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在窗台养薄荷》 第1章 薄荷来信 这是失业回家的第三周。 书桌上堆满了石沉大海的简历。 那天晚上,母亲又在饭桌上铺开她的“比较文学”——某亲戚工作轻松钱不少,某家儿子刚考了驾照。 “……人家孩子学校还没你好呢,怎么就能……” 母亲的声音像钝刀子割肉。 小岸盯着碗里最后几口饭,舌尖泛起铁锈味。 突然想到包里有个口袋,里面装着一包不知哪里来的种子,小小的牛皮纸袋,没有任何标签。 鬼使神差地,小岸起身离席,在母亲高昂的声调里,把那些细小的褐色颗粒洒进了窗台上的空花盆里,浇了点凉白开。 几天后的深夜,一场暴雨憋着迟迟不落,空气粘稠得仿佛能挤出水。 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小岸麻木的脸,又是一个“已读不回”的招聘消息。 母亲的声音穿透墙壁,带着睡前最后一丝焦躁:“...连盆土都搞不好!水都滴到阳台了!没一样省心的...” 她大概看到了花盆托盘里渗出的水渍吧。 小岸走到窗边,借着路灯微弱的光,看见盆里竟然冒出了几丝细弱的绿色。 像刚破壳的雏鸟,怯生生地探向这个陌生的世界。 暴雨终于砸下来了,像是蓄谋已久。 雨点疯狂敲击着窗户,世界变成了一场白噪音。 小岸被雷声惊醒,第一反应是冲到窗边。 那几株微弱的绿色在狂风暴雨中被打得歪七扭八,叶片贴着泥土,仿佛马上就要折断。 小岸手忙脚乱地想关紧窗户,把花盆往里挪。 慌张中,碰倒了桌角那台早已被遗忘的旧手机。 它“啪”的一声摔在地上,屏幕居然亮了起来! 黑暗中刺眼的故障雪花点闪烁了几下,最后竟然稳定下来,浮现出几行字: 【紧急园艺救援】 行动1:立即将花盆移至避风处(桌下即可) 行动2:用手指小心松动泥土表层(别伤根!) 行动3:播放轻音乐或白噪音(推荐:雨声混音版) 理由:它在求救!风暴太大,它的根还没扎稳!音乐能模拟稳定频率,帮它定神! 小岸愣住了。 病毒?幻觉?还是什么无聊程序员不知道的bug? 窗外又传来一声雷响。 算了,管他呢! 小岸立马走过去,把花盆塞到书桌底下,手指微微发抖,拨开表面的湿土,最后抓起那台发烫的手机,手机胡乱地滑动,点开一个她几乎不用的音乐APP,随便找了首标着“宁静雨声”的纯音乐。 舒缓的旋律带着奇妙的电子混响,从已经破旧的扬声器里流淌出来,包裹住了这片小小的书桌空间。 窗外的狂风骤雨依旧凶猛,但此时的这里,只剩下了一片宁静。 小岸屏住呼吸,凑近花盆。 不知是不是错觉,那几株已经倒了的小苗,叶片似乎……抬了抬? 第二天早晨,雨过天晴。 小岸刚醒就爬起来去看花盆。 奇迹发生了! 那几株植物不仅活了下来,根茎还变得挺直,叶片上是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绿得鲜亮。 “养这些没用的东西,有什么用?有这闲工夫多投几个简历!多去看看外面的招聘啊!” 母亲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块抹布,皱着眉看着小岸。 她的目光扫过花盆,似乎不明白这种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小岸没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地碰了碰沾着水珠的叶子。 深夜,万籁俱寂。 那台被随手放在花盆旁边的旧手机,屏幕在黑暗中无声地亮起。 光并不刺眼,一行字迹静静地悬浮在裂痕之间: “它叫薄荷。” 停顿了几秒,新的字迹浮现: “是宇宙觉得你太孤单, 派我来告诉你—— 它喜欢你。” 光映亮着小岸微蹙的眉,笼罩着窗台上新生的薄荷。 叶片在静谧的夜里呼吸,吐纳着一种微小却坚定的,名为“可能”的气息。 第2章 故障萌友与薄荷电台 小岸醒来时,第一眼不再是抓起手机查看招聘平台,而是投向窗台。 边缘是锯齿状的叶子在晨光中舒展着,旧手机安静地躺在边上,屏幕漆黑。 昨晚荧光的字迹—— “它叫薄荷,是宇宙觉得你太孤单,派我来告诉你,她喜欢你” ——如同一个美好的梦。 小岸拿起手机,机身冰凉。按了按开机键,毫无反应。 没电了吗?还是那只是一次故障? 小岸把手机线翻出来,插头连接的瞬间,屏幕骤然亮起! 