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春天》 第2章 壹·罗古巷 -1- B城四月的风,带着点迟疑的暖意,在狭窄的胡同里游走,钻过紧闭的院门,轻轻叩着糊了高丽纸的窗棂。薄薄的阳光如同稀薄的牛奶,吝啬地泼洒在青灰色的屋瓦和斑驳的院墙上,使得那沉寂了一冬的灰墙轮廓愈发显得庄重而黯淡。这阳光,仿佛也带了几分早春的怯懦与无息地渗入这方寸天地。 李清秋斜倚在朱漆剥落的旧窗框边,脸颊几乎要贴上那冰凉光滑的玻璃。她的视线,穿过玻璃微微的弧度与沉积的少许尘翳,牢牢系在院中那棵老槐树的虬枝末梢。 那里,曾经有一抹秋色和一座山川。 ……那抹秋色就是李清秋,那座山川则是辛劲川。 秋色年年在,山川再不来。 在厚重灰墙的背景下,在尚未完全脱去冬日枯瘦的枝头尖端,一点、两点……然后是星星点点,簇拥而出的是难以言喻的新绿。细小得惊人,蜷曲着身子,怯生生地试探着料峭春寒,却固执地顶破深褐色硬壳的束缚。那绿,是早春独有的颜色,嫩得如同初生的蝉翼,脆弱得吹弹可破,却又蕴蓄着一种近乎蛮横的、要燃烧起来的生命力。它们就那样附着在灰暗的枝桠上,像寂寥旷野中迸溅出的绿色火星,微小得几乎要融化在墙的灰色里,偏偏又灼热得足以烫伤望眼者的心扉。这微弱的火星,悄无声息地宣告着寒冬的彻底终结,宣告着又一个生命的轮回旋踵而至。 -2- 李清秋的指尖无意识地触上窗玻璃。一股明确的、沁骨的寒意立刻从指尖渗透进来,沿着手臂的脉络丝丝缕缕向上蔓延,尖锐地刺穿了皮肤。这突如其来的冰冷触感,像一枚投入记忆深潭的石子,瞬间击碎了水面摇摇欲坠的平静幻影。 同样是这般浸着凉意的初春……也是在这棵年久的老槐树下。记忆的碎片,裹挟着初雪般的槐花絮,穿透时光壁垒,砸向了十五岁的李清秋。 那年,也是槐树抽芽,辛家搬进胡同。辛劲川带着一丝羞涩的笑意,踏过青石板路,槐花如雪般飘落在他肩头。 李清秋就坐在门口槐树下的石凳上,等着老李同志和林女士下班回家,她整个人趴在石桌上,余光不停地瞥向隔壁新搬来的邻居,自然也没错过那道清瘦的身影。 辛劲川收拾东西,停下来休息时的目光不经意间与她对视,那一刹那,槐花的香气似乎更浓了,辛劲川走向槐树下。 “你好,我叫辛劲川,刚搬来。” “啊?你在跟我说话吗?”李清秋愣着问。 “这里好像没有其他人了吧,小妹妹.”辛劲川看了看周围,轻声笑着,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槐花新芽的俏皮。 “怎么没有!”李清秋抱起懒洋洋卧在脚边的小白狗,得意地扬起下巴,“这里还有葡萄!” “这里,这里还有!这棵树是槐树!怎么没有人了!”辛劲川的笑容更深了,他轻轻点头,目光温柔地落在小白狗和老槐树上,仿佛在心底默默接纳了这一切。 辛劲川笑了,蹲下身轻轻抚摸着葡萄,眼中透漏着春光般的温柔。“他叫葡萄,那个是槐树,他们都有名字,那你呢?你叫什么?”辛劲川笑着问。 “我叫李清秋,清水的清,秋天的秋。”李清秋笑着回答,眼中闪烁着初春阳光般的光芒。 那飘落的槐花也在瞬间绽放了笑颜,小狗绕着他们的脚边欢快地转圈,尾巴伴着飘落的槐絮欢快的摇摆,仿佛在为这春日槐序打着节拍。 那年的春光,仿佛定格在老槐树的枝桠间,槐花如雪,飘落在他们肩头。 -3- “咚咚”的敲窗声打破了李清秋的思绪。她抬头,见一只麻雀正用小喙轻啄窗棂,仿佛在催促她回到现实。窗外的槐树依旧,只是枝头的绿意更浓,阳光透过缝隙洒进屋内,斑驳的光影在她脸上跳跃,提醒着她时光的流转。 她微微侧过头,冰凉的玻璃清晰地映出她自己此刻的影子。没有光晕,没有金粉,只有一张素净略显苍白的面孔,眉宇间沉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甚至……一丝若有若无的惘然。窗外,依旧是那堵沉默的灰墙,依旧是那棵在光阴里缓慢生长、刻下年轮的老槐树。仿佛世界在这一方小小的院落里,被施了某种凝滞的魔法。岁月仍在奔涌,只是她却被轻轻遗忘在了过去的某个岸边。 视线重新聚焦在窗外枝头。那些嫩绿的新芽,在灰墙的底色映衬下,绿得愈发惊心动魄。它们如此微小,如此脆弱,却带着一种能刺穿寒冷的锐气。李清秋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其中一簇最为密集的芽苞。目光在那些星星点点的绿意间游移,细细地辨认着、默数着:一点、两点、三点……这动作熟悉得令人心悸,仿佛指尖掠过琴弦,触动了深埋在血肉之下、早已锈蚀的弦索。 -4- 嗒嗒、嗒嗒……记忆深处,那清越的脚步声仿佛又穿透了三年的寂静,由远及近,敲打在心上。 