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重回悠闲小渔村》 第1章 重生 小渔村。 泥房瓦片宽大院,鸡鸣狗叫娃吵闹,正上演着一场口舌之战。 媒婆掐着腰,语气不善的说着,“你家谭少阳懒得要命,就只会吃喝玩乐的,给他介绍姑娘居然还嫌弃人家长得黑。” “人姑娘哪里配不上他了,模样周正又勤快,干活一顶一的能手,就他这般毒舌的模样,活该打光棍。” 气得媒婆胸口都此起彼伏了。 谭母端着糖水,来到媒婆跟前一个劲讨好着,“那小子也忒不像话了,等他回来我非把他揍一顿不可。” “消消气,帮着琢磨琢磨,能不能娶上媳妇全靠你了。” “喝碗水甜甜嘴巴。” 谭母一个劲的把糖水往她面前戳,媒婆撇了两眼,最后不情不愿的接过了。 拿在手上也不急着喝,看着谭母道,“也就看在妹子你的份上,不然你家这小子,就是求我都不给他保媒呢!” 谭母陪道,“可不是嘛,谢谢了。” 一通的哄,好不容易让人脾气歇下,答应继续给谭少阳寻摸着。 谁知,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的谭少阳回来了,一件背心,一条宽敞的裤衩子,吊儿郎当的模样,典型就是个混子。 也就得个健硕的身板子,一张脸蛋有瞧头,不然想娶媳妇就是痴人说梦,媒婆也就是看在他那张脸能哄人的份上,才答应保媒的。 毕竟混饭吃的饭碗,可不能砸他身上了。 谭少阳看着媒婆,截胡她手上的糖水一口气给喝尽了,随后吊儿郎当的说道,“媒婆,你手上是不是没有好对象人选啊?” “怎么就给我找了个黑不溜丢,还不会吭声的,你看我模样长得那么俊,配个哑巴,能带出门吗?” “虽然你想赚媒婆钱,但咱做事也不能昧良心啊!我妈想要儿媳不假,但你吭她媒婆钱,这可就看不过眼了。” 媒婆顿时脸就黑了,这时候糖水多珍贵呀,一口没喝上,被截胡不说,还被他一通的气,给她闹的火气蹭蹭的往上涨。 “胡说八道什么呢?我给你挑的都是一等一的好姑娘呢!” “你整天窝在家里蹲着,肯定白呀,人家姑娘勤快着呢,大太阳晒着,难免黑了点,模样也是俊的。” “你也不想想你这懒样,还想配个好的,也不觉得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够不够得上。” 谭少阳耸肩,欠贬的回答着,“我肯定是不能亏待自己的,娶媳妇一辈子的事儿,肯定得娶个合意的。” “你没有合适对象人选,就别上我家来了,我妈愿听你的,我可不好糊弄。” 上辈子,媒婆就是给他挑了个哑妹,话都说不齐整,嫁过来后整天闹死闹活的,搞得家无宁日的。 重生归来的他一定要扭转乾坤了。 也是今天。 1983年7月9日,媒婆摆出不爽的模样,谭母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对媒婆一番的吹捧,最后顺理成章的把媒促成了。 有重来的机会,他一定不让人轻易得逞,要戳穿媒婆真面目,让她龌龊至极的面孔给揭穿了。 谭母一脸懵逼的听着,儿子的话在耳旁响动,看向媒婆不敢置信的问道,“媒婆,谁不知道你名声响,保的媒就没有不成的。” “我找你可是诚心诚意的,这还没个声响,两斤猪肉都滚进肚皮了,我对你也算是掏心掏肺的,你怎能忽悠人呢?” “我儿子再怎样也是个俊俏小伙,不说配个模样多俏丽的姑娘,你也别磕掺人啊,找个哑巴,别说我儿子,就是老娘也瞧不上眼的。” “既然不是诚心的,保媒的事也不敢找你了,省得让你为难。” 媒婆懵逼的看着眼前杂乱的场景,想不清楚怎么母子俩同仇敌忾的抵触她呢? 