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退婚滚蛋吧扶弟魔梁鸣姜眉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最新》 第1章 让我卖地给小舅子买收音机?退婚! 梁鸣你今天必须把你家的菜地卖了,给我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不然,你就别想娶我!” 一道刁蛮任性的女声,在梁鸣耳边响起,他的脑袋还有些发疼,艰难的睁开眼睛。 看到面前指着自己鼻子,趾高气昂的女子,梁鸣脸色骤然一变。 “我,重生了,重生回到1985年大年初八这天?” 见到一脸看不起他的宋梅,梁鸣的拳头不由握紧。 前世,他和宋梅订婚后,宋梅就找各种理由,把他身上的钱,还有家里的东西,搬回娘家。 美其名曰,孝敬她父母。 实际上,这些好东西,全部都给梁鸣那个蛀虫小舅子花了。 而在离结婚日子还有三天这一日,宋梅带着弟弟上门,要求梁鸣卖父母的菜地,给她弟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 要知道,一台新华牌收音机,要300多块钱。 而这个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8块钱左右。 一年的收入,不到300元。 “宋梅,你知不知道一台新华牌收音机要多少钱?” 梁鸣目光看着宋梅,沉声问道: “我把家里的地卖了,给你弟买收音机,我们还过不过日子了?” 宋梅不以为然,道:“地卖了,我们可以出去打工,我一辈子就结一次婚,又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他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你这个当姐夫的,不应该满足他的心愿吗?” “你到底爱不爱我?” 一旁的宋强,也是附和道:“就是,嘴上说的有多爱我姐,连我姐的一个要求,都不愿意满足,啧啧啧……” 听到这宋氏姐弟不要脸的话,梁鸣气笑了。 前世,宋梅也说过类似的话,而那时候的他,因为被宋梅迷得鬼迷心窍,为了娶到宋梅,不仅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还把家里的地卖了,给小舅子宋强买了台新华牌收音机。 可宋梅却还不满足,在大婚当日,又让弟弟宋强,问梁鸣要了88块钱的开门红包。 梁鸣哪里还拿得出钱,被堵在宋家院子外,好不尴尬。 而小舅子宋强更是对梁鸣一阵嘲讽,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新华牌收音机就是眼前这个姐夫送的。 后面要不是怕误了吉时,梁鸣都未必能把宋梅迎出门。 “我和你姐说话,轮得到你插嘴?” 梁鸣冷冷的看了宋强一眼,道。 对于这个前蛀虫小舅子,他打心里看不上。 被梁鸣的眼神这样瞪着,宋强吓得退后了几步。 四周围观看戏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啧啧称奇。 换做以前的梁鸣,在宋家姐弟面前,一直都是低声下气的。 这是,转性子了? “梁鸣,你怎么对我弟弟说话的?你是他未来姐夫,你让着他点不行吗?” 看到梁鸣凶自己弟弟,宋梅立马站出来维护她弟。 在她看来,梁鸣就是个外人。 弟弟,才是亲人。 “姐夫?这样的吸血小舅子,我可不敢要。” 梁鸣闻言,冷笑了一声,道。 前世,他和宋梅结婚前,刚好赶上公家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和支持有经营能力,有技术特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且允许农民落户集镇,只不过口粮要自理。 也就是国家发布后的第二年,第一批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前往大城市,人数达到2000万人。 梁鸣就是其中一员。 这一年,靠着他的勤奋和努力,干一些苦累活,一个月能赚个30来块钱,在85年的时候,这收入已经追得上一般的国营单位工人。 如果宋梅勤俭持家一些的话,那他们家在村里,绝对算是过得富裕的人家。 可偏偏,宋梅是个拧不清的扶弟魔。 结婚后,还隔三差五的回娘家。 每次回去,都把家里的大米,白糖,腊肉,还有各种粮票,都打包一大半,带回娘家。 梁鸣每个月辛苦赚的30多块钱,有一大半都给了她弟弟宋强,还有父母。 梁鸣辛苦干一天活,回到家,有时候连口剩菜剩饭都吃不上。 如果宋父宋母,还有小舅子宋强是个有良心的,梁鸣心里还好受些。 偏偏那姓宋的一家人,就是一群白眼狼。 宋父宋三,一直瞧不上梁鸣这个女婿,一边享受着女婿带来的物资生活,一边嘲讽他没份正经工作。 小舅子宋强,也觉得梁鸣这个姐夫没用,每个月就赚那么点钱,都不够他拿去吃喝玩乐的。 宋母周敏,更是怂恿宋梅,不要给梁鸣生孩子,以免身材变形. 以后离婚了,宋梅还能再嫁,以她女儿的姿色,配得上更好的男人! 在这种家庭教育下,宋梅渐渐的,也觉得自己姿色不凡,梁鸣根本配不上她。 和梁鸣结婚,只是为了解决娘家的吃穿用度问题。 前世,梁鸣给这一家人当牛做马大半生,临死前,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如今,上天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可以靠着脑海中前世的记忆,在这个年代迅速积累财富,成为万元户,甚至是百万富翁。 他自然不想再和这一家人,扯上什么关系。 “梁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婚,你是不想结了是吗?”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冷哼了一声,说道。 这一招,从她和梁鸣谈恋爱开始,就用过很多次了。 每次自己只要拿分手,退婚来威胁梁鸣,梁鸣马上就会跪下来,舔她。 “如果和你结婚,就是要支付188的高额彩礼,三转,还要给你弟买一台新华牌收音机的话,那这婚,不结也罢!” 梁鸣脸色漠然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农村结婚,彩礼普遍只要88块钱,家里有富裕些的,会买个手表。 这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还有一响,就是收音机。 只不过这几样东西,就连城里一些富裕人家,也很难凑得出来。 都是婚后,慢慢赚钱买。 之前订婚的时候,宋梅的父母提出这高额的彩礼要求时,也是轰动了十里八乡。 梁鸣的父母,都是镇国营糖厂的工人,在村里算是富裕的村户,这才勉强帮梁鸣凑齐了三转的钱。 就这,也是消耗尽二老大半辈子的积蓄。 如今宋梅又带着弟弟宋强,蹬鼻子上脸,还想要新华牌收音机,梁鸣自然不可能再忍。 “梁鸣,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这个没良心的!” 