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红尘》 第701章 三个人分了两千万 “就改了这几个字,就行了?” 庞蓓蓓对比了一下原稿和王向东改过的稿子,真心没有多大差别。 这让她怀疑,宋思铭是不是被王向东忽悠了。 但考虑到王向东的身份,以及这件事的重要性,庞蓓蓓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试一试。 而这一试,还真就试成功了。 重新提交审核后,副总编辑的态度竟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不但认为庞蓓蓓的报道没问题了,还要求明天就见报。 庞蓓蓓的脑袋都是晕乎的。 将这个消息反馈给宋思铭的同时,庞蓓蓓强烈要求,和王向东交流一下,问问王向东究竟是怎么抓到他们副总编辑的命门。 庞蓓蓓远在省城,王向东在青山市区,而宋思铭在王寨乡,直接见面的话,实在是不太方便。 于是,宋思铭拉了一个群。 他,庞蓓蓓,还有王向东。 “王部长,庞蓓蓓就是您修改的那篇稿件的撰写者,她的父亲是前澜沧县委书记,现青山市政协副主席,庞清河。” 宋思铭在群里介绍庞蓓蓓。 “原来是庞副主席的闺女,怪不得文字功底那么好,这是遗传啊!” 王向东直接发的语音。 之所以说到遗传,那是因为庞清河曾是江北省二把手的专职秘书,写稿子的水平,在整个江北省,都没什么对手。 “王部长,您就不用安慰我了,我文字功底真那么好,稿子就不会被打回来了。” 庞蓓蓓略显尴尬地回应道。 “这是两码事。” “新闻稿毕竟不是纯粹的文学创作,稿子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审核的领导怎么看,审核的领导觉得好,那就是好,审核的领导觉得不好,你写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作为一个老新闻人,王向东向庞蓓蓓传授大半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其实,这个道理,庞蓓蓓也懂,她也努力地投其所好,奔着副总编辑,可能喜欢的方向来写,可结果却是和预想差着档次。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王向东怎么就能精准定位,寥寥几笔,就让她的稿子起死回生。 “王部长,您对稿子的改动,我都认真看了,可还是有些不懂。” 庞蓓蓓准备刨根问底。 “不懂就对了。” “那是我错了几百次,才总结出来的,你一次就看懂了,那不是成神仙了?” 王向东哈哈笑道。 这么一说,庞蓓蓓更懵了。 王向东则是主动问道:“你们新来的,负责审核的副总编辑是不是叫谷彩琴?” “您认识谷副总编?” 庞蓓蓓怀疑地问道。 “何止认识?” “我在谷副总编手底下,工作了整整三年。” 王向东介绍道:“当时,她还是江北日报新闻部的副主任,而我则是刚刚毕业,一年不到,我一百三十篇稿子,被谷副总编打回来一百二十九篇,只有一篇采用,后来,我就开始总结规律了,谷副总编特别在意细节,甚至会用细节决定一篇稿子的生死,比如……” 然后,王向东就开始举例子。 庞蓓蓓认真听着,宋思铭也认真听着。 听到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前后两篇稿子,相差不过几十个字,为什么一个被打回,一个被录用了。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这两篇稿子,大差不差,一个九十五分的话,一个就是九十四分。 可对于一个追求细节的领导,那就是九十五分和五十九分的区别,后者直接不合格。 “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宋思铭得出的结论。 至于庞蓓蓓那边,结论可就多了。 要知道,未来,她的每一份稿子,都要面对谷彩琴的审核,王向东相当于直接为她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 只要照着王向东强调的细节来,用不了多久,她就会成为副总编的心腹爱将。 群聊一直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后面两个小时,宋思铭连话都插不上,基本上,就是庞蓓蓓和王向东一问一答。 庞蓓蓓也清楚,王向东能有问必答,完全是看宋思铭的面子。 他父亲庞清河,名义上是个副厅级领导,但所在的位置就是一个等退休的位置,没有任何实权。 王向东不可能因为她是庞清河的女儿,就倾囊相授。 “王部长,耽误您一上午,过两天,我回青山拜谢您。” 临近中午,庞蓓蓓对王向东说道。 “不用那么客气,咱们都是新闻人,我是前辈,你是后辈,前辈就应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辈,让后辈少走弯路。” 王向东的回复,极为谦虚。 “王部长,下周或者下下周,我回市区,找黄书记和梁市长汇报工作,到时候,顺道去看看您。” 宋思铭也在群里说道。 单听顺道两个字,好像对王向东不够尊重,但前面还有找黄书记和梁市长汇报工作,王向东自然懂宋思铭是什么意思。 他这次帮忙,绝对不会白忙。 宋思铭肯定会在黄书记和梁市长面前提及他的名字。 王向东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只要有人力挺,还是有再上一步的可能的。 奈何他始终没有这个门路。 如今,这个门路,似乎已经向他打开了。 与此同时。 澜沧县纪委。 会议室里,十名专案组成员,正在向县纪委书记何荣光汇报调查进度。 看着手里的材料,听着汇报,何荣光的脸,冷得都能滴出水来。 他想过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和县人民医院的问题会比较严重,但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简直就是从头烂到脚! 最让人寒心的是,三个单位的一把手,都参与了这件事,而且是作为领导者,参与了这件事。 “五年前,民政局操作失误,没有及时将医保补助划归医保局,医保局也没有给那些特殊人员登记医保,但这件事,直到当年的五月份才被发现,这让与之相关的几个单位,发现了可操作的空间。” “于是,以此为始,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人民医院联合到了一起,共同侵吞市财政和县财政拨发的医保补助资金,五年间,合计侵吞医保补助资金超过三千万元。” “相关人员人人有份,其中县民政局局长吴玉德,县医保局局长曹英朗,县人民医院院长冯奎之,三个人就分了两千万。” 第702章 放长线钓大鱼 “有没有县领导参与这件事?” 等专案组的成员汇报完,何荣光沉吟片刻问道。 “暂时没有发现。” 专案组的成员回答道。 “那就好。” 何荣光长出一口气。 只要限定在正科及正科之下,就好办,最起码,县纪委能够直接掌控,无需向市委和市纪委汇报。 “何书记,证据收集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收网?” 有专案组成员,迫不及待地问何荣光。 孟前宽任县纪委书记的时候,这些专案组成员,大多是被边缘化的那一拨,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使。 如今,他们很想通过这个大案,证明自己。 “毕竟涉及三名正科级干部,我得先跟倪书记和冉县长打省招呼。” 何荣光想了想,答道。 这是最基本的组织原则。 倪文昭是一把手,就不用说了,而民政局,医保局,县人民医院都是政府下属部门,县长直接领导这三个单位,所以,冉再宇那边也不能落下。 考虑到今天是周末,而明天周一召开县委常委会,何荣光决定明天常委会之后,顺道跟倪文昭,冉再宇提一提。 “第一条还是严格保密。” “第二条随时做好控制相关人员的准备。” 会议最后,何荣光对专案组的成员,说道。 “是!” 专案组成员齐声应答。 距离县纪委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的聚福斋饭店。 倪文昭麾下的新四大金刚,再一次聚在一起。 这一次是县交通局局长郭洪硕做东。 经赖长顺介绍,郭洪硕迅速融入了这个小团体。 甚至隐隐有成为这个小团体头目的趋势。 原因也很简单,他跟县委办主任赖长顺是同学兼发小,关系更为亲近,而县委办主任赖长顺又是县委书记倪文昭最为信任的人。 大事小情都要通过赖长顺,想获得第一手的消息,同样离不开赖长顺。 郭洪硕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郭局,今天的规格有点儿高啊!” 赖长顺由于家里有事,没来,包厢里就只有郭洪硕,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四人。 菜上来之后,吴玉德忍不住说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来的菜,都比较高端,特别是中间那个超大的帝王蟹,一看就是提前订的。 “规格高吗?这就是正常水平吧!” 郭洪硕煞有介事地说道。 “正常水平?” “不对,肯定是有喜事。” 曹英朗猜测道:“是不是撞你车的那个运输公司,向你这位主管领导好好地表示了一番?” 上次一起吃饭是上周六,当时,郭洪硕迟到了。 迟到的原因是新买的车,一出门就被县内一家运输公司的货车撞了,当时,曹英朗就开玩笑说,那家运输公司但凡机灵点,便可以因祸得福。 “非也非也。” 郭洪硕摆摆手,“我甚至没让他们修车。” “为什么?” 