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胖宫女,误惹君心》 第165章 韩衍黑着脸点点头,“好,朕不生气,还有呢?” 阿知瞟他一眼,挑了个轻的,“还有就是,臣妾一夸别人您脸色就难看。” 对于这一点,阿知也觉得这个人心眼属实是小。 很多时候她就是随口夸一句话本子里的男主角,都值得他跟自己计较。 韩衍脸色彻底黑了下来,“这么说你当着朕的面夸别的男人,朕跟你计较还是朕的不是了?” “那又不是什么别的男人,那就是话本子里杜撰出来的人物。” 阿知不乐意的小声反驳。 “呵。” 韩衍冷笑,“是吗?既然是杜撰出来的,你还能夸得那么起劲儿?” 韩衍抓紧她手,“怎么不见你多夸夸朕?” 阿知满脸不可置信的看他,“臣妾夸您夸得还不够多吗?” 自己哪回见了他,好听的话不是跟不要钱似的说? 韩衍冷声道:“不够。” 阿知:“......” 阿知说不下去了。 这个人就是小心眼又爱计较,还不承认。 “在朕身边的时候,你的眼里、心里就只能想着朕。” 韩衍捏着她下巴,让她看着自己,“不该想的就别想。” 阿知:“......” 说不下去了。 阿知乖巧点头,“是,皇上说的对。” “这还差不多。” 韩衍勉强算是满意。 他松开捏着阿知下巴的手,阿知低低叹了口气。 但到底,阿知还是决定和皇上一起去一趟柳贵人住处。 不是善心大发,只是总得亲眼看看,柳贵人痴傻了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 真的自然好,但万一是假的...... 两人刚出承元轩,阿知就看见了跪在廊下的芜香, 她眉心一下子就皱了起来,松开韩衍的手,向芜香走过去, “你跪在这儿做什么?” 阿知拧眉问。 芜香一见到自家娘娘出来,通红的眼眶就又流出了泪,委屈道:“娘娘,奴婢没有推柳贵人,奴婢绝对没有害她。” 阿知眉心紧皱,“起来。” 当时旁人或许不一定看得清,但是阿知就在柳贵人和芜香对面,咫尺的距离让她看得清楚。 芜香那时的确抓着柳茵茵不假,但是绝对没有推柳茵茵。 是柳茵茵自己趁着芜香不备,用力推开了她,跳进了湖里。 阿知猜,能让不会凫水的柳茵茵突然做出这个举动,她应该是看见皇上来了。 所以才敢冒险一试。 只是她恐怕也没想到阿知会下水,更想不到阿知胆子那样大。 芜香擦掉眼泪,看到后面站着的皇上不敢起。 “娘娘,都是奴婢的错,奴婢给您添麻烦了。” 芜香低声哽咽道。 阿知见芜香这副模样,心里很不好受,沉着小脸道:“这件事跟你没关系,本宫命令你起来。” 芜香连连摇头,死死跪着不敢起来。 阿知清楚芜香是在怕谁,她无奈转身,“皇上。” 韩衍看着跟阿知黏在一起的宫女,脸色微冷,“没听到你们娘娘的话?” 芜香这才连忙起身。 阿知瞧她满脸的泪,眼睛都肿了,亲自捏着帕子帮她擦。 刚一动作,韩衍大步过来,扯过她手离开。 芜香随意抹一把眼泪,和赵福赶紧跟上。 韩衍牵着阿知大步往前,低头看见她手里的帕子,怎么看怎么刺眼,忍不住扯了过来, “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值得你这么上心。” 阿知那小小一方帕子在他手心里被揉得乱七八糟。 阿知小心瞄一眼他难看的脸色,小声道:“芜香是我身边伺候的人,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韩衍懒得跟她计较, 反正在这个人心里,只要是她披香殿里的,不管是人还是那些花花草草,都格外护着。 韩衍带着气,脚下步子走得又快又急,一开始阿知还能跟上, 但走了一会儿,阿知实在跟得费劲儿,干脆停了下来,不走了。 韩衍回头看她, 阿知小嘴噘得都能挂油壶了,“皇上要是实在生气干脆打臣妾一顿出出气算了。” 韩衍看一眼后面跟着的赵福等好些伺候的宫人,脸色难看,“你又在胡闹什么?” “臣妾胡闹?” 阿知委屈极了,“明明是皇上自己心里有气,所以就故意不让臣妾好受。” 阿知抬手比划了下两人的身高,“皇上也不看看,您身高几尺,臣妾又身高几尺,您走得又快又急,您倒是无妨,可曾想过臣妾?” 韩衍闻言看一眼面前的人,矮墩墩一个,才刚到自己肩膀稍上一点。 再看她那两条小短腿,的确是为难她了。 他轻咳两声,“成天就会胡说八道。” 韩衍口中这样说着,脚下却是退了回去,和阿知并齐。 “等哪一天真挨板子了,有得你哭的。” 阿知轻哼一声,“皇上才舍不得呢。” 阿知口中说归说,但还是看了一眼他。 韩衍冷哼,“怎么?怕了?” “您是皇上,自然是怕的。” 韩衍忍不住捏了捏她脸,“知道怕就好,知道怕以后就给朕多注意一点。” 他心里忍不住补充:别整天跟些宫女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 第166章 到了柳茵茵的住处,早已乱得不成样子, 还没走近,阿知就听到了哭喊声,她眉心微蹙。 周修仪、吴婉仪和此次随行的其他几个妃嫔都已经到了柳茵茵的住处。 见到阿知和皇上一同出现,几人心思各异。 原本跪在柳茵茵床前哭的妙清见到皇上来,连跪带爬的向皇上脚下去, 赵福赶紧挥手让后面的几个小太监拦住人, “皇上您可算来了,求您为我们娘娘做主啊!” “求您为我们娘娘做主!” 妙清说着额头重重叩地。 韩衍听着她的声音神色微敛,“要是不会好好说话就别说了。” 平白吵得头疼。 妙清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娘娘都这样了,皇上竟然会这么冷漠。 可眼下娘娘人出了事,得靠着她。 她收了哭喊声,猛然抬头,手指着阿知恶狠狠道:“我们贵人是被淳贵嫔推下湖的!” 阿知听她这话直觉可笑,她冷着小脸讽刺道:“果真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胡话真是张口就来。” 阿知这个话说得难听又直白。 丝毫没有顾虑半分柳贵人如今遭了罪的处境。 她这个话一出,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微妙,就连周周修仪看向她时都隐隐有些担心。 后宫女人之间多阴私,互相看不过眼的更是多了去了, 但可从来没人敢在皇上面前这样说, 周修仪和杨婕妤等人不敢抬眼,都小心留意着皇上态度, 但韩衍对于阿知的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阿知性子单纯,本就不喜欢柳贵人,如今被她宫女当着众人面这样污蔑,语气重些也是应该的。 何况,柳贵人落水,可是阿知不顾自身安危,众目睽睽之下跳下去救她的。 韩衍记性很好,他记得当时这个柳贵人身边伺候的宫女可就在船上眼睁睁看着自家主子沉下去。 这样的奴才留着也是无用。 韩衍脸色微沉,“将人带下去。” 妙清猛然瞪大眼睛,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然一句话都没有问,就这么相信了淳贵嫔, 她一急就失了分寸,口无遮拦的喊道:“皇上,您不要被淳贵嫔蒙蔽了!她就是蛇心蝎肠的恶毒女人!” “就是她害得我们娘娘,我......!” 妙清话还没说完就被赵福堵住嘴带了下去。 韩衍手指轻敲桌面,声音冷冽道:“护主不力,也不必留了。” 周修仪等人头都垂得很低, 妙清会被处死,众人心知肚明, 什么护主不力,不过是皇上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她们都清楚, 不过是那妙清脑子糊涂看不清局势,在这种时候竟还敢随意攀咬淳贵嫔,说的话也是大不敬。 要说此时最紧张的人是谁,那一定是站在角落恨不得隐形的吴婉仪。 她此时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怎么也没想到不过是她和柳贵人随口说的几句话竟然闹出来今天这么大一出。 柳贵人疯了,妙清死了。 那她自己会不会......?! 吴婉仪光是想想就已经打哆嗦了。 