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1章 御医你奏凯,别靠近我! (脑子存放处) 朱厚炜用小小的爪子揉了揉眼睛,努力抬起沉重的眼皮,小小的身体显得虚弱无力,看着云顶檀梁木的装饰,朱砂红帐,远处站着数位女子,穿着好像是古代宫中的服饰。帷帐前还站着一个看着年纪还挺大的老汉,穿着太监服,没有一根胡子。 “这哪啊。。。哥们儿不是在给那赵扒皮改方案吗。。。”朱厚炜晃了晃昏沉沉的脑袋想着。 帷帐前站着的老汉似是注意到了床上发出的动静,瞬间转过来,眼睛死死的盯着他,表情从惊讶到惊喜再到夸张的流泪,发出了尖锐的娘化声音。 “醒了!快传太医!殿下醒了!太祖皇帝保佑啊!快去报告陛下和娘娘!” 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夸张的表情迅速变成一种欠揍般的谄媚“殿下,您醒啦。。。” 晃了晃沉甸甸的脑袋似有一段段记忆片段涌入脑海。。。 嗯。。。不是什么好记忆。。。不是吃药就是高烧不退在吃药的路上。。。伺候他的人觉得他必死无疑明面上在他的父母在的时候卑躬屈膝的背地里基本都快不搭理他的死活了。 只有表情极其欠揍的家伙,对他忠心耿耿,教训那些阳奉阴违的人,也算是对他忠心耿耿了。 朱厚炜心里咯噔一下,就算反应再迟钝他也知道自己大概率是穿越了啊。 看了看周围的陈设,作为一个双非大学却喜欢混迹在各种展览设计间的设计学生,朱厚炜大致可以判断出,这应当是大明年间的皇宫陈设。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心理没有过多的恐慌和惊吓,对于二十一世纪优秀的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他为了说服万恶的甲方接受自己的方案拯救自己的发际线,朱厚炜当初为了做古风方案可是从读史书开始的,从正史到服装史到地方县志到国家级大家的着作甚至到野史,他都拜读了个遍。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阐述自己结合史学完善的第二十八版方案,甲方心服口服,不出意料的。。。选择了第一版。。。 真是段不堪回首的回忆。。。 “这是哪年啊?”朱厚炜张了张干涩的嗓子,发出沙哑稚嫩的声音问道。 “回殿下,您昏迷近三年了,现在是弘治十一年了。”谄媚的无须男虽然很差异从小体弱多病太医都束手无策认为活不下去在病榻上昏迷了近三年的二皇子居然思绪这么清晰,还能这么流利的说话。 差异归差异,但谄媚的老太监还是规规矩矩回答了朱厚炜的问题。 “弘治朝啊。”朱厚炜暗暗想道。 有明一朝,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赔款。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弘治朝的话相当于大明中期了,虽然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导致国力大大受损,但先有于少保和景泰皇帝力挽狂澜,后有成化皇帝犁庭扫荡,再有弘治皇帝十数年的勤政,目前的大明也算得上是中兴时期了。 “而且弘治皇帝皇帝可是有史以来少有的老好人啊,那自己是什么身份?威武大将军朱寿应该是不可能了,看这病怏怏的样子,应该是那个早夭的倒霉娃子皇次子朱厚炜吧。 得,上辈子是被甲方压榨的卑微社畜,这辈子是被牛头马面早早带走的正史憋不出俩屁的皇次子。 “老天爷你对我可太好了。。。”朱厚炜泪流满面。 看着突然间又不再说话还泪流满面的朱厚炜,老太监的脸色的谄媚迅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悲切,尖锐的声音刺的朱厚炜耳膜阵痛“传太医!快传太医!...殿下...殿下...又犯病了啊...” 虚弱的朱厚炜还没反应过来,宫殿外候着的老御医已被太监架着扛了进来。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带着春的柔和,但朱厚炜却下意识的打了个冷战。 老御医脸上布满了皱纹,但双眸却炯炯有神,满头黑发,一看就知道是个调养的好手。 只见其从药童背着的药箱中打开一个不起眼的包袱,一铺开~一排明晃晃,足有寸长有余的银针映入眼帘,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对老太监和周边服侍的宫女说到“快!