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3024》 第1章 回到2024 本文纯属虚构,完全架空,不涉及任何现实中的团体、组织、人物,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或许隐藏着时间的钥匙——而那里必然是人类未曾踏足的静谧之地。”——卡尔??萨根 3024年9月21日 6:30 某L2点 这天我结束了短暂的休眠,从这艘名为“希望号”的曲率驱动飞船上醒来。 我从飞船的窗口向外望去,国际联合组织建造的负能量驱动型轨道加速器赫然浮现在眼前。即便曾经尝尝见到这个名为TTM6.0的高能粒子对撞机的全息投影,亲眼见时,却有着无法言述的震撼。我的心似乎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攫取——这景象如此恢宏,却连精细的零件都历历可见。恍惚间,我似乎听到机械运作的轰鸣声,可回应我的,只有宇宙的静谧。 回过神来,我将目光落回睡眠舱内。 数月前我们从地球上出发,来到这里,目的地是一千年前的地球。 今天我们就要穿越人工虫洞,来到2024年的H国。我来到监控舱,检查了以微秒为单位的时钟,并通过地球时间进行了核实。在检查了飞船上的其他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确保一切无虞后,我与刚刚结束地球通话的搭档会合。 “怎么样?” “没有特殊情况,一切按计划进行,”谢昭闻淡淡地扫了我一眼,随即看向别处,“一个小时后在发射舱待命,地球方面会准时启动计划。” “明白了。”我深吸了一口气,面对即将到来的任务,即便是重复训练了千百次,心中还是不由得有些忐忑。 谢昭闻用惯常的冷漠态度端详了我数秒,道了句“保重”,便转身向准备舱走去。 我礼貌地点了点头,遥望向漆黑浩渺的宇宙。 终于要开始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来到驾驶舱,谢昭闻已端坐在座位上,阖上双眼。 我在心中又默念了一遍工序和行程安排后,也坐在位置上。 万籁俱静,只剩下我的呼吸与心跳在宇宙中的回响。 然后,只需一瞬—— 2024年6月2日 8:30 H国国立机密发射中心 “谢昭闻先生,温千凛小姐,请走这边。”一个司机模样的戴着墨镜的男人带领我们向停车场走去。曾经还被以“编号070906”号令的我,突然被如此尊敬的称呼,心中竟生出了一种怪异感。 我们走在柏油路上——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差,早已被其他材料所取代,没想到我如今还能切实地感受到,心中有些感慨。要知道,这个年代看似落后,却有着未来的我们求之不得的珍宝。 见我盯着某处失了神,谢昭闻颦了颦眉,轻咳一声。 我回过神来,跟着司机来到事先准备的交通工具前。它看起来是一千年前时兴的样式,流线型的设计与我们的年代相比略显粗钝,是以汽油驱动的两驱型轿车,看来这时汽油还未完全退出市场。此外,它采用了四层左右的车漆体系,色漆为黑色,这种车漆在我们的年代基本上已经不能见到了。 上了车,我又暗自观摩了一番汽车内饰后,才安定地靠在颈枕上。 这个曾经只在影像中见过的年代,如今能切身体会到,也算是了却一大遗憾了。 我斜睨了一眼谢昭闻,他仍在闭目养神。我撇撇嘴——这个家伙从在研究所里时就如此无趣,想来还要和他共度余生,我心中更是叫苦不迭。可这毕竟是拯救世界的任务,牺牲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就罢了。 我望向窗外,天是如洗的蓝,琥珀色的阳光毫无阻碍地洒向车内,两侧的行道树接连后退,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树影。近处的街铺看来是更早先的时代的产物,远处的建筑最高的不过20层,粗笨地采用了偏欧式的风格。然而,21世纪饮食起居虽然尚且比不上31世纪,21世纪的人们的脸上却丝毫不可见到末世的苦楚。街上人、车川流不息,无须忧心突如其来的新型毒株夺取他们的性命,转而让机器人代行。 当然,21世纪绝非没有疾病,但人们不必笼罩在“超级病毒”的阴云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汽车驶入了某处住宅区,停在了一幢居民楼前。 我走下车,仰望这座被称为“谢昭闻和温千凛故居”的建筑,它被保护了几百年,直到脑机军团战争才轰然倒塌。此时,这栋建筑物才修建了不足数年,也无法预想百年后的命运。 