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周瑜的反击
孙权虽然作战和武力不及孙策,但是凝聚人心、平衡各方的能力却是无话可说。
刚丢失徐州退守吴越的他一点都气馁,不仅没有处罚任何一个武将文臣,只要略有战绩的都进行嘉奖。同时,他亲自拜访江东剩余世家,许诺府兵权力,给予官职,并进行联姻。
一时间孙族上下未婚配的青年和女子密集结婚,孙权自己都娶了两个平妻。一位是步练师,吴越地区的大氏族步家,一位是糜芳的妹妹,徐州不多逃到吴越的富商。
为了获得娘家的大力支持,孙权更是日夜操劳,很快让两位妻子就先后怀孕。有了世子之争,两大娘家也就更加卖力,一个出力,一个出钱,都希望自己的外甥是未来的世子。
孙权仅仅利用刘辩平江夏,取荆襄的两个多月时间,就稳住了江东,与本地世家达成利益联盟,获得大量财力支持,军队人员更扩充了三万。
唯有周瑜情况不明,传言是一直久病未愈,时有咳血,也没办法主持军务。
得知孙权在江东所作所为后,诸葛亮和鲁肃决定要加快行动,不然拖得越久江东越难拿下。
为蒙蔽江东,诸葛亮带着吕布、马超佯装率军往豫州而去,与已经前压的刘备三兄弟在淮南汇合,作出要抢占濡须的态势。
而诸葛亮所率大军其实都是白天大张旗鼓的出城,夜晚又都悄咪咪折返,如此反复,来营造江夏兵力不多的假象。
江东的反应也如鲁肃所料,兵分三路依江据守:淮阴地区是程普统军三万人马防守;濡须地区由黄盖统军六万人马防守;浔阳地区由孙贲统军两万防守。
一切按部就班的推进着,鲁肃却反而心神不宁了起来。站在城头的鲁肃,望着滚滚江水发呆。
“子敬,一人赏夜景呢?”刘辩突然出现在身后问道。
回过神的鲁肃,忙对刘辩见礼,尴尬说道“微臣走神,未及时见驾,请陛下恕罪!”
“是吗?什么事让子敬忧思忘我?”刘辩好奇问道。
“也没什么,就是目前进展太顺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许是想多了。”鲁肃讪笑地解释道。
“你是担心周瑜吧?”刘辩直接说道。
鲁肃愣了一下,默认的点了点头。寿春之败,丢失整个扬州北境,损失两大猛将甘宁和太史慈。
周瑜的算计能力给鲁肃留下来很大阴影,因此,现在突然进展这么顺,总让他不敢相信。
“不必担心,典青的暗子回报,周瑜一直卧病在府,虽不丧命,但是下床行动困难,除了孙权、张昭、程普、黄盖四人,其他人都见不到他。为了对外隐瞒,他的饮食起居都有妻子照料伺候,下人不得靠近,最多把东西送到后院门口。”
鲁肃欣喜地核实追问“陛下,此话当成?”
刘辩肯定的点了点头,对于典青的暗探工作,他是绝对的信任,其培训出来的各类暗子的潜伏能力让他都赞叹不已。
有了刘辩给的肯定消息,鲁肃吃下定心丸,不再忧虑,全心投入到谋划当中。
一切如计划那般,曹操、刘备按照约定的日期同时对淮阴地区和濡须地区发动渡江佯攻,牵制江东的注意力。
江夏这边,因战船有限,鲁肃只率领六万大军顺江而下。文聘作为先锋军,率军仅有的两万多余精锐水军,打头阵,在抵达浔阳时一鼓作气杀出一条血路,为后续大军登陆做准备。
后续的四万陆军,因为不善水战,他们只能远远跟在后面,在文聘冲出一条水道后,他们的船只再马力全开,直冲上岸,夺取陆地和码头,断了江东水军后援,让他们只能撤军顺流东下。
按照鲁肃计算的时间,他们抵达浔阳时正好是下午,太阳西晒,江东军正好不利观察和作战。
宁静的长江水时,在阳光照晒下波光粼粼,让人无法直视。一名江东哨兵蹲在水岸边挽水洗脸,突然他感觉水面出现异动,一层层浪花往岸边涌来,浪花一浪高过一浪。
发觉不对劲的他,眯着眼,左手遮阳努力观察上游,最终他看见,水光之中,一艘艘战船正顺风杨帆,全力冲刺而来。
“敌袭!敌袭!”江东哨兵猛的起身往营寨跑去,边跑边喊,突然他撞到一人,被猛的弹倒在地,帅得生疼的他干想怒骂是谁不长眼,抬头一看,就是是周瑜都督。
“都...都督?!”士兵结巴的说着。
一旁的孙贲看不下去,气愤说道“成何体统,还不起来!”