然而,就在她屏息凝神、竭力捕捉那虚幻回响的刹那—— “嘟——” 一声刺耳、毫无征兆的汽车喇叭声,像一把粗粝的钢锉,猛地撕裂了胡同上方铅灰色的空气薄暮。那声音凶狠、蛮横,带着焦躁和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粗暴地碾过青砖灰瓦的寂静,也瞬间将那来自记忆深处的脚步声碾得粉碎。 李清秋一颤,如同惊弓之鸟。 被喇叭声惊起的,不只是她的心神。窗外老槐树粗粝的枝桠上,一只原本安静栖息、敛翅打盹的灰褐色麻雀,也受了惊吓般猛地一蹬腿,“扑棱棱”地振翅而起,像一粒被弹弓射出的石子,惊慌失措地撞入胡同狭窄的天空,留下几片惊慌飘落的羽毛和几声短促尖锐的鸣叫。 风,不知何时悄悄起了势。它不再迟疑徘徊,而是带着些微的力道,卷过院墙头稀疏的枯草,掠过窗棂,灌入狭窄的胡同缝隙,发出低沉的呜呜声。就在李清秋的眼前,就在那灰墙沉默的注视下,老槐树枝头那簇细密的嫩芽,在骤然加剧的风里,剧烈地、无助地、簌簌地颤抖起来。 车门打开,一股冷风夹杂着尘土扑面而来,李清秋下意识地眯起眼睛。一个身影从车中迈出,步伐沉稳,径直走向院门。 “清秋,你怎么了?给你打电话也不接。”薛彻的声音透着关切。 李清秋回过神,轻叹一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只是有点走神。”她转身走向院门,心中那丝被惊扰的惘然却如游丝般难以拂去。薛彻眉头微蹙,目光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终未多言。 “外面风大,进去再说吧。”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先行。李清秋低头迈入门槛,那股难以言说的情绪却如影随形,仿佛院中老槐树下的阴影,挥之不去。薛彻紧随其后,关上院门,风声随之减弱,胡同里的喧嚣被隔绝在外,院内恢复了片刻的宁静。 两人步入屋内,灯光柔和地洒在斑驳的地板上,映出岁月的痕迹。 李清秋坐在老旧的木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椅背的雕花。薛彻倒了两杯热茶,递给她一杯,轻声问道:“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 “没有,”李清秋捧着茶杯,热气氤氲,她的目光透过窗棂,落在那片被风摇曳的槐树叶上,“就是想我们都不年轻了啊。” 薛彻默然,低头抿了口茶,眼角余光扫过墙上斑驳的旧照片,“都过去了,何必再执着。”他语气平和,却难掩心底的无奈。李清秋轻叹,茶香在鼻尖萦绕,思绪却如窗外飘零的槐叶,难以平静。 第3章 贰·新邻 -1- “哎,小皮球!听说你们家隔壁新搬来一家啊,真的假的!”薛彻抱着篮球,吊儿郎当地坐在石桌上,笑嘻嘻地望着李清秋。 陈嘉茵一个春杏砸向薛彻,笑骂道:“你这小子,怎么比胡同口林星裕他妈消息还灵通!” “哈哈,那可不,我是谁!罗古巷第一小灵通!”薛彻躲过春杏,得意地扬了扬眉,“听说那家有个儿子,和阿茵差不多大,说不定还能成为你新同学呢!” 薛彻扔下篮球,转身朝李清秋挤了挤眼:“听说还是港城人呢!哎,小皮球,你见过了没啊?” 李清秋想起来那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少年身上,笑起来春风和煦,眼角眉梢都带着港城特有的海风气息。她微微点头,“见过一次”。 “哦?怎么样,怎么样?有没有我帅?”薛彻好奇地凑过来,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人家可不如你……” “我就说,罗古巷不可能找出有比我帅的了!”薛彻得意地拍了拍胸脯。 “我是说,人家可没有你这么给自己脸上贴金。”李清秋忍住笑意。 “哈哈,我们小皮球,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一语道破真相!”陈嘉茵揽住李清秋的肩膀,咯咯笑道:“瞧你那得意的样儿,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薛彻故作夸张地捂住胸口,装作受伤的样子,三人相视而笑,胡同里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青春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夕阳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泛起淡淡金光,笑声在胡同里回荡,穿过斑驳的院墙,传入隔壁新邻的窗棂。