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超级家族:从52年隐居开始》 第1章 重生 2022年12月20日 这一天,一个河北地区的小山村,有一个孤寡老人即将离世。 他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杨军。 83岁了,一辈子一事无成,最早的时候,因为是富裕家庭,所以没吃什么苦,后来的生活,自然有了很大变化,只能咬牙承受。 12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家人全部不幸遇难。 从此以后,世间杨家就剩他一个了。 从那一年,杨军就开始了苦难的日子。 好在从小的经历让他有了更大的承受能力,所以勉强活了下来。 结婚那是不可能的,哪个姑娘都不愿意跟他过日子,更别说,他连自己的养不活。 好在80年代,日子好歹算是能看到点希望,便想着出去找点活干。 从那开始,他便到各地去打工挣钱,学过很多技能知识。 泥瓦工,烧砖瓦,建筑工程,小饭馆,养殖种植,等等。 这么多年下来,零零总总十几种技能,可以算是标准的农民工了。 那些年来,他也没少给自己寻思活路,他还想出了一条捷径,做买卖。 但是最后却被骗的滚回村里苟延残喘。 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杨军浑浑噩噩的过完了这悲剧的一生。 他没有什么亲戚朋友。 ……………………… 1951年2月15日 寒冷的冬季还没有散去,空气的温度依旧那么让人窒息。 一个瘦小的身躯窝在一个破旧的柴房里,浑身上下只有一件单衣,还全是补丁。 他全身都在颤抖,突然间,他一个起身,醒了过来。 看向四周,茫然的不知所措。 “这是,回到了从前吗,那个对他来说,悲剧的开始。” 杨军搜索着记忆,发现,这个时间段,他的家人已经都没了。 苦瓜着脸抽了一抽,双手捂住脸,想哭,但是,眼泪早就流干了,身体也没有多余的能量来给他产生眼泪。 \\\这一切的痛苦和灾祸,都是我杨家人的报应吧!\\\ 他心中暗道。 但是,这个报应,对他来说,太残忍了。 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怎么样,至少还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他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 想到此处,他起身,走出了破败的柴房。 刚打开门,一阵凉风吹来,杨军感觉自己像是坠落到冰窖之中。 他的脸上满是泪痕,但是他的嘴角,却露出了微笑。 他抬头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这一次,我一定能够好好活下去!\\\ 杨军在心里坚定的对自己说道。 .................................... (这本书,主要是写主角一个人隐居山林的故事,后面会有多女主,因为年代的原因,本书基本不会描写官方和军方的人和事。所以,有些避开的情节,大家自己脑补吧。后面的书中,如果出现外国人的技能排第一,是因为作者想偷懒,因为国内人物需要追究细节师承之类的。跟崇洋媚外无关,请误多想。) 第2章 系统出现 好不容易重生一次,难道要重蹈覆辙吗。 想想以后的日子,缺衣少食都不算什么,可怕的是人性的扭曲和残酷无情。 前世的生活,他已经厌倦了,甚至有那么一点社恐,和厌世。 所以,重生后,他决定,还是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隐居吧。 想通了这一点,他整个人都精神一震,仿佛是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实现它。 但是,想要实现这个计划,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足够隐秘,人类是无法找到,或者是无法前往的地方。 2,有足够的生活空间,比如土地,水源,树木等等,没有这些,是无法长期生存的。 3,足够安全,不能三天两头有野兽毒虫跑来跑去。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其他的条件,杨军还没想好。 斟酌半天,也就这几个条件比较合适。 接下来,他就开始启用系统金手指,重生后,他就随身携带着一个搜索系统,可以每天搜索一次10个字的词条。(本书被修改删除过,所以显得突兀,大家谅解。) 第一次使用,所以有点激动,按照之前的想法,定下了基调。 “国内隐秘地,无人烟,肥沃。”就这样吧,点击搜索。 瞬间,虚拟画面一变。 列出十个选项。 