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限流第一天,我认出副本是我写的论文》 第1章 第 1 章 副本一 ·【神明之选】关键词:西幻王国废墟、仪式制度副本、身份伪造、群像权力斗争、记忆不可信 第一章·神选之城:你不是我选的那一个 你醒来时,手里握着一枚银印。 它有点烫,嵌在掌心里,就像早就在那里一样。 你站在千年神庙的广场上,周围是十六个和你一样的“候补者”。 不远处的神像高十丈,眼被黑布蒙住,脚下是一块铭文碑: 【神明已死,但选举必须继续。】 ——《星环历·第十二纪仪制法典》 沈稚南低头,看着自己掌心那枚银印,眉心轻轻皱起。 她太熟悉这个场景了。 祭司、候补、审判、仪式投票、权力印信…… 这不是某个游戏,也不是哪部小说。 这是她四年前写过的一篇研究论文模拟的结构世界—— 《神祇制度衰亡期的象征权力滑落模型》。 她用虚构世界建构了一个制度崩溃边缘的王国废墟,模拟它如何用“神选制度”最后苟延残喘地维护秩序。 她没想到——自己会被“扔进”这套东西里。 广场中央升起一道光。 系统声音响起,像古钟: 【副本名称:神选之城】 【你们是圣殿最后的17名候补者。】 【神明早已陨落,唯一留下的是“选举制度”与“遗诏约章”。】 【你们将经历三轮“选举模拟”,每轮投出一名“神选继承人”。】 【但请注意:最终,真正能走出副本的,只有——“被最多人写下名字的那一个”。】 ? 拒绝投票者,将被抹除身份。 ? 若连续两轮得票为0,将视为“虚位者”,执行遗忘。 ? 系统不干预情感操控与身份伪造。祝你们伪装成功。 一个披着青金祭袍的人走上高台,大声宣布: “神明的眼睛已闭上三百年,今日起,我们自行选出那唯一继承意志的人——” “谁将被所有人记住,谁将成为唯一留下名字的人。” 沈稚南眯起眼,看着站在她斜对面的那个人。 那人看起来陌生——可她清楚记得,那张脸,是她论文里第三轮“操控票源”的关键人物原型。 可那是她虚构的人物。 她现在站在对方面前。 ? 所有人都拥有“候补身份”,但身份来源可伪造 ? 每轮必须投票,投票即“给予存在”,得票越多者越可能活下去 ? 群像人物都不是“正常人”:有人失忆,有人伪装,有人偏执求胜,有人根本不信有“神” 第2章 第 2 章 第二章·神选之城(2) 你写下的名字,将决定他是否活着。 第一个选举轮次启动的瞬间,神庙顶上悬空的银盘开始旋转,缓慢却有压迫感。光柱定格在广场正中央。 系统音再次响起,像锈蚀的钟: 【规则发布:每人需写下本轮“神选候补”一名。】 【得票者将被系统记录为“拥有继承印象”的个体,进入下一轮】 【得票为零者,身份降级为“虚位者”,限制下一轮发言权限。】 整个广场静了一秒。 然后,十六个人几乎下意识地低头看自己掌心的银印。 表面出现一层波纹,像水墨,缓慢凝聚出一行空白字框。 沈稚南站在人群靠后的位置。她不动声色地扫视其他人: 有人握笔犹豫,有人面无表情,有人迅速写下什么后藏起手。 她注意到最左侧,一名穿着布衣的黑发青年——额侧一抹灰印极淡,是她论文模型中,设定为“票权干预者”的象征标记。 这个符号,在她原始设定中,是一种“低调但强渗透力”的影响者。 他不需要讲话、不需要暴力,只要活着,就会被人下意识写下名字。 可是这个设定,她从未公开过。草稿甚至未进正式论文。 她心里掀起一瞬寒意。 那她必须冷静。不能暴露。 这一轮她不能写出“真实第一轮得票者”。 否则系统将默认为她拥有超限信息,触发干预机制。 她抬起手,写下一个最“中庸安全”的名字—— 【纪弦】 广场边缘,一个穿银色披肩的女性微微一怔,下一秒,银盘上出现一缕光线,落在她身上。 【当前得票:1】 沈稚南低头,藏住反应。 她知道,这个叫“纪弦”的角色,在她当年笔记中设定是——最终叛逃神选制度、并劫持神权仪轨的人。 如果她此刻投了对方,那她就是唯一一个认可“未来叛逃者”的人。 但她更知道,副本里绝不会真的放任一个人“写错一次”就崩盘。 她要试探——这个副本,究竟是“照着她的剧本在跑”,还是它早就成了一个脱轨的真实世界,而她只是最后一个意识到那点的人。 