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零二年,从小镇走向人生巅峰》 第2493章 散会之后,一些高校校长又聚在了一起。 王校长靠在椅子上:“你们听说了吧,丘城的职校增加那些专业,本来省教育厅是否了的,但张书记去批评了一顿,之后就被批下来了。” “听说已经在聘请老师,准备教案,过了年就开班。” “之前这些东西都是一些私营的培训机构教,现在是公立的职校教授这些东西,你说到时候得被家长骂成什么样?” 李校长吐出一个烟圈:“你以为就那些职校会被骂?我们也一样。” “上周去开了个会,一些校长都在跟我打听新增那些专业的事情,说咱们标新立异,就差说咱们哗众取宠了。” “反正这些都是张恪清让做的,我们听安排就是,大家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未来那些减少生源招收,甚至是要裁撤专业的相关人员怎么安置吧,这才是我们更应该关心的。” 马上有人问道:“李校长,你肯定是有办法了,也别藏着掖着,跟我们说说呗?这个关乎到我们所有的学校。” 他们也都觉得头痛,万一做不好,张恪清发飙他们也扛不住;可如果强硬推行,得罪人太多了。 其他人也都附和着,都看着李校长。 李校长弹了下烟灰:“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不能解决,你们每个学校都有不少的校聘人员对吧?那些人去掉,就可以把那些有编制的人轻松安置好了。” “那些校聘人员中,很多工作能力什么样大家也都清楚,该开就开了,实在不行可以参考企业裁员,给足补偿金。” 很多校聘人员实际上都是关系户,其实他也早就发现这些人太多了,想要裁撤,不过一直没有好的理由,而且也会得罪太多的人。 现在正好都推到张恪清头上,那些人有本事去找张恪清的麻烦好了。 没理由张恪清动动嘴皮子,就把麻烦事儿都交给他们。 其他人都眨巴眨巴眼睛,这似乎是个好办法,每个学校只要这么操作,都能极大的精简人员。 反正那些校聘人员也不是正式编制,学校就能决定那些人的去留,简单的很。 而且人员的去留,也可以好好操作一下,对他们自身更有利。 …… 月底,快过年了。 张恪清正在办公室看着春节期间的人员值班表呢,钟俊生站在门口敲门。 “进来,什么事?” 钟俊生快速说道:“领导,不出您所料,最近我们南河的教育问题受到的关注极高,各大高校,丘城的职校更是网友关注的重点。” “很多人说丘城的职校是哗众取宠,是把教育当儿戏,打游戏也能当职业,是教育的倒退,很多家长都在声讨。” “王书记对此在网络上做出了回应,但效果很差,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矛头好像指向了您。” “有人说这些都是您安排的,王书记就是在替您受批评,还有许多批评的言论很是激烈。” 那些话钟俊生可不敢重复,很多虽然都没带脏字,但骂的更脏。 张恪清靠在椅背上:“你说矛头都指向了我?没关系,这事儿本来就是我力推的,有人质疑我也早有心理准备。” “还有别的事吗?” 钟俊生小心翼翼的说道:“还有那些高校不是要在今年开始调整招生,新增一些专业,减少一些专业的招生,甚至好几个学校已经公布拟计划新学期开始几个专业停止招生。” 第2494章 “这些本来就有了不小的争议,那些要取消的专业学生都叫嚷着要转专业,还有的要求退学费什么的。” “倒是那些专业课老师,一个个都没说什么,很是安静,我听说是那些高校准备对校聘的教师进行裁撤,还说是按照您的要求做的。” “他们肯定是故意的,将所有的麻烦都推到了您的身上。” “现在也有人在说,您主抓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走了歪路,向书记信错了人。” “这肯定是有人故意在这么传,目的不言而喻。” 钟俊生觉得此时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那些风雨全部都是冲着领导来的。 张恪清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容:“我说这段时间怎么如此安静,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没关系,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张恪清一听就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将这些麻烦都引到他身上。 最有可能的人是谁,他也心知肚明。 不过这些要求本来就是他下达的,他也不怕这些麻烦。 至于说高校那边的事情,他也想到了解决办法。 倒是王维庆那边,可能压力比较大,得给解决一下,不过也不能是现在,现在热度正高呢,也是一个免费宣传的好机会。 他也想看看,王维庆到底能不能顶得住这个压力,顺利招生。 很快到了春节放假,张恪清初一初二要留下来值班,唐梦也跟着留了下来。 初一的上午,张恪清带着唐梦,一起到向洋家里拜年。 “恪清,小唐,你们人来就行了,怎么还拿东西。我明天也要去京城,这些东西可吃不了。” 值班之后,向洋也要去京城给一些领导拜年,他下一步的位置可还没定下来呢。 此时桌上还放着一捆韭菜,看向洋的手指,明显刚才是在摘韭菜。 唐梦笑着说道:“向书记,这些可不是给您的,是给常教授的。” 向洋的爱人姓常,就在郑城大学当教授。 常教授笑呵呵的说道:“小唐,我这年纪了,脸上都是皱纹,哪儿用得了这些化妆品。” 唐梦马上说道:“常教授,这个就是除皱的,还有这个可以美白,您用上了肯定更有气质。” 虽然常教授也快六十岁了,但保养得当,气质确实很出众。 常教授脸上挂满了笑意:“行,那我就收下了。你们坐一会儿,锅里炖着鹅呢,我去和面,一会儿包韭菜馅儿的饺子。” “我记得你是京城人,过年也习惯吃饺子吧?” 唐梦也跟着站起身:“常教授,我们那不吃饺子就不算过年,而且我最喜欢韭菜馅儿的。我也炒两个菜吧,不好吃您别嫌弃。” 张恪清坐在沙发上,跟着向洋一起边摘韭菜,边聊天。 “恪清,最近那些高校的事情,你也都听说了吧?想过怎么处理了吗?”向洋问道。 这件事,就连他爱人都跟他说了。 张恪清嗯了一声:“清理一些冗余的校聘人员,这个我是完全支持的,那些校聘人员里很多平时都不怎么做事,偏偏工资待遇什么的还不低。” “很多高校总说缺钱,一门心思的找上级单位要拨款,可这钱拨给他们,多少能花到实处?” “曾经我们处理过企业的冗员问题,也处理过公职队伍中人员超编的问题,高校这边也确实该处理了。” 向洋抬起头:“但他们将压力都推到了你身上,这个必须妥善处理,否则将来恐有后患。” 第2495章 现在没什么事儿,但万一那些人一起闹起来,这个责任可就大了,绝对会影响张恪清的仕途。 张恪清轻松的说道:“向书记,我相信那些高校会妥善处理好这类情况的,我也安排了人,会好好的检查他们负责的工作。” “我也会告诉那些人,他们是否被裁,主要由校方决定,名单也会公示一段时间,以作缓冲。” 他也听说了一些高校准备按照企业裁员的方案,给足那些被裁的校聘人员补偿,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老老实实的拿着钱走人。 毕竟那些被裁掉的人,很多都是关系户,他们不想将背后的人牵连进来,就会选择接受。 如果真有能力,学校肯定也不会裁掉的,还需要他们做出成绩。 向洋点了下头:“你心里有数就好,我会再跟那些高校的校长打个招呼的。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就是能力有问题。” 平心而论,张恪清的安排是没问题的,那些高校校长明知道人员超编,之前却不处理,现在扯着张恪清的大旗裁掉那些人,还不想承担半点责任。 如果没担当,那就把位置让给有担当的同志。 虽然他没有权力直接任免那些人,可如果他说那些人不合格,上头也会慎重考虑,是否换人来执掌那些高校。 而且真要认真找,他就不信那些校长谁没有半点小错误。 