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国投敌》 第1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大梁皇都。 金銮宝殿之内。 女帝慕容雪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目微寒,睥睨着玉阶下的文武百官。 “镇国将军何在?” “臣在!” 雄浑的声音响彻大殿,一道英武之躯躬身出列。 正是大梁军神、镇国将军宁烈。 “呵呵,朕还以为你不会回朝了呢!” 仿佛看不到宁烈风尘仆仆的甲胄,慕容雪双目一凝,话语中夹枪带棒。 “圣上下旨,臣便是跑断了腿,亦万死不辞!” 口中斩钉截铁,可宁烈的心里却有些讶然。 不知女帝这阴阳怪气所为何故。 七日前,正在边关屯田的他接到圣旨被急召回京,相距千里,期间接连跑死了四匹良驹才堪堪赶上了今日朝会。 难道又是那些奸佞小人进献谗言,污蔑于我? 暗暗瞥了眼黄门郞郑高,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宁烈的心头。 这阉狗,已经不止一次在女帝面前搬弄是非了。 “大胆宁烈,此时此刻,你还敢在朕面前装腔作势!” “当真以为自己做的丑事能瞒天过海吗?” 刷! 慕容雪豁然站起,话音落下已是满面寒霜。 看着她那怒火中烧的样子,宁烈更懵了。 他在边关除了每日操练士卒,便再无暇他顾,所谓丑事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臣确实不知,还望圣上明示!” “好,那朕就给你好好讲讲!” “二月初八,与燕国公主楚红玉于雍和关下驿亭私会,密谈两个时辰,其间双方举止亲密,如胶似漆!” “二月十五,又是两个时辰!” “三月初一,二人一同围猎,后于林中聚餐,畅饮至深夜!” “三月十二,邀楚红玉入将军府,并共同检校军仗!” …… 不得不说,慕容雪的记忆力是真好。 整整背了三十几条密报。 到最后,一张俏脸气的通红,若不是当着满朝文武,那架势估计就要上去扇宁烈两个耳光了。 “勾结他国公主,意图叛国投敌!” “宁烈,你就是这般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 啪! 密报携带着怒火,直接甩到了宁烈的胸前。 “圣上,臣与燕国公主只是……” 宁烈刚要开口解释,却被愤怒中的慕容雪粗暴打断“够了!朕不想知道你们之间的龌龊!” “宁烈,这些年你自恃功劳,肆意妄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世人皆称你为大梁柱石,可朕看来,尔实为我大梁的第一祸患!” 喝骂声震耳欲聋。 面对七国结盟百万大军,宁烈都不曾有过半分动摇。 可是今日,在这为之鞠躬尽瘁的朝堂之上,他却有些站不住了。 上面的人还是当初那个拽着他袍袖,娇滴滴喊着‘宁哥哥’的慕容雪吗? 究竟何时,她竞对自己有了这么深重的怨恨? 既如此,那我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难道说十几年的情谊,还敌不过几句谗言? 忧郁勾起回忆。 宁烈的脸上也随之泛起惆怅。 那时,他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 虽满腹经纶,却只是一介寒门,根本没有登堂入室的机会。 若非大梁先帝力排众议将其招入军中拜为上将,就不可能有后来威震敌胆,邻国小儿闻之不敢夜啼的大梁军神! 后来,大梁先帝亲征被暗箭所伤,薨于箭毒之下。 弥留之际,特意将唯一的后嗣,也就是如今的大梁女帝托付给了宁烈。 那年,二人一个14岁,另一个21岁。 年轻的君臣一路摸爬滚打,历经朝堂政变、戎狄入侵、邻国攻伐,苦心孤诣终于将大梁打造成了天下霸主。 然而。 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如今慕容雪刚刚坐稳了江山,便开始对宁烈横挑鼻子竖挑眼,但凡相见,不是训斥便是问责。 仿佛朝廷里的弊病都因他一人而起似的。 三个月前更是在除夕之夜将宁烈贬到了边关苦寒之地去屯田。 本以为交出权柄,对方就会收敛一些。 没想到,女帝要的是永绝后患! 殿外烈阳当空。 可殿内的宁烈却感觉周身寒意彻骨。 在慕容雪的一声声控诉中,他的心彻底凉了。 “圣上,臣请解甲归田!” 悲愤最终化为一句怒吼。 众目睽睽之下,宁烈利落转身,再无一丝留恋。 而朝堂上,或震惊或窃喜,但始终没人开口替他说一句话。 慕容雪微眯着双眼,紧咬银牙。 