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春山》 第175章 一切都好 下面的士兵不清楚上面的动向,但是云棠和闻彻自然知道吴先生的打算。 那边是等到宜州城附近的地方安稳了,便直接向南进发。 这条路,头一个拦路虎便是锦昌总兵谢茂。 北地太大了,宜州城又算是其中相当靠北的地界,北地的总兵谢茂驻扎在锦昌,其位置在宜州城的南边,两地相距五百里左右,不算近,但是也不算远。 宜州城之前被反王盯上,这样的事情,谢茂绝对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来,想必这也是朝廷的意思。 毕竟南边的钟承尚且没有安稳下来,其他几个地方的总兵按兵不动也是理所当然。 这样的关头上,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上上之选。 但是其实对于反王这样的小角色,谢茂要是真的想管上一管,随便派出来个千户带点人来就足够了,一来一回甚至不会惊动任何人。 可是他偏偏就是一直都没有动静,这也是为什么吴睿广决定直接跳过县城,直达宜州城。 闻彻看着面前的小妻子,道:“之前咱们只有几百个人的时候,你就已经觉得人很多了。” 云棠看他一眼,知道他的未尽之言。 之前觉得几百人便是相当扎眼了,然而现在宜州城的营帐内,已有将近四万人。 那几乎是囊括了宜州城下辖的所有县镇村的、愿意来跟随大军的青壮。 “总是要往前走的,自然是人越多越好。” 她手里有大军的军饷支出等各项花销,心里清楚,就算再来四万人也是够花的。 闻彻道:“一定会有的。” 路安县的百姓从前只是听说宜州城吴先生是如何善待百姓的,到了如今,闻恒分地、惩治恶霸,已经充分给这里的百姓展现了吴先生对于无辜百姓的态度。 所以,一定会有人想要继续追随大军。 县衙内,闻恒和戚婧霜已经收到了闻彻云棠两人进城的消息,两人不约而同地迎到了县衙的门口。 刚刚站定不久,闻彻和云棠就拐进了这条街。 云棠一眼就看到了县衙门口的戚婧霜。 白生生的一张俏脸,是任何的粗布简衣都遮掩不住的。 嗯,没瘦,看着精神也尚好。 闻恒率先迎上去,没管亲哥,他抬手给亲嫂子牵马了。 “三嫂连骑马都学会了,厉害!” 云棠也上下看了看闻恒,看他虽然瘦了些,但是身板却是更加精壮了。 “娘还担心四弟在这边受欺负,我看四弟生龙活虎,娘也能放心了。” 下了马,留他们两兄弟说话,云棠和戚婧霜一同进门。 戚婧霜看着云棠被吹红的鼻头,低声问道:“这一路可冷?” 她最近一直都只待在县衙里,没挨着冻,但是也能想象云棠来这里的一路定然也是不舒坦的。 云棠弯了弯眼睛,道:“不冷。” 回答完不等戚婧霜再说话,云棠回问道:“在这边吃睡可好?” 吃睡都是闻恒操办的,她问这话,自然也是在问闻恒这段时间对她如何。 戚婧霜想起那人总是按时按点地盯着她吃饭,顿了顿,道:“一切都好。” 第176章 八千人 天气太过寒冷,青枣自然是没有摘成的,但是闻彻买来了一坛子醉枣。 醉枣是用酒来做的,既有枣子的清甜,也有淡淡的酒香,云棠吃起来就没完,闻彻这个掏钱买来的人,还得每天盯着她,不许她多吃。 来都来了,两人自然不会只来吃个枣。 闻彻和闻恒分别带人去路安县下面的各个村镇征兵,每日早出晚归。 戚婧霜想要给云棠描述一下路安县各个方面的财政情况,以及这里需要多少人治理才最合适。 云棠倒是很想听,但是也不知道这县城的那些大户之家是怎么知道她和闻彻来了路安县,总之,这几天,来县衙的人就没少过。 而云棠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县城,便也没有拒绝这些人的拜访。 又是送走一波人,云棠疲累地松了一口气。 戚婧霜递给她一杯大麦茶,道:“能看出来,你处理这样的场面越发游刃有余了。” 云棠本就聪慧,这是戚婧霜早就知道的事实,但是前十几年的见识毕竟太过狭隘,所以云棠能到达现在的能力水平,是个惊人的事实。 云棠笑笑,道:“祖母言传身教,见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而且在宜州城的时候,那些大户人家可比现在路安县县城这些人派头要大,云棠经历过那些人,现在接待这些人自然绰绰有余。 不过累也是真累。 两日后,闻彻和闻恒算是走完了路安县下面的所有村镇,一共征到了八千兵力。 云棠拿到新兵花名册的时候,面上的震惊几乎掩饰不住。 三天多一点,两人竟然征到了八千兵,还都是青壮。 云棠不会因为宜州城已经有了四万人就瞧不起八千这个数量。 云棠跟在闻震身边的时候,常常听老爷子说道:“吴先生虽然志向在南,但是如今我们从北地起兵,那么从北地一路跟随我们的,才能称为亲兵。” 