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 第1 章 我穿越了 金秋十月,在家干完农活的潘小安开始准备返城。 一贯心疼他的爸妈,在他的车上装满了家里的农产品。 一大袋子花生,一大袋子地瓜。还有三个大南瓜,两个大冬瓜。一筐子土鸡蛋,还有一公一母两只走地鸡等等。 这天早上的行人出奇的少,当他走到老沂河桥时,那平静的河面突然沸腾起来。 一只巨大的乌龟,破河而出。潘小安见此情景被吓得手足无措,一个操作失当,将车子开进了河里。 车子撞在乌龟头上,乌龟一瞬间化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将他连人带车吸附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潘小安才从黑夜里慢慢醒来。而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低矮的房梁和破旧的土墙。 他慢慢的从吱吱嘎嘎的破床上坐起,看着空荡荡的房间里,那只断腿的木凳,脑海中又是一阵迷糊。 “我这是到了哪里?”潘小安从床上下来,推开破门,走出屋子。 一阵寒风吹来,冻得潘小安一哆嗦。潘小安紧了紧身上的破衣:“这是到冬天了吗?” 屋子外是个小院,院墙已经垮塌一半,大门更只剩下半扇。门楼上的蒲草,被寒风刮的所剩无几。 一个小东屋,里面只有一个土灶,一个瓦罐和一把断了把的斧头。 “我这是到了哪里?”潘小安脑海里再次浮现出这个问题。 他走出院子,外面杂草丛生,门前一条小河已经结了薄冰。 “这到底是哪里哦?”他坐在小河边,吹吹冷风,慢慢回忆着。 “农活,清晨,沂河桥,老乌龟,黑洞…”然后是长久的黑暗…后山山洞” 想到后山山洞,潘小安猛然站了起来。他撒开脚向后山跑去。 可没有跑几步,他就脑袋一黑,又重重的摔在地上。 这一下摔的有点重,擦破了脸皮,摔破了鼻子。这一摔,也摔出了这一世的记忆: “少年父母双亡,读过几年私塾,好学问而轻农桑。 不事生产,家业破败,大屋田亩变卖,来到他家最后一点基业,然后一病不起…他也叫潘小安。” 潘小安无奈的摇摇头,“这可真是巧了。” 他站起身,慢慢的向后山山洞走去。这次他不敢走太快,少年营养不良,多少有点低血糖。走的快了,容易摔倒。 好不容易来到后山山洞,潘小安看着眼前的爱车,忍不住流下眼泪。 “还好,还好。车竟然还在。”他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发现车子竟然完好无损,这也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潘小安打开车门,驾驶位上还坐着原来的自己。他把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子上,那身体已经没有了气息。 “看样子,在我死后我的灵魂,重生到了这个少年身上。” 潘小安一向胆子大,他对着原来的自己默默悼念了三分钟。 便从后备箱里拿出工兵铲,在山洞里挖了一个坑,把原来的自己埋了进去。 做完了这一切,潘小安累的坐在驾驶位歇息。他试着转动车钥匙,车子轰鸣一声,竟然打着了。 车子的轰鸣声太响,潘小安吓得急忙熄了火。“要是把这个车子开出去,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见到了,会有怎样的感想?” 