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稿》 第1章 天幕背刺废稿·一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历史科普主播历小科,两周不见大家想我了吗?好了,寒暄时间到此结束。在开始今天的正题以前,主播先带大家简单回顾一遍上期的主要内容。上期我们主要讲的是……】 殷辛卡着时间到了奉天门。奉天门就是每旬一次举办大朝御门听政的地方,场地很是宽敞。 天幕每逢旬出现一次,殷辛的饭票皇帝老爹对天幕相当重视,每逢天幕开启,总会召集群臣和诸位皇子于奉天门观看。 天幕从古时讲起,讲的都是众人所知晓的史事,其中不乏贬低调侃皇权之语,几次下来皇帝不再大张旗鼓,仅要求群臣诸子不错过观看天幕即可。 但今天不一样,天幕预告本期主题是《晏文帝的传奇开国之路》。朝堂中没有蠢人,他们不知道晏文帝是谁,还能不知道谁是开国之君?除了贤明的当今皇帝还有谁? 于是一众臣子请愿于奉天门聚众观天幕,皇帝在一片夸夸声中迷失了自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不久之后,皇帝就后悔了,天幕夸人都时常带着阴阳怪气的调调,更别提损人的时候用此之尖利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天幕背刺废稿·一 第2章 天幕背刺废稿·二 “殿下!殿下!天破了个窟窿!” 殷辛打着哈欠:“什么窟窿啊?何四喜,不要总大惊小怪。” “不是,殿下,天上真的出现了个窟窿!” “我看看。”殷辛努力从床上爬起来,挪到窗边。定睛一看,嚯,还真是,蒙蒙亮的天空上出现一个泛着耀眼白光的长方形色块,看起来有些像电影幕布。 天上的白色窟窿看久了也就那么回事,何四喜看了看天色,不由催促道:“殿下,请换衣服,去上书房要迟到了。” “今日的书读不成了,换一身适合面圣的吧。” 何四喜也不多问,按照殷辛的吩咐挑好了衣服伺候他换上。衣服刚换好,外面就有小太监尖亮的声音响起:“二十一殿下,陛下急召,太和门面圣。” 殷辛叹了口气:“走吧,别让父皇久等。” 这年头连穿越都如此与时俱进,殷辛没想到他竟然穿到了历史直播小说的衍生世界里,也不知道这个天幕支不支持发弹幕,穿过来十五年了,他好想刷视频啊。 殷辛知道天幕是怎么回事,但其他人不知道,等他到太和门时,诸皇子和大臣都已经到齐了。 “怎么来得这般晚?”大晏开国之君殷靖边不满地看向殷辛。 殷靖边虽凶,殷辛却不怕他,谁会怕自己的衣食父母呢?殷辛不紧不慢:“父皇恕罪,儿臣并非有意。”连迟到的理由都懒得扯一个,他住的最偏远,到的最晚不是很正常吗? “也罢,你——” “父皇!父皇!天上的窟窿动了!”几个年幼的皇子惊呼出声。殷靖边的眉头止不住地跳了两跳。 太史令察言观色,充分发挥身为臣子的主观能动性,上前建言:“幕布悬置于空,臣私以为可谓之天幕。” “善。”殷靖边的脸色肉眼可见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天幕的动静越来越大,出现了色彩和音乐。 “天子有德,天降仙乐!” “恭贺陛下!” “此乃天意!” “天幕乃我大晏之喜!” 一时间,吹捧声不断。 殷靖边刚好转的脸色又黑了回去。今日恰逢大朝,天幕出现后底下臣子乱作一团,不是劝他去祭天祭祖,就是劝他颁布罪己诏,只有两位丞相心系政事提议派人探查天幕显现范围。 殷靖边其实心底也有点虚,莫不是他征战天下的时候杀了太多人,以至于惹怒上苍降下天罚?可是大晏都建朝二十多年了,若真是天罚,上天的反应也太迟缓了吧?况且天幕泛白光而不是黑光,殷靖边有些怀疑此乃天降恩泽。 