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厨娘》 第1章 稀里糊涂的穿越 五更鼓歇,崇贤坊内东北隅的童家主屋传出窸窸窣窣的动静。 童白起身摸索着披上麻衣,冰冷的粗麻刮蹭到肌肤,激得她浑身一个哆嗦。 “咳…咳咳…”床里侧传来白氏的咳喘声,“今日还是在小厨房忙活?”声音嘶哑。 南面窗格上挂着的草帘挡不全寒风的透入,却将天光遮得严实。 童白摇头后才意识到屋内暗不见五指,出声道:“去了才知道。” “多穿点…”尾音被吞咽成喉音,轻不可闻。 “好的,阿娘。”说话的功夫,童白又在冬裙之下添了条絮着旧棉的夹裤,这才觉得暖和了些。 这是白氏拆嫁衣内衬所缝制的,偷藏着才免去被原主当掉的命运。 下床站定,童白抱起麻被,往床位蜷缩在一起的黑影身上盖。麻被里的干芦苇叶因她的动作簌簌作响。 “唔?”依偎在一起的三小身影中间的那个喃喃道:“阿姊?”带着浓浓睡意的小奶音,是三岁的童三娘。 童白声音也软了,“是我。”说着,将麻被盖在三小只身上,掖好被角,轻拍几下,待得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她悄声出了房间。 这一切,全被睡在里侧的白氏听在耳中,她手指深深掐进麻被,滚烫的泪水滑落眼角。 这人虽嘴上唤她‘阿娘’,唤二郎三娘四郎‘弟’、‘妹’,长相及脖间的胎记跟大女儿一样,也作出跟她们亲昵的模样。 但她却知道,这人并不是她的女儿。 院子里的童白不知道白氏已发现她不是原主。睡了一夜的硬床板,腰有些不适,趁着童家人都在房内,她在院子里以掌抵脚背拉伸腰肢,顺便打量着童家院子。 黄土版筑的厢房围作曲尺形,除茅厕和灶屋外有三间屋。正屋住着白氏和两岁的四郎,东屋住着十三岁的原主、六岁的童二郎和三岁的童三娘,西屋则是用作仓房。 上一年冬日特别冷,童家所处的东北隅是风口,夯土墙挡不住寒风。白氏让几个孩子都随她一同住正屋,相互依偎着睡,还能暖和点,这一睡便到了现在。 唐长安地处华|国西北,二月底依然寒冷,鼻腔呼出气体都能成霜。 简单拉伸结束,童白取下西屋门闩上的鱼形铜锁,就着天光来到角落的米缸前,移开压缸石块,踩着缸边的硬土疙瘩,两手扶着缸沿头往里探。 能将童白整个都装进去的大缸,如今只剩浅浅一层粟米——这还是她问卢婶子借的粮。 童爹原是延寿坊崔将军府上的部曲,前些年一直追随主家在外征战,因在战役中立了大功,童爹用军功向主家求了除贱籍的恩典。 武德元年八月,也就是去年,童阿爹持崔将军的‘手书除附’在万年县署除去了童家六口的贱籍,又花八十匹绢买下崇贤坊东北隅的小院。 要是没有白氏这场病,家里的余粮和余钱,应是能撑一段时日,但白氏今年年初便病了。断断续续的看诊抓药,家里积蓄也花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原主,前段时日在外听闻阿爹战死的消息,奔回家将消息告诉了因风寒卧病在床许久的阿娘,白氏怒急攻心、咳血昏迷,原主请来济世堂的医者,家中积蓄耗尽才算救回白氏。 原主去西市时,被骗得用家中余下的三斗粟米换来半袋稻谷。只因听说稻米熬制的米汤养人。 唉! 然而,平日不进灶屋的原主分不清霉米和潮米,将换来的霉稻谷舂米后下锅煮粥,煮好后,原主先舀了一碗试喝,这一试,就把坐拥百万粉丝的美食博主童白给试来了。 童白穿来的前一秒,正在某家小巷里的私房菜馆探店,品尝着粉丝留言推荐的288一碗的白米粥。 再睁眼时,便瞧见一身穿仿唐装麻衣的五六岁小娃用冻得发紫的小手紧攥她的衣角,视线在躺在地上的她与那碗泛着不正常颜色的米粥间来回移动,另一个两三岁大的女娃红肿着双眼趴在她身边抽噎,还有个更小的娃嘴啃着苇席,双眼直盯着自己。 