谭家这些年可没少赚钱的,一两百绝对有,媒要是保成了,赚钱分分钟的事,现在打水漂,让她都回不过神来了。 “谭大姐,你信我,我怎能糊弄你呢?给你老三挑的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谭少阳插话道,“相看的倒是数一数二的,结婚对象就不尽如人意了,毕竟你偷龙转凤的事可没少干。” “到时候众目睽睽之下,有口难辩,这哑巴亏我就得咽下了,你这如意算盘算得够响的。” 谭母一听脸就黑了,老三再不靠谱,也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再怎样也不能不信他,信外人。 “你走吧!就当我看差眼了,我老三找对象不敢麻烦你了。” 媒婆就这么被推出去了,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人走后,谭母憋着一口气,拖下凉胶鞋,朝着谭少阳就揍下去。 “整天吊儿郎当的,也不看看多大年纪了,老大老二的娃都满地跑了,你在这挑挑拣拣的,你是想一辈子打光棍啊?” “你倒是眼光高,有能耐你领个对象回来啊!” 谭少阳手脚麻利的躲开了,很迅速的往门外窜,“妈,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肯定得精挑细选啊,媒婆就是想挣你的钱,随便找个人糊弄呢!” “咱们不能上她的当,你看这媒婆吃的肥头大耳的,跑都跑不动了,咱们再被她坑一笔,更胖了。” 谭母道,“你要是能娶到媳妇,我被她坑也心甘情愿。” 谭少阳知道她在气头上,怎么说都劝不了,急忙往菜园子跑去,边跑边嚷着,“奶,救命啊,我妈要抽死我,你就没有乖孙了。” 谭阿奶伺候着菜园子,抬头就看到追逐的身影,急忙就把高壮的孙子护在身后,眼睛犀利的盯着儿媳,语气中带点冷意道, “阿芬,你干嘛呢?要把少阳给揍死啊?” “少阳既然瞧不上,就换个对象呗!” “咱少阳长得那么俊,不愁娶不着媳妇,你别着急上火,别想揍他,揍坏了我可饶不得你。” 谭母“……”她这婆婆,对老三宠的,家里那几个小的都比不上了。 这年代只有婆婆教训儿媳,儿媳哪能跟婆婆吵闹,谭母拍着大腿道,“妈,我是恨铁不成刚,他总不成样,连媒婆都想找个哑巴糊弄他了。” “咱家条件摆着,我再不上心一些,他就得打光棍了。” 第2章 利用先知赚钱 谭阿奶不在意的摆手,“这事不用愁,你先去看看建明回来没?” 谭建明带着谭少南、谭少北出海捕鱼,也该回了。 谭母无话可说,只得离开了,回头时撇了一眼,还看到谭老太摘鲜嫩的黄瓜,对孙子笑的一脸宠溺的模样。 谭少阳接过就啃,这一老一小的真是没眼看了,宠的都要没边了。 谭少阳搂着谭阿奶的肩头哄着,眼中闪过深邃的光芒,随后又被吊儿郎当的模样掩饰了。 “奶,你先忙着,我去瞧瞧他们回来没有。” 上辈子,谭父搞回一船的鱼,里面掺杂一个黄金蛋,里面有一颗珍贵的龙利珠,必须赶在卖出前捡回来了。 他还记得那鱼贩子赚钱后得意的嘴脸,笑的那一嘴黄牙都快藏不住了,这辈子不能让人得意了。 一路奔驰而去,刚到码头就看到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一片,实在是美不胜收,让人瞧见的瞬间,心情都美好了。 等待片刻,谭父的船远远的驶回,靠近时,一脸欣喜的模样,显然,这一趟有大收获。 旁边有凑热闹的人,热热闹闹的聊着天,甚至都朝船边靠去,看看网到什么值钱的大货。 好奇心是人的心理,都想知道出海一趟是赚是亏? 