以前向洋对那些高校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觉得那些学校的招生规模在扩大,一些硕士、博士变多,就是发展的很好。 但听了张恪清的一些言论之后,他也觉得一些学校是有弊端的,而且那些学校明知道如此,却不作出改变,非要等着上头下文再变。 什么事都等上面,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这样的管理就有问题。 所以张恪清的方案,他是完全支持的,这才是对那些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也才能培养出更多未来需要的人才。 “丘城那边的动静有点大,这个你想过怎么解决吗?只靠着王维庆,恐怕压不住。”向洋忽然说道。 他也觉得丘城那些职校招生的专业太惹眼了,但这就算不是张恪清的主意,张恪清肯定也是知道的,甚至是支持的。 张恪清将一根韭菜放到一边:“向书记,元宵节之前,我不会开口,我相信王维庆能顶得住这份压力。” “现在网络上热度大,这对那些职校的招生其实未必是坏事,首先得让人知道那些职校,才会考虑去那里求学。” “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是真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哪怕成不了精英,但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认真一些也是可以养家的。” 向洋皱着眉头:“就算是职校学习时间短,也要一年吧,这么长时间,王维庆顶得住?而且那些专业,招的到足够一个班的人吗?” 现在网络上已经有人在谩骂了,这些向洋也都知道。 本来读职校的绝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学生,现在学习的专业又让家长觉得不务正业,真的能招到足够的人? “向书记,不需要一年那么长时间,最多一个月,职校一些专业的口碑就能扭转。” “也就是说在今年两会之前,争议就会渐渐消失,我有这个信心。” 向洋看到张恪清信心满满的样子,也没追问张恪清具体要怎么做,他相信张恪清的判断,也相信张恪清绝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第2496章 万一张恪清解决不了,他再伸手帮忙兜个底好了。 中午在向洋家里吃了饺子之后,张恪清带着唐梦离开,下午的时候就又去一些单位慰问了。 初三的时候,他跟唐梦一起回到了庐市。 孙颖回京城过年了,张恪清今年倒不必再去找老领导拜年,反倒是曾经的一些同事知道他回来了,都赶到了他家里来拜年。 周永权、陈百川都来了,还有张恪清曾经的秘书也都来了。 “快请进,就知道你们要来,一会儿大家一起吃火锅。” 来的人比较多,炒菜可忙不过来,吃火锅最方便。 正好现在是冬季,天气比较凉,吃火锅也热乎。 “周哥、陈哥,你们现在怎么样?”张恪清笑呵呵的问道。 周永权虽然坐在沙发上,却微微的弯腰:“我还好,庐市发展的虽然比不上郑城,但有你打下的底子,一切都还顺利。” 陈百川则笑容有些苦涩:“我也还行,领导交代的事情总算都完成了。” 周永权虽然没跟张恪清当初似的,挂上省长助理的职位,但再过一年,有孙颖的支持,接任庐市市委书记,同时成为常委不难。 陈百川就有些难了,现在虽然被重新启用为厅长,可政绩平平,换届后想更进一步希望渺茫。 此时的陈百川鬓角已经出现了白发,也早没有当年张恪清刚见到时的意气风发,甚至在张恪清面前,还有一些拘谨。 张恪清笑着说道:“周哥太谦虚了,庐市的发展可比我当初预想的更好。” “陈哥,很多事不着急,这还是你当初跟我说的,你也还有机会。” 这次机会错过,陈百川别说省委常委,想当副省长都难了,但在退休之前,也许还有机会捞个二线的职务,迈上副省的门槛儿。 陈百川苦笑了一下,他这个年纪,真的还有机会吗?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拘谨的坐着。 张恪清又跟两个前秘书都聊了聊,现在他们发展的也都还行,如今都紧跟周永权,过了年也都有机会迈上更重要的岗位。 吃过了饭,张恪清起身送他们出门,陈百川忙说道:“留步,不用送,今天打扰叔叔阿姨休息了。” 等人都走了之后,张恪清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 他发现曾经的朋友,现在也有些疏远了。 不只是因为久不在一起共事,还因为他的职位已经比那些人高,他们也放不开了。 相比之下,还是跟许光辉、周磊等一起时更加自在。 唐梦看出了张恪清的情绪,走过来说道:“我爸和舅舅都说过,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很多都会慢慢疏远,这些都要学会去适应,也是不可避免的。” “没有人能共事一辈子,身边的人也总会来来去去,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那么未来就一直都会有朋友。” 张恪清笑着说道:“我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是不是我也老了?” 上了岁数的人,才愿意感慨,愿意回忆往昔。 可在仕途上,他这个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壮年。 唐梦轻轻打了张恪清一下:“你这话要是让旁人听到,该觉得你是在炫耀了。” 张恪清比她舅舅的前秘书周永权都年轻,四十出头的省委常委,也是全国罕见的,而且下一步很快要成省委三把手了,那更是独一份。 “你呀就是考虑的事情太多,有些疲惫了。要不这次我们就不回京城了,在中安省好好歇几天,我去给我爸妈打电话。” 第2497章 反正三月份的时候,他们还会去京城开会,一样可以回家。 唐梦也知道,张恪清最近工作非常多,很多事情都是多年的积弊,一些处理方法争议也很大。 好多次张恪清都是快十二点才睡觉,第二天一早又要起来上班,周末都没时间休息。 说到底就是张恪清现在手中分管的工作太多,但可用之人太少,很多事只能自己亲力亲为。 张恪清想了想,忽然笑了:“你说的有道理,我确实很久没好好的休息了,这次就多休息两天,我们出去玩。” 他什么都不做,才能知道某些人还会做什么。 唐梦不知道张恪清是真的听了她的劝,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但全家人一起出去玩她还是很开心的。 带着孩子在中安省玩了几天,把张晟唐又送回爷爷奶奶那里,张恪清才跟唐梦一起返回了郑城。 期间工作的事情,仿佛完全忘记了一样,一个电话都没打。 …… 省长办公室,夏正东刚看完下面交上来的一些报告,把秘书叫进来问道:“过年期间,张恪清没去丘城检查工作?也没去那些高校?” 他跟秘书叮嘱过,张恪清如果去那些地方检查,要跟自己汇报,但他却一直没接到秘书的电话。 秘书很肯定的回答:“绝对没去。张书记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就去了一些郑城的单位慰问,连其他地市都没去,之后就回中安省老家了。” “昨天从他回来的时间推算,应该也是从庐市坐的高铁。” 领导交代他注意张书记的动向,他也格外的关注,可确实张书记没去领导让他重点关注的地方。 夏正东有些意外,张恪清离开郑城就是直接去的庐市,这么说今年张恪清连京城都没去? 他要是在张恪清这个年纪,有唐文忠这样的岳父,哪怕过年不回自己家,也一定会去岳父家拜年。 那些高校的事情虽然还没闹起来,可也已经有不少人有怨言,那些关系户可都不愿意离开那么舒服的岗位。 还有丘城的职校现在没少在网上被人质疑,都快成笑话了,张恪清就半点不担心? 还是说张恪清也没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想要冷处理这两件事? 张恪清想冷处理,也要看他答不答应。 “去通知那些高校,春节假期结束了,虽然他们还在寒假期间,但一些工作也该进行了。越早完事,越能节省资金不是吗?” 少发一个月的工资,那么多高校加在一起也是不少钱。 倒要看看,这些高校刚过节就开启大裁员之后,这个麻烦张恪清能不能妥善解决。 还有丘城的事情,应该再帮忙好好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知道张恪清做出的这些愚蠢的决定! 郑城,市委书记办公室里。 文凤林坐在沙发上,微微躬身:“领导,那些高校在春节后都开了会,准备正式开始裁撤一些校聘人员了。” “他们都在会上宣称,这些是省委人才建设办公室的要求,他们只是照章办事。” “我也看了他们一些裁撤的名单,其中很多都是一些工作多年的人,而且给足了补偿款,光是那些补偿款,恐怕都不是小数目。” “还有一些新增专业的师资力量,有些已经签订了合同。” 张恪清听到这些,却并没有半点着急的样子,反而问道:“凤林同志,我听说有些企业裁员之后又后悔了,重新将人请回来,你说这一次高校裁员的事情里,会有这类情况吗?” 第2498章 文凤林瞪大眼睛:“领导,他们敢这么做?!” 这就是前脚给那些人高额的裁员补偿,后脚又重新聘请回来,继续开着跟之前一样的高薪,这不是白给那些人发钱吗? 他倒是听说一些私企对关系户有这么干的,算是钻空子给对方送钱,但高校里面从未听说过。 张恪清靠在沙发上:“有些人的胆子,就是这么大。” 要不是他安排了一些人对此进行调查,还真未必能发现这些事。 “凤林同志,这里有一份名单,你去跟那几个高校的校长好好谈谈,让他们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你再带人好好去查一下那些被裁掉的校聘人员负责的工作,让那些校长一起参加。” 那些人也不算是完全吃空饷的,但很多做的事情确实不多,很多甚至都属于可有可无的。 “跟他们说清楚,裁员补偿可以有,但不能超过标准。如果这次的事情解决不好,回头我会请审计的人再对高校的一些资金使用进行审查。” 那些高校的校长借用他的名义来收拾一些烂摊子,就应该把一些责任扛起来。 “现在不是说这些都是我的要求么,那就告诉被裁的人,裁员确实是我的要求,让他们想想为什么是他们被裁。” 真要是有能力的,哪怕是校聘也绝不会被裁,学校还等着那些人出学术成果呢。 他倒要看看,还有哪个头铁的敢冒出来。 文凤林也没想到张恪清的态度这么强硬,再加上这些手段,应该足够将这些事情推行下去。 可就是网络上的一些言论,恐怕只靠着南河宣传部可压不住。 这么多高校同时裁掉一些校聘人员,确实是第一次出现。 不过仔细想了一下,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光明正大的承认。 那些关系户背后的人,肯定也都会警告那些关系户,免得牵连到自身。 敢舍得一身剐的毕竟没几个。 而且就算是一些舍得一身剐,也不可能把张恪清拉下去,顶多是给张恪清的仕途上增加一些坎坷,那就更没几个人敢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领导,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件事我会持续跟进,保证顺利完成。” “还有就是丘城那边的职校开始招生了,虽然宣传部也帮着做了一些广告,可效果差强人意,主要是网络上许多唱反调的,让家长也不愿意将孩子送过去,哪怕学费便宜也不愿意。” “按照现在的招生规模来看,开学时候那些学生的学费,都不够新增的教职人员薪酬的。” 职校新增一些专业,本来是想多增加一些收入,结果现在收入没涨多少,倒是支出涨的更多,这可就要成笑话了。 文凤林也清楚,丘城那边的事儿也是张恪清安排的,而且丘城的市委书记王维庆更是张恪清的铁杆。 文凤林反正是不求混成铁杆了,他再有两年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也许明年换届之后,自己就去其他闲职了,但也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尤其是千万不能在没换届之前自己就被换掉。 张恪清点点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去跟进那些高校的事情吧,要把省委制定的政策坚定的推行下去。” 等文凤林出去之后,张恪清抓起桌上的电话,打给了王维庆。 第2499章 “维庆,职校的事情压力大吗?” 王维庆的声音透过电话传出来:“领导,压力确实有,我还扛得住。” 其实过年这几天他都没好好休息,天天晚上都头痛。 现在网络上的嘲讽太多了,他根本不敢打开电脑去看,当初他为了帮省里增加贸易额,假意接受一些贿赂的时候,骂他的都没这么多。 在很多人的口中,他都要毁掉一代人了。 但这些是领导的要求,他也相信领导一定能顺利解决此事,所以他没有给领导打电话诉苦,一直在自己扛着。 张恪清问道:“我听说招生的事情,不是很顺利?” 王维庆声音有些低沉:“领导,我让您失望了。” “我已经在努力宣传,可是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过来。” “学费我也降低了,甚至还跟一些民办职校学习,先上学后缴费,甚至不满意可以退还大部分的学费,但报名的人数同样不高。” “我们请来的职校老师,也都是行业精英,他们的薪酬待遇低了根本请不过来,现在几所职校今年预计都会出现亏损。” 原本那些职校就算不能上交利润,也可以保证收支平衡,不需要市里拨款,现在却要变成包袱了。 已经有人建议及时止损,那些专业实在不行就取消了,给那些新聘请的老师解聘,赔偿几个月工资就行了,拖的时间越久,赔的越多。 可他听过领导描绘的未来,怎么可能这时候半途而废? 但市财政不愿意拨款,他能强压着给,可招不上生源这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张恪清笑着说道:“这些本来就是我安排给你的,之前你也没有充足的准备,又怎么能怪你?” “招生的事情你不必犯愁,现在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些专业的未来前景,那就好好的宣传一下。” “马上会有一份公函送到你那,做好准备吧。” 王维庆虽然不知道张恪清说的公函是什么,但领导既然说了,就一定是对他有极大帮助的,能够帮他解决眼下的招生困境。 刚过了元宵节,王维庆到办公室,就看到秘书拿着一份公函来到他面前,甚至表情还有些忐忑。 “领导,省台发来的公函,请您参加下一期的《问政南河》栏目,上面说是关于教育问题。” “这公函是不是发错了?应该发给楚市长,或者是分管教育的崔市长,怎么点名道姓要您参加?” 秘书很是担心,所有上过问政南河栏目的干部,基本都会被唐台长问的哑口无言,被百姓戳脊梁骨。 甚至还有年纪比较大的,参加完节目就直接住院了。 教育的工作不是归政府管吗,怎么就要领导去参加? 王维庆看到这个公函却并不紧张,反而很是高兴。 唐台长是张书记的爱人,怎么可能为难他?这个公函肯定是张书记让发给他的,是在帮他。 “市里的职校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都是我亲自主抓的,这些问题我来亲自回答也是应该的。” “你去把相关的资料都整理一下拿过来,上这个节目未必是坏事。” 丘城很多人都知道王维庆接到了《问政南河》栏目的邀请,大家也都很诧异,同时很紧张。 再怎么说王维庆也是丘城一把手,要是被点名批评,整个丘城班子都会受到影响。 分管教育的崔市长甚至主动来到了王维庆办公室,表示自己可以替王维庆参加节目,王维庆只要说身体不适避开就行了,反正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 第2500章 “老崔,你不用紧张,这个不是坏事。” “你让人做好准备,节目播出之后可能会有很多人来咨询报名,一定做好接待工作,我们一定会招收够学生的,甚至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多。” 