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 第506章 连续两天收获不佳 泼一盆冷水。 给所有人降降温,不至于头脑发热。 不要怀疑。 追求更高价值的鱼获,谁都有。 他又不是时常盯着,也需要换班去休息,万一执掌渔船的船长遇到大鱼群,看着不是什么高价鱼群,就不下网怎么办? 尽管这种可能性并不高,通过探鱼设备也无法确认海里是什么鱼群。 可千万不要忘记了,渔船上还有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呢,只要放入海里,再靠近鱼群,就有录像传回来,到时候是什么鱼群不就一清二楚了么? 低价的鱼群,哪怕是达到大型的规模,也不选择下网,而是挑一些高价的鱼群来下网。 这就很耽误事了。 所以说,卫宏表面看上去是在给所有人泼冷水,实际上更多的还是针对船长们。 “特别是你,卫顺…” 卫宏直接点名,别人可能不会头脑发热,可自家的堂弟绝对会:“鱼获总价值是要追求,但不能过度追求,总重量上去,都很值钱,不要定鱼获总价值的目标。” “嘿嘿…” 卫顺被点名也不尴尬,哪怕堂哥很严肃,他也嬉皮笑脸:“现在都捕到超过3.65亿元总价值的鱼获了,又是在印度洋海域里,这里可有不少高价鱼类,要是能够捕到,总价值10亿元也不是不可能。” “一次远航捕到价值超过10亿元的鱼获,这成就感满满的。”卫顺丝毫不掩饰他的目的。 就是定下此次远航印度洋出场鱼获总价值超过10亿元。 他有理由相信,很多船员恐怕都有这个想法,特别是现在,捕到超过7000吨的鱼获,总价值超过3.65亿元。 要是将目标定为2万吨,还差1.3万吨鱼获,这1.3万吨鱼获,要是有不少的高价鱼类,剩下6.35亿元,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超10亿元总价值的目标,并不难以实现。 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印度洋有不少高价鱼类,要是遇到,也捕到手,一网价值有可能就是两三亿元,6.35亿元也就两三网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不去追求呢? 当然了,他也很清楚,虽是追求金钱,可有时候也不能太过于追求金钱,只是忍不住去定这个目标。 “随缘。” 卫宏有些无奈,他环视一周,看看船员们的表情就知道,自家堂弟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得到很多人的赞成,他要是再多说些什么,就有些打击到大家伙的热情了,导致他的思想工作有些难做,摇了摇头干脆结束这次讲话:“吃饭,然后换班吧。” 还是要看船长,除了他之外,也就三个人。 卫胜与卫顺,再有一个卫海。 他相信卫胜没有问题,卫海的话也问题不大,最担心的就是卫顺。 也不是没有办法。 无非就是让自家二叔盯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压制力,绝对杠杠的,跟自家二叔说几句,保证不会出问题。 事实上,都不需要他去交代。 卫二叔直接朝侄子点了个头,一切都在不言中,充分表明,他会盯着自己的儿子卫顺,保证不会出问题。 聚餐。 再小小休息一下,之后是全体换班。 船队继续朝着印度洋深处进发。 大海广阔,渔业发达不假,也需要看运气,总不能是数百艘,乃到数千艘的渔船一字排开,拉网式的寻找鱼群吧? 那么大的印度洋,别说是数千艘了,就算是来个数万艘,一字排开拉网式的寻找鱼群,都无法完全覆盖整个印度洋海域呢。 更何况。 他们只有卫18和卫20两艘主力渔船而已,探鱼设备的覆盖范围很有限,并不能时时刻刻发现值得他们下网的鱼群。 这不! 一整晚,都没有下一网,在早上的时候换班,将船队的捕鱼任务交给白班的人员,船员们闲了一整晚。 又是换班时间。 白班倒是下网了,只是下的是单拖网,两艘主力渔船各自下网,捕到是一些,但两网也只捕到两百多吨的鱼获,还是价格不那么高的鱼类。 两百多吨的鱼获总价值也才452万的样子,让船队总捕获的鱼获总重量到达7300吨左右,总价值来到将近3.7亿元。 有可能是之前将所有的运气都用光。 又是一个夜班,还是没有下网,鱼获规模不值钱下网的原因。 这种运气一直保持到又一个白班,前一天白班好歹也下网了,捕到两百多吨鱼获,价值452万元呢,这一个白班却是一网都没有下,收获为零。 两天下来。 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所有人的情绪,船队里有一抹别样的情绪在漫延。 卫宏倒是有心想要调整一下,可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去说些什么,因为做再多的思想工作,好像也无法逆转,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遇到一个大型鱼群,之后下网,来一网大收获,比做再多的思想工作,说再多的话都管用。 作为船队的主心骨,有时候心态还真得稳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特别是这个时候,要是作为主心骨都乱了,影响将会更大。 再次换班。 操控着卫18继续航行,航向还是没有改变,依旧朝着印度海深处而去。 印度洋的夜晚,与其他海域相同,都是一片的寂静,这种寂静有时候很令人恐惧,要说长期在海上跑的人,心理层面上很容易出现问题,何尝没有因为海上的夜晚呢? 就因为那种死寂,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寂,还伴随着很多奇奇怪怪的声音,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之下,岂会不出现问题呢? 时间很快来到夜里十点四十分。 开启渔船自动航行模式,更多的精力放在探鱼设备上。 下一刻! “呼叫卫20…” 卫宏直接呼叫,手上也没有歇着,第一时间切换成手动驾驶,不切换也不行,因为不切换的话,根本无法调整航向,他接下来就是要调整航向,不是多大的角色:“左舵45度的样子,在我船左侧前方发现鱼群。” “我船会左舵60度调整,并且降低航速,你船保持现在的航速,但要注意一下安全,现在是夜间呢。” 卫宏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稳,也用平淡的口吻下达指令,可那一抹的喜意,换成谁都能够听得出来。 他也有理由喜悦,因为从目前探鱼设备的反馈来看,这个鱼群不会小。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07章 有望捕到9000吨一网? “卫20收到…” 卫顺第一时间回复,马上调整航线,鱼群被卫18探测到,又是在卫18所处海域的左侧,他这边的探鱼设备探测不到,自家堂哥也不可能逗自己玩,没有什么好怀疑,根据指示调整航向,保持现有的航速就行了。 倒是卫宏,调整好航向后,马上降速,原因渔船是斜着游过来,如果不降速很容易开过头,速度放慢一点,看着鱼群被探测到的更多,还可以等着卫20过来。 是的! 他已经有想法,该下什么网,两艘主力渔船又该怎么下网,瞬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没有真正的确定下来。 主要原因还是看这个鱼群配不配合。 鱼群的游动速度并不慢,反而是慢悠悠的,更方便他们接下来下网。 没有着急开启渔船广播让甲板上做好准备。 将航速归零,等着卫20过来汇合。 计划有变,还是因为这个鱼群的原因,再有就是接下来怎么下网已经想好,才停船又让卫20过来汇合。 两艘主力渔船一直保持着一定的间距,并不远。 一边航速归零,一边是保持着最高航速过来,不需要多久就会汇合到一处。 “有没有探测到鱼群?” 卫宏通过电台询问,也是两艘船还有一定的距离,不然他直接用对讲机更方便:“过来汇合,也让甲板做好准备,这一次下围网,两艘船都各自下围网,但怎么下讲究一点。” “已经探测到了。” 卫顺第一时间回复,也没骗人,随着卫20切过来,确实探测到了鱼群,见鱼群游动的速度不快,也就是覆盖范围有限,还没有探测到整个鱼群的情况,但对于堂哥准备下围网,他一点意见都没有,换成是他也会下围网,因为鱼群的情况太合适下围网,至于说堂哥所说的下围网要有讲究,他有些摸不着脑。 也不重要,再靠近一些,先与卫18汇合再说,那个时候想来可以探测到鱼群更多的情况。 现在摸不着脑,指不定接下来就能够领会堂哥的深意了。 开启渔船广播先让甲板上做好准备。 卫顺再回复卫18:“已经通知甲板,正在做准备,是下什么规格的围网。” “大网孔,30公里长度。” 卫宏很想给自己的脑门来上一下,全都是因为他刚才没有说清楚,下意识给忽略,这才补充说明:“这个鱼群有望捕到绝大多数,游动速度不快,悠着点,不用着急,特别是靠近之后,要注意航速。” “好的!” 卫顺怎么敢大意呢?现在是夜航,虽说两艘渔船的船灯都很亮,很有穿透性,用的是强光灯,可夜间的视野不清也是事实,要是只靠近还好一点,两艘船会合的,可就要特别注意了。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 卫宏已经不理会堂弟,开启渔船广播喊话:“下围网,大网孔30公里长度围网,先做好准备。” “注意,小船不要先吊起,等候指令再吊小船,卫20马上过来汇合,这一次两艘渔船不合力下网,而是各自下网操作,但两艘船也是合作下网,只不过合作的是下两张围网而已,避免小船先吊起磕到碰伤。”