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 第612章:有了粮草,那就打仗 崔大面死如灰。 他看着林浩,只是咽了下干涸的喉咙,想说什么都说不出来。 失败了就是最大的罪过!所有的罪责都会被崔氏承担。 崔大依旧不觉得,他失败是有其他的原因,只是运气不好,只是花的钱还不到位,如果没有侯君集他们的那六万兵马,世家绝不可能输! 都怪侯君集! 拿了老子的钱反而在背后捅刀。 啪!啪!啪! 连续在崔大脸上拍了好几巴掌,然后才放手:“行了,这么一个死人也没什么意思,你不会轻松去死的,我发誓!” 要么就自尽。 不过看崔大脖子上浅薄的伤痕,他应该没有自杀的勇气。 …… “林大都督。” 来人是一个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的将军,身上穿着铠甲走的虎虎生风,给他的帅气中增加不少英雄气魄。 还是个老帅哥! 看样子脾气也不错。 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脸上笑容很灿烂,林浩也不好给别人冷脸色,面子是相互的,林浩不会惯着其他人,但也不会平白无故的给别人甩脸色。 对方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对林浩的时候也显得很热情:“某张公谨,见过小林都督,一开始就听说小林都督如何英雄了得,现在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某算见识到了。” 对于林浩,有些人是发自内心的对其喜欢,也有些人发自内心的对其愤怒。 张公谨对于林浩就非常的欣赏,一个是颜值比较靠近,而且林浩更胜在年轻,有自己年轻时的风范。 另外,张公谨是没有野心的,他只是想借着自己还在位上,能给家里多捞一些钱财,至于在仕途上的狼子野心,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张公谨非常清楚,走到现在这一步,他的前程都在李世民的决定之中,李世民让他升他就能升,李世民不让,他完全没办法。 张公谨想明白这一点,他就不再头铁的自己去爬了,与其让李世民不开心,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几个靠谱的小辈上,这样也可以借着情分,让自己的家多享一些富贵。 林浩如今非常得李世民的喜欢,而且根据张公谨的了解,林浩这个人也不坏,坦坦荡荡是个好男儿,张公谨这才有了与其结交的心思。 别人对自己客气,林浩也会对别人客气,张公谨身上没有任何敌意,林浩也对他好说话:“张将军谬赞,如果不是张将军带队支援,恐怕我们就要被前后夹击了。” 这小子身上还带着傲气。 张公谨可算真的领教了。 被六万人包围,硬是不承认输,就算是李世民,当年也没这么狂过吧? 终于知道这小子为什么那么被李世民欣赏了。 比本人还狂的人没见过,现在终于见了一次。 但不管怎么说,林浩最后都是没有输,而且还赢了。 这其中是林浩的兵以一当百也好,还是张公谨带人解救了林浩也罢,但最后的结果是林浩赢了,大唐赢了。 狂就狂吧,这是你的事。 张公谨欣赏林浩,但也不会把他们家族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外人身上。 “小林都督自信飞扬,吾不及也。” 可以说是夸赞,也可以说是明褒暗贬,但林浩向来不在乎这些小细节,尤其对方还是武将。 指望他们读很多书吗? 两人尬聊了一会,张公谨随即询问道:“小林都督,幽州战事已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发展幽州这样的事,我们没有小林都督你做的好,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张公谨把姿态放的很低,却是一副有事没事别来烦我的样子,但林浩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而是笑呵呵的说道:“赶走了敌人,不代表没有敌人。” 嗯? 张公谨愣了一下,好像没听懂林浩话的意思。 这是要表达什么? 你还准备出塞干草原蛮子吗? 你这么做,实在是太合我心意了啊! 马踏塞外、勒马阴山,这些都是男儿的梦想,就算曹孟德在中原打的火热,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效仿冠军侯。 如果能在对外战争中,于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张公谨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值了。 林浩没有立刻回答,张公谨旋即对林浩询问:“都督的意思是,你要出塞?” “有这个想法。” 林浩说道:“一开始我还觉得幽州遭遇战火,还是先把粮食种出来,有了粮秣后再讨塞外,但现在,我们有了粮草,不是吗?”......* .. 第613章:身高过车轮者,皆死 这下张公谨就不说话了。 林浩说的有了粮草,这粮草从哪来? 反正不能从百姓手中来,否则林浩会成为众矢之的。 