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嫁糙汉,小知青被宠成掌中娇》 第一十二章 进入深山 纪时安看着确实如此,想着不进太深,有他保护谢晓曼应该没啥问题,爽快答应,好生嘱咐:“行,但是进去你可要听我的,里面危险。” 交代了两个妯娌后,纪时安牵起谢晓曼,背着背篓就往里走,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开路,一路劈开挡路的树枝,不停的敲敲前方茂密的草丛,防止有虫蛇藏匿其中。 谢晓曼仔细的听着山中各种植物的话语,想从中提取有用信息。 【咱这深山好久没来人了,今天咋来了俩小两口?】 【看着挺年轻的,想来找吃的吧?】 【你说那些人也是,外面都快被薅秃噜皮了,也不知道往里边来点,里面多的都泛滥了。】 【这俩小年轻倒是胆子挺大。】 听到这,谢晓曼慌忙四处查看。 蘑菇?三塔菌?鸡枞菌? 发了发了,这野生的菌菇好吃的很,就算是吃不完,晒干储存起来,冬天加个菜味道也十分鲜美,三塔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鲜甜香脆。 谢晓曼面露喜色,和纪时安一起,摘了很多,趁纪时安不注意还收进了空间一些,空间的妙处是不用人进空间,只用手摸着,心里默念“收”就行了,这方便很多,可以多收一点。 继续走,谢晓曼听到眼前这颗树说长的有猴头菇,猴头菇因外形似猴头而得名,是有名的山珍,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说法。 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也有八大山珍的说法,野生猴头菇长在树上。 不仅好吃还可以入药,对身体很有好处,想到此立刻欣喜的指着树道:“时安,快看,那是不是猴头菇?” 看着谢晓曼欢喜的模样,纪时安只得认命的爬起了树,把附近好采的都摘了下来,小心的放在背篓里。 看着今天的收获,纪时安觉得收获不错可以回去了。但是谢小曼刚听到里面有一颗人参,怎么能同意回去呢?想到再多两人也拿不下,妥协道:“我们再去这边看看就回去。” 说着话,拉着纪时安来到左前方100米处,果然发现了人参,一颗大的傍边簇拥着两颗小的。 既然发现了人参纪时安也不再催促,俩人不再说话,小心翼翼的开始挖人参。 刚要挖完就听到纪时安提醒,有动静,不知道是啥大型动物,谢晓曼加快手中进度,刚把人参放好,就看到一头野猪疯了般飞速向两人奔来。 纪时安眼疾手快一把捞起谢晓曼,举起把她放在了树上,语气急促:“抱住这个树枝,别害怕,它不会上树。” 谢晓曼慌忙点头,她还没见过活着的野猪,着实有些害怕,紧紧抱着树枝,生怕掉下去。 这边看谢晓曼安顿好,纪时安面色沉稳,不紧不慢,进入了备战状态,时不时拿树枝抽野猪几下,引着野猪追着他跑到了刚刚路上发现的坑。 这坑应该是以前猎户准备的陷阱,坑边纪时安大步一跃而过,而野猪来不及反应一头扎进坑里。 见野猪爬不上来,纪时安原路返回把谢晓曼抱了下来。 没见过这种场景的谢晓曼下来后,腿忍不住打颤,纪时安轻声安慰,见谢晓曼情绪稳定后,走过去背背篓,这种情况谢晓曼还不忘她的人参,趁纪时安去背篓的时候,飞快收进空间一颗人参苗。 纪时安牵着心有余悸的谢晓曼来到坑边,“曼曼,这离弟妹她们那不远,我在这看着,你去喊弟妹他们回村找人帮忙,这野猪还活着,我们没带工具不好带回去。” 谢晓曼应声“好,我这就去,你别担心。” 说着谢晓曼飞快地跑出去,找到两个弟妹,她们正望着这边,见到谢晓曼,担心的问道:“大嫂,大哥呢?发生什么事儿了?” “对呀大嫂,我们好像听到野猪叫声了,你们没事吧?” 