谭少阳瞅了一眼,网到不少小黄鱼,海鲈鱼,全部挑在一旁,就等待着上称售卖了。 黄金蛋随意的丢弃在一旁,不值钱,但也能换个几毛钱。 谭少阳跳上船舱,把黄金蛋一个不漏的全给捡到桶里了。 “这些就不卖了,晚上炖粥喝。” 捡完后脚下生风的溜了,在墨迹片刻,被谭母看到就别想拿走了。 果不其然,他刚跑开,谭母咆哮的声音就响起了,“谭老三,你给我站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辛苦赚钱,你就拼命花钱。” 谭少阳摆摆手很快跑开了,怎么能卖掉呢?一颗龙利珠珠也能赚不少钱呢! “钱要赚,该吃也得吃啊!” 谭父瞧着,笑着乐呵呵的,劝道,“别嚷嚷了,今儿赚不少,吃就吃吧!” 鱼贩子挑挑拣拣的,最后,卖了40块。 辛辛苦苦跑一趟,在海上飘几天就挣了40块,反而是鱼贩子笑的一脸痛快的,典型的给他人做嫁妆了。 可行情就是如此,不卖掉如何补贴家用?吃又吃不了那么多,就算知道别人有赚头,也只能出手。 谭父赚到钱了浑身松弛,看向谭母问着,“媒婆介绍的对象咋样啊?”钱凑一凑也够结婚了。 谭母叹息,隐约带点沮丧,“没成,老三说媒婆想糊弄他一个哑妹,把媒婆骂一顿,这事别指望了。” 一时之间沉默了。 “不成就不成吧,咱老三长得俊俏,就不信找不着媳妇了。” 而被议论的人,已经回到家里了,拿出黄金蛋就开始破壳。 大嫂看到了,没吭声,淘米下锅。 说也没用,按照谭阿奶护人的劲,说完不定还挨训呢! 二嫂就不行了,嘴巴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的,“老三,这黄金蛋好歹也能换几毛,那一堆小鱼小虾还不够你吃的,还要霍霍它呢!” 谭少阳耸肩,“二嫂,黄金蛋能开出龙利珠,试试呗,万一开出来就不是那几毛钱的事儿了。” “就算开不出来也无所谓,肉稚鲜美,炖锅粥喝也是强的。” 谭二嫂翻个白眼,“你贪吃就贪吃,还找什么借口啊?白日做梦呢!” 谭少阳懒得跟她多说,开了一个又一个,总算开出那一颗宝贵的龙利珠了。 这玩意儿是可遇不可求的。 上辈子,鱼贩子开出那一颗就引起轰动了,后面看到黄金蛋就没有谁卖了,就一直是自己开的。 谁不希望运气爆棚,能开出一颗来呢? 少说能卖个几十块,能顶上一两趟出船赚的钱了。 谭少阳拿着龙利珠对着光线看着,黄橙橙的光泽,简直是美不胜收。 谭二嫂看到,叫喊了声,“呀!老三,你真开出龙利珠来了,快让我瞧瞧看。” 谭少阳手一缩,直接踹兜里了。 “二嫂,我又不是你家胖墩,能随意哄骗的,这玩意儿到你手上还能拿出来吗?” “等着吧,卖掉均个五块钱就知足了。” 谭二嫂一脸的郁闷,“不看就不看,瞧你防备的样,这还不是你带回来的呢!” 谭少阳根本不搭理她,还没有分家,老大老二跟船一趟,每次往小家拿5块钱,其他的都算公众的花销。 毕竟一大家子吃喝拉撒,还有轮船的维护都是用钱支撑的。 不多时,谭家人都回齐了,看着龙利珠沉默了,虽然是他们捡回来的,但却是老三带回家要开的,不然按照平时,肯定就几毛钱卖掉了。 谭父为求公正,问道,“老三,这颗龙利珠,你打算怎么办?” 谭少阳毫不犹豫的回答着,“肯定是要卖掉啊,咱家里就这四个房间,早就不够住了,赚到钱该建房子就建房子。” 谭父道,“你就没考虑过结婚的事情吗?” 谭少阳摆手,“缘分没到,急也急不来。” “我总不能如媒婆的愿,真娶个哑妹吧,人家嫌弃我,隔三差五就闹事儿的,还过不过日子了。” 谭父思考片刻后点头答应了,“成,明天咱去镇上,看看能卖什么样的价格。” 父子四人在这商量着。 