卫宏再次强调安全问题,特别注意细节。 “明白。” 卫安第一时间回应,也只回了一句,马上安排甲板上的工作。 不用着急。 都让卫20过来汇合,已经表明一切,恐怕发现的鱼群游动速度并不快,那么他们甲板上的准备工作便不需要匆匆忙忙。 这反倒是好事,因为是在夜间,夜捕的危险系数更高,一个匆忙更容易出现问题。 放慢一点速度,安全系数更佳。 甲板上准备下围网,卫20也很接近,航速早就归零,让渔船顺着洋流惯性过来。 “甲板已经准备就绪。”卫安说明一下情况。 “好的。” 卫宏回复,拿起另一部对讲机,不再使用电台沟通:“鱼群的情况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卫顺早就等着堂哥发号施令了,心里头也早有猜,换成是他,针对这个鱼群他都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下两张围网,起始点在一起。” 卫宏分层次来说,先说锚点,再说下网的其他事项:“两张围网下一个爱心形,下网的速度慢一点,等到鱼群入内,再围过去,然后从上端直插下来,还是有一个汇合,但汇合的时候可以一前一后,减少危险,渔船会惊扰到鱼群,反倒能够发挥将鱼群赶向左右两边,已经包围住,往两边窜都逃不掉。” “航速要注意,也要时刻观察着鱼群的情况和方位,很有讲究,时机快一点和晚一点,倒不至于会捕少太多,可要是过早惊扰到鱼群,肯定会被逃掉许多。” “这个鱼群速度慢,又是集结在一起,条件太好了,尽可能捕多一些上来,要是操作得当的,捕到这个鱼群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也不是不可能。” “超级大型的鱼群,要是能够捕到百分之八十五,绝对会超过9000吨,一网捕到的重量都超过之前的所有收获了。” 卫宏从发现鱼群开始,喜意难掩,也正是因为如此。 鱼群游动慢,整个鱼群还是扎堆式,虽然范围不小,可下两张围网配合,也可以看作是下一张网,长度达到60公里,围住的范围太大太大,确实可以围中这个鱼群的绝大多数。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占比,真有一些难度,最完美的状态。 在实际下网操作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会有失误,被逃掉一些鱼再正常不过。 故而,捕到这个鱼群的多少,还要看接下来的下网操作,还有就是鱼群还是保持现在这个游动方向,以及不加速,那么便有很高的机率。 只是,他嘴上是这么说,实则心里不抱一点的奢望,能够捕到这个鱼群的百分之六十就已经很好了。 一万多吨的超级大鱼群,捕到其中的百分之六十,搞不好都可以突破7000吨,最少也是六千多吨,数量不少了。 唯一有些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实时渔讯给出的分析结果吧。 已经进入实时渔讯的覆盖范围,放大画面,截取一段进行分析,是什么鱼一清二楚。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08章 亿元了 【鱼类:眼镜鱼!】 【评价:肉质鲜嫩,口味一般…非保护鱼类!】 眼镜鱼 卫宏通过实时渔讯,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鱼群。 学名眼镜鱼。 各地的叫法不同,他们叫斧头鱼,也有人叫刀鲳鱼,或是肉鲳鱼。 已经不是第一次捕到。 价格令他有一些失望,因为真的不高,只能算是低价偏高,以现在的行情,每斤走量大批发的话大概也就是12元左右,绝对卖不到13元每斤,因为零售价也差不多是十三四块钱的样子,想要卖到十五块钱的零售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沿海地区的价格就是如此。 如果是内陆城市,那么价格有可能会高出许多,比如说一些内陆城市,每斤的零售价都卖到超过20元。 还是地区价格差异化的问题,而有这么大的差异也不是没有原因,主要是内陆城市的人,吃海鱼的话,一般都喜欢吃鱼骨比较少的,鱼骨比较多,肉较少的鱼,不怎么喜欢吃。 反之,沿海城市地区的人,有一些鱼骨比较多的鱼,依旧很畅销,就因为有很多人喜欢吃,导致价格较高。 可拿到内陆城市里去,可能这些人卖三五块钱都没有人要。 大鱼与鱼骨较少。 这两大特点,内陆城市比较喜欢,从而价格有可能比沿海城市地区要高出许多,可也不是绝对,还是要看是什么鱼。 不管是怎么样,船队已经消沉了两天,严重打击到船员们的积极性。 还是要下网捕一捕,有一次下网大收获,可以重振船员们的积极性。 哪怕没有这方面的因素,也会选择下网,就因为这个鱼群太大,而且鱼群慢悠悠,没有太大的变动,下网可以尽可能捕到这个鱼群较多的鱼,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鱼群规模符合要求,那便下网,至于说价格偏低,捕上来也值钱不是吗? 卫18与卫20各自下围网,下的两张网互相配合,可以看作是一张网,走位是一个爱心形。 不是第一次下网,一切轻车熟路。 中途也异常顺利,也就是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晚上十一点出头下网,然后就是收网,再到上鱼。 上完鱼,时间都已经是清晨。 有因为两艘渔船各自下围网的原因,可更多的还是各自下围网的同时,也是互相配合,这中间就花费更多的时间,之后收网的话,也需要特别小心,终究是夜捕嘛,又多出来不少时间。 可以说所有的步骤都花费比平时更多的时间,这才等到清晨才忙完。 “没有分拣,无法有一个大概的数字。” 卫二叔累得不轻,可这会儿精神奕奕,就因为这一次是大丰收,至少在重量上比任何一次要多得多:“只能大概估计一下,不会低于6300吨,这是保守估计的结果,有人都预估7000吨呢,只能说捕到的斧头鱼太多太多了,多到有些看花眼了。” “确实很多,毕竟是一个超级大型的鱼群嘛。” 卫宏也乐呵呵的,上鱼的时候,在围网收缩到一定范围之时,每一个吊笼放进去再拉上来,满笼子都是鱼,可想而知有多少,这还只是一个小项,真正的大项是吸鱼器,那根大管子探入海里,不断将鱼吸上来,在鱼舱里的入口,鱼多海水少,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估计看一眼就会顶不住:“中途还是失误的,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失误,鱼群决定的,不然会捕到更多。” “刚开始跟卫顺说,要是捕到这个鱼群的百分之八十五,可以达到9000吨,可不是开玩笑的,因为这个鱼群太大了,真有可能捕到9000吨的量。”卫宏也不知道具体多少,只能是靠预估,预估的数字跟自家二叔相近,也就是在6300吨到6500吨之间。 “夜间!” 卫二叔点出关键点,下网的时候他也全程看着,是什么情况很清楚:“一前一后切过来的时候,中间有很大的空挡,鱼群受到惊扰跑掉很多再正常不过,就算是两艘船并行切回来,都无法避免鱼群出逃呢,不可能两张围网紧贴在一起。” “假如有一张50公里长度的围网,根本就不需要用两张围网,一张围网就足够,再碰到这样的鱼群,那么一网能够捕到的数量,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搞不好一网捕到1万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是有时候海里的鱼群不可能那么听话,扎堆式聚集在一起,整个鱼群的形状还不可能是成为一个圆形,更多的是鱼群是直线形,或是横向一字形,那种形状的鱼群,就算是长度再长的围网,捕到的数量也有限。” 卫二叔很清醒,围网的长度有很大的关系,可鱼群在海里的形状也有很大的关系。 “50公里长度的围网可以订两张。” 卫宏在这件事情上,之前测试过后便已经决定,现在只不过是二叔提起,他再重申一遍,无需重复提起,回到刚才的话题上:“这一网估计有个6400吨以上,感觉有可能接近6500吨,就是斧头鱼的价格不怎么样,不然就更值钱了。” “要是有个6500吨的话,均价在12元左右,这现多也值很多钱。” 卫二叔的内心也有膨胀过,可年龄比较摆在那里,有时候控制得很好:“这么计算的话,也值1.56亿元以上,重要的还是,之前已经捕到7000多吨,这一网上来已经将鱼获的总量提升到1.35万吨了,再有个6500吨,就达到2万吨的目标了。” “至于说价值嘛,要是按照这么计算的话,现在船队上的鱼获,已经有5.25亿元了。”卫二叔对于这个数字相当的满意,论价值,这么多次出海,就数这一次最多,已经打破了过往的记录。 5.25亿元呐。 多少人十辈子都赚不到这个钱呢? 而他们只是一次出海,而且出海到现在好像连十天都不到吧? 给算个十天,也相当于每天赚5000万元以上的毛利润。 如此赚钱速度,可以打败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企业了。 而到了船员身上,有分红的船只目前只有33名。 等同于他们已经可以拿到超过47万元的分红。 需要特别注意,他们现在还在印度洋深处,船队还可以装鱼呢,可以捕多一些鱼回去,可以想象出来,此行捕获将会越多,船员的分红在这个基础上还会增加许多呢。