1,地点,大兴安岭北部,山谷,土地600亩。肥沃度指数100星,舒适度指数92星,隐秘度指数99星,四季如春9面环山,特殊气候,全封闭。) 2,地点,湖南山区,溶洞,土地260亩。肥沃度指数91星,舒适度指数86星,隐秘度指数100星。 3,地点,云南山区,山谷,土地310亩,肥沃度指数99星,舒适度指数99星,隐秘度指数88星。 4,………………………………… 5,……………………… ………………………… 杨军看着十条信息,心里狂喜,琢磨了一下其中的意义。 首先,这些星级是按照搜索词条的标准来定义的。 比如,他搜索了肥沃,隐居,就会出现它们,相对应的评价标准。 这样看来,肥沃100星的土地,应该算得上是,地球的天花板了吧。 毫无疑问,排行第一的地方,就是他的最终目标。 点开第一个选项,瞬间,就出现了这个地点的详细路线和各项资料,它的地点位于黑龙江省的边疆。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北区,再往北就是毛熊的西伯利亚。 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大兴安岭,33万平方公里被称作浩瀚林海。 全长一千四百千米,均宽约二百千米,海拔在1100至1400米,总面积万平方。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对于他来说,还是因为够偏僻,远离中心,可以肆无忌惮,而且,距离北方大国很近,缺点什么,拿了也没什么压力。 再说,系统既然把它列为第一,那肯定是原因的,具体情况,等到了地方,自然就知道了。 第3章 隐居计划 有了目标,就要开始执行。 杨军看着虚拟影像,把地图路线扩大仔细端详,发现从邯郸出发,前往目的地的直线距离就超过2300公里。 可按照他现在的情况,肯定要绕路很多,那就按照4000公里算。 这个距离,如果是50年代的火车,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坐汽车,需要15天以上,走路的话,最少150天。 杨军不打算坐火车跟汽车,因为不可能,这个时代的火车运力很珍贵,基本被官方满负荷使用,没有一定级别和公干是上不去的。 如果想偷偷上去,首先不论操作的可行性,就算真的成功了,十几天的时间,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如果被发现,那可不会有好结果。 因为他没有身份证明,就算有他也不敢拿出来,以他的身份,到时候给他来个罪名,可是九死一生。 汽车更不用想,都是官方的,私人很少,更不可能跑这么远还带上它,到时候怎么解释。 所以,他只有一个选择,走过去。 想到这里,杨军走到院子里,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看着路线图。 如果走路前往,途经67个城镇,不能走大路,风险太大,被人谋财害命都有可能,要知道,这几年虽然治安好了很多,但是依旧留存很多隐患。 所以,只能昼伏夜出,走小路,走山路。 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利用金手指来搜索安全路线。 计划已定,杨军扔了木棍,直起身来,看向村外。 今天的晚饭还没有着落,现在家家户户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条件好点的就晚上加点餐,总的来说,曹庄生活不算困苦。 可是就他一个12岁的孩子,虽然有2亩地,种地是不可能的,只能交给村里的人来种,收获了就给他点粮食,很少,肯定是不够养活他自己的。 所以,每天晚上,他还会帮助村里养殖看护牛羊。 目前村里的集体财产有26头牛,178头羊,6匹马,5头驴,11头骡子。 鸡鸭鹅,猪,也有,但是不在这里,分开养的。 杨军只负责晚上看护这些大牲口。 时间差不多了,来到村的最南头,这是一个很大的养殖场,之前是杨家的,现在已经充公了。 这个养殖场按照这个时代来说,是比较先进的,十年前,他爷爷在省城找的专家,花了一条小黄鱼,才拿到图纸建设的。 最多可以同时养殖800头大牲畜,在被土改前,他们家就有180多头牛,骡马之类的也有近百头,后来都被分了。 养殖场的八个建筑呈现拱形结构,长80米,宽24米,高4米。 大门口就是一个院子,一圈篱笆围着,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苹果大树,一棵是枣红大树,大树下摆放了1张石桌,4个石凳子,石桌上放了一套茶具。 杨军唏嘘感叹,在以前,这个地方是爷爷的最爱,他喜欢看着自己家的牲畜越来越多,用他的话来说,农民最重要的就是牛马,因为有了它们,才能种出粮食,要伺候好。 