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三国之贾诩文和》 第1章 奇袭对奇袭 半人高的乱石杂七杂八的横在大地上,像是谁发泄脾气拨乱棋盘一般杂乱无章,石间烟雾萦绕,四周的一切都湿润了起来,仿佛要浸透每一丝空气。隐隐的烟雾中传来了铠甲相撞的声音,偶尔夹杂着的马蹄声响在告诫着有一只军队正在这浓雾中行进,与往常行军有所不同的是这次行军中居然没有任何交谈的声音,哪怕是马匹似乎都紧张了起来,马蹄轻拿轻放就如同整个地面是一块易碎的豆腐一般。 公元184年,钜鹿人张角协同两个弟弟以黄巾为号,扬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黄巾之乱,意欲推翻统治者大汉王朝。时值汉朝汉灵帝在位,他立刻动员了所有能集结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董卓,坐镇西凉,戍边多年,手下的西凉铁骑以勇猛彪悍着称,击退了多次蛮夷的进犯,此次也是作为主力来抗衡这张角的黄巾军。而这支在泥潭中挣扎的军队,就是董卓西凉军之一。 骑马走在军队最前面的带队将军李傕感觉自己的身体都要被这雾湿露刺透了,衣甲在身上沉甸甸的如同扛起了一头小牛,尽管骨头里早已经储满了冰寒,湿冷的气体依旧从他身上各个角落无孔不入的往里钻着。李傕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士卒,他们一个个恨不得把自己缩进衣服里,整个团起来。 如果按照他以往的脾气,他早就破口大骂了,那可不是吗?如此慢吞吞的行军一点都不像西凉军的做派!不过此刻即便连李傕自己都不敢吭声了,他机警的盯着四周,深怕惊动了身边的什么。一个瑟瑟发抖的士卒小跑了过来,还没开口,李傕便先示意他收声。 士卒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汇报着“禀报李将军,未探得敌军。” 没有敌军?李傕把困惑全都堆在了脸上,紧接着,从内心的深处涌现出一股强烈的否定感,在他心里越喊越响,直至挣脱出自己的嘴巴“这怎么可能!不可能!绝无此可能!” 因为这雾,是刚刚才起来的!一切像是变戏法一样,好巧不巧,就在李傕带军踏入这石阵之时,这诡异的烟雾拔地而起,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巧合! 早有耳闻张角擅长妖法,能有些呼风唤雨的小把戏。既然他召唤出这浓雾,不为伏兵还会为什么呢?在起雾的瞬间李傕就很明显的有种感觉,黄巾军们正在笑着等他到来!可是现在你跟我说没人?没人!绝无此可能! “再探!”李傕不相信这个结果,咋地,难道这黄巾军能从地下钻出来不成?! 是的,这黄巾军,还真是从地下钻出来的!就在李傕的探子才走,一个个黄巾军从地下钻出来了!本来横七竖八的石头,像是有了生命似的,挪开到了一边,一个个黄巾军从石下钻出。突然出现的敌袭让李傕军士措手不及,整支军队被打懵了,李傕军方寸大乱,所有士兵迷雾中努力分辨敌我,一个个在烟雾中出现的黄巾战士恍如鬼魅一般手起刀落,收割着李傕士兵的生命。 毕竟是历经征战之将了,李傕能从兵士们的脸上读取到“失败”这两个字。他几乎在用牙齿咬出了两个字 “撤退!” 即便李傕已经很刻意的在压制自己音量,但是身边的士官依旧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声音,他们纷纷大喊了起来 “撤退!撤退!” 一声声撤退的呼喊声在李傕的耳中是如此的屈辱。他的脸在乱军之中开始扭曲,可是还能有什么办法吗?李傕勒转马头,拍马飞驰,马蹄撞飞了几位挡在面前的士卒,寻路逃离。在得到命令的瞬间,李傕士兵像是摔碎的碗一般四散开来,飞也似的四处逃跑了,不肯罢手的黄巾军开始追击,与此同时—— 不远处,这支黄巾军的领袖正横刀勒马听着士卒们的对战况的汇报。这位领袖名叫波才,他身后的将士们也在为此次大捷而欢呼着。 “大人!您这招石下有板,板下藏兵的战术真的是绝了!完全让那董军毫无还手之力啊!” 波才听到这些夸赞自然很是受用,他笑着挫着下巴,但他也明白,单是靠这三脚猫的伎俩是无法完成此番奇袭的。 “这也要依赖天公大人的雾符啊!”波才略显得意地说,“行军打仗,士气为重,为了维持士气,往往会把老兵放前,新卒列后,我们要借助地穴奇袭后部新兵,隐藏最为重要,而天公将军赐给我们的雾符就刚好便于不被发现,占据地利从后而袭,那董卓的新兵们一旦被突袭得七零八落,减员多达三成,老兵们就已经知道败局已定,老兵的败退自然会影响全局,结果也就有定论了。” 