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穿书了谁还谈恋爱啊》 第616章 林姑娘天大的面子 林听挂了电话之后足足笑了十分钟才停下。 不是不想笑了,是再笑下去肚子就要疼了。 段珺朝她竖起大拇指,夸赞:“论损,你是祖宗。” “说好听点儿。”林听估计她也说不出什么好听话,自己说,“这叫杀人诛心。” 段珺搓了搓胳膊:“反正啊,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绝对不能和你作对,不然死都落不着个全尸。” 林听嘚瑟的朝她扬了扬下巴。 桌子上的铜火锅热气腾腾,手切羊肉在锅里翻腾。窗外是零零散散的雪花,扑簌簌落在窗棂上。 “你刚说还有什么更刺激的?”段珺一边从高澈碗里抢羊肉一边问。 “没想好呢啊。”林听随口回,“我就是先吓唬他一下,让他没心情吃晚饭。” “啧……你至于不?” 林听一本正经的说:“这叫细节决定成败,晚饭不吃,半夜就会饿到睡不着,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思维和情绪,体力也会被影响,所以……” “停!听得我头疼。” 段珺紧急叫停。 众所周知,林听说话的可信度和她的正经程度成反比。 她现在这张认真脸,说出来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段珺直接转开话题:“不过你是怎么知道岩少人缘差的?你家哪个战士查出来的?” 李岩能一夜之间让谣言满天飞,靠的是砸资源; 林听摘李岩的姓,凭的是人海战术。 昨晚,黄子兴致勃勃的带着他的兄弟们分散到了京城各个人流最密集的迪厅、歌厅、游戏厅、饭店门口。 他们三两成群,以对口或群口相声的形式,站在路边抽着烟聊着天就把消息散了出去。 按理说,凭他们这些人想要做到这事几乎不可能,但国人爱看热闹的本质此刻变成了帮凶,尤其这热闹还是昔日高高在上的大院公子的,错过这回,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了。 林听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不是你告诉我的吗?” “我什么时候说的?” “你说李岩最近两年才回来的啊,”林听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怎么着?吃傻了?失忆了?” “我……我说他最近才回来,你就推出来他人缘差了?” “这用推理吗?你不是明说的吗?” 段珺:“……” 她沉默半晌,抬头看向对面的蒋宗:“你媳妇这脑子,你这辈子是别想藏私房钱了。” 林听小脸涨红:“你胡说八道什么!” 蒋宗的手微微顿住,片刻,他嘴角上扬,很认真的朝段珺点点头:“借你吉言。” 第617章 缴械投降 林听没让段珺陪着,自己去了前院的花厅。 段奶奶端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位两鬓斑白但腰杆笔直的男人,正是李父。 “奶奶,您找我。” 林听迈步进花厅,也没多看李父一眼,只乐呵呵的和段奶奶打招呼。 段奶奶笑着朝她招招手:“过来。” 林听径直走到段奶奶身边,被她拉住了小手。 段奶奶握着林听的手,像介绍自家晚辈一样,笑着对李父说:“小李,这就是林听,一直在我这儿住着呢。” 她又对林听说:“听儿,叫李叔。” 林听看着眼前长相刚正的男人,实难想象他居然是李岩的父亲。 但她还是乖巧的叫了人:“李叔叔好。” “你好。” 李父沉默片刻,站了起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先朝段奶奶鞠了个躬,然后转向林听,极其认真严肃的说:“林姑娘,犬子无状,多有冒犯,是我教子无方,今天特地来道歉。” 说罢,他竟然朝林听也鞠了一躬。 眼见着与自己爸爸一样年纪的人向自己鞠躬,林听本能想躲开。 但段奶奶死死攥着她的手,她若是躲,怕是要把老太太拽到凳子下去。 林听被迫受了这一礼,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向来吃软不吃硬,对方这么软,那她……她说啥啊? 