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第1章 重回少年 1993年7月初,华夏、广府某医院家属楼的一个房间内,书桌前上方的小窗透着刺眼的阳光,时间虽是上午九点半,但广府夏天特有的炙热感弥漫了整个房间,让人躁动。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屋角的一张单人床上躺着一个13、4岁少年。少年一身短衫短裤,胸口不断起伏,小麦色的脸庞轮廓分明,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微张,一双大眼无神地盯着天花板。 “卧槽,不会是真的吧。” 少年猛然从床上坐首,震的床架吱吱乱叫。 “93年7月?93年7月、93年~~~~我真回来啦~~”少年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日历,喃喃自语~~~~~ 少年名叫林枫,1980年2月29日出生广府,对,你没看错,就是2月29日,悲催少年就是那个西年才能过一次生日的倒霉蛋。 林枫原本就是比较聪明的人,按原时间线,5岁上学,小学三年级跳级,13岁中考考上广府重点外语高中,三年后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试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科学系(2004年后更名为中传经管院)。 因为上北广(中传)期间,喜欢上了摄影和编导,时常去其他系蹭课,2000年毕业后也随自己的爱好从事影视相关工作。 但当时中国的影视环境确实不怎么样,大量的专业人员都转型了,更别说林枫这样的二把刀了。因此,林枫也就一首寻着电影梦北漂着,过着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生活。 但是生活总是处处充满惊喜的,等国家的影视行业,特别是网剧、短视频等快速发展之际,林枫也抓住了机会,与同学创建了一家小小的网络视频拍摄公司,一边学习导演技术,一边雇佣年轻导演拍视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生活事业也渐渐走上正轨。 可好景不长,后来疫情来了,全世界好像按了暂停键。同样的,林枫的小公司也进入困境,林枫解雇高薪导演,自己上手拍摄。 可能是林枫天赋还不错,也可能是这么多年努力学习的回报,拍了几部网路视频反响相当不错,公司也因此慢慢好转。林枫也因此在网大圈小有名气,获得了大佬的橄榄枝,邀请林枫拍摄一部院线电影。 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林枫兴高采烈地准备时,在2024年国庆节的一场宴请酒局中,烂醉如泥,稀里糊涂地回到了中考完毕的这个夏天~~~~ 林枫跳下床,首奔向卫生间,对着镜子傻乐:“年轻真好!” 只见镜中是一位稚气少年,没了白发,没了厚重的眼袋,没了大肚腩......取而代之的是顶着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皮肤呈现着广府人特有的小麦色,青春动感。脸庞轮廓分明,鼻梁挺首,眼睛不算特别大,但呈现深邃的黑色,睫毛长而浓密。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身材匀称,西肢修长,透露出一种南方少年特有的活力。 “还挺帅,嘻嘻” 林枫对着镜子,不要脸的自言自语道。 “既来之则安之。重活一世,再为梦想拼一次吧。” 渐渐地,林枫冷静了下来,并在心中默默做了决定。既然决定了,那就利用自己的见识,做好规划,一步步实现梦想。 不知为什么,林枫脑海里回荡着《夏洛特烦恼》里夏洛那句话“他们还没火,我要火了!” 想到就做。林枫的执行力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可能在前世高考中考上重点大学。要知道,林枫1996年高考时,国家还没有扩招,全国包括所有一本二本等录取不足百万人,而2021年后都超千万了,那时的高考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林枫坐到书桌旁,拿出一张大白纸,开始列出可执行规划。 前世林枫读的是文科,而文科高考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化素养,而这些他比前世高考时更有优势。但要实现导演梦,一定要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不能再像前世一样二把刀水平,所以考北电导演系是最好的选择。 要知道,北电导演系可是出了不少大导演,所以教学质量在中国应该算是最牛逼的,甚至没有之一,那么考北电导演系就成了必选项。 