五分钟后,所有人完成书写。 【本轮得票情况如下:】 ?纪弦:3票 ?程归雪:2票 ?谢闻修:2票 ?其余分散得票:1票或0票 ?虚位者生成:4名 光柱一一落下,四人银印失效,消失在原地——并没有死亡,只是系统从所有人的记忆中“屏蔽”了他们。 他们还站在原地,只是没人再记得他们参与过投票。 只有沈稚南站得够远,看着那四人茫然站在广场边,喉咙张合,发不出声音,像幽灵。 她的记忆没有被清除。 她意识到—— 她不是“候补者”。 她是系统中的编外者。 而这个副本,不是让她活下去的。 是让她看一场属于她自己构建出的制度,如何把所有人“合理”地抹除的过程。 第3章 第 3 章 第三章·神选之城(3) 你不是信的人,就别碰信仰。 她刚走出广场,就被人拦住了。 纪弦站在她面前,银披肩反射着冷光,眉眼锋利,不笑。 “为什么投我?” 沈稚南没有表现出一丝惊讶。 “我觉得你会留下。”她平静地答。 纪弦盯着她,像在等第二句话。可沈稚南没有给。 两人沉默对峙,直到身后脚步声响起—— 是那名叫程归雪的青年,刚刚也得了两票的那一个。他笑着打破沉寂: “这副本设定真奇怪,票数越多的人,越容易被针对。” 他走近,看着她,又看向纪弦,神情带点意味不明: “我猜你不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吧?” 沈稚南没有动。 程归雪歪了歪头:“你记得虚位者,对吧?” 纪弦神色微动,看了她一眼,眼里终于多了点警觉。 沈稚南知道,自己不能沉默太久。 她垂眸:“我只是……记忆系统不好清。” 程归雪盯着她半晌,然后笑起来: “挺好。我喜欢不容易被洗的人。这样副本才有意思。” 他转身走了,手指在腰间轻敲三下,像某种组织信号。 纪弦却没动。她的手按着披风底部,似乎握着什么。 “你真觉得我会留下?”她低声问。 沈稚南终于看她一眼,认真道: “你会留下,但不是靠票数。” 纪弦的指尖一顿。 “你是靠叛逃。” 纪弦笑了,这一次是真的笑了。可那笑不带愉悦,像某种肯定了预判的信号。 “你认得我。” 沈稚南没有否认。 纪弦盯着她,忽然一句:“我会投你。” 沈稚南眉心一跳:“你最好别。” “为什么?”纪弦低声问。 “因为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能活过最后一轮。” “你也别信我。” 纪弦看了她许久,没再追问,转身离去。 而远处,程归雪正在和另一位候补人低声交谈。 沈稚南知道:下一轮,不只是“票数”会变化,还有信任结构开始崩盘。 她必须在下一轮前,搞清楚两件事: 1. 李煦是谁? 2. 她为何记得虚位者,却没被系统清除? 她隐约有种预感—— 副本不是把她当玩家。 是当一件被系统“留用”的遗物。 第4章 第 4 章 第四章·神选之城(4) “你不是被选入的,是被遗留的。” 广场清退之后,所有候补者被分散安置到神庙内庭,按票数排序暂居高阶寝殿。沈稚南的位置在边缘,离中央“审议塔”最远,安静且不被注意。 她不急着动。 她在等“李煦”。 按副本设置——每轮清除者会降为“虚位者”,不得发言、不能投票,甚至逐渐被所有人遗忘,最终在第三轮完全“系统性清除”。 但她记得李煦的名字从未出现在第一轮候补名单中。 不是“票数为零”,而是——系统根本没播报过这个人。 可他确实出现在了投票界面底部,以“建议清除”标注。 这意味着什么? ——李煦,是系统之外植入的数据。 不是玩家,也不是副本原设定的NPC。 是BUG,或者是——她之外的“第二个不该存在的人”。 她决定夜探内塔。 没有理由,只是直觉告诉她:李煦不会在众人中露面。他和她一样,藏在结构缝隙里,是某种“被留下”的痕迹。 塔内有巡逻的“银职人”——是系统生成的中立NPC,负责“维护仪式安全”,无攻击性,但能上报“行为异常”。 她走得极轻,沿着未激活的通道转入塔腹侧壁。 空气越来越冷。地面由银纹石变成粗砺岩层,墙上浮刻着一连串已剥落的碑文。 就在她以为自己走错路径时,她看见他了。 