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深处相遇》 第1章 Dome里的旧时光 星港市的六月,湿热得像一块拧不干的抹布,紧紧贴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光影传媒”顶层的会议室里,空调冷气开得十足,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一丝焦灼。 沈亦臻坐在长桌主位,指尖夹着一支钢笔,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衬衫领口一丝不苟,鼻梁高挺,眉眼深邃,侧脸的线条冷硬得如同精心雕琢的雕塑。 作为“光影传媒”最年轻的创意总监,他以眼光毒辣、要求严苛、总能化腐朽为神奇而闻名业界。 此刻,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一个广告案的备选Demo。 这是为高端威士忌品牌“时光窖藏”打造的宣传片, 核心诉求是“历经岁月,醇厚弥香”,需要一首既能传递时光感,又能触及人心底柔软的原创歌曲。 已经听了十几个Demo,要么太流行,失了韵味;要么太晦涩,缺了共鸣。 沈亦臻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着,眼神里没什么波澜,仿佛这世间很难有什么能真正让他动容。 “下一个。”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 助理小张连忙点击鼠标,下一段音频流淌出来。 没有复杂的编曲,开头只有一把木吉他,干净的音色, 像是雨后初晴的天空,带着点潮湿的清新。 紧接着,一个男声唱了起来。 那声音不算极具穿透力的洪亮,却有着一种奇特的质感,像是裹了一层薄薄的暖光,轻轻拂过耳膜,又悄然沉入心底。 他唱得很轻,像是在喃喃自语,诉说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故事。 “……城市的霓虹,映不透橱窗, 旧胶片转动,定格某帧过往。 酒瓶里的光,晃啊晃, 晃碎了月光,晃不散念想……” 副歌部分,旋律陡然低落又扬起,带着一种克制的深情: “时光是窖藏的糖, 甜里裹着伤, 越沉淀,越难忘。 而你是我, 未启封的那坛月光, 在回忆里, 静静酿……” 歌声结束,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连一直紧张的小张都忘了呼吸。 沈亦臻握着钢笔的手指,几不可见地顿了一下。他微微前倾身体,重新点击了播放键。 这一次,他听得更仔细。 那嗓音,那旋律,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情绪……太熟悉了。 熟悉得像一根生锈的细针,猝不及防地刺入心脏最柔软的地方,带来一阵细微却清晰的刺痛。 他记得这样的声音。 很多年前,在大学那栋爬满爬山虎的旧教学楼天台上, 在落日熔金的傍晚,有个少年抱着吉他,也是这样,用干净又温柔的嗓音,唱着自己写的歌。 那时的风很轻,少年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嘴角总是挂着浅浅的笑意,问他:“亦臻,这首歌怎么样呢?” 沈亦臻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的情绪已被他完美地掩饰下去,只剩下惯常的冷静。 “这个Demo的创作者,叫什么名字?”他问,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 小张连忙翻看资料:“沈总监,叫苏念。资料显示,他是独立音乐人,主要在一些Livehouse和酒吧驻唱,这是他第一次投递广告配乐。” “苏念……”沈亦臻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舌尖像是尝到了一丝微苦的味道。 果然是他。 七年了。 那个在他生命里短暂却深刻地存在过,又被他亲手推开,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少年, 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闯入了他的世界。 “联系他,”沈亦臻收回目光,重新恢复了职场上的锐利, “就说,我们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请他来公司一趟,谈谈具体的合作细节。” “好的,沈总监。”小张立刻应下, 没注意到自家老板在说出“苏念”这个名字时,指尖划过桌面的动作,有那么一瞬间的僵硬。 沈亦臻靠回椅背,望向窗外。 星港市的高楼大厦在暮色中勾勒出冰冷的轮廓,霓虹灯次第亮起,如同一片光怪陆离的海洋。 他以为自己早已将那段时光连同那个人,尘封在记忆最深处,不会再轻易触碰。 却没想到,一首Demo,就能让那些以为早已结痂的伤口,再次隐隐作痛。 苏念……你现在,是什么样子? 而这次重逢,又将意味着什么? 沈亦臻不知道。他只知道,那瓶被他藏在心底多年的“月光”,似乎在今天,被某人轻轻叩响了瓶塞。 霓虹深处,故人归来。 是重蹈覆辙,还是……别有洞天? hi~[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Dome里的旧时光 第2章 写字楼里面的旧少年 苏念接到电话时,刚从“旧时光”酒吧结束今晚的驻唱。 初夏的夜风格外温柔,带着街对面小吃摊飘来的油烟味,混着不远处便利店冰柜里散出的凉气,构成了他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夜息。 