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倾天:嫡女谋凰》 第1章 生辰之祸 大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镇国公府张灯结彩,今日乃是镇国公府嫡长女苏璃的及笄生辰。 苏璃晨起,对镜梳妆,铜镜中的她,眉如远黛,眼若秋水,琼鼻秀挺,唇若樱桃,端的是一副倾国倾城之貌。只是那眉眼间,透着几分与年纪不相符的清冷与坚毅。贴身丫鬟绿萝在一旁侍奉,心疼道:“小姐,今日生辰,您可要开开心心的。”苏璃微微一笑,轻声道:“放心,我知晓。” 然而,苏璃心中清楚,这生辰宴怕是不会太平。自母亲早亡后,父亲常年征战在外,继母李氏当家,对她多有苛待,那庶妹苏婉柔更是处处与她作对。但她生性要强,从未在这些刁难面前低头。 辰时刚过,宾客陆续登门。镇国公府的大堂内,高朋满座,众人谈笑风生,一片热闹景象。苏璃身着一袭淡粉色的及笄华服,头戴珠翠,仪态端庄地步入大堂,向众人行礼。众人见了苏璃,皆暗暗赞叹其美貌与气质。 生辰宴进行到一半,突然,一阵嘈杂声从门外传来。只见苏婉柔哭哭啼啼地被几个丫鬟簇拥着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面色慌张的小厮。苏婉柔径直走到镇国公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哭喊道:“父亲,您可要为女儿做主啊!今日女儿在后花园,竟撞见姐姐与这小厮私会,女儿上前阻拦,姐姐还想对女儿动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苏璃,有惊讶,有疑惑,更有鄙夷。镇国公面色一沉,怒视着苏璃,喝道:“璃儿,这是怎么回事?” 苏璃心中一惊,瞬间明白这是苏婉柔的陷害。她镇定自若,微微福身,说道:“父亲,女儿绝无此事,定是有人蓄意陷害。” 苏婉柔在一旁哭诉道:“父亲,女儿亲眼所见,那小厮还妄图对女儿动手,若不是女儿跑得快,怕是要遭了他们的毒手!姐姐平日里就行为不检点,如今做出这等丑事,实在是败坏我镇国公府的名声啊!” 那小厮也跟着跪下,哆哆嗦嗦地说道:“老爷,小的今日在后花园,确实与苏大小姐……”话未说完,便被苏璃打断。 苏璃目光如电,直视着小厮,厉声道:“你休要血口喷人!我问你,你说与我在后花园私会,那是何时何地?又有何凭证?” 小厮被苏璃的气势吓得一哆嗦,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苏婉柔见状,急忙道:“姐姐,你就别狡辩了,这小厮都承认了,你还有何可说?” 苏璃冷笑一声,道:“仅凭你二人一面之词,就想定我罪名?今日是我生辰,宾客众多,父亲向来重视府中声誉,想必不会轻信这等无稽之谈。” 镇国公看着苏璃,心中也有几分犹豫。苏璃向来稳重,不似会做出这等荒唐事之人。但苏婉柔言之凿凿,又有小厮作证,一时间,他也拿不定主意。 此时,苏璃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她突然想到,今日晨起在后花园散步时,曾遇见管家在附近整理花草,或许他能为自己作证。 苏璃看向镇国公,说道:“父亲,女儿请求传唤管家前来,他今日晨起在花园附近,或许知晓一二。” 镇国公微微点头,吩咐下人去传唤管家。不一会儿,管家匆匆赶来,向镇国公行礼。 苏璃问道:“管家,今日晨起,你可曾在花园见到我?” 管家回忆片刻,说道:“回大小姐的话,今日晨起,老奴确实在花园见到大小姐,当时大小姐只是在园中散步,并无异常。” 苏璃心中一喜,又问:“那你可曾见到这小厮?” 管家摇头道:“并未见到。” 苏璃转身看向苏婉柔,冷笑道:“苏婉柔,你还有何话可说?你处心积虑陷害于我,究竟是何居心?” 苏婉柔脸色煞白,仍嘴硬道:“姐姐,你与管家是不是事先串通好的?这小厮分明就是与你私会,你休要狡辩!” 苏璃看向那小厮,厉声道:“你若再不说实话,我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小厮吓得浑身发抖,在众人的逼视下,终于道出实情。原来,是苏婉柔买通了他,让他在今日生辰宴上诬陷苏璃,事成之后,会给他一笔丰厚的报酬。 真相大白,苏婉柔瘫倒在地。镇国公怒不可遏,喝道:“来人,将苏婉柔带回院子,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踏出房门半步!这小厮竟敢诬陷我府中嫡女,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扔出府去!” 苏璃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这生辰宴,本应是她人生新的开始,却险些因苏婉柔的陷害而毁于一旦。经此一事,她更加明白,在这镇国公府中,唯有靠自己,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尊严与未来。而她与苏婉柔之间的恩怨,也才刚刚开始…… 第2章 初入京城风云起 生辰宴风波虽已平息,苏璃却深知,镇国公府已难有她安稳的容身之所。