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尾人家》 第1章 逼婚 咚……咚……咚………… 莲花村一座农家小院内,接连响起震耳欲聋的拍门声。 “田小溪快点把门给我打开,我告诉你,陈家的彩礼钱,我已经收下了,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一道女人尖酸刻薄的威胁声,瞬间惊飞了,落在屋顶之上的鸟儿,邻居家的大黄狗也汪汪叫个不停。 “你别不知好歹,村中哪家嫁女,有陈家给的彩礼多,陈家旺虽然是个瘸子,但进门就分家,那是多少女人,盼都盼不来的,人家看中你,那是你的福气,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已经答应了陈家,月末就把你嫁过去。 到时你要是给我起妖蛾子,可别怪我这做继母的心狠,把你嫁去镇上给那个黄鳏夫做填房…………” 屋内窗台前,坐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姑娘,她就是女人口中的田小溪,只不过门外的女人,并不是她的亲娘,而是继母王氏。 田小溪的亲娘,在她才九个月大时,就去世了,她娘死后不足两个月,她爹田大福,就迎村中王寡妇进了门。 王氏接连给田大福,生下一双儿女,自从同父异母的弟妹出生后,田小溪便再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小小年纪的她,就要照顾只比自己,小一岁多的弟弟,和小两岁的妹妹。 只要听到弟妹的哭声,王氏就会责怪于田小溪,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女,便会罚她不准吃饭,开始田大福,还会偷偷送些饭食,被继母发现后,两个人大吵了一架,从此以后爹便对自己不闻不问。 田小溪八岁时,不仅要洗一家人换下来的衣物,还要去田里打猪草,十岁时就开始跟随田大福下田劳作………… 田家一共有四间正房,但却没有田小溪一间,她八岁就被王氏,赶来了杂物间居住,理由是你妹妹已经六岁了,不适合在与你爹我俩,睡在同一个房间,你的房间就让给你妹妹来住吧! 从此以后,田小溪就从前院正房,搬来了后院的杂物间居住,杂物间很小,只有两张床那么大的地方。 房间内只有窗户那里,才会有一点光亮,其它地方都是昏暗一片。 杂物间是用木头搭建的,夏季蚊虫特别多,冬季又特别冷,每年冬季,她的手上都会长冻疮,这样的环境一住就是八年。 田小溪回想自己,这十几年来的生活,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计,吃食上王氏也极为苛刻,只保证饿不死她就成,父亲对此也视而不见,想起这些心中酸楚,不禁潸然泪下, 她知道自己如果不同意陈家这门亲事,继母真的有可能,把她嫁给镇上那个鳏夫,因为王氏这人只爱钱。 上次媒婆来家里,给那个鳏夫提亲,继母听对方愿意出八两彩礼钱,立马就活了心,准备把自己嫁过去,最后爹推了那门亲事,两人还因此大吵了一架。 时至今日田小溪,也不曾想明白,那个对自己从来不闻不问的爹,为何会突然良心发现,难道是心有愧疚。 虽然镇上那个鳏夫年纪不大,家里条件也不错,但却已经有了一双儿女,她并不想去给别人做后娘。 攥着梳子的手越发用力,手指已经隐隐泛白,她想去世的娘亲了,要是娘亲还在,自己的生活,肯定不会这般苦楚。 她都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几年没吃过鸡蛋了,但弟弟妹妹,却每日都能吃到,爹对继母的区别对待也无动于衷。 这么多年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自己眼前,想起那个冷漠的爹,尖酸刻薄的继母,田小溪对这个家再无依恋,有的只是失望和难过。 想到这些,田小溪觉得嫁给陈家旺,也不失为一条出路,总比继续待在这个没有人情味,没有温暖的家要好得多, 陈家旺虽然是个跛脚,但听说并不影响劳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进门就自己当家做主,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生活,就如继母所说的那样,这是多少小媳妇,都羡慕不来的好事。 有多少人从媳妇熬成婆,都还没能自己当家做主,一个孝字大过天,只要公婆尚在,就要小心伺候直至他们老去,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门外的王氏见田小溪,迟迟没有开门理会自己,没一会儿,便骂骂咧咧的回了前院。 田小溪想通过,心情好了很多,把眼角的泪擦掉,打算去河边,把一家人脱下来的衣物给洗了。 “小溪,陈家小子,虽然是个瘸子,却是个不错的好后生,你弟弟再有两年,也该说亲了,家里这些年,也没攒下多少银子,要不你就嫁了吧!” 一道苍桑无力的中年男音,传入正准备,打开房门的小溪耳中。 闻言田小溪开门的手,停顿了一下,咸咸的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心很痛很痛,王氏逼自己嫁人,她可以理解,毕竟不是亲生女儿,只要银子拿到手,哪管继女日后的死活。 但田大福不同,他毕竟是自己的亲爹,怎么也会如此狠心,为了自己与续弦所生的儿子,将来有钱娶妻生子,就把与原配所出的大女儿,随便找个瘸子给嫁了。 鲜红的血液,从拳头缝里流了出来,滴滴答答落在地面上,溅起一个个血花,田小溪仿佛不知疼痛般,依旧紧紧的攥着拳头。 此时的她心如刀割,手上这点痛,与内心的悲伤比起来,已经不算什么。 田小溪红着眼睛,推开了房门,“继母觉得我嫁给陈家旺,过门就可以当家做主,是门好亲事,爹也觉得弟弟大了,我该答应陈家这门亲事,给您的儿子换彩礼钱。 难得你们夫妻,目标这么一致,但我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与继母能做到,我就答应嫁给陈家旺。” 门外的田大福,看着眼前,骨瘦如柴的大女儿,心里难过极了,但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小溪你说说看,是什么条件,如果我与你继母能做到,肯定答应你。” 田小溪泪如雨下,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我的条件就是,从我出门那刻起,就再不是田家女,与你们一家再无关系。” 第2章 田大福的心事 田大福犹如五雷轰顶,震惊不已,“小溪你说的这个条件,我是不会答应的,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我的女儿,怎么能因为这门亲事就断绝了关系呢!” 