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皇刚假死老四就要篡位?》 第137章 “你想的倒是美,你以为是先皇吗?” 另一个权贵听了忍不住笑着打趣说道,“如果是始皇帝陛下在的时候,对我们权贵百官,多有恩惠,就算是大大小小的工程事宜,也不会短缺了贵族们的恩泽花销。 但,这一位新皇,上来就告诉所有人,他要做大事,他缺钱。都这种情况下了,你以为他会舍得把钱给你吗?莫说是什么三七分账,只怕,他还嫌你掏的不够呢!” “哎,可是这分封大事,不用我们这些老秦子弟,又能用谁?” 那人不禁说道,“反正这些钱早晚都是要花在咱们的身上的,他现在给反而更能够收买人心不是?如果,他能觉悟这一点,百官们自然也会更加的顺服了。” “对呀,这笔钱早晚都是要花在咱们身上的,那在咱们更想要的时候,他就直接给了咱们,那不是更好吗?” 另一人听了,也不禁附和了一声。 “呵呵,如此的话,假倒是不假,但是先皇陛下的时候也是这般,可你们会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吗?” “那谁敢呀?” “对啊,可,这终究是有差别的嘛……” 几人听了不禁相互一笑。 然后,众人都全看向了冯去疾,问道,“冯相,您拿个主意吧?” “呵呵……” 听着众人最后把皮球还是扔给了自己,冯去疾一笑,不紧不慢道,“也许,我们可以见机行事。” 见机行事? “冯相的意思是……” “难道这些事情只有咱们知道,别人就不知道了吗?” 冯去疾笑道,“难道诸位忘记了,这大秦的朝堂之上可是有着两位丞相在的?” 对啊! 李斯? “这李相,也是一直都反对经营,倡导重农抑商的。” 一个权贵听了,马上说道,“这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的,也不光是咱们知道,他更是知道的!” “他一定会知道的。” 冯去疾听了,微微眯眼,“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与此同时,李斯的府邸中。 “冯征,拜见李相。” “冯征啊,无需客气。” 看到冯征来了,李斯抬手,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交给冯征,“这里有一份竹简,本相已经保举你为金曹,明日,就看你的了!” “诺!” 听到李斯的话,冯征忙把竹简双手接过,“请李相放心,冯征,绝对不敢让李相失望!” “嗯,你不让本相失望,本相,自然也不敢让陛下失望。” 李斯看了眼冯征手里的简令,若有所思道。 第二日,小朝会。 小朝会,三公,上卿,亚卿,下卿等,还有几个身份特殊的上大夫,才有资格参与。 中等朝会,上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 大朝会,京官大部分要职,地方重要官吏,都可以参加。 不过,大朝会一般解决特别复杂特别大,而且需要好几次朝会才可能解决的问题。 小朝会,一般解决核心精英们就可以比较容易解决的朝政。 当然,后世的内阁和军机处制度,或者从汉末年开始的丞相集权制度,会出现十个人在内的袖珍朝会,不到十个人,就解决天下大事的情况。 “陛下驾到,群臣上朝!”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三公免礼,众卿请起。” 嬴高抬手,对众人道,“各请就坐!” “多谢陛下!” 三公打头坐定,百官,在三公后面,各自就坐。 “两位丞相,还有御史大夫都已经还朝了,朕,也就能松口气了。” 嬴高看着冯去疾和李斯等人笑道,“原就是一场误会,只不过,大家都是为了我大哥,为了二世皇帝,才不得不如此,朕这里,对两位丞相有愧啊。” “陛下,可千万不要如此说呀!” 听到嬴高的话,冯去疾和李斯,赶紧起身,“陛下恩孝,感天动地,微臣等能跟随您这样的陛下圣君,那是微臣们的福分!” “陛下为兄长如此费心劳神,身为臣子们的,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帮助陛下排忧解难,这都是臣子们的罪过,陛下不责罚,臣子们已经感激万分了。” “父皇把两位丞相留给了朕,朕才能安心接管朝政,统御大秦。” 嬴高笑道,“不瞒你们说,这区区几日就已经让朕十分惶恐了,生怕做错了什么事,如今两位丞相回来了,朕也能更加安心了。” “多谢陛下!” “臣等惶恐!” “想必两位丞相也听说了,朕已经和百官商议好了分封的事情。” 嬴高对冯去疾和李斯问道,“不知道两位丞相认为,这事情有什么要补充的?” 嗯? 听到嬴高的话,冯去疾和李斯的心里,都是一阵玩味。 “这老四,前一句还说自己处理朝政惶恐,这后面就来了一句有什么要补充的?” 朝廷的暗墙高台之后,嬴政却是通过孔隙,看清了下面朝堂上的一切,他不禁笑道,“这说话该客气是要客气,但余地该不留那么多,还是不留那么多。” 没错,我虽然处理朝政惶恐没有自信,但是这件事情我已经敲定了。 你们愿意补充就补充,但是想要反对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这是朕,和百官,都已经决议好了的。 “朝廷大事,本就是陛下做主,臣等能提出建议帮助陛下的事。” 冯去疾躬身道,“既然,百官没有意见,那不知道,李相有没有什么见解?” 说完,看向冯去疾。 “冯相问得好啊。” 李斯听了,知道冯去疾绝对会拿这事情向自己发难。 因为,当初坚决反对分封制的人,就是李斯。 他力主分封断不可行,而被嬴政采纳,而后,嬴政重用李斯,李斯才从当日的廷尉,一跃成为了左丞相。 可以说,那不是黑历史,那是他来时路。 如今,新皇登基,推翻的,就是他当日的见解,他如果不出来表表态,那还真有点说不过去。 而如果李斯的表态,表示完全不反对,那就和自己昔日的主张相悖。 “陛下!” 李斯转头看向嬴高,躬身道,“微臣有话要说!” 第138章 “李相,请言之。” 嬴高也是笑着抬手,对李斯说道。 而暗墙之后,嬴政对于李斯将有的表现,也是有些兴趣。 其实,这段时间,李斯暗中也来禀过嬴政几次,对于分封制的事情,他也是完全后知后觉的。 一开始,他当然是对分封的事情,持有非常反对的立场。 分封就是分出去力量,而且,是分出去了以后必然会发生敌对的力量,这样的事情又怎么可以做呢? 本来这样的事情,李斯认为始皇帝陛下也绝对会反对,但是没有想到嬴政根本没有反对。 哪怕,李斯已经知道了嬴高所要施行分封制的内容,已经不和自己当初想要强调的是完全一回事的时候,他仍然觉得嬴政对此也是会比较绝对的反对的。 但是…… 嬴政还是没有反对…… 一开始,李斯还认为,陛下是因为心疼爱子的缘故,所以才会如此。 毕竟嬴高虽然不是扶苏,但是登基以来的不少表现也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了,而且他当皇帝的处理能力必然是胜过扶苏的。 这样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儿子,始皇帝喜欢,偏爱,然后给予一些肯定和支持,那也是很情有可原的。 但是! 李斯后来才知道,嬴政告诉他,自己对于分封制的考量,和嬴高一样,就是为了能够系统性的削弱老秦权贵的势力影响,同时,能够化解关东六国势力的威胁。 当然,嬴政也表示了,如果嬴高这些事情虽说一开始设想的比较好,但是却并不能够做出什么成绩来的话,那么嬴政也会及时出手,中断他的一切过于理想化而缺少现实操作可能的手段的。 所以…… 李斯必然是要配合的…… 而今日,冯去疾既然这么挑刺,必然不会放过自己,因此,李斯上前,躬身道,“陛下,微臣记得,当日微臣和冯相,都是力主反对分封制的。既然这一次,陛下是绕过了微臣和冯相,来做出了如此的决策,微臣不知道,冯相,是不是还像之前那样反对啊?毕竟,冯相百官之首,令人信服,他,当时对先皇忠心耿耿,也同样是信誓旦旦,他应当也是反对的。” 我特么? 你怎么又给绕回来了? 听到李斯的话,冯去疾瞬间脸色一黑,马上说道,“李相,我何时说过反对了?” “这,难道不是?” 李斯故作哑然,“冯相,我以为,你今日必然会反对此举!毕竟,陛下刚刚登基,一切思量,可能欠妥。” “李相何以如此胡说?” 冯去疾听了,脸色一变,马上说道,“我冯去疾,并不觉得陛下此事有任何的不妥!” 他心说,你李斯狂啊! 你之前是犯了事了,如今想当诤臣,当铁骨铮铮的直臣,来保住自己的性命? 哼,你当什么不要紧,你想把我拖下水,那是不可能的! 