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 第一章 朱标双胞胎弟弟,大明最强逆子! 洪武四年,七月,应天。 自至正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后,至此已有16年。 为让应天府保持繁华,朱元璋移江西之民、天下豪商入应天,经历过元朝暴政的应天,经过朱元璋16年的励精图治、修民养息,才让这都城,略显繁华。 皇城位于应天城东,一千五百七十余亩,占了整个应天府的三分之一,只是这皇城才建七年,朱元璋又不愿以修建皇城为由,让百姓增添负担,故而修建进展缓慢,除了几个主要宫殿外,其他的地方依旧是一片巨大的工地。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金色的琉璃瓦上,让皇城中的宫殿沐浴在金色光辉中。 太子朱标此时正步履匆匆,前往奉先殿,去找弟弟朱楷和五弟朱棣。 他们又逃课了,宋濂要去找朱元璋告状,朱标可是知道自己老爹打儿子多狠?他要在朱元璋到奉先殿之前,劝弟弟躲一下风头,等朱元璋气消了再去认错。 奉先殿建的时候是洪武元年,朱元璋本为陈设宝座之用,可他的孪生胞弟朱楷一定要住在奉先殿,而且在朱元璋大宴群臣之时,朱楷提着水杯在群臣面前叫嚣“奉先殿当为吾之寝宫”。 朱元璋不解,询问朱楷为什么要奉先殿,他那弟弟喝了口水,然后美滋滋的说道“吾虽不及弱冠,但勇武已当世第一,临阵前父皇喊一声‘吾儿奉先何在’,岂不霸气?” 朱标当时就坐在朱元璋身边,在朱楷说完‘吾儿奉先何在’这句话后,他清楚的看到朱元璋原本就黑的脸刹那间更加黢黑。 吾儿奉先何在……这不是东汉末年的三姓家奴吕布吗? 吕布猛是猛,但是废爹啊! 哪个亲爹愿意喊‘吾儿奉先何在’? 果不其然,朱元璋黑着脸,爆喝一声‘汝为奉先,要弑父乎’?朱楷见势不妙要跑,却被大殿六名侍卫拼命按住。 不按不行啊! 朱楷十三岁那年便偷跑出去,到山上三拳打死一头猛虎,抬着打死的虎回到应天后,文臣武将大为骇然,直夸当世第一,然后又被朱元璋派遣猛将调教,已有万夫不当之勇,那膀子力气,让朱元璋逢人便夸‘此乃朱家乳虎’! 也正是这位朱家‘乳虎’,让朱元璋的鞋换的更勤。 打儿子,废鞋! 可打完儿子后,朱元璋还是把奉先殿给了朱楷,当做他的寝宫。 想到过往的种种,步履匆匆的朱标脸上闪过一抹追忆之色。 他还小的时候,朱元璋出去打仗,马秀英又忙于帮助朱元璋稳定后方,故而很长时间里,只有朱标和朱楷两人一起生活,他知道这个弟弟比自己聪慧,且知道分寸,而在自家老爹大宴群臣时,闹出这种称呼自己是‘奉先’的笑话,只是自污其名呢? 只有让天下文武百官都认为,朱楷就是个倒行逆施之人,他这个当哥哥的太子之位才会越发稳当。 朱标和朱楷是双胞胎,孪生兄弟,朱标比朱楷先生出来,所以被被立为‘世子’。 当初的吴王世子、如今的大明太子之位,全都是朱标的,而比朱标只晚出声一炷香的朱楷,却一无所有。 朱元璋和马秀英都觉得亏欠了朱楷。 所以对他格外溺爱,除了太子之位外,朱标有的朱楷有,朱标没有的朱楷还有,但凡是朱楷想要的,朱元璋和马秀英总是会先斥责朱楷一顿,然后再把东西给他。 但也正是因为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溺爱,文臣很不喜欢朱楷,担心朱元璋因为对朱楷的偏爱,而行废立之事,把太子之位传给朱楷,所以一个劲的让朱元璋给朱楷封王,让他离开应天。 朱元璋和马秀英舍不得朱楷外出就藩,而朱标也舍不得这个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弟弟。 就是……太欠揍了啊。 朱标念及朱楷的好,但想到他平时做的欠揍的事,朱标就气的牙痒痒,三弟朱樉、四弟朱棡,已经成为应天府有名的纨绔,五弟朱棣也步了三弟四弟的后尘。 朱标走的急,虽然已经是傍晚,天气也燥热的厉害,再加上朱标平时缺少锻炼,来 到大殿外已经气喘吁吁。 还没等他喘口气,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朱楷的声音 “来,五弟,这种饮料叫啤酒,我再加上冰块这么一镇,绝对是避暑佳酿。” “好的二哥,我尝尝……呸,怎么是酒?” 朱棣惊恐的声音从大殿内响起,张皇失措的说道“二哥,你忘了吗,现在父皇不让饮酒。” “慌什么?刚刚教给你的话,你别忘了吗?” “嘿嘿,弟弟怎么会忘呢?” 酒? 朱标也慌了,如今天下刚刚太平,但民生凋敝,百姓尚且达不到温饱标准,朱元璋下令禁酒以保全粮食,可朱楷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皇宫里饮酒呢? 朱标也来不及思考朱楷教给朱棣什么话了,赶紧推开宫殿大门。 “二弟,你怎能在皇宫内喝酒?” 推开门,朱标就看到袒胸露腹的两个弟弟,径直是朝着盘腿而坐,像熊罴一般的男子跑过去,焦急的说道“你知不知道,你带着五弟逃课,宋先生已经去找父皇告状,你还敢在宫殿里喝酒,咱爹来了不得把你往死里打?” 第二章 我朱楷,岂能因怕挨打而浪费粮食? 朱棣不怕朱标,但却很害怕朱元璋。 听到朱元璋知道他逃课的事,吓得浑身抖若筛糠,前段时间跟着朱楷逃课,把之前的那位叫范显祖的大臣气到晕厥,他就被朱元璋打的三天趴在床上没动。 这次如果不是朱楷蛊惑,朱棣断然不敢逃课,当时还想着父皇日理万机,不一定知道这点小事,没成想宋濂竟然去告状! 宋濂是朱元璋配给朱标的老师,是天下经传第一人,朱标为了让弟弟们也受到和他一样的待遇,苦求宋濂让他教弟弟们读书,宋濂这才答应。 “大哥慌什么?咱爹这不是还没来吗?” 朱楷一点都不害怕,反而指着面前的炉子对朱标说道“就算要跑,也得等咱吃完肉再说啊,大哥有所不知,这是a5和牛肉,这世上吃不到的。” 朱楷像熊罴一般,但不是说他膀大腰圆,而是说他勇武。 按照后世的算法,他身高有一米八七,身上的肌肉崩紧,站起来就给人一种压抑感,可偏偏他生得剑眉星目,面容俊朗,妥妥的应天府美男子。 要么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呢,朱标看上去就像个憨态可掬的老实人,可偏偏孪生弟弟长得赛过潘安,正是这种祸国殃民的容貌,再加上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宠溺和偏爱,让文臣对朱楷甚是不喜,觉得他是朱标当皇帝的最大威胁,一心想把他赶出应天府。 百官攻击朱楷越狠,朱楷在应天府的地位越稳! 朱元璋和马秀英打心眼里就没想过让朱楷离开,无论百官怎么劝说,朱元璋就是不听。 而现在的朱元璋,谁又能惹得起啊? “牛肉?!” 朱标听到后,吓得差点跳了起来,嘴里不停念叨 “完了、完了,二弟你惹大麻烦了,父皇这次不打死你,也会把你腿打折!” 带着兄弟逃课、喝酒,现在又开始吃牛肉了啊,朱楷不知道牛多珍贵吗?那是耕地的牛啊! 《明律》中记载,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可现在是朱元璋时期,法度森严,他为了保护耕牛,直接把明律中记载的提升一个格调,杀牛者…斩。 杀一头牛就要赔上性命,这样的法度非常‘朱元璋’。 朱楷在宫殿里喝酒就不说了,现在竟然还敢吃牛肉!护弟心切的朱标拉着朱楷就要走“走走走,赶紧走,去找咱娘,要不然咱爹非打死你。” 可是朱标怎么可能拉得动朱楷呢? 反而被朱楷反手抓住手腕,坐在地上手一伸,直接把朱标压在地上坐下,道“大哥不着急,先吃肉,就算要挨打,那也是逃课、喝酒、吃牛肉这种罪,岂能再加个浪费粮食的罪名?这不是罪上加罪吗?” “我朱楷,身为洪武大帝的儿子,岂能因怕挨打而浪费粮食?” “……” 朱标听到朱楷的话,气笑了啊,也忘记找朱楷的目的,指着朱楷骂道“你这厮,就是挨打惯被打出茧子,所以不怕,五弟还小,他能禁得住打?” 朱棣可怜弱小又无助,在大殿里瑟瑟发抖,看着朱楷说道 “二哥,要不我还是走吧,父皇他……” “没事,出了什么事有哥在呢?” 在说到‘哥’的时候,朱楷加重了一下语气,在朱标看不见的地方朝着朱棣挤眉弄眼“大哥让吓唬你呢,他就想把分给你的牛肉给吃了的。” “啊?” 朱棣这才看向朱标,眼睛里露出怀疑的眼神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大哥你,竟然为了多吃两口牛肉就吓唬弟弟。 “……啊什么啊?” 朱标苦笑着,把朱棣拽过来在脑袋上拍了两下,没使劲,就像挠痒痒似得,随后指着朱楷笑着说道“你大哥好心好意跑过来提醒你们躲一下,你们就这么想我?我不提醒你们,你们挨打过后这些肉都是我的不是?” 在朱标说完话后,朱楷朝着朱棣使了个眼色,看见了吧,大哥就是想独吞牛肉。 而就在此时,放在烧 烤炉铁片上的牛肉正滋滋作响,散发着迷人的香味。 朱棣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打就打吧,我要向二哥学,多挨几次父皇的打就习惯了啊。” 说完,朱棣学着朱楷的样子,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复读机,说道“我朱棣,身为洪武大帝的儿子,岂能因怕挨打而浪费粮食?” “哈哈哈!” 朱楷笑了起来,然后拿出一个扎啤杯,放上冰块后,在旁边印着‘青岛啤酒’的扎啤桶里接了一杯酒“大哥,冰镇啤酒,兄弟共饮!告诉你啊大哥,这酒我不多,喝一次少一次,你这次不喝,下次就没机会了啊。” 下意识的接过朱楷拿过来的杯子,朱标还想再劝两句。 