听到梁鸣的话,宋梅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一次梁鸣居然不吃自己这套。 但旋即,她就先委屈的哭诉起来: “我爸妈辛苦养育我这么多年,他们要多点彩礼怎么了?” “我弟弟,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现在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你做姐夫的,不是很应该给他买吗?” “就因为这点钱,你就不和我结婚了?” “这点钱?” 梁鸣脸色一沉,冲着宋梅冷声道: “这点钱,就用掉了我爸妈大半辈子的积蓄。” “你们家四口人,又不养殖鸡鸭,又不出去打工,就靠你在村里种点蔬菜,一个月赚十来块钱,你有什么脸说这种话?” “就这点钱,你们家不吃不喝,干几年都赚不到!” 这话一出,四周的村民都笑了起来,都在嘲讽宋梅,宋强两姐弟。 “梁鸣,你……”宋梅没想到梁鸣会说出这么难听的话,气得满脸通红。 以前的梁鸣,总是对她百依百顺的,怎么今天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宋梅,经过今天这事,我也算是明白一个道理。” 梁鸣再次开口,对宋梅道: “你是个拧不清的扶弟魔,你弟也是只会吸你血的蛀虫。” “你愿意拿自己的血,供养你弟弟,是你的事情。” “但我不想娶个媳妇回家,还天天把我家里的油米酱醋,粮票,还有钱,拿回去贴补娘家。”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脸色骤变:“梁鸣,你胡说什么,我婚后怎么可能会把家里的钱,拿回去贴补娘家?” 她也是要名声的。 不管嫁给谁,如果女子被贴上一个向着娘家的标签,就连说媒的媒婆,都不敢上门来说亲。 “就是,梁鸣,你不要污蔑我姐,我姐是疼我,但也不是那种什么都会往娘家拿的人。” 宋强也是有点小机灵的,忙替他姐解释道。 外面这么多村民在看戏,要是传出去了,他姐的名声就毁了。 “是吗?”梁鸣冷笑了一声,指了指宋强右手上的手表,反问道: “那为什么,我送给你姐的定情信物,会在你手上。” 说到这里,梁鸣扭头看向宋梅:“宋梅,这块铁锚牌手表,价值80块钱,是我花了4个月的收入买来,送给你的。” “你当时也答应过我,会永远把它戴在身上,这才多久,你就把我们的定情信物,给你弟了?” 四周的村民闻言,都对宋梅指指点点起来。 连定情礼物,都能随便给娘家人,还说结婚后,不会把婆家的东西,搬回娘家? 第2章 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猪都会飞 鎞被当场拆穿,宋梅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但很快,她的脸色就恢复过来,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弟又不是外人,而且这手表你送给我了,就是我的了,我送给谁,不都是我说了算吗?” 说到这里,她还反讽梁鸣一句:“梁鸣,你还是不是男人,连这点东西,都斤斤计较。” “这样子,你让我怎么敢嫁给你!” “那就不结了,我们两个到此为止。”梁鸣斩钉截铁的说道。 “梁鸣,你是认真的?离我们结婚日子就三天了,请帖都发出来了?怎么能说不结就不结!” 宋梅有些慌张起来。 她虽然有些姿色,但论家庭条件的话,还真找不出几家和梁鸣家一样的了。 自己愿意嫁给梁鸣,就是冲着不用干活来的。 “把婚礼取消就行了,我们还没领证,不算夫妻。” 梁鸣淡淡的说道。 说到这里,他扭头就对外面的同村村民道: “各位村里的叔叔婶婶,事情的来龙去脉你们都看到了。” “我梁鸣,不想娶这个伏地魔了。” “婚礼酒席取消的事情,还要麻烦你们,和其他村里人说一下。” 围观的村民们,对宋梅带着弟弟上门,索要收音机的举动,很看不起。 现在见到梁鸣要退婚,取消婚礼酒席,他们都纷纷表示支持。 “你这样做,让我爸妈的面子往哪搁?” 见到梁鸣真的说取消婚礼,就取消,宋梅又慌又怒,问道。 “那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和我无关。” 梁鸣冷漠的对宋梅,说道: “现在,你可以滚出我家了!” 见到梁鸣这么决绝,宋梅彻底害怕了。 她连忙拉着梁鸣的手,说道:“梁鸣,我不要你给我弟买收音机了,我们婚礼照旧好吗?” “不好!” 梁鸣直接甩开宋梅的手,把他们赶了出去。 四周的村民见到没有戏看,都纷纷离开了。 只不过梁鸣退婚的事情,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 …… 梁鸣睡了个午觉后,就出了门。 本来他在镇上打着一份散工。 因为今天宋梅上门,才耽误了他干活。 这半天没去,他的活,恐怕工头已经给别人干了。 不过梁鸣重活一世,自然也不可能再给人打工。 出了院子后,梁鸣走在乡间小道上。 两边大树耸立,空气中还能闻到鞭炮的烟火气。 村里的孩童,穿着崭新的衣服,拿着用压岁钱买的炮竹,到处炸干牛粪。 看着这景象,梁鸣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现在正是80年代中期,放开包产到户后的农村粮食生产快速增长,国家第一次出现了粮食过剩的供求情况。 为了避免“粮贱伤民”的情况出现,农民开始自发调整土地谋生的生存结构,开始进城务工。 同年,一名京都社科院研究员在《社会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首次提到了“农民工”一词,从此被广泛流传使用。 只不过在当时的“农民工”,可不是社会底层的象征,而是第一批“进城淘金人”。 正应了那句俗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来到镇上,梁鸣就看到马路两边,开了不少商铺,修自行车的,卖杂货的等等。 梁鸣不打算打工,准备自己创业,弄点小买卖。 不过当工商经营户,不仅要租商铺,而且申请手续十分麻烦。 相比之下,摆摊更有性价比。 “卖点什么好呢?”梁鸣心中暗暗想道。 虽说,这个年代摆摊经济只是刚兴起,摆摊市场的各个行业份额还很大,不管做什么小买卖,都能赚到钱。 但不同行业的上限,还是不同的。 “这天气太热了,都不想在家做饭了。” “那不行,家里的男人出去干了一天的活,肉,油都得跟上才行。” 听到两名村婶的话,梁鸣眼睛一亮,立马就想到自己可以摆摊卖什么了。 他去镇上集市,买了一些卤料。 回到家里,梁鸣就开始架火烧水,把院子中的一只鸭子给宰了,拔干净毛后,放入水中,煮出血水。 再放入红米粉,酱油,盐,冰糖,桂皮,葱姜蒜,还有其他卤料,大火熬煮起来。 一个小时后,一只色泽红润光亮的卤鸭,就被梁鸣捞了出来。 卤鸭捞出来后,梁鸣又拿来筛子,将锅里的卤料汁筛到另外一个锅里。 然后放入酱油和白糖,大火烧开,最后放入水淀粉,搅拌冷却后,装入盆中。 一锅香喷喷的卤汁,就熬制好了。 这卤鸭好不好吃,这卤汁有九成的功劳! “好香啊,大哥,你在煮什么吃的?” 这时,已经是傍晚,读高三的妹妹梁静放学回来,闻到满屋子的香味后,好奇的问道。 看到妹妹那稚嫩天真的面容,梁鸣神情有些恍惚。 前世,梁鸣和宋梅结婚后,家里虽然有些拥挤,但还是够住。 