不然还是硬一点儿吧,她可以让蒙克跟他打一架。 林听看向段奶奶。 段奶奶依旧拉着她的手,没对她使什么眼色,只看着李父:“小李啊,原本孩子之间的事儿我是不想管的,后辈有上进心、想做事是好的,但小岩做的……太不体面了。” “是,”李父站得笔直,立正挨骂,“我把他送去自首,也是想好好管教他。” 他看向林听,保证似的说:“不管法律怎么判他,我都不会插手,更不会求情。” 林听一度怀疑他是不是知道自己有资源了。 “年轻人犯错无可厚非,也还好,还有时间悔过。”段奶奶说着话,松开了林听的手。 “您说的对,以前是我疏于管教。” 段奶奶没再说话,自顾自喝茶。 李父的视线再次转向林听,等待她这个当事人表态。 林听却没看他。 她看着段奶奶喝茶的样子,脑海中没来由的闪过老人家之前对她说的那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第619章 不打没收获的仗 “我可以不打没打完的牌,但我该拿的东西不能少,一点儿都不行!” 所以,在公司审计结束、私人账户解冻后的第一时间,林听就去找毛纺厂的厂长谈国改私的事儿了。 一如老主任所说的那般,毛纺厂的效益很差。 或许是有人过了话,也可能是实在撑不下去,林听这次洽谈相当顺利,老厂长甚至还主动给出了许多让步。 短短一个星期,该办的手续全部办完,昔日的毛纺厂改名换姓,彻底姓林。 翌日,林听便再一次登门拜访,去见了老主任。 “林老板……最近名声很大。”老主任摩挲着烟袋,看林听的眼神里带着些许探究。 她在家中坐着,却没错过每一个消息。 在听说林听把那个公子哥逼到自首保命之后,老主任一度有些后悔,感觉自己错了,不该和她谈那个条件。 万一她不高兴了,自己带着那些傻子可扛不住她的手段。 林听笑着,把几袋水果放到桌上,坐到炕边对老主任说:“您之前跟我提的条件,我这儿有安排了。” 老主任微怔:“你……答应?” “为什么不呢?”林听微笑着看她,“您教出来的人,我相信他们不会太差,但我也有条件的。” 老主任点了点头,问:“是什么工作?你有什么条件?” “我刚刚收购了毛纺厂,”林听说,“您也说了,他们之前多是在毛纺厂工作,算是熟手,工作调动不大的话,应该都可以胜任,至于其他不在毛纺厂上班的——如果通过应聘,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 老主任沉思着,没提出反对意见,只说:“你继续说。” “我的条件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我不会给这些人铁饭碗,犯严重错误、不能胜任工作、妄图混日子的,都会被开除。” 林听的表情严肃了些:“我这儿不是国有企业,不养大爷,也不讲关系,所有的岗位能者居之。当然,我们厂的工资待遇也高于同行水准,只要肯干,我不差钱。” 老主任的眼睛轻轻眨了两下,居然比往日明亮了许多。 “这样很好,我替他们同意了。” 老主任怕的就是这帮傻子拿了钱就吃喝玩乐混日子,林听若能管得住他们,那当然最好不过。 她也知道,自己最初的要求很不合理,怎么可能把所有人的工作都安排好呢?她那样讲,也是留了讨价还价的空间。 能优先录用,便很好了。 老主任缓缓舒了口气。 她年纪大了,只能为他们盘算到这一步。 日后的路怎么走,就看他们自己是不是争气能干了。 “那我们可以谈谈拆迁的事儿了吧?” 林听浅浅的笑着。 “好。” 老主任点了下头。 第619章 「汪」 林听去瑞士的行程比蒙克预想中来得更早一些。 三天后,她和蒋宗就坐上了飞往瑞士的航班。 “拆迁还没谈完,真的可以吗?” 路上,蒋宗有些担忧的看着林听。 林听穿着件柔软宽松的白毛衣,软乎乎的侧躺着,看着蒋宗说:“没事儿,亮哥已经到京城了,剩下的事儿他会办妥……再说,京城想和我吃饭的人太多了,我再不走,得胖十斤。” 蒋宗看她有些犯困,伸手替她和她的泰迪熊拉好了毛毯。 林听伸出手,勾住了他的手指:“你呢?工作做完了吗?” 她问着他,眼睛已经有些睁不开了。 “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 蒋宗的声音很轻,刻意不想被她听到似的。 林听的确没听清楚。