只盼着淳贵嫔这时候不要想起她来。 可其实她这属实是杞人忧天,阿知此时哪里会想得到她, 阿知乖巧坐在韩衍身边,心里微微触动。 她也没想到他会这样一句话都没有多问的就相信了她, 心微微发热。 “皇上......” 阿知忍不住低低出声,但喊了他一声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167章 说感激的话,仿佛又太过矫情, 韩衍闻声目光转向她, 他是谁啊,且不说他比阿知年长小十岁, 就是他在阿知这个年纪也早就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事。 阿知心里在想什么,他仅是从她脸上看一眼就明白了。 韩衍将自己手递过去,阿知犹豫片刻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他渐渐收紧力道,握住掌心里的小手。 阿知和皇上这一幕,只刺得杨婕妤等人心里酸涩。 这次她们跟着来的几个都是往年就进宫的老人了, 以前在宫中就无宠,这次突然随行,谁的心里没有动两下?只当是机会终于来了。 可来了这里才渐渐明白过来, 她们不过是来做陪衬的。 皇上夜夜宿在玉瑶轩。 他与淳贵嫔此时郎情妾意的模样看着可真般配,但也着实刺眼。 几人都低下了头。 唯一没有任何别的心思的也就是周修仪一个人,她见此甚至脸上还有了淡淡笑意。 她是真心喜欢阿知, 阿知这样好的人,理应被人疼爱。 阿知端坐着,看向自己被韩衍抓在手心的手,垂眸,眼神微微游离,不知道在想什么。 没等一会儿,赵太医复诊出来了。 柳茵茵的确是傻了,以后也基本不可能再好, 赵太医虽然没有把话说得太死,但对于谨言慎行的他来说,“基本”二字就已经是下了定论。 阿知对此心里倒是没有任何的起伏, 从今以后,她与柳茵茵之间,一切都算清楚了。 柳茵茵既然已经痴傻了,断没有再留在宫里的道理, 韩衍片刻犹豫后,就沉声道:“柳贵人身子有疾,休养几日后送往南山庵。” 他说罢,牵着阿知手大步离开, 自始至终都没有进去看一眼柳茵茵。 走到门口的时候,阿知回头看了一眼, 她看见已经痴傻的柳茵茵不知何时从里面出来了, 柳茵茵手里抱着绣花枕头,头发凌乱,对着旁边的太医傻笑。 或许是察觉到阿知的目光,她抬头向阿知看来, 两人目光相撞, 已经痴傻的她,目光清澈,对着阿知痴痴笑着。 阿知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移开了视线,跟着韩衍的脚步往前走。 她原本平静的心里突然复杂得很, 倒也不是后悔, 阿知很清楚,今日柳茵茵跳湖本就是打着陷害她的目的, 她与柳茵茵之间早就已经结下了梁子, 柳茵茵要是好好的,那倒霉的就是她自己。 可如今这样,她心里难免唏嘘, 韩衍握紧她手,“此事与你无关,别想那么多。” 阿知闻言思绪复杂,她仰头看着韩衍凌厉的下颌,突然低声问: “皇上,如果有一天您发现我是一个坏女人,您会不会......” 阿知话到了嘴边,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问什么呢? 如果有一天,自己惹了皇上厌烦,不管是去庵堂里,还是冷宫里,又或者是丢掉这条小命, 这一切都不是她能决定,现在问了也是徒劳。 阿知的不安太过明显,就明晃晃在脸上写着, 韩衍想忽略都忽略不掉。 他停下脚步,在阿知面前站定,低声叹了口气,承诺:“不管你将来犯了多大的错,朕可以答应你,恕你无罪。” 阿知眼睛里起了层水雾,轻眨两下眼睫,声音微微哽咽的小声道:“那皇上能给臣妾一道圣旨吗?” 韩衍:“......” 他看着阿知的眼神复杂得很,感情这是不相信他? 第168章 阿知眼神微微躲闪,赶紧解释:“皇上金口玉言,自然是说到做到,臣妾想要道圣旨也不是不相信皇上。” 阿知仰头看他,小小声道:“臣妾就是胆子小。” 韩衍心里忍不住冷哼,这个人连说谎都不会。 明明心里就是担心自己将来有一天不认今天这个话,所以才跟他要一道圣旨。 他不说话,阿知不乐意地小声嘟囔,“要是皇上不愿意就算了,臣妾也不强求。” 韩衍轻轻捏了捏她脸,“你现在脾气是越来越大了,朕一不顺着你心意,你就敢摆脸子给朕看。” “哪有。” 阿知矢口否认。 韩衍也懒得跟她计较,牵着她手道,“不过是一道圣旨,你要,朕就给你。” 阿知圆溜溜的眼眸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臣妾谢谢皇上,皇上最好了。” “就会油嘴滑舌。” 韩衍冷哼说完,嘴角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后面跟着的赵福简直没眼看。 这淳贵嫔可真有本事,就这么两句翻来覆去说的话,竟然每次都能哄得皇上开心。 这两句话他都能倒背如流了,偏偏皇上每次都受用。 韩衍说话果然算话,答应了给阿知圣旨,当下就牵着她手回了承元轩。 圣旨写好了还不算, 阿知殷勤地从赵福手里接过玉玺亲自捧了过去, 韩衍瞧着她这郑重的做派,没辙,无奈笑道:“过来。” 阿知不明所以,捧着玉玺小步过去, 韩衍让开自己身前的位置,将阿知拉到了他身前。 他高大的身躯从后面抱住阿知娇小的身子,大手覆在她小手上面,带着她一起拿着玉玺在刚刚写好的圣旨上盖了印。 看着鲜红的大印,阿知终于长长舒了口气。 韩衍见此忍不住笑她:“这下放心了?” 阿知小心翼翼收好圣旨,回头毫不吝啬地在他脸上连亲了好几下,嘴甜道:“皇上对臣妾最好了。” 韩衍看着她带笑的眸子,“你知道就好,以后乖一点,不要让朕操心。” “臣妾一直都很乖。” 阿知不乐意道。 韩衍没再说。 折腾了这大半天也到了晚膳时间,刚要传膳,就见有小太监急急来报,谢庭甤大人从京城赶来,现在人在外头求见。 知道皇上是有正事,阿知懂事的起身,抱着自己怀里的圣旨先出去了。 阿知对谢庭甤不陌生,两人微微见礼,擦身而过。 谢庭甤看着已经离去的阿知,想起自己这段时间查到的事情,心里若有所思。 但现在就在承元轩外面,他心里就算是有再多想法也只能暂时收起来。 何况,现在事情还没有定论,得慢慢从长计议,急不来。 这边离开的阿知抱着怀里有些份量的圣旨只觉得无比踏实。 这白纸黑字写着的东西比什么口谕都管用, 她现在抱在怀里的这个东西就像是道免死金牌。 阿知抱紧,心里忍不住想: 要是皇上能多给两份就好了。 这样一来,元宝和杨公公他们也能有。 芜香不知道自家娘娘心里在想什么,她就看着娘娘对着怀里的圣旨想得出神, 芜香几次想开口帮娘娘拿着,见此都打消了念头。 阿知低头走着自己的路,全然没有注意到前方有一个人盯着她出了神。 慕成看着朝他这边走过来的女子,整个人仿佛被钉在了原地。 他瞳孔微缩,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看着阿知的时候险些失态。 阿知尚未察觉,还是她身边的芜香先感觉到了不对劲, 她不动声色地挡在了自家娘娘面前。 阿知这才回过神, 她抬头向前面的人看去, 男子身量很高,瞧着与皇上也是不相上下,身材挺拔。 男子皮相和骨相都不错,只是面色沧桑,从眉骨往下有一道约莫三寸长的疤痕。 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的好看,甚至还别有一番味道。 阿知一向就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对于长得好看的人也格外宽容些。 只是, 这个人盯着自己看的时间未免也太久了, 阿知微微皱眉,心有不悦。 这人能跟着一起过来行宫避暑,想必也是得皇上重用的大臣,怎么一点儿规矩都不懂。 “这位大人,可是本宫身上有何不妥?” 阿知冷声开口。 听到阿知的声音,慕成这才猛然回过神,他连忙低头,“是微臣失礼了,微臣给淳贵嫔请安。” 这次是慕成时隔三年第一次回京, 他虽然之前没有见过宫里的淳贵嫔娘娘,但是有关淳贵嫔得宠的传闻却是听了不少。 