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小孩上学有大佬鬼陪读啊?》 第179章 虽然中考已经结束了,但是考场外面的警戒线还围着。 楚竞遥正在警戒线边上寻找自父母所在的位置,却听见背后传来王晨的声音:“你考得怎么样?” 楚竟遥转过身:“还行吧。” 评价卷子的难易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毕竟中考所考的知识点对于楚竟遥而言,几乎已经不存在她不会的内容了。 无论试卷难易,她大约都是那个分数,无非就是看老师当时给的卷面分罢了。 楚竟遥在某种意义上,一直非常诚实,不会刻意谦虚,也不会特地装逼。 王晨比已经长高了的楚竟遥还要高上一些,她把手臂搭在楚竟遥的肩膀上,说:“你说得好平淡啊,要是我是你,我肯定会站在这里大喊一句‘今年中考简单死了’!” 王晨声音比较大,但好在现在中考刚结束,所有人都很兴奋,周遭十分嘈杂,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被王晨吸引了注意力。 楚竟遥摆摆手:“其实今年考得真的挺偏门的。” 王晨笑了一下,她是短发,虽然是个八卦的性子,但是看上去却十分飒爽:“再难,难道你还能考差吗?反正我觉得我这次考得还不错。对了,你今天晚上对不对答案?” 虽然教科院是不会放出官方答案,但是一般来说,今天晚上八九点的时候,网上的一大堆公众号就会给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楚竟遥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我还是不对答案了,感觉也没那个必要。” 一方面,她对自己有着足够的自信,她检查了那么多遍,已经几乎不会有所遗漏了,另一方面,中考是出分之后之后再报考学校,所以其实并没有对答案的必要性。 王晨虽然也是顶级学霸,但是她可没有楚竟遥这样的自信心:“我的话,我还是对一下好了。” 楚竟遥和王晨站在考场门口聊了几句,王晨的父母就喊她过去了:“王晨!走了,你们班上还有聚会!” 王晨对着楚竟遥挥了挥手:“那我先走了!” 楚竟遥点点头,看向王晨的父母。 说起来,她其实在西大见过王晨的妈妈,也就是和方教授合作的李副教授,但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王晨的父亲,方正的国字脸,看上去十足的严肃,但是在王晨扑过去的时候,脸上却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 王晨的妈妈也看见了楚竟遥,遥遥对着楚竟遥颔首。 王晨上了她父母的车之后不久,楚竟遥在人群中看见了她的父母。 她连忙钻出警戒线:“爸!妈!” 楚妈也看见了她,一边抹着汗,一边伸出另一只手去拉住楚竟遥:“你别跑那么快!这里人多,一不小心就要摔跤。” 她身上还穿着那件红色的旗袍,脚上是她穿不惯的高跟鞋,走起路来看上去可比楚竟遥容易摔得多。 楚竟遥脸上挂着笑:“我没那么容易摔。” “快点走吧。”楚爸手里拿着街边发广告的大爷大妈给的塑料扇子,上面印刷着补习机构的字样,给楚竟遥扇风,“这边人太多了。” 楚竟遥“嗯嗯”点头。 他们从来接孩子的家长群中挤出去,站到旁边一个十字路口边上。 “对了。”楚妈举起手里的袋子,“我给你带了一条裙子过来,那边有一个公共厕所,你赶紧过去换上。你们晚上聚完餐之后,肯定是要拍照的,穿你现在身上这件太难看了。” 第180章 由于中考要求穿着没有文字或者字母的衣服,所以楚竟遥在父母的要求之下,穿了一件红色的纯色T恤,这样的衣服要是穿去晚上合照,那可就有点——太显眼了。 楚竟遥虽然对穿着并没有太多要求,但是也觉得自己身上这身不太好看,于是拿上楚妈手里的袋子就往公共厕所走去。 裙子似乎是楚妈新买的,楚竟遥并没有在自己的衣柜里见到过这条裙子。 海军风的裙子,裙摆刚到膝盖,胸前还有一个蝴蝶结——还挺好看的。 她对着洗手台上的镜子整理了一下蝴蝶结,从卫生间里出去。 迎面撞上来一个人,看上去身型十分高大,走路时带来一片阴影,面目狰狞,满脸怒容,显然来意不善。 这似乎并不是女性。 楚竟遥皱着眉头,往洗手间门口的牌子上看了一眼,确认自己没有走错厕所,男厕所应该在另一边。 “你——”那人似乎是想对楚竟遥说什么,然而楚竟遥抢在他之前开口: “你走错厕所了吧?” 那人愣住了,不由向后退了两步,紧接着又反应过来自己正在做什么:“我是来找你的。” 楚竟遥听后,终于抬起头,认真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男人。只见他面色阴沉,眼中透着一丝凶光:“我不认识你。” 虽然说声音好像有些耳熟。 那人听了,顿时气得脸色铁青,双手紧握成拳,脖颈处的青筋也凸了出来,仿佛随时都会爆开似的。 他咬牙切齿地吼道:“我……我tm就是来找你算账的!”说完,便挥起拳头,朝楚竟遥狠狠地砸去。 楚竟遥又仔细辨认了一下这个声音,恍然大悟:“你是考试的时候坐我后面的那个!——你真的要跟我打?” 她用怀疑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这人。 不是她吹牛,她这段时间虽然在准备中考,但是却从来没有在锻炼上松懈过,如果眼前这人不是练家子,说不定还不够她一只手打的。 那人呼哧呼哧冲上来,试图用沙包般的拳头给楚竟遥一拳。 楚竟遥弯腰躲过,旋身踢了他的腿窝一脚。 她其实清楚这个人为什么要来找她,无非是因为在中考前被老师训斥了,心里过不去那道坎,想要来找回场子。 不过楚竟遥现在可没有时间陪他玩,一来楚竟遥马上得赶去参加班级聚餐,二来,她现在穿着裙子,虽然也穿了打底裤,但是毕竟不太方便打架。 楚竟遥环视四周。 这里还算是女厕所的地界,万一叫他堵着路,让别人都不敢上厕所了,那该怎么办? 她歪着头,扯住他的衣领子,手中发力,将他扯出了女厕所,才放开他:“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的?” 