穿越前的潘小安是一个活泼爱闹的性格,和这一世的潘小安可一点不相同。 “现在还不是时候,早晚我要把这个车子开出去,给他们看看。让他们见识一下后世的科技和荣光。” 休息了一小会,吃了一颗口香糖,潘小安的血压慢慢恢复过来。 这个少年除了那间破房子,就只有山上那半片山坡地。 而自己要想活下去,就只能靠这车上所有的物资了。 潘小安开始统计这车上的物资:一整条加一包白将香烟。三个打火机,一个普通的,一个防风的,还有一个金属制工艺品的。 一个黑皮笔记本,两只中性笔,一只圆珠笔。若干包纸巾,一箱小可乐,两听咖啡,一箱银麦,一箱兰陵美酒。 然后,就是家里带的那些土特产,一袋十公斤的大米,一袋十公斤的白面,还有二十斤花生油。那两只土鸡竟然也还活蹦乱跳的。 潘小安打开后备箱,除了工兵铲还有一把水果刀,一把工艺品匕首,还有一把弩箭。 这把弩箭并不是他的,而是他外甥的。他外甥一向不走正路,偷鸡摸狗,这把弩和那三瓶药剂,就是他放在自己车上的。 说起药,潘小安急忙跑到车厢后座,那救急药箱还在。 这个时代缺少医药,有这一大盒药在,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有大用处。 车内还有一龙一佛两个香水底座,佛牌挂件,珍珠挂件等等。这些小物件,潘小安都一一统计在册。 他拿起支架上的手机,手机也完好无损,只是没有信号。他把手机关机,又放回到支架上。 “这些东西,现在还不能用,也不能让人见到。要把它们好好藏起来才行。” 潘小安抱起两只土鸡,拿了五颗鸡蛋,又扛了一个南瓜,走出山洞。 新的生活要在这里开始了。对于喜欢冒险的他,觉得重生在这里很不错。 他回到家里,再次看到这个破损的小院,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有点欣喜。 向来喜欢看荒野求生,破屋改造,非洲开垦短视频的潘小安,觉得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从无到有进行创造和建设,是一件特别酷,特别有挑战的事情。 他把走地鸡放在院子里,两只土鸡却跑出了院门,到门前的草丛里寻找草籽吃。 潘小安把南瓜和鸡蛋放进屋子里的床下。他来到小东屋,拿起瓦罐走到小河边。 潘小安破开冰层,河水冰凉。他用冰水把瓦罐清洗干净,舀了一罐水,拿到屋里。 又到山脚下搬了三块差不多大小的石头,在屋里搭了一个锅灶,把瓦罐放了上去。 他又薅了几把枯草,用打火机点燃,放在灶下。烟火升起,屋里开始变得温暖,潘小安这才感觉到了新生。 吃完水煮蛋,潘小安看着院外阴沉的天,慢慢的开始盘算未来的日子。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在风雪来临之前,修缮房屋,储备木材,储存食物。 不然,这漫长的冬季,自己那一点食物根本撑不过去。 想到这里,潘小安又跑到小东屋,拿起那把斧头,扔到火堆里。 给你改头换面一下,明天还指望你披荆斩棘呐! 第 2章 寡妇张月如 一夜北风忙。潘小安紧紧的裹着破羊皮,蹲在火堆旁才勉强度过了一夜。 两只土鸡也聪明的相互依偎在火堆旁。待到公鸡打鸣,潘小安打开屋门,天空黑漆漆阴的厚重。 “看来是要下雪了”,潘小安不敢再等待,他用瓦罐煮了一碗鸡蛋汤喝上,身子瞬间舒缓开。 趁着身上这股热气,潘小安拿起斧头走出家门,沿着小河到东边的大树窝去砍柴。 走了有二里地,他看见一座同样破旧的草房。几根树枝扎的篱笆院,一只大黄狗蹲在屋门口。 大黄狗听到有脚步声走过,抬起头就要嘶吼。