这是一座叠排别墅,身为“温千凛”的我居住在别墅的四、五、六层,需要扮演谢昭闻的青梅竹马兼其妻子的角色。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位名为温千凛的生物学家,将会提出攻克超级病毒的关键假想,帮助人类在3023年基本解决病毒肆虐的问题,摆脱末世危机。 不过,在21世纪,人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何温千凛要如此杞人忧天,更无法理解她为何要将自己每天每小时内的行程记录在册,并要求国家将其保留下来。排除这些因素,温千凛名誉虽不及其丈夫,但也算是位值得尊敬的科学家,是H国的院士之一。因此,人们也能接受她的这些“神经质”的行为。毕竟,包容天才不合常理的举动是很容易的。 然而,约莫一千年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谢昭闻曾在晚年提出了TSORF假说,其后记中有一段神秘代码,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都无人能解。部分专家猜测这也许是谢昭闻发明的某种新型编程语言,然而,他们查遍了谢昭闻留下的所有资料也没有发现有关线索。直到2900年,一位名为雅各布的科学家发布了国际组织统一的UC编程语言,而谢昭闻的这段代码恰是以UC编程语言写成的,其内容同样昭示了他及其妻子都是未来人的事实。这一发现当时轰动了世界,而3019年“超级病毒”爆发后,温千凛提出的假说又让“未来人”的说法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这一切虽然难以置信并且还存在着道德伦理的争议,但在末世面前,人们不得不服从。世界因果皆为闭环,而现在正是填上闭环的末笔之时。 而温千凛事无巨细的行程记录,便是极力避免蝴蝶效应导致因果偏移的重要举措。 由此,《回到2024计划》诞生。 此刻,站在化学合成纤维制成的地毯上,我打开门。 我回来了,2024。 第一次在晋江写作,也是第一次写科幻类型的小说。所以大家有意见请随意提出来。[抱拳]灵感来自一次物理课^_^不知道会不会俗套呢。 weibo是何以见official,可以来找我。 明后天内会更新下一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到2024 第2章 选对了吗? 2024年6月2日 10:21分 H国A市F区某城郊别墅区3-2号 由于没有智能家居系统,我只能手动打开所有开关。 房间对于单独居住的人来说未免太过空旷了些,不过,我们的真实身份还是尽可能不被他人所知为好。 自从谢昭闻在TSORF假说中留下的暗号被破译后,国际联合组织便开始着手进行《利用虫洞进行时空干预计划——历史关键节点的全球性协议》(简称为《回到2024计划》)。虽然其过程遭到许多质疑,但在暗能量的研究过程中,制造时空穿越机器也不再是天方夜谭。尽管彼时人们无法确切预测未来“超级病毒”的大流行,但谢昭闻和温千凛的穿越确实能让人们预见未来的危机,于是国际联合组织便开启了人工虫洞的研发计划。 在“超级病毒”带来生存危机之后,国际联合组织确认了《回到2024计划》,并利用中央决策系统(以名为CM的人工智能为辅助的隶属于国际联合组织的系统),通过CM的计算确认了计划施行的确切世界地点,再跟进CM推断的各个时间节点逐步施行计划。 于是,3022年,国际联合研究所成功搭建了能传播电磁波的微型虫洞,并向2022年的H国传送消息。 2023年,H国成功向3033年的国际联合研究所传送回应。此后,《回到2024计划》基本铺建而成。因此,我和谢昭闻在今天顺利登陆,并且来到了H国事先安排的寓所。 无论是按照计划还是历史的记录,2024年,我和谢昭闻将被H国最顶尖的A大学录取——以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身份,理由是在中学生科研比赛中有卓越建树。 这些或许会被认为是不公正的举措,但首先我们别无他法,其次,要想在2024年考上A大学或者在中学生科研比赛中夺得桂冠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我们的科研水平可以说是领先了大约1000年吧,教育水平当然也会领先许多。很多2024年的前沿理论,都是素质教育初期的学习内容。