不但曹英朗,吴玉德,冯奎之也是一脸好奇。 “因为,那家运输公司和宋思铭有关系,我要放长线钓大鱼。” 郭洪硕呵呵笑道。 “宋思铭?” “放长线钓大鱼?” “到底怎么个意思?” 曹英朗,吴玉德,冯奎之更好奇了。 “简单来说,就是宋思铭帮这家运输公司承揽了不少业务,然后,我就提醒运输公司的老板,不能让宋乡长白忙活,一定要表示表示。” 郭洪硕有些得意地说道。 “这招高啊!” “你这是送了纪委的何书记一份大礼啊!” 曹英朗,吴玉德,冯奎之愣了愣,然后齐齐为郭洪硕竖起大拇指。 “何书记和倪书记关系那么好,我送份大礼不是应该的吗?” 郭洪硕耸耸肩,说道。 “这倒也是。” “我听说,何书记就是倪书记点将点过来的,只要倪书记一声令下,何书记肯定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吴玉德说道。 “收拾一个宋思铭,还到不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程度,何书记也有背景,就算抓错了人,也不会像老孟一样,被扔去政协。” 曹英朗旋即说道。 “这倒也是。” “更何况,这次郭局出手了,证据确凿,何书记也不可能抓过人。” 吴玉德顺势又捧了郭洪硕一句,让郭洪硕很是享受。 “其实,就算何书记不收拾宋思铭,宋思铭也没几天好日子过了。”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冯奎之,突然说道。 “为什么?” 大家的视线,一下就聚焦到冯奎之身上。 就冯奎之的口风,明显是有内幕消息啊! “你们不知道吗?” “王寨乡党委书记卢增汉脑梗了,倪书记准备派城关镇镇长严国豪,去王寨乡接替卢增汉,五人小组已经讨论通过了,明天上常委会表决。” 冯奎之解释道。 他说的这些,吴玉德,曹英朗,郭洪硕还真就不知道。 “严国豪……” “应该是组织部孙部长的人吧?” 吴玉德想了想,说道。 “以前可能是孙部长的人,但去了王寨乡就是倪书记的人了。” 曹英朗一针见血地说道。 “也就是说,宋思铭再想在王寨乡一手遮天很难了。” 郭洪硕喃喃说道。 “那是自然,书记才是一把手,倪书记派严国豪过去干什么,就是盯着宋思铭,压着宋思铭。” 曹英朗笃定地说道。 “下次再吃饭,可以叫上严国豪。” 吴玉德说道。 “同意。” “非常同意。” 曹英朗和冯奎之连连点头。 人多力量大,就拿他们三个来说,团结一致后,五年时间里,可是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就有严国豪的电话,要不现在就打电话叫他过来?” 郭洪硕对另外三人说道。 “可以。” “非常可以。” 另外三人一致同意。 郭洪硕当即就拨通了严国豪的电话。 “严书记,恭喜啊!” 郭洪硕和严国豪还是比较熟的。 “郭局,你可别瞎叫,事情还没定呢!” 一听郭洪硕叫自己郭书记,严国豪就知道,自己调往王寨乡的事已经曝光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 五人小组的会议是周四开的,现在都周日了,也该传开了。 “没定?别忽悠我了,五人小组都讨论通过了,就剩下明天常委会上走个流程,你跟我说没定?” 郭洪硕一语戳破严国豪的谎言。 第703章 时间最大化还是效率最大化 “只要流程没走完,就存在变动的可能。” 严国豪依旧谦虚。 “这种场面话,人多的时候说说还行,跟我就没必要了吧?” 寒暄完毕,郭洪硕转入正题,“我们正吃饭呢,严书记要不要过来聊聊?” “还有谁?” 严国豪问道。 “民政局的吴局,医保局的曹局,还有县医院的冯院长,跟你一样,都是倪书记的心腹爱将。” 郭洪硕当即告知严国豪。 如果没有心腹爱将这四个字,严国豪可能就来了,但是,心腹爱将一出,严国豪必须果断拒绝。 按照堂哥孙丙栋的规划,他们是两个篮子里的鸡蛋,堂哥孙丙栋已经在倪文昭这个篮子里了,他就不能再往这个篮子里凑。 于是,他找理由拒绝,“郭局,倪书记给我安排了一些任务,我还没完成,还是等下次吧!” “行吧,那你先忙。” 严国豪的理由,过于充分,郭洪硕没法再多说,只能挂掉电话。 “有任务,倪书记安排的,来不了。” 随即,郭洪硕又向屋内的另外三个人解释。 “倪书记的任务?” “看来宋思铭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严国豪是即将赴任的王寨乡党委书记,倪文昭安排给严国豪的任务,百分百与宋思铭有关。 吴玉德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宋思铭服个软,跟倪书记低个头,倪书记很可能就放过宋思铭了。” “宋思铭可服不了软,低不了头。” “他服软低头了,梁市长的面子往哪里搁?” “宋思铭代表的可是梁市长,所以,宋思铭必然会顽抗到底。” 四个人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宋思铭展开,直到最后,才转移到冯奎之的头上。 “冯院长,你的卫健委主任,应该也快了吧?” 曹英朗问冯奎之。 “很可能明天的常委会,就会讨论。” 冯奎之回答道。 “是吗?” “那以后,我们就得叫你冯主任了。” 郭洪硕呵呵笑道。 “你走了,县人民医院的院长谁接?” 吴玉德十分关心地问道。 曹英朗也是竖起耳朵。 “应该是石副院长接。” 冯奎之回答道。 “石副院长好,石副院长是自己人。” 吴玉德和曹英朗连连点头。 如果换成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人,赚钱的路,可能就要堵死了。 但石副院长,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切可以照旧。 第二天。 冷清了两天的王寨乡政府,再一次热闹起来。 休息了两天之后,大家精神饱满地回到工作岗位。 “先开个会。” 宋思铭把班子成员,叫到会议室,分发新版的工作计划,同时介绍新版工作计划存在的意义。 “对于卢书记病倒,我进行深刻的反思。” “反思的结果就是王寨乡现在的工作模式,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每件事都想做好,每个细节都要完善,追求完美,不想出现任何纰漏,势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偏偏王寨乡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力。” “考虑到这一现状,王寨乡未来的工作需要抓重点,攻难点,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暂时先不管。” 虽然宋思铭说得很明确,但大家看着新版工作计划,还是直皱眉。 因为,新版工作计划,完全是按照八小时,双休制定的。 “这个工作计划,排得是不是过于宽松了?” 副乡长杜如松粗鲁浏览了一遍之后,说道。 “我觉得宽松不宽松,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有没有真正把时间利用起来。时间乘以效率等于工作量,我们不能单纯向时间下手,还要向效率下手。” “新版工作计划,看起来宽松,但都有重点,难点,干起来可不轻松。” 宋思铭说道。 “确实。” 对于宋思铭的观点,大家是认同的。 两个任务,体现在工作表上,可能都是一行字,但付诸实践,很可能一个一天,一个要十天。 “可以暂时按照这个新版的工作计划走,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副乡长刘锦超发表意见。 “我也是这个意思。” “随时反馈,随时调整。” “争取效率最大化,而不是时间最大化。” 宋思铭接着刘锦超的话说道。 “还有不同意见吗?” 宋思铭旋即问大家。 “没了,没了。” 班子成员纷纷摇头。 “那就开干。” 宋思铭大手一挥。 所有站起来,准备往外走,但副乡长刘锦超,突然又开口,“宋乡,听说县里要派一个新书记过来,是吗?” 此言一出,所有人停下脚步,齐齐望向宋思铭。 这件事,很多人都听说了。 一些人甚至连新书记是谁,都知道了。 “县里是想派一个新书记过来,但是短期内,应该实现不了。卢书记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不把卢书记安置好,谁也别想当王寨乡的书记!” 宋思铭知道大家担心,王寨乡好不容易才有的安定团结局面,会被打破,于是,沉声向大家说道。 听宋思铭这么说,大家心情好了不少。 同一时间。 澜沧县委常委会,正在县委的会议室召开。 参会的是澜沧县所有的县委常委。 主持会议的是县委书记倪文昭。 “这个会,本来应该上周开。” “但是由于我和冉县长,去参加市委党校的集中学习,推迟到了今天。” 倪文昭开场后,说道。 直到现在,他也没想到,市委党校的集中学习,会是宋思铭的拖延战术。 “今天的常委会议,主要讨论人事议题。” “王寨乡党委书记卢增汉脑梗住院,病情严重,相信在座的常委都已经知道了,鉴于卢增汉同志的身体条件,不足以支撑他主持王寨乡的工作,而王寨乡的工作又极其重要,所以,必须尽快为王寨乡调配一名新的党委书记。” “经组织部推荐,暂定为现城关镇镇长严国豪。” “现在就严国豪同志转任王寨乡党委书记,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 说完,倪文昭率先把手举了起来。 “等一下。” 但就在这时,县长冉再宇突然喊停。 第704章 每人一份,仍有富裕 倪文昭皱了皱眉,“冉县长还有要补充的内容?” “我不是要补充,我是想说,在确定王寨乡新的党委书记之前,是不是先把卢增汉同志安置好了,卢增汉同志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如果他没有一个好的归宿,基层的党员干部会怎么看?” 