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一个旅》 第 120 章 商讨应对 “也是。” 杨老师说完又点了一根烟,然后转身,慢悠悠的在屋里走动。 “这事可是风险不小,到时候还得斟酌斟酌。” 曾继文点了点。 “这还得小鬼子配合,要是小鬼子不配合,我这计划也没法展开啊!” 曾继文笑着说道。 杨老师指了指曾继文。 “你啊你。” 说罢,也笑了起来。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你要是能把日军牵着鼻子走,这事能成!” 说完这件事情,杨老师和曾继文说起了太南根据地的建设问题。 “你在地方,有些同志对咱们以前那套很有意见。” “说你在破坏统一战线。” “你打算怎么办啊?” 曾继文听到这话,脸色有些不好看。 “我看啊,有些人就是在摆忠心讷!” 曾继文有些生气。 “我看很有必要,来一次整肃风纪!” 杨老师点了点头。 “这个你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准备处理了。 上次你在太南发现的问题,后面我们也在调查,问题很大啊,尤其是从前方过来的。 发现和想的不一样,就想打退堂鼓了。 还有的同志,这一年生活好了很多,就开始堕落了。” 杨老师有些忧愁。 曾继文看着老师忧愁的样子,想了想。 “老师,让他们去太南吧! 这老是停留在纸面上,也学不出什么来,就让他们去太南实践吧。” 听到这话,杨老师有些意外。 “你不怕他们给你搞得一团糟?” “没事,有周宭他们在,就算是块烂泥,也得给他烧成陶罐。” “怕是最后不敢说您,写杂记骂我呢。” 曾继文笑呵呵的说道。 说完这事之后,杨老师和曾继文开始讨论起农村土地的事情。 杨老师用火柴点了一根烟,挥了挥将火柴熄灭。 “继文啊,现在太南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土改,之后的工作你考虑过了嘛。” 杨老师抽了一口烟,然后问道。 “嗯,我想过,等明年,我打算在根据地实行交给您的那个材料里第二阶段计划。” “我们现在做的,但是随着时间一长,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杨老师听到这话。 “嗯,我看过,但是里面也有问题,要是他们没了积极性怎么办?” 听到老师这话,曾继文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一时间有些沉默。 看到曾继文有些沉默的神色,杨老师以为曾继文也没有想好解决的办法,正准备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听到曾继文有些低沉的声音。 “道路很艰难,但是迟早我们要面对。” “我一直在尽力的多在陇南和太南建立这些工厂,就是尽可能的多的培养工人。 将来工业化不至于太艰难。 工业化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至于后面.........” 曾继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想的有些出神。 是啊,一个23世纪的人为何对几个世纪前的人和事记得这么清楚。 还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很多,才走上星辰大海的呐。 曾继文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思绪抛开,准备听听老师的意见。 听到曾继文的自言自语,杨老师也明白了为何曾继文这些年里一直对于后来者的培养那么上心。 心里有些感慨。 随后,杨老师对曾继文说出了自己的方法。 曾继文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表示后面会先在太南开始试点。 随着两人的聊天,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大概五点左右,忽然门外一阵声响。 一个消瘦的人影掀开门帘从门口进来。 当看到屋内的两人时,顿时充满了惊喜。 “继文!” 曾继文看到来人,立即起身,高兴的叫道。 “师娘~” “继文回来了,前几天你老师还念叨着呢,这一路辛苦了吧。” 说罢,赶紧走到曾继文跟前,高兴的说道。 “没事,我下午刚到,还好~” 两人寒暄一阵之后,就听见师娘说道。 “今天除夕,老家寄来的辣椒,你老师非要说用这个辣椒做一顿当地有名的油泼辣子面。 你待会啊,可以尝尝。” “好,好久没吃到师娘的手艺了。”曾继文高兴的说道。 听到曾继文这话,几人顿时有些感慨 。 随即曾继文就听到师娘说道:“是啊~ 咱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六年前啊! 我也是去年老三能离得开了我才回来的。 老大也能照看点。” 几人说完,师娘便开始去和面,杨老师在一旁将柴火点燃放进灶台。 曾继文则端着一个水盆,清洗着需要切的青菜。 等吃完晚饭之后,曾继文才告别老师和师娘,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曾继文便起床,跟着警卫部队开始了日常的早训。 等忙活完之后,便向着办公处走去。 一路上,整个家里洋溢着春节喜悦的气氛。 曾继文不断的和周围的人打着招呼。 很多人看到曾继文,都感到非常吃惊,没想到曾师长回来的速度这么快。 同时,很多人都围着曾继文,不停的向曾继文询问着前方的事情。 等曾继文摆脱之时,都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 还是舒熙岚过来将曾继文带走的。 等到了办公处,院子里,此时,杨老师三人正在闲聊。 看到曾继文和舒熙岚进了院子,几人顿时十分高兴。 由于去年底曾继文忙着太南的事情,因此并没有出席那次会议。 此时见到曾继文,两人都十分高兴。 “继文来了啊,你这赶得时间可真恰到好处啊,还跑到杨老师家蹭了一顿饭!” 王老师打趣的说道。 “可不是嘛,昨天我还说找你,结果熙岚同志说你去杨老师家了。”李老师说道。 “主任~,总指挥~”曾继文对着俩人说道。 说完,曾继文和舒熙岚就找了个凳子在几人旁边坐下。 等曾继文到了之后,几人便开始说起了正事。 李老师顿时看向了舒熙岚。 “熙岚同志,这次是你在负责,你给杨老师和王老师大致说下吧~” 听完李老师的话,舒熙岚点了点头。 随后舒熙岚便将目前的大致情况向几位老师做了汇报。 等舒熙岚说完之后,王老师和杨老师都有些思索。 同时,李老师也有些惊讶。 虽然北面战线的同志已经向他汇报过北面的人这次来的目的。 但是因为舒熙岚负责的这条线之前一直是曾继文在负责。 具体的情况李老师也是云里雾里。 过了一会,才听到王老师说道。 “继文呐,这次人家点名要找你,你有什么想法?” 第 121 章 对应策略 听到王老师的话,曾继文笑了笑。 “王老师你猜不出来?” 听到这话,王老师笑了笑。 “你小子,这次别把竹杠敲太狠了,下次可就不好说话了。” 听到王老师的话,曾继文点了点头。 “嗯,我是这样打算的。 我整理了目前我们急缺的设备、工人和技术人员,我打算让他们支援一部分。 剩下的就是现役装备,前年我朝他们要不给,我想今年总不可能不给了吧。 剩下的就是正常物资交换了,咱们还是有他们看的上的。” 听到曾继文这话,李老师有些吃惊。 “继文啊,你这是狮子大开口了,他们愿意?” 听到这话,曾继文解释的说道。 “按照目前的情况,设备和技术支援他们可能会,就是装备我估计怕是很少! 毕竟他们已经给南边那么多装备了,这一下子支援咱们,南边怕是也不会愿意。” “那你还朝他们要?”李老师有些疑惑。 曾继文看着几人,然后把手指了指北面。 “东北根据情报,关东军现在正磨刀霍霍呢? 虽然去年日军吃了亏,但是这帮小鬼子显然还是不甘心,看样子今年怕是准备酝酿更大的战事。” 曾继文说道。 看到几人思考的神色,曾继文又继续解释说道。 “日军肯定会闹腾,估计用不了几个月,他们怕是就会主动联系我们了。” 王老师坐在凳子上,仔细想了想,然后对着曾继文说道。 “嗯,你的这个猜测还真有可能。” “如此一来,这次还真是我们占便宜了。” 随后,王老师又转头看向了舒熙岚。 “熙岚同志啊,他们有说什么时候来吗?” 舒熙岚听到王老师的话,立即回答道:“他们已经在路上了,22号下午就会到达。” 王老师点了点头,看向其他两人,然后说道。 “我没啥意见,就让继文去谈吧,其他人我.......” 杨老师听见王老师的话,也是赞同的说道。 “昨天继文给我大概说了一下,我算是看出来了,他可是专门等人家过来,就准备磨刀霍霍了哇。 我看可以~” 说完,便看向了李老师。 李老师看着两人,神色有些担忧。 “让继文同志去我倒是放心,就是怕人翻脸啊。” 说完,转头对着曾继文说道。 “你前年和鲍格莫洛夫两人差点打起来,你要是把他给逼急了,估计又要吵起来了,总归是影响不好。” 舒熙岚听到这话,差点在旁边笑了出来。 李老师看到舒熙岚脸上的笑容,顿时说道。 “看来熙岚同志有不同意见,你说说。” 舒熙岚看到李老师发现了她的偷笑。 顿时笑着朝李老师解释的说道:“李老师,这次应该不用担心。 这次除了鲍格莫洛夫,北方远东集团军布柳赫尔将军也一起陪同的。” 听到舒熙岚这话,李老师有些意外。 然后笑着看着曾继文。 “看来北面这次真的着急了,布柳赫尔我记得当初还是他让你去伏龙芝的吧!” 曾继文点了点头。 “那你这刀白磨了~”李老师想到什么,突然笑道。 “看来鲍格莫洛夫对你是印象深刻啊,还专门找布柳赫尔来说情。” 听到李老师的话,曾继文摇了摇头。 “正是因为这次布柳赫尔来,所以我才敢开这个条件,即使布柳赫尔不全部答应,但是一部分还是可以了。” “毕竟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 听到曾继文这话,几人顿时哈哈大笑。 “那你可别咱们的大金主吓跑了啊。” 杨老师笑着说道。 “放心吧,保证让他们心甘情愿。”曾继文拍着胸脯说道。 几人在说完这个话题之后,便开始讨论起太南的事情来。 “继文同志,你和立风同志在太南的努力,我们都看到了。” 李老师对着曾继文有些忧虑的说道。 “但是根据我负责的南方局的情报。 南边因为你们在华北的战果,现在已经有不同声音了。 之前你和鹿中林达成的协议你知道吧,那位划拨了一个军的装备给鹿中林。 但是根据我得到的消息,那位打算其中两个师直接直接启用黄埔的。 这是要制衡鹿中林,而且这两个中央军师进驻冀中,相当于在我们根据地钉了一颗钉子。” 听到李老师这话,曾继文面色如常。 “放心吧,主任,冀中哪怕他一个军也翻不起什么花浪。” 曾继文老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他没有告诉李老师。 这里面他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曾继文对于这种情况并不反对,反而还会推波助澜。 好歹忙前忙后,总不能白干呐。 看到曾继文的样子,李老师也没有多想。 只是以为根据太南下面部队的实力,这两个中央军师对曾继文来说微不足道。 说着这个事情之后,几人开始讨论起曾继文之前来电的一件大事。 根据曾继文的汇报,现在389师已经在冀南站住了跟脚。 同时,冀中一带也在稳步推进。 所以,曾继文打算在冀南和冀中成立两个军区。 依靠这两个军区,逐步向鲁地扩展,准备将日军牢牢的困在华北。 只要时机合适,就可以全面将日军赶出华北,收复失地。 现在华北的情况,比起原时空来八路军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在去年底的会议上,因为成立了中原局,原来的北方局书记现在的精力主要在中原局上。 北方局按照家里的计划,准备分成中原局和华北局。 曾经解放战争才出现的华北局,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了出来。 现在华北的事务虽然还是原来的老师在负责。 但是曾继文和周宭在开始逐渐的接手。 华北原来的老师重心已经转移到中原那边。 曾继文和周宭根据目前太南的情况,已经计划好了下一步的发展情况。 同时,这两个军区曾继文准备让黄汉佳和伍林负责。 这件事情,曾继文和周宭商量了很久。 这两个军区成立之后,黄汉佳主要负责冀地的事务。 伍林则以冀南为依托,向鲁地支援。 目前鲁地的形势非常不好,各部队之间的问题很大,现在急需一个外力来进行破局。 第 122 章 北面来客 三人听完曾继文的诉说,神色有些思考。 “继文啊,原则上我比较赞同你和立风同志的意见,但是这件事的拿到会议上讨论。” 杨老师点了一支烟,对着曾继文说道。 “嗯对,我们没啥意见,但是有些人,可能不如你的意了。”王老师在一旁补充说道。 曾继文听到杨老师和王老师的话,点了点头。 “嗯,我下午准备一个个跟他们聊聊。” 听到这话,李老师忽然露出怪异的笑容。 “那你可要好好的和他们聊聊。” 说完这些事情之后,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然后杨老师对着曾继文说道。 “继文啊,你今年多大了。” 曾继文听到这话,有些纳闷,但还是立即回道。 “老师还不清楚吗,10年,到现在,马上就要29了。” 一旁的王老师听完之后,有些语气严重的说道。 “你小子还知道你29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多大了。” 听到这话,曾继文有些傻眼。 这时,一旁的李老师赶忙说道。 “我们的意思是你也不小了,你和舒熙岚同志的个人问题可不能再拖了。”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有些尴尬。 而在一旁的舒熙岚脸上也是发红。 “你小子,你和熙岚这么多年,还不结婚还在等什么~”杨老师对着曾继文说道。 听到这里,曾继文哪里还不明白三人想说什么。 “杨老师,之前因为北面我和熙岚耽误了,我这次回来,就打算让熙岚跟我一起回太南。” 曾继文连忙说道。 听到这话,三人都有些意外。 忽然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还以为,你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杨老师指着曾继文说道。 “干脆啊,你们两个这段时间就在家里完婚吧。” 杨老师看着曾继文和舒熙岚说道。 “嗯对,趁着这次很多人都在,我看那,可以。”王老师对着杨老师和李老师说道。 两人点了点头。 “而且,我们三个还可以当你了证婚人。”李老师打趣的说道。 曾继文听到这话,笑着说道。 “那可以啊,本来我还说等回了太南我和熙岚便完婚,在家里也是可以。” 听到曾继文这话,几人顿时哈哈大笑。 而一旁的舒熙岚顿时脸色有些发烫。 说完这些事情之后,此时也到了中午。 等吃完午饭之后,曾继文便开始向会议的一些人开始逐个拜访。 没有人知道曾继文和他们说了什么。 第三天的场务会议上,曾继文关于华北的下一步推进计划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赞同和通过。 22日下午,家里机场。 此时李老师,曾继文和舒熙岚等人在机场等候北面远道而来的客人。 忽然,远处的天空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然后一架TB-3重型运输机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等飞机降落停稳之后,机舱门缓缓打开。 随着扶梯落下,几个金发碧眼的人下了飞机。 曾继文等人也迎了上去。 “欢迎~亲爱的达瓦里希~” 李老师上前,握着鲍格莫洛夫的手高兴的说道。 而鲍格莫洛夫此时也是面带笑容的看着李老师。 “又见到你了,李~” 随后,李老师便侧身,准备向鲍格莫洛夫对着一旁的曾继文和舒熙岚做介绍。 但是随即便被鲍格莫洛夫给打断。 “不用介绍了,李~”鲍格莫洛夫笑着说道。 然后看向曾继文说道。 “曾~我们又见面了。” 然后又看向舒熙岚。 “好久不见了,舒小姐。” 曾继文上前,笑了笑,和鲍格莫洛夫握了握手。 “莫洛夫先生~别来无恙啊~” 听到曾继文的话,鲍格莫洛夫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曾~我相信这次我们能有一个愉快的交流~” “你看,这是谁~”说完,便转身,拉过身后的一个人影。 曾继文看到之后。 “嗨~布留赫尔将军~” 曾继文立即握住布留赫尔的手,十分高兴的说道。 布留赫尔在见到曾继文之后,也是惊喜。 “嘿,我亲爱的达瓦里希,好久不见~” 曾继文也是非常感慨。 “是啊,都已经五六年没见了~” 说罢,两人便开始寒暄起来。 看着两人高兴的笑谈,一旁的李老师和鲍格莫洛夫也笑了起来。 想来这次行程的会谈结果会非常不错。 随后,李老师打断了两人的谈话,一行人开始朝着家里走去,然后将一行人安顿下来。 鲍格莫洛夫到了之后,便带着人去拜访杨老师。 他知道,布留赫尔在到达之后,曾继文一定会去找布留赫尔详谈。 等布留赫尔详谈结束,在了解情况请示国内之后,便可以开始正式会谈了。 情况也正如鲍格莫洛夫所预料的那样,在将一行人安顿之后。 随着鲍格莫洛夫带着其他人在家里到处走访,曾继文也找上了布留赫尔。 当曾继文来到布留赫尔的临时宿舍的时候,此时周围已经没有了人,布留赫尔正在院子里活动等待曾继文。 看到曾继文的身影之后,布留赫尔眼前一亮。 “曾~我就知道你会来。”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就笑着说道。 “布留赫尔将军,这次我可是又救了你啊~” 听到曾继文的话,布留赫尔点了点头,一脸感激的说道。 “这次要不是因为你,我可能已经被关押了,亲爱的达瓦里希~” 说罢,两人便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了下来,然后开始谈论了起来。 等说完之后,两人便开始说起正事。 只见布留赫尔一脸正色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你的想法我知道。 我个人虽然比较支持你,但是我估计国内怕是满足不了你的要求~” 曾继文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布留赫尔将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相信你们国内那位会同意的。” 布留赫尔听到曾继文的话,有些意外。 “曾~我需要告诉你的是,目前很多人是不赞同支援你们的,你必须清楚意识到这一点。” 布留赫尔严肃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继文不置可否。 “但是布留赫尔将军,你们不也来了吗!” 说完,曾继文便从兜里掏出一页纸,然后递给了布留赫尔。 布留赫尔接过,还没看完,顿时就从石凳上跳了起来。 “曾, 你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这不可能!” 第 123 章 初步谈判 曾继文看着布留赫尔一副跳脚的样子,淡定的坐在凳子上。 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布留赫尔的表演。 过了一会,曾继文才说道。 “布留赫尔将军,可以停止你拙劣的表演了。 那上面的东西,别说是你们整个国家,就是你们远东集团军都能提供了。” 听到曾继文的话,布留赫尔突然神色有些尴尬。 