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聚宝盆扶贫》 第1章 第 1 章 金秋十月,晨雾散去后秋阳暖洒大地,将村里印上一片金红。本应是秋收的季节,晨阳落在光秃秃的田里,竟有几分凄凉。 福禄村地处西北地区,本是有着红土地的粮产之地,却因连续几年旱灾导致颗粒无收。 而后又遭遇两年酸雨,土地被破坏,竟种不出一颗粮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福禄村本能靠着土地吃饱喝足,遭此两难,硬生生的成了穷困的穷乡僻壤。 村东第二户老钟家往些年算得上丰衣足食,这几年下来,存粮也所剩无几,老钟头又只有两个女儿,肩不能提手不能抗,自是比不上村里其他有儿子的门户。 这些年村里的青壮年因着种不了地,纷纷去县城务工,若是有点志向的要么投了军,要么奋发读书。 老钟家两个女儿年纪都不大,有人劝说让老钟将女儿卖给城里大户人家做小妾,老钟不仅不愿,反将人骂了一顿。 “我钟正民就算是累死,也干不出卖女儿的事!” 钟正民靠着一身力气,到城里给人挑粪洗恭桶,而后又去抬沙袋,养活两个女儿。 却不想,年纪大了身子扛不住,一倒就再也未能从床上爬起来。 “咳咳咳.....”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从屋里传出来,听得钟家大姑娘钟梓兰一阵心塞。 她本是现代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简历到处找工作,却因天太热晕倒,再睁眼就发现自己占了钟梓兰的身子,意外魂穿到这个中国历史上不存在的架空朝代。 起初她焦躁难安,慢慢的发现回现代无望,索性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只是她跟别人穿越太不一样了,以前她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不是穿成公主,就是千金小姐。 谁想她竟穿成一个农女,还是全村都穷的很平均的农女。 她现在上有卧病在床的老爹,下有十岁小妹,而家中无钱无粮,已经濒临绝境了。 听着老爹的咳嗽,钟梓兰一阵心紧,她进得房中,急忙倒了一杯清水递到老钟面前,右手小心翼翼的将老钟扶起来:“爹,喝口水压压。” 家中实在太穷,且不说买药请大夫了,只怕明日他们家中三人就要开始饿肚子了。 如今也只能靠着清水当良药,能顶一日是一日。 老钟头就着钟梓兰的手喝了一口水,压抑住了胸口的闷气,他缓了一阵才艰难开口道:“是爹不中用,爹这副身子太拖累你们了,早知道该给你找个好人家嫁了,也好过跟着我挨饿。” “爹,别说浑话,明日我便去城里找工做。” 钟正民长叹一口气,混浊的双眼泛起点点泪光:“唉!这周边村子都是这样,现在城里的工都被抢完了,男人都做不到工,更别说你一个女子了.....咳咳咳咳。” 说完,钟正民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眼瞧着一张脸因为急促的咳嗽越来越红。钟梓兰忙给钟正民拍背顺气。 她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心中拿定了主意,哪怕去城中乞讨,也要乞讨两个铜板回来。 将钟正民服侍睡下后,钟梓兰刚出门就遇到了从偏房出来的妹妹钟秋云。 钟秋云今年十岁,因着这几年没吃几顿饱饭,所以显得格外娇小,一张小脸也干瘪饥黄,胳膊腿儿还没竹竿粗。 钟秋云撇着小嘴,声音颤颤的:“姐.....姐....云云好饿....” 钟梓兰看着钟秋云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听着这小声儿,心里实在难受,她只能道:“云云,姐这就去给你找吃的。” 说完,钟梓兰就走向厨房,厨房灶台后面地上有一个小门,那是以往通往地窖的,以前村子里富裕时,家家户户都有存粮,便都建了地窖将粮食存放起来。 她心里虽然知道地窖已经没什么东西了,可还是不甘心的下了地窖。 地窖昏暗,除了一些空空的大缸外就是一些乱物。 