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公子传奇》 第一章 泰宁朱府门庭赫 内有佳人志四方 【此章人物:1朱瑾——泰宁节度使2朱瓒——朱瑾长子3朱晟——朱瑾亚子4朱蝉玉——朱瑾长女5朱焕——朱瑾幼子6陶氏——朱瑾妻,朱瓒,朱晟,朱蝉玉的生母7齐氏——朱瑾妾室8徐灵芸——朱瑾妾室9静凝——齐氏婢女1o蝶萱——朱蝉玉婢女11齐克让——齐氏生父,原泰宁节度使12朱琼——朱瑾的兄长13薛灵芸——三国时期美人】ωww.xSZWω㈧.NēΤ 天下分崩,群雄割据,朱温在梁称帝,李存勖少年得志,杨渭也自立门户。跟这几位皆有恩怨的英雄人物,非朱瑾莫属。公元91o年,泰宁境内,快马飞驰而过,穿过街市,其实这样的年岁,街市上的人已经很少见了,多了分萧条的感觉。若是连朱瑾的大名不知道,实在是枉在泰宁呆了,泰宁便是这家的天下。 朱瑾这次回来,说要呆上几天,招待客人,命陶夫人着手准备。陶夫人是朱瑾的妻子,也是朱瓒,朱晟与朱蝉玉的母亲,年轻时也是闭月之貌,后来被朱瑾夺取。朱瓒是朱家长子,虽然脾性与朱瑾截然不同,朱晟脾性最像朱瑾,深受父亲器重。朱蝉玉是朱瑾唯一的女儿,没有惊世容貌,却有骇人之华,五岁之时便能作诗,家宴上,给朱瑾露了好大的脸,她聪慧內韧,善于察言观色,且倔强自持,悉心观望着墙外的世界,只是这才智却没能用上。朱瑾说过,太平是男人用刀马打出来的,女人家不要添乱。 朱瑾在家的日子是短暂的,对于蝉玉母女而言是期盼的,也是痛苦的。期盼的是夜夜相思终有所托,痛苦的是朱瑾的苛责与冷漠。 齐氏是朱瑾的妾室,在惠兰园吃斋念佛,朱瑾回来与否,她无关痛痒,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多年之前,朱瑾设计亲手赶走恩人齐克让,自己变成了兖州留后,又霸占了齐姨娘,从此让他们父女天各一方,不能相见。母亲曾对蝉玉提及此事,蝉玉先是一惊,后来不由得对齐姨娘多了几分怜悯,所以她常去惠兰园帮齐姨娘栽栽花, 弄弄草,抄写些经文。好在齐姨娘诸多年,有佛法相伴,倒看透红尘,朱瑾也根本不到惠兰园去自找不快,只当是多养了一张嘴。 陶氏的日子就过得委屈多了,朱瑾几乎是不操心家里的事情的,每逢战事,陶氏就要安排管家带着全府上下,追随朱瑾行军,之前还好一些,后来朱瑾又纳了徐氏。 徐氏的出身并不清楚,据说是打仗时从流民中捡回来的,初遇徐氏,众流民之中,一眼便瞧得见佳人绝代风华,自己精心调教的家妓也不及一二,带来跟前询问片刻,得知徐氏父母双亡,只知父姓,连名字都不曾有过,朱瑾听之,当即赐名灵芸,念其颇有薛灵芸神采。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那都不重要,一副光彩的皮相,朱瑾就可以给她任何身份,天下纷争,群雄割据,至少在泰宁,没人强过朱瑾。 陶氏常常跟蝉玉念叨:“这徐灵芸活脱脱就是个妖精”。确实是个磨人的妖精,可妖精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徐姨娘深知自己的宠爱不能长长久久,朱瑾一年半载回家一次,虽说再没纳妾,但难保外面没有女人,自己又没有靠山,陶氏暂时隐忍,与朱瑾却是患难夫妻,也有儿女可以依托,不多时,自己也会变成齐氏一般的可怜人,只有给朱家添个儿子才能母凭子贵,谋求个长久。于是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不到两年,就给朱瑾添了个儿子,取名朱焕。朱瑾已过不惑之年,此时喜得贵子,实在是上天的恩赐。朱瑾将徐氏母子捧在手掌心去疼爱,只要一回家,就听徐氏吹枕边风,说受了母亲白日里这样那样的委屈,要讨公道。 