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满山都是NPC》
第171 章 吓两跳
先后收到几个覃军发来的视频,姜佑看后嘴角微微上扬。
他没划过龙舟,晓得多人操控肯定不容易。
游客从往年只能看,到自己亲自免费体验,表情十分兴奋,想必会铭记终生吧。
给覃军回了消息让他时刻关注游客们的安全。
老覃比他更在意,加派人手,确保万无一失。
在家无事,依依被她爷爷奶奶带到村里溜达,他便继续去宠爱太公。
姜佑来到太公坟前,点开金色感叹号,
嗯?点不开。
他戳戳戳戳——
【嘶~端午节,信号不好,休息】
有没有搞错???
系统还需要过节?更任性?
你一个系统休息个毛线。
尽管他内心疯狂吐槽,这破系统就跟真的没信号般,始终再无提示弹出。
丢~
它是雄黄酒喝多了吧。
姜佑默默站在坟前点上一根烟。
叮铃铃!
“姜佑,我包了粽粑,分点给你,有空来我家吗?”罗妤婕清脆嗓音从电话那端传来。
“好,我现在过去。”
太公坟离田村较近,十分钟迈巴赫开到她家。
姜佑熟门熟路无需她站在路口等,自己晓得进屋。
“耶?叔叔阿姨今天没放假?”
“小节气工厂哪有假放,顶多下班早点而已。”
罗妤婕眉毛弯弯,解开一个粽粑剥开粽叶递到他手里。
“尝尝看好不好吃。”
“嗯?咸——”
“咸了?”
“咸淡适中,很香。可以啵,班长真是心灵手巧。”
姜佑整口粽子咽下后立刻违心夸道。
记住本站: “是嘛,嘻嘻。我好几年没包粽粑,手艺没丢。你多拿两个回去。”
大上午被喜欢的人夸奖,罗妤婕心情愉悦,眼神亮晶晶。
“拿拿拿,给几多都要。”
好东西他一人承受即可。
“你在找什么?”
“早上出门忘记喝水,有点口渴。”姜佑咂咂嘴。
“我给你倒。”罗妤婕没多想,转头给他倒水。
一口气喝下整杯水,感觉好多了。
“你屋水真甜。”
“没你嘴甜,我不晓得你还这么会讲话咧。中午就我自己吃饭,你留下吃午饭再走嘛。”罗妤婕娇嗔地白他一眼。
“嗯。用买菜吗?”
“不用,但是要去菜地摘青菜。我妈种了蛮多样菜咧。”
罗妤婕家的菜地在她家正对面,村道另外一侧。
那边是大片的稻田。
如今农村少人种水稻,大部分是种菜卖,或者种果树。
种谷子卖不出钱还累。
有些农村老人为了赚两个生活费,也为了攒生病去药店买药的钱,自己种些菜。
平日拿到村子外面工厂附近的小市场摆摊。
陈塘村和附近几个村子都如此。
端午的天气以阴雨天为主,阵雨说来就来没有预兆。
田埂两侧长着杂草,雨水挂在叶尖。
罗妤婕换上黑色大拖鞋,露出十个圆润小巧的脚指头,脚掌小,拖鞋大,挤出来好似小孩穿了大人的鞋子。
“路滑,你小心点。啊~~”
她刚叮嘱身后的姜佑,身体一个趔趄向前滑眼看要栽进田里。
“小心。”
姜佑眼疾手快,丢掉篮筐,伸手拉住她胳膊,顺势揽住纤腰轻轻往后带。
两人由一前一后变成紧紧相拥,她胸前两团柔软因为挤压而变了形状。
“我觉得你打赤脚走可能更稳。”
罗妤婕低头看了看田埂,光脚踩应该会很舒服,脚底板踩到烂泥,回家冲洗下就可以。
“放我下来,我光脚走。”
记住本站: 姜佑挑眉:“真打赤脚咧?”
“嗯。农村妹崽还怕弄邋遢脚啊。赶紧把我家篮子捡回来。”
他有点舍不得放开怀抱里的人,主要是又香又软。
不放人怎么摘菜。
老老实实将罗妤婕放在田埂上面然后弯腰捡篮子。
走到地头,她回眸笑道:“看,这一片都是我妈打下的江山。喜欢吃哪个菜,你讲我来摘。”
“有蛇啊~~~~~~!”
