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第一章 1 第一章1 大武王朝,东宫。 李显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躺在柴房里,手脚还带着冰冷的镣铐。 惊慌过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穿越了,还是穿到一个小太监身上。 只不过,这小太监身份特殊,是个冒牌货。 男人有的东西他全都有,一寸都不少。 “还好,还好。” 李显刚松一口气,又赫然想起,今晚他就要被秘密处死,处境十分凶险。 三日前,太子府搞年终大扫除,李显被派去清扫太子武烈的书房,忘了在门外挂“清扫牌”。 他正在里间擦地板的时候,武烈带着太子妃卫宓和羽林校尉武灵进来密谈要事。 太子书房是机密重地,本不归李显打扫,他应该立即出去拜见的,谁料太子开口就爆出一个惊天大秘密,吓得他大气都不敢出。 原来武烈早年征战的时候,受过难以启齿的重伤。 婚后三年,太子妃卫宓不仅没有怀孕,甚至还是完璧之身。 卫宓可是赫赫有名的大武朝第一美人,正常男人谁能忍得住。 现在外面流言蜚语越来越多,若传到父皇那里,太子之位定然不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子嗣,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 所以武烈想让太子妃借着这次回娘家探亲的机会找人借种。 事成之后,武灵再偷偷杀了那个男人,神不知鬼不觉。 贵为大武王朝太子,未来的帝王,这种羞于启齿的秘密,怎能让一个下人知道。 纵然李显一口咬定什么都没听到,但太子依然决定处死他。 李显摸着凉飕飕的脖子,躺在柴房,看着窗外漫天飘雪,脑子飞速转动,很快便计上心头。 他穿越前是某军工研究所的研究员,怎么说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高材生,等死是不可能等死的。 就在此时,柴房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宫女鬼鬼祟祟的进来,将门反锁。 这名宫女是太子妃的贴身丫鬟冬儿。 她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放在李显面前,说道:“你快吃吧,吃完了我满足你一个心愿。” 李显一脸茫然地问:“什么心愿?” 冬儿的美脸刷的就红了,说道:“你之前轻浮我的时候,不说还没摸过女人吗,临死之前,我......让你试试。” 李显这才想起来,他之前一直在撩逗这个宫女,只不过人家嫌弃他是个太监,差点向太子妃告发。 “为啥突然这么好心?” “太子书房一直是我打扫的,但那天我来事儿了,浑身无力,才让王总管派你去的,就当是补偿吧,做了鬼不要怨我就好。”冬儿心虚地说。 她毕竟是太子妃身边的人,太子身体什么样,恐怕心里比谁都明白。 搞不好这丫头是故意躲开的,在皇室当下人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 “原来我给你当了替死鬼。”李显叹道。 “我不能在这待太久,最多一刻钟,你抓紧时间。” 冬儿说完,就迫不及待解开腰间束带,娇羞地躺在草堆里,闭上美目,紧张地等待李显的咸猪手。 她倒不担心身子被破,一个小太监能做什么,过过干瘾罢了。 冬儿不仅是宫女,还是太子府第一舞姬,曾在宫里给皇上和文武百官表演过,身段妖娆,长相漂亮。 此刻,绝色佳人躺在杂草上,凌乱中带着一丝期待,简直让人浮想联翩,看得李显直咽口水。 他恶作剧地捏了下冬儿魔鬼般的小蛮腰,她便吓得一哆嗦,紧咬嘴唇,浑身颤抖。 若是过去的李显,死前怎么也要在此等尤物身上爽一把的。 让这个女人看看,谁才是太子府唯一的真男人。 但现在,李显却收回了手,他并不想死。 “不用了,起来吧。” 冬儿惊讶地睁开眼睛,难以置信地问:“你不想要我了?” “我又不会死,来日方长,急什么?”