自己脑子里的穿越者知识,换一个躺平的人生,这不过分吧? “哦?” 朱元璋面色不变,只静静看着朱肃表演。 心里却已经是怒火中烧。 还以为这什么穿越者是个什么玩意儿,原来就是神棍! 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不就是那些骗子用烂了的套路吗? 皇城根下边那些瘸子瞎子,个个都声称自己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他朱元璋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愚夫愚妇,不信这些! 把那些老掉牙的骗术,换个从未来穿越来的由头,就想蒙骗自己的老爹? 老五这崽子,还真是骨头长硬了。 欠揍! 看着朱肃一脸“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表情,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揭穿他。 只是默默坐下,脸上表情似笑非笑“哦?你竟如此厉害?” “那咱岂不是要好好笼络笼络你这样的人才。说吧,你想要什么?” 朱肃大喜。“爹,我也不要其他。” “只要您允许我不必去大本堂,别事事管束于我,由着我当一个逍遥王爷就行!” “怎么样?很合算吧?” 说着,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老朱。 “哼!” 老朱冷哼一声,果然还是这个企图。 为了逃学,竟然连民间骗子的手段都使上了!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这么大的能耐,只为了逃个学? 这兔崽子,拿自己亲爹当傻子呐? 眼神也变得不善。 “爹,您一定是不信。” 这倒是也在朱肃的预料之中。他早有准备。 “爹您不信,也是正常。我也不奢求您现在就信我。” “这样吧,您寻些最近可能发生的事问我,我现在就将这些事儿的未来状况告知于您。” “等我所说的一一应验了,您自然就信了。” 朱肃老老神在,信心十足。 “哈。” 朱元璋真是生生气笑了。看着朱肃这一脸自信,倒是莫名有些佩服。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崽子,也不知是谁给他的勇气。 蒙人蒙到咱头上了。 “那伱给咱说说,明日的天气如何?” 老朱随口发问。 “啊?这……” 朱肃自信的表情顿时一僵。 “怎么?不知道?算不出来?”朱元璋面色越发不善。“那咱换一个?” “你给算算,城东卖豆腐的大肚皮豆腐西施,日后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爹,我是穿越者,不是算命的好吧。”朱肃无语了。 “我不是靠算的,靠的是前世时自己读到的历史典籍!” “史册之上,哪里会记载这种小事?” “您格局大一些……换一些会载入史册的事儿来问。” “比如……朝廷里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儿?” “大事还用问你?” 老朱冷笑一声。“朝堂上最近的大事儿,莫过于你徐叔叔前些日子,率大军北伐蒙元。” “这事儿还用问你?早就尽在咱的掌控之中!” “我大明如今兵精将强,且你徐叔叔数次征战蒙元,未尝一败。” “天下间谁不知道,这一战想输都……” “对了!就是这个!”朱肃一拍大腿。 “这一仗的结局,我还真知道!” “这一仗,咱们大明败了!” 朱肃大声宣判道。 朱元璋原本正自得着,自得着能在自家儿子面前,秀一波他的大明兵威之盛,秀一波他的大明所向无敌。 猛然听到朱肃这话,顿时气的拍案而起。 “小子!” “你胡说些什么!” 第4章 马皇后 两年前,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北征北伐蒙元。这一战中,北元完全无法与明军精锐争锋,被明军杀的丢盔弃甲,成功将元朝皇帝、元昭宗爱犹识理达腊和北元名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为其蒙古名)赶到北元首都和林以北的地区苟延残喘。 