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开局迎娶村花》 第38章 沈伟的担忧 沈平章踩着月光走向河边,身后跟着踢踢踏踏的李大勇。 河水在乱石间奔涌,倒映着碎银般的星光,远处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 沈平章站在河边,听着哇声一片,仰望着夜空中的繁星。 这个年代的星空真好看。 他蹲下身,指尖拨弄着水草,清凉的河水漫过指缝,开口问道:“大勇,你真打算种一辈子地?” 李大勇也蹲在岸边,用木棍戳着泥巴,瓮声瓮气地回答:“我就是个农民,不种地还能干啥?祖祖辈辈都在这山沟沟里,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种地、娶老婆、生娃,跟我爹一样。” “生娃干什么?”沈平章追问。 李大勇挠挠头,憨厚一笑:“生娃接着种地,娶媳妇,再生娃呗,这日子不就这么过吗?” 沈平章摇了摇头,眼底泛起一丝波澜,他蹲下身,捡起一块石头扔向水面,涟漪荡开。 “人要有梦想。你的未来不该困在王家坪,该去城里看看。小晴现在城里上夜校,我打算供她考大学。” 李大勇目瞪口呆。 他嘴唇动了动,半晌才憋出一句:“平章哥,你说啥,小晴要考大学?” 自己连初中都没念完,大学根本不敢想,做梦都不敢。 沈平章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目光灼灼,“你得明白,日子不能过得稀里糊涂。人活一世,得往高处走。小晴跟着我,总比跟着你强。你别多想,我没贬低你的意思,但你得承认,现在你给不了她更好的出路。” 这句话杀人诛心,让李大勇脸涨得通红,低头沉默。 但他也承认,沈平章说得对,自己除了力气,什么都给不了苏小晴。 沈平章又说道:“你是个好人,虽然有时比较憨,但能处。等我在城里站稳脚跟,给你找个城里的工作。” “平章哥……”李大勇抬头,眼底闪着泪花,“你说的是真的,可不能骗我?” 沈平章郑重点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城里很多工厂缺人,你有力气,肯定能行。” “平章哥,只要你能带我京城,我以后给你当牛做马!” 沈平章笑道:“别激动,先帮我做件事。告诉村里人,小晴在我家过得很好,别信陈萍萍的谣言。还有,要是那女的再进村,直接轰走,这也是帮小晴。” 李大勇咬牙,“我知道了,亏她还是个知青,竟然做这种下三滥的事,上次她故意灌醉你和苏小晴,我现在想起来还想揍她!” 说到这里,他挠头问道:“平章哥,陈萍萍为啥跟你和小晴过不去?” 沈平章眯眼:“她是羡慕嫉妒恨。” “这词啥意思?” 沈平章冷笑:“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曾经被自己踩在脚底下的人突然爬得比她高。” …… 次日清晨,沈家三口告别苏家。 苏小晴站在村口,攥着沈平章的袖子迟迟不愿松开。 沈平章拇指轻轻擦过苏小晴眼角的泪痣,“腊月十七,我来接你,腊月十八,我们结婚。” 第39章 背叛空军,一律枪毙 沈平章风尘仆仆赶回海城,第二天一早,从厨房抓起一个馒头,便回研究院上班。 警卫班班长刘万里热情打招呼:“沈工,这么早就回来了?” “早来早开工。”沈平章啃着馒头笑了笑,脚步没停。 还没等他进办公大楼,宋潇的身影出现,一身笔挺的军装,英姿飒爽,那股逼人的英气,与沙拉丽娃比起来,不遑多让。 她看到沈平章啃馒头的样子,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不是给了你三天假吗,怎么才两天就回来了?舍得离开你的小娇妻?” 沈平章非常严肃说道:“碳纤维不等人,猛龙战机更不能等。” 他咬住馒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过去,“这是我整理的一张分工表,谁负责哪项工作,写的清清楚楚,还请宋代表给他们部署一下。” 宋潇撇嘴,“你怎么不自己去?” “你是军方代表,他们都听你的。” 说完,沈平章不顾宋潇的反应,直接上楼,去查看那台比金子还珍贵的高温碳化炉了。 以大夏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材料,应该能修复。 谁知,宋潇也跟了进来,“这炉子到底能不能修好?” 沈平章头都没抬,“你现在该问的不是‘能不能修好’,而是‘需要什么帮助’。” 