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医》 生死簿 梦想。 作为新世纪初的大学生,经历过人才市场如菜市场的拥挤,经历过无数次面试被拒的失落,最终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也真的只够糊口。赵阳再回首看这两个字,曾经的光华无比已变成了如今的锈迹斑斑。 希望。 每天机械的上班、加班、下班,两年的时间转眼过去,赵阳第一次跳槽,董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比他高两届的师兄董海开的公司。这次跳槽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薪资待遇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董海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是的,梦想已死,但好在还有希望。 权势。 赵阳一直以为这两个字离他很遥远,但在从京城里来的冷公子一句话就让师兄上千万的公司灰飞烟灭的时候,他才知道,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上学时能择校更好的学校,毕业后能进入让他羡慕的单位,或者大家都懂得的获利方式,更是世上最难以抵挡的凶器! 董晨公司倒闭。 师兄董海出车祸死在去医院的途中。 失望。 …… 绝望。 …… 迷惘。 …… 赵阳拖着行礼走进侯车大厅,在黄海市依然凉爽的五月踏上了返家的列车。 t160依然发扬着准点发车晚点到站的传统,晚了70分钟,在下午的三点十分到达齐沅市。 买长途汽车票坐到沅水县的汽车,下午六点十五到达。 赵阳看了看天,还好,夏天天黑得晚,应该还有到玉龙镇的车。 这时一个拿着旅行帆布包的青年靠了过来,道“大哥等车呢?贵姓?兄弟王全义,认识一下!” 赵阳一连坐了十**个小时的车,根本没有说话的**,只是点了点头了事。 王全义用小眼睛隐蔽地打量了赵阳一番,又找话道“看大哥这气质一准是做生意的老板吧?” 赵阳皱眉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没事就不要烦我!” 赵阳在董晨公司也是独挡一面的主管,一年下来也小小养成了气势。王全义一见,眼睛一亮,道“好,一看老板就是痛快人!这样,兄弟这里有几件古物,不知道大哥有没有兴趣?” 最近几年收藏大热,而当地的玉龙山属于淮山山系,从大的方面来说,背靠黄河,面朝淮河,在昆仑龙脉上;从小的方面来说,玉龙山呈两峰环抱之势,山上一条玉龙瀑布,中间形成一道山谷河流,呈背山抱水的格局,于是山上也就有很多古墓,最近纷纷遭了贼手,所以也就有很多古玩出现在市面上,当然假货还是居多。 但赵阳对此却不太热衷,他果断地道“没兴趣!” 王全义笑道“别啊大哥,你先看看兄弟的货!” 他拉开帆布包往赵阳眼前一放,凑近低声道“刚出窝,保证真品!” 赵阳看了一眼,里面放着一本书,七八个杯罐,看起来都像有年头的样子。 王全义拍了拍胸膛,道“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放心,俺王全义绝不会骗你的!” 赵阳懒得跟他废话,直接说道“我不是什么老板,也没钱买你的宝贝!” 王全义笑道“说啥有钱没钱的,大哥你先看看,说不定有喜欢的呢!” 赵阳看车还没有来,就伸手将那本书拿了出来,封面写着四个篆字《生死簿上》,打开第一页,开头写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又往下看去,继续写道“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写道“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 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这是庄子的《逍遥游》! 赵阳好笑地看着王全义,道“这就是你的古物?” 王全义眼中尴尬一闪而过,又正色道“大哥,这本书和这些宝贝都是一个窝子里的,都是明代的古物!说起作者逍遥子你可能不太注意,他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人,和王阳明一个时代的!王阳明知道吧?一代文学、思想、兵法大家!而逍遥子在当时与他齐名,是一代隐者,擅医、擅书、擅文……” 赵阳好笑道“抄庄子的《逍遥游》也叫擅文?” 王全义眼睛一转,大笑道“这封面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哈哈,不过这字可真的不错!” 赵阳又看了看,他自己的字虽然仅能够看,但对书法好坏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书上的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一眼都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确实是好字。 王全义察言观色,道“天也晚了,这么着,大哥你要是喜欢,一千块钱拿去!” 赵阳想也没想就将书放了回去,拉着行礼就往别处走去。 