此次不过就是月例钱她不够用了,按规矩如果再另行支出要经过母亲的肯,可是徐姨娘花销无度,母亲与管家商议过后便拒绝了她,谁曾想徐姨娘把孩子抬了出来,说什么自己苦也就算了,不能苦了幺儿。再怎么样,管家也不愿招惹这样的麻烦,还得母亲出面,这一争执,徐氏更是有恃无恐,一点也不把母亲放在眼里,跋扈的不行。 朱瑾回家后,还没等众人坐稳,徐姨娘就抱着朱焕出来跪恩,大人哭,孩子也哭,一时间朱瑾倒是蒙了。“平日里,吃穿用度什么时候都不曾难为过姐姐,如今有了小儿,我们娘俩难免过得紧了些,更何况,小儿出世就没见过父亲两面,比不得瓒儿日夜追随身侧,姐姐作为嫡母不体恤也就罢了,何必跟个孩子过不去”徐姨娘跪完了母亲,又转向父亲“老爷,贱妾自知今日的福泽尽是大人所赐,可是大人却心怀天下,不能时时守护,若是这样就让幺儿从小受尽苦楚,还不如放我母子去死罢了”朱瑾自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虽然维护了母亲的颜面,斥责了徐姨娘的无理取闹,却也还是心疼不过自己的儿子,赏赐了朱焕。母亲没说什么,蝉玉心里都懂,却难得平静,只有到惠兰园去寻一丝心安。 齐姨娘平日里一身素衣,只有一个静凝侍奉身旁。齐姨娘举止皆是大家闺秀的风范,静凝年龄虽小,却也合了她这名字,寡淡的很。静凝虽是齐姨娘的婢女,却与姨娘相依为命,有母女的情意。与园外那些俗人相比,与墙外那些战火纷争相比,惠兰园,就是蝉玉的精神所托。 “否儿,看不惯外面的世界,就看圣贤的天地。”齐姨娘自顾自的修剪新春的花枝,抬头看一眼心事重重的蝉玉,虽不知生了什么,但她还是了解这孩子的脾性的,便使了个眼色,静凝进屋拿了一本圣贤书放在蝉玉手中,可她实在是看不下去。 “姨娘,有的时候气不过,我娘亲是不是太懦弱了”想了许久蝉玉缓缓的说“我不想成为她那样的女人”。静凝接过蝉玉手中的书,把书放回书案,齐姨娘放下手中的剪刀,打量着这个小丫头带着不合年纪的哀愁,想着当年自己也不过这样的年华,却毁在了朱瑾的手里。蝉玉把今日厅前之事说给齐姨娘听,静凝站在身后侍奉,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只不过自从徐氏进府,便少有安宁,以后的日子还很难说。 “老爷一向心狠手辣,天下人皆知,小姐你从小跟着少爷们读书,怎么还看不透呢”静凝端了杯热茶俸给蝉玉。蝉玉当然知道,五年前,梁帝朱温背信弃义进犯,叔父朱琼竟然投降了梁帝,父亲假意投降,要见叔父一面,亲手杀了叔父,把他的头颅扔到了城门下,以此击退梁帝。此事传的沸沸扬扬,哥哥总是给她与母亲写来家书,或多或少会说起一些外面的事,陶氏识字不多,糟心的事情,蝉玉便不念给她。可父亲终究是父亲,他负尽天下人,却不曾苛责几个儿女,大哥朱瓒懦弱可欺,父亲便将他时刻带在身边,教他带兵做人,二哥朱晟战功显赫,父亲的天地也都是二哥随之征战得来,是父亲的左膀右臂,弟弟朱焕更是备受宠爱,自己是朱家唯一的女儿,自小跟随哥哥读书识字,父亲残暴可无论她什么错误,都不曾被指责过自己半句,纵然他苛责母亲,那也只是他们夫妻的事。静凝的话说的不错,却也只是外人立场,蝉玉听了,心里依然不是滋味。 齐姨娘坐在蝉玉身边,握着她的手“你的父亲纵然有错,可也不应该由你去愁,你姑且想想自己,庙会的时候我听说人说起,你父亲现在腹背受敌,放出消息,为拉拢亲信广招贤婿,吴国党附子弟不过明日便会踏破门楣,你也是,平日里聪慧的很,如今怎么应了脸盘心宽了,想想与你有什么关系”。蝉玉摸摸自己的脸,也不是很大…… 从惠兰园回来,跟母亲请了安,蝉玉就早早躺下了,辗转反侧,不能成眠。母亲娘家失势,自己又是个女儿身,无论今后嫁给谁,无论拥有多少手腕,都左不过是过母亲这种日子,在四角墙里勾心斗角。