经过讨论,甭管是天罚还是天恩,殷靖边这个皇帝都得带大家祭个祖祭个天安抚一下众人怦怦跳的小心脏,于是殷靖边才派人叫上所有皇子。 “肃静,先看天幕。”殷靖边站在御阶上环视一周,众人瞬间鸦雀无声。 悄悄挪到兄弟堆里的殷辛暗暗感叹,不愧是他的饭票老爹,只要他爹在位,他的饭碗就端得牢牢的。希望他皇帝爹能活久一些,再选一个靠谱继承人,让他能端着铁饭碗躺平咸鱼一辈子。 天幕的音乐很快就停止了,上面闪烁的图案和文字也逐渐清晰明了起来,粉粉嫩嫩,可可爱爱,奇奇怪怪。 殷辛:噢,小破站的LOGO。 随后,天幕忽地变暗又亮起,出现了更多奇怪的东西,似人非人。 殷辛:动画Q人。 终于,天幕又有了声音,这次不再是音乐,而是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的朗朗仙音。 殷辛:机械合成音。 无人知道殷辛内心的窃窃私语,所有人都被天幕吸引着。 【大家好,我是历史科普频道主播历小科,今天我们继续盘点历史上那些奇葩皇帝,本次我们要盘的是晏炀帝。】 第3章 天幕背刺废稿·三 【殷靖边,字定国,原名殷二柱,年轻时候子承父业是个货郎,靠走街串巷讨生活。但时运来了谁都挡不住,一次卖货途中,殷靖边被劫上梁山,入了土匪窝,遇到了他的天命之子李二狗,一场命定的邂逅就此展开。 李二狗是土匪窝的土匪头子,也是后来的魏国公李无尘。无尘公子,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可公子是个络腮胡的壮硕大汉。当年看到史书对李无尘相貌的描述后,老夫的一颗少女心碎成一地,天杀的《大晏演义》,骗我感情。】 殷靖边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之前天幕讲前朝之事时他还能看个乐呵,当天幕讲到他本人,殷靖边只想让天幕闭嘴。 外面魏国公李无尘已经吼出声:“去你nn的梁山!老子那是无风山无风寨!” 见鬼的“天命之子”“命定的邂逅”“无尘公子”,这些词在当下还很单纯,能get到天幕所有梗的殷辛已经笑趴在桌子上。听笑话还是听熟人的有意思,之前哪回看天幕不像学历史?殷辛每次都听得昏昏欲睡。 【殷二柱只是土匪窝里的一个俘虏,土匪头头李二狗对他不屑一顾,殷二柱于是立志,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殷二柱卧薪尝胆、暗中蛰伏,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反败为胜?不!他成功逃跑了。 这是逃跑吗?不!!!这是一场战略性撤退,这场撤退是殷二柱他日战胜李二狗的关键,因为殷二柱带着逃跑的俘虏中有两个未来会名震天下的书生,一个是擅长内政的周克礼,一个是擅长军政的孟映泽。为报仇雪恨,这群俘虏在附近找了个山头也占山为王了!】 当事人殷二柱:…… 当事人周克礼:…… 当事人孟映泽:…… 尽管有些无语,但不得不说天幕这波遮掩得好。 事实上,刚从土匪窝里逃出来,当然是能跑多远跑多远,他们当时难道不想跑远些吗?当然是跑不动了啊!只能停下来修整,一修整就是好几年。这种丢人的事,就烂在心里吧。 殷辛听得津津有味,他从来不知道皇帝老爹曾经经历过这些,他老爹这经历也就前世的乞丐皇帝能比了吧?皇帝老爹是第二传奇的皇帝,那第一传奇的应该就是乞丐皇帝了吧?如果真的是乞丐皇帝,那也够神奇的,历史线都偏成了这样,竟然还能偏回去。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晏朝开国皇帝殷靖边就带着两位宰相窝在山沟沟里苟发育,苟着苟着乱世就来了。