但宋梅对梁静这个读书好的小姑子,一直看不顺眼,经常在家里抱怨,一个女孩读书再好,也没什么用。 话来话外,都在暗示梁静高中毕业后,就嫁出去,不要占着家里的房间。 为了不让大哥为难,梁静考上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一个人在外面,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 妹妹是家里的唯一的大学生,在这个年代,含金量可是极高的。 只要毕业了,那就是农村人嘴里的官老爷。 只可惜后面认识了一个渣男,因为没有家人把关,草草嫁了过去,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体制内的工作,都主动放弃了。 婚后,那个渣男妹夫像变了个人一样,动辄打骂她,日子过得好不凄惨。 这一世,梁鸣绝对不会让妹妹,再经历一次这样的悲剧。 “我在做卤鸭吃,去洗把手,我再炒个菜,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梁鸣笑着对妹妹说道。 梁静一听,天真无邪的说道:“卤鸭?这是什么菜,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我研究出来的熟食,你哥能不能摆摊赚到钱,就看它了。”梁鸣说道: “等会,你帮我拿拿味。” 听到大哥要摆摊卖卤鸭,梁静也觉得惊奇。 等梁鸣炒好菜,在院子摆好桌子,板凳的时候,梁父梁母正好放工回来。 “爸,妈,你们回来了,晚饭做好了,快坐下来吃吧。” 梁鸣见到父母回来后,笑着说道。 见到梁鸣的神情淡然,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回来的路上,也知道了儿子和宋梅退婚的事情了。 还担心儿子会因为这件事情,难过。 “儿子,你考虑好了吗?确定不娶宋梅了?” 饭桌上,父亲梁敏吸了一口旱烟,一脸认真的问道。 一旁的母亲李兰,妹妹梁静,也都看向他。 “爸,我已经想好了,那样的女人,娶进家里,只会让家门落魄。” 察觉到家人们的目光,梁鸣也是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要娶,就娶一个温柔贤惠,勤俭持家的好媳妇!” “好,那退酒席,还有退彩礼的事情,交给爸来处理,你不用管了。” 父亲梁敏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见到儿子确定退婚后,当即拍板道。 说完,他就准备出门。 “孩子他爹,你去哪?”梁母李兰问道。 “事不过夜,既然儿子想好要退婚了,那今天就去把婚书,还有彩礼要回来。”父亲梁敏说道。 “不用这么着急吧?”梁母李兰迟疑道,她是个乡村妇女,做事情比较拖拉。 “确实要把婚书,彩礼要回来,过了明天,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梁鸣赞同父亲的话,道。 前世,梁鸣结婚后,曾经把妹妹的学费,交给宋梅,让宋梅拿给妹妹,没想到宋梅直接把这一笔学费,拿给她弟花了。 梁鸣知道这事,发了好大一顿火,勒令宋梅回娘家拿钱,宋梅嘴上答应,硬是拖了两天才回娘家。 回来后,就说钱已经被她弟花光了,要钱没有,要离婚就离,最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梁鸣担心,宋梅会故技重施,把彩礼钱花光。 想到这,梁鸣接着说道:“爸,我跟你一起去。” 第3章 上门退婚,彩礼不退? 宋梅家。 “姐,你还说梁鸣有多爱你,我只不过是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他都不舍得给你买,还找借口说没钱。” “就他爸妈的双职工收入,怎么可能买不起,现在更是拿退婚来威胁你,看来他心里也没多爱你。” 宋强一脸嘲讽的对姐姐宋梅说道。 宋梅听到弟弟这话,脸色也不好看。 在她心里,梁鸣一直是对她言听计从的,不知道今天发了什么疯,居然敢和她顶嘴,还敢拿退婚威胁她。 “小梅,梁鸣不会真的要跟你退婚吧?他爸妈都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手里端着铁饭碗,你要是嫁过去,靠他爸妈的收入,你们小两口不用干活,都饿不死。” 宋父宋三语气略带责怪的说道: “我说,你也真是的,这么猴急给你弟要收音机干什么,等结婚后,梁鸣爸妈的钱,不就是你的钱了吗?” “到时候,你想买什么不行。” 听到父亲这话,宋梅自信的说道:“爸,你放心好了,梁鸣不可能跟我退婚的,我们彩礼都收了,还有三天就到结婚日子了。” “现在退婚,他连彩礼钱都拿不回去。” “他今天说的只不过是气头上的话,明天,他肯定就会乖乖买礼物,上门和我道歉的。” 听到女儿这话,宋三微微点头道:“那就好。” “女儿,明天梁鸣来道歉的时候,你可不能那么轻易原谅他,要让他知道,娶个媳妇不容易,以后他才不敢惹你生气。” 宋母周敏声音刻薄的说道。 “妈,我知道的。”宋梅点头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外传来敲门声。 “宋三,开开门,你未来亲家和女婿来了。” 宋家村村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未来亲家?是梁鸣他爸来了?”宋三闻言,惊讶道。 “看来,是梁鸣要和宋梅退婚的事情,已经在他们村里传开了,他爸觉得他儿子这事做得不对,带着梁鸣来赔礼道歉了吧?” 周敏尖酸刻薄的嘲讽道。 “姐,这是个好机会,等会梁鸣跟你道歉的时候,你跟他要新华牌收音机当赔礼,不然就不原谅他!” 弟弟宋强连忙开口,对宋梅道。 知道梁鸣上门道歉后,宋梅心里也是十分得意,她就知道,这个男人离不开自己。 “放心吧,弟弟,等会我先让梁鸣给你道歉,然后再说收音机的事情!”宋梅自信的说道。 她没有去想,如果只是公公梁敏带着梁鸣上门道歉,为什么会把宋家村的村长都叫来。 宋梅一家人走出院子,打开了院子门后,就看到梁父梁敏,梁鸣,还有宋家村的村长都站在外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戏的村民。 “梁鸣,你是来跟我道歉的吗?但你今天说的话,太伤我心了,我是不会轻易原谅你的。” 宋梅趾高气昂的看向梁鸣,道: “想要我原谅你,除非……” 没等宋梅的话说完,梁鸣也是笑了出来: “道歉?我想你误会了!” “我今晚来,是来正式退婚的!” 正式退婚?! 此话一出,宋梅脸色骤变。 “梁鸣,你和我女儿还有三天就结婚了,你现在上门退婚?你以为婚姻是儿戏吗?” 周敏一脸愤怒的瞪着梁鸣,道。 “我当然知道,婚姻不是儿戏,但我更知道,婚姻不是索取的筹码!” 梁鸣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还没和你女儿结婚呢,你女儿已经开口,让我把家里的地卖了,给她弟弟买收音机了。” “等结了婚,还不知道她的胳膊怎么往娘家拐。” “这样的媳妇,我娶不起。” 