周瑜没有责骂,而是和蔼的俯身搀扶起来这名士兵,“没摔疼吧!”
士兵没晃过神来,机械的点头后又摇头“不疼!没摔疼!”说完这些,士兵才想起来,敌袭之事,忙说道“都督,敌袭!敌人来了,情报有误!江夏不是只有两三万守军,江面来了数万大军!”
周瑜欣慰地点了点头,“你很尽职尽责,不怕,回去拿上武器,到你自己岗位上去,准备战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周瑜的话轻风细雨,士兵听的倍感鼓舞,嗯了一声就往军营跑去。
“水下障碍,还有远程投石车都准备好了吗?”周瑜换上严肃表情问道。
孙贲上前答道“都督你就放心,一切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布置妥当。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好!上帅台督战!”周瑜一身白盔白甲径直登上高台,在台上静静望着大汉的战船。
全帆航行的战船,航速极快。文聘焦急的观察整个水面,给每个战船发出旗语,调整间距,这时候首要确保的就是规避战船发生碰撞。
十艘战船在文聘调动下,有序的冲锋着,浔阳的码头已经肉眼可见,江东许多战船仍停靠在码头,仅有两艘在水面上例行航行,全然没注意到汉军战船。
正当文聘兴奋就要得手之际,突然水下传来剧烈碰撞之声,船被紧急迫停了下来,文聘因为强大的惯性,从二层船舰摔到一层,整个人摔得七荤八素。
文聘刚勉强支撑站起来,就听到水对面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发生什么事了?”文聘吼着询问四周。
一名队长跑来汇报,水下不知怎的布满了障碍物,现在所有船底撞破,不仅水在源源不断涌入,船也被勾住动弹不得。
队长刚说完,就被突如其来的一块飞石砸中,一命呜呼。文聘抬头望去,漫天的石块朝这里飞来,“糟糕!中计了!”
连环的招呼接踵而来,对面明显早已准备好。
“赶快回撤!脱离这里!”文聘焦急地指挥着,但是不管兵卒们如何努力,船体纹丝不动,牢牢被勾住。
文聘知道再不撤走,整个大军就要覆灭,当即下令道“点燃所有船只!所有人弃船往岸上去!”
战船没了的确可惜,但是如果不焚烧战船阻止追军,恐怕连这些水军都保不住。文聘不得不做出弃军保帅的决定,一个个战船上的小船扔入水中,上面挤满了人,一些挤不上去的,所以直接下水游泳。
在后的鲁肃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周瑜的出现既让他意外,又让他不意外。
“鲁大人,浔阳码头近在咫尺,我们顺势冲过去吧!只要能登陆就成功了!”魏延焦急说道。
鲁肃只是沉默了数秒,果断拒绝道“断不可再冲!周瑜定还有埋伏!魏延将军你立刻率大军靠岸,在岸上最快速度搭建防御攻势!黄忠将军你带着几艏战舰前去接应文聘将军,记住不可恋战,救到人就撤!”
