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嫡长孙!》 第1章 你谁呀,我凭什么要认识你? 贞观十八年,大唐长安。 李世民漫无目的的走在朱雀大街上,每当看到六七岁的孩童,他都会目不转睛的盯着人家看。 他这种反常举动,登时引起街道上百姓的恐慌。有的妇女更是赶忙抱着自家儿子离去,生恐这个一大把年纪的人贩子,将自家儿子给拐跑。 跟在李世民身后的张阿南见状,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气。 他知道陛下又想起枉死的嫡长孙了…… 三个月前,黔州突然送来急报,说大唐嫡长孙李厥于黔州治所葬身火海! 这让陛下怎么受得了哟! 毕竟陛下刚刚从丧子之痛中缓过来,又如何能承受这丧孙之痛! 陛下在得知嫡长孙去世的消息,盛怒之下将黔州所有官员流放岭南,且遇赦不赦。 然后亲自书写悼词,以祭奠他那只有七岁的亡孙。 今天是他好说歹说,这才劝动陛下出宫散散心。哪曾想到了大街上,陛下放着那么多美人不看,只盯着人家六七岁的孩子看! “陛下,要不咱们回宫吧?” “说出宫散心的是你,出来走了没一会儿就喊着回宫的也是你!” “咋了,真当朕是你跟班啦?” 李世民十几岁跟随李渊留守晋阳的时候,就跟晋阳宫中的太监张阿南熟识了,两人可以说是从小玩到大的交情。 “陛下恕罪,奴婢哪敢拿您当跟班。只是您现在这个样子,奴婢真的怕咱俩被百姓当成人贩子给打死……”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 “哈哈哈!” “朕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 “朕只是看到孩子,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李厥。不管咋说,这都是朕的嫡长孙,我李唐皇室的冢嫡。” “然而,黔州那帮官员竟然连个孩子都看护不住,就让他烧死在火海中……” “若不是长孙无忌他们拦着,朕真想将他们全都砍头,给死去的孙儿报仇!” 李世民说到这儿再次红了眼圈,只是眼睛眨了几下,愣是没挤出一滴眼泪。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这几个月哭的太多,早就将眼泪哭干了。 “唉!” “咱们回去吧,免得真被人当成人贩子给抓起来!” “噗……” “陛下圣明!” 然而,正当两人转身往回走之时,李世民突然顿住了。 “咦!” “陛下?” “阿南你看,那个孩子是不是很眼熟?” “哪个?” “就是手里拎个袋子,在王记杂货铺门口张望的那个!” 张阿南顺着李世民的手指望过去,果然见到杂货铺门口有个小男孩,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陛下,老奴两眼昏花,实在是看不清……” 李世民闻言,使劲的揉了揉眼睛,然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唉,朕这眼睛也不行了,咱们还是走过去看看吧!” “诺!” 两人装作买东西的样子来到杂货铺门口,当看清那孩子的长相后,两人齐齐吃了一惊。 “陛下,此人……” “嘘!” “莫要声张!” “诺!” 李世民不让张阿南声张,实际上心里早已惊涛骇浪了。 像! 实在是太像了! 只是眼前这个小男孩高了许多,又胖了许多,又让李世民有点迟疑了。 难道只过了一年,自家大孙就变化这么大? 正在李世民心里暗暗琢磨之时,店铺门口的小男孩开口了。 “老板,你这里有糖霜吗?” “糖霜?” “小客官,糖霜可是稀罕物,几千斤饴糖都不见得出一两,小店本小利薄可弄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唉……” “若是我有糖霜,您愿意出多少钱收购?” “你有?” 老板看着眼前这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脑门上冒出一排的问号。 这小孩子莫不是寻我开心? 糖霜可是堪比黄金的稀罕物,他一个穿着麻布粗衣的孩子,能有如此贵重的东西? “我这里有十斤,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李厥一边说,一边将手上提着的袋子放到柜台上,然后轻手轻脚的打开袋子,露出里边洁白如雪的糖霜。 杂货店老板看到如此洁白的糖霜,两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真是糖霜!” “细若霰,白如雪,没有一丁点杂色,乃糖霜中之无上珍品!” “敢问小友,老汉能否尝一下?” “当然可以!” 得到李厥的同意,杂货店老板这才小心的捏起一小撮,放在嘴里慢慢品尝起来。 “甜!” “比蜂蜜还甜!” “敢问小兄弟,你这个糖霜咋卖!” “只要价格合理,老汉就给你包圆啦!” 李厥闻言不动声色的笑了笑,并没有急着给出报价。 “敢问老板能给多少?” 杂货铺老板闻言略微沉吟些许,然后给出个自认为合理的价格。 “你觉得十贯钱如何?” 李厥听到这话冷笑一声,拎起布口袋就走。 ,! 老板一看李厥要走,当即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堵住门口。 “客官别走呀!” “您若是觉得价格不合理,您大可以还价吗……” “老板,您就给十贯钱,您让我咋还价?” 老板闻言顿时羞愧的红了脸。 “客官,不瞒您说,糖霜虽然珍贵,但价格太高,普通百姓可吃不起,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咱这小本生意,能给出十贯已经不少啦!” “要不这样,我给你二十贯!” “长安东市长孙家的店铺,买糖霜也不过三贯多一点一斤,我给二贯一斤已经是高价了!” “再者说,您总得让我也赚点不是?” 李厥听到这话,略微犹豫了下,这才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好吧!” “若不是晚辈家道中落,是万万不会将此物售卖的,算是让你捡了个大便宜!” “小兄弟爽快!” “二牛,赶紧给小兄弟拿二十贯钱出来!” “诺!” 不多时,一个年轻伙计拿出二十贯钱,重重的放在柜台上,发出一阵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小兄弟,这二十贯钱少说也六七十斤重,您能拿得动吗?” “这就不劳您放心了!” 李厥微微一笑,随即朝着门外招了招手。 “胖虎叔,过来帮我拿钱!” “好嘞!” 随着李厥话音一落,街对面当即有个膀大腰圆的青年走了过来,毫不费力的将十贯铜钱挂在脖子上。 “少主,咱们回家!” 杂货铺老板见贵客要走,赶忙跑出来相送。 “小兄弟,老汉叫王福贵,你以后若是还有这等好东西,尽可以拿我这里来卖!” “知道啦,以后有好东西肯定忘不了你!” 李厥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压根就没打算再来。 毕竟糖霜这等暴利行业,真的不适合他这种小孩子干。一旦被某些王公贵族盯上,那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他基本上每卖一次货,都会换一家店铺! 然而,正当李厥打算跟着胖虎叔回家之时,突然看到两个中年大叔拦住了去路。 “敢问两位大叔有何见教?” “大叔?” 李世民听到大叔这个称呼,脑瓜仁都嗡嗡的。这孙子是找揍吧,竟然敢管自己叫大叔! “你不认识我?” “你谁呀,我凭什么要认识你?” “你真不认识我?” 李厥一听这话登时有些心虚,毕竟他可是用假死蒙骗了黔州官府,这才从黔州偷偷跑回长安的。 一旦被人举报给官府,那可是砍头的大罪! “大叔,我真不认识你!” 李世民依然不死心的追问。 “那你父亲叫什么?” “我父亲叫石敬瑭!” “石敬瑭?” “那你叫什么?” “我叫石达开!” 喜欢大唐嫡长孙!。 第2章 小娃娃,来了客人也不招呼下? 李世民听到石敬瑭和石达开这两个人名,脸上写满了大写的懵逼。 毕竟他不是穿越者,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名字蕴含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其中一个人更是大唐帝国的终结者。 李世民在询问小男孩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小男孩。 然而,小男孩在回答自己问题时,眼神中竟然没有半点犹豫和躲闪之色。 难道自己真认错人了,这孩子只是跟自己的嫡长孙长得像?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了……” 李世民嘴上这样说,可转过头就将百骑司的首领尉迟樊给喊了过来。 “查!” “务必将此人的底细给朕查清楚!” “另外派人去一趟黔州,查查朕的皇孙到底死没死,必要时可开棺验尸!” “诺!” 李厥见眼前这个怪老头终于不再缠着自己,当即领着胖虎叔一路小跑,回到他在长安青龙坊的住所。 两人刚一回到住所,潘虎就关紧院门、房门,然后忐忑不安的对李厥说。 “少主,刚刚那俩人是不是认识你?” 潘虎本是黔州人士,世代务农为生。李承乾一家被流放到黔州后,他是负责烧火做饭的厨子。 当然,他现在也是唯一知道李厥真实身份的人。 李厥不甘心在黔州老死,潘虎也不是个安分人,一直有颗来长安闯荡的心。 因此两人一拍即合,自导自演了一场火烧皇孙的戏码。 李厥闻言认真的思索了一番。 “应该不认识……” “你知道的,我之前的身份怎么说也是个皇孙,朝中低于三品的连见我的资格都没有!” “咱们总不会在大街上随便遇到个人,就是当朝宰相吧?” “而且,就算那人是大官也不怕,我现在的样子别说外人,就是我耶娘活过来都不见得能认出来!” 潘虎一听这话顿时放下心来,若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少主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从一个瘦的跟豆芽菜似的孩子,长成如今这么高大、壮硕的小小少年。 “那少主认识这两人吗?” “胖虎叔,你是知道的,我脑子受过伤,以前的事完全不记得了……” “这……” 潘虎听到这话也是一阵头疼,他现在既贪恋长安的繁华富庶,又担心李厥的身份被官府知道,然后牵连自己被朝廷问罪。 然而,正当他犹豫之时,李厥从里屋拖出一只硕大的箱子。 “虎叔,这里是咱们这些天赚的钱,你若是怕我连累你,你就拿着这些钱跑吧!” 潘虎一听这话,当即跪在地上指天发誓。 “少主,你这是何意?” “我潘虎今生今世只认您一个主人,哪怕陪着您上刀山、下油锅,我潘虎都不皱一下眉头!” 李厥见状,赶忙将潘虎拉起。 “虎叔,多了的话我也不说,只要我有一口吃的,保证不会饿到你!” “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最亲的人!” “我会帮你在长安成家立业,让你的子子孙孙都不再受穷!” “少主……” 潘虎听到这话登时两眼泛红,他跟李厥的羁绊早就纠缠不清了。若不是李厥的资助,他甚至连老娘都无法安葬,更别提能摆脱奴籍,成为自由民了。 因此,他对于李厥的忠诚完全发自真心,他这辈子只认少主一人! “少主放心!” “若是真有人对您不利,我潘虎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护你周全!” “嗯嗯,有虎叔在,漫说是长安,就是突厥大帐我也敢闯一闯!” 两人解开心结,当即开心的围坐在桌子前数起小钱钱。 “算上今天这二十贯,咱们赚了得有两百贯了吧?” “有了!” “不知少主打算如何用这些钱?” “咱们今天已经被人盯上了,霜糖的生意恐怕不能做了。可若是买房子置地,这点钱在长安恐怕又不够……” “不如,咱们干点别的小买卖吧,比如说卖个油条、包子啥的?” 潘虎听到这话大喜,因为他本就是厨子,平生最喜欢做饭。再加上包子、油条这些东西,他早在黔州治所的时候就给李厥做过,早就驾轻就熟,随时都能摆摊开张。 “好呀!” “我最喜欢炸油条了和包包子了,只是可惜少主的霜糖生意了, 这个真是一本万利呀,若是能长久的做下去,不出数年少主就能成为长安首富!” 李厥也非常遗憾,毕竟做惯了这种抢钱的生意,就没心思一文一文的挣散碎银子了。 只是霜糖这东西利润太大,自己没有个强力后台,很容易被人生吞活剥吃的连个渣滓都不剩。 “唉!” “我也觉得可惜,只是谁让咱有身份不能用呢?” “若是我真打出皇孙的旗号,估计不出半天时间,咱俩的脑袋就会被人剁下来,然后挂在城门楼上……” “委屈少主了……” “这委屈啥?” “能待在长安,哪怕是卖油条,也总好过鸟不拉屎的黔州吧?” ,! 潘虎闻言登时开心起来。 “少主说的对!” “长安这地界多好呀,咱们就是死也要在这儿生根发芽!” 两人商量一宿,第二天就打造小推车,购置铁锅、面粉、白矾等物,着手准备出摊的事情。 很快,两人在朱雀大街上的流动摊铺就开张了。 当一根根金灿灿的油条从锅里捞出来,这些没见识的唐人一个个眼珠子都直了。 “什么东西如此香?” “这你都不知道,那是石家油条!” “油条为何物?” “你去尝尝不就知道了,那玩意又不贵,一根被滚油炸过的油条才只卖三文钱!” 美食最大的特色就是不需要太多宣传,人们只要吃过之后就会自发的替商家打广告。 很快,李厥和潘虎在朱雀大街上的油条摊就成了一景。 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就是上朝、下朝的官员,都时不时派遣仆人来摊铺上买上一大包油条,回去给妻妾、儿女们解馋。 不过最让李厥高兴的是,那天拦路的两个中年人没来找他麻烦。 这让他放心不少,终于可以大胆的走在朱雀大街上了。 “虎叔,咱们这生意挺火呀,要不在两旁盘个店铺吧?” 李厥一边帮忙团面,一边笑呵呵的跟潘虎聊天。潘虎闻言使劲的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然后拿起大茶壶咕咚咕咚的猛地灌了几口。 “少主,咱们这是小本生意,可租不起大店铺。” “朱雀大街两旁的铺子我都问过哩,那都是达官显贵家的产业,等闲民户也不敢在坊墙上开洞,更别提开店铺哩!” “咱们若是租他们的店铺,一月下来非但挣不到钱,整不好还得搭进去点!” “咱们这样就挺好,本小利钱大,每月只要打点下负责这条街的不良人,咱们的生意就能红火下去,嘿嘿嘿!” 