那得到粮草的路径只有一个:世家! 反正无论是谁,提到世家就能想到一点:富! 铜钱堆积成山,粮食更是无数。 大家只是听说过这样的传闻,却并没有人敢去真正的招惹世家,因为世家的利益集团,实在是太庞大,庞大到连皇帝都不敢轻易对世家如何如何。 林浩他有什么底气敢这么做? 脑海中冒出来这个想法,张公谨有种不敢相信自己在人间的感觉。 但再仔细想想,也对。 这世上就没有林浩不敢做的事! 以前在益州的时候,他不一样把太原王氏干翻了吗? 太原王氏还显得比较老实,没有主动把把柄送给林浩,但崔氏却不一样,他们的罪过,就算是株连九族都没有问题。 株连九族,就算是博陵崔氏,也会跟着一起倒霉。 …… 崔氏完了? 看样子是完了,但这毕竟是一个传承几百年的世家,真完,还真说不定。 林浩在休息呃时候,就有人把人情送到了林浩身边的人周围,砸钱也好,送礼物也好,反正只要能送的武器,都送了出去,这种无条件、无上限送礼的方式,不管是谁,都会沦陷。 况且崔氏真的是疯了,再不解决问题,他们所有人都要死。 这个时候还管什么万贯家财? 先把钱送出去,能和林浩搭上线再说。 只要能说服林浩,剩下的就不是问题,至于李世民那儿,林浩都被说服了,还用担心李世民如何吗? 不需要! 问题的关键还是林浩。 林浩也能够理解,自己的手下受不了金钱的诱惑,他对此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挥挥手让人把送给他的钱财拿走:“这些钱你们拿去玩吧,我留下也没用;不就是有人想说情吗?没什么大不了的,让他们来就是。” 跟着林浩当兵打仗,干的全是拼命的活,能活下来都是老祖宗积德。 所以,手下收点钱什么的,林浩不太在意,只要他们能过的好好地就好。 至于以后怎么办,以后再说。 来见林浩的人,是清河崔氏二房崔林之子崔元庆。 崔林是长安户部侍郎,也是未来接手户部的最主要人选,但这次崔大做的事情,崔林别说户部尚书了,他的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基本上会很难。 崔大做的事太过了。 如今能让李世民网开一面的,不在长安,而在林浩。 只要能说服林浩,什么事都好解决。 崔元庆见到林浩的时候,显得特别谦卑,见到林浩就直接跪下了:“草民崔元庆,见过林大都督。” “嗯。” 林浩也没拿捏对方,也没故意为难他:“我不待见你们。” “草民知晓。” 崔元庆在林浩面前,不敢显一点儿的盛气凌人:“崔大做的事情,人神共愤,崔氏须得而诛之,林大都督所做决定,皆因我等自讨苦吃。” 你让我们死,我们不得不死。 我们崔氏的命运,全部捏在大都督手中。 把自己比喻成小小的爬虫,让林浩变得无比强大。 “我知道你们来要做什么,你们要做什么我也知道。” 林浩看着崔元庆,“说吧,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肯请大都督为我清河崔氏想一条生路。” 崔元庆拜服林浩,跪得是五体投地:“我清河崔姓,愿为大都督牛马,崔家所有一切皆可给予大都督,一切都可听从大都督调遣。” 一切都听林浩的,只是乞求林浩给一条活路。 只要活路。 “活路?” 林浩看着崔元庆,“什么活路都可以吗?” “对,只要活路。” 崔元庆泪如满面,“肯请都督给条活路,崔家上下,感激不尽。” “幽州之乱已平,但草原敌人未死,本都督也正在用人之际。” 林浩看着崔元庆,“崔大联合北方游牧共同杀我汉人,实乃汉奸之辈。” 听到林浩的话,崔元庆那个害怕啊! 付出了那么多,原本还以为能从林浩口中讨得一线生机,没成想,还是坐死了崔氏与北方游牧联合的罪名。 崔氏都被林浩定义为汉奸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两个字,会把崔氏钉在耻辱柱上。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般活着,还不如去死! 什么都付出了,难道什么都不能留下吗? 但林浩接下来的话,更加让崔元庆感到寒冷:“清河崔氏,家族凡身高过车轮者,皆死!”......* .. 第614章:没有崔氏,对我很重要 “啊?” 崔元庆听到林浩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什,什么? 还要死? 崔元庆如遭雷击,抬头惊恐的看着林浩:“都,都督,您刚刚……” “把崔氏的一切都留给我,我可以免你们一死。” 林浩看着崔元庆,“但我也说,崔氏凡过车轮者,皆死。” 如果单独听哪句话,都不会觉得这么说有什么问题,但两句话放在一起,足够让人恐惧。 你说让我活,又说让我死,这是什么意思? 耍我吗? 崔元庆当即就有要爆发的冲动,但在最后的时候,他却不得不选择放弃发火的冲动。 他来这里,本来就是乞求林浩给他们一线生机的,至于林浩给不给他们生的机会,那就不知道了。 林浩看着眼前的崔元庆,摇了摇头。 崔氏难道没有人了吗? 派这么个憨憨来找自己聊? 干嘛? 不想活了吗? “你回家,把我的话复述给你们家做主的人。” 林浩看着崔元庆,很严肃的提醒道:“记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离开一个,我要你们崔氏用一百条命来偿还。” 