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 第一百二十一章 什么鬼天气 "草乌是主料,再配上防风、全蝎,最后用高粱酒泡制。"钱强一脸得意,"我爹说,咱们林区的蛇都怕这个味儿。" "你爹这手艺不错。"周大民把瓶子还给他,"待会儿山上用得着。" 张来福在一旁嘀咕:"光有药还不够吧?" "当然不够。"周大民站起身,从角落里拖出几根竹竿,"我这两天特意找了些青竹子,做了几根长杆子。" 他把竹竿分给几个徒弟:"拿着试试,够不够长?" 几个人接过竹竿,有两丈多长,前头还绑着叉子。 "这叉子是干啥用的?"王铁柱好奇地问。 周大民解释道:"遇到蛇了,用叉子压住它的七寸,它就动不了了。" "那这麻袋呢?"张来福指着角落里的几个麻袋。 "装人参用的。"周大民说,"人参不能随便装,得用麻袋包着,保持透气。" 正说着,外头突然"哗啦"一声,下起了大雨。 周大民赶紧走到洞口看了看:"机会来了!咱们赶紧准备,这会儿去最合适。" "这雨这么大,路上不危险吗?"钱强有些担心。 "怕啥?"周大民笑道,"咱们带着火把,有你爹的蛇药,再说这雨天蛇都躲着呢,正是好时候。" 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每人都分了火把、竹竿和麻袋。 "都记住了,到了山上别乱跑。"周大民叮嘱道,"看到蛇也别慌,有我呢。" 一行人冒着雨往山谷东边走。 雨不算太大,但山路确实不好走,泥巴地又湿又滑。 "师傅,您说那人参到底长啥样啊?"王铁柱一边走一边问。 周大民想起前世跟着老板去东北收药材的经历:"野山参啊,叶子油亮亮的,根部是淡黄色,有些年份久的,能长得跟婴儿胳膊一样粗。" "真的假的?"几个徒弟都不信。 "骗你们干啥?"周大民笑道,"咱们林区的野山参,那可是宝贝疙瘩。"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面出现一片开阔地。石壁上爬满了藤蔓,底下是一片乱草。 周大民掏出笔记本对照了一下:"就是这儿了。" "师傅,这底下好像有洞。"钱强拿竹竿拨开草丛。 "别急。"周大民拦住他,"先把火把都点上。" 火光照亮了周围,石壁下果然有几个不大的洞穴。 "钱强,你看看是不是蛇洞?"周大民问。 钱强蹲下仔细看了看:"是蛇洞没错。您瞧这洞口的痕迹,就是蛇爬过的。不过这会儿它们都躲着呢。" "那咱们开始找人参。"周大民说,"记住,别走太远,都在火把照得到的地方。" 几个人举着火把,开始在石壁下仔细寻找。 "师傅!"没多久,王铁柱就激动地喊起来,"这是不是人参?" 周大民赶紧过去看,果然是一株野山参,叶子油亮油亮的,根部露出一小截,呈淡黄色。 "真是人参!"周大民仔细打量着,"这株至少有十年了。" "那咱们挖吧?"张来福已经迫不及待地掏出工具。 "慢着。"周大民拦住他,"挖人参有讲究,得先把周围清理干净,免得伤了根系。" 就在几人小心翼翼地挖掘时,钱强突然"啊"地叫了一声,往后跳了好几步。 "咋了?"周大民问。 "蛇!刚才有条蛇从石缝里钻出来了!"钱强脸都白了。 周大民立刻举起火把照过去,一条菜花蛇正从石缝里往外爬。 "别怕!"他沉着地说,"都把火把举起来!" 几个人赶紧把火把对准那条蛇,火光一照,蛇立刻缩了回去。 "看见没?这畜生最怕火!"周大民指着石缝说,"它们就是再毒,见了火也得躲。" 钱强这才松了口气,掏出那瓶药:"要不咱把药洒地上?我爹说这药的味能把蛇熏跑。" "对,把药洒在洞口。"周大民接过药瓶,"不过别全洒了,留点防备着。" 药水洒出去,一股刺鼻的味道散开,几个蛇洞都安静了。 "看这土!"周大民蹲下摸了把土,"这下头准有好东西。咱们分开找,别走太远。" 王铁柱挠挠头:"师傅,这人参咋分辨啊?别挖错了。" "你看叶子。"周大民指着地上的植物,"人参叶子是五片一簇,油光发亮的准没错。" 几个人分头寻找,不时传来惊喜的叫声。 "又找到一株!" "这边也有!" "师傅您快来看,这株可大了!" 周大民一边指导他们挖掘,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 这种天气虽然蛇不爱出来,但也得处处小心。 正挖着,张来福突然喊道:"师傅!这儿有一大片!" 周大民过去一看,果然是个宝地。 石壁下一片人参,密密麻麻长着十几株。 "发财了!"王铁柱搓着手直笑。 "别高兴太早。"周大民皱眉道,"这么多人参,肯定也有不少蛇守着。钱强,快把药拿来!" 话音刚落,就听见"嘶嘶"的声音。 三条菜花蛇突然从石缝里窜出来。 "都别动!"周大民大喝一声,"举高火把,往我这边靠!" 几个徒弟赶紧聚拢过来,把火把举得高高的。 那几条蛇被火光一照,立马又缩了回去。 "吓死我了。"钱强腿都软了,"这蛇咋这么多啊?" "你想啊,这么多好东西,它们不得守着?"周大民安慰道,"不过有火把在,它们不敢过来。" 他让大家分工:钱强和王铁柱负责举着火把警戒,他和张来福专心挖人参。 "师傅,这株真粗。"张来福小心地挖着一株人参,"得有婴儿胳膊那么粗。" "那是老参了。"周大民说,"少说也有二三十年。这种最值钱,得特别小心。" 忙活了大半天,总共挖到了十七株人参。 周大民让大家把人参用湿苔藓包好,再装进麻袋。 "今天收获不错。"他满意地说,"天快黑了,咱们该回去了。" "师傅,这些人参能值多少钱?"张来福一边收拾一边问。 周大民心里盘算了一下:"要是卖给县医院,少说也得两千多。要是等开春了,价钱还能往上涨。"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别声张 "那咱发财了!"钱强兴奋地直跳。 "行了,别高兴太早。"周大民笑道,"这事先别声张。咱们把人参藏好,等价钱上去了再说。" 收拾完东西,周大民又在周围洒了些药水,带着大家往回走。 雨已经小了,山谷里起了雾,显得格外寂静。 "师傅。"走了一会,钱强突然问,"那本笔记上还记着啥宝贝不?" 周大民笑而不答。这山谷里的宝贝多着呢,等开了春,有的是好东西等着他们去找。 "今儿个运气不错。"他心里想着,"这下可算攒下本钱了。等把这些卖了,就能置办些像样的工具,到时候打猎也方便。" 看着背篓里沉甸甸的人参,周大民心里暖洋洋的。 这一趟虽然惊险,但收获不小。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条能让日子好起来的路子。 走在回山洞的路上,周大民琢磨着,得找个稳妥的地方把这些人参藏好。 这可都是能让日子变好的宝贝疙瘩啊! 周大民刚把人参装好,就感觉鼻子有点发痒。 "这天气不对劲。"他揉了揉发酸的鼻梁,想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过,鼻子发痒准是要下大雪的兆头。 "师傅,咱们赶紧回去吧!"钱强搓着手,"这天看着怪吓人的。" 王铁柱扬起脸看着天:"这云压得可真低,我爹说这种天气准得下大雪。" "师傅,要不咱们先回山洞?这人参都挖着了,别为了赶路把自己搭进去。"张来福也跟着劝。 周大民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你们说的在理,这天气真要变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咱们往回走?"钱强提着装人参的背篓问。 周大民摆摆手:"回不去了,那边路太远。咱们得找个近点的地方先避避。" "那去哪啊?这鬼天气,前头都快看不见了。"张来福缩着脖子,冷得直跺脚。 周大民掏出笔记本,借着最后一点光线翻看:"老猎人在这记着,东边山坳那有几个避风的山洞。" "能找得着不?"王铁柱担心地问,"这雪眼看着就要来了。" "放心,我记得路。你们几个帮我找找树上的记号。"周大民说着,从背篓里掏出火把,"都拿着,别给憋灭了。" 钱强接过火把,又往四周看了看:"师傅,您说咱们会不会碰上狼啊?" "瞎操心啥呢?"周大民敲了他脑袋一下,"这种天气狼也不爱出来,它们早躲洞里了。" 正说着,天上就飘起了雪花,一开始还稀稀拉拉的,没一会就下得密了。 "快点走!"周大民从背篓里掏出一根绳子,"都抓着绳子,别走散了。" 雪越下越大,寒风呼啸着往脖子里灌,几个人缩着脖子在雪地里艰难前行。 "师傅,冷死了!"王铁柱哆哆嗦嗦地说,"这雪咋这么大啊?" 周大民看了看四周,雪已经没过了脚踝:"都把棉袄裹紧了,再坚持会!那山洞就在前头。" 走了约摸一炷香的功夫,总算看见一个山洞。周大民仔细辨认了一下,确定就是笔记本上说的那个。 "快进去!"他招呼着徒弟们钻进山洞,"这洞里头干燥,咱们先生火暖和暖和。" 山洞比他们平时住的那个还要大,里面很宽敞。周大民让大家分头找柴火,自己则研究起笔记本来。 "师傅,您看啥呢?"钱强抱着一堆干柴凑过来。 周大民指着笔记上的字迹:"这老猎人写着,这山洞冬天常有熊瞎子来。咱们得小心点。" "啥?熊瞎子?"