殷靖边不仅是卖货的一把好手,还是种田的一把好手,他就靠着这一手高超的种田技术把自己种成了方圆百里第一强的山大王,收购了李二狗的土匪寨,实现了当年的壮志豪言。李二狗的土匪寨里有不少打仗好手,虽然封国公的只有李二狗一个,但封侯封伯的有足足十一个人,够凑一支足球队了。】 殷靖边叹了口气,算上李无尘,无风寨这十二个人里活到建朝的只有八个,其余四人都是追封,如今活着的只剩下六个。 三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老头子。 【废话不多说,晏朝的文武班子基本确立,接下来该做大做强了……】 第4章 天幕背刺废稿·四 皇帝殷靖边松了口气,天命在我。 底下的臣子也纷纷放松下来,只有殷辛有种不好的预感,但这种感觉莫名其妙,来的快走的快,他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不会他爹瞎了眼选他这条咸鱼当了继承人吧? 【晏朝传奇在哪儿呢?首先传奇在它有个传奇的开国皇帝太祖文皇帝,我们习惯称之为晏文帝。晏文帝名叫殷靖边,原名殷二柱,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像所有普普通通的货郎一定要这样生活一辈子。】 殷二柱,不,再次听到这个土不拉几的名字的殷靖边深深吸了口气,挥袖转身,坐回了御座上。文皇帝啊,他这一生,值了! 殷辛向皇帝老爹投了道羡慕的眼神,他也想找个地方坐下。 巷里巷外田间地头的老百姓们边干活边听天幕讲话,忍不住八卦起来。 “皇帝叫殷二柱啊,光咱村里就有好几个二柱。” “皇帝原来还是卖货的呢,不就跟翠花家男人一样吗?” “可别说,翠花该嘚瑟起来了。” “皇帝可真是有大本事的人呐!天上的仙人都佩服他。” …… 【但是,意外来临了,前朝末帝忒不靠谱,搞出了一堆骚操作,成功把前朝搞没了。天下烽烟四起,到处都是起义军,货郎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为了混口饭吃,晏文帝加入了其中一支,他就此崛起了吗?不,他战败被俘了。 但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晏文帝显然不是炮灰,他凭借一张帅脸被起义军首领的宝贝女儿看上了,于是他变成了光荣的上门女婿。 起义军首领的宝贝女儿就是晏文帝的白月光与朱砂痣郑皇后。郑皇后教会晏文帝识字读书,派人教他军法武艺,并为他改名为殷靖边。 这段时间美好而短暂,一年后,晏文帝的岳父兵败身亡,他带着郑皇后逃亡。也正是这时,晏文帝立志平定乱世。】 殷辛瞪大眼睛,嚯,他爹还被俘虏过?还当过郑皇后的上门女婿?他从来没听人说过,他一直以为以为皇帝老爹和郑皇后是逃乱中遇到的。 殷辛悄悄观察饭票老爹的神色,发现他的皇帝老爹竟然在笑。殷辛的目光过于显眼,殷靖边恼羞成怒瞪了他一眼,殷辛连忙抬头看天幕。 【招募军队、收罗人才、举旗称王、东征西战、建制称帝、开疆扩土……从社会底层的货郎到至高无上的皇帝,晏文帝的称帝之路也是一条传奇之路,在他之后,再没有类似境遇的人。】 殷辛赞同天幕的话,他老爹是真厉害,这经历这手段,也只有另一个世界的农民皇帝可以与他比肩。 【然而晏文帝有一个遗憾,郑皇后曾因疲惫过度小产,之后再难有孕,更因此伤了身体,大晏建国五年就因病去世了。从此郑皇后才真正成为晏文帝无可替代的白月光、朱砂痣,哪怕郑家意图谋反,晏文帝也只是没收了郑家的侯爵与家财,并没有伤害他们的性命。】 底下的臣子一阵牙酸,天幕这话也太过偏颇,郑家意图谋反也就两三年前的事,现在大晏还能找到郑家的踪迹吗?可见今上心机之深。 