谭母在剁猪食,谭阿奶喂猪,谭大嫂炒菜,谭二嫂憋着一肚子气,溜出门了,也就是她大着肚子,不然也是忙着的。 本就是个憋不住话的人,又觉得被谭少阳占便宜了,几分钟的功夫就把他得个龙利珠的事给传出去了。 本来就应该大家都有份的,结果却被他截胡了,怎么想怎么憋屈。 结果,都跑来凑热闹了,龙利珠啊,谁不想瞧上一眼呢? 谭少阳一早就知道二嫂藏不住话,想看就让他们远远瞧着,也不让上手,万一弄出划痕来,卖不上钱,那可就抓瞎了。 “大家伙就这么看吧,可是要换钱的,要是磕着碰着就麻烦了,卖钱的东西谨慎一些,大家别见怪啊!” 谭少阳能说会道,隔壁邻居知道他的顾虑,也没有谁不识趣,换成自己也不舍得给别人上手的。 第3章 再淳朴的民风也禁不住作死 村民们稀罕的瞧了一眼就各回各家了,毕竟到饭点了,这玩意瞧着也不能饱腹,还不如吃饱睡好自己去找黄金蛋呢! 虽然很羡慕,谁叫没这好运气呢! 而谭家,送走村民后,饭菜也摆上桌了。 俗话说靠海吃海。 桌上摆着蛤蜊蒸蛋、凉拌海带、清蒸虾蟹、炒花甲,有些海上带回来新鲜货,有些是赶海捡的。 总归饭桌上少不了菜。 炖鸡炖肉别想,但海货是吃不完的。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两人一张长凳子,坐得满满当当的,孩子就在旁边坐着,爸妈夹菜在碗里,在旁边坐着吃。 安安静静,只听到碗筷碰撞声和嚼食声。 饭后,只剩一桌的残羹,收拾碗筷的间隙,一家之主谭父说话了。 “老三开出一颗龙利珠,我询问他如何处置,他说卖了,攒钱建房子。” “大家住一块难免会有意见,毕竟牙齿都还咬舌头的,更何况是性格不同的人,磕着碰着也正常。” “但有矛盾就关起门来处理,别瞎嚷嚷,闹得人尽皆知的反而让人看笑话。” 谭父话轻飘飘的,点谁却一目了然了。 谭二嫂知道老三愿意卖龙利珠,还要攒钱建房子,笑的比谁都高兴,也不在意这轻飘飘的话,反而兴奋道, “爸妈,老三成熟了,都会为家里考虑了,你们不用再为他忧愁了。” “他只要保持着稳重的姿态,一准能把媳妇娶回家了。” 谭少阳换张椅子,懒洋洋的靠坐着,听着他们闲聊着,聊着聊着氛围感就好起来,他家这二嫂挺能屈能伸的,这嘴巴够会哄人呢! 坐了片刻,气温没那么燥热,洗洗睡了。 谭少阳躺木板床上,拿着扇子扇啊扇的,眼神中带着一抹幽深,重生归来,他可要重整旗鼓,不能再吊儿郎当的混着了。 至于规划也没有,走一步算一步吧! 就享受这悠闲的状态。 不知不觉眼皮渐渐沉了,正是强壮的少年,一觉就睡到了鸡鸣声响起,爬起来吃了一碗海鲜粥,就过去镇上。 小小渔村,本来就没有秘密的,一晚上时间,谭少阳开出龙利珠的事情传遍了。 走在路上,大家都朝他看着,言语中都带着羡慕,“老三,龙利珠不给你未来媳妇藏着,拿去卖掉啊?” “就你一人去,都没人陪着啊,家人真能放心,不怕你刚拿到钱就赌没了。” 没有这好运气,调侃两句还是成的。 谭少阳也不生气,随口道,“咱又不是会欣赏的人家,拿在手上还损耗它的价值,卖掉还能赚钱呢!” “这么小的玩意,我一人卖掉就成了,我爸他们跑一趟累的够呛,让他们歇会儿。” “要去赶海吧,赶紧去,万一运气爆棚捡到黄金蛋,那可是天大的好运气,在墨迹片刻就只能踩人脚印,眼巴巴的瞧着了。” 调侃的邻居,听到眼前一亮,也不聊了,急忙忙就走开了。 谭少阳耸肩,快步去了镇上。 一路上步伐急促的,背心湿透了,拿着军用水壶往嘴里灌着水,才解了一丝的干渴。 没那么干渴难耐了,才有功夫打量着四周,这时期的小镇,泥路灰尘飞扬,墙面印着红字,行人过路匆忙。 总归就是很朴实的场景,很原生态,还没有任何的变动的。 