田大福听到大女儿提出的条件,差点跳起来,他何尝不心疼,这个从小没娘的大女儿,小小年纪就要在后娘手下讨生活。 他也后悔,当年把王氏娶进门,让大女儿吃了这么多年的苦,但当时自己也是没有办法,女儿那么小,他一个大男人,也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 便去求自己老娘帮忙,大哥大嫂虽表面没有说什么,但多少还可以看出,他们有些不愿自己把孩子抱去老宅,他知道为何如此,因为老娘是个特别勤快的人,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自己没把孩子抱去老宅前,大哥夫妻只需要下田劳作就好,家里的活计,基本都被老娘包揽了下来,他们夫妻的日子,过得很是悠闲。 自从老娘开始帮自己照看孩子,家务活就都落在了大嫂身上,下田回来本就已经很累,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伺弄菜园,大嫂便开始不满,对自己诸多怨言。 田大福不想老娘为难,便把孩子抱回了自己家,每天忙得心力交瘁,最后还没照顾女儿,一场风寒袭来,孩子差点没了命。 经此一事,他觉得家里还是要有个女人才行,这样女儿,也不用每日跟着自己去田里受罪了。 担心后娘不善待女儿,所以对续弦的人选,田大福慎之又慎,就怕娶个不省心的回来。 之所以选中王寡妇,就是因为她与死去的男人,成亲多年无所出,大家都传王氏不能生育,他就是冲着这点,才娶了王氏为续弦。 田大福的想法是,王氏既然不能生养,那她肯定能善待自己的女儿,王氏刚进门那阵子,对田小溪确实很好。 但从知道自己怀孕那天起,她就像换了一个人,对女儿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是开始疏远起来。 就连王氏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怀孕了,她还以为这辈子,自己都不会再有做娘亲的机会。 王氏怀孕的事情,令田大福纠结不已,本来家里要添丁,应该是件好事,但自己却高兴不起来,心里很是矛盾,就怕王氏有了自己的孩子,更加不会喜欢,自己与发妻所生的女儿。 但想着王氏肚子里,怀的也是自己的孩子,更加纠结不已,一边不想自己与发妻,所生的大女儿受苦,一边又盼着新生命的到来。 一双儿女接连出生,田大福很是高兴,家里就大女儿,一个孩子确实很孤单,孩子多家里也热闹些,但他从未想到,这一双儿女的到来,也是大女儿苦难的开始。 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后,王氏越发不喜田小溪这个继女,有事没事就会训斥几句,或是罚她不准吃饭。 田大福心疼大女儿,便会偷偷给她送些吃食,王氏发现后,两人大吵了一架,从那以后自己开始,有意疏远大女儿,其实他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因为他从王氏与自己吵架的话语中,隐隐听出了一些其它的意思,过后仔细想了一遍才恍然大悟。 原来王氏每次惩罚或是训斥大女儿,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做爹的,对大女儿表现出了疼爱之心,引得王氏心里极度不满,便把气都撒在了大女儿身上。 为了少让大女儿受些苦,他只能忍痛疏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王氏对大女儿的为难。 其实王氏这个人,除去不喜欢大女儿外,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总不能因为她对继女不好,就把她休了吧!大女儿从小没娘已经够可怜了,田大福不想这一双儿女,也体会没娘的艰辛,便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王氏对大女儿虽然苛刻了些,但却从未动手打过她,也没像其它后娘一样,让继子女吃不饱穿不暖。 他觉得王氏这个后娘,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不是亲娘,怎么能按亲娘的标准,去要求于她。 田大福刚说完,坚决不同意田小溪提出的条件,身后就传来继母王氏的声音。 王氏扯着嗓子喊道“田小溪,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希望到时你别后悔。” “我自己做的决定,永远不会后悔,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碍你的眼了。” 田小溪见一旁的亲爹,听了王氏的话竟然没有反驳,不禁有些伤心,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看来这句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这次田小溪,真的错怪了田大福,想起这么多年的过往,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所以大女儿才要与自己断绝关系。 一直在沉思中的他,根本就没有听到王氏说的话,这会抬起头看到女儿失望的眼神,不禁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离自己远去。 王氏爽快的答应道“好,这可是田小溪你自己说的,希望你说到做到,别有一天哭着喊着,回来求你爹我俩原谅,到时可是连门都没有。” 田大福听清两人交谈的内容,瞬间冷了脸,“你们在说什么,我是坚决不会同意,小溪与我断绝关系的。” 王氏见田大福,态度坚决的模样,“是她自己非要与我们断绝关系,又不是我们逼她的,你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女儿,别忘了我们还有小蕊。” 田小溪懒得听,王氏夸那个同父异母,只知道吃的二妹,端着一盆衣物,就出了院门,往平日洗衣服的河边走去。 一个婶子看到,端着衣物的田小溪,招呼道“小溪又去洗衣服啊!这么多可够你洗一会了。” 田小溪笑着说“嗯!桂花婶子这是去哪里?” “我去你李奶奶家,听说她家儿媳,从县里带回来不少,新款的鞋样子,我过去看看。” 桂花婶子说完话,就拐上了村中,另条一街道。 田小溪来到河边时,见好位置,都已经被人占去了,便端着盆往,稍微偏远点的位置,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