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道观通异世》 第一章 静虚观 天色微亮,山间云雾缥缈。 屋外传来鸡鸣声,姜闻穿好道袍便出了房间。清晨的凉风拂面而来,扰乱着他梳理好的长发。 看向四周,此刻的道观依旧沉寂在祥和之中。 姜闻将浮尘拿在手上,伸手抚摸着自己下巴上的假胡须。随后迈开步子穿过院中那巨大的青铜鼎,来到道观的主殿前。 点上三炷香,恭敬的朝着主殿内的三清道祖拜了拜。随后围绕着道观上下转了几圈,没发现有什么遗漏之处,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该开门了,也不知道这次会停留几天。”姜闻心中想着,迎着旭日将道观的大门拉开。 霎时,嘈杂声打破了平静。此刻的道观外,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他们粗袍长发,面色或是饥黄或是黑瘦。双目皆充满期望的看向姜闻,脸上展露着和善的笑容。 每个人手中都没空闲,不是挎着装满东西的篮子,就是提着生鲜的家禽。 “道长,可安好。”站在最面前的老者朝姜闻虔诚一拜。 闻挥动浮尘将其搭在手臂上,俨然一副高人的模样。与老者行完礼,他方才看向众人。 “入殿礼拜,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冒犯祖师,其他规矩照旧。” 说完话,姜闻就从道观的大门前让开。 随之便是人如潮水,推挤着涌入道观之内。 一时间,宁静的道观显得格外热闹。求神上香的,祈祷还愿的,络绎不绝。 虽道观就姜闻一名道士,但上香之人却是各个守着规矩。排着队从箱子里拿好供香,然后将自己带来的贡品放在一旁的屋子里。 这些动作都颇为熟练,大伙似乎都是道观的常客。 对于这种情况,姜闻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想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些趣事,他嘴角忍不住勾起笑意。 姜闻与这些穿着古服的人不同,他并非这个世界的人。或者说,他和道观都并非是这个世界的。 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姜闻就回到了老家,他继承了家里的道观。 打算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上一生,偶尔收点香火钱度度日子。 谁知道某天早上起来,推开门就发现自己和道观来到另一个世界。这是个类似古时的世界,而他所在的地方则是个名叫静虚山的地界。 静虚山位于大乾国内,是个较为偏远的地方。初次看到道观时那些百姓极为惊讶,都把姜闻当成了神人。 而姜闻也索性装作高人,从百姓手里收点香火钱。 在这里呆了三天后,姜闻就回到了原本的世界。后来往来穿越了几次,他逐渐也掌握了一些规律。 只要他呆在道观里,三天后就会自动回到原来的世界。而如果他离开道观,这个时间则是延长三天。 而回到现实世界后,他需要最少再过一个星期才能再次穿越。 利用这种方法,姜闻成功的成为一名时空倒爷。他将现代的工业物品拿到这里来卖,然后换取金子到现实世界换钱。 如此折腾几次,他的存款已经超过了八位数。 不仅将道观翻新了一遍,还给诸位神仙都重新镀了金身。也因为如此,道观在静虚山附近的名头越来越响,周围的百姓也将道观称为静虚观。 传闻只要到静虚观虔诚的礼拜,就可从观中道主那里求得仙药。那仙药可治百病,甚至能起死回生。 当然,这都是传闻。所谓的仙药也不过是姜闻从现代世界带来的药物。两个世界人也相同,能生的病也差不多。在这个没有抗药性的世界,现代的一粒药的效果就很明显了。 上完香,众人走到姜闻面前。他们恭敬的作揖礼拜,然后面色严肃的伸出自己的双手。 无论男女老少,皆是嘴中念叨着“求仙长赐药。” 如此,姜闻就会从身旁的炼丹炉中掏出一枚感冒胶囊,将它放在求药的百姓手里。 拿到仙丹的百姓自然是喜不自胜,如同宝贝般的将其收起。 姜闻看着这些开心的人们,心中略有些惭愧。毕竟感冒药在现代社会也就那么便宜,自己在这个世界收的香火钱就已经不少了。 “以后多弄点青霉素之类的药品过来吧,好歹也能治很多病。也算是做一件慈善的事情。”姜闻在心里盘算着。 “仙长,我家小儿目不能视……” 又有老妇人前来求药,姜闻详细的询问病人的情况。得知对方孙子缺乏维生素,就将一瓶维生素递了过去,并且还嘱咐老妇人要天天喂给孙儿吃。 