四周宋家村的村民听到梁鸣这话,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这宋三家的女儿,还没结婚,就要夫家掏钱给小舅子买收音机,结婚后,还不知道怎么作妖。” “难怪别人上门退婚,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 听到四周村民的议论声,宋梅一家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行,你想退婚是吧?我们答应了,我女儿这么优秀,有的是男人想娶。” 周敏有些恼羞成怒,冲着梁鸣尖酸刻薄的说道: “就你这个乡巴佬,还配不上我女儿!” 梁鸣知道,前世的时候,周敏就一直对他很不满意,结婚前这段时间,一直偷偷的给宋梅相看对象。 只不过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才让宋梅嫁给梁鸣。 即便如此,女儿宋梅结婚后,她也没有放弃让女儿嫁个金龟婿的想法。 一边让宋梅保持身材,不要怀孕,一边找那些上了年纪的钻石王老五。 即便梁鸣后来靠着时代的红利,成为了万元户,宋梅还是在周敏的洗脑下,依旧觉得梁鸣配不上自己,不仅出了轨,还卷走了梁鸣的全部身家。 这一世,梁鸣只想离这一家人远远的。 “既然你们同意离婚,那在宋村长的见证下,把彩礼和婚书退给我们!” 一旁的梁父梁敏开口,沉声说道。 谁知梁敏这话一出,宋家人就像炸毛的猫一样。 “退彩礼?不可能,你们想都别想。”周敏说道: “这彩礼,是你们家想娶我女儿,给我们家的钱,现在是你们家自己提出退婚,我女儿又没什么过错,凭什么退!” “就是,这彩礼给了我家,那就是我家的了,退婚可以,退彩礼,没门!”宋强附和道。 四周的宋家村民,听到宋三一家人这无耻的话,也都哗然起来。 要不是自己村子的人,他们都想骂几句了。 梁鸣早就猜到了宋家人会这样说,淡淡的说道: “这彩礼,是我以结婚为目的,给宋梅的,现在我们没结成婚,这彩礼自然要退。” “我把宋村长喊来,就是为了做个公证。” “如果你们家执意不退,那这件事情,只能闹到乡里去,让乡里的领导替我们家做主了。” 说到这里,梁鸣停顿了一下,扭头看向宋村长: “这件事情如果闹大了,不管后面事情怎么解决,对于宋家村的姑娘的名声,恐怕都不好……” 宋村长闻言,顿时就明白梁鸣的意思。 这件事情要是闹大了,以后其他村的人一提到宋家村的姑娘,就是向着娘家,骗彩礼的名声。 宋村长可不想宋梅一家人,害的村里其他姑娘都嫁不出去。 “宋三,这彩礼,你们还是退回去吧,没必要为了这事,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宋村长开口,对宋三说道。 其他村民也意识到,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对他们村的闺女也有影响,也都纷纷附和。 “就是,宋三,把彩礼退了吧。” “你女儿又没结过去,没吃亏,这样吃着别人的彩礼钱,你良心过得去吗?” 听到村长和同村村民的话,送家人脸色都很难看。 “你,你们到底是哪条村的?怎么冲着外人说话?”周敏怒道。 “他们只是帮理不帮亲,赶紧把全部彩礼钱退了,不要做出让祖宗丢脸的事来。”宋村长沉声道。 看到村长和村里人都向着梁鸣他们,宋三知道这彩礼是保不住了。 “退不了……”但宋三还是说道。 “嗯?宋三,你是非要把事情闹大吗?”宋村长脸色一沉。 “村长,我不是这个意思、”宋三连忙说道:“主要是,彩礼钱我已经花了一部分了。” 宋村长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 女儿还没嫁过去,就花女儿的彩礼,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宋家村的男人的名声,也要受影响。 第4章 摆摊卖卤鸭,一夜暴富不是梦 还剩多少?”宋村长沉声问道。 “还,还剩88块钱。”宋三低声道。 梁鸣一听,眉头也是微挑,他们家可是给了188的彩礼钱。 这才不到半个月,宋家就花了100块钱了? “梁鸣小子,你看这事?”宋村长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梁鸣。 “把剩下的88块钱,还有婚书退回来,这事就算了了。”梁鸣说道。 他只想赶紧和宋梅一家人撇干净关系。 这100块钱,就当是打水漂了。 “宋三,听到了没有,还不快点把彩礼钱拿出来!”宋村长扭头对宋三,道。 宋三连忙点头,转身回屋,把剩下的彩礼钱,还有婚书拿了出来。 拿到彩礼钱和婚书后,梁鸣也不想在宋家多待,转身就走。 宋梅看着梁鸣离去的背影,咬着唇角:“妈,他真的要跟我退婚,他真的不爱我!” “都退婚了,还好意思上门要回彩礼,这样的男人要来干嘛。”周敏尖酸刻薄的说道: “女儿,你这么漂亮,有的是男人喜欢,这个梁鸣,就是一个乡巴佬!” “你就看着吧,他以后肯定要打光棍!” “话虽然这样说,但梁鸣上门退婚,我姐丢了好大的脸,我不能就这样放过他。” 一旁的宋强见到自己的“钱”被拿走,心里愤怒无比,咬牙切齿的说道: “赶明,我找几个兄弟,好好收拾他一顿!” 对于前丈母娘周敏的咒骂,还有前小舅子的打算,梁鸣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他离开宋梅家后,给宋村长封了一个10块钱的红包。 这事要不是宋村长开口帮忙,这彩礼钱还真的没那么容易要回来。 “梁鸣,你这是干什么,这红包,你拿回去。” 宋村长见状,忙摆手道。 他嘴上虽然这样说着,但手却紧紧的拽住红包,并没有还回去的意思。 梁鸣笑着说道:“宋村长,你别误会,这个红包只是一点小心意。” “我们梁家村和你们宋家村,一直都是友好的邻村。” “我不想因为我和宋梅的事情,破坏了两个村子的友谊。” “这中间的关系调和,还得多劳烦宋村长你。” 说到最后,梁鸣不动声色的将宋村长手中的红包,塞进村长的口袋中。 宋村长嘴角上扬,点头道:“好说,好说。” 他心中有些感叹梁鸣变化很大,。 以前的梁鸣有些木讷,现在的梁鸣似乎变成熟了,人情世故这块,也做得很到位。 告别了宋村长后,梁鸣拿着剩下的68块的彩礼钱,兴高采烈的回了梁家村。 有了这彩礼钱,梁鸣摆摊卖卤鸭的本钱,就算是有了。 …… 梁鸣家院子中。 梁母李兰和妹妹梁静围坐在小桌子前。 看着面前美味的卤鸭,李兰并没有胃口动筷。 妹妹梁静倒是跃跃欲试,几次想要动筷子,都被李兰用筷子敲停。 “等你爸和你哥回来再吃。”李兰说道。 “妈,我肚子饿了,我们边吃边等吧。” 梁静嘟囔着小嘴,一边看着卤鸭流口水,一边说道。 看到女儿这嘴馋的模样,李兰无奈轻叹:“也不知道你爸和你哥能不能把彩礼钱拿回来。” “放心吧,哥肯定能把钱拿回来的。”梁静对大哥梁鸣十分自信。 说话间,院子的大门被打开,梁敏父子从外面走了回来。 看到丈夫和儿子回来后,李兰的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忙站起来,问道: “孩子他爹,你们回来了,那彩礼钱,拿回来了吗?” 梁敏闻言,面容一滞,道:“算,算是拿回来了吧……” “算是?”李兰一听,一脸疑惑。 院子小饭桌前,一家人围坐在吃晚饭。 李兰听完儿子去宋梅家退婚的过程后,叹息道:“能要回88块钱彩礼,也算是不错了。”