还不等她出声,喉间那股土腥和腐|败的霉味直冲天灵盖。 下一秒,无数不属于她的记忆碎片冲进脑海,冰冷的粗麻、绝望的咳喘和那碗泛着诡异青绿的粥……,最后定格在那哄骗着原主买下霉稻谷的妇人脸上。 美食博主童白哑然,不就是喝一碗白米粥而已,她怎么就穿来了乱世初定的长安城呢?! 轻叹一声,童白小心地舀出够早膳用的粟米,移回石块。出门前目光扫过大缸旁的小缸,那里面还存着原主用粟米换来的半袋霉稻谷。 这害了原主性命的霉稻谷,她总觉得或许还能有用。 去到灶屋,往陶釜里舀了几勺水,童白蹲在地上用燧石摩擦生火,火星溅入细茅草中,她小心翼翼地吹气,好不容易生起火,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灶膛里的摇曳的火苗出了神。 好在她做了一期用农家土灶做美食的视频,不然穿来这,连土灶怎么用都不知道。 但原主却是不会用的。 虽然她知道只要做出与原主不符的行为,便会有暴露的风险,想着这几日白氏面对她时的不对劲,她摇了摇头,都要饿死了,暴露什么的也没那么重要了。 水刚烧热,童白舀水将布巾浸湿后拧干,从眼角开始细细擦拭。 童家没有水井,每日用水需去坊西的水井处,白氏病倒后,这打水的活计落在了六岁的二郎身上。 二郎力气小,来回数趟才堪堪满瓮,原主在时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但童白穿来后,便由往日的洗脸改成了擦脸。 擦完脸,拿起昨晚便浸泡在水中的杨柳枝蘸着青盐洁牙。 苦涩咸味在舌尖化开,没多久,铁锈味也出现,她还是掌控不好力道,牙龈被戳破了。 这让她想念自己的电动牙刷和薄荷味牙膏来! 才洗漱完,就瞧见灶膛里的火熄灭了,准备再生火时,侧方伸来一只小手将燧石拿过去熟练地摩擦起来。 童白转脸看过去,样貌清俊,跟童白氏有五分相像的童二郎,正一言不发、动作熟练地生火。 “吵醒你了?”童白问。 “没,”童二郎摇头,“睡醒就起来了。” 长安天黑前闭坊门,非必要不让出坊,坊民早已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 瞧了眼外面的天光,童白又问道:“三娘和四郎呢?”竹床有些高,三娘虽有三岁,但下床怕是有难度,四郎更小。 “阿娘起来了。” 童白知道有白氏看着,也放下心来。 将粟米揉搓去糠,澄水三遍后用清水泡着,童白问童二郎:“二郎,昨日的粟米粥可好喝?” 灶膛里的火光映在童二郎脸上,有些发红,他回想起昨日喝过的粟米粥的美味,用力点头:“好喝!” “好,”童白杏眼笑成弯月,顺手摸了摸二郎的头,“那你今日帮阿姊看着火,阿姊继续做好喝的粟米粥。” 童二郎低垂着头,对于阿姊醒来后喜欢摸自己头这一点还是不太习惯。但,要是阿姊喜欢,他作为阿爹说的家里的小男子汉,也不是不能被阿姊摸。 童白眼角余光瞧见他那纠结的小表情,不禁莞尔。 要说这穿来后唯一的好处便是多了几个懂事、可爱、乖巧的弟妹们。 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旁观着他们努力生活的模样,就不禁带入了她曾经的生活,也不禁多了几分责任感。 所以哪怕被白氏发现了她不是原主又如何? 暴露身份和饿死之间,她本能地选择了前者! 因为她想活下去,带着他们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童二郎抬头看向阿姊,葡萄大的眼中倒映着她的身影,“昨日四郎喝了一大碗米油,阿娘喝了不少,我和三娘也觉得这般熬煮的粟米粥更好喝。”阿娘说会中馈的阿姊会害死他们,可他觉得阿娘说的不对,会做饭食的阿姊比之前的更好。 听到二郎的话语,一丝暖流涌上童白心头。 