越过院子,就是一个砖瓦房,足有80平米,里面有三间房,是这个养殖场的人员住房。 杨军来到门口,走了进去,发现没有人,找了一圈,看来都已经走了。 都不愿意值夜班,每天晚上都是他自己,天气太冷,这里的屋子只有秸秆,烧起来没啥大用,不保暖,还呛人,所以晚上没人愿意在这。 (这本书的前两章被修改过了,至于原因,应该是都明白的。其次,这本书的题材,是隐居种田文,应该算是新题材吧,至于有没有别人写过,作者也不知道。所以,如果有觉得不合心意的地方,请多包含一下,多一点宽容。) 第4章 牛马骡子驯兽术 杨军先是把屋内的土炉点着,用的是秸秆,加了两根木头,稍微能多坚持一会,温度上来后,感觉身体稍微舒服一点。 过了一会,就起身前往场里,看着一头头牛马骡子,心里不好受,这些曾经都是他家的。 里面还有两头非常特别的奶牛,比普通的黄牛高了一个头,浑身都是黑白相间,一看就是非常的牛逼。 这是四年前,从国军战利品那里弄到的,据说是日军的一位中将,为了给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儿子补充营养,特地从欧洲引进过来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品种,用有限的记忆来看,没有一个能对得上。 现在才不到六岁,刚成年没多久,正好是一公一母,已经生育过两胎,但是因为技术问题,一头都没保住。 他在考虑,开启隐居计划,这么远的路途,光靠自己走,那就是扯淡,必须要借用蓄力,牛马骡子,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出现另一个问题,他虽然在前世有养殖经验,驯兽经验,还是跟一位老人学得,据说家族几代都是驯兽卖艺的角色。 但是,这一世才12岁,想要把牲畜,尤其是这种大型牛马,训练的听指挥,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牛马这种大型牲畜,智商其实不低,如果只是牵着走,只要有吃有喝,问题不大。 但是想要控制多头大型牲畜,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前进,那就需要从小培养感情,或者花费时间来训练。 杨军现在有了一个想法,按照他的设想,出发前,需要准备好大部分物资和工具。 其中,最少需要6头大型牲畜,用来帮他运输。 初步计划是,4头牛,4头骡子。 两头奶牛要带上,这是好东西,现在母奶牛还在产奶,每天都有十几升左右的产量,只要饲料足够。 而且,奶牛的运力也不低,驮上300斤以上的物资轻轻松松。 接下来就是两头大黄牛,他选择了爷爷从陕西买过来的那两头,别看只比本地黄牛大半个头,但是运力比黄牛大一倍,驮500斤的物资都不算啥。 接下来就是四头骡子,这种牲畜是最好的运输牲畜之一,如果不是因为牛的其他用途,杨军甚至想全部使用骡子,因为它们的优点太多了,除了不能繁殖,不管是从哪个方面看,都完爆其他的牲口。 吃的少,吃的差,路边野草野菜随便吃点就能恢复过来,体力强,驮500多斤的物资可以走一天都不带停的。 这样算下来,一共可以驮运4000斤不到的物资,这是按照牲畜最低限度来安排的,就是为了能适应长途跋涉,否则,再驮一倍都是没问题的。 想好这些,杨军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这八头大牲口听话,4000公里的路程,让它们紧紧跟随自己,那是很有难度的。 用绳子绑住,这是一个办法,但是一路上不可能都顺利,如果出现一点变故,走失了,那就完了。 想了半天,还是觉得,金手指最靠谱。 琢磨来琢磨去,12点过后,就可以再使用一次金手指,这一次搜索什么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呢。 想起之前学过的驯兽术,原理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想要精通,那是不容易的,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做不到随心所欲。 教他驯兽术的那个人,他的家族曾经出过一位天才,三十岁不到,就能训练虎狼,四十岁就能训练极品的海东青,金雕,猎犬。 到了五十岁,甚至可以训练鳄鱼蟒蛇等等。 可惜不到六十就死了,不然,可能还有新的突破。 杨军不禁想到,要是有这样的能力,控制这些牛马骡子应该不是问题吧。 不知道,金手指能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呢,心里千转百思,坐立不安,拿出工具,开始打扫卫生,运输饲料,晚上有的牲畜需要加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