或许是觉得被当众‘炒了鱿鱼’龙颜无光,她朝着宁烈的背影,直接吐出了一个‘滚’字! “我大梁人才济济,没有 你一样称霸天下!” “宁烈,朕宽宏大量不与你计较,否则仅凭那通敌之罪,便可将你凌迟处死!” 慕容雪怒不可遏,接着砰的一声,将带了数年的玉镯摔了个粉碎。 那还是14岁那年,镇国将军亲手替她戴上的。 四周的红墙绿瓦显得格外刺眼。 宁烈刚一踏出宫门,淅淅沥沥的雨点便从天而降。 仿佛天公都为他感到凄凉。 “宁将军,这下可以跟我去燕国了吧?” 就在宁烈心灰意冷的时候,一把油纸伞却突然从身旁递了过来! 楚红玉穿着一袭长裙,巧笑倩兮。 作为盟国公主,她出现在此地并不突兀,对于此刻的宁烈来说甚至有些恰到好处。 “堂堂镇国将军,万军之首,就这样被扫地出门,我都替你不甘心!” “还是来燕国吧!我必保你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目相对,楚红玉那一脸的窃喜虽说有些不合时宜,但却清清楚楚的展现出她对宁烈的崇拜和青睐。 身世浮沉之际,这几句话无异于雪中送炭。 更何况,这已经不是对方第一次表达爱慕了! 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入的心头。 接过油纸伞遮住对方的头顶,宁烈微微一笑“承蒙公主不弃,宁某求之不得!”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或许,大燕才是归宿。 身前是等待自己的马车,身后是倾力撑起的恢弘宫殿,宁烈长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咬了咬牙。 “知遇之恩已报,既然大梁容不得我,再见面,便是刀剑相向了!” “希望那时我们都不要顾念旧情!” 第2章 甩锅 七日后。 梁、燕边境,雍和关外。 “战!” “战!” “战!” 数万将士立于城头齐齐发出战吼,注目远眺。 用这样的方式,为他们心中的战神送行。 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钢铁防线,宁烈的心态却渐渐平和了下来。 这里已经不是他的奋战之地。 前方那广阔的燕土,才是他的未来! “想什么好事呢?这还是你几天来第一次笑!” 看着情郎嘴角勾起的弧度,燕国公主脸上也不自觉的灿烂起来。 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不知不觉间,自己的情绪早就开始随着身边这个男人的变化而变化了。 “没什么!马上就要见到大燕女帝了,有点激动!” 宁烈随便编了个理由。 他还是不习惯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不会是早就对我皇姐垂涎三尺了吧?” 闻听此言,楚红玉柳眉倒竖,顿时变了脸色。 毕竟,燕国女帝楚留曦可是号称天下第一美人,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抵抗得住她那绝世天颜。 正因为如此,哪怕是在燕国境内,楚留曦但凡露面,都带着轻纱,就是为了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骚乱。 “你想哪去了!” “我只是好奇而已!” 宁烈矢口否认。 可实际上,又有哪个男人不想一睹天下第一美人的风姿? “我信你个鬼!” 楚红玉白了一眼,但见宁烈正襟危坐,她也有些摸不准,便不再纠结。 反正这种情况,从小到大她也习惯了,随即将话题引向了别处。 “别怪我没提醒你,等见了我皇姐,千万别多看,否则真惹怒了她,就算是我也保不住你!” “当然了,你就算想看也看不到,她最多隔着屏风见你!” 或许是怕吓不到身旁曾经的大梁军神,楚红玉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而宁烈只是讪笑了一声。 到底能不能看到,还不得凭他的手段么! 与大梁都城坐镇中央不同。 燕国尚武。 自开国高祖开始,便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规矩。 因此,其都城胜京就坐落在距离边境不足三百里的位置。 马车一路疾驰,傍晚时分便进了皇城。 虽然是不同的国家,但礼仪还是一样的。 看着宫门前金盔金甲的武士,宁烈不用楚红玉提醒,便主动走下了马车。 “参见公主殿下!” 两人刚一露面,周围便响起一声整齐的呐喊。 而方才还调皮如小女儿似的楚红玉也瞬间换了一副脸孔,昂首阔步英姿飒爽,果真是女武神的范。 