所以,这些亲兵,在精不再多。 闻恒得意地说:“三嫂回去和吴先生报备,宜州城只需要准备四成的军饷便好,剩下的,路安县能够自给自足。” 他有信心,能带好这支队伍。 云棠没听懂他的意思,于是问旁边的闻彻。 “什么意思,这些人我们不带回宜州城吗?” 闻彻道:“只带回去三千人,剩下的五千人,除了四弟在这边守着,我会请吴先生再派来两人。” 路安县现在已经是吴先生的领地了,那么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自然是要有兵驻守,省得再出现一个反王,徒增麻烦。 临走前,闻彻嘱咐亲弟弟,道:“要尽快选出能担任百户的人选,这样等到我们往南走的时候,这里才能不生乱。” 没多长时间了,现在快要十二月份了,等到过了年,进了二月,大军肯定就要离开北地,到时候,像是路安县,或者是宜州城,定然是要留人驻守的,人数不会太多,所以守将的人选便格外重要。 云棠也在一边与戚婧霜告别,两个姑娘可说的话自然更多,但是时辰已然不早了。 云棠只捡重要的来说,道:“四弟若有冒犯到你的地方,只管差人去宜州城。” 第177章 城门迎接 回程的路上,闻彻和云棠打头,剩下的三千人跟在后面。 其中就有胆子大的来搭话。 “闻将军,我们都好奇,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是啊,这路还得走一阵子呢,您给我们说说吧!” …… 云棠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看着闻彻,像是也很是好奇这些问题。 云棠其实还注意到,也有不少视线是放在她身上的。 她能理解,估计是都不知道她的身份,所以看到一个姑娘家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领路,谈不上不服,但是肯定是有好奇在的。 不过他们不问,云棠也不会主动去说。 她负责的地方属于后勤了,估计以后慢慢就认识了。 闻彻性子冷,平时话也少,但是面对新兵提出的问题,却是知无不言。 于是他给这些新兵们喂了一颗定心丸。 “我不是将军,现在任职千户,再者,吴先生的名声想必已经传到了路安县,放心,你们听到的都是事实。” 足以养家糊口的军饷、灵活的军职变动定则、严苛但不欺压底层新兵的军规…… 这些看似在朝廷正规军中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宜州城的大军内,皆可实现。 又走了一段路,终于还是有人憋不住,撺掇着一帮人开始打探云棠的身份。 没什么不能说的,云棠大大方方笑道:“给大家伙发军饷的!” 她说完,后面跟着的新兵也都笑了。 真是没想到,吴军中还有女人任职,手里还管着军饷这么重要的事情。 云棠长得实在是面嫩,哪怕是已经成亲一年了,但是丝毫看不出为了小家忙碌操心的样子,起码落在不知情的新兵眼里,这位云里知就是个年轻爱笑的姑娘家。 新兵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壮,年纪普遍都不大,于是就有人大着胆子说道:“云里知可有婚配?” 猝不及防,云棠有点被问懵了。 她下意识看向身侧的闻彻。 后面的新兵都等着云棠的答复呢,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她的动作。 闻彻什么都没说,但是就那么不轻不重地往后面看了一眼,新兵们就全都明白了。 敢情这闻千户和云里知,人家是小两口啊。 宜州城,因为闻彻提前让人送了信,所以吴睿广直接就等在了南城门口。 八千新兵!也等于是八千亲兵!吴睿广心里相当满意。 闻家一家人都是他的贵人。 吴睿广和闻震站在最前面,范哲守着吴睿广,后面是洪承和关奇,他们两个的所属营帐最近,所以一同在这里迎接那三千新兵。 闻彻和云棠带着人到城门口的时候,看到吴睿广都不意外,身后的那三千人也没什么反应。 等到闻彻和云棠拜见完吴先生之后,他们才后知后觉,原来这个身上略带一些文人气质的青年,就是吴先生。 机灵地立刻行礼参拜,反应慢一些的也都赶紧跟着行礼。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意想不到。 如今的宜州城和路安县的领主,竟然会等在城门口,为的就是专门迎接他们这些新兵。 第178章 不会久留 自古以来,进入行伍之人,若是没有拼出相应的功绩,其实是非常不被人看重的。 若是遇上爱兵护兵的好将领还好一些,若是遇到只管把底层士兵当做自己向上攀爬的筹码的将领,那士兵们过得自然就是苦不堪言。 对于路安县这些新加入吴军的新兵来说,即便是他们听说过吴睿广的贤明和入主宜州城的诸多善举,可是也都清楚自己是来自路安县这个地方的。 