更何况对于我们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素质体”来说,即便是要解决当时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想也是轻而易举。 正当我一面熟悉环境一面整理方才的思路时,门铃蓦地响了,打破了这沉静的气氛。 打开门,门前赫然站着谢昭闻。六月尚不算热烈的阳光斜照在他的脸上,磨平了他身上过分冷冽的气息。 我抬眉,疑惑地望了他一眼——按照基本时间线来说,他应该没有必要在这个时间段来找我。 而他似乎是对我的反应视若无睹,像机器人一样冷冰冰地继续既定的程序:“刚才检查了一下,我的冰箱里似乎没有准备足够的食材。” 他语意未尽,似乎是等我主动提供给他相应的食材。可我并非一定要帮他的忙,毕竟他大可以自行购买。虽然政府给我们提供的物资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生活费是完全足以提供日常所需的。而这个谢昭闻,我一向对他印象不佳。因为不是同一批训练的“素质体”,我在穿越前本就与他鲜有交情。目前根据仅有的几次接触看来,他似乎就是完全没有脱离“素质体”状态,仅会根据计划表行事,没有一丝多余的感情。 “附近就有超市,或者菜市场,再不济,你可以点外卖。”我面无表情的说,内心却有些挑衅的姿态。 他扬起一根眉毛看着我,神色似乎有几分错愕。他停了一下,又徐徐开口道:“是吗?那可多谢你提醒了。”他正欲离开,又回过头来,唇边似乎挂上了一丝浅笑:“不过,相应的,我也提醒一下某人,中饭最好点外卖。我记得,厨艺测试中好像还有人不合格吧。” 不料他竟会反击,我微怔了一会儿,努力克制住面部肌肉的抽动,用尽可能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道:“谢谢,我会注意的。”并挤出了一个微笑,关上了门。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没错。为了尽快适应一千年的生活,我们曾在研究所里接受了全面的训练。除了基础的学科知识之外,生活素养也是很重要的培训方向。毕竟在3024年大多数家务都不用选择亲力亲为,而在2024年人们还需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为了逃离研究所的生活,我尽力将一切做到尽善尽美——除了厨艺课。 我分明用做化学实验般的态度做菜,准确称量所有食材所需的分量,精准记录烹煮的时间,火候按标准不偏不倚,可成品往往不尽人意。以往经历的挫败感,更让我在后期采取了“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不再奢求补救这一块短板,转而向其他项目努力。 可现如今我若真的点外卖,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我暗暗握拳:起码这几天做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于是,我用开水冲了桶泡面。匆匆忙忙下肚后,我又在房间里将所有未曾切实体验过的21世纪的产品都研究了一遍,聊以满足好奇之心。 这几天主要是适应这个年代的生活方式,按接待我们的H国机要干员的说法和温千凛的日程记录来看,并无要事。 实际上,即便是开启了科研日常,每天也是千篇一律的工作。 我望向窗外,四层的高度,恰恰可以从住房的空隙间望见远山,视野虽不见得宽广,却也不算逼仄。青绿色的山,与近处的树木的枝叶相比,颜色柔和得如同水墨画的颜料,没有实感。山色空濛,延绵不绝,与蔚蓝的天际相接,便是没有雾霭,万里晴空,却也愈发虚幻缥缈了。 思绪随景致飘飞。我扪心自问:看似脱离了研究所的牢笼,实则是被另一种形式的枷锁所束缚,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摇摇头,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此时退缩,岂不可笑? 起码,就像觉醒自我意识的那一天所下定的决心一样,“carpe diem”,踽踽独行亦无所顾惜。 我想,远山上之树葳蕤,这大概便是3024年所见不到的恣意了吧。 如我所料没有点击率,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爱好。 明天继续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选对了吗? 第3章 改不了的 剧烈的头痛。 