继母李氏向来偏心苏婉柔,经此一遭,表面上虽未对她再有苛责,但暗中的刁难怕是只多不少。而父亲,常年征战在外,家中诸事多不过问,即便有心维护她,也难有精力。苏璃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她要离开这压抑的府邸,去京城闯荡一番,为自己谋出一条生路。 几日后,苏璃向镇国公表明心意,言及自己想去京城投奔外祖家,增长见识。镇国公虽心中不舍,但想到女儿在府中确实屡遭波折,去京城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便点头应允,为她备下丰厚的盘缠与护卫。 一路车马劳顿,苏璃终于踏入京城。京城的繁华远超她的想象,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店铺林立,热闹非凡。然而,苏璃无心欣赏这繁华盛景,径直前往外祖家。可到了外祖家,却得知外祖一家年前已举家迁往南方,暂居之地也无人知晓。 苏璃一时间有些无措,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在京城先寻一处落脚之地,再谋其他出路。苏璃带着绿萝,在城中四处打听,终于在城南寻到一处干净整洁的小院子租下。安置妥当后,苏璃深知,要在这京城立足,需有一技之长。她自幼饱读诗书,对琴棋书画、兵法谋略皆有涉猎,思索再三,她决定以帮人代写书信、谋划策论为生。 一日,苏璃带着绿萝出门购置笔墨纸砚,路过一处热闹的集市。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只见一名男子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大汉围攻。那男子虽身形矫健,武艺不凡,但双拳难敌四手,渐渐落了下风。苏璃心中一动,忙对绿萝道:“去,找几个身强力壮的伙计来,就说□□,事后必有重谢!”绿萝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伙计赶来。 苏璃指挥着伙计们一拥而上,与大汉们混战在一起。那被围攻的男子见有人来助,精神一振,更加奋力抵抗。一番激斗后,大汉们见势不妙,落荒而逃。男子整理了一下衣衫,向苏璃等人拱手致谢:“多谢姑娘出手相助,在下萧逸尘,敢问姑娘芳名?” 苏璃打量眼前的男子,只见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挺拔,剑眉星目,气质温润如玉,心中不禁暗赞。她微微福身,轻声道:“萧公子客气了,小女子苏璃,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 萧逸尘见苏璃举止优雅,谈吐不凡,心中好奇,便与她多聊了几句。交谈中,苏璃得知萧逸尘乃进京赶考的学子,路过此地时,因看不惯大汉欺负一卖艺老者,出手相助,才遭此围攻。苏璃对萧逸尘的侠义之举心生敬佩,而萧逸尘也对苏璃的果敢聪慧印象深刻。 二人正说着,集市另一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有个孩童在追逐一只风筝时,不慎撞翻了路边的货摊,摊主不依不饶,非要孩童赔偿。孩童吓得哇哇大哭,一旁的母亲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 苏璃皱了皱眉,对萧逸尘道:“萧公子,我们去看看。”二人来到事发地,苏璃了解情况后,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递给摊主,说道:“摊主大哥,这孩子也不是故意的,这些银子应该够赔偿您的损失了,还望您高抬贵手。”摊主见苏璃出手大方,又有萧逸尘等人在一旁看着,便不再纠缠。 萧逸尘看着苏璃,眼中满是赞赏:“苏姑娘不仅武艺高强,还心地善良,实在令人钦佩。”苏璃笑道:“萧公子过奖了,不过是举手之劳。只是这京城繁华背后,也藏着诸多民生琐事,若人人都能多些体谅,这世道或许会更好。” 此时,天色渐晚,苏璃与萧逸尘互道珍重后,便各自离去。然而,萧逸尘的身影却深深印在了苏璃的心中,而苏璃的独特与善良,也让萧逸尘难以忘怀。 另一边,镇国公府内,苏婉柔被禁足在房中,心中对苏璃的恨意愈发浓烈。她暗中买通丫鬟,得知苏璃已离开镇国公府前往京城,心中不禁冷笑:“苏璃,你以为去了京城就能摆脱我?我定要让你在京城也不得安生!” 苏婉柔开始谋划着如何在京城给苏璃使绊子,一场新的风云,正悄然在京城的上空酝酿…… 第3章 朝堂暗涌 自与萧逸尘分别后,苏璃在京城的代写营生渐渐有了起色。她凭借着出众的文采与独到的见解,为不少学子代写的策论在文人圈子里小有名气,前来求文的人络绎不绝。 一日,绿萝兴冲冲地跑进院子,喊道:“小姐,您可出名啦!今日在集市上,好多人都在谈论您代写的那篇关于治理水患的策论呢,说写得鞭辟入里,见解超凡。”苏璃微微一笑,心中虽感欣慰,但并未太过自满。她深知,在这京城之中,要站稳脚跟,还需不断努力。 而此时的萧逸尘,其实并非如他所言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他真实身份乃是大楚六皇子。