【但男人嘛,灵魂和□□向来是分别的,晏文帝子嗣颇丰,一共有三十三子三十五女,关键是生一个活一个,可把那些保不住儿女的皇帝羡慕坏了。 发展到现在,晏文帝殷靖边已经成了保佑子嗣绵延的神仙,想要孩子的小夫妻都喜欢去他的送子神君庙里拜一拜。治疗不孕不育哪家强?就数晏文帝送子庙最强!】 殷靖边五味杂陈,他竟然被封神了,只是这个神和他想的不太一样。天幕的口吻也怪怪的,到底是夸他还是损他呢?怎么听着天幕不像是仙人而是后世之人? 诸臣子,尤其是那些忧心子嗣的大臣都目光灼灼地看向殷靖边。 殷靖边:…… 百姓们也惊呆了,他们的皇帝竟然是神仙! “皇帝莫不是送子娘娘转世?” “皇上是男人,肯定是送子公公转世!” “那岂不是谁家生不出来娃去拜拜皇帝就行了?” “京城那么远,不如在村口给皇帝修个送子庙。” “好主意。” 殷辛在心里快笑疯了,饭票老爹的逼格狂掉。 【主播觉得这个发展太诡异了,不是,大家生孩子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吗?还是说相信只要生的数量够多,就总会有一个出息的?为什么呢?晏文帝亲身示范过吗?人家越太.祖牛掰是环境塑造得好,可不是晏文帝生得好。】 【主播觉得这个发展太诡异了,要知道殷靖边众多的子嗣不是神明的赐福,而是晏朝的灾难。大家生孩子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吗?还是说只要有一个出息的就行? 殷靖边三十三个儿子,都够凑三支足球队了。这么多儿子,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殷靖边实在没有看得上的儿子,就拖着一直没立太子。储位未定,就意味着大家都会有机会,于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夺嫡之战十五子夺嫡开始了,为什么不是声势最浩大呢?因为这就是一群菜鸡互啄。】 “陛下!” “陛下——” 一众臣子泪眼汪汪地看着殷靖边,他们劝过皇帝早日立储,但皇帝就是不听啊,看看,出事了吧? 殷靖边拧着眉,难道他不想立储吗?天幕所说不错,这堆儿子里没一个值得托付江山的,他还想再看看年幼儿子的资质,说不定会有良才美玉。 殷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只想躺平。不管谁当皇帝,总会施恩于他们这些没有参与夺嫡的年幼皇子。 【到最后还是殷靖边这个当老子的实在看不下去了,矮子里面拔高个立九皇子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晏世祖,说庙号大家可能不太熟,我们习惯称他为晏炀帝,导致晏朝二世而亡的罪魁祸首。】 九皇子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在御阶之下,慌乱地辩解:“父皇,儿臣……是天幕错了,它妖言惑众!儿臣不是那样的人!” 第5章 天幕背刺废稿·五 殷辛小时候一直以为他穿越到一个纯架空古代,直到入上书房学史后,才发现曹丕这个改变历史的**ug。在曹丕以前,夏商周秦汉的历史和殷辛认知中的一模一样,但到了曹丕,哪怕隔着几百年时光,殷辛都能察觉到曹丕的重生痕迹。 魏太宗文皇帝曹丕开科举、设三省六部制、除司马氏、编《氏族志》弱化世家……一项项都是政治上的革新。殷辛可以断定这个世界的曹丕不是本人看到唐朝后重生就是某个唐朝人穿到了曹丕身上。 殷辛甚至还能肯定绝对不是李二凤穿成曹丕,因为曹丕武德一点也不充沛:蜀汉和东吴都是曹丕借曹操的手提前灭的,他本人没上过一次战场,到曹丕驾崩,北地胡人依旧猖獗。