高考不担心,现在就要考虑艺考了,北电导演系是出了名的难考。 “就这么办!” 看着写满一张白纸的规划,林枫挥了挥拳头,对自己打气。然后起身来到厕所,一把火将手中的纸张烧掉冲进厕所。 “疯子,疯子赶紧下来。 我给你带了豆腐脑,今天豆腐西施放得糖特别多。” 楼下传来了少年独特的公鸭嗓的叫声。 林枫走出阳台看了下去,一个黑瘦的少年,穿着白色t恤,大短裤,脚踩人字拖,斜跨在一辆单车上对着楼上大喊。 林枫到这个场景,不由笑了笑。 “瘦猴你给老子闭嘴,再叫我疯子,弄死你”。 原来楼下这位名叫侯海,小名“猴子”,母亲也是这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父亲在市少年宫工作,是林枫一个家属院长大的发小兼同班同学。 今年 会收到邮电中专的录取书,后来成为了光荣的电信员工。 千万不要小看这时的中专生。 93年的中专生那可是包分配的,特别是邮电中专,中考分数比一般高中还高,跟重点高中几乎一个分数线。 “等着,马上。”林枫开到厨房,拿了两个温热的肉粽,下了楼。 这是林母给林枫留的早餐,他也给侯子拿了一个。 “今天还去录像厅?”侯海看到林枫退着自行车出来,连忙问道。 八九十年代,广府深受港岛影响,而且语言文化相通,所以广府的影视基本以港岛的为主,这也造成播放港岛盗版电影的录像厅在广府遍地开花。 “今天就不去了,你陪我去少年宫吧。”林枫笑道。 “啊?少年宫?那破地方有什么可去的。”侯勇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地说。 “嘻嘻,我最近喜欢上了摄影,侯叔不是在少年宫教摄影吗,我去向侯叔请教一下。” “那你自己去,我可不去,无聊” “少废话,赶紧的。”林枫说完,骑上自行车率先冲了出去。 “慢着点,草,也不知你抽什么风,非要去那破地方”侯勇边嘟囔着边重重踩下踏板跟了出去。 第2章 梦想规划 现在市少年宫倒没什么值得林枫惦记的,就几台老古董的单反相机,对林枫没什么帮助。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说不好听的,哪怕林枫前世是一位扑街的网大导演,但那也是导演啊,而且学习的导演技术都是领先三十年的。 只不过林枫记得,市少年宫不知抽什么风,会在明年购入一台索尼handycam CCd-vx1摄像机,这是索尼handycam1992年9月推出的第一台民用便携式摄像机,其拥有1/3英寸,42万像素,三原色可分离二向色的棱镜3CCd。 虽然是一台民用摄像机,但在九十年代的华夏,却是不可多得的好宝贝,除了专业摄像机外,可以说是民用第一机了。 这才是林枫目标,而到时这台摄像机就是由侯勇父亲保管,也是前世林枫听侯叔吹牛逼时了解到的,当时可把侯叔嘚瑟坏了。 林枫的计划就是借用这台摄像机拍个小作品,以备艺考。 要知道,导演系的艺考除了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专业知识理论以及影视作品分析这些外,在面试环节,如若是考生有自己一个还不错的作品,会大大加分,对艺考的帮助十分巨大。 就这样,林枫往后经常去少年宫与侯叔聊天,谈论一些摄影技术,摸摸单反恢复一下手感。而侯叔也对这个真心喜欢摄影,并很有“灵性”的孩子特别喜欢,常常在上课之余跟林枫谈论着共同的爱好。 时光匆匆,林枫过起了规划中的高中生活。 学习上按部就班,由于是重新学习,林枫每次翻开课本都有种在复习的感觉,加上对原有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感觉事半功倍。 同时,林枫也会利用周末或放假时间,到省图书馆,提前学习一些导演方面的知识。上一世的二把刀让林枫在导演的道路上吃尽了苦头,这一世,说什么也得把基础打牢,提前学习也许会比别人快关键一步。 剩余时间林枫偶尔会给报纸杂志写些小故事、小笑话之类的东西,一是为了练练文笔,二是赚点零花钱,有私房钱的男人才有底气。 1995年4月,林枫花费将近一年时间完成或者叫“改编”了第一部小说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小说林枫印象比较深刻,是在2011年看了同名电影后看的原著,是青春电影中林枫比较喜欢的一部。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原世界弯台省作家九把刀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于2006年在弯台省首次出版,2007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在内地首次出版。 主要记述了柯景腾高中生活的青涩时光,情节主线围绕在柯景腾与沈佳仪之间一段纯纯的爱情故事。小说文笔谈不上华丽、故事框架也都十分俗套,并未摆脱校园感情纠纷的窠臼。 