他本来就没有收藏的爱好,王全义现在竟然想以一千块钱的价格卖给他在地摊上只需五块钱一本的《逍遥游》!赵阳觉得除非自己脑子脑子短路了才会买下来!一千块钱放在刚毕业那会儿,就是一个月的工资,搁现在也不是小钱。 王全义忙一把拉住他,道“大哥你别急着走啊,我们再商量商量!” 赵阳后退一小步,皱眉道“我等的车来了,你卖给别人吧!” 王全义一看,果真有一辆快要散架的客车驶了过来,他一咬牙道“今天最后一趟生意,我赔本交个朋友吧!一百,不能少了!” 汽车停在了赵阳身边,他先把行礼放了上去。 王全义道“五十!五十总行了吧!” 赵阳叹了一口气道“二十吧,二十我就买了!” 王全义道“三十吧!” 赵阳直接上车,王全义忙把书递到他的面前,跺脚道“二十就二十!” 赵阳笑着接过书。这讲价的本领还是在刚毕业时练出来的,那时候工资少,但每月总还能剩几百,钱就是从讲价上省出来的。 红色带面的西红柿,金黄的鸡蛋,红中带绿的青红椒,盛在海碗里发出诱人的香气,连汤带水吃一口酸甜开胃,再加上一碗散发着麦香的手擀面,赵阳吃得酣畅淋漓。 吃完饭,母亲孙振香收拾桌碗,父亲赵丙星抽着旱烟问道“你以后咋打算的?” 赵阳有些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道“我在家里帮着照顾果园吧!” 父亲眼一瞪,道“啥?你说啥?” 赵阳硬着头皮道“爹你年龄也大了,我先帮着你照顾果园吧……” 父亲一阵咳嗽,赵阳忙过去帮着捶背却被一把打开。父亲怒道“我砸锅卖铁供你读大学就是让你回家种地的?啊!” 赵阳心下黯然,其实他现在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母亲听到他爷俩吵忙走进屋子,道“老赵你凶什么凶?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你先听孩子说说吗!” 赵阳也不知道如何跟父母说,只好道“工作不顺心,想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 母亲心疼地道“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容易,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也好!” 父亲哼一了声,道“愿意回家就回家吧,正好把亲事办了!” 赵阳苦笑不已。从他毕业那年起,父母给他打电话问的最多的就是有没有对象,回家后更是轮番轰炸,这两年更是成了父母与他交流的唯一话题。他今年26岁,但按照农村的习俗虚岁已经是28了! 母亲拍手笑道“对,正好把这事办了!儿子你放心,妈一准给你找个漂漂亮亮的媳妇儿!” 赵阳苦笑道“妈,这事不急吧?” 母亲一边在心中思量着村中合适的女孩儿,一边道“怎么不急?你不急,娘还急呢!来,儿子你说说,到底想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儿?” 赵阳语气生硬地道“这件事你们就别管了,我自己会处理的!” 母亲道“你是娘的孩子,我不管谁管?” 父亲则直接走回到自己的房间,一边走一边说道“好好的大学生回家种地,等你出力干活累死累活就知道该干什么了!” …… 晚上赵阳就住到了果园。 赵阳家的果园在玉龙山下,一共有十亩地,种着桃子和苹果。现在桃子已经结果,很快就要到成熟期,而苹果才刚开花不久,果实只有小指甲那么大。 赵阳刚进果园,就听到狗叫声。 果园里也盖了一处房子,有墙有院,五间出厦的屋子,这在农村是很流行的。 赵阳开门进去,一团黑影就扑到了面前。这是他家今年过年才抱的小狗,小黑。小黑的父母都是高大的狼狗,毛很长,往那一蹲像狮子一样。现在小黑就已经有半米高了。 低下头摸了摸小黑的头,赵阳开门进了屋子,放下行礼,他拿上香皂和毛巾穿过果园向山上走去,小黑也在撒着欢地跟着他,在他脚下跑来跑去。 果园里虽然有一口水井,但总不如在河里泡澡舒服。从果园往上走四五百米就到玉龙瀑布。瀑布r>; 第二章 生死簿(下) 龙窝在玉龙山两峰之间,像只竹篮随山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南北最长处有十三四米,最窄处只有四五米。 玉龙瀑布流下的水注入龙窝,又经过壶嘴一样的地势流出,形成一条宽两米的小河。 圆月当空,赵阳围着龙窝痛快地游了几圈,然后躺在“壶嘴”倍。 小黑还不敢进水,赵阳硬拉,它就死命地向后挣。但看到赵阳在水里游它又试探地向水边靠,刚碰到水,它就受惊似地向后跳远,此时它就在河边的草丛中来回奔跑打滚。 在龙窝里游泳,玉龙瀑布的响声很大,但山势一转,躺在“壶嘴”这里,水声就小了很多。 在水里泡了个够,出来穿衣服的时候山风一吹,身上一哆嗦,在这炎热的夏季,别提有多舒服了! “小黑,走了!” 却见小黑汪汪叫着,在岩石下跳来跳去,似乎想要咬什么东西。 赵阳走近一看,只见一本书挂在横长着的一丛酸枣林上。他找来一根树枝挑了下来,凑着淡淡月光一看,书名赫然是《生死簿中》!打开一看,里面还是《逍遥游》! 这本书和他从王全义手里买到的那本一个模样,这种书名和内容不一致的情况是失误还是本来就是这样? 有上中,就应该有下,赵阳沉思了一会儿,把书往小黑鼻子下一放,满怀希望地道“小黑,你能找到另一本书吗?” 虽然公安和部队里经常用狼狗破案,但小黑没受过训练根本不懂,只是拿眼睛看着他,汪汪叫了两声。 赵阳笑了笑,小黑才五个月大,能懂什么?他站起身试了试风向,就逆风找去。 虽然有月亮,但在山上找一本书也几乎不可能。找了半个多小时别说书了,连书毛都没见,赵阳也就只当是夜游了。 