如果是李二凤,不把胡人打崩不算完。 尽管武德不足,天幕讲到曹丕的时候也是好一通夸奖,夸得殷辛都替几百年前可能同样正在看天幕的曹丕脚趾扣地。未来不知道多少年才会做的事被抖露出来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尴尬。 天幕每月月中月末出现两次,大半年下来,天幕终于讲到了本朝。上期天幕结束前预告本期主题为《大晏开国之君殷靖边》,出于对饭票老爹的尊重,殷辛特意把观看天幕的地点从窗边的懒人趴趴窝挪了书房。 刚到书房窗边坐下来,天幕正好完成上期回顾,开始本期正题。殷辛用手撑着下巴,感谢皇帝老爹的馈赠,如果老爹不是皇一代,哪儿来他现在的美好生活? 【上期回顾到此结束,正式进入本期内容《大晏开国之君殷靖边》。】 御书房内,殷靖边难得有些心浮气躁,这世间有几个人不在意名声?有几个有追求的皇帝不在意青史留名? 更为重要的是,大晏百姓均能看到天幕。尽管朝廷凭此捉了许多细作,但若是殷靖边被判定为昏君暴君,才立国二十年来的大晏王朝几乎会立刻陷入统治危机。 殷靖边自认贤明,但天幕并不是凡人可以揣度的,像是暴虐如秦皇、穷兵黩武如汉武都被天幕奉为千古一帝,殷靖边根本不敢肯定天幕会如何评价自己。 “陛下,二十七皇子求见。”门外侍卫禀告。 殷靖边揉了揉额心,烦躁极了:“成嫔是怎么养孩子的?二十七才几岁就教他来献媚,不看诸位臣工和他的兄弟们都在门外等着吗?” 站在殷靖边身旁的大太监岑多粮面上毫无波动,心里却在蛐蛐:前几位皇子来的时候您还夸有心了,后宫那些妃子能让自己儿子被比下去吗?您那些心高气傲的儿子也容不得自己被比下去。 果不其然,不出一刻钟,所有出宫开府的皇子都到齐了,未开府的皇子中,有母妃打算的也都到了,包括最年幼的年仅三岁的二十九皇子。 未出宫开府、生母早逝的殷辛自然不在其中,不过还有两个同样状况的皇子也没到场,倒不显得殷辛特殊了。 【殷靖边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传奇的开国之君,第一传奇的嘛,嘿嘿,大家都知道,很快我们就会讲到。】 殷辛被主播“嘿嘿”笑得眉毛一跳,他怎么觉得浑身上下毛毛的? 殷靖边闻言松了一口气,天幕对他的描述应当是正面的。 【晏太祖殷靖边原名殷二柱,是个走家串户的货郎,有一次去边城卖货的路上,被土匪劫上了梁山,遇上了他的天命之子……】 殷辛听着听着又打起了哈欠,甭管主播用的语言多么生动活泼,也不能掩盖他已经听过N遍皇帝老爹捶遍天下的威武事迹,早就听腻了。 殷辛努力打起精神,终于熬到天幕进入尾声。 殷靖边也狠狠松了口气,尽管天幕发表了一些不尊重的言语,好在对他的评价还算不错,大晏江山无忧矣! 【……总的来说,殷靖边文治武功都有所成就,是个不错的封建帝王。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求三连啊宝宝们!】 殷靖边那口气还是松的早了,因为天幕的下一句话就让他气了个仰倒。 【下期的主题是《大晏的灭亡与大越的诞生》,主播将带大家走进越太祖殷辛的生活,顺便聊一聊晏炀帝是如何让大晏二世而亡的。】 天幕此言一出,天下哗然。 殷靖边心态崩了:晏炀帝?!二世而亡?! 比殷靖边心态更崩的是殷辛。 殷辛:!!! 什么东西?!越太祖?!!现在是晏朝啊!!!他的耳朵一定出了问题。 天幕快告诉大家那个越太祖不是我!!! 然而天不遂人愿,【殷辛作为晏朝皇子,为何选择改朝换代而不是为大晏续命呢?他在十五子夺嫡期间默默无闻是韬光养晦还是真的毫无野心呢?一切疑惑都将在下期视频解开。】 殷辛:逐渐呼吸困难,吸氧.jpg。 救命啊!原来那个尴尬的天幕剧透流主角竟然是他自己! 