那人被楚竟遥踹了一脚,又被她甩来甩去,此时只是勉强站稳,弓着身子,眼神警惕,似乎是不想让楚竟遥知道他的姓名。 他虽然认为楚竟遥能够踢他一脚只是侥幸,但是无论楚竟遥是否能打,都不该让她知道他的名字。 否则就不像是昨天早上考试之前一样,能够仅仅只是让老师训斥一顿,就可以解决的了。 楚竟遥看着这个人,虽然很不想浪费时间,但是她还是拿出了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喂,您好,我要报警,我在望江区xx路yy中学旁边的公厕,有一个男的进了厕所想要殴打我……” 第181章 楚竟遥还没来得及说完,那人就扑上来,想要夺走楚竟遥手里的手机,却被楚竟遥轻飘飘地避过。 楚竟遥瞥了他一眼,见他面色慌忙里透着焦急,眼神里充满凶意,很显然是害怕她真的报了警。 虽然楚竟遥知道,就这种程度顶多能让这人被警察批评教育一下,但是她还是选择了报警。 总要让他吃一个教训,否则要是等他该进警局吃国家饭的时候再教育,那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了。 由于报警之后做笔录耽搁了一段时间,所以楚竟遥去聚餐去得晚了一点。 本来这次毕业聚餐就是自助餐,楚竟遥一个人去晚了,也不可能让其他所有同学等着她来之后再开饭,所以她到的时候,班上其他同学都已经开始吃了。 张馨月虽然正在吃东西,但是她在旁边给楚竟遥占了一个位置,见楚竟遥姗姗来迟,便问她:“你去干什么了呀?来这么晚。” 楚竟遥将自己在考场附近的公厕被人堵住要打架这件事,当作趣事告诉了张馨月。 “……我就打电话报警了,结果没想到这人居然以前就因为盗窃进了少管所,这次进警局也算是二进宫了。” 刚刚从少管所里放出来的家伙,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能拿个初中毕业文凭都困难,更别说这次又被楚竟遥给送回警局,恐怕中考对他来说,就真的只能作为结业考试而不是升学考试了。 ——一个在中考时还想着抄答案的人,恐怕也不存在升学的可能。 张馨月有些吃惊,连忙将口中的烤串咽下去:“没想到你就出个考场而已,还能有这么丰富的经历!” 毕竟之前发生过楚竟遥救马鑫的事情,所以她现在对于楚竟遥的能打能力还是有些了解的。 可是楚竟遥就考个中考而已,居然都能碰上这种渣渣找上门来给她虐菜,这还是让张馨月很吃惊的。 “对了,那这个人现在怎么样了?”张馨月觉得如果只是批评教育的话,那还是太便宜他了。 “警察把他爷爷奶奶找过来了,现在应该是又回少管所了吧。” 楚竟遥自己没受伤,所以当然也不会觉得生气,相反她还挺开心的,毕竟用拳脚教训了一个社会败类。 但愿以后这个人还能再撞到她手上。 张馨月倒是没想到楚竟遥是这样想的,她只是单纯地觉得,千万不能让一个特意进女厕所的男的被罚得轻了,否则未来还不知道会发生多少这样的事。 …… 这次聚餐,家委会特意选的是自助餐,方便照顾到所有人的口味。 也不是多好的餐厅,毕竟班上有家境不太好,优点是场地足够大,能够轻松容纳一个班的师生家长。 学生和老师坐在同一个区域,家长们则是单独坐在另一个区域。 中间隔着一道玻璃门,楚爸楚妈就不停地隔着那扇玻璃门望向楚竟遥。 他们对于刚才的事情可不像楚竟遥一样淡定,楚妈虽然为人还算泼辣,但是还是本能地害怕与警察扯上关系的事情,楚爸性子从来都偏向老实,更是不必说了。 当楚竟遥说她需要再晚一点再去聚餐,因为她刚刚报了警的时候,老两口感觉自己都快要吸氧了。 好在虽然是对方寻衅滋事,但是楚竟遥却没有受什么伤,否则楚爸楚妈一定会不让她继续来参加聚会,而是让她回去休息的。 楚爸楚妈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楚竟遥目前的状态,但是旁边的家长们却在关注他们。 楚竟遥是师范附中最有名的学生,这毋庸置疑,学校里有大半的家长都知道师范附中有这么一个天才。 可是眼前这对看上去土里土气的夫妇,是怎么教出楚竟遥这样的孩子的呢? 还是说真正的天才,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都能拥有无法被掩饰的光芒? 所有的家长都对这对养育出楚竟遥的夫妻感到好奇。 他们中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就上前来搭话:“你们是楚竟遥的爸爸妈妈吧?我是……” 不断地有人来询问楚爸楚妈的育儿宝典,这倒是冲淡了他们对于楚竟遥的担心,但是也让他们倍感尴尬。 ——因为他们真的没有什么育儿宝典啊! 说起来,初二一次家长会的时候,黄老师曾经组织过班上优生的家长来,做教育经验分享,当时有不少家长都来介绍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那时候楚竟遥在班里还默默无闻,楚爸楚妈也只是坐在台下仔细听着,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些许教育经验。 可是现在,当初那些在台上给他们分享经验的家长,却在对着他们虚心求教,这多少令楚爸楚妈感到有些恍惚。 他们只能连连摆手:“我们没教她些什么,应该是她自己开窍了……” 那些家长却是用不相信的眼神觑着楚爸楚妈:“你们实在是太谦虚了!” 见楚爸楚妈确实说不出什么,这才只能作罢。 心里却还狐疑地嘀咕:该不会是藏着不想让人知道吧? ——要是他/她能有教出楚竟遥这样的孩子的秘诀,那肯定也藏着掖着不愿意说! 第182章 家长区域的事情,与学生无关。 学生这里太吵,还有群男生正在联机打游戏,嘴里骂骂咧咧个不停,楚竟遥都听不见家长那边的声音。 因为是班级聚餐,所以连那群走指标到校、不参加中考的同学也来了。 这段时间里,这群家伙在家里玩得可谓是酣畅淋漓,手机里全是乱七八糟的游戏,来聚餐的时候就一个一个安利自己正在玩的游戏,仿佛是游戏公司请来的托。 好在正常中考的学生也想找点儿游戏玩,一时间聊得热火朝天,连吃东西都顾不上,就拿出手机来玩。 