醒来后这几日她没少在外逛游,想着看到的整个社会大环境,她难免挫败。 作为穿越者,她一没系统,二没金手指,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制作美食的经验。 唐人或许喜好美食,但长安城坊市管控严格,不管是售卖华贵之物的东市还是偏平民化接地气的西市,都是午时后开市,天黑前闭市,对她所设想的靠美食赚钱之路增添了不少难度! 童二郎的肯定像是及时雨一般,让她觉得熨帖。 陶釜里金黄色的粟米在水中翻滚发出‘咕噜’声,打断了童白的思绪,她边轻声道:“换小火,”边把竹筷架在陶釜口,盖上盖,“二郎在这看着火,我去看看三娘和四郎。” 粟米被高温逼出的浓郁米香,丝丝缕缕钻进二郎的鼻腔,二郎悄悄咽下口水,却不忘绷着小脸装大人模样的点点头。 童白进到主屋时,三娘穿好外衣坐在床上看着白氏抱着四郎给他穿衣。 她抱下三娘,“先去尿尿,别憋坏了。”又取下窗格上的稻草帘,不甚明亮的天光照在身上,就跟过去几日的清晨一般。 白氏趁机盯着童白颈间的胎记打量,那抹蝶形红印确与大女儿的无异。 可她知道哪怕身子一样,但里面的人不一样了! 童白此刻无暇顾及白氏的想法,抱过四郎,去到院子角落,哄着四郎尿了第一泡晨尿。才进灶屋,就见三娘蹲在二郎身边,眼睛却一直往灶上的陶釜看。 怀中的四郎也闻到了米香,他在童白的怀中灵活的转动着身体,指着灶炉道:“吃!” 谁说小孩子的嘴不臭的? 童白皱着眉,放下四郎站在三娘身边,取来三个竹制杯子,舀好热水,“二郎带着三娘洁牙洁面,我负责四郎。” 等到洗漱完,粟米粥也好了。 童白掀开锅盖,木勺掀起金黄油膜,凝如脂玉的米油裹着粟香漫开。熬煮好的粟米粥,米粒几乎完全溶解在粥中,达到了水米交融的状态。 三娘扶着二郎的肩边踮着脚抻长脖子往陶釜里看,奈何她人小个矮,什么也瞧不见,只能下意识伸出粉色舌尖舔了舔。 这样自然是舔不到任何滋味,但她脸上的神情快活的就像尝到了味一般。 一边搅拌米粥一边注意着外面天色的童白并没留意到三娘的动作,只交代童二郎道:“可以熄火了,等阿娘起来,你们就可以吃了。阿姊要出门了,你们在家乖乖听话,等阿姊回来。”说着就着水缸里的倒影整理了下头发和衣裳,出了院门。 她这边才出门,那边白氏唤来童二郎。 二郎抱着四郎,三娘抓着他衣角,三个孩子鱼贯进到主屋。 白氏接过四郎抱上|床,“二郎,刚才你阿姊跟你说什么了?” “阿姊让我们乖乖在家。”童二郎睁着跟白氏一样形状的眼睛,答道。 童家四个孩子,眼型都随了白氏,杏眼、灵动有神。 “还有说别的吗?”白氏发现比起跟自己说话,‘她’更喜欢跟家里另外三个孩子说话,最开始的时候以为是为了拿三个孩子威胁自己,后来发现,或者‘她’只是更喜欢跟孩子们说话罢了。 童二郎摇头,心里还在记挂着灶上熬好的粟米粥。 白氏还想问,却被几个孩子肚中的“咕噜”声打断,“饿了吗?阿娘这就去给你们盛粥。”说着,撑着床头墙站立起来。 这几日,‘她’顿顿不拉的喂养家里人,自己这虚弱的身体比起之前也有了些力气。对此她也不是不感激。 但,不管这妖物对她们有多好,也改变不了这人不是她大女儿的事实。 现在,她只望这妖物得了谢家青眼,能帮着家里度过现下的难关。 就当是妖物占了大女儿身子的补偿吧。 开新文了,卖萌求求各位小可爱收藏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稀里糊涂的穿越 第2章 起了心思 行至卢婶子家不过百步,童白却觉脚下似坠了千斤。 她不是没注意到白氏停留在自己脖颈处的目光,心知白氏对她的身份起了疑惑,更明白这趟谢家‘短工’之行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但,这又如何?她得吃饭! 