钱强吓得柴火都掉了,"那咱们是不是得换个地方?" 周大民摇摇头:"外头雪这么大,换不了地方了。咱们先把火生起来,熊瞎子最怕火。" 几个人赶紧忙活起来,没多久就在洞里生起了一堆火。火光照亮了整个山洞,总算暖和了些。 "师傅,这雪得下多久啊?"张来福一边烤火一边问。 周大民看了看洞外:"这种雪,没个三五天停不了。咱们怕是得在这儿住几天了。" "那吃的咋办?"王铁柱摸着肚子问,"这背篓里就剩点干粮了。" 周大民笑着从背篓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我早有准备。这是我从家里带的腊肉,够咱们吃两天的。" "师傅想得真周到。"钱强咽了咽口水,"那要是雪一直下咋办?" "到时候再说。"周大民安慰道,"这山里有的是吃的,实在不行咱们还能打点野味。" "打野味?这大雪天能打着啥啊?"王铁柱不信地说。 周大民从火堆边站起来,走到洞口看了看:"这种天气,兔子野鸡都往山洞边上靠,反倒好打。" "师傅,您这咋啥都懂啊?"钱强一脸崇拜。 "干啥都得留个心眼。"周大民笑着说,"你看那老猎人,把这些都记下来,不就是怕遇上这种情况吗?" 几个徒弟围着火堆,听周大民讲山里的生存经验。 "下雪天最重要的是找准方向。"周大民掏出笔记本,指着上面的图示,"你们看这老猎人画的,每个山头都有记号。" "师傅,这咋认啊?"张来福好奇地问。 周大民拿着火把走到洞口:"你们看这些树,树皮都长在背风的一面。顺着这个方向走,怎么也不会迷路。" 正说着,外头突然传来"咔嚓"一声,像是什么重物踩断了树枝。 "都别出声!"周大民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几个人屏住呼吸,只听那脚步声越来越近,还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 "完了,是熊瞎子!"钱强吓得直哆嗦,"这畜生咋这会来了?" 周大民示意大家往洞里面退:"别慌,它是找地方冬眠的。咱们悄悄退到里面去。" 几个人蹑手蹑脚地往洞深处退,只见洞口出现一个庞大的黑影。那黑熊在洞口徘徊着,不时用鼻子嗅着空气。 "师傅,它会进来不?"王铁柱紧张地问。 周大民摇摇头:"它闻到火味了,不敢进来。咱们别出声,等它自己走。" 那黑熊在洞口转悠了好一会,似乎对洞里的火光很是忌惮,最后悻悻地走了。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天时间 "吓死我了。"等黑熊走远,钱强才松了口气,"这要是让它进来,咱们可就惨了。" "行了,别吓唬自己。"周大民笑道,"这畜生最怕火,有火在它不敢进来。" 张来福还是心有余悸:"那它会不会去而复返啊?" "有可能。"周大民皱着眉头说,"这山洞可能是它冬眠的地方。咱们得想法子换个住处。" "这大雪天的,能去哪啊?"王铁柱愁眉苦脸地说。 周大民想了想:"等天亮了,咱们去东边那个山坳。那边有几个小洞,黑熊进不去,咱们住正好。" 夜里,大家轮流守着火堆。外头北风呼啸,雪花拍打着山壁,发出"啪啪"的声响。 "师傅,您说咱家里人知道咱们让雪困在山里了不?"钱强缩在火堆边问。 周大民扔了根柴火在火堆上:"放心吧,你娘知道你跟着我,不会担心的。" "可是这雪这么大。."张来福也跟着发愁。 周大民安慰道:"等雪小点,我想法子放个信号。你们先睡会吧,明天还得走远路呢。" 第二天一早,雪还在下,但已经小了些。几个人趁着天亮往东边山坳走。 路上,周大民教他们辨认方向:"看见没,大树北边的树皮特别厚,这是因为背风的缘故。顺着这个认,准不会迷路。" "师傅,您这本事跟谁学的啊?"王铁柱好奇地问。 周大民笑而不答。总不能说是上辈子跟着老板满世界跑学来的。 走了没多久,眼尖的钱强发现前面有动静:"师傅,您看那是不是兔子?" 周大民示意大家停下,仔细一看,果然是几只雪兔在找吃的。 "看我的。"他拿起竹竿,悄悄靠近。趁着兔子不备,"啪"地一下打中一只。 "真打着了!"几个徒弟惊喜地说。 "这有啥。"周大民笑道,"这种天气,兔子都往山洞边上凑。咱们守株待兔就成。" 又走了一会,终于找到了周大民说的那几个小山洞。洞口很小,正好容人进出。 "就这儿了。"周大民检查了一下,"这洞小,熊瞎子进不来,咱们住正好。" 几个人赶紧生火,把打来的兔子处理好。煮着香喷喷的兔肉汤,大家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师傅,您说这雪得下几天啊?"张来福问。 周大民看了看天色:"这架势,没个三五天是停不了。不过也别着急,正好趁这机会教教你们在山里生存的本事。" 几个徒弟听了,心里都暖洋洋的。虽然被困在山里,但能跟着师傅学本事,也是好事。 "来,都过来。"周大民招呼他们,"我教你们认识野兽的足迹。这个本事,在山里头可管用了" 趟着没膝的积雪,周大民带着几个徒弟终于从山上下来了。 "可算到家了!这几天可把我腿给累细了!"钱强一进院子就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拍打着裤腿上的积雪。 "行了,赶紧把人参收好,别嚷嚷。"周大民正说着,就见杨大爷一瘸一拐地跑了过来。 "杰子!你可算回来了!"杨大爷气喘吁吁地,脸上带着焦急。 周大民见杨大爷这样子,心里咯噔一下:"咋了这是?家里出啥事了?" "不是你家的事。"杨大爷扶着墙喘气,"是县里!这场大雪把路都封死了,县城都断粮了!" "啥?断粮了?"周大民一愣。 "可不是嘛!"杨大爷抹了把额头的汗,"供销社的张主任正满世界找人帮忙呢!这不,听说你回来了,我赶紧来找你。" 周大民皱着眉头问:"到底咋回事?您仔细说说。" "这不前两天下大雪嘛,把通县城的路都给封死了。"杨大爷说,"供销社的货进不去,粮店的粮食也快见底了。张主任正愁得上火呢!" 钱强挠着头:"这咋整?用铁锹把路铲开?" "铲?"杨大爷摇头叹气,"一夜能下三尺厚的雪,你铲得过来吗?再说这雪还在下着呢!" 周大民沉思了一会,突然想起那本老猎人笔记上画的雪橇图:"大爷,张主任现在在哪呢?" "在公社大院。咋了?你有办法?" "不知道好使不好使,得去看看。"周大民转身对几个徒弟说,"你们先把人参收好,我去公社看看。" 到了公社大院,就见张主任正围着个火炉子跟几个人嘀咕着什么。 "张主任!"杨大爷喊了一声。 张主任一看是周大民来了,赶紧站起来:"哎哟,可找着你了!都说你这几天上山去了,我正愁找不着你呢!" "听说县里缺货?"周大民问。 "缺啊!"张主任愁得直搓手,"这雪把路都封死了,汽车根本开不进去。我刚接到县里电话,说是粮食都快不够了。这要再运不进去,可就遭了!" 周大民又问:"得运多少货?" "粮食得要五千斤,还有些油盐酱醋的。"张主任说,"主要是运输的问题,这天气人都走不了,更别说运货了。" 周大民掏出笔记本,翻到画着雪橇的那页:"张主任,您看看这个。" 张主任接过笔记本,仔细看了看:"这是啥玩意?" "雪橇。"周大民指着图纸说,"这是专门在雪地里运东西用的。咱们这不是有好几条猎狗吗?训练一下,让它们拉雪橇。" "这。这能行吗?"张主任将信将疑。 周大民点点头:"老猎人的法子肯定不会错。再说了,这也不是啥新鲜物件,北边的林场就有用狗拉雪橇的。" "那得多久能做好?"张主任又问。 "给我三天时间。"周大民说,"我先做一辆试试,要是成了,咱们就多做几辆。" 张主任眼睛一亮:"那敢情好!这样,我这就给你开条子,你去木工房要材料。要是真能成,这可就帮了大忙了!" 拿着条子,周大民直奔木工房。路上他琢磨着雪橇的事,心里也没底。 "老李师傅!在不在?"周大民站在木工房门口喊。 "谁啊?"一个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袄的老人探出头来,"哟,是杰子啊!"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四章 雪橇运输站 周大民把条子递过去:"张主任让我来要点木料,得做个雪橇。" "雪橇?"老李师傅接过条子看了看,"这玩意可新鲜,你会做?" "有图纸。"周大民掏出笔记本,"您帮我看看,这木料够不够结实?" 老李师傅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图纸:"得用榆木,那玩意韧性好。我这还存着几块,是去年修拖拉机剩下的。" "那太好了!"周大民眼睛一亮。 "你等会。"老李师傅转身进了仓库,过了一会抱出几块木料,"这些够不够?" 周大民掂了掂:"够了够了!老李师傅,您这木料可真好!" "那是!"老李师傅得意地说,"这可是正经的东北黑榆木,不比橡木差。" 拿着木料回到家,周大民立马叫上几个徒弟帮忙。 "师傅,这雪橇真能拉动?"钱强一边帮忙量尺寸一边问。 周大民笑道:"老猎人的本事能有错?关键是得把狗训练好。" "要不我把我家那条黑狗牵来?"王铁柱说,"那狗可有劲了,能追着狍子跑一天!" 