母亲有的时候会对她讲,自古以来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更何况今生之人必定门当户对,只要朱家还在,断不会让你受了委屈,所以无需多想。可是父亲朱瑾残暴蛮横,大哥朱瓒懦弱,二哥朱晟脾性如父,乱世之中,朝代更迭尚且是家常便饭,朱家存亡只是朝夕之事,如今已经16岁,嫁人为期不远,如果想改变这一切,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逃。逃去哪,逃出去干什么,逃出去之后父亲将如何解决困境,蝉玉一无所知,她所生活的世界,只是她父亲朱瑾给她围起来的安逸牢笼。可是想法这种东西很奇怪,尽管蝉玉心知肚明,外面动荡不安,战火不断,害怕却还是想逃,宜早不宜迟,要尽早谋划…… 第二章 玄庚蝉玉初相见 女行千里母担忧 第二章 【本章主要注释:1蝶萱——朱蝉玉婢女2玄庚——俗名袁启雄,道人3镇州:赵国国都,今河北省正定市】 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想,半夜,蝉玉就开始收拾细软,惊醒了守夜的贴身丫头蝶萱,蝶萱揉揉眼睛,心想今日夫人命她去给小姐拿月例,只一会不见得功夫,从惠兰园回来的小姐变仿佛换了个人,奇奇怪怪的,晚饭都吃不下去。掌了灯慢悠悠的往这边走,边走边嘟囔,小姐大半夜不睡觉这是要干什么呢。蝉玉赶紧让她别声张,看见蝉玉这副要走的模样,蝶萱急的直要哭,非要一起走,蝉玉赶紧让她坐了下来,握着她的手“平日里,我待你如同亲妹,今日我要趁夜潜逃,外面不比家里,九死一生,我自顾不暇,实在带不了你,若他日我求的安稳,定想办法接你走,可是眼下若被人现,你必脱不了干系,父亲尚且能饶过我,可是要保你不死,只能受些委屈了。”等不得蝶萱拉扯,伸手用烛台将她打昏,绑了起来,希望母亲和齐姨娘可以保她一命,这一走,是断不能带着牵绊的。 换了男儿行头,蝉玉将手书偷偷放在齐姨娘的盆景之中,一些体己话也算是给母亲和齐姨娘的交代,路过母亲门口,叩了三个头,然后起身就着夜色,蝉玉离开了朱府。 东方初亮,蝉玉终于跑了出来,赶上了官道上的流民队伍,混杂其中各色人等,男女老幼,尽数伤悲,吴王不是刚刚大赦天下了吗,怎么吴国还有这么多流民,蝉玉不解,但是第一次出来,仍然兴奋的不能自持,周围的人还都以为这小伙子被逼疯了,了神经。可是这兴奋也有过劲儿的时候,等这精神头一过,困饿交加,实在难以言说,一夜未眠尚且不说,连夜走的急,没准备干粮,一兜的散碎银子却无处可花,周遭全是饥民,谁又能接济谁呢。 “前面这位小兄弟慢走。”后头有人呼喊,声音急促,全都是流民,纵使听见了又能怎样,难不成是喊自己,头一次出门,谁也不认识,明知道喊得不是自己,可是下意识还是想要回头看一看。赶巧,一只手竟搭上自己的左肩。眼前人唇红齿白,面如傅粉,像女人一样纤长的手指,搭在肩头免不得让蝉玉脸一红,浑身麻酥酥一下,平日里哥哥们虽生的标志,却没见过这么俊俏的少年郎,只是是个修道之人。 “贫道玄庚,见过这位小兄弟,相见即是缘分,敢问尊姓大名?”眼前人微微一笑,将手从蝉玉的肩上挪开,合手作揖,也算是客气了,可是这流民队伍可不是拜来拜去的地方。蝉玉第一次出门,不打算无事生非,这个道士来的蹊跷,她心生疑虑,若不是看他模样迷人眼,早就蛮力将他的手甩开了,既然他有心靠近,不如……坏主意涌上心头,蝉玉不禁心里想笑。 “我自知,你我并不相识,也不曾有过照面,这么多的人,先生为何偏偏喊我。”蝉玉拍了拍自己的肩,白了玄庚一眼,他竟也不生气,又是一笑,可让蝉玉好生气恼“你只管笑,问什么也不说,这般推脱,怎会有人与你称兄道弟。”