反王的事情虽然已经事毕,涉事人等不是降了吴军就是已死,已无后患,但是难保宜州城的这些兵将不会对他们这些来自路安县的人心存怨言。 是以,他们在决定加入吴军的时候,最大的期盼不过就是不被歧视,不被区别对待。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吴先生会来城门来接他们。 这岂止不会区别对待,甚至是明晃晃地告诉所有人,新兵也同样被最高将领看重。 无形之中,转眼之间。 云棠站在一边,她都能看到这些新兵眼里的激动和动容。 吴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只在见面的第一天,就让这些新兵更加地对他死心塌地。 如此一来,云棠再想到他超群的箭术和身份,真是注定是一个将领、领头人。 —— 三千人,被打乱分区了除了闻彻、洪承和关奇以外的其他千户手底下,且有的练了。 安置好了这三千人,闻彻云棠跟着吴睿广和闻震回了知府府邸。 说起来,这府里也只是用于吴睿广和闻震两人讨论军事问题,剩下的云棠和樊阳朔等人,都是在另一个衙署来做的。 不过云棠来这府邸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进了门,闻彻简单汇报了路安县的情况,着重讲了百姓的现状。 “……日子是难,但是好在还没被反王侵蚀地太过分,只要环境安稳下来了,百姓自然能缓过来。” 他在征兵的途中,也再三确认了,百姓们手中有勉强够吃的粮食和明年的粮种。 这便够了。 吴睿广点头,道:“如此便好,省了我们很多事。” 若非如此,吴军绝不可能对着路安县的百姓见死不救,但是这样一来,肯定就得拖上不少时间。 现在这样就很好,百姓能自给自足,大军只要稳住安稳的局面,便足够了。 吴睿广又看向闻震。 闻震了然地说道:“您放心,末将会尽快选出人选,省得老四那小子压不住那五千人。” 更重要的是,要尽快筛选出能在大军走后,依然能压住局面的人。 闻彻和云棠临走前,吴睿广说道:“该预备的预备起来,我们在宜州城也不会久留了。” 云棠心里有数,且早就开始盘算物资军需了。 至于闻彻这里,吴睿广有要事要交给他办。 那批由何家人经手,最终出现在他面前的梅花枪,即便在剿灭反王一事上没用上,可是这梅花枪背后到底还有多少需要去挖掘的东西,吴睿广必须要查清楚。 闻彻心思缜密,把这件事交给他去查,吴睿广最放心。 第179章 自我修养 闻彻领了任务,但是还是跟着云棠一起回了闻家,见见家人。 两人深知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难走,可能与家人见面团聚的时间也会慢慢减少,所以现在即便是什么都没多说,但是行动上总会多往家里跑。 回闻家的路上,两人没有骑马,选择走路回来。 距离剿灭反王已经有不少时日了,如今亲身走在宜州城的大街上,云棠越发能体会到,宜州城到底是个城池。 现在虽然还没有恢复到最繁华鼎盛的境况,可是街上往来的百姓、街道两边售卖东西的小商贩,以及吴先生安排的巡逻队,都共同存在于一条条街道上,昭示着这个北地城池在慢慢恢复生命力。 “从前没来过宜州城,这次刚来的时候,唯一只觉得城里很大,但是一点都没感觉到有多繁华,心想这城里也不过如此,直到如今,才知道一座真正的城池,的确是超越了下面县镇太多太多。” 云棠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周围往来的人群,这是在镇上体会不到的热闹。 有骡车靠近,闻彻抬手护住她后腰,带着她往路边靠了靠,回应道:“城里的地盘大,所以人会多,人一多,自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商贩也多,如此一来,自然是越来越热闹的。” “对,而且像我们家这样的情况,便是顺其自然来到了城里。” 在大军里,除了真刀实枪地教授将士武艺,其他的,云棠其实都会了解一些。 比如在上次的军职授予完毕之后,有不少的百户、甚至是普通士兵都把家人接到了城里。 当然,这都是家庭成员人数较少的,所以家里人也愿意跟着进城,离着儿郎们近一些。 所以只单单是大军,就给宜州城带来了不少人口。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家里走着。 快到琥珀巷子的时候,云棠见到巷子口摆了几个小摊,新鲜出炉的肉包子香气扑鼻。 她还没说话呢,闻彻看了一眼她,像是猜到她在想什么,直接就上前买了十个。 云棠笑,道:“你怎么知道我想买?” 这人的观察力一绝,反正云棠自认为没什么事情能瞒得住闻彻。 进了巷子,闻彻一手提着包子,一手牵她,道:“可能是你男人的自我修养好。” 