可杯子入手后,冰凉的感觉顺着手掌袭遍全身,让浑身是汗的朱标不由得打了个激灵。 好凉快! 朱标被冰啤酒一激,浑然忘记了来自朱元璋的恐惧 “大哥陪你们喝!我朱标,身为洪武大帝的儿子,岂能因怕挨打而浪费粮食?” 听到朱标的话,朱楷得意的笑了起来“哈哈哈,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古人诚不欺我!” 朱楷摇头晃脑,说着朱标、朱棣听不懂的话。 豪迈的举起扎啤杯“来,大哥,五弟,满饮此杯!” “干!” “干!” 第三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北伐! “好舒服!” 这一杯啤酒下肚,朱标感觉浑身泰达、通透! 喝完以后,朱标好奇的盯着手里的扎啤杯。 看着杯底黄橙橙的水,心中大为好奇这是什么酒? 入口微凉,不辣,有一点点苦味。 但咽下去后,顺着冰镇的效果,冰凉感觉传遍四肢百骸。 二弟刚刚说,这叫啤酒? 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朱棣没喝过啤酒,他盯着朱楷,看到朱楷端着杯子仰头牛饮,顿生一股豪迈。 大碗喝酒,大口的吃肉。 大丈夫当如是! 学着朱楷的样子,朱棣把头抬起来,端着扎啤杯就开喝,可他没有朱楷一口闷的本事,喝酒的时候皱着眉头,酒水顺着嘴角,流到袒胸露腹的身上。 朱标看到朱棣喝一杯,半杯都喝到身上,很是心疼,忍不住把盘起的腿伸出来,踹了朱棣一脚“你慢点喝,都喝到衣服上去了,这不是浪费嘛。” 这么好喝的酒,从嘴里流出一滴就是浪费。 朱棣不管,他咬着牙学着朱楷的样子,把一杯扎啤喝干净,直到冰块砸到脸上一块,他才把杯子放下来。 砰! 放下杯子,随手往嘴上一抹“好酒!大哥,二哥,弟弟学的如何?” “学个鸟,都浪费了啊。” 朱楷再给他们把酒接上,然后拿起筷子“吃肉。” a5级别的和牛,朱楷吃过,但那是吃的牛排,现在拿a5和牛烤肉,着实奢侈。 蘸了点椒盐和孜然,吹了吹热气,然后吃下。 入口是肉的醇香,肥油裹着牛肉充斥着味蕾。 朱楷哈了两口气,然后嚼着把牛肉咽下去,又把啤酒杯里的啤酒喝干净,这才一抹嘴说道 “爽!” 朱标也不再劝朱楷和朱棣离开,安心吃肉,朱棣也同样如此,烫的脸上的五官都要挤在一块。 两块牛肉,很快就被兄弟三人吃干净。 朱标拍了拍肚子。 没吃饱。 看了眼朱棣,发现他同样意犹未尽。 于是对朱楷询问“二弟,这肉还有没有?” “有,我这就去拿。” 朱楷起身回到后殿,很快就抱着一大包牛肉过来“大哥,两个集装箱的牛肉呢,量大管饱,放心吃。” 看到朱楷撕开外面透明的包装,把肉放在烤炉上。 “二哥,我来。” 朱棣刚刚看到朱楷烤肉的步骤,这次他也想试试。 “给你。” 朱楷把烤肉的夹子交给朱棣,然后帮朱标把他的酒杯满上,放下后笑呵呵的说道“哥,你不怕咱爹来了啊?” “来不了的。” 朱标两杯酒下肚,对朱元璋的惧意削减三分。 面色微红的对朱楷说道 “咱爹正和大臣们商量北征残元的事情呢,宋先生就算告状,也不能急于一时半会,等会咱哥仨吃完,给母亲送两份过去,有咱娘护着,咱爹打不了太狠。” 看得出来,这些年朱标和朱元璋的斗争经验,也在逐渐提升中。 北征残元? 朱楷听到朱标的话后,眼睛眯了起来,端起酒杯回忆着。 朱元璋当了三十一年的皇帝,前前后后十三次北征,剿灭遁入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 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自己的便宜岳父徐达被名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另一位便宜岳父冯胜为右副将军,集合了邓俞、汤和等一众将领,兵分两路打了十个月,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第二次北伐,是在洪武五年的正月开始的,现在只是洪武四年七月,没想到朝中这么早就开始拟定北伐事宜。 朱楷记得这次北伐并没有成功。 徐达大败,李文忠保全了实力,只有冯胜打了个胜仗。 这一仗,朱元璋是不愿意打的,但出于对徐达的尊重,他还是决定打,随即大败而归。 而这次北伐失利的原因,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辽东粮仓依旧在蒙元手中,另外就是蒙元军神,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的王保保。 王保保么? 朱楷摇摇头,这个人真是可惜了,徐达可是大明的军神,能打败徐达的,又岂是无能之辈? 朱楷在思考,旁边的朱棣听说要北伐,拿着烤肉的夹子,就像在指挥千军万马一样,说道“吾当效仿冠军侯,扬威塞外,让我大明江山,日月永照!” 