而那些大臣们听了,心里,却是一番乐呵。 这李斯,有点表演过头了吧? 你以为你之前是什么人,大家都不知道吗? 之前和赵高的事情你装的再像,那你也绝对不是无辜的! 像你这样包藏祸心的人,现在又装什么铁骨铮铮的正直之臣?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笑话! 你刚才,竟然还敢诋毁君父,说陛下新登基,很多事情考虑欠妥? 你怕不是装过头了吧? 其实,刚才那一句话李斯根本是不敢说的,他之所以说出来,那是因为,嬴高对他早有交代,让他专门这么说。 否则,李斯本来就是个“罪臣”,又哪里来的胆子敢当众说出一句陛下考虑欠妥呢? “哦?是吗?” 就在这时,端坐在皇位之上的嬴高,听了之后,故意看向冯去疾问道,“冯相,李相所言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就算冯相依旧认为父皇是对的,朕是错的,朕,也不会怪罪你的。” “陛下!” 冯去疾马上看向嬴高说道,“请陛下万万不可相信李相所言!微臣认为,陛下所施行的分封制,是非常圣明之举!” “是吗?” 嬴高听了,一脸兴奋,语气颇为激动的问道,“冯相果真如此认为?” “陛下,那自然是!” 冯去疾马上说道,“陛下实行分封是英明的,先皇当年实行军衔,废除分封,也是英明的!当年,先皇是生怕六国之人借助分封制来兴风作浪,毕竟六国土地上,还有不少怀有歹心之人,故而,当时的分封,断不可行。” 说着,冯去疾继续说道,“而陛下如今,以仁孝为本,先皇子嗣众多,龙凤辈出,兄弟手足若相爱相扶,为天下表率,如上古黄帝般,以群子振华夏!则必然更能震撼宵小之辈的歹心! 且,新的分封,是为大秦开疆扩土,在新的土地之上施行,而先皇当初是面向六国纳土,这,怎么能是同一回事呢?陛下,可千万不要听信了某些人,看似忠烈,实则贰心之言!” “嗯,冯相说得好啊!” 听到冯去疾的话,嬴高还没说什么,李斯则是马上说道,“本相刚才还有些疑惑,未曾想到,冯相对陛下实行的分封,竟然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实在是让人诚服!既然,冯相说的这么明白,那李斯,自然也对陛下的新政,鼎力支持了!” 嗯? 你说什么? 听到李斯的话,冯去疾脸色忽然一变。 这,有点不对吧? “难得两位丞相,能如此深明大义,理解朕的初衷啊!” 嬴高听了,颇为感慨的说道,“既如此也,有两位丞相鼎力支持此事,分封之难,何足为惧?让那些鲰生燕雀说去吧!” 我特么? 听到嬴高的话,冯去疾瞬间也是明白了。 敢情,是陛下专门就等着我这一番话呢? 李斯啊李斯,难怪你会这么说…… 暗墙之后,嬴政听了,也是一笑,“冯去疾啊,竟然会被一个小辈给耍了。人,不能太着急啊,有时候太着急证明什么,反而,会落入新的陷阱之中啊!” “既然分封的事情,众人无异议了。” 嬴高看着众人说道,“那咱们,就议一下新的事情吧。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本奏?” “陛下,微臣有本!” 就在这时,李斯身后一个年轻的声音,马上传来。 冯去疾脸色一变,斜眼一看。 果然! 是他侄儿冯征! 第139章 “哦?你是?” 嬴高看向冯征,故意问道。 “回禀陛下,微臣冯征,新补李相左丞相府金曹。” 冯征躬身道。 金曹,丞相府十二功曹之一。 大秦把原来的相国职位,划分为了丞相。 丞相,原本是协助相国的助手,丞,在古代就是辅佐的意思。 比如郡丞,县丞,都是辅助帮助各地一把手的。 丞相,也是负责辅助相国的。 因为相国的权限太大,尤其是嬴政小时候是实打实的感受到了相国吕不韦的威胁,其压迫感令人窒息。 所以,嬴政登基之后,就把相国这样的职位给裁撤,让本来是两个辅助的丞相顶上。 但,丞相虽说权利相比相国被削弱了不少,其本身的特殊性和职能性,却并没有减少多少。 相比较皇帝下面是三公九卿这样的班底制度,每一个丞相,手下也有自己的办公班底。 其中分工十二,就是十二功曹,分别是议曹事。 辞曹,奏曹,贼曹,决曹,集曹,户曹,法曹,尉曹,仓曹,兵曹,金曹, 侍曹。 其实丞相府的班底,不止十二功曹,还有丞相司直,丞相长史,丞相征事,丞相少史,东西曹掾等,也不一定都是十二功曹。 只不过,丞相府从秦汉开始,到南北朝时候,都是具有非常庞大的政治班底的。 本来东汉的时候,对丞相的权利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和改变,但到了汉朝末年,随着曹操和诸葛亮两个特殊的丞相的诞生,丞相的权势,再度达到了顶峰。 所以,诸葛亮才会在出师表里说一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意思是,自己这个丞相府的班底,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朝廷框架了,让刘禅放心用人。 也就是刘禅和诸葛亮这样的关系,诸葛亮这样的忠诚,才会在说出这么一句话之后没留下千古骂名。 否则,其他丞相但凡说一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保准挨骂。 轻的说你是曹操,中等的说你是桓温,那狠一点的,绝对是高欢司马懿司马师这样的货色。 如今,冯征身为左丞相府的金曹,负责的正是主钱币盐铁事。 “你是李相手下的金曹啊?” 嬴高问道,“你有何本奏?” 而群臣,全都看向了冯征,一个个的,脸色又玩味,又带有不少的鄙夷之色。 他们其实全都知道冯征的身份,那是冯去疾的侄子! 原本,冯去疾不少抛头露脸的机会,都是交给冯征的,对他也是相当的器重。 这一点,在权贵之中,都要成为美谈了。 毕竟,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侄儿这么上心,甚至在很多的时候,都比自己的儿子更为器重,这也是相当相当难能可贵的。 然而! 忽然之间,冯征就投奔了李斯,而且,还成为了他手下的十二功曹之一,这让不少人,都大为震惊。 当向冯氏的人了解之后,他们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来,就在新皇到冯相的府上探望的时候,这个冯征牟足了劲想要讨好皇帝,结果,最后皇帝却只是赏赐了冯相的儿子冯开当侍卫郎,冯征大怒,认为是冯去疾不给自己讨什么官职,心里压根就不把他当回事。 所以,一怒之下,投奔了李斯. 对于这样的人,对于这样的行为,众人当然是嗤之以鼻了。 这小子,心胸也太狭窄了点吧? 你叔父之前那么培养你,就因为皇帝探望的时候,冯相没给你讨封,你就忍不住了? 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禀陛下。” 冯征从后面走了出来,躬身道,“微臣这几日注意到,咸阳城内,出现了一些新的商贾,短短几日,就靠着一些奇淫巧技,得到了暴利!听说,他们一日的盈利,就超过的百万秦半两!百万秦半两,可以供养下面上万普通百姓之家了! 而因为他们在本地经营,几乎不穿梭各个朝廷关卡,所以,赋税只收到了短短的百中之二!他们赚一百万,朝廷只能收两万,这,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 微臣认为,对于这样的商贾,如果不能加以限制,任其发展,那到时候,民间的财富,都会流入到他们的手中!而这些经商的人,自古以来,最为奸邪,是最没道义人性的! 长此以往,他们的财富越来越多,天下的钱粮,却越来越少,那对朝廷不是好事,对百姓也不是好事,所以,微臣建议,朝廷要即刻修改律法,对所有暴利的商贾,加征大的赋税,让他们手中不能持有囤积多少钱粮!” 嗯? 听到他这一番话之后,在场的权贵百官,一个个的,却的眼神一阵闪烁。 冯征的话,无疑,和他们心中的想法,很是贴切。 他们,也想这么说!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想到,他们还没说,李斯还没说,而这个冯征,却是忍不住了! 也好! 第140章 什么? 听到嬴高如此说,群臣的脸色,又是一变。 尤其是冯去疾,心里一嘀咕,顿感这事情的不对劲之处。 比起群臣,他当然更加知道,这些商贾,就是嬴高一手搞出来的。 所以,他也顷刻之间就明白了,嬴高让这商贾来,是早就筹划好了的事情! 没错! 这事情是嬴政一早就筹划好了,但,却是让刘邦,故意等了一会这才到来。 “小人刘邦,拜见陛下!” 刘邦被宣到朝堂之上,躬身,大声行拜。 “你,就是那在细柳桥派人经营的商贾?” 嬴高俯视着陛台之下的刘邦,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小人正是溪流桥的商贾刘邦。” 刘邦俯拜道。 而他说话之间,左左右右的所有的大臣们,都是朝着这边看了过来。 他们只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半老老头,皮肤黝黑,身上穿的,是一袭华不华,朴不朴的商贾衣服。 就是这个人,竟然在一天的时间,赚了一百多万秦半两? 那可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 “朕听这些大臣们说,你这经营的产业,是一天之内,就牟利上百万的秦半两,有这等事?” 嬴高故意问道。 “回禀陛下,可不是如此啊!” 刘邦连忙摆手,似乎活脱脱的一个乡下商贾的样子,“毛利是这么多,可小人们的成本,还不小呢……这上好的酒啊,肉啊,菜啊,都是要花费不少,耗费不少才做得出来,岂能因为小人们看着是收了那么多钱,就能算是盈利了那么多钱呢?这,是外面人不懂,在胡说报道罢了……” 嗯? 听到刘邦的话,众人纷纷一阵侧目。 这老头,你以为我们这些人不经商,但就不懂经商的门道了? 你到底弄了多少成本我们虽然一开始不知道,但是你这段时间花了多少钱,难道我们还不能调查清楚吗? 这两天,这刘邦到处让人在买一般的酒水,买牲畜,买粮,但,所购买的东西,远没有那么多! 而且,还买了不少的秸秆树皮,还有大批的柴火,大概,是用来烧火的吧? 不过…… 就算是真的,那又怎么样呢? 反正,你到底花多少成本那是你的事情,看到你有那么多钱入了手中,是我们的事情。 这些钱不管原本多少属于你的,你只要把其中的大多数交出来,那才能没事! 反正,天下的钱,都是朝廷的,而朝廷是我们帮忙管着的。 “陛下!” 就在群臣还没说什么的时候,冯征却是上前,继续说道,“微臣斗胆认为,商贾牟利,除了从天下人的手里聚敛财富之外,对朝廷,并没有多少的贡献。 而朝廷,却要对天下的百姓负责,这世上岂能有不帮朝廷,而拖累朝廷的道理?这商贾的这些钱,就算不是现在赚取的,那也是之前赚到的。微臣认为,他应当捐给朝廷!” 咝? 听到他的话之后,在场的人,一阵愕然。 这冯征,也是够狠的呀? 有些话他们都还没好意思说出来呢,这小子竟然就直接把话说出来了? 这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找到了借口才方便动手,毕竟,表面的体面还是很重要的。 没想到你这小子是个愣头青啊,直接就把话说的那么直? 难怪你会从冯去疾那里,跳槽到李斯这边,原来,你是这么一个人。 “陛下?这这这……” 刘邦听了,故作惊慌,“这位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呀?小人全家本本分分的做生意也从来没有违背律法,这我大秦以法家治国,我们经营该交的赋税从来都不敢少,如今又不短缺什么赋税,怎么能够直接就把我们的家产给收了呢?陛下啊,这不合法度吧?” 嗯? 你还懂法? 听到刘邦的话,不少人稍稍脸色一变。 不过,刘邦这一番话,说的倒也是站得住的。 大秦的律法已经明文规定了商人在什么时候该交税,该交多少税。 而刘邦这一帮人如果不能够被查出来有偷税漏税的情况,那想要越过律法而直接收缴他的家产和一切经营所得,那的确是有点站不住脚。 你想黑这一笔钱没问题,但是你至少先挑出他几个毛病来。 而且,你想挑毛病也没问题,你得挑啊! 你什么都没挑,直接就把这样的话说出来,那反而不能成事! 所以,人群之中有不少人对于冯征,都一阵侧目,纷纷翻了白眼。 这个小子,想要召集着表忠心,着急着表态,帮助皇帝捞钱,初衷是好的,但,手段和心态还是太年轻了点儿! 你就不能先随便找一些似罪非罪的罪证出来吗? 只要拿到他可能犯罪的“证据”,那想要怎么黑他吃他,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当官的,最蠢的,就是你这种不讲究一个名目,就直接生吃的行为! 简直是下作! “这……” 嬴高叹笑一声,然后直接看向冯去疾,“冯相,这冯征,朕在你的府邸中见过一面,他是你的侄儿吧?” 嗯? 听到嬴高叫自己,冯去疾眼神骤然一变,马上出列,“回禀陛下,原本是微臣的侄儿,不过,现在,他在李相的丞相府下为金曹。” “哦,如此啊。” 嬴高故意问道,“既然是这样,那朕问冯相,你觉得,冯征刚才的话是否有理?商贾的钱,该不该克扣掉,充盈朝廷国库?” 什么? 听到嬴高问向自己,冯去疾嘴角一阵微微扯动。 这又一刀啊,还是砍到自己头上来了! 第141章 他也知道,这一次发言,是不得不要说的,但是同时也没有那么好说的。 因为,嬴高很有可能是要借着冯征之手,让他表态,来保住这些商贾。 如果他不做,那只怕嬴高会不满。 可如果他做了…… 那百官,因为他的表态,而不好继续对刘邦的商贾下手…… 他,无疑是被卡在中间的那个。 “陛下。” 冯去疾只好出列道,“微臣认为,冯征之言,多是太年轻了一些,思量未必周全。” “哦?” 嬴高笑问,“不知,如何才是周全呢?” “回禀陛下。” 冯去疾躬身道,“商贾如果能为朝廷做出贡献,为陛下排忧解难,才是最为周全的。也不知道,这刘邦,是否有这个心意?” 嗯? 听到冯去疾的话,众人一乐。 而暗墙之后的嬴政听了,也是一笑。 这冯去疾,无疑是个老狐狸啊。 刚才嬴高虽然把皮球踢给他,他却反手把皮球又踢了出去,当然而且是那种不会直接让嬴高不满的那种方式和结果。 “父皇。” 一旁的扶苏听了,不禁说道,“冯相如此,看似回答,实则没有回答,四弟的目的,无法达到,只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亦或许不是如此……” 嬴政听了,思索一番,然后一笑。 “或许不是如此?” 扶苏听了一愣,“父皇,何出此言啊?” “如果老四不满,接着逼问,让冯去疾表态来保下这些商贾,那也未尝不可。” 嬴高笑道,“这样做,可能性的确不低。但,如果是如此,那百官们心里的这一股劲,可没有被压下去,问题在根本上解决了吗?并没有解决,只不过群臣暂时被敲打了而已!这样的情况,只能治标而治不了本。” 没错,嬴政想说的是,如果嬴高想要通过对冯去疾的施压,也能解决问题,但是却是暂时性的把问题解决。 如果嬴高选择了这一步,不是不行,而是多少意味着,他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稍微有限,合格,但并没有达到嬴政期待的特别优越的程度。 合格,但不是优秀,这让嬴政有些许的抱憾。 然而…… 下一秒! 嬴高的声音,忽然想起。 “嗯,天生万物为我大秦所用,朕登基之初,是挺缺钱。” 嬴高说道,“正好,朕之前和百官,也都已经商议好了,要成立一家皇室钱商,用来为分封募集资金!只要将钱财存入皇家钱庄之内,半年之后,可得一成利息,一年以上,两成利息。不知道,你这商贾,可否愿意把多余的钱,存一些在这钱庄里面?” 什么? 听到嬴高的话,众人纷纷一惊。 “陛下,这可万万不可啊!” “陛下,此事还需要商议,望陛下,三思,定要三思啊!” “陛下,此等的息钱过甚,皇室的钱,岂能这么便宜了这些没身份的人?” 众人纷纷劝阻道。 半年就一成的息钱啊! 一年,直接翻倍成两成利息了! 光是一百万钱存进去,那半年之后,就能白赚十万,一年之后,能得到二十万?这哪里使得? 而且,这商贾的赚钱速度这么快,说不定他一个月的时间,能赚到两三千万的钱啊! 两三千万,那投进去,半年就能得到两三百万,一年之后,简直难以想象! 这么大的利益,怎么可以便宜给这些人呢? “嗯?诸位卿家,不必惊慌。” 嬴高一笑说道,“朕,用的是皇家少府的钱。” “陛下,正是因为是少府的钱,臣下等,这才不能坐视不管啊!” 一个权贵马上说道,“少府的钱,都是为陛下准备的!” “哎,这就差了。” 嬴高一笑,抬手道,“朕的钱,是父皇留下的,朕有钱,不给兄弟用,那心中不安呀!” 钱不给兄弟用,心中不安? 群臣听了心说,这钱,给别人赚,我们赚不到?那我们才是心中不安呀! 而暗墙之后,听到嬴高的这一番话,嬴政却是叹笑了一声,“这老四啊……” “父皇,儿臣倒是忘了这件事了。” 扶苏听了说道,“四弟曾经的确是说过,要组建一个皇家钱商出来,以高额的息钱来求取民间财富的支持……可这息钱,实在是太高了,如今,他借助于此次再次提出,是想做什么呢?莫不是,是想着以此为引诱,让群臣们看不得商贾获利,而主动献财吗?” “嗯,是有这个想法的。” 