冉再宇一脸郑重地说道。 “确实。” 参会的县委常委,一多半暗暗点头。 王寨乡的工作强度,大家心里都有数,说卢增汉的病和工作没关系,傻子都不信,更何况卢增汉还是在工作时间,倒在工作一线。 估计很多基层干部,都在看着卢增汉。 因为卢增汉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明天。 不把卢增汉安排好,或许会出现一大批躺平式的基层干部。 “冉县长,我记得这个问题,上周开会的时候,咱们几个已经讨论过了吧?” 倪文昭反问冉再宇。 “是讨论过了,但也仅限于你我,华副书记,何书记和孙部长,常委会中的一多半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 冉再宇有理有据地说道。 常委会一共是十一个人,五人小组是五个人,确实还有一多半的人,不知道倪文昭给卢增汉安排的去处。 “那我就再说一说。”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倪文昭知道没办法蒙混过关,只能将上周四在五人会议上的说辞又搬了出来,“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正好是空缺状态,这个位置工作任务不重,比较清闲,非常适合卢增汉同志。” “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会议室内,一时鸦雀无声。 这的确是一个标准的养老位置,很多正科级干部,所谓的退居二线等退休,都是退到这样的位置。 可对于卢增汉,这个位置明显是不太合适的。 这是一个谁都能去的位置,卢增汉也去这个位置,那和其他人还有什么区别,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不是白累了吗? “倪书记,这个位置对卢增汉同志来说,不太合适吧?” 片刻之后,常务副县长陈煌发言。 “怎么个不合适法?” 陈煌提出异议,倪文昭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宋思铭的缘故,陈煌和冉再宇成为铁杆盟友,哪怕冉再宇说太阳从西边升起,陈煌也会站出来表示支持。 “倪书记来澜沧的时间不长,可能对卢增汉同志的情况不太了解。” “按道理,卢增汉同志五十五岁就应该退二线了,但因为王寨乡穷,没人愿意去王寨乡挑大梁,卢增汉同志顾全大局,才又在王寨乡硬扛了三年。” “如今,更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这样的同志,这样的贡献,用通俗的话来说,是不是应该论功行赏?” “我觉得必须得给卢增汉同志安排一个更为妥当的去处,这样才不至于让他寒心,让所有的基层干部寒心。” 陈煌的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 “陈副县长觉得更为妥当的去处是哪里?” 面对火力全开,不给自己留一点面子的陈煌,倪文昭绷着脸问道。 “如果是县政协的话,那就县政协副主席!” 陈煌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县政协副主席?” 倪文昭不禁冷笑起来,“你觉得这个位置是我们县里能决定的吗?” “县里不能决定,那就上报市里。” “把卢增汉同志的情况讲清楚,我相信市里会认真考虑。” 陈煌正色说道。 “认真考虑?” 听到这四个字,倪文昭瞬间明白了陈煌和冉再宇的套路。 在他看来,陈煌和冉再宇根本就不是为了卢增汉争取利益,而是为了宋思铭争取时间。 上报市里,市里三两天能批下来吗?以宋思铭事的人脉,故意拖上三两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有可能。 在这期间,宋思铭将是王寨乡事实上的一把手。 倪文昭不可能允许这种事发生。 “对于上报市里,为卢增汉同志争取一个县政协副主席的位置,我原则上是同意的,但是,这件事不急于一时,可以等卢增汉同志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再议,当务之急,还是派一位可靠的同志,到王寨乡主持大局。” 下一刻,倪文昭直接把话题拉了回来。 “倪书记的意思,是对卢增汉同志先做免职处理?” 县长冉再宇怀疑地问倪文昭。 “当然不能做免职处理,可以先到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过渡一下。” 倪文昭明白冉再宇是想把他架到火上烤。 真给卢增汉下一个免职通知,冉再宇马上就会拿着免职通知去告状,甚至会故意发到网上,进行舆论战。 因此,免职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调职。 “那就过渡一下吧!” 冉再宇点点头。 倪文昭愣了愣,他没想到冉再宇就这样认输了。 不过,冉再宇的话并没有说完,他紧接着说道:“等会儿开完会,我把这一情况,反馈给江北日报的记者。” “反馈给江北日报的记者?” 倪文昭怀疑地问道:“冉县长,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江北日报刚刚对卢增汉同志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后续,还会有一个跟踪报道,我答应记者了,会对后续情况,进行反馈。” 冉再宇往椅背上一靠,淡淡说道。 “江北日报?专题报道?你确定?” 倪文昭顿时有些不淡定了。 “当然确定。” 扫视参会的众人,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冉再宇感慨道:“大家难道都不看江北日报吗?那可是江北省委的机关报,多看江北日报,有助于了解最新的政策导向,让澜沧县的发展事半功倍。” “有没有江北日报,赶紧拿一份过来。” 倪文昭转回头,对坐在后面的赖长顺说道。 赖长顺并非县委常委,之所以能坐在这间会议室里,是因为,他是作为会议记录人员存在的。 “是。” 赖长顺立刻站起来。 “不用麻烦赖主任了,我这就有江北日报。” 冉再宇出声拦住赖长顺,然后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大堆江北日报。 会议室里每人一份,仍有富裕。 第705章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眼见冉再宇亲手将江北日报,分发给众人,倪文昭脸色铁青。 很明显,冉再宇早有准备。 虽然心中有气,但倪文昭还是将报纸拿起来,他倒要看看,江北日报是怎么报道卢增汉的。 “倪书记,第二版。” 冉再宇贴心地提醒倪文昭。 “我自己会看。” 绷不住的倪文昭,冷冰冰地回道。 卢增汉的报道,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 这让倪文昭想起自己初识宋思铭时的场景,当时,宋思铭也是出现在江北日报上,也是第二版,也是占据了几乎整个版面。 用了五分钟,倪文昭将第二版看完。 他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看的,最后,更是确认了一下记者的名字——庞蓓蓓。 当初,报道宋思铭的,也是庞蓓蓓。 所以,倪文昭有理由相信,这篇报道是宋思铭刻意为之,至于目的,自然是延缓王寨乡的人事调动。 江北日报已经把卢增汉形容为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正面典型。 这样一个正面典型,还没出院,还没确定身体会恢复到什么程度,就被他平调到边缘部门的边缘岗位养老,真要再来一个跟踪报道,他这个澜沧县的一把手,在省领导那里都得挂上号,负面的号。 “上报市里,推荐卢增汉同志为澜沧县政协副主席,大家没意见吧?” 深吸一口气,倪文昭只能压下心中的气,暂避锋芒。 “没意见。” “没意见。” 冉再宇和陈煌带头说道。 其他人更不会有意见。 “至于王寨乡新的党委书记,今天就不做讨论了,等市里针对卢增汉同志的调动,批复之后再说。” 卢增汉不走,党委书记的位置就空不出来,空不出来,就没办法讨论,没办法表决。 县长冉再宇和常务副县长陈煌对视一眼,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但倪文昭咽不下这口气。 “下面讨论一下县卫健委的人事问题,县卫健委主任孙洪峰年龄到了,需要选拔一位新的卫健委主任,我建议由县人民医院院长冯奎之顶上,冯奎之在医疗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 倪文昭原本没想今天讨论卫健委的事,但冉再宇的操作成功激怒了他。 按理说,县卫健委是县政府的组成部门,针对卫健委负责人的调整,哪怕不经过五人小组会议,也应该先跟县政府的负责人,打个招呼。 可现在,冉再宇这个县政府的负责人不按套路出牌,倪文昭也只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他一边介绍冯奎之的情况,一边望着冉再宇,那意思,“冉县长,你不是能耐吗?你再拦一下试试?” 冉再宇则是表情如常。 这样的表现,让倪文昭很不解气。 随后,他直接点名冉再宇,“冉县长,县卫健委是你直接领导,你觉得冯奎之能胜任县卫健委主任吗?” “只要倪书记认为他能胜任,他就一定能胜任。” 冉再宇一反常态地回应道。 “我还以为冉县长会有其他人选呢!” 