此时正是二月底,巷道里种的榆树都还没长出新叶,天光昏暗,坊门尚未开,坊内许多人家都已起来活动。 等到坊门外晨鼓声响起,卢婶子清瘦的身影出现在吴家院门处,甫一抬头就见童白站在坊墙阴影里。 晨风微冷,小娘子裹着麻布襦裙,身形如柳,肩背挺得笔直。 卢婶子原本觉得白氏教女太过娇气,但这几日见童白处理起事情的模样,心知这丫头看着不经事,却是个有成算的。放柔了声音道:“童小娘子等许久了吧?” 童白福了福身,轻声答:“也没等多久。”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几个交头接耳的妇人。 童家搬来这崇贤坊,原主只在白氏病了后才出门走动,在那之前几乎待在童家那个小院里,坊内这些妇人对原主好奇也无可厚非。 卢婶子耳边听着少女软软的声音:“明日要是来得早,可以敲婶子家的门。”心下感慨,难怪白氏之前舍不得让童小娘子做活。 童白点头“嗯,”了一声,却没将这客套话太当真,“婶子,听说吴伯伯马上要回来了?”隔壁吴家大伯跟童爹都是崔将军麾下的校尉,原主之前在坊间听来的消息不能为真,若是…… “是,待大军回了长安,你爹这事便也能知晓了,”卢婶子领着童白往东坊门走,兴化坊在崇贤坊的东面,“在此之前,不管从哪儿听来的消息,你都需辨别一番。”她娘家有亲戚在县衙做事,有些消息比起别家要早些知晓。 “婶子说得极是。”童白点头,她听懂了卢婶子话语中的提点。 卢婶子见她神情认真,心知这是听进去了,眼神在童小娘子身上的麻衣上多瞧了几眼,童家去年才脱籍出崔府,当初童家一家的穿着算不上富贵,却也不差。没想到半年后,她们都穿上了麻衣。 想着前段时间从坊间听来的消息,她心中叹了口气,“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求问崔府,听你吴伯伯说,崔将军最是仁义。”童家虽脱籍出府,但在府上那么些年,应是还有些旧关系吧。 若是坊间的消息为真,这孤儿寡母一家子后续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啊。 又或者,卢婶子状若无意道:“谢家嬷嬷昨儿在我面前直夸你,说那‘蜜渍金齑’甚得老夫人欢心。”平日里也没听说过这童小娘子擅庖厨,没想到这趟去谢家,竟然得了主家的称赞。 卢婶子嘴里的蜜渍金齑是一种用蜜糖渍渍金橙、佐以梅子等物的甜点。上一世,她做过复刻古代美食的特辑,其中便有这道甜品。 昨日她见那谢家小娘子做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便多说了几句。 “不过是几招从书上习来的饮食方法,婶子见笑了。”童白低眉,“而且我只提醒了几句话而已。”这道甜品是她在现代时,在某本古籍里看过的方子。而她教的也只是些讨巧的技巧罢了,严格说,都算不上厨艺。 “原来如此。” 两人嘴上闲聊着,脚下动作却不慢。卢婶子领着童白穿过崇延、安化、永宁三坊,待行至长兴坊内谢家角门时,日头已攀上槐树枝头,角门外候着不少|妇人。 原本有些嘈杂的声音在见到她们时,静默了一瞬,大家不约而同打量起卢婶子身边的瘦削小娘子来。 昨日下工,有不少人瞧见童白领了十五个钱,便多问了谢嬷嬷几句,却被谢家嬷嬷以“要想来主家做工赚银钱,需进献个庖厨秘技才得行。”的话语婉拒了。 庖厨秘技?她们要有这个,早就换银钱了,这小娘子,也不知道家里人怎般养的,就那么随意说了出来。 “童家小娘子,听说你家连粟米都吃不起,哪来的秘方?”说话之人眼睛直盯着童白,对她那矮小干瘦的身躯撇了撇嘴。 她身边的马脸妇人也抬眼看向童白,“就是,也说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打量的目光肆无忌惮。 