朱棣说完,就被朱标踢了一脚“好好烤你的肉!” 然后朱棣就老实了“哦。” 朱标看向朱楷,发现他在愣神,赶紧把他摇醒“二弟?你发什么呆?你不会又要请命出征吧?告诉你一定要打消这个想法,咱娘要揍你,咱爹只会一块揍,我、我也会揍你!” 想到弟弟要去打仗,朱标就心中害怕。 刀剑无眼,伤到弟弟怎么办? 别说朱元璋和马秀英不同意,他朱标第一个就不同意。 “没有,只是想到了一些事。” 朱楷笑着摇摇头,端起酒杯说道“咱还没及冠呢,想那么多干什么,喝酒!” 第四章 二弟,我决不允许你带兵! 朱楷和朱标,今年十七岁,及冠礼要等明年才能举行。 朱标在今年四月份结婚,结婚这么早的原因也是现任郑国公常茂,担心朱元璋看到常遇春死后对朱标娶妹妹这件事再反悔,所以他和蓝玉一直在劝朱标赶紧结婚。 朱楷没结婚,但也定下亲事,徐达的女儿徐妙云、冯胜的女儿冯雨婷是他的未婚妻,明年及冠礼后结婚。 朱楷去徐达和冯胜家偷鸡的时候,见过两女,模样并不差,朱楷也就没有抗拒。 想到自己明年就可以和两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女子结婚,然后大被同眠,一张床上一起睡,朱楷就忍不住在心中痛斥这该死的封建王朝啊! 朱楷瞟了眼旁边的朱棣,以后可要对傻乎乎的五弟好些。 朱棣现在还做着当冠军侯的英雄梦呢,根本不知道女人的妙处。 本来,朱标今年结婚的时候,要拉着朱楷一起结婚的,俩兄弟一起娶媳妇多热闹?爹不得高兴死? 但却被朱楷拒绝,以未满十八周岁为由推辞,这个理由在朱标这儿并不成立,他只是认为自己的弟弟是为了避嫌,不肯与太子一起结婚,所以才拒绝。 “二弟,你不对劲!” 看着朱楷,朱标却把酒杯放下,语重心长道“二弟,我太了解你了,你如果真不想去,现在应该大叫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可郁郁久居人下了,你现在却很平静,你很不对劲!” “……” 朱楷愣神,随即想到……他和朱标在一个屋檐下睡了很多年,当年条件不好的时候,两人还睡一张床很多年。 自家大哥太了解自己了啊。 看到朱楷不说话,朱标立刻意识到自己猜对了,赶紧上前抓住朱楷的手,非常认真又急切的说道 “二弟,你不许去打仗,也不许想,否则……别怪我揍你!” 在说话的时候,朱标还努力做出‘我很凶’、‘我真会打人’的模样,努力让朱楷相信他说的话。 看着自家大哥,朱楷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哥,未来我是会封王的,早晚都会离开应天的。” “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不许!” 朱标眼睛都红了,抓住朱楷威胁道 “父亲说过,可准许你不就藩,就在应天府!如果真到了要你离开的那一步,我也不许你打仗,否则我把你从封地抓回来!” “……” 朱楷能感受到朱标的情深意切,他也知道,朱标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心软,徐达、李善长、宋濂、赵雍、康茂才、常遇春、冯胜、邓俞、汤和……这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都是朱标的班底,朱元璋外出打仗期间,朱标在监国。 他又岂可能是心慈手软的储君? 朱标从出生那年开始,到现在,每年打仗死多少人?朱标不心软,但他心疼自家兄弟。 打仗是个人都会死,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我? 这句话在朱标心里是行不通的。 他只会想打仗是个人都会死,为什么那个人是我兄弟? 所以,朱楷不能去! “哥,你放心,我不去,绝对不去。” 说完,朱楷看向朱棣“五弟,肉都烤熟了,你再烤我们怎么吃?” “啊?哦哦哦……” 朱棣回过神,手忙脚乱的开始拿着剪刀分肉。 朱楷看向依旧担心的朱标,笑了起来“大哥放心,我不提带兵打仗的事好吧?一个字都不提!” “行。” 朱标点点头,开始向朱楷、朱棣描述战争的残酷,听得朱棣心中激昂澎湃,大喊大丈夫当如是! 这么喊的结果,自然是换回朱标的喝骂,我这刚劝住朱楷,你又来捣乱? 三兄弟闹着闹着,就闹成一团,朱标也不再是正襟危坐,和俩兄弟一样袒胸露腹,喝酒、吃肉、唱歌。 偌大的奉先殿中,传着兄弟们的鬼哭狼嚎。 大殿外,也跟着逃课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路过奉先殿,听到里面的鬼哭狼嚎,站在门口犹豫不决。 朱棡看着朱樉询问道“三哥,我们要不要进去?” 朱樉眯着眼睛“进!