新邻家的少年站在窗边,静静聆听着那欢笑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微笑。他的目光穿过窗棂,落在那片被夕阳染金的石板桌,心中涌起一丝对新生活的期待。 -2- 陈嘉茵和李清秋并肩走在胡同里,随后的薛彻急急忙忙地跟在后面,嘴里嚷嚷着两个人合伙欺负他。 “对了,小皮球,你爸今天做的糖醋排骨别忘了给我留一份!” ”薛彻,你就知道吃吃吃,小心吃成个大胖子,到时候可别怪我们不认识你!”陈嘉茵笑着调侃,李清秋也忍不住笑出声,轻轻拍了拍薛彻的肩膀,“到时候你就直接叫薛八戒得了!” ”小皮球,你也学坏了,会取笑我了”,薛彻扒拉着陈嘉茵的手臂,“哎呀,求求你了,小皮球,好秋秋,就一口嘛!我保证明天给你带早餐!” “阿茵也来我家啊,反正今天干妈不在家,你也省的遭你爸的厨艺!” “好啊,我回家跟我爸说一声,我顺便把作业带上。”陈嘉茵爽快答应。 “那可说定了,晚上见!” 薛彻兴奋地挥了挥手,转身跑回家,夕阳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胡同口的路灯逐一亮起,晚风送来一阵阵饭菜的香气,李清秋和陈嘉茵相视一笑,并肩走向那扇熟悉的大门。 李清秋推开门,“爸,我回来了!”环视一周却未见父亲的身影,“老李同志,你在吗?”厨房里传来回应:“在这呢,马上就好!”李清秋放下书包,走进厨房,只见老父亲正围着围裙,翻炒着锅中的菜肴,香气四溢。 “秋秋啊,家里没有酱油了,你帮我去小卖部买一瓶吧,顺便带点阿茵和小彻你们喜欢的零食。” -3- 出门时,迎面撞见隔壁门口新搬来的少年,两人视线交汇的瞬间,少年微微点头,笑道:“晚上好啊,李清秋。” “啊,晚上好!”李清秋回以微笑,看了一眼隔壁紧闭的大门和漆黑的院子,心中暗想:家里是不是没人,他是不是没带钥匙…… 看着他欲言又止,李清秋犹豫了一下,问道:“你需要我帮忙吗?” 少年稍显窘迫,低声答道:“谢谢,我爸妈还没回来,我没带钥匙。你能告诉我小卖部在哪吗?我想去买点东西,顺便等他们回来。” 李清秋指了指胡同口的方向,“往前走五十米,左拐就是小卖部,门口挂了个红灯笼很好认。” 少年道谢后转身离去,李清秋望着他的背影,猛地想起小卖部灯笼前两天让薛彻篮球砸坏了,也不知道修好没。 她赶紧追上少年,“辛劲川,你等等我,小卖部的灯笼可能坏了,我带你去吧,顺便也帮我爸买瓶酱油。” 辛劲川停下脚步,回头对她笑了笑,从兜里掏出来一根棒棒糖递给李清秋,“谢谢你,李清秋。这糖给你,算是谢礼。” 李清秋接过棒棒糖,笑着回应:“不用客气,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嘛!” 两人并肩走向胡同口,路灯下,他们的影子渐渐重叠,胡同口的晚风轻拂,李清秋拆开棒棒糖,甜味在口中弥漫。 两人边走边聊,李清秋把话题从胡同邻居讲到薛彻他们,气氛轻松愉快。 临近小卖部,李清秋指了指门口,“看,就是这儿。”果然,灯笼并未修好,两人走进昏暗的小卖部,选好物品后,两人付了帐。 -4- 出门时,远处传来薛彻的喊声:“小皮球,你怎么还没回来?” 李清秋挥挥手,“马上啦!” 薛彻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你们跑哪儿去了?李叔还以为你真给小卖部王婶当闺女去了!” “买酱油啊,顺便帮新邻居认认路。” 薛彻这才注意到刚从小卖部出来的辛劲川,跟李清秋示意小声说:“这就你那新邻居啊,也没我帅嘛!” 李清秋笑着拍了他一下,“别闹,人家听见多不好。” 辛劲川礼貌地朝薛彻点了点头,薛彻也回以微笑。 “你好,我叫薛彻,小皮球的好哥哥” 辛劲川微笑回应:“你好,辛劲川。”看了眼灯笼说,“听李清秋说,你篮球打得不错。” ”嘿嘿,就那样儿。”转头勒住李清秋的脖子,威胁道,“好你个小皮球,什么都往外说!” “对了,薛彻,你篮球砸坏王婶的灯笼得赔啊!”李清秋半开玩笑地说。薛彻挠挠头,“知道了,明天就去赔礼道歉。” 坏了的灯笼,一晃一晃的闪着微光,照亮着胡同口的路面,三人的笑声在夜色中回荡,显得格外温暖。 辛劲川的目光在前面两人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涌起一丝暖意。 到了家门口,辛劲川家里依旧漆黑一片,他坐在门口台阶上,轻轻叹了口气。