殿下又犯病了,快将殿下衣物解开,用银针入穴续命!” 本就刚醒来迷迷糊糊的朱厚炜,还没反应过来,小小的身体便被背了过来脱去衣物。 “啊!!!” 随着银针入体,本还有点迷糊的朱厚炜瞬间清醒了过来,杀猪般的嚎叫从小小的身体里爆发而出,小孩子的嗓音具有的独特穿透性,使得这凄惨的声音远远的传播开来。 你个老东西!针灸就针灸,你扎我屁股干嘛!!! 哎哎哎!一下就得了,怎么又扎屁股!你家续命针天天扎屁股上啊! 朱厚炜不叫了,小小的身体在本能的驱使下微微颤抖着,却是咬紧牙关再不敢轻易动弹。 这老御医一大把年纪了眼神好不好使啊,再乱动别一不小心扎偏了,重新扎还是小事,我这刚重生,直接把我扎成植物人上哪说理去。 ... 正午阳光明媚。 老御医经过诊断,断言朱厚炜已经脱离了危险逐步恢复了,但朱厚炜没有丝毫的开心。 因为...从他“成为”朱厚炜到现在小半年的时间里,他就整整被这些个御医折磨了七十二天! 还每一个都是巍巍老矣的级御医,朱厚炜真怕他们一个眼神不好就把自己送走了。毕竟明朝宫里的御医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谁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本事,不然明朝越往后一个个都那么短命。 想想一个个抱着铁饭碗不知道啃了多少代的古代所谓‘名医’,眯着快要看不见的眼睛给你屁股上来一下,朱厚炜就不由自主打了个战栗。 “回头一定要把《赤脚医生手册》之类的宝书抄下来专门给自己培养几个医护。不然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把小命丢了。”朱厚炜想道。 经过这小半年的时光,他发现他脑子里上辈子看过学过的知识越来越清晰,就好像电子版被拓印在了脑子里一样,这倒是给他对未来有了无数遐想。 什么?你说明朝宫里的御医就真不能用吗,对于中医这个瑰宝朱厚炜肯定是很尊重的,但是你要是说那些铁饭碗的户籍制度御医的话... 泥奏凯!莫揍老子! 让朱厚炜的内心感到一丝暖意的是,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作为史上最专情的帝王,弘治皇帝对张皇后和仅有的三个儿女是真没得说。 这小半年以来,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基本每天都会来探望他,还有那个史书上被抹黑的不要不要的太子朱厚照,经常偷偷带着朱秀荣来找他玩。 虽然和明史记载中一样威武大将军朱厚照非常跳脱,有个性的不要不要的,但或许就是命中注定天子的身份,让朱厚照的生活里充满了孤独。 没有同龄的伙伴,所以对朱厚炜这个大难不死的亲弟弟还有家中唯一的妹妹就像普通人家里家中长子对待自己的弟妹一样,尽自己所能的照顾弟弟妹妹们。 至于朱秀荣... ...只能说史书上寥寥几个字的描述不足亲眼见到她本人和她本人相处感受到的亿万分之一... ... 不过,论家庭和睦,弘治朝算是独一档了。 “咕~”朱厚炜还想凭借着大病初愈赖床的时候,肚子突然开始打雷抗议起来。 唔...有那么点尴尬啊... 第2章 要想长得好,伙食少不了 “御膳房在哪儿!” 我堂堂大明弘治天子嫡次子,这大病初愈呢,没到饭点就不能去食堂干饭了?!这才几岁呢,现在不吃好万一以后长不高了咋整! 老太监钱安倒是不敢多话,殿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但现在看到御医就害怕,一害怕就拿他当沙包,作为大明朝现在仅有的两位皇子之一,万一急了砍了你都没地方哭去。 陛下倒是个好人,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就把你打死,可小殿下他会犯病啊! 来不及传膳了,赶紧领着朱厚炜往御膳房去了。 御膳房的掌勺太监这是正在准备午膳呢,见小殿下过来也是慌了神,御膳房哪来过这种身份的人啊,撑死也就是掌印太监会偶尔来视察一下了,哪怕是掌印太监来那也是难得一见啊。 “起来,起来。留两个人给我打下手,其他人做自己的事去吧。”朱厚炜挥了挥手道。 “殿下,这庖厨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事还是交给奴才们吧,你千金之体...”掌勺太监一听打了一哆嗦,又跪了下来哆哆嗦嗦的说到。 “一边去,我自己来。钱安过来给我打下手!”说着朝原料走去,朱厚炜虽然年龄小,毕竟是天潢贵胄,这一瞪眼小小的身体莫名有了些气势,钱安朝掌勺太监挥了挥手让他退下,在后面默默的跟着朱厚炜。 