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满疆红》 第二百六十七章 招募侍卫 他们缓缓步行至一方由错落有致的假山环绕的空旷之地,这空地约莫有半亩大小,四周被精心布置的景致巧妙地隔绝开来,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幽静氛围。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这片空地上,与假山上的青苔、野花相互映衬,更显生机盎然。 “此处便是朕平时的练功之地,既清净又雅致。”宇文顺吉轻声说道,目光中闪烁着对这片空地的满意之情。 余乐深深地点了点头,那份对自然的亲近感让他心情愉悦,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着花香与泥土的气息消散无踪。他望向宇文顺吉,眼中闪烁着感激之情:“皇上英明,这里确实是一处理想的练功之所。臣在此练功,不仅修为能有所精进,心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宇文顺吉见状,心中也颇为欣慰,他微笑着说道:“余爱卿若真喜欢这里,那便时常来吧。朕相信,这里会成为你修炼心性与武艺的宝地。” “臣感激不尽,定当不负皇上所望,时常来此练功。”余乐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坚定与感激。 随后,宇文顺吉转向一旁的太监徐虔,温和却又不容置疑地说道:“徐虔,你先回弘德殿吧,朕今日想与余爱卿单独相处,你无需在此伺候了。” 徐虔闻言,虽心中略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皇命,只得无奈应道:“嗻,奴才遵旨。”说完,他轻轻地退了出去,步伐中带着几分落寞与不甘。 随着徐虔的离去,这片空地再次恢复了宁静。宇文顺吉与余乐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身份与束缚都暂时消失, 宇文顺吉说道:“来吧。”他脱下龙袍,换上轻便的练功服,而余乐也整理好衣衫,两人面对面站定。 宇文顺吉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与节奏,随后猛然间爆发出一声轻喝,右拳如同离弦之箭般直捣余乐面门,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在余乐那双锐利的眼眸中,这一拳却仿佛被放慢了无数倍,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清晰可见。他轻松地用右掌截住了 宇文顺吉的右拳,手腕微转,巧妙地化解了对方的攻势。 宇文顺吉这一招本就是虚虚实实,意在试探余乐的反应与实力。右拳被截住后,他身形未动,右脚却突然跨出一步,身形如同游龙般灵活多变。右手变拳为爪,一把抓住余乐的肘子,紧接着,他的左拳如同闪电般击出,直取余乐的左肋,这一招迅猛而凌厉。 余乐心中暗自凛然,他未曾料到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少年皇帝,在武艺上竟有如此造诣,不仅招式狠辣,而且路子极为野性,甚至将军中的擒拿格斗术也融入其中,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余乐深知自己身为臣子,不可对皇上有丝毫怠慢,更不可动用真气伤及龙体,因此他只能依靠精湛的武艺与敏捷的身手来应对。 面对宇文顺吉那凌厉的左拳,余乐并未选择硬碰硬,而是巧妙地运用身法,简单地向后退了一步,便轻轻松松地避开了对方的攻势。他的动作轻盈而迅速,仿佛一只在空中翱翔的燕子,灵动而难以捉摸。 宇文顺吉见状,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惊讶。他原本以为余乐虽为武将,但在武艺上或许只是中规中矩,未曾想对方竟有如此惊人的反应速度与身法。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余乐在避开自己攻击的同时,竟然还能顺势拽住自己,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向后前跟了一大步,导致失去了重心,整个人向前扑。 感受到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宇文顺吉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激起了他心中的斗志。他索性放弃了原有的想法,顺势猛地向前一扑,双手牢牢地抱住了余乐的双腿,想要利用自己的力量将对方凌空抱起,然后向后翻摔出去。这一招看似简单粗暴,实则暗含草原的摔跤技法,需要极高的力量与技巧才能成功施展。 然而,余乐又怎会是轻易受制之人?他心中早已洞察宇文顺吉的意图,于是在皇帝扑来的一刹那,已悄然做好应对之策。他身形微动,如同流水般灵活,非但没有被摔出,反而与宇文顺吉紧紧相拥,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姿势。 “放开!”宇文顺吉顿觉此状颇为不妥,眉头微皱,急声命令道。这般姿势让他觉得非常尴尬。 “遵旨。”余乐闻言,微微一笑,随即轻轻松开了双手,既不失恭敬,又尽显洒脱。 “真是无趣。”宇文顺吉略带愠色地嘟囔道,“方才那一局,你竟全然未展露身手。朕早已言明,即便不慎伤及朕身,亦绝不怪罪于你,只管放胆与朕切磋,莫要如同那些胆小如鼠的太监一般,束手束脚。此刻四周空无一人,朕便对你直言不讳。你武艺超群,朕希望你能为朕暗中寻觅一些年龄相仿的少年英才,朕欲封他们为四等侍卫,平日里入宫与朕一同研习武艺,人多方显热闹有趣,而你,朕封你为朕的贴身侍卫头领,带着他们一起陪朕练武。不过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不得与人提及!如果让别人知道,朕必取你脑袋!” 余乐为三等侍卫,享有正五品的尊贵品级,其年度俸禄颇为丰厚,实得银两达一百八十两,铜钱八十吊,另配以大米三十七石、马豆十九石作为生活补给,并配备战马两匹以供差遣。此外,他们还享有诸如庆典赏赐与校射优胜赏赐等特殊津贴,这些均为其荣耀与地位的象征。唯有达到三等及以上的侍卫,方能被尊称为真正的御前侍卫,彰显其与众不同的尊贵与职责。 相比之下,四等侍卫的数量众多,达到上千人之规模,因此,即便在此基础上再多招募些许人手,对于整体而言也并无显著影响,没有人会关注此事。正是这一现实状况,为永昌皇帝宇文顺吉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他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一管理上的漏洞,偷偷招募一些四等侍卫。 第二百六十八章 心领神会 皇帝密招侍卫,应该是瞒着摄政王的,余乐一听宇文顺吉之言,即刻心领神会,皇帝的意图在他心中如明镜般清晰。