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国》 第1章 穿越 “铛!” 朦胧中一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刺耳锣声将徐泽惊醒。 徐泽摇了摇头,脑中一片混沌。 许久,他睁开了眼睛。 映入眼帘的是四面漏风的茅草屋,环顾四周,只有坑坑洼洼的泥地上摆着一个破碗,碗里残留着污渍,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 ? 这里是哪里?难道我被绑架了? 徐泽咬住嘴唇强行让自己冷静,但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慌感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消退。他只好又闭上双眼,倾听周围的动静。 周围静悄悄的,除了蝉鸣就是鸟鸣,似乎还有流水潺潺之声,并无其他声响。 没人看守? 那还不赶紧逃! “一!” “二!” “三!” 徐泽果断爬起身夺门而出。 虚弱的身体被门槛一绊,徐泽直接摔出了茅草屋。 顾不上身体的疼痛,徐泽警觉的环顾四周,不禁一愣。 只见不远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两边长着苍翠的毛竹。四周皆是农田,禾苗刚刚拔穗,摇曳在微风之中。 好一派田园风光。 混沌的头脑渐渐恢复了一些思考的能力,徐泽爬起身,揉了揉摔痛的膝盖。 身上并未捆绑过的痕迹,不像绑架。 可为何自己莫名其妙出现在这种地方,此处看上去像南方的农村,但自己却特别的陌生。 徐泽却无心欣赏风景,眼下四周无人,他径直走到河边,试图喝点水润润喉。 水面上倒映着他的面容,这是一张略带稚嫩的脸庞,特别消瘦,方脸,无须,只有炯炯有神的双眼略显生机。 徐泽心中一惊,这不是自己的脸! 原本的徐泽,三年无规律的大学生活,让他圆润的脸已经有些苍老的感觉,由于近视长年戴眼镜的原因双眼珠有些鼓起,胡渣也再无法剃干净。 正在这时,仿佛激活了隐藏的设定一般,徐泽脑海中涌入的一段陌生的记忆,让徐泽明白了自己为何变成了这副模样。 这不是绑架,竟是一场穿越,还是令人喜闻乐见的魂穿! 这副身体的原主也叫徐泽,从小父母双亡,全靠叔父一家接济长大,两年前,叔父一家外出逃荒,却没有带上原主。 原主守着父母留下的这间茅草屋,有一顿没一顿的过着,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倒也撑了过来。只是未曾想到,长期的忍饥挨饿,体质虚弱的原主不幸染上了风寒,高烧了两日后便再也支撑不住一命呜呼,而徐泽莫名其妙的继承了这副瘦弱的躯体。 原主没有上过学堂,甚至没有离开过乡里,只是从长辈闲聊中得知如今是大汉年间,却不清楚当今到底是前汉还是后汉,更不知晓皇位上的是哪位皇帝。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徐泽生性乐观,坦然接受了穿越到这个汉代氓民身上的这个事实。 (注?氓民?指的是不识字、没文化的平民百姓) “咕……” 腹中的雷鸣打断了徐泽的思绪,为今之计,填饱肚子再作计较吧。 徐泽回到茅草屋,从墙上解下一个简陋的簸箕,准备到河里捞点小鱼小虾。 这个就是原主日常的“谋生”手段。 捞上一些小鱼小虾后,丢进陶罐里,加点水往土灶上一架,一顿简陋的鱼羹便开始烹煮起来。 南方人稻饭鱼羹,徐泽已有鱼羹果腹,也算是一顿盛宴了。 一番忙碌之后,徐泽草草结束了这一顿的“盛宴”。鱼肉鱼羹入腹,虽然只有五分饱,但原主也是这般活下来的,他也不愿再折腾,还是考虑下以后的事吧。 毕竟,自己总不能沿着原主的人生轨迹就这么过一辈子吧,大汉氓民的一生那得多凄惨! 不行,必须逆天改命! 既然是汉朝,那乡里必有里正、亭长之流,他们应该知晓大概的年月。了解身处汉朝的哪个时期,这对以后的规划尤为重要。 