为什么不进?” “呃……” 朱棡有些为难,眼睛里闪烁着躲闪“打不过。” “你个废物,有大哥在,朱楷敢打我们?” 看着畏畏缩缩的朱棡,朱樉踢了他一脚“进!我正要和大哥告状呢,朱楷那厮去了学堂,扰乱学堂秩序,导致我们无法学习,让大哥一定要收拾他!” 听到里面有朱标,朱棡的心安定不少,说道“对,大哥肯定不会饶了那厮!三哥,昨日二哥又打我了,说我左脚迈进学堂不对。” “……我是右脚!” 在门外,倾诉一番被朱楷欺负的场景,俩兄弟同时约定找朱标告状! …… 皇宫,谨身殿内。 这里是朱元璋上朝时换衣服的地方,但有什么大事,朱元璋还是愿意在这里接见朝臣。 朱元璋和朝中大臣商议北伐之事,朱元璋是不愿意打的,毕竟距离第一次北征残元才刚过去,徐达等一众将领就又想着北伐,朱元璋认为消灭残元不是目的,守好现有疆土,让大明更强才是。 现在打,太急了一些啊。 朱元璋让文臣武将退去,揉了揉酸疼的眼睛。 刚想去喝杯茶,却看到翰林学士承旨,太子朱标讲经师父宋濂还在,朱元璋立刻收回要喝茶的手,对宋濂询问道“宋学士,你还有事?” 宋濂对朱元璋说道“禀陛下,二皇子、燕王今日上午并未上课,下午燕王来上课也是迟了两个时辰,二皇子临近下课才来,不到盏茶的功夫便带走燕王,秦王、晋王亦扰乱秩序,让臣无法讲经。” 反正你家的孩子,没一个喜欢上课的,我管不了了啊,也不敢殴打皇子,你看着办吧。 第五章 弟弟太多的苦恼! “……” 被老师告状,朱元璋的脸上别提多难看。 他不听宋濂说的燕王朱棣和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只记住了二皇子朱楷。 猛的拍了下桌子,怒道“这逆子!宋学士,这逆子如今在哪?” “在奉先殿,本身秦王、晋王也要追随,却被二皇子打了一顿。” 宋濂说完,躬身恳求道 “陛下,臣恳请陛下为太子、为皇子、为天下苍生考虑,让二皇子去就藩吧,否则孩童学坏容易,变好太难。” 宋濂告状,告的相当文雅。 如果换成后世的老师,肯定会说朱楷是搅屎棍,是老鼠屎,把所有的学生都给带坏。 朱元璋听到后,打了个哈哈,道“先生言之有理,但皇后偏爱朱楷,不舍得放开,宋学士也知道后宫之事由皇后掌管是吧?” 皇后偏爱朱楷,不舍得让他走,你宋濂非要让我把他送走,是不想让我后宫安宁吗? 宋濂也无奈,你们夫妻俩真是打了手好太极。 朱元璋说是皇后偏爱朱楷不舍得放,皇后说孩子的归宿由你朱元璋决定……我,我们这些当臣子的,该听谁的啊? 不舍得放朱楷离开呗就是? 朱元璋看到宋濂的脸越来越黑,赶紧是说道 “宋学士无需担心,我这就去奉先殿,教训那逆子一顿,宋学士如果不放心,可一同前往。” “陛下天威,臣自然放心。” 宋濂哪敢怀疑朱元璋,立刻拜别“既然有陛下出面,那臣就告退了,想必陛下出手,学堂定然可以安稳些时日。” “……” 朱元璋的脸一黑。 宋濂老嘎嘣,就是暗示让我打的朱楷出不了门呗? 想到自己这个儿子……朱元璋也很头疼。 朱楷从小到大不知道挨了多少顿打,马秀英在吃饭的时候都说过,说朱楷长这么壮,你的鞋底当居首功。 其实,朱元璋想说,朱楷长这么壮实,功劳不仅有鞋底,还有木棍,皮带…… 鞋底子打了不疼,木棍打了就断,皮带还好些。 但打了不到一个月就得换新的。 咱老朱是穷苦人家出身,皮带换的实在是心疼。 “要不……把木棍换成铁棍?” 朱元璋正思忖用什么打朱楷的时候,太监元奇禀报“陛下,郢国公冯胜求见。” 冯胜,原名冯国胜,朱元璋手下文武双全的将才,郢国公是哥哥冯国用的称号,现在归于冯胜。 此次北伐,冯胜和朱元璋一样,都不同意,可他的功劳却比不过徐达、李文忠等一众将领,他的话被淹没在北伐的浪潮中。 可冯胜越想越不对劲,离开后又忍不住返回,求见朱元璋。 见到朱元璋后,冯胜第一句话就是“陛下,臣以为现在不是北伐之机,还请陛下三思。” “怎么打,我心里有数。” 招呼着元奇把皮带拿过来。 拿在手里挥舞两下,感觉想当趁手,然后才对冯胜说道“你跟我来吧,你家女婿又欠揍了啊。” “……” 冯胜听到后,也不再提打仗的事。 打仗哪有朱元璋打儿子重要? 更何况打的是娶走自家闺女的混蛋,冯胜心里暗爽,感觉自己真是来对了,竟然能看到朱元璋教子的好戏。 冯胜恭敬的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臣为您执鞭!” “嗯。” 把皮带扔给冯胜,朱元璋背着手,走在前面,冯胜跟在朱元璋身后,朝着奉先殿走去。 奉先殿内,朱楷腿压着朱樉,上身倚在趴到地上的朱棡身上,朱樉和朱棡气的脸色通红,可朱楷力量确实大,两人根本反抗不能。 朱棣开心极了,平日里就他们两个欺负自己和六弟朱橚,现在有二哥撑腰,朱棣哪能不嚣张? 只听到对朱楷炫耀道“二哥,按照你给我出的主意,在我的殿中,养了两只狗,一只为秦王、一只为晋王,一黄一黑,养肥后 宰杀干净,送与二哥吃!” 听到朱棣的话,朱樉和朱棡脸不仅红,而且更黑。 