自头部的某处血管攀升、蔓延,似乎是来自某处的核心,想以极大的气力融化我的脑部。我感到头部的各处如同开裂一般。我用双手捂住痛处,手指尽力撑开,想要覆盖整个头部,却无济于事。揪心的疼,自四处血管末端汇集,变成一种无端的、难以抑制的疼痛。无论我的头部如何俯仰、挣扎,它都自内而外的攫住我的每一根神经。 就当我濒临嘶声呐喊的边缘时,一个女人的声音打破了一切—— “编号070906,试验结束。” 陈蓉……我攀附在地上,指甲紧紧扣住地面,我用愤恨的眼神看着她,却又用牙齿紧紧咬住下唇,抑制自己出声。 女人离开了我的面前,曳动的白大褂的衣角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我想要坐起身,却无法通过意志控制自己的肢体。正当我集中意念竭尽全力时,我在黑暗中睁开了双眼。 是梦…… 即便是梦,头痛还是真的。 内容,也是真的。 我试探着下床,摸索着打开药箱,取了一片止痛药喝下。 看了时钟是凌晨三点,不出所料。六月初夜里的还是有些微凉,从窗缝里透过,拂在我汗津津的背上。汗液一经蒸发,带走了些许热量,后背渗出了淡淡的凉意。 但远远不及,那个女人的眼神寒冷彻骨。 想到按照计划,今天是去A大学参加科研比赛的日子,我还是躺回了床上。 A大学每年都会组织科研比赛,分为创新组和竞赛组,在两组选拔中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只要保证在7月份的大学录取考试中达到A大学的要求即可被A大学直接录取。而温千凛和谢昭闻就是在2024年通过这种方式入学的。虽然说这种程度的竞赛难度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总之还是要认真对待的。正想着,我又阖上了眼。 2024年6月4日 H国A市S区A大学 虽然凌晨醒了一段时间,所幸我总体的状态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我们的基础资料都已经被安排好,基础的手续过后,就由A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带领到相应场地。 这几天都没有和谢昭闻说话,我和他相隔一段距离沉默的走着,好不尴尬。 好在一位志愿者学长拿起了我们的资料进行核对:“温千凛……”他审视了资料片刻,又把资料交还给我。 “祝你考试顺利。”他勾了勾嘴角,用和煦的语气说道。阳光照拂在他脸上,衬得他的笑容更加耀眼。我看向他的眼,那双眸子明亮而深邃,此刻正倒映着和顺的微光。 竞赛组的笔试部分平顺的度过了,接下来便是创新组的环节。 创新组的任务主要是让参赛者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按题目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造出相应的科技创新产品。这种考题有些类似于语文的话题作文,只要是围绕关键词制作即可。但我的心仍不由得砰砰直跳,毕竟实践也不算是我的强项。而且比赛是以抽签分组,如果队友实力不佳,即便个人能力再强,获得评审加分再多,得出的产品强差人意也会影响最终评分。 电脑抽签后,好巧不巧,我和谢昭闻分在了一组。不知是否是特意为之,但在谢昭闻的帮助下,其他按平均水平发挥还是有很大希望被A大录取的。谢昭闻虽然人际交往让人不适,但他的专业水准还是无可指摘的,否则不可能以压倒性优势在“素质体”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谢昭闻看到抽签结果后,挑了下眉,没有说些什么。 给我们组计时的还是刚才的那个学长,他和我对上目光后,浅浅的微笑了一下,似乎还对我留有印象。 我看向密密麻麻的金属配件,心中还是有些发慌。虽然这种训练经历了无数次,理论已经完全刻进脑海,实操时还是会不免地紧张。毕竟,一旦失败,虽不至于满盘皆输,但这肯定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以及很多人努力的白费。 谢昭闻站在我的身侧,淡淡地说了一句:“待会儿按着我来就行,解决不了的就找我,会让你过关的。” 我抬头望向他的脸,他仍保持着平视前方的姿态,一贯往常的云淡风轻的态度。 我收回视线,点了点头。 比赛开始,谢昭闻果然给我安排了一些难度不大但容易获得加分的环节,还偶尔会在组装器械时给我一些指导意见。 “这里,”他蹲在我身侧,用手轻轻扶住我手上的器械,略加调试,“这样做会省力很多。”