她一手搂着泰迪熊,一手勾着蒋宗的手指,睡了。 她最近收缴战利品劳心又劳力,难得能放松下来,什么都不想的好好睡一觉。 这一觉便睡到了瑞士。 正是雪季,圣莫里兹游人众多,但华夏面孔很少。 林听泡在温泉里,闻着淡淡的硫磺味儿,遥望远方的雪山蓝天,舒适的眯起眼睛。 长途飞行的疲惫被温热的泉水缓缓抽离。 过了一会儿,林听睁开眼睛,从温泉里出来。 她裹着浴袍回到房间,正瞧见蒋宗在整理雪具。 林听有些疑惑的凑过去:“说起来……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送过来的?” 她来之前倒是想准备雪具,可蒋宗说全都准备好了,让她不用管。 可她在行李里也没看见这些东西啊。 当时她想着,没带就没带,全当出来玩一圈儿度个假。 这会儿瞧见,只能是他提前让人送来的了。 “一星期前。”蒋宗说着把雪具放到一边,起身问她,“明早去滑雪,可以吗?” “我都可以啊,”林听根本没多想,随意的点点头,“我睡了一路,也用不着倒时差了。” 跟蒋宗出门,她几乎可以不带脑子。 反正他都能安排好,也总有办法解决突发事件。 “好,那我定明早的直升机。” 林听:“……!” “等等!” 第620章 番外1:留学、除夕、啃白菜 哈佛。 除夕将至,但学校里实在没什么新年氛围,国人的春节还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 “救命啊!腊月二十九赶 ddl,我罪不至此吧!” 书房里,林听把键盘推开,烦得一个字都不想写。 她烦躁的把鼠标线扯了两下,最终还是静不下心来,索性起身下楼,去找蒋宗。 蒋宗正在研究明天的年夜饭菜单——留学半年,他没在案例分析课上练出好口才,倒是为了满足林听的胃练出了一手好厨艺。 林听趿拉着拖鞋,走到沙发后弯腰搂住他的脖子,趴在他耳边拖着长音抗议:“我不想写作业。” 蒋宗回身把她拽进自己怀里,捏着她的脸蛋亲了她两口,才问:“那想做什么?” 林听枕着他的腿,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眨巴着眼睛看着他:“想说服你替我写。” 蒋宗轻捋着她的头发,柔顺的发丝穿过指间,莫名撩人。 他俯身轻吻她的眉心:“不是只差一个结尾了吗?” “就是只差结尾才不想写啊。”林听理直气壮,“我算过了,我完全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所以,等交作业前四十分钟的时候你喊我,我再去写。” 蒋宗:“……” 听听在课上发言有多活跃,在课下写作业就有多愁人。 柔软的轻吻缱绻磨人,他正想再哄哄她,余光忽然瞥到窗外有人影晃啊晃。 窗外。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蒋父此刻尴尬得想死。 他瞄了一眼身侧的林爸和林妈,酝酿半晌,试探着说:“不然……我们谈谈彩礼的事?” 林爸脸色铁青,死死盯着沙发上的两个人。 有什么是比亲眼目睹自家小白菜被啃更值得生气的吗? 可能有……不!没有了! 林妈无声的叹了口气。 她就说不要随意给他们制造「惊喜」。 现在的情形与她想象中差不多。 惊,超预期达成;喜,完全看不到。 她正要转身按门铃,房门打开了。 蒋宗站在门后,脸不红气不喘,得体且礼貌的微笑:“阿姨、叔叔,旅途劳顿,辛苦了。” 而后他看向蒋父:“您来了。” 他没有一丝尴尬,仿佛刚才那漫长的一分钟全都是长辈们看错了。 “爸爸妈妈!师父!” 第621章 番外2:蒋宗,我们吵一架吧! 林听最近蛮无聊的。 公司稳定发展,学业稳定发展,就连她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咖啡师的手也稳定得离谱,每天的咖啡味道都一模一样。 一切都太稳了,稳得她无聊。 生活索然无味,再不找点儿事情做,她估计自己会疯。 在看完了今天的工作传真、准备好案例课的发言、又喝了一杯与昨天同样味道的咖啡后,林听决定做件大事: “蒋宗,我们吵一架吧!” 她兴致勃勃的看着蒋宗,眼睛亮亮的,满脸跃跃欲试。 从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了,他们俩还没吵过架。 