看着这些瓜果蔬菜和肉食,朱厚炜默默流泪,该死的光禄寺!多完美的食物啊,怎么能给他们做的那么难吃啊! 从洪武年间设置光禄寺开始,光禄寺就承担一项重要的职能负责办理皇帝的一日三餐。 只不过,光禄寺办理御膳,主要负责筹划菜品和烹饪方式,相当于负总责,具体到制作御膳则不是由文官系统的光禄寺来完成,而是由尚膳监负责烹煮等细务。除皇帝外,光禄寺还负责皇室的其他成员如皇太后、皇后、东宫太子以及文武百官的饭食,也是由光禄寺筹办,之后再交给尚膳监的庖厨烹煮。 按理说负责了庙堂最顶端一群人的部门,做饭肯定不能难吃吧,可这神坑的部门在创立之初老朱定下的宗旨就是做饭能吃就行。 主要是当年的明太祖起始于微末,那是真正饿过肚子讨过饭的存在,乞丐和尚都做过了,本人当了皇帝后比较体恤民情对吃的没啥追求也可以理解。 后面的永乐、仁宣三朝三十多年来可谓是打出了大明的鼎盛,对于这些猛男来说,有那闲钱改善伙食不如想想怎么打败鞑子用作军费呢,至于正统...成年了就出去留学了哪还在乎自家饭好不好吃呢。 而弘治皇帝本人又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对吃食也没太大追求。 太祖朱元璋又创立了户籍政策,光禄寺里全都是继承制的,或许早年间的厨子做饭还可以,但一代代传下来,百五十年过去了,这没人竞争的铁饭碗,除非是真的热爱做饭,不然肯定是摆烂的摆烂,大家敷衍着弄弄拉倒。 反正弘治皇帝本人崇尚节俭对食物没什么追求,大臣嘛... 你爱吃不吃,反正咱是铁饭碗,谁理你吃的开不开心合不合胃口。 朱厚炜休养的这一个多月,要不是张皇后心疼自己孩子,经常自己煮些腊肉粥来给他吃,看着光禄寺做的饭菜,朱厚炜都想把那个光禄卿拿块豆腐撞死他,把粮食做得那么难吃对得起粮食吗? 每每想到这,朱厚炜都恨不得对老天竖起他的中指。 贼老天!敲蕾嘛!我那大把撒辣椒面撸串喝啤酒吃蛤的日子.... 别了!我亲爱的bbq,我的辣椒酱、我的青岛、雪花、大乌苏.... 别了!我的王者、原神、吃鸡... 别了!我办公桌左手边架子上第三层从左数第四本书第九十六页挖空藏着存着的赵扒皮丑照的u盘... 还没开始挑选食材,朱厚炜已经泪流满面。劳资号里刚充的一大笔点券还没来得及花啊... ... “去,给我弄几斤羊肉、猪肉来!再拿一只鸡!”对于吃货来说,痛苦过去便过去了,不能饿着自己,人是铁饭是钢嘛。朱厚炜吧唧吧唧嘴:“再给我去把香料弄来!八角、香叶、桂皮... ...” 什么?你说明朝皇帝对猪不是有忌讳吗? 其实明朝前期对这个是没什么忌讳的,虽然为了避免这么直接到叫法会称作豚,不过也没严格到不让人吃,毕竟老百姓也吃不起更贵的羊肉,猪肉都不让吃会闹出民愤的。 直到我们的威武大将军上位继承大统后才有了忌讳,具体为什么朱厚炜也不知道。 至于皇宫为什么有猪肉?因为朱厚炜馋啊,因为真的香啊!可能所谓的达官贵族嫌弃猪肉低贱又有股子骚味,但习惯了现代大块肥肉的朱厚炜来说,当初偶尔吃过的野猪肉那口感那嚼劲可不是一般的肉可以比较的。 而且中国本土的黑猪猪已经灭绝好久了,朱厚炜上辈子老听老人说本土猪猪多香多好,那味道真的是吃了一块想两块,吃了两块想三块... ...吃早就馋的流口水了。 朱厚炜准备做几个家常菜,比如孜然羊肉、红烧肉之类的... ... 虽然辣椒在明末才传入中国,但凭借中国的丰厚条件,做几样后世的家常菜那还是简简单单的。 不一会,红烧肉的砂锅就开始香气四溢了。虽然古代猪肉没经过阉割,带着一股骚味,口感和未来有很大差别,但对于吃惯了后世肥肉的朱厚炜来说,这颇有嚼劲的黑猪肉真是别具一番风味啊。 “什么味道,好香啊~”朱厚炜刚夹了一块尝了尝,正在感慨味道之美味的时候,门外一道少年声传来,朱厚炜转头一看,来人正是朱厚照。 “厚炜这就是你不够意思了,你醒了老哥那可是天天跑过来看你啊,这怎么偷偷吃好吃的不喊老哥呢”朱厚照看着朱厚炜手里的红烧肉眼前一亮,大步上前,从边上拿过钱安递上的筷子,大大咧咧的夹上一快肉塞进自己嘴里。 朱厚炜白了眼朱厚照,不过心里觉得朱厚照就这点最好,对兄弟从来不会算计大大咧咧的,很适合当朋友。 朱厚照嚼着嚼着,渐渐的,他面色微微变得怪异起来。 宫里一般是不吃猪肉的,毕竟这玩意透着股腥臊,还要用大量的调料,属于是富人瞧不上,穷人还不太想吃的东西,毕竟吃猪肉想搞得好一点,花的佐料都超过猪肉本身的价格了,对于佐料还是天价的大明,普通人连细盐都吃不上的时代怎么可能还花大笔钱买佐料做一顿猪肉呢。 朱厚照嚼着嘴里的猪肉,大量的佐料掩盖了猪肉的腥臊味,这是朱厚照早有预料的,但出乎预料的是,他尝到了从未尝到的甜味。 