蝉玉轻哼一声,假意扭头继续赶路,徒留玄庚站立风中,这么个斯文少年,既然自己送上门,调戏一番,也给旅途增添了不少趣味。 玄庚紧步相随,跟在蝉玉身后,伸出一只手臂拦住了蝉玉的去路:“此言差矣,我刚才问小兄弟姓甚名谁,你不是也把话岔开么,这样,你告诉我你叫什么,我告诉你我做什么,互不亏欠,如何?” 蝉玉心里默念,模样俊俏却是这样厚脸皮的人,这个道理要是不给他掰扯明白,他岂不是一直以为自己占着理了不成,一把拉下玄庚横在她身前的右臂:“是先生非要结识我,并非我执意主动拦着先生撕扯理论,我有心让你给个缘由,没成想你竟这般巧言令色,约摸大师不成,倒是神棍一个,既然如此,不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就此别过。”不给你扭送到官府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还这样不知深浅,要是我爹知道你这样纠缠我,怕是你整个道观都会不保,蝉玉心里如是想着。 蝉玉抱拳别过,玄庚这次倒是没追,缓缓说道,“姓朱,丙辰龙年生人”这家伙是怎么知道的,蝉玉一惊,停住了脚步,心想如果他是江湖骗子,那一定听到了什么消息,自己的身份也瞒不过,如果他是个世外高人,那更瞒不过了,不过也不尽然,年纪轻轻能有多少修为,更何况,梁帝朱温在位四年,吴国父亲与叔父多年的势力亲信广布,一个石头能打一片姓朱的,看自己的模样,也可以随口说出个差不多的年头来,也不对,越想越乱,干脆,少说话,多观察,这个小道士远没有他长的那般单纯。 “既然你都算的出,又何必问我姓名”想来自己也没什么用,父亲与朱温交手数余次,城池几经人手,如今虽说不是固若金汤,却让梁帝没了念头,更何况,梁帝上了年纪,享乐还享不过来,几个儿子都是虎狼之徒,外面还有李存勖与之周旋,已经够糟心的了,哪有时间来算计自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妮子,不管你玄庚是梁国什么人,又能如何。 “贫道诚心与小兄弟相交,必是有求于你,看破不说破,自是聪明人。”说着,玄庚又深鞠一躬,蝉玉把他扶起,还是有些不明白:“在下朱否,我这般年纪,还如此落魄,实在不知道能帮上你什么,不过今日既然受了你的礼,自然还是要问问的,倘若我能做到,定会相帮。” “前年游历之时,我受赵王王镕之恩,得以周全,近日,我夜观天象,白虹贯日,主北方,不出一年定有战事灾祸,说来所求之事也并非难事,只是我如今诸事缠身,多行不便,看朱兄所行向北,有句话请朱兄帮忙带去镇州,让赵王多加小心,切莫刚愎自用。”说着,玄庚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交给了蝉玉,拿在手间把玩:“这蒲纹,这质感,想必是秦汉的物件吧。”玄庚一笑,“朱兄好眼力,贫道没有看错人,确是汉朝古玉,也是赵王交于我的信物,请收好。” 蝉玉心里想着,此人能让赵王以古玉相托,定是不简单,可是信物……没听说赵王王镕有什么断袖之好啊,不过这样的俊俏模样,引得赵王倾心易志也不是不可能,天下哪年没有战事灾祸,偏偏一个赵王值得你这么千里传信……嗯……关系不一般,嗯,不一般。越想越远,免不得出了神。 玄庚打断了蝉玉的思绪:“奔波不易,我这有些干粮盘缠,朱兄拿好,也算是贫道的一片心意。天涯路远,终有尽时,一路保重,后会有期。” 自己只不过是随众前行,并无去处,玄庚来的蹊跷却没有恶意,不过也好,凡是总要有个开端。玄庚道了谢回身便走了,头也没回,风吹拂他的衣袖,映着朝阳甚是好看,蝉玉一个人愣愣的思索,江湖人都是这样洒脱的吗?