张来福也跟着说:"我家那条花狗也行,打猎时最机灵。" "行,你们都去把狗牵来。"周大民说,"咱们得挑几条壮的。" 不一会,院子里就热闹起来。几条猎狗被牵来,你叫一声我吠一声,闹得鸡飞狗跳。 "都别嚷嚷!"周大民喝住几个徒弟,"先把狗拴好,让它们熟悉熟悉。" 他按着图纸,开始动手做雪橇。先用榆木板做底座,前头要弯成弧形,这样在雪地里不容易陷进去。 "师傅,这木板咋弯啊?"张来福问。 周大民笑道:"笨啊!先把木板泡水,再用火烤,就软和了。" 做好底座,周大民又开始做狗套。这活最费工夫,得让狗既能使上劲,又不会勒着。 "师傅,这皮子是不是得泡油?"钱强问。 周大民点点头:"对,泡过油的皮子不容易硬。" 忙活了一整天,雪橇的架子总算做好了。周大民又从供销社要来几块铁皮,钉在雪橇底下。 "这是干啥用的?"王铁柱不解地问。 "让它更滑。"周大民解释,"这铁皮一打磨光滑,在雪地里跑起来比木头快多了。"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就开始训练狗。刚开始狗都不愿意套上套具,直撒欢。 "得,又得费肉了。"周大民从怀里掏出几块肉干,"没法子,得用这个诱它们。" "师傅,您可真有办法!"钱强看着那几条狗乖乖套上套具,连连称赞。 周大民笑道:"这有啥,驯狗跟带徒弟一样,得让它知道好歹。" 慢慢地,狗开始适应了套具,也学会了听口令。周大民特意在村后头的空地上开出一条练习的路线。 "来来来,都看好了。"周大民一边训狗一边教徒弟们,"要让狗往左拐,就喊''嘿'';要往右拐,就喊''吁''。" 到了第三天,张主任来看成果。 "张主任,您看这!"周大民一挥手,几条狗就拉着雪橇在雪地里跑了起来。 张主任看得眼睛都直了:"这…这真行啊!" "那是!"钱强在旁边得意地说,"我师傅的本事,可不是盖的!" 周大民瞪了他一眼:"少贫嘴!"转头对张主任说,"咱们可以试试运货了,不过得分几趟。这雪橇一次能拉二百来斤。" "那就今天下午试试?"张主任搓着手问。 周大民点点头:"行,您准备好货,我这就回去喂狗。这畜生得吃饱了才有劲。" 下午,第一批货物装上了雪橇。米面油盐整整装了一百八十斤。 "师傅,我跟您一起去!"钱强自告奋勇。 周大民想了想:"行,你跟着学学。"又转头对其他徒弟说,"你们在家继续练狗,等咱们回来换着来。" 雪橇在雪地里滑行,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钱强走在旁边,看得新鲜。 "师傅,这狗跑得真快!比人背着强多了。" 周大民笑道:"那可不,狗最适合走雪地。你看它们的爪子,踩在雪上不容易陷。"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都好奇地围过来看。 "这是啥新鲜玩意?" "嘿,狗还能拉货呢?" 周大民也不理会,专心赶着雪橇。这一来一回,只用了半天功夫。 "杰子!"张主任在供销社门口等着,看见雪橇回来,高兴地直搓手,"这办法真是绝了!" "这都是老本事了。"周大民笑道,"不过还得多找些狗,一辆雪橇忙不过来。" 张主任立马拍板:"行!我这就让木工房多打几辆雪橇。你看着办,要啥材料跟我说。" 就这样,乡里组建了个运输队,专门用雪橇运货。 "师傅,您说咱们这是不是立了大功?"钱强笑嘻嘻地问。 周大民敲了他脑袋一下:"少臭美!要不是老猎人留下这本笔记,咱们哪懂这些。" 看着雪橇在雪地里穿梭,周大民心里也暖洋洋的。这笔记本还真是个宝贝,不光教会了他打猎的本事,现在又帮他找到了新营生。 "等明年,"他盘算着,"得多做几辆雪橇存着。这买卖,以后肯定还用得着。" "对了师傅。"钱强突然问,"那人参的事咋办?" 周大民想了想:"先放着。等这阵子忙完了,再找机会卖。反正这东西不怕放。" 又过了几天,县城的货运总算开始顺畅。张主任专门设了个雪橇运输站,周大民成了站长。 "杰子啊!"张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这回你可帮了大忙了。这法子好,省事又快当。" 周大民笑道:"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本事,咱们得学着用。" 看着外头纷纷扬扬的大雪,周大民心里有了底气。这条路子总算是走对了,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走,"他招呼着徒弟们,"回去再练练狗。这手艺,以后有大用处呢!" "呼啦啦——"大雪拍打着雪橇,北风呼啸着从山岭间穿过。 周大民蹲在雪橇前头,眯着眼看着前方。这几天他带着徒弟们跑了好几趟货,总算把县里缺的粮食都运过去了。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五章 帮倒忙 "师傅,这最后一趟送完,咱就回去歇着吧!"钱强跺着脚,搓着手哈气。 周大民摇摇头:"这不还差张主任要的一批酱油醋么?再说了,这雪一直下着,县里指不定还得找咱帮忙。" 张来福在后头接茬:"师傅,咱这一趟趟的,能挣多少工分啊?" "挣啥工分!"周大民笑着敲了他脑袋一下,"你没听杨大爷说么,年后就要分地到户了,到时候啥工分不工分的都得取消。" 王铁柱愣了一下:"那咱们这是白帮忙?" "你这孩子,咋尽想那些没用的!"周大民拍了拍领头大黑狗的脖子,"这不是帮别人,是帮咱自己。等开了春,咱们打猎的皮子不还得送到县里卖么?这会儿帮了忙,到时候也好说话。" 几个徒弟这才恍然大悟。 正说着,钱强突然指着前方:"师傅,你看那边!" 周大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雪地里躺着几个人影,正在雪地里挣扎着。 "咋地,遇到倒霉蛋了?"王铁柱嘿嘿笑道。 周大民瞪了他一眼:"说啥呢!这大雪天的,让人看见你这德行。" 说着,他一扯缰绳,对着狗群喊了声:"嘿!" 那群狗立马拐了个弯,朝着那几个人奔去。 等近了才看清,是三个穿着灰色制服的中年人,浑身上下都是雪,看样子已经在雪地里扑腾好一会了。 "救命啊!"其中一个戴眼镜的挥手大喊。 周大民赶紧勒住雪橇:"都别嚷嚷,慢慢来!" 他跳下雪橇,踩着厚厚的积雪走过去:"几位咋回事啊?" "哎呦,可算遇到活人了!"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抹着脸上的雪,"我们是省皮毛厂的采购,本来开车去县里收货,谁知道半路车抛锚了。这不是想走回去么,结果让这鬼天气给困住了。" "就是就是!"旁边一个瘦高个接话,"这雪太深了,一脚踩空就起不来了。" 周大民打量着三人。虽然都狼狈不堪,但看衣着和说话派头,确实不像本地人。 "上来吧,正好我们也去县里。"周大民指了指雪橇。 三个人连声道谢,手脚并用地爬上雪橇。 "哎呦,这雪橇是真有意思!"戴眼镜的东张西望,"我在沈阳那边倒是见过马拉雪橇,用狗拉的还是头一次见。" 周大民随口应道:"咱们这山窝窝里,马养不起,就用狗凑合。" 胖子蹲下身,摸了摸大黑狗的皮毛:"好家伙,这皮毛可真好,油光水亮的!" 那大黑狗被摸得舒服,尾巴摇了摇。 胖子眼睛一亮:"老弟,你这狗是专门训练的?" 周大民点点头:"它打小就跟着我进山打猎,这不,现在连雪橇都会拉了。" "打猎?"瘦高个突然来了精神,"那你们得弄不少皮子吧?" 周大民心里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也就是打几只狐狸獾子,混口饭吃。" "得了吧!"戴眼镜的笑道,"就冲你这身手,能是一般猎户?我们跑遍大兴安岭,就属这一片的皮子最好。以前都是通过供销社收的,这回想直接找货源。" 胖子接茬道:"就是啊!县供销社那边,光拿好皮子骗人。说是野生的,其实都是家养的。那皮子一摸就知道,又薄又软,根本不值钱。" 周大民心说这俩人倒是内行,不过还是故意问道:"那野生的皮子值多少钱?" 戴眼镜的竖起一根手指头:"狐狸皮,要是品相好的,能值二十块!" "嚯!"钱强在一旁倒吸一口冷气。 这价钱可比供销社高多了,他们手里那些皮子,要是按这个价卖,那可就发了! 周大民却皱着眉头:"那得看皮子。咱们打猎的,都讲究个完整。要是打坏了,那可就糟践了。" 胖子连连点头:"这话在理!我们也是讲究品相的。皮子不能有伤,毛色要均匀,手感得好。要是能保证质量,价钱好说!" 正说着,前方雪地里突然窜出一只狍子。那畜生怕是饿极了,看见人也不跑。 "师傅!"钱强眼睛一亮。 周大民已经抄起了柞木弓:"你们看好了。" "嗖——" 一箭正中狍子后腿。那狍子挣扎了几下,扑通一声倒在雪地里。 三个采购看得目瞪口呆。 "好身手!"戴眼镜的直拍大腿,"就这一箭,我就知道你们的货准没问题!" 胖子更是激动:"老弟,咱们聊聊?要是能谈成长期供货,保准你不吃亏!" 周大民这才露出笑容:"行啊,不过得先把这些货送到县里。几位要是不嫌弃,晚上尝尝这狍子肉?" 