但不想小黑又立功了!它在一个石头根里发现了《生死簿下》! 赵阳高兴地抱着小黑的头抚摸了几把,笑道“走,我们回家!” 三本书摆在桌子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逍遥游》! 赵阳瞪大眼又看了几遍,终于决定放弃,说不定是有人拿写好封皮的书练字用的,他在这里瞎琢磨个什么劲! 说到字,这本书上的字确实不错。他拿起写着《生死簿上》的《逍遥游》看起来。 和印刷体的书确实不一样,手写的一笔好字配上美文正如鲜花配美人,相得益彰,读起来确实更加有滋味。 读完一遍,赵阳意犹未尽,就研究起上面的字来。 赵阳也练过一段时间的字,可惜没有坚持下来,连门都没入。但这上面的字潇洒飘逸,自在洒脱,无拘无束,自成一体。越往下看,越觉得这种字和庄子的《逍遥游》契合,好像在用字阐述庄子的文。赵阳看得津津有味,也逐渐沉浸在字意之中,然后字在他眼中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写意山水画 画中一处山居,圆月当空,逍遥子方巾长衫,站在桌前写书,整个人温文洒脱,似乎马上就要在乘风而去。 随着逍遥子书写,一个声音响在赵阳的脑海“予五岁学医,九岁识百草,十八岁明气血盈虚,乃成天下名医;三十岁通阴阳,当世医者无出乎吾右者;四十岁判生死,遂尽得逍遥!后世得我衣钵者,当察何为本末……” 赵阳想凑近看看逍遥子写的是不是《逍遥游》,却无法靠近,而他的声音继续响在他的脑海“……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列当,适用于男子五劳七伤、**等症……” 小黑闭眼卧在一边,如果此时它睁开眼,或许就能发现赵阳一动不动,但是书却自己在翻动!而书页上不断浮现出一幅幅若有若无的山水画,并不断飘进赵阳的眉头祖窍之中! “识药石之性,察脏腑血气,即可医之,拘于成法,囿于配伍,乃庸医所为……” 当书翻到最后一页,最后一幅画飘进赵阳的祖窍,逍遥子的声音慢慢消失,赵阳从玄之又玄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伸了一个懒腰,吐出一口浊气,低头看桌上面反着合上的书,犹自不敢相信,但脑海中充斥着各种中药等知识却不由得他不相信,再看墙上的石英钟,9点40,时间才刚刚过去十五分钟! 但他明明记得逍遥子详细讲了各种草药、矿石的药性,光这二千多种药讲下来就得四五个小时吧?何况后面逍遥子又讲了治病的方法。 在逍遥子看来,五脏气血饱满,表现在外就是身体健康,生命力强,不容易生病,五脏气血亏虚,表现在外就是身体虚弱,生命力弱,容易生病。相对应的,只要察知病人脏器气血盈虚,利用相应的药物就可以治病养生。 他将五脏气血是否饱满分为十个等级,一成为危,二到三成为病,四到五成为疾,六到七成为平,八到九成为安,十成为全,如果一直保持十成,即可长生! 逍遥子也给出了鉴定脏器气血盈虚的方法镜湖术。 赵阳先用镜湖术观察自己。 他按照逍遥子传授的方法,先在脑海中凝成一面镜子,然后用心感应各个脏器。很快各个脏器运行情况出现在镜子上,红的是心气,青的是肝气,白的是肺气,黑的是肾气,黄的是脾气,等等。其中肾气饱满度为九,肝气饱满度为八,脾气饱满度为六,肺气饱满度为八,心气饱满度为八。 看起来都很健康,但脾气稍弱。以逍遥子刚才讲到的观点,忧思伤脾,看来前一段时间因为公司的事忧虑太过伤了脾。 赵阳握紧拳头,心中激动异常。他四下打量,只有小黑在他身边,就把镜湖术用在了小黑身上。 这次虽能观察到小黑身体内脏器的气血运行,但镜子上像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反映出来的影像非常模糊,根本没办法确定达到了哪个等级。 忽然听到小黑汪的叫了一声,赵阳一惊,脑海中的镜子咔嚓一声碎掉。他睁开眼,看到小黑正好奇地看着他。 他上前抱起小黑大大的脑袋,用头拱了拱,小黑伸出舌头在他脸上舔了舔,赵阳哈哈一笑,他心中明白,现在的镜湖术非常脆弱,稍微受到打扰就会碎掉,而且现在也只能观察自己。但逍遥子早就讲明白了,镜湖术说到底是人身气血所化,只有所有脏器气血饱满度达到10,才能够清晰地用到别人身上,另外他也讲到了如何增加人身气血的方法,一为饮食医药,二为“增元法”。 赵阳把《生死簿上》收了起来。这时再看书上的字,虽然依然飘逸洒脱,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上中下三本书放在一起,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他拿出《生死簿中》想继续看,却猛然觉得头有些发晕。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刚才虽然只过去十五分钟,但脑子里一下多了这么多的知识,联想到刚才学到的气血的知识,肯定是脑部气血消耗太过的原因。 他忙把书放下,回到了**盘腿坐好,默默运行起“增元法”。 人的身体内有十二条正经,每个时辰都有一条经脉运行旺盛的阶段,所谓“增元法”,就是利用这个时段,通过特别的呼吸,调动特定的肌肉筋骨,锻炼增强特定脏器的方法。 现在是晚上的1028,正是三焦经运行旺盛的阶段。三焦经分为上三焦、中三焦、下三焦,包括心、肺、脾、胃、肾、**、大小肠,与心包经相表里,是心包经的卫士。 