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以知萌》 第1章 第 1 章 三个月的暑假转瞬即逝。 许知萌拉着新买的粉色行李箱,站在北江科技大学的门口。 今时不同往日,这次她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又回到已经生活了四年的地方。 北江科技大学的校门口有一面红色的布景板,上面是由新生名字组成的四个阿拉伯数字:2022。 今年这个设计蛮有创意的嘛。 许知萌把报道所需要的东西从双肩包里拿出来,左手捏着资料,右手拉着行李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她的报道地点不远,就在距离校门很近的2号楼前的小棚子处。 刚走了几步,她看到一个穿着小红马甲的本科生志愿者向她跑过来。 这架势一看,就是想帮她拉行李。 许知萌赶紧站在自己的行李箱前面,冲本科生摆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学姐不要客气,我来帮您。您是哪个学院的研究生呢?我带您去报道点。” 本科生的热情让她招架不住,她一会儿也确实需要有人帮忙看着行李,就接受了学妹的好意。 “谢谢你啦。一会儿我报道的时候,麻烦你帮我看一下箱子,我就在2号楼那报道。” “哇,学姐是生物学院的啊!我也是呢。” 都是一个学院的,关系突然就近了很多。 路过一个树荫时,许知萌停下来,对学妹说:“你就在这儿等我吧,我去报道。你也歇一歇,参加迎新挺累的。” “好的,学姐。你去吧,我在这给你看箱子。” 许知萌快步走向报道点,今天阳光很足,气温也高。她看着跑来跑去的志愿者们,都替他们热得难受。 在报道点那,许知萌发现,负责统计新生信息的志愿者,是她以前认识的一个学弟。 “嗨,学姐,好久不见了。” 许知萌向学弟打招呼:“嗨,小张,你也来当志愿者了?” “是啊,我的志愿时长还不够,就报名了迎新。”学弟苦笑,“学姐,你是考研本校了?” 许知萌有点尴尬,填写资料的笔也停顿了一下:“不是,我是调剂回来的,一志愿复试被刷了。” “哦…”学弟也有点尴尬,“咱本校也不错,至少知根知底。” “嗯,生活环境都熟悉。” 填完表格,交完档案,新生报道完毕。 许知萌回到树荫处,从本科生志愿者那拿回自己的行李箱。 本科生说:“学姐,我带你去宿舍楼吧,箱子我拉着就行。” 许知萌摇了摇头:“不用啦,我自己去宿舍就行,我是本校考研生,知道位置在那。现在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你去帮其他外校来的新生吧,他们更需要你。” 本科生听完这句话,也不再谦让了:“好的,学姐。那我回正门那去了,再见~” “拜拜。” 许知萌拉着自己的行李箱,向研究生公寓走去。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现在正式开始。 在研究生公寓门口,许知萌看到了自己的本科同学兼读研同门:潘悦。 潘悦向她打招呼:“嗨,才来报道呀?” “是,我家那里刚脱离封控区,今天核酸出来了才来报到。” “你室友都来了吧?” “都来了,我是最后一个。” “快去看看给你剩了哪个床位吧。”潘悦看了一眼手机,“导师在群里发通知了,明天早上九点在办公室集合,新生见面以及参观实验室。” 许知萌也看了一眼手机,办公室地点是逸夫楼507。 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要去见导师了。 许知萌说:“明天咱俩一起去吧,在楼下集合。” “好,8点45在楼下见!” 告别潘悦后,许知萌找宿管阿姨登记,领了宿舍钥匙。 自己的寝室是830房间。 按下8楼按钮,电梯缓缓上升。 许知萌感慨,研究生的生活条件就是好,不仅是四人间的上床下桌,还有两部电梯,上下楼非常的方便。 许知萌与两位在宿舍的室友打了招呼后,发现自己的床位和本科一样——都在左边靠近阳台的位置。 擦桌子,搬行李,铺床,填写新生资料表…待许知萌安排好宿舍的琐事后,时间已经到晚上了。 忙完一切,肚子也开始咕咕叫,她决定去老食堂吃一份麻辣烫。 之前每次假期返校都吃麻辣烫,这次也遵循习惯。 晚上气温降下来了,微风徐徐,吹在人身上很舒服。