这事儿新鲜,没做过。 可以试一下。 蒋宗从笔记本电脑后抬起头,眼神从奇怪到释然。 “好,那你定一个话题。”他相当配合。 听听无聊了,那……就陪她玩一会。 林听:“……” “你难道不应该问我为什么要吵架吗?”林听皱眉,“或者你不是应该让我别吵你工作嘛?” 不管是哪一个,她都可以顺水推舟的吵下去。 可他偏偏让她定个话题。 哪有人在吵架之前临时确定话题的啊! 能这么冷静,还吵得起来? 她可以很轻松的预判大多数人的反应,但蒋宗会说啥,她大多数时候都猜不准。 蒋宗嘴角噙着笑看着她:“你不是想和我闹,也不是我做了什么让你不满意的事,你只是无聊了而已。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解决办法。” “什么办法?” 蒋宗把她连人带椅子一起拽到自己身边,还不忘把她的咖啡杯也拿过来。 他把电脑挪到她眼前,打开一份文件说:“我有意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你来看看?” “哎?” 林听瞬间来了兴趣,凑过去看蒋宗的企划书。 企划书实在简单,不过寥寥一页半,显然这只是一个想法,根本还没有开始进行,连最基本的市场调研都还没做。 蒋宗的手不知不觉落在她的腰间,把人揽在自己的怀里。他侧头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颊,问:“做这个的话,会不会让你觉得好玩一些?” 以林听的性格,就算今天真的吵了一架,她明天依旧会觉得无聊。 出去玩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622章 番外3:睡在上铺的兄弟 京城机场。 林听左手拿着大哥大,右手——也拿着大哥大。 蒋宗左手拉着行李箱,右手——也拉着行李箱。 他们俩并肩而出,并没有多个娃。 倒是与他们一起回来的郑妙英的怀里多了个小生命。 一只球……哦不,是一只圆滚滚的橘猫。 这只大橘是郑妙英收养的流浪猫,一年的功夫,从瘦骨嶙峋蜕变成一个球。 大橘经历了长途旅行,整只猫都蔫蔫的,趴在英子肩头连叫一声的力气都没有。 “我说……我想到了你们会多带回来一个小家伙,但我没想到居然是长毛的。” 段珺瞧着他们四个,表情难掩失望。 林听刚好挂断电话,抬头看到段小五的新发型,差点儿不敢认。 一年未见,段姑娘终于抛弃了她的寸头,梳了个正儿八经的短发。 “你……”林听震惊半晌,伸手去拽段珺的头发,“哪儿买的假发,挺真的啊。” 她一把薅下来一个假发套,里边藏着的果然还是寸头。 段珺撇着嘴,一副被生活打败的丧气样儿:“别提了,我领导总念叨我的发型。” 林听整理着手里的假发套,纳闷儿的问她:“那你干嘛不留头发?这不热吗?” “不啊,”段珺伸手拿过,重新给自己戴好,“你不懂,寸头才是人生真谛,洗脸的时候顺手就把头洗了,还不用去剪头发浪费时间。” 林听:“所以你为什么不直接剃光头呢?” 段珺:“……!” 她的眼睛无比明亮,目光灼灼的看着林听,似乎还真觉得这个馊主意很有可行性。 旁边,高澈出声打断段珺的畅想:“剃光头的话,你的假发还戴的住吗?” “这个……” 段珺下意识摸了一下假发上的卡扣。 不得不承认,好像有点儿难。 高澈暗自松了口气,顺势转开话题:“先回酒店吧,你们这一路也累了。” 出机场时,林听落后了两步,找了个机会小声问高澈:“还没拿下呢?” 高澈扶了扶眼镜,嘴角依旧挂着温和的笑:“不,我和她上个月领证了。” 林听:“……!” “不是,你们俩怎么发展这么快?还有啊,结婚怎么不说?” 高澈笑着,低声解释:“只是领了证,还没办婚礼,那会儿你们忙着毕业,就暂时没有说。而且……对于她来说,这只是被岳父逼到无计可施的搭伙过日子而已。” 第623章 番外4:我们的故事没有结局 1996 年 8 月。 沪市最大的电影院今晚张灯结彩,所见之处皆铺了红地毯。 电影院外,是电影首映的巨幅海报。 电影名字简单至极——《听》。 乍一看都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文艺片似的,估计不会卖座。 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电影,却掀起了一场热潮。 