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李兰心里,还是十分心疼被花掉的100块钱彩礼。 “儿子,你现在和宋梅退婚了,接下来怎么过?是相亲结婚,还是……” 这时,父亲梁敏开口,问道。 见到父亲听到这个事情,梁鸣也直接摊牌道: “爸,妈,我已经想好了,男人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再成家。” “等我赚了钱,建了小洋楼,再买个摩托车,什么优秀的姑娘找不到?” 看到儿子居然想建小洋楼,买摩托车,梁敏夫妇都被儿子的志气惊呆了。 旋即,梁敏率先开口道:“儿子,你有志气是好事,不过靠在外面打散工,想建小洋楼太难了。” “索性我和你妈拿点钱出来,给你在镇上租个铺面,做点米面生意?” 李兰支持道:“对,开个米面铺,说出去,也是个小老板。” “爸,妈,到城里开米面铺,租金不便宜,而且粮油生意,也赚不了什么钱。我不打算干。” 梁鸣摇了摇头,说道。 八十年代中期后,粮食产量大大提升,粮食的价格一跌再跌,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大部分人的饮食观念,已经从“吃饱”到“吃好”转变。 更何况,这个年代,供销社还如日中天,老百姓买粮油,还是习惯去供销社买。 卖米面的利润,并不是很高。 如果再加上铺面租金,还有经营等成本,利润就更少了。 “儿子,米面铺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李兰还想劝几句。 一旁的梁敏看出儿子心有成竹,直接打断李兰的话,问道:“儿子,不开米面铺,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爸,妈,你们觉得我做的这个卤鸭,好吃吗?” 梁鸣笑问道。 听到儿子这话,梁敏夫妇都是一愣,旋即齐齐点头道: “很好吃,色泽红润,卤汁稠浓醇口,鸭肉香嫩香甜,吃了还想吃。” 得到父母的肯定后,梁鸣笑着说道:“爸妈,你们说,就冲这卤鸭的味道,我到镇上摆个摊,卖卤鸭,能不能在一个月内成为万元户?” 摆摊卖卤鸭? 一个月内成为万元户? 听到儿子这话,梁敏夫妇脸色一怔,仿佛都被儿子的想法吓到了。 这个年代,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钱,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三百块钱。 梁鸣开口,居然就想一个月成为万元户? 而且,还是摆摊卖卤鸭? 这话,不亚于20年后的人,想靠卖袜子,月入百万了。 “儿子,我们做买卖,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李兰讪笑道。 “不过摆摊卖卤鸭,是个好想法,你想做,就去做。” 父亲梁敏挤出一抹笑容,道: “不管能不能赚到钱,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听到父母这话,梁鸣知道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能靠卖卤鸭,一个月成为万元户。 但这个目标很难吗? 不,并不难。 卤鸭,看似一种不入流的街边摊位小买卖,但只要做好了,一样能赚大钱。 比如到了九十年代后,一个湖北商人在一个集贸商场旁,开了一家个人经营的卤鸭摊位。 靠着卖卤鸭,鸭副产品,卤蔬菜,渐渐打开了当地的熟食市场。 之后开始不断的开分店,招员工。 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个卤鸭小摊,成为了一家市值超十亿,拥有近千家门店,数万名员工的卤制食品企业。 而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叫做“周黑鸭”! 梁鸣现在比那名湖北商人领先十几年时间,又有前世的记忆做背书,加上卤制熟食市场有巨大的空白。 只要他把握住机会,借助时代的东风,必定能快速致富,成为亿万富翁! 第5章 计划,买鸭肉,摆摊准备 吃过晚饭后,天已经彻底黑了。 梁鸣在院子井边打了水,洗漱完后,就点了一个煤油灯,回屋去了。 这个年代,村子里已经拉了电线,像梁鸣家,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家庭,自然是有电的。 但老两口一辈子节省惯了,平日里,还是点煤油灯。 为了让屋子更光亮一些,梁鸣扭了一下煤油灯侧边的圆环,把煤油灯线放长,火光顿时就大了许多。 梁鸣拿来纸和钢笔,伏在一张木质桌子前,写起了计划: “1,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第七个年头,正是第一次下海经商潮,要把握机遇,赚钱,建厂,抢先一步占据市场。” “2,爸妈老了,身体日渐衰老了,正好过几年国营糖厂解散,要早点建好小洋楼,让爸妈退休,享清福。” “3,妹妹的学习成绩不错,一直想为人民服务,这一世,一定要帮妹妹考上汉东政法大学!” “4,现在市面上的茅台,已经开始涨价,市价8块,黑市20块钱,再过两年,能炒到80块钱一瓶,攒钱,囤茅台,狠狠赚他一笔!” “5,……” 梁鸣一口气写了很多赚钱计划,越写越是兴奋。 现在已经是80年代中期,他这些赚钱想法,不仅来钱快,而且暴利。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担心被定性成投机倒把。 要是早几年,他这些计划,随便一个,都够他吃几回花生米的了。 夜晚的村庄十分安静,只有虫鸣鸟叫的声音,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 村民没多少娱乐方式,洗漱完后,都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早,梁鸣起床后,就拿着搪瓷杯,牙刷,毛巾,走到院子水井边,准备刷牙洗脸。 “哥,你醒了?正好帮我把井水泵出来,我力气不够。” 正在水井边发愁的妹妹梁静,看到梁鸣后,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这个年代,农村地方,很多都还没通自来水。 村民想要用水,要么背着铝水桶,到河边打水。 要么就是在院子里打口水井,然后装个手摇水泵机。 这种手摇水泵井,得在旁边放个水桶和水瓢,要用水的时候,还得两个人合作。 一个人用水瓢舀水,倒到泵里,另一个人用力压摇杆,把水压出来。 压水这种体力活,自然是交给梁鸣来做,妹妹梁静则是在旁边用水瓢舀水。 “哗啦啦!” 很快,清澈冰凉的井水,就被梁鸣压了出来。 妹妹梁静则在旁边,赶忙用铝制水桶接水。 梁鸣先用搪瓷杯接了一杯井水,喝了几口,唏嘘道:“这井水,还是那么甜。” 这个年代的地下水,还没有受到污染,重金属没有超标,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洗漱完后,梁鸣就走进厨房,将昨晚的剩菜拿出来,翻炒加热一些,又煮了一锅番薯粗粮粥,一顿早饭就算做好了。 “儿子,你今天要去摆摊卖卤鸭,得买不少新鲜鸭肉吧?你打算去哪里买?” 