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那丫头,有事她真拿刀啊!》 第229章 第229章 吃点心的功夫,门口的马车已然打点好了。 秦伯远只是御史,品级低,秦家的马车自然也朴素简单,侯府的马车则与之不同,两个车轮是水曲柳的,外头还包了一层铁皮,瞧着便结实耐用。 车厢宽敞极了,我坐进去之后,发现里头能躺能坐,甚至还有几个抽屉,里头放着香丸果脯,干果点心,供给主人路上食用。 一辆马车便能瞧出侯府的底蕴,怪不得秦笙削减了脑袋也想嫁进来。 永安侯谢曜出身儋州,谢家在当地也是传承了数代的名门望族,谢曜并非嫡支嫡脉子弟,他这一支早早离开了家乡,往外地谋求发展。 到谢曜这一代,原本是书香传家的谢家子弟,竟然出了谢曜这个舞刀弄棒的武夫,还闯出了名堂跟对了人,一跃成为超品侯爷,又娶了建平郡主。 如今京城谢家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了儋州本家那里,更有不少外地的谢家人舍弃了本家,投奔谢曜。 毕竟本家人仗着自己是嫡脉,一直以来相当瞧不起分家,可如今主干弱而枝干强,分家的经过这么些年发展,也各有成绩,并不服气本家。 过去是没办法,只能仰仗本家,可如今谢曜势头正好,比起本家那些趾高气扬的人来说更好说话,自然便得了谢家其余人的拥护。 抽屉里的其他东西对我来说都无足轻重,直到看见香丸,我条件反射按了按自己腰间悬挂的香囊。 身上香囊里装的是最后一点尽意带来的香丸,今早出门前,她系在我衣服上的。 该找机会问问谢泽漆了。 我这样想着,马车帘子一动,方才想到的人竟然也登上了车。 “你今日也做马车?不骑马?”我条件反射问。 他点点头,没有解释,径直坐到我身边。 去的是皇宫,多带人也无用,因此只有尽意跟着我,驾车的则是初一,到了宫门口,他们两个都不得入内,只能在马车里等我们。 今日正逢大朝会,我们来得早,朝会还没结束,內侍将我们引至御书房外的茶房,又多等了一刻钟的时间,里头才叫进。 谢泽漆提点过我该如何面圣,因此虽然是头一次进宫,我也没有太过慌乱,况且谢泽漆就在我身侧,无论如何总能为我周全一二。 迈步进入御书房,我恭敬垂首只看地面,跪地叩拜:“臣妾参见皇上。” 谢泽漆跪在我身边,同我一起行礼:“臣参见皇上。” “你这孩子,说了多少遍,不必行此大礼。”皇上伸出手将我扶起来,又对着谢泽漆埋怨道。 谢泽漆站直身子,恭敬回答:“礼不可废。” 皇上哼了一声,又将视线投向我,我不由自主地开始紧张,视线仍然停留在地上。 “你抬起头来,叫朕仔细瞧瞧!” 第230章 第230章 有这一句话,我才敢抬头直视皇上的脸。 当今鬓边华发已生,瞧着便与建平郡主是两个年纪的人,可他眼中神光湛然,笑容虽然和蔼,却有不怒自威之势,只是今日已经尽力削减了自己的气势,才使得殿内气氛松弛。 从他的脸色上来看,我倒看不出他身体有什么不适,呼吸之间也沉稳有力,怪不得传闻影影绰绰 ,相信的人却少之又少。 皇上看着我与谢泽漆并肩而立赞了一句:“好,好啊!佳儿佳妇!” “这三天是你的婚假,多与妻子相处,若是没放够,只管跟舅舅说,多给你两天假也不是不行。” 他揶揄道。 我配合地露出羞涩的笑容,谢泽漆一拱手推辞: “泽漆不敢耽误正事,三日婚假已是足够。” “行吧,”皇上并不很意外,脸上有些可惜之色,“你这孩子就是太谨慎了些,总归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便是多在府邸里休息两日,又或者领着你娘子出去游玩也是好的。” “表妹盼了这么多年,总算盼到你成婚,朕也是一番好意,没准你们多相处几日,小娃娃就来了,你娘就这点子想头,先前是想你成亲,如今就剩生子了。” 他絮絮叨叨的拉家常,似乎此刻在我眼前的不是一国之君,而是一个普通的舅舅。 