两人的话语引起在场妇人们更恶意的打量和私语。 若是原主怕是不知所措,童白面上只浅浅一笑:“婶子若好奇,何不随我去向谢嬷嬷当面讨教那秘方?” “你!” 童白连个好眼神都没给这种人,她才不是软柿子。 这边的动静全落入了躲在暗处观察着这边的胡嬷嬷眼中,没想到,这不咋爱出门的童家小娘子,脾气竟是这般。 或许是担心这边吵闹招来不该来的人,那两名妇人后续未说什么,但狠厉的眼刀子却没少往童白身上扎。 不过,童白不以为意。 很快,昨日分配活计的谢嬷嬷领着谢家几处的管事出来。 谢嬷嬷在人群中瞧见童白,径直朝她走来:“童小娘子,随我来。” 童白低垂着头,“嗯”了一声,跟在谢嬷嬷身后。 谢嬷嬷与暗处的胡嬷嬷对视了一眼,胡嬷嬷轻点了点头。 不少羡慕的眼神落在童白身上,童白浑然不知,随着谢嬷嬷绕过影壁,穿主院,去到后院小厨房。 小厨房里,青冈炭在小火炉里烧得噼啪作响,小火炉上坐着的实物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引得童白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唤。 不过,她依然照着记忆中白氏教导原主的那般,眼观鼻鼻观心。 谢嬷嬷:“童小娘子今日需独自烹饪。”回想起昨日那蜜渍金橙瓣裹着石蜜,老夫人舀起时拉出三寸金丝的场景,喉头不由都能感受到琥珀糖浆里沉浮着的去芯梅子的甜酸来。 谭家这门亲事来的匆忙,自家小娘子哪哪都好,就是在这中馈之术上并不擅长。而谭员外郎却是十分注重口腹之欲,为了日后能在这谭员外郎那多得些看重,自家小娘子自定亲后可没少跟着厨娘学习。 奈何,并不是所有人都擅庖厨。 原本夫人都打算放弃了,没成想随意安排来小厨房打短工的童小娘子竟擅庖厨。 昨日夫人派去了解童小娘子情况的人一回来,得知其一家子在去岁时还是崔家的奴仆后,夫人便起了买下童小娘子的心思。 “嗯。”童白点头应下,其实根本没太听清谢嬷嬷在说什么,半垂着的脸煞白煞白,感觉到心慌,头眼冒星星。 谢嬷嬷瞧出了她的不对劲,她眼神一扫,帮厨立马给童白盛粥,瓷碗沿搭着块黍面饼。虽烤得焦硬,却比掺麸皮的饼子精细许多。 童白很饿,却还是按照原主用膳的习惯细嚼慢咽着。 谢嬷嬷越看越觉得满意,这童小娘子被教养的不错,作为陪房,应是不会丢主家的脸面。 视线在童白瘦削惨白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就是瘦的有些厉害,好心道:“吃完这碗里的锅里还有。” 不是说这童家家主原本是延寿坊崔家的部曲吗?这瘦的好像好几个月没吃顿饱饭似的。 谢嬷嬷倒是没看错。 原主不会中馈,白氏病后做饭有一顿没一顿的,整个童家也跟着饥一顿饱一顿,后来,白氏病虽然有了起色,但童家的状况却越来越往下坡掉,自然是更吃不饱了,人就更瘦了。 用完早膳,谢嬷嬷指尖叩了叩案板,“我家小娘子的夫家最重炙肉,偏家中厨娘愚钝,连‘升平炙’都做不利索,”她斜睨童白,“童小娘子既懂蜜渍金齑,想必也见过崔府的炙法?” 童白垂睫,升平炙岂是她这部曲之女能知道的,这谢嬷嬷分明在诈她。 “奴、奴只见过寻常炙肉……”她瑟缩了下,故意让嗓音发颤,“听都没听过嬷嬷说的菜式。”她十分清楚,没得自保能力前,需藏拙。 谢嬷嬷眼底精光一闪,“小娘子别自谦,那份蜜渍金齑那般美味,做其他吃食自然也不会差,”努力做出和善的表情:“若是能做出来,夫人有赏!”说着,手掌心朝上,一个银裸子出现在掌心。 童白看向银裸子,这还是她穿来后第一次见到银裸子。 色泽黯淡却沉甸甸,也不知道这么一块银裸子够买多少粟米?难免多了几分打量,这眼神落在谢嬷嬷那,便是上钩了的征兆。 是了,这银裸子谁见谁不迷糊,她瞧了眼童白身上的麻衣。 