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庶女宅斗日常》 第1章 侯府庶女宅斗日常 周逾春 原本吃糠咽菜的小姑娘摇身一变成了建安侯的外孙女,永昌侯府的六姑娘。 从此开起了宅斗模式。 前有嫡母虎视眈眈想要算计她,后有姐妹与她斗智斗勇。 她隐藏锋芒,小心应对,她所求的不过是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却不曾想有个如谪仙一般的男人对她说,“六姑娘,我心悦你,你可愿嫁给我?” 六姑娘傻眼了。 嫁还是不嫁,这是个问题。 一个庶女如何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侯府生存下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内容标签灵魂转换宫廷侯爵宅斗古代幻想正剧权谋 其它庶女宅斗 庶女 暮春时节,雨后初霁。 刚经历过春雨的堰州如同被洗礼过一般,空气中流动着一股淡淡的泥土与不知名的花香。 堰州多杨柳,一阵微风拂过,卷起还未落地的柳絮,一时间纷纷扬扬,使人迷了眼睛。 位于堰州城北的一座破旧小院,静谧而萧条。院内仅有一条由泥土砌成的简陋回廊,院子中央屹立着一棵古老的梨树,枝头栖息着几只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喜鹊。 姜怀书一大早就已经起床,她望着窗外依然雾气迷蒙的天色,狠狠地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并喃喃自语道“希望今天能有个晴朗的好天气吧。” 然而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声喊叫,划破了原本宁静的小院氛围,也惊吓得那几只停驻在老梨树上的喜鹊四散飞走。只听那声音中带着些许恼怒“二丫头,你还在磨蹭什么呢!赶紧去瞧瞧送米的伙计到了没。” 姜怀书听闻此声,无奈的叹了口气,这道声音不是别人,正是姜伯仲的夫人柳氏柳如烟。 姜怀书是姜伯仲的庶女,她与养在姜老太太跟前的姜怀礼乃一母所生,而姜伯仲是堰州的百里郡侯。 姜伯仲原本是秀才出身,后来参加科考,考中了进士,堰州的老郡侯对他的文采颇为赞叹,为了出人头地,姜伯仲娶了郡侯的女儿钱氏为妻,但钱氏从小体弱多病,常常需服药续命,姜伯仲娶了钱氏之后,三年以来并未一儿半女,姜伯仲就对钱氏心生厌恶,然钱氏也知晓自己的身子弱,并不能为姜伯仲产下一儿半女,故此便将自己的陪嫁丫鬟柳如烟许配给姜伯仲做了填房妾室,然柳氏成了妾室之后,没过一个月钱氏便撒手人寰,其实妾室是不能够扶正的,但姜伯仲不顾礼仪,将柳氏扶正。 时光荏苒,转眼间柳氏已登上正室之位。成为当家主母后,柳氏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处事稳重得体,深得姜老太太信赖。于是,姜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皆交由她全权打理。 柳氏行事果断决绝、雷厉风行且言出必行,这使得全府众人对其敬畏。此外,柳氏还为姜伯仲诞下一女,取名姜怀柔。然而自此后,柳氏腹中便再无喜讯传来。姜老太太深知传宗接代对家族延续至关重要,绝不能让姜家香火断绝。恰在此时,姜伯仲却对曾被老太太所救的叶氏动了心思,并欲纳其为妾室。 说起叶氏,其身世背景扑朔迷离。当初她生命垂危之际,昏倒于姜府门前。姜老太太向来心地善良,笃信佛教,见叶氏可怜,心生怜悯之情,遂决定出手相救。 姜老太太将其救下后仔细打量一番,这才发现她竟然已有身孕!叶氏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老太太,表示只要能收留自己直到平安产下孩子,届时定当马上离去绝不留恋。面对叶氏如此可怜模样和坚定承诺,姜老太太终究还是于心不忍答应下来,并承诺待到叶氏生产完后便派专人护送她安全离开此地。 时光匆匆而过,叶氏顺利生下一个女婴。原本就对叶氏美貌觊觎许久的姜伯仲此时更是按捺不住内心躁动,竟然生出要将叶氏纳为小妾的念头来。要知道叶氏本身性格就极为孤僻高傲,即使如今身处于他人屋檐之下不得不低头,但其言行举止间依然透露出一股不凡气质,完全不像普通百姓家出来的女子。正因如此,姜老太太一直以来都对叶氏真实身份感到十分好奇,曾经多次试图询问相关事宜但均未能得到明确答复,最后只得无奈作罢。 叶氏自然不肯屈从于姜伯仲这种无理要求,而姜伯仲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总不能真做出什么霸王硬上弓之事来吧?于是乎在叶氏决定离开这天,她专程找到姜老太太当面致谢,并表示将来一定会找机会报答老太太今日救命之恩。可惜天不遂人愿啊,叶氏尚未踏出堰州地界便被姜伯仲带人强行掳走,逼迫她成为了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妾。不久之后叶氏再度怀孕并产下一子取名姜怀礼。 叶氏自此之后郁郁寡欢,身体也每况愈下。就这样过了整整七年,最终还是没能熬过去,撒手人寰。 小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香。那是海棠正在煎煮的药膳,她专心致志地守在炉火旁,时不时搅拌一下锅里的汤汁。 突然间,姜 怀书走了进来。海棠见状,急忙起身迎上前去,轻声说道"姑娘,药膳已经煎好了,是否现在就给老太太送去?" 姜怀书微微皱了皱眉,目光落在那口正冒着热气、散发出浓烈药味的药罐子上。她伸出手,轻轻搓了搓,然后小心翼翼地端起药罐,对着海棠问道"里面可有加白术、党参和甘草?" 海棠连连点头,回答道"姑娘放心,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 第2章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姜怀书稍稍松了口气。她知道,这副药膳是专门为祖母调制的,希望能够缓解她的病情。 