待老妇人千恩万谢的走了,道观上香的村民也少了不少。 毕竟静虚山附近也没什么大镇,都是些零散的村子。来上香的人总是一堆,过了就会清净不少。 见慢慢安静下的道观,姜闻闭上眼睛小憩。迷迷糊糊中他就被一老者的声音唤醒。 这老者身穿丝绸锦衣,腰间系着玉佩。很明显就是个上等阶级家庭的长辈。 他面上蓄须,眼皮的神色有些憔悴。 看得出是经历了很多烦心事,以至于整日的休息都不大好。 姜闻坐正身体,上下打量了老者一番。他可以确定,自己是从未见过这人。 在心头酝酿了一会儿,保持着高人的风范开口道“汝有何事。” “仙长明察,老朽的确有事。”老者听到姜闻的话,连忙俯身行礼。“老朽名叫李尚明,家住李家村。久违仙长大名,今日特此来拜访的。” “我知你寻我有事,何不道来?”姜闻听着老者话的,伸手拂须,做出一副明察秋毫的模样。 老者见状,对这静虚观的观主是高人一事越发的肯定。想到自己那些家中之事很快能够得到解决,老者便从衣袖里掏出一轴画卷递给姜闻。 “老朽近日多遇到怪事,苦不得解脱,特来此地求仙长赐法。”老者苦闷的说道。 姜闻接过画卷,将其慢慢展开。然后听着老者将自己所遇之事缓缓道来。 原来是这老者淹死了个儿子,自从捞上来放在家中的棺椁里后,宅院就经常出现怪异的事情。 如客厅里会出现莫名的水脚印,丫头睡觉总会湿裤裆,半夜三更会响起无人存在的敲门声。 这些诡异的事情将老者折腾的够呛,以至于李家大宅夜夜不得安宁。 老者认为是儿子在表示不满,便也烧了更多祭品。古怪的事情就没少过,甚至于还变本加厉。 这让老者实在没办法,只能寻求江湖上的道士和尚。可惜的是真的没有,欺诈之辈倒是如过江之鱼。 最后也是钱花了不少,宅中怪事依旧没得到解决,走投无路之下听到了静虚观有高人,就想来过来碰碰运气。 姜闻看着卷轴上的画像,画的人物较为抽象。毕竟是古代,想要有西式写实的画法显然有些不可能。 见画像下是人物的生辰八字,他故掐指算了算了。而后方才慢声说道“汝子生辰八字属阴,有遇水而溺。自是有阴魂留身,不曾散去。” “汝只要去除其子执念,便能无忧。” 老者听到这话精神顿振,俯首作揖道“仙长救我。” 说着,便要仆人递来木盒,打开一看其中是数枚圆润的金锭。 姜闻暗中扫了一眼,估摸着这些金锭大概有五百克,不由的对这老者的财力感到咂舌。 正想说些推辞的言语,老者的一句话将他堵住。 “这是孝敬给仙长的定金,待府中安稳后。我还另有厚礼相送。” “……”姜闻僵硬的摸着胡须,差点没将他的假胡子扯下来。按捺住心中的情绪,缓声说道“也罢,你能来此也算机缘,贫道便随李老爷去看看。” “多谢仙长。”老者喜极而涕。 第二章 李家事 李家村距离静虚山不算太远。 不过半日的路程,姜闻就坐车马车与李家老爷来到李家村中。 在路上他探听清楚了李家老爷的身份。 他乃是大乾前任户部侍郎,今天已经六十有八。膝下有三子一女。大儿举科榜眼,如今为通州知府。二儿去年中二榜进士,现在在翰林院中待着。 这溺水而亡的是小儿子,不过十八的小子。 李老爷老来得子,离任后就回到李家村休养,顺便教导教导小儿子。 怎奈小儿子吃喝玩乐样样俱全,李老爷宠着小儿子又舍不得打骂,放纵之下就出了这般祸端。 谈及至此,李老爷是泪流满面,失声呜咽。 “早知我宠着会害了他,当初就该严加管教,便也不会出现如此事情。” 李老爷自责着,姜闻也不太好说些什么。只能长叹一声,端着腔调安抚道“此乃天命,非人能违也,还望李老爷宽心。” “唉。” 两人一言一语,马车很快就停在了一处朱红的大门前。 姜闻下马朝李府看去,不由的感叹这李家老爷曾经不愧是户部侍郎,住的地方就是气派。 门前石板铺路,不染泥尘。大门两旁丈余的狮子威风凛凛。 再看那朱红的大门,铜钉纵横,端是气派。 两旁仆人早已经等候,皆是含笑喜迎着李老爷的归来。场面堪比姜闻见过的领导视察情景,生动的体现了什么叫高官世家。 想到李老爷出手的定金就是一斤黄金,姜闻对这场面也就没啥感想。 李老爷随在姜闻身后下车,他恭敬的朝着姜闻做了个请礼,然后叫仆人将正门打开。 要只古时大户人家,这正门一般都是遇到大事才能打开的。 李家老爷这也算是用贵客的礼仪待姜闻。 “有劳仙长了。”李老爷道。 “李老爷还请宽心。贫道见老爷福缘深厚,有神灵庇佑。幼子便是去了往黄泉也能投个好胎。”姜闻捻着好话说,让李老爷大悦。 他苦闷的脸上露出笑容,拱手朝着姜闻再拜了拜“多谢仙长点拨。” “善,往后老爷只需虔诚向神,诸神自会庇护。”姜闻的话中藏意,这也算是作为一个道士拉业务的基本能力。 对于李老爷的话,姜闻觉得半真半假。 假的是鬼,真的是李老爷心中的不安。 