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年代文:恶毒女配的逆袭路》 第618章 说不通沈舒玉也得去一趟,李乐花是个读书的料子, 现在读书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 李乐花要是不读书,她将来的日子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 除了嫁人生子还是嫁人生子。 顾健东听她说要去家访, 是支持她的, “明天子我没事,我陪你去。” “不用, 你在家带儿子就行,也不远,我很快就回来了。” 沈舒玉不让他陪,她上午没课, 沈舒玉吃了早饭, 喂饱儿子,她骑自行车出去了。 顾健东不放心她自己去, 借了一辆自行车不远不近的跟着。 沈舒玉一路问路, 来到李乐花家, 李乐花一直在家里等她,看到她, 抱着弟弟小跑出来。 “沈老师,你来了。” 听闺女喊老师, 李乐花她爸李山从屋里出来, “是乐花老师啊, 来, 老师您坐, 妈, 乐花老师来了, 您炒个菜。” “炒什么菜, 是老师, 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来,我们自己家都没菜吃, 哪里有菜招待什么老师。”屋里传出来老太太的声音。 李山尴尬的笑笑, “老师, 孩子她奶身体不太舒服, 说话冲了一点,你坐, 我去炒菜 。” “不用炒菜, 我吃饱才来的,我听乐花说不读书了, 我来了解一些情况。 乐花爸爸, 乐花在读书方面是有天赋的, 在班里成绩一直都是第一名,人也好学,怎么就不让孩子读书了呢?” 李山还没说话呢, 她娘李老太太出来了, “ 一个丫头片子,将来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 花钱给她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说不读就是不读了,你一个老师不在学校好好教训我家干什么? 滚 ,滚, 出去, 多管闲事。” 李老太太想推沈舒玉出去,沈舒玉看着好欺负,李老太太以为一推就能把人推出去,没想到都使出全身力气了, 人还是在原地一动不动,李老太太傻眼了, 这老师看着娇滴滴的, 怎么比石磨还重? 沈舒玉都怕老太太推她, 把自己给抻着了, 回来赖她,“乐花, 过来扶你奶回屋休息。” 沈舒玉接着搂住李老太太的手, 李乐花扶她奶另外一边手,李老太太还没反应过来这是干啥呢, 就已经被沈舒玉架回屋里了。 “乐花, 想读书, 把你奶的门给关上, 别让她出来, 老师和你爸妈聊聊。” 李乐花顺手把她奶的屋子给上锁了,李老太太怎么喊, 她都不开。 李山不知道闺女的老师来家里做什么,还是客气的把她带到屋里,李乐花她妈还在坐月子,听到家里有老师来,她是想出去的,儿子要吃奶,她这才没出去。 一会儿功夫,孩子喂饱了, 沈舒玉也进来了。 李乐花她妈知道老师的来意 ,开口道, “是沈老师吧,我知道沈老师来家里是想劝我们让乐花回去读书。 但是家里的情况估计你也听乐花说了,家里都是乐花她奶说了算 ,我和乐花她爸在家里说不上话, 也没钱让她念书。” 学校不用交学费, 但是课本费是要的。 沈舒玉只问一句,“你们想让孩子读书吗?” “当然想。” 现在虽然不能考大学了,但是谁都知道读书对孩子好。 他们想问题是就好解决了,沈舒玉在屋里和他们聊了半个小时, 期间李老太太不停的在屋里叫骂,沈舒玉充耳不闻。 出来的时候告诉李乐花, “乐花, 明天回学校读书。” 李乐花有点不敢相信,眼里充满光 , “沈老师,真的吗,我真的可以读书吗?” 第619章 “可以。” “我奶她?” “你奶会同意的。” 沈舒玉出来, 李山给沈舒玉塞了两个土豆, 沈舒玉没要, “留给乐花吃。” 出来一段时间,她才发现顾健东带着白萝卜和孩子和她一块过来了。 “顾健东, 我不是说让你在家吗, 怎么出来了。” “白萝卜非要出来, 没办法, 我只好带它出来转转。” 沈舒玉哪里信, 这男人分明是关心她。 两人骑车回家,顾健东才问她, “孩子能来上学吗。” “能来。” 顾健东立马夸,“我媳妇真行。” 沈舒玉掐了一把他的腰,“晚上还有更行的。” 沈舒玉现在身体恢复了, 瞅见他这张脸,这身材, 开始有想法了。 顾健东比她还馋呢, 媳妇都开始邀请他了,他一个大男人, 不表示表示也说不过去。 “舒玉,儿子饿了, 你喂喂他。” 沈舒玉喂饱了儿子 , 顾健东把儿子放在隔壁的屋子,让白萝卜看着。 他自己把屋门一关, “舒玉,我也饿了。” 沈舒玉: “ ……” 两人都是忍了好久,现在天还没黑,沈舒玉就已经被抱上炕了。 今天是顾健东主导, 他们是一边干活, 一边研究书。 沈舒玉不知道自己换了多少个动作,但是是一直配合。 两人在这方面都很契合,运动到最后, 两人大汗淋漓, 直喘气。 “顾健东,你这不行啊, 之前都是从白天到晚上到。” 男人就不能说不行, 被这话一刺激, 顾健东那是铆足了劲干活。 沈舒玉是想扇自己嘴巴子的, 没事说啥不行,看把男人刺激的。 “顾健东,我累了, 我想睡觉。” 顾健东哪里肯放过她 , “天还没黑, 天黑了才能睡觉。” 沈舒玉是真的累得够呛,晚饭都没吃, 一觉睡到天亮。 今天早上不用顾健东喊 ,沈舒玉自己醒了,是被饿醒的。 低头一看自己身上的痕迹, 得,今天要戴围巾了。 