独自排解了好一会儿,殷辛才接受他咸鱼躺平生活即将结束的现实,扬声道:“何四喜,给我收拾一下,我去求见父皇。” 回话的却不是何四喜,而是皇帝老爹的贴身秘书岑多粮:“二十一殿下,您不必忙了,陛下急召,请吧。” 殷辛一抬头,就看到岑多粮皱巴巴的一张笑脸,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请您上软轿。” 殷辛老老实实上了软轿。身为小辈,皇子在宫中没有骑马乘轿的权利,开蒙前可以被人背着抱着,开蒙后甭管去哪儿都得靠十一路车,除非皇帝开恩。 作为透明得不能再透明的皇子,殷辛头一次有这种待遇,看来他亲爱的皇帝老爹被刺激大发了,不知道晏炀帝是他哪个倒霉兄弟。 “二十一殿下,御书房到了,请您下轿。” 不等内侍卷帘,殷辛就自己掀开帘子面无表情地下了轿。 一时间,万众瞩目、光环加身,时隔十五年,殷辛再次成为了众人的视线焦点。 “见过二十一殿下。”在场的大臣向殷辛行礼。 “见过诸公,见过诸位皇兄,”殷辛不紧不慢,“叩见父皇。” “……免礼。”殷靖边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这个没什么印象的儿子,颇为难以置信。 “谢父皇。” “二十一随朕进来,其他人散了吧。” 第6章 天幕背刺废稿·六 【这俩憨货是那么想的,也是那么跟晏缪帝说的。晏缪帝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他比俩憨货有紧迫感,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派薛同方去抗击戎狄比较稳妥,于是就把在外作战的薛同方召回了京城。 薛同方在地方上当老大当久了,回京后觉得哪里都不舒坦,做出了一些很不理智、极其招皇帝忌讳的事,比如要求朝中官员对他下跪啦,在禁军大搞小团体和个人崇拜啦,就没见过这么作死的。 别说晏缪帝了,但凡是个正常的皇帝,都容不下薛同方这么瞎搞乱搞。】 【何敏才和解远怎么会放过如此良机?各自又掏了一大笔钱让邓奉在皇帝面前使使劲儿,不出所料,晏缪帝被气了个半死,但他竟然忍了。 别说何敏才和解远感到难以置信,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晏缪帝竟然这么能忍的吗?不过想想他在改元前装了那么多年小白花,也确实不能说晏缪帝不能忍。】 【晏缪帝能忍,何敏才和解远却忍不下去了。 早都说了薛同方这人心眼儿不少,领军在外时可能不太了解京城的状况,但回京后何解二人间的那点猫腻可瞒不住他。薛同方当上大将军以后哪受过这窝囊气,于是干脆利落地反击了回去。 薛同方认为是反击,但何敏才和解远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除薛计划的保密工作做得可好了,所以在他们眼中就是刚回京城的薛同方不知道发什么神经针对他们两个。叔可忍,婶不可忍,两人发誓必让薛同方付出代价。】 【奈何北方形势紧迫,晏缪帝手中无可用之人,还要仰仗薛同方,任凭邓奉怎么挑拨,何敏才和解远怎么诉委屈,晏缪帝都不为所动,反而大肆嘉奖薛同方。 薛同方不想迎战戎狄,戎狄的战斗力跟流民完全是职业骑兵和业余步兵的天堑之别啊。但晏缪帝下令,薛同方不能不听从,除非他想造反。 然而尽管薛同方作死又桀骜,但他暂时还真没想造反,他只是想扶持妹妹上的皇子登基,自己当无冕之王罢了,奈何孩子太小了,还不一定能养活——这个是我猜的嗷。】 【这不是重点,薛同方在秋天过完之前还是去了北方战场。晏缪帝新庆年间最后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大戏就此上演。 