一个人坐在封闭通道尽头,背靠旧塔壁,眼睛睁着,像从未闭上过。 他确实不是“候补人”。 他没穿任何一批分发的披袍、徽章、印纹,甚至脚上是旧时代的黑靴,沾着干泥。 沈稚南站住。 李煦缓缓抬头,看着她。 他开口说话的第一句话,不是“你是谁”,也不是“你来干什么”。 而是—— “你也记得他们。” 沈稚南呼吸顿了一拍。 他伸出手,从身侧抽出一块厚石板,上面刻着:四个被清除者的名字。 “我都记得,”他低声道,“而他们——从不认得我。” “你不是玩家。”她试探。 李煦摇头:“我是‘前一轮副本’的人。” 沈稚南眼神骤变。 “这座神庙……每次重启一次神选仪式,就清除一次不合格的文明样本。” “我在上一次,没被投出去。” 沈稚南:“……你被全员弃票?” 他:“不是,是我被系统手动从候选名单移除。” 那一刻,沈稚南忽然意识到—— 这个副本的本质,不是游戏。不是一轮轮公平的投票—— 是“文明裁决机制”的封闭性审判。 他们每个人,不是在玩制度。而是被制度玩过之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而她和李煦,是制度留下来的观察样本。 或者说——“失败结构中仍保有完整记忆的人”。 李煦盯着她:“你不是上一轮的,你是上上轮的,对吧?” 沈稚南没有回答。 他忽然靠近,低声道: “我能猜到你的存在方式。” “——你,是写过这个副本的人。” “而我,是被你写进来的。” 第5章 第 5 章 第一章·门关上之前,你要选自己往哪边跑 沈厌舟醒来时,风正掀起石板地上的灰。 她不是躺着,也不是坐着。 她正跑在一条不对称的长廊里。 左边是五个人影,右边也是。她在中间。 一扇正在缓缓下落的铜门在她前方五米外。大门顶端是嵌入岩石的铸字: 【进门者将被标记,不得后退】 【站定者将被编号,不得移位】 【门落地时,无标者即视为失效者】 她脚下踩着坚实的地面,肌肉记忆告诉她:她已经跑了有一阵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跑向哪里。 她回头看——后面没有终点,是一片混沌。 再往前一步,她能听到脚下地砖在动,像机关开始咬合。 右边一个声音喊她:“喂,别停!这边——这边人少!” 是个男人,身形高瘦,身后跟着两个半跑半摔的年轻人。 左边也有人大喊:“别信他!这边是入口前区,我刚才在这边醒的,路线对!别被骗了!” 沈厌舟没有动。她忽然意识到—— 两边人,都没看她的脸。 他们喊的,是“人”,不是“你”。 她抬头看门。 门没关上,但边缘已经陷下去,像嘴一样,随时要咬住最后一个犹豫的人。 她深吸口气,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往最中间冲了一步,站上正门前的三角台阶。 瞬间,四面八方的砖块弹起,机关启动—— 一道光柱从她脚下升起,照出刻纹: 【第十三人已记录。编号启动。】 左边那人骂了声:“操,她站了编号位。” 右边那男的愣了一下:“她刚才……不是和我一组的?” 沈厌舟没回头。 门,还没关。 她站在编号位,但她并未触门,也没有进门。 她想知道:这扇门,关的是路径,还是人。 ——她赌,最危险的从来不是“关门”,是谁还没被门选上。 第6章 第 6 章 副本一: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二章·编号的人不是队伍的一部分 门落下的那一刻,没有响声。 它像一口深井上的石盖,悄无声息地把一切隔开了。 沈厌舟站在门中编号位,四周一共只有两个人和她被困在这个封闭方厅。 三人一组。其余十人,已经在门外,不知去向。 站在她右侧的是那个高瘦男人,脸色发白,张了张口:“……你为什么站这儿?” 左边的女孩喘着气,脸上挂着血丝,像刚被撞过:“我刚才拉住你了你没看见吗?” 沈厌舟没有说话,她在看地板。 编号位中央,是一套旋转对称的嵌套几何图案,由13条黄金线条嵌入石板构成。图案是一组三维投影图,像一种对称空间——不是艺术装饰。 是结构示意。 