李显笑道。 “哪有来日,今晚武校尉就要处死你啊。” “今儿是太子交作业的最后一天吧,他肯定憋不出来,你只需要告诉他,我写了一首关于治国的诗词,保证让皇上龙颜大悦。” “你一个太监怕是连字都不认识吧,怎么会写诗词,还懂治国?”冬儿自然是不信的。 “按我说的去办,咱们就算扯平了,等我在大武朝崛起的时候,再要你不迟。”李显自信地说道。 大武朝武德充沛,蛮勇好战,但在经济文化领域,则是一片荒芜。 很多王公大臣都是武将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提李显这种底层小太监了。 如今天下虽已大定,但民生凋敝,饿殍遍野,内乱四起,国库空虚,朝廷一帮武夫,只知道镇压,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皇帝决定止戈养息,扬文抑武,向天下征召经世济民之才。 所有皇子皇孙也得苦学文化课,皇帝亲自监督,每月上交治国作业。 太子作为储君,自然要求更高。 但野猪吃不来细糠,武烈生下来便是个粗鄙的武夫,论咬文嚼字治国良策这些细活儿,他是一窍不通,只能依仗老师。 九月作业,老师灵光乍现,教武烈写了一句治国策:“治大国若烹小鲜。” 皇上大喜,批阅道:“太子可教也,继续努力。” 十月作业,老师有些词穷,教武烈写了一句:“治大国若烹牛羊。” 皇上懵逼,批阅道:“跟上个月的有何区别?” 十一月作业,老师不学无术的本性开始暴露出来,教武烈写了一句:“治大国若炒小鸡儿。” 皇上大怒,批阅道:“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朕看你这个太子是不想当了。” 气得武烈将老师狠狠揍一顿,赶出了太子府。 现在已经到了年终大总结的日子,他连屁都没憋出一个。 ...... 酉时,太子书房。 竹简上依然只有歪歪斜斜,丑陋无比的三个毛笔字:“治国策”,内容是一句都憋不出来。 上百名家奴门客,齐齐跪在地上,被武烈骂得狗血淋头。 “老子平时好吃好喝地养着你们,就算是一条狗,都知道回报主人,结果整整一个月,几句诗词都憋不出来吗。” “酉时已到,父皇和八大学士都在御书房等着批改我的作业呢,你们倒是拿点东西出来交差啊。”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忙忙进来。 “禀殿下,大内徐总管亲自来收作业了,正在大门外候着呢,他说让我转告您一句口谕。” “什么口谕?”太子紧张地问。 太监紧张得支支吾吾地说:“皇上说,皇上说......若太子实在胸无点墨,写不出东西来,立即进宫学习其他皇子们的诗词歌赋和治国文章。天儿冷,别瞎耽误功夫。” 这道口谕,简直就是赤果果的羞辱。 武烈一脚将跪在跟前的王总管踹翻地上,骂道:“你们这帮废物,去死吧。” 说完,他哐当拔出佩剑,吓得大家脸都绿了。 “殿下息怒,奴才愚钝,奴才该死!” 太子妃卫宓也拉着武烈,摇头说道:“殿下,不可冲动啊!” 坊间一直在传,武烈性格暴虐,冲动易怒,不能生育,根本不合适当储君,皇帝也早有换储之意。 武烈这才冷静下来,太子妃是诸侯国百济的长公主,也是太子身后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他不得不听。 “宓妃,听说你从小学习琴棋歌舞,难道就不能帮帮我吗?哪怕应付一下也好啊。” “殿下,我是女子,不能学治国之术,我学的那些靡靡之音,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卫宓无奈地说。 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冬儿,想起李显的嘱咐,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说:“殿下,李显说他作了一首治国诗词,保证让皇上龙颜大悦。” “哪个是李显,给我站起来。”武烈朝众人喝道。 