夜色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李清秋察觉到他的落寞,戳了戳薛彻“薛彻,你先把酱油拿给我爸,我马上回去。” 李清秋鼓着一口气,走到辛劲川身边坐下,”辛劲川,要不你来我家吃饭吧。”辛劲川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不用了,谢谢。我还是等等我爸妈吧,他们可能很快回来了。” 李清秋坚持道:“邻里之间,有什么好客气的?一起吃个饭,刚好今天他们几个都在,都认识认识!再说了,我爸难得下厨,手艺可好了,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辛劲川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李清秋笑着拉起他,“走,尝尝我爸的拿手好菜!” 两人并肩走向灯火通明的李家,夜色中,胡同口的温暖渐渐驱散了辛劲川心中的孤单。 温馨小院里,李家的饭菜香气四溢,欢声笑语不断。辛劲川走进屋,李叔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薛彻也凑过来,调侃道:“这下你可赚大了!” 陈嘉茵笑着拍了他一下,“别贫了,快吃饭!”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融洽,辛劲川心中那份陌生的隔阂渐渐消散。 胡同口的夜风轻拂,院子里的灯光映照在每个人脸上,笑容更加温暖。 以至于,后来的辛劲川每当回忆起那个夜晚,都觉得那是他融入这里的起点,心中那份归属感愈发强烈。 第4章 叁·迟到啦,李清秋 -1- 是夜,月亮高悬,伴着路灯的微光,胡同里显得格外宁静。 老李同志收拾完饭桌上的残局,端着切好的水果上楼,敲了敲门,“秋秋,阿茵,来给你们送点水果。” 李清秋和陈嘉茵闻声开门,接过水果,笑眯眯地感谢。老李同志看着她们,叮嘱几句,“李清秋,我可告诉你啊,我今晚上值夜班,你妈早上就出差回来了。你自己注意点儿定闹钟…” “知道了知道了,老李同志你别啰嗦了,我保证不会迟到!” 李清秋关上门,转身接着和陈嘉茵聊起白天的趣事,两人忍不住又笑出声来。笑声在房间里回荡。 …… -2-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进来,,麻雀栖在槐树上,偶尔发出的几声轻鸣,打破了夜的寂静。李清秋翻身的瞬间突然想起什么,猛地坐起身,“坏了,我作业还没写完!” 李清秋突如其来的惊呼,惊醒了脑子里的瞌睡虫,也惊到了窗外槐枝上的麻雀,扑朔朔飞向夜空。 陈嘉茵忙问:“怎么不早说?赶紧去写吧,小心明天你妈制裁你!” 李清秋翻身抓起书包,悄悄走向书桌,打开台灯,笔尖在纸上抄写着公式,心中暗自祈祷能赶在天亮前完成。 赶作业让她难得的一心一意,以至于忘了定闹钟。 窗外,月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李清秋趴在桌子上,看到笔筒里的一抹绿,那是辛劲川晚上给她的“谢礼”,绿色的包装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凌晨四点,窗外渐露微光,李清秋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题。她长舒一口气,轻轻合上作业本,心中暗自庆幸。困意袭来,她看了看钟表,又爬回了床上,陈嘉茵早已熟睡。李清秋小心翼翼地躺下,闭上眼,疲惫的身体渐渐放松,耳边隐约传来胡同里早起的鸟鸣,心中却感到一阵踏实。 -3- 天色微亮,胡同里渐渐热闹起来。李清秋在朦胧中听到早餐摊的叫卖声、邻居们的问候声,她翻了个身,继续沉入梦乡,直到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将她惊醒。 “李清秋!你怎么还没醒啊?!”她猛地坐起,陈嘉茵也被吓得一激灵,揉着眼睛问:“怎么了?”门外传来李清秋熟悉的河东狮吼。 “坏了坏了,我妈都回来了,咱俩还没起床!”李清秋慌忙穿好衣服,陈嘉茵也迅速起身,两人手忙脚乱地收拾着。门外林舒蘅女士的催促声越来越急,李清秋一边系着鞋带一边喊:“来了来了,马上就好!”门外的叫喊声愈发急促,李清秋和陈嘉茵终于整理完毕, 终于,门从里面被打开,林女士一脸怒气地站在门口,李清秋尴尬地挠了挠头笑了笑,“亲爱的林女士,我错了,下次一定早起!”林舒蘅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戳了戳李清秋的脑门儿,“你这孩子,一点儿也不让人放心,我就一晚上没在家”。 