就像薛同方料想的那样,打戎狄和镇压农民起义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再加上北方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他刚到地方就输了两场。 薛同方一开始没当回事,输就输呗,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他没想到戎狄这回不是抢一波就走,而是占地为营似乎不准备走了。 薛同方只能调整了战略,准备和戎狄慢慢耗着,双方各有胜负。谁料这时后方传来坏消息,朝廷因战事不利削减了三分粮草,这消息可把薛同方气坏了。 都不用想也知道粮草的事是何敏才和解远搞的鬼,但薛同方远在北疆,一时半会儿还真奈何不了那两个人。】 【于是薛大将军动了动那机灵的小脑瓜——既然他们拿战事不利当借口不送军粮,那他就编个大胜的假消息骗奖赏不就行了? 说干就干,薛大将军把军中的话事人都聚了起来,或引诱或威逼让大家都同意了这个好主意,并三下五除二把能往京城传消息的不稳定因素全控制了起来,不听话的杀掉,有阳奉阴违的也杀掉。 这一番丝滑操作下来,还真让他撒成了这个一戳就破的弥天谎言,可见当时朝廷和军队已经烂成了什么样子。】 【然而京城中的君臣三人听闻薛同方大胜的消息后却心情复杂。没人盼望薛同方输,但同样的,也没人希望他赢。 晏缪帝这会儿终于决定除掉薛同方了,笑话,不把薛同方除掉他屁股下的皇位还坐得稳吗?看来他这个皇帝当的怎么样,晏缪帝心里也不是没有数。 当晏缪帝流露出弄死薛同方的意思后,何敏才和解远可谓是喜大普奔,积极为晏缪帝出谋划策。晏缪帝搁现在就是个难搞的甲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挑来拣去还是选了 没有大纲,忘了前面的设定,写偏了[裂开] 只记得缪帝又蠢又奇葩,忘了人家还有大志呢[白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天幕背刺废稿·六 第7章 天幕背刺废稿·七 【宝子们,你们好啊!我是历史科普区主播[历小科],我带大家唠唠嗑,聊一聊历史那些事儿。 上期视频我们讲到天圣十二年的三王之乱与何齐起义,吃不起饭的晏高祖加入了何武生率领的起义军。 本期视频我们就简单唠一唠晏高祖那些事儿。】 历史,历代史书极其记载之事。 天圣,好一个熟悉的年号。 吃不饱饭,好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何武生,好一个熟悉的人。 承安帝呼吸一滞,坏了,天幕在讲他的事。 承安帝在瞬息之间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觉得除了杀的人多了些没什么大问题。 天幕都说他是晏高祖了,应当没什么大问题吧? 一群跟随承安帝打天下的臣子也纷纷回忆起人生,尤其是那些从别的势力过来的,谁还没点儿小秘密呢?万一被天幕抖露出来了怎么办? 承安帝将群臣的神色变幻看在眼中,暗奚一下,继续看向天幕。 以前的事便罢了,之后天幕若是透露未来的话——若是出现乱臣贼子,他必定宁肯错杀、不肯错放的。 殷辛来了兴趣,真的是历史直播的世界诶,有乐子看了。 殷辛不怀好意地想,他爹会不会得到一个祖龙崽二凤崽之类的称呼呢? 【晏高祖,名靖边,字定国,原名殷铁柱,大家对他应该都挺熟悉的,我们霸气无比月崽的爸爸嘛~他本人也相当厉害,从吃不起饭的破产货郎到开国之君,谁能不说一声励志呢? 