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1929》
第1862章 中将要带头冲锋
周文都这么说了,王跃武还能说什么呢?
他只能在心中默愿,你打一战试试是可以,可千万别将这些宝贵的炮兵给葬送掉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在这支小部队出发后就要给306团的团长专门叮嘱,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人家毕竟是来支援自己的友军,可不能让兄弟部队牺牲太大。
他当下就表示道:“周总队长的豪气王某佩服,就按照你说的办,我马上给306团打电话,保证配合贵部的行动。”
说罢,又有点不放心地补充道:“周总队长的指挥部就暂时设在在这里吧,前方容易遭到鬼子的炮击。”
周文微微一笑道:“谢谢王师长,这次行动我亲自带队。”
“什么?你一个中将高级军官亲自带队冲锋。我是不是听错了?”
周文看着一脸愕然的王跃武,心中有些好笑。
这次来支援你们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本公子好几天没有杀鬼子了,手痒了。平时被妙花和赵晓金两个师兄像老母鸡看护小鸡一样盯着,只能老老实实待在指挥部。
这次是一分队全体行动,又是搞夜间突袭,那开路先锋舍我其谁?暗黑小王子的称号是白叫的吗?
……
夜里11点钟,周文见到了51师306团的刘团长。
“周长官,我已经接到师长的命令,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现在的情况是,第三道防线的1、2号阵地已经丢失,3号阵地现在是3营1连在驻守,在天黑前刚刚打退了鬼子一次进攻。”
周文之前就已经研究过地图,知道3号阵地距离团部指挥所不远,就对刘院长说到:“请刘团长派个联络员跟我走,我们现在就去3号阵地。”
要知道3号阵地现在已经是最前沿阵地,而国军的电话也还没装备到连一级,所以得有熟悉的团部人员跟着去联络。
说罢,他转头又对身边的一个少校军官说到:“一山,你的炮兵就在这里构筑炮兵阵地,等我们拿下1,2号阵地后马上前移,要与突击部队始终保持500米距离。”
这个少校军官叫做万一山,也是当年的留苏军官之一,现在是二团炮兵营副营长兼迫击炮连连长,这次作为炮兵指挥官,负责指挥两个炮兵连作战。
万一山马上立正应是。
他们两个这番对话不要紧,倒是把306团的刘团长下了一跳。
你就这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就要对有着几百个鬼子防守的1、2号阵地发起攻击,还信誓旦旦说拿下后就要前移炮兵阵地。
那意思是接着就要向已经被鬼子占领了一天的第二道防线发起攻击。
而且说得好像是喝水吃饭一样的简单。
问题是,一天多前,302团可是整整一个营就在第二道防线跟鬼子厮杀了一个整天后,5百多个弟兄能够囫囵着撤下来的都不到100人了。
这个长官莫不是有些过于托大和狂妄了?
这个刘团长也是一个有点眼力的指挥官,他自然看得出,眼前支援上来的这七十来号杀气腾腾、透着一种精锐老兵气质的汉子们不是一般的部队。
别的不说,几十人的队伍就带着6挺德国机枪,6门迫击炮,还有那种带着大弹鼓的冲锋-枪,就是号称装备最好的宪兵总团也不可能有这么堪称奢侈的武器。
问题是,武器装备再好,部队再精锐,也就那么几十号人,怎么可能干得过有阵地依托,有几十挺轻重机枪,还有无数掷弹筒支援的两个多中队四百来号鬼子。
这还是1、2号阵地,要是再后面的第二和第三道防线,起码还有一个大队近千人的鬼子,你说拿下就拿下啦?
而周文看着刘团长一脸懵逼的表情,也懒得做更多解释,接着说道:“刘团长这里要组织起一个营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接手我们攻占的阵地,连夜多挖防炮洞,做好白天鬼子反扑的防炮准备。”
刘团长已经完全麻木了,但人家可是中将,高自己这个上校两级呢,就是把牛皮吹破了天,你还能拿人家咋地?
所以他只能满口答应,然后派出一个团部参谋带着周文他们就向前沿阵地开进。
等到周文他们几十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后,刘团长正想跟身边的副团长吐槽几句,却是发现身后还杵着一个人家教导总队的炮兵军官呢,只好向一个传令兵命令道:“你去通知1营长来团部,我要给他交代任务。”
他心里却是暗叫倒霉,一个中将就带着几十个人上去了,万一死在战场上,自己也要被算上一个支援不利的罪过。
算了,实在不行,就让自己的1营随时准备冲上去支援吧。不说是要拿下阵地啥的,起码也得把这个年轻中将救回来吧。
而此时的万一山看到刘团长已经遵照周文的指示开始组织预备队后,这才开始命令两个迫击炮连开始架炮。
但是随后迫击炮连官兵们的操作又让在远处观望刘团长有些看不懂了。
你就不观察一下远处的炮击目标,测算一下大概得炮击参数吗?怎么将炮架好后,就开始原地休息了呢?
他却是不知道,一分队的战术,讲究的就是一个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
在进攻阶段主打一个快速偷袭,几乎用不上火炮的支援。
而火炮主要是用在一分队占领阵地后,用于压制炮击敌人反扑的兵力和火力。
现在目标都还没明确,测算什么的都没用处。
何况,万一山可是知道,一分队力还跟着一个全佣兵团公认的炮神呢。
到时需要炮击时,都不用他去测试什么参数,人家许大成通过耳麦就给你报得明明白白的,你就只管照着炮神的指挥炮击就是,保你一打一个准。
……
却说周文带着一分队很快就借着交通壕来到了最前沿的3号阵地。
要说51师确实是算得上国军中的精锐,战壕之间都有数道交通壕相连,每一道防线的各个阵地都能互相支援,左右两边还能形成交叉火力。
第1863章 颠覆三观
可惜就是,51师火炮数量和反炮、防炮的能力欠缺了一些,不然以王跃武将军的指挥能力和51师官兵的顽强,要守住阵地还真是很有可能的。
不多时,防守3号阵地的1连长跟着团部参谋从另一处阵地弓着腰走了过来,看见周文就要敬礼,却被周文抬手阻止了。
周文低声道:“鬼子上一次进攻是什么时候?”
“一个小时前,一般到了下半夜,鬼子就不会进攻了,只是用机枪和火炮进行骚扰。”连长恭敬地答道。
他就有些奇怪,一个堂堂中将跑到第一线阵地来干什么?坐在后方指挥部指挥不香吗?
周文对着他点点头道:“你要注意,等我们占领前面阵地后,不要急着上来,鬼子肯定会进行炮击。你等炮击结束后,再带部队上来接手阵地。”
周文这么说当然是有道理的,日军一旦发现阵地被攻占,第一个反击就是大炮攻击,这时候上去的部队就是白白挨炸。
但那个连长却是有些懵逼,你明明知道鬼子会炮击,你们难道都是钢筋铁骨,不怕炮弹?
“准备吧” 周文转头吩咐张晓平。
张晓平微微点头,转身对着兄弟们打了一个手势。
然后大家就开始整理武器,披上伪装披风,在脸上抹黑色涂料。
这时这个连长才发现,好像队伍中居然有个女兵。
是的,现在一分队里就有我们的红袖小妮子。
红袖正在脸上涂迷彩,看到那个连长有些吃惊的眼神,还调皮地对着他做了一个鬼脸。
不多时,已经准备就绪,满脸涂得黑漆麻古的周文对着这个连长微微一笑,洁白的牙齿在夜黑中分外显眼。
他拍了拍那个一脸呆若木鸡的连长的肩膀,就自己当先从阵地上爬了出去。
“我说……不是……你一个中将就这么上去了?你的手下都没一个出来阻拦的,你这中将是个假的?”
周文倒是不知道,自己今天的这一番骚操作让51师从上到下都被颠覆了一把三观。
在民国,即使是当年军阀混战,军衔乱封的时候,也没有听说那个中将带着敢死队上去打突击的。
周文自己却是没有把这个中将当回事,就是兄弟们也没当回事。
一分队本就是书生一手建立起来的,一分队出动,必然是书生带队啊!