所以总是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妻子的想法。 听见这话,云棠立刻看向周围,发现没什么人,这才放下心来。 她轻轻扯了一下手,道:“是不是口无遮拦!” 闻彻无声笑了一下。 进了家门,严氏第一时间闻见了包子的味道。 出来一看,果然是肉包子! 孔氏任由她去分,自己则是好好看了看孙子和孙媳妇。 老太太握着云棠的手,道:“定是冻着了,这大冷天,就不该让你和老三跑一趟路安县。” 云棠哭笑不得。 饭后,云棠陪着陶氏回了她的屋子,简单说了闻恒的现状。 陶氏在人多的时候话很少,但是云棠知道,她作为母亲,定然也是惦记着儿子的。 第180章 吃醋 “四弟眼看着就成熟了不少,处理事情很有条理,而且看着更高更壮了。” 云棠说的都是实话,而且闻恒的进步,确实让她吃惊。 明明在密阳村的时候,还是一个少年人的样子,现在竟然也能自己去处理一个县的大小事务了。 别的不说,只说跟着回宜州城的这三千人,能够不出一点异心,这就代表闻恒在路安县一定是做了不少的努力的。 陶氏听得眉开眼笑,直道那就好那就好。 她虽然想儿子,但是能听到他现在如此争气,心里更是熨帖。 陶氏抚着云棠的手,道:“闻家的儿郎们都随了老爷子,渴望建功立业,现在能有这个机会,他们自己只要能抓住,娘家高兴。” 云棠眼里露出钦佩。 要知道,闻彻的爹就是死于战事,可是在经历丧夫的痛苦之后,陶氏依然能够做到不阻止两个儿子上战场的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了。 “夫君和四弟能有这样的心智和品格,娘功不可没。” 陶氏听着儿媳妇的话,脸都红了。 “娘可不懂这些,但是你们祖父是个能人,娘就知道,凡事多听老爷子的准没错。” 云棠失笑。 不过,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心里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愿意去听取别人的话,这就已经胜过大部分人了。 说罢这些,陶氏忍不住打听闻恒和戚婧霜的现状。 “老四,他没冒犯戚姑娘吧?” 儿子的人品,陶氏自然是信得过的,但是涉及到男女之事,她就怕儿子那个愣头青会做出过分的事情。 云棠道:“没有,四弟在戚姑娘面前很是规矩,虽然我和夫君在路安县没待太多日子,但是儿媳能看出来,戚姑娘并不抵触和四弟的日常接触。” 这就能从侧面看出来,闻恒一定是没有做什么让人家姑娘不喜欢的事情,不然两个人的状态不会如此融洽。 说了好一会子话,云棠这才回到她和闻彻的屋子。 闻彻已经给她烧好了水,方便她一进屋就能洗漱。 “和娘这么有话聊?” 云棠一边解头发一边道:“四弟去了路安县的日子不短了,又还没回来,娘肯定惦记啊,要问的就多。” 闻彻接过她的外衫,又接过她的木梳子,一边给她通发,一边道:“没说起我?” 云棠收拾桌子上杂物的动作一顿,从铜镜里看他,问道:“你吃醋了?” 吃醋娘没多关心他? 不会吧! 闻彻笑了一下,道:“在你眼里,我这么幼稚?” 云棠不动声色地松了一口气。 要是闻彻真的为这点小事吃醋,她也是真的会无话可说。 不等她再次开口,闻彻直接把梳子放在了桌子上,从她背后抱住了她的腰,脸颊埋进她的侧颈,道:“我不是吃四弟的醋。” 她下意识问道:“那是什么?” 闻彻抬头,从镜子里和她对上视线,道:“我马上就又要走了,你还不早点回来?” 云棠:“……” 好吧,好像是他占理! 第181章 “你们说我儿玷污了你家姑娘?!” 次日,闻彻就在众人还没起的时候离开了闻家。 云棠想要起来送他,但是直接被按回了被子里。 “接着睡别起来,外面冷。” 现在的月份,可不止是一早一晚冷了,一整天也就中午有点热乎气。 两人的屋子算是烧得够热了,但是现在这个时辰,云棠还是感觉到了被子外面的冷气。 “你吃点东西再走,祖母知道你今天走,厨房肯定留东西了。” 云棠的意识还迷糊着,脑子里的想法倒是说出来了。 天气太冷,不吃早饭太难捱。 所幸闻彻不是那种进了厨房就什么也不会干的男人,起码若是把吃食给他留好了,他自己去加热还是做得到的。 云棠把要嘱咐的话说完,几乎是下一刻就要陷入沉睡。 真不是她赖床,而是昨天这人把她折腾得够呛,她感觉才刚睡下不久,这人就起来了。 睡着的云棠对闻彻几时走的一概不知,只是依稀感觉到,男人走之前在她额头落了一个吻。 …… 闻彻走之后,云棠也马上忙了起来。 现在虽然快到年底了,但是也丝毫不能松懈,云棠要尽快理出明年前半年的军需数额,以便提前准备。 除了一直在军队忙活事情的云棠等人,剩下的闻家人则都在准备年货。 往年都在村子里过年,依照闻家的条件,定是要杀上一头大肥猪才行的。 