如今皇上对淳贵嫔可称专宠。 这个时候从承元轩出来的人,除了淳贵嫔别无猜想。 阿知也懒得计较他刚刚的失礼,抱着圣旨径直离开了。 等人走远了,方才低着头的慕成才敢抬头。 他看着阿知离开的背影,眼神里的情绪激动又复杂,几乎快要落泪。 阿知这边,芜香突然出声:“娘娘,刚刚那位大人瞧着好眼熟。” 阿知闻言,随口打趣:“怎么?我们芜香还见过外臣呢?” 芜香不好意思笑笑,“娘娘,您就别打趣奴婢了,奴婢说的都是真的。” “奴婢总觉得那位大人的脸格外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是吗?” 阿知回头看芜香。 对着阿知的脸,芜香猛然想了起来, “娘娘,奴婢知道为什么那位大人看起来眼熟了!” “那位大人跟您长得很像!” 第169章 芜香此言一出,阿知愣了下。 她指指自己脸,“跟我像?” 阿知拧眉满脸不相信, 芜香摇头又摆手道,“不对不对,那位大人看着就比娘娘年长,应该是娘娘跟他像。” “真的!您与那位大人真的有几分相似。” 芜香说得这样当真,阿知一时之间也有些半信半疑, 她回想着刚刚见到的那个男子的模样, 那人虽然长得是不错,但面容沧桑,跟自己怎么看也是不像的啊。 何况,自己无父无母,这世上还哪来的相似的人? 阿知摇摇头,“肯定是你看错了,走吧,饿死了,也不知道今天绿莜有没有让膳房那边送肘子过来,好长一段时间没吃,怪想念的。” 芜香也不再纠结,两人往玉瑶轩去。 承元轩这边, 谢庭甤这一进去就是一个时辰, 他出来走了一段路就看见了等在不远处的人。 慕成自然也看见了谢庭甤,两人同时出声: “谢庭甤。” “慕成。” 两人相视一笑,谁都没有先开口说话。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天光已经暗了下来,只余天边残留的一缕霞光, 好一会儿,谢庭甤低声道:“当年的事......” “当年的事都已经过去了。” 谢庭甤的话刚起了个头就被慕成打断。 他身子站定,回头看着谢庭甤道: “谢庭甤,这么多年我从未怪过你,阿妹失踪不是你的错,你也不必一直自责。” 慕成将话挑明。 当年那种情形,谢庭甤愿意伸手帮忙,他们慕家已经感激不尽。 他当初将阿妹交给谢庭甤也是想为阿知谋一条活路,当时情况危急,阿妹要是留下来怕也是活不成的。 阿妹虽然的确是在谢庭甤手上不见的,但是失踪总比传来的是死讯好, 至少他还有个盼头。 这些年如果不是想着找回阿妹,他早就八年前就和父亲兄长他们一起去了。 也不必拖着这副身子苟延残喘的活着。 谢庭甤闻言心里却没有好受多少, 怎么不是他的错? 如果不是他,面前这个人这些年也不会这么折磨他自己, 他口中说着不怪他,却把所有的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慕成没有心思去纠结谢庭甤会怎么想,他单刀直入道:“我今天看到一个人。” 慕成这个话一出来,谢庭甤心里就猜到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 慕成目光看着他,问:“你不问问我看到的是谁吗?” 谢庭甤眉心微蹙,神色没有任何的好奇。 慕成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看来你是知道我见到谁了。” 他猛地逼近,用力一把拽住谢庭甤衣领子,脸色阴沉压着怒气质问,“你既然知道我见到了谁,你为什么不说?!” “我不相信你会看不出来。” 谢庭甤垂眸看向他抓自己的手,因为用力的缘故,手上青筋可见。 谢庭甤低声道:“我心中是有猜测,但不能确定,我想着等查清楚了再告诉你。” “那现在呢?你查清楚了?” 慕成手上力道微松,脸色不见半分好。 这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执念,却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瞒了下来。 “慕成。” 谢庭甤将他手掰开,冷声道:“你先冷静点 。” “冷静?!” “你让我怎么冷静?!!” 慕成腿上猛地用力踢向谢庭甤小腿, 谢庭甤没有避让, 这一下扎扎实实落在了他腿上, 慕成是用了十成十的力道,何况,他习武多年,那力道可想而知, 就算是同样习武的谢庭甤受了这一下也忍不住闷哼出声。 第170章 慕成又连着踹了两脚, 谢庭甤身为皇上身边的近臣何时有人敢这样对他, 可被打了的他不仅不恼,反倒是一脸甘之若饴。 谢庭甤心里清楚,慕成虽然心里说着不怪他, 但是慕瑶失踪的这么多年,慕成心里一直都对他有恨意, 慕成不仅恨他,也恨他自己。 这边的事情阿知全然不知, 今天的晚膳很合她胃口,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芜香扶着她在院子里慢慢悠悠走消食。 阿知看着时辰, 因为在清元行宫这段时间皇上每晚都会宿在玉瑶轩,阿知便也理所应当的觉得今天皇上也会过来。 可等了又等,始终不见皇上身影, 也没见赵福过来传话,她心里有些纳闷。 阿知想起谢大人原本是留在京城的,如今却突然出现在了清元行宫, 还有她临行前在太和宫听到的那几句“贪墨几百万两”的话, 阿知虽然对朝政一窍不通,但心里隐约猜到谢大人会出现在这里极有可能是跟这件事有关系。 犹豫了会儿,阿知扭头对芜香道:“让膳房照着今天送过来的膳食再准备一份,咱们去承元轩。” 膳房那边的动作很快,阿知带着芜香和几个宫人去承元轩, 刚到承元轩门口,阿知往里看了一眼,透过开着的门,阿知一眼就看见了里面站着好些大臣。 她眉心微蹙, 看着身旁小太监手里的食盒有些犹豫, 这时候皇上是肯定没有功夫见她了, 可这带都带来了,要是就这样带回去又可惜。 阿知正在犹豫,那边的小禄子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她。 小禄子瞧一眼里头的皇上和赵福公公,赶紧小步向阿知这边过来。 “娘娘,您怎么来了?” 小禄子的表情不复往日的笑眯眯,脸色紧绷着。 阿知见此拧紧了眉,她没有多问,只问,“皇上可用了晚膳?” 小禄子苦着脸道:“回娘娘的话,皇上还未用膳。” 小禄子也愁啊, 这都什么时候了,膳房的人也是来了好几次 可没办法, 眼下事情紧急,他们这些下面伺候的人也不敢多嘴劝。 阿知听到皇上这个时候还没用膳,面上隐隐露出担忧。 国事固然重要,可皇上只有一个, 皇上的身体也万分重要。 “小禄子,我先去偏殿等着,你想办法跟赵福公公说一声。” 小禄子脑子灵活,一转就明白过来阿知的意思, 他方才还阴云密布的脸顿时笑开,“还是娘娘有法子,奴才这就去找赵公公。” 屋里面气氛压抑,地上跪了好些大臣,奏折也是扔了好几本在地上。 赵福候在角落里死死低着头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牵连了。 他听见轻响闻声往外看,只见小禄子比了个手势, 赵福顿时明白过来,他抬头往上瞧一眼,等了好一会儿瞧着时机差不多了才轻步走到皇上身边。 低声道:“皇上,淳贵嫔娘娘来了。” 韩衍脸上怒气未消,闻言,没说什么。 只是他瞧一眼地下或跪、或站着的臣子,脸色终于和缓些, “即日起,彻查王坚同党,但凡有牵连,按律行事,绝不姑息。” “要是让朕知道你们中有人胆敢收受贿赂、包庇王坚同伙,朕摘了你们的脑袋!” 韩衍这话一落,所有人都齐刷刷跪了下来,口中纷纷说着不敢。 朝臣的这些话韩衍早就听得心烦,此时就更没有耐心再听,让他们一个个退了下去。 第171章 阿知在里头听着动静,知道大臣都离开了,这才提着食盒从偏殿过来。 韩衍见她亲自拎着那么大的食盒,眉心不悦,“怎么是你自己提过来?以后这些事交给宫人就好,朕养着他们不是让他们闲着的。” 韩衍边说边走过去,一手牵着她,一手接过她手里的黄花梨食盒。 “不怪他们,是臣妾自己想亲手给皇上送过来。” 阿知笑着靠近他。 