童白仓皇无措摆手道:“昨日那金齑也是在崔府时尝过,才私下琢磨了一番……”银裸子虽好,但烫手! 谢嬷嬷板着脸,面露不虞道:“让你做你做便是了,”童家的情况她知道,哪能真拒绝这份赏银,“赏银看不上,难道也不愿要工钱了?” 凭什么给十五个钱就想让她做出御膳大厨才能做的菜式? 童白心里清楚谢嬷嬷是在逼迫自己妥协,咬着唇,她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硬刚,深吸一口气,“嬷嬷,你说的菜式我不会,哪怕是炙烤羊肉我也不会,但炙烤前的腌制或许能一试。”只能委婉降低对方需求。 谢嬷嬷瞧着眼前油盐不进的小娘子,在犹豫要不要来硬的时,眼角余光撇到了侧方角落,她无奈点头道:“那就做吧。” 童白在厨娘的带领下进去小仓房去挑选食材,出来便专心腌制羊肉,她不止挑选了羊腿肉,还选择了羊排骨,她固执的认为,拿着骨头一起啃咬的羊肉更香。 就在童白专心处理羊肉时,一道带着金玉碰撞脆响的女声自身后响起,“既然都能腌制了,为何不做全套呢?童小娘子是觉得我谢家不配让你做这道菜吗?” 第3章 炙烤羊肉 身穿锦衣头戴金簪的妇人突然出现让童白陡然一惊,垂下脸福身行礼后低声道:“奴不敢,奴真不会。” “蜜渍金齑你又会了?” “昨日的点心,奴只是提醒了几句,若是上手,必然也是不会的。” “童小娘子自谦了,”金簪妇人身后一名慈眉善目的嬷嬷道。 金簪妇人,也就是谢夫人吴氏,从手腕上脱下一个金镯递给这位嬷嬷,嬷嬷接过金镯子,在童白面前晃动几下,“我们家夫人最是大方了,只要小娘子做出来,这个便是你的了!”似是想让她开开眼。 这金镯并不像后世抛光过的金饰那般光彩夺目,却吸引着在场人的注意。 这可是实打实的金子啊! 童白目光中闪烁着挣扎,那金镯沉甸甸的,定然能换不少米粮,童白指尖无意识蜷缩,咬唇道:“奴是真的不会。” 见她这般,吴氏轻抬衣袖遮住唇角笑道:“倒是个实在的性子,”摆了摆手,“罢了,那你能做多少是多少吧。”心里想的却是现如今嘴硬,等卖身成了谢家的奴婢,难道还能嘴硬? 童白却不知她心中打算,只暗舒了口气,“奴除了腌制羊肉外,也能做那炙烤的蘸料。” “炙烤的蘸料?”吴氏吃炙烤羊肉时从未蘸过料,追问道:“这是崔府的吃法?” 童白仔细回忆了下原主的记忆,原主为数不多能吃上炙烤羊肉的机会,好像只有烤肉,无蘸料。但这并不能代表崔府主子们吃炙烤羊肉时也没得蘸料。 但她明白言多必失,只摇头。 好在吴氏并不在意,只瞧了眼外面的天色,“行了,先准备吧,我就等着尝一下小娘子这与众不同的炙烤羊肉。”自家女儿的亲事是高攀,而买个在中馈上有巧思的奴婢花不了几个大钱,所以其实不管这小娘子做不做的了那炙烤羊肉,她已决定要买下她来做女儿的陪房。 只希望这童家小娘子腌羊肉的手艺如同昨日做的点心一般,这样也不枉费家里老夫人特意喊了外侄孙来家里试菜。 “你做出来的菜若是得了老妇人的称赞,那金镯依然是你的。”吴氏在童白前面钓上了诱饵。 童白垂着头,“奴定会尽力。” 吴氏摆了摆手,便有那人带着童白去了小厨房的仓房选食材。食材选好,童白回到小厨房挑选厨具。 若说厨师是上战场的兵士,那厨具便是武器,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武器必须趁手。 童白作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美食博主,她所拥有的“武器”绝对不会少,但想着童家连个像样的菜刀都没有的灶屋,童白露出了恰如其分的没见过世面的表情,在众多剔骨刀、砍骨刀中,选择了普通的菜刀。 手下动作看似熟练流畅,细看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硬和停顿。