许知萌还不想回宿舍,在学校里漫无目的地遛弯消食。 她突然想到,明天早上要去见导师,地点是逸夫楼507办公室。 自己在这读了4年书了,只去过她专业所在的生物实验楼,还没有去过逸夫楼。 那就去提前踩踩点吧,免得明天找不到。 许知萌顺着学校的小路走,发现逸夫楼就在生物楼的对面,是一栋棕红色的五层建筑。 电梯到达五楼,墙上贴着一个指示牌,写着各个实验室的名称和门号,以及导师办公室(507)。 她走出电梯往右走,迎面而来的是一张乒乓球台,以及一排贴墙的灰色柜子。 有乒乓球台这点倒是和对面生物楼的6楼很像,可能研究生们在闲暇之余都爱打打球吧。 乒乓球台对面的墙上贴着三个展示板,分别是总负责人、各位博导硕导的简介以及一些科研发表成果汇总。 许知萌接着往里走,左右两边分布着各个实验室,楼道很空旷。 这点和生物楼非常有差别——生物楼的楼道里堆满了摇床、冰箱、离心机,满满当当。 这时,许知萌看到有个穿着实验服的男生从楼道中间的实验室走出来,右转向楼道里走。 许知萌看了一眼手机,现在是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还是周日,居然还有人在做实验。 这个学长个子很高,穿着白色实验服,戴着口罩,留着短碎发,有点科研工作者的那意思。 许知萌又想到了自己本科时期,没有进过真正的实验室,只参加过学校安排的基础实验,穿着实验服和队友笨手笨脚地酸碱滴定、从茶叶里提咖啡因、接菌涂板等,就像闹着玩一样,毫不认真和用心。 她快步走向那个刚刚有人出来的实验室,实验室的门号是506。 她站在门口向里看:两侧是通风橱,中间的实验台最前方是水槽,水槽后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仪器。 “老天!”许知萌低叹一声,“这些仪器看着好复杂啊。” 许知萌继续往里走,走到那个学长进入的实验室门口,发现门紧关着。 门上印着的号码为“510”。 门右侧的墙上贴着一排小字“药物设计与合成研究室(X)”,小字下是展示牌“党员风采”,贴着几个照片。 许知萌看着第一张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名字:孟圆。 “天啊!”许知萌感叹,“这是孟老师呀?” 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的,直接找到了导师的实验室,这趟真没白来。 她仔细看了导师的这张党员照片。 这个照片应该是好几年前拍的,并且精修过的——因为许知萌无法将照片的这张脸和复试时导师的脸对应上。 好吧,再仔细看看,眉眼间是有些相似的。 剩下的照片应该就是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党员了,看着都像同龄人。 许知萌只认识其中一个男生,他是本科时期院级科协的主席。那时许知萌刚大一,是宣传部的小萌新一枚,没和主席说过一句话。 门“吱呀”一声开了。 许知萌向左看,是刚才那个学长。他脱掉了实验服,穿着黑半袖和运动长裤,但依旧戴着口罩。 学长看了她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又回到了前面的506实验室。 许知萌探过身子,向510里看了一眼,实验室里没有一个人。 她赶紧离开了逸夫楼。 在回宿舍的路上,许知萌又想到了那个学长。 大周末的晚上还在做实验,他是个很努力的人啊。 手机里突然来了一条微信,是潘悦发来的。 “知萌,大家都在群里回复老师了,就剩你了。” 许知萌一拍脑门,下午光顾着收拾宿舍的东西了,把回复消息忘得死死的了。 “啊啊啊,谢谢你提醒我!我真给忘了。” 许知萌打开“孟老师-在读研究生”微信群,发送了四个字。 “收到,老师。” 许知萌回到宿舍后,发现三个室友都回来了。等她洗澡归来,大家开始聊天,相互熟悉。 李冰源、郑雅这两个室友的实验室在生物楼,室友王蕊的实验室和许知萌一样,也在逸夫楼5楼。 “你们去见过导师了吗?”许知萌问。 郑雅说:“我下午才见过。导师和我们说了组里的几个研究方向,参观了实验室,还分了工位,讲了实验室的打卡机制。” “打卡?”李冰源从上铺坐起来,“这怎么和上班一样。” 李冰源是宿舍里年龄最大的,上了两年的班才考的研。 “按指纹打卡,你敢信吗?一天打早中晚三次卡,要打够10个小时才行。” 许知萌把护肤水抹在脸上:“听着有点吓人啊。我明天早上九点去见导师,不知道她课题组是什么规矩啊。” “Good luck for you.” 许知萌爬梯子上床,躺在床帘里,给自己定了明早7点45分的闹钟。 世界晚安。 第2章 第 2 章 手机闹钟响起,许知萌准时起床。 洗漱完毕后,她吃了一小包饼干当作早餐,认真化了一个简单的妆容,把披肩长发梳成了丸子头。第一次见导师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值得她早起一个小时梳洗打扮。 对于穿搭,她挑了一件带领子的上衣和长牛仔裤,显得人更精神和利索。 在等待电梯到来时,许知萌看着电梯前超大落地镜中的自己,不禁对镜自拍了一张。 对于今天的穿搭和妆容,她百分百满意。 许知萌到达一楼时,潘悦已经在宿舍楼前等着她了。 潘悦也化了淡妆,看来大家都很认真对待见导师这件事。 潘悦解锁手机,扫小蓝车的二维码,说:“你包单车月卡了吗?” 许知萌挑了一辆高度适宜的共享单车:“我还没想好,是包小蓝还是小黄。小黄数量多,小蓝更好骑,我再考虑考虑。” “嗯,我骑惯了小蓝,不想换了,昨天晚上直接买了月卡。” “哈哈,那你算是忠实的‘小蓝粉’了。”许知萌笑笑,“咱们走吧。” 到达逸夫楼下,许知萌变成了领路人,带领潘悦飞快走到电梯前。 “我昨天来踩点了,跟着许导游走,肯定没问题。” 跟着许知萌和潘悦上电梯的还有两名女生,其中一个人按下了5楼的按钮。 这两个女生也去5楼啊,真是好巧。 电梯打开,许知萌拉着潘悦往里走,站在了办公室507门口。 她看了一眼手机,现在是8点57分。 “咱们9点钟准时敲门吧?” 潘悦给许知萌回了个“OK”的手势。 一起坐电梯的两名女生,也停在了507门前。 一名短头发的女生主动开口:“你们也是找孟老师的吗?” 许知萌点点头:“你们也是研一新生?” 短头发和另一个瘦高个女生都回应了一个“嗯”。 许知萌刚想开口,办公室的门打开了。 “哎呀,大家都来了!”孟老师穿着一身黑白色的职业装,脸上带着笑意,“来了怎么不敲门进去找我呢?” 短头发女生说:“老师,我们刚到。” 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一个气垫烫发型的男生,应该也是新研一同学。 “大家和我走,我先带大家先去参观一下咱们的实验室。” 一个老师带着五个新生走向目的地:510。 许知萌就跟在导师的身后走,导师身上的香水味还挺好闻的。 “这就是咱们的实验室,是整层楼里最干净的屋子了。”孟老师向新研一同学介绍实验室的布局,“门口的小柜子展示了一些护肤品小样,这都是咱们毕业学生们的科研转化成果。” “这边是实验台,每个研究生负责一个,保持干净整洁。这是学校新进的仪器,目前只有咱们课题组有,一台能顶一辆路虎呢!” 许知萌心里惊叹,这么一个立在桌子上的小设备就要几十万啊?这仪器也太值钱了。 “这边就是研究生工位了,里屋也是,大家没有实验的时候就在这里看文献学习。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研二研三的师兄师姐。” 许知萌看到了靠着工位,站成一排的女生们。 原来对于研究生前辈的称呼,不叫学长学姐,而是师兄师姐。这和本科很不一样。 导师说了一连串的名字,许知萌一个名字都没记住。 她的关注点都在师姐们身上——大家看起来很朴素:五个女生里只有一个化妆的,其他都素面朝天,穿搭休闲简单。 不过每个师姐都有共同点:眼里无光,神态疲惫。 许知萌在社交软件上刷到过一些记录读研的Vlog博主:早上喝水护肤,妆容漂亮精致,穿搭时尚潮流,背着大牌包包去实验室,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现实和网络上好像不太一样啊。 孟老师挨个介绍完师姐后,扫了一下四周:“蒋威呢,蒋威去哪了?” “老师,蒋威在506呢,我去把他叫回来。”一个师姐说完话,快速离开了实验室。 “大家稍等一下哈,师姐去叫你们蒋威师兄了,这是咱们实验室唯一的男生。好在今年又来了一个,蒋威这回不孤单了。” 大家跟着导师一起笑。 