轻轻一咬,红烧肉炒糖色带起的甜味在口中化开,对比于传统的红烧肉慢火、少水、多酒的红烧肉,少了些酒的酸味,多了股糖的香甜,别有一番滋味,给朱厚照一种异样的风味。 或许对于吃惯了糖的人而言,炒糖色的红烧肉虽然下饭,但吃多了难免会腻,很多人为了健康反而不喜欢这种肉食选择吃粗粮沙拉之类的。 却殊不知,对于造糖工艺还未完善的明朝而言,这一丝纯净的甜味却是其他东西无法带来的奇妙口感。 朱厚照开始慢慢的品味,脸色越来越怪异。 朱厚炜也继续夹起一块红烧肉吃起来,不得不说,虽然他前几天用天工开物里记载的用黄泥水提纯的古法冰糖口味比起所谓的糖霜纯粹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这时猪肉的腥臊还是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口感,可能是记忆加了滤镜也可能是小孩子味觉比较敏感吧,感觉没记忆中那么好吃。 嗯,有机会搞个现代养猪场,把《母猪的产后护理》之类的给它写出来,这样以后就可以当个混吃等死的潇洒王爷了。 “真香!”朱厚照连续吃了好几块红烧肉,嘴里塞得满满的嘟囔着,毕竟是刚出阁读书的半大少年,谁能拒绝用纯粹的冰糖炒糖色的红烧肉呢,这一句‘真香!’,完全发自肺腑。 “太好吃了!厚炜你哪学来的这手艺!”身为大明最有个性的皇帝,他无论做什么,都带着一种浮夸风,却又很好的张扬了他的个性。 朱厚照的反应,自是令朱厚炜很满意,毕竟第一次用当代的食材做饭,谁知道口味的差距合不合当代人的口味,不过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皇兄别急,还有其他菜还没出锅呢。”说着朱厚炜站在板凳上开始爆炒起已经腌制好的羊肉,不能只搞一个菜啊,都这么久没弄好吃的了,要是只搞一个菜岂不是太对不起吃货的身份了。 再说了,自己和朱厚照还是个孩子,天天吃光禄寺那狗都摇头的伙食怎么长身体,耽误了太子殿下和小殿下长身体,谁来负责。 ... ... 第3章 大明第一话事人 “话说皇兄,这个点儿你不应该在听詹事府的师傅们给你讲学吗,怎么跑这儿来了。”朱厚炜白米饭配着红烧肉,往嘴里使劲扒拉着问道。 “詹事府的师傅们病了,本宫今天休息。”朱厚照头也不抬,也端着个大盆和朱厚炜蹲在一起,完全不影响他进食。 ... ... “得,你又偷跑出来,被父皇抓到没你好下场。”朱厚炜翻了翻白眼,什么詹事府谁谁谁病了,我身体不舒服,今天父皇心疼我特意给我放假让我休息...诸如此类理由朱厚炜穿越这几个月来都在朱厚照这里听到几十个不重样的了。 “哎呀,别在意那些细节,父皇现在还在暖阁看奏折呢,一时半会发现不了。”朱厚照死猪不怕开水烫地耍赖道。 “万一有人告状呢... ...” “谁敢告本宫的状?!刘瑾还是谷大用,看本宫不打死他。”朱厚照吧唧着嘴,恶狠狠的扫了眼边上伺候着的刘瑾。 “殿下,奴才方才一直跟在殿下左右没离开过半步,忠心耿耿啊。”刘瑾吓得连忙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 ... ... “那詹事府的师傅们呢。”朱厚炜白了主仆二人一眼,“我没记错的话皇兄这半月已是第七次了,詹事府的师傅们难保不会去父皇那哭诉。” “啪嚓。”朱厚照一愣,端着的盆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完了完了,父皇不得抽死我,厚炜!咱俩是亲兄弟,你得救救你哥啊!”朱厚照反应过来,本来上次父皇抽查自己就没背出来,这要是师傅们还去告状自己天天逃学,父皇怨气叠加还不得打他个姹紫嫣红。 厚炜叹了口气,果然,老朱家骨子里就很奇葩。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烦恼,农民苦恼天公不作美没有个好收成、商人苦恼生意竞争激烈朝廷还重农抑商,武将苦恼重文轻武朝廷对待外敌处于守势难有作为、读书人苦恼八股难做,难有出头之日。 这世上,每个人活着都不轻松。人生在世,不顺十有八九。 而做一个皇帝,也很难。 做一个让人敬仰,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更难。 弘治皇帝登基时,从老爹成化皇帝手里接受的可以说是个烂摊子,虽然成化帝扫荡外邦以强硬手段稳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洗刷了英宗在位时的屈辱,但成化时期声势浩大的镇压起义和打击心怀不轨的外邦,国库的积蓄跟不要钱一样往外面撒,天灾人祸频发,留给弘治皇帝的,是一个以强硬手段镇压后国库亏空、人民赤贫、经济倒退的烂摊子。 