得亏现在还冷, 她戴围巾也没啥。 沈秋回了家,江自强是三天两头过来问顾健东沈秋有没有寄信过来,信里有没有提起他。 得到的答案是没有,江自强沉默两天,又颠颠的跑过来和顾健东说, “小秋要是寄信过来, 你回信的时候, 提一下我。 我下下个月能休假, 你说说到时候我去沈家坝大队怎么样。 ” 江自强觉得自己不能光等着,小秋那么好的一个姑娘,他在部队, 回头要是被别人骗走怎么办? “你想去就去, 但是我得提前和你说好了,小秋是舒玉妹妹, 也就是我亲妹妹, 你和她相处要注意分寸, 不能有让她不舒服的地方, 要是有, 我第一个揍你。” 江自强为了能娶到媳妇,休假第一件事就是去沈家坝大队。 他去沈家坝大队,带了不少东西, 大包小包的,沈老太看到这孩子就高兴, “沈奶奶不是说了, 人来就行了, 咋还带那么多东西,你这孩子也太见外了。” 来家里一趟买这么多东西,这得花多少钱,沈老太在心里已经盘算这孩子回去的时候要装什么东西给他。 家里的山货不是什么值钱,但是好吃,拿来送礼也不丢人。 “沈奶奶,也没买什么,就是一些吃的,这些就当我住在家里的伙食费了。”江自强笑着说。 “你这孩子,来家里, 沈奶奶还能饿着你,这次来, 能在家里住多久?” 这次休假,江自强有半个月的假期, “能住五六天。” “那行,这几天你就住健东的屋子,屋子干净着呢,你二姑天天都擦灰尘。” 第620章 “好。”江自强看了一圈家里,沈家保他们都在, 他装作不经意的问, “小秋不在家啊,是不是还在上班?” 沈春玲回来和李彩霞说江自强对侄女殷勤的事了,李彩霞听了,可是乐坏了, 他们对江自强这孩子也算是知根知底,那是俩孩子能凑一对,她这个当娘的是非常高兴的。 现在听到他一来就问自个闺女,可不是把她闺女放在心上了吗,“小秋,还在上班呢, 自强啊,你要是没事,跑一趟公社, 帮二伯娘把小秋接回来,她一个姑娘家家的,一个人下班二伯娘也不放心。” 沈家国嘴角抽了抽,他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那个虎了吧唧的妹妹, 去哪都带着鞋锥, 要是谁惹她 ,二话不说开始扎人, 那是能扎多深扎多深,老疼了。 让他去接沈秋, 江自强是求之不得的 , 二房还有一辆自行车,江自强踩自行车出去了。 沈秋不知道江自强是专门来接她的, 下班看到江自强在门口还挺惊讶的, “江大哥, 你咋在这? 是来这边出任务吗?” 江自强平时也是有点严肃的,怕自己太严肃了, 这丫头不和它说话,他呲着大牙, “不是出任务,这边山清水秀,我休假来这边休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住在你家,你俩不放心,你娘不放心你一个人下班要我来接你。” “这样啊,你休假来我们沈家坝大队就对了, 我们这边啥都有, 我娘也真是的,我都这么大了,她有啥不放心的,还要麻烦你过来接我。” 沈秋拍拍口袋, “江大哥,我发工资了, 走,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 “那走。” 沈秋自己有自行车, 江自强想搭她去国营饭店今天是没机会了, 两人骑行车到了国营饭店, 沈秋十分豪气 , “江大哥, 想吃啥尽管点, 我有钱有票。” 江自强没客气, 今天她请,明天他才有机会说他请,两人有来有往, 相处多了,感情不就处出来了吗。 国营饭店今天那没有肉, 只有面条、饺子, 江自强点了一份饺子, 沈秋点了一份面条, “江大哥,你来, 咋不写个信给我。” 江自强能说啥,他都给这丫头写了好几封信,她一封都没回。 沈秋也是想到自己没回信的事了, “江大哥, 我不是故意不回信的, 我是想多攒几封信, 一起给你回的, 要不然太费钱了。” 有这钱, 她还不如给小泽买新衣服呢。 江自强没和她说写信的事, “这次我来沈家坝大队,你有空可得带我四处转转。” “好说, 明天我休息, 我们上山玩。” 吃饱了,两人骑车回家。 李彩霞在家里高高兴兴的做饭, 连回娘家拿回来的腊肉都拿出来了。 沈二伯没她这么高兴, 江自强惦记他闺女,他这个当老父亲的, 总有种闺女被野猪拱走的感觉, 一点都不得劲。 “两个孩子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就把他当成女婿看待了?万一闺女不喜欢他呢。” “我自己生的闺女我还不了解,小秋她是没开窍, 要是开窍了, 她能立马办酒席。 要是闺女真不喜欢自强那孩子也没啥, 这孩子是健东的好兄弟,来我们家, 我们对他好点也是应该的。” 孩子有缘份, 他们双手赞成, 要是没缘分,那她也不会强迫闺女让她嫁给一个自己自认为好的孩子。 沈秋和江自强骑自行车有说有笑一块回来, 抱孩子出来转的沈雪看见了,看到这一幕她觉得很刺眼, 她是见不得自己的堂姐妹过得比她好。 那个男人谁都能看出他对沈秋有意思,看那身衣服, 还是个军人, 气质气度都不差。 怕沈秋嫁得好, 她在沈秋面前没有优越感,来找她娘问话了, “娘,我看见小秋和个男人有说有笑的,她不会是有对象了吧? 我瞅那男人好像不是很正派, 小秋要是嫁给那样的男人, 以后的日子不定怎么难过呢, 她要是想嫁给那男人, 你可得拦着点。 要我说, 小秋那样泼辣的性子, 就应该嫁给咱附近的好小伙。” 他们十里八村, 没一个后生是十分有出息的,沈秋就应该嫁给那些没出息的人才对。 