姜佑还在发懵,她已经手脚并用,从菜地跳上田埂,眨眼间便扑进他怀里。
“哪里有蛇?”
罗妤婕嗓音发颤:“那里~~”
顺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她小巧清晰的脚印旁还真有条菜花蛇。
只有小拇指大小一尺来长,它仰起头眼神无辜,好似受到惊吓。
——【喂我花生】
下一秒它匆匆钻进草丛溜走了。
“没事了。你刚才差点没踩死它。”
姜佑仿佛读懂小菜花蛇的眼神,拍着罗妤婕后背柔声安慰。
“吓死我啦,我从小最怕蛇。”
“那菜还是我下去摘吧。”
“菜地土粘,你脱鞋再下去,喜欢吃什么自己动手。”罗妤婕轻咬朱唇,妥协了。
想着她家里晚上也要做菜,姜佑挑嫩的摘满一篮。
两人回到院中打水洗脚。
“过年我回家买的新拖鞋,你穿这双。”
“这鞋几码?”使劲挤,勉强能挤进去。
“好像是39码。”
姜佑翻开一看,38的。
他扯了扯嘴角,想到个好主意,把大脚拇指夹在鞋子外面。
“咯咯咯咯!我俩换鞋,我这双给你穿。”罗妤婕看到掩嘴而笑,胸前一阵波涛荡漾。
姜佑从篮子内拿出两人份菜清洗干净,放在厨房开始备菜。
“刚才你被吓了两跳,中午这顿饭我来做吧。”
“耶?那怎么好意思咧。”
记住本站: “没事,为班长服务嘛。”姜佑勾起唇角。
真实的想法是,这么新鲜的青菜,如果给她做,天晓得会做成什么样子?
炒好三个菜一汤摆上桌,闻着菜香,罗妤婕看向眼前男人忙碌的背影,美眸内直往外冒小星星。
梅苹真不知好歹呀,活该她离婚。
“开饭了,尝尝看合不合你胃口。”
“好吃。比我做的好吃得多。”
“我决定了,以后你到羊城看我,在家里吃都让你做饭。”
姜佑无语地翻她白眼,这算不算学得会捡得累。
“我明天要出趟差,大概要两天左右,等我回来,我们再回羊城公司。”
“你去吧,我正好放松几天。”
现在我算明白了,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出到社会,最后给成绩不好的同学打工。罗妤婕感叹道。
“别乱讲啵,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班长发言的时候,你不讲话,没人当你哑巴。understand?”
“......”
记住本站:
第172 六一儿童节,初见
下午,依依在爷爷奶奶家吃个半饱,然后跟爸爸回外婆家。
面对老两口的挽留,姜佑留下陪着梅山东喝酒。
“依依晚上留在我这里,明天我带她在家玩。”梅苹淡淡开口。
小丫头抱着外婆给她的大鸡腿啃得正香。
“行。”姜佑点头。
他明天还可以起早出门。
整顿饭吃下来,两人只有这一次交流。
姜佑和梅山东聊着公司上的事,还有桃花源今天举办的赛龙舟活动,谈自己对公司未来规划和构想。
偶尔李岚插两句话,老两口看他眼里有光,为他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了小小成就而感到高兴。
梅苹垂眸吃饭,被动地聆听。
这是她首次以旁观者的身份,近距离被动了解他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眼前的男人,熟悉又陌生。
与父母关系融洽。
梅苹隐隐有种错觉。屋里仿佛她才是那个外人。
晚上八点,五斤装公文包见底,姜佑和梅山东两人喝到微醺才散。
他走出小院。
“用不用我开车送你回去?”
