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寡妇,养育十兄妹》 第1章 穿越古代 繁星点点,一颗流星飞速划破夜空,留下一道明亮的银光。 一缕灵魂降落在,梧国青州东南方向。 顾汐耳边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努力睁开沉重的双眼,最后的记忆,是停留在爆炸那一刻。 再睁眼醒来,不是被送进医院抢救,身边没有熟悉的消毒水味,没有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 反而躺在嘎吱嘎吱响的木板床上。 陌生狭窄的房间里,头顶散落的阳光,是穿过破洞的茅草屋顶,照进房间低矮的房间里。 屋内连个柜子都没有,只有一个柳枝编织的筐子,里面放着几件破旧衣服,可见这个家庭的穷苦程度。 床边围着一群面黄肌瘦、脏兮兮的孩子,各个红着眼眶,嘴里喊着“娘” “什么情况!是喊她娘吗?她还未婚未育呢,哪来的这么多、这么大的孩子?” 其中一个大点的男孩子说“娘,你终于醒了!三天前,你病倒之后一直没有醒过来,我们去青峰镇请了大夫来看过,大夫说只要今天能醒过来,就无大碍。今天如果醒不来的话,就会。”后面的话已经说不下去,就开始哽咽了。 随着孩子的诉述,顾汐脑袋“翁”的一声,强行灌入一股股原主的记忆。 现代顾汐农业大学毕业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迅速成为一名农业博主,短短几年积攒千万存款。 因为学习农业、爱好农业、从事农业,所以一直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品牌的农场。 结合现代化专业知识,科学养殖,绿色环保的内循环农场。因此在查看自己有3千多万,闲置资金的时候,准备先租个千亩田地,尝试发展实体事业。 可是顾汐的梦想还没有开始,就在去签租约的路上,发生重大事故,一场爆炸给炸的稀碎稀碎。 神奇的是灵魂却穿越到古代,梧国青州下边一个偏远农村,山泉村的村民顾大丫身上。 三天前,村长叔和衙役一同来到家里传信说“原主的丈夫陈二牛在修城墙时,发生了意外,被石头砸中当场死亡。衙役送回陈二牛的尸体,和一两银子就离开了。” 原主一时接受不了丈夫的死,身体本来就不好,又因伤心过度晕厥倒下,在床上躺了整整3天。期间原主的公公婆婆带着孩子们,在村长的协助下安葬了陈二牛。 顾大丫15岁时昏倒在野外,是被陈二牛发现所救,醒来时已没有了之前的记忆,贴身衣服上绣了一个”顾“字。 把 人领回家后,去询问认字不多的村长,才知道绣的是顾字。因此陈二牛给其起名叫顾大丫,二人相处不错,后来陈二牛娶了顾大丫,夫妻感情非常好,婚后陆续生下十个子女。 老大16岁陈有粮,老二15岁陈有田,老三14岁陈有地, 老四12岁陈小花,老五10岁陈小草, 老六9岁陈有财,老七7岁陈有金,老八5岁陈有银, 老九4岁陈小山,老十2岁陈小树, 在农村讲究开枝散叶,顾大丫给陈二牛生下8个儿子2个女儿,家庭地位稳如泰山。 婚后陈二牛非常爱护顾大丫,但凡有点好吃的都会留给顾大丫,外面的活家里的活,陈二牛总是抢着干,十几年如一日的呵护着,二人感情甜蜜,羡煞了同村妇女们。 陈二牛不仅自己爱护妻子,更是教育孩子们,凡事以娘为中心。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是真没错。随着父亲离开,母亲又倒下,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旱,孩子们都成熟懂事起来。砍柴挑水挖野菜的事情,全靠孩子们在做。 现在刚刚6月初,青州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降下一滴雨水,种下的农作物熙熙攘攘,半死不活的模样,注定今年不会有好的收成。 陈家也早早就断粮了,每天都是靠挖野菜树叶充饥,即便百姓生活如此艰难,该交的税粮一点也不能少。 所以三个月前陈二牛,和同村几位青壮年,一起去修建城墙,每天有10文钱收入。