皇上很想再多说些话,只是他很忙,求见的人总是一波接一波,谢泽漆的面子够大,我们才能在御书房的茶房里有个座位等,我瞧着其他候见的人,品级不够的,便只能挤在角房,更多的则待在殿外。 方才将我们引入室内的內侍为难进来,在皇上耳边说了些什么。 我暗自猜测,恐怕这回求见的人很有些身份,竟然能劳动內侍通报。 听了小太监的耳语,原本脸带笑意的皇上虽然表情没变,可殿内轻松愉悦的气氛一扫而空。 看来是有些麻烦,就是不知道是麻烦的人,还是麻烦的事情。 又寒暄两句,说了些场面话之后,谢泽漆便识相地告退:“圣上公务繁忙,不敢耽误,臣这便告退了,还要领她去一趟坤宁宫。” 皇上点点头:“该去,皇后待你一向亲近,那三年朕将你派下江南,她不知在朕耳边说了多少埋怨的话,就为着你的婚事,如今你终于肯成婚,是该让她乐呵乐呵。” 他略一沉吟,赐下一对玉如意当做新婚礼物,将我们打发去了中宫皇后那里。 皇后颇为慈爱,她与皇上是少年夫妻,如今瞧着也上了年纪。 一见谢泽漆,皇后笑得和蔼,还亲昵地叫起他的小名:“小三子来了?快来尝尝点心,本宫特意嘱咐小厨房,提前备好了你最爱吃的芙蓉糕。” 谢泽漆小时候常在宫中留宿,皇后看他小小一个孩子实在不放心,禀明了圣上之后留他在坤宁宫照料他。 总归中宫无子,谢泽漆与皇后就算再亲密无间,也不会对朝廷上的局势有任何影响。 在皇上的放任之下,皇后也明了可以放心去亲近谢泽漆,于是对谢泽漆感情一天天加深,过去对建平郡主有些心结,可皇后见了谢泽漆,这心结立刻不翼而飞了。 第232章 第232章 我在一旁抿嘴笑,谢泽漆指着我:“娘娘,你瞧她,竟敢笑话她夫君,真是好大胆子!” 皇后娘娘将我一搂:“笑你又如何,你这促狭鬼,活该叫人笑话,筝儿放心,在我这里只管笑,他可奈何不得你!” 我浑身僵硬靠在她怀里,鼻尖萦绕着她身上的香味,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娘娘,你瞧,她害羞了!”谢泽漆惊讶道。 皇后娘娘一看我:“哟,还真是,这小脸红的。” 此时对着我,她脸上的笑意也真实了许多,许是看出我的不自在,皇后娘娘松手让我坐好。 “你是个好孩子,往后不用管小三子,若是得了空,记得进宫来看我。” 没等我松口气,她又拉起我的手,径直将她手腕上的碧玺主子套到我手上: “这珠子是波斯使臣刚进贡上来的,我瞧着颜色丰富喜人,今日第一次上手,一见了你,我便欢喜,拿去玩吧。” 我刚想推辞:“是娘娘爱物,臣妾不敢......” 谢泽漆拉住我:“给你你就拿着,皇后娘娘戴过的,有福气着呢!” 又埋怨似的:“就是娘娘偏心,见了筝儿就将我忘在后脑勺,怎么有好东西只给筝儿,却拿两盒点心就将我打发了去?” 皇后笑着骂他:“往日里多少好东西送给你,也不见你多爱惜一分,今日不过才送了串珠子,倒招惹你这歪话来!说我只拿点心打发你?我才不担这埋怨,这屋子里你瞧哪个顺眼,只管带走!” 谢泽漆当真站起身,在屋子里左转右转,拿起梅瓶:“我瞧着这青花瓷的梅瓶便不错,娘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抱走了!” 皇后瞠目结舌:“我竟不知,谢家的世子爷是个强盗!” 满屋子 宫女都笑了。 谢泽漆认真纠正:“我可不是,是娘娘说了我瞧顺眼就能拿走的!” 皇后娘娘笑弯了腰。 直起身来时我才发现,她竟然笑得都出了眼泪,靠在旁边宫女身上一边擦泪一边道: “得了,得了,说了这么久的话,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你快些走吧,别耽误筝儿回府认亲,你那一家子人她可还没见全呢。” “娘娘是怕我将这殿内搬空吧?”谢泽漆一句话,又逗得皇后娘娘笑个不停。 出宫时,谢泽漆看我一脸若有所思,无奈道:“有什么话说就是了。” “你在御书房和坤宁宫,真是两幅面孔。”我知道谢泽漆惯会伪装,如今京里关于他的评价,仍旧是纨绔风流居多,可我住进他的院子,也见过他的书房。 