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09章 总价值10亿元鱼获? “这一网捕到很多不假,可价值嘛…” 卫顺之前没有插口,父亲与堂哥的谈话他不太敢插口,也是后面才凑过来,听了好大一会终于是有些忍不住:“虽然船队还可以装更多的鱼获,可满打满算不可能超过8000吨,最多就是7500吨的样子,还要看接下来捕到的是什么鱼呢。” “就算是还能装8000吨的鱼获,想要价值超过4.5亿元,可能性不高。”卫顺有些失望。 “还惦记着捕到总价值10亿元的鱼获呢?” 卫宏有些好笑,不得不承认这个堂弟有时候真有些执着,倔起来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那种,真要说起来他也希望可以一次出海捕到价值10亿元的鱼获回去,那将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非常有意义,可他不过度追求:“要是碰到一些高价鱼,数量再多一点,也不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的。” “千万不要忘记了,印度洋渔业很丰富,周遭各国在渔业方面还是小打小闹呢,还停留在咱们国内十几年前阶段,导致印度洋的渔业很发达,也就是之前咱们船队运气不好,才连续两天没有发现,这一次不就发现了吗?这么大一个鱼群,还有之前的捕获,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而且,印度洋还有很多高价鱼类,比如就蓝鳍金枪鱼,要是能够碰到,并且鱼群规模还不小的情况下,一网下去价值好几亿元呢。” “都不需要8000吨了,只要捕到3000吨的蓝鳍金枪鱼,总价值超过10亿元问题不大。” “即便是没有遇到蓝鳍金枪鱼,别的高价鱼也好呀,4.5亿元的价值,也不是不可能。” 卫宏也是故意逗一逗自家堂弟,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头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逗一逗就算了,摆了摆手说道:“看缘份吧,接下来往印度洋深处再往外一点,然后船队开始掉头,走返程方向了。” “只要运气不倒霉,争取在印度洋海域捕到2万吨鱼获,要是实在不行,到时候切过去太平洋海域,一边返航,一边寻找鱼群,尽可能在印度洋捕够2万吨吧,然后原路返航最好,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从印度洋进入到太平洋海域,距离更远,增加了成本。”卫宏也算是粗略安排接下来的计划。 “先换班吧。” 卫二叔点了点头,赞同侄子的想法,就算不赞同他也不会反对,因为需要保持船队只有一个声音:“咱们出海到现在也没有几天的时间,现在也捕到超过1.3万吨的鱼获,接下来还有大把时间捕鱼,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这一次满载而归是必然的事情,怎么安排都好,反正有时间。” 这才是大实话。 制定的出海周期是不要超过1个月,最好是压缩在20天的时间。 而他们现在出海满打满算连十天都不到,哪怕是压缩在20天的时间,去掉96小时回港的时间,也有最少一周时间可以让他们捕鱼。 不低于一周时间捕鱼。 哪怕是运气差一点,要捕到6000多吨的鱼获,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有时候,碰到一个超级大鱼群,一网就可以捕到了。 这一网的斧头鱼,也就是眼镜鱼,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故而。 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哪怕是接下来六七天时间没有碰到鱼群,很倒霉,可在距离返航日期接近,突然来个超级大型鱼群,一网上来,不就捕够2万吨鱼获了么? 可以说,现在的心态非常放松。 想来所有的船员都是如此,一点压力都没有,也非常有信心这一次出海可以带回去2万吨的鱼获。 在这个基础上,才是追求其他的,比如说捕到总价值10亿元的鱼获。 或者进一步的追求,比如说追求船员在这一次出海中分红超过100万元? 没错,就是每一位船员单次出海分红超过100万元。 百分之三的鱼获总价值为船员分红,而参与分红的船员是33名,每人拿100万元的分红,那么渔船这一次出海的收获就必须达到11亿元,只有鱼获总价值达到11亿元,33名参与分红的船员才可以拿到单次出海100万元。 并不是不能追求一下。 恐怕有一些心大的船员已经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是没有说出口而已,全都藏在心里,只是在心里暗想一下而已。 换班。 该用餐的用餐,该洗漱的洗漱,然后就是抓紧时间去睡觉。 已经是白天,船队交给白班的人员。 卫宏也是如此,吃过饭再洗漱一番,钻进独立休息舱里,沉沉的睡去。 出海不定。 是接下来的真实写照,仿佛运气被用光了一样,回归到前两天的状态,甚至比前两天还要倒霉。 连续三天,都没有找到像样的鱼群,虽是有下网,可下的都是单拖网,卫18和卫20各自下单拖网,捕到的数量可想而知,都不大,三天下来也只捕到600吨左右的鱼获,而且还都是价格不高的鱼,600吨左右的鱼获,价值也才堪堪1300万元左右,相当于均价在每斤11元的样子。 再一次聚餐。 “接下来船队不再往印度洋深处走了。” 卫宏借着聚餐的时间,宣布一下:“船队掉头,还是朝着原来的航线回去,一边返航一边寻找鱼群,距离还很遥远,返航的途中不信碰不到鱼群。” “也算是在为返航回港做准备了,实在不行就改变一下航线,进入太平洋海域里去,从太平洋海域返航回港,反正咱们的时间还很充足。” “就算是再被耽误,这一次出海再到回港的时间,最多也就是20天出头,绝对不会超过23天,是低于1个月时间的。” “要是途中运气好,碰到大鱼群,搞不好下两网的样子,船队就满载而归了,还有可能爆舱呢。” “换班,按照我说的来。” 卫宏决定不再拖下去,实在是船队现在已经在印度洋深处,距离越拉越远,考虑到出海周期,他必须这么做,甚至于从昨天开始就应该如此,他多跑十几个小时,拉远了四百多公里呢。 不过影响不大。 现在船队掉头,也完全没有问题。 再次换班,船队交给白班的人员。 卫宏还是跟平常一样选择去休息,只是刚刚睡下不久,就被人叫醒。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0章 发现黄鳍金枪鱼群 “小宏,小宏…” 卫文德亲自来叫,如果是一般事情的话,让一个船员来叫就好,毕竟是船老大,甲板上一大堆事情要他安排,结果亲自跑来敲响独立休息舱的门,可见没那么简单:“小宏…你最好起来一下。” 连续叫了三遍,喊话的同时,也敲门。 造成的声音可不小。 渔船在海上,想要睡那么踏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早已经习惯了渔船的生活,想要进入深眠状态还是很困难。 有点风吹草动,马上就会被惊醒。 卫宏也是如此。 在卫文德叫第一声的时间,他就已经悠悠转醒,只是没有那么清醒,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听错,亦或是在睡梦之中,或者还有可能出现幻听呢。 可叫了第二声,他就已经确定。 第一时间爬了起来,到第三声的时候已经完全清醒。 打开舱门。 “有一个大发现。” 卫文德也很直接,现在时间紧迫,减少说些废话:“卫海拿不定主意,让我过来叫你起来。” “怎么了?” 卫宏下意识一问,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船队发现了鱼群,还是比较特殊的那种,要么就是出现与捕鱼无关的事情,他更倾向于前者:“发现鱼群了?比较特殊?” “对。”卫文德郑重其事的点头。 “不是有胜叔吗?”卫宏更加古怪。 排班,非常有讲究,两是搭档组合。 他值夜班,卫20那边安排的是自家堂弟卫顺。 而白班的话,卫18这边是安排了卫海,比较年轻,没有太大的经验,可与其搭档的卫20船长是卫胜,这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这么安排也已经十分明显,就是白班的时候,主导权交给卫20,由卫胜这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来指挥船队,卫海这位卫18的值班船长要听从卫胜的指挥。 这么安排很合理,一般的事情都没有问题,比较大一点的事情也可以拿主意,不至于将他睡到半途给叫醒,更不需要用到他。 “卫胜也拿不定主意。”卫文德还是尽量用简短的言语。 “走!” 卫宏已经起来了,无论如何都要去看一下,只不过他早在打开舱门的那一瞬间,便激活了实时渔讯的虚拟屏幕,他倒是想要看看海里是什么情况。 结果看到的一幕让他吓一跳的同时,也非常惊讶,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要将他叫醒。 连卫胜都拿不定主意。 可想而知情况有些特殊。 也确实特殊。 就因为发现一个规模很大的鱼群,要是一般的鱼群,现在值班的船长直接下网即可,可这个鱼群比较特殊。 正是金枪鱼。 实时渔讯已经给出了分析结果。 【鱼类:黄鳍金枪鱼!】 【评价:营养含量丰富的高价鱼类,可生吃的深海鱼类…非保护鱼类!】 黄鳍金枪鱼 不是价格最高的蓝鳍金枪鱼,可也是金枪鱼的一种,而只要是金枪鱼,哪怕价格不是最高,也是高价鱼类。 