父亲梁敏吃着早饭,冲儿子问道。 “我等会去镇上集市买就行。”梁鸣回答道。 80年代早期,老百姓想要买肉,得到供销社去,因为肉类资源短缺,供销社的肉不仅贵,而且还得拿着肉票,才买得到。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猪肉产量提高后,上面对猪肉的收购,也从统购改成了合同收购。 加上国家放开了农民养殖鸡鸭的限制,农民养殖鸡鸭超过三只,不再被视为资本主义小尾巴。 所以到了80年代中期,老百姓在集市,农贸市场上,也能买到肉,而且不用粮票,只不过肉价比供销社要贵一些。 吃过早饭后,梁鸣来到镇上集市,找到一家卖鸡鸭的肉铺。 “小老板,想要点什么?” 肉铺老板走了过来,问道。 因为改革开放后,许多老百姓下海经商,所以称呼上,也有所改变。 见人都会称呼为“小老板”,就跟七十年代,称呼对方“师傅”,一个意思。 “你这宰好的鸭子,怎么卖?”梁鸣问道。 “给肉票的话,7毛钱一斤,不给肉票,就9毛钱一斤。”肉铺老板说道。 梁鸣一听,这价钱还算公道,算起来,这一斤肉票,在黑市也差不多要1毛5元钱左右。 “给我来10只鸭子,没有肉票,你称一下,看看多少钱。”梁鸣说道。 那个肉铺老板一听,眼睛都瞪圆了,这是来大买卖了。 眼前这年轻人,看起来穿着朴素,没想到上来就买十只鸭子。 “十只鸭子,一共30.3斤,9毛钱一斤,一共是27块2毛7,给你抹个零,收你27块!” 肉铺老板过完秤后,故作豪爽的说道。 实际上,他内心还是有些肉疼的。 毕竟2毛7,可是能买两斤细粮了。 不过眼前这个年轻人,一看就是大主顾,和对方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定能赚更多钱。 “老板,抹零就不用了,就27块2毛7吧!” 梁鸣自然知道肉铺老板的想法,不过他来集市买鸭肉回去做卤鸭,只是图个方便而已。 后面如果卤鸭买卖做得好,他肯定要找更大的肉食供应商,所以这人情,他不想欠。 说完,梁鸣就从裤袋里,取出一沓用橡胶筋捆住的钱,里面有2分,1毛,5毛,1块,2块的。 他从里面抽了27块2毛7给肉铺老板,就让肉铺老板将鸭子都给他装到网兜里,开好票据给他。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买了一些摆摊要用的东西后,梁鸣就回了梁家村,开始了卖卤鸭的准备工作。 因为已经做过一遍卤鸭,梁鸣再次制作卤鸭,也变得轻车熟路起来。 起锅架火,下鸭子焯水,放入卤料,熬煮。 为了让卤鸭更加入味,这一次,梁鸣特意熬煮了两个小时。 最后,就是把熬制好的卤鸭捞出来,煮好卤汁后,用一个黄搪瓷缸装好备用。 弄好卤鸭后,梁鸣给院子里的骡子喂饱了草料,然后套上推车。 这年头,老百姓的主要出行工具,还是自行车和骡车。 梁鸣要做摆摊买卖,自然不可能用自行车,用骡车的话,直接停路边,手推车板还能直接当成摊位,更方便。 套好骡车后,梁鸣又将30斤卤好的鸭子,装着卤汁的黄搪瓷缸子,切卤鸭的案板,菜刀,杆秤,还有收钱的菜篮子都搬上车。 除此之外,还有用来包卤鸭的油纸。 一切准备就绪,就欠东风! 第6章 第三钢铁厂,卤鸭大卖! 梁鸣在家把厨房锅里剩下的番薯粥都吃进肚子后,就拉着骡车,再次出发,前往城里去。 梁家村离县城并不远,坐骡车的话,也就大半个小时路程。 骡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道路两边种满了白杨树,再外面,则是光秃秃的黑田地。 马上就要到初春,这些黑土地,是因为时常有农民烧稻梗,被稻灰染上的。 为的就是养土力,以便3月份播种的时候,早稻能长得好。 远处的砖窑厂烟囱,正不断地冒出烟雾,田边的小溪里,几头水牛正悠闲的趴在水中,牛尾巴慢悠悠的去赶着讨厌的牛蝇。 看到这一幕,梁鸣心中不由感叹:“这个年代,到处都是金山银山,只要借助好改革开放的东风,我,也能成为商界大鳄!” 思索间,梁鸣已经来到了县城第三钢铁厂大门外。 这县城第三钢铁厂,是县城的主要产业之一,规模不小,全厂上下,有300多名正式工人,临时工也有上百人。 最重要的是,钢铁工人的工作强度大,消耗快,而且收入高,在当时,是最舍得在吃上面花钱的主。 梁鸣在这里摆摊卖卤鸭,就是冲着他们的荷包来的。 而且因为这第三钢铁厂是老厂,有些布局设计并不合理。 工人们要去钢铁厂的食堂,得先走出大门,再往左走几分钟,才能到食堂。 梁鸣有信心,这些钢铁厂工人一出来,闻到他卤鸭的味道,就能被香得走不动道了 梁鸣把骡车停好后,就开始把摊位铺开,一个个色泽红润的卤鸭,被他摆开来,装着美味卤汁的黄搪瓷缸盖也打开了一角,顿时香气四溢。 不多时,县城第三钢铁厂上午放工时间就到了,许多钢铁厂工人走出大门。 “快冲,晚点食堂就没什么好菜了。” “嗯?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 工人们刚冲出工厂大门,就被梁鸣摊位上的卤鸭汁吸引,纷纷看了过来。 梁鸣当即喊道:“自创美味卤味熟食,又香又好吃的卤鸭,快来尝尝了。” “保证你吃了一次,就忘不了,吃了一只,还想再吃一只!” 听到梁鸣的吆喝声,不少钢铁厂工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看到梁鸣摊位上,那色泽亮丽的卤鸭,他们本就饥肠辘辘的肚皮,顿时打起鼓来。 “小老板,你这卤鸭是怎么做的,这么香?”一名钢铁工人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师傅,我这卤鸭,是用各种名贵中药材卤制而成的,制作过程复杂,所以才会香。”梁鸣解释道。 “那你这卤鸭,怎么卖?” “按斤卖,有肉票的话,1块4毛钱一斤,没肉票的话,1块8钱一斤,一只卤鸭大概3斤左右。”梁鸣说道。 “嘶……这么贵?”那名钢铁工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些打退堂鼓了。 他虽然是国营钢铁厂的正式工人,但每个月的工钱也就50多块钱。 即便从去年开始,国家对国营单位的员工的工资做出了优化,把工资分成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还有奖金。 但他满打满算,所有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就60块钱出头。 “师傅,我这鸭子,到农贸市场拿货,没肉票的话,都要9毛钱一斤了,而且我还用了很多中药材卤制的,算上这七七八八的成本,我真没赚什么钱。”梁鸣耐心的解释道。 说到最后,他还强调了一句:“最主要是,我这中药材里,还特意放了丁香和肉桂两枚药材。” “你们工人每天这么辛苦干活,这两种药材和鸭子一起卤制,能起到补益肾阳,补火化虚的……” 梁鸣还没说完,那钢铁工人就开口打断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这卤鸭价格真不贵,只要1毛8……”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让自己重复,但梁鸣还是耐心说道。 “下一句!” “我放了很多药材……” “再下一句!” “它能补肾壮阳?” “老板,给我来一只卤鸭!”