得益于文聘的果断,被焚烧的战船有效的阻止了江东战船的追击,前锋水军被黄忠救回来一万多人。
另一边,魏延刚上河岸没多久,就遭遇了偷袭。好在魏延虽然主见多,但是还算听令,他按照鲁肃要求上岸就搭建工事,正好用上,再结合魏延的勇武,才将将打退了江东军的偷袭。
鲁肃拒绝冲码头的判断也是正确的,若他们冒然硬冲,那么他们就要掉入周瑜设置的连环陷阱,导致全军覆没。
战船、水军损失大半,鲁肃只好下令大军陆路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与周瑜形成了隔江对峙状态。
喜欢再统东汉请大家收藏:()再统东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8章 蒋干出使
第三十八章蒋干出使
从孙策出事,到徐州丢失,周瑜确信江东遭遇了严重渗透,为了避免消息再次走漏,周瑜一边不动声色的排除搜捕,一边要求高层将领只能到他府院商议军务,任务发布也是单对单的交待,将领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具体任务。
周瑜其实推测出来汉军意欲抢占浔阳,但是战争不是儿戏,在没有确切消息前,也不能盲目押注。
周瑜命令孙贲正常布置防御工事,只是特别交待,要完成区域清理工作,防止细作潜入,同时隐蔽工作全部日间选址,夜间操作,尽量减少消息泄露。
在一切布防差不多,汉军也开始三线蠢蠢欲动之时,周瑜趁夜悄悄离开府邸,隐秘地来到前线。为了不走了消息,袁兰依然如周瑜在时一样,如常到后院门口领取医药食物,按点将使用完的物件放置在院门外。
来到淮南前线的周瑜,佯装成一名兵卒,让黄盖连续三日派出侦察船去对岸挑衅,张飞连追了三日,可惜都因战船不利,操作不当,只能次次目送江东的船离开。
江东异常的举动也引起了诸葛亮的怀疑,但是刘辩的情报明确周瑜还在后方养病,而且江东的主力军也的确还在淮南,所以也没在深想,并且后续挑衅行为 也没再继续,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周瑜观察了三日对岸的情况,内心更加笃定汉军的意图是浔阳,而不是这淮南前线。毕竟此时的汉军水军稀少,主要就是荆州那点老本,也没什么水军将领。
大战在即,战船不利可以怪罪时间不够,来不及准备那么多。但是这三日汉军战船的追击操作明显能看得出来是生手,是不熟水性的北方兵卒。荆州的水军根本就没有来!那么意图就很明显了,这里只是疑兵。
周瑜当即决定,暗中抽调三万主力军前往浔阳支援,就算他最后猜测错误,只要黄盖能坚持住两日,浔阳的援军,顺流折返,两日时间就足够回来。
抵达浔阳的周瑜继续隐秘行踪,除了孙贲,他不见任何人。他要好好利用这次信息差,反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能顺利歼灭掉荆襄的水军,至少能给江东争取一到两年的喘息时间。而这个时间段内,他和孙权就还可以继续谋取一线生机。
后面就发生了文聘中埋伏的事情。只是可惜人永远都是不确定因素的一环,善于防御的文聘在关键时刻果断选择弃船焚烧,让半数荆襄水军得以逃生。
而周瑜一直隐藏带来的三万主力军,就是要营造浔阳兵少防弱的假象,想着汉军将领能上头,仗着兵力优势强硬登滩。可惜有大局意识的鲁肃即刻做出了弃水登岸的决定,使他们成功的避免了一场溃败。
浔阳初战失利,但是没造成重大损失,最后归拢下,战死和失踪的荆襄水军约五千余人,大部分先锋主力还在。若此战水军全歼,那么短期内攻伐江东的事情只能搁置,等待北方水军的练成。
两边彻底明牌,也就不再遮遮掩掩。诸葛亮带着吕布、马超折返江夏,魏延作为先锋主将和文聘统御五万人马在浔阳上游五十里处依河搭建营寨、码头。周瑜也重新完成防御布防,在淮阴、淮南给程普、黄盖各留了两万五千守军,将浔阳的守军提升到七万之众。
鲁肃作为这次计策的提出者和执行者,主动站出来请罪,“微臣,战事不利,导致损兵折将,请陛下责罚。”
诸葛亮求情道“我是江南都督,鲁肃的方案也是我批准的,微臣才是主责,而且淮南那三日的反常举动微臣未能及时察觉,微臣有愧。”
“得了得了!”刘辩不耐烦地说道,他的内心也极度地不爽,“要说主责,那是朕的情报出现问题,要不朕下个罪自诏?”