钟梓兰翻找了好一阵儿,忽然在一处小角落里,她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她走过去将那个东西拿起来,在黑夜她看不太真切,可手里的重量却是货真价实的。 钟梓兰急忙抱着这个东西上到了地面,外面天光明亮,她这才将手中这个东西瞧了个仔细。 手中这个似盆似痰盂的铜器,三脚为立,盆面雕刻着复杂的花纹,正前方有一个很立体的铜币图案。 钟梓兰脑子里突然有一个想法,这个东西不会是聚宝盆吧? 一想到这,钟梓兰心跳加速,莫名的一阵激动,她当即跑到房中,一阵翻箱倒柜,在衣柜最下面找出了他们全家现在唯一的一个铜板。 钟梓兰将聚宝盆放在地上,又将铜币握在手心,双手合十,嘴里念叨:“天灵灵地灵灵,聚宝盆一定要显灵!” 她念完“咒语”,将铜币扔进聚宝盆里,只听见铜币撞击聚宝盆清脆的响声。 当铜币旋转着躺在聚宝盆中心位置后,钟梓兰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宝盆。 这个聚宝盆应该要反应一下,没那么快。 她一面安慰自己,一面认真的查看聚宝盆的动静。过了半响,铜币安安静静的躺在聚宝盆中心,聚宝盆也没有任何的反应。 铜币的数量根本没有变化,只有那孤零零的一个。 钟梓兰从一开始的兴奋,瞬间像泄了气的球,整个人偃了下来。 她果然还是想太多,怎么可能有聚宝盆这种好事,若是真有,也落不到她这个倒霉蛋身上。 钟梓兰自怨自艾的恼怒了一阵,钟秋云忽然走了进来,她看见钟梓兰一脸丧气的坐在地上,不解道:“姐姐,你怎么了?” 钟梓兰急忙调整好自己表情,摆手道:“没事没事,姐姐现在再去给你找吃的,你等一下。” 聚宝盆无望,钟梓兰也懒得收那破烂玩意,任由它摆在地上,转过头她去厨房又一阵翻找。 最后只在曾经装面粉的袋子里弄出一小撮面粉。这一撮面粉,掺上一点水,只有一小团。 如今也没有其他食物,钟梓兰只能将这可怜巴巴的一小团面团放进蒸锅里。 钟秋云的确饿了很久,看见钟梓兰在蒸馒头,便痴痴的趴在灶台边等着。 “姐...姐姐,待会咱们一人一半。” 钟梓兰温柔地摸了摸秋云的头,轻声道:“没事,姐姐不饿,待会都给你吃。” 钟秋云咽了咽口水,睁着大眼,乖巧的在一旁等着。 不一会儿,馒头便蒸好了,因为发泡,这馒头比刚开始的面团要大一些,钟梓兰用筷子夹起馒头,放在小碗中。 馒头冒着热气,看着十分美味。 钟梓兰自己强忍着口水,将小碗递给钟秋云,钟秋云小心翼翼的接过,刚想用手去拿,却被烫了一下,她缩回手,有些委屈的模样。 “凉一下再吃,不急。” 两人正在说话间,突然开着的大门一阵动静,似乎是被什么东西猛烈撞击了一下。 钟梓兰急忙跑出去,抬眼一看,只见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妇人竟无力的倒在了他们家门口。 “大娘!大娘!”钟梓兰小跑着过去将人扶起,只见她两腮凹陷,眼底泛青,这模样看着明显是饿了很久。 现在只怕是饿的实在没有力气,连眼皮都翻不起来了,钟梓兰急切的再喊了一声:“大娘!” 那老妇人抬了抬沉重的眼皮,起着死皮的嘴唇轻微张开,嘶哑的声音缓缓传来:“姑....姑娘....行行好....给我...给我一口吃的吧...” 钟梓兰心底一紧,她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吃的,刚刚那一个馒头已经是她家全部的粮食。 钟秋云抱着小碗看着这一幕,小手略微将碗收紧了一些。 “姑...姑娘,我已经...已经七天没吃饭了....实...实在撑不住了!” 钟梓兰略惊,七天没吃饭!? 先不说这老妇人年纪已经年迈了,就算是成年男子七天不吃饭也是扛不住的啊。 钟梓兰抬眼看了一下钟秋云,心底十分矛盾。 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大学生,哪里能看着老弱妇孺倒在自己面前,而自己却见死不救的。 可一面是自己的亲妹妹,一面又是老妇人,她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躺在钟梓兰怀里的老人气息慢慢弱了,就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只怕下一秒可能就要驾鹤西去。 