嬴政听了,看了眼扶苏,有些欣慰的说道,“你能看到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还是四弟聪明的很。” 扶苏听了说道,“四弟竟然以商贾的钱为诱饵,来让群臣心动,最后诱使权贵们把钱投入到钱庄里面,如此,钱粮甚多,大事可成啊!” “呵呵……” 嬴政听了一笑,微微点头,又微微摇头。 是的,这么做,那第一步的问题,的确是解决了。 百官权贵,是看不得那么大的好处他们不做而全都让别人赚走的。 所以,从这一点上出发,似乎,第一笔筹措的钱,目的是可以达到了。 但…… 隐患呢? 忽然之间,嬴政心里一动,心说,老四让这个刘邦经商,能赚取这么多的钱,难道…… 老四本来的目的就是,靠着这些商贾的暴利,来维持皇商高额的利息吗? 这么做,倒也的确是个办法啊! 商贾暴利,哪怕有所上限,但,用来充当吸纳的高额钱粮的息钱,或许,能做得到? 而就在嬴政思索之际,只听外面,响起了刘邦的声音。 “陛下!” 刘邦恭敬道,“方才,诸位大人的话,小人也听到了,小人身为大秦的子民,陛下这样的圣明之君登基,是小人们的福分,小人,愿在五日之后,献出五百万秦半两,献给陛下,充盈少府,小人薄寡之心,还请陛下笑纳。” 什么? 献出五百万秦半两,给嬴高充盈少府? 听到刘邦的话,在场的众人全都一惊,大为意外。 五百万秦半两啊! 这家伙,还真舍得? 现在,只是想要了他一百多万秦半两,却没想到,他竟然甘愿拿出五百万来? 一时之间,群臣全都愕然。 五百万秦半两,莫说这些权贵们都不可能愿意拿出了,就算是让他们拿,只怕,也未必有多少人能凑得出的! 而暗墙之后,听到刘邦的话之后,嬴政和扶苏,也是一阵大惊失色,很是意外。 不过,旋即,嬴政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宇当即稍稍舒展。 他似乎已经猜到了嬴高这么做,到底是什么目的了! 第142章 “五百万秦半两?” 嬴高看向刘邦,故意言道,“尔可知一言既出,不可悔改?” “陛下,小人,岂敢悔改?更不敢欺君也!” 刘邦躬身道,“小人若是做不到供奉五百万秦半两为陛下所用,甘愿领罪!” 他这一句话,让在场的人,持续陷入震惊之中。 “嗯,好!” 嬴高一拍案台,“这一笔钱,朕就替大秦收下了!五百万钱捐助给朝廷,如此豪举,非巴妇清,乌氏倮,不能比也!为朝廷着想的人,朕岂能辜负?你的商贾之事,朕可以保证,不会让任何人再为难你们了!否则,天下人,何以看朝廷?何以看百官,何以看朕?” 什么? 听到嬴高的话,群臣一阵色变。 当然,所有人,也差不多都明白嬴高这么做,用意何在了! 暗墙之后,嬴政也是叹笑一声,“主动献金,为朝廷皇帝贡献,其言其行,可算忠烈,如此,又有任何人能挑的出毛病来?” 没错! 这,正是嬴高的目的。 他知道,群臣,看着刘邦的产业这么能赚钱,必然是不会愿意放过他的。 这一次,索要一百万,看似不少,但,众人也绝对不会满足! 所以,与其让群臣如此惦记,如此一次次的索取,逼其就范,倒不如让刘邦来一个直接献金,政治献金! 我赚的多,但我捐的更多啊! 你们这些人,有我捐的多吗? 我主动捐助这么多钱给朝廷,给皇帝,你们还能接着找我的麻烦,挑我的不是吗? 不能了! 至少是很难了! 一次献金,至少,就避免了群臣权贵们的惦记,而也很难通过各种理由,继续连连不断的针对刘邦,给他各种添堵、 而且…… 刘邦一个商贾都捐了这么多钱,这死死咬着他不放的人…… 结果会如何? 你不也得捐点吗? 你要是不捐点,捐出个差不多的,你好意思一直为难我吗? 所以! 嬴高这是让刘邦主动献金,来堵住众人的嘴! 这一点,嬴政明白了,群臣,现在也差不多明白了。 “冯征啊?” 嬴高看向冯征。 “陛下,微臣在!” 冯征听了,当即上前,“请陛下圣训。” “如此,你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嬴高看向冯征问道。 “陛下,这……” 听到嬴高的话,冯征一阵故作为难,而后说道,“微臣认为,商贾捐献,也是好事,然则,商贾的钱,如果入了皇家的钱庄,吃享如此高额的息钱的事情……是否是……” “朕,组建钱庄,终究是为了分封大事而不得不筹集众多的钱粮。” 嬴高看向冯征说道,“如果不用商贾和民间的钱,难道,卿能够保证,这些钱,会有人拿出来,给朕用?也能足够用吗?” 咝…… 听到嬴高的话,权臣脸色一变。 这是找他们要钱呢? “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冯征忽然说道,“望陛下能够采纳。” “哦?你有什么想法?” 嬴高听了,笑问道。 “微臣认为,贵族们,终究乃是大秦的根基!” 冯征躬身道,“不如,若贵族们存入钱粮,以半年半成一年一成的息钱,如是非士族之人,民间商贾百姓,如能存入,那就只以半年无息,一年半成或者几厘的息钱来补给,不知,陛下认为如何?” 嗯? 什么? 听到冯征的话,群臣的脸色,又是一变。 这小子,还真敢说啊…… 不过,他的这个建议,倒是和群臣们的想法很贴切! 群臣,当然不想放过这样高息的收益! 但同时,也不想让这一笔收益,被其他人沾了光! 所以,冯征提出的贵族高息,普通人低息的建议,自然是非常符合群臣们的想法。 “这……” 嬴高听了,对众人说道,“如此的建议,实在是有些特殊……不知,两位丞相和百官都是什么想法?” “父皇……” 暗墙之后,扶苏听到冯征和嬴高的话之后,当即问道,“父皇,冯征如此,为士族的确是好。只是,这些商贾们,如果息钱相比过低,可还愿意这么做么?” 扶苏对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太反对。 在他的眼中,或者说,在儒家的眼中,士族,才是人。 没错,就算是在孔夫子的眼中,士族,哪怕是落魄的寒门贵族,那才是人。 普通的泥巴汉,儒家并不放在眼里。 儒家从创立之初,所坚持的儒道,就是光复士族之前安稳安逸的宗法制度,提高所有士族们的保障! 说到根本上,这些保障从哪里来? 是朝廷提供,但更确切来说,底层民众提供! 底层民众,农工商都算是。 这些人,放在周初,有另一个庞大的群体,存在的意义与之相当。 那就是奴隶! 真正的儒道就是光复周礼,周礼,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制度。 只有在拥有庞大数量的底层奴隶能尽可能供应士族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周礼的施行。 而地主制度和郡县制,打破了周礼这种制度,所以,儒家,对此深深反对。 扶苏对底层民众是有一些同情,但在道义上,更会偏向于这些底层士族的利益,而不是越贫苦的人,他就越会爱护维护。 所以,扶苏的贤能,是有范围有限制的贤。 “引子。” 听到扶苏的话之后,嬴政看了眼他,只是短短的吐出两个字。 “引子?” 扶苏听了,为之一愣。 “没错,引子。” 嬴政看向扶苏,问道,“你难道真的觉得,天下的财富,会这么容易就都进入老四的钱庄口袋吗?这么高的息钱,他负担不起是次要的,贵族们,到底愿意不愿意把钱拿出来,才是主要的。如今,让这个刘邦经商,赚得这么多钱,只不过是为了勾起贵族们的心! 刘邦的钱,商贾的钱,是绝对会进入钱庄的,而只要这些钱能进入钱庄,而且是低息存入,那,贵族们的高息,才能有保障!” “父皇,您的意思是……” 扶苏听了,愕然道,“商贾的钱,会成为……” “如果饭不够吃,那就只能吃人。” 嬴高淡淡出声,“你以为,真到了那个时候,商贾在权贵还是人吗?商贾无权无势,从来都容易被宰割,嬴高把一群肥羊放进圈里,狼群才更有欲望闯进去!当然,谁是羊,谁是狼,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这些贵族们把普通有钱人当成了肥羊,可如果他们进了那个圈,自己未必不会成为一块块的肥肉! 第143章 “两位丞相,有什么想法看法?但可直言。” 嬴高又对冯去疾和李斯问道。 “回禀陛下。” 李斯听了,上前说道,“微臣认为,金曹冯征刚才所言的话是对的!贵族是朝廷统治天下的基础,朝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贵族参与,贵族们得利,本就应当。只不过,这息钱的多少,才是需要好好商议的事情。” “冯相认为呢?” 听到李斯的话之后,嬴高又看向冯去疾问道。 “陛下。” 