李清秋拉着陈嘉茵匆匆去洗漱,两个人在镜子前互相挤眉弄眼,偷偷笑着。水龙头哗哗作响,客厅林女士的唠叨声依旧不断,李清秋吐了吐舌头,赶紧抹了一把脸,催促陈嘉茵加快速度。 两人洗漱完毕,拿起书包就要向门外冲,却被林女士叫住:“站住!早餐都准备好了,吃完再走!”李清秋无奈停下脚步,陈嘉茵也只得回头,两人相视苦笑,乖乖坐回餐桌旁。 热气腾腾的包子散发着香气,李清秋咬了一口,心里暗想:完了,今天又要迟到了。她偷偷瞥了一眼墙上的钟,时针已经向八点逼近。 门外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声,李清秋和陈嘉茵对视一眼,迅速抓起包子塞进嘴里,背上书包冲出门外,不顾林女士的喊叫,飞奔向胡同口。 胡同口,薛彻正骑着自行车等她们,脸上带着无奈。 陈嘉茵因为高年级要早到校,所以先一步骑车离去,“薛彻,你记得带上李清秋!”薛彻点点头,目送陈嘉茵远去,转头对李清秋说:“快点,不然真迟到了。” 李清秋跳上后座,紧紧抓住薛彻的衣服,胡同口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一天的忙碌就此开始。 行至半路,李清秋突然想起昨晚遗漏的作业,心里一紧,拍了拍薛彻的肩膀,“糟了,作业忘带了!”薛彻无奈叹气,“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 ”你先走吧,帮我跟老刘请个假,我马上到,就说我闹肚子去了。”薛彻点头,加快车速。 李清秋转身飞奔回家,心里默默祈祷:老刘千万别生气。 胡同里回荡着她的跑步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李清秋气喘吁吁地跑进家门,林女士惊讶地看着她,“怎么又回来了?” 李清秋顾不上解释,冲进房间翻找作业,终于在书桌角落找到那本皱巴巴的作业本。她迅速抓起作业本,冲出门外,林女士的喊声在身后渐渐远去。李清秋一路狂奔,心跳如鼓,胡同口的阳光愈发刺眼。 辛劲川因为第一天转学来不急不忙地现在才骑车到胡同口处,看着李清秋飞奔的身影,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李清秋!” 李清秋闻声回头,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辛劲川骑到她面前,“你怎么这么急?是不是有什么事?”李清秋喘着气,把作业本扬了扬,“差点忘带作业,得赶紧去学校,不然迟到了。” 辛劲川点点头,示意她坐上后座,“我载你一程吧。”李清秋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迅速跳上车。两人穿过胡同,阳光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李清秋心中暗自庆幸,或许今天的迟到还能补救。 辛劲川稳稳地骑着,李清秋抓紧时间整理思绪,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何向老刘解释。胡同口的风景一闪而过,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带来一丝暖意。 李清秋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辛劲川的车速不快,却很平稳,李清秋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她回头望了一眼胡同深处,阳光洒在那熟悉的小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辛劲川侧过头,轻声问道:“你经常这样吗?”李清秋尴尬地笑了笑,“也不是很经常吧。” 两人继续前行,学校的轮廓逐渐清晰,到学校门口时,李清秋跳下车,感激地对辛劲川说:“谢谢你,不然真要迟到了。”辛劲川微笑着点头,“快进去吧。”李清秋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教室,心中暗自庆幸今天的幸运。 李清秋推开教室门,老刘正板着脸站在讲台前,她赶紧递上作业本,低声解释。老刘皱眉看了她一眼,习以为常地接过作业本,语气稍缓:“下次注意。”李清秋松了口气,回到座位,心中暗自庆幸,辛劲川的帮助让她避免了更大的麻烦。 -4- 另一边,高二教学楼的走廊里,辛劲川正跟着主任了解学校环境,心中却还在想着李清秋的匆忙。主任的讲解声在耳边回荡,辛劲川的目光不时投向窗外,那片熟悉的胡同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高二(3)班,辛劲川跟主任走进教室,同学们的目光纷纷投来。 主任上台,“这是新转来我们嘉汇中学的辛劲川同学,未来将和我们一起度过校园时光,大家欢迎。”教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辛劲川微微点头致意,目光扫过教室,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昨天晚上在李清秋家见过的那个女孩。陈嘉茵正低头看书,察觉到目光,抬头与辛劲川对视,微微一笑。 主任对着王老师说:“人我给你带到了,好好教啊。”王老师点头,主任称教务事务繁忙,转身离开。 班主任王老师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辛劲川,你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辛劲川走上讲台,声音温和“大家好,我叫辛劲川,辛苦的辛,费劲的劲,山川的川,很高兴能加入这个班级。” 尽管辛劲川的话音平静,教室里却悄然涌起一股好奇的波澜。 王老师微笑着点头,看了一眼教室里的座位,“辛劲川,你就坐那儿吧。”他指了指陈嘉茵身后的空位。 辛劲川走到座位前,轻轻放下书包,感受到周围同学探究的目光。 陈嘉茵转头,看向新后桌语气欢快,“你好,辛劲川,新邻居,新同学。我叫陈嘉茵,有什么可以找我帮忙哦。”辛劲川回以一笑,礼貌回应:“谢谢。” 讲台上王老师拍了拍手,继续说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今天我们开始复习昨天的内容。”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陈嘉茵也转回去专心听讲,但心中对辛劲川充满好奇。辛劲川打开课本,想着多熟悉周围环境,期待着未来在B市的生活。 第5章 肆·打槐花 -1- 叮铃铃的下课声响起,同学们纷纷起身活动。辛劲川出门站在走廊看着同学三两成行,眼里映出些许落寞,眺望着远方。 李清秋来高二教学楼找陈嘉茵,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辛劲川独自站在走廊尽头,目光深邃,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她心中一动,快步走过去,猛地拍了一下辛劲川的肩膀,“辛劲川,你在干嘛?” 辛劲川回过头,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没什么,只是随便看看。”李清秋眨了眨眼睛,调侃道:“随便看看?我看你是在想家了吧。”辛劲川笑了笑,不置可否。 正巧陈嘉茵和几个同学走过来,李清秋招了招手笑道:“阿茵姐!这边!”陈嘉茵笑着走近,目光在辛劲川和李清秋之间扫过,对着李清秋说:“你不知道吧!还真让薛彻说对了,我和辛劲川成了前后桌,缘分不浅呢。” 李清秋闻言,眼睛一亮,“看来我们注定有缘,要成为好朋友啊!”辛劲川微笑点头,目光柔和,“希望如此。”陈嘉茵提议,“不如我们去操场走走,顺便介绍一下大家?”李清秋拍手赞同,“好主意!” 三人一同走向操场,阳光洒身上,温暖而明媚。辛劲川边走边听陈嘉茵和李清秋的介绍,渐渐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心中那份落寞也逐渐随之消散。 操场上的绿草如茵,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辛劲川的目光被远处的篮球吸引,他忍不住驻足观看,篮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落地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清秋注意到他的目光,笑着说:“你喜欢篮球啊?”辛劲川看了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小时候常玩,好久没碰了。” “那正好,薛彻在那儿占了场子,你可以跟他一起打球。”