没有开机动画,只有雪花点在疯狂跳动,还有一点电流的噪音。 小岸被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差点把手机扔出去。 电流杂音持续了几秒,突然变得有节奏起来。 滋啦...滋啦...滋啦... 一个明显带着电子合成,又努力模仿人类儿童音色的声音,从扬声器里挤了出来: “早…早上…好!小岸…岸岸岸岸岸岸岸——” 最后一个字卡成了复读机,还伴随着刺啦声。 小岸愣住了,心脏咚咚直跳。 不是梦!不是幻觉! “你…你是什么…?”她试探着问,声音有些干涩。 “滋啦…我是…滋啦…小暖…暖…滋啦…暖暖暖暖暖暖暖——” 它的声音似乎想努力表达欢快,但卡顿和杂音让它听起来仿佛要散架了。 “数据…库…受损…滋滋…正在…自…自愈!请…稍…稍候!” 出来了一长串无意义的电子音节。 小岸看着这台在桌上“抽搐”的旧手机,又看了看旁边的薄荷,只觉得荒诞又奇妙。 她的人生似乎被强行接入了一个……故障频出又努力营业的童话频道? 饭桌上依旧是母亲的“焦虑新闻联播”固定时段。 今天的主打新闻是不知名姨妈的女儿,她的表妹,成功考取了某个似乎金光闪闪的资格证。 “你看别人还比你小,多有行动力,还有目标,你现在……” 母亲捏着筷子这点那点,好像那个证书就在她手里一样。 小岸扒着饭,味同嚼蜡。 口袋里的手机忽然传来一阵震动,不是电话或者信息那种震动,带着某种节奏。 小岸借着盛汤的空隙来到厨房,掏出手机。 屏幕亮着,还是熟悉的雪花点,中间艰难地显示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薄荷观察报告1】 状态:叶片向光角度倾斜15.3度(健康!) 情绪:愉悦(推测依据:叶尖有轻微颤动,振幅0.5mm) 建议:给它哼首歌?它喜欢C大调。 字下面还有一个极其简陋的像素画:一个笑脸,旁边还有一片叶子。 小岸看着那行字和那个笑脸,看看那盆精神的薄荷,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一下。 她真的对着薄荷,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哼了一段不成调的旋律。 小暖自愈时的声音时断时续,像信号不良的电台。 词汇库似乎也出了问题,偶尔会冒出一些很古早的词语,对现实的理解更是天马行空。但它对那盆薄荷,却展现了惊人的“观察欲”和“保护欲”。 它会提醒—— “注意!西北方向有疑似雨云(其实是邻居晒被子),建议启动‘防暴雨预案’(把花盆挪进来5厘米)!” “土壤湿度降至临界点!警告!这不是演习!请立即补充生命之源(浇水)!” “检测到不明生物靠近(一只误入的瓢虫)!…经分析,无害,且可能成为‘生态防御同盟’。” 最神奇的是,小岸又一次面试失败,灰头土脸回到家把自己摔床上,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时。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顽强地亮着,没有文字,只有一片流动的绿色光波,扬声器里传来小暖努力调试后,依旧带着杂音的哼唱。 不成曲调,只有几个简单的音符循环,却像最纯净的摇篮曲。 单调的、带着电子毛边的旋律无声地流淌过小岸焦灼的心田。 她静静地听着,压在心口的巨石似乎被这微弱却持续的力量撬开了一丝缝隙。 然而,秘密总有被撞破的一天。 这天下午,母亲提前下班。 小岸站在阳台上,按照小暖一本正经的“园艺优化建议”,给薄荷进行“人工微风模拟”(其实就是用嘴轻轻吹气)。 她全神贯注,没有听到开门的声音。 你在跟谁说话?” 母亲的声音突然传来,带有一贯的审视和一丝疑惑。 小岸吓了一跳,猛地回头,把握着手机的手藏到身后。 “没什么,看看花。”她的声音有点发虚。 母亲走向阳台,目光锐利地扫过小岸,然后落在了那盆薄荷上,“草倒是养的挺好。” 不知是夸奖还是陈述。 接着,她的视线钉在了小岸那只不自然的手上。 “手里拿着什么?又是手机?一天到晚就知道盯着手机!” 语气带上了责备。 “不是!这个坏了,我……” 小岸脑子一片空白,想找个借口。 就在这时,因为紧张和用力,不知触到了哪个键,一声响亮的电子童声突然响起: “警报!警报!检测到高能量‘焦虑’射线!薄荷护盾…滋啦…正在过载!” 