今年情况不同,住进了城里,所以在这小院子里杀猪肯定是不行的。 坐在堂屋里,严氏叹了一口气,道:“这城里刚住着新鲜,住得时间长了也没觉得有多好了。” 就这小院子,孩子们跑都跑不开。 宋霜霜立刻接话道:“那娘不如回村子里住,现在家里没人,有大片的地方够您住!” 严氏:“……” 怎么就娶了这么个儿媳妇回来! 早晚有一天要被她气死! 孔氏自然知道众人的心情,别说严氏这些在村子里经常串门的妇人了,就是她这个不爱出门的老婆子,也觉得城里待久了没意思。 “行了,老大媳妇,你带着老二媳妇老三媳妇和霜霜阿芷出去逛逛吧,该准备什么年货你们也知道,银子走公账。” 严氏立刻就眉开眼笑了,连声保证肯定把年货置办地妥妥的。 陶氏没那么想出去逛街,但是她给小女儿要买的东西不少,快到年底了,总该给小姑娘买些漂亮的小发饰。 张氏一直低着头,根本看不出什么情绪。 孔氏自然知道张氏在想什么,无非就是张巧兰出现在桃李村的事情,但是现在各个大营都在抓紧时间练兵,所以无论是闻志通,还是闻彦,都暂时没有时间去调查这件事情。 曹氏则是一如既往地安静,但是她暗暗感谢祖母理解她不愿出门的心情,没有点名要她去。 严氏招呼着众人赶紧挎着篮子准备出门,但是还没等动身呢,家里就又来了客人。 这样一来,出门的时间只能后推,毕竟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急匆匆去街上,显得自家很忙,好像很不欢迎客人似得。 何况,这客人的脸色可不算太好。 只是没等说上两句,来人的一句话直接让在场的人都忘了本身要出门采购年货的打算。 张氏反应最大。 “你们说我儿玷污了你家姑娘?!” 第182章 史家 史家,在宜州城算不上是名门望族,只不过因为世代经营包子铺子,所以算是宜州城的一家老字号,名气也来源于此。 但是就算是这样,张氏也不能容忍这一家人来诬赖她的儿子! “我儿子玷污你家的姑娘?!少放屁!” 张氏平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云棠嫁进来这一年,印象中也就关于张巧兰的事情,张氏才会在众人面前多说一些话,但是也绝对没有现在这样大的情绪波动。 不过独子被扣上这么大的帽子,是个娘都会着急。 史家长媳本就冷着一张脸,现在听到张氏的话,脸色更是难看。 “这么大的事情,难道我会胡说吗?这可是我家小妹说给家里听的,而且为着这事,我家公爹和婆母都动了大气,双双卧病在床,要不然也不是我这个长嫂来替我家芝兰出头上门。” 史家是做生意的人家,所以连带着娶进来的儿媳都是伶牙俐齿的。 云棠没有开口。 先不提她本就不相信闻彦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就只说现在老太太和张氏都还在这里呢,就轮不到她这个隔房的嫂子说话。 张氏就是个普通的村里妇人,现在又是被“指责”的一方,所以面对着这史家的长媳,她一肚子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严氏和宋霜霜也都没走,坐在原地没动,竖起耳朵听谈话。 倒不至于要看三房的热闹,闻家到底是一体的,像是现在这样可能会影响闻家一家人名声的事情,她们也得上心。 张氏不中用,孔氏面色不变,谈不上严肃,但是也没那么客气谦让,道:“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得拿证据说话。” 更何况是这种涉及到彼此名声的大事。 闻家的家风摆在这里,孔氏几乎是肯定,自己的孙子绝对不会做出玷污姑娘的事情。 就像是她警告过闻恒一样,也只是让他处事要有分寸,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欺负女孩子。 她虽然嘱咐了这些,但是她还是放心允许戚婧霜和闻恒都在路安县办事、也都住在县衙内。 这是因为她一直都坚定地相信孙子的品德。 史家长媳面对着情绪激动地张氏,能做到冷静说话,但是对上比她们更稳的孔氏,却是很快就控制不住地情绪波动。 “证据?这要我们如何准备!那小子欺负人的时候肯定是避着人的啊,我们自然没办法还原场景,但是芝兰从小乖到大,难不成会在这样的事情上骗我们吗?” 张氏一拍桌子,道:“你也知道这些都是你们家姑娘的一面之词啊!这样的话怎么能如此肯定地相信呢!甚至不带一点证据,就直接跑到了我家里!” 云棠在心里顺着张氏的话点了点头,话说得没毛病。 史家长媳根本不理张氏,而是直接看向看起来就能做主的孔氏。 “老太太也知道一个女孩子的名声有多重要,您说说吧,该怎么办。” 