黑夜中搞偷袭,也必然是书生担任尖兵啊!
这有什么问题吗?
却说1、2号阵地属于第三道防线的左右两个突出部,从防御的角度来说能形成交叉优势。
但也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两道阵地在昨天白天都遭到了日军火炮的重点照顾。仅有的几座碉堡和大半重机枪阵地都基本被摧毁,防御火力被大幅削弱。
经过一整天的鏖战后,阵地上的一个连伤亡太大,不得不退到3号阵地。
可以说上元门的防线就是这样被鬼子一步步压迫后退的。
要说日军的战术也谈不上什么出奇之处,甚至可以说还比较死板。都是沿用炮兵开路,步兵冲锋的循环战法。
但就是这种一次大战时的落后战术,却是打得国军节节后退,几无还手之力。
周文的进攻计划非常简单,就是兵分两路,沿着直线匍匐前进,同时对两道阵地发起突袭,用最快的速度深入到日军的阵地中,不断向前突进。
左边是周文亲自带着张晓平、许大成、红袖,还有5、6、7三个战术小队,周文担任清道夫,负责打开突破口。
另一边是高小山、妙花、赵晓金、体净,还有2、3、4三个战术小队,赵晓金这个武当宗师作为尖兵。
此时已接近夜里12点钟,战场上还有零星的枪声响起,这是敌我双方的警戒人员在开枪,主要起到吓唬对方,防止夜间遭到偷袭的举措。
周文现在虽然是匍匐前行,但速度并不慢,就如一条蚯蚓一般在泥土中快速穿行。
由于敌我阵地的间距并不是很远,在爬过几道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遗弃阵地后,周文超强的感知力就听到了1百来米外,鬼子阵地传来的咳嗽声和低声交谈。
周文向后打了一个手势,张小平、许大成和红袖都爬到了他的身边。
周文指着前方鬼子布设的铁丝网,低声对张小平道:“铁丝网是残破的,有缝隙可以通过,你向后传令,让大家跟紧了,不要惊动鬼子。我们进了战壕再开始动手。”
周文暗夜小王子的称号不是白叫的,他已经发现这些铁丝网大多都是残破的,大概是51师原来布设在阵地北面的,现在被鬼子废物利用,拿来防止国军的夜袭。
这里有人会问,国军都有铁丝网,日军装备比国军还好,怎么还会用这些被炮火损毁得厉害的铁丝网。
这是因为淞沪会战后鬼子一直马不停蹄地发起进攻,补给速度跟不上,只能优先保证武器弹药和食品医药,什么铁丝网之类的就暂时没法供给。
这些破损的铁丝网也许对集团冲锋能起到一些阻碍作用,但对于佣兵团这些兵王来说,就属于摆设了,毫无任何作用。
不多时,周文就带队穿过铁丝网,接近了鬼子阵地。
此时才是严冬刚过,气温还在零度左右,阵地上鬼子除了几个观察哨在虎视眈眈盯着阵地外的情况,其他人大多靠在战壕内睡觉,还有一部分鬼子被冻得受不了,哈着白气来回跺脚。
几个负责警戒的鬼子在大黑夜中顶多能看清十几米左右距离,再远就抓瞎了。
所以周文当先爬到阵地前30米左右,就停止不动了。
以他的眼力,阵地上只要是露出头的鬼子,全部都暴露在他视野之中。
周文打了一个手势,身边的张晓平、许大成、红袖都抬起手中的p08炮兵手枪,对准了各自的目标。
随着周文扣动了扳机,噗噗声响处,几个冒头的鬼子都是头部中弹,悄无声息就消失在了战壕中。
周文开枪后丝毫没有停顿,爬起身、弓着腰,脚下却是踏着密集如风的小碎步,只是几秒钟的时间就越过30米的距离,一个翻身就进了鬼子的战壕。
第1864章 纵深突击
周文在翻下战壕的一瞬间,就看到左右两边都有一排鬼子,正抱着枪,挤在一起,背靠战壕在睡觉。
周文脚还未落地,枪里的子弹就射了出去,而且还是连续射击。
而与他前后脚进入战壕的张晓平,也几乎是同时扣动了手枪的扳机。
“噗噗噗……”
这种手枪的击发密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端着冲锋-枪打连发呢。
而这哥俩身后的许大成和红袖小妮子只是进战壕晚了1秒多钟,就见这两排靠着战壕睡觉的,大约一个分队的鬼子,在睡梦中就无声无息全部嗝屁了。
寒冷的空气中飘来一股血腥味。
此时的红袖却是有些幽怨地看了周文和张晓平两人一眼,心中嘀咕道:“哼!都不知道让着人家一点,全被你们两包了。”
其实虽说是在战场上,偷袭时机稍纵即逝,但如果周文诚心要给红袖锻炼的机会,也不是不能稍稍缓上那么半秒钟,让红袖也有杀敌的机会。
但周文却是着意不给红袖开枪的机会,主要是对她的心境进行磨砺,让她知道自己和顶尖高手还有差距,还有不足。
之前就说过,战场上,战壕可不是笔直一条线修筑的,而是每隔十几二十米就有一个弯道,这既有防炮的作用,还有与敌人争夺阵地时起到阻挡子弹和偷袭的作用。
所以周文他们干掉一个分队的鬼子后,并没有惊动其它方向的鬼子。
但周文却是并没有向战壕的两边搜索,而是顺着眼前的一道纵向的交通壕,就朝着阵地纵深冲去。
现在就是以快打慢的最好时机,运气好的话,甚至有可能悄无声息就将这个阵地拿下。
而就在周文攻进左边1号阵地的同一时刻,赵晓金和妙花两大高手也几乎同时摸进了右边的2号阵地。他们后面则是紧紧跟着高小山、体净,还有李虎、二嘎子和左明清的三个战术小队。
按照之前商定好的偷袭计划,一分队最强的几大高手一马当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开路和清除阵地里的鬼子,还有就是要乘着鬼子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尽量朝鬼子的纵深突进,一举打乱鬼子的阵脚,使其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这种战术模式其实就是借鉴了装甲集群的突击战术,坦克群从中央直冲而入,敌人左右的兵力交给后续部队,突击群就尽量向敌人纵深突进。
利用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将敌人分割再分割,最后围而歼之。
现在,在这种规模较小的战场上,周文他们几大高手就相当于是坦克集群,只管一路朝着鬼子纵深突进就是,阵地的清理则是交给几个战术小队来完成。
时间过去了仅仅一分多钟,直到1、2号阵地大半都已经完全控制后,在2号阵地上才响起了枪声和鬼子的惊叫。
这倒不是说战术小队哪个兄弟手艺差惊动了鬼子。
要知道这两个阵地分别驻守着一个中队的鬼子,一个阵地就有近2百人,总有些不是意外的意外会发生。
这种偷袭战术本身就不可能长时间不惊动鬼子。
所以枪声响起的时候,周文心中古井不波,而他此时已经越过了1号阵地,快要接近之前丢失的第二道防线了。
是的,就是一分多钟的时间,周文带着张晓平他们几人就急速通过了1号阵地,短短时间内一阵冲刺就越过了数道被日军修缮过的交通壕,来到了距离第二道防线不到200米处。
此时后面阵地上开始爆响起的各种机枪和索米冲锋-枪的枪声划破夜空,这是兄弟们在知道惊动了鬼子后,开始放手大干了。
而周文则是借着伪装和夜色,又一次朝着鬼子阵地匍匐前进。
……
管谷拓少佐是日军第9师团步兵18旅团第9联队第2大队的大队长。正在帐篷中熟睡的他被枪声惊醒后,开始时并没有觉得什么。
这几天的攻击虽然还算顺利,但是对面的直拿部队也比较顽强,经常会组织敢死队进行夜袭。这次想来也不例外,也许很快就会接到前沿阵地击退敌人的报告。
所以他只是打了一个哈欠,嘴里咒骂了几声打扰他瞌睡的直拿人,然后准备继续睡觉。
只是,听到远处密集的枪声,他突然察觉到,好像熟悉的三八步枪和歪把子机枪的枪声不多,反而是冲锋-枪的枪声占据了大半。
他马上就意识到不好,一头就从行军床上坐了起来。
这时,大队副官牛尾启介中尉走了进来,有些紧张地报告到:“大队长阁下,刚才接到2号阵地的电话,说是他们遭到了直拿军的偷袭,但是电话随后断了,看样子2号阵地情况不妙。”
管谷拓一边扣着自己军装的纽扣一边问道:“有没有说直拿人有多少?”