之前他们捕到大目金枪鱼,出口到小岛国,最终均价卖到每斤65元左右。 黄鳍金枪鱼可比大目金枪鱼要贵上一些。 主要还是看品质,要是品质不错的话,哪怕是走国内的市场,价格在每斤50元到100元之间。 大小价格不同,个头比较大的肯定是超过每斤100元的,捕上来除去一些幼年期的黄鳍金枪鱼,再除掉一些特大号的,才是这个价格区间,要是将特大号的黄鳍金枪鱼一起算上,价格绝对可以卖到均价70元以上,而要是能够出口到小岛国那边去,均价绝对不会低于85元,只多不少。 他知道遇上黄鳍金枪鱼群。 船员们也知道,因为这个黄鳍金枪鱼群就在海面,时不时还跃出海面,用望远镜就可以清晰的看到。 这还是其次,重要的还是这个黄鳍金枪鱼像是在玩耍,一直都在一带海域里打转。 这才是卫胜拿不定主意,让人将他叫醒的原因,因为卫胜自己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遇到这种高价的鱼群,下网的条件特别良好,谁不想尽最大的努力捕到多一些呢。 而在下网方面。 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失手过任何一次,每一次下网都是大丰收,也最大限度捕到鱼群中占据大部份。 碰到黄鳍金枪鱼,还是在海面上,又在一带海域里玩耍,天赐良机的大好时机,将人叫起来主导指挥才更有把握一些。 “黄鳍金枪鱼群,上浮在海面上,不是在游动,而是在玩耍。” 卫文德简单扼要的说明一下情况,尽管等卫宏看过之后也清楚,可他先说一下基本情况,能够节省一些下网时间:“满足下围网的条件,还特别好,不过鱼群的其他情况我并不清楚。” “先准备围网。” 卫宏现在也没有掌握鱼群更详细的情况,实时渔讯覆盖的范围有限,只覆盖到一部份,想要了解鱼群更多的情况还需要借且探鱼设备才行,不过已经可以先让甲板忙活起来准备下网:“最长的围网,不管这个鱼群的情况如何,就算只是一个小型鱼群,也下长度最长的围网,这样能捕多一些。” “好的!” 卫文德等的就是这一下,需要得到卫宏的指示,也希望先得到指令,甲板才可以准备起来:“我马上让甲板做好准备。” “好,我上去驾驶舱,看看鱼群的情况。” 卫宏点了点头,说话间两人已经出了船舱,他没有犹豫,连停留下来看一下情况都没有,直接登上船岛上驾驶舱里去。 来到驾驶舱,也没有理会卫海,倒是摆了摆手示意一下,意思就是他先看看情况再说。 只扫一眼,便对这个鱼群有更深的了解,让他不由皱起眉头。 之所以会皱起眉头,并不是没有原因。 不再关注探鱼设备的反馈主屏,而是挪了个位置,看雷达图,他需要确认现在卫20所在的方位。 本来发现黄鳍金枪鱼群,应该是第一时间准备下网,无需去关注卫20所处的海域方位。 可这个鱼群在海里的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有一点就让他不得不先看一下卫20所处的位置了。 不是别的,正是因为现在卫18的探鱼设备竟然无法完全覆盖整个鱼群的范围,在边缘地带还是探测到鱼。 这一发现,让他在脑海里产生更多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能否实现,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鱼群的情况才行。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1章 下网方案 需要知道。 卫18的探鱼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可也是中等偏上,其覆盖的范围也不小。 结果是覆盖不到整个黄鳍金枪鱼群。 这就很恐怖了。 可并不恐怖,因为这个黄鳍金枪鱼群在海里是直线形状,连绵悠长形式,才导致探鱼设备没有完全探测到,也就是没有完全覆盖到。 这个时候,需要确认一下卫20所处的海域位置。 “这个鱼群很长…” 卫海这个时候才开腔,将卫宏叫醒,何尝不是因为这个呢,他早就与卫胜沟通过,两人都拿不定主意,才一致决定将卫宏叫醒,让卫宏来拿主意,但基本情况他可以介绍一番:“卫20也没有完全探测到这个鱼群,是因为位置的原因,也因为鱼群太长了,一时半会,我们拿不定主意。” “想要探测出整个鱼群的情况,可又生怕鱼群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就错过这个鱼群了。”卫海最后又补充道。 “好的!” 卫宏点了点头,他现在了解到相应的情况,大脑高速运转,必须要想出对策才行,嘴上也没有停着:“将整个鱼群探测出来是必然的,下围网也是可以肯定的,又怕鱼群有变动,突然来一个高速游离,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我已经让文德叔在下面做准备了,围网应该很快就可以准备好。” “卫18先下围网,从这里下,然后绕到鱼群的前头去,下一个横向的V字形。” “卫20那边改变一下转向,扩大探测范围,尽可能将这个鱼群给探测出来,然后同样下反向的横着的V字形围网,这样两边会出现巨大的空隙,但没有办法,鱼群太长了,再长的围网也没有办法将整个鱼群围住,哪怕是两张50公里的围网,长度达到100公里,估计都围不住。” “也只能是这样,反倒是卫20后面下网,还有驱赶鱼群的效果,将鱼往咱们这边先下的围网里赶,能够尽可能的捕到多一些。” 卫宏瞬间就想出来下网方案,因地制宜,虽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可也是目前的最优方案了。 “万一这个鱼群特别长的话…” 卫海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但已经提出来,也表明他之前就有一个充分的预估,也必然跟卫胜那边沟通过,两人恐怕都是同样的预估,这才是最难办的地方:“我跟胜叔商量过,是否切割这个鱼群,下围网从切割鱼群的部份,先围住,然后继续下围网呢?” “不再是两艘渔船各自下一张的围网,而是有选择性的继续下围网,反正渔船上的有备用的围网,可以先下一张切割鱼群,先包围住,然后不先收紧围网,围住了再说,之后渔船继续下围网,收网等到切割完鱼群,再来一一收网。” “这么做有利有弊,其中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便是锚点的问题,小船作为锚点,围好后不能将小船收起来,毕竟还没有收网,小船依旧得作为锚头,扯住围网的两头。” “锚点的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呼叫卫19过来,卫19也可以作为锚点。” “乃至于程远号和仁达号,都可以作为锚点,只是扯一头的网头而已,问题不大。” 卫海说到这里停顿片刻,之后才徐徐说下去:“另一个问题就是对鱼群进行切割,绝对会惊扰到鱼群,搞不好惊扰严重,鱼群就四散而去了。” 这一点最致命。 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唯有这点不受他们控制。 但也只是他的建议,具体的还是要看卫宏怎么解决。 方案是好,可有利有弊,有利的很明显,同样,弊端也十分突出。 “同步进行。” 卫宏知道任何一个方案面对这种情况都无法完美,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下网计划,还是按照刚开始来的来执行,只不过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咱们先下网,卫20继续探测鱼群的情况,等咱们这一张围网下到一半的时候,估计能探测出来整个鱼群的情况,为卫20摸清楚整个鱼群的情况多争取一些时间,现在鱼群的情况虽然不是静止,可跟静止没有什么区别,下网的时候慢一点,航速降速,减少嗓音,尽可能不惊扰到鱼群。” “等到卫20摸清楚之时,咱们可以改变下网计划,是下横向V字形,还是直接从鱼群中间切过去,都有时间调整。”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将鱼群给摸清楚,不摸清楚有点没底,好不容易碰到黄鳍金枪鱼群,自然是尽最大的努力多捕一些。” 卫宏也没有办法,情况不明,还真不能真正敲定整个方案。 不过可以中途调整,比较灵活,倒是很不错。 “我来呼叫卫20…” “呼叫吧。” 卫宏没有反驳,渔船还是由卫海来掌舵,不过主导权他已经拦了过来,最少下网的主导权他紧抓在手里,不是不相信卫海和卫胜,而是他自己更有把握些:“同时,也呼叫一下卫19他们,让他们靠近一些,但也不要接近鱼群的位置,先过来,给他们报经纬度,先到达,再看看后续是否需要他们。” “做好一切准备,就算最后不需要用到他们,也没关系,反正最后都是需要接驳转移鱼获的,早晚都是要过来,先过来也不影响。”卫宏多解释一声。 “好的!”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 卫宏知道不需要着急,可也不能拖下去,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下网方案,便快速执行下去:“等候指令下网,另外…从船舱内再吊起来一张备用的围网备着,有可能下完一张围网后,卫18不先下网,而是再下多一张的围网,具体还没有确定,但可以先做好准备。” “甲板收到。” 卫文德马上回复,虽然有些奇怪,可他不怀疑,卫宏说做什么就做什么,船长的决定好像也无需向他们解释。 