她看一眼在地上捡奏折的赵福,还是忍不住多说一句: “气多伤身,皇上要注意自己的龙体。” “朕知道。” 阿知闻言不再多说。 “你怎么想着过来了?”韩衍问。 这个人一贯不喜欢主动来找自己, 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宫外,都是自己去找她的多。 她性子懒,在宫里有仪仗她偶尔还能来一两回太和宫, 到了宫外没有仪仗,她多走两步都嫌累得慌。 阿知在他身边坐下,桌子上都是散开的奏折,韩衍没有避着她。 当然,阿知自己也没有兴趣看。 她边打开食盒,边道:“臣妾想皇上了,一直没见皇上过来便知道皇上还在忙,肯定是晚膳都还没来得及用,所以过来看看。” “你有心了。” 韩衍心疼她做这些,将人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赵福识趣地接替阿知刚刚布膳的活儿。 韩衍没胃口,只尝了几口就摆了手, 阿知见状拧眉:“皇上只用这么点儿怎么行?” 她说着也不管那些规矩,直接夹了两筷子鲜嫩藕尖放到韩衍面前的瓷盘里, 赵福吓得手里一哆嗦,“娘娘,这可使不得,这......” 赵福话说了一半,瞧见皇上看过来的眼神悻悻地闭了嘴。 阿知看看赵福,又看看韩衍,“这不行吗?” 韩衍见她一副被吓到的模样,温声道:“无事。” 他既然这样说,阿知也不疑有他。 在赵福欲言又止的目光中,韩衍将阿知夹的那两筷子藕尖面不改色地吃了下去。 赵福见此焦急又无奈,趁着皇上和淳贵嫔说话的功夫,他赶紧去了外面。 赵福到了外头见着小禄子,一把抓住人,“赶紧去将赵太医请来!” 赵公公这样急,小禄子也不敢问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二话不说小跑离开。 “皇上,今天膳房的肘子做得也格外......皇上!” 阿知话刚说一半,声音猛然高了两分, 就见坐在她身边的韩衍,脖子上、脸上都起了小红点,看着格外可怖, 阿知一下子就急了,“皇上,您,您这是怎么了?!” “赵福!” “来人啊!” 韩衍见她着急,轻轻拉住她手,“别急。” 都这种时候了,阿知哪能不急, 就这么短短一会儿的功夫,韩衍脸和脖子上的红点又多了些,面色也是红得不行。 阿知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有人......” 阿知下意识便以为是有人下毒, 她不知道情况,韩衍自己却是心知肚明, 他按住慌了心神的阿知,轻声安慰:“不是什么要紧事,别怕。” 阿知只当他是在安慰自己,豆大的泪珠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皇上,您就不要骗臣妾了。” 都这样了,怎么可能会没事, 阿知哽咽道:“皇上,您别怕,我会陪着你的。” 韩衍见她自己明明就害怕得要命,却还抱着自己让他别怕, 他心里既感动又无奈想笑。 可这时候他的确是很难受,也没法跟阿知解释。 所幸赵福回来了。 他看到皇上的模样,一张脸皱成了一团,眉心更是皱得死死的, “娘娘,您先松开手。” 阿知闻言不解,但她相信赵福。 松开手后,几个小太监赶紧扶着韩衍到了床上躺着, 赵太医来得很快, 一见皇上的样子就知道肯定吃了藕类食物。 赵太医动作有条不紊,阿知红着眼睛守在韩衍旁边。 这时候她才知道,跟藕有关的东西,皇上都不能吃。 赵福他们平时也是百般小心,但这件事只有少数几人知道。 阿知听了赵太医的话,心里很不好受,才刚消下去的眼睛又红了起来。 用了药,韩衍身上的红点迅速消退。 赵福和太医等人都退下后,阿知坐在床边默不作声的掉眼泪。 韩衍低声轻哄:“哭什么?朕这不是没事吗?” 阿知红着眼睛看他,“皇上还说,您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吃这些怎么不告诉臣妾?” 韩衍没说话,只是轻轻捏了捏她手。 阿知说完也意识到,皇上的喜恶哪是她能轻易知道的。 皇上的日常起居都有专人负责,尤其是进口的膳食,更是百般小心。 她之前同皇上一起用膳的时候自在惯了,也就没注意这些。 今天不过是跟平常一样的动作,哪里能想到皇上竟然不能吃藕尖。 阿知方才真的吓坏了, 要是皇上出了事,今天陪膳的她也难辞其咎。 韩衍不知道阿知心里在想什么,只当她是担心自己, 他拍拍她手,“朕没事了,说来,朕还得感谢你给了朕一个绝好的理由。” “......?” 阿知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不明白他话里说的理由是什么意思。 第172章 韩衍望着阿知不解的眼神没有出声解释的打算,倒不是防着她,但涉及国事,她到底还是避着些好。 今日谢庭甤从京城过来,所为的不是其他事, 是确凿了王坚贪墨罪证。 王坚这个人身为户部尚书实在贪得无厌、此次行为恶劣至极。 身为户部尚书的他,竟然胆子大到连拨给新乡的赈灾银都敢贪。 如果不是谢庭甤上个月外出办事碰到从新乡到京城投奔亲戚的一对母子, 他这个皇上也没想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堂堂户部尚书就敢把六百万两赈灾银贪掉四百万。 这些银钱从他这个户部尚书手中过,明面上看着干干净净,但实则那些钱在下面那些官员手里滚了一圈之后又全进了他的口袋。 此次新乡水灾,新乡县半数房屋被毁,百姓流离失所、露宿街头。 因他此举,新乡灾情迟迟得不到解决。 新乡离清元行宫不远,一来一回半月即可。 如果快马过去十日就能往返。 韩衍不是生来就是太子,也不是一直养尊处优,他上过战场,知道百姓疾苦。 所以在谢庭甤上报的时候他心里就萌生了一种念头: 他要亲自去一趟新乡。 只是怎么去却是一个问题, 要是大张旗鼓的去,那他所见所闻,便就是下面官员做出来的、想要让他这个皇帝看到的。 他自然是想微服私访,但要离开行宫半月之久,需要一个理由。 韩衍当时正在琢磨的时候,正巧阿知就递了藕尖过来, 他当时心中立马就有了主意,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吃下。 这样一来,皇上身子有恙,需要修养, 只是他没想到,阿知竟会吓成这样。 韩衍想的这些阿知不知道,但她不是傻子, 她心里隐约清楚,皇上是明知道这个东西不能碰,但却故意为之。 阿知可不会自作多情的认为是皇上因为对她的宠爱,不好拂了她的意,所以才将她夹的藕尖吃了。 阿知有自知之明,皇上就算对她有些欢喜,但她在皇上心中的位置还没有那么重要, 远远不到需要皇上用自己身体来冒险的地步。 想必一定是有其他事, 自己这个事正好给了皇上由头。 两人心思各异,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阿知将帕子打湿、拧干,仔细又小心的帮着他擦脖子, 皇上这个情况应该也不是第一次了,赵太医方才处理得格外快,给的药见效也快。 不过半个时辰,皇上脖子上、脸上的红点就淡了许多。 阿知认真做着自己手下的动作, 她再一次拧干帕子要擦的时候,韩衍握住了她手腕,“朕要离开行宫一段时间。” 韩衍到底不忍心瞒着阿知。 方才他瞧着她低着脑袋不说话的模样,心里难得的有愧疚感, 自己刚刚一定把她吓到了。 听到韩衍的话,阿知愣了会儿,却没有太过意外。 同时心里这时才明白,原来皇上不惜用自己身子做饵,为的就是这个。 阿知被他握住的手动了两下,韩衍松开, 阿知边小心擦着他脖子,边问:“皇上要走多久?” 韩衍:“快的话半个月。” 阿知动作微顿,声音轻了许多,“如果慢呢?” “慢的话一个月。” 阿知将帕子放回旁边的金盆里,坐着的身子也扭了过去,小小一个坐在床边一言不发。 第173章 不一会儿韩衍就听到了小声抽泣声。 他只觉心疼又无奈,手撑着身子起来, 弯腰、低头去看阿知。 只见阿知眼眶红红,泪水一滴接一滴砸在她自己白皙的手背上。 韩衍将她身子转向自己,手轻轻抹掉她脸上的泪,声音温柔得仿佛能滴出水道:“怎么又哭了?” “朕的淳贵嫔难道是水做的不成?” 