若是当今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或者光武帝刘秀,那自己只能考虑种种田,当个富家翁什么的过一辈子就算了。至于当官,那是想都别想。区区氓民,哪怕你有穿越者的各种奇思妙想,也没办法操作。即便你捣鼓出了一些发家致富的门路,地方豪强也会将你吃干抹净! 可要是什么汉平帝、汉灵帝在位,那说什么也要扯旗反他丫的,这种时期可没有给氓民留什么活路。 说干就干,向来讲究实干大于苦思的徐泽踢踏着露脚趾的破草鞋往里正家中走去。 赶明儿还得先学一手纳草鞋的手艺,学学刘皇叔那般卖草鞋也是一门谋生的手段,说不定还能在集市上也遇到属于自己的关羽、张飞呢,徐泽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 根据原主的记忆,里正也姓徐,名徐产,算起来还是徐泽的族伯公,虽然早已出了五服就是。一般而言,里正皆是中人之家担任,这位族伯公家资颇丰,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从他那获取一些支持。 汉代神鬼之说盛行,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动脑筋。 这也正好可以遮掩自己穿越过来与原主出现的差异。 徐泽一边往里正家中走去,一边集中注意力构思。一个梦中遇仙,仙人启智的故事逐渐成型。 和里监门打了声招呼,徐泽进入了长兴里。 说起来,叔父一家在长兴里也有屋舍,徐泽还时不时会过去打扫,万一叔父他们逃荒回来了呢。叔父逃荒之前曾让徐泽住进里中,但叔父家终究不如自己家自在,徐泽也就一直住在田野之间那个破茅房里。 远远的看见徐产坐在一棵大榕树下乘凉,徐泽快步走上前去,作揖道“晚辈徐泽,拜见伯公。” 徐产诧异的看着徐泽。这后辈他倒是记得,自幼无父无母,唯一的亲叔父也为了躲避税赋全家不知所踪。 此子尚未成丁,不需要缴赋税服劳役,平素也不曾往来,今日寻我来作甚。 “小子有事请教伯公,还望伯公不吝赐教”,徐泽又恭敬的一揖。 徐产脸色不变,心中却暗暗称奇。 此子氓民一个,向来不通礼仪,怎地今日这般彬彬有礼,言行举止仿佛读书人一般。 第2章 进学 “小子前两日染上风寒,侥幸痊愈。两日昏睡之间,竟梦遇仙人。仙人抚我头顶,问我有何心愿。我便言,愿得百亩良田足矣。仙人大笑,言我有公卿之相,未来贵不可言,区区百亩良田何足道哉。笑罢,仙人手中玉如意一挥,我便站在一大殿廊下,我一抬头,只见上书‘未央宫’三字。” “小子平日里听里中长辈讲伯公善于解梦,我这一梦当作何解?还望伯公不吝赐教。” 徐产胡子一翘,狐疑道“孺子倒是会做梦,老夫问你,你从未开蒙,如何认得那‘未央宫’三个字?” 徐泽挠了挠后脑勺,故作憨厚道“嘿嘿,小子也很诧异,事后回想,那仙人抚我头顶之后,我便脑中多了一些东西,莫非是仙人助我开蒙,授我学识?” 徐产越听越觉得徐泽在戏弄自己“简直一派胡言,你且等我片刻!” 言罢,徐产起身回屋。少顷,徐产从屋内将一筒竹简递给徐泽,“念!” 徐泽恭敬地接过竹简,打开一看,还好上面的文字是汉隶所写,和后世的楷书差别已经不大,倒是不难辨认。 “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其非吏及宦也,罚金四两,戍边二岁……”徐泽假装磕磕巴巴的念道。 “止!”徐产再也坐不住了,将竹简收了过来,“书上所言何事你可知晓?” “此为置吏律,讲的是官吏不廉的惩处。” “哈哈哈哈,善!大善!好孺子!”徐产大喜,竟是信了徐泽所言,“我徐氏一族竟有仙授之才,徐氏当兴!” 徐产生平从未听闻有无师自通者,今日见从未进学的徐泽不但能识字,还能通晓文中之意,对徐泽编造的仙人授学一事自然不再怀疑,更起了培养拉拢徐泽的想法。毕竟是同宗子弟,若是发达了,整个徐氏也将受惠。 “孺子可想进学?” “进学?”徐泽有点懵,徐产的反应已经超出了徐泽的计划。 