“不用,里把路我慢慢走回去。明早再来开车。”姜佑说完停顿两秒,迈步往家走没有回头。
梅苹眼神复杂,迈步向前的男人步伐缓慢而坚定,始终不曾回头看她一眼。
正在一步步远离她的世界。
姜佑回到家冲凉,翻阅凌平县古隐民办小学的资料,确定位置和路线,收拾好衣服便早早地睡了。
次日5点,天蒙蒙亮。
他都起床了,隔壁那只公鸡居然还没有打鸣。
若非路途遥远,也不至于起得比鸡早。
从柳城县到鹅城凌平县全程高速,大概5个小时左右。
迈巴赫不适合走山路。
姜佑对路况不熟,稳妥起见,到达凌平县后他在县城找了家租车行,租一辆老牌越野车赶往古隐村。
三小时的山路,很考验车辆质量。
今天周日,同时还是六一儿童节。
原本以为学校会放假,等他把车开到小学门口,发现里面还能听到学生朗读的声音。
记住本站: 操场上,有大小十几个孩子,在一名年轻女老师的关注下奔跑玩耍,做老鹰抓小鸡的古老游戏。
学校院墙只有一米高,银色越野车身瞬间吸引里面师生的注意。
纷纷停住脚步扭头观望。
好奇这个陌生来客。
古隐小学地处偏僻,附近几个村落家中有小车的极少。
在当地还没拖拉机实用。
所以在这群小学生眼中,它是个稀罕物。
姜佑下车,隔着院墙与女老师对视。
系统给的小学资料上有三位教师个人信息。
两双清澈眼眸互相打量对方,于此刻,人生中彼此初见。
有别于江舒婉的温婉娇柔,罗妤婕知性俏丽。
照片永远没有亲眼所见直观。
眼前的女老师体型纤细娇小,身穿素色亚麻长袖衫,衣袖卷起至小臂,露出一截皓白手腕。
她很年轻。
身上带着些许未脱的稚气,圆乎乎的脸蛋透着婴儿肥。
此刻阳光洒落在她头顶,为她头顶染上一层金色。脸颊两侧,小酒窝很好维持着迷人的形状。
姜佑猜测,在学生们的眼中,她此刻脸上还未消散的笑容应该很甜。
迈步往校内走,被十几双眼睛盯着,他觉得很有趣。
这些眼神如小鹿般衣着朴素的孩子。
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都是他的学生了。
“这位先生,请问你是找人还是有什么事?”
注视眼前高大帅气的男人走近,庄娅眼神一亮过后,又微微蹙眉,上前两步主动开口询问。
她的嗓音听在姜佑耳中如黄鹂鸣唱,婉转悦耳。
字正腔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姜佑站定,跟她保持一米五的距离。
弯起嘴角轻声开口:“庄娅老师你好,我叫姜佑,同时也是咱们古隐小学的新校长。”
“你是校长?有证明吗?”庄娅愕然道。
“有的。请看,当然也可以打电话到市教育局查我的个人身份信息。”
姜佑还好心把材料上标注的电话号码给他看。
虽然有可能她比自己更清楚教育局电话。
记住本站: “姜,”
“庄老师叫我姜佑就行,你可以去叫王老师和李老师他们,我们到办公室聊。”
“好。你稍等。”
庄娅微微点头,转身撵学生:“你们先回教室,老师要开会,自己复习课本一会我要检查作业。”
“知道了。”围观的孩子一哄而散,互相奔跑回教室。
她对上姜佑眼眸,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挚,暂且压下心里的怀疑,微笑说道:“请跟我来。”
老师办公室在教学楼最右侧,是由一间空教室改成,里面放置几张长桌,一摞摞课本垒在桌面,隔成各自的办公桌。
进到教室时,姜佑发现门上的挂锁坏了。
也对,在厌恶学习的人眼中,里面的教具和课本,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
“请喝水,我叫两位老师过来。”庄娅为姜佑倒了一杯凉白开。
“谢谢庄老师。”
握着手里的老式搪瓷杯,白色杯身印有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令姜佑感觉自己穿越回到70年代。
几分钟后,隔壁的学生朗读结束,庄娅领着一男一女两名中年老师走进办公室。
姜佑站起身冲两人微笑点头。
知道男人叫李帆涛,47岁,凌平县本地人。
住校,平时学校的体力活累活都由他干。
女人叫王小梅,45岁,古隐小学附近本地人。
目前虽然有教师资格证却还是位代课老师。
“李老师王老师,你们好。我叫姜佑,是这所小学的新校长。”
李帆涛从事教师职业生涯25年,经常在县里走动。
对姜佑提供的证明,他拿在手里观看,目光通过厚厚的镜片,扫几眼材料便心里有底。
即使存疑,稍后打电话到教育局查询并不费劲。
“姜校长,欢迎欢迎!”他伸出双手,激动地与姜佑握在一起。
三人中以李帆涛为主心骨,看到他认同便没有问题。
“姜校长好。”王小梅热情打招呼。