各方都在做着准备工作。 卫海呼叫完卫20,又呼叫了卫19和程远号,以及传达号,呼叫完给出最新指示,方才告一段落。 “先过去这个位置。” 卫宏很早就拿起一支激活笔,照着探鱼设备的主屏,定一个点,剩下的就不需要他管,因为他知道卫海会将渔船开过去。 而无疑,他指向的这个点,就是下围网的锚点。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2章 龟速下网 从一开始。 卫宏的手里就拿着激光笔,有激光笔,再结合讲解,会更清晰一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让卫海更全面了解他的计划,等同于图解说,操探渔船自然就不会发现错误。 船队都行动起来。 不仅仅是他们一艘的卫18。 卫20和卫19,以及借来的程远号和仁达号,全都行动起来。 此时此刻,整个船队的船只都是一体,无论是否需要他们,一声令下,根据指示全都到达预定的位置上。 各有各的工作,如同卫20,继续扩大探测范围,全面摸清楚这个鱼群的情况。 卫19则是归位,极有可能等下需要他们作为锚点来下围网。 程远号和仁达号也是如此,根据指示先过来,如果有需要也会命令他们换一个位置,然后变成围网一头的锚点。 没有一个固定的计划,都是根据接下来卫20全部摸清楚鱼群的情况后再确定,现在也就是卫18这边先下围网,而且这张围网还不会完全放入海里,而是下到一半,等着卫20那边的探测结果,要是下到一半卫20还没有探测完整个鱼群,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信船,暂时停止下围网等待着。 “到达预定的位置。”卫海说了一声,这是在请示。 “让甲板开始下网吧。”卫宏还是占据主导位置,不过命令由卫海来下,他更多的还是掌管全局,一些旁枝末节由卫海来。 “好的。” 卫海得到指示,并没有着急,而是快速调整渔船的转身,也是在调整渔船的位置,有一个比较大的角度调整,等到调整就绪后,才开始通过渔船广播朝甲板喊话:“各单位注意,现在…放下小船,开始下围网。” “甲板收到!” 卫文德第一时间回复,早早就让他们甲板做好准备,现在早就准备就绪,随着一声令下,马上下放小船,也就那么十几秒钟的时间,小船入海,他也在护栏上看了一下小船的情况,确定与渔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马上给驾驶舱汇报:“小船已入海,可以加速。” “好的!” 卫海没有用渔船广播,用对讲机与卫文德一对一的沟通,接收到甲板的情况,慢慢的加油门,开始加速。 已经开始下围网。 接下来就需要特别注意了,时刻关注着探鱼设备的情况,根据鱼群的情况来调整渔船的方位,从而达到准确下围网。 围网必须与鱼群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接近。 太远的话,有些浪费围网的长度,虽说有30公里的长度,可外围鱼群距离较远,最后包围过来范围过小,也就没有围中太多的鱼了。 反之,如果靠太近的话,就会惊扰到鱼群,导致鱼群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其影响会更大,万一鱼群受到惊扰,引起连锁反应,直接乱窜跑掉怎么办? 这种低级的错误绝对不会犯。 不说有探鱼设备的反馈显示。 边上还有一个卫宏呢,鱼群在实时渔讯的覆盖范围之中,实时渔讯还可以测量距离,还是相对比较精准的那种,又怎么可能会犯低级的错误呢? 要是卫海没有将卫18开好,他也会第一时间纠正,都不需要说其他的,激光笔一照射,卫海就知道该调整舵盘几度了。 “这个位置应该没有问题了。” 卫海已经控制着渔船开出鱼群前头不短的距离,他个人感觉是安全距离,毕竟是要将围网下成横向V字形,到达最高点的时候就要左舵0度大转变,硬生生的将渔船的航向给转过来:“现在不会惊扰到鱼群!” “再让渔船滑行个三百米吧。” 卫宏也感觉没有问题,可还是选择保守一点,在大转向之前,卫海早就将航速归零,中途下网也没有惊扰到鱼群,卫20那边也还在模清楚鱼群的情况,目前还没有来报,他们不需要着急,话音落下也不久,卫18的滑行速度一点都不慢,三百米也就那么片刻:“就在这里吧。” “好的,左舵0度!” 卫海点了点头,第一时间调整,这一次大转弯没有通知甲板,因为不需要,渔船的航速很快,玩这种大飘移也不会太激烈,不至于像之前那样,有一个巨大的甩力,甲板上的船只最多也就是小幅度摇晃一下,哪怕没有抓紧扶稳也问题不大。 硬生生的大转向后。 再慢慢加速。 继续下围网。 “13公里…”卫文德盯着围网的情况,根据标志来确认将围网放入海里多长。 “好的!” 卫海回复过后,变得有些焦急:“难道这个鱼群很长?” “大概率是这样。” 卫宏轻轻一笑,鱼群在海里呈现的长度越长,代表着这个鱼群越大,这是好事,没有主动去呼叫卫20询问,是因为不需要,一旦模清楚鱼群的情况,卫20绝对会主动呼叫汇报,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已经说明一切:“降速吧,航速归零也没有关系,就这么慢慢下网,围网的锚点并不远,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不到,围网放到27公里都没有问题。” “剩余3公里再直线切过去,也可以与锚点汇合,不着急。”卫宏补充道。 “好的。”卫海也清楚这些,再次减少供油降速。 航速归零。 除非是开启反推,不然一时半会还不会停船。 刚刚降速的时候,还会保持一定的航速呢,会慢慢的降下来,不会太慢。 “15公里…” 卫文德的汇报已经说明一切,只过不久,就又下了2公里长度的围网,代表着这段时间渔船又滑行了2公里的距离:“现在已经是16公里了。” “文德叔,到达23公里之后再报。” 卫海倒不是烦躁时不时汇报长度,这是属于甲板上的工作,只是现在驾驶舱上不需要不断汇报长度:“23公里之后,每1公里上报一次。” “好。” 卫文德没有多余的废话,船长主导,甲板全力配合辅助,怎么指示怎么来。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半停止表态下网。 所下的围网速度慢了许多。 “吱吱吱…” 干扰声响起,不是对讲机系统,而是来自于电台。 不出意外的话,绝对是卫20呼叫。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3章 船队联动配合 “卫20呼叫,卫20呼叫…” “卫18收到!” “已经探测到整个鱼群的情况。” 通话的声音不是卫胜,而是卫顺,想来也是卫顺已经起床,上了驾驶舱一起帮忙,多一个人帮忙可以减少船长的工作量:“鱼群很奇特,是一个横向感叹号形状。” “感叹号的点,规模还不小,就这个‘点’的鱼,都达到大型鱼群的规模,数量很多。” 卫顺说到这里顿了顿,充满喜气,可也顾不上高兴,眼下应该是将探测到的情况全部说明:“目前鱼群还算是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动,就卫20探测到的鱼群数量,初步预估已经达到大型中等的规模。” “……”卫海闻言,不由沉默了,因为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边卫18下网,是鱼群的一头。 而这一头的很大截,是卫20的探鱼设备没有探测到。 卫20探测到的鱼群规模已经达到大型中等的规模,那么再算上他们这边的鱼群规模,这个黄鳍金枪鱼的规模将达到超级大型规模。 十分恐怖。 一个超级大型规模的黄鳍金枪鱼群,要是全部捕上来,将会是多少? 根本就无法给出预估,也不是没有原因,就因为金枪鱼有些一条高达数百斤之巨,目前全球最大个体黄鳍金枪鱼,也就是最重的一条,记录是500斤,不排除有更大一条的黄鳍金枪鱼。 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评定鱼群规模,从来不是按照鱼的重量,而是鱼群的条数。 一条一条的,数量很恐怖。 要是有不少大个头的黄鳍金枪鱼,也全部捕到手,那么最终捕到的黄鳍金枪鱼总重量,将会超乎想象,无法预估的总重量。 “计划改变!” 卫宏抢过电台话简,推翻了之前下双横向V字形围网计划,做出大调整:“卫20只负责下网围中那个‘点’的鱼群,其他的交给我们来,但也不完全交给我们,还是要看你们下网的进度,要是到时候下完网,我们这边的进度不快,那么卫20也要再下一张围网,这方面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切割鱼群,卫18会从鱼群切过去,尽可能捕到更多的鱼,先下网暂时不收,收网后面再来。” “前提是下网的过程中,不惊扰到鱼群,鱼群没有变动之下,满足条件才多下,要是受到惊扰,鱼群四散而去,想下网也没得下,所以…渔船需要小心一点。” 卫宏也知道自己的表述有些混乱,可核心意思应该能听懂,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通过言语来表达,也无法表达清楚,要是有图表配合解说,倒是能够让人百分之百理解,只是条件有限,他也只能这样:“下围在包围过去的那一瞬间,可以反向调整一下渔船的转向,往鱼群外围开远一些,然后大转弯过来加速,等到接近的时候,直接关闭发动机组,利用惯性让渔船滑行过去。” “这样一来,渔船的发动机组并没有任何的噪音,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惊扰到鱼群,搞不好不会惊扰到鱼群半分,这样一来,或者下网的速度会慢一点,可能争取到下第二张围网,乃至第三张围网的机会。” “卫18这边也会这么做,切过鱼群之时,在加速后关闭发动机组,用惯性滑行从鱼群中间过去,尽可能降低惊扰到鱼群的可能性。” 