她认出来了。 “费曼路径积分投影图。” 她大学时修过一门泛物理方向选修课,这种图像属于空间路径计算法中一种“映射构型不唯一但总和守恒”的系统定义。 沈厌舟意识到——编号,不是编号人,而是编号“路径”。 她低头看自己编号台阶边缘,隐隐刻着符号: 【13 →任意路径无归集】 她被标记为路径不归属者。 也就是说: 她不属于左侧路径(五人组) 不属于右侧路径(五人组) 她的存在,将干扰其他路径的闭合计算。 简而言之——她是副本中的数学噪点。 不是规则执行者,而是规则污染源。 ? 右侧男忽然低声道: “你是不是没票?” 沈厌舟看他。 他说:“你刚刚根本不属于这两边。我们一开始就被安排成十人队列,你不是那十人。” “你——根本就不是‘要通过门’的人。” 沈厌舟:“所以你为什么会和我一起留在编号位?” 男人:“我想抓你下来。结果自己没走成。” 他笑了,眼神不再掩饰:“不如你先说说——你到底来干什么的?” 沈厌舟缓缓后退一步。 她脑子里出现一句数学教授曾经说过的话: “如果一个系统中,存在一个可定义但不可归类的点,那么这个系统要么容纳它,要么整体崩溃。” 她猜——这个副本,不是让他们“找到出口”。 而是:让所有路径在她出现后,重新分裂,直到每一组都失去原有结构稳定性。 她,是结构炸点。 而她也意识到一件更可怕的事: 他们三人里,只有她的编号是【13】。 另两人脚下——没有编号。 第7章 第 7 章 副本一: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三章·你离开的那一秒,其他路径会自动闭合 沈厌舟站在十三号编号位,脚下嵌线忽然微微发热。 与此同时,四周地面开始轻微旋转。 不是她自己在转,是编号台阶——它以她为中心,缓慢旋转了三十度角,随之,一道机关被触发,墙壁上的裂缝——一扇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左侧女孩反应最快,猛地转头: “有门!” 可她刚要跨出原地,系统提示音响起(第一次出现): 【编号者移动,当前路径值失稳】 【请十三号维持原位,否则空间路径重组将全部归零】 【当前编号状态:全局锚定】 三人都愣住了。 “你是锚点?”右侧男喃喃,“不是角色,是空间锚点?” 沈厌舟没答话。她在计算。 她脚下浮现的那组图像,是她识别过的: 路径积分模型:限定边界中多自由度系统,其终态存在于所有可能路径总和的结果中。 直白讲就是——她站在哪里,“其他人”就必须绕着她分裂、组合、决策。她一动,全盘重组。 这不是“她是主角”。 而是她成了整个副本的“测试变量”。 所有人从门口进入,只为看看在她这个“干扰因子”加入系统之后,副本能不能继续运行。 这也意味着一件事: 她永远不能通关。 如果她留下,她将永远作为“锚点”维持副本运行。 如果她离开——所有路径将瞬间失衡,副本将崩。 这时,左侧女孩忽然冷静开口: “你没打算出去,对吧?” “你很清楚你是锚点,你知道一旦你动,我们这边都得回起点。” 沈厌舟静静看着她。 女孩继续道:“但副本没有规定你不能被替代。” 她抬头,对右侧男人说: “我们只需要把她从那个点上拉下来,自己站上去——” “这个系统是认编号,不认人。” 沈厌舟还没来得及判断这句话真伪,右侧男已猛地一冲,试图逼近编号位。 她立刻后退半步——编号边缘光线断裂,墙面闪红。 系统提示: 【编号锚点移动,当前路径冻结。倒计时启动:00:59】 【请在60秒内重新确认编号者,否则路径归零,副本清盘。】 第8章 第 8 章 副本一 ·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四章·一分钟内,你必须给出一个“能成立的结构” 倒计时第47秒。 沈厌舟站在编号台阶边缘,脚下的光纹已经断裂一角,像是被数据划开,刺目。 右侧那男的还在逼近,他并没有攻击她,但脚步极缓,一步一步地试探着编号边缘的光线会不会允许“侵入”。 “我只是走上去试试看,”他说,“如果我能接管编号,那副本就可以继续,我们也可以出去。” “你不适合当锚点——你太冷了,太静了。