手机在牛仔裤口袋里震动时,他正低头调试吉他弦,指尖被金属弦磨出的薄茧传来细微的刺痛。 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光影传媒”字样,他愣了一下,还以为是骚扰电话。 直到对方自报家门,提到“时光窖藏”广告案和他投递的Demo,苏念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那个他只在行业报道和财经杂志上见过名字的顶尖广告公司,竟然真的联系了他。 “……所以,苏念先生,沈亦臻总监希望能和您当面沟通一下歌曲的细节。请问您明天下午有时间吗?” 电话那头的助理声音礼貌而专业。 “沈……亦臻总监?”苏念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漏跳了一拍。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他心底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沈亦臻?那个沈亦臻? 七年了。 这个名字连同那张清俊冷冽的脸,早已被他小心翼翼地封存在记忆的角落,以为此生都不会再轻易触碰。 他怎么会在光影传媒?还成了总监? “苏念先生?”助理见他沉默,又轻声唤了一句。 “啊……有的,有时间。”苏念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明天下午几点?地址是……” 记下地址和时间,挂了电话,苏念站在酒吧后门的小巷里,一时有些恍惚。 晚风吹乱了他额前的碎发,他抬手捋了捋,指尖还残留着琴弦的微凉。 他想起大学时,沈亦臻是建筑系的学霸,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是无数女生暗恋的对象。 他总是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背着画板,眼神专注,话不多,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最精准的判断。 而自己,只是艺术系一个喜欢抱着吉他瞎唱的普通学生。 他们是怎么熟起来的?好像是一次跨系选修课,他坐在沈亦臻旁边,不小心把颜料蹭到了对方的衬衫上。 他紧张得不知所措,沈亦臻却只是看了看污渍,淡淡说了句“没关系”,然后递给他一张纸巾。 后来,他们会一起去图书馆,沈亦臻画图,他戴着耳机写歌。 沈亦臻是他第一个听众,会认真听他弹唱每一首不成熟的作品,偶尔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虽然话少,但眼神里的专注总能让他感到安心。 他曾以为,他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直到大四那年,沈亦臻突然像人间蒸发一样,断了所有联系。 没有电话,没有信息,甚至连毕业论文答辩都没出现。 后来他才从别人口中零星听到,沈家出了变故,沈亦臻出国了。 而他,当时正经历着一场不大不小的“背叛”——他以为的挚友在背后散布他的谣言,让他一度陷入低谷。 他曾无数次想给沈亦臻打电话,想问他为什么不告而别,想在他那里寻求一丝安慰,最终却都在拨号前放弃了。 也许,沈亦臻根本就不想再理他了吧。 毕竟,那时的自己,大概也很让人失望。 “阿念!发什么呆呢?快过来喝一杯!”酒吧老板老周探出头来喊他,手里晃着两瓶冰啤酒。 苏念回过神,勉强笑了笑:“不了周哥,我有点事,先回去了。” “行吧,路上小心。”老周没多问,知道这孩子心里有事。 回到租住的顶楼小单间,苏念把吉他轻轻放在墙角。 房间很小,除了一张床、一个旧衣柜和一张书桌,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 书桌上堆满了乐谱和写了一半的歌词,窗台上摆着几盆蔫蔫的多肉植物。 他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找出那个发给光影传媒的Demo文件。 鼠标悬停在文件名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点开了。 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那是他上个月在失眠的夜里写的歌, 写的是城市里的孤独,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某个人的……念想。 他没想到,这首歌会以这样的方式,传到那个人的耳朵里。 去,还是不去? 去的话,就要面对那个已经七年未见的沈亦臻。 他现在是什么样子?还会像以前那样看他吗? 他们之间,除了工作,还能有什么呢? 不去的话,这个可能是他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他需要这笔钱,交下个月的房租,给吉他换一套新弦,甚至……支撑他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最终,现实的考量压过了内心的犹豫。 他是个音乐人,首先得活下去,才能谈梦想。 第二天下午,苏念特意找出了衣柜里最正式的一件浅灰色衬衫和一条黑色长裤,对着镜子反复整理了好几次衣领。 他不想在沈亦臻面前显得太落魄。 光影传媒所在的大厦高耸入云,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精英气息。 苏念站在大厦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才迈步走了进去。 