钟秋云看着姐姐为难的模样,她似下了什么决定,她咬着唇走到钟梓兰身边,将小碗递了过去,软软的说道:“姐姐,把这个馒头给这位大娘吃吧,她好像不行了。” “云云....你....” 小秋云眼眶里忽然氤起一层水雾,她倔强又坚定道:“云云可以忍一下,大娘...大娘比云云更需要这个馒头。” 看着钟秋云这么小的人儿竟这样乖巧懂事,舍己为人,钟梓兰一阵感动。 但现在救人要紧,她咬着牙接过那唯一的馒头,并道:“姐姐会再给你找吃的,你放心。” 秋云点点头,强忍着泪水。 老妇人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钟梓兰将馒头掰成小块,一点一点喂到老妇人嘴里,老妇人或许出于身体的本能,慢慢咀嚼了起来。 当她将整个馒头全部吃下肚以后,钟梓兰又端了一碗水给老妇人喂下。缓了好一阵儿,老妇人似缓过了气。 因为吃下一个馒头,也略微有些力气,她睁开眼,满眼感激的看着钟秋云,声音颤抖:“谢谢你...姑娘,谢谢你。” 钟梓兰无奈的笑笑,只当安慰自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老妇人在钟梓兰小院里休息了一会儿,又再喝了几大碗水,总算恢复了一些体力,这才告辞离开。 钟梓兰摸了摸钟秋云的头:“好妹妹,你这样好心,老天一定会回报你的。” 钟秋云小小的脸蛋似乎也因为表扬而骄傲了些:“嗯!老天爷看着呢!”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钟梓兰想着自己还有一个铜板,于是快步回房准备去拿那个铜板。 谁想她刚推开门,只见刚才放在地上的聚宝盆里居然多出了两个白花花、热腾腾的馒头! 钟梓兰大惊! 第2章 第 2 章 聚宝盆里的两个馒头看着白白胖胖的,还冒着热气,甚至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钟梓兰快步走上前,将馒头拿出来,那馒头到手里甚至还有点烫手,一副刚出炉的模样。 奇怪,实在太奇怪了! 钟梓兰拿着馒头想了一阵,结合刚才她将馒头给老妇人的举动,她脑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这个聚宝盆是真的聚宝盆,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将铜钱财产放在里面它就会钱生钱,而是需要自己将一些物品给与别人,真真实实的帮助到别人,那么才会出现双倍的同样物品! 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具体是不是真的当然还需要再次验证一下。 钟梓兰越来越兴奋,心里一面念叨着老天给她关了门,突然又开了窗,一面将馒头拿出来。 为了防止这个馒头有什么不对劲,钟梓兰还掰了一小块自己吃了一口。 那馒头的香甜在嘴里散开,无比可口。 “云云!!云云!!” 钟梓兰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让钟秋云先吃了这个馒头,她不想妹妹再饿肚子了。如果这个聚宝盆真有这么神奇,那她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钟秋云听到姐姐的呼唤,急忙跑了出来,当她看见姐姐手上拿着两个馒头时,小脸一愣:“姐姐,哪儿来的馒头?!” “嗯嗯,我刚刚去隔壁借的,你先吃。” 说着,钟梓兰将馒头递给钟秋云,但她现在还不想说聚宝盆的事,第一她不是很确定,第二这种匪夷所思的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这古代也是封建,万一人家当她是什么妖魔鬼怪,或者别有用心之人知道了,来抢聚宝盆,那就得不偿失了。 钟秋云美滋滋的接过馒头,大口大口吃起来,她也是一天没吃饭了,早就饿坏了。 “慢点慢点,还有一个。”钟梓兰一面拍着钟秋云的背,一面递水给她,免得她噎到。 钟秋云吃完一个馒头,咂了咂嘴,一脸回味。钟梓兰马上又递给她一个:“这个你也吃了吧。” 钟秋云年龄虽小,可是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她虽然没吃饱,但已经吃了一个,家里爹爹和姐姐还饿着肚子,她绝不会再吃第二个。 “给爹吃,姐姐吃,云云已经吃饱了。” 看着妹妹这么懂事,钟梓兰心底软的不行,她寻思着爹也饿着,便将馒头给爹送了进去。 待她再出来时,她心底的兴奋已经完全盖过了她此刻的饥饿,她现在只想赶快去验证聚宝盆的真伪。 于是,她拿着现在全家仅剩的一个铜板快速出了门。 村子往西第三家的张大娘,前些年儿子投了军,刚开始还能寄些钱银回来,可不久前前方战事,听闻张大娘的儿子战死沙场了。 如今朝廷的抚恤金还没下来,张大娘听闻噩耗一病不起,本来家中就拮据,现在更是艰难。 不仅家中无人,钱银也告急,别说买药看大夫了,只怕就快吃不起饭了。 她快步走到张大娘家门口,扯开嗓子喊了两句,张大娘虽然病着,幸而还未到卧床不起的程度。 张大娘缓慢开了门,她面色发青,一看就是久病营养不良,精神萎靡。 “钟家丫头啊,怎么了?” 钟梓兰二话没说,就将手里的铜钱放到了张大娘手里:“张大娘,我听闻张哥消息,我爹让我无论如何都要来看你,我们家也没钱,只有这一个铜币,若是能买几两面,也行,全当是我们心意。” 张大娘一惊,她急忙推诿:“这使不得,使不得,现在村子里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你家里有爹有妹妹,也不好过,我怎么能收你钱,你快拿回去,给你妹妹买吃的。” 钟梓兰心里一横,这个钱必须得送出去,于是再次推给张大娘,开始张嘴编话:“张大娘,我已经在县城找了工做,马上就能有工钱了,这个都是我们家的心意,你一定收下,若是你不收,我爹今日定不让我回家。” 张大娘听着钟梓兰已经找了工做,心底略微接受了一些,她也确实困难,这铜币在手里,只能犹豫。 钟梓兰又再推了推:“大娘,以往我娘走了的时候,你没少照顾我跟妹妹,现在就当我们报恩了,钱不多,你别再推了。” 张大娘眼眶瞬间红了,嘴里道:“好...好,真是好孩子....会有福报的。” 钟梓兰又跟张大娘说了一小会儿话,顺便安慰了一下张大娘,或许是感受到温暖,张大娘脸色也比刚开门时好了不少。 在钟梓兰告辞后,张大娘站在门口,手里握着铜币,一面用袖子抹了抹眼泪,看着钟梓兰离去的背影。 钟梓兰送完钱以后,快速跑回家,直径冲到房间,她拿起聚宝盆一看。 果不其然!里面居然出现了两个铜板! 这个聚宝盆果然是在她施舍帮助别人后,就会出现双倍的赠予物!天底下居然还有这等宝物,这不是妥妥的扶贫神器吗?钟梓兰一时不由开始好奇这聚宝盆的由来,她先是问了钟秋云,然后又去问了钟正民,两个人皆是摇了摇头,表示根本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钟家的家境贫穷,早些年钟正民还在县城做工的时候,看到什么别人废弃的东西总是喜欢捡回家,清洗干净补贴家用。钟梓兰猜测,这个聚宝盆怕是被钟正民不知道从哪儿捡回来的,因为一直没有发现用处,便闲置在了地窖里。 虽然聚宝盆能够聚宝这一件事说出去有些匪夷所思,不过,作为现代穿越过来的灵魂,连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都发生了,钟梓兰也不是不能接受自己捡到了一个宝物。 这么看来,上天还是待她不薄,虽然开局是地狱难度,好歹让她发现了聚宝盆的用处。正好这四周的村庄全是穷乡僻壤,像张大娘那样需要帮助的人家还有许多,既然现在钟梓兰掌握了聚宝盆的用法,便打算开展扶贫工作了,这样既能够帮助别人,她的生活也能越过越好。 钟梓兰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聚宝盆的事告诉钟秋云与钟正民,毕竟古人的思想更为封建,恐怕不好接受奇珍异宝,而且,这一件事还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堂屋里又传来了钟正民的咳嗽声,并且愈发严重了。其实钟正民病倒了已经好一段时日,因为家中贫穷,一直请不起大夫医治,只能买一点草药回来给钟正民煎药,就这么半死不活的拖着病情。 如今,家里已经穷得连给钟正民买草药的钱都没有了,而钟正民的病情也一天天恶化了下去。 听着钟正民的咳嗽声,钟梓兰当即决定带着聚宝盆上一趟县城,想办法给钟正民买一些药回来。 