听到这个名字,太子妃卫宓的美脸上,划过一抹红晕。 她在武烈耳边小声提醒道:“三日前那个偷听的小太监,就是李显。” 这抹红晕,是因为想起借种之事,觉得难堪罢了。 第二章 2 第二章2 此刻武烈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李显必须死,但死之前若能助他度过眼前的难关,那最好不过。 卫宓对下人说道:“你们全部退出去,把武校尉叫来。” “是!” 众人在王总管的带领下,跑得比兔子还快,生怕跑慢了,脑袋就会落地。 太子的性情,他们是领教过很多次的。 武烈看着冬儿,问道:“区区一个小太监,真的靠谱吗?” 冬儿连忙机灵地回道:“禀殿下,他确实识字,也爱读书,每次都吵着要打扫书房,就是想偷偷翻阅藏书,五日前他就在我面前吹嘘,说已经想出绝妙诗词。” “如果你敢骗我,同样会受到严惩!”武烈说道。 “是!” 冬儿吓得脸儿都白了,心想李显你可不要害我啊! 很快,羽林军校尉武灵便进来了。 武灵今年芳龄20,穿着白银铠甲,系着一袭红色披风,腰挂环首刀,英姿飒爽,也是大武王朝赫赫有名的巾帼大美人。 从官职来讲,武灵是京畿近卫军八校尉之一,统领一万骑羽林精锐。 从身世来讲,武灵是皇室嫡系,北凉郡主,当今圣上的亲侄女,太子的堂妹,也是支持东宫的第二股势力。 “哥,你找我干嘛,我可不会吟诗作赋啊?”武灵双手一摊。 “武灵,你去把李显提过来。” “哪个李显啊,今晚要处死的那个小太监吗?”武灵不解地问。 “没错,冬儿说他想了一首治国诗词,我想看看是否属实。” “哥,你没搞错吧,他只是一个小太监,哪里懂什么治国啊,还诗词呢,肯定是死到临头的挣扎呀。” 太子妃卫宓却说道:“武灵,这倒也未必,听说李显来自楚地,那里是江南水乡,曾经俊才辈出,招来试一试也无妨。” 武烈连忙点头道:“没错,徐福就在门外等着要作业呢,难不成等父皇亲自来要啊。” “行吧,我去提他过来,要是胡说八道,立即拖出去砍了。”武灵干脆地说。 ...... 柴房。 李显拿着黑炭,在墙壁上写了诗词的第一句:“治国宜将治圃看。” 砰! 武灵一脚将木门踹开,威风禀禀地走进来,抖落红披风上的雪花,看着李显说道:“听冬儿说,你懂诗词歌赋,还懂治国之道?” 李显头也不回地说:“略懂一二,我祖上乃是江陵书香世家,自我三岁起,家父就偷偷教我读书写字。” “哟,那你怎么跑宫里来当太监了。”武灵嘲讽道。 “那还不是因为大武朝重武轻文,数十年征战,焚书坑儒,断了读书人的香火吗?” “放肆!大武王朝岂是你一个小太监可以评价的。” 武灵拔出环首刀,抵在李显的后脑勺,杀气腾腾。 李显不慌不忙地转过身,看着眼前白嫩漂亮的威风小美人,说道:“郡主,我刚才写了一句开头,您看看可还行。” 武灵看着墙壁上飘逸潇洒的七个碳字,大为震惊。 “这......这是你写的?” “难道大武朝还有第二个人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体吗?”李显得意地说。 穿越前,他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一家人都是教书的,各门各科都有。 奶奶从小逼着他练习毛笔字,从书圣王羲之到文豪苏轼,临摹了不知道多少遍。 “你一个小太监,连男人都算不上,有什么可狂的。” “听说郡主在北凉也是自幼读书识字的,不妨释义一下这句诗吧。”李显笑道。 武灵的美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北凉王确实逼着她读书识字,但问题是她没兴趣啊,她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传承了大武皇室的战斗血脉。 “治国宜将治......嗯......” 武灵当时就卡壳了,用刀指着“圃”字,有些尴尬地问:“这是什么字?” “你连圃字都不认识啊?”李显差点笑出声。 武灵的脸蛋更红了,直接急眼。 她堂堂北凉郡主,羽林校尉,岂能被这将死的小太监如此嘲笑。 “你再敢嚣张,我就一刀抹了你脖子。” “p......u圃,花园菜地的意思。” 武灵默默读了几遍,觉得挺有意思,毕竟这年头七律诗还没发明出来。 虽然只有一句,但节奏鲜明,平仄有致,哪怕是个文盲,也能朗朗上口的吟诵出来。 “就这么一句吗,后面呢?”武灵急问道。 李显却扔下木炭,拍了拍双手,说道:“后面还有三句,保证惊为天人,不仅能让太子度过眼前难关,还能让他重获皇上信任。” “那你倒是快写啊。”武灵催促道。 李显摇摇头,“我要是写了,你不得把我杀了,所以我也是有条件的。” “你这小奴才,敢跟本郡主谈条件。” 武灵将环首刀架在李显脖子上,李显却淡定的说道:“第一,太子要承诺不杀我。” “第二嘛,封我为太子府总管,以师者尊。以后我保证尽力辅佐他登上皇位,治理大武王朝,届时国富兵强,万民臣服。” 武灵彻底被激怒,手起刀落,再次停在李显的脖子上。 “威胁太子可是要诛九族的。” “不好意思,我就是最后一族,你们没得诛。”李显淡定笑道。 “你......” 武灵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个小太监拿捏了。 她漂亮的大眼睛,杀气腾腾地瞪了李显半炷香的功夫,还是压住了心头怒火,匆匆去向太子汇报了。 武烈一听,也是当场暴怒。 “区区一个奴才,也敢跟老子谈条件,还想让我尊他为师,他也配,拉出去砍了!” “好!” “等等!”太子妃卫宓拉住武灵,问道:“你跟我讲讲,他写的那句诗是什么?” “治国宜将治圃看。”武灵呆呆地回道。 她也觉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 卫宓毕竟是按大武皇后培养的,从小就受到过琴棋书画的熏陶,在房间默默朗诵了几遍,透露着异常的兴奋。 “殿下,这句话格律工整,朗朗上口,寓意深刻,是绝对的佳品啊,讲的核心也是治国策,符合父皇的要求,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 “宓妃真觉得可行?”武烈问道。 “先答应他,若后面三句也是如此惊艳,那就满足他的要求,留在身边当心腹也行啊,毕竟父皇每个月都要检查作业。”卫宓说道。 武烈是一百个不情愿,除了太子妃和堂妹,没有人知道他不能行人事。 这种男人的奇耻大辱,岂能让一个下人知道。 武灵也建议道:“哥,我觉得宓姐姐说的对,先留着再说,反正随时可以杀了他,李显那小子看上去挺机灵,应该不会乱说。” “行吧,反正他只是一个太监而已。”武烈无奈回道。 大家都不是男人,好像也没那么丢人。 第三章 3 第三章3 书房门口,冬儿站在寒风中手脚冰冷,瑟瑟发抖,不知是福还是祸。 若李显的诗词不能得到太子认同,那她就会受到牵连。 武灵押着李显过来,冷冷说道:“你就祈祷这小子有点用吧。” 李显则笑道:“冬儿姐姐,放心,太子会重赏你的。” 武灵嫌弃地推了他一把,说道:“你一个小太监,天天跟姑娘眉来眼去的,白费功夫!” 这个死女人,天天嘲笑他是小太监。 李显在心里暗暗发誓,迟早有天把你这大武郡主,捶得服服帖帖。 武烈坐在书桌前,冷冷看着李显。 而大武王朝第一美人卫宓,则穿着一袭白色的雪狐裘袄,站在太子边上,对李显也是满脸怀疑。 太监在任何朝代,都是没有地位,让人看不起的。 李显不慌不忙地抱拳说道:“拜见殿下,太子妃!” “为何不跪?” “按照皇上新颁布的大武律法,师者,可不行跪拜礼。” “你倒是挺会现学现卖,快展示你想的诗词吧。” 李显抖了抖手上的镣铐,说道:“这样怎么写字?” 武烈没有办法,朝武灵点头指示。 大内总管徐福还在门口等着呢,也不肯进来避风雪。 这意思还不明白吗? 再交不出作业,他可就要回宫复命了。 徐福跟随武帝三十年,是绝对的心腹,比亲儿子还亲,他的意思,肯定就是父皇的意思。 武灵手起刀落,哐哐四刀,便将李显手脚的镣铐全部取下。 “郡主好刀法啊!” “少废话,赶紧的!”武灵没好气地说。 这小子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李显卷起衣袖,走到书桌前,拿起毛笔,蘸上墨,刮了刮。 