一脸郁闷的重新坐回到凳子上之后,才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怎么看出来的,你的表情太尴尬了~”曾继文没好气的说道。 听到这话,布留赫尔摇了摇头。 “曾,真不懂你们华国人,这判断人心理的能力我学了这么多年还是学不会。” 曾继文听到这话,笑了笑。 “那你要不要留下来再学几年。”曾继文笑眯眯的说道。 “留下来?”布留赫尔有些疑惑,随即便反应过来。 然后一脸苦笑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你觉得我能留下来吗,我现在都还是一堆麻烦缠身呢。” “说不定你留在华国,或许有转机!” 曾继文盯着布留赫尔说道。 “嗯?”布留赫尔有些意外。 “怎么说?” 曾继文没有卖关子,对着布留赫尔说道。 “现在你们那里什么情况我也知道。 那位之前还是有些优柔寡断了。” 听到曾继文这话,布留赫尔瞳孔睁大,连忙急切的说道。 “曾~慎言!” 曾继文听到布留赫尔劝告的话,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这没什么,布留赫尔将军。 就是现在在他面前我也会这么说。” 然后,曾继文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他顾及这顾及那,会成现在这样。”曾继文没好气的说道。 “现在很多人都受了波及,你只要待在华国,静静等待,还是有机会的。” 布留赫尔听到这话,若有所思。 随即便认真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望着布留赫尔的眼睛,曾继文没有继续说什么,反而拿起桌上的一个水杯,手指沾了沾水,然后划动了几下。 随后才继续说道。 “你认为,当前你们的部队,能挡住吗?” 布留赫尔顿时一脸震惊。 “曾,真的可能吗~” “你不废话嘛,我给你说的什么时候出过错误!”曾继文没好气的说道。 听到曾继文的话,布留赫尔陷入到一片震惊之中。 想了想。 立即正色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非常感谢你给我说的这个推测,我想我要不要告诉国内~” 布留赫尔没有怀疑,从大革命相识至今,曾继文对时局的判断,每次都准确无误。 “别~”曾继文拉着布留赫尔。 然后说道。 “布留赫尔将军,你觉得你现在告诉之后,会是什么结果。” 曾继文没等布留赫尔继续说话,便自顾自的说道。 “那位不会相信你,即使相信,也会自信的认为东线能够抵挡住~” “反而是你,又多了一笔罪状。” 听到曾继文的话,布留赫尔有些沉默。 良久,布留赫尔才说道。 “曾~你是对的。 但是,我不能看着这样~” 布留赫尔痛苦的说道。 看着布留赫尔有些低沉的脸色,曾继文立即说道。 “我倒是有个方法~” 听到这话,布留赫尔立即打起了精神,连忙问道:“什么方法?” “你说,东线开始之后,东北会如何~” 曾继文暗搓搓的说道。 布留赫尔一听到这里,顿时脸色大变。 但是随即想到这么,然后恍然大悟。 “曾~所以这就是你敢提出这些东西的原因?” “不,布留赫尔将军,这也是需要你们的支援,我们才能挡住,不然,我们的后勤支撑不住的。” 曾继文摇了摇头,解释的说道。 听完曾继文的话,布留赫尔这时才明白,为何曾继文会提出那些东西。 毕竟曾继文所要的东西,都已经能够让一个小型国家全面武装了。 想到这里,布留赫尔想了想。 “曾,要是这种情况的话,国内很有可能会答应,但是我不敢保证~” 布留赫尔严肃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继文点了点头。 “事在人为嘛。 现在我的部队在华北已经打开了局面。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装备上与日军相等的武器装备,我们不比日军差。” 听到这话,布留赫尔没有反驳。 他来之前,已经从国内转来的战报详细的了解过。 说实话,当看到曾的部队居然对那群小矮子造成那么大的损失的时候,他还有些不相信。 但是随着各方情报的进一步汇总,他发现实际上日军的损失更大。 而这一切,不过八路军和日军都没有到处宣扬。 一个是不想引起旁人的注意,一个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种种巧合之下,两边竟然达成了默契。 那么,如果真的如同曾继文所说的那样的话,说不定到时候真的可以依靠南边这个小兄弟。 想到这里,布留赫尔有了决断,但是随即又有些疑惑。 “曾~你要武器我能理解,但是这设备,工人和技术人员。 曾,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即使我们支援了,你们也没用。 现在的你们,还不是开始这些的时候,你们当务之急,是抵御住那群小矮子。” 布留赫尔问道。 曾继文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然后才对布留赫尔说道。 “布留赫尔将军,你以为我们的装备都是从哪里来的? 光靠日军缴获可是不够的。 这不仅是发展工业的问题。 我知道那位一直不认为我们是在路上,认为我们和华国古代那些起义军一样。 但是,达瓦里希~ 我们是个农业国,我们需要时间~ 而这,就是我为何需要你们的支援~” 听到曾继文这话,布留赫尔顿时明白过来。 这话以前曾继文也说过,但是当初布留赫尔没有相信。 但从实际看来,他们真的走上了这条路。 布留赫尔想了想,表示同意。 “曾~你需要的武器装备,远东集团军就有,我可以做主,直接给你们送过来。 但是工业设备和技术人员,这就不是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了,这需要你和鲍格莫洛夫到时候详谈了。 不过,我个人是持支持意见的。”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没问题,布留赫尔将军~” 曾继文非常高兴,第一步算是初步有了进展。 即使最后北面拒绝,曾继文相信也还是能有一部分的。 第 124 章 杨老师的提醒 随着曾继文和布留赫尔的会谈初步结束。 两人也开始说着其他事情。 同时,布留赫尔也对曾继文留在华国的建议上心起来。 曾继文说的没错,现在反而是待在华国最为安全。 但是能不能留下就不是布留赫尔能够决定的了。 等说完这些之后,天色也已经暗淡下来。 于是曾继文便告别布留赫尔,准备回去找杨老师等人汇报初次交谈的成果。 而鲍格莫洛夫等人此时也结束了和家里其他人的交谈,回到了安排给一行人的住处。 等曾继文到了杨老师所在的院子时,此时,屋内正传来几人的谈话声。 曾继文刚走进院子,便看到师娘从屋内刚出来。 看到曾继文,师娘立即招呼道。 “继文呐,你来的正好,你老师他们都在等你呢。 我去烧口热乎的,这天冷的。” 曾继文搓了搓手,哈了一口气。 “嗯,好,师娘。 下午和布留赫尔在院子里坐了一下午,给我冻的。 这老毛子,就是抗冻。” 曾继文笑着说道。 “好吧,赶紧进去吧。 我去给你们烧点姜汤。” “哎,好,那我进去了,师娘。” 说完,曾继文便推开门进了屋子。 一进屋,便看到杨老师、王老师和李老师三人坐在炕上,正在谈论着什么。 看到曾继文进来,三人停止了谈话。 “继文呐,刚我们还说你呢~”杨老师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继文进屋之后,从一旁拿过一张凳子,在火炉边坐了下来。 “怎么了,这还有我的事情。” 然后笑着说道。 这时,一旁的李老师解释说道。 “继文同志,下午鲍格莫洛夫等人过来,和我们聊起了此行的一些目的。” “哦?他们什么想法?” “他们的打算是给划给我们五个师的武器装备,想让我们在华北掀起一场针对日军的大的战役。 争取能将华北的日军消灭,收复华北!” 曾继文听到这话,顿时就被气笑了。 “他们也还真敢想~” 听到曾继文这话,杨老师顿时哈哈大笑。 随即对着两人说道。 “你看,我就说吧,他肯定是这副表情。” 这时一旁的王老师和李老师也都笑了起来。 “当时我没有拒绝,你也知道我们也不好明着拒绝,所以就把这个事情推给你了。”李老师对曾继文说道。 “交给我吧,他们也是为了远东真敢想。”曾继文点了点头,说道。 “你和布留赫尔谈的如何啊?” 杨老师在一旁问道。 听到杨老师的话,曾继文立即回道。 “大概的都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和鲍格莫洛夫谈了。 我估计得谈好几天。” 杨老师挑了挑眉,有些意外。 “你那狮子大开口他们能愿意?” “武器方面的布留赫尔算是同意了,就是工业设备和技术支持人员,布留赫尔说让我和莫洛夫谈。” 曾继文回道。 “那也不少啊,你要求的那些装备,我都没给莫洛夫说,生怕他跳脚。”杨老师打趣的说道。 一旁的王老师也跟着说道。 “嗯对,还有你要的那些,我也看了,十五个步兵师,五个机械化旅! 你也不怕把人家吓死。 还要和他们军队一样的配置。” 曾继文听到王老师的话,顿时嘿嘿一笑。 “我这不是漫天要价,他们也就落地还钱嘛。 反正他们支援南边的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我可是按着他们给南边多少我就要多少的。 我也没想着他们能支援这么多,能有几个就有几个呗。” “继文同志,我看怕是很难,即使布留赫尔同意,莫洛夫也不会愿意的。” 这时,李老师说道。 曾继文看向李老师,点了点头。 “我知道,他们肯定会拒绝,还要考虑南边的反应。 但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南边帮不了他们。 东北的日军一旦动手,我看他们也就着急了。” 忽然,王老师想到什么。 "我说继文啊,即使北面真的能援助,常规武器还好说,这炮兵和装甲兵,你打算怎么办呐? 