周一下午,王维庆准时出现在省台《问政南河》的录制现场。 他发现除了他,还有教育厅厅长,几个高校的校长和几个地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 点头跟几个熟人打了招呼之后,王维庆在贴着自己铭牌的位置上坐下。 伴随着音乐响起,唐梦走上了台。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问政南河》,我是主持人唐梦。今天我们将跟省教育厅、一些高校的校长和各地市的代表,一起聊一聊全省的教育问题……” 开场白之后,唐梦对着屏幕,宣读了一下近期网络上对南河教育问题的热议内容。 “教育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很重视的问题,做父母的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比自己强,未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们曾说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泛指的就是教育,可以帮助许多家庭收入增长,过上更加向往的生活。” “许厅长,我们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名校,那些非义务教育的也就算了,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有名校和非名校之分?义务教育资源不应该均衡吗?” 台下顿时许多观众都抻直了脖子,他们中很多的孩子读的都是普通的中小学,也希望上重点学校,可没有名额。 一些人找关系把孩子送入重点学校,却要缴纳高昂的择校费。 许厅长一听这个,顿时头上的汗就下来了,他没到厅里工作之前,学校就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了,这能赖到他头上吗? 而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他也没办法承诺取消所有的重点学校吧? 他站起身,谨慎的回答:“其实最初的重点小学,都是一些生源较多的学校,也是进行教学实验改革的学校,因为生源多,所以师资力量就比较多,教学资源投入的也比较大,逐渐涌现了更多优秀教师,从而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小学。” “而我们现在义务教育是学区制的,所以重点小学的学生升入的中学,就变成了重点中学,并非是我们投入不公平,而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唐梦直接问道:“那么可以配平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吗?比如让更多的高级教师去非重点学校,给与非重点学校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将学区合并,电脑抽签等,能做到吗?需要很久吗?” 许厅长马上说道:“我们肯定会做到这些,这也是我们的目标,下半年新学期开始,会在一些地方展开试点。” 试点多大,这可就是他说了算,到时候反对意见太大,他也可以直接取消,反正对上对下都有交代了。 唐梦也没有戳穿许厅长的话术,请许厅长坐下后,她又说道:“我们度过了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要升高中,将来考大学,有一些孩子确实不太擅长读书,他们可以选择学一门手艺,之前的蓝领技能大赛大家也都看了,熟练掌握一门手艺,同样能赚高薪。” “初中毕业太年轻,不适合参加工作,去中专、职校学习一些手艺,一些将来的谋生技能是比较常见的选择,但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人在热议,我们丘城的一些职校招生的专业很不靠谱,丘城的王书记来了,能跟我们解释一下吗?” 第2501章 王维庆大大方方的站起身:“大家好,我是丘城市委书记王维庆,丘城的职校改革是我主抓的。” “教育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引导个体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兴趣,激发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很清楚网络上对我们丘城职校一些专业的热议,认为我们在教导孩子玩物丧志,可你们真的了解过孩子的兴趣爱好吗?了解过那些职业吗?”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有了兴趣,才更愿意钻研,才更有可能成功。很多孩子考不上高中,是因为他们对那些书本上的内容没兴趣,不愿意钻研,可他们却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散发光芒。” “我们家长最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份好的谋生技能,希望赚得多,希望不辛苦,希望体面一些,可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同时达到这些要求,这时候就要做一些取舍。” “而我们职校所新增的这些职业培训,就完全符合这些要求,也可以帮助他们将来自食其力,甚至赚的很多。” “我列举一下那些行业的薪酬,大家再看看要不要拦着你们孩子的兴趣。” 王维庆列举了很多行业的顶尖薪酬,也有平均薪酬,同时还有那些行业的从业人数,增长趋势,社会接受程度等。 “我们的教育是多元化的,我们不是要将孩子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培养成一个模样,而是要让孩子长成不同的样子,去创造不同的未来。” “所有的改革都伴随着阵痛,哪怕在这期间有许多争议,有许多谩骂,我也要坚持的推行下去,给所有的孩子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王维庆说完之后,不知道谁先鼓掌,之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许多观众也都议论纷纷,觉得王维庆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自家孩子不是读书的料,非要当模特,那就送去职校学习一下好了,起码是公立学校,更放心。 唐梦点了下头:“感谢王书记的解答,我想很多家长心目中也有了决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站在未来的需求考虑孩子的职业选择,不但可以解决许多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也能让孩子在年轻时多一些尝试,多一些选择,未来才不会后悔。” 许厅长等人面面相觑,不对劲啊。 之前唐台长问题都很尖锐,他们回答完也都是汗流浃背,还会要求他们给出准确的整改时间,怎么到了王维庆这里,反而是夸奖和鼓励? 而且言语之中,对丘城的职校也没少夸,他们这些不是来做陪衬的吧? 接下来几个高校专业调整缓慢的校长,也再次被唐梦问的汗流浃背之后,这一期节目结束了。 在节目散场之后,一些家长就围住了王维庆,开始咨询那些职校专业的事情,甚至还有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追问职业电竞是不是真的有专业教练教课,是否毕业后真的能推荐去职业电竞俱乐部。 