听到嬴高问自己,冯去疾也上前言道,“微臣认为,贵族们得利,这自然是利于朝廷的好事……” 原本,冯去疾是不太想直接这么表态的,但既然李斯已经在前面把话说出来了,那他就无所谓了。 反正,他这么说,老秦权贵百官肯定的乐意听的,毕竟对他们的利益有好处。 如果这话会让嬴高不乐意,那也是冯征提出来的,是李斯认可的,他冯去疾,不会挨那么近。 “这……” 嬴高听了,故作为难,“这事情,朕来定夺,也没有什么经验,治粟内史可在?” “微臣在!” 治粟内史尉缭,听到召唤,起身而出列,“微臣尉缭,谨听圣训。” “尉缭,你觉得,此事如何?” 嬴高问道。 嗯? 听到嬴高问自己,尉缭其实也知道这位新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当即道,“微臣认为,贵族的息钱高于庶民平民,也是好事。毕竟贵贱有别,尊卑有序,向使庶民贱民都轻易而得到了和贵族们相同的待遇,那贵族们历经辛苦帮助朝廷拿下的军功,多少会有些贬值了!而陛下能用更高的息钱来恩抚贵族们,这是老秦子弟们的幸事,何人敢不感恩戴德?” “治粟内史所言甚是!” 听到尉缭的话,群臣们一阵附和。 “微臣也认为是这个道理!” “微臣也愿意附议!” “嗯,好。” 嬴高听了,点头道,“好一个贵贱有别,尊卑有序,那既然百官都没有意见,朕,也觉得是好事。希望如此,能够让老秦子弟,助朕成就大事!” “陛下英明神武,无人能及,必然能成就千古大业!” 群臣听了,又是一阵附和。 “好。” 嬴高又看向刘邦说道,“刘邦,这后续你们这些商贾所赚取的盈余的钱财,如是不着急用的,可否愿意存到皇商的钱庄里?朕,可以给息钱。这息钱,不会高于贵族们所得,但,朕可以保证,不会低于五厘。” “多谢陛下!” 听到嬴高的话,刘邦马上伏惟道,“陛下能够给我们这些恩惠,这是小人们多大的幸事?又怎么敢不从呢?” “如此甚好。” 嬴高问道,“既然你为朝廷献上了五百万金,那,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嗯? 听到嬴高的话,众人脸色一变。 尉缭也是脸色一变,心说,难道陛下忘记了当日和自己的约定了? 他,是不会以皇帝的身份,来给商贾什么照顾的? 还是说…… 陛下认为,他已经让刘邦拿出五百万大钱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能给予一些帮助,那也算是说得过去的? 而其他人,一个个的表情玩味。 这刘邦,能拿出五百万钱来,想必,胃口可能还很不小呢! 也不知道,他会趁机要多大的好处? 要爵位? 还是…… 刘邦听了心里也是一嘀咕,如果这些钱,这些事情,都能真的由他做主,是他的本心,那他肯定会厚着脸皮在这个时候要个不小的官职当当啊! 但…… 他不过是个壳子架子,是给陛下赚钱的手套,是个妥妥的工具人。 所以,他当然不敢在这个时候胡说八道来放肆了。 “陛下!” 刘邦躬身,一脸正色道,“小人能为陛下效劳,已经是幸甚至哉的事了!又岂敢奢求什么?小人虽说愿意进献五百万大钱,却并不敢图谋什么官职!另外,小人还有一事,想要请求陛下!” “哦?言之。” 嬴高抬手道。 “小人这里,偶然造出一物。” 刘邦从袖口里,拿出一叠白纸,“此物,唤作纸。小人们经过仔细的锤炼实验,发现此物非常利于撰写,比竹简更为方便携带和储藏,当是一个能传播教化的好物!” “哦?” 嬴高听了,故作惊讶,“呈上来!” “诺!” 刘邦听了,随即拱手,嬴高身旁的宦官见状,马上上前,将一叠纸从刘邦手里取来,转身到嬴高面前,双手奉上。 “这是……” “这是小人拿来算账了,所以,有一些字迹在。” 刘邦说道。 “倒是不错!诸位大臣看看?” 嬴高随之让宦官把这些东西,交给群臣。 冯去疾和李斯这些人纷纷接过,拿在手里,各自称奇。 “此物如此单薄,但上面的字迹,却是能这么清晰显眼啊?” “这一叠,每一张都有超过百字,那这加起来,当有几千字那么多,可竟然连半截竹简的重量都没有啊!” “好,这要是能方便储藏携带,必然能胜过竹简啊!” “我以为精美的竹简,就已经足够单薄了,却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东西,能胜过竹简的?” 众人拿着看着,都是一阵赞叹。 嗯? 暗墙之后,嬴政见状,也是一阵好奇。 纸? 这纸,是老四让这个刘邦,拿出来的吧? 此物,竟然能代替竹简,胜过竹简? “这纸如此单薄,却有这个效果,那比羊皮白绢如何?” 嬴政好奇问道。 “陛下。” 一旁,内史腾想到什么,马上小心禀报道,“有暗卫的确听过四公子提起过这个字,但,当时却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四公子做出来,用来书写的!” “老四早有筹划啊。” 嬴政说道,“不过,他想用这些东西,来达到什么目的呢?” 第144章 “刘邦?” 嬴高看向刘邦故意问道,“你拿出此物来,是想着如何?要让朕,帮你什么?” “陛下,小人岂敢让陛下帮忙?” 刘邦躬身道,“小人是想着,这好不容易能有来朝堂的机会,这是小人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小人一直以来,都想让天下人都来颂始皇帝陛下的一统天下的恩德,颂大秦历代贤君的恩德,之前,竹简过于繁重,如今,小人们做出了纸,哪怕是童叟,都能携带一叠在身上,可书写上万的字。 小人窃以为,向使,让天下士族文人都能来赞颂始皇帝陛下的功德,则我大秦万民,必然更会有归属感!小人愿再奉上一百万大钱,奖励所有歌颂功德的文章中最为优越者,不知何否?” 什么? 听到刘邦的话,群臣又是一阵诧异。 “歌颂父皇功德,让六国归民,更有归属感,这的确是一件好事。” 嬴高点头道,“不过,这事情,还是多问问百官的意见吧,毕竟,朕一个人,怕是说了不算啊。” 说完,看向冯去疾和李斯,“两位丞相,还有百官们,认为如何?” “陛下!这是天大的好事,本所应当!” 等嬴高话音刚落,冯征听了,马上说道,“微臣认为,始皇帝陛下一统天下,囊诺寰宇,他的功绩,前无古人!而六国的宵小之辈们,却在心中,仍存有想要复国割裂的野心!真是其心可诛! 若,让天下人都能知晓而歌颂始皇帝的恩德,让天下人都能擦亮眼睛,不再被六国余孽这些奸佞们所荼毒煽动,这必然是天大的好事啊!” 当然,冯征对此,和百官对此,自然是不反对的,也是非常支持的。 至少在这件事上,是愿意支持的。 因为,老秦的这一帮权贵们,是真真正正打心眼里面怀念和感激秦始皇嬴政的。 嬴政给与贵族们的福利,那确实是相当的丰厚! 权贵们,在嬴政这一位政治大家的统御之下,甚至可以达到根本不需要动多少脑子,而都能活得很悠哉自在的程度。 你只要听话就够了,什么荣华富贵,都少不了你的,而且,还挺丰厚。 这,就是非常可怕的帝王能力。 所以,让百官们去歌颂和赞扬秦始皇嬴政的功劳,那当然是没有人愿意反对的。 而且,新皇肯定先皇,那就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肯定了先皇留下的政治布置和国策方向。 这,对于先朝得益的臣子们来说,自然是好事。 而对于这样的事情,群臣愿意,冯去疾也是愿意,但,他也没过于着急的表态。 因为,他已经考虑到了一个点,那就是,这个叫刘邦的商贾,必然是受了陛下的指示,才会这么说的。 他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圈钱,就是弄势。 这样的事情,冯去疾不敢反对,但,要等到百官先表态,他才适合站出来。 看,是你们先同意的,然后我顺着你们的意思同意,那回头你们就算是进了什么坑栽了什么跟头,那至少也有你们不少责任,不能光怨我一个吧? 所以,他在等! 不过,让他疑惑的是…… 李斯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态? 反而,是冯征作为李斯手下的功曹,已经着急表态了? 这事情,怎么感觉这有那么点怪异呢? 冯征都这么说了,李斯,不更应该说吗? 他在等什么呢? 而嬴高,也是扫了几眼李斯。 对于李斯的反应,他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一些诡异。 李斯的反应,绝对有些不正常! 他心里的那一个猜想,无形之中又被加强了几分。 李斯的样子有些迟疑,那说明他有顾忌! 他,在顾忌着什么? 父皇的恩德,为什么不能让天下人去歌颂赞扬? 这,会触及谁的利益? 是朕? 不会! 是扶苏? 可能! 还是…… 嬴高眼眸一低,拳头暗自紧握。 而此刻的李斯,的确是陷入了一阵为难之中。 