“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1,2号阵地都有大量的冲锋-枪声,恐怕直拿人派出的兵力不少。”
迅速着装完毕的管谷拓走出帐篷,对副官说道:“你守在指挥部,接到任何消息马上向我汇报,我去阵地上看看。”
“嗨咦!”
管谷拓吩咐完就带着守在帐篷外的几个警卫,就向着前方的阵地快步走去。
通过交通壕,他很快就来到第二道防线的前沿阵地上。
此时,远处的枪声竟然渐渐停息了下来。
他手下的第4中队中队长急匆匆跑来汇报:“大队长阁下,前方的1,2号阵地情况不明,电话断了,也没有人回来报信,是不是派出一个小队去查看情况?”
管谷拓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发现前方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清,就点头道:“马上派出一个小队,沿着交通壕去侦察。要交代他们,不要贸然跟直拿人交战,遇到小股敌人就吃掉,要抓个活口回来问问。”
“嗨咦!”
中队转身去下命令了。
管谷拓又命令身边的传令兵:“你去传令,命令炮兵分队朝前方打几发照明弹。”
看着传令兵急速跑去,管谷拓再次趴在战壕边沿,端起望远镜朝着前方观望。
第1865章 死亡之手
虽然还是什么都看不见,但此时的管谷拓不知为什么心跳的厉害,现在不仔细观察一下,不做点什么,无法安抚住心中的不安。
他的不安就是,前面枪声的停歇是不是意味着,白天伤亡了几十个帝国士兵才攻克的阵地,现在则是被直拿人夺回去了?
但他可是派了两个中队在驻守,而且还加强了机枪中队的一个分队,加一起有近四百人。不至于被直拿人一个偷袭就全军覆没了吧,不然不会到现在都没个回来报信的。
其实他猜的没错,驻守在1,2号阵地上的两个中队加一个机枪分队,近400个鬼子全部都被干掉了,没有一个活口,也没有谁能跑掉的。
这里的主要原因自然是一分队的能力超强,特别是夜战能力更强。
还有带消音手枪的优势,同时还占了偷袭的便利,自然一路就杀人于无形。
等到鬼子警觉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干掉了大半。
而剩下的鬼子也没有多少的反应的时间,一群如狼似虎的黑影就冲了过来。
别看兄弟们人数不占优,但战术协同却是已经炉火纯青。
哪个小队在左,哪个小队在右,谁负责包抄,谁负责绕后,谁负责掩护,一切都迅捷有序。
所以鬼子们根本来不及组织起防御阵型,就被四面八方射来的子弹所淹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鬼子们的纪律性却是没话说。在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之前,这些鬼子就没想着要撤退,也不敢撤退。
没人逃跑也没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在几十个龙精虎猛的兵王面前,自然就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大多数鬼子就连敌人从哪边来,子弹射来的方位都没辨清楚,就中弹倒地了。
……
而此时的管谷拓还没意识到,他心中的不安可不仅仅是心忧他的两个中队,而是他下意识的有一种心悸的感觉。
也许是人在死之前都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有一种直觉吧。
管谷拓现在就是有这种感觉。
他以为是战局变化造成的不安,却不知是有一支手枪在黑暗中已经瞄准了他,死亡之手已经在向他召唤。
“嗖!”
一颗子弹带着凌厉的寒风从黑暗中飞出,正正打在管谷拓眉心之处。
以周文的能力,50米左右的距离,已经可以精准到毫米来计。
所以管谷拓还没等到他的照明弹升空,就被一颗9毫米手枪子弹带走了性命。
而周文这个领头的开了枪,张晓平和红袖自然不会落后,三人低沉的噗噗枪声,将鬼子战壕边凡是露头的钢盔都顺着点名了一遍。
说是顺着点名,其实时间都非常短,特别是周文和张晓平,在开枪之前都已经将鬼子的位置确定,手中的枪口就如有了肌肉记忆一般左右移动,一枪一个准,只是一秒多的时间,视线一百米内的战壕边再无一个脑袋还能露在外面。
红袖一如既往的还是躺平了。
虽然她也开了枪,而且开枪的速度也很快,但她发现,自己打出的几颗子弹,仅仅是比周文和张晓平的出枪慢了几乎是几毫秒的时间,但她的子弹就变成了补射。
问题是,周文和张晓平的出枪需要补射吗?
这时红袖才明白,自己与周文和张晓平的差距有多大。
之前在偷袭1号阵地时,她还趴在战壕前打死了两个鬼子,以为自己能跟上他们的节奏了,现在看来是大哥哥和张晓平师兄让着她的,给她有个锻炼的机会。
其实周文这次行动将红袖带在身边,一方面是要保护她的安全。
在这种漆黑的夜晚,战场上谁也不敢保证在空中乱飞的子弹就一定绕着自己走。只有将这个小妮子带在身边才更放心一些。即使不慎中弹受伤,自己的般若之气也能大概率保住她的性命。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红袖已经有了自保之力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确实是有要锻炼红袖的意思。
周文发现,红袖加入一分队参加了几次战斗后,确实表现出了非凡的领悟力和适应能力。
现在这个小妮子的各种战术能力,已经超过了一分队大多数的队员,就是比起左明清、周明远这种仅次于几大气劲境高手的后起之秀,差距也是很小。
她现在欠缺的是经验和心态。
特别是最近几次战斗,红袖表现的很出彩,这就导致小妮子有些飘了。
而战场上最怕的就是你飘。
要知道,当年大王庄时兄弟们个个年少,在周文般若之气的帮助下,才是短短时间就习得一身好武功,军事技能更是出类拔萃。
初期剿匪只是牛刀小试,中原大战则是一举成名。
所谓年少轻狂,兄弟们有了名有了实力,有些人自然不免就飘了起来。
当年就是张晓平也有自誉武功高强,比斗时戏弄友军高手,被周文训斥的事。
也有左明清战场擅自行动,差点就被周文按在后方去搞后勤了。
而且别忘了佣兵团还有妙花大师兄的存在。
妙花大师兄专治各种不服,加上还有教授大伙武功之恩,本身又洁身自律,严厉冷面,谁敢不服?