李厥看着憨笑的潘虎,心里由衷的替他感到高兴。 潘虎叔已经在长安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了,可他依然是个浪荡天涯的游子,仿佛是大唐和长安的过客…… 这让李厥非常失落,他总想做点什么,可自己的身份却又很难做些什么。 毕竟,他现在这个年纪,既不能考取功名当官,又不能入伍参军打仗。 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读书上学了,可大唐的四书五经对于他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根本没半点卵用啊! 自己与其学这破玩意,还不如躺在床上回忆下曾经的九年义务教育呢! 然而,正当李厥暗暗琢磨自己该干点啥之时,小小的油条摊位上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小娃娃,来了客人也不招呼下?” 喜欢大唐嫡长孙!。 第3章 你家主人确实挺没品…… 李世民笑吟吟的看着李厥,脸上写满了宠溺和喜爱。 虽然他现在依然不能肯定这孩子的身份,但光是凭其长相酷似大孙这一点,就足够引起他的重视了。 毕竟,对于他这个大唐皇帝来说,就算最后发现认错人也无妨。完全可以将错就错,认下这个义孙,赏他一世荣华富贵。 而且从本心里说,李世民并不是很在意真相。 因为一旦证明眼前之人是大唐嫡长孙,那他就得依照大唐律法将其治罪,然后重新流放黔州…… 因此,略微琢磨下,李世民觉得偶尔装一下糊涂也挺好。 最起码,自己能享受下眼前的天伦之乐。 李厥只是闲的无聊才来摊位上帮帮忙,可不是摊位的勤杂工。 再者说,他早就雇佣两个妇人在摊位上做事了,哪里用的着咱忙东忙西? 然而,这两个怪老头上来就招呼他伺候,也太拿自己当盘菜了吧? “吴婶,你去招呼下!” “好嘞!” 吴婶刚走到李世民面前,就被李世民嫌弃的摆摆手。 “招呼那个娃娃过来!” “敢叫贵人得知,那可是我家小郎君,您有啥吩咐就交代老身,老身定能招呼您满意!” “哼哼,我还就让你家小郎君招呼,你就问他来不来吧!” 李世民一边说,一边给张阿南使眼色,张阿南当即从怀里掏出一块几两重的银子。 大唐主要货币是铜钱,一般百姓是不允许使用和持有银子,一旦被官府发现可是会被抓进大牢打板子的! 因此,吴婶一看到银子一下就慌了,赶忙求助似得看向自家少主。 李厥早就看出这俩人不简单了,不论两人的穿戴还是做派,都不是普通百姓所具备的。 现在见两人拿出银子,更加笃定心中的想法了。 “两位客官,路边摊吃根油条,喝碗豆浆总共几文钱的事情,犯不着拿银子吓唬人吧?” 李世民闻言冷哼一声道。 “哼!” “不拿银子,你个小娃娃还以为我们吃不起呢!” 李厥对着吴婶挥挥手,示意吴婶去招呼别的客人,然后他自己拿起一个盘子,从沥油的竹筐里捡了四根油条,又倒了两碗豆浆送过去。 “两位贵人尝尝吧,这顿就算小子请了!” 张阿南见状赶忙抢在李世民前边咬了一口,又急不可耐的喝了一口滚烫的豆浆。 此举是为李世民试毒,只是李世民早就看过无数百姓吃过了,压根就不担心这东西有毒。 “多事!” “吃个饭还急三火四的!” 张阿南闻言只是嘿嘿傻笑,不过嘴上却是不闲着,三两口就把一根油条干掉了。 李世民吃过之后眼睛也是一亮,这东西金黄酥脆,入口有微微咸香,在佐上一口甜香馥郁的豆浆,还真有几分特别风味。 “这东西吃着还行,有点意思,只是没有周围百姓夸的那么好吧?” “什么香飘十里,长安城最美味的吃食……” 李厥听到这话,一边给两人碗里重新添了点豆浆,一边略带讥诮的嘲讽道。 “两位贵人吃惯了山珍海味,自然不觉得这东西好吃。” 李厥话音刚落,一个排队买油条的老汉就笑呵呵的给李世民科普起来。 “这位客官一看吃相就知道是贵人!” “哦?” “老者何意?” “俺们穷苦人家哪舍得像您这般大口吃油条呀,俺们都是买回去做菜用!” “做菜?”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自己筷子上夹的油条,他虽然不懂烹饪之术,但也能看出这东西是用面粉制作,最后用滚油炸熟的一种面食。 然而,这东西竟然还能做菜? “贵人有所不知,煮山野菜的时候,往锅里放上这么一小截油条,蒸锅野菜都香的紧哩!” “哦哦哦……” “其实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将油条切成寸许长的小段,然后撒上盐巴、葱花、胡荽,若是再能撒上两滴香油,那滋味,啧啧啧,简直绝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心里颇为意动,决定回去就让宫里尚食院的御厨如此炮制。可他刚这样想,就听到那个自称石什么的小娃娃开口了。 “这位贵人就别想了,此等吃法也就适合普通百姓,您回家若是这样尝试定然会非常失望。” “再 送你俩一碟咸萝卜!” 李厥放桌上一碟咸萝卜,就不打算搭理这两个人了。 然而,李厥的话成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当即将李厥给叫住。 “小娃娃,为何此等吃法不适合我们?” 李厥闻言眉头微皱,满脸不开心的解释道。 “这话还用问么?” “此等吃法只适合常年见不到荤腥的普通百姓,你们俩一看就是饫甘餍肥的贵人,平日里吃惯了大鱼大肉,岂能吃得惯此等平民之物?” 李厥说完这话,还不忘对大唐暗戳戳的嘲讽一下。 “说到底还是大唐太穷,百姓太苦……”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李世民,他一直自诩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不错,就算达不到尧舜禹汤的程度,最起码也能跟文景之治比肩吧? ,! 然而,眼前这个小娃娃却说大唐太穷,百姓太苦…… 这让李世民很受伤,只感觉自己这十八年的励精图治,简直是治了个寂寞! “你给我说清楚,大唐怎么就穷了,百姓怎么就苦了!” “怎么,我说错了吗?” “大唐现在连条贯穿全境的驰道都没有,这还不算穷?百姓连肉都吃不起,这还不算苦?” 其实李厥这话说的确实有点过分,毕竟整个封建王朝当中,能让百姓吃饱的都不多,更别提让百姓吃肉了。 至于修一条贯穿全境的驰道…… 哪怕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只是修了一条几百里长的驰道而已。 相对来说,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放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绝对称得上是盛世楷模。 然而,谁让他是李世民贞观之治下的受害者呢? 如果不是李世民脑子抽风,非得借魏王来贬低李承乾,李承乾也不会谋反。 如果李承乾不谋反,自己可就是大唐第二顺位继承人! 现在搞得自己非但继承不了大唐,还得隐姓埋名,沿街叫卖,他能对大唐有好印象才见鬼呢! 李世民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个委屈啊,自古以来老百姓不都是这么过的么,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就算吃苦了? “不修驰道就算穷?” “吃不起肉就算苦?” “历朝历代,哪个王朝的老百姓能随便吃肉,是秦朝能吃得起,还是汉朝、晋朝、隋朝?” 李厥闻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大叔,你要非得跟那些王朝比谁更烂,那咱俩实在是没啥可聊的了……” “比烂?” 李世民听到这话都快气疯了,自己咋就比烂了? 自己比的可都是大一统王朝! 李世民越想越气,“啪”的一声将筷子摔倒桌子上,然后抬屁股就走。 张阿南见状,赶忙从袖子里摸出几枚铜板放到桌子上。 “还请小郎君多多包涵,我家主人就这么个暴脾气……” “你家主人是当官的吧?” 张阿南闻言一愣,然后忙不迭的点头。 “小郎君猜的真准,我家主人确实在朝中管点事。” “几品?” “我家主人没品……” 张阿南回答完,暗暗在心里补了一句。 我家主人虽然没品,但不论几品的官都是我家主人封的,嘿嘿嘿…… 李厥一听那人没品,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因为他穿越前的皇孙身份,朝中低于三品的人,连见他的资格都没有! “你家主人确实挺没品……” 喜欢大唐嫡长孙!。 第4章 朕已经很对不起这孩子了,绝不会再让他受伤害! 张阿南追上李世民,见李世民还在生气,赶忙开口劝解。 “陛下,您何必跟个孩子一般见识呢?” “谁和孩子见识了!” 张阿南闻言只觉得一阵好笑,脸都气黑了,还说自己没生气? 果然,李世民刚一回到皇宫就大发雷霆,不仅将汇报工作的房玄龄痛骂一顿,甚至还找茬骂了长孙无忌一顿。 “咱们大唐都穷成这样了,你们还跟朕这儿歌功颂德?” “陛下,咱们大唐穷吗?” “朕的大唐很穷!” “朕的百姓很苦,苦的都吃不起肉!”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听到这话一脸大写的懵逼,心里更是委屈的不要不要的。 陛下的标准啥时候这么高了? 自古以来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免于战乱就可以称得上盛世! 咋? 