许知萌知道课题组没有男生的原因:导师在学院官网上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纳米药物和高端护肤品,很多男生看到“护肤品”这三个字就望而却步;但这个方向,却能吸引很多女生前来报名。 510的女生魔咒,被蒋威打破了。 很快,刚刚出去的那个师姐带着一个男生回来了。 许知萌看着男生进门,是她在昨天晚上看见的那个学长。 哦,现在应该叫师兄了。 “老师,我刚刚在506等冷阱降温。”蒋威向导师解释了自己不在实验室的原因。 “好,快来认识一下新来的师弟师妹。”孟老师转身,面向新研一,“这是你们的蒋威师兄,做实验非常努力认真,大家要多向师兄学习啊。” 蒋威摘下了自己的实验手套和口罩,和大家打招呼。 这个师兄长得还不错,五官端正,有一双单眼皮大眼睛。 师兄长得有点像一个最近刚火起来的男明星,是谁来着…… 孟老师看了一圈自己的学生,说:“现在我分配一下研一同学的带教师兄师姐,潘悦跟着昕然做护肤品,张奕和梦凡暂时跟着婉婷…”孟老师看向了许知萌,“知萌,你的考研分数最高,就跟着蒋威做新材料吧。” 许知萌正沉迷于“师兄像谁”的思考中,突然被导师call到,立马站直身体回答:“好的,老师。” “大家加一下师兄师姐的微信吧,五分钟后来507,我们再聊聊关于实验室的事情。” 孟老师临走前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标准微笑,随后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随着高跟鞋声渐渐消失,大家都跟着松了一口气。各位师姐们都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看电脑,新研一的开始加微信。 许知萌低头解锁手机,右边传来一个声音。 “你好,咱们互相加个微信吧,我扫你吧。” 许知萌向右看,是那个看着很开朗的短头发女生。 “好~稍等我一下…好啦。”许知萌将手机递过去,方便短头发女生扫码加好友。 这个女生的名字叫张奕,和扮演小燕子的演员的名字是同一个字。 加完这个研一同学,许知萌想去加师兄的微信。她抬头一看,师兄又不见人影了。 “你们等我一下,我去506找一下师兄加微信。” “那我们一会儿在507门口等你,反正就在对门。” “好,谢谢啦。”许知萌说完,小步跑向了506实验室。 当许知萌冲进506时,实验室里有几个研究生正在做实验。看到有外人闯入,他们都停下手里的活,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她。 许知萌停在了门口,发现所有人都是清一色的白大褂 蓝口罩,区别只能从头发上看。 两个长头发女生,剩下两个男生一个是寸头,一个是锡纸烫,哪个都不是她的蒋威师兄。 许知萌有点尴尬,她抿了一下嘴唇。 难不成自己走错屋了?不对啊,就是这个屋子,刚刚进来时特意看了门牌号的。 在水槽刷试管的女生向许知萌走了过来:“同学,你找谁啊?” “呃…”许知萌深吸一口气,“师姐你好,我找蒋威师兄。” “蒋威啊,他在屋里做实验,你进去找他吧。”女生说完话,接着去洗自己的试管。 “谢谢师姐哈。”许知萌往里走,原来里面还有一间实验室,只不过比外面那间要小一些。 许知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人物。此人也在洗东西,不过他洗的不是试管,而是圆底烧瓶。 看到许知萌进来,蒋威把水龙头关闭,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吗?” “没什么事儿…”许知萌感觉自己好像打扰到了蒋威干活,“师兄,老师刚才让我加你微信,还没加上就找不到你了。” “哦,我刚刚来弄冷阱了,这个不及时处理会报警的。” “报警?这么严重啊!”许知萌睁大了眼睛。 “不是真的报警。”蒋威笑了笑,口罩遮住了他的大部分脸,只能看到他的眼睛微微眯起,“是机器报警,会乱叫。” “哦,是这样啊,吓死我了。”许知萌长吁一口气,做个实验还要报警,这谁能受得住啊。 蒋威把猪毛刷和烧瓶随意放在水槽里,用自来水冲掉手套上的泡沫,摘下了一只手套,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现在加吧,我扫你。” “啊,好的!”