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昏君》 第1章 觉醒记忆 生存之艰 “嘶!好痛!”李耘阳用手敲了敲脑袋,双眼紧闭,脑袋里一阵嗡嗡,适应良久缓缓睁开眼睛,屋内光线有些昏暗,依旧能看清屋内破败简陋摆设。 “我没死?这是住在……老乡家里?嘶!”脑袋又是一阵疼痛,一股熟悉又陌生的记忆传来。 “不对,我这是重生了?还是古代封建社会,可这又怎么可能呢?”李耘阳坐起身,一脸吃惊的低头看了看自己一双有些黝黑粗糙的小手。 良久李耘阳一脸苦笑,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起身下了这个不算床的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所谓的床,就是木头、树枝、干草搭成的简陋床榻。唯一好点的就是有个破草席。 穿上草鞋,环视了一圈屋内的摆设,心里感叹一声‘真够穷的’。出了这个泥坯草屋。 屋外,是一圈篱笆围起的小院,右边有个草屋应该是家里的厨房。 “咕噜,咕噜。”肚里发出了一阵阵饥饿的抗议声。 不及多想,大步走进厨房,昏暗的厨房中,只有一口黑黝黝陶锅几个陶碗、陶罐摆放在土灶上。 李耘阳上前扒开坛坛罐罐看了又看,真就一点现成的食物都没有。只有一个罐子中有些磨的半碎且带着壳,应该是小米的粮食。 “呼!”长长叹了一口气,实在不忍心朝家里不多的粮食下手,捧起灶旁缺了一个口的陶罐,大口的喝着罐里的清水。 “咕咚咕咚。” 终于在喝了小半罐水后,饥饿感得到了缓解。 李耘阳放下陶罐,矗立原地回忆着记忆里这个家的状况,这个家一共五口人,除了父母,还有一对弟弟妹妹,这会儿父亲应该去镇上给富户打零工,干些扛大包之类的活计,母亲也许带着弟弟妹妹在田里干活或者进山挖野菜。 思索片刻,在家里一阵搜寻找出了些细绳背上背篓拿起柴刀,关上家里的门,寻着脑中的记忆,往村外的山里走。 一路上遇到好些村里的人,都点头微笑着敷衍,匆匆交错而过。 在这个封建王朝,吃都吃不饱的年代,各类苛捐杂税压的底层人喘不过气来,谁还在乎仁义礼智信。 出了村子,就是一大片农田,田里种着齐腰高的禾苗,此时正值上午,田里都有人在忙除草。 李耘阳远远朝着自家田地方向看了一眼,见果真有人在田地里忙活。应该是母亲,距离太远没有看到弟弟妹妹。 不做理会,疾步往山的方向走,走了约二里地,到了田地的边缘,田地紧挨是一条大河,大河有窄有宽,窄的河处有六七米宽,宽的河处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窄的河湾处,用数根粗大横木扎成排,拦河搭建了一座原木桥。 走在桥梁上李耘阳看了眼桥下的河水,河水呈碧绿色,远看呈现蔚蓝色如丝带般流向远方。 走过桥梁,不远处就是大山,隐约可见山上,也有人在山林中打柴采集。 李耘阳加快了些步伐,往山里走,不多时,面前就出现了数条通往山里的山道。 随便选了一条路就往山里走。右手拿着锈迹斑斑的铁质柴刀,防备着未知的危险,走了约十多分钟,就发现了一株五米多高的榆钱树,环视了眼周围看有没有危险。 见周围没有危险,李耘阳疾步上前,先撸了一把榆钱塞进嘴里咀嚼,顿时口中出现一股清新微甜,不做犹豫,一边大口吃着榆钱,一边警惕周边动静,狂炫了十几口榆钱。 就在此刻,眼角余光瞥见了今天的第一道荤腥,一条一米多长棕色的灰鼠蛇,咽下嘴里的榆钱,快步上前,灰鼠蛇一见有人接近,快速游动想要逃走。当了三十多年兵的李耘阳怎么可能让其逃走,握起柴刀一头瞄准,眼神一凝,柴刀被甩了出去,只听得“唰!”的一声。 蛇头与蛇身分离,上前拔起柴刀,将不断翻滚的蛇身扔进背篓里。继续朝山里进发,这次进山是寻找可以吃的食物,下一些兽套,逮一些小型猎物。吃了些榆钱肚里有食。赶山也更加有精神。 李耘阳一边赶山一边观察动物走动的痕迹,尤其是兔子的走过的路线,很快发现了一处草丛中有梅花脚印,走过去蹲下应该是兔子的脚印,于是沿着痕迹往一个方向走,这样也是脱离了原有的山道,几分钟过后沿着草丛痕迹追踪,发现了一处被杂草半遮半掩洞穴。 李耘阳观察了下洞口,见果真有兔子脚印,起身又观察了下布置陷阱的环境。片刻心中有数,放下背篓取出绳索制作起套绳子,用柴刀削了几根木楔子。 一会儿全部弄好后,把楔子钉入土里把绳套子安置在洞口一圈,兔子一旦露头就会触发启动陷阱装置,为了防止兔子咬断绳子逃走,李耘阳将绳子一端系在树叉子上,一旦触发,兔子就会被瞬间吊在半空无处着力,更不容易咬断绳子。 