很快,宫墙内便急匆匆跑来一队太监。 为首之人见到楚红玉之后,忙不迭的跪了下去“公主殿下,您可回来了!” “快去寝宫看看吧!陛下正发脾气呢!” “发脾气?” 楚红玉闻言黛眉一凝。 “整军出了纰漏,朝廷调拨的军粮有一半都被掉包了,而且军械也有三分之一不知所踪!” “眼下荥城那边负责的平远侯已经停训快半个月了!” 太监虽说小心的看了眼跟在后面的宁烈,但事关重大,他还是如实交代。 “半月?!” 楚红玉满脸震惊。 荥城整军可是她督办的,就在前去大梁会盟之前。 走之前还好好的,这怎么十几日的功夫,就变天了? “看样子你刚来就有事情做了!走,跟我去皇姐的寝宫!” 说完,也不管宁烈的态度,楚红玉拉起他的手便飞奔而去,看得周围一众燕国人目瞪口呆。 纷纷猜测,这个外表俊朗,面容刚毅的男人究竟是谁。 寝宫距离宫门并不远。 为了皇图霸业,楚留曦在登基之后,便暂停了一切大型工程,几乎将所有的税收都用于安民和强军。 燕国皇宫上一次翻修,还要追溯到十年之前。 一路飞奔。 入目尽是破旧。 但宁烈的心里却相当叹服。 拥有如此务实的君王,实乃大燕百姓之福。 若能采用自己的改革之法,假以时日定能成就一番霸业。 等到二人来到寝宫,眼前的一切直接令宁烈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青砖绿瓦,朴素的如同寻常百姓居所。 再想想慕容雪那富丽堂皇的养心殿,简直是云泥之别。 “公主殿下,陛下正与诸臣议政,可否请您稍候片刻,奴才这就去通禀一声!” 守门的太监见到楚红玉,立刻挤出一张笑脸。 可还没等他再说什么,大燕公主已经拉着宁烈进门了,从始至终甚至连看都没看他。 “咱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失礼?” 宁烈有点不适应。 他在 大梁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毕竟不是皇亲国戚,还从未如此嚣张的出入过皇帝的寝宫。 “怕什么?我来找皇姐,还用他个狗奴才禀告?!” 楚红玉理所当然的撇了撇嘴。 下一秒,一声怒斥便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混账!整整二十万石粮食,说没就没了!难道说,荥城军仓里的老鼠都是饕餮不成?” 声音清冷孤傲。 宁烈眨眨眼,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燕国女帝楚留曦。 而前面的楚红玉听到声音,也停下了脚步。 瞬间再次换上了一副乖巧的面孔。 “别出声,咱们先偷偷的溜进去,看看情况再说!” 说完,便拉着宁烈躲进了偏殿。 此时此刻,寝宫内整整跪了十三个人。 从朝服制式便能猜出,上到丞相,下到兵部、户部全都在列。 “启禀陛下,整军一事原本是长公主主持,可她擅离职守,将军粮运到后便去了大梁!” “臣等只是负责筹措粮食,至于如何存储发放,实在是不知情啊!” 屏风前,一人磕头如同鸡啄碎米。 看似惶恐,实在居心叵测。 宁烈一听,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是要把锅甩给楚红玉啊! 与此同时,听到有人将矛头直指自己,楚红玉顿时柳眉倒竖,挽着袖子就要上前与之理论。 幸亏宁烈眼疾手快,赶紧拉住了她。 “别急,先看看这帮杂碎到底想干什么,对付他们,我有的是经验!” “再说,你皇姐不是还没发话吗!” 轻声劝阻,宁烈随后将目光投向屏风后那若隐若现的人影。 他倒想看看,燕国这位女帝会如何处置! 第3章 一同受罚 其实,以宁烈与小人周旋的经验,他完全可以挺身而出,直接点破里面的猫腻。 可他还是想先考察一下楚留曦。 楚红玉把这位皇姐夸的天花乱坠,但具体是不是为明君,宁烈还需自己判断。 寝宫中的气氛有些凝重。 已经半天没人说话了。 楚留曦不表态,群臣自然也不敢出声。 僵了整整半柱香的时间,她这才缓缓从屏风后面转出来,虽然头戴黄纱,依旧掩盖不住绝代风华。 “秦尚书,你说公主擅离职守,但她可是实实在在的把军粮运到了!虽说没有行使监督之责,的确该罚。” “可朕想知道,那二十万石粮食又去哪了呢?” “根据线报,荥城十万新卒个个面黄肌瘦,士气低迷,根本不像吃过饱饭的样子!” “而且运送途中一路畅通无阻,又有兵部、户部多名侍郎监督,断无掉包的可能!” 话语中充满了凛冽的寒意。 那先前指责楚红玉的人,顿时被问的冒出了冷汗。 作为户部尚书,这事不管怎么甩锅,他都难逃一个监督不力的罪责。 “算了!