卫宏也将这边的计划说一下,是在说给卫20听,同样也是在说给卫海听。 将计划说出来。 卫海知道怎么操作,等下便不需要他再下任何指令了。 “卫20明白!” “我会让程远号往你们那边一些,到时候要是能下第二张围网,那么可以用程远号作为锚点,根据的你们跟程远程取得联系。” “收到。” “通话结束。” 卫宏掐断通话,更改电台频道,可换了个频道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呼叫,而是挥手示意一下,是给卫海下达最新命令,让其开船,根据他刚才所说的计划来,等到卫海快速调整航向,本应该是直行后再左舵,现在变成了右舵大角度调整,往鱼群更外围的方向而去,见到自己的命令得到领会,他也不再犹豫,开始呼叫:“呼叫卫19,呼叫卫19…” “卫19收到!”卫令早在等候着,听到呼叫第一时间回应。 “你船往前直航6公里,绝对不能超过8公里!” 卫宏用上测量尺,在雷达图测量一下,又测量了一下探鱼设备反馈的海图,给出一个精准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也知道在海上航行这种情况令人为难,无法百分之百做到,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可以抛锚完全停船,注意抛锚的时间节点,计算好的话,大差不多。” “海深,预计1200米,在1200米到1300米之间,根据这个参数来计算。”卫宏报上海深参数,这样卫19抛锚停船会精准一些。 “好的。”卫令回复一句,表明他已经接收到指令。 船队是什么情况他并不清楚,但卫18在下网他一清二楚,之前的命令也表明了一切,需要卫19来辅助下网。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结果,需要卫19来作为锚点。 不出意外的话,到时候卫19停船的位置就是围网的锚点,也是围网一头的起始位置。 而不能往前航速超过8公里,也很好理解。 不出意外的话,距离他们所处位置往前再过个10公里左右,必定是鱼群。 2公里左右,是安全范围,大功率发动机组在海里穿透力很强,要是靠太近,绝对会惊扰到鱼群。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的要求就很严格了,因为这么大吨位的船只,又是在海上,想要百分之百把控可不容易,一个低级的失误,会致使船只滑行出去好几公里的距离,也有可能停船的位置更远,到时候麻烦会更大。 幸好。 可以利用抛锚来解决最后的停船位置。 不过抛锚的时机就很重要了,时机没有把握好,同样也会致使最终停船位置偏差许多。 有压力。 可这个时候就算有再大的压力,也得硬着头皮顶上去,尽可能做到最好。 原因很简单。 船队5艘船,全部动用,这是大阵仗,也是船队全体联动。 需要这样,无不表明这一次遇到的鱼群很特殊,也绝对不是一般的鱼群。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4章 卫大头:100万分红稳了 船队的5艘船全部动用。 如非鱼群很大,鱼群又比较特殊,以卫18和卫20两艘主力渔船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用到他们。 因为两艘主动渔船的能力已经十分强大,完全可以处主下网,他们只负责等到起网上鱼再靠过去接驳转移鱼获即可。 可这一次完完全全不同。 不仅仅是鱼群比较大那么简单,还有鱼群比较特殊,最少鱼群在海里呈现的形状特殊。 而且还有一点可以肯定,便是这一次遇到的鱼群绝对不简单。 肯定是高价鱼。 要不是高价鱼,不需要这么小心翼翼,又出动这么大的阵仗,大海的鱼多了去,不是高价鱼,捕少一点就少一点,反正两艘主力渔船的能力捕到再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本不需要做到这个程度。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根据指示到达预定的位置就好。 其实。 知道遇到高价鱼,只是不知道是哪种高价鱼,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毕竟这个黄鳍金枪鱼群是在海面,时不时在追逐中会跃出海面,就算距离有些远,通过望远镜也可以捕捉到,保持一定的耐心,总是可以通过望远镜看清楚。 “是黄鳍金枪鱼。” 卫大头作为船老大换完班,并没有去休息,船队这么大的阵仗让他嗅到不同的味道,在甲板上通过望远镜观察了许久,总算是确定,第一时间就来到驾驶舱说一声:“遇到了这个黄鳍金枪鱼群的规模应该不会小,形状也应该比较特殊,不然不需要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我刚才在甲板已经看到程远号和仁达号开出去,应该是得到什么指令。” “这是一次大围捕,而且下的不是两张围网那么简单,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卫18经对会下最少两张围网,卫20一张,后面极有可能卫18还有可能下多一张围网,总共下三张围网,卫20的话极有可能下两张围网,一共下5张围网,只多不少。” “这样一来,卫19可能就需要帮忙收网了。” 卫大头是船老大之一,也会进行轮班,不同于别的船老大,他轮班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在卫19这边休息。 别的船老大都常驻在自身负责的渔船上。 他属于活动式的船老大,那里需要去那里,可他也有负责的船只,便是卫19,导致他虽然参与轮班,可有时候也跟没有轮班没啥分别,因为有时候需要卫19过去接驳转移鱼获的时候,他也要负责指挥这边的船员归类好鱼获,有属于他的工作。 平时要是不需要卫19过去接驳转移鱼获,他偶尔跑到渔船上去帮忙指挥下网或是收网上鱼,然后累的时候有接驳就过来卫19这边,没有接驳的话,也很简单,让卫19派出小船将他接回来即可。 “好事呀。” 卫令闻言大喜,他也有自己的判断:“按照这个节奏,这一次下网过后,恐怕能考虑返航的事情了。” “确实可以。” 卫大头也笑出声来,他对卫宏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出海这么多次从来都没有失误过,鱼群被发现,再到现在出动这么大的阵仗,那么这一次下网绝对可以捕到很多,让鱼群跑掉的可能性不高,他更多的是期待未来:“搞不好这一次全部起网后,能拿到的分红会达到100万元。” “黄鳍金枪鱼的价格,可比大目金枪鱼要贵上不少呢,要是捕到的数量多的话,那么再加上之前已经捕到的鱼获,已经5个多亿元的总价值,只要再捕到超过3300吨的黄鳍金枪鱼,我们能够拿到的分红就会超过100万元,单次出海拿100万元的分红呐。”卫大头别提有多么得意,炫耀的成份十足。 “……”卫令很想打人,是真有这个冲动。 并不是没有原因,就因为他虽然是现在卫19的船长,可因为比较晚上船,现在还处于实习期,是没有船队分红的。 有鱼获分红的船员,都是老船员,只有33名而已,他们属于新船员,需要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期后,没有被踢下船队,还继续在船队工作的,才可以参与船队的分红。 只要捕到超过3300吨黄鳍金枪鱼,以黄鳍金枪鱼的价格,价值绝对会超过5.5亿元,加之之前捕到的鱼获总价值,此次出海船队的总收获绝对超过10亿元,那么船员分红,确实可以拿到将近100万元每人。 是的。 船队只要捕到鱼获总价值11亿元,每人就能拿到100万元的分红。 之前船队的捕获,已经超过1.4万吨,鱼获预估总价值将近5.4亿元,再来个5.5亿元,达到10.9亿元。 还差100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千万不要忘记了,一切都是他们的预估,他们预估的时候,都会相对保守一些,从预估保守数字之中再挤出来1000万元,真不是问题。 故而。 看似预估是10.9亿元,可实际上可以当作是11亿元。 这也是卫大头十分笃定可以拿到每人100万元分红的原因所在。 捕到3300吨黄鳍金枪鱼,其中大个头的多上那么一点点,卖出去可会多出来许多钱,再走出口小岛国的渠道,最终实际卖出与预估价值,往往会高出来不少。 上一次卖大目金枪鱼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嘿嘿…你们就熬着吧。” 卫大头得瑟的很,也是气死人不偿命,故意而为之:“不过跟着卫宏的船队,以后有的是机会,只能说你们上船队晚了点,现在远航印度洋,开启了远航之旅,不出意外的话,以小宏的心思,接下来肯定也会再次远航,下一次的远航,恐怕就是远航太平洋海域,极有可能跑到太平洋的另一边去。” “还怕捕不到更多的鱼么?船队的总收获不会低的,到那个时候,你们恐怕也已经过了实习期,可以参与分红了,真不怕赚不到钱,紧跟着船队的脚步才是关键。” “不过下一次远航,估计还有一段时间,这一次远航只是尝试,程远号和仁达号是借来的就已经说明一切。” “下一次要远航,估计整个船队都是小宏自己的船了。” “这一次返航回去,绝对会再订购新船。” 