张氏道:“你们没有确凿的证据,那我们就得先保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第183章 面对面 若是连事件本身的真实性都不能保证,那后续的任何措施都是空谈。 史家长媳问道:“如何证明?事情总不是空穴来风的!” 孔氏转头吩咐云棠:“阿初,你亲自跑一趟军营,把阿彦带回来。” 云棠应声,而且没有耽误时间,立刻就出发了。 井兰和井月自然也是跟上去的。 她们如今算是云棠的贴身护卫,职责就是保护云棠,按理来说,是不能谈论主家的私事的。 但是刚刚屋子里很是吵闹,两个守在外面的姑娘也都听得分明。 井兰快人快语,道:“我看这史家人就是乱说的,空口白牙就上门,一点证据都拿不出来!” 井月没说话,但是也点头,赞同井兰的观点。 树大招风,如今闻家名声四起,想要攀附的人很多,想要找茬的人自然也不会少。 云棠现在还没有见到闻彦,心里再怎么猜想也无用,但是事实上,除了史家人找上了门,军营中可是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 若闻彦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一来瞒不过他亲爹闻志通,二来也瞒不过素来对家人要求严格的老爷子。 云棠更倾向于这件事存在了一些误会。 上阵父子兵,闻彦就在闻志通所带领的千户所,没有担任官职,就是一名普通的小兵。 其实依照云棠来看,闻彦完全有担任百户的能力,不提老爷子这些年的教导和在村子里时的操练,就光提闻家人那出类拔萃的身板,也是远胜于别人的。 但是估摸着闻志通想要在底层磨炼儿子,所以刻意压着,没让闻彦任任何职位。 到了闻志通所统领的千户所,云棠一路畅通无阻地找到了闻志通。 “三叔。” 闻志通刚刚结束一场切磋,看到云棠很是惊讶,问道:“阿初怎么来了?可是吴先生有军令要下?” 是的,现在在军营兵将的眼中,云棠基本就代表着吴先生和闻震。 毕竟是家事,云棠不便在这校场坦白,只说回大帐说话。 进了大帐,云棠也不拐弯抹角,直接直言说了史家人上门的事情。 闻志通眉头皱了一下,但是远不像是张氏那样反应大。 当爹的自然是相当了解儿子的,更何况他最近给下面的兵安排了对抗演练,闻恒天天光是操练就忙不过来,根本没出过千户所,怎么可能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阿初,阿彦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千户所,除了休息日和我一起回家,其他时间根本没有出过大营。” 大营更是没有一个姑娘,那史家的姑娘绝对不可能进得来这里,闻彦与她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闻志通很冷静,最初听到之后皱眉,也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就令人不适,而不是怀疑自己的儿子。 年轻姑娘被玷污,任谁都笑不出来。 云棠点点头,道:“我带五弟回家一趟,想来祖母也会让史家把他们家姑娘带到闻家,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面最能谈清楚。” 闻志通走不开,只让人把闻彦叫了过来。 闻彦性子老实,没多问就跟着云棠回了闻家。 第184章 找错人 各个大营都远在城郊,所以云棠这一来一回,耽误的时间自然是更长的。 等到她带着闻彦到了家,那史家的姑娘早就到了。 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了,但是谁也没提要把这件事情推后处理。 对于史家来说,姑娘的清白最重要,所以这件事是最着急的。 而对于闻家来说,平白遭受不白之冤自然也憋屈,便也都耐着性子等云棠和闻彦回来。 张氏心系儿子,自然顾不了许多。 但是云棠一进屋就看到了老太太的面色,眉头不自觉皱起来,问老太太身边的闻芷:“祖母吃东西了吗?” 闻芷立刻摇了摇头。 她当然也劝过祖母去吃东西,但是那史家长媳一直都坐在这里没动,祖母也不便离开。 不同于云棠还有精力去关心老人,那史家人可是直接盯住了云棠身后的闻彦。 闻家的儿郎都是挺拔健壮的身形,闻彦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这些日子在大营练得狠,所以身板也很是亮眼。 高高壮壮的儿郎往屋里一站,很是稳当,一看就不是那种招猫逗狗的无赖混子。 史家都是生意人,见过的人多,史家长媳的眼睛更是向来都利得很。 她从前没有见过闻彦,这猛地一看,心里就打了个突,手指下意识握紧了椅子的扶手。 实在是,这孩子看着确实不像是会欺辱姑娘的样子,与她想象的一点都不沾边。 