许知萌乖乖递上了自己的二维码,“师兄,我叫许知萌。知识的知,萌发的萌,你可以备注一下。” “好。” 许知萌点击新的朋友,看到了一条新申请。 “我是蒋威”。 许知萌刚把手机收好,就看见了风风火火冲进506实验室的张奕。 “许知萌,你加完微信了吗?该找老师谈话啦!” “来了来了!”许知萌看向蒋威,“师兄,我先走了,刚刚打扰你实验了,抱歉。” 蒋威把手套重新戴好,继续洗瓶子:“没事,快去找老师吧。” “好,师兄再见。” “再见。” 刚刚走进办公室前还活力满满的五个人,在经历与导师长达半小时的谈话后,看起来都有点力不从心。 潘悦看了一眼实验室的方向,说:“我们先去实验室挑工位吧。” 五个人往510走,这几步路如今是格外漫长。 “老天爷诶。”张奕揉了揉自己短短的头发,“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啊,我考研都没起过这么早。” “而且没课就要来实验室。”名叫于梦凡的瘦高个女生也跟着吐槽了一句,“我室友他们研一都不用去。” “这个课题组还行,我室友他们屋晚上也要打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实验室唯二的男生李子航来安慰大家。 “还好我研一下就去联培了,没准要比在学校轻松。” 许知萌看向张奕:“你要去联培啊?” “是啊,我和小于俩人去,选导师的时候就和我们说了。” 许知萌沉默不语。 她之前找攻略贴时,看到最多的推荐贴就是不要去其他研究所联合培养,即使给的补助更高。 网上说得也不一定准,没准这个联培地点的条件就很好呢? 第3章 第 3 章 到了实验室后,几个新生开始挑工位。 张奕和于梦凡把选座机会让给了其他三个人:反正她们坐半年就走了,让常驻民先选吧。 屋里有1个空位,最安全最舒服。屋外有3个空位,一个挨着墙根,地方宽敞,缺点是人背对着实验室的门,导师查岗时会清楚地看见电脑屏幕;一个地方较窄,但人的正面对着门,可以偷偷摸鱼,在导师进门时可以及时发现,立马关闭手机或者切换电脑页面;一个挨着窗户和烘箱,风吹日晒又保温。 还有1个空位,但不能算是工位——因为是被小半张空实验台滥竽充数的。 坐在外屋的一个师姐开口:“屋外是纳米药物方向,屋内是护肤品方向,你们按研究方向挑位置吧。 潘悦走进了屋里:“我是护肤品方向,那我进屋了。” 李子航坐在了屋外最贴近墙根的宽敞工位:“那我就在这吧。” 剩给许知萌的,只有面对着门,在蒋威旁边的工位了。 这个位置也行,至少导师进门时只能看见自己的电脑logo,看不见屏幕内容,摸鱼时不易被发现。 许知萌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巾,先擦了一下自己工位的桌子,果然有一层薄灰。 她坐下擦桌洞时,无意间撇了一下旁边位置上的蒋威的电脑——通篇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 “师兄看的都是纯英文的论文吗?”许知萌心里嘀咕了一句,“这能看明白?” 许知萌想到自己从大二考到大四都没过的CET-6,永远的三百多分选手,头开始有点疼。 不过现在最令人烦恼的不是六级,而是明天开始,就要开始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早上八点到实验室,下午两点到实验室,有课就去上课,没课就在工位看文献,或者跟着师兄学实验。 好在晚上不做要求。 手机震动,有一条新的微信消息。 许知萌解锁手机,是刘昕然师姐在研究生群里发送的消息。 “本周四组会于中午1点,在3号楼204进行,提前将所讲文献发到群里~” 孟老师也跟着发了一个消息。 “新研一的同学也请准时参加。” 许知萌看着手机,咬了咬下嘴唇。 以后的日子好像不太好过咯。 许知萌回到宿舍后,发现只有室友王蕊在,其他室友不知所踪。 王蕊正在涂口红:“和导师聊的怎么样?” “啊哈哈。”许知萌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以后每天要早八去实验室打卡。” “啊?你们组要求这么严格啊。” “我也没想到会这样。”许知萌卸完妆后,换上自己的睡裙,“明天就开始打卡。我之前考研的时候都9点才去图书馆。” “我还没见导师呢,不知道我导师是什么要求。” “哎,之前没打听到有这样的要求啊。