谭少阳享受当下,慢生活也有它的乐趣。 今天恰巧是集市,行人络绎不绝的。 拎着抽屉的,拿着麻袋的,骑着单车的,各有各的忙头。 谭少阳记忆当中,镇上暂时是没有卖金银首饰的店铺的,逛了一圈果然如此。 要把手上的龙利珠卖掉,还得去县城里。 酷热太阳的照射下,走着去太费劲了。 谭少阳径直过去了汽车站,花一块钱买了一张票,坐着汽车摇摇晃晃的去。 这时候的汽车,汽油味浓重,刚坐上车就闻到那股子味了,再加上人多,掺杂着各种物品,那味道可想而知。 谭少阳忍耐下来了,这是特属于这时期的记忆,避免不了,只能适应了。 谭少阳刚坐下不久,车子满员了。 陆陆续续还有上车的。 最后,妇女就带着一姑娘来到他跟前,朝着他问道,“小伙子,你能不能给我孙女让个位啊?她身体不好,站不了。” 谭少阳瞥人一眼,结果就被小姑娘给骂了,她本来就热,火气重,瞧见他打量的眼神就憋不住了,“看什么看啊,没见过女人啊!” 谭少阳“……”想让他让位,打量两眼不过份,总得知道值不值得让位吧! 结果这趾高气昂的模样,还真不纵着。 他要是让位了,都得被当成傻子对待吧! “瞧你这中气十足的样子,也不像站不了的,骂人气势足着呢!那就站着吧!” “麻烦往里再走走,省得被我瞧见你绝色的姿容,让你心里不痛快。” 孙女两人傻眼了,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一时之间愣住了。 感受着四周打量的眼神,秉持着先下手为强,妇女说道,“你这小伙子说话怎么这么呛人呢?没有半点同情心的。” 谭少阳耸耸肩,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不然呢!咱们素不相识的,又不是我媳妇,我还得细心呵护呢?” “不能只许求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你孙女呛我的时候,也没见你说句公道话啊。” “想让人让座就语气好点,不然就站着。” 旁边的人听着哄堂大笑了,“大娘,五毛钱的事,至于吗?” “次次都用如此招式,踢到铁板了吧!” “都那么久了,还没挑到金龟婿呀?要实在站不了,就往小伙子腿上坐呗,瞧着挺壮士的小伙子,也能抱的起你孙女的。” 谭少阳也听明白了,估摸着奶孙两人没少做让人让位的事儿,加上做人做事的态度,估计让人心里憋着一口气。 借着这个间隙,全给发泄出来了。 “可不行啊,回去会被我妈打断腿的。”这暴脾气可招惹不起,谁还想娶个祖宗呢? 最后,奶孙俩人被气下车了。 谭少阳满脸的一言难尽,在淳朴的民风,碰上得瑟的人也绷不住。 第4章 羡慕了 县城珠宝店。 简陋的店铺,一眼能看个清楚,能够打造各种金银首饰的。 店主拿着黄灿灿的龙利珠左瞧瞧右看看的,又做了一番的检测后,开价40块。 “这珠子,我顶多能卖个六七十,还得碰上懂价的,再高的价格没人会买了。” “也就胜在颜色和水头,不然这价格都卖不掉,你看要不要出手?” 谭少阳犹豫了,他以为能卖个六七十,40块多少有点鸡肋了。 “老板你看能不能再加点,这玩意可遇不可求,不是轻易能开出来的。” “1000个黄金蛋都不一定能开出一颗水头十足的龙利珠来,我在海边生活多年,也就得一颗,要不是生活紧凑,就留着当念想了。” 老板犹豫了,“顶多再给你加五块,再高的价格,我收不起了,你也不能为难我,高价收购卖不出去,就砸在手上了。” 这时候的人还是实诚的,没以后的人那么多心眼子,谭少阳转手卖了,45就45,总好过留在手里当废品。 钱到手,放在裤子里衬的兜里。 