前台确认了他的身份,让他在休息区稍等。等候区的沙发柔软舒适,墙上挂着光影传媒历年获奖的广告作品,每一幅都充满了创意和视觉冲击力。 苏念有些局促地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牛仔裤的裤缝。 “苏念先生,沈总监现在有空了,请跟我来。”助理小张微笑着走来。 乘坐专属电梯到达顶层,走廊宽敞明亮,地毯厚得几乎听不到脚步声。 小张在一扇标有“创意总监办公室”的门前停下,敲了敲门:“沈总监,苏念先生到了。” “进。” 低沉冷静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和电话里的助理声音不同,这个声音像一把精准的刻刀,瞬间在苏念的心上刻下了熟悉的痕迹。 小张推开了门。 办公室很大,落地窗外是星港市繁华的天际线。 沈亦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正低头看着文件。听到动静,他抬起头。 七年未见。 他比大学时成熟了很多,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职场精英的锐利和沉稳。 剪裁合体的西装包裹着挺拔的身形,眉眼间的轮廓更加深邃,眼神依旧平静无波,只是那里面多了些苏念读不懂的东西。 四目相对的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 沈亦臻的目光在他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秒,快得像是错觉,然后便恢复了职业化的疏离: “苏念先生,请坐。” 他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语气平淡,仿佛对面坐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合作对象。 苏念点点头,走到椅子边坐下。 他能感觉到沈亦臻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很冷静,带着审视,让他有些不自在。 “你的Demo,我们听过了。” 沈亦臻开口,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意境和我们‘时光窖藏’的主题很契合。 不过,作为广告配乐,可能还需要一些调整。” 他将文件推到苏念面前:“这是我们初步的修改意见,你可以看一下。 主要是希望副歌部分的旋律再加强一些记忆点,编曲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 他侃侃而谈,语速不快,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透着专业和严谨。 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任何交集,此刻只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会谈。 苏念低头看着文件,指尖却有些发凉。 他能闻到沈亦臻身上淡淡的、像是雪后松林般的冷冽气息,和记忆中那个人身上干净的皂角味重叠又分离。 他努力让自己专注于文件上的内容,听着沈亦臻的讲解,试图回应几句专业的意见。 但他的思绪却总是不受控制地飘远,想起大学天台上那个会安静听他唱歌的少年, 想起那个突然消失的背影,想起这七年里自己走过的路。 原来,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事情。 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如今坐在对面,隔着一张宽大的办公桌,讨论着工作。 沈亦臻讲完了修改意见,见苏念有些失神,微微蹙眉:“苏念先生?你有什么想法?” 苏念猛地回过神,脸上有些发烫,连忙抬眼:“啊……对不起,沈总监。我觉得您的意见很专业,我会回去好好修改的。” 他顿了顿,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轻一些: “那个……沈总监,我们……以前是不是……” 他想问,我们以前是不是认识? 沈亦臻的眼神平静地看着他,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没听懂他的暗示。 过了几秒,他才淡淡地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疏离: “苏念先生多虑了。在商言商,我看重的是你的才华。”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苏念心底那点微不足道的期待。 是啊,在商言商。 他怎么会以为,沈亦臻还会记得那个无足轻重的他呢? 苏念低下头,掩饰住眼底的失落,勉强扯出一个笑容: “是我唐突了,沈总监。我会尽快把修改后的版本发给您。” “好。”沈亦臻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电话, “小张,送苏念先生出去。” 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久别重逢的问候,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眼神。 苏念站起身,对沈亦臻说了句“打扰了”,便跟着小张走出了办公室。 门在身后关上的那一刻,苏念才感觉到自己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却也随之而来一阵深深的疲惫。 