这番理论让诸位黄巾战士纷纷惊叹,人人夸赞了起来。 “咱天公将军真是法力无边啊!” “咱波才将军真是深谋远虑啊!” “天公将军和大人配合那真是天衣无缝啊!” 波才享受着这番赞美,他很是得意,就仿佛再一策马,敌方大将首级就要被他拿下了,可就在这时—— “报——” 一位黄巾士卒慌张的奔跑了过来,脸上充满了水渍,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雾露,他慌张地险些撞到了波才马匹身上。 “慌什么!”波才为这个士卒打扰了他的雅兴微微皱了下眉头,没好气的说。 “大人!大人!”士卒强咽下一口口水说,“不好了!雾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支军队,反偷袭了我军!我方人马正在溃败!” 什么?波才瞪圆了双眼,怎么还有一支军队! 波才也不是无用的草包,他迅速思索着这支部队不仅仅能更好的完成隐藏,还能抓住自己军士乘胜追击放下戒备之时顺势反击,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规模、率队将领,自己一概不知!无论是隐藏还是战机的洞察,对面都远在自己之上! “快!快马报告天公将军,敌军有高人,需要提防!”波才一边招呼手下撤退一边命人快马报告。 举目前方,雾萦之处,一位稀世谋士,终将登上历史舞台。 第2章 小人物 人声嘈杂,四处都是巡视的士兵。黄昏那琥珀色晴空之下,一张大旗在帐外被风吹拂的格外招展。 张角微微半闭眼坐在帐中,他盯着帐外旗子上的那个大大的“黄”字。傍晚的斜晖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边。身边的兵符已经一一派遣完毕,此刻只要等待捷报就好了。 或许连他自己都从未预料过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一阵风吹进了帐子,翻开了他身边摆放着得那本跟随他很多时日的《太平要术》,他很清楚这一切是谁给他的。他也明白如果要是想取得最终胜利,这本书必不可少。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数十年前南华老仙的声音“乱世将至,这本书能拯救世人于水火,现在传授给你,希望你能用于正途。” 张角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到底是不是所谓的“正途”。但是这本书确实神奇,画纸为兵,呼风唤雨。在这绝对的力量面前,如果乱世真至,也必会被这仙术所荡平。 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此次奉命来征讨自己的朝廷官员似乎是一个叫董卓的人,但是此刻想必已经大败。从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声音越来越近,直到一声尖锐的马鸣划破了红色与黄色夹杂的黄昏,一位斥候闯进了帐里 “报告天公将军!董卓军樊稠部被我方纸兵杀败,已经退兵!” 张角双眼睁开了,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又是一匹马飞奔而来,顷刻间,又一名斥候闯入了营帐报告着 “报告天公将军!董卓军牛辅部被我方雷符杀败,已经退兵!” 马匹的奔踏声接踵而来,一个又一个斥候纷纷赶到,报告着意料之中的捷报。董卓带来的朝廷部队很明显正在全面溃退,战事已经有结果了,张角站起了身。 天色终于暗淡了下来,夜色渐渐开始弥漫。周围的侍从们开始点起了火把,大局已定,张角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去休息了。还真是无聊啊,在这仙法面前,凡人还真是不堪一击! 然而,就在张角准备起身之时,帐外又传来了马匹的脚步声。入夜的安宁反衬着清脆的马蹄声,让这清脆的马蹄声一下又一下的被放大,被传扬。 张角有些不满,他有些抱怨这最后的捷报来的太迟。他知道,这是最后的斥候了,刚刚他清点过,唯独还差的就只剩下这个手持雾符波才军的斥候。如果没记错,这位斥候所派遣的地方,是董卓军的李傕部。 但是随着马蹄声的逐渐逼近,莫名的,张角的心中隐隐涌现出一丝不安。他开始忐忑起来,早已熟读《太平要术》的他多少已经达到了南华老仙曾说的知未来的天眼神通,但也正是这点,让张角的不安更加的焦虑,甚至有些恐怖。 “报!天公将军!”最后一位斥候气喘吁吁地的跑进了营帐。带进来了一阵风,张角从这不祥的风中似乎嗅到了什么,他瞪大了眼睛盯着斥候,等待着他的话。 “董卓军李傕部已被雾符击败,已经退去!”斥候大口喘着气。 原来是击败了……我们赢了……可能是我多虑了……好……还好…… 张角舒了一口气。 “但是我方部队也已败退!”斥候接着汇报着。 张角几乎是弹跳出了自己的椅子。 “你说什么?我方也败了?怎么可能!两边都败了?”张角简直不敢相信战争还有这样的结果! “在雾符起时,我方埋伏掩杀李傕部,但是就在我们得胜之时,同样借助雾气,未知的部队从趁我们松懈之际袭击了我们!我们措手不及,败退了回来!” 有人能反借助我的雾符?这要多可怕的预见性和临场应变能力!张角完全不认识这种人物!他也想不到自己用来对付敌人的雾符居然会被别人反过来借用!然而张角根本来不及多想,四周开始响起了嘈杂声。 “怎么回事!外面发生了什么!”张角本来隐隐在心底的不安感此刻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绝望,他知道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将军!不好了!我们被夜袭了!我们被董卓的部队夜袭了!” 怎么可能!这绝无可能!自己的斥候也才刚刚到达!此刻董卓部队再快,也绝不可能这么快就大军压阵!难道敌人也有仙法?! 不可能!不可能!绝不可能! 董卓帐中。 被支起的火把已经足够多了,但是依旧会让人觉得大帐昏昏暗暗。无精打采的火苗在被灌入帐内的风中摇曳着。 几乎所有人都在唉声叹气,这可真是从未有过的惨败啊! 夜色已经慢慢罩了下来,大帐之内,董卓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满身的横肉都快从椅子缝隙中溢出来了,就像是一坨黄油塌在了椅子上。 “是我太轻敌了!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亲自培育出来的西凉军会被这些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农民打败!早知道真该听你的!”董卓唉声叹气的对着立在他对面的人说。 在董卓对面的是一位枯瘦如柴手指像是细竹枝一样的男人,他的身形与董卓肥硕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瘦弱到似乎能笔直的站着不倒都是一个奇迹。瘦长的脸上挂着一副总有人欠他钱一般的表情。 “这群黄巾贼起势之时能攻城拔寨就能看出他们必有非凡之力。”瘦子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像是从细致的管弦乐器里吹出来的一样,“他们这么大的战果绝不是人数的多寡决定的,打仗不是靠人数的。” 董卓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像是驱逐苍蝇一般想要赶走心中的烦闷。 “大人,我们下棋吧。”瘦子吆喝着手下拿来了围棋。 “我怎么有心情下棋!”董卓显得更不耐烦了。 “越是此刻越需要冷静。”瘦子坐在了棋盘边,恭敬地等待着自己的主子来到身边。董卓盯着他看了很久,皱着眉头挪动自己肥胖的身躯来到了棋盘前。 瘦子见董卓坐下了,他举起手中的黑子,第一手下在了右上角高目。 董卓举起了白子,在唇边用手指玩弄,思考着第一步棋。想了很久之后,他叹息着把棋子随意放在了棋盘之上。 “我们可真是败得彻底啊!”看来烦心事没那么容易过去。 瘦子见董卓落子以后,几乎在片刻间落下了第二步。 “棋只是刚刚开始,一切还在变数之中,不过我听说我们也不是败的非常彻底,根据李傕军报告,黄巾贼的一支部队也被我们打败了,我军的领队叫张济。”瘦子盯着董卓说着,他的目光像是苍鹰一样锐利。 虽然黄巾军不知道打败他们的是谁,但是董卓军是绝对知道的,毕竟是自己的下属。 “张济?他打赢了?那个押粮官?”本要落子的董卓手僵在了半空之中,这让董卓完全无法相信,自己的精兵良将打不赢的敌人居然被一个押粮官打败。“就凭他?这个张济我知道的,一个老实的憨包!战场上是个书呆子!” “那就说明,这个张济的背后一定有一位才智过人的谋士辅助。”瘦子看着董卓终于放下了第二子,他飞快地压上了第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