阿知听他打趣自己,抬起满是泪痕的小脸,可怜兮兮道:“皇上都不要臣妾了,还管臣妾是水还是泥做的?” 韩衍听她说自己不要她的话,眉峰拧了起来,“整日就会胡说八道,朕什么时候说过不要你的话了?” “皇上明明就有,皇上刚刚就说了。” 阿知声音委屈极了, 她这么一副委屈至极的模样让韩衍自己都怀疑自己了,他眉心紧蹙纳闷道:“朕刚刚有说过不要你的话?” “皇上有!” 阿知振振有词, 韩衍扭头去看旁边一直候着的赵福, 赵福听到淳贵嫔这个话也是一头雾水, 他方才可是一直都守着的,的的确确没有听到皇上说那些话。 赵福轻轻摆了摆头, 韩衍顿时明白,什么自己不要她的话,八成又是她自己胡思乱想出来的。 他轻捏阿知小脸,好整以暇地看着她:“那你倒是说说,朕刚刚都说了些什么。” 阿知睁着圆溜溜又红通通的眸子看他,眼神里满是控诉和委屈,“皇上刚刚说要离开行宫,却把臣妾一个人留在这儿。” “您不在这里,臣妾一个人待着还有什么意思?皇上都不要我了,我还不如,还不如找块豆腐撞了算了。” 阿知这两句话说得那叫一个声情并茂。 韩衍瞧着比宫里司乐署的伶人演得都还要好上两分。 韩衍也不知道她都是从哪学来的这些话,明明一眼就看出来了她做作的小模样,但这些话由她嘴里说出来简直是有意思极了。 就连旁边的赵福也是憋着笑, 他们淳贵嫔娘娘可真是个活宝,怪不得皇上喜欢。 阿知一通演完,见皇上只看着她笑, 她小脸不乐意极了,“皇上果然一点儿都不知道心疼人,我都伤心成这样了,皇上竟然还笑得这么开心。” “臣妾就知道,这才多久啊,皇上就已经对臣妾厌烦了。” 阿知说着说着就又假模假式地捏着自己帕子哭,只是这回眼角却是一滴泪都没有了。 韩衍乐得配合她,对着旁边的赵福道:“没听到你淳主子的话?还不快去找块豆腐过来?” 赵福憋着笑道:“是,奴才这就去。” “皇上!” 阿知见赵福还真要出去,立马扯下了自己的帕子,气呼呼瞪着他。 赵福见状识趣地出去了,但却不是去寻豆腐,而是杵在外面做木头去了。 韩衍笑着看向气呼呼的阿知,逗她,“怎么?不找豆腐撞了?” 阿知恼瞪他一眼,“您就是故意的,明明知道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韩衍故作不知:“淳贵嫔娘娘既然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阿知也算是看出来了,皇上就是故意在逗她, 她干脆也不演了,“皇上那么喜欢臣妾,这一下子跟臣妾分开这么久肯定很舍不得。” 韩衍轻笑着看她,对于她这个话不肯定也不反驳,只浅笑着等她继续说完。 “皇上孤身一人去了外地......” 听她说到这儿,韩衍忍不住出声打断:“朕不是一个人,还有随行的人。” 第174章 阿知眼尾一挑,理直气壮道:“他们是他们,皇上去了外地心心念念都是臣妾,臣妾要是不在皇上身边,皇上肯定是睡不好也吃不好。” “皇上这么喜欢臣妾,到时候说不定还会半夜因为思念臣妾偷偷抹眼泪。” “臣妾只要想到皇上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外漂泊也会睡不好、吃不好,到时候等皇上回来,说不定我早就思念过度,没,不对,瘦成白骨精了。” 阿知本想说等他回来自己说不定就没了,但是话到了嘴边又换了, 或许是之前韩衍说了她许多次的缘故,阿知自己如今对这些生啊死啊的也有了忌讳。 如今日子这样好,阿知可舍不得就这么一命呜呼。 韩衍听她越说越离谱,眉心渐渐皱了起来, 尤其是听到阿知说自己因为想她夜半哭泣,他眉头更是紧皱, “你确定你说的晚上偷偷哭的人是朕?” 阿知大眼睛快速眨两下,“臣妾也没说错啊,皇上喜欢臣妾喜欢的不得了,这么久见不到臣妾肯定会万分想念。” “有人说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皇上去那么久,都不知道过去多少个春秋了。” 韩衍没听她胡诌,注意力倒是在她前面几个字,“谁跟你说的?” 阿知:“......嗯?” 阿知愣了会儿,“什么?” 她没明白皇上话里的意思。 韩衍却是沉了脸,“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话,是哪个“有人”跟你说的?” 韩衍对阿知格外纵容,就算她如今在自己面前说话做事都越来越没规矩, 但这是自己宠出来的,不管阿知怎么样他都喜欢, 何况,阿知身上这股鲜活气息,是他喜欢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允许她身边出现旁人, 尤其还是说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种情话的外人。 阿知听韩衍居然因为一句话计较,顿时有两分无语, 她就说了,这个人很小心眼,这个人之前还死不承认, 眼看着老虎都要生气了,阿知无奈道:“这是我从话本子里看的。” 阿知说完还小声嘟囔了句:“您可是皇上,就算借臣妾一百个胆子,臣妾也不敢乱来啊。” “嗯?”韩衍脸色更差了几分,冷声反问:“听淳贵嫔娘娘话里这个意思,如果朕不是皇上,您就要红杏出墙?” “我哪有?!” 阿知大呼冤枉,“臣妾刚刚可是什么都没说,皇上您是明君,可不能随便冤枉臣妾啊。” “呵。” 韩衍冷哼,“在你这儿,朕不介意做一回昏君。” “啊......!” 阿知眼睛瞪大些,望着韩衍时有两分呆气。 皇上这样一说,她后面的话还怎么说? 阿知实在是不想自己留在行宫, 倒不是别的原因,就是胆子小,惜命。 这次不少官员和其家眷都来了清元行宫,早在不久前阿知才听到有几位大臣说皇上如今独宠她,她百般不对,还要写折子上奏的话。 阿知当时心情就不好了,这要是在后宫里她才不忍这口气, 可对方是朝臣,阿知当时知只能自己气鼓鼓回了玉瑶轩。 现在在宫外,做什么都方便, 要是皇上离开了,万一发生什么谁替她做主? 虽说柳茵茵过两日就会送去南山庵,但谁能确保没了柳茵茵就没有危险了? 阿知惜命,可舍不得就这么没了。 她如今也算是看清楚了,只有在皇上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皇上,臣妾对您可是一片真心,比您赏赐给我的金子都还要真,您这么怀疑我,我好伤心啊。” 阿知口中说着伤心的话,手还做作地擦了擦本就没有的眼泪。 韩衍哪能不知道她是在想什么, 阿知开口第一句,眼睛一转的时候他就知道她是在打什么主意了。 韩衍也不再逗她,直接配合她问:“既然朕让淳贵嫔娘娘伤心了,那淳贵嫔娘娘想如何?” 阿知闻言,眼睛顿时一亮,眼底是目的达成的小开心, 但她还是故作扭捏的捏着嗓子娇滴滴道:“皇上这么喜欢臣妾肯定也不忍心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行宫,所以,臣妾陪着皇上一起去好不好?” 阿知这样捏着嗓子娇滴滴说话的模样韩衍倒是第一次见,忍不住想多逗逗她,“想去?” 阿知小脑袋忙不迭的点,生怕动作慢了皇上反悔。 “可此次时间紧,得马不停蹄的赶路,你受得住?” 为了自己的小命,阿知咬咬牙道:“臣妾受得住,我不怕吃苦。” 何况,阿知转念一想,皇上这样顶顶尊贵的人都能吃苦,她也没什么受不住的。 韩衍瞧她这模样心软了,也渐渐有些动摇。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是没有阿知的, 这一路过去赶路辛苦,他平时这么精细养着的人怎么舍得看着她受苦。 可她想去, 何况,他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离不开她。 阿知最终还是如愿了。 只是这次离开行宫乃是机密之事,除了皇上身边亲近的几人,行宫上上下下上千人都被瞒得死死的。 阿知也只敢告诉芜香一个人, 这还是皇上允准了,她才敢开口的。 