但俯瞰历史长河,前有出身乞儿却一统九国的美强惨日崽,后有信手挽山河、为华夏强盛奠定基础的亲儿子月崽,晏高祖殷靖边真的只是一个平平无奇开国之君而已。】 天幕这番话信息量很大。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嘶,平平无奇,开国之君,而已。 这几个词竟然能被组合到一起,不愧是天幕。 出身乞儿却一统九国的日崽,难道是指以暴虐闻名的光曜大帝吗?天幕是怎么喊出口的啊? 那么和光曜大帝齐名的当今的亲儿子月崽又是哪位皇子呢?另外,信手挽山河,大晏国祚出什么问题了吗? 承安帝倒有些认同天幕对他的评价,确实平平无奇,他只是时势造英雄的英雄之一,却阴差阳错走到了最后。 承安帝凝眉扫视了一遍跟随他来祭天的皇子。他的儿子里竟然能和光曜大帝齐名的人物?他怎么没看出来?如果这样,他反倒不愁了。承安帝不在乎暴虐与否,当皇帝嘛,谁不杀些人呢?只是光曜大帝杀的多些罢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承安帝在二十多个已经看得出性格的儿子当中根本找不见符合情况的人。 如果真有这种能力出众的儿子,他早就欢天喜地册立他为太子了,哪里还用群臣催促?难道是他不想册立太子、早日确定继承人吗?是着实找不到一个让他放心托付的人啊,他甚至找不到一个可堪守成之君。 殷辛有些遗憾天幕对他饭票爹的评价,怎么会是平平无奇呢?天知道想当一个平平无奇的皇帝有多难,不用看元时空那些历史圈宠儿和谣言受害者,只听天幕提到的日崽和月崽就知道,这个世界后世的历史圈生态和元时空一样一样的。 不过月崽是谁呢?殷辛和绝大多数人有同样的疑问。他这二十多个兄弟里竟然还有天降猛人?着实没想到啊。 【殷靖边人气其实蛮不错,尤其在同人小说圈子,虽然远远比不上日月星三崽,也是相当受欢迎的一个人物了。 就他本身而言,是一个活脱脱的升级流男频主角模板,草根出身,各种收小弟收后宫,一路披荆斩棘成为皇帝,许多小说还没晏高祖本人经历像篇爽文。 女频这边的话,大部分是磕cp和养崽了。官配cp是郑皇后,邪教的话那就多了去了——嗯,我是指传奇女帝和她的小狼狗小奶狗们;养崽绝大多数养的是月崽,有一小部分养的是安闵太子或者原创主角。 磕cp的话,我觉得还是月崽和照神的神仙爱情更好磕,一生一世一双人才是永远的神!欢迎大家入甜心蜜枣的坑~】 【殷靖边和郑皇后的话,抠糖也是能抠出不少的,毕竟死去的白月光才是永远的白月光。 历史无法重演,我们无法知道如果郑皇后没有早逝是否会变成饭米粒;也无法知道如果安闵太子没有早夭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三立二废的艾理帝。】 【但不可否认的是,白月光之所以成为白月光是因为她特殊啊,晏高祖的起家离不了她,可以说没有郑皇后就没有后来的晏高祖。 在起义军被朝廷击溃后,是郑皇后把受伤的晏高祖捡回去治疗,也是郑皇后为晏高祖启蒙,郑皇后更是为殷靖边提供了起家的第一笔资金,甚至殷靖边这个名字也是郑皇后起的。 当时是天圣十四年,殷靖边把流落各地的起义军兄弟们收拢起来,吸取了起义军的教训,苟着发育,平日里靠剿匪挣钱练兵,不断收拢流民,短短两年就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此时天下大乱,各种反叛势力层出不穷,朝廷已经无力平叛,堪堪控制着京畿地区。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殷靖边的势力扩张得更大了,实际控制地区超过三个州,与另外两股势力三分天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天幕背刺废稿·七