随后去打听饭店,询问石斑鱼的价格。 老板没撵人,乐呵呵的说道,“明天有大老板订酒席,你要是有二十斤重的东星斑,直接给1块的价格。” “不过,必须得是明天,过了就卖不上这样的价格了。” 猪肉的价格才在9毛左右一斤,直接比猪肉的价格都贵了。 谭少阳问清行情后就归心似箭了,对于那条石斑鱼,迫不及待想要搞到手了。 回到镇上,花2毛钱吃碗粉,拎着一斤的糕点就回家了。 刚回到村口,盯着他的人就围上来好奇的问着了,“谭老三,龙利珠卖得多少钱啊?” 谭少阳一脸沮丧的,一副不太理想的状态,“卖不上好价格,就45块,比我想象中的差一大半呢!” 村民们坐不踏实了,站立起身,惊愕的问着,“你说多少?卖了45块,赚大发了呀!顶上出一趟海赚的钱了。” 出海得担着风险,谁也不知道哪天就被风浪把船给掀了,还有轮船的维修,能够维持生计,大富大贵就别惦记了。 就一颗珠子就能赚那么多,怎能不令人惊讶呀? 谭少阳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价格在这时候逆天了,毕竟这时期的钱很耐用,花个两毛钱就能吃的肚圆滚滚了。 奢侈点,5毛钱就能买一斤糕点了。 没有轮船的人家就靠着赶海过日子,一年都攒不到钱的,轻轻松松就能赚45块,可就是一笔巨款了。 “侥幸的,要不是突然嘴馋了,还没有这收获呢!我先回了,家里人还等着呢!” 谭少阳不敢留下来了,他怕唾沫星子把他淹了。 慢慢悠悠的往家里走,还没回到家,谭母就迎出来了,笑容灿烂的问着,“老三,你那颗珠子卖了45块啊?” 谭少阳“……”他都没踏进家门呢!消息就长翅膀先飞回来了,传的真是够快的。 “车费花了2块钱,吃碗粉,买点糕点,就剩42了。” 谭母一脸心疼的,十元大团结拿在手上数了好几遍,“你真是花钱如流水,那么壮实的块头,不知道走着去吗?” “你没这个劲就说啊,让老大老二去也成,好歹能省下2块钱呢!” 谭少阳拿起水漂,往缸里舀水,咕噜咕噜的就灌了几大口,嘴边淌下的水渍都把背心沾湿了不甚在意,拉着衣服一擦。 随手就把湿掉的背心脱掉了,喝的一干二净的军用水壶放到一旁,往屋檐下一坐,这才开口道, “妈,那么老远的距离,不坐车天黑都回不到家。” “老大老二那性格,你觉得他们愿去吗?”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都在织网,听着婆婆埋怨的声音,跟着搭腔了,“妈,你别念叨老三了,他奔波一趟也挺累的。” 当媳妇的显然很了解自己男人。 老大勤快,却是很沉闷的性格。 老二倒是有小聪明,在家里还成,出去就缩成鹌鹑了。 换成平时,老二媳妇肯定担心他把钱花了,可现在谭少阳能说出建房子的事来,悬着的心落地,也不去惦记那点钱了。 毕竟按照二老的盘算,那钱是留着给老三娶媳妇的,建房子的事情根本就不考虑在内。 谭少阳看了二嫂一眼,知道她心里的盘算,也懒得吭声。 倒是对一旁玩闹的小萝卜头招手,掏出让人分泌着唾沫的糕点,喊道,“过来三叔这里,三叔有糕点。” 大丫二丫三丫高高兴兴的围过来了,胖墩也跌跌撞撞的跑来,一口一个三叔叫的响亮的,听着心里都舒坦,“别着急,都能吃上。” “下次三叔赚钱了,给你们买糖吃。” 谭母听着没忍住又碎碎念了,“买什么买呀?有这买糕点的钱,再添一点就能买斤肉了。” 谭少阳一脸无奈的,“妈,哄小孩呢!能不能别拆台啊?” “想吃肉了,咱下次赚钱了买肉吃。” 