他又递过去一张纸,“这是修复高温碳化炉需要的设备和材料清单,还得请宋代表帮忙搞到。” 宋潇接过清单,扫了一眼,眉峰微蹙,“沈平章,你这是得寸进尺啊?空军已经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了,你怎么还要这么多?” “修不好它,你们的人和设备都是摆设。” 沈平章指着高温碳化炉,“看到没,核心部件损伤不大,主要是控制系统老化。我们可以用国产的集成电路板替代,虽然性能差些,但应付初期研发足够。” 宋潇凑近瞧了瞧,依旧撇嘴,“你清单上的材料,有些国内都没量产,比如这碳化硅涂层,够呛能找到。” “去魔都化工厂调货,他们有军工特供渠道,给你三天时间,能搞定吗?” “你怎么知道他们有?” 沈平章微微一笑,“丁老告诉我的。” 他大概率觉得宋潇不会去找丁海涛核实,所以撒了个谎。 谁知,宋潇却像被人踩了尾巴一般,当即炸毛了,“沈平章,我警告过你,不要跟丁海涛眉来眼去,他是不是又来挖你了?” 沈平章没想到宋潇反应这么大,“我这几天根本没见过丁老好吧,是我们之前探讨的时候提起过,我记在了心里。” 宋潇面露狐疑,“最好是这样,你如果骗我,可没好果子吃,凡是背叛我们空军的,一律枪毙。” 沈平章觉得这小妮子有时候很无聊,摆摆手,“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当务之急是帮我找到清单上的材料,高温碳化炉能不能修好,就看你的了。” 宋潇咬了咬牙:“我尽力。” “不是尽力,是必须。”沈平章抬头看着她,目光灼灼,语气严厉,“想让猛龙战机早点升空,就别在这浪费时间。” 宋潇觉得很憋屈,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自己说话,沈平章算什么东西! 如果不是为了战机研发,以她的脾气,早分分钟把沈平章给撕了。 第40章 碳纤维的研发,不需要你们参与 “爸,沈平章又狮子大开口了,这次又要钨合金电极、特种耐高温涂料、进口精密轴承……他分明把我当跑腿的驴使唤!” 宋潇去了京城,将修复高温炉所需设备和材料的清单拍在唐振河那台老旧的木桌上。 唐振河摘下军帽,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他也是刚从外地开完会回京城,拿过清单,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专业名词,眉头逐渐拧成川字。 “先说说这次大毛之行怎么样,还顺利吗?” 宋潇自己去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下。 “顺利是顺利,可沈平章太奇怪了。” “他不仅清楚地知道那台高温碳化炉在哪放着,还跟那些大毛人打得火热,送酒送烟的,他仿佛提前摸清了每个人脾气似的,能精准投其所好。” “爸,你说他是不是有问题?” 唐振河的手指在清单上敲了敲,眼底闪过鹰隼般的光。 “大毛之行,他全程带着你?” 宋潇点头,“是啊,可他跟那些人的熟稔程度,就像他早就在那边潜伏过似的。” 唐振河沉默片刻,“我也曾怀疑他的身份,但组织上查了他祖宗三代,连他下乡插队的生产队都核实过,没有任何问题。” 宋潇却道:“可他以权谋私,跟大毛人做生意,我看他就是个投机分子。” 唐振河摆摆手,“这些细枝末节先不用管。” “眼下碳纤维是战机的命门,老米F-15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让咱们的战机差了两代,沈平章真能突破碳纤维瓶颈,我亲自给他立特等功!” “他要是能帮咱们把猛龙战机搞出来,对空军乃至整个大夏来说,意义非凡。” 宋潇还想说什么,却被唐振河打断了,“记住,全力支持他,我跟丁海涛也联系了,航空工业部队猛龙战机也感兴趣,我们联合研发。” 宋潇撇嘴,“爸,我看他们是想偷我们的果实。” 唐振河却呵呵笑了笑,“研发战机哪有那么简单,单靠我们空军的力量可搞不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三天后,宋潇送来了沈平章要的东西。 沈平章说了一声谢谢后,就立即带着人开始修复高温碳化炉。 碳化炉的核心部件轴承锈蚀严重,他蹲在地上,用自制的煤油清洗剂一点点浸润锈斑,镊子夹着棉丝擦拭时,手指稳得像焊在零件上。 “轴承精度差0.1毫米,咱们就手工磨。”