刘盼睇还能不了解她的心思, 她就是见不得别人比她好, 这丫头的心眼比针眼还小。 “啥对象, 那是健东的好兄弟, 休假来看家里老头、老太太的。 你这孩子你看看你说的啥话, 小秋多文静的一个姑娘,你自己泼辣,还说别人了呢。 你让她嫁给附近的好小伙, 当初你咋不嫁呢?” 她能嫁吗 ,都是泥腿子 ,嫁给泥腿子 ,她一辈子都吃不上三菜一汤。 虽然她嫁给景尘了, 到现在也没吃上三菜一汤! 她的景尘优秀,现在吃不上, 以后总会吃上的, 她的男人, 她的儿子, 以后都是优秀的大人物。 “娘,那能一样吗, 小秋又不像我那么优秀,我这样优秀的人, 自然是要嫁给最优秀的男人了。 等以后景尘有能耐了,我要啥有啥, 天天吃香喝辣的,吃一半丢一半。” “你还吃一半丢一半, 现在连个糊糊都混不上, 行了, 刘婶还有事,不和你聊了,家里没野菜了吧,赶紧上山挖野菜吧你。 ” 第622章 江自强不太了解沈雪的事,他知道沈雪是沈家三房的闺女, 抓了野鸡、野兔过来,还想着和沈雪打个招呼。 看到沈秋对沈雪这态度,又看到沈雪对他挤眼睛, 江自强是不打算打招呼了, 她说的话,他也装作没听见。 看江自强不理她 , 沈雪在心里吐槽江自强是榆木疙瘩,她这样好看的女人冲他抛媚眼, 他是半点都接收不到。 “沈雪, 受伤了, 赶紧回家,我们还要忙。”沈家保给她找了一根棍子。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 她受了伤,一只野鸡都捞不到 ,让她回家, 她的伤不是白受了吗。 “大哥,你们需要帮忙吧, 我的伤没事,你们不用担心我, 我在这帮你们。” 谁关心她了,沈秋那白眼翻个不停。 她不回去, 沈秋、沈家保他们也没管她,反正她受伤了, 没他们走得快。 沈秋他们走得快, 沈雪跟都不跟上,跟了一段时间, 看跟不上了, 只能在原地骂他们。 回去的路上, 她四处找江自强他们布下的陷阱,看有没有野味掉进去 ,她好带回去。 野味没捡到 ,沈雪掉了两次他们布置的陷阱, 浑身都是伤的杵着拐杖回来。 “景尘,扶我去村医那拿药。” 周景尘: “ ……”他就知道! 看到沈雪的伤, 周景尘庆幸自己没去, 他要是去了, 浑身是伤的就是他了。 他敷衍的关心, “小雪, 怎么把自己搞成这副样子,你这样, 我会很心疼的你知不知道。” 嘴里说着心疼, 周景尘屁股都没挪一下, 扶都不带扶的。 沈雪却很感动, “景尘,你要是心疼,明天给我买的确良吧,麦乳精也买一罐,家里没麦乳精喝了。” 周景尘: “……”明知道这女人得寸进尺,他就应该当哑巴。 “小雪,家里不是还有麦乳精吗,的确良布料你也有, 不需要买了吧。” 说到麦乳精, 周景尘心里就来气,这女人买了一罐麦乳精, 那是一口都不舍得给他吃,怕他半夜偷吃, 睡觉都抱着麦乳精睡觉。 口口声声说爱他,要是有点什么好吃的, 那是一口都不带给他吃的, 他周景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女人。 自己手里有钱,还天天惦记他的那点钱。 “不行,景尘,你要是不买给我, 我半夜总容易睡不着,我半夜睡不着,就想磨刀砍猪草。” 周景尘: “ ……” 周景尘除了在心里埋怨自己命苦,其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没有回城名额, 他离开不了沈家坝大队。 “行, 你说买什么就买,都听你的。”两人自带草药到村医室,村医现在看到他们, 都想关门了 , 这两口子,不是这个伤就是那个伤,他拿回来的那点伤药都被他们包圆了。 沈秋、江自强他们在山里待了一整天,下山的时候,沈秋背笼都是野鸡、野兔,沈家保他们在后面还抬了一头野猪。 野猪是江自强和沈家保他们一起打的,有江自强在,他们都没受伤。 野猪抬到大队,男女老少看到这野猪,脸上都是笑容, 有野猪, 他们啥也没干 ,平白有野猪肉吃,这谁能不高兴。 沈雪受了一身伤回来,一只野鸡都捞不到, 还想说回来举报他们抓到野味不上交。 转头他们又抬回来一头野猪,有野猪在前头, 谁管他们抓的野鸡、野兔,她要是说了,估计野猪肉都不到。 沈雪只能在心里憋着气, 她心里憋着气, 就想好好爱一下她男人,她自己全身疼, 她的景尘一点伤都没有, 她看着一点都不得劲。 第623章 到家, 沈雪开始拿鞭子爱她男人了,把周景尘打得浑身是伤她才罢休。 被沈雪打周景尘现在是一点都不生气, 他发现被沈雪打习惯了, 要是不被她打, 他的皮还有点痒, 浑身不适应。 两人带着伤, 抱着孩子出来领野猪肉, 大伙看到他们两口子都有伤, 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两口子都是奇葩人。 “哟 ,小雪丫头,又爱你男人了?” 沈雪抱着儿子, 脸上是甜蜜的笑, “是呢, 景尘就是这样, 我要是不爱他,他非得跟我闹, 自个的男人不得宠着吗。 他三大娘, 你知道你男人天天为啥和你吆五喝六不?” “为啥?” “你太惯着三大爷了,男人就不能惯着, 你得让三大爷知道谁才是家里的老大,你得让三大爷感受你对他的爱。 平时就得多拿鞭子招呼在他身上……” 三大娘的男人嗓门大, 说起话来, 跟吼似的,沈雪一直觉得三大娘的男人对她不好, 还和三大娘分享自己的驯夫心得。 在旁边听的三大爷:“……” 小时候挺乖的一个丫头,长大咋就成这样了。 