然而随着时间渐渐流逝,月上西楼,餐厅里的其他客人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初三八班的人,气氛也渐渐陷入凝滞。 现在中考刚刚结束,正是应该狂欢的日子,然而这也意味着和同学们的别离,这让这群半大孩子们难免感到有些怅然若失。 楚竟遥还记得她小学毕业的时候,班里很流行同学录,她自己也有厚厚一本,上面写满了同学的联系方式和毕业寄语。 不过虽然当时心里有许多不舍,然而事实上,她和小学同学自从毕业以后就鲜有联系,那本当初花了许多心思的同学录,自然也就成为了摆设。 不过楚竟遥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不少同学还没有自己的手机,而用的是老年机。 现在的初中同学却是人手一部手机,于是自然而然地,同学录这种东西,也被qq和微信所替代。 虽然学校外面的书店里还有卖同学录,但是却很少有人有填同学录的激情了。 关系很好的大可以通过微信、qq继续联系,而关系一般或者不好的,也懒得去拜托他写同学录,所以这东西显得十分鸡肋。 楚竟遥无论是在校里还是校外,都是不折不扣的知名人物,不过她的交际圈子很小,每天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和那么几个人聊天。 所以即使是本班同学,也有许多没和她交换过联系方式的。 此时临别之际,或许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于是这些人都纷纷围了上来,要和楚竟遥加qq好友。 楚竟遥虽然和不少同学都不太熟悉,但是别人主动来加她,她也不会拒绝,一一交换联系方式。 楚竟遥坐的位置旁边被同学们围成了一堵城墙,弄得张馨月连出去拿餐品都不太方便了。 楚竟遥看着自己手机里多出来的一长串好友申请,头一次觉得自己班上的同学居然有这么多。 里面甚至有几个男生,整个初中三年,从来没有和楚竟遥说过哪怕一句话,仅有的交集就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 想必未来应该也很难有什么交集,但是此时,他们依然躺在了楚竟遥的联系人名单里。 想到这里,楚竟遥难免也感到有些失落。 她即将失去“初中生”这个身份,未来三年会去到嘉平区读书,而她家住在三江区,也就是说,她恐怕再接下来的三年里,都很少会来到师范附中所在的望江区了。 失去了师生、同学的关系,要在茫茫人海之中偶然之间遇见一个认识的人,在锦城市这样的省会城市里,是何其地困难。 楚竟遥虽然曾经很多次嫌弃在学校里待着,会有些妨碍她做自己的事情。 第183章 但是在接下来的人生之中,她不再会有再次坐在师范附中的教室里读书的机会了。 她不再会有下一个十五岁了。 楚竟遥在师范附中念了三年书,算上寒暑假,足足有一千多天,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产生着新的变化。 这些或平静或激动的日子,构成了楚竟遥有关初中三年的记忆,而记忆又构成了楚竟遥这个人。 从时间缝隙里溜走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天,无论是枯燥乏味还是波澜壮阔,都不会有另一个日子与这一天一模一样。 不过人们总是将有大事件发生的日子作为一个里程碑,里程碑之间的日子,仿佛只是平平无奇的均匀刻度而已。 今天晚上的聚会结束的时候,班主任黄老师拜托会摄影的家长为初三八班的师生拍了一张照片,作为全班同学走过中考这个里程碑的证明。 用来纪念这刻度尺一般的三年。 …… 拍完照片以后,有不少情感丰富的同学都哭了。 有抱着黄老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还有独自站在一旁用手抹眼泪的。 初三八班是黄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相处时间甚至比学生和父母之间还要多。 到了临别之际,黄老师不由也感到伤神失落,眼泪不自觉地滑落。 很多人都在哭,张康是初三八班最爱哭的人,他当然也在哭。 黄老师是女老师,张康不好意思抱着她哭,于是就去找语文冯老师。 冯老师已经有快十年没有做过班主任了,平常只是一个科任老师,而且还是一个在同学们眼里严厉到堪称残暴的小老头,突然被人找上来抱着哭,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楚竟遥难免也感到眼睛酸涩。 只不过她有些矜持,不大爱在大庭广众之下哭,所以只背过身去擦眼泪。 家长们都在外围看着,虽然自家孩子哭了,难免惹人担忧,但是此刻却没有一个人上前来。 楚竟遥虽然是众星捧月的好学生,但是此时却没有太多人关注她,大都只顾着自己的心绪。 她也趁此机会走到了较为边缘的位置,望着和她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同班同学哭作一团的模样。 她不知道别人的记忆力如何,但是楚竟遥知道,以她目前的记忆能力,她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和她一起生活过的人。 被黄老师拜托摄影的家长,虽然在刚才就完成了任务,但是此时此刻,他不由再次按下相机,将初三八班的所有人,都框进了一方小小的电子屏幕里。 这将是和楚竟遥的记忆一样长久的东西。 等到真的该分别的时刻,依然有学生的情绪还未能平复下来,一边轻声啜泣,一边对着一群老师挥手:“老师再见!” 楚竟遥的声音也比平常沙哑一些:“老师再见。” 而老师们,虽然其中有好几个刚刚也哭过一场,但是成年人总归是比学生更加擅长收拾自己的情绪,这会儿除了眼眶有些红之外,并不太看得出哭过的痕迹。 就像是往常一样,用喊下课的声音说道:“同学们再见!” 仿佛下一秒就能听见整齐划一的“老师再见”一样。 …… 离开聚餐的餐厅时,已经有些太晚了,连地铁都已经下班了,楚爸楚妈只能带着楚竟遥去打出租车。 第184章 这是楚竟遥第一次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 锦城市的夜晚是灯火通明的,沿途路过好多家小吃街,招牌都还亮着红彤彤的灯。 楚竟遥靠在车窗前,安静地看向车窗外的夜景。 几位残魂老师一直默默地陪伴在她身旁,但是由于出租车里加上司机已经坐了四个人,如果他们再挤进来的话,未免会显得太过于拥挤,所以他们都只是跟在出租车旁边飘。 场面还显得有点好笑,只不过,除了楚竟遥以外,没有人能够看到。 回到家以后,楚竟遥如她所言,真的没有对答案。 楚爸楚妈倒是问了她要不要对,听到楚竟遥说她不需要以后,出于对女儿成绩的信任,虽然还是保存了一份答案,但是还真没再让楚竟遥对过答案。 不过楚竟遥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抓紧时间完成她给自己布置的每日学习任务。 反而是坐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发呆。 楚爸楚妈以为她还难过于初中生涯的结束,见她自己一个人坐着,倒也没过来打扰她。 其实楚竟遥只是有点短暂地不太适应这样的空闲而已。 中考一结束,就不会再有老师站在讲台上念叨着“你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还不抓紧时间学习?”,紧迫感一消失,心里难免有些空虚。 不过好在楚竟遥是一个拥有坚定目标的人,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跟随着升学的流程随波逐流。 否则她的迷茫期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她的父母逼着她去上补习班——哎呀忘记了,楚爸楚妈不会逼着她去上补习班,因为以前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而现在是完全不需要。 身为百万富翁的父母,楚爸楚妈现在依然过着白天上班、晚上打零工的清贫日子,说什么都不肯动用楚竟遥卡里的钱。 ——说回到补习班,其实这是张馨月和她发消息时的吐槽。 中考回去之后,无论是张馨月还是赵知月,又或者是王晨,都根据网上的参考答案核对了答案,计算出了自己的分数。 楚竟遥认识的人里,只有谢季青和她一样认为和对答案没意思,所以没对答案。 以王晨的分数,上一中立德自然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大概率也能够得上最好的班型。 赵知月虽然没有王晨那样的成绩,但是擦个边进一中立德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张馨月就不一样了,虽然她的成绩在师范附中也能够排个前一百名,但是仅仅是前一百名,可不足以进一中立德的本部。 去年一中立德本部的收分线在660分左右,不过660分只能进最差的班型,要进基地班,至少需要675。 今年的卷子比去年要稍微难上一些,大约分数线会降一点,但是这一届的学霸也多,恐怕顶多降一两分而已。 张馨月估分结果也就堪堪达到640,要是她这个分数,都还能进一中立德的本部,那她父母恐怕得求神拜佛一辈子。 张馨月自己倒是不指望能进一中立德,她和楚竟遥聊天的时候说:“我看了一下我这个分数,一中高新去年差不多就是这个分。我去的话说不定还能去个好一点的班型,感觉一中高新也挺适合我的……虽然和你不在一个校区,但是好歹是校友。” 张馨月对于不能和楚竟遥继续做同学还是有点失落的,不过她早就认识到自己和楚竟遥的成绩根本在同一个层级,所以早早就把自己调理好了,倒也不算太难受。 “——不过我爸妈真的好烦啊!现在才刚刚中考完两天诶!他们居然就已经给我找好了补习班,说是补高一全科的衔接班,要从早上上到晚上,在补习班了待整整一天!这和我平常上学有什么区别?而且它还要连着上十五天!” 楚竟遥没有上过补习班,不知道该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只能安慰张馨月:“反正你平常上课的时候也是一上一整天,上一天补习班应该也没关系吧?” “喂!”张馨月听了楚竟遥的“安慰”,心里多少有点崩溃,“我又不是你!而且我现在还在过暑假诶!” 还有什么比暑假的时候被爸妈逼着去上衔接班更加痛苦的事吗? ——有的。 因为后来的张馨月发现,自己这个暑假不止上了一次衔接补习班,她足足上了两轮,把高一上学期的内容像老黄牛犁地一样犁了两遍。 不过这是后话,此时的张馨月还不知道自己要上两回补习班,而不上补习班的楚竟遥,也完全不能理解张馨月的痛苦。 放假的日子,楚竟遥过得非常开心。 从中考结束到出分大约要十五天的时间,前头几天楚竟遥都是白天跑实验室,晚上完成乱七八糟的作业。 她预计在七月份和八月份的时候去上绘画班,于是便准备在七月之前出去旅行一场。 楚爸楚妈自然是不去的,他们又不是学生,不放寒暑假。 不过他们肯定也不放心让楚竟遥一个人出门,而且未成年人出门干什么都不方便。 最后经过一番商议,楚爸楚妈干脆给楚竟遥报了一个夏令营。 楚竟遥对于楚爸楚妈的决定没意见。 夏令营会是集体生活,她上高中以后,也是需要注销的,现在只当是提前适应一下。 所以当张馨月被父母送去上补习班的时候,楚竟遥拖着新买的行李箱,踏上了旅程。 第185章 严格来讲,这还是楚竟遥第一次出远门。 她以前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只不过是隔壁市青岭县的老家罢了。 楚爸楚妈有些担心,但是苦于实在没有假期,所以只能给楚竟遥报夏令营。 一共十天九夜,主要活动范围在海岱和京城,因为海岱省是孔孟之乡,所以还额外设计了一些体验儒家文化的活动,还能去京城看升旗仪式。 楚爸楚妈看着这个安排,倒还是挺满意的,觉得能给楚竟遥增加见识。 