像这样的话按照正常来讲,他绝对是要接着冯征的话表态,坚定不移的站出来支持的。 但他却没有…… 因为他不敢! 没错,因为他不敢! 因为在场的人中,别人都不知道,但是唯有他知道始皇帝可还没死呢! 如果是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持这样的事情,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他李斯知情啊! 始皇帝还活着,他大力支持新皇歌颂已故始皇帝的恩德,这好事是好事,但唯一的不足,也是致命的不足就是,更加坐实了始皇帝已经亡故事实。 那最后一个最可怕的结果就是你死没死不要紧,但是如果天下人都已经确凿的相信你已经死了,那你跟死没有什么区别。 至少,你已经失去了名义上的公共身份,只不过是一个血肉和那个身份一样的性命罢了。 这事情,李斯还没请示过嬴政,他不敢擅自做主。 因为他不知道,始皇帝回头到底会什么时候出现,再接管这一切。 虽然,嬴政曾经告诉过李斯,让他就当做自己已经驾崩了,让他无条件的支持四公子嬴高。 但…… 他心里,当然还是怕的,是顾忌的。 而李斯的反应,却被嬴高,尽收眼底。 “父皇……” 暗墙之后,嬴政和扶苏,对这一幕,自然是尽收眼底。 看到嬴政那凝重的表情,扶苏小心问道,“父皇,您似乎对此,很是不悦,莫非是,四弟他所要做的事情,不合您的心意?还是……” “朕已经死了。” 嬴政淡淡出声,“这是目前众人都相信的事情,让朕的死讯被天下人知道,歌颂也罢,其他也好,这是在坐实朕已经走了,新皇是唯一皇帝的手段。当然,老四这么做,对他自己来说,没任何的不妥,也没有什么不尊不敬的。朕现在担心的,却是李斯。” “李相?” 扶苏听了,诧异问道。 “嗯。” 嬴政重重点头,“李斯他迟疑了,你看老四刚才的表情了吗?这满朝之中,老四现在最应该看的人,是冯去疾!但,朕发现,从刚才开始,从他说完话,哪怕刚才那冯征说话的时候,老四都在看着李斯!” “这……” 扶苏听了一愣,不解道,“这莫非有什么问题?” “怕是有天大的问题。” 嬴政说着,眉头更拧,心里忽然一沉,“难道说……” 第145章 难道说…… 老四这小子,难道已经猜测到了什么? 不会吧? 他心说,自己布置的这样的事情,已经是非常的小心和谨慎了,也是思考的非常的周全。 老四,又怎么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场设计的? 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 当然,嬴政在考虑这些的同时,也并没有笃定,嬴高就已经觉察到了这些。 而且,他现在更想的是,李斯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李斯心里有没有觉察到这种异样感,他接下来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有所表示? 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能不能化解这一场潜在的危机? 而朝堂之上,李斯额头微微一抬,眼神微微一扫,也终于发现了嬴高的那一双眼神! 陛下在看着在自己? 也对…… 毕竟,这其他所有人都不着急,这个时候自己也应该着急站出来表态了…… 或许,陛下是不懂,我为何没有出来顺着冯征的话说下去? 李斯心说,我现在的确要顾及到这事情对始皇帝陛下的影响,但…… 同时,如果自己让新皇过于不满和怀疑,那只怕是连当下的都不太好过得去了。 “陛下!” 李斯心中一动,上前躬身道,“微臣有话说!” “哦?李相,只管畅所欲言就是!” 嬴高听了,缓缓一笑,抬手说道。 而朝堂上的所有人,也都看向了李斯,等着听他到底会说一些什么。 “禀陛下。” 李斯不紧不慢道,“颂扬始皇帝陛下的事情,那必然是天大的好事!想必,万民对此,也是绝对会鼎力支持的。微臣想的是,如今先皇大丧未过,二世皇帝的遗体尚且没有被迎回,万民都在悲痛之中,惊慌之下,要先让他们加倍感受到新皇的恩德和威抚,应当才是更重要的事。只要陛下大定,天下万民安宁,那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容不怕的进行下去了。 故而,微臣认为,既然这商贾如此的有心,不如就让这一次的机会,先好好的称颂一下新皇陛下的恩德,而后,再图更多的事。” 嗯? 听到李斯的话,群臣先是一愣,后是一阵鄙夷。 这李斯,原来是在留着一嘴逢迎拍马啊? 而暗墙之后,听到李斯这一番回应之后,嬴政有些悬着的心,却是又舒缓了下去。 李斯的回应,相当不错啊! 直接就把不想参会这一问题,变成了一个想要讨好嬴高,拍嬴高马屁的问题。 而听到李斯的回答之后,嬴高的眼中,也是略微一些迟疑。 这李斯,难道一直没有说话,只是为了想要借机讨好朕? 他亮出一个什么问题都不如先给朕正名的问题更重要,的确也是符合现在他的一部分心思。 不过…… 会不会是一种掩饰? 但,这些,也都是嬴高自己的猜测。 他并不能确定,李斯的心里,李斯的身后,到底都有些什么? “哎,李相如此,朕受之有愧啊。” 嬴高摆手说道,“朕,无父兄,何以有今日?况且,朕刚登基,并无任何的建树,又哪有什么功德可言?朕的心里,一直都想着能够为父兄多做点事,可惜现在,手头拮据,如今,正好有一个机会能够为父皇做些什么的机会,还不用朕苦寻什么成本,又有何不可呢?” “陛下圣明,都是微臣思虑不周,是微臣的罪过。” 李斯听了,忙躬身道。 “李相也都是为了朕,何罪之有?” 嬴高说道。 “冯相,你对此,有何想法?” 嬴高又看向了冯去疾问道。 嗯? 冯去疾听了,本想着顺势恭维几句就过了,忽然,心中一动,开口说道,“禀陛下,微臣有一个拙见……” “哦?但讲无妨。” 嬴高抬手说道。 “陛下。” 冯去疾躬身道,“陛下为先皇称颂,这是仁孝之道,而此番遴选佼佼者,能为始皇帝陛下贡献如此,那是天下人之幸!微臣恳请,陛下能为作此能者,除却得到商贾的银钱之外,更能赏赐一个爵位,不知,陛下认为如何?” 什么? 赏赐爵位? 听到冯去疾的话,众人先是一愣,而后,心里瞬间一舒。 对啊! 爵位! 如果这次的爵位,也能申请到,那必然是一件好事! 毕竟,只要群臣们能够操作得当,那这一次胜出的人,十有八九…… 不! 百分之百,必然是老秦子弟! 毕竟,又有谁比老秦人更懂得始皇帝呢? 又有谁比老秦子弟,更合适,更有资格呢? 所以,先把福利要到手,回头,划定一个范围,限制一下身份,那这好处,不管多大,就都只能落到他们这些人的头上了。 当然,好处越大,自然越好。 “陛下,微臣也认为应当这样!” “为始皇帝称颂,必然是了解始皇帝陛下的,也必然是了解大秦朝政的,这样的人,当是一个人才!” “是啊陛下,既然是个人才,忠心更不是问题,赏赐一个不错的官职爵位,让他为朝廷效力,简直是恰如其分啊!” “是也,是也!既能表明陛下的仁孝,又能利于朝廷,自然也会让万民称颂,更能让万民效仿,这里里外外,都是好事啊!” 群臣一阵附和着,劝说嬴高接受这样的事情。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样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是嬴高打算好了的。 如果,刚才冯去疾不这么说,嬴高,也会把话题引到这方面,引到老秦子弟的上面,那冯去疾到时候,就不得不站出来,给老秦权贵争取好处了。 而在暗墙之后,听到外面这些人的话之后,嬴政的表情,却是一阵玩味。 “老四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啊!” 嬴高笑了一声,缓缓说道。 嗯? 老四的目的达到了? 一旁扶苏听了,诧异问道,“父皇,您是说,这是四弟的意思?” 第146章 “那自然是他的意思了,难道这你都看不出来吗?” 嬴政看向扶苏说道。 “这……” 扶苏听了,脸色一变。 而嬴政则是继续说道,“老四这么做无非只想要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最不可能参与的人也参与其中,而且参与的越多越好,最好全都参与。你要明白这样的道理,那一切,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什么? 让最不可能的人也参与其中? 而且参与的越多越好,最好全都参与? 