声音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突兀。 空气瞬间凝固了。 母亲瞪着眼睛,满脸错愕:“什么东西在说话?” 她看看小岸,看看手机,看看薄荷。 小岸心脏狂跳。 完了!她该怎么解释?一个在手机里会胡说八道的AI?这比失业在家啃老都荒谬! “妈,这…这个是……” 小岸有点语无伦次,感觉所有的话都很苍白无力。 母亲的眼神从震惊迅速转为愠怒和一种“这孩子是不是因为压力太大疯了”的担忧。 她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深深地看了小岸一眼,走回客厅,重重地关上了阳台门。 关门声砸在小岸心上,她僵在原地。 手机屏幕闪了几下,彻底暗了下去。 窗台上的薄荷,生机勃勃,与凝重的气氛格格不入。 夜色深沉。 小岸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客厅传来父母刻意压低实际上依然能听清的争执声。 …肯定是压力太大!都出现幻听了!我就说不能一直待在家里!…” “…你少说两句行不行?下午那声音我也听见了,怪渗人的…” “…听见什么了?我看你是老了!就是那破手机坏了乱响!明天我就给她扔了!再这样下去人都废了!” “…扔什么扔!孩子压力够大了!” 争吵声断断续续。 小岸蜷缩起来,把脸埋进被子里。她摸索着被扔在床头柜上的手机,用力按了按开机键,没有反应。 “小暖?”她对着黑暗叫了一声。 一片死寂。 难道因为被母亲发现,它消失了? 或者…真的就是一场幻觉吗…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了更深的寒冷。 如果连这一点荒诞的温暖都是假的…… 掌心紧贴的屏幕突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在裂痕最密集的地方略过一丝绿光,转瞬即逝。 小岸的心却猛地悸动了一下,她更紧地握住了手机,像握住了一个沉默的承诺。 凌晨,父母房间的灯早已熄灭,小岸在辗转反侧中迷迷糊糊地睡去。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小心地亮起了一行字,字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微弱,却带着坚定: “别怕。” 停顿了很久,新的字才艰难浮现。 “我在。” “薄荷也在。” “我们…都…喜欢…你。” 字停留了片刻,缓缓消失。 黑暗中,薄荷的新生嫩叶向上卷曲,像一个无声的颔首。 整个城市陷入了沉睡。 月光包裹着窗台这一方小小的绿意,和房里那个紧握着手机,眉头紧蹙却已陷入深沉睡眠的女孩。 第3章 根系与心跳的杂音 母亲没有立刻扔掉那个手机。 那声突兀的“焦虑射线警报”像一枚哑火的炮弹,在家里留下了呛人的硝烟味,却暂时没有引发爆炸。 母亲看小岸的眼神变了。 她不再在饭桌上长篇大论地比较,但偶尔投向小岸的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带着审视和评估。 她的话变得更少,也更直接。 “把碗洗了。” “垃圾倒一下。” “下午有个电话你接一下,是X厂的主管。” 每句话都砸在小岸心上。 她知道,母亲在用这种方式拉开距离。 那盆薄荷,成了这种氛围下沉默的见证者。 母亲偶尔不经意扫过窗台,总会疑惑:这盆东西怎么长得这么好? 那台惹祸的手机被小岸放在枕头下,仿佛休眠了。 自从那天闪过一道微弱的绿光后,它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 无论怎么充电,怎么尝试开机,屏幕都是一片黑暗。 小暖…好像真的消失了。 失落感萦绕在小岸心头,比失业更甚。 她开始怀疑,也许那一切真的只是自己压力太大产生的错觉,是臆想。 她甚至偷偷查了“幻听”“妄想”的症状,陌生的医学词汇让她后背发凉。 直到那个闷热的午后。 父亲在家休息。 客厅传来电视声,母亲在厨房准备晚饭,锅碗瓢盆的声音带着一种日常的烦躁。 小岸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上又一个石沉大海的投递发呆。 突然,一阵“咔哒”声从后方传来。 