赵阳运行起“增元法”,很快胸腹部肌肉一阵颤动,带动以上脏器轻轻蠕动,都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使三焦经运行流畅,心情变得平和,并慢慢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 接下来的时间,赵阳人虽然无思无想,但身体却继续运行“增元法”。第二天早上540醒来,赵阳感觉到身体说不出的舒服,尤其是胸腹部。他再用镜湖术观察自己,其它各个脏器都没有明显变化,但脾气已经达到了7成。 早上回家吃完饭,父亲将一把铁锨扔给赵阳,道“你不是要回家种地吗?走吧,去挖沟去!” 赵阳毫不在意,跟着就向果园走去。在路上,他问父亲道“我在社会上跟人学了一种吐纳法,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我教给你们二老吧!” 父亲道“你少给我扯那些没用的!既然你要回家种地,就别想偷懒!” 赵阳想了想,“增元法”其实非常复杂,每个时间段都有特定的呼吸调动肌肉筋骨的方法,他是因为逍遥子直接将功法刻进了他的脑海里,所以能够轻易上手,如果教给别人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了。何况长辈们思想没年轻人活络,学习起来会更加吃力。 不过,等他将自己各脏器气血饱满度提高到十,就可以将镜湖术用在别人身上,到那时也就能二老调养。只要将他俩的气血调整到10,根据逍遥子的描述,就可以长生! 赵阳是独生子,小时候被父母宠着,很少跟二老下地干活,更多的时候都是二老在地里干活,他和村里的伙伴玩或者看电视。今天自己下地,才明白父母的辛苦,也更觉得自己欠父母的怎么也还不完! ps万事开头难,背景介绍完毕,后面就开始进入正式剧情了~~ 谢谢hentai9527收藏俺的书~~ ; 第三章 初次出手 在第三天,终于将所有的沟都挖完了。赵阳跑到地头挖开引水渠,看着河水在果园里流淌,心中充溢着莫大的满足。 有了“增元法”,不管干一天活多累,休息一晚上总能恢复过来,所以,除了第一天,剩下的活赵阳一个人包圆了! 这样,每天劳动量就很大,但反而将他长久没有锻炼过的身体唤醒过来,三天下来,受益匪浅,除胃气、肾气保持不变,脾气升到8成,其它器官都升到九成。 浇完地,赵阳将铁锨和镢头放进屋里,在落日的余晖中向家里走去。 离大门还有十几米远,因为血气饱满度的提高而变得敏锐的耳朵就听到母亲欢快的声音道“他大姨,你那里有合适的对象了?太好了!女方是干什么的?哦,在县医院上班……护士……今年才21……多高?一米五八……哦……好……等阳阳回来,我就跟他说!等说好了,还要麻烦你帮着安排两人相看……” 赵阳微微叹了口气,往村外走去。 站在山脚下,天上那轮圆月也仿佛变成了那张洁白无瑕的脸,他忙摇了摇头,好像要将那张脸从脑海里摇出去。只是,那已是心底最深沉的印记! 直到手机响起,他才想起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他接起电话说,临时有事,去市里了。 放下电话,怔怔出了会神,想到地里暂时没什么活了,那就抓紧时间练练从逍遥子那里继承来的医术了,至于相亲的事,能躲一天是一天吧! 去小卖部买了挂面、面包,果园的屋子里有锅有菜地,还有养着几只鸡下蛋,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二天一早,赵阳提着编织篮就上了玉龙山。 玉龙山上植物十分丰富,赵阳一边采药一边与脑海里的知识对应起来。 他在山上待了整整一天,杜仲金银花虎杖丹参绞股蓝、苍术、白头翁、赤芍,收获十分丰富。回家分类洗干净,脑海中则浮现出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法,只要镜湖术一成,他就是高明的大夫了! 早出晚归的日子只维持了两天,父母就发现了他,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他都没接,又想了想,正好去市里买两副银针和几本现代中医的书。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针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战国名医扁鹊曾说过“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而他得自逍遥子的传承中也有“梅花针法”、“三才针法”、以及“还阳针法”。 赵阳到了齐沅市给家里回了电话,母亲的声音劈头盖脸就传了过来“阳阳你个小子藏哪里去了?快点给我回家!你以为妈妈不知道你还在村里?我跟你说,挂面和面包我都拿回家了!” 赵阳呵呵一笑,道“我真的在市里,不信你听听!” 赵阳站在公交车站牌处打的电话,车来车往,一听就不是在村里。 母亲道“那你快点回家,妈告诉你,有好事!” 赵阳一边上了公交车,一边敷衍道“快了!快了!” 实际上当天晚上赵阳就像做贼似的回到了村里,天没亮就上了山,天擦黑才回到村里。 当他走过一处破旧的老房子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一个声音叫道“娘啊,不要啊!”然后又听到一个女人痛苦的声音道“儿啊,你松手,娘难受死了!我受不了啊!” 赵阳知道这是商百安的家。 商百安家三口人,商百安因为年青时干活伤了腰,不能干重活,家里的活主要是靠他媳妇祝远碧一个人干,最近几年他儿子商年俊出门打工挣钱,按道理说生活应该好点了。但是商百安一直吃着药,而祸不单行的是祝远碧又得了重病! 