不服就打到你心服口服为止。
不要说别人,就是周文自己在这个大师兄面前也不敢飘。
所以不管是原来大王庄的老兄弟还是新来的这些武当弟子,凡是有飘的矛头,都被周文和妙花一头就按了下去,最后都得给我规规矩矩。
就是许大成这种一根筋的憨憨,在战场上也只能老老实实遵守命令。
比如现在,他就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没有急于去开枪抢怪啥的,而是默默守护住周文和张晓平的后背,等待自己出手的时机。
当然,以许大公子的尿性,自然是知道在周文和张晓平面前,玩枪那就是自己找虐,还是想着用炮来征服别人更爽一些。
但红袖这个小妮子的飘就不能用对付其他人的那种粗暴简单的办法来教育她。
周文就只能将她带在身边,一是让她学到更多的战场经验,二是要让她看到跟顶尖高手的差距,逐渐明白自己的战场定位,心境自然就会逐渐沉下来。
第1866章 一心四用
却说周文他们这次将敢露头的鬼子全打趴下后,却是没有急于就冲进鬼子阵地,而是原地继续潜伏,监视战场的动向。
这次在第二道防线可是有着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就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了。
两军对垒,攻心为上。
周文在黑暗中的偷袭就是要先乱其心,让这些鬼子不得不先采取一些防备措施。
比如照明弹,比如机枪扫射,比如派出搜索部队,甚至用炮火攻击1,2号阵地。
但周文都有应对措施,而且还能进一步打击鬼子,让他们更加慌乱。
果然,仅仅是击毙了战壕上露头的十几个鬼子没多久,天空中就亮起了好几颗照明弹。
但周文他们披着伪装披风,头盔上都插满了树叶,跟大地已经混为一色。
不要说是照明弹,就是在阳光明媚的大白天,你不仔细看也无法看清是个人趴在地上。
而那些不知死活想露头出来观察的鬼子,无一例外被周文和张晓平的精准枪法全部打了回去,不死的也再不敢露头了。
照明弹对鬼子来说自然没了用处,但是由于他们要观察阵地前沿1百来米处的敌人黑枪手,照明弹打得比较近,将自己阵地也暴露在关照之下。
鬼子的第二步自然就是用机枪开始盲射。
一时之间,只见远处纵深的几个阵地上同时喷出了机枪火焰,沿着阵地前一百来米的空地上扫射过来。
嗖嗖嗖的子弹打得周文眼前的泥土噗噗作响。
这就是周文没有让其他兄弟跟上来的原因。
子弹可不长眼,虽然隐蔽自己是佣兵团的基本操作,但人一多就难免有人不慎会被鬼子机枪打中。
但现在只是他们4个人,随便找个可以遮挡的弹坑就能轻松躲过鬼子疯狂扫射的子弹。
而在他们身后的许大成这时却是将鬼子的几个火力点都暗暗记在心里,而且借着照明弹的光亮,他不但测算距离更准确,还将鬼子纵深阵地的一些情况也看了个明白。
然后,许大成就开始在耳麦中报出炮击参数。
此时,不多时,早就枕戈待旦的万一山指挥炮兵就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这就是许大成这个炮神的作用。
炮神可不仅仅是自己打的准就行,而是对炮击的方位和距离都有直觉一般的精准判断。
所以他报出的参数自然就八九不离十。
果然,随着第一轮炮弹落在鬼子阵地上,许大成肉眼可见的几处机枪阵地上就爆起了无数火团。
轰轰的爆炸声中,许大成在麦克风中又连续报出了几组参数。
此时的万一山根据与许大成的约定,早就将二十门迫击炮分为了四个炮击小组,每组的目标随着他耳麦中传来的许大成的通报,在不断调整。
这时就可以看出佣兵团炮兵们的素质。
他们每组都是打两轮炮就要微调一次瞄具,但其中的间隔几乎跟齐射没多大区别。
就听夜空中炮弹与空气摩擦的尖啸声一刻不停,而鬼子的阵地纵深则是四处都升起了爆炸光团。
外行来看只以为是覆盖炮击,只有万一山知道,这可不仅仅是覆盖炮击,叫做精确覆盖炮击可能更为准确。
他心中不由暗暗佩服,许大成真不愧是炮神,这等于是同时指挥几个炮群分目标打击的能力,可说是他毕生仅见。只有他这种炮兵专家才能看出其中的难度。
此时的鬼子可就苦不堪言了。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对面直拿人的炮击会那么精确,就跟长了眼睛也没两样。
几处暴露的机枪阵地没了,而爆炸的火光则是暴露了更多的阵地和慌忙逃离爆炸区域的鬼子们。
炮弹也就追着这些鬼子落下爆炸。
而许大成可不仅仅是要炮击那些看得见的目标,而是他根据那些目标就能大致判断出,日军其它火力点的分布以及那些战壕的方位。
这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炮神的预判和分析能力。
所以这些鬼子一开始就被炸懵了。
八嘎!开过枪的那些阵地被炸也就罢了,但好多没有开火,只是做好准备等待命令的火力点也被炸是几个意思?
就好像我们的火力分布图全被直那人掌握了一样。
问题是,这可是在黑夜中啊!就是白天也没见过能炸这么准的炮弹。
……
“不得了,大成这货不但分析和预判能力都超群,态势感知能力现在也已经出类拔萃了,相当于是鬼子的阵地部署都在他脑海中如地图一般清晰,完全可以做个合格的指挥官了。”
周文转头向许大成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佩服这货的这种能力。一人指挥四个炮群炮击不同的目标,岂不是变成了一心四用,比老子的一心二用还要厉害。
此时,日军阵地已经是一片火光冲天,无数人影抱头鼠窜,眼见是已经出现混乱。
但周文还是没动,他还在等。
等什么呢?
等妙花那边先动。
要知道,周文一开始不惜暴露目标也要杀死这边战壕上露头的鬼子,接着又让许大成指挥炮击,都是为了让鬼子分心,让鬼子出现混乱。
而从另一边已经接近鬼子前沿阵地的赵晓金、妙花和体净他们,才是第一波攻击力量。
果然,虽然隔着一定的距离,但夜视能力超强的周文还是看到几个黑影如迅疾如风,就如几头猎豹一般,只是几个起落就一头跳进了鬼子的战壕。
妙花师兄他们动手了。
周文给张晓平打了一个手势,然后两人在前,红袖和许大成在后,就向着鬼子战壕爬过去。
虽然这边的鬼子已经有所准备,但却是没人敢再露头出来观察,只是蹲在战壕中喘着粗气等待敌人攻上来。
此时周文可没学着妙花他们直接就冲进战壕,而是距离20来米就向战壕中投出了数颗****。
是的,你没看错,周文投出的可不是什么手榴弹,而是从佛珠空间里拿出的60毫米口径的****。
手榴弹算什么,哪里有炮弹砸下去杀伤力大?而且还相当过瘾。
又请假
今天拔牙齿,吃了止痛药头晕乎乎的,休息一天吧。
《佣兵1929》又请假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佣兵1929》
第1867章 飞碟射击
许大成为什么经常会跟随周文行动?
就是因为周文的佛珠空间能存放几十颗****。不然即使许大成是头人形骡子,在背着炮管和底座,还携带着手枪和子弹的情况下,可背不了几发炮弹。
现在对周文来说,将这种不到两公斤重的炮弹扔进二十几米远的战壕内,就跟玩儿似的,不要太轻松。
无非就是在扔之前,将炮弹底部朝着工兵铲背面重重磕一下就行,跟鬼子的甜瓜手雷是一个道理。
而后面的许大成也反应过来,马上将身上背着的炮弹也拿出来,朝着底座上一磕,朝着战壕就扔了过去。
现在的炮神都不兴打炮了,直接就是扔炮弹玩。
而且****比手榴弹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落地就炸,都没有什么延迟时间的。
“八嘎!手榴弹……轰……”