王维庆一一解答之后,那些孩子都缠着家长要去报名,说想试试。 家长一听如果中途退学,可以按学习时间退还学费,也都有些心动,尤其是王维庆跟他们承诺,如果孩子真不适合当职业电竞选手,学校还会极力劝说那些孩子重新回到高中校园,这就让家长更加心动了。 第2502章 隔了几天,这期节目播出之后,再次火爆了全国。 教育问题本来就是很多家庭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同时这一期内容还很吸引人,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丘城的几所职校,纷纷按照联系方式去进行咨询。 短短几天时间,丘城那几所职校新增专业的报名人数,暴涨了十倍,名额瞬间就招满了,甚至还有许多报名报不上的。 王维庆也马上打电话,跟张恪清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报名的人太多,没办法招收更多的学生?可以告知那些家长,让他们稍等一下,一个月内肯定有不少退学的。” 张恪清靠在椅子上,抓着电话跟王维庆交代着。 那些专业很多都是脑子一热过来学习的,却根本想不到想要学好有多么的苦。 尤其是报名职业电竞的人最多,恐怕多少人都扛不住一星期的训练量,电竞在未来可是归属于体育竞技的,就知道这个有多累了。 “维庆,现在报名的人数多了,但关注度也更高了,网络上争议也变得更大,还记得之前跟你说过的宣传方案吧,等到有退学的出现,一定及时汇报。” 王维庆马上说道:“领导放心,这些我都记得。” “这次多亏了领导帮忙,也感谢唐台长,她也因此跟着受牵连了。” 这一次的问政南河节目,毁誉参半。 有人说问题很尖锐,对义务教育和那些高校的问题都很好,但就是在职校这方面完全不同,给了王维庆太多出风头的机会,甚至是在替丘城的职校做宣传,这让问政南河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张恪清安慰道:“问政南河栏目本来就是替百姓问政、答疑的栏目,也有帮着普及、推广政策的功能。” “你们丘城的职校是全省职校教育的改革试点,帮忙做推广也是义务,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 “还有不要只关注职校这点事,你是市委书记,其他工作也要抓好,这对你非常重要。” 挂了电话,张恪清把钟俊生叫进来:“那些高校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钟俊生笑着说道:“问政南河播出之后,那些本来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都加快了速度,现在是百姓都支持我们,那些高校如果不缩减某些专业的招生人数,也不可能招到足够的学生。” “一些学校也决定从今年开始,取消一些专业的招生。不过还有一些学校的正式编制教授不好安排,文秘书长的想法是跨校调动。” “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还是很好就业的,他们之前也有不少的校聘人员,现在解聘了之后,师资力量也不足,完全可以让其他高校的专业人士解决这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就是相关手续比较复杂,不只是需要我们省厅的同意,也需要相关部委的同意。” 毕竟许多高校都是省部共建,不是省里能单独决定的。 张恪清点了下头:“这个方案不错,不要管是否麻烦,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 “该打申请就打申请,能解决一个是一个。” 文凤林还是有能力的,而且哪怕是快退休了,工作也没含糊,他也很满意。 “那些企业的干部梯队建设政策推行的如何,可有反对的?”张恪清又问道。 钟俊生摇着头:“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的,各企业也都在认真的执行。只不过都是刚开始,效果怎么样还看不出来。” 第2503章 张恪清也清楚,很多政策推广的初期,都看不出什么效果,要长期坚持才行。 重要的是要扭转那些企业一把手的观念,才能保证政策稳定的执行下去。 等一年过去,就能初步看出一些效果了。 又问了一些工作进展之后,张恪清拿起桌上的文件,钟俊生也马上出去了。 …… 省长办公室。 夏正东脸上带着不悦之色。 本以为那些高校裁撤一些校聘人员,会给张恪清带去不小的麻烦,但没想到那些人如此不经用,被张恪清派人轻松抓住了一些小辫子,只能乖乖的执行命令。 原本还有一些没有什么小把柄被抓住,继续拖着不办的,但没想到直接被揪到了《问政南河》栏目上,被唐梦问的哑口无言。 本来以为很难解决的事情,就这么推行下去了。 夏正东也明白,那些所谓的关系户没有谁有勇气掀桌子,他们背后的人都不敢去招惹张恪清。 即使这次能给张恪清上眼药,阻止张恪清当上副书记,但张恪清的省委常委位置绝对会非常稳固,以后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 哪怕一些人背后也站着省委常委,都不会去触张恪清的霉头,前任统战部长刘根生就是前车之鉴。 就连丘城职校招不上学生的问题,也被张恪清通过问政南河解决了,听说有不少郑城的年轻人,都去丘城的职校上学了。 他可不认为张恪清这是运气好,分明是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原本想着张恪清能在这次的事情上栽个跟头,现在看来是不能如愿了,反而让张恪清得到了更多的政绩。 就在他瞅着闷烟的时候,秘书忽然敲门,脸上还带着兴奋之色。 “领导,我刚收到了一个消息,丘城那边的几所职校,有许多学生要退学了!” 夏正东瞬间坐直身体:“有许多学生要退学?为什么?” 秘书解释道:“因为学不下去了,听说学校已经联系了家长,要把孩子领回家。” “之前招生的时候那么热闹,结果这才一周就有这么多退学的,我看那职校新增的专业可能一个月学生就都跑光了。” “您说我们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一些网络媒体,也是对那些家长和孩子负责嘛。” 夏正东微微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们确实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也要对家长和孩子负责。不过记得不要有指向性,只报道事情就行了。” 有指向性就显得太刻意,反正大家都知道这是张恪清的命令,出了事儿张恪清就脱不了干系! 省委宣传部长办公室,张恪清坐在闫胜兰的对面。 “闫部长,我来找您求助来了。” 闫胜兰面带微笑:“张书记太客气了,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宣传?” 张恪清问道:“闫部长,是丘城那边。那边的职校开课一周了,有不少学生要退学,我想请您去报道一下,采访一下那些学生和家长。” 闫胜兰愣住了,职校改革不是张恪清弄出来的吗?丘城的书记也是张恪清的人。 现在职校有许多学生退学,这种事张恪清不但不请她帮忙压下去,还请她派人去采访? “张书记,你的意思是我派人去采访,然后选择性的报道一些新闻?”闫胜兰试探道。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媒体的报道总是能左右一些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第2504章 就像过去写文章,总有一些春秋笔法一样,很多事情稍稍调转一下方向,给人的观感就会完全不同。 张恪清摇着头:“闫部长,我可没这个意思。