扶苏听了,脸色一变,“父皇说的是这些贵族们?” “那自然是这些老秦权贵们了。” 嬴政看着他,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四登基以后,所做的一切向外其实本质上都是向内。他让这个刘邦经商,面临的阻力也只有这些老秦权贵。 此番,他就是要趁着所有人主动发难之前,自己率先发难,如此才能掌控变化的主动权。这么做,很明智!否则,如果真的让权贵们提出这样的事情,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纵然是老四,得看权贵们的心思,因为,权贵们是准备充分了的,而老四,会被打个猝不及防。” “而如果是四弟主动提出来的,那就是四弟已经准备妥当,那就可以打别人一个猝不及防?” 扶苏听了,接过话说道。 “对!” 嬴政说道,“皇帝对臣子如果做不到掌控主动,那就必然陷入被动,陷入被动之后是很糟糕的。扶苏啊,这样的道理你是必须要懂的,不管你是不是皇帝不管你,以后面临什么样的人,你都要明白,一个被动的人,他已经输了一半了。” 一个被动的人,他已经输了一半了? 听到嬴政的这番话,扶苏一阵面色凝重,重重点头。 这样的事情,也算是在他身上已经应验过了。 毕竟当时赵高让人拿着假的遗诏来找扶苏,扶苏就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而最后只能在仓促和失望之中选择结果自己的性命。 他已经不算输一半了,他是输的彻彻底底的,连底裤都没了。 “如今,权贵们想要奢求的东西,却被老四摆在了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就必然会有人想要往下跳。” 嬴政又抬眼看向外面说道,“这一局,他大获全胜呀。” 而听到嬴政的话,扶苏也是一叹。 自己的这一位四弟,确实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看似坐在皇位之上处处谦虚示弱,但是却能一步步的掌控节奏,最后取得完胜。 这,难道就是天生的帝王之术吗? 嬴政也是一阵眼睛闪烁,老四,上一次给了他一个很不错的惊喜。 这,才是朕的儿子啊! “既然诸位爱卿都有这个想法,那说明这就是对的。” 朝堂之上,看着众人,嬴高一笑,“那好,既然是为了父皇,而所有的大臣们都觉得此事万分妥当,那这个爵位,到底定多高就由你们一起来决定吧?毕竟,这也算是朕为父皇尽的孝心,朕,必然不会吝啬!” 什么? 听到嬴高的话,众人心里,又是一阵惊喜。 好,好啊! 这新皇帝很上道嘛! 当然,此刻的嬴高,心里想的,也是差不多的一句话。 这帮肥猪……阿不,这帮大臣,很自觉嘛。 “两位丞相不如提出自己的想法,毕竟你们是百官之首,你们的提议十分重要。” 嬴高又抬手,对冯去疾和李斯问道。 “冯相,你和李相,谁来决定?” 嬴高看着冯去疾问道。 “陛下,微臣,想先听一听李相是什么意思?” 冯去疾听了,不紧不慢道。 嗯? 听到冯去疾的话,李斯也是并不迟疑,而是上前道,“陛下,微臣认为,像这样的身份出来的人才,不如,就让他做奉常的属官,是为最佳,至于爵位,可以给个左庶长。” 什么? 奉常属官? 左庶长? 听到李斯的话,百官众人,倒是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 因为,李斯的这个提议,其实已经算是相当的合理,相当的不错了。 既然是为祭祀和表彰始皇帝的功绩的,那任职奉常之下当属官,也算是尽其能,擅其长了。 奉常,又名太常,是九卿之一,专门长官朝廷宗庙礼仪,在很多时候,算是九卿之首。 毕竟,朝廷帝王为大,国家祭拜为尊。 掌控朝廷宗庙礼仪,这是很大的一件事。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很长的时间,都只由宗室子弟,也就是嬴姓赵氏子孙之中的人来任职。 毕竟自己人…… 而在嬴政废分封立郡县之后,宗室子弟不少都被迫下岗当赋闲贵人,这些职位,也才开始由老秦贵族来掌控。 奉常是九卿,是上卿。 而奉常的属官,在官衔上,大约能算得上是下卿,再不济,也是上大夫。 官职,算是非常大了。 而至于爵位左庶长,是大秦二十等爵位的第十级。 在爵位中,算是中间,但在实际情况上,大秦的爵位是相当的严格的,尤其是一统之后。 除却丞相被封为相的时候,在名义上可封为关内侯之外,其他卿的爵位,并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多! 在大秦这样的尚武之国,爵位,远比官位更有地位和分量。 所以,李斯的提议,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第147章 “陛下。” 而听到李斯说完之后,冯去疾也当即上前,躬身说道,“微臣认为,李相所建议的官职是可以的,然而,这爵位是左庶长,似乎有待商榷。” “哦?” 嬴高听了笑问道,“那以冯相的意思,该当如何呢?” “陛下,微臣认为,既然是奉常之下,也是着重选出来的,那至少也得是个上造,不如,就给个少上造吧?” 冯去疾说道。 什么? 少上造? 听到冯去疾的话,众人更是眼前一亮,甚为心动。 少上造,第十五等勋爵,不可谓不高了。 “冯相,这,是不是有点太高了些?” 李斯听了,侧看去,质问道。 “不高了,毕竟,像这样的人被选出来之后,难道就只是干干的守在职位上什么都不做吗?” 冯去疾说道,“他必然是能胜任才行的。” “对,冯相说的极是。” “是这个道理,这个官职如此特殊,又怎么可能选了之后让他什么都不干呢?那必然是能胜任才行,所以这个职位爵位也算是合适。” 其他人听了之后,连连附和。 “嗯,好。” 嬴高听了,缓缓点头,“既然百官都认为应该这样做,那就准了吧。” “多谢陛下,陛下圣明。” 群臣听了,当即纷纷大喜。 而在一片欢腾之中,赢高的目的当然也达到了。 “那好。” 嬴高又看向刘邦说道,“刘邦,既然群臣都没有意见了,朕还是要多谢你的。” “哎呀,陛下,小人岂敢呢?” 刘邦赶紧低头。 “你既有如此的心思,那朕也不会让你吃什么亏,你先下去吧,回头朕自然会想着你的。” 嬴高看着刘邦说道。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刘邦听了,赶紧答谢,然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左右。 他心说,这朝堂上是真的华丽呀,如此气势恢宏,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能回来看看? 而看着刘邦离去,嬴高的心里,也是一阵暗自感慨。 刘邦啊,刘邦。 你的确是一个豪杰人物,朕不会杀你。 但,这辈子,你就不要直接参与政治了。 “诸位爱卿。” 嬴高又看向众人说道,“这刘邦给朕贡献了几百万大钱,也奉上了纸张这样的佳品,此等的福惠,朕不会独享。朕打算,拿出四百万钱来,作为给于老秦权贵的恩惠。” 什么? 拿出四百万? 听到赢高的话之后,众人全都震惊了,也着实的全都感受到了一阵意外。 这陛下能从五百万的里面拿出四百万来给他们? 夸张了吧? “四,四百万?” 在暗墙之后,当扶苏听到嬴高这句话之后,也是完全的惊呆了。 他错愕的看向嬴政。很是不解,也很是不相信的说道,“父皇,四弟,他莫不是在哄骗众人吗?这好不容易得到了五百万大钱,竟然要拿出四百万给群臣?他这是想要收买人心?不是,这也太破费了吧?他现在需要做大事,可是很缺钱的。” 嗯? 听到扶苏的话之后,嬴政的面色也是一阵复杂。 说实话,嬴高这么一笔操作,也是让他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意外。 五百万钱,所以说比起嬴高所有的缺口来说,并不算大,但是论单笔来讲也足以是一个很不小的数额了。 他真的要拿出这一笔钱来收买人心吗? 这个必要性不是很高吧? 再或者说…… “老四,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这么穷大方。” 嬴政一阵凝眉,“朕不太相信,他会舍得,但,也许……他的盘算是有深意的。” “盘算?” “对,他是一个不会真正吃亏的人,咱们就看着吧。” 嬴政缓缓说道。 他的心里,也在等待,等待的这个答案到底是什么?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群臣还没有说什么,李斯倒是率先站出来了,他很是情绪激烈的反对说道,“陛下!