回过神来,蝉玉把东西都贴身放好,向北行去,此地不是吃东西的好地方,饥民个个饿的眼绿光,恨不得人肉啃上两口,这时若是把干粮拿出来了,自己吃不着不说,惹多大的事儿还未可知,抓紧找个落脚的地方才是关键。 这边玄庚行过城门口,马车上下来一位素衣妇人,作揖见礼“多谢玄庚先生,我若亲自出面已然不妥,连夜请先生帮忙,也实在是放心不过,不知今日放她离开是对是错。”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齐姨娘,原来昨夜蝉玉将手书放于她的住处时,踩到了散落的枯枝,向来齐氏轻眠,看到书信更是心惊,原本告诉她不过是让她有所准备,没想到她竟逃走了,既然有心逃走,自知留她不住,便连夜出城请玄庚先生出面送她一程。 “哪里话,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师父欠朱夫人一个人情,我也有事相托,正无可信之人,方才我打量小姐面相,并非池中之物,自有神明庇护。”玄庚与齐氏又寒暄了一会,各分东西了。 蝉玉饿了,便摸摸干粮,活脱脱一招望梅止渴,实在忍不住低头看看,猛地现,那上面秀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刺绣,定是出自齐姨娘之手,一阵酸意涌上心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连表情都戛然而止,仅有眼泪不争气地竞相跳出眼眶,姨娘费心替自己准备,日后想也必会维护母亲的吧。 不过好在蝉玉也知道接下来要去哪——赵国镇州。 第三章 初闻家中遭变故 蝉玉子臣见赵王 【本章主要注释:1王镕——赵国国主2庞师古——梁国将领3李亚子——晋王李存勖,字亚子4郭安时——郭崇韬,字安时,晋国将领5郭子臣——郭崇韬第五子】 蝉玉就近找了驿站,买了匹马,走走停停,心里揣着玄庚的事儿不敢耽搁,却也不能可惜了路过的景致,个把月也算是到了。 断不能就这么随意的见了赵王,虽说自己隐藏身份,却也不能失了脸面,便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好好休整了一下自己仪容。走到客栈楼下唤来店小二,点了壶茶,歇息一番,四周环看,想来赵国这几年确实不错,比起别的地方饥民遍野,这里已然是安定之所了,看来王镕也并不像外人所说的那样昏庸无道。隔壁桌上的两人轻声细语,越是听不清,蝉玉这心里越是想探个究竟,椅子向右边蹭了蹭,也好歹能听个一二。 “听说了吗,朱瓒朱晟投靠了庞师古,整个兖州瞬间沦陷,然后连失几州,朱瑾已经被逼到了淮南了,要不是有吴王接济。还不知道怎样呢。”一人边喝酒,便说道。另一个人也叹口气,饮了一杯说:“世态炎凉,见怪不怪了,只要赵国还在,你我何愁其他。” “朱瑾?!你们说的是泰宁朱瑾?!”蝉玉坐不住,也忍不住了,一定要问个清楚。那人也搭腔道:“天下还有几个朱瑾,这小子莫不是失心疯了,真是……” 两人一笑,可蝉玉的双脚再也支撑不住,狠狠地跌坐在了椅子上,失心疯?可不就是失心疯了。自己才走了没多长,家中竟然生这样的变故,是否与自己出走有关,没能让父亲得到姻亲的支持,惨败庞师古,兄长们的倒戈一定是有隐情的吧。今日所听之事,蝉玉全然不敢相信,两眼直,头脑一片空白。天下人谁都可以出卖父亲,却怎么能是他们呢。血浓于水,纵然江山多变,难道真会使人这般红了眼,等见到赵王,交代完玄庚的事,一定要去梁国找到瓒、晟二人问个究竟。小說中文網 茶是没心思喝不下去了,从客栈出来,蝉玉感觉自己两腿飘轻,脑袋却沉的要命。赵国虽好,却也不能耽搁,事不宜迟,得抓紧去面见赵王才是。将玉佩交于官士,蝉玉立于宫门前等候召唤。 “官爷请留步。”