小岸一惊,微微转过头。 “咔哒…滋…咔哒…” 不是幻觉! 小岸扑向床边掏出那台旧手机。 屏幕依旧是漆黑的,但机身不再冰凉,握在手里有一股微微的暖意。 她颤抖着按向开机键——屏幕中央缓慢地亮起了一个小小的绿色光点。 光点微弱地闪烁着,没有声音。 “小暖?”小岸心脏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 光点闪烁着,没有回应。 但它存在!它还在! 小岸将手机紧紧地贴在胸口,感受着它的轻微震动。 客厅里传来了母亲明显带着不满的声音: “老刘,不是我说,什么老古董了还修?直接换个新的多省事!万一漏电……” 接着是父亲低沉的回答:“…你不懂,老东西有老东西的好,耐用,线断了焊一下就行了,别吵吵…” 小岸站在门边,心提到了嗓子眼。 母亲看到父亲的破烂电子元件会不会联想到…? 她轻轻打开一道门缝。 只见父亲坐在客厅沙发上,面前是打开的工具箱。 这个工具箱是一个饼干盒改的,里面有各种螺丝刀和钳子。 父亲戴着一副老花镜,低着头,捣鼓着一块满是灰尘的绿色电路板。 母亲站在旁边,皱着眉看着。 父亲似乎感受到了小岸的注视,隔着眼睛看了她一眼。他的眼神里没有探究,没有疑问,就像平时看她一样。 然后又低下头继续他手里的操作。 小岸关上门,缓缓滑坐在地上。 他不知道父亲在修什么,但他对旧东西的态度,暂时隔绝了母亲可能袭向手机的风暴。 小岸把脸埋进膝盖,肩膀耸动,无声地哭了出来。 这一次的流泪,没有苦涩,只有失而复得的滚烫温度。 小暖的“复苏”极其缓慢和艰难。 它无法发出声音,文字也不能稳定显现,只能蹦出几个残缺不全的字或符号。 “…安…” “…好…” “…土…干…” 但小岸读懂了,她从这些碎片里拼凑信息,更加细致照顾着那盆薄荷。 按时浇水(根据小暖闪烁的频率快慢判断它是否满意),调整位置(绿点变亮表示阳光正好),在晚上夜深人静地时候,她还会轻声朗读一些书上的片段—— 小暖似乎很喜欢这些,因为她能看到绿点的闪烁会更平稳。 薄荷似乎也感应到了某种变化。 它长得更加茂盛,根茎变得坚韧,叶片变得油绿,散发出一种清冽的独特香气。 小岸还发现,每当她靠近薄荷轻嗅那股香气时,心中的烦躁会变得舒缓许多。 这股气息成了她和小暖之间一种无声共享的秘密语言。 秘密的守护需要更多的智慧。 小岸变得异常警觉。 她只在绝对安全的深夜或独自在房间时,才敢拿出手机。充电时,会用厚厚的书本将它完全盖住。 她还买了一个带锁的收纳盒,把手机和充电器都锁在里面,钥匙贴身带着。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那天下午,小岸出门去附近便利店买点东西。 回家时,发现自己房门虚掩着,她的心猛地一沉。 她冲进房间,第一眼看向窗台—— 薄荷还在,安然无恙。 但紧接着,她看到母亲站在书桌前,手机拿着那个本该锁着的收纳盒,盒子是打开的! 小岸僵立在门口,血液瞬间冲上头顶。 完了…都完了… 母亲看向她,脸色难看。 她举着手机,声音愤怒: “这是什么?还锁着?!你在搞什么东西?我就知道,那天的怪声跟它有关!你时不时还在弄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啊?” “你为什么又随便动我东西?!” 小岸又惊又怒,声音也在发抖。 “我是你妈,你什么东西我不能看的?你是不是还在跟什么不三不四的人联系?” 母亲的怒火彻底爆发了,仿佛多日来的压抑和担忧找到了宣泄口,“这东西害人!我今天急救药把她砸了!” 说着,扬起手就要把手机摔向地板! “别动它——!” 小岸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 千钧一发的时刻,一直沉默的父亲不知何时站到了门口。 他没有母亲那么激动,只是扫过那台手机,落在了小岸绝望的脸上。 “手机,我给她的。” 父亲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 母亲的手停在半空,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 “…什么?!” 小岸也彻底懵了,心脏几乎停跳。 