之前知青点的知青都挺看不上周景尘的, 听了沈雪的话 ,现在都开始同情周景尘了。 娶了沈雪这样的女人, 这日子过得也挺难的。 野猪肉分了, 江自强在晒谷场那边和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才回家。 狗蛋、金宝他们知道江自强和他们健东哥是玩得好的兄弟,一口一个自强哥 ,喊得很亲切。 还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糖拿给江自强,学着大人有模有样拜托江自强在部队多多照顾他们健东哥、舒玉姐, 差点没把江自强整哭。 他总算知道好兄弟为什么沈家坝大队了, 他要是有这么一群单纯的孩子惦记, 他也会喜欢这里。 小泽两个月多了, 顾健东要出任务,家里只有沈舒玉在家照顾儿子他都不放心, “舒玉,我出出任务起码要半个月,我让王嫂子过来帮忙照顾一下吧,要不然你自己一个人在家, 忙活不过来。” “不用,家里又没有什么活要干,你安心出任务, 不用操心家里。” “我担心你累着。” “我累不着的, 我顶多是做个饭, 洗个衣服, 小泽现在还不会爬, 我忙的时候, 放小泽在炕上, 白萝卜在屋里看着,我累不着。 不是晚上就要出任务了, 我给你收拾收拾行李。” 顾健东想多抱一会儿儿子,她说收拾行李,顾健东没拦着, 舒玉给他收拾几件衣服, 累不着。 沈舒玉给他收拾好行李, 又给他做了不少吃的 ,让他带上路上吃。 每次出任务,沈舒玉都给他装好几瓶灵泉水,沈舒玉不知道他每次出任务有没有危险 ,顾健东他只会说没有危险, 沈舒玉索性也不问了, 在家等着他回来。 顾健东知道她给的水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让自己战友喝。 “舒玉, 我走了。” “去吧,注意安全, 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一句我和孩子在家等你,顾健东心里立刻被填满了。 顾健东出任务,家里就剩沈舒玉和孩子还有白萝卜。 有了小泽, 白萝卜不像之前那么爱出溜达了,基本都是在家里看着孩子。 王嫂子说要积酸菜, 沈舒玉推着孩子过去隔壁,小推车是沈老头来部队给曾孙孙做的,放个垫被, 孩子放在里面推着,去哪都方便。 她过来,白萝卜跟着过来帮看孩子。 王嫂子是每次见到白萝卜都会说一句,“好狗。” “看白萝卜多懂事, 看每次看到你家白萝卜,我都想养一条狗了。” “嫂子想养就养呗。” “养不了, 我家小子那么喜欢狗,要是家里真养狗了, 他能一天到晚抱着狗玩,作业都不用写了,学也不用上了。” 沈舒玉想想也是,强国这孩子确实挺喜欢狗的, 每天放学都会来她家找白萝卜玩。 沈舒玉帮王嫂子积好酸菜,有人过来找她了, “沈老师,你婆婆来了, 在大门口。” 婆婆来了?沈舒玉都没听婆婆说过要来,这会儿听到婆婆来,她是一点准备都没有,推着孩子和白萝卜小跑到家属院门口,“妈, 来了,咋不提前说一声, 我好去车站接你啊。” 看地上这么多东西,沈舒玉都不知道婆婆怎么拿过来的。 “妈认识路, 不用接, 这是我大孙子吧,真让胖呼。” 苏月如伸手想抱抱自己大孙子, 伸到一半,手又伸了回去 ,“奶奶身上都是味,可别熏着我大孙子了。 ” “妈,你看小泽笑了, 这是知道他奶来看他, 高兴着咧。 妈, 你推小泽,东西放着我来拿。” 苏月如是稀罕孙子,可她更稀罕儿媳妇, 这么多东西,哪能让儿媳妇自个拿 , “一起拿。” 东西太多,白萝卜嘴里都叼着一袋子东西。 刚到家, 苏月如就想去洗澡,“舒玉, 你们这不是有澡堂子, 带妈过去一趟, 妈得好好搓搓澡。” 苏月如在大西北那边,好几月才洗一次澡, 洗澡也放肆洗,来到这边可不得舒舒服服洗一次, 好稀罕她的大孙子。 “妈 , 我做了包子, 你吃个包子在过去洗吧。” “要不说有儿媳妇好呢,看看,多贴心。” 第624章 苏月如在大西北那边,心里惦记,儿子、儿媳妇, 大孙子又出生了, 看到儿媳妇寄来的照片, 那是整天拿着大孙子的照片看。 心里是在惦记, 和丈夫一商量, 苏月如直接买票过来了。 丈夫是抽不开身 ,她自己是能过来的,不想麻烦儿子、儿媳妇来接,来之前也没有告诉两个孩子。 婆婆吃饱 , 沈舒玉带婆婆去了澡堂子,苏月红都有好长时间没洗澡了, 在里面一洗就是一个多小时。 “舒玉, 等久了吧, 我们回家。” “妈 ,不着急, 你在把头发擦擦。”头发不擦干,出去外面还是有点凉的。 苏月如倒是不觉得凉, 就怕抱孩子,水滴到大孙子, 在澡堂子擦干头发了, 才回去。 回去孩子是苏月如抱得的, 看着怀里白白胖胖的大孙子,苏月如是满脸笑容, “ 小泽长得跟他爸小时候一模一样, 你爸每天都要看几遍孩子的照片,也就是他走不开,他要是能走开,早来部队看你们了。” “妈,等学校放假了,我带孩子去大西北让爸看看。” 沈舒玉是一直有这个打算,都惦记孩子,她带孩子去就行了。 “可别 ,那边条件那么差,小泽还小,受不了那边的环境,你爸想孩子,他多看看孩子就是了。” 大孙子小,去到那边要是水土不服,可受罪了, 小孩子的抵抗力可不比大人。 这点沈舒玉也想到了, 她有灵泉水,现在小泽基本上是天天喝灵泉水, 他的身子比其他的孩子还要强壮。 “妈 , 今晚想吃啥, 我来做。”家里什么都有, 是什么都不缺,也不用跑出去买了。 “吃啥都行,妈不挑,做你喜欢吃的,妈来做。” 苏月如拿了不少东西来,她那里是没有什么东西的, 都是出来县城, 在县城买的,大包小包, 加起来也有不少东西。 她把东西拿出来,“舒玉,这些东西放哪合适?” “妈, 您坐着, 我来放。”婆婆带了不少腊肉过来,沈舒玉都挂在厨房了, 还有一些当地的特产,沈舒玉没吃过 , “妈, 下次过来,别拿那么多东西了, 怪沉的。 下次来,得和我们提前说, 我们直接去车站接您, 省得您还得找车。” 部队还是比较偏的,运气好, 半道上遇到部队的车还能拦,要是运气好,连个牛车都没有,只能腿着来部队了,怪远的。 “不沉, 又不用妈一直拿, 放车上就好了, 妈知道了, 下次来提前说,让你们去车站接。” “健东出任务什么时候的能回来?”苏月如也是来部队才知道出任务去了。 得亏她来了, 要不然让舒玉一个人在家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这不得把身体累坏。 “说是半个月。” “那妈在这边待一个月。” 婆婆在家里,沈舒玉是高兴的,“妈,我巴不得您一直和我们住呢,就是 爸自己一个人在那边能行吗?他忙起来老是忘记吃饭。” “他都这么大人了, 能照顾好自己,你不用担心他。 我来时和你舅妈打招呼了,粮食也拿给你舅妈了, 你舅妈做饭, 顺便把你爸那份给你做了, 做好了,喊他回来吃饭,他饿不着 。 你舅舅、舅妈,知道我要来, 他们跑了一趟县城,买了布料, 这块布料是他们托我带来给你的。 你舅妈给小泽做了一套衣服, 虎头鞋也做了一双。” 沈舒玉接过衣服、虎头鞋,衣服、鞋子针尖都很细密,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做的。 他们在那边, 从早忙到晚,只有晚上有空闲时间, 衣服 、鞋子舅妈肯定是晚上做的,要耗费不少时间。 第625章 沈舒玉心里感动, 这就是亲人,挂念、关心自己的亲人。 “妈, 我舅舅、舅妈在那边还好不?” “挺好的,之前条件那么艰苦都扛过来了, 现在更不用说了, 你们时常寄东西过去, 吃穿都有,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之前一到冬天,你舅妈身体虚得不行,现在吃好了,穿暖了,冬天她还能出去干活。 这是你舅舅、舅妈写的信, 你看看。” 沈舒玉接过信,信里都是舅舅、舅妈关心自己和孩子的话, 最后是让她回沈家坝大队的时候,帮忙带个话,让牛棚里的外公、外婆不用担心他们, 他们一切都好。 苏月如看不早了, 去厨房开始做饭,晚上苏月红炒了个小炒肉, 炖了萝卜排骨汤。 “妈,你炖的汤真好喝,这小炒肉也不错。” 看合她胃口, 苏月如也高兴, “你多吃点, 喜欢吃,妈天天给你做。” 婆媳高高兴兴吃了一顿晚饭,苏月如在火车上坐了那么久的车, 吃饱开始犯困了,沈舒玉铺好床让婆婆进屋休息, “妈,今晚您早点睡。” 苏月如知道自己休息好了,才能照顾好儿媳妇、大孙子,她早早睡下了。 顾健东不在家,沈舒玉晚上都不怎么睡得着,加上晚上又要起来喂孩子, 早上起来那黑眼圈老深了, “舒玉,昨晚是不是没睡好?” “是没睡好, 顾健东不在身边, 我有点不习惯。” 这点苏月如是没办法了,她代替不了儿子。 早饭苏月如做好了,有婆婆在,沈舒玉上课不用带儿子去。 小泽昨天头一次见到奶奶, 小家伙对奶奶是生疏的, 到苏月如怀里, 那嘴巴是一扁一扁的,眼泪汪汪的看着妈, 奶奶抱多了,今天抱,小家伙嘴巴倒是不扁了。 就是听到不带他去上课, 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沈舒玉见不得儿子这副样子,都差点想要伸手抱他去上课了。 但是婆婆来,长辈就想多抱抱孩子,可不得让婆婆和宝宝多相处。 沈舒玉别过脸,出去上课去了,没带儿子。 儿子不带身边, 沈舒玉这个当妈的是挺惦记的, 一下课就跑回家, “妈, 小泽有没有闹人?” “没有,我大孙子可乖了, 一点都没闹, 小泽怕是有些饿了, 你喂喂他, 喂饱你好去上课。” 沈舒玉在家喂饱儿子,去学校接着上课 ,在学校上课好处就是离家近,她想回家, 骑几分钟自行车就到家了。 家里有婆婆, 沈舒玉是下班回来就有饭吃, 家里也有人说话了。 知道爷奶担心他们照顾不来孩子,婆婆来的当天, 沈舒玉就发电报回家了,说婆婆来了。 沈老太知道, 这才不担心大孙女, “乖宝她婆婆来了好,健东出任务了,要是只有乖宝一个人在家, 我还真不放心。” 沈老头说她,“你就是多余操心, 孩子那么大了,你还整天操心, 这下子晚上能睡个踏实觉了吧。” 自从从部队回来,老婆子晚上睡觉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拉他起来唠嗑,沈老头是真顶不住了。 “我就乐意操心怎么了, 去, 去, 你个糟老头子, 我不乐意和你说话, 一边去。” 沈老头: “……” 院子的菜沈舒玉吃腻了, 打算换其他的蔬菜种, 趁没课 ,沈舒玉和婆婆一块把院子的菜给拔了, 晒成干菜,留着慢慢吃。 大西北那边环境摆在那,菜是不好种活的。 苏月如来部队看到儿媳妇种的菜, 张口闭口夸儿媳妇能干,这绿油油的菜, 光是看着就让人高兴。 第626章 婆媳俩忙了一下午,才把地里的菜给拔完, “舒玉, 累了吧, 你坐下来歇歇,妈做饭。” 