我先上去睡会儿。” “睡吧,一会儿我要出去玩,去学校周围转转。” “好好玩啊。” 许知萌躺在床上,准备看会儿手机再睡。 打开微信,她在课题组群里看到了两篇文献,分别来自蒋威师兄和石婉婷师姐。 许知萌下载了这两篇文献,选择用WPS打开,通篇全是英文。 这就是他们组会要分享的文献吗? 许知萌看了一会儿,发现自己什么也没看懂,就认识文献里几个加粗的大标题“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Conclusion”。 她看了一会儿就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先午休吧。 开学第二天早上8点,研一新生在体育馆门口集合,等待进行入学体检。 9月的天气还很热,许知萌看着缓慢蠕动的队伍,队伍长得一眼望不到尽头。 体检项目很简单,只有视力、抽血、胸透和肺活量,甚至连身高体重都没有。体检的主要时长,都耽误在了排队上。 五个新生一致决定:下午再去实验室。 午休结束后,许知萌把电脑装进了双肩包里,先去快递点拿了新买的实验服和随身口袋本,准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室的人已经齐了。有人在看文献,有人在做实验,还有人在摸鱼玩手机。 张奕选择了许知萌旁边的空实验台充当工位,两人的位置组合起来,就像方向冲右的90度直角。 许知萌问张奕:“我们坐在这儿干点什么啊?” “不知道啊,我还困着呢。”张奕打了一个哈欠。 “要不看看周四组会的文献?” “我都没带电脑,我拿平板看吧。” 两个无所事事的研一,草率地给自己安排了任务。 许知萌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了蒋威昨天发在群里的英文文献,用被攻略种草的知云软件翻译着读。 借助翻译软件倒是可以看懂一些Introduction了,但仅限于一部分,涉及到专业知识点的内容依旧是一头雾水。 “婉婷~” 听到孟老师的声音时,许知萌原本放松的坐姿猛得一下坐好。 由于看文献过于认真,她甚至不知道导师是什么时候走进来的。当她听见导师呼唤师姐的声音时,导师已经走到她的电脑前了。 走得真快,而且悄无声息。 坐在里屋的昕然师姐说:“老师,婉婷去测粒径了。” “行,那等她回来了,让她去办公室找我一下。” “好的老师。” 孟老师看到几个研一都在看文献,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家做得很好,提前看看组会文献,等到师兄师姐分享时更好理解。”孟老师环顾了一圈,“张奕,以后可以把电脑带到实验室来看文献哈。” “好的,老师。” 孟老师问:“蒋威也去测粒径了吗?” 许知萌并不知道蒋威在哪。她就在刚来时看到了师兄用第二个实验台的天平称料,她看起文献来就没在注意过他了。 “老师,他应该在506那屋做实验呢。”这次回应导师的是研三师姐。 “好的。” 孟老师往实验室的门那走,走到张奕的位置,突然转过身,对着许知萌说: “知萌,你师兄在做实验时,你就跟着去帮帮忙,也学一学实验操作,文献可以晚上再看。” 许知萌看文献看得头晕,导师突如其来的要求正好解救了她:不用看文献了,还能找点事情做。 “好的,老师。我现在就换上实验服去找师兄。” “其他人也记得买上实验服啊。” “好的,老师。”其他研一同学跟着回答。 穿上新买的白得发亮的实验服,许知萌走向506实验室。 有一个研究生正在做中药提取实验,整个屋子都充满煮中药的味,混合着各种有机试剂的味道,让人非常上头。 许知萌只闻了两下,立马跑回510拿了个口罩戴上。她心里默默吐槽:“怪不得大部分研究生都戴口罩。” 实验室里也有一个不戴口罩的研究生,当然年龄看起来也比较大——有经验的老手可能已经闻习惯了这些气体,或者不太注意自我防范。 许知萌走向里屋,看见蒋威正在使用旋转蒸发仪,把一个很大的圆底烧瓶里的液体蒸干。 “师兄,老师让我跟着你多学学实验。你在做什么实验呢?” 蒋威看向这个新来的师妹,她的眼神很认真。 “我现在进行的实验是旋蒸去除有机溶剂。这个的仪器叫旋转蒸发仪,通过真空泵使体系内形成负压环境来降低溶剂沸点;瓶内的液体在水浴中旋转形成薄膜而增大蒸发面积,让溶剂尽快蒸发。” 