“微臣不敢!”一众大臣慌忙跪地,身旁的典青更是一脸羞愧,情报错误导致大军失利,此事重罪,但是刘辩只字不提。
“这次的失利说明对方不是等闲之辈,我们要足够重视。当然,朕也相信你们也不是等闲之辈,必会拿下浔阳,拿下江东!”刘辩扫视一圈众人,继续说道“对错是事后的事,现在朕只要你们商议出来破敌计策。”
现场一片死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奈,因为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摆在眼前的核心问题是汉军缺乏大量的水军和战船,而周瑜紧紧扼住长江天险,就是逼迫汉军在水上进行决战。
刘辩看着沉默的众人,心情沉重地叹了口气。脑海中回忆着曾经的历史分析课,却都是刘备、孙权该如何战胜曹操的分析。如今的情况却是攻守易型,他竟然成了曹操,面临着如此棘手的难题,却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案例。
后世西晋能一统天下,靠得是继承曹魏的雄厚资本,有了大量水军以及吴国内乱的有利条件下,才得以顺利渡江,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可如今,这些条件一个都不具备,难道真的只能选择撤军,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辩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撤军意味着放弃眼前的机会,可能会让敌人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但如果强行进攻,面对周瑜的强大水军和长江天险,胜算又能有多少呢?
“陛下!或许考虑下铁索连舟?”诸葛亮慎重地重提此计策。
所有人都吃惊地看向诸葛亮,以为他这是输急了眼,开始胡乱出主意。
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诸葛亮继续说道“都知道这时候最稳妥的就是两边罢兵,这也是周瑜所期望。但是我们就是不退,执意要打!”
鲁肃率先明白了诸葛亮的意图,在两人期许眼神下,刘辩也终领悟了过来。
刘辩突然怒拍桌案,暴喝而起,“鲁肃率军战败,来呀!拉下去,鞭刑伺候!”
刘辩的突然变脸把周边人看懵,众人还没缓过神来,鲁肃就被扣押下去,直到听到殿外鞭打声和呻吟声,才有人想起来求情,可为时已晚。
见诸葛亮未上前求情,其他人都畏缩不前,只有吕布还是壮着胆子出列求情道“陛下...”
“你不要说了!”刘辩严肃的阻止吕布说话,意思鲁肃这鞭刑非受不可。又望向蒋干,“蒋干,你是周瑜的同窗吧?”
“小人...小人求学的时候和周瑜的确共处过两年!”因为不清楚刘辩的想法,蒋干心里惶恐不安。
“很好!朕命你去好好叙叙旧,不着急,慢慢来!最好你们能再续同僚之情!”刘辩笑着说道。
蒋干不明所以,继续愣在原地。
见蒋干还没动静,刘辩拉下脸来,阴沉说道“叫你去招降周瑜!明白了吧!告诉他投降朝廷,给他扬州州牧!”
所有人都听的心中一震,因为扬州刺史是鲁肃呀!一时没人敢说话。
蒋干连连磕头领命,慌慌张张出了军议殿,准备去见周瑜。
喜欢再统东汉请大家收藏:()再统东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9章 都是演员
第三十九章都是演员
蒋干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就匆匆出发,刚出卧房就遇到等在门外的诸葛亮。
“子翼,此去你将如何游说?”诸葛亮问道。
蒋干沉思一会,答道“我将从家国情怀施以大义,再从同窗情谊加深情感,最后分析当局利弊,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诸葛亮听闻摇了摇头,“你是朝廷使者,他们不过是地方宵小,维护朝廷脸面是第一的,然后就是吹嘘,吹嘘的越厉害越好,再就是贬低孙策,极尽嘲讽!”
蒋干听得愣住,拱手问道“敢问都督,这是陛下旨意吗?若为朝廷,蒋干会死出个样子的!”蒋干决绝表态。
“无需殉国。”诸葛亮拉住蒋干的手,“激出周瑜的战意即可!一定要让他想和我们决战!”诸葛亮语重心长地拍了拍蒋干的手。
蒋干若有所悟,重重点头说道“蒋干明白!定不负陛下和都督所托!”
拒绝大军护送,蒋干带着自己的书童,摇着一艘渔船独自前往了周瑜营寨。距离营寨数里,蒋干就被江东哨兵拿下。
“尔等宵小可知我是谁否?我是你们周瑜都督的挚友,给他带来泼天的富贵,你们竟敢如此怠慢?”蒋干责骂着江东兵卒。
听闻来者自称是周瑜的挚友,而且衣着打扮来看是个读书人,气度不凡。江东兵卒也就没有为难,将蒋干看押起来后,向周瑜汇报情况。
周瑜已经听闻鲁肃因为作战不力被刘辩处罚的消息,这蒋干紧接着就来到访,肯定是做刘辩的说客,于是拒绝的道“不见!将他轰走就是!”