一是因为电影是由正当红的小说家苏玉的小说改编的; 二是因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电影的投资人是林听。 今年的林听势如破竹,沈市和京城两个项目先后竣工,高耸的摩天大厦似乎在向世人宣告她的野心。 与之同时挂牌的,是她在留学时于华尔街创办、在美股大杀四方的风投公司。 不论电影内容到底如何,只凭「林听」这个名字,便足以让商界翘楚们挤破头来捧场。 首映的观影票被炒到了四位数仍一票难求,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 “说吧,我怎么才能不去看?” 当事人此刻却死死扒着床柱,死活不肯往外挪一步。 别人不知道这电影是讲什么的,她知道啊! 那篇《窗外的听听》,到现在还是她的心理阴影。 一想到要和那么多人一起看一遍,她真社恐了。 “听听!” 苏玉搂着她的胳膊,扭着腰撒娇,“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剧本,也是我的小说改编的第一部电影,你就不想看看?” 林听:“完全不想。” “这也是你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啊,你难道不想见证它的光辉?”苏玉继续竭力游说。 林听:“我在与不在,都无法决定它的票房……电影长大了,让它自己去闯吧。” 苏玉看着她这犟劲儿,瞪着大眼睛跺脚威胁:“我们还是不是好朋友了?” 林听:“今天可以不是。” 苏玉:“……” 她瞪着大眼睛愣了好半晌,终于想到了最后一丝可能性:“蒋宗都已经到了!我跟你讲,今儿有好多演员明星过来的,你就不怕……” 林听用关爱傻瓜的眼神看着苏玉:“我的确怕,我怕他一句话不跟别人讲,再气哭几个。” 她绝不是危言耸听! 这事儿蒋宗在国外真干过。 那次,他看着被冷待到哭出来的女明星,无比困惑的问林听:现在的女演员压力大到随时随地都会哭了? 第624章 番外5:从摆地摊开始 郑妙英忽然睁开眼。 眼前不是她熟悉的装修考究大平层,而是…… 是她曾经住过的火炕楼。 炕有些凉,并没有柔软的床垫;被子也是打着补丁的棉被,而非轻润舒适的蚕丝被。 就连她的手,也不是日积月累保养出的娇嫩模样,而是带着薄茧冻痕,是年少时候总要干活的手。 她怔怔的坐着,茫然无措。 她明明是补习学校的校长,在去山区点对点资助孩子的路上。 怎么在村子里睡了一夜,她就回到这儿来了? 这里不是早就被拆迁了吗? “……你以为我是为了谁?我还不是为了你!你如果不是我妹妹,我管你?” 耳边,隐约传来咄咄逼人的声音。 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许多年没听过了。 郑妙英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是她二姨。 “我……” 这声音她是极熟悉的,是她妈妈。 不对啊,她妈妈怎么又是这样唯唯诺诺的声调? “换做是别人,我都懒得管这件事儿!你不要以为英子学习好就非让她考大学!大学毕业是能当干部,但你供得起吗?再说,大学毕业了也就比工人多拿几十块工资,那老些学费得多少年才能挣回来?” “听我的,赶紧别让英子念了,让她跟我走,深城那边厂子就只缺一个人,她现在不去,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二姨的话一字一句冲入郑妙英的耳朵。 郑妙英愣了好半晌,终于后知后觉想起来——这不是她高三那年,二姨非要让她去南边打工的事儿么? 她猛地从炕上翻起来,顾不得头晕,扑到挂历前。 1990 年 12 月 8 日 郑妙英愣了半晌,狠狠掐了自己一把。 疼! 真疼! 她顾不得疼痛,捂着胳膊下了炕。 “哎?英子你咋跑出来了?发烧了还不多穿点儿……”郑阿姨心疼的看着自己女儿,赶忙去给她把棉袄拿过来穿上。 郑妙英安抚似的拍了拍母亲的手背,嘴角习惯性挂上浅笑。 她早就不是那个爱哭的小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