在说话的时候,林浩杀气腾腾,听得崔元庆满头冒出冷汗。 他不敢反抗林浩,生怕在此时此刻,林浩就把他给灭了。 林浩好凶! “……” 崔元庆喘了好几口粗气,这才缓缓地把自己的气给顺下来,见林浩没有再和他说话的意思,崔元庆很老实的说道:“呃,都督,既,既然没什么其他的事情,那,那草民先告辞了,您,的话,我会复述给家人的。” “嗯。” 林浩也没欺负他,直接端茶送客。 这次的行动中,动手的不仅仅是崔氏,还有其他世家,如果这些世家的人一起算下来,最少要十万人,再有其他拐弯抹角的亲戚,林浩觉得怎么着都得有二三十万之数。 二十多万人啊,而且还都是汉人。 林浩屠了其他蛮族多少人,造多少杀孽,林浩心中都不会有太多的负担,但这几十万汉人的命,林浩听到就有种窒息感。 杀? 怎么杀? 林浩下不去手,他也不希望这么多性命死在自己人手中。 那怎么办? 让他们消失。 林浩在穿越之前,特别喜欢看一部文姜的电影《让子弹飞》,最后张麻子和黄四郎的对话,林浩记忆很深刻,再加上很多人对电影的解析,林浩觉得电影里的话,用在现在非常合适。 没有崔氏,对林浩很重要。 过车轮者,死! 不是真的要杀死人,而是要让那些人流放出去,流放到草原上,他们可以生孩子,也可以有任何的活动,只是没有自由,这辈子都不可以从被流放的地方走出去。 这是他们的命! 自己做出来的命! 这是林浩能做出最好、最好的选择。 而且让他们流放的地方,林浩都想好了。 不远,就在草原上。 林浩就是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家就在眼前,就是回不去。 …… 崔元庆回到清河,立刻被现在的崔氏管事叫到了家族的祠堂,询问林浩的态度。 至于为什么让崔元庆去,就是因为这家伙比较憨厚,心理承受能力虽然不强,但恢复的很快,所以让他去是最好的选择。 憨厚的崔元庆还是把林浩的话说了出来,崔氏管事听到以后,不由得攥着拳头,双眼中带着愤怒的通红:“林浩匹夫,他安敢如此!” 清河崔氏,从这一刻开始,就不存在了。 没有人会给他们太多的选择,不按照林浩的选择,就是死。 不能留下任何的可选择的余地。 可是,没有清河崔氏了啊,他们就算被流放出去,他们的敌人,想让他们死的人。这么多的仇人,他们还能活下去吗? 崔元庆回来的路上,也明白了林浩话语里的意思,听到现在管事的话以后,崔元庆瓮声瓮气的说道:“家主,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了,崔氏的余荫到此为止,日后子孙能活成什么样,那是他们的事,再靠着家族,没有机会了。” “我看林浩,他是一个不喜欢世家的人,有他在,世家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会有更多的世家会像我们一样,被林浩打垮、打散。” “如果,如果当初林浩来到幽州,我们能够投靠他,而不是敌对的方式去对待,我们或许还有再活命的机会。” 崔氏家主也是临时的,做主意什么的都不是上上之选,现在面对破败的局势,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叹息一声:“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 第615章:既然如此,你怎么不带兵打仗呢? 没有崔氏,对林浩很重要。 因为林浩对于世家,向来是狠辣无情,最起码世家是这么认为的。 崔氏自己也清楚,让他们消失,这是林浩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可是……崔氏作为世家,得罪的人也太多了啊。 一旦崔氏垮台,会有多少仇人会忍不住内心的仇恨,对曾经的仇恨展开肆无忌惮的报复。 林浩没有搭理他们,只是让老卒营的人包围了清河,不允许任何一个人从清河走出去,崔氏的人也清楚,走出去一个人,他们满门都会遭遇不幸,所以他们自己也强令所有人,决不能离开崔氏。 就这样,整个冬天,林浩都没有对崔氏动手,其他的几个小世家,则被乞活军的人或者虎豹骑看管,有一人跑,整个家族的人都要死,而且逃跑的那个也不会走远,林浩发了海捕文书,很快就把人给抓住。 崔氏的事情太大了,林浩处理没问题,但他却不能处理,其中的程序很复杂,他不得不考虑人情世故。 先等李世民处理处理再说,反正林浩把他说的话都给说出来了,也把他的处理意见给李世民写了奏折。 林浩亮出来的就是他的底线,底线之上不可取,超越底线更不可能。 清河崔氏,必须消失。 …… 清河崔氏,必须消失。 长安城内,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各大世家同样清楚。 但是,他们不甘心! 已经没了太原王氏,现在再让清河崔氏消失? 不可以! 世家们不同意这一结果! 太原王氏只是关陇贵族,清河崔氏,那是世家的根基所在! 世家们决不允许清河崔氏消失。 长孙无忌闭门不见客,但他也摆脱不了自己世家的身份。 在长孙无忌的府邸内,他的族叔长孙顺德也在,他一言不发,坐在位子上不停地喝茶,长孙无忌的脸上透露着无奈。 就算长孙顺德一句话都不说,长孙无忌也能明白长孙顺德来找他干什么。 但是,长孙无忌不打算帮忙。 两人就这么干坐着,长孙顺德一杯接一杯的喝茶,长孙无忌一口不喝,就这么干坐了半个多时辰。 