但是字里行间的明快简洁,不加矫饰的风格,却也另有特色,十分适合这个时候的林枫,也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社会环境。要是真选择“抄袭”其他的青春小说,不是堕胎就是多角恋,要么生活纸醉金迷甚至颓废,别说出版了,就是林父都能把他的皮带抽断。 当然了,由于原世界的九把刀写的是弯台省90年代的中学生活,所以文中很多对话、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等都是以当时的弯台省为背景的。林枫进行了二次创作,将很多语境和事件魔改成符合现实环境的文字。 同时,林枫结合自身情况,将大学后的情节进行了较大的删减,除了沈佳宜婚礼那段重点描写,其他都一笔带过。 就这样,一本大约12万字的小说在林枫高二下学期时完成了。然后林枫通过在医院任内科主任的大伯,联系了广府当地的出版社进行出版。 也许是广府位于华夏改革的前线,出版社对这种青春小说并不排斥,也可能是主编给内科主任面子,总之首印就给了2万册,单册定价11.00元。 托了国家对出版改革的福,国家版权局从1990年7月1日起提高稿酬标准,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5%付酬,提高到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8%付酬。 也就是说,林枫这本小说如果2万册都卖完,按出版社6折批发价计算,大约能得到税前收入10万元。这在当时来说算一笔可观收入了。 “侯叔,我来啦~” “哟,我们的林大作家大驾光临啊,”侯叔笑着打趣到。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嘿嘿。”林枫玩了个后世烂梗。 “你小子不是在弄小说出版的事吗,怎么有空跑我这来了?” “出版的事都订好了,下周印刷厂开始印刷,开学前上市,赶一波学生开学潮” “那就好。说吧,火急火燎的找我什么事啊?” “嘿嘿,侯叔,借你那台宝贝索尼给我拍个片呗?”林枫一脸讨好地小声说道。 侯叔猛然抬头,瞪着大眼狠狠说道:“热傻啦?想什么美事呢,我都不舍得多用,借给你玩?门都没有,赶紧滚。” “别啊,侯叔你听我说,我不是玩,我打算拍个片子当敲门砖 。”然后林枫将自己计划考北电导演系和导演系需要的条件大致给侯叔说了下,并再三保证确实是正事。 “你要考北电的事你爸妈知道吗?”侯叔一脸严肃地问。 “我还没说,我想等高三开学再告诉他们,现在不是暑假吗,先开心过完再说。” “你小子成绩那么好,不说清北吧,复旦人大这些基本没跑的,不然中大也行啊,离家还近,怎么想的。”侯叔摇摇头道 “嗨,就是喜欢,你就当做是我的梦想吧” “认真的?” “嗯,绝对认真。” 沉默了几秒,侯叔一咬牙道:“行吧,可以借你,但我有个条件,你拍摄时让侯勇跟着。如果磕了碰了,我不找你,我打断他的腿。” “嘻嘻,侯叔,你够狠,也够阴的。行,我答应了。”林枫想了一下就明白了,以侯叔对林枫的了解,林枫对这个年代很多人视作宝贝的东西都很不屑,比如单反相机,所以侯叔不放心林枫。但是加上侯勇就不同了。一来多个侯勇看护也放心点;二来为了发小,林枫也会小心翼翼的。 “少废话,也就是你小子,要是其他人想碰我的宝贝,做梦!还有事没事,没事赶紧滚,看见你就烦。” “得令,侯叔再见。” 现在市少年宫倒没什么值得林枫惦记的,就几台老古董的单反相机,对林枫没什么帮助。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说不好听的,哪怕林枫前世是一位扑街的网大导演,但那也是导演啊,而且学习的导演技术都是领先三十年的。 只不过林枫记得,市少年宫不知抽什么风,会在明年购入一台索尼handycam CCd-vx1摄像机,这是索尼handycam1992年9月推出的第一台民用便携式摄像机,其拥有1/3英寸,42万像素,三原色可分离二向色的棱镜3CCd。 虽然是一台民用摄像机,但在九十年代的华夏,却是不可多得的好宝贝,除了专业摄像机外,可以说是民用第一机了。 这才是林枫目标,而到时这台摄像机就是由侯勇父亲保管,也是前世林枫听侯叔吹牛逼时了解到的,当时可把侯叔嘚瑟坏了。 林枫的计划就是借用这台摄像机拍个小作品,以备艺考。 要知道,导演系的艺考除了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专业知识理论以及影视作品分析这些外,在面试环节,如若是考生有自己一个还不错的作品,会大大加分,对艺考的帮助十分巨大。 就这样,林枫往后经常去少年宫与侯叔聊天,谈论一些摄影技术,摸摸单反恢复一下手感。而侯叔也对这个真心喜欢摄影,并很有“灵性”的孩子特别喜欢,常常在上课之余跟林枫谈论着共同的爱好。 时光匆匆,林枫过起了规划中的高中生活。 