楚竟遥对此也没意见,甚至还有点兴奋,觉得自己是不是能够在海岱省偶遇孔子或者孟子。 当然,她没对任何一个残魂老师说过自己的想法,以免让他们失望。 …… 早上六点,楚竟遥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最后检查了一遍需要带的东西。 虽然现在已经放假了,但是楚竟遥早就养成了早上六点起床的习惯,即使现在不需要早起去上学,她也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而且也没有改变生活习惯的必要。 因为早上不用去学校,楚竟遥就将晚上锻炼的时间改到了早上,一般楚爸楚妈起床做饭的时候,她都已经在楼下跑步了,有时还会叫爸妈别做饭了,她买早餐回去。 作息健康得令人赞叹。 等楚竟遥检查完所有东西时,楚爸楚妈才起床。 根据夏令营的通知,十一点半的机票,他们需要在九点钟之前赶到机场。 虽然楚家离机场挺远的,但是楚家人的起床时间实在是太早了,打出租车赶到机场的时候,才刚刚八点钟,连夏令营的带队老师都还没到,他们只能在机场大楼附近乱晃。 锦城市的机场外观看起来有些旧了,但是看上去很大气,用的是透明的玻璃,从外面还能远远看见里头修了小庭院,绿树荫浓的。 楚爸楚妈都觉得很新鲜,两只眼睛止不住地往里头瞧。 楚竟遥的举动要稍微矜持一点,不过也时不时拿余光去瞟。 不过再怎么新鲜,也撑不住一直拖着行李箱一直在外面逛,尤其机场所在位置又实在是太过于荒僻,周遭根本就没有商超,自然也没有可以休息落脚的地方。 楚竟遥人年轻,体力也好,但是楚爸楚妈毕竟年纪不小,只能在外面找了一个歇息的长椅。 总算时间来到八点四十多,带队老师总算通知了集合地点,楚竟遥连忙过去集合。 “爸妈拜拜!” 楚爸楚妈也和她挥手告别,脸上还残留着些许担忧。 毕竟是未成年的女儿第一次出远门,偏偏他们还没有办法跟着,无论怎么担心都是正常的。 楚爸楚妈把楚竟遥送到带队老师手里就离开了,他们早上只请了两个小时的假,这会儿还得回去上班。 楚竟遥算是来得最早的,带队老师和她打招呼:“同学你好!我是你的带队老师张青,你的名字叫什么?今年多少岁了?”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带队老师,穿着黄色的队服,上面印刷着夏令营主办机构的名字,头上戴着一个蓝色的鸭舌帽,将一头栗色的长卷发压住,但是烫过的卷发依然不是很服帖。 同样款式的鸭舌帽,楚竟遥也有一个,是机构发的,现在正挂在楚竟遥的书包上。 楚竟遥今天特别兴奋,刚才绕着机场走了挺久都不觉得累,这会儿笑眯眯地对这位张老师说:“张老师好!我叫楚竟遥!今年十五岁了。” 第186章 张老师在名单上打了一个勾:“刚刚中考完对吧?” 楚竟遥点了点头。 张老师见还没有其他学生过来,干脆就先跟楚竟遥聊了起来:“你中考考得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楚竟遥可实在是太熟悉了,最近她不管走到哪里,哪怕只是下楼晨练遇上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买早餐遇见包子铺老板,他们都会问楚竟遥这个问题。 就连平常不关心楚竟遥的爷爷都特地打电话过来,问楚竟遥这次考得怎么样。 楚爸楚妈虽然不是很爱炫耀女儿的人,但是和亲朋好友聊天的时候,难免会提到楚竟遥的学习成绩,所以有不少人都知道楚竟遥的成绩很好,可是却不清楚具体有多好,于是难免十分关注楚竟遥的中考成绩。 最近楚竟遥实在是被问这个问题给问烦了,她已经学会了敷衍:“应该考得还可以吧?不过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我还不知道具体成绩。” 等这次夏令营结束的第二天,就是中考出分的时间。 张老师不是初中老师,中考也不是全国性考试,她对此并不十分关注,于是只是随口问问:“那你以后高中想上什么学校呢?” 整个锦城市最出名的高中就是一中立德、六中建山和三中海宁,这三所学校加起来一共有八个直属校区,也就是锦城市的八所市直属学校。 锦城市上至八十岁老人,下到十岁小孩,就没有哪个人不知道“一三六”这三所学校的。 楚竟遥实话实说:“一中立德吧。” 张老师一听她这话,就知道楚竟遥的成绩很好了:“那你成绩很好了,偶对了!” 她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名单,又抬起头:“咱们这次夏令营里也有一个一中立德的学生,说不准你们这些学习好的小孩很能聊得来呢。” 这次夏令营里的学生年龄段跨度很大,年纪最大的有十七岁,最小的才十三岁,楚竟遥夹在中间,算是个平均值。 这时候,已经陆陆续续有人过来集合了,张老师也没再继续跟楚竟遥闲聊,转身去招呼新到的学生。 不是每个人都会守时,而且还会存在堵车这种突发情况,所以直到九点二十的时候,所有学生才真正到齐。 到齐之后,张老师组织所有学生站在一起,扯着横幅拍了一张大合照,算是夏令营正式开始。 所有人一共加在一起二十个学生,十一个男生,九个女生,其中以初三毕业生最多,零零散散有几个高中生。 之前张老师说的那个一中立德的学生,就在这三个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中。 等所有人都到齐的时候,楚竟遥已经和这位一中立德的学生聊了起来。 说是高中生,其实她才只有十六岁,刚刚上完高一,只不过因为“高中生”这个名头,显得她比楚竟遥大了好几岁似的。 不过这位高中生看上去的确比楚竟遥成熟不少,主要是她的身高有足足一米七,让楚竟遥十分羡慕。 她说她叫夏寻文,现在在一中立德的高新校区读书,也就是张馨月想报的学校。 因为听说楚竟遥想报一中立德,所以她立马就和楚竟遥聊了起来。 “你要报哪个校区啊?没事千万别来我们高新校区,偏僻就算了,平常管得贼严,而且我们学校没有电梯,神仙桥和安康的教学楼都有电梯……” 第187章 神仙桥指的就是一中立德在嘉平区的本部校区,因为学校附近有一架桥叫神仙桥,而被称作一中神仙桥,至于一中安康则是在望江区。 “而且我听说……”夏寻文凑到楚竟遥耳朵边上,“神仙桥那边好像不收手机……” 楚竟遥闻言挑眉:“还有学校不收手机的?” “神仙桥都是好学生嘛,他们那边管得最宽松,主要靠学生自觉,所以好像只要不在教学区域用手机就可以了。” “对了,你成绩够上神仙桥吗?不够的话上安康也比上高新好。”看样子,夏寻文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简直是深恶痛绝,“我们校区的宿舍水管有问题,一冲水下面的楼层都能听见,中午简直没法睡觉,而且学校没给寝室装纱窗,有事没事就有鸟在阳台上拉屎,每天早上拖地都是噩梦……” “神仙桥那边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安康那边呢,前年刚刚翻修过宿舍和教学楼,反正不管哪个都比高新好。” 楚竟遥对于夏寻文的话感到有些忍俊不禁:“高新这么烂吗?我成绩应该够上神仙桥,到时候我替你去体验一下神仙桥校区的生活。” 夏寻文的语言很夸张:“我们学校真的很烂啦!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初中的时候没有最后努力一把,结果现在在一中高新上学。” 大概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就读的学校有着不小的怨气,而对其他学校有着一层美好的滤镜。 楚竟遥之前也老觉得师范附中的校领导总是喜欢搞点骚操作,不过现在她毕业了,于是也渐渐对那些骚操作感触不深了,只剩下一些浅浅的朦胧印象。 楚竟遥和夏寻文聊得正起劲,突然听见张老师的声音:“你们两个!快点过来!我们先去值机!” “来了!” …… 这是楚竟遥人生之中第一次坐飞机,她对于登机的流程感到很好奇,全程都用有些惊奇的眼神望着机场的各种设施。 夏寻文问她是不是没有坐过飞机,楚竟遥也很干脆地承认:“对,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夏寻文听了,倒是没表现出什么情绪:“其实我也没怎么坐过飞机,咱俩看看能不能坐一块儿吧。” 楚竟遥点点头。 其实不仅仅楚竟遥觉得好奇,她身旁的一众残魂也觉得十分惊奇。 所有残魂之中,居里夫人所生活的年代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但是居里夫人的记忆之中,也不存在她坐过飞机的画面。 至于其他残魂,动不动就是千年老古董,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现代科技造物。 如果不是考虑到形象问题,恐怕他们每个人都会发出“哇”的一声惊叹。 在楚竟遥过安检的时候,他们就跟着“逃票”进去,一张机票钱带了六个人上飞机,实在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 机场很大,航站楼都有好几个,等张老师带着所有学生找到登机口的时候,距离上飞机还有大概四十分钟。 张老师招呼学生们:“想去上厕所的赶紧去,应该很快钱就要开始检票了!” 楚竟遥早上没怎么喝水,但是还是去了一趟厕所。 残魂们当然不会跟着她进厕所,他们又没有生理需求。 等楚竟遥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五位残魂老师排排站在透明玻璃窗前,望着外面正在起飞的飞机。 居里夫人虽然没有坐过飞机,但是看见飞机起飞的画面,倒是对飞机飞行的原理有所猜测,于是就地开始给楚竟遥讲起了课。 楚竟遥虽然物理成绩很不错,但是还从来没有将物理知识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过,听见居里夫人的授课,一时也开始对飞机的原理感兴趣。 夏寻文看到楚竟遥望着外面飞机起飞的样子,看得津津有味,一时还有些疑惑:“你在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吗?” 她还没说完,旁边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孩就指着窗外道:“妈妈你看!飞机起飞咯!” 楚竟遥于是也眨了眨眼睛:“你看,飞机起飞咯!” 楚竟遥照抄小孩说话的样子让夏寻文笑了出来。 楚竟遥又站在原地听了几分钟居里夫人的授课,直到张老师喊她们过去检票。 这次的夏令营报名费用不便宜,所以机构也没有省钱买那种需要坐摆渡车的廉价航空,很轻松地就走通道上了飞机。 门口的空姐空少笑意盈盈:“欢迎乘坐……” 楚竟遥和夏寻文值机的时候,选择了相邻的位置,楚竟遥坐在靠窗的地方,夏寻文坐过道。 夏寻文虽然只比楚竟遥大了一岁,但是她考虑到楚竟遥这是第一次坐飞机,于是耐下性子和楚竟遥说:“要先扣安全带,这个安全带不用系太紧啦……这会儿应该不能把桌板放下来……” 虽然她说的这些,空姐和视频都会讲,但是楚竟遥还是很耐心地听:“谢谢你呀。” 夏寻文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摆摆手。 随着广播中说“飞机即将起飞”,楚竟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飞机的移动。 起飞的瞬间,楚竟遥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失重感——仿佛是在坐跳楼机一样,带来胃部的不适感。 这意味着楚竟遥离开了陆地,第一次离开了她所生活的西省。 第188章 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难熬飞行,飞机总算平稳落地海岱省的省会。 连续几个小时的飞行,让精力充沛的楚竟遥难免也感到有些疲惫,不过她在飞机上短暂地睡了一个小时,所以下飞机的时候状态还不错,下楼梯的时候都还能够蹦跶着走路。 