这个副本是行为驱动型,不是站桩型。” 第42秒。 左侧的女孩忽然说:“沈厌舟,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副本运行的前提是:‘系统能维持的最稳定结构’,那你现在的存在——本身就不被允许。” “锚点不能思考。”她直视她,“锚点必须是被动变量。” 第38秒。 沈厌舟没看他们,她在看——墙上第三组刻纹。 是一段三维旋绕结构图。 像一个交错扭结的空间结构,有13个分支,但只有12个交点。 她意识到,这个副本的结构不是闭合图。 它是欠收敛图结构(under-determined system)—— 也就是说,系统在一开始就不够稳定,必须有“某种冗余变量”不停调节才能运行。 她是那个变量。 她一动,图就不稳定。 但—— 她忽然想到一个更极端的可能。 “也许我不是唯一的冗余变量。” “也许,编号系统里还有第二个锚点。” 第24秒。 她看向那块图纹最角落处——有一个角落被“贴图”覆盖,像是系统画布的一部分,但图形明显不连通。 她脱口而出: “你们谁踩过编号【2】?” 两人一愣。 右侧男立刻低头:“……我是编号5。” 左侧女孩眼神变了。 “你呢?”沈厌舟问。 女孩一瞬间没回答,下一秒却急声道: “我不知道!当时根本没编号——你别想转移话题,现在我们只有20秒了!” ——她在撒谎。 编号位只会亮在【起始站立位置】下方,即使离开也会短时间残留光点。 沈厌舟抬脚,重新站回光纹中央。 第16秒。 编号光线恢复,墙上光纹震荡,像是识别出“路径重新稳定”。 系统提示: 【编号者归位。结构正在重算中。】 右侧男愕然:“你为什么又回来?” 沈厌舟轻声道: “因为你们没算明白这个系统的本质。” 她顿了顿,看着墙上那幅欠闭合图,眼神冷下去: “——这个副本不是‘每个人要找对自己的路径’,而是只要有一个人站错地方,整个结构就必须吞掉一个变量。” “你们想让我动?” “那你们先告诉我:你们两个谁,是第二个锚点。” 第9章 第 9 章 副本一 ·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五章·封闭空间内,三点构不成唯一平面 系统没有宣布“成功”。 编号归位的那一刻,只是让倒计时暂停,空间停止崩塌。 但墙壁开始变化。 编号台阶下沉,缓缓转为一个半透明平台,浮出空中;周围石壁生出裂缝,光线自下而上打在他们三人身上,投影交错。 沈厌舟看见自己与另两人构成的“空间三点”,在图像中投出一个三角面。 可她一眼看出,这个三角面是非定型的。 它不停地跳动,边缘不断膨胀、扭曲,像是几何空间在尝试闭合,却找不到稳定重心。 ——这说明,这三人之间有一人是“不固定坐标”。 也就是说,有一人: 不是被系统记录进来的人。 也许是后来进入的。 也许是复制体。 也许,是她自己。 ? 这时,右侧男忽然喊了一声:“平台在动!” 他话音未落,脚下地板猛然一震,他几乎跌倒。平台倾斜——不是普通的重心偏移,而是三点倾角自动匹配。 沈厌舟看向墙上。 投影图正在自适应:寻找一个唯一可解的结构方案。 她意识到:系统进入“结构收敛阶段”。三人中必须抹除一个自由点,才能稳定。 也就是说—— 现在,不再是谁“该不该动”,而是谁“必须消失”。 ? 右侧男脸色刷地变了,他手指地面: “你站中间,你是编号者!锚点系统是围绕你构建的——你是那个自由度最宽的变量,你离开,一切重构就能开始。” 左侧女孩却反驳:“不对。锚点不代表不合法,只是她维持了当前结构。真正‘不合法’的,是你。” “编号者归位之后,系统没宣布‘结构已闭合’,说明其中一人未被接受。” 她看着右侧男:“我怀疑你是复制体。你刚才接近编号区时,系统没有发出位移警告。” 男的反击:“你撒谎!你刚刚也说不出你编号几号,现在装什么逻辑主控!” 女孩冷笑:“那是因为我根本不是你们组的,我是在外部门翻转时掉进来的——我是锚点重启时临时吸入的变量。” 三人语速越来越快,情绪迅速上升。 