可当它看见是潘小安时,疑惑了很久,但终于没有叫出声。 潘小安知道这间屋子的主人是一个寡妇。寡妇名叫月如,娘家姓张。是凤凰岭张黑墩的大户人家。 张月如命苦,还未出嫁,丈夫便得了风寒而死。 张月如是和一只大公鸡拜的天地。入婆家门还没月余,公公婆婆便相继身死。 张月如那点随身嫁妆在安葬了公婆以后,就所剩无几。而她不但是望门寡克夫,还克公婆。 族人都说她是不祥之人,便把她赶到村外河滩上的破屋里居住。而她夫家的那些田地,自然也被族人瓜分了。 张月如长的好看,但她凶名太盛,这反而给她独居带来了一点安全感。事有双面,由此可见。 潘小安不敢向院里多看,便急匆匆走过。 没想到走在半路上,反而遇见了张月如。 此时的她,正背着一大捆树枝。消瘦的身躯难以负荷木柴的重量,她只能用一根粗木棍当做拐杖,这才勉强挪步。 “这么多柴,你都背不动,干嘛不少背一点?”潘小安向她说道。 张月如听潘小安这样说,愣了一下。她刚才只顾埋头赶路,又想着这么早,路上不会见到人。 哪知道这个懒惰的书生,这次竟然起来这么早。并且看他的模样,好似是要去砍柴,这可真是稀奇。 更稀奇的是,这个书生竟然不怕霉运,破天荒的和她说了话。 张月如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有和人说过话了。尤其是年轻的男子。 她的小脸通红,不知道是被寒风吹的,还是因为眼前这个男子搭话羞的。 张月如见潘小安看她,她急忙把身子转向路边,装作没有听见,没有看见。 潘小安见她这副模样,知道她不欲与自己说话,便也把身子侧了侧,从女人身边走过。 张月如见潘小安不再和她说话,心里有一点怅然,也有一点轻松。 她拄着拐杖,背着木柴继续往家走。“看来今天只能砍这一次柴了,等会要是在遇见他,实在太过尴尬。” 张月如心里这样想着。她加快脚步向自己的小院走去。 潘小安来到大树窝,见树林边一些小树枝都是新断的树杈。而那树下还有一个掉落的荷包。 潘小安捡起荷包,看了一下。见上面绣了一对鸳鸯,鸳鸯对浴,旁边还有一个如字。 他便知道这个荷包,肯定是张月如刚才砍柴时掉落的。 他把荷包放到怀里,想着一会路过她家门口时,还给她。 然后,他往树林里多走了一点距离,看见一棵大树,被风吹断了。 于是,潘小安捋起袖子,举起斧头对着这棵断树砍了起来。 砍了一小会,这棵枯树便轰然而倒。枯树上的枯枝很多,潘小安不一会就把这些枯枝,都用斧头削了下来。 他把这些枯枝打好捆,放到一边。然后又把这棵枯树的主干用绳子捆绑住,拉出树林。 拉到小路上以后,潘小安砍了几段粗树枝在地上做了个轮滑,把枯树放在上面拽着走。 走了没多远,他就看见张月如急匆匆的往这边走来。 张月如没想到潘小安砍柴砍的这么快。她想要侧身闪过时,就听见潘小安对她说:“你回来是要找东西吗?” 张月如停住了脚步,她俏脸通红,不敢回答,只把头轻轻点了一下。 “可是一个荷包?”潘小安又问。 张月如面上一喜,又点了一下头。 潘小安见这古代女子实在太过羞涩,不忍心逗她。便从怀里摸出荷包,递给她:“可是这个?” 张月如很怕荷包被潘小安看到,但没想到真的被他捡到。 她也没想到潘小安会主动交给她,她急忙伸手接过。 荷包上还有潘小安的体温,但张月如的手指却是冰凉的。 “这个女人穿的也太单薄了!”潘小安这样想到。“如此单衣,该怎么度过这个冬天呢?” “谢谢潘公子”张月如只能道谢,声音轻柔,格外好听。 潘小安嘿嘿一笑,“一点小事,谢什么。快点回去吧,外面怪冷的。” 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张月如再次愣了一下。