他对着工作人员说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钨合金电极涂层要重新配比,石墨纤维得用碱液二次处理……” 在沈平章的指挥下,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宋潇站在实验室门口,看着这个被自己骂“投机分子”的男人,此刻脊梁笔直如枪,在汗渍斑斑的工装下依然透着书卷气,却偏偏能扛起扳手拧螺丝,甚至用烧红的铁钳调整炉膛弧度时,连护目镜都懒得戴,只眯着眼凭经验判断温度。 她随口说了一句:“误差要靠手工?怕是要磨到猴年马月?” 沈平章却笑起来,“当年大夏造两弹一星,精度全是靠肉眼校准,碳纤维是战机的骨头,我们就是用手也能一寸一寸抠出来!” 第41章 一二把手之争 “碳纤维材料的研发就不需要两位领导操心了。”沈平章的语气一点也不像开玩笑。 丁海涛蹙眉,“平章,你这是什么意思,嫌弃我们?” 褚兴国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平章,你以前不这样的,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跟谁学的?” 虽然两人都很欣赏沈平章,但他们真真不喜欢沈平章这种态度。 他以前谦虚,彬彬有礼,怎么几天不见,变得跟唐振河家的千金似的了? 果然近墨者黑。 沈平章笑着解释说:“两位不要误会,猛龙战机的图纸,你们都看过了,要想量产,不仅需要碳纤维,还需要氮化镓、钨及碳化钨、锑化铟等等一系列新型材料。” “与其扎堆研发碳纤维,不如大家分头攻坚,我的意思是,请航空工业部和112厂分别研究氮化镓、锑化铟,这样反而能加快猛龙战机量产的速度,你们觉得呢?” 丁海涛和褚兴国相视一眼,没想到沈平章竟然会提出这种要求。 宋潇却是举双手赞成。 碳纤维研发已经有了眉目,航空工业部和112厂这个时候参与进来,那就是偷桃子,宋潇非常不乐意。 还是沈平章聪明,用非常正当的理由把他们打发了。 “丁老,褚厂长,你们不会不愿意吧?或者是不敢接受沈平章的提议?” 丁海涛和褚兴国都是人精,岂会不知道这种小儿科的激将法。 而且,他们严重怀疑这里边有隐情。 “平章同志,这是你的真实想法吗?”丁海涛问道。 沈平章嗯了一声,语气真诚:“串联和并联谁更有优势,相信两位比我更清楚。” “可以是可以,但我们两个今天来,是想看看高温碳化炉到底什么样子,能不能让我们瞧瞧?” 两人一脸期待地看着沈平章。 沈平章心里其实很愧疚,有些不敢直视两人的眼睛。 褚兴国,当时是他把自己从农村里带出来的,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丁海涛,如果没有他的出现,空军不会突然转变态度,全力支持自己。 他们想看看高温碳化炉怎么了! “两位请跟我来。” 宋潇原本要阻拦,但沈平章霸气说道:“他们都是为大夏战机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元老级人物,不就是一个炉子吗,让他们看看怎么了,出了事我负责。” 他带两人来到实验室。 当看到高温碳化炉的真面容时,丁海涛激动万分。 “就这么个炉子,我们大夏愣是没造出来,如果不是平章你从大毛搞来一台,我有生之年怕是见不到了。” 眼前这一幕,让沈平章想起了一张让人泪崩的照片,大夏某位将军踮脚看外国航母。 故事好像正是发生在1980年。 第42章 机械厂流言四起 沈平章看着张二铎,不管他脸上丰富的表情,自顾自继续说道:“张叔,这件事不怪你,也不怪我爸,要怪就怪吴茂懈怠,造成了你们欺骗省经委的局面,眼下你们应该团结一心,想想怎么给省经委一个交待。” 沈伟瞪了他一眼,没好气说道:“怎么跟你张叔说话的,没大没小的,还不赶紧出去。” 张二铎却道:“我倒觉得平章说的有道理,当务之急是怎么跟省经委解释,取消现场会。沈厂长,你给省经委的汇报怎么写的?” 沈伟从抽屉里拿出稿纸,“我一个搞技术的,写材料水平很一般,这些都是从书上抄来的,你看看。” 张二铎急忙拿过稿纸一看,上边关于改革的理念说的都很泛泛,一看就知道是从书上抄来的。 最要命的事,最后一段写着,海城机械厂已经完成了改革方案编制。 直接把机械厂逼得退无可退。 他真想痛骂沈伟一顿,没事写什么汇报材料,吃饱了撑的啊。 “沈厂长,改革是你最先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件事你应该先去跟省经委说清楚。” “没错,是我说要改革的,但这是省里的要求,不是我个人的决定,而且是吴茂跟我说方案已经写好了,我才给省经委写的汇报。”沈伟说得有理有据。 