您就正常派人采访,事实是什么样就怎么报道,不必有任何的遮掩,新闻报道不就应该有真实性和准确性么。” 闫胜兰更加不解了:“张书记,你真不担心那些报道对丘城的影响?” 实际上不只是对丘城,对张恪清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张恪清笑着说道:“实事求是,这是咱们的原则,无论结果是什么,我都完全接受。” “如果可能,我希望报导的时间能长一些,多持续一些时间。” 闫胜兰一脸不解的送张恪清走出了办公室,回头马上吩咐秘书派人去丘城采访,就算不能上今天的晚间新闻,也要上明天的早间新闻。 走出闫胜兰办公室的张恪清嘴角带着笑意,这次新闻之后,丘城的职校肯定能火爆全网,所有的谩骂和诋毁也会逐渐消失。 丘城。 两所职校的门口,此时正有许多学生拎着行李往外走,有的家长等在门口,也有一些家长帮忙拎着一些行李。 但让人意外的是,很多家长脸上并不是生气、愤怒,反而都带着喜色。 省台的记者正准备上去采访呢,忽然旁边急速停下了几辆车,从里面下来了一些网络媒体人,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急匆匆的冲向了那些家长。 “您好,我们是企鹅新闻的。请问您今天是来给孩子办理退学手续的吗?” 那个家长点了点头:“对,已经办完了。” 记者马上问道:“那么您后悔送孩子来这所职校上学吗?” 家长大声说道:“不后悔,我很高兴当初把他送过来了。” 记者都懵了,孩子上学一周就退学了,怎么家长还高兴呢? 就算是学费能退还绝大部分,但买行李的钱,还有其他交通、食宿的花费可退不了,而且还耽误了孩子,家长不应该生气吗? “这位家长,您是在说反话吧?” 家长马上摇着头:“没说反话,我是真的高兴。” “你是不知道,我孩子之前有很严重的网瘾。他喜欢电子竞技,非要当什么职业电竞选手,天天就知道上网打游戏,还说以后一样能赚钱。” “那时候我天天发愁,都想送去外省的戒网瘾中心了。后来听说那边打孩子,我爱人也劝说,就没送过去。” “我看了那个问政南河之后,觉得那个王书记说的有道理,也许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真的能打进职业比赛呢?” “后来我问了孩子的想法,他也非常想来,我就送过来了,想着起码比天天窝在房间里,连门都不出强。” “结果来了一周,他主动打电话跟我说要退学,想要回去读高中,考大学,而且说以后再也不做职业电竞选手的梦了,说自己不是吃那碗饭的料,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花了几千块而已,就把孩子的网瘾给戒了,还说以后游戏最多只是爱好,会好好读书,他怎么能不高兴? 记者懵了,话筒转向了那个孩子:“这位同学,你为什么主动退学,还说以后不想当职业电竞选手了?这不是你的梦想吗?” 那个同学叹了口气:“我原本在我们家周边的网吧是第一高手,觉得自己也能当职业电竞选手,以后成为电竞明星,赚大钱。” 第2505章 “求着我爸妈送我来了这个学校,希望能进入那些职业战队。” “可职业电竞选手的训练太苦了,一天八个小时,需要不断的做训练,我手指头都快按肿了。” “原本以为这是在故意折腾我们,可教练轻松的完成了。而且教练还是职业战队淘汰的,之前也只是替补,正式比赛都上不了场,可跟我们打的时候,每次都是轻松完胜。” “教练还给我们看了一些职业选手的训练视频,太苦了,而且需要很高的天赋,那些人反应都比我们快了一倍,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上不了场,替补又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好好读书,将来把这个当成一个爱好呢。” “以前我是觉得自己行,所以才一直练,现在知道自己没这个天赋,那还练什么?” 记者马上转头去采访其他人,发现其他人跟自己采访的结果都差不多,这些来参加职业电竞班的孩子,都是家长眼中的重度网瘾少年,都觉得能当电竞大明星。 可来到这儿参加了一下培训,才知道跟真正有天赋的人差距有多大,全部都抹去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想要回去好好读书了。 而在另一边,也有一些其他班退学的学生,比如网店模特班,每天要练习站着几个小时,摆出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表情,还对换衣服的时间有要求。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职业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的光鲜亮丽,也比他们想象中的更苦、更累,一个个都放弃了。 职业主播班退学的也不少,要求每天坐在直播镜头前几个小时,要一直说话或者用其他方式吸引观众,那些人都扛不住,觉得太枯燥了。 很多学生都表态想要回去读书,保证努力,将来要考大学。 所有退学的学生家长,一个个都喜笑颜开,感觉送孩子来丘城的职校真的是太值了。 当天晚上,这些新闻采访就登陆了各大网络新闻媒体,省台的晚间新闻也跟着一起报道了。 夏正东晚上下班回到家,连饭都没吃,特意先掏出手机,点开了一个新闻的APP,发现丘城职校的新闻,上了这个新闻APP的本日头条,这才上线没多久,浏览量已经破千万了。 他脸上带着微笑,这下子张恪清麻烦大了吧? 这种热度,张恪清想压住也没那么容易。 自己靠坐在沙发上,点开了新闻,看了一分钟之后,夏正东的脸色变了。 怎么新闻报道的内容,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本来夏正东以为退学的学生多,丘城的职校肯定要迎来反噬,王维庆和张恪清都没好结果的时候,却发现报道的内容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那么多退学的同学和家长,竟然都在夸丘城的职校。 而那些网络媒体也都抓住了这一点,新闻标题都非常的吸引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丘城那些职校还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甚至就连之前许多谩骂丘城职校的网友,此时都开始排队道歉了,说比什么雷电法王戒网瘾靠谱多了,也保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还有许多网友表示要告诉家里,把自己的表弟、侄子、外甥什么的送过来。 他们倒不认为孩子是那块料,却觉得学校可以帮助孩子清除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帮孩子戒网瘾,让孩子重新愿意回到正常的校园去好好读书。 第2506章 夏正东看着丘城的职校口碑迅速扭转,甚至连带着王维庆的口碑也跟着来了个大转弯,张恪清也被很多网友提及,说这才是为百姓办实事的干部。 他发现自己这次让人通知那些网络媒体,不但没能打压张恪清,反而又帮了张恪清一把。 第二天上班,夏正东刚到办公室,秘书就凑上来:“领导,关于丘城职校的事情……” 夏正东马上瞪了秘书一眼:“我会上网,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倒是没批评秘书出的臭主意,毕竟他也是同意了的,只是不想再听秘书重复一遍。 秘书小声解释道:“领导,我不是说那些网上的新闻,是听说今天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去了丘城那边,想送孩子去丘城职校上学。” “甚至一些人还去了丘城市政府,要求丘城职校再开几个班,多招收学生,他们可以不要求退学费,只要能把孩子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浇灭,让孩子愿意回去继续读书就行。” 