他靠在电梯冰冷的内壁上,看着数字不断下降。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映照着这座繁华的城市,却照不进他此刻有些灰暗的心情。 原来,有些人,有些事,真的就像Demo里唱的那样,是“未启封的月光”,只能在回忆里,静静酿。 而他和沈亦臻之间,大概只剩下这“时光窖藏”的广告配乐合作了吧。 苏念闭上眼,轻轻叹了口气。 只是,为什么心里还是会觉得,有点难过呢? 第3章 雨夜里的钢琴谱 修改Demo的日子,像一张被拉长的胶片,在苏念的出租屋和光影传媒的办公室之间来回放映。 沈亦臻的修改意见精准得近乎苛刻。 他要求副歌部分的旋律在保持原有韵味的同时,必须加入一个能瞬间抓住听众耳朵的“记忆点”; 编曲上,他否定了苏念最初设想的纯吉他伴奏,坚持要融入一小段若有似无的钢琴音色,用来模拟“时光流淌的质感”。 “这里的转调太刻意了,” 电脑屏幕上,沈亦臻的语音留言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 “情感是内敛的,不是外放的。 苏念先生,你需要让听众自己感受到那份‘藏’在时光里的味道,而不是用旋律去‘喊’出来。” 苏念坐在电脑前,对着那轨音频反复听了十几遍。 沈亦臻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作品里的软肋。 他不得不承认,沈亦臻的审美和对“氛围”的把控,依旧是他难以企及的高度。 只是,每一次听到沈亦臻用这种完全职业化的口吻称呼他“苏念先生”, 苏念心里都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涩意。 他们的交流几乎全靠线上。 沈亦臻似乎很忙,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从不多说一句废话。 苏念偶尔鼓起勇气想问他近况,打下的字最终也会被一一删除。 直到一周后的一个傍晚,暴雨突袭星港市。 苏念刚结束在“旧时光”酒吧的彩排,正背着吉他站在酒吧门口发愁。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面上,汇成一条条湍急的小溪,根本没有冒雨冲出去的可能。 就在他拿出手机准备叫车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停在了酒吧门口。 车窗降下,露出沈亦臻棱角分明的侧脸。 “上车。”他言简意赅,语气依旧是那种命令式的冷静。 苏念愣住了,雨水溅湿了他的额发,几滴顺着脸颊滑落。他看着沈亦臻,一时忘了反应。 “愣着干什么?”沈亦臻的目光扫过他湿透的肩头和怀里紧紧护着的吉他,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不想感冒的话。” 苏念这才回过神,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内开着暖气,干燥的空气让他冻得有些发麻的脸颊瞬间回暖。 “谢谢……沈总监。”他低声道,有些局促地把吉他放在腿上,尽量不让雨水滴到真皮座椅上。 沈亦臻没说话,重新升上车窗,隔绝了外面的风雨声。 车内很安静,只有雨刷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着,和空调出风口轻微的风声。 “你怎么会在这里?”苏念忍不住打破沉默,偷偷瞥了一眼开车的沈亦臻。 雨夜里,车内光线昏暗,却更能看清他专注开车时,下颌线紧绷的弧度。 “路过。”沈亦臻言简意赅,显然不想多解释。 苏念哦了一声,不再说话。气氛又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他能闻到沈亦臻身上那股熟悉的冷冽气息,混合着淡淡的烟草味——大学时沈亦臻是不抽烟的,看来这些年真的变了很多。 车子在雨幕中平稳行驶。苏念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霓虹灯光,心里乱糟糟的。 沈亦臻的突然出现,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再次搅乱了他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思绪。 他为什么会“路过”这里?又为什么会停下来载他? 是巧合,还是…… “前面路口停就可以了,沈总监。”苏念看到了自己租住的小区入口,连忙说道。 他不想让沈亦臻看到他住的地方有多简陋。 沈亦臻却没有减速,反而继续往前开:“地址。” “啊?” “你家地址。”沈亦臻侧过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深邃,“我送你到楼下。” 苏念犹豫了一下,报出了地址。车子最终停在了那栋老旧居民楼的楼下。 “谢谢沈总监。”苏念解开安全带,拿起吉他,“那我……” “等等。”沈亦臻叫住他。 苏念停下动作,回头看他。 沈亦臻从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他: “这是‘时光窖藏’的最新版品牌调性手册,里面有一些关于‘时光感’的具象化描述,或许对你修改Demo有帮助。” 苏念接过文件夹,指尖触碰到他微凉的指尖,心里猛地一跳,连忙收回手: “谢谢。” 他推开车门,雨水瞬间灌了进来。他撑开伞,刚想跟沈亦臻道别, 却听到他又开口了,声音比刚才低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 “你的……吉他,还好吗?” 