原本说好只做一个月工就回家的,没想到传回来的是噩耗。在听到陈二牛死讯那一刻,顾大丫的世界就崩塌了,心也死了,昏倒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再睁眼,就是换了芯的现代顾汐。接收完顾大丫的记忆,顾汐整理好自己的心态。现代是肯定回不去,肉身都没有,回去当阿飘吗? 既来之,则安之吧!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穿越的机遇。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现代28岁的顾汐,穿成33岁的寡妇,虽然年老了5岁。但是不用自己生娃,无痛当娘,就有10个儿女。 孩子们现在看起来,都脏兮兮的,营养不良的样子。但原主夫妇基因不错,这些孩子生的眉眼清秀,洗洗刷刷,养一养,还是能要的。 就是可惜了,辛苦积攒下的,3千多万的存款,和刚购买的500平大平层,还没有入住呢?没有享受到成果,短暂的人生就这么“砰”的一声嘎了。 顾汐现在只想感叹一句“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眼一闭眼 一睁,人活着钱没了。” 只能自我安慰,从前她能攒下千万存款。这时代未必不能,再创辉煌。 现代辛苦读书20年,在古代还混不好的话,那她就一头撞死在豆腐上,豆腐撞不死,也要亲手拉一根面条,吊死自己。 突然胃部传来,一阵阵痉挛绞痛。 顾汐知道这是因为,长期吃不饱,饥一餐、饿两顿的原因,造成的结果。现在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然后带着孩子们,在这干旱荒年活下去。 缓缓撑起上半身,在孩子们搀扶下,起身走出房间,问身边的孩子“家里还有吃的吗?” 老三陈有地扶着娘回答“家里只有早上我们挖回的野菜,还有奶奶拿过来的半碗粟米。娘稍等一会会,大哥和二哥已经开始熬粥了,等粥好了就端过来给你吃。” 顾汐来到院子,放眼望去整个山泉村,地理环境好,自然环境也好,离家不远处是,延绵不断的山峰,茂密的树林,透露山林深处神秘气息。 村庄有百来户人家,除了村长家的房子,一半石头一半黄土墙,剩下全村都是土墙茅草屋顶。现在午时,没有一家烟囱在冒烟。以前百姓都是一天吃2顿,现在一天一顿三分饱,保证不饿死就行。 家家户户都在山脚下,寻找能吃的食物,填补未来几个月,家里口粮的空缺窟窿。山泉村有一神奇的泉口,水质清澈甘甜。整个村庄生活用水,庄稼地浇水,都是来源于此。 按理说全村饮用水,加上农作物浇灌,这个用水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小小的泉口水面位置,从来没有下沉过。因此老祖宗为村子取名“山泉村。” 顾汐觉得山脚下应该有暗河,也许是某一个支流,延伸出来的泉口。记忆中山泉汇聚的地方,面积很小,但是非常深,可谓深不见底,曾有人拿着,长长的竹竿测量过,也没有探到底部。 据村里的老人说过,百年来山泉村再干旱,这口泉水也没有干枯过,水面始终保持在泉口的位置。因为全村有这一口宝贝泉水,即使近几个月没有下雨,也没有人离开故土去逃荒。 按理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这里群山环绕,天然资源如此丰富,可百姓们却还是吃不饱饭。是因为山里的猛兽,吓退了山泉村的村民们,3年前村里张猎户进山打猎,到约定的时间,也没有回家。 其妻子哭求村长,组织人进山寻找,等到大家进山搜寻找回的,却是张猎户的残肢和血衣,有胆小的直接就吐了。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进山了,最多也 只是在外围,寻找能吃的野菜和树叶。 第2章 进入深山 顾汐走进厨房,看到大儿子陈有粮在烧火,二儿子陈有田把挖回来的野菜,洗干净切碎,放到粥里一起煮。 黑乎乎的一锅野菜粥,顿觉食欲下降一半。可是耳边却传来,吞咽口水的声音。