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宫廷》 第1章 中原乱局 魏朝末年,灵帝昏庸,宦官专权,士族门阀林立,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不听中央号令。 长城之外,漠北戎狄一族虎视眈眈,窥伺中原。 灵帝崩,宦官集团立其弟萧烨即位,改元大兴,是为魏哀帝(追谥)。 萧烨意图复兴大魏,其联合晋州节度使刘敬堂,诛杀权宦,弹压士族,改革积弊,使大魏有中兴之象。 为防止戎狄一族攻入恒安城,萧烨命刘敬堂驻守尧关拱卫京都。 岂料,刘敬堂野心勃勃,其勾结漠北戎狄部族,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使戎狄族答应出兵助其攻入恒安城,企图架空皇帝,胁天子而令诸侯。 大兴三年,刘敬堂率兵攻入皇城,皇帝萧烨不堪受辱,自焚于焦芳殿,大魏皇室血脉皆被诛杀。 不过,市井传言在萧烨自焚当夜,他唯一的皇子在侍卫保护下逃出皇城,不知所踪。 萧烨死后,戎狄大汗完颜镇册封刘敬堂为中原天子,国号晋,改元神佑,是为儿皇帝。 江南五大节度使不承认晋朝,相继称帝称王。 刘敬堂即位后,昏庸残暴,耽于享乐,使得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 神佑五年,戎狄大汗完颜镇明白时机已到,其率二十万大军以燕云十六州为根据地,攻入中原,其兵锋所指,无不所向披靡,三个月攻入恒安城,可笑的是刘敬堂在戎狄大军攻城之前,忧惧而死。 完颜镇一时占据中原,于六月六日,在恒安城称帝,将国号改为夏,定年号武成,以恒安城为国都,企图一统天下。 可戎狄部族在中原只知道烧杀抢掠,搜获金银财宝,导致百姓民不聊生,中原各地兴起义军。 初始义军各自为政,被夏国军队各个击破。 乱世自有英雄而出,有一名叫高毅的人,统一了各处义军,自封燕王,因其姓高,百姓亦称高王。 燕王高毅统一义军后,训练军队,一改义军的草莽之气,使义军统一调度,更是多次击败夏军,之后燕王没有盲目的到处攻城掠地,而是养精蓄锐。 戎狄部族入主中原三年后的正月十六,燕王高毅突然率兵直指恒安城,行军速度之快,无人预料,短短两天便攻下尧关,兵临恒安城下。 围城三日,完颜镇明白大势已去,于是率军突围,携部众逃回燕云十六州。 …… 义军入恒安城。 “燕王万岁!高王万岁!” “燕王万岁!高王万岁!” 恒安城百姓受尽戎狄一族压迫,义军入城,百姓夹道欢迎。 入城军队整齐有序,为首的中年男子,便是燕王高毅,约有四十岁上下,骑着一匹黑色骏马,黒甲上沾着未干的血迹,腰佩长剑,相貌雄伟,目光如炬。 高毅之后紧跟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也骑着一匹骏马,肤色白皙,一身儒雅之气,身穿粗布麻衣,长相与高毅有三四分相似。 燕王高毅率军入驻皇城,进入正殿,他坐上了皇帝的龙椅,向众人问道“找到刘敬堂的陵墓了么。” 手下大将,常闵说道“找到了。” 高毅揉了揉额头,语气冰冷“掘墓鞭尸。” 闻言,旁边一个身着道袍,长相略显猥琐的中年人连忙劝阻道“大王,这有伤天和。” 高毅看着他,一阵威压扑面而来“还要我说第二遍么!” 见状,袁玄机不敢再言。 而一旁的常闵拱手说道“是,属下马上去办。” 待常闵走后,高毅看向袁玄机,沉声说道“这次你让我把完颜镇放走,不知道是不是放虎归山啊?” 袁玄机回答道“围师必阙,且戎狄部族气运未尽,国力未衰,此战我们胜在出其不意,如果我们真的擒住了或杀了完颜镇,他们一定会疯狂报复,而我义军立足未稳,无法与之长久对峙。” “袁先生,以你之见,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高毅问道。 袁玄机立刻拱手说道“燕王殿下应该即刻登基称帝,然后率兵平定中原,以防江南五国趁虚北上。” 高 毅说道“现在就称帝?” 袁玄机躬身说道“那漠北戎狄踏破中原欺我百姓,而燕王将他们逐出了中原,这是大功德,且燕王仁义之名已传遍四海。如此,登基称帝,乃天命人愿,中原各地也当望风而降。” 高毅沉思过后,说道“好,那就登基称帝。” 这时世子高晟走进大殿,见到周围大将都在,于是拱手行礼,说道“父王,城外的人来报,灵蕴她生了!” 高毅连忙走下来,激动的问道“男孩女孩?” 高晟笑着说道“是个男孩。” 高毅大喜,连声道“好,好!” 周围的义军将领和谋士们,都恭贺道“恭贺大王喜得王孙。” 高毅大笑,“好,好,晟儿,快带我去看看孩子。” 两人骑着马到了城外一个大军帐,在帐外,两人便听到了婴儿的哭泣声。 两人进入帐中,一阵血腥气扑面而来,大夫走过来向二人行礼后,说道“女子生产后血腥气重,两位还是不要过去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毅连忙问道“孩子怎么样,世子夫人怎么样?” 大夫说道“母子平安,里面有稳婆照看着。” 高毅笑着搓了搓手,“张大夫,我能看看孩子么?” 