然而这两年里,稍微缓过气儿来的北元依然对中原的汉人江山心存觊觎,不断派小股部队南下试探并劫掠。北方半壁江山原就被蒙元祸祸的残破不堪,如今更是不堪其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明太祖朱元璋大怒,以徐达的中路军为主力,冯胜、李文忠两路为偏师进攻北元,意在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将垂死挣扎的北元送进地狱的深处。 对这一战,大明上下都有着绝对的必胜信心除却士兵的精锐程度不说,中路领兵的徐达,乃是大明朝廷排行第一的名将,征战多年未尝一败;两路偏师的主将李文忠、冯胜亦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 更兼大明才刚刚恢复中华,军队锐气未失。汉家儿郎们对奴役了自己近百年的蒙元又有着刻骨的仇恨,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士气无比高昂。可说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反观蒙元一方,两年前才经历过一场大败,国力衰微。徐达等人的名字,在蒙古更是能止小儿夜啼。只要看见旌旗上飘扬的“徐”字,蒙元一方往往还没开打,士气就得先降三分。 这一战,毫无悬念,大明必胜! 不止是朱元璋,大明上下,就连村口玩泥巴的黄口小儿,都是这么坚信的。 但是现在,身为大明皇子的朱肃,居然说大明这一仗要败? “竖子!逆子!” 朱元璋气的破口大骂。 “得亏此处不是军营,若是在军营中,你这便是扰乱军心的罪过!” “光凭这一句话,咱就能直接砍了你!” “爹你别急眼啊。”朱肃傻眼了。 “我说的都是真的,您不能因为忠言逆耳,就直接心态破防吧?” “这一仗真的败了!历史书上写着呢……” “忠言逆耳?咱看你这叫危言耸听!”朱元璋完全听不进去。 这套路他还能不知道?他征战天下时,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还能被这逆子给蒙了? 那些骗子说客什么的,最是会用这种套路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大笑三声,或者直接说你印堂发黑有血光之灾什么的。 危言耸听一番,接下来才好骗人! 一想到这,老朱再也忍不住了。 “你年纪轻轻,胆子竟然这般大。为了逃课,敢编这样的谎话蒙骗亲长!” “若是常事倒也罢了。为了危言耸听蒙骗咱,伱竟敢拿军国大事说嘴,诅咒我大明将士。” “日后你长大了,岂不是什么坏事都敢做了?” “咱今天,非得狠狠教训你一顿!” “哎呀爹……您讲道理……忠言逆耳,忠言逆耳啊爹!” 看朱元璋开始脱鞋,朱肃哪不知道他想干什么?曾经也不知多少次,自己稳坐钓鱼台,看老朱用这招抽作死的朱老四。 风水轮流转,今天竟要轮到自己朱老五吗! “逆子还敢走!给咱站住!” 老朱高举龙靴,绕着御案去追逃跑的朱肃。 “爹,爹,别……” “啊!!~~” …… 穿越者朱肃终究还是没对线过洪武大帝。二虎遣人将露着红屁股的朱老五送回了院子里,朱肃耷拉着脑袋,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被老朱用龙靴一顿抽,屁股蛋都不成样儿了。穿越者的傲气什么的,自然也荡然无存了。 “殿下……这……”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内侍祥登看着朱肃这一副凄惨的模样,急的掉下泪来。 自己的这位主子,向来低调沉稳,也不知怎的,这次竟惹怒了皇上…… 胆小的祥登觉得天都塌了。 “行了,别哭了。”看着一把年纪的祥登在那梨花带雨的转悠,朱肃只觉得眼晕。 “还不快去,寻太医给本殿下弄点金疮药来。” “……让太医拿最好的药!快一些,再晚点我这珠圆玉润的尊臀就要留疤了。” “是!是!”六神无主的祥登这才回过神来,跌跌撞撞的往太医院跑去了。 朱肃抽了几口冷气。哎,今天这摊牌,可真是亏大了。 老头子下手可真狠,他以为自己穿的还是草鞋呐? 那是龙靴!鞋底又厚又重,鞋面儿还是掺杂着金线绣的。