回头一看,最小的两个儿子,小山小树嘴角流着口水,一耸一耸的吸着鼻涕,眼巴巴的望着锅里的粥。 顾汐想给孩子,擦擦口水鼻涕的,发现身上没有纸巾,身旁也没有多余的破布。再看看自己的手,想了想后觉得自己,做不出那么大的牺牲,用手给他们擦口水和鼻涕。算了吧!就这样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默默的收回双手,还特意背到身后。 粥煮好了。老二陈有田盛了一碗米多菜少的粥,递到顾汐手中“娘,你快吃,吃饱了,身体就会好起来。” 剩下的十人分一碗菜多米少的粥,每个人都心满意足的,抱着碗大口喝粥。没有人觉得二哥,把最多的米盛给娘吃,有什么不对或不满的,好像本就该如此。 连最小的儿子也没有哭闹,顾汐瞬间觉得自己,没有给小孩擦鼻涕有点自私了。 顾汐喝了一口,不知名的野菜煮在粥里,苦涩涩的,食不下咽的粥。孩子们却视为珍贵,喝完粥把碗舔的干干净净。 勉强喝完,身上的力气也恢复了些。对于尝过无数美食的她,如果未来生活里,每天都吃这些的话,那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呢? 于是放下碗,跟孩子们打完招呼,就背起家里的破背篓,向着大山走去。路过自家地里,麦子三两根,随手扯出一根麦穗,用手一撮,几乎都是空壳。指望这样的收成,全家等着,吃土喝风吧! 来到山的外围,选了一条人少的路。 有意避开人群,直接进入大山深处。外面干旱炎热,可越往里走,树木越茂盛,植被丰富多样。有时一阵风吹过,比外面凉快多了。只是前行更缓慢,毕竟都是无人开发过的原始山林。 但顾汐是谁呢?现代最爱的就是贝爷,各种荒野求生,野外生存的书都酷爱看。对于《野外蘑菇菌类6000种》《500种食用野菜》《1000种中药材介绍》《300种树木介绍》《野外生存技巧》《野外捕猎》等书的内容,顾汐都非常熟悉。 为此曾经还参加过,专业的训练,零装备,进入原始森林一个月,顺利的完成任务,安全走出。对于丛林里,如何生存,能吃的、能做的事情。如何规避危险,顾汐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技巧和生存经验。 越往里走,能吃的野菜越多。顾汐看到 一大片、又一大片,非常鲜嫩翠绿的鹿耳韭。瞬间激动万分,全身充满力量,把野菜全部采入筐中。这个拿回去,炒鸡蛋吃,鲜嫩爽口。 采着采着,突然听到扑哧声。顾汐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急速扔过去,精准命中。走近一看,是一只野母鸡,不远处还有一窝鸡蛋,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顾汐把鸡蛋全部捡起来,足足有18个蛋呢,野鸡也放进去,上面再盖些野菜。 虽然很久没有下雨,但是山中湿润,还是有不少蘑菇,羊肚菌,黄色牛肝菌,黑色牛肝菌,红蘑菇,枯树上的木耳,凡是看到的,都采了。 顾汐又看到一片鸭脚板,也都给拔了带回去。背篓很快就装满,也不贪多,顾汐现在只想快点回家吃鸡。 那一碗粥的能量已经消耗完,如果现在有一头牛,出现在顾汐面前,她觉得自己都能,把给牛给生啃了。真的要饿急眼了。 等走到外围,快下山的时候,顾汐又捡了些柴火,绑在背篓的上面。回去的路上,遇到不少村里人,知道顾大丫病倒的事情,一个个打招呼,安慰刚刚丧夫的她。 顾汐敷衍回应后,就往家里赶。还好陈二牛成亲后,就搬出来,自己盖了4间茅草屋,位置偏远,最近的邻居家,走路也需要10分钟。 这对于不善交际,微微社恐的顾汐来说,这个距离是非常满意的!重活一世,顾汐只想过着,自给自足,精神放松、心灵自由的归隐生活。当然要尽自己所能的,保证生活的质量。 儿女孝顺听话,没有逆子、犟种、反骨仔。没有男人,远离乳腺增生、妇科病。公婆不住一起,没有千古难题,婆媳纠纷。这样的身份环境,顾汐还是很满意的。 进到家里发现,只有几个小孩在家,看到厨房水桶也不在。想必三个大儿子,是去担水和捡柴了,只是走的路线不一样,路上没有碰到孩子们。 放下背篓,萝卜头们都围过来。 老四陈小花惊讶的问“娘,您怎么采到这么多,这么鲜嫩的野菜呀!