被江东兵卒撵着往营寨外赶,眼看就要任务失败,蒋干突然大笑怒骂,“周公瑾呀,周公瑾,你忘记当年承诺了吗,苟富贵勿相忘,你做了都督不记得我!”
蒋干梗着脖子在营寨怒骂,影响实在不好。无奈周瑜只能命人将蒋干押到帅帐内。
见到蒋干衣冠不整,怒气未消的样子,周瑜讪笑道“子翼,为何怒气这么大?”
蒋干一边整理衣襟,一边怒气冲冲说道“周大都督,这是做了贵人多忘事了,同窗都不见了?”
周瑜也不绕弯子,“我可是听闻子翼你在朝廷高就,做了贵人的是你吧?”
“哎,别提了,就要混不下去了,公瑾可给口饭吃?”蒋干也明说道。
“这是为何呀?”
“哎你也听说了吧?鲁肃在你这里吃了败仗,那个陛下大发雷霆,不仅责罚了鲁肃,还限期我们破敌,不然所有人都要同罪论!我看这哪里有可能破,借口能招降你,实则来投奔你来了。”蒋干此前喊得口干,自顾自的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喝了起来。
周瑜听完,稍微放松,继续问道“子翼如此聪慧,朝廷能人多,怎会没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没有水军能怎么办?而且人多有什么用?袁绍能人不多?最后内讧。”蒋干放下茶杯继续抱怨着“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被鲁肃妒贤,给我否了。”
“哦?说来听听。”周瑜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细聊了起来。
蒋干就把自己怎么提出铁索连舟,鲁肃怎么否定反对说了出来,但是其中反对的真实理由没说,重点突出鲁肃是嫉妒贤能。
周瑜听了蒋干所说,顿时为之一振,胸中如激雷翻滚,暗想若汉军用此计何愁不能打败汉军。
但是周瑜脸上表情依然自然,惋惜说道“可惜可惜,这么好的计策竟然无人赏识。天佑我江东,让你到我这里来!别的不说,你先做我的副手,任职军师,等大战结束我给你向主公请命!”
“哎呀,感谢都督,感谢公瑾,我就说你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蒋干拱手施礼,感激地说道。
在周瑜听闻蒋干的铁索连舟计策后,他就激动不已,满脑想得就是如何让蒋干返回江夏,实施这铁索连舟计策。
为欢迎蒋干的到来,周瑜特意晚上设宴款待,也破例准许饮酒,目的就是灌醉蒋干继续试探。
酒宴上,有人唱红脸对蒋干吹捧敬酒,也有人唱白脸,暗讽挖苦,就是对蒋干不断试探。
朱然故意在蒋干敬酒时扣杯不喝,鄙夷说道“败军一人,不配与我喝酒!”
蒋干自饮杯中酒,反击道“若论败军,豫州一战,似乎将军也在。徐州一战,死了孙策,孙权也屁滚尿流。”
“你!”朱然愤怒拍桌而起,其他将领也面露凶光。
蒋干继续呛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取长避短,趋吉避凶而已。我只不过做了一个正确选择,若我回去,陛下采用了我的计策,必能胜利!”
在座将领脸色越来越难不好看。周瑜也压住心中怒意,端酒笑着迎上,“子翼说的对,能得子翼是乃我之大幸!我们江东一定能大破汉军!喝酒喝酒!”
在周瑜带头下,气氛才有所缓解,众人继续恭维、捧着蒋干。
酒宴结束,周瑜拉着蒋干要一同就寝,说是回忆下求学的时光。两个装醉之人相互表演的演技,说着囫囵的酒话,缓缓睡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待到下半夜,一名兵卒在卧帐外汇报“都督,都督,有要事汇报!”
周瑜猛的起身,急匆匆来到帐外责骂道“小声点,不知道我卧帐内有外人?”
“都督恕罪,是江夏那边来信了!”兵卒小声说道。
“我知道了,你赶快走!”周瑜在帐外看完信件,才小心回到卧帐内,在蒋干身旁,悄声试探地叫唤“子翼,子翼!你醒了吗?”