沈平章见张二铎要让老爸背锅,也不乐意了,毫不客气说道:“张叔,现在不是扯皮的时候,既然省经委要来开现场会,这对远东机械厂是个机会,现在准备也来得及。” 张二铎冷哼,“我们厂根本没有改革,再开现场会,就是欺骗组织,现在应该趁着局势还没失控,主动承认错误。” 沈平章不再说话,毕竟他是一个外人,说多了容易引起怀疑。 他朝沈伟递过去一道眼神。 沈伟了然,正了正身子,按照两人的之前的计划,开始反击张二铎。 “你觉得省经委会听机械厂的解释吗?只会给领导留下极差的印象。” “既然我是厂里一把手,我提几点要求,第一,必须追究吴茂的责任,你作为吴茂的分管领导,也要承担管理责任。第二,马上组织人手编写车间改革方案。” 张二铎气得牙痒痒,不仅没将成沈伟的军,反而还被沈伟抓住了破绽。 这叫什么事。 “就按沈厂长的意见办吧。”张二铎一刻也不想再多待,气冲冲起身离去。 沈平章父子俩则相视一笑。 “平章,还是你的办法管用,吴茂的处分逃不掉,下一个就是张二铎,踢走了这两块最大绊脚石,改革能顺畅不少。” 他拍拍沈平章的肩膀,“今晚我请我儿子下馆子,喊上你妈。” 沈平章说道:“爸,等我们的计划成功了,你可得答应我,以后拿出精力生产碳纤维材料。” “必须的。” …… 到了第二天中午,沈平章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半路上碰到了宋潇。 她依旧是那副高冷的面容,就跟谁欠她八百万似的。 “沈平章,我最近在厂里听到了风言风语,说机械厂沈伟跟张二铎不合,听说你也掺和进去了?” 无风不起浪。 第43章 省经委领导生气了 吴城对沈平章的印象很深刻,当时就是这个年轻人跟岛国人谈判,帮远东机械厂退了岛国人的天价设备,帮省经委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当时他还评价了一句,初生牛犊不怕虎。 吴城目光灼灼看着沈平章,“你刚才说什么,具体工作是沈厂长亲自抓的,报告也是他亲自写的?” 沈平章迎上他那疑惑的目光,非常肯定地点点头,“这一点,张副厂长可以作证。” 张二铎的嘴角都要咧到天上去了,“吴主任,我可以证明,汇报材料真的是沈厂长亲自写的。” 吴城好奇起来,“沈厂长,没想到啊,你这个技术出身的干部,写起材料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沈伟谦虚地摆摆手,“我也是班门弄斧。” 其实是沈平章撰写,他只提了几处修改建议。 沈伟不禁感慨,自己生了个好儿子! 吴城正色道:“省里对这份材料很重视,按照常规流程,应该先调研再开现场会,可我们省在企业改革这方面,比起兄弟省份,已经落在了后边。” “省里想尽快立个典型,决定省去一些流程,直接开现场会,时间就定在明天,有困难吗?” 张二铎的手不自觉抓了抓裤腿,吴城这话显然是在给沈伟后悔的机会。 如果说沈伟说有困难,那他搬起的石头很有可能就砸不到他的脚了。 谁知,沈伟脱口而出:“吴主任,没有困难,我们远东机械厂全力以赴。” “很好,能不能给省里长脸,就看你们的了。” 说到这里,吴城话锋一转,“明天,你们两位厂长谁做报告?” “当然是张副厂长,试点改革车间,是有他具体分管的,他来做报告,再合适不过。” 原本还在暗自窃喜的张二铎一听,顿时怒火中烧。 妈的,怪不得你答应得那么痛快,原来是要给我挖坑。 我才不上你的当,现在就让你出丑。 张二铎当即站起身,“吴主任,刘处长,有件事我必须跟两位领导汇报一下,关于车间试点改革的事情,其实还没有眉目。” “你这话什么意思?”吴城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来。 现场会时间都定了,全省的企业都要来你们这学习交流,你现在跟我说还没有眉目? 将省经委置于何地? 将我这个副主任置于何地? “张二铎,你把话说清楚!” 张二铎看了一眼沈伟后,苦着脸说道:“沈厂长是要改革,也开了一个专题会,让车间主任吴茂拿一个改革方案。” “但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困难,也没有给吴茂足够的支持,导致方案迟迟没有编写完。” 沈伟和沈平章似乎早就预料到张二铎会趁机发难,相视一眼,但眼底没有一丝波澜。 可吴城不淡定了,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洒了出来。 第44章 必须让沈伟一言堂 当天下午,宋晓就知道了机械厂一、二把手在省经委副主任面前针锋相对的事情。 