钟梓兰找了一张不起眼的黑色麻布,将聚宝盆裹起来,随后朝着背上一背,刚准备走便见钟秋云追了出来。 “姐姐,你要去哪儿?”钟秋云见钟梓兰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不由担忧的问。 钟梓兰笑着摸了摸钟秋云的头发,说:“云云,你放心。我去县城里找一个活儿干,顺便想办法给爹买点药。你在家乖乖的,姐姐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东西吃。” 钟秋云犹豫的咬了咬唇,说:“姐姐,爹爹不是说县城里不好找活儿吗?你一个人去能行吗?” “没事。” 钟梓兰挥了挥手道:“你在家照顾爹爹,我很快就回来了。” 钟秋云点了点头,恋恋不舍地靠着门看着钟梓兰走远,那可怜的小眼神看的钟梓兰心生不忍,不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改变钟家目前的困境,至少,她得让爹爹和妹妹过上好生活。 钟梓兰穿越过来这么久,因为家务缠身,一直为生计问题发愁,还从来没有来过县城。好在,县城距离乡镇的路途并不远,钟梓兰根据原身的记忆,在路上走了约莫小半天,终于顺利到达。 十里八乡只有这一处县城,各个乡镇上的人常常来县城里赶集、做工,钟梓兰到的时候,只见街道上人头攒动,川流不息,到处都是挑着担子卖东西的小商贩与行人,对比乡镇热闹了许多。 钟梓兰一心为钟正民抓药,因此也没有多逛,找了一个路人打听了城中最大的医馆在何处,便急急忙忙的赶了过去。 走过两条热闹的商街,老远就看到一个“同心堂”的招牌,想必那便是县城里规模最大的医馆。钟梓兰还没有走近,便见门口人满为患,哀声哉道,堵在门口的人群竟全部都是排队来看病的。 同心堂作为县城里规模最大的医馆,平日里接待的不仅仅有县城里的富裕人家,更多的还有各个小乡镇住着的普通老百姓,所以排队的人才格外多。 索性一时半会也见不到大夫,钟梓兰干脆站在人群后方跟着排队。她一边排队,脑海里一边琢磨着怎么再一次使用聚宝盆的办法。 根据前两次使用聚宝盆的经验,钟梓兰得知想要使用聚宝盆,必须用于帮助别人,只有切切实实的帮助了别人,解决了别人的困难,钟梓兰才能获得双倍的报酬。她刚刚已经帮助过了一个快要饿死的妇人,还有一个家境凄苦的张大娘,这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贫困,并且得到了钟梓兰的帮助之后,聚宝盆立刻就有了回报。 钟梓兰稍微一合计,觉得自己还是应该从扶贫下手,必须得做到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不过,到底要从哪儿下手呢? 钟梓兰正想着,忽见最前方排队的医馆门口被扔出来一个老伯,随即医馆的小厮跟着走出来痛骂道:“老不死的,没钱还想住医馆?!你真当我们医馆是做慈善的啊?” “没钱还看什么病?快滚!快滚。” 第3章 第 3 章 钟梓兰看着面前的一切,微微一怔,随即欣喜的想到,扶贫的机会这不是来了吗! 她连忙上前扶起了这一位骨瘦嶙峋、佝偻着腰的年迈老伯,安慰道:“老伯,你没事吧?” 老伯的行动十分困难,连声咳嗽道:“谢谢,多谢姑娘。” 钟梓兰刚想说话,台阶上的医馆小厮已经又开始叫嚣道:“快滚!别耽误我们医馆做生意。” 钟梓兰穿越过来之后,还没有遇见过这么嚣张的人,她当即不忿道:“你怎么说话的?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这一位老伯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你刚刚却把他从台阶下推了下来。” “倘若他出了什么事,你能够负责吗?” 钟梓兰话音刚落,围观的群众便纷纷跟着附和,对着医馆小厮恶劣的行径指指点点。医馆小厮的面上挂不住,红着脸看着钟梓兰,恶声恶气道:“你知道什么?!这人一天到晚喊着自己腰痛,钱袋子里又摸不出半个子,天天来我们医馆赊账,影响我们做生意,我轰他走是天经地义的事!” “医者父母心,纵使这一位老伯伯没有钱,你们也不能动手赶人!”钟梓兰冷冷道:“这么大一家医馆,竟连一个心肠慈悲的大夫都没有吗?” 闻言,医馆小厮冷笑着嘲讽道:“你说的简单,现在这年头,人人赚钱都不容易,我们医馆凭什么让他白白赊账?