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重新调集钱粮,闵中叛乱,这十万新卒必须在一个月内成为可战之兵,开赴前线!” “京中目前还有多少余粮军械?” 眼看着秦尚书的腿抖似筛糠,楚留曦却突然停止了呵斥。 一旁的宁烈看在眼里,心中不由暗暗惊讶。 天威收放自如。 头脑冷静缜密。 曾经力挽狂澜,把处于灭国边缘的大燕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女帝楚留曦果然名不虚传。 眼下,还真不是追查粮食的时候。 毕竟闵中的叛贼要是再不剿灭,很有可能酿成全国性的大乱! “回禀圣上,除去日常用度,京中现存余粮已不足五万石,便是调拨过去,也只是杯水车薪!” 另一边的兵部尚书刘永赶紧启奏道。 “五万石……” 楚留曦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按照上一次情况,这五万石粮食估计刚到荥城,便会消失一空,甚至连十天都撑不住。 “五万就五万吧!总比没有强!” “诸位爱卿,有谁能愿意替朕分忧,将这五万石粮食平安运抵荥城,并加快整军进度?” 眼下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楚留曦能做的,也只期望手底下冒出个能力挽狂澜的人来。 然而,她的话音落下后,足足半刻钟竟无人应答! 连同丞相在内,兵部户部的大小官员居然没一个敢接这烫手的山芋。 见状,楚留曦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方才推脱责任之际,这帮人是一个比一个踊跃,如今到了替她排忧解难的时候,却全都变成了哑巴。 难道说,她励精图治这么多年,就养了这样一群尸位素餐的家伙? 眼中愈发冰冷。 一一扫过众臣之后,楚留曦最终决定点将。 “刘尚书,作为兵部之首,此事便由你去……” “草民恳请陛下降旨,命我前往整军!若不能在半月内练出一支可战之兵,愿提头来见!” 还没等楚留曦把话说完,斜刺里突然冲出一人。 正是宁烈。 那如洪钟般的声音震得寝宫嗡嗡作响,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尤其是兵部尚书刘永,跪在地上仰望着宁烈,满脸的惊为天人模样。 其他人也都是满头问号。 不知这器宇轩昂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楚留曦现在是满腔怒火。 整军办不好也就算了,这怎么皇宫大内也成了菜市场,居然什么人都能来去! “来人,将这无礼之徒赶出去!” 也不管对方说了什么,气头上的楚留曦一甩袍袖,便要将宁烈赶出寝宫。 虽说这人看起来气度不凡,但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她见得多了。 身为帝王,楚留曦自认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门外立刻闯进一队侍卫,眼看着就要将宁烈按倒带走,还处于愣神状态下的楚红玉这才反应过来! “皇姐息怒!这可是我千里迢迢从大梁请回来辅佐你的无双国士!” 刷! 众人齐齐转身,闻听‘无双国士’四个字,全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放眼天下,何人敢称此号? 公主殿下莫不是只看中了此人那副好看的皮囊吧! “红玉,前次你擅离职守,朕还没治罪!如今又如此胡闹,将个市井草民带入寝宫,当真无法无天!” “来人,将公主带会温泉宫,面壁思过七日!” 楚留曦已经被气的浑身颤抖。 她是真没想到,面前这个轻狂的男人居然是妹妹给带进来的。 如此胡闹,成何体统! “皇姐,我真的是为了替 你分忧……” “带下去!” 楚红玉还想解释,却见皇姐猛的挥了挥手。 她知道,这次是彻底把对方给气坏了。 只能转头把希望寄托在了宁烈的身上。 “陛下,无双国士有些夸大!但草民确实没有妄言,若陛下不信,宁某愿立军令状,半月内若不能成功,愿受车裂之刑!” 这下,就连楚留曦都忍不住多看了宁烈两眼。 她忽然感觉,对面的男人或许不是一时兴起想要出风头。 谁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啊! “红玉,你真信得过此人?” 帝王的高傲令楚留曦还是拉不下脸与宁烈一介草民交流,便只好问向了亲妹妹。 “姐,你就放心吧!如果连他都办不到,那这天下就没人能行了!他可是……” 楚红玉刚要暴露宁烈的身份,却被对方用眼神制止。 刚入燕国,宁烈不想受到太多的关注。 毕竟大梁军神突然改换门庭,换做谁都要好好掂量掂量他是不是来做卧底的。 