那名钢铁工人毫不犹豫的掏出5块4毛钱,拍在梁鸣的摊位上:“不用切!我连骨头一起啃!! “额……”梁鸣愣了一下,嘴角微微抽搐。 敢情打动对方的,不是这卤鸭的味道,而是它的功效。 不过卤鸭只要能卖出去就行,管对方因为什么原因买。 当即,梁鸣就直接拿来一只卤鸭,把卤鸭放到黄搪瓷缸里,沾了一遍卤汁后,用油纸包好,递给那名钢铁工人。 那名钢铁工人接过卤鸭,直接在一旁蹲着,打开油纸,撕下一个卤鸭腿就吃了起来。 这一口入喉后,他整个人的眼睛都瞪圆了。 浓郁的药材香味和卤鸭肉混合后,在口腔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味道,味蕾仿佛在一瞬间被刺激起来。 一个上午的疲惫感,在这一瞬间,仿佛都消散了一般。 “小老板,你这卤鸭,味道真的香,酱咸入味,药材香很浓!” “而且好像真有壮阳效果,我感觉整个人都精神抖擞了!” 三两口把卤鸭腿啃完后,那名钢铁工人一边撕着其他鸭肉,一边对梁鸣竖起大拇指: “这卤鸭卖这么贵,是应该的!” 四周的钢铁工人一听这卤鸭,真有壮阳的功效,都激动起来了。 “老板,给我也来一只卤鸭!” “我也要一只!” 不一会的功夫,梁鸣摊位上的30只卤鸭,都尽数卖完了。 还有很多后来的工人,看到前人吃卤鸭吃得那么香,而且还听说有壮阳的功效,都是垂头顿足,懊悔自己来晚了。 “小老板,你怎么才做了30只卤鸭,根本不够卖啊!” “明天,你还来吗?来的话,可就要做多几十只。” “一定,一定!”梁鸣连忙答应。 他也没想到,这摆摊卖卤鸭的生意,居然这么火爆,才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售空了。 在工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梁鸣收了摊,拉着骡车离开了县城第三钢铁厂。 走远一些后,梁鸣这才有机会数起菜篮子里的钱。 一共54块5毛4元钱! 除开买鸭货和卤料的成本,梁鸣一共赚了27块2毛7元钱。 虽然80年代中期,很多人已经下海经商,但对于普通工人来说,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 只有钢铁厂这种重要产业的工人,因为干重活,收入才更高一些。 可以说,梁鸣摆摊卖卤鸭,一天的收入,就比得起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卤鸭买卖,大有可为! “按照今天的销售趋势,明天的卤鸭得翻一倍,才够卖,60只鸭子,去农贸市场,恐怕不好买到……” 激动过后,梁鸣又开始盘算起明天的买卖,他想了想,决定去一趟县里的供销社。 第7章 烟搭桥,酒铺路 俗话说的好,烟搭桥,酒铺路。 想要求人办事,总得准备点什么。 梁鸣拉着骡车,很快就来到县城的供销社。 虽然80年代中期后,国家允许百姓经商,各种杂货店,百货商店随之出现。 但供销社在当时,还是老百姓最青睐的购物场所。 此刻,供销社门口前,已经停满了凤凰牌和永久牌的自行车,还有一些骡车和脚踏三轮车。 梁鸣走进供销社后,找到售货员,就开口道:“女同志,给我来一条大前门烟,再来两瓶牛栏山,一共多少钱?” “大前门烟一条,3块5毛钱,10张烟票,牛栏山的话,两瓶5块钱,两张副食品成品票。”女售货员说道。 梁鸣一听,也不由咋舌。 在这个年代,烟酒真是奢侈品,这两样东西买下来,直接就8块5毛钱了。 “还买不买?不买就让后面的人买!”那名售货员见到梁鸣不说话,不耐烦的说道。 “买!”梁鸣忙说道。 说话间,就将8块5毛钱,还有女售货员要的副食品票和烟票,递过去。 在这个年代,供销社里的售货员,那都是铁饭碗,天生就高人一等,对待顾客的态度,也十分的恶劣。 即便国家改革开放后,放开了经商限制,他们依旧看不起在外面做买卖的人。 在很多供销社里面,还挂着“不许打骂顾客”的警示牌。 那售货员接过钱和票后,转身就从货架上,将梁鸣要的大前门烟,还有牛栏山拿下来,递给他,然后语气傲慢的喊道: “下一位!” “等一下,我还想要半斤麦芽精,一斤糖果。”梁鸣连忙说道。 那女售货员一听,白了梁鸣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下次买东西,一次性说清楚。” “麦芽精,半斤5块钱,一斤糖果,5毛钱,一共5块5毛钱。” 听到女售货员的话,梁鸣也没有反驳,交了钱后,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了。 出了供销社大门后,梁鸣将东西放在骡车上,就拉着骡车回了梁家村。 回到村后,他先将麦芽精和糖果拿回屋,那条大前门烟和两瓶牛栏山,则被他夹在大衣里面,出门往村委会走去。 80年代后,随着知青回城,乡村的结构也出现了调整,以前的大队改成了村委会,乡村公社,也改成了乡镇。 梁鸣今天要来找的,就是梁家村的村长,梁建国。 他来到梁家村村委会后,就直接来到了村长办公室。 此时,村长梁建国正在办公桌前,看着今年上面发下来的计划报告。 大年已过,村集体的产业很快就要开工,他作为村长,要开始指导工作。 “村长……”梁鸣在门口敲了敲门,然后恭敬的喊道。 村长梁建国抬头,看到是梁鸣后,脸上露出一抹慈祥的笑容,说道:“是小鸣啊,快进来坐!” 说话间,梁建国也把文件收了起来,拿着暖水壶和一个搪瓷杯走了过去,给梁鸣倒了一杯水。 “谢谢村长。”梁鸣坐到办公室里的木沙发上,见到村长递来搪瓷杯,忙接了过来。 梁鸣闻言,喝了一口水后,忙把搪瓷杯放下,然后从自己的大衣里,取出一条大前门烟,两瓶牛栏山,放到茶几上。 梁建国见状,神情也有些诧异。 这大前门烟,可不是便宜货。 都说省种花,市牡丹,一般领导大前门。 这一包大前门烟,要3毛5块钱,就算是普通的小领导,也舍不得抽。 更何况,梁鸣还买了两瓶牛栏山,这白酒,也不是便宜货。 “小鸣,你今天来找村长,是有什么事情吧?” 梁建国开门见山的问道。 “村长,哪有什么事,我就是很久没来看您了,想来看看您。”梁鸣轻笑道。 “既然这样,人你也看了,把这些东西都收回去吧。”梁建国说道。 说完,他目光直直的盯着梁鸣。 梁鸣不由讪讪一笑,道:“村长,我今天来,确实有件事情要麻烦您。” 梁建国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他一边将烟酒收起来,一边问道: “说吧,什么事?” 见到村长把烟酒收了,梁鸣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 这个年代,肯把礼收了,就表明愿意帮你忙。 东西是真拿,但事情也是真的给你办了。 “村长,我最近在做摆摊卖卤鸭的买卖,生意还不错。” 梁鸣开门见山的说道。 “我想要大量购买鸭肉,您见多识广,您知道哪个村委会下面的集体产业,能提供吗?” “你要买大量鸭肉?农贸市场也满足不了你的需求?”村长梁建国闻言,有些惊异的问道。 80年代中期,国家放开农民买卖,许多农民养殖了鸡鸭后,会拿到农贸市场上去出售。 按理说,梁鸣一个人做买卖,每天能消耗多少鸭子? “不够,我现在每天至少需要60只成熟的鸭子,而且后面可能需要更多。”梁鸣摇头道。 “这么多?!”村长梁建国的脸上露出一抹吃惊之色。 