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先忍不住,不得不开口和长孙顺德聊:“族叔,如今陛下风华正茂,权柄全握于他手,我们世家岌岌可危,如海上孤舟,若想力保我们这艘船不翻,理应顺势而为,不可逆势而为啊。” 如果换成其他人,长孙无忌直接把人给赶走了。 都特么要翻车了,你们不想着自保,还想着让我帮你们扛锅? 想屁吃吗? 但是,面对长孙顺德不行。 就算长孙无忌是朝堂上的新星,在长孙顺德面前,他也是长孙顺德的族侄,该低头照样得低头。 “我怎不知?” 长孙顺德叹了口气,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看着长孙无忌说道:“但陛下做的实在是太过了,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坐下来谈?何必非要动刀动枪?杀人,终归不是解决的办法。” 坐下来好好谈? 这更像是屁话。 能好好谈,何至于走到现在这步? 再说,世家会选择和李世民好好谈吗? 李世民要维护他皇权的至高无上,世家要维持他们的利益,两者碰撞,要想没有损伤,一方必须做出全面退让。 谁愿意退? 没有人! 世家反而要怪李世民做的太过,难道你们就不觉得,你们做的太狠,在李世民面前一步不退吗? 长孙无忌不得不对长孙顺德说道:“族叔,如果您觉得,陛下做的太过,我们为何不后退一步?如果后退的话,我们岂不是有更好机会?” “退?怎么退?” 长孙顺德非常不理解长孙无忌话里的意思,看着他的视线中带着责怪:“陛下都把我们逼到这一步了,退能怎么退?你也知道陛下雄才大略,他想成为比肩秦皇汉武的一代帝皇,他想要什么我们都给,那和钝刀子割肉有什么不一样?” “……” 如果换成其他人,长孙无忌此时都会怼过去了:“既然你们都特么一样,那还来找我干什么?直接打就是了,谁赢算谁的,输了得认!” 可是,对面是长孙顺德。 而且长孙顺德还在喋喋不休:“陛下也出于世家,他最能明白,世家最不喜争斗,没有战争的大唐,才是他们的初衷,陛下我们的心都是一样的,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听到长孙顺德的话,长孙无忌还是没忍住,直接怼了出去:“族叔,既然你已经知晓陛下与世家的矛盾,那在打仗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主动请缨带兵前往幽州呢?”* .. 第616章:求情皇后,自讨苦吃 寂静,非常的寂静。 长孙顺德听到自家侄子的话以后,脑袋都没反应过来。 他万万没想到,长孙无忌敢这么评价他。 当时打仗能去? 去就会让长孙氏得罪李世民。 那还不是自寻苦吃? 而且,万一打败仗了怎么办? 对付游牧民族,尤其还是这种大军的围攻,更是让人想象不到后果是什么,很有可能稍不注意,就会全军覆没。 除了李靖这样的军神,没有谁敢带着弱势兵力去和游牧民族交锋。 长孙顺德也不敢。 但没想到,因为当初的选择,会被长孙无忌以此来攻击他。 这,这还有没有长幼尊卑? 长孙无忌实在是不懂礼法! 呼!呼!呼! 一句话,气的长孙顺德直喘粗气,红着眼怒视长孙无忌。 而长孙无忌呢? 他在说完话以后还忐忑了好一会儿,但在忐忑之后,他就变得放松起来。 话都说出来了,而且还是当着人的面说的,想要弥补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你长孙顺德如果觉得家丑外扬好听,那你就去宣扬。 长孙无忌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看着长孙顺德通红的眼睛,充满了淡定。 来吧,相互伤害吧。 嘭! 愤怒的长孙顺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盛水的碗都震了起来,里面的水溅到桌子上,甚至还有几滴落在手上。 他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自己的长辈尊严被长孙无忌一句话给破坏了。 “长孙无忌,你,你简直无法无天!” 长孙顺德气的不仅眼红,脸也成了酱紫色,他的声音中带着愤怒,伸出颤抖的手指指着长孙无忌。 “你的礼仪道德呢?最起码的道义都不懂?” “叔父,这不是道义与否,而是利益相关。” 长孙无忌撕开了最后的遮羞布,“你想占据道德高地,让陛下承认是错的,想从道义上压陛下!想让陛下让出更多的利益!” “陛下是世家出来的,没错!但这不是让陛下和你们坐下商谈的筹码,陛下出身世家,难道还不清楚其中的蝇营狗苟?” 既然话已经说到气头上,长孙无忌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差点把世家的老底子给掏干净:“正是因为陛下出身于世家,这才让陛下清楚,应该如何对待世家!” “如果你们想一步不退,甚至让陛下退缩,那我告诉你,族叔!你想错了!” “陛下乃天选之人,他要成就千秋伟业,你们妄图借此机会让陛下让步,此举万万不可能!” 有李世民在,世家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就永远不可调和! 