她特意找到沈平章,“我不是不让你掺和机械厂的事情吗,今天上午你又去干嘛?听说张二铎对你意见非常大。” 宋潇觉得沈平章多管闲事,碳纤维材料你还没整明白呢,早点生产出来,比什么都强。 沈平章抬起头,目光灼灼看着她,“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碳纤维生产。” 宋潇却半信半疑,认为他强词夺理,“你确定不是为了你爸?工人们可都说,你们两个因公徇私,想把海城机械厂变成家族企业。” 沈伟是原主的父亲,但沈平章跟他确实没有多深的感情,不可能为了他,得罪那么多人。 “我再说一遍,我这样做,更多是为了碳纤维。” “我现在已经修复了高温碳化炉,并且调试完毕,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产产品,但是单靠研究院,无法批量生产,需要找一家机械厂代加工。” 宋潇冷哼一声,“难道非要找海城机械厂?全国技术比他们好的可有好几家。” 沈平章知道她说的是气话,呵呵笑了笑。 “请问宋代表,新材料研究院是空军和谁联合成立的,我不用他们,去找其他厂家,岂不是舍近求远了?” “更何况其他厂家也够呛乐意为我们代加工。” 宋潇顿时不乐意了,翻翻白眼,“空军的活,不知道有多人争着抢着要,没有人会拒绝。” “是吗?” 看来,这位少校对人心一无所知。 她以为顶着空军的头衔一发话,别人就会屁颠屁颠往上凑。 想什么呢。 这都什么时代了。 “宋代表,生产碳纤维材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尤其是军用碳纤维,期间可能需要反复试验,来回折腾,返工更是家常便饭,这些都是成本,你觉得一般厂家受得了?” 宋潇反问:“海城机械厂就能接受?” “当然,只要沈厂长在厂里说一不二,他就会无条件支持我。” “你这么有信心?” 沈平章笑了笑,“你不要低估了一个父亲帮助儿子搞事业的决心,哪怕是为了我,他也会全力以赴。” 宋潇怔了一下。 沈平章的话很有道理,因为她父亲也是这样对自己的,要不然年纪轻轻,哪能成为少校! “即便沈厂长全力支持你,可是厂里其他人反对怎么办?”宋潇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沈平章露出一道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也是我一定要帮沈厂长拿掉张二铎的原因,沈厂长没有了掣肘,海城机械厂自然会全身心投入。” 今天,沈平章又给宋潇好好上了一课。 …… 深夜十一点,沈伟坐在台灯旁,还在背诵明天的讲稿,稿纸边缘被反复摩挲得起了毛边。 第45章 连环计 第二天,企业改革交流现场会在海城机械厂如期举行。 各个企业的代表陆续来到,但也只是跟沈伟象征性打了招呼,并没有多聊。 他们似乎听到了了机械厂的风言风语,不敢跟沈伟有太多亲密的举动,唯恐被人误会,毕竟,这极有可能是沈伟最后一次作为海城机械厂厂长,在众人面前露脸了。 现场会之后,他大概率会被调走。 有几个人倒是跟张二铎聊得火热。 “老张,你们沈厂长的发言材料是不是你写的,全省谁不知道,你可是笔杆子,写材料没的说。” “人家张厂长可是老政工,前途无量。” “我还听说沈伟就是瞎折腾,改革方案八字还没一撇,我看厂长的位子非你莫属。” 张二铎享受着众人的追捧,畅想着今天过后,自己就有可能成为机械厂一把手,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就在这时,省经委主任齐云鹏、副主任吴城等一众领导,在沈伟的陪同下,来到会议室。 众人纷纷上前打招呼,而且数张二铎最热情。 然而,齐云鹏和其他人亲切握手,唯独对张二铎只是轻声嗯了一声,态度很冷淡。 大家都是国企负责人,都是玩政治的,敏锐发现了这一点。 不是传说张二铎要接任厂长吗,什么情况? 主持会议的是处长刘舜,先是介绍了出席会议的领导,随即话锋一转。 “今年无论是京城还是省里,都在强调企业改革,各企业也表过态都要落实,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海城机械厂在沈厂长的领导下,率先编制完成了车间改革方案,走在了全省前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闻言,一旁的吴城往他这边瞥了一眼。 这个刘舜怎么回事,明知道海城机械厂根本没有充分准备,怎么还起这么高的调子? 一会儿怎么收场? 