而弘治皇帝在位十数年间,大明国力逐渐恢复,虽不及巅峰,但也是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大明少见的守成之主。 ... ... 紫禁城暖阁。 因为小时候悲惨的遭遇,继位后又事必躬亲的勤政,弘治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近来开春回暖又有些受了风寒,不过他素来勤勉,即便偶有不适,也回照常处理政务。 不久之前,小儿子朱厚炜在经历数年的生死徘徊后突然好转,太医诊断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恢复的十分不错。 为宫里平添了一分喜气。 他靠在锦榻上,手里捧着上奏的奏折,而一旁两位詹事府的詹事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 “太子又逃学了?”弘治皇帝叹了口气,虽然是提问,但弘治皇帝很清楚,他这个儿子是什么德行。 陛下,太子殿下刚刚说身体不适,要去出恭,如今过了一个多时辰还不见回,臣等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来求见陛下。”一位詹事声音略显颤抖的说着。 丢人啊,这个月以来,太子逃学怕是不下十次了。这玩意陛下怪罪教学失职,那可不得玩球了。 “来人,去把太子给朕找来。”弘治皇帝揉了揉眉头,对旁边挥了挥手。 敬得令出了暖阁,结果不一会就又表情怪异的回来了。 “陛下...太子殿下和小殿下过来了求见...” “父皇!”萧敬话还没说完,门外喊声已经响起,敢在这皇宫这么大喊大叫的,不用猜,用屁股想都知道是谁。 只见朱厚照和朱厚炜两人各自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太子!” “啪!” 弘治皇帝看着这个不着调的儿子,正欲呵斥,结果朱厚照啪嚓一下就跪下了。 “儿臣与皇弟听闻父皇今日身子不适,想着兴许是父皇受了风寒,父皇于我等即为君又为父,儿臣和皇弟想着,能为父皇做一餐驱寒的午膳,儿臣和厚炜没有做膳的经验,近几日练习稍有点起色,希望能为父皇驱去寒气。” 朱厚炜偷偷瞄了眼跪在一边的朱厚照,牛逼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前几天我都没见到你在哪,今天还是被香味吸引的,还和我练习了好几天了,整的刚刚在御膳房慌慌张张的不是你一样,脸真大。 鄙视朱厚照归鄙视朱厚照,嘴里可好不含糊“是的父皇,孩儿在病榻上躺了这么多年,知道生病的可怕,所以和皇兄一起做了这顿驱寒膳,您和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弘治皇帝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跪着的两个孩子。 一个是他的长子,他的继承人,大明江山未来的主人,未来的希望。 一个是他的幼子,被疾病折磨了数年的孩子,是他一生最内疚的地方,谁家不疼幺儿啊,可他的幺儿却在病榻上忍受着令人崩溃的疼痛... ... 杨廷和站在边上,被太子这招打了个措手不及,毕竟他刚来打太子逃课的小报告,太子随后就提着食物表示自己是为了给弘治皇帝准备午膳,是尽孝道。 大明朝是以孝治天下,太子为皇帝尽孝,他哪敢说个不字。 现在的杨廷和还只是詹事府詹事而已,还不是日后那个拜为内阁大学士,能和太后决定皇储人选,甚至和嘉靖分庭抗争的百官之首。 说到底,还嫩了点。 第4章 大明好父亲 “罢了,也到午膳时辰了,诸卿先退下吧。”弘治皇帝看着跪着的两个孩子还有他们手中的食盒,叹了口气,今天还是不在臣子面前教训你们了。 廷和等詹事看着也无话可说,陛下都赶人了,明显今天背后打小报告失败了,还不走等着太子殿下记恨自己以后给自己穿小鞋吗。 “厚照、厚炜,你们上来陪朕一起吃。”看着二人带来的三四个菜,也许是受菜香的影响,弘治皇帝真有些饿了,开始大快朵颐。 朱厚炜恭恭敬敬的拿起碗筷陪弘治皇帝吃着,还好注意饮食健康,吃饭吃八分饱。还是能装模做样的陪着吃点的。 只有朱厚照,面色难看,夹起一块肉,视死如归的嚼起来。 “嗝!~” 肉还没咽下去呢,就不由自主打了个响嗝。 幽怨地看了眼朱厚炜,老二不仗义啊,居然没告诉自己可能还要陪饭这一茬,这肚子塞得鼓鼓的,一点也吃不下了啊。 