仿佛身体的本能与大脑的刻意控制在进行拉锯。 羊肉分解好,她将从小厨房里拿出的调料挨个细闻和尝了尝。 岩盐,杂质多了些,若能用细盐,咸味会更纯粹;豉汁,咸鲜有余,醇厚不足,若有些许糖提味会更好。 但现在只有这条件,将就用就是了。 童白将分割成合适大小的羊肉用盐、姜片、葱段、花椒、大蒜末、豉汁、胡麻油和少量的酒腌制起来,抓匀后,放在了一旁静置。 “这是你从崔家学来的方法?”谢嬷嬷不经意问。 “不是,”童白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谢嬷嬷蹙眉,“金镯还在那儿放着呢,小娘子可得拿出真才实学来!” 童白点头,没说话,开始做蘸碟。 现代人制作炙烤食物,除了腌制肉类外,更会在炙烤的过程添加丰富的调料。这样不仅能给肉增添香味,还能丰富口感。 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辣椒和孜然。 孜然,童白这几日去逛西市的时候看到过,但辣椒,若她没记错,得明朝时期才会传到华|国。在此之前若想食出辣味,只能用食茱萸。 童白脑中有了想法,干蘸料做椒盐和芝麻盐,湿蘸料做葱姜酱汁和蜜汁酱汁。难度不大,却有几分巧思,童白觉得非常适合原主的身份。 芝麻在这里叫胡麻,早已用于榨油和做配料,胡麻油便是芝麻炸出来的油。 让烧火的帮厨控制着火力在文火和中火之间,她将长安人常用于制饼的鏊子放在炉灶之上,分别炒制了熟花椒和熟白芝麻。 整个小厨房瞬间被两种食材的香味弥漫。 谢嬷嬷嗅着鼻尖的味道,见童白将炒香的胡麻和花椒分别放入杵臼,与岩盐同捣,然后盛放在不同的瓷碟中。 “这样即可了?”她疑惑道。 童白不好意思的笑着点头,都说是巧思了,技术难度必然会低一点。 做好干蘸料,她开始做湿蘸料,葱切成葱花,姜切成姜末,拿出瓷碗,加入适量豉汁、胡麻油、碾成粉末的冰糖和少量醋,搅拌均匀,再添加葱花和姜末拌匀,简单的葱姜酱汁便做好了。 童白动作停顿,看向谢嬷嬷的眼神中有些不确定。 谢嬷嬷眼神就没从童白身上移开过,自然是看到了她的动作,“童小娘子需要什么?” “蜜汁酱汁需要用到石蜜,若是家里有嗜甜口的,便做,若无,就……”蜂蜜在这会儿被称之为石蜜,白蜜或者蜜,也不多见。 “做,”坐在一旁的吴氏先同意道:“家里还有些石蜜和白蜜。” 等到蜜送来,童白用石蜜混着豉汁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姜末和胡麻油,蜜汁酱汁便好了。 谢嬷嬷见她忙完,端起几个蘸碟轻嗅,又送到了夫人面前,夫人低头闻了闻,没说话,眼神却是亮了几分。 趁着有时间,她开始腌制越瓜,越瓜其实就是后世的黄瓜,她想着光吃炙烤羊肉未免口感单一,若是能搭配上醋腌黄瓜,解腻不说,还爽口。 童白切开越瓜,将内里的籽去掉,添加豉汁和醋腌制好。 吴氏好奇问:“这是做什么?” “单独吃羊肉难免有些油腻,奴便想着做点醋腌黄瓜。”唐朝虽没有酱油,但是醋却是常见的,谢家的醋她闻过,属于香醋一类,腌制出来的黄瓜,定然滋味不差。 羊肉也够腌制时间了,对羊肉进行抓揉后,童白抬头道:“可以炙烤了。” 吴氏起身,“你们同我去往老夫人的院落。” 童白这才知道,原来不是这边做好送过去。不过也理解,现烤现吃的味道才叫好,送过去都凉了,再一个,闻着烤肉的香味吃才叫色香味俱全。 童白半垂着脸,站在厨娘身后,几乎被厨娘壮硕的身躯给遮挡住了,这样偷偷打量着四周,并不显眼。但是去到老夫人院子之后,她便明白了,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小心翼翼,她们在院子里忙活,而主家都坐在主院的堂屋里,别说偷瞄,就算是她往那边特意看,因为光线的原因,她也看不清里面有哪些人。 