三人自然连连答应。 到了县城,安排好货物,周大民带着三人去了县里最大的饭店——县招待所。 "来,尝尝这狍子肉。"周大民给三人倒上酒,"咱们这的厨子,最会做野味。" "好香!"胖子夹了一筷子,"这肉质鲜嫩,一点腥味都没有。" 瘦高个也连连点头:"就是,在省城都吃不到这么新鲜的。" 酒过三巡,戴眼镜的放下筷子:"老弟,咱们谈谈正事?" 周大民擦了擦嘴:"您说。" "是这样。"戴眼镜的掏出一个小本子,"我们想跟你签个长期合同。你负责收货,我们按市场最高价收购。要是货源稳定,每个月都能来收。" 胖子也凑过来:"对!价钱绝对公道。就冲你这手艺,我就知道你的货准没问题!" 周大民没立刻答应:"几位的意思是?" 瘦高个掏出一沓文件:"这是合同,您看看。价格按省里牌价走,您要是觉得合适,咱们就签约。以后您这边但凡有货,我们都照单全收!" 周大民接过合同看了看,心里一喜。这要是谈成了,可就等于打通了销路。而且这价钱,确实比供销社高多了。 不过他还是故作犹豫:"这事得跟其他猎户商量商量。" "那是那是。"戴眼镜的连连点头,"您看这样行不行?明天我们跟您去林场转转,要是大伙都觉得合适,咱们再签约?"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之喜 周大民想了想:"成,那就这么说定了。" 送走三个采购,钱强兴奋地问:"师傅,这买卖能成不?" 周大民笑道:"八成能成。不过咱们得先打听打听这皮毛厂的底细,可不能让人骗了。这样,你去找张主任问问,看看这皮毛厂是不是真的。" "那明天真带他们去林场?" "当然。"周大民点点头,"正好让大伙都见见。要是能谈成,这买卖可就好做了。咱们手里那些皮子,可都是宝贝疙瘩呢!" 看着窗外的大雪,周大民心里暖洋洋的。本想着送完货就回去,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意外之喜。 要是这事真能成,不光是他,整个林场的猎户日子都能好起来! 这些皮毛厂的人,看着倒是挺实在。 就是不知道,价钱能不能真按他们说的给。 天还没亮,周大民就起来了。 他原本打算今天带着皮毛厂的人去转转,可昨晚躺在炕上琢磨了半宿,觉得还是得先上山看看情况。 "这皮毛厂的事不急这一天。"周大民一边往身上套棉袄,一边想着,"倒是得先摸摸山里的路子。" 他让钱强去给皮毛厂的人带个话,就说今天有急事,改日再带他们去林场。 "师傅,那他们要是着急呢?"钱强问道。 "着急也得等着。"周大民笑了笑,"咱们手里的皮子又不会长腿跑了,不急这一时。" 打发走钱强,周大民就往山上去了。这几天雪下得大,山里的路更不好走了。 他沿着熟悉的小路往上爬,心里还在琢磨着皮毛厂的事。 "这买卖要是能成,可就是条好出路。"周大民一边走一边想,"不过这些外地人,还得好好打听打听底细。" 正想着,前面的灌木丛里突然窜出一只狍子,吓了他一跳。 周大民赶紧蹲下身子,摸出柴刀。这狍子个头不小,要是能打到,先紧着乡亲们换粮食要紧。 可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远处传来一声低沉的虎啸。 那狍子一听见这动静,撒腿就跑。 周大民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是东北虎! 他刚要转身往回走,却发现那东北虎已经堵在了他的退路上。 幽绿的眼睛死死盯着他,尾巴一甩一甩的,显然已经把他当成了猎物。 周大民死死攥着腰间的盐包,手心里全是汗。 这一把盐,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那把盐撒出去的一瞬间,周大民心里也没底。 东北虎被盐迷了眼,仰头怒吼起来,声音震得山谷里的积雪都往下掉。 "快!"周大民一把抓住狍子的后腿,拼命往山下拖。 身后传来"咚咚"的声响,那是东北虎在甩脑袋。周大民知道,这畜生很快就会缓过劲来。 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但这会顾不上这些。这条命能不能保住,就看这一会了。 周大民拖着狍子沿着山坡往下跑,忽然看见前面有个陡坡。那坡至少有四五米深,底下积了厚厚的雪。 "拼了!"他一咬牙,抱住狍子往下滚。 身后马上传来一声震天的虎啸,那畜生显然急了。 雪花裹着人和狍子一起往下滚,周大民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上下都是雪。等停下来的时候,他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呼呼——"周大民喘着粗气,躺在雪地里缓了好一会才爬起来。 他抹了把脸上的雪,摸了摸狍子,还是热乎的,没摔坏。这才抬头往上看。 那只东北虎正站在坡顶上来回踱步,幽绿的眼睛死死盯着这边。它显然不甘心放弃到手的猎物,但这坡实在太陡,它也不敢跳下来。 "咱们算是逃出来了。"周大民拍了拍狍子,自言自语道。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这山里怎么会有东北虎? 按理说这畜生早就绝迹了才对。周大民从小跟着姥爷听故事,就知道东北虎早在五十年代就没了。 "莫非是从别处迁过来的?"他一边往山下走,一边琢磨着这事。 这会周大民才感觉到浑身的疼。不光是让树枝划破的脸,就连骨头都像散了架似的。这一路上的折腾,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走了没多远,他就听见前头有人喊:"师傅!师傅!" 原来是钱强在村口张望。这孩子一见周大民就跑了过来,话说到一半就看见了那只狍子,眼睛顿时瞪得溜圆。 "这。这得有四十多斤吧?"钱强搓着手问。 "差不多。"周大民应了一声,"来得正好,搭把手。" 钱强赶紧过来帮忙,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周大民的脸:"师傅,您这是让啥划的?看着挺深啊!" "树枝划的,没啥大事。"周大民没把遇到东北虎的事说出来。这些徒弟都是实在孩子,要是知道山里有东北虎,指不定要吓成啥样。 钱强虽然觉得不对劲,但跟着师傅这些日子,也摸清了师傅的性格,知道问不出啥来,也就不问了。 到了家门口,赵春香和小翠正在院子里择野菜。这野菜是早上在村边刨的,虽然都冻得蔫巴巴的,但总也是个菜。 "哥!"小翠一看见周大民,就要往这边跑,可看见他脸上的伤,又吓得不敢动了。 赵春香也赶紧迎上来,一看儿子脸上的伤,心疼得不行:"这是让啥东西伤着了?怎么这么深?" "没事,就是树枝划破了点皮。"周大民笑着安慰道,"您看,这狍子够咱们换多少粮食了?" 钱强在旁边帮腔:"师娘,您就甭担心了。我师傅这点伤算啥?您是不知道,村里人都传开了,说我师傅是咱们这片最厉害的猎手!" 赵春香还是不放心:"这山越来越不太平了。要不你以后。." 周大民打断了她的话:"娘,您就放心吧。对了,铁柱他们呢?" "他们一早就来找过你,见你上山了,就先回去了。" 周大民点点头:"钱强,你去把他们都叫来。这狍子得赶紧处理了,耽搁不得。" 等钱强走后,周大民把狍子拖到院子里,开始处理起来。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七章 拥有发财的机会 他一边干活,一边问赵春香:"娘,您今儿个进村听说啥新鲜事没有?" 赵春香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卖野菜的王婶子说,她家男人上山打柴,看见一群不知道啥动物往咱们这边跑。说模样怪新鲜的,以前没见过。" 周大民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啥样的动物?" "说是个头不小,像是狍子那么大。"赵春香一边说一边摇头,"可咱们这山里,啥时候有过那么多野物?" 周大民心说,这话跟自己今天的发现对上了。他琢磨了一会,又问:"娘,您还记得以前山里都有啥动物不?" 赵春香想了想:"狐狸獾子这些常见的都有。以前听你姥爷说过,很早以前山里还有东北虎,不过那都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那会打虎的猎户,一个村子就那么一两个。" 没等周大民再问,王铁柱和张来福就跟着钱强过来了。 "师傅!"两人一进院子就被狍子的个头震住了,"这得有四五十斤吧?" 周大民抬头看了看天色:"行了,别愣着了。来帮忙,这肉得赶紧处理了。再晚就该坏了。" 几个徒弟手脚麻利,一会就把狍子处理得差不多了。 周大民留了两条后腿在家,其余的都用盐腌上,准备明天一早就往镇上送。这年月,腌肉可是个技术活。放盐太少了会坏,放多了又浪费。 "师傅,明天我跟您去!"钱强主动请缨。 王铁柱和张来福也都嚷嚷着要去,生怕落了件新鲜事似的。 