蒋威指了一下冷凝管下方的接收瓶:“这个瓶子用来接收蒸发冷凝的试剂,如果只用这一种试剂,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节省实验成本。” “好的,师兄。” “现在烧瓶里的试剂差不多蒸干了,我要加入新的溶液继续旋蒸。”蒋威的右手按下旋蒸上的上升按键,使烧瓶脱离水浴锅,“现在我要打开阀门,使瓶内恢复正常气压状态,取下烧瓶。” 蒋威用右手捏紧烧瓶的瓶口,左手打开阀门,可以听到很明显的进气声。 蒋威又强调了一句:“放气的时候,手一定要拿住烧瓶,不然瓶子可能会掉到水浴锅里,实验就白做了。” “好的,师兄。”许知萌从实验服口袋里掏出了A7小本和黑色水笔,“我记一下。使用旋蒸时,先抬起瓶子,捏住瓶口,再打开阀门。” 蒋威看着许知萌在墨绿色的小本上认真地写流程:“你刚来实验室第一天,就知道带本子记实验了?” “我脑子比较笨,也没什么科研天赋,所以多记一些。”许知萌不好意思地笑笑,“好脑瓜不如烂笔头嘛。” 许知萌自认为她对师兄的回答非常真诚:她在本科时,和班级同学一起做基础实验,老师讲完一遍后,其他同学就上手了,而自己还云里雾里,永远比别人慢一步。 虽然没有天生优势,但勤能补拙。多看几次,多学几遍,总能学会的。 蒋威把旁边架子的几个试管的液体倒进烧瓶里,液体总量不到瓶身体积的二分之一。 “师妹,旋蒸时瓶中的液体不要太多,最好在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我知道!就像给酒精灯添加酒精一样,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中间最适宜。” “嗯,现在我们继续旋蒸。”蒋威把烧瓶重新安装在旋蒸防爆球上,“现在也要一直握住烧瓶口,同时把阀门关闭,等待真空泵表盘的指针转到0左右,体系形成负压,就可以松手了。把高度调下来,瓶身稍微接触一些水浴,转速设置在90-120之间,等待瓶中液体蒸完。” “好的,师兄。” “为了防止掉落,还可以在连接处弄一个卡扣。”蒋威拿起了一个绿色的卡扣,“小的这面冲着冷凝管方向扣上,方向反了是扣不进去的。我平常不加卡扣,等压力上来也不会掉了。” “啊,那像我这种新手还是扣上吧,以防万一。” “学会了吗?一会儿你来试试?” 许知萌有点犹豫:“我再学一次吧,下下次我来操作!” 蒋威看向试管架,还剩十几只试管的液体没有旋蒸,再来两次就差不多了。 在等待旋蒸的过程中,许知萌和蒋威讨论起了有关组会文献的事儿。 “师兄,在组会上讲的文献都是英文的吗?” “没错,sci一区高分的最好;特别贴近课题的二区文章也行。” “sci是什么意思啊?science的缩写吗?” 蒋威笑了笑:“不是。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单词缩写,你可以在网上查查具体是什么。sci相当于一个收录全球高质量文献的数据库,比较权威。” 许知萌听说过大学室友挂名了师姐的sci论文,为她的保研助力不少。 许知萌又看了一遍师兄的实验操作,马上就该她上手了。 “我在旁边看着,哪里不对我就提醒你。” “好的,师兄。” 许知萌学着蒋威刚刚示范的操作:升起瓶子,转速归零,取下卡扣,捏住瓶口,打开阀门,把瓶子拿下来,加试管中的液体,瓶口套在防爆球上,加上卡扣,关闭阀门,待压力近0后,下降瓶子,调节转速。 一通操作,顺利完成。 来实验室的第一天,就学会了一个新仪器。难不成是自己的科研天赋被激发了? 正当许知萌沾沾自喜时,张奕又风风火火地跑到506来找她了。 “知萌,老师又在群里@全体研一了,只有你没回复了!” “哎呀,我马上回!”许知萌摸了摸自己身上的所有口袋,手机不知何处。 自己应该把手机放在工位处的桌洞里了。 “师兄,我先去工位拿手机回复老师的消息,马上回来!” “不用回来了,这马上结束了,下次再学关仪器吧。”蒋威把烧瓶取下来,走向氩气瓶,“别忘了洗手,你刚才没戴手套摸仪器了。下次实验记得戴手套。” “好的,师兄。谢谢你今天那么细致地教我实验,我先回510了!” 许知萌在旁边水槽洗了手,火速冲向工位。 导师又在群里发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