赵阳拐进他的家里,只见祝远碧腹胀如鼓,手里拿着一把菜刀,而她的儿子商年俊则满脸是泪地抓着她的手。 祝远碧双眼无力地看着儿子,喘着气道“你松开,娘难受,呼呼,我要把肚子切开!” 商年俊只有一米六多点,比赵阳还要小三岁,但面皮粗黑,眉头上一道深深地皱纹,看起来有三十多岁的样子。他咬着嘴唇只是摇头,哽咽道“不行啊娘,会死人的!娘,你再忍忍,明天我再向我哥们借点钱,咱们去县医院开刀!” 祝远碧嘴唇无力地张开,摇着花白地头,挣扎着道“不行,不能借钱了!我不能再耽误你了!” 赵阳快步走上前,从祝远碧手里夺下菜刀扔到天井里,一手扶着她的手,一手将商年俊从地上拉起来,道“小俊你怎么能让大娘坐在地上呢?来,把大娘扶到**去!” 两人一动,祝远碧就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道“别动,我难受!别动!” 商俊年伏低身子抱住他母亲的腰,道“娘,咱们回屋里去!” 赵阳则笑道“大娘,你放心,你这病不难治,哪里就要死了!” 商俊年猛地抬头,惊喜万分地道“你是赵大爷家的赵阳哥吧?你能治我娘的病?” 祝远碧的症状一看就是肝腹水,但赵阳还是认真地用镜湖术仔细观察了一番。在他脑海凝成的镜面上,显出了祝远碧内脏器官的血气情况,只是依然非常模糊,就像隔着一层厚纱帘,但已经隐隐约约能够分辨出肝气最多达到二成。按照中医的理论,脾运化水湿,肾司二便,脾气和肾气果然也仅比肝气高一点,最多到三成,剩下的各脏器也没有一个超过五成的! 商俊年看赵阳不说话,又迟疑地道“赵阳哥,你,你是学医的吗?会治病吗?” 他的话刚说完,商百安就从里屋跑了出来,紧紧抓着门框,道“你赵阳哥是大学生,什么不会?阳子,你会治病,是不?” 他的话说到最后已经带了哀求。 赵阳道“上大学时,有几年的暑假我没有回家,跟着北水庵的道士学过医术。黄海有一个病人得的病和大娘一样,最后被我师傅给治好了!” 商俊年颤抖地问“赵阳哥,你也学会了是不?” 赵阳郑重地点了点头。上面的话都是他瞎编的,目的是给他们以信心。其实祝远碧是赵阳得到逍遥子传承后遇到的第一个病人,又是这样的重病,他也没底。 他怕商氏父子又问出别的话,接着说道“大叔,你们里屋空气污浊,不适合大娘治病,这样,你们拿毯子在堂屋打个地铺吧!” 刚才商百安一跑过来,就将屋里一股污浊之气带了出来,引人欲呕,正常人待的时间长了都会受不了,何况是病人? 赵阳这样说反让商百安一家人更加放心,很快一个地铺就打好了。 商百安仅比赵阳的父亲赵丙星大一岁,却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仅仅是帮着抱了一床被子就累得咳个不停,也不能久站,站一小会儿,腰就得弯下去。 等祝远碧躺好,赵阳装模作样地拿起她的右手把脉,其实是在思考治病的方法,所谓久病必虚,很多方子就不敢用。这又是他第一次给人治病,尽管有很多方子,但一时也不知道选哪个的好。 商氏父子大气不敢出。过了一会儿,商俊年小声地问“赵阳哥,我娘的病能治吧?” 赵阳点了点头,肯定地道“能治!” 他一说完,明显感觉到商氏父子松了一口气,祝远碧情绪也不像刚才那样焦躁。 赵阳拿起祝远碧的脚,轻轻在太冲穴上按了一下,祝远碧马上一阵哆嗦,道“疼,疼得受不了!” 赵阳心中有数了。他拿出一根细针,用“还阳针法”刺下,一插一提,又左右旋转几圈,然后留针。 扎完这一针,他又从药篮里拿出车前子、茯苓皮、炮甲、泽兰、大腹皮、山药等药,按一定配比交给商俊年,道“这针要留一个小时,你先去把草药洗干净熬上!” 商俊年答应一声,小心地捧着药快步向外走去。 过了两分钟左右,赵阳问道“大娘,感觉怎么样?” 吴远碧道“腿上酸!”过了五分钟左右,又道“感觉腿有些发热,肚子里也有点热,舒服多了!” 商百安一直坐在妻子床头,用粗糙的大手给她擦汗,听她说舒服多了,他向赵阳道“大侄子,你大娘说扎针舒服,你再多给扎几针呗!” 赵阳摇头道“大爷你不懂,针不能随便扎的!” 所谓久病必虚,祝远碧病到现在这种程度,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如果赵阳不会“还阳针法”的话,他也不敢用针!别小看那一插一拔一转,这可是“还阳针法”的奥妙所在,在逍遥子的记述中,这一针有“一针还阳,气死阎王”的美誉! 又过了几分钟,祝远碧呼吸渐渐平稳,发出轻微的鼾声,竟然是睡着了。 商百安看到老伴许久不曾有的安详,红着眼道“都是我拖累了你大娘!只要能治好她的病,砸锅卖铁俺也认了!” 赵阳笑道“大爷你放心,我就是给大娘扎了一针,用的药也是在山上挖,也没花钱,我不会要你们一分钱的!” 商百安不敢置信地道“不要钱?” 医院里告诉他,祝远碧的病几乎是不治之症,即使用最好的药物也只能缓解病痛,而那笔钱却是天文数字!现在赵阳不仅说能治好老伴的病,竟然还不要钱! 赵阳肯定地道“当然不要钱了!我都说了,我就是扎了一针,用的药也是在山上挖的,又没花钱,怎么能要你的钱呢?对了,如果起作用的话,以后的药可以让小俊自己去山上挖!” 现在赵阳只扎了一针,祝远碧就没有以前那样痛苦了,商百安越发相信赵阳能治好老伴的病,对比以前对病和对钱的绝望,他更是心中感动,忙道“大侄子,怎么能不给钱呢?治病就要给钱啊!” 赵阳笑着拍了拍商百安的大手,认真地道“听我的,真的不要钱!”又道“我去看小俊熬的药怎么样了!” 商百安低头看着祝远碧安详的面孔,喃喃地道“老婆子,你一辈子操劳,终于遇到贵人了啊!” 过了一个小时,赵阳进屋取下银针,消毒收好,嘱咐商百安道“大爷,你们屋里要收拾干净一点,一定要保持空气清新,否者对你们二老身体都不好!” 