平时我们几个人,转遍山脚下采回来的,要不是太老或是菜根,要不就是干巴巴的野菜。” “娘今天是往山里去找到的,不过你们平时不要往里面走。娘的身体已经大好,以后能找到,全家吃的食物,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你们非要进山的话,也一定是跟在我身边,不然被我发现了,你们懂得的,柳枝炒肉。”顾汐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瞟一眼,几个小孩子的屁股。小孩们下意识的,用手捂着屁股。 真是想不通,原主夫妇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孩子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阶段。他们对食物的渴望,ak压都压不住。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每天每人吃的再少,那也是十张嘴呀!大家一起分工,把柴搬到厨房。老五陈小草顺便,把木盆拿出来,和娘一起择菜。 突然看到背篓下面,还有野鸡。老七陈有金的嘴角,咧到耳后根。小心的把蘑菇,一个个捡出来。然后拎起野鸡问道“娘,这个野鸡是要拿到镇上卖吗?” “不卖,我们留着自己吃,都补一补身体,您去厨房烧些热水,一会我们就把鸡毛拔了,炖蘑菇鸡汤吃。” 还没有等陈有金放下手中的鸡,老六陈有财就抢先,接下娘分配的任务“好的,娘我现在就去烧水,边说边跑向厨房,笑话吃肉不积极,不是傻就是蠢。 就这点活,几个孩子很快抢着干完了。家里油盐酱醋都没有,只能把鸡收拾清洗干净,直接和蘑菇一起清炖了。 古代的盐死贵死贵,购买回来的大盐块又苦又涩,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吃不起盐。陈家也断盐许久,平时身体摄入的盐少,干活也没有力气。其他孩子面黄肌瘦,头大身子细的。 但是有粮、有田、有地三人,明显小腿粗壮,脖子也粗大。这是身体缺少碘盐微量元素,俗称大脖子病。得尽快买盐回来才好,身体长时间缺碘。女孩子的身体,也会出现内分泌紊乱,严重会影响以后生育。 第3章 发现空间 顾汐把鸡安排炖上之后,留下老六陈有财烧火,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等。刚刚小七陈有金拎着野鸡,就吸引走所有人的目光,没有发现背篓下面,还有野鸡蛋。顾汐把孩子们叫过来,问孩子们会不会数数。 “娘,我会数到10”小八陈有银说道。4岁的小九陈小山,掰着手指说“娘,我会数到三。” “反正现在干等着鸡汤,不如娘来教你们,怎么数数吧!首先我们伸出一只手,一二三四五。我们一只手,有几个指头呀?” 小八陈有银抢答道“五个手指头。” “对,正确,我们再伸一只手,六七八九十,一双手十个手指头对不对?再从1到10自己数一遍看看。” “娘,我会了,我能数到十了”小九陈小山高兴的说顾汐表扬式的,摸了摸陈小山的头。 2岁的陈小树也挤过来,奶声奶气的说“娘,我也会数10了,还给顾汐示范8579”说着还把头,往顾汐跟前伸一伸。 顾汐轻笑,以示鼓励也摸了摸,小家伙的头。“要按照顺序数手指头,”又教了小家伙一遍。 “这样,娘给你们取个小名,以后在家,就叫你们的小名。出门在外,叫你们的大名怎么样?” “好的,好的”小花赞成道 “以后大哥就叫陈大,二哥叫陈二,然后是陈三,陈四,陈五,陈六,陈七,陈八,陈九,陈十好不好?”按照你们出生年龄,大小顺序叫你们吧! “好的子们都没有异议,那就完美决定了。 “来,我们继续数数,向前一步伸出一只脚。”几个孩子听话的,伸出一个脚,脚趾头都暴露在外面。“再伸另一只脚,数到20。你们再练习一遍试试。” 等孩子们都会数到20后,顾汐把破背篓拖过来,铛、铛、铛、看看这是什么?“来数一数背篓里面,有多少个鸡蛋?” 这时孩子们才看到背篓底下,被野菜盖住一层野鸡蛋。“哇!好多鸡蛋呀!”刚惊叹完,一大口的口水,没收住掉在地上。 