周大民想了想:"铁柱和来福留下,看着狗。钱强,你明天跟我进趟镇。" 他转头看向剩下两个徒弟:"你们也别闲着。趁这几天,多训练训练狗。这天气眼看着要更冷了,雪橇的活肯定不会少。" 几个徒弟都点头答应。不过看他们眼珠子转来转去的样子,周大民就知道他们肯定还有话要说。 果然,等晚上吃过饭,徒弟们又凑到周大民家来了。 "师傅,您说山里是不是出啥事了?"钱强一进门就问。 周大民看了看几个徒弟那急切的样子:"你们也听说了?" 王铁柱点点头:"可不是。我二舅今天上山,说看见一群不认识的动物。个头挺大,跟狍子差不多。他吓得赶紧跑回来了。" "我也听村里人说了。"张来福插嘴道,"好像是从北边过来的。我爹说,咱们这山后头几十里地,有个林场,说是那边的人也看见了。" 周大民沉默了一会,才开口道:"这事我也发现了。看来是山那边出了啥事,把动物都赶过来了。" "那咱们是不是得好好准备准备?"钱强兴奋地说,"要是真有那么多动物,岂不是发财的机会?" 周大民敲了他脑袋一下:"就知道想发财。你想过没有,要是来的都是些凶猛的家伙呢?" 几个徒弟顿时安静了。 "所以啊,"周大民继续说道,"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你们也都是打小上山的,知道这山里头有多危险。光图个财,把命丢了可就不值当了。" 他说着掏出一张纸,在上面画起了图:"你们看,这是咱们的村子,这是山。按我的想法,得先在山上设几个临时的营地。" "营地?"钱强不解地问,"就是住人的地方?" "对,就是能让人暂时歇脚的地方。"周大民解释道,"到时候上山打猎,要是遇到啥危险,还能有个躲避的地方。再说这一趟趟的,也得有个地方歇歇脚,煮口热水不是?" 王铁柱和张来福连连点头。他们平时上山,就总觉得少个歇脚的地方。 "而且啊,"周大民又道,"咱们得多找些人手。就咱们这几个,忙不过来。这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一个不留神就得出事。" 钱强眼睛一亮:"那要不要把我表弟叫来?他力气可大了,去年就想跟着学打猎来着。" "行,你去问问。"周大民点点头,"不过得说好了,这活不容易。要有心理准备。" 从山上回来,周大民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琢磨着山里的事。 这东北虎的出现,已经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要不是那包盐,这会儿说不定已经成了虎口里的食物。 "不行,得趁热打铁,把这事儿弄清楚。"他一边想着,一边招呼几个徒弟过来。 "娘,您先歇着,我和他们商量点事。"周大民对正在灶前忙活的赵兰香说。 赵兰香点点头:"你们说你们的,我去看看你妹妹。" 等娘俩进了屋,周大民才压低声音对几个徒弟说:"刚才在山上的事,你们都看见了吧?" 钱强使劲点头:"看见了!师傅,您这身手真绝了,那只大虎愣是给您吓跑了!" "少贫嘴!"周大民敲了他脑袋一下,"要不是老天爷开眼,你师傅现在就剩骨头渣子了。" 几个徒弟顿时不敢说话了。 周大民拿起柴火棍,在地上画起了图:"你们看,这是咱们村,这是山。按我这几天观察,那只虎的活动范围应该在这一片。" "这么大?"王铁柱吓了一跳,"那咱们村岂不是正好在它的地盘上?" 张来福也吓得不轻:"师傅,那咱们是不是得赶紧告诉大伙,让他们别上山了?" "不急。"周大民沉思片刻,"先把情况摸清楚再说。要是贸然把消息放出去,只怕会引起恐慌。" 钱强挠挠头:"那咱们该咋办?" 周大民想了想:"我听村里人说,最近山里的动物多起来了,你们有没有听说什么?" "可不是么!"王铁柱接话道,"我二舅前两天上山打柴,说看见一群不认识的动物。个头挺大,跟狍子差不多。" 张来福也说:"对对对!我爹说山后头的林场也发现了,说是从北边过来的。" 周大民又问:"还有别的消息吗?" 钱强想了想说:"昨天我去供销社,听人说后山的杨老汉家的狗这几天总往山那边叫唤,跟发了疯似的。" 周大民点点头:"看来这事不简单。这些动物不会无缘无故地往这边跑,肯定是山那边出了什么事。"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得不迁移 "会不会是。"王铁柱眼睛一亮,"山那边打仗了?" 话音刚落,就被钱强拍了脑袋一下:"你傻啊!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打仗?" 周大民摆摆手:"别闹。我是说,可能是山那边的环境变了,逼得这些动物不得不迁徙。" "环境?"几个徒弟面面相觑。 "对啊!"周大民解释道,"就像人一样,这些动物也得吃喝。要是原来的地方找不到吃的了,不就得换地方么?" "那为啥非得往咱们这跑呢?"张来福又问。 周大民指了指西边:"你们看,那边都是石山,又陡又秃,连棵草都没有。咱们这边树木茂密,水草丰盛,它们不往这跑往哪跑?" 几个徒弟恍然大悟。 "所以啊,"周大民继续说,"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么多动物过来,说不定是个机会,但也得防着点。" 话音刚落,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狗叫声。 不光是他们家的狗,周围几家的狗都跟着叫起来。 "吵死了!"钱强要出去喊。 周大民一把拉住他:"等等!这狗叫得不对劲。" 几个人仔细听,果然发现这狗叫声里带着恐惧。 "走,出去看看!"周大民抄起柴刀就往外冲。 几个徒弟也赶紧跟上。 院子里黑漆漆的,只有月光洒在地上。 几条狗正对着山的方向狂吠,身子都在发抖。 "师傅,会不会是。"钱强咽了口唾沫。 周大民摇摇头:"不是虎。要是虎来了,这些狗早就吓得躲起来了。倒像是闻到了什么新鲜气味。" 他仔细观察了一会,突然说:"明天,咱们分头去探探山里的情况。" "分头?"王铁柱吓了一跳,"这不太安全吧?" "怕什么!"周大民笑道,"跟了我这么久,连这点胆子都没有?" 说着掏出一张纸,蹲下来画起了路线:"你们看,就这样分工。钱强去东边,那边地势平缓,好观察。铁柱去北边,那有个山谷,是必经之路。来福去南边,那边树稀,容易发现大型动物。" "那您呢?"钱强问。 "我去西边。"周大民指着最密的那片树林,"那边最危险,我去看看。" "师傅!"钱强急了,"要不我跟您去吧?" 周大民白了他一眼:"就你那点本事,遇到危险还得我护着。" 他站起身,继续说:"都回去准备准备,明天一早出发。记住,带上火镰,带上干粮,遇到危险就点火。" 几个徒弟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等徒弟们都走了,周大民又仔细琢磨起来。 这山里的情况确实蹊跷。那只东北虎就够吓人的了,现在又来了这么多动物。 这事要是处理不好,不光是他们这些打猎的,就连村里人也得遭殃。 第二天天还没亮,几个人就在村口集合了。 周大民特意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都带齐了吗?火镰呢?" "带了带了!"几个徒弟齐声应道。 "记住了,"周大民又叮嘱,"发现什么新鲜的,赶紧点火。要是遇到危险,就往山下跑。千万别逞强!" 几个徒弟连连点头。 "行了,出发!" 大家分头行动后,周大民往西边的密林走去。 这片林子树木茂密,连阳光都透不进来,走两步就得停下来观察周围。 "呦,这是什么?"周大民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新鲜的爪印。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这爪印比昨天那只东北虎的还大。 "看来山里不止一只虎啊。"他琢磨着,"这下可麻烦了。" 正研究着,突然听见北边传来一声哨响。 "是铁柱那边!"周大民赶紧往声音的方向跑。 "师傅!师傅!"老远就听见王铁柱大喊,"您快来看!" 等周大民赶到,就见王铁柱正蹲在一片空地前,一脸惊恐。 他过去一看,也愣住了。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只野兔,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在抽搐。 "这些兔子是怎么死的?"王铁柱声音都在发抖,"我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也没见伤口啊。" 周大民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实没有伤口,但这些野兔的姿势很不自然。 "像是在逃命。"