李清秋热情地指向篮球场,“他技术还不错,灯笼那次是意外,你们可以切磋一下。”辛劲川犹豫片刻,“算了,不去打扰他们了。“李清秋见状,也不勉强,将话题引向别处。 春风拂过罗古巷,携着阵阵槐花香,卷着校服钻进鼻子里,李清秋轻吸一口气,感慨道:“这槐花真是香啊,让人不禁想起……” 陈嘉茵停下脚步双手环胸,好整以暇地望着她,仿佛下一秒就知道她要说什么,却还是问出口:“想起什么?” 一旁的辛劲川笑了笑,不知道这两人在打什么哑谜,但也不禁好奇地望向李清秋,等待她的下文。 李清秋嘴角咧开,“那当然是槐花蒸肉啦!” 陈嘉茵闻言,一幅果然如此的神情,笑着戳了戳李清秋的脑门儿,“你这张嘴,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吃。” 辛劲川也被逗笑了,心中那份陌生的距离感悄然消散,仿佛在这片槐花香气中,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上课铃声响起,三人相视一笑,分别走向教室。 临走前,李清秋回头朝陈嘉茵挤了挤眼睛,喊道:“阿茵姐,别忘了槐花蒸肉哦!”陈嘉茵笑着摆手,“放心吧,不会忘的!” -2- 辛劲川心中暖流涌动,步伐轻快地走向教室,脑海中回荡着刚才的笑声,期待着未来的校园生活。 教室门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笔下散发出淡淡墨香。辛劲川坐在座位上,翻开课本,心中那份对未来的期待愈发强烈。 “辛劲川,你放学后有事吗?”前排陈嘉茵递过来的纸条上写着,字迹潦草。辛劲川接过纸条,微微一笑,回道:“没什么事,怎么了?” 陈嘉茵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小声说道“那你跟我们一起去打槐花吧!” 辛劲川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答应,心中泛起一丝期待。 另一边。 初三(1)班的教室里,老刘正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严肃地说:“中考在即,大家要抓紧时间复习。” “咣”的一声,薛彻昏昏欲睡的头猛地砸到了课桌上,全班哄笑。 老刘话音刚落,喊道:“薛彻,你这是第几次了?再这样下去,中考可怎么办?”薛彻揉了揉发昏的脑袋,尴尬地笑了笑,全班又是一阵轻笑。老刘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 薛彻强打起精神,一扭头看到了同款“小鸡啄米”的李清秋,薛彻拿胳膊肘猛地戳了戳她。李清秋一个激灵,睁开惺忪的睡眼,还没反应过来,就撞上了老刘的目光。 老刘无奈地摇摇头,轻叹道:“李清秋,你也别睡了,怪不得你俩能玩到一起去。” 李清秋脸颊微红,赶紧坐直身子,偷偷朝薛彻做了个鬼脸,想起来和陈嘉茵的约定,同薛彻低声商量着放学后的计划,“薛彻,咱们放学后去打槐花吧,趁着我妈在家做槐花蒸肉!” 薛彻眼睛一亮,“好啊好啊,我也好久没吃槐花蒸肉了!” 两人低声交谈,老刘的目光再次扫来,李清秋赶紧低头假装看书,薛彻也装模作样地记笔记。 老刘见状,轻叹一声,转身继续板书。李清秋和薛彻相视一笑,心中却早已飞向那片槐花盛开的田野,仿佛能闻到蒸肉的香气。 -3- 放学铃声响起,李清秋和薛彻迅速收拾书包,急急忙忙地冲出教室,直奔校门口。陈嘉茵和辛劲川早已等候多时,四人会合后,欢快地奔向胡同中心。 胡同里,槐花如雪般飘落,香气四溢。 薛彻兴奋地跳起来,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槐花,眼中满是喜悦。李清秋则轻嗅着花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四人并肩走在胡同里,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槐花的香气驱散了。 李清秋指了指前方,兴奋地说:“看,就那棵槐树最茂盛,咱们去那儿!” 四人加快脚步,来到那棵槐树下,纷纷抬头仰望,槐花簇簇,洁白如云。 辛劲川看着三人兴奋的样子,有些羡慕却又感到一丝温暖,仿佛被这份纯真的快乐感染。 “辛劲川,你还不知道打槐花怎么打吧?”辛劲川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确实没打过,你们教教我吧。” 薛彻和李清秋相视一笑,热情地示范起来:“先用竹竿轻轻敲打枝头,槐花就会纷纷落下。”