夏正东一听这个消息,更加的揪心了。 合着他让那些网络媒体去报道,对丘城那边的帮助比他想象中的更大,这不是给张恪清和王维庆送政绩么。 “我知道了,这些事以后不用再跟我说,今天没什么事不要打扰我。” 秘书却再次说道:“领导,省委办那边通知了,今天上午十点向书记要召开常委会,关于今年两会的事情。” 夏正东坐在椅子上:“知道了,提前十分钟通知我,出去!” 九点五十的时候,秘书站在门口敲门:“领导,十分钟后您要参加常委会。” 夏正东嗯了一声,起身走向省委办公楼,身后的秘书马上拿着茶杯、笔记本等快步跟上。 到了省委第一会议室,夏正东进来的时候,除了向洋,其他常委都已经到了。 夏正东还发现张恪清冲着自己点了下头,虽然心里很不爽,但他也只能回以一个微笑。 很快向洋走进来,会议室的门也被关上了。 向洋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各位同志,今天叫大家来开会,主要是三件事。” “第一个是今年的两会很快要召开了,我们各省市的政府报告,各项统计都应该已经完成交上去了,各位也还是要收集一些意见和建议,大家讨论一下,形成议案。” “省代表团也要提前开个会,大家都将准备工作做好,各部门也要安排好期间的工作。” “第二件事是一些单位的人员需要调整,组织部拟好人选,等开会回来,大家讨论一下决定。大家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给组织部。” “第三件事,就是昨天晚上我们南河有个地市,火爆了全网,网络上称赞一片,大家都看了没有?” 这件事才是让向洋最高兴的地方。 虽然丘城的职校那几个专业放开了招生,一年顶天也就上千人,对整个南河的人才队伍建设影响很小,甚至在全省的人才数据上都看不出变化。 但这件事动静很大,就一定会被领导看到。 在仕途上做出成绩不难,难的是被领导看到,并且让领导很满意。 丘城的成绩虽然不算大,但带来的影响却很大,他也能因此受益。 石光明马上说道:“向书记说的是丘城职校的事情吧?这个新闻我看了,没想到那些职校的专业还有劝学的作用,不只是夸了丘城,也夸了我们南河教育厅。” 第2507章 “当然这个工作是张书记分管的,方案也是他定下来的,他才是首功。” 陈栋邦、吴必彦、闫胜兰等也都跟着夸奖,当纪庆江也跟着夸奖的时候,夏正东的脸色彻底变了。 怎么回事,纪庆江不跟张恪清争副书记的位置也就算了,也是一位老同志了,更没有求到张恪清身上的事儿,不至于也跟张恪清献媚吧? 张恪清是抓到了纪庆江的小辫子?可不应该啊,纪庆江这个人很有原则,那是张恪清帮纪庆江什么忙了? 以纪庆江的资历,有什么事儿可以直接找向洋,没必要找张恪清才对。 看来向洋离开后的常委会上的形势,比他想象中的更加严峻,如果他再不想到一些好办法,恐怕常委会上真的要被石光明和张恪清联手压制了。 张恪清听到大家的夸奖,客气的说道:“各位同志谬赞了,这个工作是在向书记、石书记等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我其实也只是提了个建议,是丘城那边的班子自己决定这么做的,能有如今的效果也多亏了大家的帮助。” 向洋笑呵呵的说道:“恪清,不要太谦虚,这次你做的确实非常好,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我们的工作不能一直按部就班,要勇于创新,要站在百姓的需求上考虑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宣传部门这次做的也很好,及时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做了什么,这么做有什么效果。” “后续宣传部也要对这件事重视起来,报道一下那些留下来学习的同学,让大家看到他们学习的成果。” “恪清同志,你觉得这些职校多久能出教学成果?” 张恪清笑着说道:“一些班级可能要一年以上才行,毕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且不能出错。” “但有一些班级的专业,一学期就能出成绩,甚至一些专业的同学,下个月也许就能出成绩了。” “当然其中也许只是个例,却能开一个好头,我们省里一定能全方位立体的培养出多层次的社会人才。” 听到张恪清说也许一个月就能出成绩,夏正东这次没有半点的质疑,张恪清既然敢说,那就一定能做到。 其实这对夏正东来说,也算是好事,毕竟现在张恪清做的越多,将来出的成绩就会越多,而且这些成绩都会在他当一把手的任上。 夏正东对张恪清也是非常的欣赏,既年轻又有能力,还有背景,总能从让人想不到的角度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夏正东只是想不通张恪清为什么不愿意靠向他,他比之前的苏立业、向洋差哪儿了? 更重要的是张恪清跟石光明联手,他就太被动了,之前苏立业、向洋的留下的人脉,都会落入张恪清的手中,从上到下都会让张恪清在省里有极大的影响力。 之前他想敲打一下张恪清,让张恪清主动来找他,现在看来是失败了,反而还让张恪清跟自己更加的疏远。 但距离换届还有一年的时间呢,他还来得及拉拢其他人,到时候让张恪清跟石光明联手,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定! 散会之后,夏正东也在思考着,还有谁是可以争取过来的,至少让对方在未来不投入石光明和张恪清的阵营。 当然还有一个更完美的办法,那就是离间张恪清和石光明的关系,这两人如果不能联合,那么将来他就都能轻松的压制。 第2508章 想到这儿,夏正东心里有了一个主意。 下午的时候,吴必彦来到了夏正东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张表。 “夏省长,这些是这次需要调整的一些岗位,您看看有哪些位置要推荐某位同志吗?” 吴必彦已经让组织部筛选出来了符合要求的名单,每个位置适合的人选都有三四个,最终谁能上位,就看领导们的决定了。 他先跟石光明汇报了,之后才来找的夏正东,最后才会去跟向洋汇报。 夏正东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跟光明同志沟通过了?” 吴必彦点了下头:“这两个是石书记推荐的人,符合任用要求。” 夏正东看着封城的副书记和洛城的常务副市长两个位置,顿时心里有了想法。 “吴部长,我暂时没有好的人选推荐,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政府报告上,你先去跟其他同志沟通,等我考虑好了再跟你说。” 吴必彦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至少夏正东没有反对一些人选就行了。 他也在想,夏正东到底看上了哪几个位置,又会为哪些人争取。 等吴必彦离开之后,夏正东开始仔细的思考投靠张恪清的一些干部,有哪几个资历和政绩都不错,可以出来争的。 他倒要看看,到时候张恪清的下属有机会更进一步,张恪清该怎么选择。 如果张恪清选择退让,支持石光明的人,那么以后还有人愿意跟着张恪清吗? 不能给自己争取利益的领导,有谁愿意继续追随? 可如果张恪清选择支持自己人,那么石光明能高兴吗?两人未来还能亲密无间的合作吗? 多少合作都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了,只要他先种下一根刺,将来两人之间就会离的越来越远。 …… 张恪清坐在办公室,也思考着下个月回来,郑城要调整的一些干部名单。 主要是有几个年龄到了,该退二线,不过再坚持一年也没什么问题,回头看看王丽莉想要安排什么人吧,他也打算看看这次祝文渊打算要几个位置。 现在的市委组织部长虽然是祝文渊的人,但市里的干部调整,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张恪清手中。 