这些钱是那些商贾送给陛下的,是想让陛下来享用的,陛下又怎么可以给群臣呢? 群臣并不缺这个钱,而且微臣觉得群臣也不会有这么大逆不道,厚颜无耻的人敢在这个时候还要瓜分陛下您的这一番脂膏!” 李斯的这一番话说的倒是十分的激烈,措辞也相当的不客气。 “哎,李相可千万不要这样说。” 嬴高马上笑着说道,“这都是朕和大臣们的事情,又怎么可以说成什么大逆不道,厚颜无耻呢?难道我嬴姓赵氏,就不是老秦的人了吗?” “陛下,陛下太过于宽仁了,微臣认为,这十分的不妥!” 李斯这一番表现,既有几分假,更有几分真,因为他确实不希望嬴高在这个时候过于的客气,过于的退让谦逊。 而且,在李斯看来,嬴高这四百万拿出去那基本上就是肥肉打狗,是有去无回的。 群臣,别看现在可能都会感激不尽,感恩戴德,但是只要钱到手之后,他们该怎么反对皇帝还会反对,该怎么不配合,还是照样会暗中下绊子的。 换句话说,这帮人就是喂不熟的群狼,靠着这些恩惠来收买他们,让他们变心,那是不可能的。 “陛下,微臣也认为不可。” 冯征也在李斯身后坚持说道,“陛下要做大事,未必需要着急给群臣恩惠,群臣现在,还没有在大事上帮助陛下什么,又怎么会有什么脸面去向陛下讨要好处呢?” 这两个人今天的表态,措辞都是十分的激烈。 他们,非常的反对嬴高来把钱送给这帮老秦权贵。 反倒是冯冯去疾和那帮老秦权贵们。现在的表情和心理都相当的玩味,这别人没有料到,他们更没有料到。 没错! 皇帝怎么会突然这么大方? 不,简直是更大方。 这好不容易从商贾那里拿到五百万钱,结果要从中拿出,足足四百万来送给他们? 送给他们? 没搞错吧? 陛下如此大方,微臣们,有点不敢相信呀。 冯去疾的心里,也是一阵急切的思索着。 李斯可以站出来,措辞非常激烈的反对,但是他不能啊…… 要是他这个时候站出来也反对嬴高这么做…… 那群臣一下子就失去了四百万大钱! 可,如果自己不站出来反对,而是赞成这样的事…… 那万一陛下只是假意的客套一番呢? 朕假意客套,你还当真了? 你还真敢带头要是吧? 我怕你是不想活了! 所以,冯去疾纠结啊! 第148章 而就在这个时候,冯去疾心情复杂之际,稍稍抬眼,结果,却对到了嬴高的眼神。 四目相对,冯去疾看到嬴高眼神中那一瞬间的肯定之色。 当即,冯去疾心中一动…… 陛下,不是在开玩笑? 他是认真的! 他,是真的要把这四百万的大钱,送给老秦权贵们?! 既然是皇帝自愿的,那冯去疾,也不再过于纠结什么了。 当即,冯去疾上前,躬身道,“陛下真乃当世圣明之君,仁德之帝,微臣在这里,和文武百官们,万谢陛下如此盛大的恩典了!” 说完,率先行礼。 嗯? 而看到冯去疾已经应允下来,率先答谢,其他大臣们,纷纷一喜,连忙跟进。 “微臣多谢陛下!” “陛下拳拳之心,都是为了老秦,微臣们能跟着您这样圣明仁厚的君主,是微臣们万死难有的福分!” “微臣等,愿为陛下,粉身碎骨!” 众人一阵感念,纷纷拜谢。 而李斯和冯征两人见状,脸色一阵凝沉。 虽说他们之前的确是受到过嬴高的一些授意,但,对于嬴高要送钱这样的事情,他们也并不提前知晓。 “陛下,还请三思啊!” 李斯继续劝道。 “李相,不必再劝说朕了。” 嬴高笑道,“朕登基之初,对百官尚且没有恩典,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机会,你就成全朕吧。” 这…… 李斯听了,禁不住一阵面色复杂,心情,更是复杂。 陛下这一次,可是玩脱了啊! 四百万大钱,就这么要送出去? 而暗墙之后,嬴政和扶苏听到之后,心情也是相当的复杂。 老四,疯了吧? 你竟然不是在客套,而是真的要把足足四百万大钱,白白往外扔吗? “多谢陛下!”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啊!” 老秦权贵们,则是一片欢呼之色。 “嗯,治粟内史何在?” 嬴高喊道。 听到嬴高宣自己,尉缭也当即出列,躬身道,“陛下,微臣在。” 其实尉缭对于嬴高这样的抉择,心里也是不太赞同的。 当然,他现在,也更是不解。 难道,皇帝觉得这四百万钱,送了,也没什么? 可,这毕竟是足足四百万钱啊! 对于他想要做的大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笔。 皇帝如此,意欲何为? “朕意已决,要赐给权贵百官四百万的银钱。” 嬴高说道,“你就负责把这些登记在册,去拟定一个章程出来,凡在咸阳的官与吏们,还有爵位者,到底如何分配。对了,如果钱不够,去找内史萧何,让他解决。” 说完,嬴高又喊道,“内史萧何可在?” “微臣在!” 随着嬴高的传唤,萧何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而这也是老秦百官们,第一次看到萧何。 这,就是那个内史萧何? 听说这家伙是外来的啊? 他一个原本一点点名气名望都没有的小人物,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内史了? 这跨度,也忒大了点吧? 众人都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萧何,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新皇选上的。 纵然是皇帝想要用自己的人,但最奇葩,他得有一些真才实学吧? “现在刘邦的那些钱还没赚到,那就更不会给朕。” 嬴高对萧何说道,“不过,朕既然已经答应了百官们了,你要想办法,提前把这一笔钱筹措到手,尽可能的提前给百官们。” 什么? 还要提前给? 皇帝亲自垫付啊? 听到嬴高的话,在场众人,更是一阵意外。 疯了! 这陛下,他绝对是疯了! “老四,到底要耍什么花招?” 纵然是嬴政,纵然他心里仍然觉得,嬴高是不会真的糊涂到这个份上,在这非常短缺银钱的时候,还敢如此穷大方…… 但! 他也的确看不懂,嬴高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图了? “父皇,儿臣怎么都是觉得,四弟这样做,毫无道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呢?” 扶苏在一旁,也是相当的疑惑不解。 “朕,也不知道了,” 嬴政说道,“他是真的想要施加恩典?亦或者是……朕,也弄不明白了。” “诺!请陛下放心!” 萧何听了,躬身道,“微臣一定会想尽办法,为陛下把此事办理妥当!” “嗯,好。” 嬴高点头,随即又说道,“这事情,就先放一放。对了,朕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蒙恬将军,蒙恬将军,现在已经护送着朕大哥的灵柩棺椁,估计也快要到了。冯相啊?” “微臣在!” 听到嬴高宣自己,冯去疾又赶紧上前。 “你是老秦的老人了,也是百官之首。” 嬴高对冯去疾说道,“朕要把迎接朕的大哥,二世皇帝扶苏灵柩的事情交给你,你好好准备准备,乘坐御车,代替朕出城百里迎接,你可愿意?” 什么? 听到嬴高的话,冯去疾神色一变,乘坐御车? 这殊荣,却是没想到啊! 冯去疾赶紧说道,“陛下,微臣能替陛下去迎接二世皇帝的灵柩返回,这已经是微臣的荣幸了,至于御车,微臣万死不敢答应,还请陛下,千万不要让微臣乘坐御车前去,否则,微臣心中,万分不安啊!” “既然如此,那朕就让御车,与你一同前去吧。” 嬴高说道,“现在朕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能够胜任此等事情的,唯有冯相。” “微臣何德何能,能被陛下如此器重?” 冯去疾赶紧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下朝之后,即刻动身。” “嗯,好。” 嬴高点头,随即轻轻一叹,“朕,就在咸阳城,静等大哥到来了。” 而暗墙之后,听到嬴高的话,扶苏不禁一阵面色怪异。 等个什么,你哥我不早就在这的吗? 现在他还没死,但,嬴高却让蒙恬送个灵柩过来,而且,还要整个咸阳城的人,都能看到…… 扶苏的心里,那多少都是很不自在的。 “哦……” 而就在这时,扶苏忽然听到一旁父皇嬴政的声音。 嬴政忽然一笑,意味深长,“朕,明白了。老四啊,你这一招,玩的可真是高啊……” 什么? 听到嬴政的话,扶苏瞬间一阵发懵。 “父皇,到底怎么回事?” 他不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