第二日,就传出皇上身体有恙需要静养的消息, 这其中当属那些大臣的反应最为惊讶, 他们的皇上身子康健又勤勉,自登基至今可从没有缺过一次早朝,就更别说身子有恙的事。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但在皇上接见了几位臣子之后这些声音就渐渐消了下去。 第175章 午时刚过,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就出了清元行宫。 此次出行轻车从简,就一辆马车,几匹马,带的人也就几个得用的。 卫乾身为禁卫军统领,此次留守清元行宫, 有他镇着,就算有些小状况和意外也出不了乱子。 就连赵福此次都没有跟来, 阿知倒是带了一个芜香,芜香会武功,到了外面就算遇上事也能护着她。 他们一行人中除了几个侍卫装扮的随从,还有两个人。 谢庭甤谢大人阿知自是认识的,还有一个也是她之前见过的。 就是当初她和芜香碰到,芜香说与她有几分相似的那个人, 虽然阿知丝毫不觉得两人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既然芜香当初说过这话,她再次看到慕成难免也有些好奇。 阿知坐在马车里对着外面骑马的慕成瞧,她看了好几眼,韩衍终于是坐不住了, 一把将人抓了过来, “啪” 把马车的窗户关了, “还没看够?” 韩衍脸色微沉,阿知有几分心虚,“我也,我也没看什么。” “呵” 韩衍哪还能不知道她这个看脸的毛病,但凡是长得有几分姿色的,不论男女,哪怕是画像那种死物,她都能看上好一会儿。 这个毛病现在是越来越严重了, 当着他的面都敢明晃晃对着别的男人看了。 韩衍心里清楚阿知没有别的什么心思,她也不敢有那个胆子,。 但他心中想着难免不快,同时隐隐担忧, 自己比她年长那么多,将来肯定是比她先老,到了那个时候她是不是更加放肆? 韩衍仅是这样想想心里就不舒服得很, “要是下次再让朕看到你盯着别人瞧,朕就把你宫里那些伺候的宫女太监全换成相貌丑陋的,让你成日看个够。” 阿知努努嘴,“您可真不讲理。” 这次能跟着皇上一起出来的都是自小习武的好手, 皇上和淳贵嫔的对话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慕成尤其尴尬,他轻咳一声,打马稍稍往前去了些。 韩衍轻轻敲了下她额头,冷声道:“朕就是道理。” 阿知大眼睛滴溜溜转了两圈不说话, 这大半日的时间都在马车上度过, 阿知凑在韩衍身前跟着他一起看了会儿书,看了不过半个时辰就困得厉害,脑袋一点一点的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睡着了。 阿知一向能睡,这一觉醒来外面天色已经暗了, 马车就停在一片林子里,看样子今晚得睡在马车里了。 韩衍担心她不适应,满脸的心疼, 反倒是阿知自己只觉得新鲜得很,下了马车格外精神。 谢庭甤和侍卫他们打了野兔野鸡在烤,她也兴致冲冲地凑了过去。 从谢庭甤手里拿了一只野兔,自己架在火上烤, 韩衍就坐在旁边也不拘着她, 她难得出来,尤其是这样的事情恐怕也是今生第一次做, 他不想扫了她的兴。 慕成就坐在阿知身边,他心跳快得几乎控制不住, 那晚他和谢庭甤说开之后一切都明朗了, 他的阿妹的确还活着, 也不是别人,就是眼前的淳贵嫔娘娘, 慕成这些年一直驻守抚州,每三年才能回京述职一次,每次在京中停留时间也就半月。 阿妹当初是在抚州失踪的,慕成这么多年都快把那一带掘地三尺了,连带着周边的城镇也都寻遍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一直找的人竟然会在皇宫里,还成了皇上的淳贵嫔, 慕成对于如今阿知的事情知道的实在太少,很多都是谢庭甤调查之后告诉他的。 谢庭甤说阿知在宫里过得很好,从前一直在殿中省待着,去年冬月才到了皇上身边。 皇上对她好,进宫一年时间未到就从小宫女成了一宫主位的淳贵嫔娘娘, 慕成自己也去查了,虽然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 可阿妹那么小就进了宫,又没有任何依靠, 她在宫里的日子想必艰难得很, 还有在宫外走丢的那段时间, 阿妹走丢的时候才七岁不到,平时在家里全家人都宠着,她孤零零一个人,肯定也是吃了很多苦, 她走丢的那时候是隆冬,她肯定挨饿受冻了。 慕成心里想着阿知的不容易喉咙就渐渐起了酸意, 对面一直留意着他的谢庭甤见状不动声色看了眼认真烤兔子的阿知,不过片刻,目光又回到了慕成身上。 旁边还有皇上在,慕成要是失了态皇上肯定会起疑心。 一旦阿知的身世曝光,皇上心里又会怎么想? 慕成又该如何自处? 皇上当初能饶了慕府,那是慕老将军和慕府上下七十八口人和其麾下两万将士拼死守城的鲜血换来的。 八年前那场动乱结束,盛极一时的威远将军府就只剩下慕成和失踪的慕瑶两个人还活着。 如今八年过去,虽然那件事没人敢再提,可谁又能保证皇上心中没有芥蒂了? 否则,慕成这八年也不会一直守在抚州。 谢庭甤心里清楚,慕成留在抚州,一方面是慕家七十八口人和万千将士都葬身于抚州,慕成心中有执念。 可另一方面,这不也是皇上所希望的吗? 如果阿知的身世曝光,不管是对于阿知,还是慕成,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谢庭甤起身,动作自然的在慕成身边坐下,手臂轻轻碰了下他, 不用多说, 慕成心里就已经明白了。 他快速收好情绪。 阿知举了一会儿手就累了,她回头看见悠哉悠哉喝茶的韩衍,两只手举着烤得半生不熟的兔子过去。 “七爷,我手酸。” 如今在外面,一切都得注意。 七爷这个称呼是韩衍在外常用的。 阿知说着将野兔递了过去,意思不言而喻。 韩衍无奈摇头,接了过来。 “你倒是会撒娇,新鲜劲儿过了就给我了。” 阿知不接话,只拉着韩衍往火边凑,紧紧挨着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手里的兔子。 期间不是没有侍卫递了烤熟的野鸡野兔过来, 可阿知意志坚定,一口没咬,就非得等着韩衍手中的。 韩衍倒是不知道她还这么死心眼儿,嘴角噙着笑,耐心十足的给她烤着。 第176章 阿知就是尝个新鲜,咬了两口就吃不下了。 这肉实在是难吃,干巴巴的,一点滋味都没有,与御膳房做的完全不能比。 可皇上眉头一下都不皱的吃了,她也不好意思嫌弃。 刚想勉强自己再吃两口,韩衍就拦住了她,“吃不惯就不要勉强,马车上还有准备的点心。” 阿知脸颊微红,很是不好意思。 她担心自己这样太矫情了,小小声道:“您都吃得惯,我也可以。” 韩衍放下自己手里那还剩一小半的野兔,牵着要逞强的她上了马车。 两人手都油汪汪的,他拿过帕子将阿知手一根一根擦干净, “这一趟路上虽辛苦些,但是也不至于要委屈你。” 阿知小声道:“我怕给您添麻烦。” 阿知心里清楚皇上这一趟是有正经事要办,自己本就是求着皇上才能跟着一起来,这一路上自然是不能再添乱的。 韩衍眼眸轻抬,看着她轻笑:“吃点东西就算添麻烦了?” 阿知不好意思笑笑,身子紧紧挨着他。 “皇上对我可真好。” 韩衍轻捏她脸颊一下,“你心里有数就好,既然知道,以后你那眼睛不该看的东西就别看。” 阿知见他还提起白天那事,识趣的闭嘴, 韩衍见此也没再多说。 去新乡的这一路上,因为带了阿知的缘故,韩衍到底是舍不得她受累,几人比原定到的日子晚了两天。 阿知先前从宫里去清元行宫的时候一路上身子都还有些不舒服,这一趟或许是觉得新鲜,竟然什么事都没有。 甚至短短几天瞧着还瘦了些。 她自己先前还没发现,是韩衍先发现她下巴尖了点的, 能瘦一些对于阿知来说是一件好事,她自己美滋滋的。 只是韩衍看着她瘦了些的下巴,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这一路上到底是苦着她了。 他们一行人终于到新乡了,只是还没靠见新乡县的城门,阿知就听到了闹哄哄的声音, 她好奇支开了些窗户, 声音是从前头传来的, 阿知看清前方的情景就拧紧了眉。 