这次去开两会的期间,因为王丽莉也要跟着一起去,市委的工作张恪清准备交给贾海波来负责,市政府那边,肯定是韩志飞,倒是不必有什么担心的。 接下来几天过得都很平稳,丘城的职校虽然又有一些同学退学,但报名的人数不减反增,口碑也在快速的扭转。 而且在这些学员中,也发现了一些天赋不错的,正在重点培养。 将来有那么几个表现好的,学校也会大力宣传,不只是方便未来的招生,也证明了他们这个职校的专业是成功的。 正想着呢,王丽莉过来了。 “张书记,有点事情想跟您汇报一下。” “我昨天听我姨夫说,这次省里要调整干部,他去找夏省长汇报的时候,夏省长却说要多考虑几天。” 张恪清看着王丽莉:“这有什么问题吗?” 追随夏正东的人肯定不少,但要调整的位置却不多,夏正东肯定要好好考虑该把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上,还有什么位置不能丢。 要思考的时间长一点,也很正常吧? 王丽莉却说道:“我也是这么问我姨夫的,但他说夏省长是一个很喜欢提前考虑一些人事安排的人,之前当副书记的时候,每次我姨夫去汇报,夏省长都会马上推荐一些人选,并给出无懈可击的理由。” 第2509章 “而且这一次夏省长还特意问我姨夫,是否跟石书记汇报过,在石书记推荐的人选上多看了几眼。” “我姨夫觉得奇怪,让我来提醒一下您。” 张恪清点了下头:“行,我知道了,这事儿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他虽然在省委常委中排名不是最末了,可除了涉及到郑城和省委政研室的人事安排,他也不会开口。 向书记支持哪个,他就支持哪个。 就算是之前王维庆去丘城,也是向书记主动安排的,根本不需要张恪清开口。 他可不认为自己现在负责全省的人才队伍建设,就真的可以去插手组织工作了。 “市里这次也有几个位置需要调整,你看着跟志飞他们商量一下,将人选推荐给组织部吧。” “马上要去京城开会,期间的工作也安排好。” 市里一些处级岗位,张恪清也根本没看在眼里,不是常委的副厅他都不在乎,将来他更需要拉拢的是那些正厅级的干部,甚至更高级别的同志。 等王丽莉出去之后,张恪清想了想王丽莉刚才说的事情,想不出有什么问题。 总不会是郑城的班子有人要调动吧?那这种事应该要提前跟他通个气才对,肯定是他想多了。 一周后,向洋带领南河的代表团成员,一起赶到了京城。 张恪清发现在路上的时候,纪庆江很多次看向郑保山,尤其是在观察郑保山的后背。 看来纪庆江也在验证郑保山是否生了病,是否真的想退休。 如果郑保山不想退,那纪庆江想争也争不到。 不过这一点,倒是没有其他人注意到,就连向洋也没发觉郑保山在扛着病痛,只以为是年纪大了,太过疲惫。 报到之后,张恪清也打算跟其他人一样,联系一些长时间不见的同学、朋友什么的聊聊天呢,却忽然接到了国院王主任的电话。 “张书记,半个小时之后,到领导办公室来。” 挂断电话,张恪清马上给向洋打了个电话汇报情况,同时快速赶向领导的办公室。 向洋接到电话,笑呵呵的说道:“恪清,领导让你去汇报,这是好事。” “你就放心的去,晚上回来的晚也没问题,别耽误明天开会就行了。” 甚至向洋都有些羡慕,他都没有这个机会。 去年全委会的时候,领导就单独叫张恪清去汇报工作,现在居然又叫张恪清过去,足以看出领导对张恪清的看重。 不过他对此也完全能够理解,如果南河某个副厅跟张恪清这般能干,他也会格外的重视。 今天领导单独叫张恪清去汇报工作,对张恪清下一步也有极大的好处,相信省里没人会继续跟张恪清争副书记的位置了,上头也不会再考虑空降。 但向洋考虑了一下,只做副书记,好像有些浪费张恪清的能力了,也许可以让张恪清多肩负一些重担。 二十分钟后,张恪清出现在领导办公室门口,王主任看到张恪清,热情的邀请张恪清坐着等一会儿。 里面的人出来后,王主任去敲门汇报:“领导,南河的张恪清同志来了。” “张书记,领导请你进去。” 第二次进入领导的办公室,张恪清已经不像第一次那么紧张了,但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还是只敢坐一半。 领导笑呵呵的问道:“恪清同志,最近南河那边的教育问题,可是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你是觉得一些高校应该减少招生吗?” 第2510章 张恪清马上回答:“领导,我们的想法是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减少招生,可以新增一些培养未来需要人才的新专业,招生的规模不会减少,甚至可能继续扩大。” “我们南河的一些高校新增的专业,都是我们南河未来所急需的。” 这些年高校的招生人数都在扩大,给了更多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一旦招生减少,那些年轻人很难安排。 “那些职校的新专业,也是南河未来急需的吗?”领导问道。 张恪清解释道:“其实那些并不算急需,但那些相关的产业都在扩大,他们会更好就业,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领导微微点头,这个回答还算中肯。 他对游戏产业也有了解,市场在扩大,需要相关的设计开发人才,但对电竞选手可谈不上急需。 “你们做的很不错,之前我也没想到,你在这方面的能力也很优秀。”领导称赞了一句,“去年你们在金融市场赚了很多,将郑城的负债率和债务率大幅降低,提前完成了三年目标,但你们的方式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你觉得你们的政策试点算成功吗?” 郑城靠着六十亿赚了四百亿的利润,这点不可复制,也很难模仿。 下半年的时候有许多省份都跟风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投资,也赚到了钱,可跟郑城远无法比。 张恪清谨慎的回答:“领导,去年郑城的财政收入增长确实有偶然性,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再来一次我们也做不到。” “今年我们也大幅调低了金融市场投资的预期利润,但肯定还能赚钱,利润率肯定能保证超过平均线。” “其实除了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增长,我们的税收收入增长,企业上缴利润增长,其他投资收入增长也都不错,一样能降低负债率和债务率。” “再有一年时间,就算刨去金融市场的利润,这两项指标也能下降到目标任务线,这也足以证明不靠着大规模举债,一样可以带动城市快速发展。” 领导看着张恪清:“你这么有信心?那明年我要再看一下你们郑城的这两项数据,刨除这两年金融市场投资收入的数据。” 如果张恪清真的证明了这一点,那么确实值得推广一下,免得很多地方单位就知道举债发展,导致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新债偿旧债,最终都是包袱。 其实金融市场的投资收入不应该全部扣除,但谁让郑城还有积电公司和安谋科技呢? 这两家行业龙头企业,可都是在他帮忙下才成功引入的,其他城市可没这个优势。 张恪清一口答应下来,他确实有这个信心完成任务,毕竟今年开始,很多他当市长时招商引资的项目也要开始交税了,而且民营企业扶持政策也开始发力,会有更多的企业成长起来。 张恪清以为领导谈话要结束的时候,领导忽然又问道:“恪清同志,我记得庐市那边最早做纯电动汽车的项目,是你在那边工作时力主引进的吧?” 张恪清谦虚的说道:“当时也是孙省长支持,这才成功的。现在那家企业规模壮大,是现在中安省和庐市班子的功劳,跟我没什么关系。” 领导笑呵呵的说道:“启瑞未来目前可是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龙头企业,你打下的基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