叫唤多次无人回应后,周瑜放心的将信件放下到书架锦盒内,回到卧榻沉沉睡去。直到周瑜打起来鼾声,蒋干才缓缓睁开睡眼。
他也先轻声叫唤周瑜,见没回应,又佯装醉酒去出恭,让外面兵卒知道他是被尿憋醒。
回来后,蒋干悄悄打开周瑜的锦盒,快速翻看了里面的信件,信件内容让他触目惊心,竟然是文聘的私信,和周瑜约定起事日期。蒋干沉住气,将信件放回锦盒,回到卧榻也沉沉睡去。
周瑜原以为蒋干看到密信后就会连夜返回报信,他想的让蒋干传递错误信息回去,能杀了文聘最好,再能因功被赏识,推动铁索连舟那就更妙!
结果蒋干就和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参加军议就参加,这让周瑜很是着急上火,在这么下去,许多军事秘密就要被蒋干知道。
蒋干其实对文聘通敌之事有所顾虑,但是信中约定日期尚早,而且他认为周瑜还没有下定决心与汉军决战,任务还未完成,所以继续留着。
殊不知,周瑜心里焦急,一直期盼着他回去,鼓动汉军采用铁索连舟计策开战。
喜欢再统东汉请大家收藏:()再统东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0章 都是演员(二)
第四十章都是演员(二)
见蒋干迟迟不走,周瑜反而担忧起来,“不会这蒋干真的是来投诚我们的吧!不行,一定要他回去江夏,推动这铁索连舟!”
打定主意的周瑜找到蒋干,单独问道“子翼,你从汉军哪里来,你更清楚了解些,你觉得文聘怎样?”
蒋干听闻心中咯噔一下,“难道文聘真的叛变了?”
压住心中好奇,蒋干不动声色平静说道“没什么私交,只知道此前是刘表手下,因为看不惯刘琦屠杀蔡、蒯辞官隐退,这次是朝廷拿下荆州后复出。他是怎么了?”
周瑜眉头拧成一团,表情纠结,挣扎犹豫许久,最后像是下定决心一样,拉着蒋干单独回到卧帐,悄声说道“文聘也私下来信,说要投诚!让我三日后率军催战,他会在两军交战之际反水!”
蒋干强作镇定,略有所思的说道“这两军交战,突然叛投,不得不怀疑呀。”说完,他又觉得不妥,这不是也说了自己嘛。
周瑜到没往那边想,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据守不战是最稳妥的,但是江东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如果能一战挫败汉军,江东就有喘息的机会,我和主公就能再次说动袁氏兄弟联合反抗。”
“文聘反叛的理由呢?”蒋干继续问道。
“说是看到鲁肃因为一场败仗就被冷遇对待,他初战不利,后续也难赢江东,怕性命不保,心中惶恐!在那里都是做降将,不如来投!”周瑜解释说着。
“文聘真的反了?还是诸葛都督另外的连环计?”看着周瑜的真诚表情,让蒋干一时也糊涂了。
敌不动,我不动。蒋干决定顺着说下去,看看周瑜真实的目的。
“的确,自从浔阳败了后,刘辩心性大变,脾气也差了很多,文聘作为降将有压力也很正常。若文聘真的能反,临阵倒戈,那真的是极为甚好。”
周瑜走到卧帐外,支走外面兵卒,折返回来后,小心取出此前锦盒,交到蒋干手里,“这是汉军文聘的密信,你来帮我决断下,该不该相信?”
蒋干佯装初次看阅,拿着锦盒先研究了下,再淡定打开翻看信件。完事后,冷静地折好信件放回锦盒,故作沉思状,“盖有私印,所说内容也基本属实,公瑾,你打算怎么打?”
“三日时间太短了,我军准备时间也不够,我准备和他另行约定,十五日后在此处约战,到时候里应外合歼灭汉军。”周瑜在沙盘点指出他心目中的战场位置。
蒋干上前观瞧,赞叹道“真是不错的决战之地,若我们提前埋伏,再加上文聘的里应外合,定能旗开得胜!”