而沈厌舟站在中心,忽然意识到: 他们的话,全都——有可能是真的。 副本没有明确谁是“非法值”,它只在等三人自己交出一个坐标。 一旦交出,三点才能闭合,副本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她低声道:“你们谁都不确定自己是对的。” 右侧男冷笑:“那你呢?” 她抬头看着空间投影,喃喃道: “数学上,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但——如果一个点是不动点,另一个是滑动点,第三个根本不属于空间坐标系,那么——” “这个平面永远收敛不出结果。” 女孩眯起眼:“你在说我?” 沈厌舟却说:“我在说——副本设置本身有错。” 右侧男一愣:“你什么意思?” 她缓缓道: “这个副本不是要我们找出谁该走。” “是想验证——我们能不能在三人全留的情况下,构造一个不稳定但运行中的系统。” 她看向脚下正在不断倾斜的几何面: “——副本想知道,我们愿不愿意,容纳那个注定会让结构崩塌的存在。” 墙壁上出现一行字,首次不是系统播报,而是刻痕浮现: 【一个结构,如果必须牺牲一个变量才能稳定,那么这个结构是否值得存在?】 第10章 第 10 章 副本一 ·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六章·不稳定结构,不等于不可存在 没有人动。 选择提示浮在半空,无人应答。 时间却没有停。反而在加速。 编号台阶开始变形,三点之间的投影连接线扭曲成不可解析的曲率边。整个房间的空间感开始下沉——地面在塌陷,墙壁在旋转。 沈厌舟忽然意识到:副本不是等他们选,而是他们不选择就默认“全保留”。 她反而冷静了。 “别动。”她开口。 左侧女孩已经半抬手:“你要保他?” “我不是保谁。”沈厌舟说,“你不觉得有趣吗?” “我们三人,没有人喊要保自己。” 她轻轻笑了一下:“每个人都想等别人选谁去死。可副本要我们选的,是‘我们是否能接受结构本身的不完美’。” 这话一出,空气忽然沉下去。 右侧男人咬牙道:“你确定系统不会强制消一个人?” 沈厌舟不答。她只是走到中央,伸手触碰那两个选项。 她选择了第二项。 【②三人共同选择保留,副本将开启“非对称结构试验场”】 系统没有任何播报。 反而地面开始断裂,一块块编号平台变成浮岛一样悬在半空,三人分别被隔开,空间发生巨大重组。 天花板旋转 180 度,变成地面;平台边缘生成全息公式涟漪,像被计算压力实时展开。 沈厌舟脚下,是一连串公式不断变动的几何图: ?Φ(x,y,z) ≠ ?Φ’(x,y,z) Δ结构轴不等价。三分支点失衡。 【结构可运行时间:15分钟】 【运行规则:你们必须在结构崩塌前,各自找到一个支撑点,令系统判定“存在结构意义”】 ? 找不到支点的人,将被清算为“结构虚设”,自动剔除。 ——他们三人必须在十五分钟内,通过行为或选择,向系统“证明自己有存在的结构价值”。 不是强,而是合理存在。 不是最适合,是不能剔除。 ? 【副本机制:不稳定结构中的自我确认】 ? 系统将评估每人行动路径与行为逻辑对“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 行动不可重复,不可模仿,路径交叉将被标记为“无贡献” ? 最后保留“行为独立性最高者”,其余两人根据“干扰程度”判定命运 ? 沈厌舟望向眼前浮现出的三条路径: ? 一条向下,是一个持续旋转的空间螺旋,结构不断变形,看似无规律 ? 一条笔直,是镜面结构,每走一步,身后一步就消失 ? 一条向左,是分岔房间,每进入一间门就锁死,无法回头 她知道这不是考“解法”。 这是考她到底如何让系统承认“你值得存在”。 她深吸口气,选择了向左。 因为这是唯一不能反悔的结构。 不能后退,也就不能被“替换”。 她迈入第一扇门。 门,关了。 第11章 第 11 章 副本一 ·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七章()·她是从另一个副本落下来的 第三间门在沈厌舟身后缓缓合拢。 