远处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蝉玉回头望了一眼,只见一架马车缓缓停下,车上下来一个小孩子,年纪不大,十一二岁的模样,向来书童是从小伴读的同伴,难不成马车里的也是个少年?小书童走过来:“我家公子求见赵王,信物在此,麻烦官爷了。”说着也拿出一块玉佩,还放了些银子于那官士,官士接了银子,高高兴兴的进去禀报。小孩子也走回到马车边,留下蝉玉一个人站在车前,蝉玉回头偷偷地瞄了几眼,小小年纪竟然这般市侩,难不成是车里人教的?什么公子,必是顽固子弟,净是教孩子坏习气。还没露面,蝉玉就厌恶极了车里的人。不过这赵王也是奇怪,逢人便送玉佩,真怀疑是贩玉出身了。 车笭掀开,下来一位年轻人,靛色绸缎,幞头束,眉宇之间透露着英气。蝉玉心想这必也是个如同玄庚一样的洒脱之人吧。 正在此时官士恰好回来,作揖说道:“二位,赵王有请。”便回身带路。 年轻人向蝉玉抛了个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是他预料之中的,让蝉玉很不痛快,但抛开偏见,他的笑容倒甚是美妙,不是玄庚那种的微笑,而是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两颗豹牙露出来显得格外俏皮可爱。 两人徒步跟随官士进了宫门,又随着领路的小公公绕过宫苑觐见赵王,头一次见识这样的场面,蝉玉虽然刻意抑制,心还是快蹦到了嗓子眼,身旁的少年倒是走的轻快。不一会便入了大殿,殿上正坐一人,不是旁人,就是王镕。 少年见礼,蝉玉楞了一下,赶紧照做,也好突然来了这么个人,否则自己真是要失了规矩,丢了玄庚的颜面。 “贤侄免礼,不知郭安时这次遣你前来,所为何事啊?”贤侄?肯定不是在叫自己,光叫那“小豹牙”免礼,那自己呢,蝉玉一时不知是该继续跪着还是起身,上下乱了分寸,王镕见了倒是笑了起来:“倒是将你忘了,我真是糊涂咯,你也起来吧。”蝉玉心里觉得些许委屈,这么大个人却看不见……身旁的“小豹牙”也噗呲乐了,又憋了回去,清了清嗓子回赵王的话。 “之臣此次前来,一是替家父拜访赵王,这二,自然是修赵晋之好。”“小豹牙”说完这话,王镕的面色骤然变得凝重了:“贤侄,并非我不给你父亲面子,只是你也知道,我已然和朱温皆为姻亲了,之前与你父子交往过深,已经让梁帝的脸色很难看了,此番若是再与晋国暗中交好,只怕……” “小豹牙”也不急,就像早知会是这样:“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也好,何时赵王想通了,晋王与我父愿助您一臂之力。”赵王思索片刻,“你父亲的手书我收到了,晋王的心意我也领会了,只是我不想卷入梁晋之争,李亚子少年壮志,更有你安时与贤侄这样的人才为之筹谋,何必把本王推到浪尖上。”赵王叹了一口气,仿佛怕听“小豹牙”继续游说一样,这时倒是想起了蝉玉,“诶?少年,你持玄庚之玉见我,所为何事啊?” 蝉玉途中想过了一万次面见赵王时应该如何说,可是如今怕也是没有用了,只得给自己鼓了一口气:“回赵王,我受玄庚先生所托,带给您一句话。” “哦?什么话。”赵王皱了皱眉。 “玄庚先生请赵王务必多加小心,切莫刚愎自用。”本来蝉玉只是带句话,说的有底气也是正常,可是让“小豹牙”的事一掺和,自己仿佛成了他的帮凶,不痛快,太不痛快了,这一路就没做别的,全都是不痛快。 赵王许是实在不愿意听下去了,赶紧使了个眼色,手下人也是机灵,立马便寻了个由头,将蝉玉和少年交由手下安排歇息,自己则“忙大事”去了。 “你是玄庚何人?”“小豹牙”边喝茶边缓缓问道。 这句话还真把蝉玉问住了,是他什么人,只有一面之缘,算是什么人。“一面之缘的故人,怎么,你也认得玄庚?你是何人,玄庚又是你什么人?”