只有把一些事情做成了,燕国这边才会彻底信任。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朕就给他个机会!” “但是,一旦整军不利,不仅他要上断头台,你也会受到处罚,从公主贬为庶人!” 楚留曦目光如电。 她当然不想让亲妹妹承担风险,可当着众臣的面,也只有如此才不显得那么草率。 毕竟,启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民,去主管整军这种国之要事,实在是太过儿戏了! 第4章 胆大妄为 整军经武。 自古便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军队派上去,仗打胜了,那是领兵主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可要是败了,那便是负责练兵的治军无方。 因此,眼下的荥城就是个火药桶,燕国朝野上下,谁都不愿意靠近。 但突然有个人说要去,这帮庸才却又忍不住生出嫉妒之心,担忧宁烈一旦成功,会抢了他们的风头。 于是乎,虽然嘴上不说,但绝大多数人都在等着看公主楚红玉和宁烈的笑话。 反正粮食就五万石。 一粒不差全发到军卒手中,十几天的时间也锻造不出一支百战雄兵。 然而,宁烈这一走便是七日。 期间荥城方面几乎是音讯皆无,就连女帝楚留曦都有些坐不住了,究竟整军是何情况,总该有个奏报才对。 无奈之下,她只好将妹妹叫到了面前“红玉,你带来那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等一切尘埃落定,陛下自然知道!我保证您到时候会乐得合不拢嘴!” 楚红玉故意卖了个关子。 宁烈临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她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臭丫头,说!你跟他到底是什么关系?” 见妹妹像捂着宝贝疙瘩似的,楚留曦美眸一凝。 “什么关系也没有啊!他就是我替皇姐招揽的能臣名士!” 楚红玉矢口否认。 可任谁都能从她绯红的双颊看出一些端倪。 没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楚留曦自然也不会纠缠这种儿女情长的问题,她更在意的是那人的能力以及整军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约定的期限已经过半,总该有个进度吧?红玉,你也知道,此次筹备新军对大燕多么重要!” “皇姐,我都把自己当成赌注了,又岂能儿戏!放心吧,不出半个月,他绝对能带出一支精锐,您就等着给他加官进爵吧!” 楚红玉信心满满。 然而,正当她琢磨着等宁烈回来后该如何替其请功的时候,门外却突然传来太监焦急的禀报“陛下,兵部尚书刘永求见!” “何事?” 楚留曦黛眉微皱。 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下一刻,刘尚书的话便让她大吃一惊。 “启禀陛下,那家伙居然带着荥城的新兵,于今日卯时开赴闽中战场了!” “什么?!” 楚留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七天的时间,别说锻炼出一支军队了,便是解决十万人的温饱问题都不够。 妹妹找来的那个男人,简直是在把她大燕子民的性命当做儿戏! “来人,立刻传旨!令沿路守军务必将那人拦住,擒获后押回皇都,朕要斩了那个信口雌黄的家伙!” 此刻,楚留曦都后悔死了。 即便朝中再无能臣良将,自己也不该将如此重任交托给一个来历不明的家伙。 那可是十万条命啊! 若真就这样被送上战场,估计一个都别想活着回来。 “皇姐息怒,还是先问清楚怎么回事再下定论吧!也许他把人带出去是野外演练呢!” 楚红玉也慌了。 可又觉得宁烈不至于如此草率,便紧急给后者找了个理由。 哪成想,跪着的刘永却直接推翻了她的猜测。 “公主殿下,要带着新兵开赴闽中,可是那人亲口与荥城守将说的,此等大事,微臣断不敢胡诌欺瞒圣上!” 啪! 闻听此言,楚留曦直接将正在批阅的奏折扔在了地上。 “传旨,捉住那厮,立刻就地正法!” 这下,就连楚红玉都不敢出声了。 看着皇姐那双几乎要喷火一般的眼睛,她在心里也忍不住埋怨起宁烈来。 无论怎样,这么大的事也该先商量商量啊! 现在倒好,让人抓住了把柄,就算有理也说不清了。 一想到皇姐刚刚的旨意,楚红玉顿时急的手足无措。 