咱八路军都是泥腿子,能玩得转这些的可不多!" 曾继文听到这里,知道王老师想岔了,于是立即解释的说道。 “王老师,这批装备即使他们愿意,今年怕是也只能到一部分,到时候让他们派出一个训练团,帮助咱们训练就行了。 至于成军,其他部队我估计得明后年了。 太南那边,我也在培养了。” 王老师听到曾继文得话,点了点头。 “好吧,这方面有你和北面谈我们也不担心,但是我得提醒你。 今天咱们那位统战部长可是跑来找莫洛夫了。” 这时,杨老师对着曾继文说道。 听到这话,曾继文面色如常,想了想。 还是对着眼前得三人说道。 “杨老师,总指挥,主任~” “这件事不用担心,有一件事,本来想过几天给你们汇报的。 现在也可以先说一下。” 听到曾继文这话,三人互相看了看。 有些疑惑。 最后还是杨老师说道:“哦?你说说看,什么事啊~” “四年前我说的北面有一些你们不知道的情况,这几年熙岚一直在查,已经差不多了,有结果了。” 听到曾继文这话,三人想了想,随即反应过来,有些震惊。 当初他们在到达家里之后,曾继文就说过这件事,并且提出要对其进行调查。 但是出于对那人的信任,加上是又特殊,三人只是让曾继文暗地里查探。 但是也就没有了后文。 没想到这次曾继文居然提了出来。 看曾继文这样子,怕是查出来的事情不小。 但是几人仔细一想,随着那人回国之后,经常和家里的政策主张背道而驰,自作主张发表了一些言论。 此时三人有些打鼓。 既然曾继文都这样说了,那么可能是真的查出了什么。 一想到这里,三人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杨老师想了想,对曾继文说道。 “继文啊,后面你把结果拿给我们几个先看一下,我们商量最后怎么处理。 这件事情,后面你就不要出面了。 毕竟他有些特殊。” 曾继文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也没打算自己处理。 当初如果不是曾继文察觉到不对劲,怕是也不会注意到。 毕竟北面那位,虽然和杨老师不对付,但是几乎每一个从北面回国的,都会被他嘱托国内多听听杨老师的意见。 但是结果嘛...... 这时,一旁的李老师,在听到曾继文的话后,虽然感到震惊,但是也有些觉得不妥。 “继文同志,这件事是不是会上大家讨论讨论。” 曾继文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盯着李老师说道。 “不能讨论,谁知道他会和谁串联,趁着莫洛夫在,也省的说我们在打击他们。” 第 125 章 正式谈判1 “继文同志,慎言~”李老师听到这话,立即打断曾继文的话。 曾继文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必须要严肃处理,一些人必须清理出去。” 听到曾继文这话,几人神情的神情有些不同。 杨老师和王老师点了点头,李老师在一旁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事儿等两天再说吧!”曾继文起身对着三位老师说道。 “嗯,也是,那我们这几天先谈谈。” 杨老师抽了一口烟,点了点头。 这时,师娘突然进来,并端着两碗姜汤。 “我说你们啊,先喝点。 待会再说。” 曾继文看到师娘进来,立即接过师娘手中的姜汤,然后将其放在了炕上的桌上。 “先等等,还有~”说完,师娘边出门向着隔壁将剩下的姜汤端过来。 “老师,给~”曾继文将一碗递给了下炕坐在火炉旁的杨老师。 另一碗放在了坐在炕上的王老师身旁。 杨老师接过,喝了一口,然后才对着他们说道。 “无论结果如何,这也该有个说法,继文啊,你回头把那些资料放我桌上。” 曾继文听到杨老师这话。 点了点头。 “熙岚那里查出来的文件已经有一大部分了。 还有一些关键材料,估摸着过几天就会被暗线上的同志送过来。” 说完这些,几人又说起目前国内的一些形势。 现在的形势不比原时空,现在除了南方的情况有些艰难。 整个华北,比起原来来说,可是好了很多。 而另一边,北面派来的莫洛夫等人,晚上在返回安排的临时住处之后。 莫洛夫便前往布留赫尔住的地方找到了他。 此时,两人正在交谈关于和曾继文初次谈判的事情。 只听见莫洛夫说道:“也就是说,你赞同曾的要求?” 布留赫尔点了点头。 “虽然曾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是狮子大开口。 但是,曾下面的部队,明显要比南边更有说服力。 莫洛夫,你不能把希望放在南面。 他们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 听到布留赫尔的话,莫洛夫难得的没有反驳。 南边什么情况,他在渝地可是见过的。 最让他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前线舍生忘死的作战,后方的宴会一场接着一场。 但是之前莫洛夫和周边的人对于这种情况无可奈何。 因为他们找了一圈下来,除了南面,没有人能够牵制日军这么多兵力。 但是后来,随着华北曾继文的部队,不断的传来对日作战的胜利。 这个时候,莫洛夫才注意起曾继文。 尤其是石家庄之战,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和南边开始商量更大规模的援助。 一时间,莫洛夫也感到这个事情有些棘手。 与布留赫尔的想法相反。 对于曾继文的要求,虽然莫洛夫觉得有些狮子大开口。 但是如果真的给华北的八路军部队武装这么多武器,说不定远东的情况真的能缓解。 至于曾继文所要求的支援工业设备和技术人员,在来之前,莫洛夫其实也已经想到了。 曾继文他可是印象深刻。 根据情报部门的情报搜集,曾继文的部队在兰州扎根之后,曾继文可是经由北面买了很多工业设备。 而且曾继文也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 毫无疑问,曾继文这是打算继续加强他们的工业实力。 这比起南边那个只知道买买买的无疑让莫洛夫觉得还是曾继文比较靠谱。 所以昨天,莫洛夫向杨老师试探,他们提供五个步兵师的装备。 由曾继文在华北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想要将东北日军的目光转移到华北。 南边再有他们的支持,远东这块无疑就会变得很安全。 但是从刚才布留赫尔给他反馈的消息来看,他还是小看了曾继文的胃口。 曾继文要求的设备技术支持人员倒没什么,现在国内有大量的戴罪之身。 让他们来华国,也算是为了事业出一份力了。 但是武器装备这个,莫洛夫有些头疼。 那边要是知道他们给华北的八路军提供了这么多武器装备,万一真的转头找日军和谈。 那可就不妙了。 想到这里,莫洛夫再一次向着布留赫尔询问道。 “布留赫尔将军,请以你的判断来看,华北的八路军。 如果我们真的武装他们,他们能否真正的吸引关东军南下。” 听到莫洛夫这话,布留赫尔顿时反应过来。 国内现在的情况看来不容乐观。 于是布留赫尔严肃的点了点头。 “莫洛夫~你要相信我的判断。 根据我这么多年同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来看。 咱们的希望最后怕是还是要在八路军身上。” 听到布留赫尔这话,莫洛夫神色有些微妙。 思考一阵以后,才对着布留赫尔说道。 “好吧,我要先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国内,不过曾的胃口太大了这可不是个好习惯!” 说完,便离开布留赫尔的房间,然后回到住处。 命人将华北八路军的条件发回了国内。 第二天早上,家里的一处会议室内。 此时,屋内的会议桌两边,分别坐着以曾继文和鲍格莫洛夫为首的谈判人员。 鲍格莫洛夫看着曾继文,笑着说道。 “曾,希望我们今天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当然,莫洛夫阁下。”曾继文说道。 然后,曾继文就听到鲍格莫洛夫的声音传来。 “曾~你昨天给布留赫尔说的条件,你还是重新说下吧。 你知道的,我们不可能提供那么多装备和设备的。” 曾继文喝了一口水,面色如常。 “鲍格莫洛夫先生,你昨天给我老师说的也是天方夜谭。 五个步兵师,我想你们的同志是不是太高估我们的实力了。” 鲍格莫洛夫点了点头。 “曾,咱们也就敞开说吧,我提的确实没到你的期望,但是你提的,有些狮子大开口了。” 曾继文听到这话,打断了莫洛夫的讲话。 “莫洛夫先生,你真的觉得我提的有些多吗?” 曾继文紧紧的盯住鲍格莫洛夫。 “据我所知,你们又加大了对南面的援助。” 第 126 章 正式谈判2 “前年,你们援助了武器设备,航空工业设备。 去年你们帮南边改造升级兵工厂设备,建立了两个飞机制造厂,两种型号飞机生产线。 今年,你们准备援助火炮、装甲车生产线!” 曾继文看着莫洛夫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首先,对你们的援助表示感谢,毕竟我也是华国人。 但是,莫洛夫先生,我们是同志!” 听到曾继文的话,莫洛夫一时有些诧异。 他没想到,曾继文居然对他们的援助这么清楚。 “曾~你要知道,你们目前还不具备我们援助的能力~” 莫洛夫想了想,解释说道。 曾继文摇了摇头。 “五年前我们不具备,现在我们有能力吧~ 发动机零件,虽然我们目前不能大规模生产,但是经过我这些年积攒,兰州还是能捣鼓出来的。 其他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人员,虽然少,但是我们都有,只不过我们不能大规模生产!” 听到曾继文的话,莫洛夫有些意外。 但是还是说道。 “曾~你知道的,我们需要遵守和南边的约定~” 曾继文摇了摇头。 “你们和南边的我管不着,但是西北和华北,我上次已经退让了,我们不是你们的附庸。”曾继文严肃的说道。 听到这话,莫洛夫脸色顿时一变。 “曾~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这并不是让你这么放肆的理由。” 曾继文没有管莫洛夫的脸色,然后开始自顾自的说起这些年的一些事来。 随着曾继文的话语,莫洛夫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尴尬。 没等曾继文说完,莫洛夫便强行打断曾继文的话。 “曾~我承认,这是我们之前的疏忽,现在我们不是在尽量听取你们的意见嘛~” 曾继文听到这话,目光灼灼的看着莫洛夫。 “但是你们还是选择了南边。” 顿时,会议室陷入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莫洛夫才说道。 “好了,我们不谈这些事情。 但是你需要的太多了,你需要的武器装备,都足够再武装一个远东集团军出来了。 有这些装备,我们还不如重新增兵部署。 而且你还要满编的装备。” “不~莫洛夫先生,我看不多,甚至还是少了,根据我的推算,今年无论是华北还是东北,日军怕是都会紧急动员。 兵力怕是不下百万,我猜你也接到过相关的情报。 这些装备真的多吗?” 曾继文看着莫洛夫说道。 听到曾继文这话,莫洛夫嘴角有些抽搐。 “曾,你要知道,机械化旅,我们在远东也就只有一个,你张口就要五个,你觉得可能吗? 还有,你要求的钢铁、化工、飞机生产设备,火炮、装甲车制造设备,发电设备,汽车生产线这些, 说实话,我实在想不出你的胃口到底有多大,还要超过2000名技术支持人员!” 听到莫洛夫的话,在一旁看着两人交谈的众人。 顿时嘴巴张的老大,纷纷看向曾继文。 而陪同曾继文谈判的几人,顿时露出佩服的目光。 纷纷暗地里竖起大拇指,别的不说,就说你这要的。 你曾继文是真敢要啊。 曾继文面色如常,仿佛好像这些东西微不足道。 “莫洛夫先生,我们需要的其实都有些少了~” 听到曾继文这话,莫洛夫算是彻底绷不住了。 “好了,这么多,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莫洛夫打断曾继文的话说道。 曾继文看着莫洛夫突然笑着说道。 “莫洛夫先生,我列出的不就是你们给国府的吗? 我想,我要的也算合理吧~” 听到这话,莫洛夫摇了摇头。 “曾~那不一样,他们是付钱了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支援。” 曾继文听到这话,立即就说道。 “我们也可以付钱!” 听到这话,莫洛夫顿时笑了起来。 “曾~抱歉,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几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你们能还吗?” 听到这话,曾继文突然笑了起来。 “莫洛夫先生,分期我们能咬咬牙还是可以的。” 听到这话,莫洛夫顿时就有些意外。 看曾继文这样子,他们这次是认真的。 想了想,莫洛夫还是摇了摇头。 “曾~你要知道,我们已经向南边提供这么多了,再向你们提供。 先不说会不会引起南面的抗议。 我们也没这么多精力再支援你们。 所以,你还是说一些有用的话吧~” 曾继文听到之后,摇了摇头。 然后看着莫洛夫说道。 “莫洛夫先生,你得搞清楚一件事,西北和华北,现在我们占优势! 我相信没有你们,我也能找到其他能援助的人。” 听见这话,莫洛夫顿时就眯起了眼睛。 曾继文的经历他很清楚。 要是别人说这话莫洛夫只当以为是在开玩笑。 但是曾继文不会。 曾继文前几年的经历在他的情报里也有一部分,除了和德林那边有联系,情报部门也发现过对岸有曾继文的人活动的踪迹。 在整个国际会议里,曾继文非常特殊,那些想打曾继文手中的东西的人。 或多或少都在曾继文的手里吃了不小的亏。 久而久之,一些人也就敬而远之了。 不然,曾继文做的这么多的事情,为何入晋的时候只有一个旅。 而刚才,曾继文的话,他也听出了潜台词。 要是他们拒绝的话,怕是后面这边的工作也就不好展开了。 想了想,莫洛夫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不要意气用事。 我想,我们还是可以谈谈。 虽然支援不了你要求的那么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支援你们一部分。” “哦?你们打算支援多少?”曾继文有些意外的说道。 听到曾继文的话,莫洛夫顿时觉得有戏。 连忙高兴的说道。 “曾,你要求的武器装备,我们可以直接支援你们五个步兵师,而且全是满编的不是那种阉割的。 武器所需的弹药油料一切我们都提供。 此外,为了我们的友谊,我们可以支援你们一个坦克旅,人员我们来培训。 甚至你要求的生产设备,我们都可以支持你们一部分,而且是免费的~ 包括不少于五百名技术人员!” 听到莫洛夫这话,此时曾继文旁的谈判人员顿时感到一阵巨大的惊喜扑面而来。 恨不得赶紧代替曾继文立马答应下来。 然而,此时听到莫洛夫的话的曾继文,却没有任何反应。 过了一会,才听到曾继文的声音传来。 “莫洛夫先生,太少了!” 第 127 章 正式谈判(完) 听到曾继文这话,莫洛夫有些不高兴。 “曾~你要知道,那边那都是付钱了的,而且装备也是只有一部分。 我们提供给你们的却是实打实的满额配置。” 曾继文听着莫洛夫的话,撇了撇嘴。 “莫洛夫先生,就你们提供的这些,就让我们去吸引东北日军南下?” 听到曾继文这话,莫洛夫脸上有些挂不住。 “好吧,曾,我们一项一项的来说吧。 先说好,原先你要的不可能!” 曾继文顿时打起精神。 对着莫洛夫说道:“那就先说步兵师吧,十四个满额步兵师!” “不可能,我退一步,六个!” “少了,十三个!” “不行,最多七个!” “我们各退一步,十个!” “不可能,我们都才十个!八个!” “那就九个!”曾继文斩钉截铁的说道。 莫洛夫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好吧,就九个!” “坦克按照机械化旅的配置来!” “曾,不可能,远东都才一个!” “但是你们那里冬天不好补给,华北正合适! 还可以帮你们验证武器试验,你们可以派遣军官团!” “那就一个!” “少了,最少3个!” “不行,只能给你们一个!就这样南边都会意见。” “那前期给我们两个!如果关东军真的南下了,你们需要再支援五个!” “不不不~不可能~最多给两个。” “三个!” “行!” “设备生产线我们不白要,我们分期付款!” “这个可以!” “人员至少一千八百人!” “不行!南边我们都没有那么多,最多五百人!” “太少了,一千七百人!” “不可能,最多八百!” “.........” 最后,曾继文和莫洛夫两人,将支援人员谈到一千二百人之后,终于两边达成了共识。 在谈完支援装备和人员之后,这时,莫洛夫才正色的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现在我需要你们的承诺,你们的要求大部分我们都满足了。 我想我们的要求,你也应该知道吧。” 曾继文听完莫洛夫的话,一时有些沉默。 看到曾继文不说话,莫洛夫顿时着急起来。 “曾~你不会以为,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白拿的吧~” 曾继文听完,摇了摇头。 “莫洛夫先生,我只是在想,该怎么对你说。” 然后,曾继文又继续说道。 “我有个时间计划表,不知道莫洛夫先生要不要听一听。” “哦,曾~你说说。”莫洛夫听到曾继文的话,有些意外。 然后,曾继文对着莫洛夫说道。 “首先,我们当前的主要敌人是华北日军。 我打算通过两到三年时间,收复华北! 然后在42年底或者43年,向东北进军。” “我相信,你们保持边境两三年应该能做的吧~ 况且,华北日军一旦危机,说不定关东军就会南下,也算是减轻了你们的压力。” 曾继文一脸真诚的对着莫洛夫说道。 莫洛夫听到曾继文这话,顿时觉得有道理。 想了想,还是对着曾继文说道。 “这样不够,曾~我需要你们至少在今年底就对日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战役。”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就瘪了瘪嘴。 “莫洛夫先生,你在说笑吗? 先不说你们的装备今年能不能全部到齐,就算是到期了,装备人员的培训,战术的演练。 这些,你告诉我! 没个一两年,可能吗?” 听到曾继文这话,莫洛夫顿时感到一阵尴尬。 但还是说道。 “曾~你们现在都能对华北的日军造成那么大的损害。 我们支援那么多装备之后,我相信你们的战斗力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然而曾继文却面露难色。 “莫洛夫先生,你要知道,日军的航空兵、重炮等部队因为南方会战去了南方。 所以我们才能抓住机会给日军造成巨大伤亡。 同时,这一战我们的伤亡也是不小的,我们也需要恢复!” “那明年初总可以吧~”莫洛夫打断了曾继文的讲话。 曾继文思考了很久,然后才艰难的说道。 “好吧,为了我们的友谊,我可以明年在华北组织一次大的战役,吸引东北的日军南下支援~” 听到曾继文这话,莫洛夫顿时点了点头。 之后,莫洛夫忽然对着曾继文说道。 “曾~你要知道,我们这次同意你的要求,我们肯定有其他条件的?” 曾继文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这次这帮人答应的这么爽快,里面没点猫腻。 说实话,曾继文都不敢接受他们这么多装备。 然后就听到莫洛夫意味深长的说道。 “曾~我了解到的,这次你们给华北的日军造成巨大的伤亡,是因为使用了一款新式武器。 此外,还有你们摧毁日军的机场的武器。”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眼神眯了起来。 