设置好绳套,起身离开继续寻找下一处可以设置陷阱之地。 “咦?金银花。”李耘阳忽的看见一侧有一片金银花,现在时值三月正是开花时节,金银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药用特性而闻名。花朵初开时为白色,经过一两天后变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其花蒂带红色,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金银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够宣散风热、清解血毒,对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效果显着。 “可惜现在不是最佳采摘时节。”李耘阳心里颇感惋惜的摇摇头。不过还是上前快速采摘起来,并记下位置。 不多时就把金银花采摘完,尽管现在七岁的身体有些疲乏,可为了以后能吃饱肚子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山里走,就这样满身是汗的李耘阳,继续一边下套一边采集,不时还得在树上划上特有的记号,以免找不到设置绳套的地点。 时间就在采集与设置陷阱中度过,爬在七米多高树杈上的李耘阳看了下西斜的太阳,明白再不回家就要天黑了,把鸟窝里的几颗鸟蛋放进怀里,就如猴子般灵活而稳健的下了树,捡起地上的背篓背上,往回去的山道上赶,临下山前,又去了趟那棵榆树处,把背篓里还剩不多的空间装满才下山。 再次跨上横木桥,见山上也有村里人担着木柴往村的方向走,于是加快了步伐,尽量的避开村里人,毕竟自家都吃不饱,别人看到自己采摘的东西也会跟着采集,那样采集的人多了,竞争也就越多。 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人呀还是自私点的好,帮人先帮己。毕竟自家也有着五口人要养活。 第2章 清理收获 做饭 避开了村中劳作归来的村里人,‘吱嘎’一声。李耘阳打开了自家的篱笆栅栏门,进了院中。 屋里听到院门被打开的声音,母亲李氏温声开口询问。 “谁呀?可是小阳回来了么?” “嗯。娘我回来了!”李耘阳脆脆回了声。 “咦?是大哥回来!”屋内又传来了一声小男孩的惊喜声音。 “小妹,快!看看大哥有没有带果子回来!” “嗯,嗯,嗯,小哥你等等我!”一声轻快银铃般的小丫头声音传来。 两个小家伙刚到门口,门就被李耘阳从外面打开。 “呀!哥哥!”说着两个小家伙就张手要往李耘阳怀里拱。 “停!我身上有吃的,别弄碎了。”李耘阳无奈,一手推着一个小家伙的脑门,防止他们近身把怀里的鸟蛋给弄碎了。 埋头往前冲的两个小家伙,被大哥抵住脑门,一听大哥说有好吃的,更是开心的往李耘阳怀里拱。 “停停停,再拱就真的碎了。”李耘阳也是无语,再次大声叫停。 终于两个小家伙停下了动作,两双童真的大眼睛放光的看着李耘阳。 “先等等,马上就要天黑了,先整理下山货。” 李耘阳双手支开两小,先把背篓放下,把怀里的几颗鸟蛋掏出,放到家里吃饭的矮桌上,叮嘱二人先不要动。 来到母亲身边坐下,见母亲在收拾挖来的野菜。仔细看了看有荠菜、灰灰菜、蒲公英等都是常见的野菜。 李氏也看到了长子背篓表面铺的一层榆钱叶,以为一背篓都是这种树叶子,疑惑问道“小阳,采这一背篓叶子干嘛?” “娘,这个叫榆钱叶可以生吃,也可以煮饭,且口感还不错。” “小阳,你咋知道这树叶能吃?可不能乱吃山里的东西。”李氏怕儿子饿了乱吃山里的东西,有些焦急询问。 “娘,且宽心,这是在山里偶然遇到的采药老郎中告诉儿的,且儿是看他吃了没事,儿才采摘的。”李耘阳无奈只得编出一个采药的老郎中来当说辞。 “呼!原来如此,你们兄妹三个可记得娘的话,外面不认识的东西可不能乱吃。”李氏神色严厉的叮嘱兄妹三人。 “知道了阿娘!” “嗯,娘。” …… 见三人都认真应答,李氏这才放心。 “娘,我今天采集的好东西可不止这一种,今天我跟着老郎中学了好些辨别草药的知识。” “哦?真的?”李氏顿时来了精神认真询问。 “嗯,你们不要吃惊,且还有蛇肉可食。”李耘阳先给母亲和两小打下预防针,以免他们没完没了的惊叫。 见目光都被背篓里的物品吸引过来,李耘阳把背篓最上层的榆钱一捧捧的捧到一旁的编筐里,在家人的好奇眼神中,取出了金银花、龙胆草、桑葚、三月泡、覆盆子、桑叶、大蓟、荠菜等。 