他嘀咕着,"从北边逃过来的。" "师傅,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北边什么情况?"王铁柱问。 周大民摇摇头:"不行,那边太危险。你看这些野兔的样子,肯定是遇到什么可怕的东西了。" 正说着,东边又传来一声哨响。 "是钱强!"两人赶紧往东边跑。 等到了地方,发现张来福也在。 "师傅,您看这个!"钱强指着一棵大树。 树干上有几道新鲜的抓痕,足有手臂粗。 "这抓痕最多半个时辰前留下的。"周大民摸了摸树皮,"畜生个头不小。" "我那边也有!"张来福说,"好几棵树都被抓了,跟划了道似的。" 周大民仔细观察这些抓痕的走向:"这畜生是在划地盘。" 几个徒弟面面相觑:"划地盘?" "对。"周大民解释道,"就跟狗撒尿划地盘一样,这畜生是在告诉其他动物,这片地方是它的。" 钱强咽了口唾沫:"那岂不是说,它要在这安家了?" "有可能。"周大民点点头,"你们各自说说,都发现了什么。" 钱强先开口:"除了这些抓痕,我还发现好几处踩断的树枝,看痕迹像是个大家伙干的。" "我那边有个水洼。"张来福说,"以前总能看见野物去喝水,这两天一只都不见了。" "还有那些死掉的野兔。"王铁柱补充道,"都是从北边逃过来的。" 周大民听完,脸色更凝重了。 "师傅,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钱强问。 "先别声张。"周大民想了想,"咱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一行人又转了好几处地方,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 不光有新鲜的粪便,还有被掀翻的石头,踩断的树枝。 这些痕迹都指向一个事实:山里来了不少猛兽,而且它们都在争夺地盘。 "师傅,这事可麻烦了。"钱强愁眉苦脸地说,"这要是打起架来,咱们村里可就危险了。"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从长计议 周大民沉吟片刻:"先回去,我得好好想想办法。" 回村的路上,几个徒弟都闷闷不乐。 "师傅,要不咱们报告公社?"张来福突然说。 周大民摇摇头:"先别惊动上面。这事得从长计议。" 回到家,周大民把赵兰香叫到一边:"娘,这几天您让玲玲别出门了。" 赵兰香一听就明白了:"是不是山里出事了?" "没事,您别担心。"周大民安慰道,"就是最近山里野物多,您和玲玲小心点。" 看着老婆进屋,周大民心里一阵发紧。 这事越想越不对劲。 东北虎也就罢了,可这么多野物一起迁徙,肯定是山那边出了大事。 要是处理不好,不光是他们这些打猎的,就连村里人也得遭殃。 "得赶紧想个办法才行。"周大民看着远处的山,暗暗下定决心。 这一场风波,看来才刚刚开始。 周大民蹲在屋檐下,仔细检查着昨天从山上拿回来的兽皮。 "得在山上建个落脚的地方。"他突然说道。 赵兰香从厨房探出头:"咋又要上山?昨天遇见虎还不够吗?" "娘,这不一样。"周大民放下手里的兽皮,"现在山里不太平,咱们打猎的得有个躲避的地方。" "那也太危险了!"赵兰香放下手里的锅铲,焦急地说。 正说着,徒弟们从外面跑进来。 "师傅!师傅!"钱强气喘吁吁地说,"村里杨大爷说,他家的狗昨晚又冲着山那边狂叫!" 周大民眉头一皱:"啥时候的事?" "半夜!"张来福插嘴道,"不光是杨大爷家,村里好几家的狗都叫得吓人!" 王铁柱缩了缩脖子:"会不会是那只虎下山了?" "不会。"周大民摇摇头,"要是虎来了,狗早就吓得躲起来了,哪还敢叫。" 赵兰香听得心惊肉跳:"那你还上山?" "正因为这样,才得在山上建个落脚的地方。"周大民解释道。 "那要建在哪?"钱强问。 周大民掏出一张破旧的草纸:"你们看,这是昨天我画的图。" 几个徒弟凑过来,只见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山的轮廓。 "这里,"周大民指着一个位置,"背风向阳,离水源近,视野也好。" "可这也太高了吧?"张来福担心地说。 周大民笑了:"野物都喜欢在低处活动,高处反而安全。" "那咱们用啥建?"王铁柱问。 "就地取材呗。"周大民说,"你们去找些倒木,记住,别砍活树。" 赵兰香听到这,突然想起什么:"等等!" 她转身进了屋,一会拿出个包袱:"这是你爷爷当年留下的东西。" 周大民打开一看,里面有火镰、草药、盐巴,还有几包干粮。 "你爷爷说了,上山的人身上得备着这些。"赵兰香说着,眼圈有点红。 周大民心里一暖:"您放心,我有分寸。" "对了!"赵兰香又说,"后院那片艾蒿记得带上,那是你爷爷种的,说是能驱虎。" 几个徒弟听了都来了兴趣。 "艾蒿还能驱虎?"钱强不信地问。 周大民点点头:"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准不了错。" 收拾好东西,一行人就往山上去了。 路上,周大民不停地给徒弟们讲解各种野外知识。 "你们看这种草,"他指着路边一种细长的草,"叫狗尾巴草,茎秆晒干了能编绳子。" "这种树皮,"他又指着一棵树,"煮水能退烧,嚼烂了敷在伤口上还能止血。" 几个徒弟听得入迷。 "师傅,您懂得可真多!"钱强感叹道。 周大民笑了笑:"这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本事。" 到了选好的地方,周大民先仔细查看了周围的环境。 这是个背风的山坡,视野开阔,最重要的是不在那只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内。 "你们先把地方清理出来。"周大民指挥道。 几个徒弟分头干活,有的清理杂草,有的搬木头。 "诶,师傅!"王铁柱突然喊道,"这里有个怪坑!" 周大民过去一看,是个圆圆的洞。 "这是獾子的老窝。"他摸着洞口的泥土说,"看这抓痕就知道。" "师傅,您啥都认得啊?"钱强好奇地问。 周大民笑道:"这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得靠这些本事在山里活命。" "那狐狸的洞啥样?"张来福也跟着问。 "狐狸的洞是扁的。"周大民解释道,"野兔的洞比这小,而且没有抓痕。" 几个徒弟听得入迷,连干活都忘了。 "行了,听我瞎扯啥,赶紧干活!"周大民笑骂道。 这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 "得抓紧时间了。"周大民看了看天色,"这雪要是下大了,咱们就麻烦了。" 几个徒弟赶紧加快速度。 周大民拿出斧子,开始处理木料。 "看好了,"他一边干活一边教,"这叫榫卯结构,木头之间能卡得死死的。" "这不就是木匠用的那个。那个。"王铁柱想说又说不出来。 "老祖宗的智慧。"周大民说,"用不着铁钉都能把房子盖得稳当。" 雪越下越大,但木屋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师傅,这木头怎么搭?"张来福举着一根木头问。 "记住了,"周大民示范着,"檐口要做深点,下雨的时候水才不会飘进来。" 到了中午,一个简易的木屋总算搭好了。 周大民让徒弟们把艾蒿挂在门边。 "这草真能驱虎?"钱强将信将疑地问。 "你小子懂个屁!"周大民说,"这可是老猎人传下来的法子,比啥都管用。" 接下来,周大民又带着徒弟们在周围布置警戒装置。 "这绳子怎么绑?"王铁柱指着树上的警戒绳问。 "要打活扣。"周大民过去重新系了一遍,"遇到危险的时候好解开。" 天色渐暗,雪已经积了厚厚一层。 "今天就到这吧。"周大民看了看天色,"明天再来完善。" "师傅,那明天带啥来?"张来福问。 "带些棉絮和破布,垫窝棚用。"周大民说,"再多带点盐,山上没盐可不行。" 回村的路上,周大民不停地教徒弟们认路。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三十章 刺骨的寒意 "你们看,那棵歪脖子松树是标志,往这边拐就到了。" "太阳落山是西边,咱们的窝棚在西北方向。" 几个徒弟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到了村口,天已经完全黑了。 "明天早点来。"周大民交代完,大家就各自散了。 晚上躺在炕上,周大民回想着今天的发现。 那些野物的迁徙,山里的变化,还有东北虎的出现,都让他觉得不安。 "看来得多准备些东西。"他暗暗想着,"这山里的事,还不知道要闹腾到啥时候。" 第二天一早,周大民刚要出门,赵兰香突然叫住他。 "等等!"她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小包,"这是你爷爷留下的护身符,你带着。" 周大民接过来一看,是个用兽皮缝的小包。 "你爷爷说了,这山里啥事都能遇到,有个盼头总是好的。"赵兰香说。 周大民把小包揣进怀里,心里暖暖的。 