架势十足,看得大文盲武灵郡主直皱眉。 武烈和太子妃也忍不住凑过来,想看看这小子能写出个什么花样来。 李显一边写,一边声情并茂地吟诵道: “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沼泉莫放源头浊,种竹先教地步宽。” 武灵看着上面漂亮的28个篆体小字,叹道:“好顺口啊。” 这是她唯一能给出的评价,至于这首诗到底在讲什么,完全看不懂。 太子武烈更是一脸懵逼,看着太子妃问:“宓妃,你觉得如何?” 卫宓明亮的眸子,时而盯着竹简,时而看着李显,还在感叹这字真漂亮呢。 她默默读了十几遍,越读越觉得好,兴奋地说: “殿下,我觉得比以前所有的作业都要好,估计比所有皇子的也好,这可是四句全诗啊,读起来太舒服了,只是诗句的意义,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太子的智商,更不提了。 “李显,你快给我们解释一下,时间不多了。” 李显大概解释了一遍,武烈和太子妃连忙点头。 “没想到如此朴实的诗句,竟然蕴含着强大的治国思想啊,垦除容易整齐难,这句刚好击中了父皇的心思。”卫宓夸赞道。 现在大武朝面对的问题就是百姓食不果腹,内乱不断。 简单粗暴的镇压铲除,自然简单,但武帝不想成为暴君。 再说到时候百姓都没了,要这天下有何用,谁来种地纳粮呢。 “就这了!” 武烈迫不及待拿起毛笔誊抄了一遍。 他的字迹丑陋无比,跟李显的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首诗在唐诗宋词中,自然不算出彩。 但放在大武朝这文化沙漠,则是绝对的天才之作。 关键是通俗易懂,只要识字,就能大概看明白。 “冬儿,进来!” 冬儿推门进来,还没问清缘由,便吓得扑通跪在地上,说道:“殿下饶命!” “饶什么命,本太子要赏你,把竹简送去给徐福,速度快点!” 冬儿愣了下,抬头看着笑眯眯的李显,总算松了一口气。 她连忙拿起竹简,飞奔出去,门口的马车等候多时,太子府面积大,从书房到府门口,步行至少得一刻钟以上。 武烈终于放松下来,看着李显问:“那天,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们的谈话。” 李显坚决地摇摇头,说道:“我当时在最里面看书入了迷,真的什么都没听到,至今不知何事触怒了殿下,还望明示。” 这种事只要承认,太子就多了个心病,李显可没那么傻。 借种之事若曝光,太子不止是失去皇位这么简单,整个太子府包括卫宓娘家,都得跟着遭殃。 大武王朝的皇位,岂能由外人血脉继承,这相当于谋朝篡位了。 太子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皇位被人夺走。 “东宫内务由太子妃管理,你以后向她汇报,想当我的心腹可没那么容易,管好你的嘴。”太子说完,便离开书房。 “谢殿下不杀之恩。”李显连忙谢道。 卫宓带着一丝赏识的眼神,对李显说道:“你先回去休息,等明日宫里送来皇上的批阅,我视情况再决定你能否升总管,这样才能服众。” “是!” “李显,东宫关系到大武江山社稷,任何闪失便会造成数十万计的死亡,好好证明你的能力,辅佐太子登基,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卫宓严肃地警告道。 “是,太子妃!” 等卫宓也离开后,武灵抱着环首刀,靠在门框上,笑道:“你行啊,小太监,居然就这么死里逃生了。” “郡主,要不要我再给你复习一遍圃字怎么写?” 李显这是在嘲笑武灵文盲,气得她咬牙切齿,握着刀柄,凶巴巴地说:“你再提这件事,我就剁了你。” ...... 太子府直房位于西北角落,宫女太监不当差的时候,就住在这里。 太监总管王喜是这里的管理者,拥有绝对权力。 今儿他跪得太近,差点被太子砍了,吓得够呛。 几名小太监正在悉心伺候着,又是捶背,又是捏腿,又是搓脚。 王喜抿着茶叶,说道:“我咋不知道李显那小子懂诗词歌赋呢?” 