地面依旧不规则,墙壁细密裂开,像整个房间的“空间皮肤”正在松动,副本世界本身——正在撑不住。 空气中弥漫着灰色微粒,带着静电味。她知道,那是系统结构开始擦出高密度重算时的副产品。 她没有立刻离开。 她知道第四间门一旦打开,就可能进入空间转轴——而她现在还没看见通关提示。 她低头,看见自己脚下,那道从第一步起就跟随她的光线终于断了。 路径断开,意味着她不再被原路径定义。 但下一秒,四面八方的灯全灭。 一道空间切缝在她侧后方展开,“咔”地一声,一块金属结构砸进地面,像是被从另一个副本扔进来的东西。 不是东西,是人。 那个人从高处落下,翻身时手按住地面,一边咳嗽一边抬头。 沈厌舟没有靠近,只是站着观察。 那人穿着与这里完全不一样的衣服—— 制式制服,左臂处还有一个徽章样式的破片,像是某种高层候补制标识。 两人对视的那一瞬间,空气没有声音。 ——她们都不是“情绪型人物”, 都不会脱口而出“你是谁”这种浪费结构的问题。 所以没人开口。 而系统终于响应了这个异常场面。 【路径干扰检测成功】 【编号者·十三(沈厌舟)】 【写入者干扰点·E结构(沈稚南)】 沈厌舟开口了: “你从哪个副本扔下来的?” 沈稚南的第一句话是: “你知道你脚下这块地板是单向承重结构吗?你再站三分钟,整个片段都会崩。” 沈厌舟点头:“你认得这个结构?” 第12章 第 12 章 副本一 ·风暴回廊 ·封门前的第十三人 第八章·谁绕开这条路,谁就会被系统定义为“多余” 副本空间重构完成之后,系统生成了两条分离路径。 但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排异。 【规则:两位编号个体需分别进入路径A/B】 【请注意:两条路径将交叉一次】 【若在交叉点二人行为逻辑相似度>80%,将视为“镜像生成”,保留路径更弱者将被收回】 沈稚南看着那行字,轻声道: “副本不是想看我们怎么不同。” 沈厌舟点头:“它想看我们哪一个比较‘无用’。” 她们没争。 不需要“我去A你去B”这种无聊对话。 系统投放路径带有空间残留,每一条的初始入口气味、地面材质都不一样。 沈厌舟走进了石质通道,路径B。 沈稚南转入右侧金属壁的走廊,路径A。 门自动锁死。 倒计时启动:27分钟后交汇。 ? 路径B ·沈厌舟 通道起伏不定,像是废弃教堂的地道。 墙壁上有大量白垩字迹,是上个副本残留的痕迹,似乎曾经有别的候补在这写过什么。 但字是反的。她蹲下来,借反光看到一句: “【转身之前】不要看天花板。” 她没有抬头。直接走过去了。 当她从碎砖掀开一个拱门时,空气微凉——前方是一面长镜子。 镜子里没有她自己。 而是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正从她对面通道走过来。 她停下脚步。对方也停了。 但对方走的是石桥,自己脚下是灰砖。 她意识到:这是交汇节点——可系统没有让她看见稚南。 她看见的,是“她自己”——在另一个版本中选择了不同材质的空间。 结构诱导她做比较。 一行提示浮现: 【请自行判断“哪一个你”走在更稳定的结构上】 【选择向对方靠近,将被记为“结构从属行为”】 她站着没动,镜中人忽然加速,开始走近。 她侧身,选择了一个无光的小门,脱离“主空间”。 系统并未禁止离开镜像线,但她知道,这一步不是“逃避”。 而是告诉系统: “你定义的对比本身不成立。” ? 路径A ·沈稚南 通道极规整。每两步就有一次灯亮,每三步一次扫描,像旧时代数据存档结构。 她没有被吓到,也没有急着规避。 她走得极慢,用每一个行为去试图“建立路径意义”。 然后,她看到一台控制台。 她试着触碰——一行文字浮现: 【你可以请求“路径清除”以保证独立性。】 【是否申请在下一交汇点前将另一编号者路径注销?】 ? 注意:该行为将直接标记你为“主动结构调整者” ? 成功,则你将晋级为路径构建者 ? 失败,则你将被定义为“压制型变量”,进入冻结 她没有按。 