年轻的小伙子眼神清清白白,甚至带着几分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懵然。 在听到他三嫂的话之后,就马上给孔氏赔不是,觉得是他耽误老太太吃饭休息了。 规矩好,模样好,行事也不轻浮。 史家长媳心里嘀咕,莫不是自家真的找错了人? 真要是如此,那这场面就太难处理了。 她看向身旁的史芝兰,却见她面色十分苍白,一双眼睛来回在闻彦的脸上看。 史芝兰确实惊慌,这份惊慌原本只是女孩子遭遇这种事情的羞惭和闹到明面上的丢脸,可是在见到闻彦之后,这份惊慌就充满了绝望。 因为闻彦根本不是她要找的人! 或者再说明白一点,就是她被骗了。 史芝兰的脸色骤变自然落在了众人的眼里。 张氏平时脑子不灵光,但是今天这事涉及到了儿子的名声,她反应快得很。 “怎么都不说话了?呵,这大冷的天把我儿子折腾回来,现在别不是要告诉我,你们搞错人了吧!” 那史家长媳原本伶牙俐齿,再加上认定这事自家占理,所以先前一直是咄咄逼人的态度,一是确实生气,二也是想要在气势上占个先机。 可是如今自家妹子的表现几乎是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 史家找错对象了! 史芝兰不能再让嫂子出头了,于是硬撑着身子站起来,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闻彦,而后向张氏和孔氏行礼。 “今日之事,是我史家莽撞了,认错了人,芝兰给您赔罪了。” 史芝兰说着,身子就要跪下去。 云棠不用老太太提醒就上前拦住了史芝兰的动作。 孔氏也在闻芷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她先是拦住了还想要奚落史家人的张氏,接着语气和缓地问史芝兰:“我想知道,你之前为何认定了那人就是闻彦?” 这个问题,其实才是她等到现在的真正原因。 她信任自己的孙子,所以根本就没有怀疑过闻彦是否真的做过欺负姑娘的畜生事,可是她得知道,这盆子脏水,是怎么泼到闻家人身上的。 第185章 西北军营 这事从表面上来看就是史芝兰被骗了,但是她是被什么人骗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些细节,闻家不能不问。 孔氏一开口,云棠就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了。 现在宜州城已经是尽在吴先生的掌握之下,闻家的男人们,再加上云棠都在吴先生手下做事,这是一条明路,但是也充满危险。 稍有不慎,都会把本来就不容易走的路变得更泥泞。 何况现在才刚刚稳定住百姓,闻家绝对不能传出负面谣言,不然这对吴先生也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到底是姑娘家不愿意回忆的痛苦往事,云棠看了一眼闻彦,让他先回房休息。 张氏还想再讥讽史家人几句,但是被陶氏拉着走了。 没一会,屋子里就剩下了史家人,以及孔氏和云棠,门外则由井兰和井月守着。 云棠亲自给几人换了热茶。 屋子里人少了,史家长媳立刻握住史芝兰的手,既焦急又急促地问道:“芝兰,这” 史芝兰哭着打断她的话,说道:“嫂子,我是被人骗了,那人套用了闻五爷的身份,我竟、竟傻傻地信了!” 现在就是想说那人是谁,也根本说不出来,说出来的所有信息也只能指向闻彦,根本没有任何可用价值。 史芝兰情绪激动,云棠和孔氏对视一眼,都不好再开口询问了。 史芝兰却还记得孔氏刚刚的问话,于是忍着哭腔说道:“老太太,我与那人相识的时间尚浅,是、是在一家首饰铺子认识的,每次见面也都是在那,他说,说家里现在不让他和姑娘多相处,所以也让我不要和旁人说。” 孔氏道:“你与他素不相识,怎就这么轻易相信了他的话?” 史芝兰到底还是没出嫁的姑娘家,孔氏不好把话说得太直白。 但是云棠和史家长媳都听得明白孔氏的意思。 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放过对方,可是作为姑娘家,该有的警惕性也不能少。 像是史芝兰这种,确实有些过于天真单纯了。 这不是责怪,而是惋惜。 史芝兰抽抽噎噎回答:“他、他确实容貌端正,看身姿也像个练武的,而且、而且那首饰铺子离着一个大营很近。” 所以因着这个,她就没想过对方是个骗子。 云棠多问了一句:“是离那个大营近?” “西北方向的那个。” 云棠快速过了一遍脑子里的地形图,不其然的,想起来了程家的那个姑娘。 西北军营附近。 那就是她看到程家姑娘的地方。 