搓脚的小太监嘿嘿一笑,说道:“那小子肯定是死到临头忽悠人的,有这能耐谁会当太监啊,现在可能已经人头落地了呢。” “死了好,奴才就是奴才,还想往上爬,可笑可笑!”王喜嘲讽道。 他之所以能当上总管太监这个肥缺,就是因为小时候上过三年私塾,能勉强掌管太子府的账目,当然无法接受底下人比他强。 就在此时,李显推门进来,笑道:“谁说我人头落地了。” 吓得太监们脸色苍白,拔腿就跑,这大半夜的寒风呼啸,必死之人突然冒出来,大家还以为闹鬼了。 “大家不要怕,我还没死呢,你们看我的脖子,是不是完好无损。” 李显伸长脖子,贱兮兮地搓了搓。 “小李子,你居然没死。”王喜震惊又失落。 “王总管,我舍不得你们啊。”李显笑道。 王喜很是不爽地问:“这么说来,殿下真的认可了你的才华?” “殿下英明,很喜欢我写的治国小诗!” 李显越得意,王喜越不爽,阴阳怪气地试探道:“哟,还治国呢,那不得赏你点什么啊。” “估计得等到明天了。” 王喜心里妒火中烧,一脚将洗脚盆踢翻,说道:“那今晚厨房的所有卫生,就由你来负责吧,一边干一边慢慢等。” “王总管,我刚被关了三天三夜,需要休息啊。”李显提醒道。 “你三天没干活,需要补回来啊,明天早上我可是要检查的。” 王总管的命令,在这就是圣旨。 几名小太监推着李显去了厨房,指着一大堆的活儿,催促道:“赶紧干吧,干不完明儿打死你,其他人跟我回去睡觉。” 十几个人的活儿,交给李显一人,不到天亮是干不完的。 李显压根也没打算做,热了一些食物吃饱喝足,便躺在厨房草堆里呼呼大睡。 第四章 4 第四章4 太子妃闺房。 水池里洒满了白兰花瓣,这是卫宓最喜欢的香味。 由于她从小用这东西泡澡,所以身体也自带一股淡淡的清雅兰香。 冬儿正在伺候她沐浴,轻轻擦拭着她白嫩的玉肩。 这里本是婚房,红色喜字还没揭,完好无损。 结婚三年,太子却从未踏进一步。 “太子妃皮肤真好,又白又亮又润又香,宛如凝脂,冬儿都怕擦重了痛着你呢。” “唉,天生丽质又有什么用呢?” 卫宓闭着眼睛,脸上红润透亮,却难以掩饰她的寂寞和失落。 大婚之日,她翘首以盼,太子却烂醉如泥。 本以为太子很快就会忍不住的,她这大武王朝最美的花骨朵,谁不想采撷? 但日复一日,太子似乎把她这新娘子给忘了。 卫宓想不通,但碍于尊贵的身份和传统礼教,又不敢开口问。 最近,武烈实在扛不住外面的流言蜚语,才向她坦白自己不行,需要找别的男人借种,早点把孩子生下来。 卫宓失落至极,一万个不愿意,堂堂太子妃,未来的大武朝皇后,岂能容他人玷污,还要弄到怀上孩子为止。 但她别无选择。 嫁入帝王家,一切都得以皇权为重,她还背负着卫氏百济国千万苍生的命运呢。 “冬儿,那个小太监李显和你关系很好吗?”卫宓问。 “没有很好,他有点不正经,总对我眉来眼去。”冬儿连忙解释道。 卫宓摸着美脖儿,好奇地问:“不是说,净了身的男人,对女人没兴趣的吗?” 冬儿也是一脸茫然,说道:“我也不太懂,可能他色胆包天,被阉了也贼心不死吧,太子妃,您若提携他当内务总管,以后天天打交道,可要小心点。” “他没那个胆。”卫宓嗤笑道。 哪有太监敢打太子妃主意的。 不过,卫宓心里却对男人的撩拨,有些好奇,不知是什么滋味。 ...... 次日清晨,李显睡得正香,却被几个小太监踢醒。 王喜的狗腿子小贵子,气呼呼地吼道:“你特么不要命了,我干爹让你打扫厨房,你连碗都没洗,早膳怎么办?” 李显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说道:“我被关了三天三夜,哪有力气干活。” “你等着挨板子吧。” 小贵子屁颠屁颠去告状了。 很快王喜便气冲冲进来,看着狼狈不堪的厨房,气得直翘兰花指。 “反了你,在这里谁敢不听我的命令,给我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王总管,我劝你等等,今日太子妃要封我为太子府总管,你打我的板子,搞不好脑袋不保。”李显说道。 王喜哈哈大笑道:“老子在这做了十几年总管,看着太子长大的,你想取代我,除非你祖坟冒青烟。” “那你就试试吧,太子的脾气,你应该很了解。”