简直岂有此理。” “我看姑娘倒是心善,不如,你替这一位老伯把医药费给了吧。” “老伯的医药费多少钱?”钟梓兰询问道。 医馆小厮冷哼一声说:“不多不少,三十文。” 三十文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也足够一户贫困人家生活一个月了,钟梓兰钱袋子里一共就两个铜板,自然付不起三十文的医药费。 她正犹豫着没有说话,医馆小厮便开口嘲讽道:“怎么?付不起吗?付不起还逞什么英雄,收拾收拾一起滚吧。” 听见医馆小厮说话这么难听,钟梓兰顿时不乐意了,她解下背上沉重的聚宝盆,随后道:“谁说我付不起?难道你不知道,我这背上的包袱全是钱吗?” 闻言,医馆小厮微微一惊,不可置信道:“你吹什么牛?有本事把布挪开,把钱拿出来看看。” 钟梓兰没有理会医馆小厮的话,反而将老伯扶稳了,一只手从钱袋子里拿出两个铜板,递给老伯道:“老伯,你别担心,今天你的医药费我给你付了,这钱你先拿着。” “使不得,使不得,无亲无故的,姑娘能够帮忙,我已经很感激了。”老伯连连摆手,拒绝道:“我怎么还能要姑娘的钱。” “不碍事,老伯你有所不知,平生我最讨厌仗势欺人的恶行,最喜欢仗义疏财,帮助别人。”钟梓兰随口道:“你就当我在做善事,给自己积德了。” “这……”老伯犹豫地看着钟梓兰递过来的两个铜板,有些尴尬道:“姑娘,这两个铜板付药费也不太够啊……” 奈何老伯早年得了腰伤,为了治疗已经倾家荡产,身上摸不出一分钱了,就算钟梓兰给了他两个铜板,那也是杯水车薪,毫无作用。 钟梓兰当然知道不够,她在众人好奇的打量里与医馆小厮不屑的目光里将手伸入了聚宝盆,由于有这一块大麻布的遮挡,其他人看不出钟梓兰究竟在摸什么东西。 “老伯,你放心,我这儿还有钱呢……不过,我包袱里的东西比较多,需要慢慢才能给你。”钟梓兰一边说,一边伸手进聚宝盆,她刚刚给了老伯两个铜板看病,也算行善助人、济危扶贫,如今手心朝着聚宝盆一摸,果不其然翻了倍,顺利摸到了四枚铜板。 “看,老伯,我这儿还有钱,全都给你治腰伤。”说罢,钟梓兰便将刚刚摸出的四枚铜板都给了老伯。 众人一惊,没想到看着钟梓兰一身灰头土脸的,包袱里居然还真有几个钱。那医馆小厮的脸色一变,为了找回场面,又继续嘲讽道:“还差呢,医药费可是要整整三十文,这才哪儿跟哪儿?一半都不够。” 闻言,钟梓兰也并不慌乱,她已经掌握了聚宝盆的使用方法,难道还愁拿不出钱吗?果然,钟梓兰将刚刚从聚宝盆里摸出来的四枚铜板给了老伯之后,她又伸手去聚宝盆里,这次又翻了倍,一下就摸出了八枚铜板!! 钟梓兰眼前一亮,又如法炮制的再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行动,这一次,八枚铜板又变成了十六枚,十六枚更是直接变成了三十二枚铜板!! 眼看着钟梓兰摸出来的钱越来越多,医馆小厮的脸色彻底变了,医馆门口排着队看热闹的人群纷纷叫好:“这小姑娘不错啊,真是一个大善人,居然真的给了这么多钱给年迈老人看病。” “人美心善,这小姑娘是一个好人啊。” “一个小姑娘都能有这么好的心肠,这么大一个医馆,却容不下一个年迈的病人,简直可笑。” 老伯也没有想到钟梓兰居然会真的给他这么多钱,老伯双膝一软,差点直接跪了下去,幸好被钟梓兰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老伯,你这是做什么?千万别这么激动。”钟梓兰连忙道。 老伯感动的眼泪纵横,险些直接哭出声:“姑娘,你这么小却有这么好的心肠,谢谢,谢谢你,我的腰伤可算有救了。” 见此情景,医馆小厮也再不敢赶人走了,只得灰溜溜的走下台阶,恭恭敬敬的将老伯又请回了医馆。 众人不自觉拍起了一片掌声,纷纷赞扬钟梓兰见义勇为的行为,甚至还有一些病人的情况与老伯一样穷困,见钟梓兰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不由围上前来询问道:“姑娘,求求你,你能不能也帮帮我?我的腿已经断了三个月了,一直没有钱医治。” “姑娘,你也帮帮我吧,我家中有一个老母亲正等着抓药救命。” “姑娘,你也救济救济我们吧。” 这年代天灾**,许多贫民百姓的生活都过得不容易,众人一股脑的涌上来,直接就将钟梓兰围在了中间。 