倪文昭撇撇嘴,说道。 在卢增汉的问题上,冉再宇早有准备,才占得便宜,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冉再宇根本就没有和他正面对决的勇气。 因为,正面对决,就意味着当众打脸。 一众县委常委里,可都是他的支持者,更何况,他还手握着一票否决权。 “我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一切由倪书记做主。” 冉再宇微笑着说道。 他表面是微笑,内心却是狂笑。 因为,宋思铭不久前刚跟他说过,冯奎之是有问题的,而且已经把相关线索提交给了县纪委。 倪文昭真把冯奎之提上来,县纪委再把冯奎之查下去,那倪文昭可就丢大人了。 “怂包!” 倪文昭在心里骂了一句,然后直接走流程,“那就举手表决吧,同意冯奎之任县卫健委主任的,请举手。” 跟刚才一样。说完,倪文昭第一个就把手举起来了。 本以为,这次总算是扳回一城了,但又一个声音响起,“等一下。” “又是等一下……” 倪文昭的脸有点儿绿,因为,刚才,他就是以这句话为始,被绝地反杀。 只是,这次喊“等一下”的,并非县长冉再宇,也不是常务副县长陈煌,而是刚到澜沧不久的县纪委书记何荣光。 “荣光同志有什么想法?” 尽管,何荣光到任第一天,他在家里给何荣光接风,何荣光针对隔壁县县委书记曹英勇的表态,不够明确,但倪文昭仍然认为何荣光是自己这个阵营的。 所以,何荣光即便关键时刻打断了他,他仍然坚信何荣光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然而…… “冯奎之担任县卫健委主任不合适。” 何荣光直接了当地说道。 他是出于维护倪文昭的威信,才站出来。 真等倪文昭把冯奎之提上来,再说冯奎之的问题就晚了。 可倪文昭不理解。 在他的认知里,何荣光是通过他,才来到澜沧县,理应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哪怕他是错的。 如今,在常委会上,公开和他唱反调,完全是一种吃里扒外,恩将仇报的行为。 “到底哪里不合适,还请荣光同志说清楚。” 倪文昭冷着脸,对何荣光说道。 “这……” 何荣光有些犹豫。 他的本意,是给倪文昭留面子,当众把冯奎之的问题说出来,岂不是显得倪文昭很没有眼光? “如果荣光同志只是出于主观感觉,就觉得冯奎之不合适,那举手表决的时候不举手就好了,请不要耽误其他同志举手。” 说完,倪文昭把刚才放下的手,再一次举起来。 冉再宇和陈煌,分分钟跟上,也举起手。 其他县委常委,一看连冉再宇和陈煌都不反对,果断也举起来手,所有的县委常委中就只剩下何荣光没举手。 “冯奎之担任县卫健委主任,通过。” 倪文昭也不等何荣光了,直接宣布表决结果。 “我……” 何荣光气得差点儿吐血。 这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他很想沉默下来,等冯奎之上任那天,再把冯奎之当众带走,好给倪文昭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真那样做的话,两个人的梁子就彻底结下了。 思来想去,今天的矛盾,还是要今天解决。 “冯奎之有经济问题!” 何荣光沉声说道。 第706章 定点清除 “冯奎之有经济问题?” 这句话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直接炸响全场。 如果这话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来,还可以理解为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但这句话是现任纪委书记说的。 一个纪委书记可能信口开河,没有证据就乱讲吗? 何荣光既然敢言之凿凿地讲出来,就证明,已经掌握了切实的证据。 这个逻辑,别人能想明白,倪文昭自然也能想明白。 这一刻,他也意识到,何荣光是在保护自己,但作为一把手,哪怕错了,也不能承认错了。 “荣光同志,你确定?” 倪文昭问何荣光。 这是想让何荣光给他一个台阶下,何荣光应该这样回答,“有人向我反映冯奎之有经济问题,我们正在调查。” 倪文昭便可以就坡下驴,“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但既然冯奎之的身上存在疑点,那刚才的表决作废,等查清楚之后,再讨论卫健委主任的人选。” 如此一来,双方面子上都能过得去。 但是,被倪文昭一气,何荣光已经上头了,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脱口回答道:“确定。” 这下,倪文昭的台阶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办法,倪文昭也只能径直从六楼往下跳。 “刚才的表决,不做记录。” 倪文昭黑着脸,对负责记录的赖长顺说道。 “这……” 赖长顺都懵了。 这可是十分严肃的县委常委会,原则上,必须如实记录,就像是直播,哪有中间那一段掐了不播的道理。 但问题是,倪文昭已经下令了。 “是。” 赖长顺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假使以后有人拿会议记录说事,必然要由他来背锅,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他跟着倪文昭混呢? 这种时候,他不堵抢眼,谁堵抢眼? 会议室里,各县委常委神色各异。 今天这场县委常委会,怎么看,都应该是单方面的碾压。 可是,县委书记倪文昭提出两项人事调整,两项人事调整愣是都折戟沉沙。 原本,常委中的一些摇摆派,在此之前,已经决定站队倪文昭了。 可是,今天过后,他们似乎得重新考虑了、 倪文昭的统治力,好像也没有那么强大。 倪文昭清晰地感受到,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化。 很明显,他苦心经营起的人心已经散了。 想要收回人心,必须强势反击。 可怎么强势反击呢? 倪文昭一时之间,还真就想不出来。 本来,他还有其他预定的人事调整要讨论,但考虑一下,还是不讨论了。 常言道,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第三项人事调整又以失败告终,那他这个县委书记真就要名存实亡了。 “散会!” 倪文昭咬咬牙,宣布道。 说完后,直接退场。 这场县委常委会,总共进行了还不到二十分钟,堪称澜沧历史上,耗时最短的县委常委会。 倪文昭都走了,其他人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大家纷纷退场。 绝大多数人退场之后,都是回自己的办公室,但纪委书记何荣光没回自己的办公室,他决定跟倪文昭解释两句。 倪文昭在自己的办公室,坐下还没两分钟,敲门声就响起。 “进。” 倪文昭已经猜到是何荣光。 何荣光推门进屋。 “倪书记,冯奎之的事,我本来想常委会之后,再单独向您汇报,实在没想到,您要提拔冯奎之,那种情况下,我也没有更好的没办法,总不能看着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吧?” 何荣光对倪文昭说道。 “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倪文昭摆摆手,说道。 这会儿,他的气已经消了。 无论从哪方面,何荣光做得都是没问题的,初衷也是好的,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不能失去何荣光。 一来何荣光是五人小组成员,二来何荣光调查冯奎之的同时,也在调查宋思铭,而且是上任之后的第二天,就去了王寨乡调查宋思铭,这是赖长顺在王寨乡的内线反馈回来的。 只要何荣光能够一视同仁,办掉冯奎之的同时,也办掉宋思铭,那他还是大赚特赚。 “说说冯奎之吧,他的经济问题有多严重?” 随后,倪文昭问何荣光。 “目前有证据的,超过一千万。” 何荣光回答道。 民政局的医保补助金,冯奎之拿了六百多万,另外的部分,都是在医院的采购过程中收取的回扣。 除此之外,在医院内部的人事调动上,冯奎之也有收受贿赂的情况,只不过具体的金额还没确定。 “超过一千万……” “一个小小的副科级干部,超过一千万……” 倪文昭的脸色有些难看。 这件事一旦曝光,势必会成为小官巨贪的典型,更何况,澜沧县还是省级贫困县。 在这样的县,贪了一千多万,想不出名都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任澜沧县委书记的时间不长。 冯奎之的贪腐问题,肯定不是集中在他的任期之内。 这样的话,他就不需要承担领导责任。 “查,一查到底。” “不要给腐败分子留下任何生存空间。” 倪文昭义正辞严地对何荣光说道。 “不光冯奎之……” 倪文昭的态度,是县委书记该有的态度,何荣光趁热打铁道。 “不光冯奎之?还有谁?” 倪文昭皱了皱眉。 “还有民政局局长吴玉德,医保局局长曹英朗,他们三个联合到一起,侵吞县财政和市财政拨发的医保补助金,合计金额超过三千万元。” 何荣光回答道。 “吴玉德?曹英朗?” 倪文昭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 这可都是他要重用的人。 到底是碰巧赶在一起了,还是何荣光想搞定点清除,他想重用谁,就清除谁? 第707章 留了面子,但是不多 “有证据吗?” 深吸一口气,倪文昭问道。 “有证据,而且证据确凿。” 何荣光回答得异常肯定。 “证据确凿……” 倪文昭是想给吴玉德和曹英勇求情的。 特别是曹英朗。 