他想了想,然后开口道:“想要这么多鸭子的话,要么去肉联厂,要么找有养殖鸭子产业的村委会。” “去肉联厂,需要用到大量肉票,你个人应该搞不到,只能找其他村委会了。” “我记得,石头村委会的村长,这两年正带着他们村的村民们,大量养殖鸭子,我给你写个介绍信,你拿着找他们村长谈吧。” 梁鸣一听,笑着说道:“村长,那就麻烦你了。” 80年代初期,做买卖,出远门,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到介绍信,就跟古时候的路引一样。 没有介绍信,去到外地,那就是流盲,连招待所都住不了。 到了80年代中期,国家改进了户籍制度,给百姓发放了用纸板制作成,并且戳上钢印的“身份证”,百姓出行,做买卖,才方便了一些。 “小鸣,时候不早了,拿着介绍信,早去早回。” 村长梁建国写好介绍信后,递给梁鸣,嘱咐道。 对于梁家村的每个孩子,他都成自己的家人来对待。 “知道了,村长。”梁鸣笑着答应了一声,就离开了村委会办公室。 他回到家,把自己的二八大杠推了出来,一只脚踩着脚踏,另一只脚助跑几步后,就直接跨上了座把,骑着车,往石头村赶去。 去县城摆摊做买卖,梁鸣才拉骡车,普通出行,还是踩着二八大杠方便。 第8章 石头村长,换亲? 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了十几分钟后,梁鸣很快就看到一片土胚房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那片土胚房聚集的地方,就是石头村。 梁鸣来到石头村的村委会后,就找到村委会的村长办公室,说明了来意。 “你要购买大量的鸭子?具体需要多少只?” 石头村村长张文一边看着介绍信,一边冲着梁鸣问道。 对方拿着梁家村委会开的介绍信来,张文也没怎么提防,只是好奇对方一个人,能要多少鸭子。 “张村长,我现在每天暂时需要60只成熟的鸭子,后续的量,可能还会加大。” 梁鸣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中,拿出一包牡丹烟,抽出一根,递到张文面前。 张文见到梁鸣递来的牡丹烟,眼睛一亮,这烟可是高级货,前几年,那是特供烟,只有市级以上的领导,才抽得到。 这小子,有些能耐。 他接过烟,让梁鸣点着后,抽了一口,道:“60只成熟鸭子,也就是180斤左右鸭肉,量不算大,我们村可以供应给你。” “只不过价格上,没办法给你太多优惠,你买这鸭肉,有肉票不?” “张村长,没有肉票的话,这鸭肉多少钱一斤?” 梁鸣将整包牡丹烟塞到张文手里,恭敬的问道。 见到梁鸣这么上道,张文笑了笑,说道: “没有肉票的话,180斤鸭肉,给你算7毛钱一斤吧。” 7毛钱一斤? 梁鸣一听,脸色一喜。 这可比在农贸市场上买,便宜2毛钱一斤。 180斤鸭肉,就等于省了36块钱! 这可是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果然,自己直接找村长开介绍信,到其他村集体下的产业买鸭肉的决定,是正确的。 “行,就按照这个价来,我先给30块钱定金,明天把鸭肉送到梁家村后,我再结算尾款?” 梁鸣当即对石头村村长张文,道。 “行!”张文点头答应。 对方拿着梁家村委会的介绍信来,他也不担心梁鸣会耍赖。 再不济,他还可以直接找梁家村委会对接这事。 虽说60只鸭子,不算什么大买卖,但对于石头村集体来说,也是一笔收入。 而且,这笔买卖如果能和梁鸣长期做下去的话,也是一笔不错的订单。 …… 从石头村回来后,梁鸣还没靠近自家院子,就看到门口停着一辆轻骑15c摩托车 在80年代中期,这一辆轻骑15C摩托车,售价高达800多块钱。 而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三四十块钱,就算不吃不喝干一年,都买不起。 梁鸣还没靠近,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 “老敏啊,我这都是替你儿子着想,你儿子都已经二十大几了,又和宋家姑娘退了婚,名声都臭了!” “现在难得有家城里人,愿意和你家换亲,你就偷笑吧!” “我可是看在我们以前都是糖厂的同事,我才这样关照你的。” 听到这人的话后,一段尘封的记忆,从梁鸣的脑海中浮现,一股怒火也从胸膛中升起。 前世,就在梁鸣和宋梅结婚之际,父亲梁敏的糖厂前同事汪力开着嘉陵摩托车上门来,干了两件事。 一是,为了炫耀他下海经商两年半后,富足了起来,不仅买了摩托车,还在县城建了小洋楼,嘲讽父亲当初不跟着他一起辞职,成为第一批个体户。 二则是,为了给梁鸣的妹妹说一门亲事,对象是汪力的一个合作伙伴的傻子儿子。 当时,梁鸣为了和宋梅结婚,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父母还为此欠了不少外债。 汪力就乘机上门说亲,只要梁鸣父母同意让女儿梁静辍学,嫁给他合作伙伴的傻子儿子,对方愿意支付3888的彩礼。 这个彩礼数,在当时,算是极高的数目了。 梁敏和李兰还没有蠢到为了这高价彩礼,卖女儿的地步,于是拒绝了汪力。 没想到作为准大嫂的宋梅,却一直怂恿着梁鸣,促成这件事情。 梁鸣知道,宋梅是为了小姑子梁静那3888的彩礼钱,才这么积极。 但梁鸣也不傻,怎会逼着妹妹辍学,嫁给一个傻子,把她推入火坑,因此没有理会宋梅的怂恿。 为此,宋梅还跟梁鸣发了很大的一顿火,迎亲那天,各种给梁鸣难堪,还唆使弟弟宋强,跟梁鸣要高额的开门红包。 洞房的时候,更是直接把梁鸣赶出婚房,让梁鸣大冬天的,在婚房外,冻了一宿。 妹妹梁静看到大哥为了自己,这样被大嫂对待后,一个劲的道歉,怪自己害了他。 虽然这一世,梁鸣和宋梅退了婚,但一些历史小小变了样后,还是在发生。 “这一世,谁也别想怂恿我妹妹嫁给一个傻子!” 梁鸣的脸色一沉,低声呢喃道。 当即,他就推开院子门,走了进去。 院子中。 梁敏脸色有些阴沉的冲着汪力,道:“老汪,你带着白糖和水果来看望我,我很开心!” “但让我女儿嫁给你朋友的傻儿子,让我儿子娶你朋友的瘸腿女儿这事,别再说了。” “为什么?老敏,这换亲的买卖,你们家不亏啊。”汪力一脸认真,语气却带着一抹讥讽的说道: “我那朋友,这几年可赚了不少钱,县城头几个万元户里,就有他。” “他儿子女儿,虽然是有些缺陷,但你要换个角度想。” “他们家家大业大的,这钱迟早要留给他家傻儿子的,你女儿嫁过去,这钱,不就是你女儿的吗?” “还有你儿子,二十多岁了,也没个正经营生,要是娶了他的瘸腿女儿,当了入门女婿,不就能直接跟着我朋友做买卖了吗?” “你!”听到汪力这话,梁敏神情有些愤怒。 让他女儿嫁给一个傻子。 让他儿子去入赘,嫁给一个瘸腿姑娘。 这,是想让他家绝户啊! 这件事情要是做了,梁敏就算是死了,到了下面,也都被祖宗们吊起来打。 汪力看到梁敏这愤怒的模样,心里很是得意。 以前他在糖厂上班的时候,不管干什么,都被梁敏压一头。 辞职下海,做了点小买卖后,他赚了不少钱,见到终于有压梁敏一头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在厂子里威风八面又怎样,没有钱,你儿子连婚都结不起,只有瘸腿姑娘人家,才要你儿子! 你女儿,也只能嫁给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