谢泽漆身边连蚊子都是公的,何来风流一说,他书房里的各类书籍数不胜数,许多都是前朝大儒做过注解的,如今世面难见,瞧着阅读痕迹,他看得只多不少。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是不学无术之人呢? 而说他性格嚣张乖戾,喜怒难测,或许在秦伯远和郑氏面前的确如此,但在我看来,其中装模作样居多。 第233章 第233章 谢泽漆的本性与传闻中半点儿都不沾边。 他微微一笑:“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是两个不同的人。” 话不用说透,我自然明白,我看了看他,还是没忍住问:“那你呢?你是什么样的人?” “这我说了不算。”谢泽漆摇摇头。 “你自己说了都不算,那谁说了算?”我好笑地问。 “你。” 他看着我:“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自己感受,天长日久,自会得出结论。” “人可以伪装一时,却不会伪装一世,说出来的做出来的都有可能是假的,若作假,总有露馅的一天,你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然后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我没忍住哼了一声:“不用你说我也会的。” 我的确不相信他。 秦伯远当年求娶我阿娘时,说的天花乱坠,追求得也算诚恳,阿娘便是信了他,这才一头扎进了秦府这深坑。 谢泽漆城府比秦伯远当年不知高了多少,若他向我信誓旦旦保证什么,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定然不信,可他这样说,就好像猜中了我的心思,因此反其道而行之一样。 这种被人看透的感觉实在叫我不爽。 永安侯府的宅子是皇上赐下来的,距离皇宫很近,回了侯府之后,我没有第一时间前往侯爷和郡主的正院,而是先回了风华园。 谢曜早早便为谢泽漆请封了世子,我这世子夫人自然是有诰命在身的外命妇。 自古外命妇都要根据品级穿衣,内务府早早准备好进宫拜见的诰命服放在了谢家,今日一早,我便是穿着礼服入宫的。 若是诰命服出现了污渍损毁,还得往内务府送去修整,实在是件麻烦事。 此时已经完成了拜见,自然要妥善将礼服收纳,因此我与谢泽漆便一同回了风华园。 摘下发冠,换上天水碧的裙子,尽欢重又给我挽起一个简单些的发髻,再插上家常戴的簪子,收拾得清清爽爽,我们便往正院去。 正院全名叫做文华居,是侯爷和郡主住的地方,听尽意说,牌匾都是侯爷自己写的。 我颇为意外,上回来时,我便在心里暗暗赞叹过,文华居三个字写的颇具风骨,飘逸灵动,还想着是哪位不世出的书法大家之作,没成想竟然是谢家这个外人看来是粗人的将军侯爷的作品。 想来养病这些时日,总归是将元气养回来不少,谢侯爷今日看着不错,精神头较之前好上几分。 上回来时,婢女直接将我和秦伯远引到后头院子里,今日里外门都大开着,我才发现,正院竟然还有个花厅,想来这里才是真正待客的地方。 我不动声色扫了一眼,一屋子人坐的满满登登,谢家从上到下来了个齐全。 坐在主位的是侯爷谢曜和建平郡主吴敏青,侯爷面色如常,郡主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意,二房三房的人分别坐在郡主和侯爷两侧下手处,此时有一位圆脸夫人正站在郡主身旁凑趣笑: “瞧这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从外头走进来,好像屋子里都亮堂起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