“抱歉啊姜校长,我刚才还怀疑你冒充领导。”庄娅主动道歉。
她圆圆的脸蛋,纤长而浓密的睫毛扑簌簌抖动,可爱得像个小孩子。
姜佑心底生出渴望捏一捏的冲动。
“谨慎些应该,庄老师李老师王老师,我给孩子们带了礼物,在我车里,麻烦跟我去拿。”
六一,他怎么可能没有准备。
记住本站:
第173 章 以后会好起来
三人随姜佑走到越野车旁,他从后备箱内搬出两个大纸箱。
“这是我给孩子们买的笔和文具盒,另外箱是巧克力糖果。”
租车时他向车行老板打听,随后特意跑了趟附近文具店和商场。
庄娅低头看了看,黛眉微微蹙起:“姜校长,文具可以给学生们作六一礼物,巧克力就算了吧。”
“为什么,今天是儿童节。他们的专属节日,吃糖也不行么?”姜佑疑惑道。
“是啊庄老师,今天是孩子们的节日,收到礼物会很开心。”王小梅盯着糖果轻声附和。
眼底泛起中年女性教师特有的柔和光芒。
李帆涛把眼镜往鼻梁推,垂眸笑道:“呵呵,姜校长想得周到,我看可以给嘛。山里孩子平时哪有什么像样的零食吃。”
“那个,其实我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不算贵重。一点心意。”
姜佑从副驾驶拎出来三个纸袋。
“哟,是钢笔。谢谢姜校长。”王小梅接过,看到是崭新的钢笔,脸上绽开笑容感谢道。
批改作业,她还是喜欢用钢笔。
“哼,还挺会收买人心。”庄娅接过礼盒,小小声嘀咕道。
姜佑耳朵尖,听见了有些尴尬。
没想着收买人心,只是觉得三位老师守在大山脚下,为了这帮山里孩子挥洒青春,很伟大。
作为新任校长,这学校是他的产业,姑且先如此定义。
他愿意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水平。
但不会拿钱收买她们。
那是对为人师表的侮辱。
“哎~庄老师,姜校长是一片好意。正好我的钢笔坏掉有段时间,太及时了。谢谢姜校长。”李帆涛打着圆场。
“李老师,你和我把纸箱抱进去分给学生们吧。”
姜佑跟李帆涛说话,抱起装有巧克力糖果的纸箱眼巴巴看着庄娅。
“看我干嘛,我把学生们叫到操场集合。”庄娅抓起礼盒,噘嘴快步返回校内。
长长的麻花辫左右甩动,留给他一个生动背影。
“我们走吧,姜校长。庄老师还年轻,但是她心地善良,对孩子们可好了。为了这些孩子,本来早该去县城相亲,被她一拖再拖。”
王小梅担心姜佑对庄娅有意见,急着替她说好话。
“是嘛?谈恋爱结婚是大事。庄老师什么时候走?”
“还没定,过完六一,若是相亲成功,大概会留在县城跟对象谈恋爱准备结婚。”
“对方家里有钱条件好,现在好的婆家也不好找,错过这个,下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上。”
“她呀,怕学生难过。我们每天放学三个人各自送一队学生回家。”
记住本站: “如果她走了,教课还好说,我和李老师能代。只是放学她负责的那队学生就没人护送。有些孩子家离学校七八里山路,挺远的不好走。”
听着王小梅介绍庄老师的情况,姜佑心中犯愁。
才刚来就碰到学校教师有可能离职。
自己只是短暂停留在,古隐小学面临的师资匮乏现状,金钱方面他能提供,老师却需要再找。
凌平县到古隐小学,往来山路的崎岖他中午领教过。
普通私家车通行耗时过长,老师每天早晚通勤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而修路非朝夕之事,需要跟当地有关部门商议再定。
姜佑深知钱通神,有钱好办事。
在他思绪轮转间,庄娅挨个班级把学生们叫出来。
按照低高年级次序依次站成六排。
“同学们,立正,稍息。”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你们的节日。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新校长,下面大家欢迎姜校长讲话。”
啪啪啪~
数十双眼睛汇聚在姜佑身上,好奇地打量他。
面对这些幼稚纯真的面孔,他仿佛回到了小学时代,想起被老父亲追撵爬旗杆,一爬成名的壮举。
蓦然回首间,已是快三十的年纪。
暗自感叹花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校长,今天第一次来到学校,与大家见面,我十分高兴。”
“我是八桂市人,早上5点从家里出发,车开了近8小时。看到你们的瞬间,我感觉很值得。”
“今天儿童节,校长给大家准备了节日礼物。每个同学都有份,下面请庄老师和王老师发放。”
从八桂过来?