曹英朗和望川县委书记曹英勇是同村同族的兄弟,有这层关系,以后和曹英勇合作起来,会简单很多。 但何荣光一句证据确凿,让他求情的话,很难再说出口。 沉吟片刻,倪文昭决定换一个角度。 “涉案的只有冯奎之,吴玉德和曹英朗吗?” 倪文昭问何荣光。 “不止他们三个人,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人民医院,涉案人员超过五十人,初步判断,构成犯罪,需要移交司法机关的,超过二十人。” 何荣光将现阶段的调查结果,告知倪文昭。 “这么多人?” 而倪文昭要的,就是这样的答案,他先是装作震惊,然后沉吟着说道:“如此看来,这是集体违纪。” “集体违纪?” 倪文昭的用词,让何荣光眉梢挑动。 他敏感地意识到,倪文昭在刻意弱化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的责任。 “倪书记,就算是集体违纪,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三人,也是起到了主导作用,没有他们的支持,下面那些人,就算想集体违纪也办不到。” 何荣光提醒倪文昭。 “不能用钱数来衡量责任。” 倪文昭摆摆手,给何荣光举起例子,“黄袍加身的故事,你肯定听过,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完全是手下人强行把他推到了那个位置,放在集体违纪事件中,一把手被下属裹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强行……裹挟……” 何荣光确信,倪文昭在想方设法地帮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脱罪。 至于原因,何荣光也能猜个大概。 从今天的县委常委会来看,县委书记倪文昭和县长冉再宇,几乎水火不容。 为了制衡冉再宇,倪文昭肯定会在县政府那边培养一批自己人。 不出意外的话,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都是倪文昭的培养对象,甚至是已经培养好的对象。 这时候,将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拿下,相当于斩断了倪文昭在县政府的两条腿和一只手。 除此之外,对于倪文昭继续培养自己的班底,也有巨大影响。 你培养谁,谁就进去,谁还敢跟你混? 但问题是,有些事,不能单纯从个人利益去考虑。 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的行为,可不是简单的违纪,给个处分就行了,那是犯罪。 哪怕倪文昭是县委书记,是澜沧县的一把手,也没有资格包庇犯罪。 “倪书记,纪委掌握的证据很翔实。” “无论是吴玉德,曹英朗,还是冯奎之,都没有被下属裹挟,反而是他们作为领导,作为一把手,强行拉一些下属下水。” “县纪委准备对这三人采取强制措施。” “至于被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强行拉下水的那些人,查实之后,如果能及时足额的退赃,倒可以免于移交司法机关,只进行纪律处分。” 何荣光提出的方案,和倪文昭的期待,完全是南辕北辙。 倪文昭的脸一下就沉了下来,“你知不知道,同时控制这么多人,会对澜沧县造成多大影响?” “现在是刮骨疗毒,想不疼不痒就把病治了,那是不现实的。”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忍受当下的阵痛。” 何荣光据理力争,丝毫不让。 这一刻,倪文昭突然有些后悔,后悔非得从省里找人,来当这个纪委书记。 如果不是主动联系省里的某些人,何荣光都不知道澜沧县在哪,更不可能来澜沧县任职。 换成其他任何人当澜沧县纪委书记,此时此刻的倪文昭都敢拍桌子,但面对何荣光,倪文昭不敢。 尽管这些年,何荣光家里,对何荣光看似不闻不问,但真正受欺负了,人家大人不可能不出面。 而何家的大人一旦出面,必然地动山摇,他在澜沧县还能不能待下去,都在两说。 “你说得对。” 终究,倪文昭还是让步了,但又没有完全让,“不过,你也说了,这件事涉及到了三个单位的五十多人,纪委真把这五十多人同时带走,这三个单位的工作大概率就停滞了,能不能循序渐进?” “可以。” “县纪委可以先控制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其他人暂且不问。” 何荣光思考片刻,回答道。 但很明显,这又不是倪文昭想要的答案。 倪文昭的意思,是先控制那些小虾米,等他为这三个单位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再动吴玉德,曹英朗和冯奎之。 也不知道何荣光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他只能把话说得再明白一点。 “荣光同志,你不单是澜沧县的纪委书记,还是澜沧县的县委常委,有时候,考虑问题需要从全局考虑,民政,医保,医院,关乎国计民生,是不能乱的,你最起码得等我安排好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的继任者吧?” “继任者……” 倪文昭把话讲到这个程度,让何荣光大为意外。 说实话,以前,他看倪文昭,倪文昭身上是有光环的。 虽然知道倪文昭能在三十三岁成为县委书记,离不开家庭的推动,但在他看来,倪文昭本人必然也是人中龙凤,无论是能力,还是思想,都应该是最拔尖的那一拨。 可是,随着倪文昭一步步表明心迹,何荣光眼中的光环,也逐渐消散。 他突然意识到,倪文昭的思想是有问题的。 在倪文昭这里,是非对错这种原则性问题,反而要排到后面,一件事做与不做,主要取决于对他自身有益还是有害。 就比如眼下,为了掌控民政局,医保局和县人民医院,倪文昭宁愿缓抓甚至不抓罪大恶极的吴玉德,曹英朗和冯奎之, 可倪文昭终究是县委书记, “一天。” “明天这个时间,县纪委再控制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 何荣光最终选择给倪文昭留些面子,虽然留得不多。 第708章 炮灰 何荣光离开倪文昭的办公室后,倪文昭直接把水杯摔在地上。 什么叫引狼入室? 这就叫引狼入室! 到最后,何荣光都没有跟他商量的意思了,完全就是给他这个一把手,下最后通牒。 “一天……” “一天够干什么的?” 倪文昭咬牙切齿。 不过,很快,他又冷静下来。 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就要抓紧时间面对现实。 “赖主任,到我办公室一趟。” 拿起手边的电话,倪文昭说道。 很快,县委办主任赖长顺,就出现在倪文昭的办公室。 “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的问题,你知道吗?” 倪文昭劈头盖脸地问道。 “还有吴玉德,曹英朗?” 赖长顺咽下一口吐沫。 常委会上,何荣光可是只提了冯奎之。 “他们有什么问题?” 赖长顺试探着问倪文昭。 “医保补助金的问题。” 倪文昭提醒道。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赖长顺连连摇头。 他并没有撒谎,这件事他真就是第一次听说。 “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一旦下去了,你觉得谁接他们的位置比较好?” 倪文昭问赖长顺。 原本,这个问题应该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孙丙栋,但孙丙栋之前推荐严国豪去王寨乡当党委书记,倪文昭总觉得孙丙栋藏着心眼。 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赖长顺。 赖长顺曾任县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对于澜沧县的干部情况,同样了解。 “这么严重吗?” 倪文昭再一次咽下一口吐沫。 然后就是长时间的沉默。 倪文昭问得太突然了,他一时间难以作答。 “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找出合适的人选。” 赖长顺这个状态,完全在倪文昭的预料之中,如果赖长顺马上就报出几个名字,倪文昭反倒会有所怀疑。 …… 另一边。 县委组织部。 孙丙栋一个电话把严国豪叫到自己面前。 “是明天就出发吗?” 严国豪还以为自己的任命已经下来了。 “不用出发了。” 孙丙栋摇摇头。 “不用出发了?” “为什么?” 严国豪懵了,他可是连姓李都准备好了。 “出了些意外。” “江北日报对卢增汉进行了报道,需要等卢增汉出院,给卢增汉安排好去处,才能谈王寨乡新党委书记的问题。” 孙丙栋说道。 “江北日报……” “是宋思铭!” 严国豪的脑子不慢,分分钟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逻辑。 当初,副市长程奎,想把青山古城收归市有,宋思铭便利用江北日报,将自己和青山古城深度绑定,导致程奎的计划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 如今,同样的路数又用在卢增汉身上。 一个江北日报报道的正面典型,真被一脚踢到犄角旮旯的话,那可就是政治事件了。 不只倪文昭,整个澜沧县委县政府,都会受到影响。 但问题是,领导们考虑影响了,倒霉的却是他。 到嘴的王寨乡党委书记,就这么飞了。 “你应该庆幸,庆幸没去成王寨乡。” 孙丙栋却说道。 “庆幸?” 严国豪无法理解。 “说到底,还是我错估了形势。” 孙丙栋顿了顿,接着说道:“今天的常委会上,还发生了一件事。” “什么事?” 严国豪问道。 “倪文昭提议县人民医院院长冯奎之接任县卫健委主任,也被否了。” 孙丙栋叹了口气,说道。 “冯奎之的情况,跟我应该不一样吧?” 严国豪思忖着问道。 “确实不一样,是冯奎之是他自己的问题。” “县纪委应该是查到了一些东西,纪委书记何荣光当众提出,冯奎之存在问题,不应被提拔为卫健委主任。” 孙丙栋讲述道。 “何荣光?” “他跟倪文昭不是一伙的吗?” 严国豪惊讶道。 “所以啊,我才说,我错估了形势。” “别看何荣光是从省里下来,但他和倪文昭绝对不是一条心。” 孙丙栋说道。 “这样的话,倪文昭在常委会的优势可就变小了。” 严国豪喃喃自语。 “何止是变小,很可能荡然无存。” 孙丙栋有些无奈地说道:“目前,整个常委会里,真正站在倪文昭这边的也就是我,剩下那些站倪文昭的,都是骑墙派,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撤。” “他们都撤了,你怎么办?” 严国豪为孙丙栋担心起来。 “是啊,我怎么办……” 从常委会开完,孙丙栋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他一直觉得,倪文昭能靠着深厚的背景,一把手的权威,轻易掌控澜沧县,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县委常委里,和倪文昭唱反调的越来越多。 指不定哪天,倪文昭就得崩盘。 “前两天,县交通局局长郭洪硕喊我吃饭,就有冯奎之。” 严国豪突然想起来。 “你去了?” 孙丙栋问道。 “没去。” 严国豪连连摆手。 “你没去就对了。” 孙丙栋沉吟着说道:“我现在高度怀疑,宋思铭已经和纪委书记何荣光搭上线了。” “为什么这么说?” 严国豪问道。 “何荣光敢在常委会说冯奎之有问题,就证明他已经拿到了切实证据。” “可是他才来澜沧县几天?” “必然是有人提供了帮助,他才能这么快地打开局面。” “而这个给何荣光提供帮助的人,我想来想去,只有宋思铭。” “而且,宋思铭有足够的理由,他和倪文昭已经撕破脸皮了,倪文昭要提拔的人,他肯定会全力狙击。” “冯奎之直接就成了炮灰。” 孙丙栋认真分析道。 “我真去了王寨乡,恐怕也会成为炮灰。” 严国豪感慨着说道。 尽管,孙丙栋给他设定的路线,是不与宋思铭交恶,但他是通过倪文昭才去的王寨乡,宋思铭肯定会把他划到倪文昭那一拨。 怎么对付冯奎之,就会怎么对付他。 “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地方。” 孙丙栋想的是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最安全,殊不知,鸡蛋从一个篮子转到另一个篮子的过程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掉到地上,必然是粉身又碎骨。 “那我现在怎么办?” “宋思铭不会已经盯上我了吧?” 严国豪有些担心。 “只要你不去王寨乡,就没什么问题。” 孙丙栋说道。 “可是,卢增汉安置好了之后,倪文昭肯定会再次提议,让我去王寨乡。” 严国豪挠头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 “只能再找一个人,顶替你,这趟浑水,我已经蹚了,坚决不能再让你趟。” 孙丙栋托着下巴说道。 第709章 其他要求 王寨乡。 宋思铭第一时间获知冉再宇和陈煌,在常委会大获全胜的消息,陈煌特意打电话,将常委会发生的一切,跟宋思铭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 “何荣光竟然当众反对倪文昭。” 卢增汉的事情,宋思铭早有预期。 写着卢增汉名字的江北日报往那一放,倪文昭必须得先安排好卢增汉,才能往王寨乡派新书记。 真正出乎预料的,还是何荣光。 何荣光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常委会上点出了冯奎之的问题,一心想提拔冯奎之的倪文昭会作何感想? 不出意外的话,从那一刻起,倪文昭和何荣光之间的裂痕,已经产生了。 这也正是宋思铭期待中的场景。 只要何荣光讲究原则,不跟倪文昭站在一起,那无论是五人小组,还是常委会,就都还有得打。 “可以尝试着争取一下何书记。” 宋思铭在电话里提醒陈煌。 “你不是已经在争取了吗?” 陈煌也知道,宋思铭送给何荣光的那份厚礼。 “也算不上争取,除非能持续为县纪委提供线索,不然,也就是混个脸熟,只是,我没想到,歪打正着,我举报的人,正是倪文昭要提拔的人。” 宋思铭说道。 “你那可不是歪打正着,而是精确狙击。” “不止是冯奎之,县民政局局长吴玉德,县医保局局长曹英朗,也是倪文昭要重用的对象,前不久,特意把这三个人召进自己的办公室,一顿勉励,据说,还制定了一份去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人民医院调研的工作计划。”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陈煌也在实时关注着倪文昭那边的动向。 “那我们的倪书记可能要头疼了。” 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三位一体,既然何荣光提及了冯奎之,就不可避免地要说吴玉德和曹英朗。 估计这两天,就得收网,控制这三个人。 “头疼也是他自己作的。” “好好地管好自己县委就得了,非得把手伸到县政府这边,半点便宜没沾到,反而惹了一身骚。” 陈煌忍不住嘲讽起倪文昭。 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人民医院,都在他的分管范围之内,但在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站队倪文昭之后,这三个单位明显有点不服管了。 陈煌一直在思考该怎么破解。 没想到,他的破解之法还没想出来,某些人就不攻自破了。 “好容易在县政府这边插进了钉子,倪文昭是不会轻易拔掉的。” “我估计这会儿,他应该正在选拔接替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的人。” 宋思铭提醒陈煌。 听宋思铭这么说,陈煌顿时皱起眉头。 尽管,今天常委会上,倪文昭的两项人事提案都没有通过,但并非倪文昭真正的实力体现。 不可能每次都有江北日报,也不可能每次倪文昭要提拔的人,都有硬性问题。 今天的情况,属于特例中的特例。 这也意味着,民政局,医保局,县人民医院,换上来的一把手,大概率还是倪文昭的人。 倪文昭仍然可以直接掌控三个部门。 “有什么办法,能阻止倪文昭向县政府伸手吗?” 陈煌问宋思铭。 他好不容易成为常务副县长,可不想手底下,是一群不听话的兵。 “除非能在常委会占据优势。” 宋思铭沉吟片刻,说道。 在常委会占据了优势,倪文昭再想随意向各个部门安插自己的人就难了。 “在常委会占据优势……” 之前,宋思铭就提出过,他,陈煌,冉再宇,一人搞定一位县委常委,再加上即将到任的常委副县长,叶庚,正好能在常委会的十一席中占据六席。 这些天,陈煌和冉再宇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但是,效果却不太好。 他们自认能够争取的县委常委,如今还骑在墙上。 “可以再试试。” “也许经过今天这场常委会,有些常委的心态会有所变化。” 陈煌之前也跟宋思铭提过,争取不顺的事,宋思铭对陈煌说道。 “那就再试试。” 陈煌回复道。 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想一劳永逸,只能靠着常委会的多数席位,冻结倪文昭作为一把手的人事权。 刚结束与陈煌的通话,宋思铭又收到了中刚运输公司总经理,方中刚的电话。 “宋乡长,您在乡政府吗?” 方中刚问宋思铭。 “在。” 宋思铭回答道。 “我在青山古城工地这边,刚刚与大华公司的贺总,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能去您的办公室坐坐吗?” 方中刚问道。 “当然可以,热烈欢迎。” “我在办公室等你,你直接过来吧!” 宋思铭回复道。 半个小时之后,方中刚走进了宋思铭的办公室。 “中刚公司的停业整顿,解决了?” 宋思铭问方中刚。 停业整顿的处罚不结束,中刚公司是没资格和大华公司签约了。 “解决了。” 方中刚笑着回答道。 “怎么解决的?” 宋思铭好奇地问道。 交通局局长郭洪硕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宋思铭甚至做好了最后的打算,如果郭洪硕就是不撤销对中刚公司的处罚,那就让方中刚,换个地方,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再与大华公司签约。 “宋乡长,你可以展开想象,大胆地猜一猜。” 一向直来直去的方中刚,这一刻,竟然卖起了关子。 “猜一猜?” 宋思铭想了片刻,猜测说道:“你自费给郭洪硕修车了?” 郭洪硕与方中刚的矛盾就在于,郭洪硕的新车被中刚公司的货车撞了,明明是郭洪硕的责任,郭洪硕却想让中刚公司负全责。 方中刚没能满足郭洪硕的要求,转头就被下了停业整改通知。 所以,在宋思铭看来,根源还是在修车的费用上。 “我可没有给郭洪硕修车。” “郭洪硕是自己修的车,没要我一分钱,现在,车已经从4S店开走了。” 方中刚否定了宋思铭的猜想。 “他能自己修车?” “有没有其他要求?” 宋思铭问道。 第710章 两边下注 “自然是有其他要求的。” 方中刚回答道。 “什么要求?” 宋思铭追问道。 “他要求我向宋乡长表示表示。” 方中刚如实回答道。 “向我表示?” 宋思铭皱了皱眉。 “他的意思,他跟宋乡长关系很好,向宋乡长表示了,就等于向他表示了一下,过去的事,就可以不再追究。” 方中刚继续说道。 “他这是在误导你。” 宋思铭瞬间明白了郭洪硕的意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宋乡长您是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怎么可能和他关系好,他不过是想借着我,抹黑宋乡长。” 方中刚顿了顿,接着说道:“他甚至要求我,向宋乡长表示过后,把相关的记录交给他,然后,他就撤销对中刚公司的处罚。” 听方中刚这么说,宋思铭面色一凛。 他和郭洪硕可是无冤无仇,郭洪硕为什么要搞栽赃陷害?这和当初的陶冀有什么区别? 但很快,宋思铭就意识到一个问题。 县交通局针对中刚公司的处罚,已经撤销了。 他立刻拿出手机,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 “宋乡长,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还是知道的。” “你放心,我绝对没有给您转钱。” “就算我想给您转钱,我也没有您的账号啊!” 方中刚的几句话,让宋思铭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你没按郭洪硕说的做,交通局为什么会撤销对中刚公司的处罚决定?”宋思铭不解地问道。 “这您就不用管了。” “我有我自己的方法。” “有些人处心积虑的算计别人,最后倒霉的,只能是他自己。” 方中刚对宋思铭说道。 …… 澜沧县委办公室。 两个小时的时间,对赖长顺来说,还是太短了。 随便找几个人,顶替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简单,但既得靠得住,又得能力够,可就难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赖长顺总算在倪文昭规定的时限前,拿出了一个六个人的名单。 之所以是六个人,而不是三个人,是因为,你得给领导留出选择的空间。 一个位置,就推荐一个人,那不成了你做决定了?领导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再一次出现在书记办公室,赖长顺将名单,以及相应的人员履历,双手递送到县委书记倪文昭面前。 “这六个人都可靠吗?” 倪文昭瞄了一眼名单,问赖长顺。 在他这里,可靠比能力更重要。 “绝对可靠。” “这六个人,我刚刚都打了电话,每个人都表了决心。” 赖长顺回答道。 “那就好。” 接下来的时间,倪文昭开始认真浏览人员履历。 县民政局的两个人选,一个是本单位提拔,一个是从其他单位平调,县医保局亦是如此。 至于县人民医院,因为专业的特殊性,两个候选人来自澜沧县的另一家县级医院,县中医院。 “县民政局和县医保局,不搞内部提拔,至于县人民医院,就让县中医院的常务副院长,先过来顶一下吧!” 五分钟后,倪文昭有了决定。 之所以不搞内部提拔,是因为何荣光说了,这几个单位涉案人员众多。 真在内部选一个出来,万一又跟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一样存在问题,那就麻烦了。 “领导,关于推荐卢增汉为澜沧县政协副主席的报告,是不是也要尽快地提交上去?” 倪文昭随即请示道。 “对,你抓紧时间办,争取今天完成。” 赖长顺不说,倪文昭都把这件事给忘了。 比起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人民医院,肯定还是王寨乡更为重要。 也只有把卢增汉安排明白了,他才好向王寨乡安排新的党委书记。 “就怕我们积极,市里却拖着不办。” 赖长顺说出自己的担心。 只要卢增汉还是王寨乡的党委书记,那宋思铭就还是王寨乡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 所以,宋思铭肯定会想方设法拖延新书记到任。 而以宋思铭在市里的关系,卢增汉去县政协当副主席的事,很可能三五个月都批不下来。 不过,倪文昭已经想到了应对之法。 “不是只有宋思铭认识记者,他会用舆论施压,我也会。” “如果市里一周之内不给批复,我也找记者,制造舆论,就说青山市委市政府对正面典型不闻不问,搁置正面典型的提拔申请,让众多任劳任怨的基层干部分外寒心。” 倪文昭撇着嘴说道。 宋思铭做得了初一,他就做得了十五。 看到时候,看谁更难受。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领导,您这招妙啊!” 赖长顺不禁为倪文昭竖起大拇指。 “宋思铭想把王寨乡打造成他的独立王国,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半个月,我就会让王寨乡变天。” 这段时间过于被动,倪文昭心里也憋着一口气。 他需要尽快把这口气撒出去。 “您还想让严国豪去王寨乡?” 赖长顺试探着问道。 “怎么?” “有什么问题吗?” 倪文昭反问道。 “我觉得严国豪不太合适。” 赖长顺回答道。 “不太合适?” “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他可是孙部长的重点推荐对象。” 倪文昭上下打量赖长顺说道。 “正因为他是孙部长重点推荐的,所以,才不太合适。” 赖长顺说道。 “你在怀疑孙部长的眼光?” 倪文昭皱了皱眉。 “我在怀疑孙部长的忠心。” 赖长顺回答道。 “忠心……” 倪文昭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现在的他身边最缺乏的就是忠心的人。 而孙丙栋一直以来,都被认定为为数不多的忠心者之一。 可另一个忠心者赖长顺,却要从根本上否定孙丙栋。 “接着说。” 对于赖长顺,倪文昭还是比较信任的,他往椅子上一靠,静待下文。 “孙部长一向喜欢两边下注,这些年,澜沧县的主要领导几经更迭,但孙部长却始终屹立不倒,因为,他一直秉承的就是这个原则。” 赖长顺评价起孙丙栋。 “你的意思,孙丙栋也在宋思铭那边下了注?” 倪文昭眉梢一阵挑动。 第711章 一箭双雕 “我认为,严国豪就是孙丙栋在宋思铭那边下的注。” “据我所知,严国豪和孙丙栋的关系可是很不一般,不一般到您想象不到的程度。” 赖长顺对倪文昭说道。 “详细说说。” 倪文昭的面色愈发凝重。 “严国豪和孙丙栋其实是堂兄弟,他们两个的父亲是亲兄弟。只是严国豪的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严国豪才没有姓孙。严国豪能在三十几岁成为城关镇镇长,是孙丙栋一手运作出来的。这件事整个澜沧,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赖长顺在组织部干了那么多年,可不是白干的。 工作之余,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调查某些人的底细。 严国豪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他没想到,查来查去,会查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孙丙栋身上。 本来,这个秘密,他是不打算说的。 可是孙丙栋当初为了讨好宋思铭,硬生生地把他从组织部赶到了统计局,这笔账也到了该算的时候。 “堂兄弟……” 按照组织原则,孙丙栋作为组织部长,涉及堂弟严国豪的调动是应该申请回避的。 但孙丙栋却刻意隐瞒了亲属关系。 非但没有主动回避,还努力为堂弟严国豪争取更好的位置。 不过,以上这些,倪文昭都能忍。 怕就怕,如赖长顺所言,孙丙栋把严国豪弄去王寨乡,是另有目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觉得,王寨乡党委书记这么重要的位置,您应该找一个直接听命于您的人,而不是先在孙部长那里过渡一下再到您。” 赖长顺想了想,又说道。 而最后这句话,也彻底说到了倪文昭的心坎里。 其实,孙丙栋刚一推荐严国豪的时候,倪文昭心里就有点别扭。 通过孙丙栋的描述,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孙丙栋与严国豪的关系过于亲密。 倪文昭需要的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而不是一个对孙丙栋负责的人。 当下,他们在一条战线上,怎么都好说,万一,哪天,孙丙栋叛变了呢? 会不会拉着一票人一起叛变? 倪文昭可不想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 “你认为还有谁,能胜任王寨乡党委书记这个职务?” 片刻之后,倪文昭征询赖长顺的意见。 “我这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县交通局局长郭洪硕。” 铺垫了这么久,赖长顺就是想把自己的同学兼发小郭洪硕,推荐给倪文昭。 时间往前推几个月,县交通局局长肯定比王寨乡党委书记强得多。 但来到眼下这个节点,十个县交通局局长,也比不上一个王寨乡的党委书记。 王寨乡可是有着数个大项目,能够调动的资源更是不计其数。 