这一天,他们又在山上忙活了一整天。 窝棚渐渐有了样子,但周大民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重。 东北的冬天,天不亮就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周大民刚走到村口,就见几个徒弟缩着脖子站在那。 "这么早就来了?"他笑着说。 钱强搓着手:"那是!您昨天说了,要早点来加固窝棚。" 正说着,村头传来一阵吵闹声。 "你们听!"张来福竖起耳朵,"好像是刘寡妇家闹起来了。" 只见刘寡妇拉着她儿子,哭哭啼啼地跟一群人吵:"这山里都出虎了,你们咋还让我儿子去放牛?" "咋不去?大伙都去!"生产队长瓮声瓮气地说。 周大民听了直皱眉:"这些当官的,真是坐在屋里说瞎话。" "走,咱们快上山。"他招呼着徒弟们,"这山里的情况,得赶紧摸清楚。" 几个人刚走到半山腰,钱强突然"咦"了一声。 "师傅!您看这是啥?"他指着地上喊道。 周大民过去一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雪地上有个巨大的爪印,比前几天看到的还要大一圈。 "娘的,真让刘寡妇说对了。"周大民蹲下身仔细查看,"这爪印新鲜着呢,最多一个时辰前留下的。" 钱强一听就慌了:"师傅,要不。要不咱们改天再来?" 张来福和王铁柱也跟着往后缩。 "一群怂货!"周大民笑骂道,"连脚印都怕,还学啥打猎?" "可这。这是虎啊!"钱强结结巴巴地说。 周大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过来,我教你们认虎印。" 几个徒弟壮着胆子凑过来。 "看清楚了,"周大民指着爪印说,"这前掌肉垫比后掌大,而且脚印很规整,是母虎的特征。" "母虎就不吃人啦?"王铁柱不解地问。 "废话!"周大民笑道,"母虎要是见人就吃,它崽子咋活?除非你到它窝边去,它才会攻击。" 钱强半信半疑:"师傅,您这是跟谁学的?" "这是老辈人用命换来的经验。"周大民说,"当年你爷爷辈的猎户,哪个不是在山里摸爬滚打闯出来的?" 说着,他又指着爪印旁边的痕迹:"你们看,这些小印子是崽子的。崽子还没断奶,母虎不会跑太远。" "那咱们干脆去找它窝算了!"王铁柱兴奋地说。 "你找死啊!"周大民敲了他脑袋一下,"母虎护崽子最凶,去它窝边那不是找死吗?" 几个人正说着,突然前面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都别动!"周大民压低声音喝道。 一群野猪从灌木丛里钻出来。 "都往后退,慢点!"周大民小声指挥。 可钱强偏偏这会脚底打滑,一屁股坐在地上。 "哎呦!"他忍不住叫了一声。 野猪立马警觉起来,几十双小眼睛四下张望。 周大民眼疾手快,抄起身边的木棍就朝野猪扔了过去。 那群野猪吓得哼哼唧唧地跑开了。 "师傅,您这身手。."钱强正要夸,就被周大民打断了。 "少贫嘴!"周大民皱着眉头,"这群野猪不对劲。" "咋不对劲了?"张来福问。 周大民蹲下身查看蹄印:"都是成年野猪,这个季节应该在山那边觅食才对。它们往这边跑,说明山那边出事了。" "啥事能把野猪吓成这样?"王铁柱问。 周大民摇摇头:"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好事。咱们得赶紧加固窝棚。" 到了窝棚,周大民分派活计:"钱强,你去砍几根木头来。铁柱,你去挖陷阱。来福,你帮我把门窗加固。" 钱强嘟囔着:"这大冷天的,挖陷阱多累啊。" "你懂个屁!"周大民训斥道,"这些陷阱可都是保命的东西。你爷爷那辈人,哪个不是靠这些本事在山里活命?" 人吵完,周大民又教他们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 "记住了,遇到虎千万别跑。"他拿着火把示范,"得盯着它的眼睛,慢慢往后退。等退到安全的地方,再赶紧点火把。"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向陷阱摸去。 东北的寒风呼啸着刮过林间,树枝上的积雪不时往下掉,发出"扑簌簌"的响声。 周大民举着火把走在前头,心里直打鼓。 这个季节的山里最是危险,野物找不到吃的,见啥都敢扑。 当年他爷爷就说过,冬天上山得格外当心,稍不注意就得把命搭进去。 "师傅,会不会是那只母虎?"钱强躲在周大民身后,声音都在发抖。 周大民摇摇头,他听见陷阱那边传来"哼哼"的声音,应该是头野猪。 果然,等靠近一看,一头大野猪正在陷阱里拱来拱去。 "都别慌!"周大民压低声音说,"野猪最怕火,咱们把火把举高点。" 七十年代的东北山区,野猪成群结队地出没。 这些畜生看着笨重,其实最是凶悍。 老一辈的猎人都说,宁可碰上狼,也别撞上发狂的野猪。 那尖利的獠牙,能把人一下撕开。 周大民想起小时候,村里老刘叔就是被野猪拱断了腿,后来落了个瘸子。 "师傅,这咋办?"张来福在后面小声问。 周大民正要回答,那野猪突然暴躁起来,疯狂地往陷阱边上撞。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中智斗 "不好!"陆长生脸色一变,"这畜生是闻到啥味了!"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虎啸。 几个徒弟吓得直往后缩。 陆长生却觉得不对劲,这虎啸声听着怪怪的。 他爷爷教过他分辨虎啸,说是发情的母虎叫声尖,觅食的叫声低沉,带崽子的虎还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呜呜"声。 可这声音听着既不像发情也不像觅食,倒像是在示警。 "都别动!"陆长生死死盯着远处的树林。 寒风呼啸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窥视着他们。 "那虎啸声不对劲!"陆长生听着远处传来的虎啸,心里一阵发紧。 这叫声听着既不像是发情,也不像是觅食,倒像是在警戒着什么。 他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念头,目光死死盯着树林深处那片黑魆魆的阴影。 "师,师傅,俺腿都软了。."钱强在后面小声嘀咕,声音都在抖。 "闭嘴!"陆长生低声呵斥,"你小子再废话,非把那畜生招来不可!" 陷阱里的野猪还在不安分地拱腾,"哼哼"声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刺耳。 东北的寒风穿过树梢,呼呼作响,树枝上的积雪"扑簌簌"往下掉,打在脸上生疼。 陆长生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雪水,心里暗暗盘算着对策。 他见野猪的耳朵突然竖了起来,浑身的毛都炸开了,就知道情况不妙。 "都别动!"陆长生一把拉住身边的王铁柱,"畜生来了!" 话音未落,树丛里就传来"咔嚓"一声,一根碗口粗的枯枝被踩断了。 "师、师傅。."钱强吓得声音都变了调,"咱、咱们赶紧跑吧?" "你想找死是不是?"陆长生恨不得给这傻小子一脚,"那畜生追人,三两步就追上了,你跑得过它?" 正说着,又是"咔嚓"一声,比刚才更近了。 "师傅,那咱咋整啊?"张来福也慌了神,手里的柴刀都快拿不稳了。 陆长生脑子里突然闪过爷爷的话:"打虎要靠三样东西,一是火,二是声,三是人多。" 这话还是爷爷在世时,请了个老猎人来家里喝酒,那老猎人喝高了,跟爷爷说的行业机密。 "来福!"陆长生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你那火镰还在不在?" "在、在呢!"张来福赶紧从怀里掏出火镰,手抖得差点没拿住。 陆长生接过火镰看了看,是块上好的火石,配上老牛角磨的铁片,一磕就能冒火星子。 "铁柱,去找干树枝,越干越好!"陆长生开始安排任务。 "来福,你去捡松针,多捡点!" "钱强,找块干净石头,把火镰上的锈给我磨掉!" 几个徒弟刚要动,陆长生又补了一句:"都机灵点,脚步放轻了,那畜生耳朵贼尖!" 他一边说,一边蹲下身子仔细打量四周地形。 这片空地背风,前面视野开阔,后面有几棵大树,是个设伏的好地方。 王铁柱很快找来几根枯松枝,又白又脆,一看就是上好的引火材料。 这种松枝是打猎人最爱用的,沾上松油一点就着,火势还旺。 陆长生麻利地把树枝捆成几把,又把来福找来的松针铺在上面。 "师傅,您这是要点火吓唬它?"钱强终于回过味来。 "废话!"陆长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以为打猎就是举着家伙往前冲啊?得动脑子!" 他把松针铺匀,又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是上山前特意准备的松脂。 