现在的盛世还得让老百姓吃肉? “陛下,您这话过于苛责了吧?” “秦汉三国两晋隋,哪个时候能让百姓随便吃肉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再次发出一声恶龙咆哮。 “你们这是比烂!” “咱们大唐的盛世,岂能和那些破烂王朝比!” “破烂?” 长孙无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陛下这是飘了吧,秦汉在陛下眼里都成破烂啦? 房玄龄也是满脑门的问号,想不通陛下哪来这么大的自信,竟然连秦汉这种强盛的朝代都看不上…… “你们给朕算算,若是修一条连通全国的驰道得耗费多少民力物力?” “啥?” 如果说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刚刚还只是懵逼,那么在听到李世民这番话,两人则是直接吓得跪在了地上。 “陛下,您为何会突然冒出此等想法?” 李世民无所谓的摆摆手。 “没啥,只是突然有感而发……” “陛下,这种事可不是随便乱想的。秦始皇当年不过修了一条几百里的驰道,就已耗费民力、财力无数了。陛下现在想连通全国,其工程量不亚于秦长城和隋运河……” “此二者皆二世而亡,陛下是想重蹈秦朝和隋朝之覆辙吗?” 相对于房玄龄的委婉劝谏,长孙无忌就干脆多了。 “陛下,微臣请陛下诛杀献此计策之人!” “此人献修建连通全国驰道之策,实乃居心叵测,有颠覆我大唐基业之忧!” 李世民听两人说的如此严重,不由眉毛微微挑起。 “两位爱卿,朕不过是想修一条驰道而已,竟然能扯到亡国上去?” “陛下,如此浩大之工程量,确实有亡国之危呀!” “这……” “难道咱们大唐,真的连驰道都修不起吗?” 正当李世民陷入自我怀疑之时,张阿南赶忙跳出来打圆场,这才算是给两位大佬解了围。 “司空、房相还是先回吧,陛下今天心情不好,若是说错了什么,两位也别见怪……” “不敢不敢……” “我等身为臣子,为陛下分忧实乃本分,岂敢生出不满之心?” “既然陛下疲乏,那微臣告退……” 两人一听这话赶忙开溜,见到张阿南亲自送两人出来,两人当即将其拉到旁边的小树林。 “张公,您给我俩交个实底,陛下今天是咋了,咋莫名其妙的发火呢?” “唉……” “此事颇为复杂,司空和房相就不要乱打听了。不过你们俩要知道,陛下不是冲你俩发火,只是你俩运气差正好撞上了……” “哦?” “那连通全国的驰道是咋回事?” “这种话不兴说呀,搞不好真有亡国之危!” “这个也不能说……” 长孙无忌还以为张阿南是差钱呢,当即从袖子里摸出两片金叶子,悄咪咪的塞到对方的手中。 房玄龄见状赶忙将眼睛转向一边,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 “有劳张公了……” 张阿南掂了掂两片金叶子的分量,然后无限遗憾的将其推了回去。 “长孙司空,这事真不能说,您就别为难奴婢了……” 长孙无忌送出去的钱岂有收回之理,哪怕张阿南什么都不说,他也强势的将其重新塞回张阿南手里。 “权当老夫请张公喝茶了,以酬谢张公在大殿之上的 解围之功!” “那奴婢就多谢司空大人啦!” 张阿南送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重新回到甘露殿的时候,李世民正气哄哄的批阅奏折呢。 “送走了?” “是……” “朕那个大舅哥又跟你打听消息了吧?” “陛下圣明!” “只是奴婢啥都没说,还白得了两片金叶子,心里这个愧疚呀,嘿嘿嘿……” “愧疚?” “你个老货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李世民经过张阿南这么一打岔,阴郁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尉迟樊那边还没消息?” “陛下,长安距离黔州几千里,哪是那么快就有消息的?” “尉迟校尉就算是飞,一个来回也得一个月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听到这话,当即将手里的奏折扔在桌上,然后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唉!” “朕现在真是既想知道,又怕知道……” 张阿南闻言也跟着叹了口气,虽然他是太监,但他跟李世民年龄相仿,而且两人相处二十多年,太了解李世民的心思了。 早已葬身火海的嫡长孙,现在又出现在自己面前,换成是谁都会患得患失。 既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假的,让自己白欢喜一场。又怕自己猜测的是真的,然后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毕竟按照朝廷法度,嫡长孙私自逃离流放之地,那可是视同谋反的杀头重罪! 