卫大头别看平时大大咧咧,智商可一点都不低,很多事情都看得极为通透。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5章 船员年分红超300万 “敢情之前村里的一些传言不是假的?” 卫令或多或少受到不少的冲击,关于船队的传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一个明智的人都清楚很多传言被过度夸张化,上了船队之后,也没有老船员说关于船队过往收获的事情,所有船员嘴巴都很严,至少对他们新船员有一种天然的防备,他们新船员也清楚,因为他们还是实习期,不算船队真正的一员,才对他们有所保留,结果没想到船队过往的战绩这么吓人:“之前卖的大目金枪鱼很多钱?” “具体多少我也是很清楚,尽管有统计,账目也有发出来。” 卫大志倒没有因为他的失言感到什么,在他看来,卫令留在船队里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非卫令自己不想留下来以外,在这种情况下,向其透露一些事情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我没有认真去看,因为不需要,小宏很重视账目上的事情,但那一次的大目金枪鱼,1900多吨的样子,卖了绝对不会低于2.4亿元。” “均价大概是在65元左右。” “黄鳍金枪鱼的价格更贵,算个均价85元还是保守的,均价多少取决于捕到的黄鳍金枪鱼个头比较大的有多少,要是多一些的大个头黄鳍金枪鱼,搞不好总体的均价可以高上四五块钱每斤,数量再多上那么一点点,此行的收获就真的圆满,也完美了。” 卫大志一脸期待,谁不期待呢。 个人分红拿到单次出海的100万元,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还只是其次。 重要的还是未来,这一次有这样的收获,那么未来呢? 不可能次次有这样的分红不假,可一年到头来上那么两三次,可想而知,作为船员跟着船队,一年下来在鱼获分红上,将会拿到多少? 之前有讨论过,什么一年从船队拿100万,150万分红。 现在想想都感觉可笑。 实在是太过于保守了。 按照现在这个节奏,今年船员能从船队里拿到的分红,已经远远超过200万元,距离300万元都不远了。 而今年,到现在为止,也只过去9个月多,到了返航,还不到10个月的时间,算上这一次返航后休息时间长一点,留给船队的还有2个月的时间。 只要接下来收获不太低,那么今年从船队里拿到300万元的鱼获分红,基本上已经没有问题了。 单就分红便超过300万元呐。 还有工资呢? 那点工资现在大家伙都看不上眼了,可也不少,普通船员的年薪可以拿到12万元,船老大和船长可以拿到24万元年薪。 年底红包呢? 卫宏可不是小气之人,或者应该说卫二叔不小气,年底都会给他们包个大红包,逢年过节,也会有红包和一些东西送。 然后就是船队每一次返航回港,有一些比较好的鱼,船员们可以挑一些拿回家去,仅限于拿回去自己吃,可不限你拿什么。 就像是这次,等下捕到黄鳍金枪鱼,船员们每人带一条回家去,都不会被阻止,你爱怎么拿就怎么拿,只要不是拿回去卖掉,自家人吃,或是解鱼成数块,拿一些送亲朋好友都行,唯独不能拿去卖,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 而要是拿回去偷偷的卖,一旦被发现,绝对会遭到集体的鄙视,之后几个船长恐怕就会决定你这个人的去留了,因为从这个小举动里,足以判断出来你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不合适留在船队里,船队也不允许有这种人的存在。 贪这点小便宜,难不成船队亏待你了? 卫宏这么大方的情况下,你还贪这点小便宜,有时候看似是小便宜,实际上背后涉及到的金钱还不少呢,便上升到你占船队的大便宜,这种人留在船队里干嘛? 别的且不说,拿黄鳍金枪鱼为例。 一条三四十斤,在均价不低的情况下,一条鱼价值两三千元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你拿一天六七十斤的回去,那价值可就是五六千元了。 上百斤的话,一条价值上万元。 试问一下,还是一个小数目吗? 船队的隐形福利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加上工资,还有最大的鱼获分红,以及逢年过节的红包,林林总总算起来,非一般的吓人。 “哎…” 卫令长叹了一口气,要说没有失落是假的,可他也很无奈:“本来吧,年前的时候就有想法了,可又舍不得在深南市的那一摊子,结果就错过了。” “自己搞点小生意,总想着能够慢慢的做强做大,可以理解的。” 卫大头倒是很理解,也是因为清楚卫令的情况,之前就在深南市自己做点小生意,从自己当老板变成打工人,换成谁都有点难以接受:“这一次舍弃了,恐怕也是老叔的身体原因吧?” “谁说不是呢?两个弟弟比我有起色,我是家里的老大。” 卫令提起自己的家庭,还是挺骄傲:“让他们舍弃肯定是不行的,我又是家里的老大,必须是我,自己的父亲也不能没人照顾,三兄弟都在外头也放心不下,那点生意也没有多少起色,这么多年来一直半生不死的,干脆舍弃了,没成想回来反倒是一片新天地。” “树挪死,人挪活!” 卫大志大大咧咧的性子,可看不出来能讲出这番话,可偏偏这话就由他嘴里说出来,足见其人大智若愚:“现在不就挺好的么?反正我是不愁那么多,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出海的时候出海,家里也在鱼市里拿店面门市有生意做,一年下来比在外面打拼可强多了。” 何上是强多了呢。 要是今年拿鱼获分红可以超过300万元,将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那些高级金领,是公认的高收入集体,可也不是所有的高级金领都可以拿到一个天文数字的年薪。 别的且不说,就说那些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吧。 其年薪才多少? 单就年薪来说,一年拿到500万,恐怕就已经是职业经理人的顶峰了,次一点的百万年薪已经很多,更多还是50万年薪左右。 当然了,现在一般的职业经理人,多多少少有隐形福利,再有就是一些干股分红,这才是真正的大头。 但他们的鱼获分红,已经不弱于人,妥妥的高收入群体。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6章 繁琐下网作业 卫19上! 一位船长,一个船老大,两人倒是聊得热火朝天。 一片的轻松。 卫18上,可没有那么轻松,尽管也不紧张。 计划制定下来,依照计划下网即可,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需要特别小心,需要把控围网的长度,特别是本来应该是包围过去,结果改变原计划,往鱼群外围出去,再大转弯重新回来。 “开启备用发动机组来加速吧,这样航速会快一点。” 卫宏很清楚必须这么做,整个下网计划就是他制定,在制定这个下网计划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到方方面面:“如果航速不够,突然又关闭发动机组不再给渔船提供动力,那么滑行过去,有可能到鱼群中段就停下,到时候再去启动发动机组,对鱼群的惊扰只会更大。” “好的!” 卫海驾驭卫18已经不是一回两回,各种各样的操作都有过,很清楚如果不加高到某个程度,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需要加速到距离鱼群1公里左右才能关闭发动机组,不然航速再高,也无法确保无动力之下穿过鱼群区域。” 他这么说,自然有依据:“今天的风向,渔船大转弯过来后,刚好是侧风,会有一定的影响。” “按你说的做,距离1公里,还挺远的,会惊扰到鱼群,但影响有限。” 卫宏也是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之前确实没有去注意风向问题,算是给忽略过去的重要细节,有卫海查缺补漏,便没有问题:“加速吧,围网的长度不多,不过也没有关系,穿过鱼群区域后,再启动加速,拖过去与锚点汇合就好。” “好。” 卫海见航向已经调整过来,当下不再犹豫,开启备用发动机组,之后就是直接将油门推满,开始加速。 “轰轰轰!” 没有意外,浓烟滚滚,发挥极限航速,备用发动机组都用上,还不是那种循序渐进加速,是原地将油门推至最高峰。 突然之间加注了大量的油料,发动机有大量的油料燃烧,自然会冒浓烟了。 轰鸣声少不了。 航速提升,正在一点点的上升。 最终到达29节之时。 “咻!” 卫海收油,紧接着按下发动机组关机按钮,连一点保留都没有。 也是因为在下网,不是在收网,要是在收网的时候,绝对不敢按下发动机组关机按键,还需要保持发动机组开启状态,且需要给一定的油料,不然无法给渔船上的一些机械提供电力。 现在完全不需要,才可以直接关闭发动机组。 保持静音,距离鱼群还有1公里的距离,让渔船顺着惯性滑行从鱼群穿过。 屏住呼吸。 这一刻。 是最让人紧张的时候,这么大吨位的渔船,从鱼群上方通过,要说不会惊扰到鱼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惊扰是必然的,只是保持静音穿过,与有大量嗓音穿过完全是两码事。 