她决不能让情郎就如此不明不白的被斩! 然而,心思刚冒出来就被龙椅上的楚留曦察觉了,只见大燕女帝双眸微眯,直接起身来到了亲妹妹面前“红玉,你莫不是要给那厮通风报信?” “来人,暂将长公主带回府上看管,等斩了那草菅人命的混蛋再放出来!” “皇姐,你听我说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他一定有理由的!” 楚红玉都快急哭了。 但皇命难违。 哪怕她在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刻仍旧难免身不由己。 就这样,唯一能替宁烈说话的人也被迫闭上了嘴巴。 很快。 长公主青睐之人,视大燕军民性命如草芥的消息立刻传遍了皇都。 上到王宫大臣,下到黎民百姓无不为之震惊。 “哎!圣上就是太宠长公主了!瞧瞧这带回来的是什么东 西啊!” “还无双国士,我看就是个绣花枕头,只会纸上谈兵!” “嘿嘿!这样也挺好,省得长公主再胡闹!前阵子不是还要效仿大梁那个宁烈,搞什么推恩令招纳寒门入仕吗?看她今后还有没有脸再提!” “怕就怕此事传到周边邻国,令天下人耻笑啊!” …… 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甚至有人上表,不但要将宁烈就地正法,还要严惩长公主楚红玉,令其今后不得干政。 然而,就在整个大燕都在对二人口诛笔伐之际,燕国境内却突然失去了宁烈与那十万新卒的踪迹。 楚留曦甚至派出了自己帐下专门负责巡察百官的金吾卫,依然一无所获。 那十万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与此同时,闽中的形势也愈发糜烂,叛军连下四座城池,打得主帅史文龙节节败退。 再不增员恐怕不久便将杀入大燕腹地。 可朝廷哪还有能用之兵? 逼得楚留曦一日之内连开三次朝会,最后甚至要调动戍卫皇都的三大营。 如果真那样做,燕国皇都周围将彻底变成一片不设防之地。 众臣再三劝阻这才令她打消了念头。 就在所有人焦头烂额之际,一支不足千人的队伍却在大燕的深山之中急速穿行。 他们昼伏夜出,三日后终于抵达了叛乱的中心——闽中。 看着城墙外如海洋一般连绵不绝的营盘,宁烈伸出舌头感受了一下风向,随即成竹在胸的眯起了眼睛。 第5章 冲天大火 “将军,只我等千人,偷袭十几万叛军驻守的大营,是否太过草率了些?” 随军副将看了看周围这千八百号人,脸挤的像苦瓜一般。 正像楚红玉猜测的那样,他最初从宁烈那里得到的军令就是野外演练,可走着走着就发现不对劲了。 十万人的部队九成九都被抛在身后,留给平远侯率领。 宁烈只带自己精挑细选的千人,便直奔闽中方向。 虽说这是他用最好的军械、粮食武装出来的卫队,战斗经验也是新卒中最丰富的,可毕竟只训练了七天。 战斗力堪堪合格而已 更不要想以一敌百了! “千人?” “平远侯与我们相距不到百里,史文龙将军麾下大军亦驻守在两百里外的定县,二者相加足有十五万,又何止千人!” “只要能弄出足够大的动静,他们难道会眼睁睁看着良机错失?” 宁烈挑了挑眉。 说实话,如果面对的是诸国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他还真不敢如此冒险。 然而,十几万叛军大多都是当地土著、农夫组成。 在他眼里,这些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天黑以后,全都给本将带上红色的头巾,从东南方向摸进敌营!记住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提前动手!” 仔仔细细将叛军帅帐的位置记在了心里,宁烈随后向手下军兵吩咐道。 红色头巾便是叛军的装束。 他打算浑水摸鱼,先摸进敌营,再来个中心开花。 很快,夜幕降临。 叛军大营的灯火也渐渐熄灭。 宁烈挥了挥手,千余人迅速朝东南方向而去。 或许是史文龙最近的战绩实在太差,让叛军误以为大燕方面已经无力前来偷袭,因此除了在营门口设置了岗哨之外,其他地方只是用栅栏拒马简单的围了起来。 甚至连个巡逻的都没有。 宁烈轻而易举便带人潜入了敌营,随后立刻分解成了十支百人队,从不同路径,迅速向帅帐靠近。 化整为零,更不容易被发现。 即便有哪一支暴露,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夜色静的可怕。 周围偶尔会响起巡逻卫队的脚步声,但只要一看到宁烈等人头上的红巾,便问都懒得问了。 警惕性甚至不如寻常百姓。 军事素养差到如此地步,宁烈不禁怀疑这帮人究竟是如何叛乱成功的。 