张陀说道“可以,不过……。” 高毅连忙问道“不过什么?” 张陀看了高毅一眼,说道“这个孩子似乎天生重瞳。” 一旁的高晟“天生重瞳!” 高毅急忙说道“快把孩子抱过来。” 不一会,一个稳婆抱着孩子走了过来。 高毅刚想要抱起孩子,又看到自己盔甲上的血迹,于是连忙卸掉盔甲,然后才轻轻抱起孩子。 襁褓中的婴儿长得很干净,肤色洁白如玉,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而且婴儿的每只眼睛里一大一小两个瞳孔连在一起,给人一种诡异神秘的感觉。 高晟好奇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真的是重瞳。” “目生重瞳,乃帝王之相啊。”高毅看着自己的孙子止不住的笑。 高晟笑了笑,没有接这句话。 高毅叹了一口气“此次行军我赌上了一切,本来以为能保住你媳妇的命已经是上天护佑了,没想到这个孩子能平安降生。” 高毅此次进军恒安城要的就是迅速和出其不意,他放弃了所有根据地,将所有军队都带上,直取恒安城,尽管高晟的媳妇已经快要临盆了,还是随军踏上了征途。 令人惊奇的是,婴儿看到高毅后,不再哭泣,反而是看着他笑。 高毅轻柔的摸了摸孩子的小脸,笑着对高晟说道“这个孩子能在战场上平安降生,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高家的福气,你以后要好好待他。” 高晟点了点头“是。” 高晟看着高毅“父亲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高毅抱着孩子走了两步,然后回过头看着高晟,笑着说“古人言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策,驭也,这个孩子就叫高策。你觉得怎么样?” “高策,好名字,我替策儿谢过父王赐名。”高晟行了一礼。 高毅把孩子递给了高晟“好了,我们父子就不要讲究这些了,你也好好抱抱你儿子吧。还有,一会去看一下你媳妇,她可是冒死给咱高家生了这个孩子,你可不能亏待她。” “是”高晟抱住孩子,郑重的点了点头。 对于高毅来说,高策的降生是他登基最好的贺礼。 依照计划,在当年二月初一,高毅于恒安城苍华山巅,祭天登基,立国大燕,建元武狩。 追封已故原配张氏为孝慈皇后,封高晟为太子,以恒安为临时国都。 高毅称帝后,命太子高晟监国,自己率兵征伐中原,一路势如破竹。 武狩二年,大燕一统中原。 喜欢大燕宫廷。 第2章 你给我站住! 自魏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大燕一统中原,长达数十年的战乱,使得中原民生凋敝,百业荒废。 自燕帝高毅一统中原之后,迁都东州,改东州为东京,自此偃兵息武,使中原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至武狩十六年,中原大定,燕国的崛起,使江南五国不敢北上,北夏的扩张也止步于燕云。 东京城,东宫,闲梦阁 一个俏丽的小侍女一脸无奈的喊着床上的少年“皇长孙殿下,小祖宗,您快醒醒啊,宫学要迟到了。” 床上的少年翻了个身子,不满的嘟囔着“干嘛呀,这才什么时辰,让我再睡会。” 见状,小侍女都要急哭了,“这都日上三竿了,你快醒醒吧,太子殿下可说了,今天您再不去宫学,他是要重重的责罚你的。” “烦死了,他要罚就罚,他还能打死自己的儿子啊。” 这时,一个穿着华贵的中年美妇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侍女。 美妇身段窈窕,面色如玉,肌肤赛雪,秀眸似秋水般温柔,时间没有夺去她的美貌,反而让她多了几分风韵。 小侍女见那美妇进殿,连忙行礼“奴婢参见太子妃。” 她就是高策的母亲,出身于江南吴越国,乃吴越王钱敦之女,钱灵蕴。 钱灵蕴摆了摆手,示意小侍女先下去,然后她坐在床边,轻轻的拍了拍床榻上正在酣睡少年,温柔的喊道“策儿,策儿,该起床了。” 高策知道是自己母亲来了,更加肆无忌惮,用孩子耍赖的语气说道“娘,好困啊,我真的不想起床。” 钱灵蕴对于这个儿子也是无可奈何,当年在军帐里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孩子,让她对高策非常溺爱,真的是放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钱灵蕴故作严厉的说道“你爹可快要下朝了,你今天再不去宫学,他就要来教训你了。” 高策坐起身看着母亲“那不是有娘么,娘,爹要打我的话,你可一定要护着我。” 话说,高策如今十六岁了,可能是因为生于皇家,从小锦衣玉食,如今已经是身高八尺(一米八左右),大部分继承了母亲的容貌,有些男生女相,但面部轮廓深邃透露出刚毅之感。 他的眼睛尤其漂亮,一双瑞凤眼,每个眼睛中都有一大一小两个瞳孔,看上去分外妖异,会使人忍不住的沉浸其中。 