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端着茶盘走过来,张阿南赶忙上前接过,亲自放到李世民手边。 “陛下,如果真如咱们猜测的那样,陛下就别追究有罪没罪的了,让他开心的在长安度过一生吧……” 李世民端起茶盏小口的啜饮几下道。 “那是自然!” “朕已经很对不起这孩子了,绝不会再让他受伤害!” “只是如何安置他让朕颇为头疼……” “如果是假的也就罢了,朕大不了封他个低级爵位,赏他一世荣华。可若是真的,朕又该如何安置他呢,总不能让他继续沿街叫卖吧?” 张阿南闻言暗暗琢磨了下,觉得陛下担心的还真有一定道理。 如果证明那小男孩就是大唐嫡长孙,还真有点不太好安置。毕竟封赏太低,陛下肯定不甘心。可若是封王,又必定会引起世人注意,届时嫡长孙诈死、私自逃出流放之地的事情就会被翻出来。 因此,不论怎么处置,对于陛下来说都颇为头疼。 “陛下,走一步看一步吧,只要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好了!” 李世民低头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只要大唐嫡长孙能死而复活,再大的麻烦都不是麻烦! “还是你会安慰人,哈哈哈!” 张阿南刚想谦虚两句,突然看到李治出现在门口,当即小声的提醒了一下。 “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啊?” “雉奴来啦,让他赶紧进来!” 李治听到这话,这才走进大殿,恭恭敬敬的给李世民行了礼,然后将自己最近抄录的贞观政要高举过头顶。 “父皇,这是儿臣最近抄写的贞观正要,请父皇过目!” 喜欢大唐嫡长孙!。 第5章 若是不能收取赋税,就算占再多的地方又有何用! 李世民一听这话,不等张阿南上前,亲自从龙椅上起身来到李治面前亲手接过,然后认真的翻阅起来。 “不错!” “雉奴的书法越发有模有样了,朕像雉奴这个年纪,可写不出这么飘逸的书法,哈哈哈!” 李治听到父皇的夸奖,羞赧的笑了笑。 “都是父皇教导的好,儿子不过是学了些父皇的皮毛罢了……” 李治这话还真不是谦虚,他从开始写字就临摹李世民的书法,至今已有七八年了。 当然,李世民自身的书法水平也非常过硬,毕竟李世民是临的王羲之的书法,从源头上就已经是书法巅峰了。 “你既然写了这么多,应该对贞观以来的政事有点心得吧?” “说说朕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呃呃……” 李治听到这话当场愣住,一时间搞不清父皇的用意。 “父皇,贞观以来的政事都非常好,儿臣实在是没看出还有哪里不足。” “父皇已经非常爱惜民力,努力发展农耕。军事上也远迈秦汉,彻底解决了西域和北部突厥之患。” “可谓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父皇都大大的超越了前朝,说一句前无古人一点都不夸张!” 李世民在听了李治的吹捧后心情大好,只是一想起那个自称石达开的小子说的话,他心里依然跟被扎了根刺似的。 “难道没有一点问题?” “没有!” “反正儿子资质愚钝,实在看不出问题……” “你不觉得咱们大唐缺一条贯通全国的驰道吗?” “驰道?” 李治听到这话两眼写满了懵逼,他怎么也想不到,父皇竟然会突然听到“驰道”,而且还得是贯通全国…… “父皇,修建如此长的驰道,肯定会耗费不少钱粮和民力吧?” “此非圣君所为,还请父皇收回成命!” 李世民听到这话,心里隐隐有些失望。 这就是大唐的储君? 其眼界和见识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孩子! “朕只是说着玩,你不要当真,回去继续读书吧。” “诺!” 李世民在送走李治后,独自一个人来到宫殿的北墙,看着挂在墙上的大唐堪舆图怔忡出神。 其实在回宫的路上,他就冷静了下来,并且认真的思索了一番那个自称石达开的小子所说的话。 让不让老百姓吃肉的事情先放一边,驰道这个事情还真的很有意义! 李世民早就意识到大唐的问题了,那就是大唐的疆域太广,不论是征集粮草,还是调兵遣将,还是运送粮都太麻烦! 比如说前两年西域的康国想要内附,他就因为康国距离长安太远,这才无奈放弃了康国。 此举虽说给大唐省了不少麻烦,但却寒了西域众国之心。以至于近些年薛延陀势力大涨,很多小国都投到薛延陀那边了。 原因无它,只因大唐距离他们太远,既不能对它们随时造成威胁,又不能在他们遇到危险之时及时出兵保护,那他们又为何归顺大唐,成为大唐的附庸呢? 可如果有一条贯通大唐的驰道,那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首先,大唐的赋税、钱粮可以快速集中。 