难道是有人里应外合? 没有任何意外,十支百人队几乎同时摸到了中军大帐,宁烈一声令下,眨眼间便掀翻了军帐。 直到冰冷的钢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那叛军首领仍旧搂着两名美人在呼呼大睡。 要不是宁烈让人浇了一盆冷水,估计这家伙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把他带上,这人非常重要!” 如此草包居然能打得朝廷节节败退,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背后不是国内的人,就是外部势力。 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就这样,带着个拖油瓶,千人精锐开始了火烧连营! 今夜风势本就迅猛。 再加上宁烈手下这一千人个个配备了火油,眨眼间,大火便冲天而起,烧得天空亮如白昼一般。 没了主帅,叛军彻底失去了指挥。 发现起火后顿时手忙脚乱,又加上宁烈等人高喊‘敌袭’干扰,十几万人竟如同炸窝的蚂蚁,四散奔逃。 期间,被烧死的、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而宁烈却早就率众脱离了战场。 站在附近的山头上,看着下方的一片火海,他忍不住摇了摇头。 远处已经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战鼓。 看样子平远侯和史文龙都捕捉到战机来抢功了。 经此一役,叛军定会土崩瓦解。 只是自己这一计令数万人葬身火海,实在有伤天和。 “娘的,老子咋从一个正面硬刚的武将变成毒士了?” 叹了口气,宁烈随后朝副将挥了挥手,示意其班师回朝。 想要在‘新单位’站稳脚跟,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他倒也不必妇人之仁。 …… 转过天。 前线大捷的消息便传遍了大燕皇都。 当楚留曦收到捷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叛军大营突然起火,首领高成虎不知所踪,平远侯与史文龙将军联手斩敌八万,一举平叛!” “刘爱卿,你能告诉朕平远侯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前线吗?” 看着同样不可思议的兵部尚书,楚留曦美眸流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圣上,老臣以为,或许是平远侯运筹帷幄,抓住了战机吧!” 刘永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个合理的原因,只好遮遮掩掩的打了个马虎眼。 这理由太过敷衍。 即便是三岁小孩都糊弄不了。 如果平远侯真有他 说的那么伸,也不至于练个兵都费劲。 “秦爱卿,你说呢?” “老臣、老臣……或许……” 户部尚书支支吾吾了半天,愣是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哼!” “尽是些庸碌无为之辈!” 楚留曦冷哼了一声,随后将金吾卫千户叫到了面前“程弼,去将长公主叫来,朕有话问她!” 刷! 闻听此言,几个大臣立刻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让楚红玉失宠,看这情况,女帝是感觉今次平叛成功有长公主的功劳啊! 不行! 决不能令其再被启用。 “圣上,长公主正在禁足思过,这可是您刚刚下的旨意……” “朝令夕改,恐有损圣上天威啊!” …… 几个家伙异口同声。 明着是劝谏。 实际则是在威胁楚留曦。 他们的说法冠冕堂皇,实在跳不出毛病。 即便贵为天子,楚留曦也不能不顾忌影响,顿时有些为难的皱起了双眉。 就在此时。 太监却突然从外面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启、启禀圣上,那、那个人带着匪首高成虎,回来了!” “哪个人?!” “就是长公主带回来的那个人,他、他……” 或许是太过着急,太监跑的上气不接下气。 但听到奏报的楚留曦却是眼前一亮。 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 一切果然都跟那个人有关。 “让他与公主一同进殿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