曾继文刚想准备说话,就被莫洛夫打断。 “曾,不用反驳,虽然你很保密,但是毕竟出现在战场了不是~” 然后,又意味深长的说道。 “而且,曾,你以前是做什么的,我可清楚。 要是真的保密,我们怕是得不到消息的。 所以,你的好意我们收到了。 你要知道,我们这次这么爽快的给你们这么多支援,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莫洛夫看着曾继文说道。 这次支援曾继文他们这么多武器装备,尤其是后面的装甲部队,他们也有考虑。 之前,他们就得到情报,他们的华国同志有一款新式武器,能够对装甲部队产生巨大的伤害。 当得知这个情报之后,他们国内就立即让人探查。 然后,这个消息便从某个不知名的人的嘴里泄露了出来。 而当他们调查这个人的背景时,却意外的发现这人是之前曾继文在北面活动的下属。 这样一来,曾继文的意思,北面很快就明白了。 加上之前莫洛夫考虑对八路军进行支援,所以这次北面答应的如此爽快。 本来有人建议直接从华国同志那里索要时,但是根据莫洛夫发来的情报。 因为华北和西北,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和曾继文他们闹翻。 而且这次华北日军的损失着实怪异。 所以这次莫洛夫等人也才同意曾继文的大部分要求。 曾继文眯了眯眼睛,心想果然上钩了。 他费了这么多精力,可不是为了这么点东西。 想了想,曾继文觉得有必要放长线钓大鱼,于是对着莫洛夫说道 “莫洛夫先生,我们确实有两款新式的武器,也正如你想的那样。” 听到这话,鲍格莫洛夫眼前一亮。 “但是,莫洛夫先生,我觉得这个事很重要,毕竟要是你们泄露到日军那里,对我们很不利的。 还有,我觉得你有必要跟我去一趟太南,亲眼看看威力再谈。” 鲍格莫洛夫听到曾继文这话,点了点头。 “好,我会带着一个观摩团过来的。” 说完之后,曾继文和鲍格莫洛夫都放松下来。 然后开始围绕着细则具体怎么援助等开始了详谈。 24日上午,随着曾继文和鲍格莫洛夫在商谈好的文件上签名,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同的是,鲍格莫洛夫是为远东的军事压力减轻而感到轻松, 曾继文则是终于忽悠上钩了。 随后,两人相视笑了起来。 第 128 章 曾继文的分析 随后,莫洛夫起身,走过会议桌朝着曾继文走过去。 满脸笑容的握住曾继文的手。 “曾~我相信,这次我们能有一个愉快的合作。” 曾继文听到这话,笑着对莫洛夫回道。 “莫洛夫先生,我也希望,后续我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合作。” 说完之后,看着一旁的布留赫尔说道。 “布留赫尔将军,这次要感谢你的帮助了。” 布留赫尔摇了摇头。 “曾~这是因为你们在华北实打实的战果,帮助你们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哈哈哈,但是还是的感谢你们~ 后面,我们两个就要经常打交道了。” 听到曾继文这话,布留赫尔也高兴的说道。 “曾~我也很期待。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赶跑那群小矮子的。” 曾继文摇了摇头。 “这还不够,将军。 他们迟早得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好吧,那我很期待了。”布留赫尔笑着说道。 之后,曾继文和莫洛夫开始商量起各种设备和装备的交付时间问题。 根据曾继文的要求,工业设备和人员,大部分都会从北疆向兰州运输,今年七月前就会全部到齐。 不过武器装备,在曾继文的强烈要求下,五月份前,将会有五个步兵师的装备从远东集团军的库存里通过运输机运输过来。 机械化旅的装备也会经由北疆向兰州运输。 其余的装备后面再运输。 同时,曾继文向莫洛尔直接订购了五百挺德什卡高射机枪,用于太南的防空。 莫洛尔也爽快的答应了,同时,直接以成本价一万卢布的价格同意了曾继文的要求,表示会在五月前从远东调拨交付给曾继文的部队。 商量完事之后,曾继文便安排人继续接待莫洛尔等人,让其在周边转转,感受下和南边的不同。 自己则带着签好的文件前往家里向杨老师等人汇报这次谈判的成果。 等曾继文见到杨老师等人时,此时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到曾继文进屋。 杨老师笑着对着李老师和王老师说道。 “你们看继文这样子,看来结果很好嘛~” 李老师点了点头。 “对啊,这次交给继文同志负责,有些话继文同志比我好说多了。 说真的,我有些期待了。” 曾继文听到李老师的话,笑着答道。 “那李老师这次你猜对了。” 说完,便拿起一个凳子,坐在围在火炉旁的三人面前。 然后,将签好的文件递给了杨老师。 杨老师接过文件,笑着看了起来。 随着杨老师翻阅完文件,杨老师将文件递给了一旁早已期待等候的王老师,然后拿出一根烟点燃了起来。 抽了一口之后,才对着曾继文说道。 “看来这次让你全权负责这次谈判事件,看来是正确的。” 然后,杨老师笑着对着李老师说道。 “李老师啊,以后,南边有什么事情也可以让继文去。” “哦~看来这次收获不小啊。”李老师听完杨老师的话,有些意外。 “岂止是不小,看了这内容,我这有些头疼啊。 咱们八路军下面都是泥腿子,这么多装备使得动嘛。” 杨老师笑着说道。 因为李老师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内容,一时也不知道曾继文和北面的同志达成了什么内容。 这时,曾继文主动向李老师解释说道。 “这次我和莫洛夫的谈判,我提的要求。 工业设备和技术支持人员,和我要的差别不大。就是支援的技术人员少了几百人。 武器装备方面,虽然没我要的那么多,但是也不少了。 九个步兵师,两个机械化旅,外加五百挺高射机枪~” 听到曾继文这话,李老师有些吃惊。 “他们同意了。” 曾继文点了点,然后又说道。 “不过也有条件,他们要求我们最迟在明年上半年,对华北的日军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吸引关东军南下。 此外,我答应在两到三年的时间,收复华北,准备对东北的关东军发起进攻。” 听到曾继文这话,李老师的神色有些严肃。 “继文同志,前面的我没意见,但是后面这,我们可以吗?”李老师的神色有些担忧。 这时,看完文件内容的王老师,将文件递给李老师,听到曾继文的话,点了点头。 然后对着曾继文说道。 “继文啊,你小心是不是打算赖账啊。”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不乐意了。 “王老师,你怎么能凭空污人清白。 我是那样的人吗!”曾继文顿时不乐意了。 听到这话,王老师笑着指着曾继文说道。 “你小子的想法我还不知道,不就是拖嘛。 不说明年,快的话年底华北的日军恢复过来就要找你的麻烦。 而你答应北面后面的事情,行不行还两说呢。” 曾继文听到王老师的话,笑着摇了摇头。 “那不一样,我既然答应了肯定会做到。 至少明年前,华北日军不动手,我们也要动手! 至于两三年后,我之前说的,你不会不知道吧~” “哈哈哈~你小子!”王老师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你这不是给人家开一个空头支票嘛~” “那可不一定,要是他们肯继续援助的话,我们也可以啊~”曾继文说道。 听到曾继文这话,杨老师在一旁忽然问道。 “继文啊,你说的那个可能,估计大概有几层啊。” 听到杨老师这个问话,王老师和李老师也是看起曾继文来。 “嗯~几乎可以说百分百~”曾继文看着杨老师说道。 然后又继续解释起来。 “日军和我们不一样。 他们资源匮乏,同时内部军国主义盛行。 即使他们真的被我们赶出华北,他们最大的可能也是和南边和谈。 然后撤出华北,让我们和南边争斗。 他们的位置注定了他们需要发展海军,那么这样一来必然和陆军的战略产生冲突。 本身他们的矛盾就大的没边,连个螺丝都要反着拧,还不用说资源争夺上。 况且陆军现在也是分为两派,一部分想着北上,一部分想占领华国。” “那要是他们真的集中兵力向我们而来呢?”李老师听到曾继文的话,有些担忧的问道。 听到这话,曾继文摇了摇头。 “要是没有南边的武汉会战,日军还有可能集中精力对付我们。 但是经过武汉会战和石家庄之战,日军已经不能再组织起这么大的战役了。 他们的资源注定他们会把目光投向南边和北边。 同时,海军也不会看到陆军继续扩大战事了。 他们经不起这么消耗。” 曾继文对着三人说道。 事实上也正如曾继文所说。 原时空里,陆军一边绑着内阁不断的扩大在华的战事。 而另一边也不甘示弱积极的向着北面找事。 一直到诺门坎被揍得爹妈都不认识之后。 随着华国战场越陷越深,日军迅速转变战略方式,开始对着华国各方势力连拉带打,打算以华制华。 但是海军又不甘寂寞。 早早的将目光看向了东南亚,但是因为老牌列强威慑,一时之间又不敢轻易南下。 直到国内消耗顶不住,小胡子又横扫欧洲,整个东南亚便像一块诱人的蛋糕引诱着日军。 按照曾继文的估计,这个时空,要是日军在华北吃了大亏,怕不是会更早的南下。 毕竟小日子的海军再牛逼,他的舰艇也开不到岸上来。 华北可不是南方,在长江小日子的炮艇还能助阵。 而且现在小日子也拿不出那么多资源再来华北掀起一场武汉会战那样的大战了。 估计到时候,就是先和南边先来一场友谊赛,之后各打各的了。 第 129 章 武器分配 听到曾继文的话,杨老师微微的点了点了点头。 “那按你说的,东北的日军今年怕是会对北边动手了。” 李老师在听完曾继文的话后,有些惊讶。 “嗯,没错,东北的同志传来的消息。 在呼伦贝尔的第23师团,这个师团是去年组建的,但是最近这个师团加强了武器配置。 第七师团的26联队,现在也加入了到了23师团序列。 还将野炮兵第13联队划入了这个师团。 这个炮兵联队,除了常规的野炮和榴弹炮之外,还装备了超过一百门反坦克速射炮。 