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探鱼设备,看的就是最近的鱼群的动向。 卫宏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也很紧张,自然是希望不会惊扰到鱼群,可也知道不现实,只能是尽可能不惊扰到太大。 没有意外。 渔船穿过时,鱼群受到一定的惊扰,小股黄鳍金枪鱼乱窜。 紧接着恢复往常。 通过探鱼设备或许看不清楚。 可卫宏通过实时渔讯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问题。” 卫宏咧嘴一笑,很有成就感,因为这个计划是由他制定,如此计划成功,完成的比想象中的要出色,他有理由高兴:“等着航速快要归零的时候再开启,甲板上的围网长度应该还有一点。” “好。” 卫海在心里面暗暗大松一口气,点了点头回应一声,拿起对讲机询问:“文德叔,围网的长度还有多少?” “目前还有6公里左右。” 卫文德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精准的数字,不过很快就可以给出精准长度:“6公里了,5公里多…” “好的。” 卫海得到围网的剩余长度,,马上看雷达图,确定小船的位置,现在要与小船汇合,形成对鱼群的包围之势:“距离有点偏差,但不多,航向的话没有问题,接近的时候再做一个小调整就好。” “相差不多,发力拖一点就好。”卫宏自然也关注这个,因为相当重要,要是偏差距离较大,也是一个麻烦。 “……”卫海不再多言,还是屏住呼吸,等着渔船穿过鱼群上方,再远离,然后看着仪表盘,时刻注意渔船的航速。 发动机组不再提供动力。 航速快速往下掉。 刚开始还有二十多节。 马上只剩下十几节。 之后更是掉到个位数。 8节! 6节! 3节! 1节… “轰轰轰!” 没有等着归零,在1节航速之时,发动机组重新开启,再次给渔船提供动力,只是没有爆力加速,而是一点点的往上加,让渔船有一个冲缓时间,这个冲缓时间刚好可以把围网放完,等到围网放完后,就是顶峰航速,那个时候强行拖着围网往前走一段,刚好与锚点汇合。 精准操控不现实。 可有调整的余地,一切都不是问题。 “甲板注意,甲板注意…” 卫宏通过渔船广播喊话,虽然还没有到达锚点,可下一步的工作已经可以正式开启:“第二张围网准备,第一张围网拖过去后,将缆绳交给小船即可,无需理会,第二张围网将一头交给卫19。下一网会以卫19作为锚点,全部人员不得靠近护栏,注意安全。” “甲板收到。” 卫文德代表所有船员回复,第二张围网的准备工作早前就已经做了一部分。 最少,备用的围网已经从船舱里吊起来,也是生怕占用甲板的空间,方才没有完全吊出来,现在甲板的空间比较大,先将围网吊起来放置在甲板上并没有问题,也不影响到目前的下网作业。 第一张围网可还不算下完。 人手有余,做其他的工作互不影响,便先做好。 为接下来节省时间,连续下网,都不先收网,时间紧迫,能省一点是一点。 面对的可是黄鳍金枪鱼群,多争取一些时间,肯定能捕到更多,尽管不是绝对,可理论上是如此,谁会拖拖拉拉的呢? 确实没有人拖拉。 第一张围网放完,卫18再度加速,朝小船外头开去,开出一定的距离再一个180度大转弯,对准角色停船惯性滑行。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517章 做出一系列安排 金枪鱼比较特殊。 价格很高,不过给渔船也带来极大的工作量,处理步骤很多,在数量多的情况下,又是一共下5张围网,收网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更别说后面的处理步骤了,花费的时间更多。 此次远航印度洋,收获已经足够大,真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之前卫顺还在抱怨着这一次出海能够捕到总价值超过10亿元的鱼获最好。 结果卫宏当时开玩笑式的回复说要是可以捕到蓝鳍金枪鱼,那么超过10亿元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蓝鳍金枪鱼没有捕到,却是捕到了黄鳍金枪。 目前已经下了3张围网,围中的黄鳍金枪鱼数量极多,除掉一些幼年期的黄鳍金枪鱼,保留下来的黄鳍金枪鱼,估计已经将这一次出海的总收获推高至10亿元。 还差2张围网。 也是船队下的最后2张围网了。 还是需要小心一些,反正鱼群也没有太大的变动,尽可能下好一点,将能够捕到更多的黄鳍金枪鱼。 没有什么好说的。 继续下围网。 还是原来的方式,以及原来的节奏,无嗓音穿越鱼群,再无嗓音穿回来,完成围网的包围之势。 “已经是下午两点四十三分了。” 卫海不得不提醒一句,卫18下了三张围网,花费很多时间,转眼间就过了中午,下午时分都走过去了大半:“现在渔船上还没有用餐呢,估计徐师傅已经得到通知,让其晚些再做饭。” “通知徐师傅做饭,做简单一点的,不过炖肉不能少。” 卫宏也是没有去注意时间,就算是有注意恐怕也不会下令厨师去做饭用餐,处于下网时刻,中间不带任何歇息,根本没有时间吃饭,现在也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是收网,收的还不止一张围网,倒是能够抽出时间来用餐:“询问一下卫19那边的情况,我下去甲板看看大家的状态,要是状态可以的话就稍晚一会。” “不过最多再过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你安排人去船舱休息区里,将夜班的人员都叫醒,他们已经休息了好几个小时,现在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等到正常换班了。” “夜班的船员优先用餐,然后替下现在的船员去吃饭,再给一些时间休息,然后继续干活。” “有船员过去卫19那边休息的,就让船员送过来这边,仁达号那边起锚远离一下,再抛锚停船,将人员转移过来这边吧。” 卫宏做出一系列的安排,人多力量大,必须动员整个船队的船员才行,这样可以加速,如若不然花费的时间会更长:“另外,通知一下各船,在起网上鱼后,给黄鳍金枪鱼放血之时,必须下惊鱼器,这点必须记住了,印度洋的鲨鱼太多了,有血腥味鲨鱼就会闻着味过来。” “不过惊鱼器不用着急下,要将5张网全部收紧网下方口之后才会开始上鱼,那个时候才会给鱼放血,要是没有收紧网下方的网口,惊鱼器一开,会惊到围网中的黄鳍金枪鱼,它们要是往海里深处钻就麻烦大了,好不容易将它们给围中,这个时候还被跑掉实属不应该。” 卫宏赶紧补充,刚才说的不全面,有很大的漏洞,要是有一个环节出错,那损失可就大了。 “好!” 卫海点了点头,他可不敢小看这些细节,其中一个细节没有安排好,真会出现不可原谅的错误,身为船队的一员,也已经做到这个程度,绝对不希望有任何一条黄鳍金枪鱼跑掉,不过想要一条都跑不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跃出海面,跳出围网之外,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黄鳍金枪鱼具备这样的能力。 有些卫宏安排好的,他一一转述,有些卫宏没有安排到的,他夯实一下,有种查缺补漏的意思,都是一些更加稀碎的小细节。 反正卫18现在已经停船,已经与仁达号交接完,甲板上估计都在准备收网了,他这个船员不需要针对渔船进行任何操作。 通讯也十分便利,有些可以通过对讲机,有些则需要用电台才行。 另一边! 卫宏已经下到甲板上。 “小宏…” “安叔,既然起来了,那便忙活起来吧。” 卫宏看卫安这位船老大应该起来不短,看其精神状态就知道,刚起床的人有一股子床气,而后者并没有,但多多少少还有一点,应该只起床了一会,这位经验更加丰厚的船老大坐镇,他放心许多:“5张围网,全都先收紧网下方口子,不完全收起上鱼,收紧后再考虑上鱼的事情。” “毕竟一上鱼,就要给鱼放血,这是一个大工程,围中的数量又多,一网给鱼放血需要很长时间,时间一久,鱼有可能往深海处钻,就白费功夫了。” “卫19那边应该在收一张网了,卫18除了收这一张围网以外,收紧后过去另一边收。” “仁达号毕竟不一样,得先让其远离。” 卫安确实起来有好大一会,什么情况他也了解清楚,看到卫宏从驾驶舱下来,放下手头上的工作,也是为了商量接下来的事情:“不过这边收紧下方网口后,也需要让仁达号过来扯住才行,就算不怕围网沉入海底,可里头毕竟有很多黄鳍金枪鱼,要是鱼往围网的一个方向撞,是完全可以将整张围网带走的。” 金枪鱼的力量有多大? 钓鱼佬最清楚,一个不小规模的鱼群,往同一个方向撞,凭由你整张围网有多重,还真能够将围网带着跑,而且还能跑出很长的距离呢。 至于说围网没有扯紧会沉入海底,一点都不担心,就因为围网的上方,全都是泡沫浮标,是沉不进去的。 “等收完,加长一根缆绳,由卫18扯过去仁达号那边就好。” 卫宏这个问题之前倒是没有想过,有所缺失,但也不要紧,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现在仁达号抛着锚着,一个大转向移动到另一侧去就好,可以起锚,也可以不起锚,都没关系,这点小事暂时不管,不是多大的事。” “收网也不是什么难事,花费多点时间而已,最麻烦的还是给黄鳍金枪鱼放备,这一次捕到的数量太多,咱们的人手多是不假,可也有不少新船员,价值的钱,已经捕到手,可不能在这个环节上出问题。”卫宏若有所指的说道。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