辛劲川学着他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敲打,槐花如雪片般飘落,四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陈嘉茵提议:“咱们比赛谁打得多吧!” 于是,欢笑声中,四人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时光。槐树下,四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敲打,有的忙着收集。 打槐花的人越来越多,胡同里热闹非凡。 薛彻见状,索性爬上老槐树,灵活地攀爬到更高的枝头,用力摇晃,槐花如鹅毛大雪般纷纷落下。落了一地,香气更浓。陈嘉茵忙不迭地用篮子接着,笑得合不拢嘴。 李清秋也不甘示弱,找来长竹竿,用力敲打树梢,槐花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辛劲川和陈嘉茵在一旁欢呼雀跃,忙着捡拾地上的槐花,篮子很快便装满了。 四人相互配合默契,欢声笑语在胡同里回荡,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槐花的香气与青春的欢乐中。纵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段美好的记忆却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底,成为青春最美好的注脚。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槐树上,将四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他们捧着满篮的槐花,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欢快的脚印和槐花的清香。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四人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他们边走边聊…… -4- 胡同的尽头,晚风轻拂,昏黄的路灯渐次亮起,将四人的身影映得温暖而柔和。 他们驻足回望,胡同里槐花的香气依旧弥漫,仿佛在诉说着这段难忘的时光。晚风轻扬,带着一丝凉意,却也让他们的心更加贴近。 李清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回头跟他们掰指头说着,“槐花能做多少好吃的:槐花饼、槐花粥、槐花蜜、槐花茶……还有最美味的槐花蒸肉!” 陈嘉茵笑着摇了摇头,说:“你但凡能背书有这劲头,考试早拿第一了!都不用老李同志天天发愁了!” 薛彻附和道:“是啊,清秋这记性用在正道上,咱们都得甘拜下风。” 李清秋做了个鬼脸,俏皮地回应:“那以后我就专攻槐花食谱,开个‘槐花小厨’,保证让你们都流连忘返!” “说她没说你!”陈嘉茵笑着拍了拍薛彻的肩膀:“你俩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谁。” 辛劲川哈哈大笑:“看来咱们都得向清秋学习,当然是把这份热情用到学习上。” …… 谈笑间,他们已走到胡同岔路口,夕阳的余晖洒在石阶上,泛起金色的光泽。 “你们都快回家吧。” “明天周六别忘了来我家,咱们一起做槐花美食大餐!”李清秋兴奋地补充道。 薛彻点头应允:“一定准时到!” “明天见!”辛劲川挥了挥手,转身走向自家院落。 胡同里的灯光渐次明亮,映照出温馨的夜晚。 李清秋躺在床上,鼻尖仍残留着槐花的清香,脑海中回荡着今日的欢声笑语,心中满是期待与憧憬。 她轻轻闭上眼,想起来今天槐树下洁白的花瓣如雪般飘落,落了蓝衣少年的肩头,那一瞬间的美好仿佛定格在心间。少年的笑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冽。让她不禁嘴角上扬,期待明日的相聚,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明天见。”李清秋心里默默重复,眼角带着笑意,缓缓进入梦乡。梦中,槐花依旧盛开,四人笑声依旧回荡,青春的美好在梦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