炭烤炉火架起,谢家的厨娘动作麻利的炙烤起羊肉来,不一会儿,炙烤羊肉的香味传到堂屋里,打断了正在说话的几人。 一个穿着金丝线锦袍的小郎君道:“十九郎,你今日可要好好尝尝这炙烤羊肉,我这表妹马上要嫁去工部谭员外郎家,这段时日一直在家苦研中馈之道。”说着,做出闻嗅的姿势,“我感觉好像跟往常家里做的味道不太一样。” “六郎,你这孩子,干嘛做出这一幅怪模样!”坐在上位的王老夫人笑嗔道,“难道王家少了你一口羊肉吃了?” 她娘家在前朝时虽只是小吏之家,但新朝建立后,凭着从龙的功绩,早已不是过去的王家了。 王小郎苦着脸:“王家没饿着我,但学堂里做的饭食太难吃,这才想着来姑祖母家打打牙祭,”生怕王老夫人不信,他拉上坐在一旁的另一名小郎君,“十九郎,你说,学堂的饭食是不是难吃的很!” 被他唤作十九郎的少年,应声拱手行礼道:“是,还请老夫人别介意十九贸然上门的失礼。” 王老夫人目光在其俊俏的脸上停留一瞬,笑道:“小郎君客气了,来了家里,便跟六郎一样,是我的侄孙儿,一会儿多吃点,今日做这炙烤羊肉的便是做那蜜渍金齑的小娘子,她做的这蜜渍金齑,晶莹剔透,混合着柑橘换清新与梅子酸梅的香气,入口的味道算是我吃过的里面最好的。” 十九郎顺着王老夫人的话语抬手作揖,“姑祖母,这蜜渍金齑味道这般好,侄孙儿斗胆求品尝。”配上他挤眉弄眼地怪动作,这求吃食的话语添上了几分精怪。 反倒不显得失礼了。 老妇人抬抬手,她身边伺候的嬷嬷自是下去张罗着金齑泡水,等到端上来时,王六郎忍不住赞道:“好香!” 童白耳尖的听到了这句赞叹,让她在紧张中感到一丝成就,但谢嬷嬷冰冷的视线立刻让她绷紧神经。 切记切记,不能情绪外放。 随着羊肉炙烤的时间越长,香味入了堂屋里,引得王六郎跟个猴子似得没法安心坐下等待。多年的家族教导让他知道,不能直接去到院子中去,双重折磨之下,便问了几句这做膳食的小娘子的情况。 王老夫人其实也知道的很少,只答应说,要是羊肉好吃,便让那小娘子来领赏钱。 随着烤肉和蘸料分桌端上来,一时间王六郎也顾不上说话,赶忙吃了起来。 他身旁的十九郎也是斯文却不慢的吃着嘴里的羊肉,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比起他在主家吃过的大厨做的炙烤羊肉都要好吃几分。 想着自己那爱吃炙烤肉的上峰,十九郎心思一下子就飘远了。 但是却没遗漏那一盘青翠的越瓜,他夹起往嘴里送,酸爽可口,解去羊肉的油腻外,还增进了食欲。 就这样一口肉,一口越瓜,再来一口酸甜的金齑泡水,盘子里的食物越吃越少,一时间,室内只余下满足的咀嚼与轻微的碗箸碰撞声。 主家吃的欢心,那边下人们也忙活的起劲,除了送到老夫人这的外,还有其他院落也在等着这边的炙烤羊肉。 等到主家吃完了,她们这才在谢嬷嬷的引领下回了小厨房,等到收拾完小厨房,日头早已偏西。 这时候的长安,平民一般食两顿,权贵和富商食三顿。她们作为谢家的短工,没有食三顿的待遇,却是可以在午时略略休息一番。 不过才忙碌完的童白却是没能休息,被那吴氏派来的人喊着去往主院。 路上,谢嬷嬷提点道:“小娘子,夫人心善,见你家道艰难,特意想给你指条明路。签了身契,吃穿不愁,你弟妹也能得济。一会儿见了夫人,可要识抬举。” 谢嬷嬷的话像淬了冰的针,扎得童白浑身发冷。 身契等同于卖身为奴,她猛地抬眼,撞进谢嬷嬷不容置疑的目光里,一颗心直直沉了下去。 身为不愿做奴隶的华|国后代,她怎能卖身为奴! 童白垂下头,掩去了眼中的精光,她必须想个办法破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炙烤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