坐在她旁边的夏寻文就没那么有活力了,本来身体素质就比不上楚竟遥,还全程坐在边上玩手机玩了几个小时,下楼梯的时候总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然而根据夏令营的行程安排,他们是没有时间休息的,现在需要去把行李寄存在酒店里,然后去吃饭。 之前在机场的时候,周围太过于嘈杂,再加上时间也很紧张,所以没有让学生们做自我介绍。 等到了餐厅,机构订的是一个包厢,便有了足够的空间来让学生们做自我介绍。 包厢的桌子是圆木桌,便按照从张老师右手边的同学绕一圈到她左手边的同学的顺序来发言。 从小学到初中基本上走哪里都需要做自我介绍,楚竟遥对此早已轻车熟路。 她落落大方地站起来介绍自己:“我叫楚竟遥,今年刚刚初中毕业,初中就读于师范附中,喜欢读书和做实验……” 这种自我介绍也不需要说得太细,反正听的人也不会去记。 不过,“楚竟遥”这个名字,还是有足够的记忆点的。 至少在座的几位初中毕业生,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个名字,只不过或许不太清楚是在什么情况下听见过罢了。 尽管大部分人都只是对楚竟遥的名字有着浅浅的印象,但是依然有人凭借着这个名字认出了她。 “你是!你是那个之前好几次都是全市第一的——我记得我们老师说过,你好像还发了论文!你就是那个楚竟遥吧?” 他讶异地抬起手指着楚竟遥,很快又意识到这样好像有点不太礼貌,于是赶忙把手收起来,挠了挠脸。 楚竟遥这个名字,说实话算不上常见,说起来,还是她爸妈特地花钱找人算命算出来的,反正楚竟遥从来没见到过和自己重名的人。 于是楚竟遥神情自若地点了点头:“你说的应该就是我。” 围着圆桌坐着的学生们一阵交头接耳,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了楚竟遥的“生平事迹”,看她的眼神中或多或少都带着惊异与崇拜,就连她坐下的姿势在他们眼中都带着一股别样的帅气。 学神干什么都自带一圈光环。 楚竟遥不知道别人心里怎么想,不过也大概能猜出他们的心理活动。 夏寻文戳了戳楚竟遥的手臂,眼底冒着兴奋的光,声音就算压低也显得有些尖锐:“喂——他们说的那个,真的是你啊?” 包厢里开着空调,温度有些低,楚竟遥的手臂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点了点头:“真的。” 夏寻文的眼神更亮了:“我听旁边的人说,你写了一篇论文,啥方面的啊?给我看看呗。” 初中圈子和高中圈子还是有一点壁的,夏寻文虽然听说过下一届有一个很天才的学生,但是也不会特地去关注她。 楚竟遥掏出手机,调出她之前存的pdf给夏寻文看。 夏寻文上学期末选科的时候选了文科,但是这不妨碍她看这种长篇大论的论文,就觉得晕字。 第189章 她就看了一眼标题,顿时心底肃然起敬——这一看就是理科的论文,她这个文科脑是一点都看不懂的。 夏寻文选科的时候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科,但是偶尔也会有一点小小的幻想,如果她选了理科,会不会也是一个理科大神呢? 不过现在她一看楚竟遥的论文,立刻就老实了——理科大神什么的,她还是别做梦了。 夏寻文把手机还给楚竟遥,扶着额头晕乎乎地说:“你是真的强……看来你的确是上神仙桥的命,这下是真的神仙了……” 一中立德的神仙桥校区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不管哪个野榜单都不会漏下这所高中,校区的名字也时常被人们拿来调侃,说在里头上学的人大都是神仙,所以学校才会叫神仙桥。 ——实际上只是单纯地因为学校建在神仙桥边上罢了。 楚竟遥把手机收起来:“哪有那么夸张?” 她发论文这种事在初中生之中虽然很罕见,但是锦城市这么大,以前也不是完全没有过。 所以楚竟遥倒也没有特别得意,毕竟她也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楚竟遥的态度说不上特别激动,不过桌边上的其他同学看她的眼神却都隐隐透露着兴奋,仿佛遇见了什么珍稀动物。 在楚竟遥之后做自我介绍的人,都有些心不在焉地,眼神止不住地往楚竟遥脸上瞟。 他们的激动持续了好一会儿,这为楚竟遥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没人跟她抢菜吃,因为他们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 直到张老师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如果学生们再以这个速度吃下去,那么下午的行程就该被耽误了,才赶紧催促他们吃快一点。 其实张老师对于楚竟遥的成绩多少也感到有些惊讶。 主要是在楚竟遥身上,她很难感受到那种优等生的傲气,不会有那种走到哪里都浑身上下散发着“我是第一”的感觉。 不过她毕竟是成年人,可比那些孩子要能隐藏自己的情绪得多,所以脸色才显得比较正常。 …… 下午先去的地方是趵突泉。 楚竟遥看到这个字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这还是她第一次遇见这个生僻字,连读都不会读,这多少令楚学霸有些挫败。 好在她身边有杜甫这位老师:“趵突泉,趵字有喷涌的意思,另一个音是bo,有踢的意思。“ 楚竟遥又学到了新知识,脸上挂着笑:“嗯嗯!” 趵突泉虽然只是一眼泉,但是却修了一个完整的公园,虽然不算很大,但是现在是暑假时间,今天的游客实在是多得令人咂舌,每走一步路都像是从泥地里把自己的腿给拔出来一样艰难,一个小公园逛了很久。 不过虽然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但是楚竟遥还算满足。 抛却嘈杂的环境,楚竟遥很喜欢这里池子中晃动的倒影,在倒影里,每个人都是模糊的,连鲜艳的队服都变得清淡起来。 