合着朱棣养的两条狗是朱楷出的主意。 两兄弟当即就剧烈挣扎起来,想要联合反抗朱楷,却被朱楷再次压制的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嗯。” 朱楷慢悠悠的说道,“养肥点,肥了香!大锅烹之!” 说着,朱楷腿压了下朱樉,伸手把朱棡的发髻打乱 “别挣扎了,回头烹狗的时候,赏你们俩一人一条狗腿!” “大哥!你不管管么?” 朱樉气的头都抬不起来,脸趴在地上,高高举起手“汝弟欺负我!” “???” 朱标多喝了几杯,脑子晕乎乎的,有些不明白朱樉告状的意思。 我弟弟欺负你,我弟弟又没挨欺负,那我还管啥? 但想想,朱樉也是我弟弟啊。 看着坐在一旁的朱楷,朱标懒得动弹,趴到地上伸手打了下朱楷“二弟,放开他们俩,你这当哥哥的,就知道欺负弟弟。” 朱棣听到朱标训斥朱楷,当即就不满起来“大哥,三哥四哥他们还欺负我呢。” “……” 朱标一个头俩大,都是弟弟该帮谁? 唉,弟弟多的苦恼。 不过,有朱标出面,朱楷还是很给面子的放开他们,五兄弟一块喝酒、一起吃肉。 第六章 大明兴盛的秘诀,藏在朱元璋造反时的的口号中 朱标喝了杯浓茶,逐渐清醒了一点,随即对朱楷说起了朝堂上的事 “二弟,魏国公和一众大臣,想要爹下令再次北伐,这距离第一次北伐才过了两年,现在还要打……能打吗?” 朱楷喝了口啤酒,随后说道“能打,但不好打。”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先后十三次发动北伐,第一次大胜,而即将开始的第二次北伐,则大败。 “能打?但不好打?” 朱标听到朱楷的六个字后,不由得沉思起来,他的想法和朱楷的差不多,觉得第二次北伐有些仓促了“二弟,我觉得我们这一仗不好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辎重不足,去年的北伐我们的确赢了,而且收获颇丰,可那些缴获看上去很多,可大明太大,那些缴获分到各地,一年的光景并不能让缴获转化成实力,这次北伐打胜了还好,如果打败了,那就是雪上加霜。” 朱楷虽然在应天府留下的名声不好,是臭名昭著的纨绔,但朱标却是知道,自己的弟弟有大才,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外出征战朱标理政,朱楷出了不少主意。 所以,有事找朱楷准没错。 想了想朱元璋不想打的原因,朱楷对朱标说道 “大哥说的没错,辽东粮仓尚且在蒙元手中,他们物资充足,并且采取守势,以逸待劳,而我们长途跋涉,补给线长,对于粮草的需求更大。” 古代打仗,尤其是和北边的游牧民族打仗,唐玄宗之前中原王朝尚且可以利用武器的优势,打败游牧民族的侵略,比如说当年的陌刀军阵,一刀下去人马俱裂。 但之后,游牧民族的武器逐渐可以和中原王朝平等,再想战胜他们就需要将领对于战阵的理解,利用战阵打败敌人。 但到明朝时期,战阵和武器,都不再是占据胜败的主要因素,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把中原王朝冶铁、兵法等学了个遍,他们也学会利用俘虏种田,当然……君臣不能同仇敌忾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明末的崇祯,他想打败鞑子,可身边跟着的都是猪队友。 但现在是明初,大明君臣一心,武将和兵马是通过战争一场场淘汰下来的,所以,此时后勤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是啊,如果粮草充足,就算魏国公不想打,爹也会催着他打的。” 说到这儿,朱标立刻想到另一个问题,对朱楷询问道“二弟,湖广之地肥沃,是古往今来有名的鱼米之乡,但多年征战,湖广十室九空,即便父亲移江西之民填充湖广,收效甚微,如果想恢复湖广民生,应当如何?” 朱标现在问恢复民生的,不再提北伐的事,朱楷就顺着他继续向下说道“大哥,其实答案就在咱爹当反贼时提出的口号里面,只是咱爹忽悠百姓跟他一起造反,却没向深处去为百姓考虑,没去想百姓最核心、最赖以生存的问题是什么。” 在这点上,朱楷做的很好,他从来没想着过多的参与朱标的发展,只要朱标身体健康,能安稳的当上皇帝,其他的朱楷绝不多参与,朱标问什么他说什么,不会谈及其他。 在后世,上网的时候朱楷最讨厌有些网友好为人师。 尤其是在某呼上,装逼的同时又在教你做人,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 就像朱标此时问朱楷的问题,别说北伐和粮食问题了,就算在酒桌上,让朱楷说出来此次北伐谁输谁赢,谁保全了实力,这些朱楷都能讲的明明白白。 但何必呢?