当拿出两条没有头的蛇身时,还是把一家人吓了一跳,又拿出三只扭断脖子的白鹭幼鸟,还有背篓底部的二十多颗各色花纹的鸟蛋,一旁的家人当真是目瞪口呆。 “小阳,这些都是你今天采集的?”李氏久久不能回神的呆滞询问。 一旁的弟弟妹妹也是一脸呆滞的看着自家厉害的大哥,尤其是看到了那么多果子还有鸟蛋、白鹭。 两小的双眼更是放出光来,嘴角哈喇子都流了出来。 “嗯,娘,这些都是儿今天进山采集的,这里面有些你不认识的都是药材,也是那位老郎中告诉儿的,晒干炮制后可以卖到镇上药铺换些钱粮。”李耘阳回复着母亲,并分析了这些东西用途。 “嗯,我家小阳终于长大了,可以为家里分忧了。”李氏眼眶微红,慈爱的看着长子。 这时,一旁的小妹弱弱的开口道“大哥,这些可以吃了么?”说着还用小手指向那一小堆野果。 “嗯,当然可以吃,不过得清洗干净才能吃。”李耘阳一看就知道是老二撺掇的小妹,不过还是同意两人去吃野果。 一听大哥同意,老二立马开心大叫道“耶!大哥我去洗,我去洗。” 说着把分拣出来的三种野果都拿去厨房洗了,小妹也跟着跑了出去。 见清理野菜还要清理一阵。李耘阳开口道“母亲,我把这些鸟蛋都拿去煮了,待会儿在煮饭。” 李氏见近三十颗鸟蛋,有些迟疑道“小阳,都煮了会不会太多了?要不留点?” “娘,留着干嘛,吃完了儿再去掏,而且煮好的鸟蛋,放上几天也不会放坏。”李耘阳可不愿意留下,吃进肚里才是自己的,不把身体养好,以后怎么能干大事。 在母亲李氏不舍的眼神中,李耘阳兜起所有鸟蛋,去了厨房,把近三十个鸟蛋全放进陶锅里添了两碗水,用燧石打出火星,点燃了柴草,让院中吃水果的弟弟过来看下灶火。 自己则又回到屋内,拿起柴刀给两条灰鼠蛇剥皮清理内脏取出了四颗蛇胆,将两条剥了皮的蛇,放在粗木桩上“咔!咔!咔!” 一阵剁砍,粉白色的蛇肉,就被剁成了一块块。 李氏惊奇的看着今天有些与众不同的儿子,做事那叫一个麻利,切的蛇肉都大小均匀,她哪里知道这具七岁的身体里,加上这一世的七岁,也是活了近五十七岁的灵魂。 前世的李耘阳十六岁当兵,在南疆可是打过越南猴子,又到西疆打过阿三,两次战争都差点打到别人的首都,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从士兵一路升到团级。什么兵种没干过。 区区炊事班的活计,自然不在话下。 处理好了蛇肉,接着将三只白鹭幼鸟的绒毛拔掉,开膛将内脏清理出来,幼鸟还挺肥,一边清理鸟羽,一边问母亲。 “娘,你知道我们村附近哪里有竹林么?” “小阳你问竹林干嘛?有用?不过说起竹林济水北岸就有一大片竹林,都生长到济山山脚下了。”李氏好奇找竹子干嘛,还是耐心的告诉了李耘阳。 由于李耘阳原本的岁数也不大,所以很少涉猎那边,或者说没有觉醒前世记忆前,李耘阳都很少踏足过河北岸。 “娘,那片竹林是在北岸西侧么?从村子走过去要多远?” “嗯,约么有六里多。两刻钟估摸就能到。” 李耘阳心里默算了下,约么半小时就能到。 母子二人聊天中鸟肉也被处理好了,剁成了肉块。 “娘,鸟蛋估摸熟了,你把鸟蛋盛出放进凉水中冷却。我把蛇肉鸟肉清洗下。” “好,娘这就去。”李氏端起清理好的野菜去了厨房。 李耘阳也端起蛇肉、鸟肉来到院中,在院中的水瓮处舀水清洗起肉来。几番冲洗干净后端到了厨房,放到灶旁。母亲已经把鸟蛋捞出放在冷水中,见自己把肉清洗好,端起野菜也去清洗了。 李耘阳把鸟肚子里掏出的三块肥油,切碎放进陶锅中煸炒炼油,不多时在一阵‘呲呲,噼啪噼啪’声中鸟油被炼化,用陶勺打出一部分油脂储存留待它用,放入鸟肉在锅中煸炒,没有任何去腥调味料,只能煸炒煸干去除腥味,等肉煸至焦黄色,加入清水炖煮。 一旁的弟弟妹妹,不知何时趴在锅边嘴角都流出了晶莹的口水,两个小鼻子不停耸动着,用力的吸着厨房中因鸟肉煸炒而四处飘散的香味。 李耘阳嫌弃的,把他俩赶去一边。“二狗、小丫。你俩都离锅远些,口水都快流锅里了,都去院里玩去,好了会叫你俩。”给灶里添了两根木柴。 两小慑于老大的权威,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厨房,却也没有走远,就在厨房门口等着。 烧火的李耘阳无意中瞥见厨房一角落,有一块薄石板,起身过去拿起观察了下。“可以先把蛇肉煎一下在煮粥。对,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