她只问了一句话: “如果我什么都不动,对方会看到这一段吗?” 系统沉默了三秒。 然后,浮现: 【会。】 她笑了一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黑区。 27分钟后,交汇点空间打开。 沈稚南和沈厌舟几乎同时进入。 她们都站在自己的通道末端,中间隔着一道透明浮墙。 系统给出评语: 【路径行为判定完成】 ?路径B个体选择退出对比空间,建立结构否定逻辑 ?路径A个体未触发压制权限,记录行为沉默区偏移 【结构相似度:18%】 【路径分化完成,保留双变量】 【特别标记:两人存在“观测偏移同步”迹象,转入封闭试验场对比自我定义层】 沈稚南眉头微动:“我们要被拉去意识副本了?” 第13章 第 13 章 副本三(隐藏·意识源副本) 第九章·她们看见了副本诞生的第一秒 ? 副本重启没有倒计时。 沈厌舟从一个没有坐标、没有重力、没有边界的空间醒来。 她低头,却没有身体。 不是被抽空,而是她根本没有“形状”。只有意识。 一个声音响起。 不是系统。 不是提示。 是她自己曾经在论文中打过的一个注释—— “如果意识副本成立,那么第一步不是设定玩家,而是设定‘承认谁存在’。” 她忽然意识到:她不是进了一个副本。 是她的意识——被送回了某一个副本的“初始架构阶段”。 她正站在一个副本即将“被生成”的入口。 ——她正在进入“副本诞生”的那一刻。 她往前走。没有地面。 但有“概念”。她看到面前出现一块块拼图,像是有人在编排地图。 那些拼图,是副本构建者的“语言残留”: ?一块写着:“三条路,最终都通向对抗。” ?一块写着:“不要让她看到第三扇门。” ?一块被划掉,只留下:“编号一至十二皆可舍弃。” 沈厌舟停下。 她意识到一件事: 她进入的是“副本制造者的思维缓存区”。 副本不是从“生成地图”开始的。 是从“有人想设计什么来测试你”开始的。 沈厌舟忽然听见脚步声。 ——不是副本生成物。 是人。 是沈稚南。 她也进来了。 但她的状态不同。她像是通过别的方式“劫持”进来。 沈厌舟看着她:“你怎么会来这里?” 沈稚南没有直接回答。 她说: “我们不是被副本困住的变量。” 她指向前方的架构墙,冷静地说: “我们是副本试图模拟失败的人。” ——副本构建者曾试图用她们两人做模型,但失败了。因为她们的行为、动机、路径判断不适合用公式表达。 于是,这整个意识副本—— 其实是副本在“尝试删除一段被废弃模拟记录”。 她们两个,是这段记录的“幽影”。 所以这个副本没有任务。 这个副本,唯一的目标,是让她们: 自己承认自己是“失败品”并主动放弃结构定义。 此刻,空间中央浮现一个结构体。 她们看到——副本构建者第一次设想“编号十三”的行为轨迹模拟图。 整个图模型是这样的: ?起点是“不服从” ?路径是“行为绕行,牵制系统” ?终点是“不可用于生成结构性示范” 沈稚南看了一眼,轻声道: “我们是副本系统试图抹去的演示错误。” “不是参与者。” “是干扰源。” 这时,副本试图重启。 但沈厌舟突然对着整个结构说: “你不是想让我们通关。” “你想让我们承认——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 空气震动了一瞬。 副本崩裂了一角。 她看见那后面有一个被隐藏的模型编号: 【副本编号:001-创始残片-β结构】 【编写者:已注销】 【最后编辑:十三号变量拒绝接受归档】 【该副本已被冻结,等待“变量自删”。】 沈稚南慢慢转头。 ——她们不是在被副本困住。 ——是她们被放进一个**“删除回收站”**,系统正等着她们自己承认“我们无效”。 沈厌舟微笑了一下:“删我可以,但你得先让我写完最后一个副本。” 她抬头,看向整个结构: “我要把‘我们不该存在’——写成副本通关条件。” 【副本冻结中。】 【编号十三&编号无授权变量拒绝自删。】 【将进入意识副本·第二阶段:结构反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