这一下下去,比宋老头的戒尺都疼! 而且还沾着不少灰尘……朱肃艰难的扭头,看见自己肿的高高的伤口上,果然有不少尘土。 这年代缺医少药的,要是感染了可不是玩笑的。 “真狠。这暴君……” 哪有不验证真假,就先把人打一顿的。 至少等北征的消息传回来再说啊! 暴君,一言堂,不可理喻! 正腹诽着老朱,眼角余光看见祥登竟又慌慌张张的跑回来了。 “怎么?还不快去?又回来做甚?” 朱肃眉毛一竖。自己这内侍,本来就只有忠心耿耿这一桩好处。现在竟敢连自己的吩咐都不听了? “不是,殿下,是,是……”祥登急急忙忙的样子。 “是皇后娘娘来了!” “娘?” 朱肃一愣,一个青衣妇人已跨过了门槛,走了进来。 祥登忙低头下跪。 “行了,你先退下吧。”妇人挥了挥手。祥登不敢多言,灰溜溜的溜下去了。 朱肃看着妇人这一身打扮,不高兴的皱起眉头“娘,你又去纺布了?” “怎么,你还先发制人了?”妇人嗔怪的拍了拍朱肃的脑袋。“娘闲着没事干,带着女眷们纺纺布,权当消遣而已。” “倒是你,怎么,娘只一会儿没看着你。” “你就想翻了天了?” 朱肃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的看着妇人。 “娘,您答应我的,不能再去做这些劳心劳力的事儿了。” “知道您是想节约宫里的开支。但宫里一日开支数额大得很!不缺您纺的这点布!” “您千万不可过于劳累!您别不当回事,我是认真的!” 见朱肃受着伤,竟还顾着关心自己。 妇人心里一暖,语气也不自觉和缓下来。 “娘知道你孝顺。”她轻轻撩了撩朱肃的额发。“好了,好了,依你,娘依你就是了。” 这位妇人,便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患难妻子,朱肃这一世的生母,大明朝如今的皇后马皇后。 第5章 岭北之战 马皇后,是朱元璋曾经的上司郭子兴的义女。自嫁予朱元璋之后,贤淑温良,一心为夫。多次帮助朱元璋走出窘境。 朱元璋曾因小人进谗,而被郭子兴下狱,不许朱元璋进食。马皇后知道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将滚烫的炊饼藏在衣服里带给朱元璋,哪怕自己身上的肌肤烫坏了,也甘之如饴。 马皇后亦是朱元璋事业上的贤内助。朱元璋曾将一些穷苦孩子收为义子,如李文忠、沐英等,皆在此列。马皇后对这些义子视如己出,悉心教导。最后这些义子,有许多都成为大明栋梁,为大明开疆扩土、镇守一方。 马皇后更是多次劝诫朱元璋不要扰民、不要滥杀。助朱元璋收得了民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出征在外,马皇后与朱元璋的一些残部被困在孤城和州。马皇后亲自为将士们做鞋,鼓励将士,抚慰眷属,稳定后方。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兵临城下,城中人心惶惶,马皇后却镇静自若,把自己的金帛钗环全都拿出来换成金银,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朱元璋能驱逐蒙元,建立大明,马皇后功不可没。 更别提在未来,还会有无数的忠诚良将,因为马皇后的庇护,才免于被易怒冲动的朱元璋所杀。 后世有人评价说朱元璋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天子剑。而马皇后,则是这柄剑的剑鞘。 这个评价非常中肯。 不过,按原先的历史轨迹,马皇后将在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十年后因病去世。 她死之后,天子剑再无剑鞘。再无人可劝诫朱元璋,朱元璋将杀的大明朝堂血流成河。 朱肃不在意朱元璋杀不杀人。但是这个女人,是自己这一世的亲娘,是一直全力守护自己成长的母亲。 他自然不想她那么早去世。 可惜后世史册之中,只说马皇后是患病而死,并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病。朱肃想防范于未然,却苦于没有具体的方向。 也只能让老母亲不要操劳,平时多灌输她一些养生观念,寄希望于她能躲过那场大病了。 