学习上按部就班,由于是重新学习,林枫每次翻开课本都有种在复习的感觉,加上对原有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感觉事半功倍。 同时,林枫也会利用周末或放假时间,到省图书馆,提前学习一些导演方面的知识。上一世的二把刀让林枫在导演的道路上吃尽了苦头,这一世,说什么也得把基础打牢,提前学习也许会比别人快关键一步。 剩余时间林枫偶尔会给报纸杂志写些小故事、小笑话之类的东西,一是为了练练文笔,二是赚点零花钱,有私房钱的男人才有底气。 1995年4月,林枫花费将近一年时间完成或者叫“改编”了第一部小说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小说林枫印象比较深刻,是在2011年看了同名电影后看的原著,是青春电影中林枫比较喜欢的一部。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原世界弯台省作家九把刀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于2006年在弯台省首次出版,2007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在内地首次出版。 主要记述了柯景腾高中生活的青涩时光,情节主线围绕在柯景腾与沈佳仪之间一段纯纯的爱情故事。小说文笔谈不上华丽、故事框架也都十分俗套,并未摆脱校园感情纠纷的窠臼。 但是字里行间的明快简洁,不加矫饰的风格,却也另有特色,十分适合这个时候的林枫,也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社会环境。要是真选择“抄袭”其他的青春小说,不是堕胎就是多角恋,要么生活纸醉金迷甚至颓废,别说出版了,就是林父都能把他的皮带抽断。 当然了,由于原世界的九把刀写的是弯台省90年代的中学生活,所以文中很多对话、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等都是以当时的弯台省为背景的。林枫进行了二次创作,将很多语境和事件魔改成符合现实环境的文字。 同时,林枫结合自身情况,将大学后的情节进行了较大的删减,除了沈佳宜婚礼那段重点描写,其他都一笔带过。 就这样,一本大约12万字的小说在林枫高二下学期时完成了。然后林枫通过在医院任内科主任的大伯,联系了广府当地的出版社进行出版。 也许是广府位于华夏改革的前线,出版社对这种青春小说并不排斥,也可能是主编给内科主任面子,总之首印就给了2万册,单册定价11.00元。 托了国家对出版改革的福,国家版权局从1990年7月1日起提高稿酬标准,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5%付酬,提高到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8%付酬。 也就是说,林枫这本小说如果2万册都卖完,按出版社6折批发价计算,大约能得到税前收入10万元。这在当时来说算一笔可观收入了。 “侯叔,我来啦~” “哟,我们的林大作家大驾光临啊,”侯叔笑着打趣到。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嘿嘿。”林枫玩了个后世烂梗。 “你小子不是在弄小说出版的事吗,怎么有空跑我这来了?” “出版的事都订好了,下周印刷厂开始印刷,开学前上市,赶一波学生开学潮” “那就好。说吧,火急火燎的找我什么事啊?” “嘿嘿,侯叔,借你那台宝贝索尼给我拍个片呗?”林枫一脸讨好地小声说道。 侯叔猛然抬头,瞪着大眼狠狠说道:“热傻啦?想什么美事呢,我都不舍得多用,借给你玩?门都没有,赶紧滚。” “别啊,侯叔你听我说,我不是玩,我打算拍个片子当敲门砖 。”然后林枫将自己计划考北电导演系和导演系需要的条件大致给侯叔说了下,并再三保证确实是正事。 “你要考北电的事你爸妈知道吗?”侯叔一脸严肃地问。 “我还没说,我想等高三开学再告诉他们,现在不是暑假吗,先开心过完再说。” “你小子成绩那么好,不说清北吧,复旦人大这些基本没跑的,不然中大也行啊,离家还近,怎么想的。”侯叔摇摇头道 “嗨,就是喜欢,你就当做是我的梦想吧” “认真的?” “嗯,绝对认真。” 沉默了几秒,侯叔一咬牙道:“行吧,可以借你,但我有个条件,你拍摄时让侯勇跟着。如果磕了碰了,我不找你,我打断他的腿。” “嘻嘻,侯叔,你够狠,也够阴的。行,我答应了。”林枫想了一下就明白了,以侯叔对林枫的了解,林枫对这个年代很多人视作宝贝的东西都很不屑,比如单反相机,所以侯叔不放心林枫。但是加上侯勇就不同了。一来多个侯勇看护也放心点;二来为了发小,林枫也会小心翼翼的。 “少废话,也就是你小子,要是其他人想碰我的宝贝,做梦!还有事没事,没事赶紧滚,看见你就烦。” “得令,侯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