鬼子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头顶上扔进来,起初还以为是手榴弹,但一声远超手榴弹的爆炸就在战壕中响起,炸得毫无准备的鬼子们一阵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接着又是几声爆炸响起。
周文和许大成可不是朝着一个方向扔,而是左右估摸着距离都来上几发。
战壕里的鬼子顿时就蹲不住了,要么赶紧躲避,要么就要站起来准备开枪。
但是,在黑夜中,即使有照明弹的光照,露头出来的鬼子也不可能马上就能发现二十米外与大地混为一色的目标。
而张晓平和红袖的枪声却是噗噗噗连续响了起来。
要知道,周文之所以对德国一战时期的p08炮兵手枪情有独钟,不仅仅是看中了这种加长枪管手枪的射程和精度,而且还因为这款手枪是全世界唯一一款可以用蜗牛型弹鼓的手枪。
一个弹鼓32发子弹,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几乎不用考虑换弹装弹的问题。
张晓平和红袖的两支p08炮兵手枪,就将眼前100来米的战壕边沿全部封住,鬼子们是露头就死,都不带一发落空的。
关键是,这手枪还装着消音-器,在这个爆炸声四起的战场上,根本就是无声无息,鬼子死都不知道敌人究竟在哪里。
此时的红袖心里已经没有了多余的想法,小妮子一脸的郑重表情,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战壕边沿,双手捂着枪炳,等待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
突然,她看到战壕里向外抛出了几个黑乎乎,拳头大小,还嗤嗤冒烟的东西。
不好,小鬼子扔手榴弹了。
此时的红袖几乎是下意识抬手就打。
而张晓平的出枪更快。
这下可开不得玩笑,鬼子居然朝着战壕外乱扔手榴弹,保不准就会给他们造成杀伤。
而且这也说明鬼子们已经意识到战壕外的敌人距离已经不远,
“噗噗噗……轰轰轰……”
几颗手榴弹还没等升到最高度,就在战壕边沿被两人的手枪打爆。
甚至有一颗是刚刚才从战壕里抛起不到3米就被张晓平打得凌空爆炸,反而将战壕中的鬼子伤了几个。
这有些像后世的飞碟射击。
但要知道,飞碟面积更大,而且射击用的可是***,而张晓平和红袖却是用手枪,这准头和反应,简直可以用入神来形容。
鬼子们都反应过来用手榴弹盲炸,周文又岂会惯着他们。
就只见他跃身而起,只是几个闪身就冲到了战壕边沿,右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握着一支索米冲锋-枪,看都不看,就是枪口朝下,照着战壕中就是一个突突。
“嗒嗒嗒……”
有几个咬牙切齿,狰狞这面目,准备扔手榴弹的鬼子,就被一排子弹扫倒在地。
要知道周文厉害的不仅仅是夜视能力,他的感知能力同样也是非常强。
他根本就不用去看,只凭着感知能力就能知道战壕中鬼子的位置和动态,所以只是一个长点射就瞬间打翻了战壕中的6个鬼子。
周文动作不停,脚下用力,轻轻跳下战壕,马上贴着战壕伸开左右双臂。
左手p08炮兵手枪对着战壕左面拐角左边,右手索米冲锋-枪对准右边。
此时,听到动静的其他鬼子正从战壕两边涌来。
“噗噗噗……”
“嗒嗒嗒……”
以周文一心二用的能力和感知力,鬼子只要露出身体,就连视线都还没看清对面是个啥子情况,就被一颗颗子弹击倒在地。
“八嘎!直那人进来了。”
有鬼子惊恐地大叫。
但只敢躲在拐角处,再无人敢露头。
只是周文可不是一个人,此时鬼子们头顶上又来了几个杀神。
嗒嗒声响处,又是一地的鬼子尸体。
这就是周文先发动攻击吸引敌人注意,张晓平、红袖和许大成则是分散开来从不同的位置发起攻击。
而跟随他们的周明远、刘黑和牛宝的三个战术小队也几乎是掐着时间赶到,二十几个队员以三人为一组,迅速清理战壕。
于是,这道不到200米长的第二道防线的1号阵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被佣兵团占领,地上则是鬼子横七竖八的尸体。
而不远处的2号阵地也几乎同时被高小山、妙花他们,带着李虎、二嘎子和左明青三个小队占领。
而此时的周文带着张晓平、红袖和许大成,已经距离鬼子3号阵地不远了。
这就是佣兵团最擅长的突袭战术,其实说是偷袭与突袭相结合的战术更为贴切。
这战术首先要求担任清道夫的几人必须是高手中高手,要如餐刀切黄油一般快捷和凌厉,不给鬼子有反应的时间,以快打慢,瞬间就突入敌人的纵深。
而后续的战术小队则是要把控好攻击节奏,在清道夫打乱敌人阵型,吸引敌人注意力的那一刻,如猛虎下山,以摧枯拉朽之势冲进混乱的敌群,快速解决战斗。
后方的炮兵则是不断向敌人纵深开炮,在不断摧毁敌人火力点的同时,制造更大的混乱。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鬼子放眼全世界都能称得上是训练有素。
但是你再试训练有素,在战术和战斗经验方面也是沿用常规作战的模式。
第1868章 节奏变化
但佣兵团可不是用什么炮轰再进攻的常规战术。
而是超常规的快速突击模式,还有如机器一样精密的团队配合战术。
这完全超出了鬼子的现象和习惯,所以在思维和反应上要慢上不止半拍。
在武学上的高手过招,一步慢就步步慢。带来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被动,只能疲于招架,再无还手之力。
而放在战场上,那就是连还手都还来不及,你就丢掉了性命,输掉了整场战斗。
这就是鬼子们即使人数占优,但却被一分队几十号人如砍瓜切菜一般连续杀穿数道阵地的原因。
但这还没完,周文他们四人小组与高小山、妙花、赵晓金和体净组成的另一个突击小组左右呼应,后面6个小队的队员们紧紧跟随。
就如一台配合精密的杀人机器,以黑夜为掩护,在鬼子的阵地纵深来回奔袭突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又占领了第二道防线的全部6个阵地。
这下不只是在前沿的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面对对方这种快速的突进毫无招架之功。
就是接到阵地一个接一个丢失报告的鬼子步兵第19联队联队长人见秀三大佐,现在也是一脸的懵逼。
纳尼?
短短半个小时,之前他伤亡了数百人,费时几天才拿下的直拿军第二道防线,就这么丢失了?
关键是,战都打了半小时了,敌军到底有多少兵力,配置如何,是哪支部队,现在都不清楚。
从各阵地传来的消息都是凌乱而不确定的。
有说是几百人的,有说是几十人的,还有更离谱的报告说对方只有几人。
麻麻批,几个人?
亏你讲得出来。
你八嘎的没脑子吗?几个人就能占领你一个中队防守的阵地,他们八嘎的是超人吗?
但是,凭借着多年带兵的经验和对华夏军队的了解,人见秀三大佐初步判断 对面的兵力应该不会超过一个团。
但就是这个判断也让他足够震惊了。
一个团居然就能在半小时内攻破他一个大队防守的第二道防线,直拿军队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此时他已经接到了前方管谷拓少佐战死的消息,而且对面突然增强了很多的迫击炮火力让他有些警惕。
关键是,对面的火炮打击太准了,在这种黑夜之中,居然连续摧毁了他部署在前沿的机枪阵地和几处火力暗堡。这种炮火密度,让他怀疑对方怕是还集结着不少的后续部队。
所以,是马上派出增援部队还是赶紧组织就地防御,就让他有些举棋不定了。
主要是对面的这种攻击节奏和非常规的战术让他有些不适应,太快也太诡异了。
他思索了短暂时间后,下达了第一个命令:“马上请求炮兵支援,重点打击刚才丢失的第二道防线。”
然后,他走出指挥部帐篷,抬手一招,在不远处静候的一个鬼子少佐马上小跑着过来。
“高村大队长,你集合两个中队,跟我去前面看一看。”
“嗨咦!”