苏念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吉他——那是一把跟了他很多年的旧琴, 琴身有几处划痕,是他省吃俭用攒钱买的第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吉他。 “没事,我护得很好。”他笑了笑,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它很结实。” 沈亦臻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上去吧。” “嗯,沈总监再见。”苏念说完,转身走进了楼道。 直到爬上顶楼,打开房门,苏念的心跳都还没完全平复。 他把吉他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然后打开了沈亦臻给他的文件夹。 里面除了品牌手册,竟然还夹着一张泛黄的琴谱。 不是打印的,而是手写的。 熟悉的字迹,娟秀而有力,是沈亦臻的字。 上面写着一首曲子的和弦走向和旋律片段,旁边还标注着一些修改意见。 苏念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这是……他大学时写的第一首完整的歌,当时他拿给沈亦臻看,沈亦臻帮他修改过。 后来这首歌的原稿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没想到沈亦臻竟然还留着,甚至……还好好地收在文件夹里。 琴谱的角落,用很小的字写着一行日期——七年前的夏天。 正是沈亦臻消失前的那段时间。 苏念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熟悉的音符和字迹,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他以为沈亦臻早就把过去忘得一干二净,以为他们之间只剩下冰冷的工作关系。 可这张突然出现的旧琴谱,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也似乎……撬开了沈亦臻那层坚硬的外壳。 他为什么会留着这个?又为什么会在今天,把它夹在文件里给他? 是不小心放进去的,还是…… 苏念坐在床边,看着窗外依旧滂沱的大雨,心里百感交集。 那首歌的名字,叫《夏夜晚风》。 是他写给那个夏天,和沈亦臻一起在天台上看星星的夜晚。 原来,有些时光,有些人,真的不是说忘就能忘的。 而沈亦臻那看似冰冷的外表下,到底还藏着多少他不知道的东西? 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户,也敲打在苏念的心坎上。他拿起笔,看着桌上的Demo乐谱,这一次,他觉得自己似乎更能理解沈亦臻所说的“时光里的味道”了。 因为那味道里,除了岁月的沉淀,或许还藏着……未曾说出口的往事。 [红心]嘻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雨夜里的钢琴谱 第4章 琴谱上的夏日晚风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影传媒创意部的办公区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念攥着那个夹着旧琴谱的文件夹,站在沈亦臻办公室门外,指尖几乎要嵌进硬壳封面里。 距离那个雨夜已经过去三天。 这三天里,他反复看着那张泛黄的琴谱,看着沈亦臻亲手写下的音符和批注,心里那点被强行压下的波澜,再次翻涌成浪。 他必须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深吸一口气,苏念敲响了门。 “进。” 沈亦臻正在电脑前处理文件,听到声音后抬头,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依旧是惯常的冷静: “苏念先生,Demo修改得怎么样了?” 又是这样。 苏念抿了抿唇,走上前,将文件夹轻轻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谈论工作。 他抬起头,直视着沈亦臻的眼睛,那双眼眸深邃如夜,他曾以为自己能从中看到星辰,后来却只剩下冰冷的湖面。 “沈总监,”苏念的声音有些发紧,却努力维持着平稳, “这个……是你故意放在里面的,对吗?” 他指了指文件夹。 沈亦臻的目光落在文件夹上,又很快移开,落在苏念脸上。 他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握着鼠标的手指,几不可见地收紧了一下。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天气。 “这张琴谱,”苏念拿出那张泛黄的纸,轻轻放在桌面上, “《夏夜晚风》,大学时我写的那首。沈亦臻,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一直留着?” 他第一次在工作场合,没有叫他“沈总监”,而是叫了他的名字。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沈亦臻看着那张琴谱,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碎裂了一瞬,快得让人抓不住。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苏念几乎以为他不会回答。 窗外传来远处的车流声,空调出风口的风声也显得格外清晰。 “不小心夹进去的。” 最终,沈亦臻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可能是整理文件时没注意。” 又是这样。 