弘治皇帝看了眼饱嗝不断的朱厚照,心里冷笑,朕是你爹,朕从小看你光屁股长大的,你那点小心思能瞒得了朕。 又不是第一次逃课了,怎么突然今天就变成孝心为朕准备午膳去了,八成是吃饱了意识到杨廷和他们可能告状,所以才想出这招妄图逃避责罚罢了。 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你们自己做的,你朱厚照什么德行自己不清楚吗,自己去御膳房偷吃还差不多,还做饭呢,你有那技能点吗。 弘治皇帝还是很懂自己的儿子的,他们这对父子,算是封建王朝皇帝中的特例了,就像普通人家一样,父亲怕儿子不争气,儿子敬畏却又畏惧着父亲,二者之间却又不掺杂着对皇权的惦记和谨慎,真的就像是普通父子般相处,整个大明恐怕也就太祖朝还有一对这样的父子了。 “太子怎么不吃啊,这可是你和厚炜亲自为朕准备的饭菜,你可得陪朕多吃点。”弘治笑着又给朱厚照夹了一大块红烧肉。 朱厚照硬着头皮,使劲在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谢父皇...嗝~” 看着朱厚照狼狈的样子,弘治哈哈笑出了声,端起萧敬奉上的抿了一口。 “好了,吃不下就算了,别勉强自己,吃坏了就不好了。”弘治皇帝吹了吹茶盏的热气,无奈的看着朱厚照。 弘治终究只有这么两个儿子,不忍苛责。 嘴唇蠕动了半天,终究只是看着热茶叹了口气“太子,你现在也是一国储君了,怎么还是这么毛毛躁躁任性妄为的... ...” “这才个把月时间,你的这些个师傅们已经来告了不下十次的状了...这次还把刚痊愈的小弟拉上了...” “你也慢慢长大了,大明的江山朕迟早要交到你手上... ...”说着弘治皇帝看了看站在朱厚照身边的朱厚炜,朱厚炜和朱厚照区别很大,朱厚照充满了少年的灵动,朱厚炜年龄还小,身体又弱,看起来像个纤弱的小姑娘。 弘治皇帝摸了摸两兄弟的头,继续说道“厚炜从小身体不好,朕只盼他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就够了... ...朕... ...还能活几年呐... ...这大明江山的重担,终究是要你来扛的... ...厚炜、秀荣还有你的母后,以后也要依仗你啊... ...” “以后,不能在这么任性了啊... ....” “父皇... ...”朱厚照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眼眶微微发红,低着脑袋轻轻的说道“儿臣知道错了,以后一定刻苦学习,不会在任性妄为了... ...” 朱厚炜在边上听着,眼眶也有些红润,弘治皇帝对自己的儿女真的很好,教导子女的时候也不忘培养孩子们的兄弟亲情,即便是早早确立了继承人也不会偏爱偏袒,反而教育朱厚照作为太子作为儿子更甚至作为家中长子身为兄长对于自己弟妹的责任,这在皇室中是难得可贵的。 难怪那么多小说都喜欢穿越到弘治朝跟朱厚照做兄弟当弘治的臣子,或许他不是十分成功的人,也许他的教育不算成功,但他真的是一位慈祥可敬的长辈。 弘治皇帝笑着牵起两兄弟的手,随即转头看向朱厚炜轻声道“厚炜也是,身体刚好就跟着厚照到处乱搞,还是要注意身体知道吗。朕只希望你和厚照能好好长大,兄友弟恭,互相扶持。” 朱厚炜眼睛微微发酸,老祖宗... ...啊不对,现在要叫父皇了。 父皇厉害啊,这么会pua,按他这样教育,早早定下传入,然后其他子嗣以辅政的思维pua,到时候真洗脑成功了确实能起到防止后代血祸的问题啊。 不过限制太大,一是老朱家真的是有皇位要继承的,一碗水端平给其他皇子太多的父爱的话保不准不会让他们产生不该有的想法,也就朱厚照这个历史上奇葩的皇家独子不需要在意这些,其次就是母亲方面,毕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弘治只有一个老婆,娃都是一个人生的,这要是有不受宠的妃子生了子嗣,那些皇帝也做不到平等对待。 “儿臣一定做一个好孩子,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会让父皇担心了,也一定会做一个好弟弟未来像周公旦一样辅佐皇兄。” 朱厚照听了朱厚炜的话大受感动,不愧是一个娘胎出来的亲兄弟啊,周公旦啊,那可是兄弟辅政的典范啊,圣人啊。 小小年纪的朱厚照被立为太子的朱厚照没有那么重的心眼子,他是真的感动,觉得自己的兄弟比其他朝代老想着抢太子位置的婊子强一万倍,居然从小以周公旦为榜样要为自己辅政。 弘治皇帝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朱厚炜会这样回答,只不过是想通过从小的感情培养让两个孩子长大不至于像祖宗们一样为了皇位自相残杀,结果一下子还冒出了个周公来,也吓了弘治皇帝一跳。 