针一取下,祝远碧就醒了过来,她道“好久没这么轻快过了!”又道“大侄子,你要走了么?” 赵阳点头道“是啊,天这么晚了,我得回家了!”又嘱咐商年俊道“小俊,等大娘喝完药,有什么事你就到我家里找我去!不在家就一定在果园!” 赵阳一回到家,耳朵马上就母亲孙振香给拧住了,怒道“你小子还知道回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啊!” 赵阳忙陪笑道“娘唉,你快松手!儿子这么大了,让外人看到不笑话吗?” 母亲冷哼一声,松开手道“现在有件事通知你,你大姨给你介绍了个对象,明天你跟那女孩见个面!” 赵阳皱眉道“反对包办婚姻!” 母亲眯眼笑道“哪里包办了?不是让你自己去看吗?我给你说,这次你不去也得去!” 赵阳低头不说话,无声地抗议。 孙振香和赵丙星对视一眼,赵丙星咳嗽一声,道“去看看也好,不满意就算了,要是正合适,不看不就可惜了吗?” 赵阳苦笑道“爹,娘,这事你们就别管了好不好?自己的事,我自己会处理好的!” 母亲怒道“不管!不管你倒是给娘领个媳妇来啊!”看赵阳低头不说话,又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女孩了?” 赵阳一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正好商年俊跑了进来,先喊了一声“叔”、“婶”,向赵阳道“赵阳哥,我妈喝了药,吐了很多脏东西,也排出小便和大便了!” 赵阳松了一口气,拉着商年俊向门外跑去,道“走,我跟你去看看!” ps谢谢大家的收藏~~ ; 第四章 煮石头治病 赵阳父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去了商年俊家。 祝远碧一看到赵阳,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她道“大侄子,你来了?丙星你两口子也来了!” 祝远碧面色变得苍白,但眼睛清亮许多,反而看着更有精神。 商百安抓着祝远碧的手对赵阳说道“这老婆子,说什么渴,要喝水。我说,得等到小赵大夫来了才能确定能不能给你喝!小赵大夫,你看能让她喝水吗?” 赵阳父母有些奇怪地看着儿子,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成了“小赵大夫”,会给人看病了! 而孙振香也怕儿子惹上麻烦。人们都很同情祝远碧的遭遇,但是都知道她现在已经病得非常严重,万一治出个好歹来,到时候就难说清了!她拉住赵阳的手对商百安道“百安,我家阳阳什么时候会看病了?你不要听他瞎胡说!” 商百安急忙摆着手道“弟妹啊,可不能这么说!你家赵阳本事大着呢!只给俺家婆娘扎了一针,又喝了一碗药,俺婆娘就说好了很多!你看,她肚子是不是小了很多?” 祝远碧腹部确实明显变小了,不过,比正常人还是要大很多。 赵阳看了看,心中有数,知道是祝远碧吐出胃中积食排了便,所以肚子看着不那么胀了。但是又吐又泄造成了缺水,所以才想着要喝水。 他想了想道“水先不要喝,可以先喝点汤……”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祝远碧现在不喝水有利于积水回渗,但也要预防缺水过重,喝点汤正好既养胃又补水。汤的话最好是藕粉,但是当地虽然种的是水田,却并有没种藕的。 “大爷,你家有藕吗?大娘现在喝用藕和米煮得汤最好!” 商百安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家的情况委实艰难,吃的菜都是自家种的,一年四季从没买过菜。 赵阳转头对商年俊道“我家有买的藕,你跟我回家取一段来吧!” 孙振香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看赵阳自信满满的样子,也就把担心藏在了心里,道“让他在这里吧,婶子带你拿去!” 等母亲带着商年俊出了门,赵阳想到祝远碧虽然清了脾胃,但病了这么久,早就虚弱不堪,饮食一定要注意。他就将祝远碧的饮食禁忌细细向商百安讲了讲。 事实上,祝远碧病成这个样子,也与长期营养不良有关。但是药能治病却不能养命,关键营养上也得跟得上,就怕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舍不得吃点好吃的。于是他对商百安道“大爷,我问你,医院里的大夫说治大娘的病要花多少钱?” 商百安苦涩地张嘴道“大夫说治这个病要花好几十万,还不一定能治好……”又郑重地道“小赵大夫你放心,只要治好你大娘的病,要多少钱,你说个数,就是砸锅卖铁俺们也会凑给你!实在不行俺全家给你当牛做马来补偿……” 赵阳摆手道“大爷,你放心,我说过不要钱就会一分钱也不要的!” 赵丙星本来很严厉地看着赵阳,听他这么说脸色才好了一点,道“你商大伯家这么困难,你要敢要钱小心我打断你的爪子!” 赵阳道“爹,我从一开始就说不要一分钱的!不信你问大爷!” 商百安忙点头称是。 赵丙星训斥道“那你提什么医院大夫,还问花多少钱?” 华夏传统的中医也非常注重病人的心态,在逍遥子医术中就有煮石头治病的记载当地一对小夫妇在回家的路上,妻子不小心踢到石头上扭了一下脚,当时脚很痛,而丈夫没有在意,反而认为妻子娇气,结果回家之后,妻子就生了病。丈夫求到逍遥子那里,逍遥子告诉他,将绊他妻子的石头洗净煮上一个晚上,一定保证火不能灭。第二天把那水给妻子喝了就能治病。丈夫照着做了,在炉边守了一晚上,当他第二天红着眼将煮的石头水端给妻子的时候,妻子心中感动,病自然不药而愈。 