因母妃出身低微,在宫中一直备受冷落,他便时常微服出宫,了解民间疾苦,暗中招揽人才,积蓄力量。那日与苏璃的相遇,让他对这个聪慧善良的女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宫后,萧逸尘便吩咐手下人去打听苏璃的情况,得知她的经历后,心中不禁对她更多了几分敬佩与怜惜。 几日后,京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文人雅士、世家子弟云集。苏璃也收到了诗会的邀请,她想着或许能借此机会结识更多人脉,拓展营生,便精心准备一番后前往。 诗会现场,众人吟诗作对,气氛热烈。苏璃坐在角落,静静地聆听众人的佳作。这时,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公子站了起来,高声道:“今日诗会,我听闻苏璃姑娘文采斐然,不知可否请苏姑娘上台,为我们赋诗一首,以助雅兴?”此人乃是礼部侍郎之子林宇,平日里自恃才高,听闻苏璃一介女子在京城声名渐起,心中颇为不服,便想借此机会让苏璃出丑。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苏璃,苏璃心中明白林宇的意图,但她并未怯场。她盈盈起身,款步走上台去。略作思索后,苏璃缓缓吟道:“京城盛景映朝霞,墨客骚人聚此家。诗韵悠扬传雅意,才情漫卷绽繁花。心怀天下思宏略,笔绘江山展物华。愿借清风抒壮志,同襄盛世绽芳华。” 此诗一出,众人皆惊叹不已。诗句不仅文采斐然,还展现出苏璃心怀天下的志向,与在场众多只知风花雪月的诗作相比,境界高出许多。林宇面色一红,心中虽不愿承认,但也不得不佩服苏璃的才华。 就在这时,诗会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朝中几位大臣为了一项新政起了争执,竟在诗会附近的街道上吵了起来。新政旨在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但触动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遭到强烈反对。众人纷纷围上去观看,苏璃与萧逸尘(同样微服在此)也夹杂在人群之中。 苏璃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有了自己的看法。她忍不住对身旁的萧逸尘轻声说道:“兴修水利,本是利国利民之举,但需循序渐进,兼顾各方利益。可先在小范围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如此既能减少阻力,又能确保新政有效施行。” 萧逸尘心中一动,他没想到苏璃对朝堂新政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他看向苏璃,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苏姑娘所言极是,不知姑娘对朝堂局势,还有何高见?” 苏璃见萧逸尘态度诚恳,便也不再拘谨,与他深入探讨起来。从朝堂党争到民生利弊,从军事边防到经济发展,苏璃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见解独到。萧逸尘越听越入迷,心中暗忖,若能得此女子相助,大业何愁不成。 然而,他们的交谈被有心人听了去。此人正是户部尚书的侄子王睿,他一直视萧逸尘为眼中钉,此次见萧逸尘与苏璃相谈甚欢,心中顿生一计。 几日后,朝堂上,王睿联合几位支持他的大臣,以萧逸尘结交江湖女子,意图不轨为由,向皇帝弹劾萧逸尘。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下令萧逸尘进宫解释。 萧逸尘得知消息后,心中明白这是王睿的阴谋,但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应对。此时,他突然想起苏璃,或许她能有办法化解此次危机。于是,萧逸尘暗中派人将自己的处境告知了苏璃。 苏璃收到消息后,深知此事棘手,但她也不愿见萧逸尘蒙冤。她静下心来,仔细思索对策。经过一番调查,苏璃发现王睿平日里贪污受贿,与一些不法商人勾结,谋取私利。苏璃认为,这或许就是反击的关键。 苏璃将自己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好,又写了一封详细的书信,向皇帝陈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将王睿的罪行一一列举。随后,她拜托一位可靠之人,将书信与证据呈递给皇帝。 皇帝看到书信与证据后,雷霆震怒。他立即下令彻查王睿,同时也对萧逸尘的事情有了新的看法。经过调查,证实王睿确有贪污受贿之举,而萧逸尘与苏璃的交往,不过是正常的交流探讨。最终,王睿被革职查办,萧逸尘也洗清了冤屈。 经此一事,萧逸尘对苏璃更加倚重,而苏璃也因卷入这场朝堂纷争,在京城的名声更加响亮,同时也引来了更多的关注与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