要不是现在的位置,距离县委常委只有一步之遥,赖长顺自己都想去王寨乡当一把手。 “郭洪硕……” 对于郭洪硕,倪文昭还是有点儿印象的。 刚上任的时候,他视察过一个交通项目,就是郭洪硕主讲。 郭洪硕给倪文昭的感觉是说话条理比较清晰,应该是个有能力的人。 但如果倪文昭没记错的话,郭洪硕是没有基层经验的。 “郭洪硕应该没在乡镇干过吧?” 倪文昭跟赖长顺确认。 “郭洪硕确实没在乡镇干过,他从参加工作,就在县交通局。” 赖长顺知道这是郭洪硕的短板,先承认事实,然后替郭洪硕找补,“王寨乡现在的情况和一般乡镇,已经大大不同,主要任务是以青山古城为主的几个重大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就是修路,只有配套的路修好了,那些新建项目才能发挥最大效力,在这方面,郭洪硕还是非常擅长的。” “你说得有道理。” 倪文昭微微点头。 别的乡镇,都是家长里短,但王寨乡都是重大项目,管理下面的村民反倒是次要的。 再有就是赖长顺提及的修路问题,确实是重中之重,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把关。 “把郭洪硕的情况整理一下给我。” “再让他写一份自荐材料!” 倪文昭对赖长顺说道。 “好的,领导。” “我这就安排。” 让写自荐材料,就等于成了一半,退出书记办公室后,赖长顺马上就给郭洪硕打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电话通了以后,赖长顺说道。 “什么好消息?” 郭洪硕好奇道。 “你要动一动了。” 赖长顺回答道。 “动一动?” “动到哪里?” 郭洪硕赶忙问道。 赖长顺是县委办主任,掌握的都是第一手消息。 “王寨乡。” 赖长顺告知郭洪硕。 “我去王寨乡?” “不会吧?” “不是严国豪去王寨乡吗?” 郭洪硕怀疑地问道。 周末的时候,就因为严国豪要去王寨乡,他还想邀请严国豪一起吃饭来着,可惜,严国豪正忙着,未能到场。 “今天的常委会出了点岔子,严国豪暂时去不了王寨乡了。” “趁着这个机会,我把你推荐给了倪书记。” 赖长顺说道。 “倪书记怎么说?” 郭洪硕问道。 “倪书记让你写份自荐材料。” 赖长顺答道。 “我马上就写。” 郭洪硕也明白王寨乡的一把手,比县交通局的一把手,含金量要高得多。 “写好了先交给我,我帮你把把关。” 赖长顺热心地说道。 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之前都是他的拉拢对象,但如今已经指望不上了,赖长顺只有把全部的精力,都灌注在郭洪硕这根独苗身上。 “明白。” 郭洪硕本来应该挂电话了,但他又想起一件事。 本来,他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跟赖长顺说,但眼下,赖长顺给他提供了这么大的助力,将他成功纳入倪文昭的视野,他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 “你那天不是提醒我,找找宋思铭和中刚运输公司之间,有没有利益交换吗?你猜怎么着,还真被我找到了。” 郭洪硕说道。 “真的吗?” 赖长顺眼前一亮。 “当然是真的,转账记录我都拿到了,中刚运输公司给宋思铭转了整整一百万。” 郭洪硕说道。 “一百万?足够让宋思铭进去待几年了。” “倪书记最看不上的,可就宋思铭,你如果真能把宋思铭送进去,那你去王寨乡的事就板上钉钉了,而且,宋思铭一走,你在王寨乡就是真真正正的一把手了。” 赖长顺帮郭洪硕分析着。 “一箭双雕!” 郭洪硕脑海中分分钟冒出这个成语。 第712章 纪委书记何荣光的退路 “那我现在就把证据交给县纪委?” 郭洪硕迫不及待地说道。 “别。” 赖长顺立刻阻止郭洪硕。 “为什么?” “你不是说这件事办成了,我去王寨乡就板上钉钉了吗?” 郭洪硕怀疑地问道。 “县纪委不可靠。” 赖长顺讲述理由。 “县纪委不可靠?” “县纪委怎么会不可靠?” “新来的纪委书记,不是倪书记特意从省里调来的吗?” 郭洪硕不禁问道。 “那只是表象。” “今天的常委会,新来的纪委书记,可是公然和倪书记唱反调。” 赖长顺告知郭洪硕。 “怎么唱得反调?” 郭洪硕好奇道。 “这……” 赖长顺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实话,“倪书记提议冯奎之担任县卫健委主任,新来的纪委书记明确反对。” “冯奎之的卫健委主任黄了?” 前天一起吃饭的时候,郭洪硕他们都开始叫冯奎之冯主任了。 “何止是黄了。” “最低也得免职。” “而且不止是他,还有民政局的吴玉德,医保局的曹英朗,倪书记都开始考虑接替他们三个的人选了。” 赖长顺叹了口气,说道。 “这么严重?” 郭洪硕狠狠地咽下一口吐沫。 此时此刻,他脖子后面也有点冒凉风。 “这位新来的纪委书记,到底是真正的铁面无私,还是暗中被宋思铭收买了,替宋思铭出手,暂时还不得而知。” “如果是后者,你把宋思铭的受贿证据,提交给县纪委,不相当于替宋思铭销毁证据了吗?” 赖长顺提醒郭洪硕。 “是是是。” 郭洪硕连连点头,随后问赖长顺,“可是,证据不给县纪委,要怎么扳倒宋思铭,给市纪委吗?” “市纪委就更不行了。” “市纪委抓了宋思铭两次,放了宋思铭两次,估计早就有心理阴影了。” “而且,我听说市纪委书记许沧海马上就要调走,现在整个市纪委都人心惶惶,谁敢出头折腾宋思铭?” 赖长顺否定了郭洪硕的备选方案。 “县纪委不行,市纪委也不行。” “我好不容易拿到的证据,难不成要烂在手里?” 郭洪硕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可能烂在手里的。” “我的意思,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证据给倪书记,等倪书记再开常委会的时候,直接在常委会发难。” “这样,宋思铭的问题就摆在明面上了。” “就算新来的纪委书记被宋思铭收买了,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敢销毁证据,更不敢偏袒宋思铭。” 赖长顺说出自己的方案。 “这个方案好!” 郭洪硕拍案叫绝。 “宋思铭的事先不用想,你先把自荐书搞定了。” “这是第一关。” “第一关过了,才有后面。” 赖长顺最后对郭洪硕说道。 “好,好。” 郭洪硕挂了电话,停止其他一切工作,专心致志地搞起了自荐书。 就在郭洪硕为了自己的前途,彻夜奋斗的时候,一份关于他的匿名举报材料,摆到了澜沧县纪委书记何荣光的办公桌上。 “何书记,这份材料举报县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洪硕,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并且借由交通事故赔偿,掩盖其索贿受贿行为。” 办公室主任沙新觉已经看过举报材料,觉得举报材料并非虚构,这才送到何荣光面前。 “又来了一个县交通局局长,还利用交通事故掩盖索贿受贿行为。” “这些蛀虫,搞钱的方式,还真是五花八门。” 何荣光冷哼一声,旋即翻看起举报材料。 举报材料内容详实,还附有车祸现场的照片,转账记录,以及转账前后,县交通局针对于县内某运输企业的处罚通知,撤销处罚通知。 逻辑上十分清晰。 哪怕一个外行,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你怎么看?” 看完举报材料,何荣光抬起头问沙新觉。 按理说,沙新觉办公室主任,不应该参与办案。 但是,何荣光对监察室的负责人不信任,所以,沙新觉这段时间,一直在客串监察室主任的角色。 从县纪委各部门抽调出来的十名业务骨干,也是由沙新觉领导。 “郭洪硕大概率是有问题的。” “而且。不见得只有这一件。” 在当办公室主任之前,沙新觉也在监察室干过,直接经手办理的案子,没有一百件,也有八十件。 他根据过往的经验,判断道。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调查一下。” “明天控制住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后,分出两个人,先确认一下举报材料中的各项证据是否属实。” “如果属实,再进行深挖。” 何荣光安排任务。 “是。” 沙新觉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 孟前宽掌管县纪委的时候,县纪委每年也查不少案子,但绝大多数都是凑数的。 就拿最近一年来说,正科级干部一个没查,副科级干部同样一个没查,被查的都是无关紧要小科员。 不对,也查了一个正科级干部,那就是宋思铭。 结果,还是一个乌龙。 直接导致孟前宽靠边站,去隔壁县当了县政协副主席,以五十岁出头的年纪,光荣开启了颐养天年之路。 如今,新书记何荣光上来还不到一周,两个正科,一个副科就被拿下了,然后,现在又来了一个正科。 这才是纪委该有的样子。 纪委办案就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些级别高一点的干部,有背景,有靠山,就前怕狼后怕虎。 沙新觉走后,何荣光思忖片刻,拨通了宋思铭的电话。 因为吴玉德,曹英朗,冯奎之的事,他看清了倪文昭的“真面目”,也与倪文昭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未来,想让倪文昭这个一把手,支持县纪委的工作,怕是难上加难。 这种情况下,他得未雨绸缪,给自己找一个退路。 而这个退路,就是宋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