就在高策向母亲撒娇的时候,阁外传来了一阵愤怒声音。 “那个浑小子是不是还在睡觉!真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啊!” 听到这个声音,高策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钻到了母亲身后。 高晟拿着竹竿进入闲梦阁内,看着躲在钱灵蕴身后的高策,愤怒的喊道“你给我滚过来,别躲在你娘后面。” 当年跟随燕王策马入恒安城的年轻男子留起胡子,十六年的太子生涯,让高晟稳重成熟了许多,眉眼之间多了几分威严。 他平时在众臣面前总是温文敦厚、气定神闲的模样,但是如今面对自己的儿子,他却无法保持冷静。 高策伸出头,他知道高晟对自己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出来肯定要挨打。 钱灵蕴替自己儿子求情“夫君,你就放过策儿这一次吧。” 高晟拿着竹竿指向高策“不行,我们平日里就是太惯着他了,你让开,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高晟快速的跑到钱灵蕴身后,想要抓住高策,可是没想到高策更快,一溜烟跑出了房外。 父子二人开始了院内追逐,东宫的侍从、太监也不敢插手,却也是习以为常。 高晟一边追一边喊道“你这个逆子,给我站住!” 高策边跑边喊“你这是要打死我呀!小仗受,大仗走,我不能让您背负杀子的恶名。还有,我要是真有什么好歹,爷爷也不会放过你的。” 高晟被气笑了,“你别给我油嘴滑舌,你站住让我打两下就行。” 高策自然不能答应,于是父子继续进行追逐戏。 钱灵蕴站在闲梦阁门口,看着父子二人相互追逐,无奈的摇了摇头。 过 了好一会,高晟累的跑不动了,他坐在一旁的台阶上。 高策嬉皮笑脸的说道“爹,不打我了,早这样不就好了,你又追不上我,何必费劲呢。” 高晟顺了顺气“这次我一定要打你,你等我缓一会的。” “爹,没必要啊,那个宫学真没什么意思,再说了,宫学讲的东西我都会啊。” “你会个屁,你去上过几次宫学啊,去了也是到处惹祸,宫学里面的先生你都没认全吧。” “要不你考考我,不过如果我答上来的话,你就不许打我了,以后也不许逼我去宫学了。” 听高策这么说,高晟眼睛恶狠狠的看着高策,然后点了点头“好,好,我答应你,我就试试你有几斤几两。” 高策说道“我们先进屋,你不许打我。” 高晟点了点头“好好。” 两人进屋后,高晟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然后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高策,“既然你说你都会,就先背《大学·诚意》给我听一听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平日里不学无术的小祖宗要背书,闲梦阁的侍女都暗自竖起耳朵听着。 高策闭着眼睛陷入沉思。 见状,高晟盯着他说道“今天你要是背不出来,少不了一顿打。” 就在大家以为高策故弄玄虚的时候,高策睁开眼睛,然后出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高策背诵的滚瓜烂熟,像是温习过很多次,周围的人都很震惊。 高晟疑惑的看了高策一眼,然后又看向钱灵蕴“你教他的?” 世人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钱灵蕴不信此道,钱氏自幼聪慧明理,饱读诗书,十二岁时便是江南着名的才女了。 “我倒是想教他,这孩子也不愿意学啊。”高策能够如此熟练的背诵下来,钱灵蕴也感到很惊讶。 “你什么时候学的。”高晟疑惑的问道。 高策双手交叉合并,然后说道“这还要学么,我看一遍就会背了。” 见到高策如此嚣张,高晟就气不打一处来,拿起竹竿就要打他“你这个逆子,还挺得意啊。” 高策连忙躲到母亲身后,说道“爹,你言而无信,我都背诵上来了,你还打我,有你这样当爹的么。” 钱灵蕴连忙拦住夫君,“好了,策儿他也知道错了。” 说完,钱灵蕴连忙用眼神示意儿子认错。 高策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说道“爹,我错了。” 高晟拿着竹竿,愤怒的看着高策“你看看他那嚣张样,根本就是不知错,你别护着他,今天我一定要教训教训这个逆子。” 就在这时,一伙人走进院子,为首的是一个中年太监。 他看到眼前混乱的一幕也是愣了一下,旋即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情,然后躬身行礼“奴才拜见太子殿下,太子妃,皇长孙殿下” 来者正是燕帝高毅的贴身宦官——郑植。 高晟看到后,立马把手上的竹竿收了起来,迎了上去,笑着说道“郑公公怎么来了,是父皇他有什么吩咐?” 喜欢大燕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