每次遇到和过去有关的话题,他总是这样,用最简洁的话语,最淡漠的语气,将一切都推得干干净净。 苏念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点疼。 他看着沈亦臻,看着他刻意回避的眼神,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突然觉得有些委屈,又有些生气。 “不小心?”他笑了笑,笑容里却带着一丝苦涩, “沈亦臻,你告诉我,什么叫不小心?不小心把七年前的琴谱,夹在给合作方的品牌手册里?还是不小心,在那个雨夜,‘路过’我驻唱的酒吧,还‘顺便’送我回家?” 他越说声音越大,积压了七年的疑问和委屈,像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再也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 “你当年为什么不告而别?为什么连一个电话、一条信息都没有?我等了很久,你知道吗?” “我那时候……”苏念的声音哽咽了一下, “我遇到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我以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想告诉你,想问问你为什么突然就不见了,可是你在哪里?” “你现在又算什么?用这种方式,给我一点微不足道的‘关心’,然后又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吗?” 他一口气说完,胸口剧烈起伏着,眼眶也红了。 这是他七年来,第一次当着沈亦臻的面,说出这些积压在心底的话。 沈亦臻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看着苏念泛红的眼眶,看着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肩膀,放在桌下的手,早已攥成了拳。 他能说什么呢? 说当年家里突遭巨变,父亲投资失败,背上巨额债务,他不得不连夜出国处理,连毕业典礼都没来得及参加? 说他在异国他乡焦头烂额,每天被催债电话和律师函淹没,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还是说,他其实看到了苏念当时发给他的几条信息,看到了他说“遇到麻烦”, 想找他聊聊,而那时的自己,正处于人生最黑暗的谷底,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精力去安慰他? 甚至……说他其实误会了,看到苏念和一个男生走得很近,以为他已经有了新的依靠,不想再去打扰? 这些理由,现在说出来,还有意义吗? 七年了。 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苏念也不再是那个会对着他笑得一脸灿烂的男孩。 他们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各自走过的路,经历的事,和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对不起。”沈亦臻最终只说了这三个字。 声音很轻,却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苏念愣住了。 他设想过很多种沈亦臻的反应,愤怒、不耐烦、或者依旧冷漠,却唯独没想到,他会说“对不起”。 这三个字,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不是波澜,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 “你……”苏念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亦臻看着他,眼神里的冰冷似乎融化了一些,露出了深处的疲惫和一丝……歉意。 “当年的事,是我处理得不好。”他缓缓开口,“我没有告诉你原因,是我的错。” 他没有解释具体原因,只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那你现在……”苏念想问,你现在为什么又出现了?为什么又要勾起这些回忆? “Demo的修改,”沈亦臻却突然转开了话题,拿起桌上的笔,指着琴谱上的一个和弦, “这里,当年我就说过,用G7sus4会比Em更有层次感,你看,现在加上钢琴……” 他又变回了那个冷静专业的沈总监,仿佛刚才那场短暂的情绪爆发从未发生过。 苏念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沈亦臻这是在回避。用工作来掩饰内心的波动。 可是,他刚才说的“对不起”,又那么真实。 “沈亦臻,”苏念轻声叫他,“你还留着这个琴谱,是不是……也没忘了那段时光?” 沈亦臻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没有抬头,只是看着琴谱上的音符,低声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话虽如此,可他指尖轻抚过那些自己亲手写下的批注时,动作却格外轻柔,像是在触碰什么珍贵的东西。 苏念看着他的侧脸,看着他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突然觉得,也许沈亦臻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冷漠。 也许,在他坚硬的外壳下,也藏着和自己一样,未曾完全熄灭的,关于过去的余温。 “好,”苏念拿起琴谱,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回文件夹里,“Demo我会按照你的意见修改。” 他没有再追问,只是深深地看了沈亦臻一眼。 “那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沈总监。” 这一次,他叫回了“沈总监”,语气却比之前平和了许多。 沈亦臻“嗯”了一声,没有抬头。 苏念转身走出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回到自己临时借用的小会议室,苏念拿出那张《夏夜晚风》的琴谱,铺在桌上。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泛黄的纸页上,那些褪色的音符仿佛活了过来。 他拿起吉他,轻轻拨动琴弦,试着按照沈亦臻当年的建议,换上了G7sus4和弦。 果然,那种时光沉淀的厚重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就像沈亦臻说的,情感是内敛的,是藏在时光里的。 也许,有些话,不必说出口。有些回忆,不必刻意提起。 但它们就像这琴谱上的音符,一直都在那里,只要轻轻拨动,就能奏响属于那个夏天的,夏夜晚风。 苏念看着琴谱,嘴角微微扬起了一个极浅的弧度。 也许,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 至少,沈亦臻还留着这张琴谱。 至少,他说了“对不起”。 而这,或许就是一个开始。 一个,让时光重新流淌,让旧琴重新奏响的开始。 [猫头][猫头][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琴谱上的夏日晚风 第5章 录音室里的旧时光 Demo的最终版本录制定在星港市最顶级的“声波实验室”。 苏念抱着吉他走进录音棚时,沈亦臻已经等在那里,正和录音师低声交流着什么。 看到苏念进来,沈亦臻抬了抬眼,目光在他略显紧张的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先熟悉一下设备。” 今天的沈亦臻没有穿西装,而是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和休闲裤,少了几分职场的锐利,多了些难得的随性。 苏念看着他,心里莫名地安定了一些。 录音过程比想象中顺利。沈亦臻之前的修改意见精准到位,加入的钢琴音色如同点睛之笔,将“时光窖藏”的醇厚感烘托得恰到好处。 苏念的嗓音在专业设备的捕捉下,更显细腻动人,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 休息间隙,录音师去处理音频,录音棚里只剩下苏念和沈亦臻两人。 “感觉怎么样?”沈亦臻递给他一瓶水,“第一次进这么专业的录音棚?” “嗯,”苏念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点紧张,怕发挥不好。” “你的状态很好。”沈亦臻看着他,眼神平静,“这首歌,你比任何人都理解它的灵魂。” 他的语气很认真,没有了平时的疏离。苏念的心轻轻一跳,抬起头,正好撞进他的目光里。 那双眼眸在柔和的录音棚灯光下,似乎褪去了往日的冰冷,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两人都没有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安静。 苏念低头拨弄着吉他弦,不经意间,指尖划过一个熟悉的和弦。 “是《夏夜晚风》吗?”沈亦臻突然开口。 苏念一愣,抬头看他。 沈亦臻的目光落在他的手指上,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个极浅的弧度: “当年你在天台上弹的时候,也是这个指法。” 七年了,他竟然还记得。 苏念的心跳瞬间加速,握着吉他的手指有些发颤。 他看着沈亦臻,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其实……”沈亦臻顿了顿,像是在斟酌词语,“当年你写的那首歌,我很喜欢。” 这是他第一次,正面提及对那首歌的感受。 苏念的眼睛亮了一下,像是被点燃的星火:“真的吗?我还以为……” “以为我只是随口点评?”沈亦臻接过话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我很少夸人,但你的音乐,很有感染力。”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股暖流,缓缓淌进苏念的心里。 那些年的不确定和自我怀疑,在这一刻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谢谢你,亦臻。”苏念忍不住叫了他的名字,语气里带着一丝久违的亲昵。 沈亦臻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他轻轻“嗯”了一声,没有纠正。 录音棚的门被推开,录音师拿着平板电脑走了进来:“沈总监,苏念先生,你们来听听这段人声的处理效果。” 两人的谈话被打断,苏念有些遗憾地收回目光,跟着沈亦臻走到控制台前。 听着音箱里传来自己的歌声,混合着沈亦臻建议加入的钢琴旋律, 苏念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广告配乐,更像是他们两人,用七年的时光,共同谱写的一首曲子。 录制结束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沈亦臻让司机先送录音师回去,自己则开车送苏念。 “想吃点什么吗?”车子开出车库,沈亦臻突然问道。 苏念愣了一下:“啊?不用了吧,挺晚了。” “我知道一家不错的面馆,”沈亦臻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就在你家附近,开了很多年。” 苏念的心又是一震。那家面馆,是他们大学时经常去的地方。沈亦臻竟然还记得。 “好。”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车子停在熟悉的巷口,红色的霓虹灯牌“老陈面馆”在夜色中闪烁。 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骨汤香气和嘈杂的人声。 “还是老样子,两碗牛肉面,加蛋,多放香菜。”沈亦臻熟门熟路地跟老板打招呼。 苏念在旁边坐下,看着沈亦臻熟练地拿筷子、调醋,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七年前。 那时候,他们也是这样,下了晚自习,骑着自行车穿过半个校园,就为了来这里吃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 “你怎么知道……我还喜欢吃香菜?”苏念忍不住问。 沈亦臻把调好了醋的筷子递给他,语气依旧平淡:“你以前吃饭,什么都要加香菜,像中毒一样。” 苏念被他说得笑了起来,心里却暖烘烘的。原来,他还记得这么多细节。 面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苏念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还是老味道,”他满足地叹了口气,“好久没吃过了。” “嗯。”沈亦臻低头吃面,嘴角似乎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两人默默地吃着面,偶尔聊几句关于面的味道,关于这家店的变化,谁都没有再提过去的沉重话题。 但这种默契的沉默,却比任何刻意的交谈都更让人安心。 吃到一半,苏念的手机响了,是乐队伙伴陈乐打来的。 “念念,你在哪呢?今天排练的新歌小样我发你了,听听看怎么样?”陈乐的大嗓门透过听筒传来。 “我在外面吃饭呢,”苏念看了一眼对面的沈亦臻,压低了声音,“等会儿回去听。” “吃饭?跟谁啊?是不是那个帅总监?” 陈乐的声音立刻带上了八卦的语气,“怎么样怎么样?有没有进展?” 苏念的脸瞬间红了,连忙含糊道:“别瞎说,工作而已!挂了啊!” 他匆匆挂了电话,尴尬地抬起头,正好对上沈亦臻看过来的目光。 “朋友?”沈亦臻问。 “嗯,乐队的贝斯手,陈乐。”苏念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沈亦臻“哦”了一声,没再追问。 吃完面,两人走出面馆。夏夜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身上很舒服。 “谢谢你,亦臻。”苏念看着他,真诚地说,“不仅是因为面,还有……这首歌。” 沈亦臻看着他,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一些: “苏念,当年的事……” 他似乎想说什么,苏念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等着他的下文。 就在这时,沈亦臻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他皱了皱眉,接起电话。 “喂?……嗯,是我……什么?现在?……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沈亦臻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刚才那片刻的温柔瞬间消失不见,又变回了那个冷静疏离的沈总监。 “我有点事,需要马上走。”他对苏念说,“你自己回去没问题吧?” “没事,我家很近。”苏念连忙说。 “好。”沈亦臻点点头,没再停留,转身快步走向停车的地方。 车子很快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苏念一个人站在原地。 他看着沈亦臻离去的方向,心里有些失落。 刚才他明明感觉到,沈亦臻似乎准备告诉他一些关于当年的事情,可最终还是被打断了。 不过,转念一想,今晚的一切,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至少,他们一起吃了一碗面,聊了聊过去的小事,沈亦臻还记得他的喜好,甚至……在他面前,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之间那道冰冷的墙,正在一点点瓦解? 苏念深吸了一口气,夜晚的风带着面店的香气和城市的灯火,拂过他的脸颊。他笑了笑,转身朝自己的小区走去。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亦臻发来的信息,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到家了告诉我。” 苏念看着那行字,嘴角的笑容忍不住扩大了。 他回复:“好。” 然后,快步走进了夜色里。 录音室的灯光,面馆的热气,还有沈亦臻那句“到家了告诉我”,像一颗颗温暖的星子,照亮了他心里那片沉寂了七年的角落。 也许,时光真的是窖藏的糖,甜里裹着伤,但只要耐心等待,总会有回甘的一天。 而他和沈亦臻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