后世很多中医也都会用到这个原理,只是高明的医师用得不着痕迹,而像用秋末未配对的蟋蟀做药引的则只能是庸医了! 同样的道理,赵阳第二日来扎针送药时说,以后用的药需要商年俊亲自去挖,他只负责查看药是不是正确。 而商年俊以后的日子里也尽心尽力地找合要求的泥鳅黄鳝,日后则通过养泥鳅黄鳝发了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赵丙星又待了一会儿,看到儿子做的井井有条,就起身回家了,临走的时候将身上的几十块钱留下了。 赵阳很奇怪地看了父亲一眼。孙振香对赵阳花钱管得很松,前两年刚工作的时候每次回黄海都会偷偷给他塞钱,但对赵丙星却异常抠门,一般不会让他身上留超过十块钱的! 等赵阳回到家,时间已经指向了九点半。 他一回到家,孙振香就奇怪地问“阳阳,你什么时候会看病的?” 赵阳则道“娘,这都九点多了,你给我弄点吃的呗!” 孙振香没好气地看了赵阳一眼,一边往厨房走一边道“等着!”很快端着一海碗漂着金黄蛋穗和碧绿香菜的浓汤出来,却是早就做好了的。 赵阳一边喝着开胃的汤一边将他暑假跟着北水庵道士学医的假话又说了一遍。 孙振香没在这上面细究,却接过话茬道“哎呀,这不是正好吗?你看啊,阳阳你会看病,你大姨介绍的那个闺女是护士,你不是想留在家里吗?你俩不正好开个诊所,一个看病,一个照顾病人,多好!儿子,明天你就跟妈去相看吧!” 赵阳想也不想就拒绝道“娘,忘了跟你说了,明天我要去见我师傅去,有重要的事!” 孙振香眉毛一挑就要开训,赵丙星却接口道“嗯,也好,你去吧,正好从市里捎上两瓶1605来!” 赵阳恍然大悟地看着老爹,原来那钱是用来买农药的啊!不过正好给他解了围,他自然满口答应下来,然后喝完汤将碗一推,几步就窜了出去。 看到话都来不及说就跑掉的儿子,孙振香向赵丙星怒道“你怎么随便就答应他了?” 赵丙星老神在在地道“你们女人就是婆婆妈妈的,等那小子回来,你直接将那闺女领来,他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多简单的事!” 孙振香马上眉开眼笑起来。 赵阳自是不知道他刚给老爹挡了一箭,马上就被老爹给出卖了! 步履轻快地向果园走去,想到这次买农药应该是为了给果树打药,他忽然想到要是能够不打药就把害虫除掉的话岂不是更好?而且不打农药的水果也能卖上更好的价钱! ps求推荐票~ ; 第五章 让它们燥热! 太阳爬上山头,孙振香两口子悉悉索索的起了床。 打开房门,孙振香站在晨光里梳了梳头发,用一只黑色的卡子将头发归拢好,然后用窗前的压水井压一桶水,洗脸。没有丁点污染的地下水,扑在脸上就感觉一阵阵清凉水润。 大门响起一阵敲门声,赵丙星过去开门,道“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孙振香抬头一看是赵阳,赶紧洗了几把脸,用毛巾擦干,道“阳阳,你这么急着走?坐第一班车?你不早说,我早点给你做饭!” 赵阳张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道“不是要给果树打药吗?我先不去我师父那了!” 赵丙星咳嗽一声,道“那农药要在村商店里买吗?也行,一会你去振北那里拿药吧!” 赵阳神秘地一笑,把身后的竹筐一亮,道“不用去拿了,药在这里!” 赵丙星这才看到赵阳背着一只竹筐,里面是一堆树叶草藤。他从赵阳手里接过竹筐,发现还挺沉,往下一翻,底下竟然还有几块土块和石头! 孙振香拿手翻了翻,问道“就这也能药虫子?不就是树叶叶吗?” 赵阳接口道“当然!这可是我师父传授的无毒害、无污染的环保杀虫法!” 这个办法是赵阳昨天晚上想出来的,并亲自捉了果树常见的害虫做了试验。他今天天还没亮就上山采药,好在他对所用的草药所在的地点有印象,不然还回不来这么早呢! 既然是赵阳口中的师父说过的,孙振香就没再什么,又看赵阳衣服都湿透了,伸手在他脖子上抹了一把,道“看这一身汗,快去洗洗换上干净的衣服,妈先去做饭!” 赵阳道“不用换了,反正一会还要弄脏!早饭也不急着吃,得先去把药弄好!” 赵丙星跟着赵阳去了果园,孙振香想去看看怎么用这些草药除虫,不过得在家里做饭。 将饭做好,左等右等不见他爷俩下来吃饭,孙振香想着是不是将饭送到地里的时候,赵阳跟在背着手的赵丙星后面回来了。 孙振香迎了上去,急忙问道“老头子,阳阳那法子好使不?能药虫子吗?” 赵丙星嘴角一抽,道“一会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赵阳则自信地道“没问题,娘你放心吧!” 孙振香几口吃完,急着想看怎么用树叶草根药虫子,难道烧了汤打在树上?十亩地也打不这么快啊!她不断地催他爷俩,等二人也吃完,她将碗往锅里一放,先用水泡上,也不刷,急火火地就带头往果园走去。 走到果园一看,孙振香紧紧抓着赵阳的手,道“儿啊,你这是喊起虫起来吃饭吗?” 只见果园里每隔几米就放着一口大锅,锅里面药汤不断翻滚,药汽弥漫,闻起来怪怪的,不是平常的药味。而果树上沙沙乱响,平时不仔细看看不见的虫子在上面到处乱爬。 “快停下来吧!你这是怕它们吃得不够多、不够快啊!” 赵阳强自沉住气,他细看了一眼,道“娘,不用担心,你看它们只是爬,并没有吃树叶!” 孙振香又看了一眼,虫子更多了,她忙移开眼,搓着胳膊,道“太瘆人了!当家的,你看虫子吃叶子了吗?” 