弘治皇帝没有怀疑朱厚炜的真心,朱厚炜生病的时候朱厚照没少要求着去看弟弟,恢复过来后朱厚照也是隔三岔五去找朱厚炜,一个娘胎生不出两种人来,虽然朱厚炜醒了后明显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的多,但弘治皇帝相信,他和朱厚照一样都是一个珍惜重视亲情的人,只要教育的好,未来绝对不会发生兄弟砌墙的事情的。 成为周公一样的人弘治皇帝只当是童言无忌,但弘治皇帝相信,若朱厚照两兄弟互相扶持一定会成为未来一定会流传下去成为一段佳话。 “好孩子,都是朕的好孩子。”弘治皇帝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露出欣慰的笑容。 “砰。” “但儿臣想求父皇一件事。”朱厚炜看着身边俩人一个欣慰一个红了眼眶,觉得是个机会于是不待弘治皇帝反应过来啪嚓就跪了下来行了个大礼。 第5章 咱们建个镇国府 弘治皇帝和太子朱厚照诧异的看着面前行着大礼不曾起身的朱厚炜道“你说什么?你想搬出去住?” 不怪二人诧异,明朝的皇子们十六岁封了爵就能离宫开府,到二十岁才能分封就藩,朱厚炜才多大啊,这么小的年龄就要出宫生活? “不行,你是皇子,嫡出,是天潢贵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待你成年后,父皇自会让你开府建衙。”弘治皇帝不能答应,这小儿子病刚好呢,他还没有享受天伦之乐呢,转眼你这小娃娃还要出宫去了,这怎么能答应,万一碰到反贼,你让我和你母后怎么活啊。 “就是啊,厚炜。”朱厚照也在一旁劝说“你病才刚好,咱们俩兄弟有好多话可以说呢,这几年进贡了很多好玩的你病了我都没心情玩,我带你去玩啊。”说着去拉跪在地上的朱厚炜。俯身在朱厚炜耳边悄咪咪的说道“放弃吧,父皇不会同意的,连之前父皇带我出去都是偷偷摸摸的,你这要光明正大的出宫住外面太难了。” “可是父皇... ...” “好了!此事休要再提。”弘治皇帝面容严肃,挥了挥手。“别怪父皇,京师是北方要塞,不说你从小身体不好,单说在外父皇母后也难以照料。” “父皇。”朱厚炜抬起头来,面带泪痕,真情流露到“孩儿知道父皇是为孩儿着想,可孩儿已在病床上躺了三年了,虽说目前偶有好转,可还能活多久孩儿自己心里也没谱。” “孩儿只想在城外皇庄休养休养,孩儿不想一辈子被困在病床上,而且... ...”说着朱厚炜抬头不经意的瞄了瞄自己住处的方向,身体下意识的打了个冷颤。随即再次五体投地行了个大礼。 “求父亲成全儿子。”朱厚炜没再称儿臣,而是以父子相称。 还好当年给传媒的朋友当过一段时间的演员,这不经意的冷颤简直是神来之笔,虽然自己演技不能说有多好,但谁能意识到一个孩子会有小心机和这么高的演技呢。 弘治皇帝看着面前真情流露的孩子,心里叹了口气,将朱厚炜扶起来“你真的想出去住吗?”弘治皇帝还在试图改变儿子的想法。 “求父皇成全。”朱厚炜意志坚定,没办法啊,宫里太难操作了,干什么都一堆人盯着,这哥们儿要搞个发明创造什么的,不得被他们当成中邪了抓起来。 皇家深似海,虽然皇子的身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会对自己的伟大理想造成极大地阻碍。 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达瓦里氏,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肯定要离开皇宫啊,再说自己又不想和皇兄争皇位,没必要在宫中朝堂一直露脸吧。 弘治皇帝听了叹了口气,作为一位儒家子弟教导出来的仁义天子,他很少触碰规矩,但身为一位父亲,这是自己孩子在经历生死后对普通生活的向往,自己真的要将他这小小的愿望也扼杀了吗。 “你们先下去吧,让朕好好想想再回答你。”弘治皇帝揉了揉眉头,显然怎样抉择让他很头疼。 “儿臣告退。”朱厚照俩兄弟说了声告退,便一起离开了暖阁。 “厚炜,你怎么想的,虽然说我也很想出去,但你也不能直接和父皇说啊,父皇肯定不会答应的啊。”说着和朱厚炜勾肩搭背的说道“要我说,咱们想出去玩可以偷偷出去嘛,从我东宫那边走,反正被父皇抓到最多被打一顿,没啥大不了的,你要想出去我今晚来东宫,本宫亲自带你出去耍。”说着说着朱厚照眼神越来越亮,恨不得现在就到晚上。 呵呵,谢谢奥,我可不想挨打,朱厚炜心里想着。 “那可多谢皇兄带我玩了,但改天吧,这刚和父皇说就溜出去风险太大。”