树影摇曳,有条胖鲤鱼跃出水面,又栽回去,像一头栽进了林子里,溅起一大片水花,打湿了池边的乱石,蒸腾出些许凉意。 虽然有张老师这个带队老师在,但是张老师也不是全能的,无法给学生们讲解趵突泉公园的各个景点的典故,所以机构也给他们请了一个导游。 只不过在这样人声鼎沸的环境下,要能够清晰地听到导游的声音,还是有些困难的。 第190章 楚竟遥被游人挤得远,和队伍主体差了一大截,几位残魂老师倒是不受此困扰,能够跟在导游旁边听她的讲解。 趵突泉是乾隆时期被赐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这个时代相比起几位残魂老师存世的年纪,除了居里夫人以外,总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过美景是不分时代不分国界的,每位残魂老师都看得津津有味。 他们还能够自如地飘在水池上,凑近了观察池子里的游鱼。 楚竟遥这个有身体的人类,在这个时候倒显得有些受局限了。 不过楚竟遥也来不及失落,因为夏寻文一直拉着楚竟遥拍照,泺源堂照几张,观澜亭照几张,李清照纪念堂也照几张。 白雪楼那边清静,更是拉着楚竟遥到处找拍照角度。 楚竟遥本人不算太喜欢拍照,她画艺不精,找角度什么的更是不会,夏寻文把手机递给她,她就只会怼着正脸拍,惹得夏寻文十分惊奇:“看来你这种学霸也不是什么都会的。” 不过渐渐地,楚竟遥也感受到一丝拍照的乐趣。 她不大喜欢给人照相,更不是为了艺术追求去照相,只是单纯地觉得记录自己来过的地方很有意思。 于是半个下午过去,从趵突泉公园出来的时候,手机里倒是也存了好几十张照片。 …… 楚竟遥自己没听到多少导游的讲解,但是有了几位残魂老师,倒也算有了传声筒。 再加上她自己拍的照片,导游提到过的典故她是一个没漏下,还能图文结合着了解。 由于难得来这样人文与自然风光并重的地方,杜甫还给楚竟遥布置了一个作业,要她写一篇游记,就讲今天游趵突泉的感受。 楚竟遥是做惯了作业的人,对杜甫临时布置作业并不反感,甚至就算杜甫不布置作业,她自己也会写一篇游记的。 不过这种自觉的行为,在夏寻文看来,就有点惊悚了。 “你……你确定你才刚刚中考完,对吧?”夏寻文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楚竟遥。 机构给学生订的大都是双人间,只有两个女生会不幸抽到和张青老师睡在同一个房间,只不过楚竟遥没那么倒霉。 她自然是和夏寻文住在同一个房间。 夏寻文本来就是很自来熟的性子——楚竟遥从来都很吸引这样的人——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和楚竟遥混得很熟了,主动和张老师申请要和楚竟遥住同一间房。 酒店的房间里只有一个可供书写的桌子,楚竟遥问夏寻文需不需要写作业,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就自然地霸占了桌子写游记。 这样的举动自然让夏寻文目瞪口呆,她自己可都是临近开学最后五天才开始赶作业的。 ——而且,楚竟遥才刚刚中考完,按理说根本就没有作业吧! 楚竟遥埋头写作,轻轻笑了一下:“我不是在写作业啦,是想写点游记,今天去趵突泉玩了嘛,不记下来的话,回去就全忘记了。” 夏寻文对楚竟遥的毅力感到肃然起敬:“原来这就是学霸吗?” 其实夏寻文自己的成绩也很好,要不然也不能上一中立德的高新校区,但是和楚竟遥比起来,她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摆子。 等楚竟遥写完之后,夏寻文怀着虔诚的心态拜读了楚竟遥的游记,深感楚竟遥比自己更像是学文的。 殊不知就在她阅读的时候,诗圣杜甫正给楚竟遥打了一个“甲”。 …… 海岱的省会是泉城市,整个城市市如其名,到处都是水,第二天的行程依然是游览各种水地。 上午的行程是去泉城广场,再从广场步行前往黑虎泉,又步行到解放阁,中午在附近的一条仿古商业街里吃午餐。 下午去这里有名的湖泊,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有名的诗句,叫做“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上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令楚竟遥印象十分深刻。 不过实际游玩的时候,楚竟遥并没有太受这首听上去很搞笑的诗的影响,而是真正沉浸在了景色之中。 大明湖有老舍和曾巩的纪念馆,还可以游船,跟着导游的脚步慢慢走,绕着整个大明湖逛了一圈,花费了大约两个半小时。 其实以学生们的脚程来讲,完全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但是这个夏令营机构并不是那种为了让家长花的钱显得很值,就疯狂加行程的类型,所以学生们可以很轻松地欣赏这里的景色。 晚上在古楼赏灯,夏风习习,拂过楚竟遥的头发,让她不得不抓住自己的帽子。 高楼上的灯光倒映在湖面,一片波光粼粼,一派富丽典雅。 夏寻文拍了许多与超然楼的合照,楚竟遥不喜欢拍人,于是站远了对着湖面拍照。 有手里拿着一打塑封相片的人来问她;“小姑娘照不照相?” 楚竟遥摇了摇头,那人也不穷追猛打,很快就拉到了客人。 楚竟遥站在湖边上,看着不远处的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又低头看了看手机里的照片,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嘴角。 …… 这天晚上,楚竟遥依然十分自觉地写着游记,而夏寻文则挤在她边上。 毕竟这是夏令营而不是旅行团,所以张老师很理所当然地布置了作业:“明天我们就会离开泉城,今天晚上大家就写一篇游记吧!” 于是夏寻文垂头丧脑地坐到了楚竟遥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