陈九发现大家都看到,他流口水了,自己也害羞的低下头。谁叫他出生,就没有吃过鸡蛋呢!狗蛋就曾经拿着,半个鸡蛋馋过他。 一个鸡蛋、俩个鸡蛋、三个鸡蛋等全部数完。陈七最先说出正确数字18个。顾汐竖起大拇指表扬认可。 这时院子里,一阵阵鸡汤香味飘出,孩子们注意力,都被这美味吸引,再也控制不住吞咽口水。三个大儿子也相继回 来,首先闻到好香的肉味。 陈大担着2桶水,好奇的问道“娘,我们家哪来的肉呀。” 陈二背着比他还高的干柴“娘,我们家今天吃肉吗?” 陈三只挖到几棵野菜根,本来因为没有挖到野菜心情低落。 没想到等回家后,有这么大的惊喜。立马喜笑颜开的喊“娘,你做肉啦!好香,好香。” “都快去洗洗手,休息一下,鸡汤快好了,我们一会喝鸡汤。” 掀开锅盖,哇喔!放了蘑菇的鸡汤,鲜味直冲天灵盖。虽然没有盐调味,但原汁原味的鸡汤,足以惊艳众人,浓香四溢。 每个孩子边喝边赞叹,汤好喝、肉好吃。陈九小山心想,要不要留这鸡腿,回头去馋哭狗蛋。刚想完,就听到娘说话。 顾汐嘱咐孩子们“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不饱,我们家能吃到肉,就不要出去炫耀,财不外露,免的招来嫉妒知道吗?以后不管是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都尽量不要出去说。万一招来贼来偷怎么办?” 孩子们纷纷点头答应。小山默默的把鸡腿夹起来,大口咬下去,“哇!太好吃了,真香呀!”狗蛋避过鸡腿的诱惑。 吃饱喝足后众人心想,今夜终于不会饿醒了。 宁静的深夜,本该在熟睡中。顾汐感觉自己来到,一间空荡荡的大房间里,房间干净整洁,分明是现代建筑。难道才刚穿越一天,又穿越啦!顾汐走到门口,发现房门打不开,来到玻璃窗前,却看不见外面世界。 突然传来“叮”的一声,交易系统绑定成功的提示音。眼前出现一个电子屏幕,这是类似某夕夕的购物平台。下方有一串熟悉的数字。喔!玛噶的,我的天呀!这不是她在现代,存款的余额吗? 一想到这里,睡梦中的顾汐惊醒,一看还是身处在茅草屋,可是刚刚的梦境太真实。会不会这是传说中的,空间外挂,交易系统呢? 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再次默念我要进入空间,竟然真的回到,刚才梦中出现的空间,交易商城也在,尝试点开,里面种类丰富服装、粮油、菜蔬、药品、种子、百货应用尽有。 这时顾汐感慨一句,“人生最高兴的事情,就眼一闭、眼一睁,人活着钱还在。” 尝试点开,粮油界面,选了与粟米相近的小米,一袋小米10斤才35元,价格合理确认支付。下方余额显示,小米直接出现在空间,这也太速度方便了吧!神级外挂呀! 后知后觉的才发现,这空间、这格局、这 大小。不就是曾经购买的500平大平层吗?因为还没有入住,房间空荡荡的没有家具,不过现在穿越了,做为自己的储物空间,简直完美,安全系数顶级。 顾汐手握小米,哈哈大笑,有这等外挂,生活在古代荒年又有何惧。养10个孩子有什么难的。直接躺平当咸鱼,也是可以的呀! 不过呢!这是皇权时代,法律也不健全,做人还是要低调些的。这一世顾汐想平安健康,轻轻松松的,当个财主地主也不错。儿女们还是要奋斗的!可不能养出一群,啃老的蛀虫,明天开始孩子们,都给她卷起来吧。 想到了明天,顾汐又花了65元,从交易平台购买了50斤土豆,明天再进山一趟,就说是从深山挖出来的。再选了一把砍柴刀和匕首,价格不贵70元,颠了颠刀和匕首都很顺手,锰钢的锋利无比,是这个时代的锻造技术,远远比不上的。 又尝试搜索了,望远镜和无人机竟然都有。顾汐愉快的入手200元,就能清晰看到万米远的望远镜。花了1万2千元购买了,能飞行4000米的高清无人机。 交易完成余额显示。看到实体的现代物件,简直是爱不释手,有了顺手的工具,明天可以再往山的深处,探索探索。 女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中,购物总能使人心情愉悦。买了几样需要的物件后,心情大好的出了空间,找周公下棋去。 