奉天公主岭的两个坦克联队加起来近两百辆坦克装甲车,也在向第七师团集结。” 听到曾继文的话,一时间三人有些震惊。 “消息可靠嘛~”李老师对着曾继文说道。 “嗯~”曾继文点了点头。 “我们的同志分别在奉天和呼伦贝尔观察了很久。 汇总上来之后发现的,这也说明,日军已经在集结了,就是看日军具体的动手时间。” 王老师想了想。 “继文啊,这件事还是得给北面通报下。 既然我们知道了,但是不说这就不地道了。” “放心吧,王老师,我会给他们说的,但是就是不知道他们信不信了。” “不管他们信不信,反正我们需要给他们说明的,不然后面还说我们故意的。” 曾继文摇了摇头。 “对北面影响应该不大,小鬼子那装备,怕是要把他们揍得哭爹喊娘。” “那行,到时候你给布留赫尔将军说吧。”杨老师点头道。 然后,曾继文就听到一旁的王老师说道。 “继文呐,你小子这次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我看这么多装备,先不说咱们的后勤。 按照你向他们要求的。这各种火炮,机枪,通讯兵。 还有你要的机械化旅,这人你就是把咱们八路军翻个底朝天,也凑不齐呐。” 听到王老师这话,一旁的杨老师和李老师顿时哭笑不得。 没想到他们有一天还有因为装备缺人的事情发生。 曾继文摇了摇头。 “没事,这批装备又不是一下子到位。 再说了,战术训练,装备学习这些,没个一年不可能派去前线。 至于机械化旅,除了我们的派出一部分人学习之外。 北面也会有一个大概五百人的军官团帮助我们。 前期这些军官都会在指挥的位置上一对一带着我们的人。” 听到曾继文的解释,王老师点了点头。 随后又问道。 “这次先前的五个步兵师的装备,你小子想法呢? 这该怎么分配,有些头疼呐。” 曾继文听到王老师的话,点了点头。 确实,这次北面支援的九个步兵师的装备。 按照他们的配置,可以武装近十二万人。 但是现在八路军可不止十二万人。 前线,太南就有近七万的主力部队这还是没有扩编的情况下。 今年太南部队肯定会扩编,一到扩编,怕仅仅太南军区的部队都装备不够。 晋察冀九万人,晋西北四万人。加上西北,太岳,豫中,鲁地,南方。 超过三十五万的部队。 毫无疑问,今年的八路军已经超越国内大部分势力,正式成为国内的第二大势力。 而装备情况,虽然缺乏重型攻坚武器,但是也是摆脱了三枪八路的称号。 至少步枪是围剿土匪也好,伪军也罢,总能凑齐满足人手一把。 同时,太行军工厂生产的子弹也开始向周边兄弟部队开始供应。 虽然不多,人均下来每人基本就只能领到十五发,但是这比起原时空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曾继文想了想,对着王老师三人说道。 “王老师,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按照北面给的编制重新编组部队的话。 一来耗费时间,二来这些后勤,他们也不一定能准时的送来。 我是这样想的,团一级,就按照他们步兵团的配置,每个军区三个步兵团。 至于榴弹炮,反坦克炮之类,就直属军区。 太南的话,这次就不装备了~” 听到曾继文这话,三人都有些意外。 这时李老师在一旁劝着说道。 “继文同志呐,你是不是再考虑考虑,你们太南的部队,可是咱们八路军的拳头部队。 目前,也只有你们军区,能和日军正面交战。 这一旦发生大的战事,日军的主要注意力可是在你们太南呐。” 这时,一旁的王老师也说话了。 “对,你小子不要以为这次把华北日军重创了,这尾巴就翘到天上了。 苏械师你都还瞧不上了。 你们这次的伤亡我看也不小,但是也算是完全将部队锻炼出来了。 要是这几个师的装备完全装备你们太南的部队。 我看华北的日军要是知道你们的情况后怕是压根不敢动。 所以我在想要不要将这些装备全部用来将你们太南的部队编组成五个步兵师。” 听到李老师和王老师的话,曾继文顿时明白两人想岔了。 于是立即解释的说道。 “主任,总指挥,不是我瞧不上苏械师,而是我另有打算。” 听到曾继文这话,王老师有些意外。 “你小子今天不说明白,你就来我这当几天马夫吧。” 王老师有些生气的说道。 听到这话,曾继文顿时哭笑不得。 然后,曾继文便开始向几人开始说出自己的打算。 原来,在回家里之前,自从曾继文将何平等人叫到太南之后。 便一直在思考部队的统一制式装备问题。 经过这大半年的考虑,上次回来之前,曾继文去了一趟太行兵工厂。 将何平等人带着工程师做出来的一部分样式武器看了看。 回来之后,曾继文就打算,通过今年和明年的时间,对整个太南军区的部队开始换装。 不过在换装之前,华北日军的反扑和南边的摩擦,让曾继文不得不考虑时间的紧迫性。 因此曾继文便想通过北面援助的装备,加强周边兄弟部队的实力。 那么一旦等太南军区换装扩编完成,那么就是收复整个华北的时机。 为了这个计划,这次曾继文可是向北面要了大量的各种设备生产线。 还有同时大量的技术支援人员,付出的东西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第 130 章 工艺配置 王老师听完曾继文的打算之后,顿时就笑了。 “你小子,原来在这等着,看你这样子还瞧不上苏械师~” 曾继文摇了摇头。 “哪里会,我们的工业虽然薄弱,但是在太南和西北,已经起步了。 现在就是需要反哺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的时候。” 况且,现在纯粹按照苏械师的编制编组的话,那么这次的装备都还不够太南的部队装备。 曾继文最中意的是原时空60年代的56式家族武器,配合苏制的火炮作为整个部队的制式武器。 但是考虑到全自动步枪后勤的压力,虽然太行军工厂那边已经造出了样机,但是目前这个后勤曾继文可吃不消。 或许等个几年之后,再考虑全面换装成全自动步枪。 于是曾继文打算让常规部队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班用机枪这两种。 至于56式自动步枪,曾继文则是让何平根据他画的56-1型自动步枪来制造,主要用于装备装甲兵、汽车兵、空降兵、侦察兵以及炮兵等特殊兵种。 而所有的子弹全部通用7.62×39毫米的口径。 至于生产子弹的工艺,对曾继文来说也是一个头大的问题。 当初因为这个问题把曾继文忙的晕头转向。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生产子弹所需要的原材料铜不光是价格噌噌的往上涨,而且国内目前还缺乏铜。 曾继文不得不面对现实,采取和北边相同的方式,使用钢弹壳。 钢弹壳虽然说是传闻中的物美价廉,但是曾继文当初在实际组织人手操作的时候差点破口大骂。 这是哪个大聪明前辈想出来的办法,放后世肯定可行,但是放在这个时代环境 ,差点把曾继文亏得都去当裤子了。 首先就是从钢的原材说起,要子弹你总得有钢吧,要炼钢你就得建钢铁厂,那么钢铁厂配套的煤矿、水库、铁路、炼铁、发电等厂子和配套设施,也必须要有。 一个年产十五万吨的钢铁厂,没个三千万大洋压根就造不出来。 加上战争,那么他们至少需要年产一百万吨的钢铁厂,那么总花费基本上就奔着上亿了。 还不说这个工期至少五年,曾继文要是等五年,小日子都快投降了。 为此曾继文当初在清扫甘青之后,咬咬牙在酒泉建立了一个年产百万的钢铁厂,但是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而且这个产量,可是按照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东北的钢产量来修建的。 为此,曾继文搜寻了很多西边的技术人员。 直到现在,那边都还在赶进度,不然曾继文为何还需要北面那么多的技术人员。 按照那边几个负责人给的说法,北边支援之后,明年上半年就能够投产了。 而当曾继文解决完原材料之后,便想到后世常说的换用钢弹壳。 而要做钢弹壳,要么使用涂漆钢弹壳,要么使用覆铜钢弹壳。 而做覆铜钢弹壳,首先需要加工电炉碳素钢,之后添加稀有金属做合金钢,其次再加工合金钢弹壳,然后电镀覆铜,再将弹壳拉壳钩槽进行磷化,最后进行拉壳沟涂漆。 里面的每一个步骤,都不是现在他们能够做出来的。 尤其稀有金属,整个华国除了钨矿,其他基本都是白纸一张。 而合金钢在380美元左右一吨,大概一千二百多大洋,而铜则是一千多大洋每吨。 加上各种工艺下来,曾继文算出这笔账后,顿时觉得还不如买铜呢。 看到这个花费,曾继文就将目光投向了涂漆这种工艺。 与覆铜唯一的差别就是,不需要添加合金钢,但是需要加工出优质的电炉碳素钢。 然后把优质电炉碳素钢加工成细长的钢棒,然而这又需要极精密的电力轧钢机参与。 之后就是出动冲床,把棒料冷剪成小段圆柱状毛坯,再将两端墩平吗,将小段圆柱形毛胚进行退火了处理。 再之后进行毛坯磷化、皂化之后,把毛坯挤压送到封闭模具内,通过挤压工艺加工成钢盂。 最后则是将钢盂加工成型为弹壳,再进行电泳涂漆。 至于涂漆的工艺,目前除了北面,就只有原时空里小胡子后期也弄过,不过在这个时间段里,基本上处于保密阶段。 得幸亏有袁紫等人,在抗战爆发之后不久将这个工艺给解决了。 但是碳素钢也得要六百大洋一吨,而且钢弹壳还有一部分缺点,不能复装不说,还磨损枪膛,要是再潮湿环境,还容易生锈。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巨大得资源浪费。 使用铜制子弹,基本上能够复装五六次,即使不能复装了,也能回收重新炼制。 但是钢弹壳不行啊,钢壳弹有覆铜或者涂漆的杂质,不能回收炼钢,拣回去的钢制弹壳,只能回收当废物处理。 但是铜得话,无论如何都可以回收融化后利用的。 当时曾继文对子弹是直接使用涂漆钢弹壳还是铜制弹壳的工艺上顿时就陷入了纠结,最后想了想,实在不行就浪费钢材,铜的材料实在太缺了。 最后东拼西凑总算是将这套工艺给凑齐了。 不过好在,之前的一切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太南加上西北的准备,让曾继文得以有底气开始对部队进行大规模换装。 