庄娅眼眸低垂,闪烁智慧之光,在心底快速计算路程路况和时间,确信姜佑没有夸大。
连续开8个钟头可不容易,校长这家伙——
自己错怪他了?
“庄老师,我发文具你发糖。”王小梅开始挨个学生发放一套文具。
“嗯。同学们把双手合在一起,先说好哦,上课不允许偷吃糖。”
庄娅微笑着叮嘱,脸颊两侧露出甜甜的酒窝。
哪怕她此刻嘴里说严厉的话,学生也会觉得她在笑。
“知道啦。”
学生们最听庄老师的话。
记住本站: 小石头个头矮站在最前排,两只小手合在一起还没有庄娅一个手掌大。
她抓一把巧克力放在小石头掌心,又塞了些到口袋里面。
整箱糖果分完,每个孩子眼含笑意。手里、兜里、嘴里,鼓鼓囊囊。
正应了那句话,兜里有糖,眼里有光。
看得姜佑心头好似被羽毛轻轻拂过。
决定了,以后每次来都给孩子们带礼物。
“大家课间休息十分钟,然后回到教室上课。现在解散。”庄娅宣布完事,回到办公室备课。
姜佑跟在李帆涛身后,参观他住校的宿舍。
宿舍总共有四间,每间宿舍大约10平米。里面床位是上下铺结构。
“她们两个家在附近,只有我住县城。”
“李老师平时都住校?”
“每个星期五下午回家,周一起早骑摩托车过来。”
“路这么远,遇到刮风下雨天很累吧。”
“我在古隐小学教书20年,虽说条件比外面艰苦,但想着这里的孩子,也就不觉得。早就习惯了。”李帆涛扶着黑色镜框憨厚地笑笑。
来之前姜佑看过三人的工资,由于古隐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工资待遇比县城公办小学要差上一些。
作为校长,他有权改善学校老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民办小学在这方面,校长有一定的自主权。
姜佑摸着裸露的红砖墙壁,抿了抿嘴,说道:“以后会好起来。”
记住本站:
第174 章 守护
对于眼前这位年轻姜校长的话,李帆涛没有反驳。
他已经扎根在大山深处20年,记不清送走多少小学毕业的孩子。
47岁,从青年到中年,如此的生活他日复一日,处之坦然。
这世界,有人羡慕繁华,追求花花世界。
他没有太大追求,毕业初期抱着和其他同学相同想法,先进教师队伍再考公。
好些同学如愿以偿离开了教师岗位,进入县城或者各乡镇成为骨干。
而他,几次没能考上索性放弃了最初的念头。
甘愿当一名小学教师,在这大山之中干到退休。
守护在古隐小学读书的孩子。
工资待遇不高只有3000,李帆涛平时十分节省,工资除了留给家里,偶尔会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看过宿舍,姜佑和他来到食堂。
食堂内是水泥抹平的灰色地面,或许是年头久,有的地方被踩出凹陷。
两排老旧长桌,桌面斑驳却干净整洁。
“李老师,我见学校有食堂,买米和菜的钱是谁在管?”
“以前是我管,庄老师来之后,她年轻脑子转得快,如今是她在代管。”
“食堂里面的米和菜,大多数是我去县城采购回来,偶尔也在附近村里跟学生的家长买。”
“山里人实在,知道我们是老师往往给得多。怪不好意思。”李帆涛呵呵笑道。
“你们也是为了孩子,学校食堂的饭菜收费吗?”
“学校每天提供早餐和中餐,每个学生每天只收一块钱。特殊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免费。”
每天早上的早餐由李帆涛为学生准备。
偶尔王小梅来得早,会帮着他一起做。
“像庄老师负责那队孩子,其中有两兄妹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以前还有个奶奶照顾兄妹俩,前阵子老人去世了,留下这两个孩子在家,怪可怜的。庄老师对他们就特别照顾些。”
李帆涛叹道:“哥哥12岁,妹妹才5岁,还没到上一年级的年龄,每天跟着哥哥来读书,学校也不收那两块钱。”
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父母外出打工。
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工作单位无法为其子女提供照看或读书条件。
孩子只得随老人在家,直到每年春节回家过年能团聚。
在家赚不到钱,外出赚钱又无法顾家和孩子,这一切又是为了孩子和家。
如此的离别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心底的问题困扰李帆涛至今,没有人给他答案。
记住本站: 当当当!