蝉玉反问道。 嗯……“小豹牙”想了想:“这样,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下代州郭子臣,你呢?” “在下姓朱,单名一个否字。梁人。”蝉玉心想实话实说肯定是不行了,不如说是梁人,看他如何应对。没曾想,郭子臣竟然噗呲一声又笑了,“有意思,有意思……”说罢拂了拂衣袖,起身向园中走去,书童相随,留下蝉玉一个人:“喂,你还没说玄庚是你什么人呢?”蝉玉起身喊道。 郭子臣又笑了一声,边走边大声回道:“媒人!”蝉玉不解,这一路遇见的,尽是些莫名其妙的爱笑人…… 第四章 蝉玉子臣同一路 青梅竹马少年时 【本章主要注释:1康延孝——后唐将领2清一先生——玄庚师父3郭子荣——郭崇韬次子】 在赵王的宫墙里呆了几天,蝉玉一直心不在焉,想着家里的事,也奇怪,这几天都没有见过郭子臣,总感觉那双凤眼似曾相识,他去哪了呢,或不是早就走了吧,算了,想那小子做什么,自己也该向赵王告辞了。 赵王赐还了玉佩,蝉玉走出了宫门,熟悉的马车停在宫门前,郭子臣立于车前,宛如玉人,这次倒是没笑。 “朱小姐,我家公子等您好久了,请。”小书童走过来对蝉玉讲。什么?!他竟然知道了,蝉玉心里一惊,脚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跟随走了过来。 “上车吧,一路。”郭子臣先上了车,小书童又向鞠了一躬:“请。”蝉玉也想知道个究竟,“你知道我去哪里,就一路?”郭子臣看了她一眼,“妇唱夫随,不就一路了?”妇唱夫随?!开什么玩笑。 “你这个人,咱们连萍水相逢都算不上,此番情景是要赖上我了?”蝉玉又气又恼,凭空出来个认亲的,纵使他是人中龙凤也不能这样不讲道理。 “你说对了……”郭子臣沉沉地说着,又看了看蝉玉佩戴项前隐隐露出的玉蝉,心思已经飘到了十年之前,那时候自己才十二三岁……小說中文網 郭崇韬与康延孝征战在外,有一江湖术士路过郭府,见到郭子臣便大喊:“此子凤目豹齿,必带灭门之灾,不祥,不祥啊!”说完便逃跑了,此事如鲠在喉,郭家上下都难以平静。二姨娘授意二哥子荣,把自己带到了边地听天由命,以免殃及全家。恰好遇见玄庚师徒游历至此,玄庚的师父清一先生看了看这个孩子:“都是命数啊,逃不过的,我先带你玩一阵好不好,等你父亲来寻你。”于是带着郭子臣到了兖州。早年间清一先生受齐克让款待,此次也想将郭子臣托付于齐家几日,结果齐府却换了门楣,掐指一算,原来是朱瑾刚刚当家了。命运就是无数巧合,齐氏赶庙会上香,从后门出,行至前街,远望清一先生背影,心弦一动却不敢贸然相认,试探地向前问了一步:“清一先生?”清一先生回身也是一愣,然后回过神来:“此时该唤您朱夫人了。” 齐氏苦笑:“想来您也算得到,很多事,我无能为力。” “有一件事算是我向夫人求个人情,这个孩子交给您几日,等过些日子,我师徒二人再来带他走。”伸手想牵郭子臣,却不曾料到连玄庚也不见了,这两个贪玩的孩子……不一会这两个孩子手拉手蹦过来,开心的不得了,郭子臣倒是没什么,玄庚一见了师傅,立刻收起了笑脸,低下了头,好像做错了事。清一先生叹了口气,摇摇头,将子臣交给了齐氏,“这顽皮的孩子便麻烦你几日了。” 朱瑾常年不在,也是无妨,可是多了个孩子这事却瞒不过陶氏,更瞒不过从小顽皮的蝉玉。蝉玉欢喜的很,陶氏也不说什么了,有个玩伴,女儿也开心。子臣比蝉玉大上六七岁,经常给他讲外面的事情,蝉玉喜欢听。 “你为什么一直佩戴一枚玉蝉啊?”子臣问蝉玉。 蝉玉年纪还小,也说不清个所以然:“嗯……嗯……可能是因为我叫蝉玉。” “那你,为什么叫蝉玉啊?”子臣又问。 蝉玉挠挠头,也蒙了:“嗯……我也不知道,爹娘取什么我便叫什么咯。” “我告诉你为什么,你要不要听?”