胜败自有定数,朱楷不会过多的参与和改变,他只是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改变大明,让他们自己站在更高处去看世界。 而此时,朱元璋带着冯胜,已经走到奉先殿外,刚好听到朱楷和朱标的对话,不由得老脸一黑。 老子是反抗残元暴政,为百姓找一条活路,哪里算得上造反? 还说我忽悠百姓跟我一起造反! 朱元璋气的牙痒! 他自认古往今来的皇帝,没有比他再为百姓好的,可朱楷却说自己忽悠百姓,没好好考虑百姓生存的问题。 就凭朱楷这句话,打断一条皮带都是轻的。 不过气的牙痒的朱元璋却停下脚步, 朱楷如此吐槽自家老子,朱标会如何反驳? 朱元璋还是吴王时,朱标就开始帮朱元璋处理政务,对他当时所实行的百姓生存问题以及朱家俊所实行的政策非常清楚,如果不加以反驳那才有鬼。 朱元璋非常自信的想到且看我朝太子,如何反驳你这逆子! 对于朱标的回答,朱元璋充满期待。 他没理由不期待,朱标的老师以及东宫属臣,都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这套班底朱元璋非常信任,朱标在他们的教导下,没理由不成才。 “咱爹当反贼……胡说八道,咱爹是为了给百姓找条活路,不得不带百姓起来反抗蒙元暴政!” 朱标示意朱楷说话注意点的同时,他自己则开始思考,自己老爹造反……啊不,是带百姓反抗蒙元暴政时的口号。 思忖一番随后,朱标说道“二弟说的,可是这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对,最重要的是最后四个字——救济斯民。” 朱楷对朱标说道 “只要把救济斯民前的‘立纲陈纪’,改成均分田亩,湖广之地不出两年,就会再次成为鱼米之乡,沃野千里。” 均分田亩? 朱标还在思考这四个字的意思,而门外的朱元璋,脑袋里却如同响起一声晴天霹雳! 轰的一下把他脑子里的混沌打开。 均分田亩…… 均分田亩…… 对啊! 自己当初如果把立纲陈纪四个字,换成均分田亩,这天下谁还会造反? 至于立纲陈纪……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谁会讲规矩? 朱标却囿于其中,说道“二弟这么说不对,立纲陈纪是为了恢复汉人治理中华的规矩,以及百姓要遵守的法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狗屁方圆,大家连肚子都吃不饱了,谁还会在乎规矩?”朱楷对此嗤之以鼻,“咱爹当年在凤阳放牛的时候,还宰了地主家的牛煮着吃呢,按规矩杀耕牛者死,咱爹死了吗?” 朱标摇了摇头,下意识的说道“咱爹又不傻,他跑啦!” “……” 朱元璋这会儿恨不能是把朱标和朱楷两人的嘴给缝上,你爹要是不跑,还有你们这几个兔崽子啊? 正准备推门而进,朱元璋又听到朱棣的询问 “二哥,均分田亩听着是好事,可咱爹在立国之初,封了很多功臣,他们家中也是被咱爹赐下不少土地呢?他们的土地要不要分?” 朱标在旁边补充道 “咱爹赏了很多土地,还把他们的税赋免了,如果是均分田亩,就要一起收农税,被咱爹免去的税,他们要不要交?” “……” 站在朱元璋身后的冯胜,不由得浑身一紧。 他家可是有良田三千亩,这要是均分出去,还能剩下多少? 那个叫朱棣的小子,不是好东西啊! 以后得提醒自家女婿离他远点,免得得罪勋贵,惹火烧身。 第七章 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分,当然要分!” 朱楷说道,“他们是有功之臣,但却也是大明朝的百姓,我看过大哥案牍上的资料,一亩地平均下来,能产粮一石半,加上税赋,十亩地便足够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只要咱爹下令,每人口粮田十亩,家里无论男女,一家凡血亲者都分田,土地十年清量一次,不出三年,国库粮草必然充盈!” 说着,朱楷猛地拍了下桌子,对朱标说道“……土地天授、君代分之,若不能一视同仁,大明岂能日月永照?那些权贵又能如何?凡坏我大明崛起者,皆我大明之敌!” “三弟、四弟、五弟……吾欲跃马横枪,为我大明扫清对立之敌,汝可愿追随?” 朱楷的一句‘凡坏我大明崛起者,皆我大明之敌’,把朱樉、朱棡、朱棣刺激的血脉喷张,当即跪拜在地,冲着朱楷喊道“吾等愿死命追随!” 朱棣叫嚣的最狠,抬头看向朱楷“哥,你说让我杀谁?我现在就去!” “你给我闭嘴!” 朱标猛地踢了一脚朱棣,喝骂道 “我们皇宫之外,有皇城七百亩,凤阳老家也有良田千顷,均分田亩,岂不是分到我们自己头上了啊?” 而就在此时,门外的朱元璋猛地踹开奉先殿的门,黑着脸朝着里面喊道 “你们几个兔崽子,都给我滚过来!” 奉先殿内,朱楷、朱标、朱棣、朱樉、朱棡,老老实实都跪在烧烤炉前。 朱元璋盘腿而坐,拿着朱楷的杯子就开始喝剩的啤酒。 