至于钢弹壳,浪费就浪费一点吧,大不了回收之后做成其他工业品使用。 在解决完常规武器装备所需要的设备原材料等制造之后,剩下的就是火炮了。 曾继文的打算是将107火箭炮进行大规模装备。 之前受限于材料,无论是火箭弹壳体,还是推进剂,或是炸药,都是从后方的实验室带出的小批量在太行军工厂进行组装生产而成。(小说开挂别纠结了) 但是过几个月,通过和北面的技术交换,曾继文可以在西北进行大量制造,开始列装部队了。 毕竟此时北面也在开始设计研发这玩意,对北面来说没啥保密的了。 因此,曾继文的打算是在每个纵队建立一个独立火箭炮营,装备12-18门火箭炮。 此外,每个纵队还下辖一个炮兵团,包含一个加农炮营12门122毫米加农炮,一个榴弹炮营12门122毫米榴弹炮,一个迫击炮营18门120毫米迫击炮。 而普通步兵团的话则是下辖一个炮兵连,包含一个迫击炮排6-8门82毫米迫击炮,和反坦克炮排4-6门57毫米反坦克炮。 营一级则是一个营炮兵排4-6门82毫米迫击炮,步兵连则是2-3门60毫米迫击炮,40mm火箭筒则下放到班排。 而这些火炮所需要的装备生产线,曾继文这次可是写在向莫洛尔索要的设备支援清单里。 至于前期的装备,曾继文打算通过另外的资金购买。 为了凑集到足够的设备和资金,曾继文已经打算,在莫洛尔跟着自己前往太南的时候,就将兰州实验室里盘尼西林的消息透露给他。 要知道现在,这种药物,明年大洋对面才开始临床使用,而100毫克的成本就需要几百美元。 43年每百万单位的量成本也在20美元。 一直到45年,每百万单位的量才降到0.55美元。 而一百万单位的量大概在625毫克,能救治五名士兵,按照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计量,一支大概基本就是这个量。 得益于曾继文的影响,后方现在的成本已经降到了不到一美元一支。 不过曾继文也没打算高价卖,就按一支1200美元来卖好了,还比对面实验室成本低。 这个价格,曾继文觉得自己很有良心,非常公道了。 就当做慈善了。 要知道,实验室里这样一支成本就是一千多美元了,就没有比他卖的更便宜的了。 第 131 章 亏了亏了 听到曾继文的打算,一旁的王老师和李老师张大了嘴巴。 只有杨老师在一旁,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兰州工业区的情况,此前知道的人不多。 当初曾继文回来,在和杨老师收拾完烂摊子之后,便开始投入到西北的建设规划里。 那时曾继文的计划一经说出,顿时将几人惊讶的不行,一方面是为曾继文的这个建设计划感到吃惊,而另一方面则是其中所耗费的资金。 六年前曾继文到沪上活动开始,便开始通过北面以前的关系,逐渐在国际会议里站住了跟脚。 同时在此期间,曾继文暗地里将薅对面大萧条黑色星期四的羊毛和其他手段获得的资金,不断的向德林和“莫斯ke”派遣各种人员。 也正因为如此,那位现在的统战部长没有能够在外面与内部的一些人联合起来说一不二。 于是最后他们又不得不将曾继文重新叫回国内,最后回到苏区。 在到达兰州之后,当时曾继文的计划提出来之后,除了杨老师基本没人支持,曾继文顶着巨大的压力扯着国际会议的大旗才撑了起来。 所以其中的情况除了杨老师知道的比较清楚之外。 其他的都只是知道,曾继文在青甘搞工业,花费还很大。 “继文啊,你这可是给我们放了个卫星啊。”王老师听完青甘的大概情况,有些吃惊的说道。 一旁的李老师,在听完之后。 想了想。 “难怪你说咱们可以跟南边翻脸,真要是这样的话.........” 李老师一时有些激动。 “我估摸着过个几年,要是咱们真的建成了,南面也得向咱们买装备。 真正的大客户可是还没来呢。” “哦,还有啥?”王老师问道。 曾继文调整下坐姿,才继续说道。 “日军在北面吃了亏,那么必然将目光看向东南亚。 那么大洋对面必然援助国府。 这个大的单子,我们可以吃下啊。” 听到这话,三人顿时若有所思。 “继文同志,你之前说的,日军真的有这个胆子南下吗? 还有,德林那边真的会对英法动手? 你的这个观点,和南边那位差不多啊,他到现在都还在给周围的说德林就要快动手了。” “没错,这是必然的,现在德林那边也快撑不住了,小胡子要继续坚持下去,只有扩张了。” 曾继文点了点头。 几人又谈了下当前的局势,最后,杨老师对着曾继文说道。 “就先这样吧,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曾继文点了点。 然后,曾继文就听到杨老师在那边说道。 “现在华北局的事务你和立风要赶快接手,现在可不能光顾你们太南。” “放心吧,老师,政委那边已经在开始接手了。” 杨老师听完,点点头。 然后起身,将手中的烟头熄灭,放进了一旁的陶制烟灰缸里。 “好了,我们可以召开会议说这次的事情了。” 曾继文等人见到杨老师起身,也是点了点立即起身,开始招呼门外的警卫员通知工作干事准备会议的相关事情。 26日,晋地八路军指挥部。 此时,指挥部的氛围因为春节的缘故稍微比较轻松。 由于去年底华北日军的损失,导致现在日军在华北都缩在县城里,不再下乡扫荡。 难得的给整个八路军根据地的人过了一个好年。 八路军指挥部也已经随着129师迁到了晋城。 这时候副指挥和柳师长,陈旅长三人玩扑克牌游戏。 忽然,副参谋长从门外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进来,并对着三人高兴的说道。 “好消息啊~” 听到副参谋长的话,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了副参谋长。 “这次啊,曾继文干的漂亮~” 听到这话,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疑问。 曾继文不会带着人回家里了嘛。 随即,三人想到了什么,陈旅长顿时眼睛一亮,目光灼灼的盯着副参谋长。 副参谋长看到陈旅长炯炯有神的盯着他,顿时就笑了。 “老陈啊,你那是什么眼神~” 听到副参谋长这话,老陈扶着眼睛眯着眼睛说道:“什么眼神,看样子肯定有好事啊,曾继文我还不清楚。 就是个肉沫子他都要炼出二两油的人。 快说,他这次是不是又发大财了。”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顿时哈哈大笑。 副指挥指着陈旅长说道。 “你呀你,这都不知道曾继文和北面谈了什么,你就笃定他这次收获不小。” “那可不,如果收获不大,我才不相信他会亲自回去。” 陈旅长笑着说道。 “那你这次猜的不错,不过这次不是曾继文发财,是我们发财了。” 副参谋长笑着将电文递给了副指挥。 听到副参谋长这话,三人面面相觑。 副指挥接过电文,疑惑的看了起来。 随即,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好啊,这次曾继文干的不错。” 副指挥高兴的说道。 忽然,又露出一脸的疑惑表情。 “不对啊,这不是他曾继文的风格,什么时候这小子苏械师都看不上了。” 副指挥对着副参谋长说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这次就说了支援的情况,其他的曾继文还没说呢,你问问老陈知道不。” 副参谋长笑着说道。 等三人相互传阅,看完电报之后,陈旅长才大笑的说道。 “我就说嘛,曾继文这狗日的,难怪要回去。 胃口是真的大,也不怕把他撑死。” “嗯,确实。 九个步兵师,两个机械化旅。 虽然前期只会到付五个步兵师,那也不小了。 还是按照北面的满编师来。” 柳师长对着副指挥说道。 按照北面步兵师的编制,一个标准的步兵师,包含一个350人师部,三个3000人的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师直属工兵营、通信营、侦察连、医疗连、后勤支援部队总计在一万四千人左右。 一个步兵团的武器,大概有2500支左右莫辛-纳甘步枪,DP-27轻机枪150挺,每个步兵排配备1-2挺。 PM1910重机枪24挺, 每个重机枪排配备6挺,TT手枪手枪300把。 RGD-33手榴弹每人配备2-3枚,82毫米迫击炮迫击炮12门作为支援火力,提供间接射击。 45毫米反坦克炮6门用来对抗轻型坦克和装甲车。 而炮兵团则是36门重型火炮,包括76.2毫米F-22野战炮24门,122毫米M-30榴弹炮12门,37毫米M1939防空炮6门总计两千余人。 剩下的则是各种后勤支援车辆物资。 这些配置,作为伏龙芝军事学院出身的柳师长还是很清楚的。 当柳师长向众人说完苏械师的编制之后,周围的人顿时就陷入到震惊之中。 反应过来之后,顿时一阵狂喜。 这装备,可是比小日子的师团强太多了。 而且这次支援的不只是轻重机枪,可是按照北面完全满编的来支援的。 “曾继文说,这次支援的装备他们太南的部队就不用装备,看总指挥部怎么分配好了。 你老陈应该知道曾继文的想法吧。” 副参谋长在柳师长说完之后,说道。 然后看向了陈旅长。 听到这话,副指挥等人也是看向了老陈。 陈旅长一时间被副参谋长这话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什么叫他应该清楚。 陈旅长摇了摇,表示他也不清楚。 然后几人就开始商量起这批装备的分配问题。 毕竟电文里说的很清楚,五月份前,五个步兵师的装备就会到位。 这都二月底了,也就是说接下来两个月,这批装备就会到达。 商量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陈庶康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曾继文这狗日的肯定有好东西。 亏了~ 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