叽叽喳喳的欢叫声,在这宽敞的小院里回荡开来了,看着他们像个小仓鼠一样吃的欢,心中洋溢着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现在这样不挺好的嘛,闹得鸡飞狗跳的有什么意思? 就谭少阳会做事的劲,别说谭母骂不下去了,就连一惯嘴角利索的谭二嫂都不吭声了,毕竟当母亲的,有哪个不惦记孩子的? 谭少阳站立起身,小的分配完毕,就把糕点塞在谭母手上了。 “妈,给我奶留一块啊,我去睡会儿。” 他记得也是差不多的时间,在石头港那里,跳出来一条50斤东星斑,由于没人发现已经死硬了。 他要养精蓄锐,去瞧瞧看是什么时候从深海里冲过来的,这次非得截胡这条东星斑,不能让他死掉了。 谭母看在钱的份上,也不念叨他了,打算建房子,钱就不往外拿了,到时候攒够钱再挑选合适的位置。 接近傍晚,在外面忙碌的纷纷回来了。 父子三人去检查船只,平时得保养,确保出海的时候不出现意外。 然后休整个一两天,天气适合在出海。 卖掉龙利珠是件高兴的事,可谭父却愁眉不展的,“又到农历初一涨大潮时间了,又得缓个几天才能出海,挺耽搁的。” 一个月根本跑不了几趟,想多赚点都不行。 第5章 捡漏 谭母安抚道,“涨潮就在家里歇着,你儿子卖龙利珠还剩42块,缓个一两天再去也无关紧要。” “一切都要以安全为主,你们可都是一家之主,要支撑起一个小家的,可不能儿戏。” 谭父那能不懂道理,念叨两句罢了,也不敢真顶着风浪出海的。 “我就说那些人咋这么酸呢?原来是老三刚赚钱了,一个个说话都酸溜溜的。” “给我打瓶酒,我跟着他们喝点酒去,这些个冒酸的人,非得再酸酸他们去。” “一直说我老三不争气,瞧瞧看,改头换面了,谁都追不上。” 谭母懒得搭理他,给他塞钱自己买去。 “你可别炫耀太过头了,省的大家伙都朝你喷。” 谭父摆摆手,不乐意听她的,他还能没点分寸? 而这边,谭少阳睡一小时就起了,把工具准备上。 鱼缸是现成的,到时候放在板车上,直接推过去抓鱼。 还得准备一根勾鞋的针,深海里的鱼离开深海区,就容易缺氧,爆体,必须把鱼里面的气体排出来了。 另外还得准备结实的网,保证能够把鱼给网出来。 谭少阳记得早上赶海的时候鱼死了,那就说明是在晚上蹦出来的。 现在正是退潮的时候,7点后潮水就能退到最低点,凌晨1点多潮水又上涨,很有可能把鱼从深海区给撞过来。 吃完饭,歇一歇,再过去海边溜达。 晚上,一道韭菜炒蛤蜊是最常见的菜,再加上开胃爽口的笋条炒墨鱼,就是最好的下饭菜了。 谭少阳速度迅速,吃饱睡两小时就溜出门了。 他一惯爱出门玩乐的,也没人起疑,拿着煤油灯就往海边走去了。 目的明确,就朝着石头港走过去,那个位置有很多结实的石块,位置高,就算是深海区的鱼撞上来,也轻易逃脱不了。 等到了凌晨,潮水涨的位置很高,浪潮一浪一浪的排打过来,在若隐若现的灯光照耀下,还看到那白白的浪花。 浪花拍打在石块上,传出啪啪的声响,又急又快速,在这安静的夜里像是谱的一首乐曲。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在涨潮的时候在海边游乐,浪潮涨得迅速,海浪拍打又湍急,谁都不敢保证会不会就被海水给卷进去了。 谭少阳也不着急,就这么等着,等到退潮的时候估摸着就能瞧出来了。 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凌晨3点,浪潮一点点退去,谭少阳全神贯注的盯着,总算看到石头缝里被围住的鱼了。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急忙朝着家里跑回去。 到家后,拍响老大老二的房门,也不顾及三更半夜,总归要把人叫醒了。 