姜老太太所住的院落位于姜府的中心位置,是最为奢华气派的地方。一踏入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条蜿蜒曲折的游廊,仿佛一条长龙盘踞其中。游廊两旁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美不胜收。而脚下则是由五彩斑斓的石子铺就而成的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精致典雅,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前院与后院相连通,穿过前院便是后院。这里种着几棵高大的梨树,此时正值花期,满树洁白如雪的梨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除此之外,还有一间小巧玲珑的厨房点缀其中。 后院墙边有一方清澈见底的池塘,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姜怀书缓缓走向前院,刚到门口,便见到姜老太太身旁的钱妈妈。钱妈妈注意到姜怀书后,脚下步伐略微一顿,但很快恢复如初,并露出一抹友善的微笑“二姑娘来啦!” 姜怀书见状,也冲她笑了笑“钱妈妈好!请问祖母是否在屋里呢?” 钱妈妈眼珠子骨碌一转,目光朝着屋内瞥去,然后开口问道“二姑娘今日前来,可是有何事啊?” 姜怀书轻轻地将手中捧着的药罐递给钱妈妈,柔声说道“最近听说祖母身体欠安,所以我特意煎煮了一些滋补养生的药膳,希望能对祖母的病情有所帮助。不知可否烦请钱妈妈转交一下呢?” 钱妈妈低头瞧了一眼那还冒着袅袅热气的药罐子,顺手接了过来,满脸堆笑地回应道“二姑娘真是孝顺懂事啊!这份心意老夫人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姜怀书离开后,钱妈妈站在原地若有所思地愣了一会儿神儿,然后轻轻掀起珠帘走进房间里去。只见屋内一张宽大的床榻之上半躺着一位年迈体弱、面容慈祥的老妇人。此刻,这位老妇人的床榻前正蹲着一名梳着双髻的小女孩,看上去大约只有十一二岁的光景。那小姑娘嘴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有趣的话儿,逗得老妇人开怀大笑不止。 见到钱妈妈走了进来,小女孩立刻停止说话,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开口询问道“钱妈妈,刚才是谁过来了?” 钱妈妈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姜怀柔,轻声回答道“哦,是二姑娘来过了,给老太太您送来一些滋补身体的药膳呢。” 说完这句话以后,钱妈妈转头望向姜老太太,继续问道“老太太,您要不要尝一尝这些药膳啊?” 听到钱妈妈这么一说,姜老太太先是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即将目光投向放在床边的那个药罐子,语气有些无奈地说道“唉……这二丫头还真是有心了,也真是为难她了呀!” 然而,姜怀柔一听到姜老太太说出这样的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起来,并且充满怨愤之情地冷哼一声,嘟囔着嘴说道“哼!祖母,您干嘛还要理睬她呢?鬼才知道她到底打的是什么坏主意呢!” 姜老太太眉头一皱,想说什么,但又顾念着什么,思索片刻说道“柔丫头,再怎么说你也是怀书的姐姐。” 姜怀柔撅起小嘴,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嘟囔着“她哪里算是我的妹妹啊?祖母,我实在讨厌她,您能不能让她离开我们家呀!” 姜老太太心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念头呢?然而,她却无法轻易付诸行动。毕竟,姜怀书乃叶氏所生之女,而叶氏的身世背景成谜,连带着这个孩子的真实身份也扑朔迷离。姜老太太生怕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因此根本不敢轻易对姜怀书动手,以免将来陷入困境。 此外,整个堰州城皆知晓姜伯仲与叶氏之间的风言风语,叶氏的女儿竟然还被寄养在姜府。倘若真发生点什么事情,恐怕难以避免旁人的闲言碎语,到时姜家必然会遭受非议。 “好啦,别再闹了,快去找你母亲和父亲过来,我有要事与他们商议。”姜老太太挥挥手,示意姜怀柔离去。 待姜怀柔遵命离开后,姜老太太不禁想起了姜怀书,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叹息道“这小丫头着实命苦啊!” 钱氏跟随姜老太太多年,自然深知她内心的想法,轻声安慰道“二姑娘固然令人同情,但其品性善良纯真。” 姜老太太看了眼那药罐子,轻声说道“把药端来吧。” 一旁的钱妈妈闻言,脸上露出些许诧异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太太可是要亲自尝尝这药?” 姜老太太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缓缓说道“难得她有这份心意,尝一尝倒也无妨。” 说话间,姜老太太已端起碗,将那碗药膳一饮而尽。然而,尚未等她放下碗,便远远地传来了柳氏的声音。那声音中夹杂着明显的不满与埋怨“母亲,府里事情多得很,您这会儿叫儿媳过来做什么?” 话音未落,只见帘子被猛地掀起,柳氏快步走了进来。她头上戴着精致的金钗,身上珠光宝气,容光焕发,但一进门,当她看到姜老太太阴沉的脸色时,立刻收敛起笑容,关切地问道“母亲,您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 姜老太太面沉似水,冷冷地瞪了柳氏一眼,语气生硬地说“倒是劳烦你费心想念着我这个老太婆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