松脂是个好东西,不光能助燃,要是受了伤,化开了敷上,比啥药都管用。 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在山里头能救命。 正忙活着,那虎啸声又响了起来,比刚才近了不少。 陆长生心里一紧,知道时间不多了。 "都给我听着,"他压低声音说,"一会我数三下,咱们同时点火。火把一定要举得高高的,让火光能照得远!" 树丛的动静越来越近,枝条晃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陆长生紧紧攥着火镰,手心全是汗。 "三!" "二!" "一!" "点火!" 火镰"擦"的一声,火星子蹦出来,火把"腾"地一下就着了。 火光瞬间照亮了半边天,积雪都映得通红。 树林里传来一声低吼,接着是"簌簌"的撤退声。 等那动静渐渐远去,钱强才长出一口气:"娘啊,可算把那畜生吓跑了。." "吓跑?"陆长生冷笑一声,"你也太天真了!那畜生肯定还会回来,这可是它的地盘!" "啥?还回来?"王铁柱一听就慌了,"那咱们还是赶紧回村吧。." "你们这些怂包!"陆长生恨铁不成钢地说,"光会跑有啥用?得想法子!" 他蹲下来,用树枝在雪地上画起了图。 "你们看好了,"陆长生指着图上的标记,"这是咱们的窝棚,这一片都是那畜生的活动范围。" "师傅,您是咋知道的?"张来福好奇地问。 "笨!那些爪印子还有蹭树皮的痕迹,都是那畜生留下的记号!"陆长生一边画一边解释。 这都是打猎的老本事,得知道怎么看野物留下的痕迹。 就像老一辈的猎人说的,山里的野物都有自己的规矩。 "咱们得在这几个地方布置警戒。"陆长生在图上点了几个位置。 "啥警戒?"几个徒弟都凑过来看。 "先挂铃铛!"陆长生说,"用细绳连起来,要是有大东西经过,铃铛就会响。" "这玩意管用吗?"钱强还是不太相信。 "放你娘的屁!"陆长生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这可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本事,叫''响山''!比啥都好使!" "那铃铛去哪弄啊?"张来福挠着头问。 "回村找找呗,"陆长生说,"谁家没几个破铃铛?实在不行就去杨大爷家借。" "对了师傅,"王铁柱突然想起来,"咱们昨天挖的那些陷阱是不是太深了?万一把那畜生摔死可就坏了。" 陆长生点点头:"你倒是长了点心!这事我也想到了。咱们得改一下,不能太深,就是让它知道这地方不好走。"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里不太平 "还有火把,"他继续说,"得在窝棚周围多备着。那畜生最怕火,只要火光亮着,它就不敢来。" "要是下雨了咋整?"钱强又问,"火把不就点不着了?" "你这榆木脑袋!"陆长生没好气地说,"下雨的时候那畜生也不爱出来!它那一身皮毛,淋湿了多难受!" 几个徒弟都笑了起来。 "行了,都别傻笑了!"陆长生站起身,"趁着天还亮着,咱们赶紧干活!" "铁柱,你去找些结实的树枝,做火把架子!" "来福,你去挖陷阱,记住,不能太深!" "钱强,你跟我去找细绳,要结实的!" 大家分头忙活起来,干了大半天,总算把基本的防护都布置好了。 天色渐暗,正要收工,钱强突然问:"师傅,您说这老虎咋突然跑这来了?" 陆长生想了想:"这事还真有蹊跷。" "咋个蹊跷?"王铁柱问。 "你们想啊,"陆长生说,"这些年东北虎都往深山里去了,现在突然跑回来,肯定是山那边出了啥事。" "再说了,"他指着远处的山,"你们没发现这几天山上的野物都不对劲吗?" 张来福点点头:"可不是嘛!前两天我看见一群野猪,往这边跑得贼快!" "就是这个理!"陆长生说,"野物都往这边跑,说明山那边肯定出事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暮色已经笼罩了山林。 东北的天黑得快,再不走就得摸黑下山了。 "今天就到这吧,"陆长生收拾起工具,"明天记得带铃铛来!越响越好!" 看着徒弟们的背影消失在山路上,陆长生又检查了一遍今天的布置。 他蹲下身子,仔细端详地上的虎爪印。 这爪印新鲜着呢,最多一个时辰前留下的。 而且看印子的深浅,这虎的分量不轻,起码得有两三百斤。 陆长生站起身,望着暮色中的山林,心里琢磨着:这场人与虎的较量才刚开始。 但他有信心,只要用对了法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就像爷爷常说的:打猎要靠智,不能蛮干。 他背起工具,往山下走去。 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寒风吹得脸生疼。 这是东北的严冬,人和野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 明天还得来守着,看看这些布置到底管不管用。 第二日清晨的曙光刚刚染红山头,东北的寒风就裹着雪粒子往院子里灌。 陆长生缩了缩脖子,继续专注地刮着手里的狍子皮。 这活计最是耗费工夫,一不留神就能把皮子划破。 他爷爷以前说过,处理兽皮最讲究三样:时间要快,手要稳,力道要匀。 七十年代初,东北的皮毛生意特别红火。 光是一张上等狍子皮,就能换十几斤粮票。 陆长生一边刮着皮子上的油脂,一边琢磨着:这活计得抓紧干,再过两天皮子就不新鲜了。 正忙活着,院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 三个陌生人站在那里往里张望,领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壮汉,腰里别着个皮包。 "这位就是谷师傅吧?"壮汉的大嗓门在冷空气里格外响亮,"手艺真不赖啊!" 陆长生站起身,把刮皮刀往木桩上一插:"您是。." "我是公社皮毛厂的老张。"壮汉笑呵呵地说,"听说您这打到了好几张狍子皮,特意来看看。" 他身后那两个年轻人也跟着介绍:"我是小李。我叫小王。" 进了屋,陆长生赶紧生炉子倒茶。 一缕炭火的热气慢慢驱散了屋里的寒意。 这年头喝茶可是稀罕事,但陆长生早就准备好了。 他知道,做买卖讲究个规矩。 老张接过茶碗,仔细端详着:"好茶啊!这味道,是老茶厂的吧?" 陆长生点点头:"是托人从公社供销社买的。" 在东北这地方,茶叶比烟更值钱。 一口滚烫的茶水下肚,老张整个人都舒展开了:"谷师傅,咱们谈谈正事。" 他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那是七十年代特有的工作手册,蓝皮封面,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是这样,"老张翻开本子,"我们厂最近扩建了,正缺好货源。" 陆长生心里一动:这是个机会。 这年头的国营厂子,要是能搭上线,那可就等于找到了靠山。 "张主任说说,具体怎么个合作法?"陆长生问道。 "别叫主任,叫老张就成。"老张摆摆手,"按公社定价,一张上等狍子皮十五块。" 十五块可不是小数目,那都够买二十斤粮食了。 但陆长生没吭声,他知道这是谈判的规矩。 果然,见他不说话,老张又加了码:"要是质量特别好的,能给到十七块。" 这价钱确实不低了,比私底下收的都高。 最重要的是,能保证长期收购。 陆长生琢磨着:这生意要是能谈成,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那付款方式呢?"他问。 "咱们是国营单位,"老张拍着胸脯保证,"童叟无欺,可以每月结一次款。" 小李在一旁补充:"对了,要是您介绍别的猎户来,还有提成。" 陆长生摇摇头:"我就打点自己的猎物,保证质量要紧。" 这话说到老张心坎里去了。 那个年代,能有这份职业操守的人可不多。 老张想了想,一咬牙:"就冲您这态度,我做主,一律按最高价收!" 正说着,赵兰香端着一盘炒豆子进来。 这是七十年代东北农家待客的常见点心,用盐水炒的黄豆,又香又脆。 老张他们推辞了半天,还是尝了几粒。 "谷师傅,"老张嚼着豆子说,"您这手艺跟谁学的?" 陆长生想起爷爷,心里一阵发紧:"是我爷爷教的。" "那是个好手艺人!"老张叹道,"这年头,懂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 确实,自从前几年知青返城,好多老手艺都后继无人了。 "要不这样,"小李突然提议,"谷师傅有空来厂里教教手艺?工钱另算!" 陆长生正要答应,突然想起山里的老虎,摇摇头道:"等过段时间吧,现在山里不太平。" 喜欢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请大家收藏:()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