谢晓曼快速的说完:“没事,是遇到野猪了,你大哥把它引到陷阱了,还活着呢,咱们回去找人帮忙。” “大嫂,我去!我跑的快,你先休息一会儿。”老二媳妇马兰自告奋勇。 不多时马兰就带着大队长、纪家父子和其他几个村民过来了,路上马兰已经给大家说过情况了。 几人汇合,话不多说,谢晓曼带路,迅速来到陷阱处,纪时安已等候多时。 一行人把野猪捆住,放在简易的自制木条上,拉着抬着高高兴兴的来到山下。 山脚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闻讯而来的村民。大家都在期待的看着入山口,只有纪母李秀花虽然高兴有肉吃,但想到要分给大家不禁对纪时安有些埋怨,都不知道瞒着人,晚上偷偷运回来不行嘛,这样这头野猪都是自己家的了。 看到大家伙儿回来了,立刻有人高喊:“回来了!回来了!” “这看着可不小啊,估计得有个三四百斤” “这么多肉,一家能分不少吧。” “真好,可以多吃点肉了,都快馋死了” “晚上就做红烧肉!” “那俺做大肉包子,用白面!” “国梁家的,你养了个好儿子,时安可真有本事。” “是啊,国梁家的,你们怎么教的,跟俺说说,以后让俺家元宝也有大本事。” “俺看时安从小就跟其他小孩不一样,看着就聪明。” 听着这话,李秀花笑起了一脸褶子,心里对纪时安的埋怨也没了,谦虚道: “哪有什么方法,我们家时安从小都有主意,我和他爹都没管过。” 大家惊喜的看着这头野猪,议论纷纷。 接下来,大队杀猪,称重,还安排了几个大娘做起了杀猪菜,记分员会计也忙起来了,算算公分,算算人口,商量商量怎么分肉。 不好好上工,偷奸耍滑的少分,孤儿寡母的,困难户例外。 各司其职,大家伙儿都在热火朝天的干,这边大队长他们也商量好怎么分配猪肉了,于是大队长高兴的宣布:“先吃杀猪菜,两点半在大队部集合,一家来一个人分猪肉!” 村民们高声欢呼,像是要过年一样兴奋。 第一十三章 分肉 很快,杀猪菜做好了,大家排队打菜,谢晓曼发现知青们也都来了,看来也想尝尝荤腥。 村民们也没说什么,毕竟除了几个别的之情,大部分人都踏实肯干,态度端正,努力干活,对他们没有什么偏见。 很快时间来到两点,在纪母的催促下,纪家人早早的来到了大队部,此时已有村民来了,三三两两的闲聊着,大家都期盼着时间能过快一点。 看着人基本上到齐了,大队长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大队长话音一落,瞬间就安静下来了,毕竟这可是分肉的大事儿,可不能耽搁了。 “经过计算,这头猪出了300斤肉。” “本来按照规矩时安打得,应该分一半给他,但是他挂念大家农忙都辛苦了,决定只要50斤肉。” “不过我们也不能亏待他,剩下的给他算成公分,你们说好吗?”纪大队长问道。 这个事儿在山上纪时安纪时安和谢晓曼商量过,在纪家村纪是大姓,村里大部分人都沾亲带故,如果一次拿一半的肉,太容易惹人眼红,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肉也不经放,还不如少要点,让大家念个好。 这样谢晓曼以后不想上工的话,不至于有人造谣生事,毕竟吃人嘴软。 听到大队长这样说,村民们纷纷附和。 “好!应该的” “我就知道你小子够意思!”纪时安的堂哥笑着锤了他一拳。 听到大家的话,大队长满意的点点头:“行,剩下250斤肉,大人每人一斤小孩一人半斤,至于知青的话就分个五斤吧,排队分肉。” 林依依大喊:“我不同意,不公平,凭什么我们知青这么多人就分五斤?” 听到这话儿,大队长恼了,一个新来的还跟他讲条件,脸色一沉怒道,:“那我就告诉你,你们这些知青里除了那三四个人,其他的干活不行,有些更是拖拖拉拉态度不端正,公分还没有些小孩子高,我这还是看在辛苦的柳队长几人份上,嫌少你可以不要。” 