李世民要将世家取而代之,掌握天下大权! 如今的大堂兵强马壮,有林浩在,有益州在,未来幽州也会成为林浩的治下。 想想吧,林浩的能力,经营个三五年,李世民就会有更足够的本钱与世家叫板。 想要让世家让步,要么现在就和李世民翻脸,要么等李世民和世家翻脸,那个时候,世家无任何翻身之地。 长孙顺德却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他还仍旧沉浸在曾经的功劳簿上,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世家应得的,如果李世民再压榨世家,他们会像对待杨广一样对付李世民。 简直搞笑,李世民如果那么容易被对付,世家也不用损失太原王氏,也不用让清河崔氏站在死亡的边缘了! 连这些局势都看不懂,那不是请等着被李世民灭掉吗? 现在还因为一句话的事在这里争执,也不管自己的来意,反正长孙无忌看到就觉得非常搞笑。 长孙顺德是说不过长孙无忌的,他指着长孙无忌斥责,没想到却换来了长孙无忌的无视,在叱骂之后,他也逐渐的冷静下来。 可以看得出来,长孙无忌是不准备帮忙了。 “哼,既然长孙尚书想要明哲保身,那老朽也不多打扰。” 长孙顺德依旧在坚持他的坚持,但他不再找长孙无忌,而是装作很难受的样子:“既然如此,那我就进宫去见皇后娘娘,看她入宫后,还是否知晓自己姓长孙!” 什么? 找妹妹? 长孙无忌先是一愣,随后脸色阴狠,猛地拍桌子站起来,怒视长孙顺德沉声呵斥:“不许去!” 去找长孙皇后,长孙顺德疯了吗? 为了区区一个清河崔氏,要把自家的底牌打出去? 这老东西,越老脑子也越不好了吗? 别人不知道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之间的事,但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亲密战友,又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他知道的还是多一些的。......* .. 第617章:世家崔氏,决不能活 长孙皇后之所以能在皇宫里独得皇帝恩宠,就是因为她知进退,明事理,不会让李世民难受。 只要长孙皇后在皇宫中不失宠,长孙家就可以屹立不倒,甚至还可以借此机会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就是丞相了。 这是长孙无忌的梦想! 可是,现在为了一个马上就要死了的清河崔氏,长孙顺德竟然要让长孙皇后去找李世民求情,这不是把长孙皇后往火坑里推? 长孙顺德,你的脑子呢? 而长孙顺德却是一副阴谋得逞的诡笑,冷哼一声把头扭到一边不和长孙无忌说话。 “你难道不清楚,皇后娘娘是我们长孙家的底,用一次少一次的功用!” 长孙无忌为了妹妹,为了自己的抱负,也只能按捺住内心的火气和长孙顺德说话:“族叔,你不明白吗?为了区区一个清河崔氏,你要牺牲妹妹?” “这不是牺牲,这是为了自己!” 在长孙顺德心中,世家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妥妥的被洗脑的老年人:“而且,这么多年我们可曾为难过皇后娘娘?如今家族有难,她岂能不帮?” 真是越老越没脑子啊! 没有为难过长孙皇后,但也不代表着她没有帮助长孙世家。 哪怕长孙皇后什么都不做,她在皇宫中坐稳皇后之位,就是对长孙世家最大的帮助。 长孙顺德,他真的是一点良心都没有,而且还是没有脑子的蠢货,蠢到家了! 说服长孙顺德不要去找长孙皇后? 别想了,根本不可能,这老东西别人对他千般好他不会记情,做的事情稍稍有一点儿不合他心意,就会立刻翻脸。 这种人就是无情种! 去找长孙皇后? 那你就去,看看最后是谁和你对话! 长孙无忌对长孙顺德无可奈何,但有人可以制他! …… 清河崔氏,必须消失。 这同样是李世民的选择,他是一个不允许背叛的人,这种情绪用林浩给他奏折中写的话非常合适:不许大唐中有人当汉奸! 李世民非常认同林浩的道理,他觉得自己和林浩想的一样。 大唐,决不允许有汉奸的出现。 如果有汉奸,让他永生永世都被钉在耻辱柱上。 但是,实行起来太难了啊。 世家与世家之间,盘根复杂,地上面一根根树长在地上,仿佛任何事情和他们都毫无关联,但在树下面的根,却盘在一起。 李世民很清楚,这些看起来没有关系的世家,其实就是一棵树,动其中的一个枝干,就会让其他的枝干也跟着一起动。 要动世家,还得用林浩的刀。 大朝会还没有开,许多世家已经分分求见李世民,希望李世民可以网开一面。 连李世民身边的刘安都明白,网开一面是不可能网开一面的,给世家网开一面,林浩怎么办? 李世民能让林浩寒心? 林浩是女婿,是自家人。 李世民不敢让自己的女婿寒心,况且林浩是李世民手中最快的刀。 时间过去,今天就要结束,李世民感觉自己已经做好了明天大朝会的准备。 但计划也赶不上变化。 因为清河崔氏的事,李世民都没有去宠幸其他妃子,而是去了长孙皇后这儿躲清闲,他觉得自己可以在长孙皇后这儿,享受最清闲的时刻。 李世民的妃子,基本上都是各个世家或者哪个大臣官员家庭中地位比较高的子女,进入皇宫后并不会和外面的姐妹断了联系,反而在某些人的刻意讨好下与外面的交流更加亲近。 