往日里也见过这少年几次,他对自己总是面如冷霜,今日怎么如此热情? 潘小安不知道她心中所想,也怕继续说话,她会感到尴尬。便拉起木头往回走。 他每往前走几步,就要重新垫木棍,走起来特别缓慢。 张月如不敢走在陌生男人身前,只能缓慢的跟在身后。 每当潘小安重新垫木棍时,总会对张月如笑一下。 张月如感觉这少年的微笑很美,她心里也很高兴。她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有人对她微笑了。 “那个潘公子,我可以帮你垫木棍吗?”张月如感觉自己疯了,她的脸颊很烫,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有勇气说出这句话的。 “好啊,那可真是麻烦你了。”潘小安连忙答应。 张月如还以为潘小安会拒绝,她可是一个霉运缠身的女人,凡夫俗子尚且不想沾惹她,更别说读书人了。 “你拿着后面的棍子,垫到前面来就好了。”潘小安给她讲解到。 张月如点点头,她在后面其实早已看明白了。这些木棍不就是大树干的轮子吗? 两个人搭配,行进的速度就快了很多。来到张月如的小院时,潘小安把那一大捆树枝放到了她家门口。 那也是他一早就决定给她的。 张月如看到这一大捆木柴,有点不解的看着潘小安。 “这些木柴给你,我只要这一根大木就好了。”潘小安笑着说。 第 3章 感冒药 张月如不可置信的看着潘小安,“潘公子,这可使不得。这些木柴太多了。”张月如急忙推辞道。 潘小安哈哈大笑,“一点木柴而已,张姐姐不用客气。守着这个大树窝,咱们还怕没柴烧吗?” 张月如听潘小安叫她姐姐,她愣了一下,继而眼泪盈眶,晶莹的泪珠滑过脸颊。 潘小安假装没有看见,便拉着树干慢慢的向家走去。 张月如没有再去帮忙。她是一个不祥之人,不敢随意登别人家的门。 她看着潘小安笨拙的身影,痴痴的看了好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潘小安把树干拉回家,就在门前劈了起来。他把树干劈成一段段木块,整齐的码在小东屋里。 小东屋虽然破陋,至少还能遮风挡雪。把木块储存在屋里,就不用怕被雨雪打湿。 忙完了这一切,看看时间还早。潘小安就去河边挖了一些黄土,然后混着干草沫和成黄泥。 他又割了一些蒲草,铺在屋顶破漏的地方。然后用黄泥压实。这样一来,就不怕屋里漏雨了。 在没有人帮忙,工具又不趁手的年代,忙活这一点活,就到了傍晚。 眼看天已经黑了,天空开始飘起雪花。潘小安便回屋煮了个鸡蛋吃下,然后躺在床上,歇歇疲倦的身体。 “明天得去山洞一趟,拿一点米面下来。总是吃鸡蛋也不顶饿。”潘小安看着红彤彤的火堆这样想道。 “汪汪汪”刚要睡着的潘小安,被一阵狗叫声吵醒。 他拿起一根火棍出门一看,原来是张月如家的大黄狗。 “大黄,是张姐姐出事了吗?”潘小安问大黄狗。 大黄狗好像能听懂人言,“汪”的一声,然后朝自己的家看去。 潘小安心领神会,他拿起斧头,装上水果刀,就跟着大黄狗向张月如家走去。 大黄狗甚是有灵性,它在前面走的很急,又怕潘小安跟不上,便不时的回头看一看他。 等到潘小安到达张月如家时,他站在门口喊了几声:“张姐姐,你在家吗?” 大黄狗见他站在门口不进屋。便又朝潘小安“汪汪汪”喊叫起来。 潘小安这才走进张月如的屋子。这屋里也太冷了。 北风从破裂的墙缝里钻入,发出刺耳的呼啸声。地上的木柴,早已燃烧的只剩下灰烬。 一张小床支在西墙根下,床边用细树枝支撑着两块破布作为床遮。 大黄狗对着小床低声喊叫,似乎怕惊醒了床上的主人。 