父亲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语气平铺直叙: “哦,我前阵子翻出来的旧东西,里面存了…存了点她小时候的照片和录音,老手机导不出来,就让她自己先留着。” 他顿了顿,“你砸了,那些东西就真没了。” 母亲看看这台布满裂痕的手机,看着平静的丈夫,最后看看旁边脸色惨白的女儿,满腔怒火一下子泄了个干净,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和困惑。 她指着父亲,气得说不出完整的话,最终只是将手机塞回小岸手里,力度硌人,带着一阵风冲出了房间。 小岸紧紧握着失而复得的手机,掌心全是汗。 她惊魂未定地看着父亲,嘴唇翕动。 这显然是一个拙劣的谎言,父亲为什么要这么说? 父亲的目光停留在小岸脸上,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房间,带上了房门。 房间里只剩下了小岸,以及她那台如同烫手山芋的手机。 她浑身脱力,心脏还在疯狂地跳动着,发出擂鼓般的声响。 她低头看向手机。 绿点慢慢浮现出来,依旧微弱,闪烁的节奏急促、紊乱,像在诉说着刚经历过的生死劫难。 小岸额头抵着屏幕,感受着自己尚未平息的心跳。 窗台上薄荷的香气丝丝缕缕地弥漫开,无声地包裹住她,像一道带着凉意的屏障。 第4章 松香,薄荷和解码 父亲临时编制的那个谎言,暂时封住了母亲几乎要喷发的火山。 母亲不再试图强行闯入小岸的房间搜查,不再提及那台旧手机,但她周身散发出的低血压,却弥漫在家里的每个角落。 小岸经历了那次的受惊后,更深地缩回了自己的壳里。 那个收纳盒被她藏到了衣柜最深处,外面堆满了旧衣服。 与小暖的联系如同特工接头,只在深夜确认父母彻底睡着后,才用被子蒙住头,在黑暗的小小空间里,借用屏幕的微弱灯光进行无声的交流。 小暖的恢复依旧缓慢。 小绿点的闪烁变得平稳了。 但它似乎也明白处境的危险,沟通变得极其谨慎和简练,更多时候只通过闪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来传递简单的信息。 急促闪烁=焦虑或危险(例如母亲靠近房门)。 平稳闪烁=安心或确认(例如薄荷状态良好)。 长时间的光亮=它在努力尝试表达更复杂的内容。 小岸很快就掌握了这套闪光密码。 这种交流意外地给她带来了一种奇异的亲密感。 她开始对着绿点诉说白天积压的情绪,那些无法对他人言说的迷茫和对母亲的复杂感受。 绿点安静地闪烁着,当一个最忠诚的倾听者,即使它无法用言语回应。 父亲的沉默让小岸充满了感激,也带来了更深的疑惑。 他为什么帮自己撒谎?他到底知道多少? 一天周末下午,机会来了。 母亲去看外公,家里只剩下小岸和父亲。 父亲又坐在了沙发上,摊开了他的工具箱,面前放了几块电线板,空气里有一股温暖的松香味。 小岸有点紧张。她深吸一口气,拿着手机慢慢走到父亲身边蹲了下来。 “爸。” 她声音很轻,带着试探。 父亲抬起头,看了看她和手机。 “怎么了?” 小岸把手机递过去,“它…好像坏了,开不了机,只有…只有个绿点在闪。” 她忽略了最关键的部分。 父亲放下螺丝刀,接过手机。 他颠了颠分量,对着手机的光线仔细观察机身的接口和缝隙,翻过来看看电池仓(虽然打不开)。 小岸紧张地看着他。 过了一会儿,父亲把手机还给她,语气平淡地说:“老了,里面元件接触不良,虚焊…都有可能,既然还能亮,应该核心还没坏。” “那…能修好吗?” 父亲看了她一眼,似乎洞察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看透。 “不好说。” 他重新拿起螺丝刀,“要看是哪的问题,这种旧东西的配件都难找。”他声音低沉了些,“有些东西,修一下维持一点‘活气’,就不错了,强求它恢复如初,反而可能彻底毁了它。” 父亲的话在小岸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爸是在说手机…还是说别的? 小岸不敢再问下去。 她默默蹲在父亲身边,看着他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松香的气味围绕着她。 这一刻的沉默,成了一种无言的理解。 小暖似乎也听到了父亲的话,它变得更加“内敛”,但对薄荷的关注却更加细致入微。 