第4章 引水灌溉 清晨起床后,想起昨晚发现的空间,心情好到爆炸,今天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顾汐吩咐陈大、陈二、陈三先不出去干活,把鸡蛋煮了,一人分一个当早餐。等吃完了,我们一起去后山竹林,去砍一些竹子。 陈大问“娘,我们砍竹子,是用来做什么?要怎么做?你来说,我们兄弟来做就可以,你身体刚好,今天还是好好休息吧!”昨天回家后,听到弟弟们说野鸡和野菜,是娘进入深山里面抓的。 把陈大心疼坏了,又非常感动,娘是为了他们能吃饱饭,连命都不要了,深山都敢进。如果顾汐知道陈大心中所想,只能尴尬的呵呵呵,其实是因为她自己想吃肉。 “我们先砍几根竹子回来,用一根细点的竹子,把竹子中间的竹节打通,我们试试能不能把水引到地里。现在才6月分,如果麦子都救不活,我们也需要尽快,重新种些别的粮种,地里浇上水也更好耕地。” “好嘞,娘,我们现在就去砍竹子” “不着急,把鸡蛋吃了” “娘,留着你和弟弟妹妹吃吧,我们几个就不吃了。” “每人都有,不吃哪来的力气干活。” 3人感动的拿着鸡蛋,带上家里旧的砍柴刀去了后山,顾汐也没有给他们拿新买的刀,毕竟需要合理的时机,和借口才能拿出新刀。 自己也快速的收拾完,准备再进山一趟,小花小草在家带好几个弟弟。 顾汐还是走昨天人少的路线,迅速往山中前进,掏出望远镜,观察四周环境,规避潜在危险。 原主身体素质基础太差,自己的身手体能,需要再锻炼恢复,这个时候最好,避开山中危险的猛兽,当然如果发现小动物,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爬了1个小时的山,竟然看到一座山峰下,挂着一扇一扇的蜂蜜,哇喔,发财了!这可是纯天然的好东西呀!随便一扇采下来,都需要几个水桶来装。 今天装备不全,改天带几个儿子过来给采了。不过很快顾汐发现,一个更好的东西,一颗颗鲜红的果实,摇曳在石头缝隙间。 顾汐走近一看,感叹大自然生命的奇迹,这么细小的石头缝隙里,都能生长结出果实。是的,不错是一株人参,一般人参都是长在土壤中,这颗人参顽强的,在石头缝隙里扎根生长。 顾汐掏出匕首插入缝隙中,捡来附近一块石头,一点一点的砸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一株根须完整的人参,出现在她手上。看这参龄少说也有30年 ,顾汐用树叶把人参包好,存放在空间里。 继续前进,深山中长年累月下,有很多枯木,上面长满了木耳,不一会顾汐的背篓就满了。今天收获不错准备下山,见到嫩嫩的野菜,顾汐也会随手摘下。 到家趁着孩子们不注意,把昨天晚上购买的土豆,都放在厨房的地上。然后把木耳拿到院子里晾晒。湿木耳有微毒,需要阳光照晒,去除其中卟啉的光感物质,等到干木耳用水泡发后,就可以安全食用了。 陈大他们还没有回来,去厨房拿上打火石,也去一趟后山竹林。看到他们已经砍了一堆竹子。 “够了,先砍这些,应该够用了。”顾汐叫停几人。 找到一处坡度,抵住竹子的一端,拿起最细的一根竹子,塞进粗的竹子里面,稍微使劲把里面的竹节打通。重复几次,所有的竹节打通后备用。 拿起砍刀走在竹林中,选了一根生长4年左右的竹子砍断,这个年龄的竹子不算太老,柔韧性最好,也不像1-2年的新竹密度太低。 顾汐和孩子们把竹子都扛到山泉口,找了附近的一些干草树枝,让陈二把火升起来。火着了,把4年生的竹子放在火上烤,然后慢慢折弯,反复几次看着差不多了。 让陈三用手紧紧捂住竹子一端,旁边正好有村里的刘大爷来挑水,就借用他的水桶,提起一桶水灌进竹子另一端,还不满,又提了一桶水,这次竹子已经灌满水。 自己捂住竹子另一端,然后迅速把竹子插进山泉口,等了一会后,再让陈三放手看看。 果然成功了,利用虹吸原理,把泉水引出来了。旁边观看全程的几人,都非常惊讶好奇惊喜。 顾汐和陈大一起把剩下的竹子,粗的一端接上细的一端,重复操作7-8根竹子全部接完,也接到了自家离泉口最近的一块地。看着水流进地里很快被土壤吸收,可见地有多缺水多干旱了。 如果靠着人力来挑水浇灌的话,人得累死也赶不上地吃水的速度。陈大几人看到娘,能把山泉水引进,这么远的地里可高兴了,这样等地里浇透了,他们兄弟几人就重新下种。 