人,密密麻麻的人, 城门里面挤满了想要出来的人, 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袱。 老人、小孩,年轻的男人和女人,甚至还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 尤其是看见一个小孩被挤到地上,那些人的脚踩在他手上、身上,阿知脸色更是难看。 她不忍心再看,“啪”的一声,用力将窗户放下, 韩衍的脸色也不算好, 他虽然没有看到外面的情景,但是天灾之后迟迟都不到解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他亲眼见过,所以心里有数。 新乡已经封城月余,其中内情不得而知,但每日都有大量的人涌到城门口想要出去。 那些守城的士兵一个个手里都拿着长枪,尖刀那方朝着普通老百姓。 这时候都是出城的人,韩衍他们的马车太过打眼。 尤其是马车旁边还跟着几匹大黑马,不管什么时候这样上好的大黑马都是罕见物,就更遑论这个时候了。 他们的马车一靠近,立马被拦住, “你们是干什么的?” 韩衍坐在马车里没动,谢庭甤与人交涉, 阿知靠着韩衍,耳边都是那些人挤嚷的声音还有小孩的哭声。 她心情不佳皱着眉头安安静静靠在韩衍身边,两手抓着他的大手。 韩衍轻拍她手,无声安慰着。 他只当阿知从未见过这种场面,所以一时心有不忍。。 可却不知,阿知会这样不仅仅是心有不忍, 还有小半的原因是她脑海中也出现了那么一段画面,在她的画面里,阿知自己成了那个被挤的小孩。 她看到自己摔倒,那些大人的脚踩在她身上,尤其是手上,很痛。 好像从上次在湖中开始,她脑海里就断断续续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片段。 阿知隐隐约约明白,那应该是她七岁之前的那段记忆,在那段记忆里,她还没有被杨公公带回宫。 可能是发生过什么,所以她不记得了。 阿知只记得自己在宫外难捱的日子,她记得那时候天很冷,她每天又饿又冷,如果不是杨公公,或许她就死了。 阿知想着那些突然又蹦出来的记忆,直到马车轱辘重新滚动她才回过神, 马车一路进城,也不知道谢大人是如何交涉的,等马车停下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县衙门口。 县令李书一眼就认出了前头的谢庭甤,他笑得谄媚道:“李书见过谢大人。” 说起来,李书和谢庭甤有过两面之缘,一次是八年前他来新乡赴任和这位谢大人同过一段路。 那时候的谢大人就已经是威风赫赫的少年将军了。 还有一次是去年谢大人办事借道新乡,他得见一次。 半个时辰前李书正在府中与新纳的美妾恩恩爱爱,手底下的人来报,谢大人和闲王来了新乡。 李书虽然心中有怀疑但还是片刻不敢耽搁的从娇妾床帐中出来。 要是假的,到时候把人拖下去打一顿就是了, 但要是真的,这两位不管哪一位都不是他一个小小县令可以得罪的。 谢庭甤就不必说了,如今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那位闲王爷,虽然封的字不好,皇上给他封了闲散的闲,但这位可是当年先帝十三位皇子夺嫡中唯二活下来的。 这另一个就是如今坐在那把龙椅上的皇上, 也是因此,这位闲王的份量可不轻。 “臣李书见过王爷。” 李书恭敬地对着马车里的人行礼, 韩衍手指挑开一些马车帘子,看着底下的人眼里尽是冷意,“不必多礼。” 李书得了话才敢直起身子,他笑着抬头刚要和闲王爷攀谈两句,看见韩衍的脸就愣了下, 这位闲王爷周身的气势怎么......怎么完全不同于他的封号? 李书看见韩衍的第一眼就觉得害怕,尤其跟那一双冷眸对上, 说句不好听的,在对方面前自己好像浑身赤裸般。 这位闲王爷让他心底升恐惧。 李书没有见过韩衍,他从八年前到了新乡就一直没有回京的机会, 不然他就知道, 此时在他面前的人不是闲王,乃是当今圣上。 第177章 李书虽然心中疑惑,但不过一会儿就消散了, 当年先帝时的那些皇子都是个顶个的优秀,可最后只活下来两个, 当今圣上的手段就不必说了, 这位闲王能活下来怕也不是个简单的。 看来京中那些传闻也不可尽信。 李书不认识慕成,只当他是随行的侍卫, 只是在心里忍不住感叹闲王手底下一个侍卫都能有这般气度,与谢大人站在一起竟是丝毫不落下风。 一行人往李书这个县令的府邸去, 一路上李书自是想跟韩衍这个“闲王”多攀谈两句,可说了几句没得回应,他也知道,这不是自己能攀交的人。 阿知坐在马车里自始至终都没有露过脸,以至于到了地方,李书见韩衍伸手将马车里的女子半抱下来的时候愣了好一会儿。 “夫人小心。” 芜香见旁边地上有小石子轻声提醒, 李书乍一听到夫人这个称呼心里又是一震, 听到夫人这个称呼,李书不做他想,下意识便把阿知当做了闲王妃。 毕竟,只有正妻才能在外称夫人。 李书在新乡有听闻过闲王与闲王妃的事情, 但他以前只是听说闲王疼爱闲王妃, 却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如今看来,二人的确恩爱。 阿知听到芜香的称呼却是微微不自然,下意识就抬眸看身边韩衍的脸色, 虽然他们现在在外面,不必像在宫里那般讲究, 但韩衍到底不同,他是皇上, 他的夫人,只能是明媒正娶的皇后娘娘, 其余她们这些人,就算身份再高,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妾。 韩衍看见阿知忐忑又有些许惶恐的眼神, 他眼神里没有怪罪, 这让阿知的心放了下去。 李书这个县令在前头带路,他们一行人跟着往前走。 沿路过来,楼台水榭,假山林立,光是池子都建了好几个, 每个池子里都养了鱼, 阿知对这些鱼的品种不了解,但是一连看过好几个池子,那池子里的鱼有几种都与宫里的相同。 阿知就算再不懂,也知道这些东西远远不是一个新乡县令能用得起的。 她啧啧舌,怪不得人人都想做官。 到了住处,给韩衍这个王爷安排的自然是最好的院子, 进了屋子,金银玉器更是多, 这屋子里大半的东西都已经违制。 阿知摸着一个青花釉瓶,“这个青花瓶比我屋子里的也不差什么了。” 她这样随口一句,从进门开始就一言不发的韩衍脸色又是难看了两分。 阿知看不出,韩衍却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一路上过来所见东西的价值。 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竟然都能用这些东西, 可想而知,这个李书在新乡任上的这八年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韩衍几乎不用查,光是凭着眼前所见就完全可以将李书就地处决。 “啪!” 韩衍手重重拍在身旁的楠木茶桌上, 阿知吓了一跳,刚刚伸出去想要摸摸博古架上白玉老虎摆件的手顿时收了回来, 她走到韩衍身边坐下, “爷何必生气?” 就如韩衍了解阿知,阿知对他也同样。 跟在韩衍身边这么久,他的脾气阿知多少也摸清了些, 他们这个皇上说一不二,眼里最是容不得沙子, 有些事情不办,不是要放过的意思,只是在等一个好时机, 而一旦时机合适,就会毫不手软的连根拔起, 从清元行宫这一路过来,韩衍处理事情都不避着阿知, 阿知隐隐明白,此次应该是朝中大员出事了, 这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乡想必是这次事情败露的源头, 所以皇上才要亲自过来一趟。 这个李书恐怕现在还不知道他顶头的人已经出事了, 不然,他早该如热锅上的蚂蚱到处蹦,到处去求生路了。 阿知原本还不清楚皇上为什么要亲自过来一趟,但今天见了那些普通老百姓,她就明白了。 皇上这一趟新乡之行不仅仅是为了处置一个李书,更重要的是安置好这些百姓。 