朱厚炜满脸感动,但拒绝的态度那是老坚决了。 “说的也是,那今晚先去我那,你哥哥我这些年可收集了好多东西。带你好好看看。”朱厚照觉得朱厚炜说的很有道理,但这就想让他改变晚上拉着朱厚炜玩的决心?没可能的。 看着两兄弟勾肩搭背没有一丝皇族该有的姿态,弘治皇帝却眼含柔色,比起那给别人看的所谓修养,两兄弟之间赤子般的感情不是更重要吗。 看着两人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中,弘治皇帝收回目光,牟中柔光消失,身为皇者的上位威压自然回归。 “二皇子近三年在休养中,有什么事情发生过。”弘治皇帝眼中淡漠,轻轻抿了口萧敬递上的茶水。 “好好查一查,这几年宫中是否有人不老实。”弘治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朱厚炜望向住处下意识的胆颤弘治皇帝太熟悉了,当年在他的父皇成化皇帝在位的时候,他皇子的身份还未暴露的时候,面对万贵妃的爪牙,他也是这种感觉。 那是对过去不幸的恐惧,笼罩自身的梦魇。 ... ... 你管这地方叫寝宫? 朱厚炜还是架不住朱厚照的拉扯被拉到了东宫,看着被改装成战壕一般的寝宫,朱厚炜快崩溃了,谁家好人在寝宫摆满装备的呀,按照明朝对武器的管制程度,这种数量的武器装备,放民间都足够抄家杀头十几回了。 朱厚照没理会朱厚炜的表情变化,或者说,以朱厚照大大咧咧且好战的性格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拉着朱厚炜兴冲冲的介绍道。 “你看,这是前些年宁波备倭卫缴获到的倭刀,可惜高品质的没多少,这把是我当时从上缴的刀中找到的精品。” “还有这个,这是当年岳家军时期的宝刀,可惜了岳王爷一代忠臣武圣居然被完颜构和秦桧两只蛆虫害死了...如果在本宫手中,本宫一定能带他们直捣黄龙,到时候本宫做威武大将军,岳王爷做副将,哈哈哈...当然你是本宫的兄弟,本宫封你做同威武左将军,本宫最讲义气了... ...” “还有这个,还有这个。”朱厚照说着又拉着朱厚炜走到一边,满脸炫耀的道“这可是太宗皇帝五征漠北时期使用的沙盘,可惜原版在土木堡被毁了...本宫好不容易才找到众多文献还原出来的... ...” 朱厚照毫不掩饰的向朱厚炜炫耀着自己的收藏,旁人看来会觉得朱厚照是在向自己的弟弟示威,但为了做明朝方案把明史翻了个遍的朱厚炜却知道,朱厚照在用他的方式表达对自己这个兄弟的真诚。 朱厚照太孤单了,从小被立为太子,身边每一个人不是在奉承他就是对他抱以厚望,对他异常严格,陪着他的只有几个随身太监,好不容易亲弟弟慢慢长大了自己将收获手足情谊的时候,朱厚炜却病危即将去世... ...身边又只剩下几个太监和一位身为女儿身被教导宫廷礼节的妹妹。无人能理解他。 好在,朱厚炜熬了过来... ... 巴拉巴拉... ... 朱厚照倾情分享收藏时刻还在继续... ... 朱厚照一连拉着朱厚炜介绍了小半个时辰热情依旧不减,最后还是朱厚炜实在受不住了。 你妹的朱厚照,你练武长大,兄弟我病才刚好啊,我这不是来军训的啊,咱能不能坐下喝茶慢慢说啊... ... 吩咐刘瑾下去准备些吃的,一边朱厚炜坐在沙盘边看朱厚炜摆弄着他的众多收藏品,一边看着桌上五花八门的小玩意。 这是... ... 我靠!镇国公印! 朱厚炜拿起桌边一枚崭新的华丽大印,反过来一看刻字,吓了一跳。 虽然早知道朱厚照有想当镇国公·威武大将军的想法,但这准备也太充分了,连印都自己刻好了... ... 朱厚炜怯怯的把印章放下,这官迷继位后官职铁定要给他玩烂,朱厚照讲着讲着看到朱厚炜拿着他的镇国公大印搁那瞅着,大喜道“厚炜你看怎么样,本宫的雕刻技术怎么样,哈哈,你要也喜欢,到时候本宫建个镇国府,本宫当镇国公,封你当镇国侯,咱俩把兵权收起来,把鞑靼给他灭了,到时候就轮到咱兄弟说的算了,到时候我们兄弟想住哪就住哪。”朱厚照还以为朱厚炜对镇国也有兴趣,连忙拉着朱厚炜叫道。 不愧是大明最后的武皇帝,小小年纪就计划着收兵权打天下了... ... 朱厚炜在心里捏了把汗。 “皇兄真是有大志向,未来功绩肯定直逼汉武大帝,他大汉能把匈奴打跑,让漠南无王庭,我们大明也能出现一个明武帝打的鞑靼满草原乱跑。”朱厚炜拍马屁道。 敷衍着大喊大叫叉腰自得的朱厚照,朱厚炜随手翻着朱厚照桌上的众多卷轴和折子,发现除了地图外还有众多边疆战争的最新奏报。 看来朱厚照已经开始有各部的消息渠道了,朱厚炜想着。 突然,看着眼前的一份折子引起了朱厚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