就拔几颗菜, 沈舒玉哪里累, 婆婆进去做饭,她在院子把地给翻了, 翻好地 ,明天能直接下种子。 下种子的事不用沈舒玉忙活, 苏月如趁儿媳妇上课,直接把种子给下了。 “妈 ,你怎么不的等我回来在干?” “就这么一点活, 小泽睡觉,我顺手把种子给下了, 省得你回来还得忙活。” 沈舒玉和婆婆是没有婆媳矛盾的,苏月如来的这几天,沈舒玉和婆婆都相处得很好,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们是亲母女。 她们这婆媳关系, 把隔壁王嫂子羡慕得够呛, “你婆婆对你是真好, 来这边事事都帮你操心,你吃啥、买啥,你婆婆也不说,你要是不说是婆婆, 我还以为是你亲妈呢。” 舒玉妹子过的日子,她在隔壁, 每天吃啥买啥,她基本都知道。 按照属于妹子这花钱的手法,在大多数婆婆眼里就是败家婆娘。 不说骂,不给儿媳妇甩脸子都算不错的婆婆了。 顾团长他妈不仅不给儿媳妇甩脸子 ,还劝儿媳妇多买点,她可是听见了, 舒玉妹子婆婆还拿自己的工资出来让儿媳妇使劲花。 这要是她的婆婆,她做梦都梦笑醒。 沈舒玉笑道, “在我心里,我婆婆就是我亲妈。” 王嫂子懂了,人家一口一个妈, 叫得亲切,婆婆能不对儿媳妇好吗。 王嫂子说起沈舒玉的婆婆, 又说起自己的婆婆,“我婆婆写信说过几天来看她的大孙子, 到时候怕是家里又点吵,舒玉妹子你多担待着点。” 沈舒玉还以为是王嫂子婆婆说话嗓门大, 没想到她说的吵是吵架的吵。 王嫂子婆婆来了, 来的时候把一家子都带上来, 沈舒玉下班回来时看见了,门口乌啦啦一群人,怎么说也有二十个人。 还没进屋呢,就听到有个嫂子说, “大嫂, 你怎么回事,知道我们来, 这门也不知道开大一点, 这样我们怎么进去。” 语气都是不耐烦。 沈舒玉进屋没多会儿, 王嫂子过来了, 过来接碗筷的, “舒玉,家里不够碗筷, 我同你借几个碗。” 沈舒玉家里平时只有她和健东,家里没有备多少碗筷, 沈舒玉只能借三个碗,三双筷子给她。 家里人多,王嫂子过来借 ,还得去其他家借,“舒玉妹子,等用完了, 我拿过来还你。” “不着急,嫂子, 你先用着。”看王嫂子婆家这架势, 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乡下那么快的。 “那嫂子就不跟你客气了。” 沈舒玉和婆婆吃着饭呢,隔壁传来叮叮哐哐的声音, 像是摔锅铲的声音。 把睡着的小泽都给吓醒了,沈舒玉赶紧哄儿子。 其实两家相隔得不算近,就是院子共用一堵墙,她们在屋里都听得到,可想而知隔壁的动静有多大。 朱强国这孩子哭着跑过来, “婶子, 我妈和我奶, 我婶子她们吵架了, 我怕。” 沈舒玉让孩子坐下来, “强国不哭, 坐下来和婶子说说是咋回事。” “我奶他们来 ,我妈炒了老多菜了,还做了包子, 吃饭的时候, 我奶她们看到没肉, 把锅铲给甩了。 还骂我妈说她不孝,说她不待见公婆,不待见妯娌。 我奶一直不喜欢我妈, 老是看不惯我妈, 婶子, 你说我该怎么办?” “你爸呢?” “我爸在旁边装鹌鹑,一声不吭。” 沈舒玉: “……” 讲真 ,这样的婆家真是谁嫁谁倒霉。 苏月如在旁边听了也是直皱眉,这样的婆家,嫁进去,得受一辈子委屈。 要是丈夫站在自己这一边还好,丈夫装鹌鹑,沉默可比暴力还让人心寒。 “强国还没吃饭吧, 先吃饭,大人的事,让大人处理,强国先把饭吃了,吃饱饭你才有力气护妈妈。” 朱强国这孩子确实是知道护妈妈的,在沈舒玉家吃饱饭,小跑着回去了。 没多久沈舒玉就听到强国那孩子的声音, “你们欺负我妈,等我长大了,别指着我孝敬你们,你们怎么对我妈,我长大了就怎么对你们。 爸, 你也是,你现在装鹌鹑,以后你靠我了, 我也装鹌鹑。” 隔壁安静了! 沈舒玉以为隔壁不会在吵起来了,到半夜, 又开始吵了,快到天亮才消停。 沈舒玉早上打开大门,看到王嫂子满脸歉意 ,“舒玉,昨晚吵着你们了吧,真是不好意思, 我会尽快让我婆婆她们回去的。” 沈舒玉抬眼看到她脸上的巴掌印, “嫂子,不说这个,先进来, 我给你涂点药。” 被婆婆打一巴掌, 男人沉默,王嫂子没哭,沈舒玉帮她涂药 ,王嫂子哭了。 “舒玉,我嫁错人了, 你说我还能有后悔的机会吗?” “当然有, 嫂子你是嫁人,又不是和他绑在一起了,一辈子那么长,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行。” “我知道了。” 沈舒玉中午下课回来, 从别的嫂子嘴里知道王嫂子带着儿子回娘家了。 家里没人伺候朱家一家老小,朱家老子在隔壁是不停的闹腾。 有王嫂子在,朱家老太太是使劲搓磨儿媳妇,现在儿媳妇走了,老太太就烦儿子。 第627章 有自己媳妇在,朱营长可以事不关己,当个局外人。 现在自己媳妇不在家了, 朱营长被老娘天天烦,他是直接不回家住了。 他们两口子不在家, 朱老太太带着儿子、儿媳妇他们住更舒畅,屋子里的粮食他们是可劲的造,那么多人呢,原本可以吃两个月的粮食,他们吃半个月就没了。 粮食没了,王嫂子、朱营长又不在家,朱老太太把主意打到隔壁沈舒玉家了, 拿着大袋子过来, “是顾团长他妈吧, 我听我家老大说过, 顾团长和我家老大关系挺好的吧 , 是这样的, 我家老大忙,忘记买粮食了,一时半会儿我们也不买粮食, 寻思着找你们借点。” 朱老太太头往院子看,要是门口没有白萝卜在,她都想直接进院子了。 