一天深夜,小岸对着绿点低声诉说着白天面试的挫败感(一个她不喜欢却因为母亲的压力硬着头皮去的岗位),绿点突然主动闪烁了几下,打断了她。 小岸停下话。 绿点恢复了平稳,但亮着的时间长了许多,似乎在努力凝聚着什么。 几秒后,一行断断续续字迹显现出来: 【…气…危……】 【…房…间】 小岸立刻看向窗台—— 薄荷好好的。 安静倾听,门外一片寂静。 她疑惑地看向手机。 刚刚的字迹消失了,重新出现了新的字迹。 【…妈…头痛……】 【…重…】 小岸瞬间明白了,她溜下床,走到母亲房间,听见里面辗转反侧的声音。 母亲有偏头痛,压力大或者休息不好就容易发作。 今天饭桌上她似乎脸色也不太好。 小岸想起小暖之前提过的,薄荷的香气似乎有舒缓神经的作用。 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 她溜到窗台边,借着月光,小心地掐下了薄荷顶端香气最浓郁的两片嫩叶,清冽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她屏住呼吸走到父母紧闭的门外,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手心全是汗,蹲下身子,将手里那两片薄荷叶轻轻地从门缝底下塞了进去。 像是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一样,小岸飞快地回房间躺在床上。 她拿出手机,屏幕上的绿点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稳的节奏闪烁着,无声地欢呼着。 第二天早晨,小岸起床时,母亲已经在准备早餐,她的脸色比昨晚看起来好了一些,虽然眉宇间仍有疲惫,但戾气消散了不少。 吃饭时气氛依旧沉默。 母亲把一碗粥推到小安面前,什么也没说。 小安的心像被烫了一下。她低下头默默喝粥。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薄荷香。 口袋里的手机隔着布料传来一阵无比清晰的震动。 一下、又一下,平稳有力,像小小的、胜利的心跳。 小岸低头,用勺子搅动着碗里的粥,嘴角抑制不住地弯起弧度。 几天后,一个普通的下午。 小岸正在浏览一个冷门的招聘网站。 屏幕突然跳出一个极其简陋的招聘启事: 【诚聘:绿植养护助理(兼职/线上可议)】 工作内容:协助记录特定植物(薄荷属)的生长数据、环境反应;进行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要求:细心,耐心,热爱植物(有实际种植薄荷经验者优先);具备基本的文字整理能力;能适应线上沟通。 待遇:时薪面谈,有独特的“绿色福利”。 联系方式:请将简历和种植心得,发送至邮箱: 启事夹杂在一堆销售广告中,格格不入,点击量也少得可怜。 小岸的目光却被牢牢吸引了。 这简直像是给她量身定做的! 她有点兴奋,总觉得有冥冥之中的感觉。 她看向那盆沐浴在阳光中的薄荷,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三下,像是在鼓励她。 小岸深吸一口气,一种久违的冲动从心里破土而出。 她点开了那个招聘启事,新建了一封邮件。 标题栏的光标闪烁着,通往未知却充满绿意的未来。 第5章 云端绿洲 小岸无数次刷新着那个简陋的页面,期待收到回复,也害怕收到回复。 手机成了她的护身符。绿点轻轻闪烁,无声地说:“别急,会好的。” 三天后的深夜,小岸几乎要放弃希望了,一声清脆的“叮咚”声打破了房间里的安静。 邮箱的提示音!小岸快速走到桌前,点开新邮件。 发件人: 标题:回复:绿植养护助理申请—小岸 正文: 小岸,你的种植心得很有趣,尤其是关于‘夜间情绪共鸣’的相关记录。薄荷的照片生机勃勃。 请于明日下午3点,登陆以下链接进入线上会议房间(无需额外软件,浏览器即可)。房间密码:MenthaPiperita。 期待与你和你的‘绿色伙伴’相遇。 ——V 邮件很简短。 小岸握紧手机,激动又紧张。 第二天下午2点55分,小岸坐在电脑前,薄荷被调整到摄像头能拍到的位置,手机放在电脑旁。 深吸一口气,薄荷的香气似乎比平时浓郁了一些,安抚着她紧绷的神经。 小岸点开链接,浏览器弹出一个有些复古的页面,中间是一个视频窗口,还黑着,下面是聊天框。 