刘大爷比陈大几人还高兴,因为他每天都在努力浇灌,可是每天挑水的速度,赶不上太阳蒸发的速度,每天那么辛苦肩膀脱皮,背脊压弯了,地里也不见多湿润。实在是干的太厉害了。 村里像刘大爷一样不放弃庄稼,每天都挑水挽救庄稼的人有不少,也有家里劳动力少,早早放弃浇水的。因为天不下雨,靠人力一天下来担的 水,浇过的地和不浇水的地,区别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刘大爷立马跑回家,叫上家人去竹林里砍竹子,还不忘通知村长过来看看。 “等这块地浇完了,我们再加几根竹子,把水引到更远的地里去,走吧!回家了”顾汐招呼儿子们。 陈大说“娘,您和二弟三弟回去吧!我在这看着水。” 顾汐想等会刘大爷他们来,肯定要问引水的问题,为了避免社交,就让陈大留下来。 带着陈二陈三回家,临走时说“等会做好饭,让你弟弟给你送饭。 陈大连忙说“娘,我不饿的。”心想这个时间点还有饭吃。 看到陈大眼中流露出惊讶,也是无语了,一天三餐不是很正常吗?顾汐决定以后要引导孩子们,一日三餐合理饮食。 陈二、陈三屁颠颠的跟着顾汐,笑嘻嘻道“娘,我们中午吃什么。” “好东西,等到家就知道了” 第5章 饼大又圆 走进篱笆院子,7个小孩就像嗷嗷待哺,张着嘴等待,妈妈投喂一样。 一个个跑过来围着顾汐,“娘,你累不累,”陈四小花快速跑去,给娘倒了一杯晾好的水。 顾汐挨个摸摸孩子们的头,“娘不累的,昨天教你们的数,还记得吗?等会今天娘再教你们,数到100个数” “好的七陈八连连点头。 “娘,我们早上吃的鸡蛋,太好吃了,之后就一直在练习数数,现在连小树都会数到2五小草高兴的,跟娘说着上午的事情。 小孩们就跟海绵一样,迅速吸收知识,之前因为没有教育条件,其实孩子们都不笨,聪明着呢? 顾汐喝完水,去厨房捡30多个土豆,洗干净后,放到锅中,水煮土豆。不用顾汐吩咐,陈六主动坐到灶口前,开始烧火。 “娘,这是什么,之前都没有见过。”老六有财问道 “今天进到山里面挖到的,以前听老人说过这个可以吃。只是很少见,今天也是运气好,我才挖到这么多的。”顾汐自然而然的编着瞎话 又把昨天采的鹿耳韭洗干净切段,还剩下7个鸡蛋全部打了,等会鸡蛋炒野韭菜。陈六吞咽着口水,娘对我们是真好,一天就让我们吃了这么多鸡蛋,最有钱的村长家也不可能这么吃。 顾汐让陈六继续烧火,自己拿着一个破碗,回到房间关上门,买了一袋盐,一桶豆油。倒了一点点油进碗里,放了半小勺盐进去,剩下的都放回空间。 不是顾汐舍不得,是因为大家长时间,少油少盐,肠胃脆弱,不能一下子吃太油腻的食物,容易拉肚子。缓慢进补才是最好的。 家里只有一口锅,只能等土豆煮好了,盛出来再炒菜。10分钟后,让陈六熄火再焖一会。顾汐用一根筷子插进土豆里,轻松穿透,水煮土豆好了,捡到盆里放着。 趁着陈六低头烧火,快速倒入豆油,炒碎鸡蛋,再加入野菜翻炒,很快一道颜色好看,味道鲜美的鹿耳韭鸡蛋就好了。 给陈大留出点菜和3个土豆放锅里保温,剩下的全部端出厨房和孩子们吃午饭。现代培育的良种土豆,即使是水煮,软糯绵密的口感,也是很好吃的。 孩子们吃的都不抬头也不说话,尤其是今天加了油和盐的炒鸡蛋,一股淡淡的韭菜香,他们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鲜嫩的野菜,本以为早上的煮鸡蛋,就已经够好吃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好吃的炒鸡蛋。 “娘,这个山里还有吗 ?好好吃呀!”小花指着手中土豆问 “不知道还有没有,今天发现的都被我挖回来,今天挖回来挺多的,你们如果喜欢吃,留一些做种子自己种。” “好的,好的,娘,反正地里的麦子,也不会再生长了。等地浇透后,我们就种这个土豆吧,这个更好吃。”陈二陈三都赞成自己种。 陈二吃了3个土豆,好饱啊!吃完还打了嗝,过年都没有吃这么饱。“娘,我去换大哥回来吃饭” “二哥我跟你一起去,”说着陈三也放下筷子。 “去吧!给你大哥留的菜温在锅里。”一盘野韭菜炒鸡蛋,吃的干干净净,小山将菜盘都端起来舔干净。 “吃的开心吗?”