殊不知,刘舜就是要把沈伟捧得高高的。 碰得越高,摔得越快。 沈伟成了小丑,张二铎就有机会了。 而同样坐在主席台上的沈伟就跟没事人似的,依旧面带微笑。 只听刘舜继续说道:“下面,有请沈厂长发言。” 下面开始了窃窃私语。 “听说沈厂长对改革一窍不通,他写的材料都是从书上抄来的。” “那还让我们来开什么现场会,看他笑话吗?” “具体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但你没看到齐主任和吴主任的脸都黑了吗,看来沈伟真的要出丑了。” 坐在前排的张二铎嘴角抑制不住上扬。 第46章 碳纤维材料问世 当天,齐云鹏、吴城等人留在海城在械厂吃饭,席间,两位领导笑逐颜开。 “老沈,昨天老吴跟我说你们的情况时,我心里很没底,万万没想到,你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有一说一,你是能打硬仗的。” 沈伟很想告诉齐云鹏,改革方案和发言稿都是儿子沈平章写的,功劳都是他的。 但沈平章并没有参加饭局,而且他一再交代,一句都不要提自己。 要不然,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太妖孽,不好。 当晚,沈伟喝的小脸红扑扑的,端着酒杯,开口道:“齐主任,吴副主任,接下来我们海城机械厂正式进入改革时间了,我们得先打一针预防针,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到时还请领导们多多支持。” 齐云鹏当即拍着他的肩膀表态:“放心,省经委全力支持你,也希望你能为我省的改革闯出一条路。” 有这句话,沈伟的心稍稍放下。 刚才他其实说得很模糊,他答应过儿子,以后要生产碳纤维,如果省经委反对,他就拿齐云鹏今天这话应对。 儿子,能帮你的,我必全力以赴。 此时,沈平章正带着人沉浸在研究院实验室,热火朝天。 接下来的两个月,沈平章对原有预氧化炉进行了改造,增加分段式温控模块,使原丝预氧化过程的氧化度控制精度提升了95%。 随后又将1511型织机改造为纺丝机,通过3000孔不锈钢喷丝头与聚丙烯腈溶液浓度梯度调控,成功制备出直径12-15μm的均匀原丝。 在材料合成方面,他通过丙烯腈单体提纯工艺,配合凝固浴槽中硫酸钠浓度梯度控制,解决了原丝表面粗糙、内部孔洞缺陷等问题。 首批原丝的断裂强度达到350M.Pa,接近国际上六十年代末水平。 到了碳化阶段,沈平章根据前世经验,提出“惰性气体分段保护法”,预氧化丝先在氮气氛围中完成低温碳化,再通入氩气进行高温石墨化,使碳纤维的石墨化度提升至85%,同时通过表面涂覆酚醛树脂,将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力提高40%。 两个月后,第一块碳纤维材料终于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来了。 研究院里的人个个兴奋异常,脸上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参与了大夏第一块碳纤维材料的研发,将来死后能在族谱中单开一页。 宋潇拿着那块碳纤维左看看右瞧瞧,爱不释手。 材料很轻,但无论硬度还是韧度,都非常可以。 “沈工,它的问世,是不是意味着猛龙战机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沈平章却摇了摇头,甚至眉头紧锁,“想多了,这块材料只是普通的碳纤维,离军工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可宋潇依旧难掩兴奋,目光灼灼看着一脸平淡的沈平章,“你知道它的意义吗,你帮助大夏实现了碳纤维领域的突破。” 沈平章确实无法体验到她此时此刻的心情,毕竟前世碳纤维司空见惯。 “沈工,我现在就去跟空军司令部汇报。”她对沈平章的称呼都变了。 沈平章却道:“汇报可以,但我建议尽可能缩小范围,毕竟我们刚研制出来,还不成熟。” 最好只有总司令唐振河知道。 宋潇虽然连连点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下一秒就拿着那块碳纤维材料离开了实验室。 走到楼下,她对警卫班班长刘万里说道:“从现在起,任何人离开这里,都要做全身检查,不准带走这里的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