徐产见徐泽没有应允,还以为他不愿进学,便苦口婆心道“孺子当知学无止境,即便你有仙人开蒙,却也不可能令你全知全能。惟有进学,方不负仙人为你开蒙,授你才学!” “长者赐,不敢辞!固所愿耳。”徐泽见徐产喋喋不休,连忙答应。“若伯公没有其他事,小子便先行回去了。” “你回去稍待几日,此外,随我去拿半袋粟米先带回去。”徐产撑着鸠杖,带着徐泽进了屋内。 …… 徐泽低估了自己编造故事对于蒙昧乡里的影响力,没两天,整个长兴里就都传遍了“仙授之才徐泽”的故事。 两日内,时不时有人出现在徐泽的茅草屋周围,那指指点点的动作让徐泽有种变成猴子在动物园被围观的错觉。 徐泽在茅房内苦等四日后,终于将里正盼来。 徐产拄着鸠杖来到茅草屋,“孺子收拾好行李,经过老夫打点,县中范夫子已同意收你为弟子。” “范夫子是何人?” “一路上老夫会为你细细道来。别磨磨蹭蹭的,赶紧上路!” 徐泽并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简单的将几件粗麻衣服收起,便跟着徐产往长兴里走去。 到了长兴里外的官道,只见一辆牛车等候在那里。 “上车吧!” “诺!” 徐泽扶着徐产上了牛车,牛车缓缓启动,向着二十里外的泉陵城走去。 泉陵县乃零陵郡郡治所在,也有官学,但名气却远不及范夫子开设的私学。整个零陵郡但凡有能力进学的都会送到范夫子的私学而不是郡中官学。 路上,徐泽听徐产讲,这位范夫子名为范举,传闻曾师从颖川大儒荀淑,出仕后担任过县令。因不喜官场中的歪风邪气,又对治下的横行不法的世家豪强无可奈何,做不到宁负两千石,不负豪大家,最终便辞了官职回到家中学自己老师开办了私学,至今已有三十余年。 …… 牛车走不快,二十里路,花了一个上午徐产和徐泽才终于抵达泉陵城。 范夫子的私学在泉陵城北的一处庄园内,直接包了学生的食宿。 范夫子收弟子的规矩极为简单,只需要有品行兼佳之人举荐便可,束修也收的极少,一条腊肉足矣。因此,私学弟子众多,有近百人。 接待徐泽的是一位二十多岁身材雄壮的师兄,徐产将徐泽送到后便乘着牛头回去了,徐泽则跟着师兄进入庄园。 “敢问师兄名讳?”徐泽一边跟随一边问道。 “我乃是本县人士,姓黄名盖字公覆,跟随夫子已有五年,最近才向夫子讨了这么一个招待的差事,招待不周,小师弟可不要介意啊,哈哈。” “黄盖???”徐泽突然惊到了。 穿越大汉,居然遇到了这么一个历史名人。 黄盖虽然在汉末三国诸多名将中排不上前列,但也位列东吴十二虎臣,且因为赤壁之战前献苦肉计,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如此人物,若是能列入自己的班底,倒也算是不错的起点了。 “小师弟可有何疑问?”黄盖见徐泽半天不见回应,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啊,抱歉!”徐泽慌忙道歉。 黄盖见徐泽呆愣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待会见了夫子可不要这么容易走神。” “多谢师兄提醒!” 很快,徐泽便见到了自己的夫子,范举。 范举身穿一身素衣,发须皆白,虽然已是耳顺之年的老人,却精神矍铄,气质极佳。 “你便是长兴里那位仙授之才?有趣,有趣!”范举看着徐泽,不知为何大笑起来。 “夫子,不如先让小师弟行完这拜师之礼?” 举颔首。 徐泽规规矩矩的走完拜师仪式已经到了傍晚,范夫子便让徐泽先回到学堂提供的住所。 “没想到穿越到汉朝,又住上了学生宿舍……”徐泽觉得有些好笑。走进宿舍后,里边大通铺的人都看着他。 “哟,长兴里的仙授之才来了!”一个尚处于变声期的少年扯着公鸭嗓打趣道,拜师的那会,此人也在一旁。 “长兴里徐泽,见过各位学兄”,徐泽笑着作揖。其他几人见状也从榻上下来回礼。 “横明里张言。” “居安里陈昧。” “兴田里周行。” “太平里刘宇”,公鸭嗓又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