不过马皇后明显是个闲不下来的主儿……明明都贵为皇后了,却还穿着粗布衣服,带着宫女贵女们去纺布! 朱肃很无奈。 “差点又被你带偏了。”马皇后接过侍女递来的湿布,小心的将朱肃伤口上的尘土拭去。动作轻柔,朱肃一点儿也没觉得疼。 “你虽然常在娘这儿顽皮,可是在学堂里和你父皇那,向来是低调不张扬的。” “今日又怎么的,去撩拨的你父皇生气?” “还有,娘可听说,大本堂里的宋夫子,险些都被你气哭了?” 说到被气哭的宋夫子,马皇后的语气终究还是有些不善。毕竟是为人父母的,听到自家的孩子不好好学习,无论如何都还是会有些生气。 “可别提宋夫子了。”朱肃白眼一翻。“他啊,只会翻来覆去的让我们学四书五经。” “还只能按朱熹的想法去写,稍微有点偏差,就是一顿戒尺伺候。” “我就是故意气他的。他想让我按朱子集注写,我偏不。气死他。” “不学好,就知道和你四哥学。”马皇后没好气的说道。手上动作不停,用专门拿来的上等金疮药给朱肃敷药。“朱子那是儒家的圣人。他说的话,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伱还小,长大了想必就知道了。” “可他的道理,是帮助皇帝,用来统治读书人的。”朱肃说道。 “娘你真的觉得,我们这些皇子,学这种道理真的有用吗?” “我们兄弟倒是还好。可是大哥是太子,他去学做臣子才该学的学问,这样真的好吗?” “大哥要是真信了朱子那一套……那,他和那些腐儒有区别吗?” 这番话,说的马皇后悚然一惊。她转过头看着朱肃“老五,这些道理是谁教给你的?” “这还用教?”朱肃耸耸肩。“穿越者都知道。” 又是穿越者。朱肃前些日子,早对马皇后先摊牌过了。不过马皇后只当这是小儿戏言,从来没有当真过。 “那今日,你又为何被你父皇责打?不会是向你父皇卖弄什么穿越者吧?”马皇后又好气又好笑。 “嗯啊!”朱肃理所当然的承认了。“爹他也不信我,我让他问我些能被载入史册的大事,我就告诉他,这次的北征我们大明败了。” “他就气急败坏的把我打成这样……” 说到这,朱老五依然有些愤愤不平。 太野蛮了!都不等结果出来就打人,有这么当爹的吗? 我就是想当個咸鱼王爷……实在不行,在凤阳高墙宅上一辈子也行啊? 这要求很过分吗? “你坑蒙拐骗到你父皇面前了,两片嘴唇一碰,还把全大明最为自信的北征给否了。”马皇后敲了敲朱老五的脑袋。“以你父皇那急性子,不打你才怪。” “我说的是真的啊!”朱肃急了。“就算不相信我,至少也等北征的战报送回来了再说啊!” “娘我跟你说,这次的北征……” 接下来,朱肃将这次北征的具体细节,告诉了马皇后。 这次的北征,史称“岭北之战”。在这一战前期还是打的很不错的,中路军先锋蓝玉先是在野马川击败北元名将王保保,又在土剌河再败王保保重新集结起来的部队。之后,徐达果断选择乘胜追击,率领大军开进岭北。 “徐叔叔谨慎了一辈子,这次却是大意了。”朱肃对马皇后分析着战局。“他没有想到,王保保的连续两次战败,其实都是为了引诱他孤军深入,所抛下的鱼饵!” 可惜明初三国演义还未盛行,要是看过三国演义里“火烧博望坡”一节,赵云数次诈败,引诱夏侯惇的剧情,徐达肯定会意识到不对。 想来是连续击败王保保这样的名将,这种喜悦模糊了名将徐达的判断。 “徐叔叔中了王保保的诱敌深入之计,而王保保与贺宗哲的联军,则在岭北布下埋伏,以逸待劳。五月初六,两军交战。我大明中路军大败,死伤万人,大军被迫南逃。” “北伐大计,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朱肃痛心疾首。 马皇后静静听着,本想微笑着敷衍过去。但听朱肃所描述的,时间、地点、战局状况事无巨细,竟如同亲眼所见一般,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惧意来。 如果,小五儿说的都是真的,那…… 不不不,不可能。这一定只是孩童戏言。这个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带着记忆,跨越过足足六百五十年的光阴? “好啦。先别说这个了。娘已为你敷好了药。你早些睡,不然明日,还得要受罪呢。” 马皇后按下心中的惊悸,小心的为朱肃盖好了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