从常规军事角度来看,人见秀三大佐下达的这两个命令都没什么毛病,还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合适的应对策略。
现在敌情不明,而敌人采用的又是出其不意、快速攻击的战术,在没有弄清楚对方兵力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采用比较稳妥的战术。
用炮击不但可以打击敌人急于抢占阵地的部队,而且还能拦截敌人攻击的后续部队,让对方进攻部队前后脱节,很可能就减缓了进攻速度,给自己有动员和调整部队的机会。
而他自己则是亲自去前沿阵地观察敌情,就是要掌握敌方的第一手材料。以他的作战经验,手下看不明的战情,也许他只要观察一阵,就能有自己的判断。
而且为了保险,他还带上了两个中队近400人的生力军,在加上还在前沿阵地的两个中队的兵力,可说是将他作为预留队的一个大队的战斗人员都带上了。
到时候是进攻还是就地防御,兵力上都有了选择的余地。
即使是之前占领的阵地不断丢失,但他心中也还是按照正常思维来判断,想着即使对面有一个团的精锐部队,但在进攻了那么多阵地的情况下也必然有所损失。
而且连续不停的发起攻击,人总是会累的,不说是会就此停歇下来休息,但攻击的势头肯定不如一开始那么迅速和猛烈了。
自己上去后,阵地上可是有近千人的部队,总不至于还抵挡不住对方的攻击吧?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想还是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先不说他的请求的炮击基本全砸在了空空如也的阵地上,而且什么拦截增援部队,纯粹就是他想多了。
一分队就七十来个人,周文之前也专门叮嘱51师的官兵不要急于上来接应,就是要防止鬼子来这一手,增援什么的更是不需要。
而就在鬼子火炮开始朝着第二道防线猛猛炸的时候,此时的周文已经再次穿行到了51师前几天丢失的第一道防线前沿几百米处,再次潜伏下来。
一分队的快速突击和出其不意,可不是只顾速度就一股脑冲杀到鬼子面前交战,而是虚虚实实,该隐蔽就隐蔽,该突袭就突袭,这其中的节奏和时机,就是靠着周文和妙花他们这些顶级高手在掌握和控制。
而此时,周文知道鬼子在这道防线的兵力肯定不少,就不能再沿用之前的近距离偷袭。而是准备在中距离进行精确打击。
既然是黑夜,那就要把兄弟们夜视能力都远超鬼子的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由于这里是几天来51师官兵和鬼子反复争夺的战场,到处都是弹坑和断垣残壁,要找个隐蔽处真的不要太容易。
而此时周文回头看了一眼,后面是一片黑乎乎的寂静,以他的夜视能力也没看见兄弟们有没跟上来,他正要问话,耳机中传来周明远的声音:“书生,我们就在你后面100米处。”
周文心中笑骂道:“这些兔崽子也个个都是人精了,藏得那么好,我都没看到。”
卡文了
不知为什么,今天在电脑前坐了半天,就是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情节。本来老山还自认写战斗场面比较轻松,但写到这里突然就有些短路,脑袋里乱七八糟的静不下来,休息一天吧。
《佣兵1929》卡文了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佣兵1929》
第1869章 长夜漫漫
周文在耳麦中轻声道:“让各小队狙击手都上来,找好隐蔽地点,准备狙杀阵地上的鬼子。”
周文这次不准备马上开始进攻,因为眼前的第三道防线上,鬼子的数量明显增多,而且各阵地之间的间隙比较紧密,能够相互及时支援。
这种情况下要发起攻击,可能就会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所以周文决定采用骚扰战术,先跟鬼子们耗一下。
当然,这个耗可不是守着不动,而是要用狙杀战术先从精神上折磨一下鬼子。
周文他们眼前的第三道防线,实际上就是几天前51师的第一道防线。
当时因为是防御日军的第一道防线,所以51师将这道防线打造得比较全面,共有前三后四,七个相互联通的阵地。
而这道防线被鬼子攻占后,现在对佣兵团来说就变成了前四后三,也就是说,要想夺回这道防线,就必须先攻占眼前呈环形分布的四个阵地。
所以周文让一分队各个小队的狙击手,呈环形分散在这四道阵地前1百来米距离的战场上。
不管你是用弹坑作掩护还是躲在废弃战壕中,反正要保证眼前的日军阵地在你的射程内就行。
虽然鬼子现在是不断向天空打出照明弹。
但照明弹的作用有限,对于群体目标可能还能分辨,但对于有伪装又有经验的狙击手们来说,也就是给小鬼子起到一个壮胆的作用。
而且,照明弹可是双刃剑,在照亮对方的同时,自己也不可避免暴露在部分光照之下。
而就在阵地上的鬼子观察手瞪着眼睛向阵地外的开阔地看去的时候,却不知黑暗中已经有一支支步枪锁定了他们。
但周文没有下达射击的命令。
他知道在前面阵地连续丢失的情况下,也许会有日军的中高级军官要来前沿阵地观察。因为现在是黑夜,在后方拿着望远镜可看不到什么。
周文就想着能否调到一个大鱼,为今天的夜袭行动来个锦上添花。
而且周文还有一个顾虑,就是鬼子的火炮。
一旦全面狙杀开始,鬼子的火炮不管看没看到人,必然就要对眼前的这片有可能潜伏狙击手的战场进行覆盖炮击。
要想办法将鬼子的炮火威胁降低到最低。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将鬼子的炮兵阵地摧毁或是逼其转移阵地。
所以现在万一山已经带着炮兵部队跟了上来,在周文他们后面的不远的地方建立了炮兵阵地。
这就是迫击炮的便利之处,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下都能架炮射击,不用特意寻找什么平地硬地。
此时已经快接近凌晨1点钟,日军的火炮还在向着已经空无一人的第二道防线可劲地炮击。
许大成已经通过炮弹飞行的轨迹基本判断出了鬼子炮兵阵地的所在。
这也是得益于周文他们短时间内连续突破鬼子阵地,也就不断拉近了与鬼子炮兵阵地的距离。
根据许大成的判断,现在距离鬼子炮兵阵地应该不会超过2千米,正好在81毫米迫击炮的射程范围内。
而且由于日军的惯性思维,怎么也想不到之前连续突破两道防线的佣兵团,不但没有在修缮和巩固已占领的阵地,而是全员出动已经摸到了第三道防线的家门口。
所以日军也没有及时转移实际上已经是属于前沿的炮兵阵地。
而周文现在的潜伏地,却是一个被炸毁了一半,有些歪斜的碉堡上。
有了一定视觉高度,以他的夜视能力,再加上空中照明弹的些许帮助,即使是300米左右距离的目标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你想想,这可是深夜时分,一般人能看出十几米远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他却是能看300米,就是比起后世的红外夜视仪也不遑多让了。
这才是周文想等条大鱼来的仰仗。
而且现在长夜漫漫,距离天明还早得很,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等待。
凌晨2点钟左右,日军步兵第19联队联队长人见秀三大佐,带着两个中队的鬼子支援上来了。
周文看见远处战壕里若隐若现的钢盔不断增加和移动,就知道可能是鬼子增兵了。
那么,鬼子会来个什么指挥官呢?大佐还是少将?
他可没指望会来个中将师团长什么的,这种已经算是最前沿的战场上,师团长这种级别的高级军官,不是特殊情况可不会亲临前线。
而来人见秀三大佐也不会就直耿耿来到最前沿的阵地,而是在一处稍稍靠后的掩体内拿着望远镜在观察。
此时天空中日军发射的照明弹开始增多,一颗接一颗如流星般射向天空。
但是阵地前却是一片死寂,除了远处鬼子的炮弹在第二道防线上的爆炸声外,人见秀三大佐没有看到任何异常情况。
他心里有些奇怪,难道今晚直那人的袭击就到此为止了?
他想想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只是一个团的兵力,再厉害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强度的作战能力。
别的不说,就是弹药消耗和士兵体力的消耗,也起码要修整补充一会儿吧?
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更前面一点的阵地上了解一下情况。
“联队长阁下,您不能再往前了,现在情况不明,下官建议我们不要急于发起反攻,还是等天亮后探明情况再说。”
他身边的高村大队长劝解道。
高村大队长也是一个从军十几年的职业军官,他的第3大队是作用联队的预备队一直驻守在第三道防线,本是作为明天攻击51师最后一道防线的决定性力量。
但今夜直拿军发起的夜袭太蹊跷,战局变化也太快,短时间内就连续攻占了两道防线,这让他心里也有了一些警惕和不安。
先不说直那军队这种反常的夜袭战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甚至连敌情都还不是很明了。
关键是,前方几道阵地上都没发现有逃回来的士兵,说明这些防守坠要么是全体玉碎,要么就是做了俘虏,这就有些可怕了。
所以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传闻,或者说是一个军中秘传的消息。
第1870章 死得相当糊涂
高村大队长作为一个中级指挥官,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关于紫金山有一支华夏精锐部队的传闻。
你想想,佣兵团从汤水镇伏击战开始,这半个月来连续与日军第16师团、101师团和第6师团交手,都是一顿毫不容情的好揍,可说是打遍日军半个上海派遣军无敌手。
第19旅团全军被歼、101师团师团长重伤、第6师团攻击不利而且炮兵部队全军覆没,这些消息,哪个不是重磅新闻,日军高层就是再如何隐瞒,但大家都是在同一个战场上,怎么可能完全捂得住。
所以在上海派遣军各部队之间对这支国军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也开始有了各种传闻。
国军是什么战力,他在淞沪会战中已经知之甚深。
国军官兵虽然勇敢,但其呆板的战术素质和武器装备决定了上限,就是这两天一直交手、死战不退的51师,也根本不可能打出今夜对面这种摧枯拉朽的进攻战术。
那就只能有一个答案,就是紫金山上的那头大虫下山了。
想到这里,高村大队长对于今夜的战斗就有了但求守住,不求反攻的想法。
开玩笑,他们第9师团虽然也是甲种师团,但战斗力比起第6师团这种多年的王牌部队还是有不少差距。
连第6师团在紫金山下都被打成了缩头乌龟,你还想着去反攻别人,怕不是要应验了华夏的那句俗语: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所以他就赶紧要劝住还要前出的人见秀三大佐。
现在首要任务是先守住这道防线再说,至于前面丢失的阵地,等明天天亮后在徐徐图之就是。
但是,他不知道人见秀三现在的压力有多大。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见秀三又不是不知道对面的部队肯定已经不是这几天交手的51师,但是他一夜之间就丢失了之前费尽心力才攻占的两道防线,明天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下场?