子臣向蝉玉挑了挑眉,暗暗一笑,蝉玉眨着大眼睛看着他点点头。 “因为你,长得就像这个笨蝉,丑笨丑笨的。哈哈哈哈……”子臣说完便跑,蝉玉就在后面追,两个人又能打闹一整天。 子臣时常偷偷拽蝉玉的小辫子,给这个小丫头气的直跳脚,蝉玉也会把水偷偷倒在子臣的被褥上,当着齐姨娘和陶氏的面笑话他,还有扮家家的游戏,子臣是相公,蝉玉是娘子……子臣从不曾有过玩伴,这半年,让他过足了欢乐。后来郭崇韬听说儿子被人送走了,勃然大怒,派人四下寻找,清一先生与玄庚回来,将子臣从蝉玉身边带走了。还记得那时,小蝉玉哭的梨花带雨求哥哥不要走,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时隔十年,思绪拉扯回来,眼前蝉玉已然不记得当时的事了,却在子臣心中种下了情根。 “你……为什么叫蝉玉?”郭子臣望向蝉玉,眼神凝重。蝉玉倒是一直看着窗外的景色,没注意子臣的款款情深,“嗯?你说什么,我没听清……”,蝉玉回过头讪讪的说道。 “我问你,你,为什么叫蝉玉?”郭子臣神情不变,这次看的蝉玉头皮麻,好像要把人吃的似的,蝉玉咽了一口吐沫:“我这一路遇的高人太多,你,你能告诉我,你怎么知道我叫蝉玉的吗?” “我只问你,你,为什么叫蝉玉?”同样的话,同样的神情问了第三遍,虽然没有怒气,但却步步紧逼,看来不回答这个问题,他应该是不会说别的什么了。 “嗯……我也不知道,父母取什么便是什么咯……”蝉玉心想这个人真是奇怪,却又觉得这个问题似曾相识。 强忍住泪水,子臣心知肚明,哽咽了喉咙,暗暗想道,“是她,不是她还能是谁……蝉玉,这次我寻到了你,便再不离开你了……” 蝉玉突然想起了点什么事一样大喊:“停停停,等一下,才想起来,你这马车怎么走了呢,还没问我去哪呢啊。” “你不是梁人么,当然去梁国,不是么?”子臣望向窗外,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蝉玉看看子臣,他竟然又说对了,自己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他,可这个人怪的要命,开心起来,笑的春暖花开,倔起来,也真是拿他不住。既然如此也不急于一时。不过他这侧脸……也是一道风景啊…… “在看什么?”自己还犯着花痴,子臣一问,倒是蝉玉小脸一红,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没想到他竟凑过来:“是不是在看我?看我就直说,反正我是你相公。” 蝉玉心想,这都哪跟哪啊,什么相公娘子的……看你却是不错,长得英俊倒也是事实,可,哪有你这么自恋的……不行,得想办法压压你的气焰…… “看着你吧,是真,只是我在想,还是玄庚先生清秀的让人思慕,甚至,让人嫉妒……”蝉玉把手托在下巴上,眼睛咪咪着念叨着。 “你若真是思慕玄庚,就把心思收收吧,他啊,眼里是不会有你的。”玄庚也故意望向窗外,漫不经心的回答蝉玉。 “为什么啊?!”蝉玉不解,虽说自己对玄庚先生没那份心思,可是既然话赶话到这了,不问问玄庚先生有什么猫腻也不正常,再说自己早就怀疑他是个断袖……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子臣又挑了挑眉,蝉玉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 “因为你丑笨丑笨的!”子臣哈哈大笑,给蝉玉气的够呛,扭过身去,不再理他。子臣顺势将蝉玉一把夺入怀中:“只有我,可以喜欢你。” 这突出其来的揩油,倒是蝉玉意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