自古以来,不管什么时候,受苦受难的都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无辜百姓。 韩衍听着阿知的话沉着的脸色顿时一松,轻哼:“你倒是了解朕。” 了解皇上这个话,阿知可不敢说, 她捏了一块桌子上的桃花酥, 尝了一口,样式好看,但味道寡淡,不如宫里做的好吃。 她咬了一口就放在一旁没再多碰。 韩衍见此想起她这一路上辛苦,小脸都瘦了些,现在到了新乡,可得补回来。 “新乡的盐鸭味道不错,可要尝尝?” 阿知眼睛微亮,“爷要带我去酒楼?” 韩衍忍不住摇头轻笑,“我看是你想去才是。” 他方才自始至终可都没有说过要出去的话。 “那爷带不带我去?” 阿知才不管他的打趣,能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你啊。” 韩衍摇头没辙,“走吧,既然夫人都开口了,我哪有不依的道理?” 夫人二字芜香说的时候阿知还不觉得害羞,但这两个字从韩衍口中说出来,阿知就格外不自在。 两人出门也没有多带人,就带了芜香和慕成, 倒是李书知道他们两要出去想陪着一起,只是还没开口,看见韩衍脸色就识趣的没再说了。 阿知原先想着街道上定是热闹非凡, 可到了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偶尔有一两户开着门的看到他们也都立马就将门关紧。 阿知心里纳闷,再往前走,景象又截然不同, 远处有个粥棚, 粥棚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地上还坐了好些人,老幼妇孺皆有, 他们一个个瞧着都面黄肌瘦,瘦骨嶙峋。 有些人看着几乎就是靠一把骨头撑着。 阿知看见一个老妇人倒在路边心中实在不忍,走了过去,将老人扶起靠在旁边, 她摸了摸自己的兜里, 阿知爱吃,平常都会装些小零嘴在身上, 可她摸了好几下没摸到,这才想起自己刚刚出来得急,所以便什么也没带。 阿知目光跟老妇人渴望的视线撞上,心里难受又尴尬, 转头看向韩衍, “爷。” 韩衍看向阿知,再看向周围那些盯着他们的人,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什么都没说,走过去,拉着阿知起身,离开。 第178章 回去的一路上几人谁都没有开口,气氛压抑。 阿知走在韩衍身旁,心里是有气的, 气他就这样把自己拉走了, 气他明明是皇帝却什么都不管。 韩衍沉着脸,他哪能不知道身旁的阿知在想什么。 他没有出声,回了李书府邸, 一进门,韩衍就冷声道:“把李书给本王带来!” 慕成随即离开。 阿知看着韩衍转道去了前厅,她知道他这是要处理事情,识趣的没有跟着, 自己带着芜香回了后院。 “夫人。” 芜香小声开口,“奴婢知道您心善看见那种场面心里难受,可爷有爷的打算,您就别生气了,生气伤身。” “我才没有生气。” 阿知口中虽是这样说,但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她心里此时不痛快。 可自家娘娘既然都这样说了,芜香也不好再多嘴。 阿知坐在屋子里等了又等,等到酉时了才见韩衍回来, 一听见动静,阿知就坐直身子探头往外瞧, 她本还耍着生气的小性子,但见韩衍同身后跟着的慕成两人都有些狼狈,顿时坐不住了。 起身,疾步走了过去, 韩衍脸色微微疲惫,身上的衣服也皱了些,脖子上还流着汗, 脸上倒是只有额头有些细汗,应该是擦过了。 在他后面的慕成就更狼狈了, 慕成本就胡子拉碴,再配上他那一身的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刚刚才卖完苦力回来。 阿知看见这样的皇上,心里顿时什么小脾气都没有了, 别别扭扭又心疼的小声问:“爷,您去哪儿了?怎么累成这样?” 韩亚见到她这别扭的小模样,忍不住问:“不生我的气了?” “我本来就没有生爷的气。” 阿知心虚的矢口否认。 韩衍也不计较她的口是心非, 何况,她心善是好事, 她心底善良,看着自己当时那样心里就算有气也是难免的, 他牵着阿知手往里走,后面的慕成和芜香有眼色地退了出去。 只是慕成看着自己的妹妹心里情绪复杂得很, 这一路过来,阿妹和皇上之间他也算是看明白了点, 皇上心里是有阿妹的, 可每每瞧着这样的情景,慕成总会忍不住想得远一些, 总是忍不住为阿妹的以后担心。 可眼下想那些也是徒劳,他低头大步离开。 “爷去哪了?” 阿知忍不住再次问。 “去解决你关心的事。” 他这样一说,阿知顿时明白过来,眼眸都明亮了几分, 语气微惊,“皇,爷又回去了一趟?” 阿知刚刚嘴快,差点就把皇上二字脱口而出。 韩衍坐下,将人拉到腿上, 抱着怀里软乎乎的她,这憋在心里一天的烦闷才算是消散了些。 韩衍刚刚的确是又回去了一趟,却不仅仅是去解决那个老妇人的问题, 他是皇帝,每一个百姓都是他的责任。 新乡如今这样,跟李书这个县令脱不了干系, 所以这一下午,他就命令李书带人在城中再搭建了八处粥棚,韩衍自己同样也没有闲下来,他带着慕成在城中转了一圈。 韩衍此行用的是闲王这个身份, 王爷身份还是好用的。 李书虽然心中有怨言,叫苦连天的说朝廷拨的银钱早就用完了, 但韩衍可不管那么多。 要是这种时候李书还要死守着他搜刮来的百姓血汗钱,那他这条命,现在就不必留了。 知道是自己误会了皇上,阿知脸色稍有些尴尬,笑得讨好道:“爷可真好,有爷在,大家都不用饿肚子了。” 韩衍眉梢微挑,逗她,“这时候就爷好了?” 阿知脸臊得慌,小声解释,“那我之前也不知道爷是怎么想的呀。” 她抬眸看韩衍,“爷大人有大量,就不要跟我一个小女子一般计较了好不好?” 阿知边说,边捏着手里的帕子给他擦额头上的细汗, “我跟你一个小女子计较做什么。” 阿知嘴甜道:“我就知道爷最好了。” 到了晚膳时分,李书那边亲自来请, 今日为款待韩衍这个“闲王”和谢大人,李书特意在府中设宴,他们自然要去。 到了厅中, 阿知看着上首的两个位置有些犯难, 李书只当她是闲王妃,闲王和王妃恩爱,这个位置安排自然合理, 可韩衍到底不是闲王,阿知也不是闲王妃, 与天子同坐,这就是皇后也不能有的。 “爷。” 阿知手轻扯韩衍衣袖,低声求助。 韩衍见她目光看着上首的位置就明白了她心里在担心什么。 他牵着阿知手,当着众人的面丝毫没有避讳,一同走了上去。 这是阿知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坐在韩衍身边, 这份殊荣是从没有过的, 虽然此时他们两人用的是闲王和闲王妃的身份,但阿知的心情还是复杂得很。 不过她一向就是个心大的,坐下没多久就习惯了。 这次宴请,不仅有李书这个县令在,还有其他新乡官员,甚至还有本地豪绅, 席上自然是捧着他们这群新来的人, 这些人拍起马屁来,一个比一个会说。 阿知听了一会儿就不耐烦得很, 韩衍手中剥着红提,将外皮仔仔细细剥干净之后自然地递给旁边的阿知, 阿知接过来,尝了口,很是清甜, 她便动作自然地又抓了两个放到韩衍大手中。 他们两个人的动作太过亲昵自然,底下不少人都注意到了。 好几个人目光都看向了坐在下首的李县令,心中想的却是: 这闲王和王妃这般恩爱,李大人的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但李书可不这么觉得, 男人嘛,谁不喜欢好颜色。 何况,就是寻常人家,但凡有点小钱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 就像他自己,前段时间刚纳的那个小妾才十三不到。 他就不信这个闲王会不爱美色。 李书看一眼身后的人,那人朝着外面使眼色, 两道击掌声响起, 一群乐师与打扮美艳的女子出现, 阿知瞧着进来的人,顿时有了兴致。 在宫里时阿知也去过几次司乐署,只是那些伶人的打扮都中规中矩的,远不如此时眼睛看的舒服。 阿知身子都坐直了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