我从未听到他用这样温柔淡定的语气说话,而且距离太近,我几乎能捕捉到他嗓音里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感受到耳畔温热的气流,看着旁边他如此专注的模样,我竟略略地恍了神。 不对,他只是在执行小组领导者的任务,为了争取更多的加分而已,我真是太没定力了。 一切顺利结束后,我们当天便得知了比赛入围名单,像历史资料记载的一样,谢昭闻、温千凛果然分别以第一、第二的成绩通过了选拔。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肩上的重担也总算是放掉了一些。 “那就预祝你提前入学了?”我一抬头,身旁站着那位学长,正对着我微笑。 正欲回复时,另一个学长突然出现,搭上了那位学长的肩:“沈维思,这就钓上新学妹了?不愧是除了名的海王,上手这么快?” 趁他们交谈之际,我趁机偷偷溜走,正巧碰上了谢昭闻。 “好巧……刚才,谢谢你了。” 谢昭闻顿了一下,说:“你好像心态不太行,之前的训练难道没能帮助到你吗?” 我的态度冷了冷:“大概有些个性就是天生的,改不了吧。” 谢昭闻,你也真是天生的低情商,改不了。 ww好极限好极限好极限马上就7月4号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改不了的 第4章 情感? 谢昭闻看着我的反应,摸了摸后颈,浅笑一声:“是么?做饭的技艺也是天生的?” “你!”我气不打一处来,刚添加的好感霎时间荡然无存了。 “行了,以后我帮你做饭。”他扬起一根眉,斜睨着我。 碰上我狐疑的目光,他又不紧不慢地从手机里调出温千凛留下的日程记录:“你看,这上面就是这么记的——6月4日17:00 在谢昭闻家解决了晚饭。 “这也是为了避免偏离历史轨迹造成的误差,譬如——长期吃泡面造成营养不良等疾病,甚至导致你英年早逝……”他将脸凑近了我,似乎是想观察我的反应。 我登时慌了神,连连向后退去,脸上发烧。我别过脸去:“知道了,按你说得做不就行了。” 他用一种近乎满意的神情远离了我,点了点头:“那可别忘了。” 2024年6月4日16:08 H国A市F区某城郊别墅区3-1号 和谢昭闻一同打车回到叠排,正欲上楼时,他叫住我:“还有个通讯任务,直接留下来吧……而且马上就是饭点了。” 他打开门,招呼我坐下后,径直走向厨房。 几秒钟后,他一面系着围裙一面走出来说:“我要做饭,情况就由你汇报吧。” 我点点头,手上按着拨号键,心中却不由自主的分神——这家伙穿围裙的样子有种说不上了的感觉。虽说是素色的围裙,设计简约,但也许因为是在暖色的日光灯之下,他看起来毫无平时冷冽的气息,反而有一种……人夫感?用这时的流行语,应该是这么说的吧? 我们每天都要向H国安排的隶属于《回到2024计划》的工作人员(我们称呼为联络人)汇报当天情况,并与规定历程一一核实。只是例行公事,而我们两人共同参与的环节一般都由谢昭闻汇报。 “……是的,没有异常,严格按日程执行。比赛时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的,顺利通过考核,排名与历史记录一致。”一定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大概就是A大学的学生特别热情吧,但这些不是汇报内容。 “好的,我明白了。嗯,接下来也继续加油。”我吁了一口气,挂断了电话。正好谢昭闻端着菜走了出来。 他递给我一只蓝色的碗,又将筷子置于我面前:“请慢用。” “多谢了。”我尝了一口,味道竟然很不错。这就是厨艺测试中A 的水准吗? “还行吧?”他注视着我。 “唔……”我咬着筷子,口齿略有些含混不清,又点了点头。 我感到有些尴尬,埋头吃完了剩下的饭。“多谢你了,我帮你洗碗吧?” “哪有主人叫客人希望的道理?”他轻笑一声,回看着我。 “可是按照温千凛的记录来看,之后我应该经常在你家吃饭,也不算客人了吧。” “行吧,那我和你一起洗。” “7月份的大学入学考试,你应该没问题吧?”谢昭闻打破了洗碗时的静默。 “虽然我很多地方不够优秀,你也别太小瞧了我。我毕竟是通过正规途径入选的。” “真的吗?”他的眉眼间透出几分戏谑。 “我还能骗你不成?不然还能靠什么手段……靠关系?”我本来是想黑色幽默一下,毕竟“素质体”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父母。但此时,那个女人的脸又映入我的脑海。 陈蓉…… 黑暗的隐隐泛着猩红的记忆席卷了我的脑海,但我即刻制止了自己的想象。 我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好让自己回过神来。