苏月如天天听他们在隔壁吵, 对这个老太太没有好感, 她说借粮食, 苏月如直接拒绝了, “不好意思啊, 婶子,我家也没有多少粮食了, 借不了给您。” 朱老太太还以为他们会不好意思不借 , 没想到 拒绝得这么干脆, 她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 听到苏月如说没有粮食了,她也没放弃,院子还有几棵青菜, 她指着青菜, “这菜比我们乡下种得还好,真水灵, 好吃不?这部队种的菜, 我老太太还没吃过呢。” 要是别人, 苏月如会直接摘了,让对方带回去吃, 一棵菜而已。 但这老太太,苏月如是不想给, 今天给一颗青菜, 明天还不知道会厚着脸皮要什么呢, 倚老卖老的事, 老太太怕是没少做。 “婶子, 您儿媳妇也种了不少青菜,要是想尝尝,回家摘您自家院子的菜就是了。”苏月如笑着说。 朱老太太: “……” 米没借到,菜没要到,朱老太太气哼哼地回家了。 在家摔摔打打,明里暗里和儿媳妇说隔壁的不厚道。 沈舒玉回来听到了, 问婆婆,“妈 ,隔壁又怎么了?” “刚刚回来借米,还想要菜,我都没答应,在屋里说我呢。 舒玉, 妈没给你丢脸吧?妈不是小气,是觉得那老太太……刻薄。” 来儿子、儿媳妇家,把儿子、儿媳妇的家搅得家不成家, 还把儿媳妇逼回娘家了, 这老太太能不刻薄吗。 反正苏月如是理解不了这样的婆婆是什么心态。 儿子 、儿媳妇过的不好, 她的日子能过好?她也不想想, 等自己老了, 动不了, 儿媳妇会怎么对她。 “妈 ,我觉得你做得很对,我也不那老太太, 后面她想干啥, 我们都不用搭理。” 王嫂子不在家,他们在隔壁是不吵了, 家里没粮食了, 那些菜也被他们吃完了。 朱营长不回来, 朱老太太硬是找到领导那, 哭着让儿子回来。 朱营长看着才几天没回来的家被弄得一团糟, 心里烦透了, “娘,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是不是非得逼我回老家和你们一起种地你们才高兴?” “回家种地?你说什么呢,你是我儿子, 娘当然是盼着你好, 盼着你有前途的。 你说说你,娘和你爹,你弟弟、你侄子他们大老远来看你,你不高兴就算了,还摆着一张臭脸,两个笑模样都没有,家也不回, 把我们丢在这里不管不顾, 这是什么意思? 你老娘、老爹在家里都快饿死了你知不知道。 你那媳妇也真是不像话, 说两句就带着我大孙子回娘家,家也不管, 这明显是心里没有你, 要是有你, 她能狠心到这地步? 第628章 还有你隔壁那什么团长的家属,还团长呢,连做人都不会做,我一个老太太厚着脸皮问她们借点米, 她们都不知道借, 她们什么意思? 瞧不起我这个乡下来的老太太?儿子, 回头你得说说她们……” 听着他娘一连串的话, 朱营长脑瓜子嗡嗡的,很烦, 他只想逃离这个家。 “娘, 这是二十块钱, 粮食没了, 你们自己出去买, 我还有事,出去忙了。” 拿老娘没办法,朱营长只好出去躲。 王嫂子回娘家了, 朱营长去老丈人家去了两次, 王嫂子都没回来, 朱营长心里也觉得自己媳妇有点不像话。 在怎样,那是他亲娘,她就不能包容一下吗, 他娘也不是一直在这边, 忍忍一段时间,他们也就回去了。 她一不高兴就回娘家,对家不管不顾的,这样怎么行。 他劝不回王嫂子, 想着自己媳妇和顾团长家媳妇平时关系挺好, 过来找沈舒玉, 想让沈舒玉帮忙劝王嫂子回来。 “沈老师, 我媳妇气性大, 你帮忙劝劝,都老夫老妻了,她不高兴还回娘家,你说说像什么话。 我娘就是年纪大了,说话有时候不中听,她要是不爱听,她不听就是了。 你帮忙劝劝她回来, 等她回来了, 我不会让我娘说她的。” 沈舒玉和冷哼了一声 ,“朱营长觉得王嫂子气性大?她要是气性大, 就不光回娘家忍气吞声这么简单了。 你连王嫂子受了什么委屈,生什么气都不明白,是怎么有脸让王嫂子回来的。 让王嫂子回来继续被婆婆打骂,被妯娌冷言冷语吗? 你自己都受不了自己老娘,在宿舍睡好几天都不想回来, 你让王嫂子回来受气,受委屈?” 朱营长想说他娘年纪大了, 作为儿媳妇就得多多包容老人, 老人在怎么不对也是长辈。 他张了张嘴,半天不知道说什么。 沈舒玉都不想和这人多说话,进院子关门了。 苏月如在, 她是天天抱大孙子的,小泽也是越来越黏奶奶了,晚上都要睡在奶奶身边,要是睁眼看不到奶奶嗷嗷哭。 “妈,你看小泽多喜欢奶奶,你要是回大西北了,小泽看不到奶奶,还不知道怎么哭呢。” 现在大孙子就是苏月如的心肝宝, 想到自己要是回大西北了, 她这心里也不得劲。 “要是你爸愿意调回来就好了,妈也能一直和你们在一块。” 当时丈夫被调去大西北是局势影响, 迫不得已, 现在他们要是想调,是能申请回来了,丈夫非要把大西北建设起来, 作为妻子的她也只能默默支持。 顾健东说是半个月回来, 结果是二十多天才回来,回来手臂、大腿都有伤。 知道他每次出任务都会有不确定的危险,沈舒玉以为自己有心理准备了,可每次看到他受伤,还是会忍不住的心疼。 顾健东是包扎好伤口才回来的,他穿着长衣长裤 ,要不是晚上睡觉,沈舒玉都没发现。 “很疼吧?”沈舒玉指着伤口。 “一点都不疼, 就是擦破一点皮而已。”身上的这点小伤对顾健东来说的确是擦破点皮。 他自己是不在意的。 他越是不在意,沈舒玉越心疼, 她都不知道顾健东受了多少伤, 才会轻描淡写说这是小伤。 他身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疤痕,这些疤痕对他来说是勋章。 