不多时,谭少南、谭少北出来了,睁着睡眼朦胧的眼睛问道,“老三,你干嘛呢?这个点还不睡觉?” 谭少阳朝他们招手,语气中带着催促,“赶紧的,帮我把这水缸往推板车上搬。” 说话间把渔网和鞋钩全部放在车上。 随后,对着他们小声的解释道,“我发现一条石斑鱼了,很大,估摸着得有四五十斤。” 老大,老二眼睛都瞪直了,瞌睡瞬间全醒了,随后就紧张的问着,“真的假的?你在哪里发现的?” 谭少阳翻个白眼,“肯定是真的啊,我还能忽悠你们吗?” “早前睡多了,就到海边溜达一趟,在石头港看到的,咱们得赶紧了,不然鱼爆体,死了就不值钱了。” 任何的鱼货都是新鲜的值钱,死了就大打折扣了。 兄弟三人那还敢耽搁,急忙推着板车出门了,步伐匆匆的过去石头港。 谭少北感概着,“老三,你运气有点逆天啊,难道是好运附体了吗?” 谭少阳道,“狗屎运呗!有这功夫赶紧的吧。” 谭少阳没有聊天的欲望,步伐快速,几乎都要跑起来,他们也没有询问的心思了。 过去的石头港,果然看到那一条硕大的石斑鱼了。 谭少北惊叹着,“这可是东星斑呐,值大钱了,比咱们出海跑一趟更痛快啊!” 别说他了,就是谭少南都不镇定了。 谭少阳道,“我下水把鱼网住,你们把它往上面拉,拉上去以后尽快的排气,然后再放回海水里养一会。” “今晚上咱们得熬一宿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推车过去县城卖。” 已经谈好的价格,过去就能转手了。 一缸海水不够,还得准备另一个缸。 总归这一晚上是忙个不停的。 就算是熬夜,也是精神抖擞,完全不觉疲惫的。 五点,天蒙蒙亮,潮水退很远了。 把鱼打捞装进水缸,推着板车就出发了。 兄弟三人刚有行动,就被村民们眼尖的瞧见了,过来一看,硕大的一条东星斑,看的眼睛都直了。 “你们家走大运了,这么大条东星斑可值不少钱呢!” 渔村的村民都知道,那么大条的东星斑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深海区的鱼钓的不一定能钓起来。 撒网也不可能网到那么大的鱼货,可不就是天大的运气吗? 兄弟三人不敢耽搁,攀谈一二就走了。 已经被人瞧见了,瞒是瞒不住了,还是尽快卖钱要紧。 三人两辆板车,途中添水,保证东星斑不会死掉了。 徒步走到县城,哪怕大男人步伐快速,也花费两个多小时。 谁也不提疲惫的,就算累也值得。 老板看到那么大只的东星斑,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跟他订酒席的是有钱有势的人,那么大一条的东星斑上桌,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别说1块一斤,1块2他都不亏的。 一桌酒席的价格能够往上提一提了。 谭少阳没有错过他眼底的惊喜,把老板拉到一旁攀谈着,也就试探的提提价,能提价更好,不能提也无关紧要,反正就费费口舌的事。 结果一番拉扯,真把价格提到1块2了,毕竟老板也怕到手的肥羊跑了。 这价快顶上一斤多猪肉了,惊讶的谭少阳恨不得蹦跶起来,好歹是有过一世经历的人了,就算心里很激动,面上也很震惊。 很快称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50斤赚了60块。 饭店老板笑呵呵的说着,“小伙子,下次有,还得给老哥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