钟梓兰有了聚宝盆之后,正愁没有机会帮助别人,开展自己的扶贫计划,如今见到这么多人被贫穷困扰,没钱治病,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了。 钟梓兰站到台阶上,大声喊道:“大家不要着急,但凡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帮忙,大家先跟我说明自身的情况,排着队一个一个来。” 话音方落,刚刚还在医馆门口排队的病人顿时调转了方向,全部都排到了钟梓兰面前。钟梓兰刚刚帮助老伯还剩下了几个铜板,她耐心听完这些病人的描述之后,判断出他们大概需要多少医药费,然后再利用刚刚的方法赠与病人医药费,再从聚宝盆里拿钱。 只要是需要帮助的人群,钟梓兰丝毫没有吝啬,不知不觉便帮助了很多没有钱看病的病人。众人得到了钟梓兰的帮助之后,纷纷感谢,嘴里还念叨着钟梓兰是活菩萨在世,下凡来普度众生了! 不过,钟梓兰也并不是每一个都帮,那些穿着绫罗绸缎,一看就不像有困难的特意来骗钱的人,钟梓兰便摆了摆手打发别人走,她使用聚宝盆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贫困百姓,而不是给这些人钻空子的。 眼看着就要天黑了,医馆门口排队的需要帮助的病人,钟梓兰基本都帮助了一个遍,想着还要给钟正民拿药,钟梓兰便收了聚宝盆,准备进医馆看病了。 见此情景,众人纷纷让开道,坚持要让钟梓兰先进医馆。 “姑娘,多谢你,今天若不是你,我们这一些钱不够的病人还不知道要怎么办。” “姑娘,你愿意慷慨解囊救助我们这些病人,插一个队也是应该的。” “对啊,姑娘,你就别推辞了,快些进去吧。”得到了钟梓兰帮助的病人都很热情,钟梓兰也就没有再推辞,道谢之后便进入了医馆。 她刚刚在医馆门口乐善好施的行为已经惊动了整个医馆的大夫,没想到这年头还有这么助人为乐的女子,大夫人热情的接待了钟梓兰,连医馆小厮也不敢再怠慢钟梓兰。 很快,钟梓兰便顺利拿到了治疗钟正民的药物,大夫细心的告诉了她煎制的办法,钟梓兰一一记下,正想付钱,便见大夫一摆手道:“姑娘,这医药费就免了吧。” “你刚刚帮助了这么多病人,我们医馆虽然没有姑娘这么大方慷慨,但还是能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当为刚刚的失礼给姑娘赔不是了。” 闻言,钟梓兰不禁感叹,好人有好报这一句话是真的有道理。她刚刚帮助了这么多人,不仅得到了别人的感谢,也感受到了他人的善意。 钟梓兰谢过大夫之后,便提着药离开了医馆。她身上还剩下一些钱,而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这一段时间钟秋云经常饿肚子,作为姐姐,钟梓兰当然于心不忍,如今有钱了,钟梓兰第一时间便去买了一些菜和肉,赶着提回了家,准备今晚让钟秋云与钟正民饱餐一顿。 钟梓兰提着买来的食物与药材回了家,到家时天色已经黑了。钟秋云早就眼巴巴的等在院子里盼望着钟梓兰回来了。 眼看着钟梓兰的身影渐渐走近,钟秋云连忙小跑着迎接了上去,“姐姐!你终于回来了,我和爹爹等了你好久。” 钟梓兰微微蹙眉,“爹爹不是在休息吗?怎么起来了。” “我跟爹爹说你去了县城里找活儿做,他不放心,便起来等你了。”钟秋云说完,目光又落到钟梓兰手里提着的东西上,惊讶道:“姐姐,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你哪儿来的钱?” 钟梓兰搪塞道:“我们进去说吧。” 钟秋云连忙点了点头,一股脑跑进院子里道:“爹爹!姐姐回来了,还给你买了好多东西呢。” 钟正民正在堂屋里坐着,见钟梓兰大包小包的提进了屋,不由也跟着询问道:“乖女儿,你这是去哪儿了,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回来的路上,钟秋云已经大概编好了借口,“爹,我去县城里找到一个活干,老板很好,知道我们家情况困难,便提前预支了工钱给我。” “爹,你以后再也不用操心我们家的生计了,我能让你和妹妹过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