这些妃子们也是心大,什么礼物都敢收,现在为清河崔氏求情,这些妃子虽然清楚做不了李世民的主,但救一两个人还是可以的。 反正就是一个劲的在李世民耳朵边上吹耳旁风,让李世民放其中的一两个人。 李世民怎么愿意放?所以干脆就不见她们,也不允许妃子找他,没事之后就去找长孙皇后躲清闲。 但是,李世民想错了。 他见到长孙皇后的时候,长孙皇后也是愁容满面,李世民心中咯噔一下,立即察觉到事情不妙。 “陛下恕罪。” 长孙皇后还没说话,直接先道歉,然后非常愧疚的跪在地上,服下身体没有起来。 “……” 在这个时间点摆出这副模样。 就算不问也知道是什么事啊! 但是,还不得不装傻:“这是做什么,我们夫妻二人有什么话不能说?直接说就是。” 长孙皇后也不敢瞒李世民啊,李世民问她就说,说完以后也不做决定,只是告诉李世民。 “陛下,今日这般,着实是被族叔扰的无法拒绝,不得不向陛下陈述!” 哎! “女人家家的,真是苦命,嫁不得个好夫君,这辈子都毁了啊!”......* .. 第618章:不让朕好过,朕断你后路 “……” 说到底,还是要为崔氏求情。 不奢求救几个人,但崔氏嫁出去的女人,长孙皇后是不忍心她们也跟着遭殃的。 再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随的道理在大唐就是真理,嫁出去的女人基本上和娘家没什么关系。 娘家人胡搞瞎搞,凭什么要让嫁出去的女人跟着遭殃? 长孙皇后觉得这般严惩,实在是没有任何道理。 但李世民听到以后,却不由得苦笑,长孙皇后对朝堂上的事,知道的未免也太少了些。 有些事情不是靠她想象,或者只凭借她的了解就能解决的。 那些嫁出去的女人,放了,那株连九族的话就等于屁话,到时候世家的臣子抓住李世民的这一把柄,要求李世民放出去更多,到时候李世民怎么办? 放,还是不放? 李世民不会瞒着长孙皇后,而是把他的思考说出来:“长孙,事情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然后,李世民把他的思考告诉长孙皇后,然后询问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事情本应到此为止,但有些人他们则想要的更多,到时候为难的可就是朕了。” 长孙皇后听到后,觉得很委屈。 不是因为李世民没有直接答应委屈,而是替那些因为崔氏被牵连的女人委屈,长孙皇后从来没有求过李世民,她今日却不得不乞求:“难道,陛下不可以退一步吗?” 长孙皇后认为李世民是可以退的:“崔氏在陛下治下,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而且做出汉奸之流的事,以后不也要任人宰割?他们已经这么惨了,陛下如果能退一步,或许能收服更多人心啊陛下。” 听到长孙皇后让他退一步,李世民的脸色就发黑:“退?不退!” 退不得! 他退一步,后面会有人进一步、进两步,直到把皇权逼到犄角旮旯里。 前朝的杨广,不就是这样被人干翻的吗? 最重要的一点,李世民如今手中有林浩这手王牌,有他在,李世民就有足够的底气。 要和世家打仗? 那李世民更不怕了,他和林浩手中有整个大唐最强的军队,也有最强的武器大将军炮,那些世家如果敢像对待杨广那样对待自己,瞎吉尔蹦跶,李世民不介意让他们尝试一下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是李世民的底气。 而且,李世民心中很生气,他恨那些人,竟然把触手伸到他的后宫中。 清河崔氏的事,是朝堂上的事,朝堂上解决不了的事情,你就让朕的后宫给朕闹? 其他妃子也就算了,她们就算想帮忙,也得能见到李世民,等这件事过去,那些妃子又都会变得小鸟依人。 但是,那些人为什么要找长孙皇后? 你们在外面解决不了吗? 岂有此理! 李世民很生气,他甚至都能猜想到事情的经过。 狗曰的长孙无忌,他不敢得罪我,也不愿意去做事,就故意把麻烦交到我这里来是不是? 你特么一个当臣子的,什么破事烂事都交给我? 配不配当臣子了? 李世民可以保证,这件事不算完,长孙无忌必须要受到惩罚! 让他明白,朕这个皇帝,不是帮他处理事情的! 你不让朕好过,朕把你后路给断了,看你还过不过! 心中有气,但面对长孙皇后,李世民并不会说的太难听,在他心中她很重要:“这件事,我不会退,你说的话,你想做的事,我会处理好,林浩不是嗜杀之人。” “啊?”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李世民提到林浩,长孙皇后就有些烦他。 仿佛她要从自己身上割掉一块肉一样,难受非常。 尤其是听到李世民夸赞林浩的话,长孙皇后有点儿无理取闹的反驳他:“林浩有什么好,烦他!他打的仗,哪次不是杀了好多人?吐蕃、吐谷浑……” “……” 这或许就是一位母亲,下意识保护自己女儿的举动吧。 长孙皇后不知道太多李丽质与林浩的故事,估计知道后更不好。 李世民只能在长孙皇后耳朵边上旁敲侧击:“他那是对外族,对我们汉人,才是真的好。” “林浩怎了?林浩很不错啊,他人很善良的。” “你知不知道,这次崔氏做了这么绝后路的事,林浩给我写的奏折中,就是建议我只究首恶,不乱杀戮,他是一个心很软的人,对大唐来说,我们需要这样优秀的人才。” 