虽然撤职什么的还不至于,但受到申斥那是必然的。
而且,明天他的19联队必然就是被旅团部命令重新夺回阵地的先锋部队。
这几道防线可不是能轻易夺回的,之前可是伤亡了数百帝国官兵,用了好几天才拿下。
明天又要再来一次,还要损失多少人?能不能一天拿下?他心里就没有底了。
岂不知兵法有云: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何况他的19联队今天不但丢失了阵地,而且还损失了大半个大队的兵力,不趁着对方立足未稳,阵地还未修缮之时发起反击,等到明天一旦攻击受阻,士气一泄,怕是他这个联队长也就做到头了。
所以人见秀三决定去前沿阵地观察清楚,如果对方没有发起连续攻击,那他就要命令部队反攻回去。
都是夜战,谁怕谁呢?
他却是不知,有一个能在夜间看出300米距离的狙击手已经在等着他了。
要说人见秀三也不是一点脑子都没有,他还是听从苦劝无果,只能跟他前出的高村少佐的建议,戴上了一顶钢盔以防万一。
而为了让联队长阁下看得更清更远,日军还特地多发射了几颗照明弹,岂不知自己也会暴露在部分关照之下。
等候已久的周文很快就发现了鬼子前沿阵地的异动。
你想想,一个大佐联队长上前线,那就跟后世一个厅级干部去视察一样的,谁还不带十几个跟班的。
而且这个时期日军比较死板,不论是在任何地方,下级见到上级是必然要敬礼的,不然就大耳刮子伺候。
所以周文立刻就发现了鬼子战壕中钢盔涌动,一看就知道来了大鱼。
虽然鬼子比较矮,在战壕中不易看到。
但是周文所在的碉堡本就是一个视觉高点,起码能看清鬼子钢盔的一个顶部。
对我们周大公子来说,露个顶部一角其实就够了。
在周文的视觉下,虽然是一群钢盔,但是只要一眼就看到一路走来都不停顿的两个钢盔。
在这种地方,能够无视别人一路走过来的,不是军官还能是谁?
“小样的,你以为换了马甲老子就认不出你了?”
……
此时人见秀三大佐已经来到阵地的一个用沙袋垒砌的机枪掩体后,然后从观察孔用望远镜向外观察。
这个观察孔是正对着阵地外的战场,自然就落在周文的瞄准镜里。
而且还不止于此,周文通过观察孔还能看见站在这个军官后面的一个鬼子的脑袋。
先打谁呢?
人见秀三看着前方一片寂静的战场,在照明弹的光线下,除了夜风吹起的灰尘,什么动静也没有。
突然,他的视觉余光中好像看到一个微不可查的火焰,他正要调整观察角度,准备看个清晰之时,就感觉一股冷风从自己的耳边掠过。
然后……站在他身后的高村大队长就闷哼一声向后倒下。
到了此时他猛然反应过来,这是有敌方的狙击手。
他心中发冷的同时,马上就要缩头躲避。
却是已经来不及了,一疾风迎面而来,脑门就仿佛是被一个锥子直灌而入。
“八嘎!这么漆黑的夜里,他怎么会看得见我们?”
这是人见秀三大佐留在这世上最后的疑问。
然后他就带着一脸的懵逼倒下毙命,死得相当糊涂。
这里就知道,周文第一枪打的并不是人见秀三而是他后面的高村少佐。
因为高村只是露出了身体的一个部分,一旦被惊动就有可能失去射击机会,而人见秀三则是半个头都在瞄准镜里,他的反应速度可没有周文的枪快。
当然,周文并不知道这两人谁的官大,而是从要同时击中两人的最大概率来决定狙杀顺序。
只是他知道,后面的那个鬼子军官不一定死,因为只是打中了他暴露出来的右胸部位,但前面这个头部中弹的军官肯定是死翘翘了。
而周文连开两枪击毙两个鬼子军官后并没有停止射击,而是对着那个观察孔连续扣动了扳机。
卡文了
不知为什么,今天在电脑前坐了半天,就是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情节。本来老山还自认写战斗场面比较轻松,但写到这里突然就有些短路,脑袋里乱七八糟的静不下来,休息一天吧。
《佣兵1929》卡文了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佣兵1929》
第1869章 长夜漫漫
周文在耳麦中轻声道:“让各小队狙击手都上来,找好隐蔽地点,准备狙杀阵地上的鬼子。”
周文这次不准备马上开始进攻,因为眼前的第三道防线上,鬼子的数量明显增多,而且各阵地之间的间隙比较紧密,能够相互及时支援。
这种情况下要发起攻击,可能就会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所以周文决定采用骚扰战术,先跟鬼子们耗一下。
当然,这个耗可不是守着不动,而是要用狙杀战术先从精神上折磨一下鬼子。
周文他们眼前的第三道防线,实际上就是几天前51师的第一道防线。
当时因为是防御日军的第一道防线,所以51师将这道防线打造得比较全面,共有前三后四,七个相互联通的阵地。
而这道防线被鬼子攻占后,现在对佣兵团来说就变成了前四后三,也就是说,要想夺回这道防线,就必须先攻占眼前呈环形分布的四个阵地。
所以周文让一分队各个小队的狙击手,呈环形分散在这四道阵地前1百来米距离的战场上。
不管你是用弹坑作掩护还是躲在废弃战壕中,反正要保证眼前的日军阵地在你的射程内就行。
虽然鬼子现在是不断向天空打出照明弹。
但照明弹的作用有限,对于群体目标可能还能分辨,但对于有伪装又有经验的狙击手们来说,也就是给小鬼子起到一个壮胆的作用。
而且,照明弹可是双刃剑,在照亮对方的同时,自己也不可避免暴露在部分光照之下。
而就在阵地上的鬼子观察手瞪着眼睛向阵地外的开阔地看去的时候,却不知黑暗中已经有一支支步枪锁定了他们。
但周文没有下达射击的命令。
他知道在前面阵地连续丢失的情况下,也许会有日军的中高级军官要来前沿阵地观察。因为现在是黑夜,在后方拿着望远镜可看不到什么。
周文就想着能否调到一个大鱼,为今天的夜袭行动来个锦上添花。
而且周文还有一个顾虑,就是鬼子的火炮。
一旦全面狙杀开始,鬼子的火炮不管看没看到人,必然就要对眼前的这片有可能潜伏狙击手的战场进行覆盖炮击。
要想办法将鬼子的炮火威胁降低到最低。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将鬼子的炮兵阵地摧毁或是逼其转移阵地。
所以现在万一山已经带着炮兵部队跟了上来,在周文他们后面的不远的地方建立了炮兵阵地。
这就是迫击炮的便利之处,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下都能架炮射击,不用特意寻找什么平地硬地。
此时已经快接近凌晨1点钟,日军的火炮还在向着已经空无一人的第二道防线可劲地炮击。
许大成已经通过炮弹飞行的轨迹基本判断出了鬼子炮兵阵地的所在。
这也是得益于周文他们短时间内连续突破鬼子阵地,也就不断拉近了与鬼子炮兵阵地的距离。
根据许大成的判断,现在距离鬼子炮兵阵地应该不会超过2千米,正好在81毫米迫击炮的射程范围内。
而且由于日军的惯性思维,怎么也想不到之前连续突破两道防线的佣兵团,不但没有在修缮和巩固已占领的阵地,而是全员出动已经摸到了第三道防线的家门口。
所以日军也没有及时转移实际上已经是属于前沿的炮兵阵地。
而周文现在的潜伏地,却是一个被炸毁了一半,有些歪斜的碉堡上。
有了一定视觉高度,以他的夜视能力,再加上空中照明弹的些许帮助,即使是300米左右距离的目标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你想想,这可是深夜时分,一般人能看出十几米远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他却是能看300米,就是比起后世的红外夜视仪也不遑多让了。
这才是周文想等条大鱼来的仰仗。
而且现在长夜漫漫,距离天明还早得很,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等待。
凌晨2点钟左右,日军步兵第19联队联队长人见秀三大佐,带着两个中队的鬼子支援上来了。
周文看见远处战壕里若隐若现的钢盔不断增加和移动,就知道可能是鬼子增兵了。
那么,鬼子会来个什么指挥官呢?大佐还是少将?