对沈舒玉来说并不是。 有些疤痕很长,很大 ,这一看就知道之前受的伤有多重。 第629章 顾健东帮她擦眼泪,把人搂在怀里, “不用担心, 现在我有你,有儿子了, 出任务我会格外了注意的。” 在屋里哄好沈舒玉,顾健东才出来和他妈说话, “妈, 我爸身体怎么样?” “挺好, 就是经常忙起来忘记吃饭。” 苏月如是当妈的, 儿子就算穿着长衣、长裤,苏月如也能一眼看出儿子有伤,“受伤了吧 ,记得换药。” “小伤, 不碍事。” 这么没见儿子,顾健东想儿子了,从他妈手里接过儿子 ,小泽看到自己爸,立马咧嘴, 嘴里哼哼啊啊的和他爸聊天。 “妈, 我不在家的时候, 小泽乖不乖?” “乖, 我大孙子可乖了, 你啊,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娶了个好媳妇,要不然妈妈都没大孙子抱。 ” 顾健东刚回来不知道隔壁有朱老太太他们会闹腾, 等晚上准备睡觉,听到隔壁的动静,沈舒玉才和他说隔壁的事, “朱营长他爹娘和弟弟、弟媳来了,天天都闹腾,把王嫂子都气回娘家了, 朱营长拿他爹娘没办法, 也不回家住。” “他们天天晚上都这么吵 ?” “差不多?” “那你和妈还有小泽晚上怎么睡得着。” “还好, 我和妈觉大,躺下就睡着了,小泽还小,容易犯困, 也是一眯眼就睡着了。” 隔壁吵,沈舒玉说是不受影响,顾健东第二天还是找朱营长了, 他们自家的事他管不着, 但是晚上吵吵闹闹的, 影响到他们家休息了。 朱营长脸上都是歉意,“抱歉, 顾团长,我会让我娘他们注意的,今晚不会在吵了。” 朱营长今天下训回家了,朱老太太看到儿子,跟他哭诉家里又没粮食吃了, “儿啊,你在给娘多拿点钱,你侄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吃得多, 前两天买的粮食又没了。” “又没了?娘,我可是给了你二十多块钱,二十多块钱,能买不少粮食,怎么又没了?还是您压根就没买多少粮食,那钱您放起来了?” 朱营长每个月发的津贴寄给家里一半, 剩下的一半自己媳妇拿着, 管家里的吃喝拉撒,朱营长平时是一点钱都没有,给老娘买粮食的钱,还是和战友借的,现在老娘又问他要钱,朱营长是没有的。 朱老太太眼神闪躲,“ 你说什么呢,你给的钱娘都拿来买粮食了,一家子人, 吃得多, 你又不是不知道。 娘知道你是个有大出息的,每个月津贴不老少, 这回你多拿点钱给娘,娘想买一身衣服, 你爹的衣服也破了,他也要买两身。” 朱营长弟弟、弟媳也开口, “大哥, 我们的衣服也破了,我们也要买新衣服。” “没钱, 家里没粮食了, 你们回乡下吧,爹娘你们这么多人在这吃喝 ,我是养不起你们了,我手里头一分钱都没有了。 你们天天吵,天天闹, 都影响到隔壁了,你们要是在这样,我干脆脱下这身军装和你们回家种地算了。 ” “你看你, 说的这叫什么话,老娘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关系让你当兵,你现在在部队过得舒舒坦坦的。 爹娘和你弟弟他们在乡下日子太苦了,不过是想过来过几天好日子,这才没几天, 你就想把自己亲爹、亲娘赶回乡下了。 早知道你这么没良心, 老娘当初就应该让你弟弟当兵。 好, 嫌我们是吧,我们走就是了,我们这些乡下人就不在脏你们家的地了。” 朱老太太当即就要收拾东西。 朱老头失望的看着大儿子,半天没说话。 朱家两个儿媳妇拉着婆婆, “娘,你这是干什么,大哥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大哥你快说, 你不是这个意思,娘在家里天天想你, 实在是想得紧了, 这才来部队看你了。 家里没啥好东西,只有两个鸡蛋, 娘还要拿过来给你, 鸡蛋在火车上碎了,娘难过了好久,她说你最喜欢吃鸡蛋了……” 朱营长想把爹娘赶回老家的心又动容了,“娘, 你别收拾东西了,我不是要赶你们走, 这是我的家, 也就是你们的家,你们想住多久住多久。 钱现在我是真的没有,你们手里头要是有钱, 你们先拿自己的钱买粮食, 等我发津贴了, 我在给你们。” “大哥, 我们手里哪有钱,买火车票的钱还是借的, 你现在说没钱买粮食, 不就是变着法赶我们回去吗。 大哥,你太让我们失望了,你一年到头回不了一趟家, 我们想着你回不了家,我们就过来看你,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哪里就是家。 合着我们把你当亲人, 你没把我们当亲人,这这样我们还不如回乡下算了, 省得在这看你脸色。”这话是朱营长三弟说的。 “ 大哥,你以前很孝顺爹娘的, 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是不是大嫂和你说什么了, 大哥, 不是我说大嫂, 爹娘来了,她一个当儿媳妇的不照顾爹娘就算了,还给爹娘摆脸色。 生气了, 更是带着儿子回娘家, 一回就是好几天,心里压根没有你们这个家, 这样的媳妇我看不要也罢。” 这话是朱营长弟媳说的。 朱营长听了这话很不舒服,“她是我媳妇, 是我孩子妈,怎么能说不要的话,这话以后别说了,我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