而谢昭闻似乎也没有想要回应方才的话题,只是保持着缄默。他也会为此感到不安吗?从今天的相处来看,谢昭闻也并非没有完全脱离“素质体”的状态,偶尔也会流露一些情感……即便是充满戏谑和嘲讽,但也并非完全不通人情吧。 感觉《回到2024计划》的选拔测试中少了一样“感情回复测试”。 不过仔细想来,也不太可能真的填上这项,毕竟…… 谢昭闻将厨具整理好,送我至玄关处。 “再见,今天还是多谢你了。”我向他点了点头。 “嗯,明天见。” 2024年6月4日17:53 H国A市F区某城郊别墅区3-2号 离开谢昭闻家,我回到家门口。 想起谢昭闻今天提起的大学入学考试,我似乎也确实应该温习一下……考试的答案? 我的脑中早已牢牢记住入学考试的温千凛作答的所有答案,考试中只要默写出来即可。这行为实在是跟作弊一样,但实际上,《回到2024计划》本就是跨越许多伦理道德并且违背感情的计划。 难道它真的是唯一的方案吗? 跟据CM的计算结果,《回到2024计划》确实是避免人类灭绝的可行度最高最稳妥的方案。但在不明确它的具体算法的情况下,我可以合理推测他们没有加入“素质体”这一环节。毕竟在明示的计划书中,“素质体”的培养是完完全全没有被提到的。关于选择谢昭闻和温千凛的扮演者,计划书中是这样写的:“选择合适的有创造力和应变力的17岁少年少女。”如此的泛泛而谈,无法让人理解“合适”的定义。实际上,这“合适”二字包含了几乎各领域的顶尖能力,全部符合条件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于是,在各国首脑都在为人才选拔之事感到焦头烂额时,一个名为陈蓉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疯狂而无视伦理的建议:素质体培养计划。 她无视了各国首脑的惊愕与慌张,无视了他们的指手画脚、语无伦次,在完整介绍完计划后,撂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各位领导者都无法相信我的决心,我愿意将我未来的孩子也作为试验的对象,我说到做到。” 这在当时并没有被众人接受,毕竟她当时只是一个24岁的单身女性,在科学界刚刚崭露头角,这句话的可信度不足。但不知她在后来究竟动用了何种手段,“素质体培养计划”竟然被国际联合组织通过,前提是全部计划必须秘密进行。 而我,很不幸,就成为了她大放厥词的牺牲品。 我仍然清晰记得陈蓉将我领到研究所的大门前:“霜霜,记住,从今天起,你就不再是我的女儿,你是编号070906。” 我要坚持日更[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情感? 第5章 被跟踪了? 我打开家门,转过身时,却在楼下的拐角处看到了一个黑影闪过。 我迟疑了一瞬,再次定神看时,原先出现黑影的地方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应当是我看走眼了,或者,也许是只猫。我不认为自己会被跟踪,而且我们的身份几乎不可能被人发现。 我回忆了近日的表现,却实在想不出自己身上有不符合身份、值得被人怀疑的地方。正这样写着,我记录了日程。黑影就先不备注了吧,除非有情况再改。 但是,我突然回想起了曾经发生的一件事……应该不会吧,概率太低了,一定是因为我的思维框架比较悲观。但是,不应该排除任何一点可能性——该怎么确认呢? 这时,电话突然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 备注是谢昭闻? “喂,有什么事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忘记明天要去H国国立发射中心,所以打电话提醒一下。” “这我当然不会忘。” “那就明天七点,我在楼下等你……应该没有特别的情况吧?没有的话就照计划告知了。” “……嗯,没有。”看到黑影的情况应该是我的判断失误,况且,我和谢昭闻的信任程度可远远没达到有什么事就对他悉数告知的地步。尤其是那件事。 而H国位于C市的国立发射中心就是为了《回到2024计划》专门建立的,属于国家高级机密。在我们到来之前用来接受未来发送的电磁波并对其进行破译。一开始是2023年的H国的某一研究所意外接收到了讯号,研究员对其进行了破译,并推测这是来自未来的神秘讯号。但因为这种推测有些荒谬,H国上层院士对此不置可否,直到后来又接收到了3条消息,并且内容连贯,前后呼应,H国领导层才开始重视这些讯息,并组织建立了位于C市的国立机密发射中心(简称C号中心)。 