他可没指望会来个中将师团长什么的,这种已经算是最前沿的战场上,师团长这种级别的高级军官,不是特殊情况可不会亲临前线。
而来人见秀三大佐也不会就直耿耿来到最前沿的阵地,而是在一处稍稍靠后的掩体内拿着望远镜在观察。
此时天空中日军发射的照明弹开始增多,一颗接一颗如流星般射向天空。
但是阵地前却是一片死寂,除了远处鬼子的炮弹在第二道防线上的爆炸声外,人见秀三大佐没有看到任何异常情况。
他心里有些奇怪,难道今晚直那人的袭击就到此为止了?
他想想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只是一个团的兵力,再厉害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强度的作战能力。
别的不说,就是弹药消耗和士兵体力的消耗,也起码要修整补充一会儿吧?
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更前面一点的阵地上了解一下情况。
“联队长阁下,您不能再往前了,现在情况不明,下官建议我们不要急于发起反攻,还是等天亮后探明情况再说。”
他身边的高村大队长劝解道。
高村大队长也是一个从军十几年的职业军官,他的第3大队是作用联队的预备队一直驻守在第三道防线,本是作为明天攻击51师最后一道防线的决定性力量。
但今夜直拿军发起的夜袭太蹊跷,战局变化也太快,短时间内就连续攻占了两道防线,这让他心里也有了一些警惕和不安。
先不说直那军队这种反常的夜袭战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甚至连敌情都还不是很明了。
关键是,前方几道阵地上都没发现有逃回来的士兵,说明这些防守坠要么是全体玉碎,要么就是做了俘虏,这就有些可怕了。
所以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传闻,或者说是一个军中秘传的消息。
第1870章 死得相当糊涂
高村大队长作为一个中级指挥官,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关于紫金山有一支华夏精锐部队的传闻。
你想想,佣兵团从汤水镇伏击战开始,这半个月来连续与日军第16师团、101师团和第6师团交手,都是一顿毫不容情的好揍,可说是打遍日军半个上海派遣军无敌手。
第19旅团全军被歼、101师团师团长重伤、第6师团攻击不利而且炮兵部队全军覆没,这些消息,哪个不是重磅新闻,日军高层就是再如何隐瞒,但大家都是在同一个战场上,怎么可能完全捂得住。
所以在上海派遣军各部队之间对这支国军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也开始有了各种传闻。
国军是什么战力,他在淞沪会战中已经知之甚深。
国军官兵虽然勇敢,但其呆板的战术素质和武器装备决定了上限,就是这两天一直交手、死战不退的51师,也根本不可能打出今夜对面这种摧枯拉朽的进攻战术。
那就只能有一个答案,就是紫金山上的那头大虫下山了。
想到这里,高村大队长对于今夜的战斗就有了但求守住,不求反攻的想法。
开玩笑,他们第9师团虽然也是甲种师团,但战斗力比起第6师团这种多年的王牌部队还是有不少差距。
连第6师团在紫金山下都被打成了缩头乌龟,你还想着去反攻别人,怕不是要应验了华夏的那句俗语: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所以他就赶紧要劝住还要前出的人见秀三大佐。
现在首要任务是先守住这道防线再说,至于前面丢失的阵地,等明天天亮后在徐徐图之就是。
但是,他不知道人见秀三现在的压力有多大。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见秀三又不是不知道对面的部队肯定已经不是这几天交手的51师,但是他一夜之间就丢失了之前费尽心力才攻占的两道防线,明天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下场?
虽然撤职什么的还不至于,但受到申斥那是必然的。
而且,明天他的19联队必然就是被旅团部命令重新夺回阵地的先锋部队。
这几道防线可不是能轻易夺回的,之前可是伤亡了数百帝国官兵,用了好几天才拿下。
明天又要再来一次,还要损失多少人?能不能一天拿下?他心里就没有底了。
岂不知兵法有云: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何况他的19联队今天不但丢失了阵地,而且还损失了大半个大队的兵力,不趁着对方立足未稳,阵地还未修缮之时发起反击,等到明天一旦攻击受阻,士气一泄,怕是他这个联队长也就做到头了。
所以人见秀三决定去前沿阵地观察清楚,如果对方没有发起连续攻击,那他就要命令部队反攻回去。
都是夜战,谁怕谁呢?
他却是不知,有一个能在夜间看出300米距离的狙击手已经在等着他了。
要说人见秀三也不是一点脑子都没有,他还是听从苦劝无果,只能跟他前出的高村少佐的建议,戴上了一顶钢盔以防万一。
而为了让联队长阁下看得更清更远,日军还特地多发射了几颗照明弹,岂不知自己也会暴露在部分关照之下。
等候已久的周文很快就发现了鬼子前沿阵地的异动。
你想想,一个大佐联队长上前线,那就跟后世一个厅级干部去视察一样的,谁还不带十几个跟班的。
而且这个时期日军比较死板,不论是在任何地方,下级见到上级是必然要敬礼的,不然就大耳刮子伺候。
所以周文立刻就发现了鬼子战壕中钢盔涌动,一看就知道来了大鱼。
虽然鬼子比较矮,在战壕中不易看到。
但是周文所在的碉堡本就是一个视觉高点,起码能看清鬼子钢盔的一个顶部。
对我们周大公子来说,露个顶部一角其实就够了。
在周文的视觉下,虽然是一群钢盔,但是只要一眼就看到一路走来都不停顿的两个钢盔。
在这种地方,能够无视别人一路走过来的,不是军官还能是谁?
“小样的,你以为换了马甲老子就认不出你了?”
……
此时人见秀三大佐已经来到阵地的一个用沙袋垒砌的机枪掩体后,然后从观察孔用望远镜向外观察。
这个观察孔是正对着阵地外的战场,自然就落在周文的瞄准镜里。
而且还不止于此,周文通过观察孔还能看见站在这个军官后面的一个鬼子的脑袋。
先打谁呢?
人见秀三看着前方一片寂静的战场,在照明弹的光线下,除了夜风吹起的灰尘,什么动静也没有。
突然,他的视觉余光中好像看到一个微不可查的火焰,他正要调整观察角度,准备看个清晰之时,就感觉一股冷风从自己的耳边掠过。
然后……站在他身后的高村大队长就闷哼一声向后倒下。
到了此时他猛然反应过来,这是有敌方的狙击手。
他心中发冷的同时,马上就要缩头躲避。
却是已经来不及了,一疾风迎面而来,脑门就仿佛是被一个锥子直灌而入。
“八嘎!这么漆黑的夜里,他怎么会看得见我们?”
这是人见秀三大佐留在这世上最后的疑问。
然后他就带着一脸的懵逼倒下毙命,死得相当糊涂。
这里就知道,周文第一枪打的并不是人见秀三而是他后面的高村少佐。
因为高村只是露出了身体的一个部分,一旦被惊动就有可能失去射击机会,而人见秀三则是半个头都在瞄准镜里,他的反应速度可没有周文的枪快。
当然,周文并不知道这两人谁的官大,而是从要同时击中两人的最大概率来决定狙杀顺序。
只是他知道,后面的那个鬼子军官不一定死,因为只是打中了他暴露出来的右胸部位,但前面这个头部中弹的军官肯定是死翘翘了。
而周文连开两枪击毙两个鬼子军官后并没有停止射击,而是对着那个观察孔连续扣动了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