他并未多言,只是迅速跪倒在地,郑重其事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坚定而诚恳:“臣领旨,定不负皇上所望。” 宇文顺吉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他深知余乐是个聪明且谦逊的臣子,不张扬不浮夸,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洞察君心,这正是他最为赏识的品质。 “嗯,余爱卿,朕对你寄予厚望。”宇文顺吉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余乐的深切信任与殷切期望。这份信任,如同春风化雨,温暖而有力,让余乐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余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深知这份信任的分量,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他恭敬地低下头,声音铿锵有力:“臣愿为皇上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这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包含了太多的默契与理解。无需多言,他们已经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 摄政王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几乎堵塞了整条街道。各路大臣纷至沓来,手捧奏折,面露焦急之色,只为求见摄政王宇文戎一面,更有甚者,袖中暗藏奇珍异宝,企图以此作为进见之礼,孝敬这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 时值黄昏,天边最后一抹夕阳斜照,一辆自宫中驶来的马车缓缓停驻于王府大门前。守卫们见状,非但未加阻拦,反而迅速上前,恭敬地打开侧门,任由马车径直驶入。这待遇,只因车内所乘,乃是总管太监徐虔,一位在宫中地位显赫、深得圣心的人物。 “奴婢徐虔,恭请摄政王殿下圣安。”徐虔步入内堂,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声音中带着几分讨好与敬畏。 宇文戎端坐于案前,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对于徐虔的到来,他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淡淡地问道:“说吧,皇上今日有何动静?” 徐虔立刻收敛了笑容,毕恭毕敬地躬身答道:“回禀摄政王,皇上今日除了勤勉于读书写字之外,还与付太师进行了一番长谈,似乎颇为投机。此外,皇上还特意召见了余乐侍卫。” “余乐?”宇文戎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此人是谁?” 徐虔连忙解释道:“余乐正是之前在博古斯草原围猎中大放异彩,被您亲自封为‘大乾第一勇士’的那位少年侍卫。他武艺高强,与皇上年纪相仿,皇上找他切磋武艺呢。” 宇文戎听闻徐虔提及余乐之事,心中虽略感好奇,却也并未过多在意。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上,这些来自各地的奏折,每一封都是军机要务,需得他亲手批阅,方能定夺。此刻的宇文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然而,前线的战事亦让他颇为担心。智亲王宇文顺弘率军八万,正紧锣密鼓地追剿孙宪及其流民残部,这是一场关乎大乾国运的硬仗,不容有失。只有狠狠地将他们镇压下去,各地的流民才不敢造反。而恭亲王宇文恪则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直指燕朝,意图一举攻下瓜州。而攻取瓜州,必先拿下铁山、锡水、南桐、联民等四大军镇。场场都是恶仗,他只有默默地为六弟祈福。 宇文戎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晓。长时间的批阅奏章让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背后的侍女见状,连忙上前,手法娴熟地为他揉捏着太阳穴,试图缓解这位摄政王的紧张与疲惫。 宇文戎闭目养神,感受着侍女温柔的触感,轻轻吐出一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放松:“嗯,知道了,你回宫去吧。替我向皇上问安,就说本王会尽心处理国事,让他不必挂念。” 徐虔闻言,毕恭毕敬地躬身行了一礼,知趣地说道:“嗻,奴婢告退。”随后,他缓缓退出,转身,步伐轻盈地退出了内室。 …… 余乐从宫中出来,回到平乐坊的家中,将觐见皇帝的事告诉了钱元昭,并说道:“今日乾朝皇上召见,并不是为了切磋武艺,而是让我招募一些年纪差不多的少年。” 钱元昭沉吟片刻,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沉:“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呐。乾国皇帝命你招募少年,或许是想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为日后与摄政王抗衡做准备。这些少年若能经过严格训练,成为皇帝的心腹之臣,将来必能在朝堂上发挥重要作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也好,你帮助乾朝皇帝培养势力与摄政王抗衡。乾朝乱,对燕朝就有利。不过,摄政王势力庞大,根深蒂固,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余乐,你既是受命于皇帝,便需更加谨慎行事,不仅要挑选出资质出众的少年,更要确保他们的忠诚与可靠,避免被摄政王一方渗透。皇帝和摄政王相斗,比起简单地刺杀要有意义的多!” “嗯。”余乐点头应和,声音沉稳而有力:“殿下所言,确属真知灼见。” 钱元昭接过话茬,语气中满是信任与托付:“有你这位智勇双全的将才潜伏在乾国,孤心中的大石便已落地。此番南下之行,孤意已决,不再迟疑,明日即刻出城!” 余乐闻言,面露忧虑之色,提醒道:“然而,殿下,目前我们尚有诸多事宜尚未妥善安排,恐难以应对路途中的种种未知。” 钱元昭闻言,目光如炬,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果决:“余兄弟,时不我待,若事事皆待完备而后行,只怕早已错失良机,无需过多筹备,人多反而眼杂,我一人上路即可,明日就启程去瓜州。” “既然如此,我给你去办出城和路卡通牒。”余乐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