明天我就要和谢昭闻前往C号中心,和3024年的H国进行计划成功后的第一次连线。因为传递信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要提供所需的能量,对于科技发展水平处于2024年的H国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即便3024年的国际联合组织曾向各国传递过相关信息,但最终接收到信息并予以重视的仅有6国而已。因此,C号中心能够主动向3024年发送消息的次数少之又少。而这一次则是为了汇报对接成功,并检查相关设备的完成情况。 2024年的国际形势和3024年的大不相同,其中涉及的利益纠纷可能还会在未来造成其他阻碍。正这样想着,我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 怎样都不算是自由的人生啊。 2024年6月5日 6:57 H国A市F区某城郊别墅区3-1号 下楼的时候,谢昭闻已经站在一辆黑色轿车旁等候了。 此时略略下了些薄雨,点在我头顶的发丝上,不过不久便会雨停,不会对发射产生太大影响。 上车后,我确认了发射时间是今天上午10:00,按照记载,降雨会在7:00左右停止。我打开了温千凛的日程记录,今天的任务应该不会发生任何异常。 我收起手机看向窗外,阴翳的天空下的A市晨景,略微有些晦暗不明。街上也有不少行人,望了望天空,收起了伞。 回想我过往的人生,这样的街景,我大概也没有见过几次。 车转过了几道弯,现已行驶在C市境内了。只是,尾随我们的一辆黑色的轿车似乎也是从A市启程的,看车牌,我可以笃定刚刚在A市时后视镜中见过这辆车。只不过方才它并未紧紧跟在我们后面,转弯后,才紧随着我们。 我们训练的要求是——不要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我不能完全排除这辆车在跟踪我们的可能性,因而紧盯着这辆车的动向。要知道我们即将前往的发射中心属于最高机密。 我扭头看向谢昭闻,他似乎也发现了异样:“司机先生,后面好像有辆车在跟踪我们。” 司机点了点头,看似也早已察觉:“我稍微绕点路。” 这辆车又跟着我们开了约莫五公里,濒临市郊的时候,才与我们分道扬镳。 我蹙着眉,又回忆起昨天由黑影引发的联想。莫非真的被人发现了? 只是一般人很难会对我们产生好奇,以至于要跟踪的地步。只不过回想起3023年的事件,一切都似乎变得合理了。 其实,在我们之前还有一次穿越任务。在我们前几辈的素质体中已有合格者通过选拔,并且在3023年底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只不过,经历了超出预测时间的最大阈值的两倍时间后,3023年的国际联合组织仍未收到穿越的素质体的任何回音。该次任务便被定性为“失败”。 这件事其实鲜为人知,而2023年的H国方面也因为没有接收到传送的素质体而判定计划失败。 如果说,其实那两个素质体来到了这里了呢? 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确实是我的一个心结。毕竟就我当时测算的3023年的那次发射条件的结果来说,素质体成功穿越的可能性是远高于平均值的。 但是对于谢昭闻和司机来说,他们担心的可能是可能性更大的内部人员泄密的问题。 毕竟,如果我和谢昭闻的身份被其他人发现,就会引发众多道德伦理问题,以及群众的不满情绪。这个计划绝非是符合人道主义愿景的。即便大多数人不会知道素质体的训练过程,但光是“不公平性”就会产生诸多争议。计划在施行过程中就已备受争议和多方的重重阻挠,如果要更大规模的复现一次,不仅会影响计划的平稳运行,更会因突发事件的产生影响结果导向。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我们都应该规避意外的发生。毕竟,按照温千凛的记录来看,整个任务的从始至终都平稳进行,甚至有些异乎寻常。比如,这次的可能被跟踪的情况就完全没被提及。 这也让我不由得心中生疑——莫非我们真的已经偏离历史轨道了吗?又是从哪一步开始走错的? 我绞尽脑汁也没有推测出最可能的结果。除非—— 我根本就不是历史上的温千凛。 前几天出去玩了所以断更了。但无所谓啦反正没什么人看。[小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被跟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