其次,大唐的军士可以快速出动! 只要满足上边两点,不论是大唐境内,还是西域偏远之地发生叛乱,大唐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予以平乱! 只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不论是他这个皇帝,还是满朝文武,以及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竟然没一个人发现! 而且在自己几次三番的提醒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没意识到问题,还满脑子在想如何省钱的事情。 难道在他们眼中,维护帝国疆域,稳定帝国局势,竟然还比不上钱粮和民力? 现在李世民只想再次找到那个小男孩,问问他是故意跟自己抬杠,还是真的意识到大唐当前的严峻问题。 “张阿南,你去准备一下,朕打算出宫转转……” “诺!” 不多时,李世民重新出现在朱雀大街上。只是炸油条的摊位依旧,可那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却不在了。 “那个小娃娃呢?” “回这位客官,我们小郎君回家读书了!” “哦哦……” “我们小郎君住在……” 李世民没等帮忙的大婶说完地址,火急火燎的就 上了马车,准确的朝着青龙坊的方向驶去。 虽说前往黔州调查的百骑司还没回来,但京城的百骑司早就将石达开的住所调查清楚了。 李厥只是说回家读书,实际上他家里几乎就没什么书,只有一套用来装点门面的四书五经。 但他也不会闲着,而是趴在桌上努力回想前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 什么力学三大定律啦,勾股定理啦,元素周期表之类的。 总之,想到什么写什么,实在想不起来也不要紧,留着以后慢慢想。 正当李厥思索函数方面的内容时,突然听到院外传来敲门声。 “石小郎君在家吗?” ,! “石小郎君?” 李厥听到这话当场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这是在喊自己。 “在家!” “客人稍等,我这就出来开门!” 李厥赶忙将自己的日记本收好,然后跑到门口打开院门。 “怎么是你们?” 李世民朝着李厥笑了笑。 “今天吃油条的时候,听你这个小娃娃提到驰道,心有所感特来找你聊聊!” “敢问大叔怎么称呼?” “我呀……我叫石尊隋!” 李厥一听这名字就是假的,自己胡诌了个石敬瑭的父亲,他就取了个石尊隋的名字,这不是摆明了要占自己便宜吗? “大叔这名字取得好,乍一听像是我阿翁似的……” 李世民听到这话开心的笑道。 “咱这个年纪,本来就够当你阿翁了,让你叫一声阿翁不吃亏!” “哼!” 李厥可没有乱认“阿翁”的习惯,当即朝着李世民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既然这位大叔不愿意以真名相告,那就请大叔回去吧,晚辈不喜和藏头露尾之人打交道!” “好好好!” “我跟你说真名,我真名叫李德充!” 李厥一听对方姓李,心里就是一阵发虚。 “皇族?” “不是!” “宗室?” “也不是,只是普通李姓之人!” “哦哦哦……” 李厥见李世民这样说,这才放下心来。 “那就有请李先生!” 李世民跟着李厥来到书房,分宾主落座后当即提出自己的疑问。 “小石头,你上午所言的驰道是一时气话,还是另有所指?” “算是气话吧,但也是我对大唐的期望。” “哦?” “晚辈不知李老在朝中担任何官何职,但想来李老也应该注意到大唐这几年的变化了吧?” “变化?” “你没发现近几年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大了吗?” “大唐自从打败了东突厥,攻取高昌,疆域确实变得越发广阔了。” 李世民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问了一句。 “可这和驰道有什么关系?” 李厥闻言微微一笑,他可不认为对方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对方肯定是借机考教自己。 “其实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叫做有效统治。” “有效统治?” “对!” “凡是不能收取赋税之地,都不能算是有效统治。” 李世民听到这话,只感觉心血澎湃,热血上涌,甚至有种得遇知音之感。 “对!” “小石头说的太好了!” “若是不能收取赋税,我大唐就算占再多的地方又有何用!” 喜欢大唐嫡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