李显笑道。 王喜竟然犹豫了。 李显能活着回来,根本不是太子的行事风格。 武烈喜怒无常,杀奴才从来是眼都不眨一下的。 “先拖到柴房锁起来,等我们忙完早膳再打!” 小贵子带着几个太监,将李显抓到柴房,骂道:“待会儿老子要亲自打你,狠狠的打,往死里打,就凭你也配挑战我干爹。” “这可是你说的,待会儿你要不打我,我就要打你了。”李显说道。 “看你嘴硬到几时!” 太子府辰时必须开饭,王喜只能把所有小太监宫女全部叫起来,去厨房收拾帮忙。 今日主子要招待朝廷大员,所以早膳更为复杂。 除此之外,还有驻守护院的300名羽林军,50名门客,100名太监宫女,早餐的工作量非常大。 忙完的时候,王喜自己都快累垮了,越想越气。 “小兔崽子,这太阳都晒到屁股了,也没人来搭理你啊,敢忽悠老子,今儿打不死你。” “小贵子,把李显拖过来给我打板子。” “是!” 小贵子一听,顿时就兴奋了,连忙带人去把李显拖过来按在操场上。 李显心想,卧槽,糟了! 这太子妃办事速度也太慢了吧,他可不想挨一顿毒打啊。 “王总管,我劝你三思啊,皇上的批阅辰时准到,我的任命马上就来了。” “还嘴硬呢,给我打!” 小贵子吐了口水搓搓手,握着粗木棍,使尽所有力气,就要朝李显屁股砸去。 就在此时,冬儿匆忙赶来,喊道:“住手!” 她是太子妃贴身丫鬟,就算是王总管,也得给她几分薄面。 “冬儿,你不会是想给这小子说话吧。”王喜没好气地问。 “不是,皇上批阅的作业送来了,太子妃让您和李显一起去迎接。”冬儿说道。 “让我和谁?” 王喜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去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找送作业的小太监,帮太子偷偷打听下皇上的反应。 但李显有什么资格去? “李显啊。”冬儿说道。 王喜心里一咯噔,暗叫不好。 李显从地上蹦起来,总算松了一口气,说道:“冬儿姐姐,你来的可真及时啊,我差点就屁股开花了。” 冬儿翻了个白眼,小声嘟囔道:“活该!” 李显拍了拍屁股,对小贵子说道:“待会儿老子回来,第一个打的就是你屁股,颤抖吧,狗腿子。” 小贵子当场就傻眼了,一脸懵逼地看着王喜。 三人快速赶去东殿,平时太子在这接待贵客,商议要事,招待自然也在这。 今日招待的是镇北大将军陈元,和麾下两名心腹大将,以前都是太子旧部。 他们在百济国北境陈兵二十万协防北夷,这次回京汇报军情,顺便给百济王传几句话给太子妃。 卫宓见李显进来,便说道:“你们给三位将军斟酒倒茶,他们舟车劳顿,定要伺候周到。” “是,太子妃!” 武烈也瞟了几眼李显,见他还算机灵,便也放心不少。 “陈将军能否向父皇提个建议,我正好要带太子妃回娘家探望岳父,顺便带兵去把那些北夷给灭了。” 他想以打仗的名义,在百济国多呆些时日,直到确认太子妃怀上孩子后,再回京都。 陈元以为太子想刷战功,有些为难地笑道:“我到时候试探下皇上的意思吧,他不让殿下亲赴战场,也是担心您的身体。” 武烈有点不高兴,自从上次重伤之后,父皇似乎便不再信任他了。 “我身体强壮的很,80斤的弓照样拉得起来。” 只有卫宓知道太子在吹牛皮,他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连50斤的弓都吃力。 就在此时,大内总管徐福被宫女带进来,他举着皇上批阅的作业,笑道:“恭喜殿下!” 武烈有点吃惊,连忙站起来迎接。 之前三次都是宫里的小太监送来的,这次父皇的心腹亲自过来,意义截然不同。 “怎劳徐总管亲自前来啊?” “皇上高兴,让我转告几句口谕给殿下。”徐福笑道。 武烈内心大喜,连忙说道:“一起用早膳,喝点羊肉汤暖暖身子再说。” 他是想向这三位边关大将证明,自己依然是父皇最宠爱的太子,继续支持我当皇帝吧。 冬儿连忙去炉边为徐福盛汤,还不忘朝李显做了个鬼脸。 难道这小子的诗词,真能让当今天子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