教学楼下,王小梅敲响上课钟声。
操场上玩耍的学生飞奔回到各自教室。
“姜校长,我还有最后一节课,我先给学生们上课去了。”听见钟声,李帆涛夹起课本朝教室走。
“李老师你忙。我随便转转。”姜佑点头说道。
他走出校门,抬眼观望周边。
发现远处山顶上有座通信基站,树木葱茏,遮挡了底部的标识,无法分辨到底是哪个运营商。
推测附近的村落应该有宽带上网。
那么学校也要装。
点了根烟,姜佑凝眸考虑接下来要做的事。
改善学校环境,提升教学质量,投钱就可以。有老人李老师代管,他很放心。
老师的工资待遇从本月开始提,每人从原来的工资基础上各加3000,节假日福利另算。
工资发放从之前每月15号提前到每月2号。
明天他在跟三人说明后,会直接从专用银行卡向三人转账。
学校如今没有财务。
系统给他新增的卡,专门用于发放老师工资。
当务之急是再找一个老师。
姜佑摁灭了烟蒂丢进垃圾桶,决定放学后单独找庄老师谈谈。
当当当~
下午四点,古隐小学最后一节课下课钟声响起。
学生们收拾书包,打扫教室卫生后在操场排成三队。高年级在前,低年级在后。
“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校长再见!”
眼看李帆涛和王小梅两位老师带队先走出校园。
姜佑走到庄娅身边,对上她疑惑的双眸道:“庄老师,我可以跟你一起送学生们回家,顺便聊聊天吗?”
庄娅犹豫片刻,努嘴让学生先走,对他轻轻点头:“好吧。”
两个大人走在队伍最后,她前面是大小石头兄妹俩。
小石头年纪小走得慢。
队伍最前面的学生非常懂事,时不时回头望,看到自己走得快了,便放慢脚步等上几秒再往前走。
学校外面是村落之间的土石路,路面铺满砂砾。
记住本站: 时宽时窄。
“小石头,累了告诉老师,老师背你。”
“庄老师,没事,等我妹妹累了先由我来背。”
“不累,嚯嚯。”小石头嘴里含着一颗糖,眼睛开心地半眯,辫子随风飞扬,正如她的好心情。
今天有糖吃,甜甜的,感觉浑身有力气。
每走出一二里,便有学生从队伍中脱离,走向村落。
二十来人逐渐缩减到六七个。
“姜校长,你要和我聊什么?”一路走了大半,没听见姜佑开口,庄娅忍不住停住脚步回头问道。
两人跟学生拉开一段距离。
“我从另外两位老师那里得知,庄老师准备这两天到县城相亲,有可能离开学校。”
“是有这个事,成不成还两说呢。”庄娅瞥了一眼前方几个身影,压低声音并未否认。
“那这些孩子们怎么办?”
“我暂时也没有好办法。姜校长有什么好办法?”
“我想问问你,如果我提升工资待遇,花钱招聘老师,你有没有合适的推荐对象?”
庄娅低头沉思几秒,“我可以试试,但是希望不大。”
“招聘老师需要时间,那你觉得能否临时聘用一位附近的家长或者村民,担当放学护送学生的护送员?我按日开资。一天50块。”
姜佑灵光突现,换个思路把要求降低。
只需这个人可靠,每天下午四点到学校一趟把学生送回家,其他时间还能干自己的农活,两不耽误。
庄娅愣愣地看着他。
“怎么了?钱少还可以再加点。”
“姜校长,谢谢你。”
她笑颜如花,心中的结暂时解开,两个酒窝好似两个旋涡,吸引着姜佑的目光。
“呵呵,不用谢,能帮上忙最好。”
“护送孩子的人选很好找。”庄娅心情豁然开朗,眉眼带着轻松的喜悦。
走到山脚,前方只剩下兄妹俩,她弯腰准备背起小石头,被姜佑拦住,“我来吧。”
5岁的小石头长期营养不良,他背在身后感觉没有比女儿重太多。
沉寂的半山腰因为兄妹俩放学回家,以及他和她的到来,多了一抹生动的颜色。
走到房子前,姜佑看到坐在门口的身影突然愣住停住脚步。
庄娅:“怎么了?”
他轻轻放下小石头,摇头道:“没事。”
记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