输入密码,页面刷新,视频窗口亮了起来,出现的画面却让小岸愣住了。 没有严肃的HR或者穿着大褂的研究员,只有一面墙,而且不是普通的墙。 这片墙挂满了无数个形态不一、生机盎然的盆栽,绿萝垂在木板上,镜头正对着一盆叶片肥厚的……薄荷! 和小岸的那盆惊人的相似。 “你好小岸,能看见吗?哦稍等…”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传出,像是中年女性的声音。 镜头晃动了一下,一张脸出现在中央。 她大概四五十岁,一头蓬松的卷发随意扎着,戴着一副有些笨重的黑框眼镜,眼睛明亮有神,穿着一件旧T恤,上面还沾着点泥土。 “抱歉抱歉!刚才再给这些小东西分株,有点手忙脚乱的。” 她的笑容温暖又真诚,“欢迎来到我的‘云端绿洲’!这里有点乱,但植物们是不会介意的。” 她环顾了一下几乎被绿色淹没的工作室,或者说温室?语气里满是自豪。 小岸紧张地握着手,准备好的自我介绍卡磕磕巴巴地吐出。 “您好,我是小…小岸,这是我的薄荷……” 她笨拙地将摄像头转向窗台。 “哇哦!”V赞叹。 她身体略微向前倾,几乎要贴到屏幕上了,“养的真不错呀!你给它听的什么呀?巴赫?还是肖邦?” 她开着玩笑,眼神里却带着审视和纯粹的热爱。 小岸有点懵,“呃…轻音乐…还有雨声?” V的眼睛更亮了:“自然界白噪音!好选择!植物的感知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尤其是薄荷这种敏感的小家伙们。” 她的话题自由地延伸着,“你知道吗,有些研究说,一些特定频率的声波振动,甚至能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代谢物的积累,当然,这个领域还很玄妙了。” 接下来的面试颠覆了小岸的认知。 没有高高在上的提问和对履历的深入了解。V更像一个充满分享欲的园丁,兴奋地聊着她的植物乐园。 她展示如何用废弃的电路板给苔藓造景,她分享她记录的各种薄荷品种在不同光照、不同声音下的生长差异,她还谈论一些听起来有点“玄学”的观察—— 比如她坚信某些植物能感知到照料者的情绪,并以生长状态作为回应。 “就像你的这盆,”V透过屏幕仿佛能直接看到小岸的薄荷,“我能感觉到…嗯…一种很特别的能量场,它被照顾得很好,不仅是水和阳光。你最近压力很大吧?它似乎在努力回报你?”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笃定,说出一个像是一个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 小岸下意识地看向手机,V是在说薄荷…还是小暖呢? “我...只是尽力去照顾它。”小岸低声说。 “尽力就是最好的肥料!” V爽朗地笑出来,“好了,聊太开心差点忘了正事。小岸,这份工作很简单,但需要绝对的细心和耐心。 我需要你每天记录你那盆薄荷的状态,包括叶片数量、颜色、大小、环境适度、光照时长…哦,还有你给它听了什么声音,你当天的嗯…心情?对,心情!这很重要!记录的格式我等会发给你。每周汇总一次发给我,按时计费,线上支付。” 她的语速很快,带着热情。 “你愿意成为我的‘远程记录员’吗?我们一起看看这盆薄荷,到底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生命以及——连接的秘密。” “连接...” 小岸重复着这个词,目光扫过旁边的手机。 “我愿意!” “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欢迎加入‘薄荷密探’小队!期待你的第一份观察报告!哦对了,照顾好你的伙伴,”她不经意地看向小岸桌边的旧手机,“最古老的‘设备’,是能接收到最纯净的信号的。” 说完,她挥了挥手,屏幕暗了下去。 通话结束,房间里安静了下来。 小岸坐在电脑前,耳边还回响着和她的话语。 信息量太大,她大脑一时有点处理不过来。 她拿起手机,小绿点在以一种稳定的节奏跳动着。 小岸将手机贴近耳边。这一次,她真的听到了——不是幻听,是一种通过骨骼传导的、充满力量的震动声。 咚…咚…咚… 是小暖的心跳。也是她的心重新被点燃的、对来来充满期待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