毕竟自己照看着小儿子,还能让小儿子溺水而亡。这对于一个官至三品的大员而言,是极其打击的。 何况李老爷宠子,自然会觉得是自己没做好,以至于让小儿子丧命。 恍恍惚惚中就觉得府中发生的事都是小儿子的亡灵在作怪。 说到底,李老爷求的就是个安心。 对于这种情况,在继承了自家道观后姜闻已经见多了。 那些被认为假和尚假道士的人,无非就是没将话说到李老爷的心坎里。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姜闻在心中叹道。 自己到时候念几遍往生经,再做个法事,就当是给李老爷送上精神寄托。 “仙长请。”李老爷十分热情的邀请姜闻入府中。 见过了李老夫人以及其二儿媳妇张氏,在李府中陪着李老爷走了一遭。 姜闻算是见识到了古人是怎么奢靡的。 这李府面积就好似个公园,池水假山环绕,楼阁庭院林立。府中丫鬟仆人众多,穿着打扮的都颇为得体。 每到一处景观,就有乐人奏乐起舞,端是叫人流连忘返。 也难怪会有乐不思蜀这个词,真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等到用餐的时辰,李府的佳肴更是繁多,姜闻也在宴席上见到了李老爷的几个孙子。 大的俊气,小的可爱。都很好奇的打量着姜闻。 有个小孙子更是大胆问姜闻,他是不是个假道士。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只道是童言无忌。 姜闻也没生气,只是含笑点头,拿出手机给这小子拍了张照片。 将手机递给小子看,小子看的双眼发直。 李府众人也瞅着手机,对这个不知名的法器感到惊叹。皆道这是什么仙家神器,竟然能将人框在其中。 那小子的娘亲张氏看了更是心慌,生怕姜闻擒了自家小子的魂儿,语气里颇有几分哀求。 “还请仙长勿要生气,明儿只是个孩子。仙长便谅他一次,勿要擒他走。” 姜闻拂须看了众人一眼,将那张照片删除,然后缓缓的开口道“且莫如此,贫道只是逗逗这娃儿罢了。” 见仙长没有追究,李府众人都松了口气。随后宴会恢复了热闹,但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位来自静虚观的道人。 看到自己目的达到,姜闻安心了不少。他倒是不怕被人误解为假道士,毕竟现代电子设备够神奇,随便拿来就能忽悠古人。 他见宴席上热闹依旧,但比起刚才却是有些拘束。 心中升起个想法,从衣兜里掏出蓝牙音响。随后徐徐站起身,朝着李老爷一拜。 “贫道得李老爷盛待,便献丑一次。” 话说完,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他点开蓝牙音响。 一曲悠扬的天府乐便在客厅中响起。 听到这如天界降下的仙乐,李府上下皆是陷入了沉醉之中。李老爷更是捏着胡子,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这来天宫的曲子。 不得不说天府乐实乃神曲,完美的将仙人那种缥缈悠扬的感觉呈现,给人一种神圣之感。 待到音乐结束,宴会上鸦雀无声。良久后李老爷才睁开眼睛看向姜闻,换换开头问道“仙长,此可是天上之曲。” “正是。”姜闻含笑点头。天府乐是配给西游记天宫的音乐,说是来自天上也不为过。 “哎!如闻仙乐耳暂明!”李老爷感叹道。“能听此仙家曲子,便是死了又有什么遗憾。” “不知词曲可有名?” “此乃,天府乐。”姜闻含笑道。 “天府乐,天府乐。好名,好名!”李老爷畅意的将酒饮尽,在宴会上更是聊发少年狂。 直到喝至戌时,宴会才慢慢散去。 仆人们搀扶着醉酒的李老爷去休息,老夫人则是贴心的为姜闻安排了客房。 姜闻住进去,看着环境颇为满意。 虽然比不上自己那家电齐全,水电皆有的房间,但住着也算舒适。便梳洗过后,躺在床上闭眼睡去。 毕竟是奔波了一天,他也有些累了。 昏昏沉沉入梦,姜闻隐约听到有人敲门。他强睁眼往外看去,却是门外印着一人影。 “何人?”姜闻出声问道。 门口那人却不应声,只是默默的站着。 姜闻心头颇有些疑惑,拿出手机唤出手电筒。穿好鞋子后就走到门前将门打开。 门外树影绰绰,夜风在月光下温柔的拂过脸颊。 如此夜色,除了依旧明亮的灯火,便是再无人影。此时的李府,安静无声。 “没人?”姜闻有些惊讶。 他忽然像是感应到了什么,扭头朝着睡过的床上看去。却看到在那床上,自己的身体正安稳的躺着。 “……”姜闻感觉这事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