赵丙星凑近看了看,松了一口气,道“奇了怪了,这些虫子只是乱跑,没有吃树叶……小阳,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阳眼睛一转,微笑道“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 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鸡叫声,才想起鸡还没放出来。因为是在野外,又在山脚下,晚上鸡都是拦到窝里的。 赵阳把鸡窝门打开,一只红羽黑尾的大公鸡先冲了出来,他把这只鸡叫作小红,是这群鸡里的鸡王。 只见小红直直地冲到园子里,一乍翅膀跳起来就叼下一只卷叶虫,一伸脖子就吞下肚去。后面的鸡群跟了过来,它就发扬绅士风范了,叼起虫儿啯啯叫着喂起它的“爱妃”们了。 鸡群里还有一只白公鸡,它直接跳到树上,像是拾米粒吃一般,啄得树枝直颤动,很快四五条虫儿就下了肚。 小红身边围了四五只母鸡,它忙得不亦乐乎,一边跳起来捉虫,一边啯啯叫着喂它们。而一些大一点母鸡则自力更生,自已跳到树上捉虫吃。 赵阳的父母看得目瞪口呆。以往这群鸡也会来果园里捉些虫子吃,但也没像今天这么亢奋啊! 孙振香问看得津津有味的赵阳“阳阳,你该不会是想让咱们的鸡把虫子都吃了吧?这才几只鸡啊!” 赵阳惊讶地看了一眼孙振香,她说的话虽然不全面,却已经接触到了事情的本质了! 昨天晚上上赵阳思考了很久,他一开始最先想到也是毒药。用草药和矿石也能配出杀伤力很大的毒药,除虫效果也不会比普通的农药差,在这一点上,他是有把握的!但是,这种中草药配出的毒药和化工产品能有多大的区别?在除虫过程中,肯定还是会有药残留在果树、果实上,问题这种残留是能被果树分解还是会留下,这个他却没把握! 既然没把握,赵阳把思路放在别的方面。近几年生态果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生态果园的模式完全靠人工和鸟类除虫,所以就不会有农药残留。他家地足有十亩,人工就算了,十亩地的果园要一棵棵捉下去,还不得把人累死!何况苹果树上有很多毛毛虫,想想就让人受不了!剩下的只能靠鸟了!赵阳家的果园正好就在山脚下,而玉龙山上的鸟的种类和数量可是很多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鸟给引出来。 因为人们大量使用农药,这些鸟也不大进果园了,尤其是到了果农打农药的时候,田里的鸟就更少了。 不过,赵阳也很快想出了办法。你们不是不来吗?就像包子铺,把一笼笼又白又香、冒着热气的大包子蒸好放在行人面前,人们自然就会来买,他要是让这些虫子变成“热腾腾的包子”,那鸟们能不来吗? 赵阳昨天晚上试验的药就是让这些虫子们燥热!想想,一条乱跑乱爬、因为燥热而将体味散发出来的虫子,可不就是一只只“热腾腾的包子”吗? 当然,他虽然试验过了,那些药确实能让虫儿们燥热,但能不能将鸟们引来还是没有把握的!所以,他还留了后手,如果引不来鸟,只要加上两味其它的药,马上就能变成一锅锅的毒药了!只是可惜了这些锅了! 赵阳也不说话,一脸淡定地站在那里,他的父母则满怀希望地想着下一刻这些虫子全都掉在树下死掉。 半个小时过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 太阳越升越高,气温已经很高了,而赵阳的脸上也开始渗出汗水。他握着拳头,心中鼓劲,再等等,再等等!说不定很快就会有鸟来了! 家里的鸡很快也吃饱了,小红雄赳赳气昂昂地巡视它的**,看到那只白公鸡意图不轨时则马上跳过去与之搏斗,捍卫自己的“红冠”!而母鸡们则在地上扒个坑躺在里面,也有跑到为它们准备的罐子里准备下蛋。 赵丙星将靠在身边的小黑推开,看了看果园,又看了看一脸着急的赵阳,道“小阳,你到底咋想的?那法子管用不?是不是黄海和咱这里不一样啊!要不……” 赵阳心中苦笑,老爹这是给他找面子呢!就在他准备用后手的时候,耳中忽然听到一阵嗡嗡的响声!他循声看过去,惊喜地道“爹,娘,你看,是蜜蜂!” 虽然果园里大量使用了农药,但果树一开花,蜜蜂就会准时到来!当然,一打药它们就会走了! 孙振香道“这孩子,蜂子咋了?你又不是没见过!” 赵阳呵呵一笑,只是说道“你们看着吧!” 其实说是蜜蜂也不完全对,果园里来的这一群蜂子,其中有一些是蜜蜂,但也有体型大小不等的马蜂!蜜蜂采花粉花蜜,而马蜂则更爱那些肉呼呼的虫子了! 这只是第一批! 第二批来的数量明显增多!其中各式各样的马蜂占了多数! 看到大片大片的马蜂,赵阳三个人赶紧回到了屋里。而小黑开始时很好奇,蹦着跳着去够马蜂,在鼻子上被蛰了一下后,马上也呜呜叫着跑进了屋里,围着三人身边打滚,赵阳忙抱住它,在它的鼻子上挤了几滴不知道什么植物的汁液,它才老实下来。 等到第三批来的时候,简直组成了飞机编队!嗡嗡嗡!一只只向炮弹一样冲向了还在燥动不已的各色虫子们! 孙振香不能置信地看着赵阳道“阳阳,这是咋了?咋来这么多马蜂?” 赵阳心中愉快,哈哈一笑,道“等着吧!后面还有好戏看!” 孙振香凤目一瞪,同时捏住了赵阳胳膊上的一层皮,咬牙道“说!” 赵阳立马老实下来,将他怎么想的说了出来。 孙振香整了整赵阳的衣服,白了赵丙星一眼,啧啧叹道“看,这就是我儿子!比那些偷偷摸摸昧钱的人好多了!” 赵丙星一口烟呛在肺里,借喝水打量了孙振香一眼,不知道她说这话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赵阳的话马上就应验了! 先是有几只山鹊、乌鸦飞进了园子,后面几只麻雀也跟着进来。 尤其是麻雀,等它们一飞回去,又是一片麻雀编队降临在赵阳家的果园里! ps书友们,和尚急求收藏,求推荐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