潘小安来到床前,掀开床遮。就看见盖着一床薄被的张月如。 此时的张月如满面通红,轻声喃语。潘小安把手放在她的额头上触摸。额头滚烫,想来是发烧了。 “烧的这么厉害,要给她拿点药吃才行。”潘小安转身想去后山山洞,刚走到门口,他又折返回来。 “这小屋如此寒冷,便是吃了感冒药,发不出汗来,也是无用。”想到这里,他再次来到床边,用薄被将张月如包起来,扛着她就往外走。 张月如迷迷糊糊中,感觉自己被一个男人抱起。但她实在太过虚弱,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无助的任他施为。 潘小安扛起张月如,往自己家里跑去,大黄狗跟在后面,一步不离。 来到自己的小屋里,潘小安把张月如放到自己的床上,将自己的破羊皮压在她的薄被上,又往柴灶里加了两段木头。 “大黄,你在这里守着家,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大黄很通人性。它把潘小安送出门口,又跑回床边,守着张月如。 潘小安拿着一根火把,急匆匆的向后山山洞跑去。 来到山洞,他打开车门,从急救箱里拿了几颗感冒胶囊,又拿了两包感冒冲剂。 然后,他拿起那袋大米,又装了几颗鸡蛋,便匆匆回返。 大黄听见潘小安的脚步声,急忙打开屋门。它看见潘小安回来,兴奋的围着他打转。 潘小安用瓦罐烧了一罐热水,把感冒冲剂撕开倒进黑碗里,然后用热水冲开。 他怕被人发现,便把冲剂的塑料包装袋扔进火堆里烧尽。 等到水温合适的时候,他端着黑碗来到床边。 他把张月如从床上扶起来,然后把一颗感冒胶囊塞进她的嘴里,又把感冒冲剂给她喂下。 张月如发烧一下午,滴水未进。她感觉有人给她喂吃的,她也不管是什么便大口咀嚼起来。 “好苦”张月如脑海里有这么一个印象。接着她就感觉有一点甜甜的汁水,流进自己的嘴里。 张月如何曾喝过如此甜的汤汁,她贪婪的吮吸着。还没有喝两口,这甜汤就没有了。 “渴…还要…”张月如撒娇的说道。这娇嗔的模样,想来才是她原本的底色? 潘小安便又倒了一点温水,给她服下。这时候,张月如的肚子传来咕噜咕噜的叫声。 张月如抱着肚子,闷哼一声。看来她是饿的狠了。 潘小安低头向她肚子看去。这一看才发现,张月如竟然只穿了一件红色的肚兜。 肚兜上也绣着一对鸳鸯,红色的肚兜衬着她的皮肤异常白皙。而胸前的隆起,竟然格外高耸。 “看不出,这小妮子还蛮有料。”潘小安不敢再看,他把张月如放平,又把被角给她窝好。 然后,便拿起瓦罐给她煮米粥。还顺带着煮了五个鸡蛋。 过了有小半个时辰,瓦罐里的白米已经煮的滚烂,香气四溢。 他走到床前,摸了一下张月如的额头,见她的烧已经退去,这才放下心来。 张月如感觉有人摸自己的额头,她慢慢睁开眼睛。还没有看清眼前的人,就被香喷喷的米粥吸引。 她的肚子再次咕噜咕噜叫了起来,而嘴里也禁不住沁出口水。 “你醒了,感觉好点没有?”潘小安轻声问她。 张月如听到男人的声音如此温柔,才知道是白天的潘公子。 她羞的不敢答话,但想了想还是张嘴说道:“我好多了。公子的大恩大德,小妇人该日必将厚报。” 潘小安嘿嘿一笑,“嗯,那我可等着你的厚报哦。起来喝点粥吧?” 潘小安知道张月如穿的单薄,便在床尾的破樟木箱里翻找。 这樟木箱里除了一些书籍和文房四宝,还真有一些衣物。 “没想到这小子还有点存货。”潘小安在那堆衣物里,竟然找出一件崭新的长棉衣。 他把棉衣扔给张月如。“穿这件衣服吧,还是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