林依依,刚想继续反驳,被杨美丽眼疾手快,捂着嘴拉到一旁,我的老天奶!就知道林依依是个刺头,一个没看住就得罪了大队长,要知道在附近几个村里,纪家村的大队长对他们已经算好的啦。 杨美丽告诫林依依,要安分守己,不要搞事。 这边男知青队长柳铭华忙跟大队长解释到:“林知青新来的,您不要给她一般见识,我们不嫌少。” 林依依不服气,眼睛一转,挣脱杨美丽快步来到谢晓曼面前,“晓曼,我们都是知青,你家分了50斤,你看我们才分了这么点,根本不够吃,你能给我们换点吗?” 谢晓曼立马拒绝:“不好意思,林知青,我们家都是我娘做主,要不你问问她。” 看着不远处纪母的怒视,林依依语气酸酸:“这可是你男人打的猪肉,你还不能做主了?” 谢晓曼依然微笑拒绝,林依依暗自生气,觉得谢晓曼就是故意不给她换的,本来还想接近谢晓曼,潜移默化影响谢晓曼,让她离婚。 既然谢晓曼这么不识趣,她就不客气了!林依依双手握拳,眼神坚定,像是下了某种决心。 村民们开始排队,有序的领肉在会计那按完手印,高高兴兴的和一家人回去了。 没领到的抓耳挠腮,频频张望,生怕好地方的肉都被选走了,埋怨自己还是来晚了。 每家都分了几斤肉,有的家庭没有加十来口人能领一二十斤,晚上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做了肉,香气弥漫了整个乡村。 纪家,白天纪时安把小妹也接回来了,除了出嫁的纪芳芳纪家人聚齐了,拿出五斤肉准备晚上吃,剩余的吊在了井里,谢晓曼自告奋勇炖了香喷喷的红烧肉,今天饭桌上没人说话,大家都低头猛吃,很快就一扫而光,红烧肉连汤汁都没剩下。 纪父这个不常出门的,吃过饭后,立马拿着他的烟袋跟着李秀花出门了,想显摆的心人尽皆知。 饭后,村口的大树下聚集了很多村民,边乘凉边唠嗑,三三两两的讨论着今天晚上做的肉菜,看到纪国梁和李秀花也来了,纷纷打招呼,感谢纪时安。 夜色渐黑,乘凉的都回到了各家。 第二天一早,李秀花把剩下的肉分出来五斤肉准备让纪时安给大闺女送过去,大女儿纪芳芳嫁给了她县城的同学,亲家都有工作,比自家农村人没有正式工作好很多,当时结婚时不满意女儿,但是纪家村收成不好时,对女儿补贴自家也没说啥,现在得了这么多肉,不能不知礼数,让人以为自家是只会打秋风的穷亲戚。 给老二媳妇老三媳妇也各分了两斤,准备让她们拿回娘家,现在都缺肉,亲家都是这样有来有往。两个儿媳妇虽然都有点小心思,但没啥大错,自家分了这么多肉,不给儿媳分一些,时间久了她们也会心生怨恨,等她们开口,还不如自己提出来,这样她们心中还有感激。 李秀花想着这些笑着安排道:“时安,这些肉一会去给你姐送五斤,她在县城也不能常常吃到肉,顺便把你小妹送学校。” “老二老三媳妇,各给你们分两斤,也别说我偏心,以前你姐拿回的吃的喝的可不少,那都是有票才能买到的。” “曼曼,娘也给你分两斤,你娘家离的远,你自己收着想咋用都行,剩下的咱剁点馅,包点包子其他的做成腊肉,天越来越热,放不住。” 几人都面带微笑应:“好,谢谢娘。” 安排妥当后,纪时安带着纪苗苗拿着肉还有一些自家种的菜去县城了,老二老三带着媳妇拎着肉回老丈人家了,几人一走家中瞬间冷清了很多。 纪晓曼和李秀花切了些肉,掺了些白菜大葱剁碎备用,和面包包子。 县城,纪时安先把纪苗苗送到学校,而后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大姐婆家李家,刚进入胡同,在外忙乎着的人齐刷刷的打量着纪时安这个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