明明两个姑娘应该没什么关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云棠就是忍不住把两件事情往一起联想。 孔氏最后是让史芝兰口述出了那男子的相貌体征,但是很可惜,那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若是你再见到他,是否能认出来?” 史芝兰肯定地点点头,“当然可以。” 话已至此,史家长媳再三对孔氏表达了歉意,并且又请求若是闻家有了相关的消息,一定要费心通知一下史家。 “……这事若是没个着落,公爹婆母怕是会一直想不开。” 云棠答应了下来。 本也应如此,就算这事没有牵扯到自家人,闻家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第186章 疑团 事关大营,云棠把这件事情报给了吴睿广。 按理说,如果对方真的是个骗色的骗子,假借闻家的名头是为了更好的行骗,那事情还不算太复杂。 可是云棠担心的是大营中出现了别的问题,所以她认为,再小心都不为过。 然而变故总是出现得猝不及防。 就在她把史芝兰的事情简单报给吴睿广的第二天,程家姑娘死了。 程家,就是闻家所租赁的宅院的主人,先前程家夫人携女来闻家拜访,云棠还对孔氏说过,这程家姑娘似乎有一段瞒着家人进行的男女交往。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在出了史家的事情后,云棠才会这般警惕。 可是现在,程家姑娘死了。 死在了云棠刚要调查这件事情的时候。 云棠其实眼下没有任何证据把程家姑娘的死和史芝兰的遭遇连接起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觉得二者绝对要一起调查。 西北军营,正是闻志通和闻彦所在的营地。 书房内,闻震桌上摆了一张宜州城的最新军事图,他抬笔圈住了西北营地的地盘。 屋内,云棠与闻志通父子都在。 “祖父,那人定是知道三叔和五弟都在西北军营,不然他自称是五弟,其实很容易暴露。” 原因很简单,吴先生在划分了八个千户所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和安抚民众,定了一条规矩。 那就是除了探亲的日子,所有的兵丁只能在所属营地的范围内活动,即便是能出营地,也绝对不能跨到其他营地所分管的城内区域。 所以,如果不是巧合,那对方一定是有准备的。 起码他是知道一部分军营的信息和闻家人的近况。 闻震点点头,道:“也有可能是巧合,是对方运气好,冒名顶替到了对的地盘,当然了”,老爷子把手中的笔放下,“我们不能赌。” 闻志通坐立难安,因为西北军营由他管辖,若真的是内部出了事,他这个千户实在难辞其咎。 可是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营地内有什么异动。 “老三。” “爹您说。” “不应该是营地内部的问题,但是你还是要再过一遍你手中所有兵丁的信息,越详细越好。” “好。” 闻志通有了事情做,等不及,当天就带着闻彦回了军营。 云棠有些不解,请教着问:“祖父,若是您觉得我们的兵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还要三叔折腾。” 闻震摇摇头,“咱家在军中任职的人多,是好事,但是这样一来,犯错的几率也大,你三叔带兵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如今出了这样一档子事,就算不是他营中的问题,可若是哪天先生问起他,我怕他会有疏漏。” 云棠懂了,就叫未雨绸缪。 “那我们该从哪查,祖父别嫌孙媳愚钝,实在是摸不着方向。” 老爷子笑笑,道:“既是担着我闻家人的名声做了恶事,那定然是不希望我们好过了。” 云棠垂眸想,闻彦一直待在营地,基本没有单独出门且得罪人的机会。 所以对方虽然是借了闻彦的名头去做恶事,但是估计也是随便选的闻彦这个人选。 但是就算是随便选的,那也说明比起闻家的其他儿郎,对方更熟悉闻彦多一点。 西北军营…… 宜州城的西北地界,大户人家不少啊。 至于和闻家有切实摩擦的,云棠找不出来,但是若是说闻家是否得罪过宜州城的大户人家,那还真不少。 或者说,不是闻家得罪的,而是吴睿广带着他们这一行人一起得罪的。 封城备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安全,是安稳,可是对于很多富商来说,可能在他们眼里,这其实是耽误他们赚钱了。 云棠想通了,毫不犹豫地说:“祖父,这事我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