可惜,都是冰水了,除了凉什么滋味都尝不出来。 朱元璋很不满意的把扎啤杯放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除了朱楷外,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把头埋的更低。 发火的朱元璋不可怕,发火前沉默的朱元璋才最吓人。 几位兄弟畏惧朱元璋的皮带,连头都不敢抬,生怕和朱元璋对上眼了,皮带先挨到自己身上。 朱楷一开始也这么做的。 但又觉得这么不舒服,于是便直起身子,看到朱元璋盯着眼前的烧烤炉空掉的扎啤杯,对朱元璋说道“爹,这是扎啤杯,里面是装啤酒的,要不我给你接点?” 不就是没让你喝酒嘛,至于生闷气? “……闭嘴!” 朱元璋的小心思被戳破,恶狠狠地瞪了眼朱楷,喝骂道“逆子!带弟弟逃课,在屋里喝酒、吃肉,你们认为自己是皇子,就能不遵守我定下的律法吗?” “……” 哪怕是朱楷,此时都老实的跪着,一句话都不接。 没法接,接了准得挨一鞭子。 朱元璋看儿子们不说话,把皮带放在桌子上“说吧,谁的主意?” 皮带摔到桌子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这是朱元璋要打孩子前的准备,也是他对孩子们的提醒你们老子的皮带,已经饥渴难耐! 朱棣牢记朱楷教自己的话,在朱元璋询问后的刹那,他抢在朱樉和朱棡之前开口道“禀父皇,是大哥!” “???” “???” 朱樉和朱棡看向朱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大哥,有酒有肉先想着朱楷,却忘记我们,难道我们不是你弟弟吗? 而朱标则是一脸懵逼什么是我?我怎么听不懂? 只听到朱棣继续说道“大哥见我和二哥学习辛苦,故而掏出些私房钱,帮我们准备了些酒水和牛肉,听说这些东西是郑国公常茂和蓝玉送给大哥的,大哥舍不得吃,给了我和二哥,借此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蓝玉是已故鄂国公常遇春的妻弟,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被封为郑国公,一位是朱标的小舅子,一位是半个舅舅。 “???” 朱标更加懵逼,为什么我送来东西,我自己都不知道? 看看朱棣……朱标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睛瞟到了一旁的朱楷,发现朱楷正极力的控制着身体的抖动,熟悉朱楷的他立刻明白,这厮把黑锅甩到自己身上来了啊。 这竖子! 朱标气的想抄起朱元璋放在桌子上的皮带,上演一出‘长兄如父’的好戏,可想想……朱标却忍住了,如果此时再戳穿朱棣的谎言,那自己的二弟和五弟,除了要背上逃课、喝酒、吃牛肉的罪名,还要背上陷害当朝太子的大罪。 算了…自己背着吧。 朱元璋扫了眼朱标,随后看向朱楷“朱楷,是不是这样?” 朱楷抬起头,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匀鉴,这件事和大哥无关,是我向蓝玉和常茂两人索要肉和酒,他们见到我后,立刻拿出酒水和牛肉来讨好我,我不要他们还不乐意,所以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下,拿来分给大哥和弟弟们吃,爹以前说过,就算有一个馒头,也要拿出大半分给兄弟,父皇你看我做的不错吧?别人给我的酒肉,我都拿来分给大哥和弟弟。” 朱樉和朱棡好二哥! 事到临头还得看二哥的,平时欺负我们就算了,但有事他真上! 然后,就听到朱楷说道“哦,对了,我当时去找蓝玉和常茂的时候,老三、老四和我一起去的,不信你问五弟。” 朱樉和朱棡我不就吃了你两块肉?喝了些啤酒?至于在父皇面前陷害我? 朱棣闻言大喜! 还有这种好事? 吃肉喝酒的事和自己无关,而且还能让父皇揍一顿讨厌的三哥和四哥。 这简直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双喜临门呐…… 朱棣从小跟在朱楷的屁股后面,临场反应学的那叫一个快,连忙说道“爹,正是如此!是三哥、四哥嘴馋,蛊惑二哥去找的蓝玉和常茂,父皇……三哥、四哥平时欺负他们的弟弟我就算了,看着二哥老实,连他也不放过,请父皇教训他们。” “……” 站在朱元璋背后的冯胜,听到朱棣的话后脸都黑了啊。 朱棣这厮谎话连篇,连‘二哥’老实这样的话都说得出口,他要是老实,天下就都遍地是圣人了啊! 此时,冯胜心中是感到恐惧的! 他在殿外听到的朱楷给朱标听到的那些话,足够让他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