顾汐笑着问孩子们。各个都傻笑点头回应。 “那我们下午继续数数吧!从21开始,伸出一双手21、22、23、我们自己再数一遍。 确认每个孩子都会了。我们再一次伸出一双手从31开始”依此类推,不一会7个小孩都会数到100。 “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自己不断练习数数,等到很熟练之后,我们再学更难的数学,以后等家里有钱了,娘就送你们去上学堂。” 对于上学堂,孩子们都非常震惊惊喜,在山泉村都没有小孩上学堂的。 全村好像就村长认识几个字。 “娘,我和姐姐以后也能上学堂吗?”小草问 “只要你们愿意学就可以上,如果学堂不收女孩,娘就给你们请师傅来家里教。” 小花小草感动的抱着娘,这次对话在未来很多年后,俩人都不会忘记,娘在她们心中种下,爱和平等的种子。 对现代的顾汐来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孩子就该好好学习,以后不管做什么,选择的机会也会更多,眼界也会更宽广些。 “所以呢?我们现在一家人,就要好好的努力,一起挣银子,吃饱饭、穿暖衣、盖大房、上学堂、好不好。”顾汐就像画饼大师一样,给孩子们画一个又圆又大的饼。 走到门口的陈大听着娘说的话,内心激情澎湃,做为长子他要更努力,让娘和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 “你们自己练习吧!娘去休息会。”顾汐上午进山累的不行,画完大饼就跑。 留下孩子们对着大饼流口水,各自消化吧!实际上每个孩子都跟陈大一样非常激动。都在练习刚刚娘教的100个数。 回到房间躺到床上,顾汐想明天去镇上打听,看看人参能不能,卖个 好价格。还要找个大夫把把脉,检查下身体。原主十几年不断的生孩子,没有好好养过身体。稍微动一动,感觉就累的不行。 昨晚激动睡的晚,现在躺下后,没一会就睡着。还一觉睡到黄昏,等顾汐起来听小花小草说,下午爷爷奶奶来过。穿越过来顾汐还没有见过,陈二牛的家人,都是凭着记忆,理清亲戚关系的。 公公陈虎,婆婆李氏,老俩口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总共生了7个儿女,这些年各种原因离世的,现在活着的,只有2个儿子,一个女儿了。 大儿子陈大牛娶妻张氏,二人生了5儿4女,陈大郎成亲2年,娶了隔壁村的吴氏,生了一岁的儿子。陈二郎刚成亲,娶了同村的小张氏。剩下的7个孩子都没有成亲,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陈大牛每天盯着地里的活,想来十几张嘴等着吃饭,家庭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三女儿陈杏花嫁给,几十里外的猎户,二人生了3儿2女,因为距离远,古代出行艰难,所以平时走动的很少。 最小的儿子陈小牛24岁,至今未婚跟老俩口,一起住在老宅,陈小牛幼时高烧,等到发现,请来大夫后,孩子已经烧傻了,智商也停留在7-8岁,不过有着一身蛮力,每天跟着陈虎干农活。 陈三牛因病去世后,留下妻子刘氏和5个女儿,招娣、盼娣、来娣、带娣、引娣。刘氏是靠山村嫁过来的,陈三牛去世后,娘家劝其再嫁,刘氏不愿,一直留在山泉村,带着5个女儿独自生活。 哎!都是寡妇。不过顾汐日子,过的比刘氏好多了。 “你爷爷奶奶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就是问了怎么引水灌溉的,大哥都已经跟爷爷说了。奶奶就是关心你身体怎么样了?我们说你还需要休息,就没有叫醒娘。”小花说 “嗯嗯,我知道了” “有粮、有田明天早点起床后,我们一起去镇上看看,买点粮食回来。” “好的,娘” 看看天色,在古代没灯没电的,没有娱乐消遣,百姓晚上几乎不吃饭,早早的就睡下。心想难怪古代人,那么能生孩子呢?这么早就睡觉,不造孩子能干嘛?躺床上黑灯瞎火的纯聊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