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李世民口中的林浩,和她从周围的人口中了解到的林浩,不一样啊!......* .. 第619章:朕乃皇帝,为什么要听他的 “你呀,了解的还是太片面了,以后你多从我这里了解一下。”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知根知底,还能不了解长孙皇后此时想的是什么:“我可以把他的奏折给你看一下,你就会知道,林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看奏折? 不好吧,后宫不干干政。 “奏折我就不看了,我相信陛下。” 长孙皇后觉得李世民相信林浩这位人才,就说道:“他也是到结婚年纪了吧?陛下不如许他门亲事?” 逐渐的,长孙皇后刻意或者故意的把聊天的主题变换,不再提崔氏的事,反而开始关心儿女情长的事情来。 而且,以长孙皇后对李世民的了解,清河崔氏这件事,不算完。 算了,还是聊聊儿女情长的事情吧:“陛下想要把林浩牢牢地抓在手里吗?” 说到李世民的痒处了。 但是,不能着急。 李世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对长孙皇后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林浩这小子吧,特别的重情义,认亲不认理,介绍其他大臣臣子家庭吧,万一那小子看准了对方,那就和我们越走越远了啊。” “所以,我们要找合适的。” 李世民说的合适,在长孙皇后看来,除了嫁公主,其他的人似乎都不合适。 哪位公主好呢? 但好像又不对,仿佛李世民说的是有所指,但指的是谁,那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也是见好就收,他也不着急,反正时间还很长,有的是时间改变长孙皇后心中的想法。 …… 李丽质不喜欢关心朝堂的事,他觉得这中间的事实在是太没意思,整天阴谋诡计的一点都不好玩。 李丽质很讨厌,但她现在却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因为林浩身在这片浑浊、不好玩的地方,她心中牵挂着的都是这个男人,所以她想为林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崔氏的事是大事,以李丽质的规格,她无法直接接触到百姓们的想法如何,她打听到消息的圈子中,有无数人认为,林浩如果依旧对世家强硬的话,最后倒霉的会是林浩。 如今林浩做的事太危险,他得罪的人也太多太多。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林浩,认为他会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但李丽质偏不,她偏偏认为林浩不会有问题,只是林浩得罪那么多人,李丽质很为他的安危着想。 毕竟把人给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李丽质对林浩的崇拜是没有根据的,她就是认为林浩做的好,就算林浩去要饭了,她都会觉得林浩在用他的方式赚钱。 心中稍稍有些忐忑,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睡不好,第二天早上大朝会,李丽质起的比李世民还要早,早早的在李世民去大殿的路上拦住了他。 “父皇!” 喊的很贴心,李世民听到后就觉得像蜜一样甜。 但李世民很快就不开心了,他难道还能不知道李丽质来做什么? 胳膊肘往外拐,心中根本没有他这个疼她的父亲。 “你们先等一下。” 李世民没有让刘安他们跟着,而是自己来到李丽质面前。 李丽质很乖巧的向李世民行礼:“儿臣向父皇请安,祝愿父皇福禄安……” “行了行了,少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李世民根本不吃这套,他看着李丽质询问:“是不是因为林浩?” “嗯,父皇真聪明。” 最后的嘻嘻,李世民怎么都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你难道那么不相信林浩?我都没担心,你担心什么?” 李世民不想让自己多想,也不想让女儿大早上的起来等自己:“行了,林浩没事。” “我知道林浩没事。” 李丽质回答的非常干脆,而且语气笃定十足,然后对李世民询问道:“我只是想知道,父皇怎么想,我担心父皇万一做了一些和林浩想法不同的决定,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应对。” 然后好去帮助林浩! 当然,这句话是在心中说的。 李世民不开心的看着李丽质:“呵,你原来担心的不是林浩,担心的是你的父皇!” 好气,我特么堂堂大唐皇帝,不和林浩一条心就是错的了是吗? 说这样话的还是自己的宝贝闺女。 我特么...... 李世民想要把林浩打死! 真后悔当初逼林浩娶自己的闺女! 越想越气,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 不行,以后得让林浩赔给我! 