周瑜突然紧握蒋干的手,认真说道“此事重大,必不能走漏风声,子翼,我知道你是打着劝降的名义来我这里的,你还没暴露,我需要你作为我们的奸细,反潜回江夏,联系文聘传递消息,其他人我信不过。”
蒋干沉默地望着周瑜,此刻两人内心都十分紧张。
蒋干想得是“周瑜真的信任了我?那文聘是真的叛乱?我该不该答应借故回去举报?看样子周瑜真的很想打这一战”。
周瑜则想的是,“快答应呀,子翼,带着情报,回去举报文聘,立功力荐铁索连舟!”
见蒋干不表态,周瑜着急地询问道“子翼是有何顾虑?”
蒋干拿定主意,先返回江夏汇报此事,提要求说道“造反是杀头的买卖,我回去贸然找文聘,他怎么会信?你应该把信件给我,再给我一个你的贴身信物,这样我才能去找文聘呀。”
蒋干松口答应,周瑜心里乐开了花,佯装恍然大悟,拍着脑门说道,“子翼,思虑全面,应该应该。”
思虑一番下,周瑜建议道“要不在文聘的密信中盖上我的私印,这样既能表明这信是我给你的,你也方便携带。”
蒋干觉得很好,点了点头,“这样最好!”
一切谈定,周瑜又不好意思地看着蒋干,“子翼毕竟来了我这里有些日子了,若是这么无事的回去,怕也难解释,引起那个刘辩怀疑。”
“你是什么意思?”
“为了让大汉皇帝不起疑,子翼最好受点皮肉之苦回去,这样才能表现出我们谈崩了不是。”还等蒋干反应,周瑜叫唤来两名兵卒,不由分说,押着蒋干出了帅帐,当众在营寨内打板子,极尽羞辱,许多江东的将领都在一旁幸灾乐祸观看。
二十板子结束,蒋干和他的书童被直接轰出营寨,随行包袱也一并丢了出来。丢东西的兵卒憋着笑在蒋干耳旁说道“传都督话,蒋先生要的东西,就在包袱内,让你滚回江东。”
蒋干没想到周瑜翻脸就不认人,但是为了大局,好歹拿到了最重要情报,不然他真的要冲进营寨去质问周瑜。
蒋干由书童搀扶着,一瘸一拐,回到了江夏。为了避人耳目,特意在城外等到夜间进城,回城第一件事就是拜见诸葛亮,将在周瑜营寨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诸葛亮知道周瑜有战意十分满意,想战就有办法引诱出来。但是对于文聘密信的事情,诸葛亮还是觉得事关重大,连夜去向刘辩汇报。
军议殿内,刘辩拿着信件端详,随后问道诸葛亮和鲁肃,“你们二人觉得此事如何?”
“微臣在荆州久居,虽与文聘将军没有私交,但是在荆州时期,文将军口碑很好,受下属爱戴,微臣觉得文将军不是随意叛降之人。”诸葛亮先表态。
“但是,此信中有他的私印....”鲁肃有担担忧的说道。
“私印被盗被仿造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荆州高级将领私印被仿造也不是第一次了。”刘辩想到当年蒯良逃亡事件,就是江东间隙,盗取仿制了韩玄手下的印章。同样的招数,周瑜再用一遍完全可能。
“大战在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陛下你的意思?”诸葛亮再次请示刘辩。
“朕说了,攻伐江东之事,全由你做主!”刘辩无所谓的打着哈欠。
诸葛亮撩衣跪地,“那恕微臣斗胆,文聘将军值得信赖,水战更是需要他!”
刘辩起身边走边说道“你都有主意了,下次就别打扰朕。对了,我们信任文聘将军,但是这封信可要好好利用呀!”
诸葛亮心领神会,答复道“陛下放心,微臣心中早有应对计策!”刘辩满意地点头离开。
刘辩会这么信任文聘,纯因为熟知历史。历史上文聘不是什么二五仔,而且在归降曹操后,所作所为对得起忠臣良将的称呼。刘辩自诩招降到文聘算是礼贤下士,他完全没叛逃的理由。
对于过长江打江东全权委托诸葛亮,不是刘辩真想偷懒,实在是他已无历史可以借鉴,那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诸葛亮、鲁肃作为赤壁站的策划者之一,两对一,想必应该是有胜算。
喜欢再统东汉请大家收藏:()再统东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