李丽质听出李世民的冷嘲热讽,也不当回事:“嘻嘻,父皇说的这是什么话嘛,我这不是觉得林浩说的对,所以我让父皇和林浩在同一条战线上吗?”......* .. 第620章:杀一儆百,以警世人 我的天,好特么烦! 李世民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哈巴。 为什么要和李丽质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和女人争议这个有什么用? 到头来不还都是自己错了吗? 李丽质现在明显就是只相信林浩,其他谁也不相信,说破大天也不信。 除非林浩说谁可以相信。 “行了,我知道了。” 李世民越想越郁闷,看到女儿原本还想着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许的缓解,让自己在朝堂上能够做的更有底气些,但万万没想到啊,自家的小棉袄,贴在别人身上了。 看着女儿有点红的眼睛,这绝对不是哭红的,李丽质如今在林浩的帮助下过的是美滋滋。 眼睛通红,肯定是昨晚没休息好。 该死的林浩,让我闺女操多大心,看看我闺女一晚上都没睡好,我这个父亲都没能让李丽质牵挂的彻夜不眠过! 越想越不开心! 但这是对林浩的不开心,李世民想要报复林浩,但不会对自己的闺女撒气,反而他很关心的说道:“行了,别操这些没用的心,赶紧回去歇着……哼,替林浩那个小王八蛋操心,别人看得到?” 不如关心关心眼前的人。 “哦。” 得到李世民的保证,李丽质脸上露出笑容,微笑的摆摆手:“父皇再见,我现在会做菜了,回头给你做好吃的。” “……” 肯定是为了林浩那小子学的做菜! 李世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 朝堂上,大臣都来了。 包括抱病在家不上朝的,他们也都到朝堂上。 目的只有一个,恳请李世民对崔氏网开一面! 然后对林浩进行处罚,林浩太喜欢杀戮了,对崔氏株连九族就是林浩的罪过。 大唐不需要林浩,大唐不需要屠夫! 这样的人坚决不可以在大唐身居高位! 反正李世民如果不放过清河崔氏,林浩也别想好,大不了鱼死网破! 不就是死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朝堂外,李孝恭罕见的穿上了盔甲,带着亲兵守护皇宫,并且派遣能够控制到的羽林军把守城门。 现在要做的事,太大了。 如果李世民和朝臣们谈崩,李孝恭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先行解决敌人。 敌人,就是世家! 没想到,有和世家敌对的一天。 不得不提前解决,从世家中走出的李孝恭,非常清楚世家的底蕴,他们一旦决定了某些事情,就会拧成一股绳。 林浩那小子,太能做事,也太能惹事。 这些事不做不好吗?分成两年或者三年去做不好吗?你林浩还那么年轻,这么着急干什么? 现在却要我们帮你断后,真的是,李孝恭也觉得自己已经无语了。 …… 朝堂上,李世民来了。 所有的大臣们都做好了和李世民抗争的准备,但李世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却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先把长孙无忌的户部尚书给撤了,直接撸成白身。 ??? 大臣们,你们是否有很多问号? 谁能想到,还没开始对垒呢,直接先把一员大将的帽子给撸了? 干啥? 李世民做的很过分。 臣子们愤怒不已,想要找李世民为长孙无忌讨一下公道。 可接下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对话,却让大家感觉到匪夷所思:“长孙无忌,你可服气?” “臣服气。” 长孙无忌非但没有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的话,反而躬身向李世民道歉:“肯请陛下原谅,臣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让我退,我就退,我长孙无忌就是你李世民的工具人,但你要给我说话的机会,我这么做是有不得已苦衷的。 李世民接受了长孙无忌的道歉,也的确如此,长孙无忌这些年并没有为难过长孙皇后,也没有找她提过一件事,就凭这一点,李世民就可以原谅他。 “行了,你下去吧。” 李世民把长孙无忌赶走,直接赶出朝堂,长孙无忌也挺大方,就很大大方方的转身就走。 这对君臣唱的戏,别人看不懂啊。 李世民也看不懂。 等长孙无忌离开后,李世民才长舒一口气,摆出一副要打仗的姿态:“好吧,我们再聊聊其他的事情,诸位爱卿,今日大朝会,可有谏言?” 长孙无忌走了,事情也不能因为李世民没理由的撸了长孙无忌的帽子结束,事情还得继续,不办就不能算完。 和清河崔氏被株连九族相比,长孙无忌被撸了官帽子,那不过是小事一桩,波澜不惊。 “陛下,清河崔氏的事,你准备如何处理?” 一位不怕死的老臣颤颤巍巍的走出来,看着李世民直接喝问:“陛下是要杀一儆百,警告世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